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经济范文

2023-09-20

乡村经济范文第1篇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报告(论文)

题目:乡村旅游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会计学 指导教师:

2014 年 3 月 6 日

乡村旅游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以陕西省柞水县为例调研报告 摘要

随着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旅游业迅速发展,我国乡村旅游也出现了蓬勃的发展之势,尤其在近年来中西部地区以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乡村旅游在积极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说明了乡村旅游发展不成熟。在此,我将结合陕西省柞水县乡村旅游发展,阐述乡村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便更好地推动柞水县乡村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柞水县问题措施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sinc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ural tourism also appear in our country rapid development momentum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a series of impact on the rural economy, social culture, environment etc.. Rural tourism in the positive development has also exposed some of the problems gradually, th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not mature. Here, I will combine th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Zhashui County of Shaanxi Province, expounds the positive effects brought about by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the problems and solving measures, so as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Zhashui county.

Key Word:Rural tourism Zhashui County

The problem Measure

目录

摘要 ....................................................................................................... 3 1.导论 .................................................................................................... 6

1.1研究背景 ................................................................................. 6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 6 1.3研究内容 ................................................................................. 7 2.陕西省柞水县 .................................................................................... 8

2.1陕西省柞水概况 ...................................................................... 8

2.1.1资源状况 ....................................................................... 8 2.1.2主导产业 ....................................................................... 8 2.1.3旅游发展状况 ............................................................... 9 2.2发展乡村旅游的必然性 .......................................................... 9 2.3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10 2.4解决的措施 ............................................................................ 12 3.总论 .................................................................................................. 13 参考文献 ............................................................................................. 13

1.导论

1.1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农村基础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前进道路上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随之伴随的是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对田园式乡村生活的渴望。这对农村来说便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农村利用城市人们的心理,发展乡村旅游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增长。乡村旅游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城市居民为目标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并创新性的提出旅游产业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概念。[1]2006年国家旅游局确定的旅游主题是“中国乡村游”,在全国大范围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07年国家旅游局又将全国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中国和谐城乡游”。柞水自西康铁路和西柞高速的相继开通以来,进入了“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利用生态和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近年来,柞水县更是大力发展以“走古道、逛古镇、访农家、赏渔鼓”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游,使该县的旅游形式更加多样化,也更具吸引力。仅2013年前8个月,乡村游带动农民就业1.4万人,促进地方农民增收1.8亿。[2]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转变农村经济发展结构。农村经济发展由第一产业带动向第三产业发展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解决好农业、

农村、农民问题。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农业与旅游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势互补,旅游业的发展促使农业的振兴。

(2)为农村经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提高农民收入与生产积极性。可以使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增加价值,同时,增加农副产品价值。利用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形成一个具有田园之乐的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园区。既使农村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的同时,扩大农业生产范围,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吸引当地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发展,增多劳动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3)为城市人群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在人们注重物质文明增长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的发展。改变人们的旅游观念,减少城市旅游地区的压力,对交通也带来缓解。在偶尔的短暂假期中也能为都市人们告别城市的喧扰,回归大自然,带来一份宁静,洗涤心灵。

(4)促进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乡村旅游将城市的先进文明带进农村,以农村文化为主,挖掘农村文化的个性,形成新的文明乡风。有利于资源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更全面、均衡、科学的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3]

1.3研究内容

(1)以陕西省柞水为例的乡村旅游兴起的原因及其条件 (2)以陕西省柞水为例的乡村旅游发展可能存在的阻碍以及措施 (3)以陕西省柞水为例的乡村经济在的问题解决后是否具有普遍性,以在各地结合本地特殊情况进行推广发展

2.陕西省柞水县

为了更好地研究乡村旅游发展各方面,本人于13年寒假利用查找资料与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陕西省柞水县的旅游业状况进行了解。

2.1陕西省柞水概况

2.1.1资源状况

国家确定的贫困县之一,属“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山林地面积多,农耕地面积少,由于土地分布零散,一些土地质量欠佳,自然灾害频繁,致使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柞水地跨温带与亚热带,气候与地形多样,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70%,活立木蓄积量、人均占有量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是陕西省的林业县。经济林主要有板栗、核桃、猕猴桃等,其中大红板栗是北方板栗中的优质品种,行销国内外,久负盛名。[4] 2.1.2主导产业

(1)以板栗为主的林果业。重点抓好板栗、核桃、食用菌生产建设同时,突出抓好干鲜果、中药材加工两个系列的深度开发,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链。

(2)以铁、铜、金、铅、重晶石为主的矿产业。长抓铁、铜、石(非金属矿类),短抓金、银、铅;近期办好现有采、选、冶企业,远期瞄准建设钢铁基地的目标。

(3)以溶洞开发、秦岭隧道和牛背梁自然保护区为主的旅游业。旅游资源以自然风景为主,突出生态旅游这个主题,合理有效地利用风景

名胜资源,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2.1.3旅游发展状况

(1)柞水县把旅游业作为突破发展的第一产业,突出“观山听水怡情,休闲度假养生”的主题定位,整体推进县城、牛背梁、溶洞、凤凰古镇四大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打造最佳秦岭山水游和古镇乡村游品牌,发展惠民富民特色旅游,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2011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92万人次,创社会效益10.2亿元。

(2)先后获得了“中华最佳绿色生态旅游目的地”、“老百姓心目中陕西十大最具吸引力旅游县”,牛背梁被评为“老百姓心目中陕西十大最具魅力旅游景区”等称号,柞水溶洞被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凤凰镇位列陕西省9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3)开展了牛背梁森林公园4A景区九天山3A申报和石瓮镇、营盘镇、凤凰镇、石瓮镇石瓮村、营盘镇朱家湾村“旅游名镇”和“乡村游示范村”的创建工作;柞水溶洞和牛背梁景区获得了省级“平安景区”称号;组织编撰了《柞水旅游指南》等旅游文化书籍,提升柞水旅游品位。对新纪元等五家酒店和各镇123家农家乐实施升级改造,有2家酒店被初评为“三星级”,编印《旅游法规文件选编》,全县累计开展各类涉游知识培训20场次3000余人次;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旅游广告宣传、导游服务和客运票价、住宿餐饮、旅游门票等涉旅收费监管为重点的旅游环境专项整治活动,保护消费者权益,为广大游客营造舒适的环境。[5] 2.2发展乡村旅游的必然性

