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设构思论文范文

2023-11-11

生态城市建设构思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有着丰富的经验,一是注重城市规划设计,二是重视自然资源循环利用,三是引导公众参与,四是严格依法管理。建设生态城市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尽管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要汲取国外成功经验,以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在做好城市总体规划、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发挥地区生态特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等方面,探索适合地区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

[关键词]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绿色发展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推进绿色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生态城市,是推进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要以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充分汲取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不同地区的自然禀赋和现实条件,积极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

一、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

生态城市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十九世纪英国的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提出的“田园城市”。1898年,埃比尼泽·霍华德在其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中提出,可以把一切最生動活泼的城市生活的优点和美丽,与愉快的乡村环境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建设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即“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1]P6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计划》(Man and the BiosphereProgramme)中首次提出现代“生态城市”概念,并将生态城市定义为:借鉴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加强城市系统内部的循环与优化,实现物质与能量的高效利用,从而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对自然界的侵害。同时,充分利用与城市相依的自然力,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谐的、经济高效的、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形式,形成自然、城市与人融为有机整体的互惠共生的结构。[2]

由此可见,生态城市并不是简单地追求城市的环境优美,它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建成的经济、社会、生态三者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布局合理、自然生态保护良好、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社会秩序井然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宜居城市。

在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中,新加坡是最成功的城市之一。历史上,新加坡曾经是一个街道拥挤、公共卫生极差、居住环境恶劣的城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上世纪60年代初,新加坡开始实施“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节约能源”的城市发展政策。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今天的新加坡已经成为自然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卫生、资源高效利用的国际知名“花园城市”。新加坡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一是注重城市规划设计。新加坡仅有719.1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可谓寸土寸金。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建国初期政府聘请了多名国内外专家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为城市整体布局、城市发展规模、土地合理利用、交通网络建设、产业发展战略等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新加坡城市规划,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为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保护有限的城市绿地和自然区域,新加坡城市建筑采用高密度设计,企业、商业和住宅区大多与公共交通网络相连接。新加坡城市规划还充分考虑利用原有的绿地、森林、河流、海岸等自然生态条件,来扩大城市绿色面积和自然空间,并通过最大限度地保持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古旧建筑原貌,来增强城市的历史氛围,提高城市的文化品味。

二是重视自然资源循环利用。新加坡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水和大多数工业原材料都依靠进口。如何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是新加坡始终面临的难题。为此,注重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就成为新加坡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例如,在水资源方面,新加坡曾经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倒数第二的国家,其生活用水几乎全部依赖进口。[3]为了解决城市用水问题,新加坡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实现水资源的收集和循环利用,包括要求非居民用户安装节水设施,新建筑安装的抽水马桶必须使用低容量水箱,扩大城市积水区域,设立雨水储水池,对城市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再利用等。又如,新加坡在资源再循环利用过程中,通过给居民发放专用垃圾袋和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放置废品回收箱,对纸张、塑料、金属罐、玻璃瓶和旧衣服等可再生资源进行回收。

三是引导公众参与。公众是城市建设的参与者、环境的维护者和发展的受益者。生态城市建设既要政府的大力主导,更离不开公众的共同参与。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新加坡采用多种形式来引导公众积极参与。例如,在保护城市环境卫生方面,采用了包括将环境卫生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针对住宅区制作不同的宣传画册,针对外国游客编写不同语言的宣传资料等方式来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此外,还通过开展环境清洁活动,来强化市民的环境意识,培养市民自觉维护城市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自建国以来,新加坡政府发起过“反吐痰运动”“取缔乱抛垃圾运动”“保持新加坡清洁”“防止污化运动”等几十次全国性活动。[4]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了公民的环境素质。

四是严格依法管理。新加坡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在国家环境局负责执行的法律条例中,涉及环境卫生的就有《环境公共卫生法》《环境污染控制法》《公共清洁条例》《一般废物收集条例》《环境卫生实施准则》等。其中1968年颁布的《环境公共卫生法》是新加坡城市管理最重要的法律,先后进行过多次修订。这部法律对保护公共环境卫生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并对违法行为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标准。例如,2014年修订的《环境公共卫生法》,将乱丢垃圾的罚金提高了一倍。根据新修订的法案,第一次乱丢垃圾最高罚款2000新元,第二次最高罚款4000新元,第三次最高罚款1万新元。[5]完善的法律和严格的管理,使得新加坡能够长期保持城市的干净、整洁和卫生。

科学的城市规划、高效的资源利用、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公众的积极参与,是新加坡生态城市建设的几项关键措施。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生态城市”概念之后,这一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不少城市开始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美国的伯克利、巴西的库里蒂巴、日本的北九州、丹麦的哥本哈根、德国的弗莱堡市等都先后建设成为世界公认的生态城市。这些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对我们有以下启示:

一是生态城市建设要不断完善国家立法。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制度保证。新加坡就是通过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使其能長期保持城市的干净、整洁和卫生。美国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生态城市建设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其中包括《清洁空气法》(1963年)、《噪声控制法》(1972年)、《资源保护和回收法》(1976年)、《清洁水法》(1977年)、《污染预防法》(1990年)和《环境教育法》(1990年)等等。

