小学数学教研论文范文

2023-09-16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在世界范围的课程改革影响之下,我国的课程改革也紧随其后,其中最受瞩目的一科就是数学。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关键阶段。本文就对小学数学改革的特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要点,是促进小学数学学科发展的一项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改革 要点

这次小学数学改革的根本原因是数学科学本身的发展与传统数学教学水平之间的矛盾。二战后,科技发展飞速,促使各门学科广泛地运用数学,从而提出了更高的数学要求。而这次运动很快蔓延开得更为直接的原因是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这使美国大为震惊,而美国方面普遍认为美苏之间的差距与作为基础教育的美国中小学数学课程的落后有着重要关系。

一、小学数学改革的特点及缺点

随着这次教改的深入,新模式下数学的缺点在日益暴露,专家和学者对其主要的批评意见有以下几条:首先是只考虑了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数学逻辑思维培养的发展需要,但是却对数学的教法考虑不足。在对数学的抽象概念理解的比重上有所增大,这样,学生们在吃力理解这些概念的同时给学生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负担,同时对于数学概念过于严密的追求直接导致了学生们对于数学概念了理解程度下降。其次是数学教材的难度增大,使得学生在进行教材授课时对于教材知识点吸收的程度直接下降。由于新课改相比以前的老教材来说难度直接上升了一个台阶,因此就教材的某些定义老师们都不敢保证一定能吃透,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也感到压力倍增。这样就直接影响了师生门对于教材的兴趣甚至是数学这个学科的兴趣,使得学习数学的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第三是对学生在教材理解的程度方面要求过高,而对教学中数学技能的传授重视程度不够。比如教师十分吃力的给学生讲解了乘法交换律的含义,但是当教师向学生提问“5×8和8×5是否相等”这样的例子时,学生们就会不知所措。因为学生们知识强行记忆了乘法交换律的意义,而没有真正明白乘法交换律的本质。

二、探索课堂教学方法,构建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1.学习的启动阶段,以问题开路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知识的情境化。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动力。上课伊始,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把所要学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探索奥秘的强烈愿望。以疑促学,以问导读,学生就会学得投入和扎实。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一开始就让学生计算下面四个图形的面积:①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②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的平行四边形。③半径是2厘米的圆。④半径是3厘米的圆。在计算出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学生提出了下面的问题:圆的面积计算还没有学过,该怎样办呢?圆的面积大小到底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我们能否用割补法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那样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情景由教师创设,问题由学生提出,方法由学生去研究,课堂呈现出浓厚的探究氛围。

2.知识的过渡阶段,以问题铺设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连贯性。任何新知的产生,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以学生的原有知识为基础。因此, 我们在新旧知识密切联系的关键处,创设情境,制造冲突,学生自然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来联想和探索新知。如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过去我们运用割补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出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今天,大家能否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请同学们试试。”再如,当学生在学习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时(退位),可以启发学生从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时(进位)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情境,不仅能给学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而且也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三、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造精神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已不是泛指劳动力,也不再泛指一般的智力,而是指人的创造能力。因此,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具有创造性的思考力和独立探索知识的态度,就要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或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任何教学不可能只有一种方法。教学过程中,要用具体和半具体的教具,引导学生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获得探索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精神。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采取了“大脑风暴法”训练学生;布置创造性作业,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方法、经验等尝试解决的问题;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孩子自己独到的见解,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小心呵护这些独到的想法和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竞赛性质的活动,可诱发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智能与潜力。

四、运用知识阶段,以问题扩展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通过运用知识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以问题密切知识间的联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这主要表现为思考问题的局限性和盲目性。因此,教师必须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巧妙设计各种类型的问题。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善于变换思考角度的能力,在变化中求真、求新,同时以不变应万变的思考策略,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和灵活性。

总之,数学的改革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关注技能的掌握,转向侧重于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培养、习惯和态度的形成、学习者的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它的教学目标更注重认知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有机整合,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文侃,《比较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黄欢欢,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0年10期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

