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范文

2023-09-17

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范文第1篇

1、 电气火灾原因有哪些?

电气火灾主要有短路、过负荷、接触电阻过大、漏电、电热器使用不当、静电和雷电。

2、吸烟在哪些情况下容易引起火灾?

①躺在床上和沙发上吸烟。②在禁止吸烟的地方吸烟。③在修理汽车和清洗零件时。④乱扔未熄灭的烟点和火柴梗。

3、香烟头为什么能引起火灾?

烟头表面温度为200—300℃,中心温度可达700—800℃,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企事业单位需达到的消防条件

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

企事业单位需达到的消防条件

(1)办公楼、宿舍等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重要办公楼距甲、乙类生产厂房、仓库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米,超过50平方米或能容纳50人以上办公室的安全出口不得少于2个,办公楼超过五层、通廊式宿舍楼超过二层时,应设封闭式楼梯间。

(2)室内的装饰物应采取不燃材料或经过阻燃处理,铺设地毯还应具有导除静电的性能;电源线穿金属管敷设;装修期间如使用电焊,须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周围不能堆放可燃物品。

(3)用电量不能超负荷,不得乱拉乱接电线,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作好灭火准备

(4)需设置的消防设施、器材: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灭火器,重要的设备房还需配置二氧化碳灭火器或者气体灭火系统。

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范文第2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公路交通流量的增加, 沥青路面病害的防治难度也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因此, 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病害防治措施, 促进路面病害防治质量的提升, 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沥青路面使用效率的稳步提高。

1. 导致沥青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

虽然造成沥青路面病害的因素有很多, 但是经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沥青路面的破坏类型后发现, 目前最常见的沥青路面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裂缝

沥青路面在使用的过程中, 所产生的裂缝主要有横向、纵向、半刚性基层反射、网状裂缝等几种。而软土地基出现的下沉而导致的沥青路面开裂是我国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病害之一。汽车的荷载与雨水等所导致的路基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出现, 是导致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这种裂缝大多分布于道路填方的交界处、老路加宽的路基结合部等。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出现则主要是由于水泥稳定基层矿料设计不合理导致的, 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水泥使用量偏高或者含水量过大的话, 都会导致半刚性基层开裂现象的出现。网状裂缝则主要是由于路基的稳定性、面层材料的耐老化性、抗水损害性等所导致的。

1.2 松散和坑槽

沥青面层材料设计不合理或者压实质量不符合要求都是导致沥青路面松散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如果施工材料的结合料含量太少或者材料粘结力不足的话, 都会导致路面在长期荷载的作用下失去粘结而出现脱离和散开的现象。如果沥青和集料粘附性不足或者沥青出现老化现象的话, 就会导致沥青路面在受水侵入的情况下, 而出现松散的现象。而坑槽则主要是因为面层厚度不足、沥青混合料粘结力不够、压实不密实等因素导致的, 如果在雨水和车辆荷载的长期作用下, 面层材料就会因为出现松散而导致坑槽现象的出现。

1.3 车辙

长期处于车辆荷载的作用下, 车轮带处就会产生纵向的凹槽, 而导致这一原因出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沥青混合料热稳定性不足以及压实不充分;其次, 长期雨水侵蚀而导致的材料软化现象;最后, 沥青面层在受到长期荷载的作用下, 出现的蠕变现象。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于刹车频率较高的路段。

1.4 泛油

如果贯入式路面的表层被沥青覆盖而没有见到集料的话, 所出现的路面光滑的现象, 就是我们所说的泛油现象。而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 (1) 路面表面处治和贯入式施工时选择的沥青标号不适当; (2) 路面施工时沥青用量过多或者集料用量不足等两个方面。