二是生态城市建设要切实做好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未来蓝图,它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国外生态城市的总体规划往往以一个生态项目或生态领域作为城市建设的核心。例如,被联合国命名为“最适宜人居的城市”和“巴西生活水平指数最高的城市”的巴西南部城市库里蒂巴,其城市总体规划就是坚持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模式,以城市公交路线所经过的道路为中心对土地进行分区建设。正是这种建设模式,避免了城市扩张过程中交通拥堵问题的发生。

三是生态城市建设要着力解决重点问题。生态环境重点问题往往是制约城市生态建设的最不利因素,重点问题得到解决,城市生态质量将发生大的飞跃。北九州是日本四大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发展带来的大气污染曾使其获得了“七色烟城”的称号。为此,北九州将治理大气污染作为城市发展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年坚持不懈的环境治理,使今天的北九州由“七色烟城”变为“星空城市”,1990年成为日本首个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500佳”奖的城市。

德国鲁尔矿区,曾经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随着石油、核能的广泛应用,煤炭需求量大幅减少,鲁尔矿区开始走向衰落。如何处置大量因停产而废弃的厂房和建筑,成为鲁尔矿区转型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面对这一难题,鲁尔矿区选择了将废弃的工业区改建成休闲公园,将废弃的厂房改造成博物馆、艺术馆。正是因为这一化腐朽为神奇的设想,使鲁尔矿区变成了今天的“欧洲文化之都”。

四是生态城市建设要促进公众积极参与。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十分重视公众的参与,通过公众直接参与城市生态建设,不断增强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培育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例如,丹麦的哥本哈根,从1997年开始将每周六确定为“生态产品交易日”,规定市民在这一天可以携带各种生态产品在市区中心广场进行交易,以此来鼓励绿色生态产品的生产。此外,哥本哈根还通过在学校课程中设置生态建设方面的内容,对学生和家长进行生态项目培训,吸引学生及家长参与生态城市建设项目。

二、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粗放式、掠夺式的传统城市发展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资源能源紧张、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给城市带来的压力,已经开始影响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绿色、低碳、高效、清洁和可持续为特征的生态城市发展模式,以及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参考,建设生态城市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新目标。

1984年12月,“首届全国城市生态学研讨会”在上海的成功举行,开启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之旅。1988年,江西省宜春市在全国率先开始生态城市建设试点,迈出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第一步。[6]1988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决定》,提出城市环境保护逐步由定性管理转向更为科学的定量管理,制定了包括大气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噪声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置和绿化五个方面共20项考核指标,并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列为考核市长政绩的重要内容。这些规定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重要的组织保证。

进入新世纪,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为了加强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引导、规范和考核,多项政策法规相继出台。2000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提出到2030年全国30%以上的城市达到生态城市和园林城市标准的建设目标。2003年5月,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2007年进行了修订),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等方面制定了生态省、市、县建设指标体系。2005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全国生态县、生态市创建工作考核方案(试行)》,提出了全国生态县、生态市创建考核的具体标准。2007年6月,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公布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的通知》,决定青岛、南京、杭州、威海、扬州、苏州、绍兴、桂林、常熟、昆山、张家港等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作为全国试点省市。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提出,做好城市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7]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为进一步做好城市工作和推进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

建设和谐宜居的生态城市,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据不完全统计,全国976%的地级(含)以上城市和80%的县级市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目标。[8]经过几十年探索实践,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成效开始显现。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命名江苏省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江阴市为国家生态市,上海市闵行区为国家生态区,浙江省安吉县为国家生态县。2016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首次授予徐州、苏州、昆山、寿光、珠海、南宁、宝鸡等7个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9]截止2016年10月,全国共有147个地区获得“国家生态市(县、区)”称号。[10]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11]P56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的《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6)》,对全国284个城市2014年的生态建设效果进行了评价。数据显示,在清洁能源使用、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以及城市绿化、空气质量、河流水质、节能降耗等方面,还有很多城市没有达到生态城市的建设标准。例如,在单位GDP能耗方面,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平均值为0.99吨标准煤/万元,参与测评的城市中有133个城市超过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設指标(修订稿)》中规定的小于0.9吨标准煤/万元的标准。又如,在清洁能源使用方面,我国地级以上城市主要清洁能源使用率平均值为7.83%,清洁能源使用率超过50%的仅有一个城市,超过20%以上的也仅有15个。[12]

此外,一些长期困扰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基础设施翻修不断、大街小巷秩序混乱等问题在不少城市依然存在;一些地区在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过程中平山毁地填湖造城,造成城市森林、绿地、水域面积大量减少,使得遇洪遇水遇雨必涝成为常态;还有相当数量的城市水土污染严重,空气质量恶化,垃圾围城蔓延;出行难、停车难、上学难、看病难、求职难等社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的“通病”。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城市生产生活,损害了城市形象,而且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病”,为人民群众创建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已经成为新时期城市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措施