(1)随着现代化农业发展,部分农村的农业由于地形地势、气候、土壤等客观原因,农村经济的经济发展对农业逐渐失去依附性,例如柞

水县农业发展方式已经滞后,但由于客观原因导致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受到很大的阻碍,机械化生产无法进行。另外,经济状况落后,当地劳动力大量流失,大部分农村青壮年人口选择外出务工,使得农村有大量的留守老人与儿童。农村的各种矛盾突出,尤其作为贫困地区、贫困县存在更多的隐患。所以要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解决这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必须改变当地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转变经济结构,建设新农村。

(2)柞水县处于秦岭脚下,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旅游资源。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秦楚古道、药王沟旅游、四方山景区、秦岭狩猎俱乐部、凤凰古镇、九天山公园、小沙栗沟生态旅游、天平山旅游、赤水沟旅游、五华山(东坡)公园、溶洞景区百神湖、丰北河乡旅游等旅游项目的开发。

(3)自2008年西柞高速的开通后,五星级锦苑盘谷山庄和麓苑国际大酒店、四星级禹龙晨昇大酒店等酒店也相继建成,为柞水经济拉近了柞水与大城市的距离,为柞水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2.3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发展大旅游意识较弱。柞水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还不够宽,没有认识到旅游业中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没有把旅游业作为一项综合产业实施,全社会大旅游意识差,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的认识不到位。

(2)政府部门职能作用发挥不够,有的处于缺位状态。自2008年起,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柞水县各地农家乐兴起,农家乐的办理手续简单,一时间农家乐遍地都是,盲目发展,有的甚至相邻好几家都兴办农家乐。但由于乡村旅游具有季节性,过了旺季之后,旅游客源减少,当地农民对此认识不足,加上政府没有及时合理的引导,农家乐以快速

的时间萎缩,导致当地农民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影响农民的积极性。 (3)乡村景点人文特色不浓,旅游资源过于单一,旅游资源组合欠缺。目前,柞水的旅游景点一直都以自然风貌和人造风景为主,而农村的文化底蕴没被突出,乡村旅游中的极具特色的农副产品开发没有跟上。

(4)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客源市场条件较差。近年来,在旅游宣传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柞水的知名度有了进一步提高。但是较出名的景点较少,乡村旅游更是鲜为人知。

(5)农民对乡村旅游缺乏科学系统的经营管理,对市场信息缺乏良好的判断力。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全县从业人员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的仅10%左右,旅游专门人才严重匮乏。例如,当地特色的家庭旅馆“农家乐”开发管理的不够规范,服务质量差。接待能力还比较差,柞水县的旅游属于假日游,每次假日的到来为柞水经济带来机会,但同时对来柞游客的住宿、饮食,购物、交通不能很好地保障,存在严重的问题。

(6)季节性影响很大。淡旺季对柞水县的旅游业影响很大,基本上旅游旺季都处于4月到10月份,而淡季时乡村旅游受到很大的制约。如五星级锦苑盘谷山庄处于柞水县老林乡,由于客源的影响,其运营时间在每年的4月份到10月份,其它时间就不用进行运营状态,这一条件的限制导致行业发展困难。

(7)当地劳动力欠缺。柞水人口只有16.5万,加上外出务工劳动力较多,本县发展缺乏劳动力。如盘谷山庄在不运营的时间段内,里面的工作人员除了较高层的管理阶层外,其他的全都休假,休假时长将近半年。为了防止劳动力的流失甚至以欠工资的方式以免人员的流失,于是在这一部分人员又无法在别的地方发展,影响当地人们的收入。

2.4解决的措施

(1)确立大旅游观念,促进旅游大发展。强调经济发展中旅游业的地位,尤其是新兴的农村旅游在农村产业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县委、县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把旅游产业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来实施。提高全民意识,用“一盘棋”的观念来指导、服务旅游业尤其是乡村旅游发展,形成发展旅游的合力,带动就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高旅游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2)坚持科学发展原则,掌握市场信息,加快旅游规划。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避免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盲目性。由于农村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对市场信息掌握的不足,此时就要发挥政府的职能,对乡村旅游的定位、旅游市场分析、资源分析、功能定位、发展战略等进行科学的规划,尤其要突出分类、分景区规划,生态游要侧重于修路、植树、保护,人文游要侧重于保护、挖掘等。保护良好的生态资源,使得乡村旅游能够持续发展。

(3)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例如加强对家庭旅馆“农家乐”开发建设的规范管理,满足游客需求,最大限度地留住客人。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诚信服务机制,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优化旅游环境;严格执法,加强旅游执法队伍建设,通过执法使乡村旅游变松散型管理为规范化管理。

(4)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政府进行形象宣传,乡村企业跟进产品促销,同时也加大对绿色农产品开发,积极实施龙头带动和品牌战略。在媒体上广泛深入地进行柞水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开展网上宣传、会展宣传、人员推介等。或者策划大型活动,每年策划举办1—2个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大型活动,用宣传来提高景区的吸引力,形

成游客的注意点。

(5)加大对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在发展加强旅游景点的特色同时,发展相关产业链,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

3.总论

柞水被誉为“西安的后花园”,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旅游业一直未受到很大的重视。柞水的经济一直处于落后地区,信息也比较闭塞。自2008年高速公路的开通可谓是对柞水带了巨大的改变。柞水人特别是农民们开始意识到外地游客对自己可是好处多多。然而就在那个时候柞水人意识并不成熟,而且缺乏相应的管理,对外地游客存在许多不合理的行为。现在,柞水的乡村旅游正处于兴起阶段,如果合理的发展将会对柞水人民带来巨大影响。也许柞水农民再也不用过着贫苦的日子,再也不用忍受亲人的分开。那时柞水将是怎样一片光景?