1 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

学生的实际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众所周知,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比如,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人类关于数学方面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建立起正确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学会使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事例中看出数量关系的能力,这两者都是不可偏废的,都是学生是否具备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特别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物中发现数量关系的能力;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已具有的能力,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以学法定教法。这样教学,起点低、层次多、要求高,适应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创造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2 努力探寻学生的潜在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应试教育”还是要素质教育的大问题。一般地说,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是学习的范例,学生要通过例题的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学生学会了书本上的例题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与之相似的问题。要能举一反三,就还需要学生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甚至要经过若干次错误与不完善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这更需要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发展水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反映出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水平。学生学习时说出自己的方法,表面上看课堂教学缺乏统一性,但教师从学生的不同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哪些学生处于较高的理解层面,哪些学生理解得还不够深入或不够准确,并从中调整了一步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恰当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习惯,这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相反地,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解题方法,虽然这样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惰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努力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认识所学的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也不断提高。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要带着这些问题来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因为课堂内老师讲的例題尽管数量不多,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要研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德育;实施

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小学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成为接受社会主义意识、理想、道德、知识、愿望教育的劳动者。成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为祖国和人类作出贡献。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程度,结合教材的内容和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一、言传身教,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德育是启发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微妙教育的重要途径。其自身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和深远的。老师的人格魅力在于忠于教育。老师要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影响学生,言传身教,运用自身的个性魅力发挥德育教育的示范作用。比方说,老师去上课的时候,他们衣着朴素大方,简单而不华贵。这就能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挥隐形教育和指导作用,引导学生不穿花哨的衣服,教育学生不可相互攀比,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讲课时老师要讲普通话。口齿清晰,黑板板书要写得整齐,标准。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给与关怀。要耐心仔细、注意和鼓励,当学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教师可以说“你进步了,或者你很好”,要用一些肢体语言,比如摸摸学生的头[1]。为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亲切、有爱,从而促进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假如老师总是不开心不讲话,教室里的气氛就会紧张,变得严肃起来。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着隔离感,学生不愿意和老师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可能性。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个性、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地对待学生。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学习,能够成为真正的学习达人,形成轻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唯有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因此,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这种教育功能对人们来说是无形的,是微妙的,是巨大深远的,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教育。

二、德育在数学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渗透

数理实践活动是深化德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比如,一边教授“面积计算”的实践活动,一边让学生了解图形计算面积,进行教室、操场等活动的现场测定,整理测定数据,然后计算面积。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真实情况。学生不仅要自学,而且要对他人的学习负责,实现共同学习。要让学生意识到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只有团队成员能够成功完成任务。通过个体体验,加强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2]。这样不但能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能增强集体责任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三、在数学训练中渗透德育。

因为数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需要特别注意。为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学习习惯。对小学生而言,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反复的训练与繁殖来实现的。经过严格的训练同学们对待每件事都认真负责,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正视错误,勇于改正。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道德修养的养成,必须严格要求正确、积极地引导,从点滴做起,循环渐进。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学生听写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完整地回答问题,写作业时要清楚地清晰工整,运算符号不能写错,画图用尺子,正确计算。对低年级年级学生来说,除了要好好听讲,认真分析问题的意思,找出数量关系,使作业保持整洁,计算完成后还要进行验算。高年级学生不但要注意讲义,而且要用心记笔记。用辅助线来解决实际问题,要分析问题的含义,了解量的关系,在计算时选择简单的方法,有意识地检验。只有一个实际的步骤才能实现所有方面。要想不断提高所需的条件,掌握好学习习惯,为将来的事情打下基础。