2. 沥青路面病害防治的措施

2.1 裂缝的防治

在防治沥青路面横向和纵向裂缝病害时, 必须严格的按照路基填筑工艺的施工要求施工, 才能确保路基施工的强度符合质量要求。而在进行旧路加宽路段填筑前, 必须先清除边坡的松土, 然后严格的按照填土厚度的设计要求, 逐层的进行路基台阶的压实, 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纵向和横向裂缝处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在处理网状裂缝病害时, 首先, 必须根据网状裂缝的特点尽可能的选择松弛性能相对突出的沥青作为沥青路面的面层;其次, 在确保稳定性达到施工要求的基础上, 尽可能的使用针入度较大的沥青面层, 并在摊铺施工开始之前, 确保路面下承层的稳定;最后, 在施工完成之后, 必须制定严格的养护措施, 才能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如果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现象的话, 那么在修补的过程中必须避免雨水或者碎屑进入裂缝内, 才能确保裂缝修补质量符合裂缝修补施工的要求。而裂缝修补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清缝并灌缝。任何一种类型的裂缝在修补的过程中, 都可以采用该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热空喷枪或者压缩空气在吹出裂缝中碎屑的基础上, 将热沥青或者乳化沥青灌入裂缝内完成裂缝的封填。 (2) 扩缝并灌缝。在修补沥青路面横向或者纵向裂缝时, 利用路面锯或者开槽机在原有裂缝的基础上设置相应的填缝槽, 然后再将填缝料填入裂缝中进行封填, 从而完成纵向或者横向裂缝的修补工作。

2.2 松散和坑槽的防治

在防治松散病害时, 应该根据路面松散产生的实际情况, 在酸性石料内拌入生石灰、消石灰、水泥等材料, 同时必须选择符合施工质量要求的沥青集料, 确保路面压实度符合质量要求, 才能促进松散处理质量的稳步提高。而在进行坑槽病害预防时, 则应该首先确保沥青路面的设计厚度符合要求, 同时选择粘结力相对较高的沥青混合料, 才能促进坑槽处理质量的提高。

2.3 车辙的防治

在预防车辙病害时, 首先, 必须对材料的选择予以充分的重视, 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选择粗集料, 然后根据气候条件的影响优化集料的配合比;其次, 在车辙病害防治施工的过程中, 必须确保相关技术指标符合施工的要求, 同时确保各层压实度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最后, 在施工完成之后必须制定完善的养护措施。定期的清除车辙内出现的积水、积雪, 避免水分深入到路面内部, 而导致病害的加重。只有严格的按照要求施工, 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车辙出现的几率, 降低车辙出现对路面使用造成的影响。

2.4 泛油的防治

对于沥青路面而言, 如果出现泛油问题, 对于其产生的原因要进行切实的探究, 在沥青路面施工前, 需要调查施工区域的气候环境, 根据其进行沥青标号的选择, 进而优化沥青配合比的设计,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对沥青路面产生的泛油问题, 起到真正的阻碍作用。另外, 在温度相对较高的天气下, 处理路面泛油现象的效果相对较好。如果路面泛油现象较轻的话, 则可以采取撒布石屑或者粗黄砂的方式, 处理泛油现象, 一旦泛油现象严重的话, 那么则可以在先撒布集料的基础上, 再撒布石屑或者黄砂以达到处理泛油现象的目的。

结束语

虽然我国在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防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但是现阶段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防治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 必须加大沥青路面病害防治和控制的研究力度, 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效率和质量的稳步提高。

摘要:沥青路面不论是在施工还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 都会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病害的出现。本文主要是就沥青路面发生病害的原因和相关的预防措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 徐剑.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防治措施探讨[J].科技资讯, 2011, (27) :126.

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范文第3篇

根据《中国药学文摘》近十年来ADR项下7种中药注射剂导致的ADR的相关报道内容, 查阅原始文献, 其中包括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医学期刊60种, 一共收集900例案例。

2 调查结果

900案例中, 其中男性501例, 男性350例, 剩余案例性别不清, 年龄范围是0.5~95岁。调查数据显示, 7种中药注射剂导致的ADR发生的频数及系统损害分布, 见表1。

3 分析

3.1 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

(1) 引起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合理的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工艺, 可能会使毒性成分增加。比如说一些中药注射剂如果在制备工艺过程中未能完全地去除蛋白质和鞣酸, 就会引起不良反应。

(2) 多种中药合用也往往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升, 合并用药中药注射剂和其它药物合并使用的情况多发生在危急重症时。

(3) 中药与西药配伍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时有发生, 并且不良反应的几率随着合并用药的数量增加而增加。因此, 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的配伍使用是一大禁忌。

(4) 用药错误最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不辨证施治。目前中药注射剂大部分为西医使用,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病的精华所在, 而西医却很难掌握辩证施治的技巧, 所以当他们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往往不是辩证施治而是“辨病施治”。