参考文献

[1]盛世金农网·关注“乡村游” [2]陕西省柞水县人民政府网站

乡村经济范文第2篇

【摘 要】乡村旅游是乡村地区、农民及其旅游者的互动的一种旅游方式,对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加快乡村地区经济发展,能够极大程度上解决“三农”的问题。该文对乡村旅游和农业的两者关系进行一系列分析,提出了将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之间的良性协调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相关的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旅游业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深化,乡村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式旅游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这一系列的旅游方式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于自然的向往;另一方面极大改善了人们日常休闲的生活方式。

一、乡村旅游系列发展与农业生产系统间的关系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农业系统的多元化。乡村旅游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调节方式。将农业,农民以及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农民可以直接参与旅游产品生产,不仅为农村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而且使农民从旅游业中获得一系列利益。(2)有利于促进相关城乡之间的交流协作。通过双方之间的相互交往,不仅能改善农民的思想观念,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提高乡村的一系列服务意识和质量。(3)有利于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一方面促进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义,一方面改善了农村的卫生条件,促进农村三大效益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4)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得到深化,其中的加工工业是以农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的,最终实现产、供销一整套系统服务,真正实现农业的产业化推进,让乡村农业得到一系列综合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给乡村带来了一系列旅游者,也带来了旅游者的一系列购物需求。一方面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另一方面也为乡村的农副产品带来一系列的广阔市场。(5)对乡村旅游的进行一系列开发建设,农村城镇化进程发展。对于旅游业来讲,它具有各种行业综合性的特点,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人力,物力,财力的流动,促进双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加速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扩展,促进乡村城镇化的发展。(6)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恢复和保护。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日益交流,在时代的大浪潮中,具有相对传统韵味的民俗文化有些已经被高速发展的时代淘汰了,在此情形下,有许多具有地域特色乃至民族特色的文化都被时代新潮流给消灭了,针对这种现状,需要加大乡村传统文化的建设与保护工作。(7)对农村资金状况的分析,现代农业技术传播。乡村旅游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利用当地民俗以及相应自然条件良好的环境,文化范围等开展的,它有一系列特点,其见效快,投资少的特点越来越得到经济发展的亲睐,并且随着乡村市场的逐渐被挖掘,外部资金的不断深入,当地农民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系列优势。

二、乡村旅游与农业的联系

(1)乡村旅游与农业之间的关系。农业的生产活动的基础是乡村旅游,依靠农村的优秀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人文资源,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使旅游业与农业极好的联系在一起,发挥农业和乡村旅游休闲功能的结合。(2)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的初步关系。农业是乡村地区赖以发展的经济基础,它是最重要的产业,农业的发展质量直接决定乡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对着农业的发展,与乡村旅游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样有利于乡村旅游。(3)多旅游产品的资源组合配置。基于自然环境与文化传统的差异,在不同地域的乡村地区其乡村农业生态文化风格是不同的,并且由于这个旅游资源景观的多样性,才使满足不同游客的实际需要具有了可能性,乡村旅游包括一系列的功能活动。

三、农业与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

(1)乡村旅游的具体规划。对于乡村旅游要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该地区旅游总体的发展局势,进行系统合理的统筹安排,构建一整套城乡一体化旅游网络。在这种前提下,还要考虑生态环境与市场条件、以及其发展潜力方面等的因素,让乡村旅游规划和农业发展之间统筹结合,通过一系列的协同发展,实现农村地区的综合效益。(2)保持乡村文化的特色,提高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当地居民意识到一系列问题,不仅提升了原有的乡村景观意象,同时对于文化意象内涵的提升,也是很有帮助的。(3)积极进行系列社区参与,促进农民收入提升,实现双赢。农民、农业、乡村旅游者三者是不矛盾的,随着经济形式的深化,三者之间实现了高度结合,提高乡村产业的生态化,有利于产业的多功能化,有利于新型产业的推进,能够增加居民的收入,而且有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扩大广大农民的利益。使乡村经济进行一系列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的综合效益。

参 考 文 献

[1]甘巧林,陈忠暖.从乡村非农化看乡村旅游的兴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84~89

[2]文军,唐代剑.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2003(10):30~34

乡村经济范文第3篇

一、少数民族乡村基本情况

(一)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情况:

文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份,全县共有藏、回等27个少数民族,现有少数民族人口约8294人(其中:藏族7464人,回族606人,其他民族224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3.4%,主要分布在铁楼乡、城关镇、碧口镇、中寨镇、石鸡坝镇、堡子坝镇、丹堡镇、刘家坪乡、梨坪镇、天池镇等乡镇。

(二)少数民族乡及村社分布情况:

全县有民族乡1个—铁楼藏族乡,有散杂居乡镇9个(包括:城关镇、碧口镇、中寨镇,石鸡坝镇、堡子坝镇、丹堡镇、刘家坪乡、梨坪镇、天池镇),有少数民族村35个,合作社53个,社区1个。其中:铁楼藏族乡有11个少数民族村,藏族685户3297人;散杂居乡镇有24个少数民族村1个社区,藏族1018户4167人,回族151户606人。(情况详见:全县各乡镇少数民族情况统计表,略)

二、民族乡村发展成效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乡村和散杂居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发挥民族乡村资源优势,培育产业发展,加大民族乡村项目资金的投入力度,使民族乡村经济社会有了较快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一是基础设施逐步改善。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民族乡村投入较大,在交通、水利、扶贫、教育、卫生等方面投入资金约16146万元,民族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村容村貌变化很大。整合各类项目资金,着力加大民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集中实施了一批建制村道路硬化、饮水安全、河道治理、危旧房改造等基础建设,极大改善了少数民族乡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产业培育不断壮大。按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目标,大力培育富民产业。近年来,先后在民族乡村建成花椒产业基地6个,优质核桃基地4个,实施5千亩板栗示范园工程1处,建成了草河坝优质核桃采穗园1处,引导藏族群众兴办农家乐15家,扶持兴办以酿酒、养猪、养鸡为一体的养殖场4家,冷水鱼养殖场1家。

三是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县委、政府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在民族乡村新建中小学教学楼14栋,完善教学配套设施,教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着力解决民族乡村群众"看病难"问题,在民族村建成了卫生室,配备了基本医疗设施和药物,群众就医条件得到根本改变。全县累计向民族乡村发放"村村通"电视接收机1507套,基本实现了广播电视全覆盖目标。各类社会保障优先承担起民族地区保基本、兜底线的任务,持续推进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