四、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对道德教育的渗透

广泛应用数学是数学的一个基本特性。强化数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加强应用,已逐渐成为共识。数学应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另外,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全等三角形》教学时,将读一读中的“巧测河宽”结合起来。早在1805年,拿破仑就在莱茵河两岸展开激战,拿破仑想用炸弹炸毁敌人的阵地,要想准确地落到敌人的位置,就必须知道河流的宽度。但直接测量是不可能的[3]。于是拿破仑便巧妙地运用了“三角全等”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故事中。同学们不仅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也能深刻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提升数学学习的热情。在未来教书育人时,我们将更加激励学生。将数学知识最终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应用于实际问题,才能真正体现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为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安排了一些实习工作。比如,单独制作测力仪,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或建议学生到农村、工廠、建筑工地学习。了解应用数学知识的各个方面。

五、要有学生意向,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材料

中小学数学教材中有思想教育的内容,但不够明晰。对此,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教材,广泛展开,深入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道德教育与知识分析与教育结合起来。①适当扩大阅读范围,渗透德育。在小学数学课本里,摆放着一些包括数学的历史材料,数学家的语言,实际的数学,有趣的数学问题,知识的背景等等。这种设置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知识。了解数学。其兴趣也为学生进行爱国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提供了基础。举例来说,教圆周率时,让学生先数星星,介绍祖冲之,讲述祖冲在追寻数学的路上的动人故事。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和自信心,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建设的责任感和自觉。不畏艰险、勤勉、艰苦奋斗。这对多种用途都有帮助。②要合理使用实施德育的知识栏。还有许多“你知道吗?”就在小学数学课本的小知识栏里,可以合理使用。对学生来说,不但要扩大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是很好的教科书资源。例如,教小数的意思时,要懂得一点道理:“你知道吗?十进制是我国首先提出的。在西方,小数显示得很慢。到了16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次使用了小数点来区分整型和十进制部分。通过对这些小知识的合理运用和渗透,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小数点相关知识,而且可以让学生们培养我们伟大先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树立自信心[4]。

结语

总而言之,思想教育随处可见。在数学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不能用机械的方法来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作用,必须自然、恰当。如此,德育内容与主题性内容就相互协调、统一了。教师要让学生做思想的有心人,这是为祖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要要求。

参考文献:

[1]娄莹.分析小学数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如何展开[J].中华少年,2020(05):45-46.

[2]滕倩倩.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家长,2020(01):69-70.

[3]于会泳.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20):161.

[4]夏万玉.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与实施探讨[J].读写算,2019(19):44.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教学

数的运算是日常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而其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也占有较大比例。对于小学计算教学的发展,如何来适应更多的变化等方面值得进行探究。

一、用鼓励的方式帮助学生进步

低年级的学生外部动机占大部分,他们喜欢被老师表扬,也更需要老师的鼓励。逐渐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就会开始将外部动机转变为内在动机。这一方面需要教师的多鼓励,教师通过赞赏和鼓励的语言、行为,无论对于课堂教学效果还是学生自身的情感态度发展,都远大于严词批评。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拿出练习册算一算134-121,然后点名让学生说一说笔算的过程和结果。学生会先对准数位,用4减去1,3减去2……在算出结果后,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觉得不错的可以赠送他一朵小红花。接着让各小组的学生互相检查,看看是否都做对了,做对的小组也可以记上一朵小红花。在课堂中用赞赏的语言和多样化的表扬,结合学生互评等方式可以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用具有象征意义的小红花来代表学生的成功,有效地激励了学生,使其充满自信。而对于一些出现错误的学生,教师也应耐心地进行等待,给予其充分的时间进行再思考。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教学任务分层布置,由易到难,让学生逐步解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满足感,提高其学习自信心。比如鼓励学生从初级水平的题,到中级、高级,乃至拓展题,在完成一个水平后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不断挑战。学生从之前不喜欢计算题,到逐渐对计算开始感兴趣,便是因为题目符合他们的认知和能力水平,跳一跳就可以摸到果子。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

