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方式中的古代文学论文范文

2024-05-22

传播方式中的古代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关于体育运动的题材,文学是反映中国人从古至今体育生活、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从古至今,体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在社会文化的变迁过程中不断发展,而文学作品将体育文化的内涵用更加通俗与容易传播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发展。研究古代文学中有关体育文化的内容,以及体育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促进,对于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围绕古代文学中关于体育文化的体现,从体育文化和精神的内涵以及体育项目的发展等方面对中国古代的体育文化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体育文化 古代文学 发展

从古至今,体育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方式之一,是人类的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的体育文化是从前人的劳动与战斗的间隙中逐渐独立出来的,并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得以完善与调整,经历了几千年的变迁,得到较为完善的传承与发展并一直保留至今。它不如生产活动、文艺活动等能够留下相对较为清晰的产品、痕迹,因此只能通过一些文献记载窥探当时各种体育活动的掠影。a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出在中国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体育文化在文学作品中,从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中表现了其茁壮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多样化。

一、从古代文学看体育文化的发展

(一)体育活动的萌芽

中国的体育文化起源于生产活动,依附于军事训练。人们将当时的劳动人民在生产活动中经常使用的砍、扎、劈、射等动作,一直运用到后来的军事活动中。《史记》中记载了“轩辕乃习用五兵干戈,以征不享”的场面,这样的记录表明了体育活动因战争活动而展开。另外,在《淮南子》中提到“燧人氏以瓠济水,伏羲氏始乘桴”,从中可以得知,在燧人氏十七岁,就开始使用木筏并在伏羲氏时代就开始使用独木舟。再后来的《帝王世纪》中记载了尧时期出现了击壤,《别录》中提到黄帝发明了蹴鞠、角抵等运动。从中可以窥见体育活动自此开始萌芽并成型。

(二) 体育文化的发展

体育文化虽然萌芽得非常早,但是体育文化从萌芽到成为一种独立的有意识的活动,也经历了很久的发展。在萌芽时期,体育活动虽然依附于生产活动与军事活动,但是其纯粹的运动意义在生产军事活动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是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生产技术的改进,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经济财富开始增加,人们的劳动力活动逐渐变少,人类的活动行为不再只围绕着生存这一唯一目的,而开始有更多的精力与空间投入于生产活动与战争之外,因此随之开始出现了单纯的体育运动和娱乐活动等。b从夏朝到战国时期,体育活动已经开始成了日常的娱乐方式之一。在《礼记·正义》中描写到“孔子射于瞿相之圃,观者如堵墙”,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孔子与当时的百姓们都十分重视体育活动。《诗经·竹竿》中就有诗句“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我们从中即可以看出当时的百姓已经开始有了通过划船这种体育运动来排解心中忧愁痛苦的意识。

(三) 体育文化的定型

中国的体育文化大约在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经逐渐定型,体育运动开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活动之一,也不再依附于生产与军事活动,而开始独立出来,成为单纯的体育运动,甚至开始将体育活动中的某些运动项目作为官职称谓,如秦朝将“射”作为一种官职称谓,在 《文献通考》中写到秦在统一六国之后的阅军大典之中,将角作为大典中的内容之一,从中可以看到体育活动在当时的重要性。在《汉书》中也记录了“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的宏大场景,表现了体育活动在当时已经十分普遍。在《后汉书》中也一一整理了射法、剑道、蹴鞠、手搏等各种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十分详细地刻画了体育活动在当时的发展现状。

(四) 体育文化的繁荣

随着我国古代经济开始繁荣,政治、文化等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的情况下,体育活动逐渐成了一种流行的娱乐模式,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运动形式,例如荡秋千、风筝、空竹、踢毽子、棋牌等。三国时期的曹植,就写过关于空竹的诗歌《空竹赋》。在《事物纪原》中也记载了关于踢毽子的场景,体育运动也不仅仅局限于达官贵人,而开始深入普通群众百姓,俨然成为了全民运动。特别是从隋唐之后,体育运动更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全唐诗》中就有二十多首关于打马球的诗歌,在《旧唐书》《新唐书》等历史文献中,也有许多关于唐朝人民参与体育竞技的记载,甚至出现女性参与体育活动的英姿。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创造性地开创了“武科举”,更是大大促进了体育运动的发展。在宋朝,开始开办武学,这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民间体育的发展。这样的盛况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体育文化在当时的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背景下得到了极大的推进与发展。

二、体育文化的精神与内涵

(一) 以德为本的礼仪风范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大国,就连体育活动也与礼仪规范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体育运动有着不可或缺的竞技精神,但同时我国古代的体育文化更讲究体育活动参与者的礼仪道德与品质。《礼记》中记载:“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从中可见,在当时人们的体育活动并不僅仅是围绕着成绩和名次,而更加注重进退接言的礼仪风范。人们在体育运动中,不仅仅以名次为目的,更是希望在竞技过程中,获取经验,发现自己的不足,方可更好地完善自己。这样的体育精神也能够彰显中国的大国风范。

(二) 动以养身的保健目的

中国的体育运动精神与西方不同,西方注重竞技,以比赛结果为目的,而中国则更多强调动静结合,借助运动来保养生命,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同样也伴随着养生保健的发展。早在庄子时期,庄子就强调通过动以养身、主张通过体育运动来锻炼身体,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在《后汉书》中记载了华佗创造的五禽戏,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鹤这五种禽兽的形态和动作所创造的体操以强健身体。五禽戏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健身体操的代表,关于五禽戏的功效,也能够从《后汉书》中窥探一二:“身有不快,起做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展现了五禽戏的强身健体功效。c除此之外,太极拳的创造也展现出了一种浓厚的生命精神,太极拳主张在动静之中实现道法自然,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这种动以养身的运动方式不仅从肢体上进行活动,同时也兼顾到了身体内部的运转,由内而外地进行锻炼。

(三) 军事强国的家国情怀

在各朝代的兴衰变迁之中,军事战争是国家常常面临的危机,因此应运而生了军事强国的国家战略,这种战略也推进了军事体育活动的发展。“射、御”这两种运动项目,是我国古代六艺中重要的两项,这两项具体指代射箭技术和骑御技术,所以可见其在古代社會中重要的地位。“射、御”运动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其能够体现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两者都与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能够用其训练军队,提高军队的作战水平。在《水浒传》中,就着重强调了“青面兽”杨志、“小李广”花荣等过人的骑射技艺,并且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唐代时期,李世民也强调军事力量对于国家的重要程度,随后在武则天的统治中更是开创了武举制度,将军事强国这一战略贯彻到底,推动了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精神也在当时得以传播。