(5) 不同的患者病理状况不同, 在性别、年龄、体质方面也不同, 这一个体差异, 使得患者对药物作用的感受性不一样, 他们对相同药物也会产生不同的发应。

4 防止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对策

(1) 规范药品说明书的撰写, 目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内容简单、概念模糊、项目不全是突出的问题。

(2) 加强用药监护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 停药后92.7%均需做抗过敏等处理。有的过敏反应出现很快, 必须立即抢救;有的不良反应出现在半个多月以后, 不能掉以轻心。使用中药注射剂之前, 必须做好救治准备以便及时抢救。

(3) 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 包括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过敏性疾病史等, 患有其他过敏病者, 对防止过敏反应十分必要。在用药后尤其在用药初期应密切观察, 对皮肤瘙痒、胸闷、恶心等轻度反应给予足够重视, 以避免严重过敏事件的发生。

(4) 加强质量控制, 此为减少不良反应的根本措施。用药时, 尽量使用同一厂家, 同一批号的药品。选择质量高、信誉好的生产厂家产品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基本保证。

(5) 严格掌握适应证, 如清开灵注射液具阴寒药性, 用于表证有遏制阳气之弊, 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故表证患者, 无论表寒、表热或表里同病, 均不能使用清开灵注射液。

综上分析, 要预防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医药界应提高警惕性, 加强防患意识。对于药物生产厂家, 应不断改进工艺, 提高其纯度, 降低中药注射剂中的微粒数;对临床使用者, 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按照中医诊断原则来辨证施治, 切不可盲目滥用, 且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过敏史, 注意用法用量, 对用药过程进行监控, 如出现不良反应, 应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

(6) 很多中药针剂用药浓度均宜低不宜高。需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规定输液, 避免中药剂用药浓度问题产生不良反应。

摘要:不论中药或西药, 目前都存在的一种现象, 那就是任何药物都会有不良反应, 那些“没有药品不良反应, 纯天然”的说法是错误的, 这一说法容易误导消费者。那么中药注射剂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中药药品中, 不良反应程度最严重、比例最高的剂型就是注射剂了。

关键词:探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

参考文献

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范文第4篇

1 新就业护士面临的职业困境

护理工作针对被疾病困扰的人群来开展, 要求临床护士在紧张变化的工作环境下, 不允许有任何疏忽。而新就业护士, 由学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换过程中, 由于年轻、临床护理经验匮乏、应对与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较差等, 使得他们成为了护理差错高发的群体。

2 易发生护理差错的原因分析

(1) 护士职业吸引力下降, 人员素质较低。近年来, 新闻媒体大量报道医疗卫生体系的负面事件, 消弱了医护职业的吸引力, 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加之, 我国长久以来存在“重医轻护”思想, 护理专业学科多为中等专业技术层次, 使得护理行业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加盟, 整体人员素质水平提升缓慢。

(2) 自觉性差, 慎独能力不强。目前, 新就业护士基本上是家里的“独苗苗”, 在成长过程中过多地受到关注, 造成特异性格强烈, 依赖性、自我性较强, 而自觉性、协作性较弱。在刚刚步入社会后, 面对护理临床实际工作的巨大压力, 易产生自卑、冷漠、自私等心理偏异, 从而导致自身慎独能力差。

(3) 自我意识浓, 协调人际关系能力低。护士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 如“护-患”、“护-护”、“护-医”, 等等[2]。各方面关系的协调效果, 对护理质量有很大影响。由于护理临床工作中突发情况多, 加重了新就业护士的心理压力。而他们自尊心过强, 缺乏与人沟通、协作的培养, 使得集体协作能力不强。一旦差错发生, 无效沟通也是诱因之一。

(4) 主动性差, 护理实践缺乏。新就业护士由于工作时间短, 缺乏护理实践经验[3]。在完成护士职责工作中, 技术水平不过硬, 操作技能不熟练, 专业护理知识欠缺, 在面对临床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时, 难以准确把握与妥当处置。因此, 新就业护士工作被动、主动性不强, 容易忙中出错,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有待提高。