学习的过程也是养成习惯的过程。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此时的学生刚接触数学知识,所以教师要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为之后的学习所服务。首先,要做到书写认真。书写要规范、工整、正确、整洁,列竖式时的数位要对齐,数字与数字之间确保有一定间隔。其次,要认真审题。小学生受其年龄限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集中时间较短,在读题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跳读。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字阅读,在读到认为是关键的地方可以圈画出来。此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估算、验算和反思习惯。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做两遍,第二遍用验算或估算的方法来做,比如3600÷700=5……1,经过验算,700×5+1≠3600,便很快能够得知这道题的答案是错误的。而较强的估算意识也能够帮助学生仅通过看和思考就知道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从而检查结果的正确与否。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能够将结果与计算过程、实际进行联系,在思考后范文自己结果是否符合实际,就能够很清楚地知道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而不用在计算过程和列式上面出错。

三、引导学生领悟算理与算法的多样化

四则运算包括加减法和乘除法,加法的意义是合并、增加;减法的意义是剩余、比较和加法逆运算;乘法的意义是相同数连加,倍数和面积等等;除法的意义是平均分、倍和乘法逆运算。小学低段中,数的运算主要包括整数、小数四则运算,在此举例分析:

1、整数乘除法

整数乘除法包括了表内乘除法,以及乘、除数是一、两位数的乘除法教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是强化学生的记忆,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在学习中领悟乘法口诀,理解其意义。比如二三得六,可以表示为一个盘子中装有2个苹果,有相同的3个盘子,即三个2相加,一共是6个苹果。

2、小数加减法

在学习整数加减法后,学生需要接触小数加减法,教师要注重对其中的算理进行讲解。比如1.25+2.4,教师可以从生活情境中来引导学生理解:1.25元=1元2角5分,2.4元=2元4角;元加元,角加角,分加分,合起来就是3元6角5分,即1+2=3,0.2+0.4=0.6,3+0.6+0.05=3.65元。

3、算法多样化

算法的内涵是计算的基本程序或方法,是要解决怎样计算的问题,主要包括运算方法和解题策略两方面。两个方面都由一定程序和规则组成,区别就在于运算方法偏重于技巧,可以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来获得和巩固;解题策略虽然也可以经过练习形成,但面对复杂的问题时需要更多的思维参与。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思维是处于发散状态的,不局限在某一种算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生自己去探究新的算法,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使用的算法越是与众不同,越能够体现其思维层次的多样性,教师也能够更好地从侧面来了解学生,从而因材施教。

综上所述,小学低段的数学教学是一项乐趣活动,教师要想使自身快乐,就要从每天的课堂教学变得不单调、不乏味做起。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探索更加适合学生的模式与方法,使每个学生的基础数学能力都能够变的牢固。

参考文献:

[1]任立道.基于计算教学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J].科學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87.

[2]李世锋.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思考[J].名师在线,2019(25):28-29.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数学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导学生如何合理的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对于构建小学生科学的数学理念以及数学思维方式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将数学思想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字】 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渗透

数学思想是在前人多次的应用、总结、归纳的前提之下对数学知识的提炼与升华。小学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起始阶段,将数学思想巧妙、合理、灵活的运用到数学教育教学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将数学思想与教学相结合,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分析

1.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本质的认识,是一般性的结论,它指导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分析数学问题,建立直观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的知识理论体系中,包含了多种的数学思想,如何将这些数学思想转化为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探讨的问题。

2.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类别。依据小学数学知识理论体系中内容的不同,数学思想方法也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从不同的思考角度,可将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概括分类为以下三种:(1)逻辑型数学思想,(2)策略型数学思想,(3)操作型数学思想。具体来说,逻辑型数学思想方法适用于分析、归纳、总结的数学知识的运用;策略型数学思想方法适用于抽象性概念以及数形结合的数学知识的使用;操作型数学思想方法则适合于类似于配方、还原等需实际运用的数学知识的使用。在进行数学知识的解答过程中,往往并不是一种数学方法的独立使用,需要几种数学思想方法综合、灵活运用,从而快速的解决数学问题。