建设环境优美、清洁低碳、和谐宜居、充满活力的生态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泛,自然生态、人文风貌千差万别,城市基础、发展条件参差不齐,但是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共同目标。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汲取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在做好城市总体规划、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发挥地区生态特色等方面,探索适合不同地区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

(一)做好城市规划,构建城市合理生态布局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土地资源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安排和综合部署,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修订)》规定,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

做好城市规划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宜居型和谐社会为重要目标的社会形态。[1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14]大量事实证明,过分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将影响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国内不少地区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带来沙漠化加剧和遇洪遇雨必涝的惨痛教训,值得深刻反思。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生态城市建设的落脚点在于突出城市的生态功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强调对自然生态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只有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强化生态环境意识,才能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做好城市规划要坚持科学发展原则。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将直接影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建设生态城市,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好的城市规划要有前瞻性,要为城市未来的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否则城市将始终处于重复拆建、修修补补的恶性循环中;好的城市规划要具体务实,要根据城市的自身条件和特点,采取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实施利民生、有效益、易操作的建设项目,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杂草丛生的“烂尾工程”和闲置不用的“政绩工程”;好的城市规划要突出生态效应,注重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注重城市森林、河流、湿地、湖泊、绿地等自然生态的利用和保护,注重城市污水、城市垃圾的处理和循环利用,注重城市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体污染的控制和防治。

做好城市规划要把握规模控制尺度。城市规模越大、城市人口越多,城市面临的自然生态承载压力就越大。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将大量快速进入城市,如果对这一趋势不加以控制,当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达到甚至超过一个城市的自然生态承载能力时,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能源短缺等城市问题将随之出现。这不仅会影响城市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还有可能导致城市原有自然生态优势的丧失。因此,城市规划应当把握规模控制尺度,在对城市的承载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和测算的基础上,划出人口和生态“红线”。例如,最新公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就提出,到2020年将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全市生态控制区面积占市域面积的73%,城乡建设用地压减到2860平方公里。[15]

(二)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城市发展突出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活动的方方面面。城市工作千头万绪,城市问题错综复杂,善于发现问题是做好城市工作、解决城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城市管理者应当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深入基层社区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收集公众对城市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收集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详细、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JP2]坚持问题导向,要着力解决重点问题。重点问题是指那些影响城市宜居环境、制约城市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例如,缺水、雾霾、干旱、水涝、沙漠化、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能源短缺等生态问题,以及出行难、停车难、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等社会问题,依然是目前不少城市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解决城市重点问题,需要城市管理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思想,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加强组织领导、汇聚各方力量、开展协作攻关,最终实现标本兼治。

坚持问题导向,要设法破解难点问题。制约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问题,往往也是难点问题。城市问题错综复杂,它涉及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方面面,这也是城市公共卫生、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社会矛盾等“显性”问题长期不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重要原因。尽管不少地区经常开展各种专项整治行动,但这种“运动式”做法往往收效甚微。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最能考验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这就需要城市管理者解放思想、增强才干、开拓创新,用科学的态度、先进的理念、专业的知识去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

(三)引导公众参与,实现城市共建共治共管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建设生态城市,需要汇聚众人的智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7]为此,城市管理者应当转变观念,改变工作思路,在制度设计、宣传教育、渠道拓展等方面为公众参与城市治理提供必要的支持。

一要完善公众参与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保障公众对城市发展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和制度。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全面支持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专门立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中尽管有相应的条款,但只是对公众行使监督权作了原则性的规定。2013年《南京市城市治理条例》颁布实施,这是全国首个保障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市政设施、市容环卫、道路交通、生态环境等公共事务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的实施,对推动公众参与城市治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借鉴南京市的做法,国家应当加快制定支持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相关法律,以此来确立公众的权利和义务。

二要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建设生态城市,需要公众有较高的生态素质,而加强宣传教育,是增强公众环境意识、提高公众生态素质和培养公众良好习惯的重要手段。生态环境教育要常态化,不要搞“运动式”,要真抓实干不要搞形式主义。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要利用好广播、电视、报刊、墙报等传统媒体,又要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作用。学校应当重视环境课程的教学,把做文明市民、维护公共卫生、保护自然环境等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爱护环境的自觉性。社区应当结合居民的特点精选宣传教育内容,既要重视政策法规的宣传,又要重视生活垃圾分类、节水节能节电、公共环境卫生保护等内容的宣传。

三要拓展公众参与渠道。目前,公众参与城市治理,主要是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参政议政,或通过听证会征求市民代表意见等间接方式来进行。由于公众直接参与的渠道有限,对一些影响城市居住环境和城市发展的重大决策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是造成近年来不少城市在一些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引发公众集体抗议的重要原因。保障公众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需要有畅通便利的渠道,城市管理者应当树立群众意识,创新工作思路,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传统渠道和网络平台的作用,不断拓展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

(四)坚持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态城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7]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客观要求。建设特色生态城镇,需要结合城市自身的特点、自然条件和文化传承,选择建设模式、做好城市定位、突出地方特色。