3 护理差错的预防措施

(1) 强化职业操守教育。职业操守, 是护士职业公允价值与职业道德的统一体[4]。只有体现出良好的护理职业风范, 护士的劳动付出才能被认可。新就业护士刚离校门, 思想单纯, 工作热情高。因此, 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 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适应岗位工作需要。要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 即优质服务、业务精湛。严守职业操守, 把病人的护理康复作为自我最高职责, 从思想上重视护理差错的危害性, 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2)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处理好人际关系, 核心是处理好“护-患”关系。有效的沟通, 既可以了解病人的病情发展, 更可以将病人及其家属因病而生的焦虑、恐惧、急躁、痛苦等负面情绪得到舒缓。护士应对病人及其家属过激言行时, 需要换位体谅、宽容理解。同时, 加强与医生、其它护士等交流、沟通、协调, 提高工作效率, 确保护理临床工作质量。

(3) 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对现行的操作规范, 应根据临床护理实际进行不断的补充、完善。同时, 完成诸如无菌操作、级别护理、巡视病人等工作, 应通过日常护理工作各环节制度落实的检查与考核奖惩来进行监督, 用制度约束护理行为。

(4) 重视健康教育。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 使病人及其家属能够加深对病情的了解, 提高防病控病常识, 有利于医护人员开展医疗活动。护士在接收病病人后, 应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解疾病治疗知识, 还要宣讲日常生活中疾病预防基础知识, 以及基本用药常识等。这样, 护理工作效率将会提升, 护理差错将有效避免。

(5) 提高自身素质。新就业的护士护理水平的提升, 一方面在于医院组织系统要为其创造提升环境。在进入临床前, 应进行临床护理基础与实际技术操作的岗前集中培训, 了解院内各科室的专业分工与护理工作特点。进入临床后, 应安排资深护士进行帮扶、指导, 并开展经常性的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考核工作, 使其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能力。另一方面, 护士自我学习力也需提升。通过强化专科知识和操作规范学习, 培养自身慎独能力。在为病人进行临床护理过程中, 树立谨慎认真、一丝不苟、为病患服务的工作态度, 认真分析、总结护理差错的经验教训, 积累实际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总之, 护理差错的产生, 主要源于医院日常工作中, 护理工作的量大、面广、具体的特点。通过加强医院管理与人员素质提升, 特别是加强新就业护士的培养, 对做好护理差错的预防工作有着积极的效果。

摘要:护理差错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要面对的事件, 是护理工作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本文从新就业护士角度出发, 分析研究护理临床一线护理差错易发生的根源, 提出了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的对策。

关键词:新就业护士,护理差错,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 裘珊珊, 李红.142例次护理差错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 2004, 6:378~379.

[2] 崔明.临床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D].延边大学, 2007:20~22.

[3] 薛朝霞.干部门诊护士素质的培养及管理[J].当代医学, 2010, 14:162.

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 年1 月—2014 年12 月期间该院门诊或住院收治糖尿病患者200 例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发生低血糖, 分为低血糖组与非低血糖组, 每组各100 例。 其中, 低血糖组男性55 例, 女性45 例, 年龄30~85 岁;非低血糖组男性58 例, 女性42 例, 年龄32~84 岁。

1.2 方法

1.2.1 基本资料与生化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治疗

与生化指标, 其中基本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与体质数 (BMI) ;患者均禁食8~14 h, 于次日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3 m L, 测量空腹血糖值 (FBG) 、血肌酐水平 (Cr)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ALT) 、糖化血红蛋白 (Hb A1) , 并测定患者2 h尿液标本检测其尿微量清蛋白 (UMA) [2]。 血糖水平使用指端末梢血测定仪器。

1.2.2 诱发因素统计通过随访、电话方式记录患者治疗方案与发生低血糖危险因素[3]。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4.0 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百分率 (%) 形式表示, 用 χ2检验, 并对临床资料与生化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本资料

低血糖组平均年龄 (57.5±2.1) 岁、糖尿病平均病程7.5 年, BMI为 (24.8±3.1) kd/㎡;非低血糖组平均年龄为 (50.3±2.3) 岁、糖尿病病程5.0 年, BMI为 (28.4±3.2) kg/㎡ ,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生化指标比较