二、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措施

1.教学设计从数学思想方法出发。要想更好的将数学思想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了解教材的内容,熟悉在进行哪一项教学内容时应运用哪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将学生,适时地运用,有目的性的引导小学生,巧妙地让学生习惯性的运用数学思想进行数学知识的思考,了解数学思想的实际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应知识对数学概念、定义枯燥的解释,而是应运用数学思想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更多的向学生解释为什么用这一种数学方法进行此一知识的解释,分析采用此数学思想方法的原因以及运用此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带来什么样的作用,让学生全面理解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譬如在学习“容积单位”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若只是枯燥的向学生灌输1升等于1000毫升这样的概念,学生往往不能形成准确的概念,到底1升是多少。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身边的工具形象的向学生表达概念,例如1个热水瓶大约2升,1杯水大约250毫升等等,学生在头脑中有了具体的实物概念,就能够清晰的了解1升是多少,也潜移默化的接受了这种数学思想方法的使用。

2.从生活中创设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自我探索。数学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包含着数学思想的运用,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不仅有利于加快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而且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探索精神,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自身的成就感,增强对学好数学的信心。例如在设计数学题目的时候,可以将题目背景设计为与小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情景:买文具,买衣服,买菜等,比如“妈妈打算买一台冰箱,甲商店定价850元,乙商场定价875元,正逢元宵节促销,甲商店以打八折的措施优惠,乙商场满100元送25元购物券。你认为妈妈在哪个商场购物合算?”这类题目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无疑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小学生的解决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将“生活实境”转化为“数学理论”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极大的提高小学生自我探索、研究的兴趣。

3.加强课后训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数学思想熟练、灵活的运用到解答数学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学生不断地练习、巩固、总结。课堂的时间毕竟短暂,因此学生在进行数学课堂的学习之外,需要加强对知识的巩固以及训练。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将不同类型的数学题目细致的讲解之后,汇编与之相类似的题目供学生课后练习,并及时的检查,对于其中出错的地方进行细心的解错、答疑。通过反复的练习、巩固课堂知识的过程中让小学生熟练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实际应用,这不仅仅是数学公式、模板的简单套用,而是在充分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上,融会贯通,真正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本质认识,并将其合理、灵活运用的解答数学知识。

总之,将数学思想渗入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深入、细致、全面了解教材内容,做到将数学思想方法与理论知识巧妙结合,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带领学生反复学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强课后训练;从实际出发,在现实生活中找数学模型,生动直观的向学生讲解数学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思想,灵活运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参考文献】

[1]朱锦云.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策略: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为例[J].知识窗:教师版,2013,(08).

[2]蔡凌燕.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究[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8,(5):35~37.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范文第6篇

(一) 全批全改

一般来说, 对于新授课的作业, 在课堂上先及时抽改几本, 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过后采用全批全改的方法。这样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情况, 检查本堂课的教学效果, 调整下堂课的教学内容, 对普遍存在的问题, 除了在全班进行讲解, 还要在当天的家庭作业中适当布置相应的习题进行练习, 加以巩固。个别问题, 也大都可以通过学生的书面修正得以解决。

全批全改时, 在找出了共同问题之后, 剩余的作业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 分两种情况进行。

1. 终端批改。

对于当时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 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强, 要求要高一些, 可以根据作业的结论判以对或错, 让学生自己找错改错。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批改。

学习程度差的学生, 往往作业速度很慢, 在学校空余时间相对较少些, 没有时间甚至没有能力去查错, 批改这类学生的作业要细一些, 不仅要看结果, 更要看其计算的过程。要在错误之处做上记号, 以利学生针对错误加以订正, 必要时还要面批, 或由学习好的学生定向帮助, 分析错误原因, 然后指导订正。