四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不懈地抓白马人民俗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工作,出版了白马民俗文化系列丛书,修建了草河坝、麦贡山等6所白马民俗文化传习所。文县被中国民协和文化部分别命名为"中国白马人民俗文化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草河坝、石门沟、案板地、强曲村被列入全国传统村落名录,白马傩舞"池哥昼"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保护名录,麦贡山、草河坝、石门沟被批准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成功举办了两届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和"火把节",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全县少数民族乡村和少数民族散杂居村社经济社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受自然、历史、经济、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乡村和少数民族散杂居村社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省、市、县平均水平相比还相对滞后,与全国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欠账大。少数民族村社普遍地处偏远,群众居住分散,环境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投入大,已成为制约少数民族村社发展的"瓶颈".少数民族村社因地域差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制约矛盾突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缓慢,特色产业发展薄弱,生存环境恶劣,自我发展能力差,生态环境脆弱,生存与发展的矛盾凸显。全县少数民族村社(非精准扶贫村)需要解决的事项有:人畜饮水、文化广场、村内道路硬化、产业路、异地搬迁等5个方面,总投资约1557.5万元。其中:人畜饮水工程14个村,53000米,投资约79.5万元;文化广场13个村社,投资约650万元;村内道路硬化10个村社,约49.5公里,投资约445.5万元;产业路7个村社,约40公里,投资约360万元;异地搬迁6个村社45户,投资约22.5万元。

二是居住条件差。大部分少数民族村社地处高半山区,居住条件差,自然条件严酷,灾害频繁,土地瘠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困难,个别村社生存环境恶劣。如:梨坪镇九原寨村石界湾社,居住在大山深处,交通险要,出入及不方便,土地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只有老年人居住在村里,很少与外界交流。需要异地搬迁的少数民族村社的群众有:城关镇关家沟村朱家山社5户、中寨镇新寨村5户、石鸡坝镇张家沟村金家梁上社12户、丹堡镇古道坪村刁楼、蓖麻社18户、梨坪镇九原村20户、草坪村1户、金坪村葡萄架社2户。

三是发展资金不足。近年来,虽然县上对民族乡村投入较大,重点对铁楼乡进行了打造,投入相对多一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改观,村容村貌变化较大。但其它散杂居少数民族村社投入偏少,基础设施改变不大,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乡村道路状况还较差;防灾抗灾能力较弱,返贫现象严重。

四是贫困程度深。少数民族村社经济发展缓慢,产业培育不足,支柱产业匮乏,山高路远,靠天吃饭,农业收入微薄;年轻人外出打工,村内大多居住着老人,空巢现象严重。绝大部分群众只能依靠外出打工挣钱,经济收入单一,缺乏持续增收渠道。民族乡村的产业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受自然因素影响大,持续增收渠道窄,稳定脱贫难度大,因灾、因病、因学、因婚返贫的问题突出。据统计,全县少数民族聚居村和散杂居村中,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3500元以下的村有14个,3500元至4000元的有7个,4000元至5100元的有14个,均低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389元。少数民族村社已成为脱贫攻坚战中难度最大、任务最重的地方,与同步实现小康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五是少数民族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少数民族村社群众普遍思想观念守旧,相当一部分人发展思路模糊,发展理念陈旧,创业意识不强,安于现状,不愿接受新生事物;部分民族乡村群众缺乏劳动技能,创业缺乏过硬本领,自我发展能力还不强。

四、几点建议

一是制定少数民族乡村和散杂居村社发展规划。按照民族乡村和少数民族散杂居村社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少数民族乡镇村社规划,有步骤、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少数民族乡村和散杂居村社发展规划。同时,保持规划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新农村建设和危房改造时要融入民族元素,突出民族特色;倾力打造体现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公共建筑,如寨门、戏台、凉亭、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建设,为各族群众提供充足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少数民族特色的保护与传承发展,与扶贫开发、生态旅游、文化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等相结合,整合各方资源,统筹兼顾,科学合理规划少数民族村社未来发展。建议拓宽改造演武坪至麦贡山通村公路,修通铁楼乡白马十四寨连村并网公路,改善藏区群众交通条件。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深入实施"两个共同"示范点建设,充分利用好省市"两个共同"示范点建设资金,在重点做好铁楼藏族乡"两个共同"示范点建设的同时,也要兼顾其它散杂居少数民族村社发展,适当将省市"两个共同"示范点建设资金向其它散杂居少数民族村社安排,促进少数民族乡村和散杂居少数民族乡村同步发展。同时,要把少数民族村社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整合项目资金,加大资金扶持,集中攻坚突破,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乡村扶贫攻坚步伐。建议从全县项目资金总盘子中切割部分资金,重点解决少数民族村社水、路、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落实解决,改变村容村貌,改善生活环境。(附:全县少数民族村社需要解决的事项统计表)。

三是优先安排项目。抢抓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县机遇,为少数民族村社谋划一批以道路、饮水、危房改造、生态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项目,以农田水利、灾害防治为重点的生产项目,以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为重点的民生项目。加强与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衔接沟通,积极主动争取支持,重点争取民族乡村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社会事业项目,尽最大努力把有利于民族乡村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总盘子。按照"十三五"规划,坚持民族乡村项目优先立项、优先投资、优先实施。县涉关部门要在项目和资金的安排上优先考虑民族乡村和少数民族散杂居村社,在交通、水利、电力、农田建设等方面要求县级配套资金的,着力予以整合配套落实。

四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少数民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资金项目上大力倾斜,不断改善民族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对少数民族村社道路建设的投入,把少数民族村社人畜饮水、村内道路硬化、文化广场的修建、异地搬迁、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作为重点,切实解决少数民族群众行路、安全饮水、群众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要大力推进农村电网、通信、网络、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

五是部门联动推进民族乡村发展。民族乡村实现小康目标,仅仅靠自身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大力帮扶。县涉关部门在用足用活民族乡村政策的同时,在用好管好民族乡村和散杂居乡村项目发展资金的同时,加大对少数民族乡村和散杂居村社项目资金投入。要整合财政、交通、扶贫、水务、教育等部门资金,帮助民族乡村和少数民族散杂居村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解决民族乡村和少数民族散杂居乡村社的实际问题。

乡村经济范文第4篇

(一) 农业产业在多渠道发展中兴旺。

一直以来, 绍兴围绕“稳粮、扩经、优结构”总体要求, 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特别是近几年来, 绍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工作, 把发展品质农业作为“建设生态绍兴、共享品质生活”的重要内容, 以“两区”建设为总抓手, 着力做强主导产业, 培育新型主体, 保障质量安全, 加大农业投入, 品质农业建设成效明显, 粮经比例基本稳定在5.5:4.5左右, 在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一直稳居第四位。全市基本形成了以粮食、茶叶、畜禽、蔬菜、水果、花卉为主的六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