三、各时代文学作品中对体育文化的表现

(一)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育文化

唐代的诗歌创作十分丰富,对于体育活动的描写也并不鲜见。这些诗歌有对体育运动激烈的竞技、热烈的气氛的描写,也有对社会上的体育运动习俗的描绘,很多诗歌都通过体育运动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唐代的政治较为开明,因此唐代体育运动的发展也较为鼎盛。在《全唐诗》中有一千多首诗是对体育活动和体育文化的描写。唐代流行球类运动,因此关于球类运动的诗歌较多,例如蔡孚的《打球篇》、王建的《宫词》等对马球的描述。而在韦应物的《寒食》、王维的《寒食城东及事》等诗歌中,则提到了另一种球类运动——蹴鞠。诗人们描述“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一幅蹴鞠如同飞鸟一般直上天空,人们还在一旁热烈地荡着秋千。唐代薛胜在《拔河赋》中则重现了百姓拔河的热闹场面,这种运动的场景生动地表现了盛唐时代全民运动的和谐景象。

(二) 宋代文学作品中的体育文化

宋代的文学作品中,对蹴鞠这种运动的描写较多,因为宋代人喜爱蹴鞠因此文学创作也常常围绕着蹴鞠展开。甚至在《文献通考》中记载着女性蹴鞠的活动场景,足以见得蹴鞠在宋代的重要地位。同样受人喜爱的还有宋徽宗的《念奴娇》中提到的跳丸,还有宋词《水调歌头》中的击球,也就是马球。南宋时期,跳水运动也十分兴盛,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有人们利用秋千进行跳水的描写,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非常纯熟的跳水方法。同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总之,在宋代经济发达、人民安居乐业的背景下,体育文化在宋代的发展也十分繁荣。

(三) 元明清文学作品中的体育文化

在元明清的戏曲、小说中,也不乏关于体育运动的描写。在《水浒传》中就设计了骑射、游泳、踢球、拳击、举重等各种体育运动。例如文中详细介绍了高俅的蹴鞠技艺,以及高俅陪伴宋徽宗踢球的场景,并因此获得了皇帝的赏识,从而一步登天,权倾朝野,表现了蹴鞠这种体育运动在当时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元代张可久的《气球》中也生动地刻画了蹴鞠时惊险刺激的场面。明代《宝剑记》以及清代《金瓶梅》中也有关于蹴鞠的描写,在《宝剑记》中甚至将蹴鞠与舞蹈相结合,表现了体育运动的多元化发展。在《红楼梦》中也出现了许多放风筝、下围棋等体育活动的场景,足以看出体育运动的发展状况。

四、结束语

中国的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文学作品中关于体育文化的描述也数不胜数,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面貌。各种流传下来的经典文学作品,从体育文化的角度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探索,从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对体育精神进行探索与分析,加之对各个时代的各种文学作品中对于体育文化的描述进行剖析,能够让我们对古代劳动人民通过智慧与辛勤劳动创造的多样化的体育运动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从这些历史作品中取其精华,将体育文化中符合当代社会价值观的部分加以传承与发扬,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与体育精神加以挖掘、宣传,让现代人能够有更加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和提升意识,向后人展示中国繁华、丰富与厚重的文化历史。

a 王振超:《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体育文化活动的描写探析》,《语文建设》2013年第29期。

b 侯秋香:《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育文化展现》,《芒种:下半月》 2015年第12期。

c 栾云祺、徐莉姝:《 从古代文学作品中看中国体育文化》,《语文建设》2012年第16期。

作 者: 余晓玲,硕士,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学。

编 辑: 张晴 E-mail: zqmz0601@163.com

传播方式中的古代文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对于新闻纸出现之后才有“名分”的新闻文学的认识,学界一直围绕报纸及其副刊来争论。然而,对新闻文学的关注不应仅限于“大众传播时代”,也应考虑“媒介短缺时代”,特别应顾及“超媒介传播时代”。在今天媒体走向“泛化”的背景下,新闻文学不应囿于某种载体,也不应局限于先前的界定,需要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对其加以关注。在当下“新闻文学化”与“文学新闻化”风潮的双向推动下,新闻文学正在走向嬗变。

关键词:新闻文学 新闻文学化 文学新闻化 历史嬗变

尽管新闻文学是在新闻纸出现之后才有了“名分”,却难以遮蔽它在此之前“无名有实”的历史。学界关于“新闻文学”的探讨很大程度是在其被命名之后,而很少论及“有名分”之前的形态。应当清楚,新闻文学的发端应该追溯至新闻纸出现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彼时新闻是隐于文学的帷幕之后并借助于文学来传播的,也就是说,新闻与文学的“血缘关系”在报刊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此后进入“大众传播时代”,当属于新闻文学发展之际。需要思考的是:当社会步入“超媒介传播时代”,当传播载体走向“泛化”之后,我们对新闻文学的认识还能仅限于报刊吗?在数字和互联网技术的催生下,新闻文学的构成方式是否发生了改变?值得关注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逆转,即“新闻文学化”与“文学新闻化”,这两种风潮分别将新闻与文学又一次置于对方的“辖区”,新闻中的“文学”成分与文学中的“新闻”要素在各自领域得以表征。不言而喻,在“新闻文学化”与“文学新闻化”双向驱动下,新闻文学正在走向嬗变。

一 对“新闻文学”的认识

20世纪30年代新闻学者黄天鹏提出了“新闻文学”这一概念,自此之后,关于“新闻文学”内涵与外延的探讨时断时续的进行着。70年代,胡殷引证中外“两栖”作家及其作品,指出新闻文学是同时从“文学”和“新闻”中脱胎而来的。90年代罗大胜指出“新闻走向散文”意味着新闻文学这个新兴文体最终得以确立,同时指出“凡是以‘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由头,调动文学手法进行表现的‘四不像’文体的文章,都应归入新闻文学之列”。进入新世纪,学界对“新闻文学”也一直关注着,冯并侧重于“新闻文学”的“文学”意义,把新闻文学看成报纸上的一种文学形式,指出“凡是内容或形式适应于报纸及其副刊的文学形式、文学作品都可以归为新闻文学”。与其类似,2004年上海大学的李白坚认为新闻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门类”,却又把“通讯、特写”两种新闻文体纳入了“中国新闻文学史”的研究范畴,可见,关于新闻文学的划分并不十分明晰。

除了黄天鹏之外,上述关于“新闻文学”的认识不外乎两种:其一,基于新闻写作的视角,如胡殷和罗大胜;其二,站在文学的立场上,如冯并和李白坚。再细观察,基于第一种视角的胡罗二人也有分歧,胡殷从新闻的广义角度认识新闻文学,认为纯粹的新闻传播以及由新闻衍生的品类都应归结为新闻文学的研究范围;而罗大胜着眼于新闻的发展趋势,认为“新闻散文化”使新闻文学得以生成。当然,持第二种观点的冯李二人的侧重点也不一致,如果说冯并所言“新闻文学”的“文学”内涵更“纯粹”些,那么,李白坚所谈及的“新闻文学”中的“文学”内涵还掺杂着“新闻”成分。可见,同为对“新闻文学”的认识,由于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因而形成相异的判断。