(二) 部分批改

练习课的作业, 主要是巩固知识, 提高正确、熟练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类作业, 可以采用部分批改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先抽一部分学生 (其中好中差均有) 的作业全面批改, 大概了解学生地这部分知识的运用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答案 (包括算式、计算过程和结果以及一题多解答案等) 或是直接口头告诉, 大家批改, 或是写在黑板上, 由学生对照自改, 有普遍问题时, 在告诉答案时就指出来, 最后由老师统一评价。这种方法省时, 反馈及时, 能当堂解决问题, 但也受制于能否当堂完成作业。

二、家庭作业自我批改和互批互改相结合

(一) 自我批改

减轻教师作业批改负担, 关键在于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自我批改作业是提高自我评价能力的有效途径, 自我批改可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批改, 也可以是学生的独立活动。习题难度不大, 作业量又较大的情况下, 由教师给出正确答案, 学生自批。如果时间比较充足, 在自习课堂上,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完全独立的自我批改, 通过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回顾和检查, 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互批互改

学生互批互改作业, 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作业批改负担, 更重要的是通过互批互改,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从主观上提高学生对自己作业质量的要求。互批互改有多种形式:同桌之间互批互改;小组内同学互批互批;组与组之间互批互改等。

在作业量比较大或习题比较碎, 批改起来较费时的, 可采用给出答案同桌互批的方法, 这种方法易于组织, 也不会给学生造成批改负担, 收效也不错。具体方法为:

1. 教师出答案, 学生互批。

教师道德做出正确的答案, 尔后, 由学生自己按照答案进行同桌之间的互相批改。

2. 学生出答案, 同桌互批。

事先按排几个数学学习好的学生, 定期轮流负责, 每次两人, 各自认真做出每题的正确答案, 一题多解的几种做法也都写出来。对改时, 由一个学生主讲答案, 有不足的地方另一同志加以补充。同桌同学按照答案互相批改。

三、轮流批改和讨论批改相结合

容易批改的家庭作业, 如口算题、填表、制图表等, 可由四人学习小组的同学轮流负责批改。而综合性较强的, 或是计算过程繁杂的作业, 由四人小组长负责讨论批改。这样批改,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由此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提高作业质量和学习兴趣。

四、充分认识面批面改

基础知识差的学习后进生, 对新知识的接受、掌握也比较慢, 作业常常出错。这类学生的作业, 尽可能当面批改, 通过交谈方式进行提问, 反问等, 启发诱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教师从中注意发现不足, 再通过辅导加以弥补。面批中, 还要注意捕捉差生智慧的闪光点, 随时加以鼓励。这种方法, 不仅能起到及时补差的作用, 还有助于增强学习落后生的自信心, 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重视眉批和作业评价的激励作用

(一) 眉批的作用

数学作业的批改, 通常以答案正误为标准, 而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能力、品质等, 往往不能从教师的评价中反映出来, 眉批不失为弥补这种不足的好方法。在作业批改中, 发现作业的精彩处或疑问处, 适当加以眉批, 像“思路简捷、解法巧妙”、“勤于思考、如字再工整正些就好了”等等, 虽只寥寥数语, 但却能扬其所长, 责其所短。这样批改, 更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二) 作业评价的作用

对学生作业的评价, 能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作业的评价, 可以是学生参与的评价 (如四人小组组长的评价或是四人小组讨论得出的评价) , 也可以是教师的评价, 其中教师的评价至关重要。所以, 无论是课堂还是家庭作业, 不管采用何种批改手段, 教师要尽可能根据作业批改情况给以评价。批改作业采用等级廉价, 是贯彻素质教育的需要, 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是, 认真的, 高质量的作业, 如果仅仅给一个“优秀”是不够的, 因为这种评价学生的心理上得不到满足, 也不利于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如果再添上一个“好”或“很好”等, 就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产生喜悦之情, 继而对自己的作业、学习有了更大的兴趣和更高的要求。所以, 正确恰当的作业评价无疑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

摘要:将传统的批改作业法与其他多种形式的批改法的结合并用。它可以减轻教师的作业批改负担, 让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来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 有利于因材施教,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

上一篇:道路施工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文明礼仪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