一要选择城市建设模式。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可分为“重建型模式”和“改造型模式”。重建型模式,主要适合植被稀少、环境退化、生态脆弱等自然生態条件较差的地区。美国的艾克森城、阿联酋的马斯生态城、我国的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均属于这种模式;改造型模式,主要适合自然生态条件良好且没有遭到破坏的地区。德国的弗莱堡、巴西的库里蒂巴和我国的张家港等则属于这种模式。[16]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生态条件和城市发展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各地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合适的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二要做好城市功能定位。生态城市并不是简单地追求城市绿化和环境优美,它更加强调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城市秩序井然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不同地区自然生态条件存在的差异,是打造各具特色现代城市的有利条件。生态城市的形态多种多样,它包括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循环经济型、景观休闲型、绿色消费型、综合创新型等。[11]P13生态城市建设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其他国家、其他城市的做法,要根据自身条件做好城市功能定位,再选择一种形态作为重点目标,集中力量,精心打造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三要突出城市地方特色。地域性、多样性、差异性是生态城市的重要特征。然而,我国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特色。相似的城市规划、相似的城市设计、相似的城市建筑,破坏了城市原有特质。古建筑、古园林、山林草地、小桥流水、荷塘月色等代表不同城市风貌的山水人文建筑,很多已消失在城市的大拆大建中。生态城市建设强调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而最大限度地保留城市原有的自然风貌和历史人文景观,更能彰显一个城市的独有魅力。因此,生态城市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好城市现有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历史文化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设计和改造。

建设低碳高效、环境优美、清洁卫生、和谐宜居的生态城市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我们要把创造美好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工作的中心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将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的全过程,坚持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城市发展之路,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王春艳,孔永波.国内外生态城市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科技,2010(14).

[3]陶杰.新加坡如何解决水的后顾之忧[N].经济日报,2014-04-24(13).

[4]张诗雨.发达国家的城市治理范式——国外城市治理经验研究之三[J].中国发展观察,2015(04).

[5]赵颖.乱丢垃圾最高罚一万新元[N].新民晚报,2014-02-19(A14).

[6]郑荣林.一城山水,打造可以深呼吸的城市[N].江西日报,2016-09-01(A1).

[7]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5-12-23(001).

[8]曹红艳.未来生态新城怎么建[N].经济日报,2017-07-05(13).

[9]林培.首批7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名单公布[N].中国建设报,2016-02-01(0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EB/OL].http://www.mep.gov.cn,2017-10-06.

[11]刘举科,孙伟平,胡文臻.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12]常国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热潮中的冷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9-28(008).

[13]周国富.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N].人民日报,2010-08-06(016).

[14]杜尚泽,丁伟,黄文帝.弘扬人民友谊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N].人民日报,2013-09-08(001).

[15]朱竞若,王昊男.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正式发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9-30(02).

[16]何碧波,黄凌翔.重建与改造——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生态经济,2011(12).

生态城市建设构思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我国,都有一些城市在生态城市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们的成功让我们坚信了生态城市的发展前景。笔者结合杭州市的建设实践,探讨了生态经济城市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生态城市;循环经济

前言:城市发展的未来并不仅仅关系到城市所在区域的未来,更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未来,建立高效、清洁、文明的城市发展模式,已成为当前各国政府、国际机构和学术界共同面对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生态城市概念和理论综述

1.1生态经济城市的内涵和实质

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是加快城市发展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新型模式。其实质是充分发挥城市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优势,以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这种全新的模式来发展城市经济,建设城市环境,从而创建城市的生态文明,在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尽而推进城市的跨越式的发展。

1.2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理论

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是一个城市所在地域上的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复合而成的大系统。这就是说,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由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构成。这三个子系统及组成子系统的各要素又由更细分类的要素组成,各子系统和各要素相互交错、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大系统。

2、杭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现状

2.1杭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杭州市于1999年在杭州市发展循环经济专项报告中引入循环经济理念,提出了消耗一次性资源的动脉产业与以回收再利用为主的静脉产业并重的构想,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多个层面齐头并进实践循环经济。

1.企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决定着发展循环经济的水平。近年来杭州市中小型企业快速发展,其中多数企业技术及设备相对落后,为追求效益,中小型企业往往忽视环境保护,严重超标排放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对环境构成破坏。杭州市从发展企业的小循环做起,通过技术上的突破、资金投入的增加和鼓励政策措施的出台,引导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在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最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2.区域层面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2004年杭州市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国家级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目前按照规划,杭州开发区逐步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四大工业群落,产品代谢链条逐步完善,同年引进了电子线路板及电子废物回收加工企业、汽车拆解和废钢回收再生利用企、业、回收和处理铅废料和废错酸电池企业以及利用与丰田汽车配套的废料铸钢企业,形成了企业间的互利共生、区域层面的物质循环的多条产业链。