那么,到底如何界定新闻文学呢?笔者认为,必须将新闻文学同其所跨越的时代相结合来分析,必须将新闻文学连同各个阶段的传播条件加以考虑。要知道,新闻文学的存在并非是断代的,它历经了从“前新闻时代”到“大众传播时代”再到“超媒介传播时代”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在“前新闻时代”,也就是在新闻纸出现之前的漫长岁月,由于新闻的隐性存在,决定了新闻必然依附于文学或其它文献资料而存在,它要凭借这些载体实现自身传播。毫无疑问,彼时的“新闻文学”是以“文学”的面貌出现的。新闻纸出现之后,新闻不再是文学的附庸,它有了自己专门的传播载体,此时谈及新闻文学时的潜在所指是在报纸或其副刊上,这样,在谈及新闻文学时有偏重于文学方面,当然也有偏重于新闻的时候。今天,新闻文学存在的空间也就不再仅限于报纸及其副刊之上,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新新媒体”皆可成为新闻文学的栖息之所。此时,论及新闻文学需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其作出澄清更为合理。笔者认为,广义的新闻文学,其基点还是文学,只不过这种文学具有纪实性,其素材是真实存在的,是作家采用记者的方法捕捉事实,它强调文学的现实性;而狭义上的新闻文学,其基点是新闻,只不过这种新闻是借助文学方法呈现出来的,是记者借鉴作家的方法对事实进行整合并进行报道,它更强调新闻的可读性。

二 “新闻文学化”催生狭义的新闻文学

20世纪90年代之后,报刊“扩版潮”和电视新闻“故事化”在中国新闻领域备受瞩目,新闻发展因此出现了转型,我们认为“新闻文学化”了。具体而言,在传媒竞争与受众需求合力作用下,一些报刊如《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等在报道上尽可能“详呈细节”、“探及深度”、“挖掘背景”……俨然在文学框架内植入新闻文本。就电视新闻而言,除了传统固有的“播报”方式外,又出现了“说”、“侃”、“聊”和“讲故事”等形式,从《说天下》到《传奇故事》、《王刚讲故事》、《家庭故事会》、《牛群冒号》等栏目便可窥见。新闻报道从“播”到“说”、“侃”再到“讲”的呈现反映了传播从“硬”到“软”的转变。当新闻被“故事化”、“情节花”、“人物化”和“戏剧化”之后,它已被推向文学的道路上。再看当下传播载体,“无论是纸质媒体还是电子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承载并推动着新闻向文学靠拢这样一种趋势”。新闻走向文学意味着新闻与文学又回归至“媒介短缺时代”那种融合状态,尽管不可能达到从前的融合程度,但起码告诉我们二者的“结晶品”——新闻文学走向了繁荣。可见,走向文学的新闻正在“生产”狭义的新闻文学。

从“新闻文学化”与狭义新闻文学的界定上,我们不难看到二者逻辑发展的内在关联性和重合性。对二者进一步探究,其中的相关性与差异性得以显现,“新闻文学化”是新闻发展的一种现象,也是一种走向,是新闻“穿上文学的外衣”。从新闻的角度来看“新闻文学”,它是新闻的一种特殊文体。新闻文学化是新闻发展动态趋势,而新闻文学是新闻变化之后的一种静态结果。不容置疑,“新闻文学化”正在“制造”狭义上的新闻文学。从“新闻文学化”到“新闻文学”不禁让我们想到发端于美国的“新新闻主义”。从其60年代的产生与发展、70年代初走向沉寂以及90年代的重新回归,再到新世纪以来“文艺化新闻”的蓬勃发展都是新闻与文学的一次有机结合与呈现。可见,新闻文体在不同国度的发展之路能够相同绝非巧合,而是表明“新闻文学”与“新新闻”或“文艺化新闻”在人类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上具有普世性。甚至可以说,新闻文学的前进之路绝非形单影孤,它有“新新闻”或“文艺化新闻”与其同行并为其呐喊和助威。

三 “文学新闻化”递增广义的新闻文学

新闻纸出现之后,新闻从文学的帷幕中走出来,并以独立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正是因为新闻与文学终于得到澄清,终于有了界线,因此二者是否“越界”也就清晰显现。不可否认,囿于新闻纸空间有限的原因,相当一部分社会问题不能仅凭借新闻的形式折射出来,即便能够在新闻纸上被暴露出来,其反映的并不详细、也不深刻。人们还想知道一些深层次的、未被告知的内幕或真相,更有甚者,报刊大都为权力主体所掌控,一些事件在有些时候是不允许报道的,因此,很多真相必须在文学(虚构)“掩护”下与大众见面。于是,受众需求的满足任务便理所当然地由记者手中移交到作家那里。正因为如此,文学由原来的纯虚构向非虚构转化,报告文学的出现以及其在20世纪所展现的魅力即为明证。

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大潮与信息海量涌现使人们的阅读情趣向现实转移,而不是只满足于文学的虚构性。于是,纪实类文学进入人们的阅读视野,从新闻小说到新体验小说,从口述实录文学到行走文学等都可反映出来。“新闻小说”也称“报告小说”,又可以被冠以“纪实文学”之名,甚至有学者将其解读为“小说化的新闻,新闻化的小说”。足见新闻与小说的关联性有多么密切!这种文体在90年代还是比较盛行的,如: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述平的《晚报新闻》等。关于“新体验小说”,从其命名“体验”二字上即表明小说创作时作者的亲历性。作家在小说中不仅是一个作者,一个旁观者,他还是故事的参与者,甚至直接在小说里担任角色,这无疑改变了过去“居于斗室之中”单凭想象和虚构的创作方式。例如,王愈奇像真正的换房者一样,长时间逗留在换房站,目睹换房的全过程,揭开了换房的内幕,于是才有《房主》的问世;袁一强租借了一辆三轮车,真正当了一回“板爷儿”,像“骆驼祥子”一样,拉着三轮车,流着臭汗,硬是“拉出”了小说《“祥子”的后人》……作家们以亲身体验的形式完成了这些作品,可以直言不讳地说,他们是在“用身体写作”。而“口述实录文学”是记录被采访者亲口描绘的事实,是用笔、用录音、用摄像等新闻采访形式书写当下社会现实,像陈燕妮的《遭遇美国——50个中国人的美国经历》、安顿的《绝对隐私》等。论及“行走文学”,它是诉诸“行万里路出一部作品”的文学创作理念,此类作品有唐师曾的《我钻进了金字塔》、柴火的《魂系罗布泊》等。