(二) 农业“两区”建设在提升中闪耀。

以“集聚、特色、精品”为目标, 至2018年已累计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00个、市级157个, 主导产业示范区23个、特色农业精品园67个, 合计面积55.7万亩, 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00万亩。诸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珍珠产业园区被农业部认定为首批产业示范基地、浙江省首批农业全产业链;柯桥区“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被列为国家级试点, 5个农业园区被评为2017年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 (基地) , 4个省级特色农业强镇正在创建。

(三) 农业经营主体在壮大中齐全。

全市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现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19家, 2017年销售收入达到400.8亿元, 利润30亿元, 出口创汇8.8亿美元, 上缴税金7.79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4621家, 其中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55家。登记注册家庭农场2469个, 其中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63家, 首批绍兴市示范特色家庭农场6家。大学生农创客104人, 78%在35周岁以下, 创业领域涵盖种养加、产供销全产业链, 其中有10余家经营主体销售规模达到500万元以上。外建农产品基地约300万亩, 以粮食、茶叶、畜牧、蔬菜、农产品加工为主。农产品自营出口总额41.8亿元, 出口以茶叶、果蔬、花卉为主。

(四) 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实施中优化。

目前绍兴市级已建成综合检测中心, 各区、县 (市) 均建成了县级检测室, 111个涉农乡镇建成快速检测室并实现免费开放, 全市抽检农产品平均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率先在全省启动农产品生产主体质量安全信用等级评定, 试行信用联合奖惩, 全市评定单位达到361家以上。全市实施合格证管理的规模型生产主体3000多家, 有效期内的无公害农产品365只、绿色食品90只, 国家级地理标志农产品4个, “三品”面积达91万亩, 拥有省级以上农业品牌、商标204只 (个) 。

(五)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在践行中覆盖。

全市746家5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实现智能监控全覆盖, 市级智能化监控平台建成使用, 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9.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要农作物覆盖率达到79%, 高效环保农药推广使用面积达到80%以上, 全年减少不合理使用化肥2287吨, 农药减量62吨。全面实行农药废弃包装物定点回收、专业处置, 回收率、处置率分别达到108%、129%。率先在全省启动10个市级农业园区土壤治理修复试点工作 (全省唯一) , 新昌县作为省级试点, 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技术方案。

二、存在不足

(一) 农村产业振兴认识不足。

一是缺乏统一引导和规划, 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对农业产业的规划和发展, 大多站在自身角度去看, 与基层的实际需求不同步、不一致;二是对农业产业具体发展方向认识不足, 近年来, 我市各级均认识到农业要发展就要走现代农业道路、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 但在具体的发展方向和具体规划上普遍存在认识浮于表面, 农业产业规模打造和深度挖掘方面还没沉下去, 全域旅游发展尚处于模仿、复制状态, 在如何借助本地产业、人文、传统风俗特色、放大自身优势、产生经济、社会效益方面还缺乏思考和实践;三是农业经营主体对发展农村产业信心不足, 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和基层干部对农业发展做了很多工作, 但是农民群体对怎样发展相关产业、怎样开展市场化运作、能否取得预期的收益, 还是问题多、顾虑大。

(二) 产业升级、创新发展不足。

在目前我市“拥抱大湾区、发展大绍兴”的大背景下, 农业要念好“两业经”有先天性不足, 一是资源分散, 农业产业化升级动力不足, 目前绍兴有农村人口372.45万人, 耕地297.68万亩, 人均拥有耕地面积0.8亩, 流转集中的耕地约为110万亩, 占全部耕地的37.0%左右, 大约有5800余家规模农业经营企业或大户在经营, 剩余180多万亩的耕地分散于广大农户手中, 处于低、小、散的传统经营模式;二是领头羊少, 带动能力不足, 全市2154个行政村平均村内农业企业 (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 不到2家, 全市仅有924个村开展了乡村旅游项目, 有47.4%的村没有发展任何现代休闲农业和新兴产业, 剩余52.6%的村虽然已经迈出了步伐, 却大多处于各自为战, 一盘散沙状态, 无序竞争普遍;三是产业发展创新方式不足, 目前我市各地的农业扩展和延伸基本是同一个模板, 要么种点水果开展采摘游、要么依赖点风景特色开展农家乐和民宿, 遍地开花, 遍地雷同。

(三) 人力、人才资源供应不足。

一是农村劳动力缺乏, 缺少支撑农业产业化发展所必需的人力资源, 据第三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我市农村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比例是2.5:1, 山区乡镇的比例在3:1以上, 很多村都是半空村、老人村, 劳动力的缺失导致个别山村土地撂荒、茶园山林荒废现象突出;二是年富力强的职业农民缺乏, 农业经营主体人群普遍年老文化程度低, 缺少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所必需的生产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市场运营能力;三是基层农技服务人员缺乏, 在经过几轮人事制度改革后, 原来乡镇一级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服务的“七站八所”已基本消亡, 目前现存的基层农技干部还要承担驻村包片, 信访稳定、拆迁安置等各项中心工作, 不能一心一意搞推广、抓业务。

三、几点思考与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产业兴旺是前提, 农业经济是关键, 各地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 贯彻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规划先行, 分类推进, 加大投入, 扎实苦干, 形成以农业经营为中心、多种产业拓展延伸的发展态势, 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 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是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推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要着力推动农业“两区”整合发展, 积极打造产业集聚新平台。二是继续深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积极鼓励农创客、农小二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互联网+”效益,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培育壮大农民增收新引擎。

(二) 继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要革新政府投入机制, 提升地方政府主观能动性, 重视与完善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地区, 实现城镇和农村全方位互联互通、共享共建;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完善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提升大中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的同时, 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改造力度, 重点提升通往特色田园乡村、新增农村景区、农业产业园区的等级公路, 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和运输网络建设。

(三) 继续培养农业经营人才。

一是要提高现有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大对现有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持续推进基层农业农村人才定向培养;二是要发展农业经营主体队伍, 加快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创客组织、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基层农业技术人才, 稳定农村基层人才队伍, 鼓励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产业融合利益共享, 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四) 继续推进农业创新。