低血糖组Cr (84.3±2.1) umol/L、UMA为 (57.7±3.5) mg/24 h, FBG为 (9.6±2.0) mmol/L, GPT为 (19.2±2.4) U/L、Hb A1 为 (8.2±1.3) % ; 非低血糖组Cr (71.2 ±1.1) umol/L、UMA为 (30.7 ±2.2) mg/24 h, FBG为 (11.6 ±1.5) mmol/L, GPT为 (21.2 ±2.1) U/L、Hb A1 为 (7.5 ±1.0) % , 两组Cr、UMA、FBG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导致发生低血糖药物

该研究的降糖治疗方案包括:预混人胰岛素、三针短效+一针中效、三针短效+一针长效、三针速效+一针长效、三针短效、三针速效、一针长效, 以及一针长效+二甲双胍、胰岛素泵、预混人胰岛素类似物, 还有磺脲类+二甲双胍、 单用磺脲类与二甲双胍+瑞格列奈。 其中, 预混人胰岛素、三针短效+一针中效、三针短效+一针长效占低血糖比例为32 例、19 例及15 例, 明显高于其他治疗方案所致低血糖例数,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低血糖诱因

糖尿病治疗过程中, 37 例患者具有明显诱因, 主要包括饮食不规律、胰岛素剂量过大、运动量过大、酗酒、空腹检查及口服降糖药过量等。 其中, 饮食不规律14例 (37.84%) 、胰岛素剂量过大10 例 (27.03%) 、口服降糖药过量6 例 (16.22%) 、运动量过大3 例 (8.11%) 、酗酒3 例 (8.11%) 及空腹检查1 例 (2.70%) 。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 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之一为年龄。 一般而言, 患者年龄越大则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较高[4]。 而具体原因,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老年患者各项生理功能退化, 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抵抗低血糖反应升血糖激素释放减少, 在出现低血糖时, 尤其是未能及时控制低血糖时, 不能及时调节血糖水平;2老年患者病程长, 且多伴有神经病变, 自主神经功能地下, 如果交感神经系统活性无法兴奋, 易发生低血糖;3老年患者肾功能、肝功能退化, 并合并肾病, 清除降糖药物的速度比较慢, 即便是常规剂量也可导致低血糖;4老年患者慢性疾病多, 进食量少, 成为发生低血糖的高危人群, 放宽血糖控制可诱发低血糖[5]。

肾功能不全也是诱发低血糖的重要危险因素[6]。 该研究认为,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随着糖尿病肾病的加重, 其发生率增加[7]。 在人体中, 肾脏是调节胰岛素代谢的重要器官, 健康人肾脏日降解胰岛素为6~8 万U, 如果肾功能下降, 则降解胰岛素功能下降。 在经过肾小球滤过后, 胰岛素可被近端小管细胞社区, 并于小管上皮细胞内降解, 如果肾功能不全, 则其降解胰岛素、清除胰岛素的速度下降, 这时胰岛素易积蓄于体内, 便可诱发严重低血糖[8]。

该研究探讨治疗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 结果显示:1低血糖组平均年龄 (57.5±2.1) 岁、糖尿病平均病程7.5 年, BMI (24.8±3.1) kd/㎡;非低血糖组平均年龄 (50.3±2.3) 岁、糖尿病病程5.0 年, BMI (28.4±3.2) kg/㎡,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低血糖组Cr (84.3±2.1) umol/L、UMA为 (57.7±3.5) mg/24 h, FBG为 (9.6±2.0) mmol/L;非低血糖组Cr (71.2±1.1) umol/L、UMA为 (30.7 ±2.2) mg/24 h, FBG为 (11.6 ±1.5) 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糖尿病治疗过程中, 37例患者具有明显诱因, 饮食不规律14 例 (37.84%) 、胰岛素剂量过大10 例 (27.03%) 、口服降糖药过量6 例 (16.22% ) 、 运动量过大3 例 (8.11% ) 、 酗酒3 例 (8.11% ) 及空腹检查1 例 (2.70%) , 说明患者年龄、病程、肌酐、尿微量清蛋白及BMI明显相关。 其中, 饮食不规律所引发的低血糖较多, 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结构中, 碳水化合物占比较少;2过度控制饮食, 导致营养不足;3进食量较少, 患者出现呕吐、腹泻时, 未能及时减少降糖药物剂量;4用药后, 出现进食不规律现象。同时, 胰岛素剂量过大也是导致低血糖的重要诱因。 在糖尿病治疗中, 胰岛素是诱发低血糖的重要药物, 用药时如不遵照医嘱, 导致剂量过大, 易发生低血糖。 所以, 为了避免出现低血糖, 应饮食规律、遵医嘱注射胰岛素、适当运动, 并避免空腹检查, 戒烟戒酒,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 低血糖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根据该研究的结果, 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与患者年龄、体质量、饮食不规律、BMI及血肌酐水平等密切相关。 为了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应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高对糖尿病认知, 并遵医嘱用药, 改善治疗的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原因, 为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该院门诊或住院收治糖尿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是否发生低血糖, 分为非低血糖组 (n=100) 与低血糖组 (n=100) , 比较两组临床与生化指标, 分析其相关性, 并统计分析低血糖组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诱发因素。结果两组体质数、年龄、病程、血肌酐水平与尿微量清蛋白定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低血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患者年龄、血肌酐水平与尿微量清蛋白;BMI为发生低血糖保护因素。结论 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 与患者年龄、血肌酐、尿微量清蛋白及BMI明显相关, 属于综合作用结果, 应加强预防。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血肌酐水平,BMI