从纪实文学的上述四种表现形式来看,文学创作已经跳出原有的藩篱,纯粹虚构意义的文学渐趋式微,而纪实性作品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些作家走出了封闭的一隅,走向广阔空间去体验和感悟生活,并尽量还原生活原貌,将这些真情实感记录下来并以文学特有的传播方式呈现给读者。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纪实文学就是一种“新闻叙事”。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学新闻化”了。而文学转向新闻正是广义上的新闻文学所包含的内容。

新闻与文学的关系可谓贯穿于人类整个历史进程,无论是“媒介短缺时代”那种“混沌”状态,还是进入“大众传播时代”能够“分离”以及步入“超传播时代”走向“新融合”都诠释着二者的运行轨迹。无论哪个阶段,无论分离还是融合都对其“产儿”(新闻文学)产生了一定影响。当然,二者的“产儿”曾一度没有名字,很长时间不被关注,尽管如此,其存在还是不容置疑的,称其为“前新闻文学”也未尝不可。就当下来看,新闻与文学在“新闻文学化”与“文学新闻化”风潮的推动下又一次走向融合。对比而言,前者是记者运用作家的笔法描绘新闻故事;后者是作家用记者的眼睛去扫描世界。新闻借鉴文学表现手法,文学仿照新闻对问题的关注方式,新闻借鉴的是表现方法、形式,文学借鉴的是素材、内容。“新闻文学化”与“文学新闻化”构成记者笔法与作家笔法的交融,推动新闻与文学相互“拥抱对方”。我们认为,新闻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在走向嬗变。

注:本文系吉林省社科基金“马工程”项目,编号:2011

M01。

参考文献:

[1] 罗大胜:《报纸副刊探析》,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2] 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3] 李白坚:《中国新闻文学史》,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 周大勇、王秀艳:《新闻文学化:从历史到当下传播走向的审视》,《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5] 周大勇、黄也平:《“新新闻”之回归与启示》,《文艺争鸣》,2012年第5期。

[6] 孔凡青:《新闻小说卷·序》(1984中国小说年鉴),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

作者简介:

周大勇,男,1972—,吉林长岭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文艺学、新闻传播学,工作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

王秀艳,女,1973—,吉林德惠人,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近代小报,工作单位:吉林省实验中学。

传播方式中的古代文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20世纪90年代初期,王富仁写作了一系列古代文学经典重读的文字。这些文字强调从自我感受出发,与文学经典传达的情感和经验直接对话,运用了诸多现代文本解读手法,将阅读还原成了审美体验的过程,从而实现了与古代知识分子真正的心灵沟通。王富仁的这些经典重读的文章,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如何在文本面前发挥主体性、有所作为的范例。

关键词:王富仁 古代文学经典 解读

20世纪90年代初期,王富仁写作了一系列古代文学经典解读的文章,最初发表于1991至1995年的《名作欣赏》上,在语文教育界产生了异常深远的影响。这组文章给中学师生提供了一种极具个人体验的阅读示例,又能被包容在中高考制度的整体框架中——换言之,这些解读并不以思想层面的标新立异自炫,它展现的是解读者细腻出色的艺术感受力和将现代文本解读手法作用于古典作品所带来的清新感。有意味的是,作者提到自己写作这些作品的初衷,是在某种低气压的环境中,试图通过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灵沟通,寻找自我內心的慰藉和安稳。在这样的背景下,解读者收发自如的学术功力令人称赞。自然,这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操作背后,也有王富仁当年实际任教中学所带来的个人经验和理解在内。在技术层面上,作者将现代文学的文本解读技巧应用于古典作品,以读者的身份——而非权威的阐释者或宣教者——与作品进行精神沟通,切入角度新颖,结论别具一格又平和稳妥。

王富仁的经典解读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从自我感受出发,将阅读还原为审美体验的过程,避免一系列既有结论对阅读活动的干扰。他曾谈道:

当我们一提到岳飞的《满江红》便想到它是一首爱国主义诗词,一提到杜甫的《石壕吏》便想到它反映了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生活,一提到白居易的《长恨歌》便想到它表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时候,它们的诗意特征便淡漠了。这些“主题思想”像横亘在我们心灵与诗之间的一道堤坝,使我们的心灵再也难以与诗的本身实现直接的拥抱。其原因何在呢?因为对诗的任何一种主题思想的确定,都把诗的各种丰富的内涵简化了,而诗意恰恰只有使心灵主要活动在直感的、情绪的、审美的,亦即难以言说的境地的时候,才能最有效地被表现出来。a

上文中提到的结论性描述,无疑是以往解读活动一步步提纯的结果。但结论性的描述会受制于时代或个人的局限,对一名“新读者”而言,如果对论断的接受超越了个人的体验,则未必具有积极的意义。王富仁的诗歌解读强调从自己直接感受到的诗歌意境入手,将自己的心灵直接沉浸到诗歌所展现的丰富的心理流程和繁复的意象中去,用个人感受与诗歌传达的经验直接对话。如孟浩然的《春晓》这首人人熟稔的小诗,在王富仁的分析中,它首先被定位为诗人对自己描写的外部世界保持了一定心理距离状况下的创作,展现了诗人从朦胧的无意识到建立起自我主动意识的过程,即人从沉睡到醒来的一刹那间所感受到的春的意蕴;并进一步提示到,伴随这一过程的独特的精神境界,是有着玄妙意味的,这种玄妙之处可以感同身受,却不可言传——“艺术家的目的在于使我们和他共享这种如此丰富、如此具有个性、如此新颖的感情,并使我们也能领受他所无法使我们理解的那种经验。”b从文艺学的角度看,这更接近于“直觉”论的分析方法。“所谓‘直觉’,就是对解读对象的‘直接的领悟’,即当下的、突如其来的、直截了当的理解、觉察。”c