通过创新降低农业生产的生产成本, 拓展农业的产业链。一是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重点研发农产品深加工、生鲜农产品保鲜与物流技术, 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 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品种和数量, 要加快高科技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引进和落户。二是要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品, 加快农业“一、二、三”产整合扩张, 比如依托我市深厚的块状经济优势和各地特色饮食文化, 引导农民依托来料加工等传统产业, 特别是嵊州“小笼包”、诸暨“次坞打面”、新昌“炒年糕”等特色小吃业, 着力通过原材料种植、加工和走出去创业, 打响绍兴特色名优小吃影响。三是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在县 (市、区) 、镇两级农业职能部门设立农科机构, 积极引进高级农业科技人才, 充实配备农业科技队伍。

(五) 继续完善农业政策体系。

一是要规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发展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 继续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实施, 加强土地流转市场的规范化处理,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二是要强化农村建设用地保障, 加强规划衔接。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 拆并废弃农村建设用地, 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三是继续加大财政投入, 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摘要:近年来, 绍兴市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致力于改善农业供给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三新”农业、乡村观光旅游休闲农业、“互联网+”农村电商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为代表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

乡村经济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人类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推进,低碳经济、低碳技术、碳汇机制、低碳消费方式正日益影响和诱导着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旅游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具有响应低碳经济模式、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倡导低碳消费方式的先天优势。以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建设低碳旅游设施、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为主要实现路径的低碳旅游发展方式,是旅游响应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行动,为生态文明新时代背景下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提供了新的发展指向。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旅游;可持续旅游

[文献标识码]A

1 导言

随着人类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低碳经济正日益影响和诱导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低碳经济发起于英国,随后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实际上,低碳经济是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能源危机,人类所倡导的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更少的碳排放量来获得更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即“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安全、产业升级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当前,低碳经济模式的实现主要通过低碳技术的运用、“碳汇机制”的推进以及低碳生活方式的倡导。低碳技术是各种“节能、减排”技术和对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碳中和”技术的统称,其包涵了煤的清洁与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利用、二氧化碳的捕集或埋存等各项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不同部门。“碳汇机制”指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简称“碳汇”),其来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它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汇机制”倡导通过增加森林等“自然碳汇体”的方式来中和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自然界中重要的碳汇体有森林、湿地、海洋等,其中森林碳汇是推行碳汇机制的主要载体。低碳生活方式是指通过各种节能减排措施或“碳中和”的生活消费方式,旨在减少个人生活中碳足迹的一种绿色生活方式,如“碳补偿”或“碳抵消”。

实际上,低碳经济是人类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寻求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新突破,它“摒弃21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采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和创新制度,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进展。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人类活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旅游涉及“行、住、食、游、购、娱、营销、环境”等诸多层面,是人类体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成果的综合性大舞台,具有响应低碳生活方式理念、推行碳汇机制、运用低碳技术成果的先天优势,也必然成为实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前沿阵地。旅游业本身具备一定的低碳产业性质,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基础。实际上,低碳经济模式为当今旅游发展转型和创新带来新的契机,即通过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观光游憩、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游环境等各要素的低碳化发展,来实现旅游体验质量的提升和旅游发展水平的进步,并最终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

2 什么是低碳旅游

2,1低碳旅游的内涵

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低碳旅游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更少的旅游发展碳排放量来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因此,低碳旅游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一种响应模式,即在旅游吸引物的构建、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体验环境的培育、旅游消费方式的引导中,运用低碳技术,融入碳汇机理,倡导低碳消费,来实现旅游的低碳化发展目标。

旅游对低碳经济的响应具体体现在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体验环境和旅游消费方式对低碳技术、碳汇机制、低碳消费方式的响应上。构建旅游吸引物,既可以运用低碳技术创新旅游吸引物的类型,也可以直接将低碳技术含量高的高科技产品包装成为直接的旅游吸引物;旅游各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既可以通过运用各种节能、减排低碳技术,提高其设施水平,更应该直接使用低碳技术旅游装备,达到节约旅游运营成本、实现更大的旅游经济效益;在旅游体验环境的培育中,既要大力提高环境的生态化含量,增加绿色环境对碳的高吸收、高贮备能力,更应该通过高碳汇机制的创新,提高旅游体验环境质量,实现更大的旅游环境效益;在引导旅游者的消费过程中,既要降低个人的旅游碳足迹,更要倡导生态文明的新生活方式,实现旅游发展的社会效益。

因此,低碳旅游是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以及旅游发展价值公益化取向日益明显的生态文明时代新背景下,为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寻求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的一次全新突破,是旅游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行动。低碳旅游为生态文明导向下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2,2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比较

从低碳旅游、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作为两种旅游发展方式,都属于可持续旅游的范畴,都以可持续旅游理念为指导,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世界旅游组织(WTO)认为可持续旅游是“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它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们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可持续旅游的核心思想强调“旅游发展环境持续性”、“旅游发展效益的福利性”以及“旅游发展机会的公平性”。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都具有这一思想属性。生态旅游着眼于维护旅游环境的生态持续性,强调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的福利性以及旅游发展机会的公平性。低碳旅游则立足于对旅游发展中碳排放量的控制,是基于旅游与其发展环境整体性的考虑,必然包涵了对维系旅游生态环境持续性的责任;低碳旅游强调旅游发展的福利性,主张通过旅游发展,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谋求整个全人类的福祉,主张旅游发展过程中满足所有国家、所有个人基本生活需要与碳排放权利,也就包含了对发展机会公平性的关注。

从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两者之间的比较来看,生态旅游追求的是一种“零碳排放量”的旅游发展方式。但实际上,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又具有其各自的侧重点。根据世界自然基金组织(WWFN)研究员伊丽莎白·布(Elizbeth Boo)的界定,生态旅游是“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以及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地方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自然保

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着眼于“生态”,即“自然旅游”,强调旅游发展中“资源的原真性”,倡导通过更少的人为干扰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低碳旅游则着眼于“低碳”,强调“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方式”,提倡通过各种低碳技术的革新和旅游消费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从这点来看,低碳旅游比生态旅游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生态旅游则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更多层面上是一种理念,表达人类对旅游发展的一种价值取向的追求。