参考文献

[1] 邹晓莹, 孙中华, 韩晶.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23 (6) :690-693.

[2] 刘路.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采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治疗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34 (5) :253-254.

[3] 黄英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12 (2) :34-35.

[4] 林彬.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10 (5) :64-65.

[5] 李北宁, 古力比亚·力提甫.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原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14, 29 (13) :25-26.

[6] 崔维静, 何继瑞, 李亚聪.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原因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3, 24 (6) :534-536.

[7] 黄爱民.20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症的原因分析[J].医学信息, 2010, 4 (1) :1142.

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范文第6篇

31、录相放映厅发生火灾事故分析原因和预防措施

河南焦作帝天堂音像俱乐部主营录像放映业务,其用房是60年代所建的砖木平房改造后经豪华装修而成。2000年3月29日0时30分,无业人员康爱宾和罗春华来到该俱乐部录像厅15包房看录像。因感到冷,康爱宾从14包房取来一台石英管电热器,放在沙发前一脚远的地毯上取暖。半小时后,两人离开未关电热器。此后,观看录像的孟芳在15包房休息。2时30分左右,录像厅工作人员叫孟芳去另一包房,两人走时仍未将电热器电源关闭。3时01分左右,15包房长时间使用的石英管电热器烤燃临近沙发,继而烧着墙壁装饰材料和房顶木梁等易燃材料,导致火势蔓延。火苗窜出15包房,迅速向1l、

13、

14、16等包房和过道蔓延,引发特大火灾。由于录像厅没有消防设施和安全通道,加之当夜播放淫秽影碟,为逃避检查于凌晨关闭了惟一的一个大门,致使观看录像的人员无法自救逃生,造成死亡74人,烧伤2人,直接财产损失19.95万元的特大火灾事故。

请分析事故原因以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

电影放映厅、宾馆、商场等公共场所,由于人员聚集,做好消防工作,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极为重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此作了详细的规定。如开业前应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要达到

一、二级;室内装修应使用不燃、难燃材料;保障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等等。本案例中,天堂音像俱乐部的承包者韩本余严重违法违规经营。1999年6月,韩本余在装修改造录像厅时未向消防部门申报,并使用易燃装饰材料,未安装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无疏散通道,未经有关部门验收骗取了营业执照。由于该俱乐部建筑是砖木结构,耐火等级只有三级,又大量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在着火时分解出大量的CO、C0

2、NO、N0

2、NH,等有害气体。在这起事故中,80%的人是因CO中毒窒息死亡,20%的人是因CO中毒后昏迷被烧死。本案主犯天堂音像俱乐部的承包者韩本余被法院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无期徒刑。本案直接责任者康爱宾、韩志斌、孟芳和罗春华被法院以失火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6年、6年、5年和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11条: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第12条:歌舞厅、影剧院、宾馆、商场、集贸市场等公共聚集的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者开业。第14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六)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疏散标志。《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5条:公共娱乐场所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宜低于

一、二级;已经核准设置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公共娱乐场所,应当符合特定的防火安全要求。第6条:公共娱乐场所的内部装修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吊顶应当采用非燃材料;

上一篇:音乐基础知识教程范文下一篇:大学生入党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