王富仁的古典诗文解读,无疑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如何在文本面前发挥主体性、有所作为的范例。如《江南》一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在以往的文学史论述中,多强调乐府民歌内容的写实性和音韵之美。王富仁在《江南》诗中却读出了自由的意味以及人类对自由的向往之情。该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莲叶茂盛丰美的样子,但后五句却很快将读者的关注点从“莲”转到了“鱼”上,鱼围绕着无穷碧绿的莲叶追逐嬉戏,是一幅自由自在的图景,而五个方位词,“间、东、西、南、北”的运用,因为涵盖了所有的方向,实则是没有方向、没有限制、无拘无束地游戏和穿行,更突显出鱼的自由和惬意。这种体验自然有着强烈的现代意味,它跨越的是历代对这首诗的分析、讨论和定评,将“现代人读古诗”变为“现代人读诗”,让读者与作品猝然相遇,将中小学古诗文讲解这种知识传递活动,还原为阅读审美活动;但作者紧扣文本,只谈个人体验,不代古人立言,亦不做颠覆性结论,将重读牢牢框定在审美范畴之中。这种稳妥性正如解读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时展现的,王富仁从刘兰芝的陈述——“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中感受到,这是一位意识到自我存在价值却在婆家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的女子的自我申辩,在这种申辩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刘兰芝对丈夫的埋怨和失望,这无关爱情,只是平淡如水的婚姻中常有的抱怨。在这里,王富仁从正常的人的情感取向出发,认为“一个在夫家遭受虐待和歧视而又具有自尊心的女子,是不可能产生对丈夫的真正感情上的爱的,她充其量只能遵守传统妇德,尽到一个妻子对丈夫应尽的义务”d。接下来,王富仁又分析了焦仲卿这个人物形象,指出男主人公在兰芝被遣归时表现出的既同情又犹疑的态度,以及在自己的母亲面前缺乏独立人格的言行,都使得他缺乏获得一名正常女子爱情的基本条件。顺着这一思路推演开来,王富仁认为,刘兰芝的死是由于相继在婆家和娘家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的结果,她对焦仲卿的眷恋,只是由于对方维系了她在人世间的一丝温情。简言之,刘兰芝的死是为了绝弃薄凉无情的人生,而焦仲卿的死则是为了证明自己残存的自我意志,《孔雀东南飞》一诗是作者对人生与命运的思考,其中亦有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但却不是对刘兰芝和焦仲卿已有婚姻关系的歌颂。以往文学史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将《孔雀东南飞》定义为爱情主题,实际已是具有现代意味的划归和提纯操作,王富仁质疑该作品的主题,所采用的方式并非概念的拆解和历史场景的还原,他在分析人物形象时,采用了袁昌英改编同题话剧时相似的策略,为作品灌注了更多的现代心理活动和伦理原则,内涵的丰富早已突破了原有的主题归纳,实则扬弃并重构了对《孔雀东南飞》的解读理路。充分呈现“现代”所具有的丰富性,以凸显以往文本阐释的僵化和粗疏,这是王富仁的策略,也是现代文学学者重读古典作品的特色和魅力所在。

如王富仁所言:“作为一个人,总想感觉到自己,感觉到自己心灵中的东西,而感受别人,感受别人的作品,又是感受自己、感受沉埋在自己心灵深处的思想、感情和情绪的唯一途径。”e王富仁的古典诗文赏析,十分注重分析诗人创作时的心理状态和情感系数,行文时又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人生经历融入其中,这是古诗的新读,而解读者在古代文人和作品中进行精神追索的热切和虔诚,同样让读者心有戚戚焉。在屈原、陶渊明、杜甫、韩愈等人的作品中,王富仁读出了现代人的生存体验和精神意志。陶渊明的《拟挽歌词三首》,包含了从死者观察生者的视角及对生之意义的拷问。在传统的主流文化观中,人們更为重视的是对人生的评价,“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对死后哀荣的执着,掩盖了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陶渊明却注意到,生者对死者的悼念仪式,原本只是为了排解生者的情绪和意愿。这一由死观生的写作视角,让人猛然醒悟——对身后名的追逐,会让自己的一生系于别人的意愿,失却自身的主体性,这是因袭的重负,也是人生的异化。讨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时,王富仁强调的是,诗人的孤独感是在时间与空间的四维结构中体味到的“孑然独存,无所凭依”的感觉,这是一个有着使命意识的个体,面对人生的困境,又对所从属的精神谱系的信心有所保留时的缄默与痛楚。上述解读充分融入了王富仁的个人体验,这样的文字贯穿着鲁迅《摩罗诗力说》中“任个人而排众数,掊物质而张灵明”的精神力度,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知识界低气压氛围中,其中包含的感慨和期许,无疑会令读者动容。

另一个例子是王富仁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解读,他将这首诗理解为“一个老年人的悲哀”。在这篇赏析中,作者将自己的中学老师米中和儿时所见的一个孤寡老人的经历拿来与杜甫作比较。他们都在一连串的生活挫折和人生失意中落入人生的困境,在不断的人生理想破灭之后,他们努力打造一道最后的防线——一个精神上的“窝”。一旦这个“窝”像杜甫草堂上的那些茅草一样被风卷跑、被年轻人公然抱去,他们便陷入彻底的绝望。在王富仁看来,杜甫对茅草得失的担忧,象征着一个历经沧桑的老年人对已经改变了的社会的不信任和无助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展现的,正是这些经历了人生节节败退、物质和精神方面都极端困窘的老年人脆弱的社会应对能力,以及对如何安放自己风烛残年的困惑。将普通人的经历与文学经典的情景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去探究文字所传达的人类共同的困境,从而拉近读者和经典的心理距离,使得王富仁的经典解读带有强烈的生命体验特征。从教学层面看,王富仁的解读方案是先赢得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性认可和亲近,再去处理诸如文字、音韵和思想等具体问题,以求事半功倍。

总体而言,王富仁的解读极为契合世态人情,这种世态人情无疑是遵从现代而非古代的逻辑。这批经典解读文字,更像是对鲁迅《故事新编》写作策略的致敬——在古人的躯壳中吹入现代的气息,使其鲜活,和现代人心灵相通。在艺术感悟力和历史知识背景之间,王富仁的知识结构可以保证自己的解读妥帖地处理二者的关系,但他的解读重心偏向前者;对于中学师生而言,这种文本解读的真正意义在于不为作品的先验性主题左右,在紧扣文本的前提下,表达个人在阅读时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a王富仁:《贾岛〈寻隐者不遇〉的解构主义批评——〈旧诗新解〉(十二)》,《名作欣赏》1993年第5期,第52页。

b柏格森:《创化论》,《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10页。

c曹明海:《文学解读学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8页。

d王富仁:《主题的重建——〈孔雀东南飞〉赏析》,《名作欣赏》1992年第8期,第17页。

e王富仁:《古老的回声·自序》,《古老的回声——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页。

传播方式中的古代文学论文范文第4篇

内容摘要:我国古代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人类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长河中的瑰宝之一,中国古代文学在三千多年的岁月里不断的发展,未曾停歇,现如今,其文学著作也以不同的形式融入到这个社会当中,无论身处哪一个时代,民族的本能便是传递文化,而我国古代文学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传递着民族的记忆、想象和生活方式,因此,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已经不止局限于文学方面。本文则以我国古代文学作为切入点,探讨分析我国古代文学文化价值并对其在当代的价值进行解读,并提出了几点观点,希望为相关的教育从业者提供一些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古代文学 文化价值 当代价值