因此,低碳旅游是对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发展理念的一种行动响应,是将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发展的理念转化为一种实实在在可供操作的旅游发展行动方式。低碳旅游强调运用低碳技术,建设低碳旅游吸引物,建构低碳旅游社区,营造低碳旅游体验环境,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在生态文明理念导向下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

2,3低碳旅游的特征意义

低碳旅游中的“低碳”意指较低或更低的旅游碳排放量,其实际上蕴含了向“零碳”目标迈进的意义。低碳旅游着眼于对旅游发展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控制,即通过发展低碳旅游交通、低碳旅游住宿、低碳旅游餐饮以及各项低碳旅游活动,来减少旅游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低碳旅游这种立足于抑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特征,对生态文明时代的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2008年出版的《气候变化与旅游业:应对全球挑战》的研究报告显示,以2005年为例,整个旅游发展中的CO2排放量达到了13亿吨(其主要来源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3个方面),占人类活动所有CO2排放量的4.9%,而在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贡献率上,整个旅游部门占到了5%~14%,虽然这一比重目前并不很大,但如果维持旅游业现有的发展方式和增长速度,根据预测,到2035年旅游部门中的排放量将增加152%,而整个旅游部门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将增加188%。显然,旅游部门这种对全球变暖贡献率不断增大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控制战略是背道而驰的,因为依据IPCC最新的研究报告预测,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未来10~15年达到顶峰后将会逐渐减少,直至本世纪中叶将降低到2000年的一半水平。因此,控制旅游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发展低碳旅游,势在必行。

旅游业要抢占低碳发展的战略高地。发展低碳旅游是旅游业界响应《国际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维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方式,体现了旅游发展关注人类福祉、社会公平、生态安全等事关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贯职责与使命,彰显了旅游发展造福人类的最高价值取向。

3 低碳旅游的主要实现路径

作为一种实实在在的旅游发展方式,低碳旅游发展方式的实现必须基于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等旅游各相关利益者的视角,围绕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体验环境以及旅游消费方式等旅游发展的过程要素,通过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建设低碳旅游设施,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来加以实现。

3,1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

低碳旅游吸引物是指用来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的一切有形的、无形的,物质的、非物质的,自然的、人工的低碳旅游吸引要素,既可以是各种自然低碳景观,如湿地、海洋、森林等自然旅游资源,也可以是人工创造的低碳设施景观,如低碳建筑设施、低碳产业示范园区,还可以是多样化的低碳旅游活动产品,如运动休闲活动、康体活动。

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的主要措施途径:(1)通过科学的旅游开发模式(生态标签地行动,如建设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区等),充分挖掘森林、海洋、湿地、海塘、湖泊、江河等自然高碳汇体资源的旅游价值,提升自然旅游吸引物的质量。(2)策划以低能耗、低耗损为主的低碳旅游活动产品。(3)将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社区(低碳街区、低碳城镇、低碳乡村等)以及相应低碳港区、低碳校区包装转化为低碳旅游吸引物。(4)通过生态化的技术手段,修复受损湿地(湖泊、河流源地)、受损土地(矿山、油田)营造自然与人工结合的综合型低碳旅游吸引物。

3,2配置低碳旅游设施

低碳旅游设施是基于低碳技术改造或直接使用低碳技术产品所建造的用以提供旅游接待服务的基础设施和专用设施。低碳旅游基础服务设施主要包括低碳道路交通设施、低碳环境卫生设施、低碳能源供应设施等;低碳旅游专项服务设施主要包括低碳旅游住宿餐饮设施、低碳旅游购物设施、低碳旅游娱乐设施以及低碳旅游游憩设施。

低碳旅游设施的建设途径主要包括:(1)通过建设生态停车场,使用电瓶车、新型能源车等低碳旅游交通工具,以及建设低碳旅游道路等途径,发展低碳旅游交通设施。(2)通过在旅游景区的建设过程中,使用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建设生态厕所,使用生态垃圾桶等方式,发展低碳旅游环境卫生设施。(3)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更新能源技术,建设新型的低碳旅游能源供应系统。(4)通过使用低碳建筑,来建设低碳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娱乐设施,如低碳酒店、低碳商贸建筑。(5)通过使用新能源观光游览车、低碳旅游休闲设施(如运动、健身设施)、低碳旅游观光设施、低碳娱乐体验设施,来发展低碳游憩观光设施。

3,3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

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消费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减少旅游者的个人旅游碳足迹。在同一旅游过程中,不同的旅游消费方式旅游者个人的旅游碳足迹差异明显。以旅游交通为例,在跨国旅行活动中,以距离衡量,航空旅游虽然只占17%的旅游行程,却占了54%-75%的旅游碳排放量;而相反,公共汽车交通和铁路虽然占到了所有旅游运输量的16%,但却只占了1%的碳排放总量。在瑞典,1000千米的旅游距离,如果选择使用风和水能源的铁路交通,旅游者的人均碳排放量为10克,如果选择航空交通,碳排放量为150千克。因此,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对实现低碳旅游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主要包括:(1)倡导低碳旅游交通方式。旅游者在进行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中,应尽量以徒步、自行车、公共汽车、铁路等相对低碳的旅游交通方式取代自驾车、航空等高碳交通方式。旅游者在选择同一类型的旅游线路时,尽量选择个人旅游碳足迹相对少的旅游线路。(2)倡导低碳旅游住宿餐饮方式。旅游者在选择旅游住宿餐饮服务时,尽量选择带有“绿色标签”的旅游酒店,在进行餐饮食物的选择时,应优先考虑各种绿色食品、生态食品,不使用一次性餐饮工具。(3)优先选择低碳旅游活动。旅游者在选择旅游活动时,应优先选择体育、运动、康体低碳旅游体验活动。

3,4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

碳汇旅游体验环境应该是基于自然碳汇机理所形成的一种和谐、高质的旅游体验环境。旅游者以及社区居民是重要的碳排放体,这些排放的碳最好能通过景区或目的地的碳汇机制予以吸收和储备,实现碳中和或碳平衡,不仅成为“零排放”的旅游景区,还是区域性的碳汇地。碳汇旅游体验环境综合了各种形成和影响低碳旅游体验的自然和人文社会因素。主导作用是景区自然碳汇机制的强化、弱化或者最大程度降低旅游活动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营造碳汇旅游体验环境是低碳旅游发展的最基本层面。