3.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中水回用工程。

为推进城市污水资源化和中水利用,使污水回用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节约用水,2001年市政局根据国家和本市法律、法规起草了《杭州市中水管理办法》。通过将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水质和国家有关农业灌溉、景观水体、生活杂用、工业冷却的水质标准进行对比,杭州市确定了再生水利用方向为农业、园林绿化、河道景观、市政、冲洗、工业冷却、生活杂用等方面。

(2)危险废物处理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经济发展的每个时期,都有一些当时不能被资源化、不能被利用的危险废物,为了保障环境安全,维护群众健康,必须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2003年9月,杭州市建成国内首座集焚烧、安全填埋、资源化为一体的现代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目前,杭州市己建设三座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系统采用日本焚烧技术。该项目己被列入2003年建设部科技示范项目。

(3)环保法规。杭州市地方环境立法工作起步较早,80年代初步出台了有关噪声管制和防止海河污染方面的地方法规。以后,相继出台了地方性法规3项、政府规章14项,己基本形成了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框架,成为全国地方性环保法规体系比较完善的城市之一。

2.2杭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

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看,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城市绿地覆盖率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少等问题。而在大气保护,城市噪音控制等方面,能够基本符合国家的标准。

从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看,杭州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着污水处理率较低,日常能源如:水、电短缺等问题。但对污染物的回收利用率较高,港口的吞吐量还有一定的发展潜力,通讯业近期发展较为迅速,第三产业产值比率不断上升。从城市生态系统的协调度看,杭州生态城市建设急需解决就业、福利保障、提高、城市劳动生产率的问题。

尽管杭州市生态建设的基础比较好,但在环保投入、社会保障、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城市污水处理方面,还与全国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2009年全城市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比京市低3.2个百分点;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人才、科技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万人受高等教育人数、万人拥有医生数和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等指标还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污水处理率仅达30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个百分点,比全国先进水平的上海市低了近20个百分点。

此外,无公害食品发展还有待加强,水上流失问题还比较严重,规模化养殖畜禽废弃物无害化或资源化处理工作刚起步不久,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任务还比较艰巨。这些都是生态城市建设中需要狠下功夫,急需解决的问题。

3、杭州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杭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其与国内主要区域的差距和不足,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给出参考建议:

3.1完善政策体系

3.1.1完善地方环境保护法规政策

用完善的地方环境保护法规的形式约束政府、企业和居民,必须履行循环型生态城市建设的义务,提高我市人居环境水平,改善我市的生态状况,使生态城市反作用人类自身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l)约束居民尽量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保护绿地、森林面积。

(2)约束企业使其工业“三废”排放量必须达标。这是显著提高我市环境状况指标的重要举措。

3.1.2完善经济和产业政策

(l)规划审批政策。在规划、项目审批等各种经济活动中,要坚持先节约、后开源的原则。对资源投入能耗大的产业要加大限制力度;对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型环保产业,可以放宽审批限制。

(2)政府奖励政策。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时,采用政府奖励政策。如美国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英国设立Jerwood一Salters环境奖;日本许多城市则较为通行“资源回收奖励制度”。杭州市政府也应完善这一政策,提高企业和市民提高资源循环回收再利用的意识,并付诸实践,为杭州市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3)税收优惠政策。美国亚利桑纳州1999年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对分期付款购买回用再生资源及污染控制型设备的企业可以减税10%。(我国也有相关政策的)。尤其杭州市的发展有可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惠,杭州市可以充分行使这一特权,对在投资建厂的优秀企业和公司,如果能按照我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办厂,则给与税收优惠政策,激励其按照我市的规划思路发展。

2.2加强体制改革

通过加强体制改革,建立激活企业、组织、公众等转变经营、管理、生产、行为模式,树立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观念,推动我市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l)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杭州市需要转变发展的哲学思维与方式,推进产业发展的质量,转变以往高消耗、高污染和高增长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当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升级产业结构。加强高新技术工业和循环环保类型企业的比重,提高科技人员占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以新的循环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增长来刺激我市人均GDP的快速增长,提高我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2)完善产权制度。只有明晰了资源的产权,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效益,做到物尽其用,使资源的损失浪费降到最低限度。

2.3深化主体教育

杭州市循环经济的发展,生态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它所依托的主体,即政府、企业和民众的参与和支持。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主体的参与意识,杭州市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化主题教育。

(1)开展决策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对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在工作、生活的相关决策中有循环经济思想理念,为我市生态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重视基础教育。将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理念灌输到中小学和大学各层次的学生中培养其生态意识和知识

(3)加强媒体宣传。发挥媒体宣传作用,可以在地方政府网站上开设生态工业园建设、区域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建设等专题网;积极建设固废资源信息网等,为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4强化技术支撑

缺乏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是我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一大瓶颈。目前我市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某些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总体上看,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明显滞后,多数企业还没有能力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同时也缺乏了解相关技术信息的渠道。因此开发共性和实用技术,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是我市的一大努力方向。

政府作为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这一战略构想的重要引导和保证者,必须充分发挥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建龙.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贾广和,梁俊卿,汤杰,孟民.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3]冯维波.基于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互动机制的生态城市建设,[J].电力环境保护,2004,9(4):44-47.