我国的古代文学发展历史上至远古时期,下至五四运动,中间又经历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所包含的内容领域也十分广泛,主要载体分为诗词、散文、小说、戏曲以及不同种类的民间文学。尽管大部分的文学作品产生于古代,但对我国当代的社会发展经济蓬勃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我国古代文学对于当代社会的功用价值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都适用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扬。

一.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代文学形式和内容中体现的价值

(一)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化进行对比

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尽管产生的时间有所区别,所处的文化环境也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來讲,都属于文学范畴内,是文学发展形式的主要表达方式。不管站在哪个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化都能堪称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奇迹,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骄傲和荣誉。当代文化与古代文化的关系是通过时间的纽带联结,共同带给人类宝贵的财富,当代文学是在古代文学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并不断进行再继承、再创造形成了符合当代社会人文发展的文学作品形式。这个继承过程并不是一味盲目的继承,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一种批判性的继承。五四运动时期是古代文学作品和当代文学作品逐渐贴合的重要时期,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不断深入,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的西方文化也越来越丰富,种类也越来越多样,我国当代文学发展也到了全面的鼎盛时期,尽管发展的如火如荼,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代文学是基于古代文学的土壤生根发芽的,没有古代文学的基础,当代文学也不会鹏程万里,也不会形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局面。因此,古代文学作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种载体和一架桥梁,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二)古代文学内容方面对当代文学的价值

文学内容是文学作品的精髓所在,古人常说:言之有物,意思就是对文学内容方面要有针对性、具体性,做到充分不空洞,如果文学作品的内容言之无物,不仅影响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也对整个文学界有着不利作用。在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内容不乏是对于人性的讨论、社会的声伐,古人擅长习惯用各种形象生动的文字来描述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启发当代的人们思索和考虑,也帮助当代人总结和生化前世古人的经验和道路,有助于提升当代人们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例如在著名的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水浒传》中,其描写的北宋末年时代的背景和108个梁山好汉的故事中为当代人了解北宋时期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特征都有着重要贡献,也为当代人培养了不断追求理想、实现理想和坚持到底的顽强、拼搏的精神。

二.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代教书育人方面体现的突出价值

(一)古人对古代文化价值的认知

文化存在的真正价值就是透过表面揭露本质看到其核心内涵对人们所带来的收获,以便获取心得和体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运用。中国古代文学对人们的三观的影响和人格的人塑造都有着重要地位。对人们日后的发展都产生着关键性的作用,古代人追求“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等思想,这些思想文化充斥在各个古代文学著作当中,于是便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上至王官贵族,下至书生布衣都讲求和谐、仁爱的基本情感道德。古人通过古代文学作品可以将志同道合的人汇集在一起共同饮酒创作,例如,书法作为古代文学艺术的文字表达形式,共同的志向和爱好将古人聚集在一起,才有了王羲之的《兰亭序》这天下第一行书的文学艺术作品的诞生。

(二)当代人对于古代文学价值的认识

正如孟建伟提出的“吸纳人类文化中一切有利于人的成长和文化创新的元素,并将教育的过程变成文化育人的过程”一样,古代文学发展至今对于人的价值观和人格品行的影响仍是十分重要的。古代文学作品对于当代人的教育发展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当代人每个人心中的核心思想理念,而古代文学的学习和渗透更好的让当代人体会到核心价值所在,例如,杜甫在《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强烈的抒发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感,在学生课堂教学引入古代文学作品,也有利于学生的爱国价值观的树立和培养。

三.中国古代文化在应用社会中的应用层面的价值

除了以上阐述的中国古代文化带来的内在涵义、对当代人产生的价值以外,古代文学还存在着外在的、具有功利性实用的价值取向。古代文学不仅可以提升我们当代人内在品质,对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从旅游方面来看,中国古代文学就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文化资源价值。中国古代文学可以帮助具有名胜景点的地区带来旅游资源,大大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景点所传达的文化内涵,有着隐藏而又巨大的旅游广告宣传功能。文化带动城市发展,从而激发了人们想要去参观、去了解一方文化的兴趣,例如,岳阳的岳阳楼是范仲淹笔下的《岳阳楼记》、南昌的滕王阁是著名初唐诗人笔下的《滕王阁序》、都会因古代的文学作品吸引五湖四海的人们去参观游玩,又比如,山东的泰山作为五岳之尊闻名中外,不仅得益于“天下第一山”的名号,更得益于杜甫的《望岳》中提到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经典诗句。

从其他领域方面来看,古代文学还能促成各个方面的社会应用,就比如《三国演义》来说,这本经典的古代文学著作在当代以电视剧和动画片的形式,让社会上的上至老人下至小孩无一不知晓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还翻译了多个版本流传至海外,为我国影视行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为文学著作影视化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和方向。

四.古代文学对于当代社会带来的价值思考

(一)拓宽文化发展的渠道

中国古代文学在古代大部分是靠单纯的语言和文字形式作为传输载体,通过口头和书面的传播来维持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但在当代社会中,现代信息化技术不断进步,在互联网、数字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问世下,古代文学作品的传播也拓宽了渠道,新型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的结合碰撞出更有力的火花,为古代文学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当代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來获取古代文学作品,降低了接触古代文学的门槛,一大程度上将古代文学在当代社会重新激活,对古代文学日后的研究价值提供了更方便的道路。

(二)促进民族特色文化的形成

中国古代文学是经历了数千年风雨的发展和沉淀才得以展现给当代人面前,这不仅是单纯的文学,更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象征和印证,古代文学是古代人背后艰辛创作的文学结果,它代表着古代人的内心向往,更代表了民族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由于全球一体化,西方的文化不断涌入我国,给我国人们不小的影响和冲击,为了避免越来越强的文化冲击,本民族的文化逐渐同化甚至消失的可能性。当代人需要利用古代文化带来的价值树立文化自信,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文化,它是对于一个民族保存自己独有的民族特色有着重要重要意义。但是,在民族特色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人们也需要明辨是非,不能全部照搬吸收,对古代文学要吸取其有特色的部分,抛弃其糟糠的部分,与当代社会的文学文化有效融合,从而形成更自由民主符合当代潮流的民族文化。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文学即使历经了千年的历史长河,但仍然对当代社会从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力,中国古代文学对当代文学产生的价值无论从内部的还是从外在的都有着关键意义,对当代文化层面、当代育人层面以及社会应用层面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价值和内涵。因此,只有准确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价值以及它带给当代文学的基本价值,才能在文学的传承和发展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引用古代文学作品并进行加以创造,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为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段御宇.我国古代文学文化价值的当代价值解读[J].青年文学家,2017,(32):89.DOI:10.3969/j.issn.002-2139.2017.32.0

66.