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主要通过政府、旅游企业、旅游社区以及旅游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1)政府要通过推行旅游碳汇机制,制定碳汇旅游体验环境的评估指标和监督机构,不断增强旅游目的地或旅游区的碳汇能力,消除碳排放的消极影响,培育高品级的碳汇旅游体验环境。(2)旅游企业要引入碳汇机制的旅游环境培育理念,注重提供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尽快实施低碳技术装备和服务方式转型,打造低碳旅游企业。(3)旅游社区要积极参与旅游环境的建设与维护,实施低碳社区行动,构建和谐畅爽的低碳旅游社区环境。(4)旅游者要自觉规范自身的旅游行为,树立“碳中和”的旅游消费理念,实行“碳补偿”或“碳抵消”的旅游消费方式。由此,共同实现旅游体验环境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旅游环境的碳汇能力。

4 结论:实现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型

在生态文明时代,随着低碳技术的日益成熟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广泛渗透,碳汇机制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推进,以及低碳生活方式在全社会的广泛倡导,低碳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方式,必将展示其强大的示范效应和指导价值。发展低碳旅游必须依托有效的空间载体,建设低碳旅游目的地是旅游发展方式转型战略的重要选择。低碳旅游目的地涉及不同的空间尺度,既包括低碳旅游国家、低碳旅游城市,也包括低碳旅游景区景点。未来20年或更长的时间尺度内,低碳发展方式成为重要的战略竞争高地,谁在低碳旅游发展方式转型、在构建低碳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层面拥有主动权,谁就能在全球化旅游竞争格局中拥有自己的发展机会和立足之地,拥有发展的话语权。因此,倡导低碳旅游发展方式,优先在一些条件适宜地区建构低碳旅游发展示范区,应该是实现旅游发展方式转型的一种战略选择。

乡村经济范文第6篇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加强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对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认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发展主体是农村,通过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相互交流,激发农村的经济增长活力;其发展目标是努力达成五个要求:特色产业兴旺、生态环境适宜居住、乡村风气文明淳朴、治理方法有效、村民生活富裕充实。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集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社会为一体,着重点在于解决“三农”问题,关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各个特色产业之间的融合。

二、乡村振兴下特色产业经济发展战略

(一)因地制宜

做好产业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点就是了解各地的特色产业。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风土人情、人文景观、地质地形地貌、土壤有机物、农业生产条件等,选择出一种适合当地的蔬菜、水果种植业,生态养殖业,或者发展乡民俗旅游业等。以山东德州为例:根据德州的气候土壤条件来看,可以选择发展蔬菜、瓜果、杂粮等,还可以通过季节差生产过季性蔬菜瓜果。另一方面,由于德州有良好的区域优势,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便利,交通条件较好,发展种植业可以利用便利的交通将种植产业发展至别的区域,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形成当地的特色产业优势。

(二)市场导向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各地种植的农产品种类都非常多,在特色产业发展战略下,各地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适合当地的农业经济。当地农民应充分了解与农业相关的市场信息、产品信息和资源信息等,利用互联网平台数据分析消费者需求,生产需求导向性农产品。除此之外,还应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从单一的线下销售逐步升级为“线上+线下”的高效互动模式,发展农村电商,开辟网络市场。例如:年轻人喜欢特殊风味的食品,据此可以发展当地的特产;中老年人注重养生,可以发展枸杞、秋葵等加工食品,宁夏枸杞、甘肃苹果的网销就是其中成功案例之一。

(三)生态环保

我国坚定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也推崇绿色发展的理念,避免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效益。在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应当注意不能过于看重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环境价值。乡村在发展当地特色产业的过程中,应基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合理利用当地资源,选择适合本土条件的产业类型及其规模大小,在挖掘本土特色产业价值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注重生态效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乡村建设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实现乡村振兴起着支撑作用。一方面,如果当地风土人情、人文景观较具特色,那么完善相应公路、电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兴旺,还可以使本土特色农产品的销售链更加畅通,形成当地特有的产业链。另一方面,加快农业生产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更好地满足农产品市场的交易需求,有效带动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激励当地农民积极参与特色产业的建设和发展。

(五)产业融合

发展特色产业必须要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挖掘出当地农业的潜在价值。(1)延伸产业链。产业链并不是通过加工环节延伸,而是在传统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上,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种植业的同时,还可以发展其他具有相对较高附加值的产业,例如手工业等。(2)拓展乡村功能。相比于城市而言,乡村更具有承载水源、涵养水源的作用,同时乡村还具有特色的乡村景观,结合乡村特色景观、文化,在保证种植业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可以发展旅游业等附加产业以充分挖掘农业和乡村的特殊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有限的土地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六)科技引导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乡村振兴下的特色产业发展必须要依托科技的引导。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集成农业生产过程信息,专业分析数据,并指导相关生产经营,同时还可借助云计算、远程控制和监测等技术来实现精准农业的发展。同时还可借鉴国内外的新模式新概念,积极进行养殖、种植的实验和试点,引进先进生产科技来改进传统生产流程和制造工艺。例如:邹城市在发展农业企业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技术领域的研发和创新,大幅提升现代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水平,成为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

(七)人才培养

特色产业的发展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一批专业化、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一是可以加大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当地政府应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的培训,培育出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优质经营主体。二是可以吸引创业青年团队,给有想法、有能力的知识人才提供创业指导和平台,通过提高薪酬或者提供优惠的福利政策来广泛吸纳青年人才加入特色产业建设,通过少数带动多数来实现人才队伍的壮大。

结束语:

总而言之,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发展特色产业,并且,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也要注意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循序渐进,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二者兼顾的基础上,以最大限度的创新冲破传统农业的束缚,保持科技发展的头脑,对乡村农业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宣传,让农民建立起创新意识,勇于发展,共同走向致富之路。

摘要:加快农村特色产业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地区应把握时代发展的机遇,提高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利用效益,挖掘农村经济的潜在价值,实现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让地方产业带动地方经济,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晶晶.乡村振兴背景下盐城特色田园乡村的发展策略与路径探究[J].南方农机,2019,50(20):57-58+199.

上一篇:小学实验报告范文下一篇: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