[4]张胜.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浅谈.太原理工,2005,8-9.

[5]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辛嘉楠,欧阳志云.浅谈“生态城市”,[J].中国城市经济,2005,7:35-37.

[8]贾广和,王立英,梁俊卿.吉林省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理论与实践[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9]周慧燕.发展循环经济,经营生态城市,[J].价值工程2006年第3期:3-5.

[10]张颢瀚,张锋.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践,评价.中国工商出版社,2005.5.

生态城市建设构思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也在日益加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压力。然而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在一定程度是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相关问题。该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以及城市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城市建设管理 问题 解决策略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如何加强城市化建设从而充分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逐渐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而目前在我国城市建设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大大影响了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与管理质量,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城市建设管理,从而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城市的长远发展。

1 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滞后

目前,我国城市存在基础设施配套滞后的现象。(1)道路设计不完善。由于一些施工车辆的通行造成市政路面的出现裂缝以及下沉的现象,这不仅加大了管理成本,而且也为人们的正常出行埋下安全隐患[1]。(2)一些地下管网规划不合理,还存在很多重复建设的现象。(3)对于一些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公交站点等设施的建设也缺少长远的规划,存在重复建设以及建设成本过高的现象。

1.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规范

一些城市道路基层还存在碾压不密实的问题,这样会造成后期道路出现坍塌。而且一些路面的平整度较差,路面高的地方就会受到更大的压力,易于出现裂缝与破损等现象,而路面低的地方还会由于下雨出现积水现象。此外,在配合比上也不能达到相关要求,这样就会造成后期出现严重损坏,增加了维修养护成本。

1.3 城市基础设施损坏与丢失现象严重

在城市基础设施后期的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丢失或者损坏的现象。特别是井盖的丢失与损坏现象更为严重,这为人们的正常出行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造成井盖毁坏或丢失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井盖被盗窃。这是造成井盖丢失的最主要原因。其次,重型车碾压。由于一些大型车辆的碾压,造成井盖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第三,一些人偷采井内的积水之后并没有及时地将井盖复位,这样也造成了井盖的损坏。

1.4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目前,在我国环境建设中还存在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例如为了提高城市化进程,施工单位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只是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但是却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另外,一些单位为了满足自身利益,任意的扩展以及挤占地盘,侵占公共用地。而且一些企业的污水以及污染物没有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排放。还有一些建筑方忽视了节能标准,没有进行节能部分的建设或者是节能部分的质量不符合标准等等。

2 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的对策

2.1 制定城市建设的长远规划

首先,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基础,城市规划对城市的建设与长远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要做好城市规划。不仅要进行短期的规划,同时还要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做好长远的规划。城市规划要和社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2]。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布局、综合的开发以及科学的配套建设。

2.2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规范化建设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对于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与监督。施工单位要严格的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的标准进行操作,一旦出现违反相关标准与规范的操作,就要及时纠正,并加大处罚的力度。对于改建工程要进行综合管理。要科学、规范化地管理相关的资料与图纸。除此以外,还要建立健全的目标管理责任体系、社会监督体系以及信息化管理体系等,从而为城市建设管理提供坚实的体系保障。

2.3 科学界定城市建设管理中的责任主体

在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协调与组织领导作用,加强监督与检查。相关的产权单位也要积极地处理与本单位相关的事件,不能推卸责任。要使得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共同管理。要根据法定的职责,加强内部责任管理,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与个人。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不履行责任工作与不达标的部门或者个人要追究其相关责任。

2.4 防范城市基础设施损坏与丢失现象

对于城市基础设施丢失以及损坏的现象,要给予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对于井盖丢失现象,可以安装防盗井盖,这样可以降低井盖被盗的概率。也可以在检查井内安装防护网,从而防止井盖给人们带来的安全隐患。对于路面损坏现象,要加强对大型运输车辆司机的培训与教育,防止其满负荷和超载运转,从而有效降低大型运输车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损坏。

2.5 加强生态城市建设

针对目前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我国地区要根据国情,加强生态城市建设。要充分贯彻落实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与指导思想。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在城市农业方面要转变经营方式,要努力从传统的城市农业经济模式逐渐向高效、先进的生态农业经济模式转变[3]。在城市工业方面,要以生态产业为龙头,采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在充分重视环境保护、高效利用生态资源的基础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 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不只是一个经济实体,而且是一个社会综合体。城市的发展不单是以GDP增长为指标,而且还要综合考虑环境质量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因素。因此,要综合地分析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城市建设管理。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创建生态城市;要实现各部门的联动,尽可能地降低城市基础设施的丢失与损坏;要明确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建立城市建设的长远规划;要严格规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各个环节等,从而有效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江生,邱丁,许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J].观察,2013,6(5):77-78.

[2] 赵新宇.论经济体制转型下的城市建设管理经济[J].现代经济信息,2013,14(9):47-49.

[3] 杨国庆.浅析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J].黑龙江科学,2014,3(5):33-35.