[2]徐珮.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代的价值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38(z1):136-138.

[3]吴程玉.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代的价值解析[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7,(2):74.DOI:10.3969/j.issn.0476-031X.2017.02

.044.

[4]王兴铭.浅谈中国古代文学对当代社会的多元化影响[J].魅力中国,2017,(12):230-231.DOI:10.3969/j.issn.1673-09

92.2017.12.219.

(作者介绍:陈粟,苏州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专业为古代文学)

传播方式中的古代文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国学是一门综合类的课程,不仅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而且这些文化知识存在一定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经过几千年积累和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历史的优秀文化思想,在今天依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学和古代文学思想一脉相承,它们都根植于中国历史,带着中华民族的深深印记,在内容上也具有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国学;古代文学;思想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研究范畴比较广泛,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和作家以及他们是如何理解文学,因此中国古代文学思想是一门交叉性比较强的学科,不仅涉及到文学和历史,而且还涉及到哲学思想,如果要学好这门学科,首先要将文学、史学、哲学之间的壁垒打通,这也是研究古代文学思想的先决条件。

一、国学概述

国学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它的概念比较广泛,由于个人见解不同,各个国学大师对其也有各自的理解,一般而言国学涵盖了中国古代的思想、历史、哲学、地理、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美术、音乐、术数、医学、宗教、星象以及建筑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也泛指中国的古代学说。“国学”这一词真正起源于清代末期,主要是和相对于当时传入中国的“西学”和“新学”等西方文化思想和学术而言,是中国所固有的传统学术,我们称之为“国学”[1]。

二、古代文学思想

古代文学思想包含在古代文学作品当中,文学作品是思想的载体,文学思想是文学作品的精髓之所在。一般而言,文学作品主要有经、史、子、集四大类,要了解和掌握古代文学思想就要熟悉经、史、子、集,这是学习古代文学思想的基础[2]。首先,“经”是国学的核心,也是古代文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收录了儒家思想的“十三经”,儒家思想在古代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更对后期的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影响;其次,“史”主要是指史书,主要有正史、编年史、杂史、别史等十五类。在史书中记载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看法,蕴含有丰富的思想;再次,“子”就是关于诸子百家的著作和类书,有道家、佛家、儒家、医学、法家等十四类思想;最后,“集”收录了诗词的总集和专集,主要有楚辞、别集、总集、诗评、词曲等五大类。

三、国学和古代文学思想的关系

(一)国学与古代文学思想在内容上互相渗透

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在内容上国学和古代文学思想互相渗透,有许多的相同之处。因此,在学习古代文学思想时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将国学的相关知识引入到古代文学思想当中,通过对国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各个学派的思想,并将这些思想进行梳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思想。同样的,在学习国学的时候,也可以将古代文学思想与国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通过对古代文学思想加深对国学的理解,便于国学知识被学生易于接受。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国学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例如,在学习两汉经学时,经学是研究孔子著作以及其他儒家经典所形成的学说,如《诗》、《书》、《礼》、《易》、《乐》、《春秋》等[3]。这一时期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经学兴盛起来。在西汉早期,占有统治地位的是黄老之学,直到汉武帝时在董仲舒的倡导下,将儒家思想作为主体,儒学思想成为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并逐渐渗透到普通民众之中。学者在研究汉代经学时根据其核心思想的不同可以分为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但是,由于它们都是基于儒家思想,在思想上具有一致性,这些重要思想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汉代文学思想。

(二)国学是体现古代文学思想的主要工具

国学和古代文学作品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在解析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了解作者创作时的思想感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政治经济情况,这些都是国学的主要研究范畴,通过国学的学习可以凸显出文学作品的思想。此时,国学充当了学习古代文学思想的工具,起到引导学习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庄子》时,为了突显出其中的“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等道家思想,可以在学习之前先了解一些庄子所处的时代以及社会背景。战国时期诸侯混战,为了争霸天下,百姓遭受战争之苦,夫妻离别、家破人亡,庄子不愿意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为一己之私而让百姓痛苦不堪。因此,他选择隐居,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在《齐物论》可以感受他顺应天命、逍遥自得的哲学思想,使我们全面认识和了解庄子的精神世界。

(三)对国学客观公正评价是对古代文学思想正确的认识的基础

由于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因此,在在古代文学作品进行评价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原则,许多文学作品在古代看来是优秀之作,但是在今天看来表现平平;同样,在今日我们看来的佳作在古代并不一定是良作。特别是在当下,许多人并不了解国学的内涵,更无法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因此,对古代文学思想的认证存在偏差。如果能正确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国学,就可以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思想的把握,简而言之,客观公正的评价国学是对古代文学思想正确认识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国学是一门比较综合的科目,它与古代文学思想之间存在诸多交叉,在内容上互相渗透,国学是体现古代文学思想的主要工具,对国学客观公正评价是对古代文学思想正確认识的基础。因此,在学习国学和古代文学思想时,可以将二者进行有机的融合,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同时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高世华.国学与古代文学思想的关系[J].文学教育(下),2015(11):62-62.

[2]龚红林,王兆鹏,朱向红等.师范生国学素养与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改革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5(5):67-71,91.

[3]蔡朔冰.关于国学与古代文学思想关系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7(1):134-135.

传播方式中的古代文学论文范文第6篇

古代文学在教学中注重作品诵读, 将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知识教育, 渗透人格教育,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文学修养, 进行思想熏陶, 从而受到诸多地方高校师生的一致赞同。

“人格教育是发展学生心理素质, 培养健康的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格教育注重学生人格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帮助学生发展潜能、探索自我和环境, 以创造人生的意义”[1]。在长期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中, 素质教育口号虽然已经提出了很多年了, 但是在高考指挥棒下的教育实际中, 社会和家长更多看重学生文化知识教育, 重视其学习文化成绩, 人格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则遭到忽视和轻视, 因而造成了普遍的中小学生人格存在不足之处。再加上“社会文化嬗变的影响, 如网络文化的冲击;家庭中人格教育的不足与家庭氛围的影响;学校教育忽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到教学手段、方式、教育评价等方面强调的是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教育如‘对口型’‘实用型’人才, 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2]

大学生人格正处于从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从不确定走向确定性, 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可以说是大学生自我成长, 确立正确世界观观和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所形成的道德理想、人生价值, 以及人格特质将会影响其今后的人生。但在同时, 大学阶段也是容易产生各种身心不适应, 出现各种心理困惑和人格问题的危险期。