生态城市建设构思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推进合肥生态城市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必然要求。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合肥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合肥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水生态系统的修复,有赖于实现长江、淮河和巢湖“三水共治”。

关键词:生态城市;水环境;水生态;三水共治

生态城市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要求,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要求,同时,还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与重要支撑。生态城市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分析形势,认真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合理安排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为加快合肥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科学技术支持。

一、生态城市运动发展概况

“生态城市(ecological city)”的概念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由前苏联生态学家杨·尼斯基(O·Yanitsy)于1984年首次正式提出的。生态城市概念一经出现,立刻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在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的倡导下,迅速发展为全球性的国际生态城市运动。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生态城市理论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美国、日本、新加坡、瑞典等国家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先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在国内,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2003年国家环保局首次发布了生态市建设标准,并于2007年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生态市(含地级行政区)建设指标共包括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大类共19项,同时,还必须满足5个基本条件。到目前为止,全国约有20多座城市,如广州、上海、宁波、昆明、成都、贵阳、长沙、扬州、威海、深圳、厦门、铜川、十堰等,先后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

二、生态城市的内涵与要求

生态城市作为一种理想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充分体现了城市发展理念中传统的人本主义向理性的人本主义的转变,反映出城市发展在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上取得新的突破,使城市发展不仅仅追求物质形态的发展,更追求文化上、精神上的进步,更加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建设生态城市是对传统的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城市化运动的反思、扬弃,体现了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与协调,是人类自觉克服“城市病”、从灰色文明走向绿色文明的伟大创新,标志着城市由传统的唯经济增长模式向经济、社会、生态有机融合的可持续的复合发展模式的转变。

建设生态城市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社会生态原则,即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创造自由、平等、公正、稳定的社会环境;二是经济生态原则,即坚持保护和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的再生和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采用可持续生产、消费、交通、居住区发展模式;三是自然生态原则,即坚持优先考虑自然生态并最大限度地予以保护,使开发建设活动一方面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内,另一方面,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增强其健康性。具体来说,生态城市建设至少应满足以下条件或标准:(1)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3)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4)有完善的社会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5)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6)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8)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9)实现了公平正义,有较高的社会文明和社会秩序;(10)实现了充分就业,人们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城市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合肥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合肥于2005年正式提出了建设生态市的目标,并编制了《合肥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确定了通过1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实现城市空间布局合理、经济持续增长、资源利用集约、人居环境更佳、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的发展格局,基本建成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园林城市特色更加明显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市的总体目标。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合肥生态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连续六年保持了17%以上的增速,为生态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面貌大大改善;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国家同林城市建设基本达标,城市环境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但是,面对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和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新任务,合肥生态城市建设可谓任重道远: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于房地产和城市开发,土地城市化远远快于工业化和人口城市化;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科技含量不高:经济增长中居民收入所占比重较低;土地财政为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带来隐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不稳定;以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十分脆弱。所有这些难以支撑未来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发展要求。

合肥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带,平均年降雨量在960毫米左右,南临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表面上看水资源十分丰富,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首先,江淮分水岭海拔较低,多为几十米的丘陵,只有极少数地区的海拔超过100米。古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长”。地势平缓的江淮分水岭决定了合肥地表泾流不发达。其次,江淮分水岭地区农耕文明比较发达,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森林涵养水的功能严重缺失:特殊的粘重土质,土壤的涵养水分的能力十分低;再加上降雨量不均衡,全年约5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凡此种种,造成合肥地区几乎所有的河流都是无水源头的季节性河流,“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是江淮分水岭地区最真实的写照。第三,巢湖水体尤其西北部的水体受污染严重,为不可利用

的劣五类水。不仅未能加强合肥水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反而对巢湖周边的居住环境和生物生长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最后,合肥地表径流的有效利用系数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2009年为0.6),进一步挖掘的潜力有限。

上述因素决定了合肥水资源自给率较低。从目前情况看,从大别山等地购买水资源可以解决合肥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但从长远看,难以从根本上满足合肥城市化、工业化进一步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这是因为:一方面,这些地区的淡水资源总量是有限的,而且,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其自身对水资源的需求会相应增加,可供合肥的资源量就会相应减少;另一方面,合肥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导致用水需求逐年增加,城市用水缺口进一步加大。据预测,2012年合肥市的年供水量将超过5亿立方米,到2020年更是将达到8亿立方米。即使这些地区可供合肥的水资源能够勉强满足合肥市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但对巢湖水环境改善和水生态修复不仅不会产生任何积极的作用,而且只会加重巢湖水环境改善和修复的压力。以2009年合肥城市水资源利用情况为例:总供水量2.9亿立方米,自给率仅为31%,外调水2.0亿立方米,地表径流有效利用系数为0.6,且假设这一系数为保持地区水资源环境不被破坏的最大限度的话,那么2009年应额外多调1.32亿立方米的水量,才能使巢湖水质不下降。换句话说,按照合肥目前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看,要想保持水环境整体质量不下降,合肥每年需要近3倍的降雨量。