由于在中小学阶段过于重视考试成绩, 学生的人格教育问题还没有凸显出来。随着大学生活的开始, 他们离开了之前熟悉的生活学习环境, 也缺少了父母的关心照顾, 来到既陌生又新鲜的大学生活学习环境, 必须要独自面对人际交往、自我成长和自我学习教育等一系列的事物时, 中小学阶段隐藏起来的人格教育障碍就凸显出来了。身心的焦虑、情绪的失落、学习的压力以及不善社会交往等等问题的出现, 尤其在地方高等院校学生表现更为明显。由于地方高等院校的学生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多处于中等水平, 有些则是高考中发挥不理想, 因而被迫在志愿上填写地方本科院校, 进校许多学生心态不稳定, 情绪较为失落, 甚至出现自卑失望的显现, 认为人生理想就此落空, 经常性唉声叹气, 自怨自艾。如在对某地方二本高校学生的调查中, 有很多不良情况存在。如考试多门挂科;上课不用心, 埋头看手机;没有学习目标, 每天随大流;生活没有上进心, 只爱上网打游戏等等。造成了极其不良的校园环境, 也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难度。“自卑感、挫折感以及失落感的强烈, 对于大学人才培养和教育是极其不利的, 因此, 在地方高校大学教育中, 如何开展人格教育也就尤其重要了。人文教育可以很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加大人文教育的力度就是培养大学生人格中卓有成效的方式之一。”[4]

这就迫切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培养他们拥有健全的心智、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对变化的能力以及高尚的道德修养, 将在其人生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大学开展人文教育能较好地起到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作用。人文教育通过传统思想文化的学习理解, 渗透思想德道情操教育, 从而使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 潜移默化受到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 逐渐提高人文素养, 塑造出良好的人格品质。古代文学教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大学生人格塑造, 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古代文学作品诵读, 在提高学生学习文学知识兴趣的同时, 还可以更好地渗透人格教育, 加强立德树人的思想熏陶, 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可谓一举多得。

二、古代文学作品诵读的合理运用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诵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发挥古代文学作品诵读的人格教育的最佳效果, 开展古代文学作品诵读显得十分重要。这是从理论层面转移实践操作层面的重要环节, 也是地方高校人格教育的实施成效的重要保证。笔者根据多年的古代文学作品诵读教学实践, 总结人格教育的经验, 现在归纳为以下五个步骤:

(一) 开展调研, 了解学生古代文学作品诵读状况

为了更好地开展古代文学作品诵读活动, 发挥其在地方高校学生人格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很有必要了解学生诵读古代文学作品状况, 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古代文学作品诵读教学。于是通过设计调查问卷, 得知学生为了应付《大学英语》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 大多将晨读时间都花在记英语单词、读英语课文上面, 很少有学生在课外阅读古代文学作品, 诵读古代文学作品的人数就更加少之又少了, 并且大多学生对于如何诵读也不了解, 更不用说掌握诵读的方法技巧了。根据这一情况, 我实时更改了教学实施计划, 将那些相对陌生、诵读较难的篇目去掉, 从初中级入手, 制定新的古代文学作品诵读教学方案。

(二) 培养兴趣, 确定古代文学作品诵读内容

诵读, 首要在于学生要开口, 有诵读古代经典作品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兴趣, 了解诵读古代文学作品。可以选取精美的古代文学作品网络视频在课余时间, 如集会、读报、自习时间进行播放, 让学生感受诵读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 逐渐接受古代文学作品诵读的熏陶, 培养诵读的兴趣。还可以结合专题讲座, 由诵读专家、专任教师以及诵读水平高的学生进行较大范围内的讲解、演示, 让学生增加诵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再根据地方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情感特点以及人格培养的需求, 选取古代文学作品诵读篇目制成投票单, 由学生进行不记名投票, 然后确定古代文学作品诵读的内容和篇目。由于采纳了学生自己选择的篇目和内容, 在开展古代文学作品诵读时, 学生自然对篇目和内容相对而言更熟悉, 参与古代文学作品诵读的积极性也会更高。

(三) 教学示范, 创设适宜古代文学作品诵读情境

按照学生意愿选取的篇目, 教师再适当调整分为几个大的篇章, 如理想事业篇、爱情生活篇、家国情怀篇等几个部分。然后由风格不同的诵读教师, 选取不同的篇章, 配合合适地音乐, 创设出最佳的情境, 进行示范诵读。这样, 教师在诵读中既能表现出上佳的状态, 也能给学生以感动震撼, 受到诵读作品的感染, 感受古人的情怀, 还能激发他们参与诵读兴趣。

(四) 诵读展示, 寻求古代文学作品诵读情感共鸣

通过教学示范之后, 要求学生课堂初步训练, 再到课后查阅古代文学作品的相关资料, 诸如作者的人生经历、作品创作背景以及作品的思想情感以及艺术特色等等, 让学生自己加深作品的认识理解。然后根据自我感受与理解, 选取配乐和背景图片, 诵读自己感受最切、理解最深的古代文学作品, 让其在教室或者展示台进行诵读展示。通过学生自我充分准备训练的展示, 形成强大的共鸣场, 使古人、诵读者以及听众三者在古代古代文学作品的诵读中拉近距离, 使诵读者与听众更真切地感受古代文学作品的情感, 从而起到人格教育渐进作用。

(五) 举办大赛, 分享古代文学作品诵读成果

为了让更多人参与诵读活动, 受到古代文学作品诵读的感染。开展了较长时间的诵读训练和教学辅导之后, 可以在全校范围内举办古代文学作品诵读大赛。采取宣传海报、文化广场海选、指导教师现场点评等活动方式, 让更多学生在校园里了解作品, 感受古代文学作品诵读的魅力。然后再通过层层选拔, 采取初赛、复赛、决赛的方式, 将古代文学作品诵读的成果推广开来。使更多学生在优秀选手声情并茂的朗诵中, 在上佳的音画情境中, 感受经典诵读文化, 接受古代文学作品的熏陶, 在情感共鸣中达到人格教育的目的。

当然要想获得更加理想的人格教育效果, 还需要长时间坚持、全身心投入, 才能真正更好发挥古代文学作品诵读效用。

摘要:要加大教育体制改革, 实现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要求, 那就需要将立德树人渗透到专业知识学习和思想文化教育等多个环节。地方高校在教学体系建设上更是大力倡导立德树人, 而古代文学作品诵读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渗透人格教育的良方。通过作品选读、示范表演和诵读大赛等一系列行之有效地古代文学作品诵读手段运用, 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还可以引导学生增强增长知识, 培养综合能力, 可谓一举多得, 值得在地方高校大力推广。

关键词:地方高校,人格教育,古代文学,立德树人,诵读

参考文献

[1] 王玲.论高校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14 (12) :68-69.

[2] 唐莹, 张静平, 余晓波.我国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现状[J].西北医学教育, 2005 (3) :224-226.

上一篇:高速桥梁施工生产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