因此,从长远看,合肥不得不开辟新的更多的水源地。事实上,万佛湖作为新的水源地已经纳入合肥发展规划。而且,在可以看得见的未来,合肥将不得不再度启用巢湖水作为城市用水的水源,而这需要巢湖水的水质得到根本性好转。但是,就目前所采取的措施、工程和技术看,难以从根本上达到上述目标。首先,目前采取的污水处理技术,即经过处理达标排放的水依然是不可饮用的劣五类水,对巢湖水体的根本性改善难以发挥作用。其次,除磷、除氮技术不是不够成熟,就是相互矛盾,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再次,有些污水处理技术或方法措施的成本太高,超越了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难以大规模采用和实施。因此,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是建设合肥生态城市和区域性特大城市的重点和难点。

四、推进合肥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1.抓战略规划。合肥的生态环境能否得到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即自然环境承载能力能否得到有效地提升,或者更具体一些,就是巢湖西半湖的水质能否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巢湖整体水环境能否得到有效地治理和修复,不仅事关坚持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问题,更是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目标能否最终实现。因此,我们必须从事关全局的战略高度来充分认识和全面审视生态城市建设问题。如:通过党委决定或人大决议的方式确立合肥“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并以此统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和行动,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在此基础上,认真编制和实施合肥生态城市建设整体规划和包括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环境综合治理规划、道路交通优化配置规划、园林绿化规划、城市功能分区布局规划、生活垃圾回收处理规划、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在内的各专项规划,全面推进合肥生态城市建设。

2.抓法规政策。在编制整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基础上,全面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行动计划的各项扶持、奖励政策和处罚措施。如:进一步完善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鼓励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采用节能建筑新标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污水治理和环境保护、垃圾分装和集中处理等各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同时,狠抓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加大行政执法和环境监测工作力度,全面实现达标排放,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偷排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

 3.抓宣传引导。生态城市建设事关每一个市民的切身利益,客观上要求有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居民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的培养与提高。既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提,更是生态城市建设应有的内容和目标之一。另一方面,广大市民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主体,市民的积极参与和主动作为,是生态城市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证明了这一点。事实上,很多国家的环境保护运动都是从民间开始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各类专栏、标语等宣传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由公众直接参与的宣传教育活动。从小学抓起、从孩子抓起,广泛宣传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政策法规和行为规范,不断培育和提高广大市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主体意识,动员和引导广大市民积极投身合肥生态城市建设。通过宣传教育,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让生态城市建设成为每一个市民的自觉行动。

4.抓投入运行。尽管近年来,我市在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以及环境改造和综合治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资料显示,2006—2009年全市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35%、1.56%、1.75%、2.0%,虽然逐年有所提高,但仍大大低于国家生态市要求的3,5%标准,甚至低于2005年2.06%水平,显然与合肥经济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一要提高投入总量,使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逐步缩小与国家标准的距离,力争达到国家标准。二要优化投入范围。坚持公交优先的原则,继续改善和提升交通运输能力:针对雨水收集利用率和中水回用率不高的现状,加大雨水管网建设力度,提高中水利用率:加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结合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进度,同步做好污水管网的建设。三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利用国家重视对巢湖水污染治理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的资金,创新融资渠道,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多渠道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四要保证企业节能减排设施的有效运行。按照节能降耗的要求,持续推进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切实降低能耗;以达标排放为依据,持续抓好企业环保设施的正常有效运行,并采取有效激励措施,促进企业污染深度治理;把好立项关,切实做好新建项目环保标准的落实:适当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标准,提高出水的质量。

5.抓重点突破。水环境改善、水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综合治理既是合肥生态城市建设的难点,也是我们应该着力研究并予以优先突破的重点。根据合肥生态城市建设中长期目标,改善合肥水环境、修复合肥水生态系统应确立长期、中期和短期三个阶段性目标任务。短期治标,长期治本。

短期目标任务和工程建设:一是加大污水管网的投入力度,全面实现雨污分流,完善生活垃圾和废旧资源的收集、分装、处理和回收利用系

统,扩大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规模,实现生产和生活污水、垃圾的全收集、全处理,全面实现达标排放,避免巢湖水质和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二是加大企业废气回收利用和治理,有效改善空气质量环境。三是关闭肥东白马山、浮槎山等地磷矿开采点,以有效降低流入巢湖水质的含磷量。四是采取多种措施和渠道在全市全面开展节约用水活动。据统计,1956—2000年合肥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7.2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5.16亿立方米,扣除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水量4.7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7.72亿立方米,年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89立方米。根据水资源总量、用水量及社会经济指标统计计算成果分析,两年前合肥市的年人均用水量已经超过426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103.5亿立方米,节约用水的空间巨大。

中期目标任务和工程建设:一是加大引水工作力度。一方面,在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并发挥作用之前,增加自皖西的生活、生产、景观用水的调水数量,而且要保持总引水量大于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数量。以增加活水流量达到对污水的稀释和净化作用。另一方面启动建设引江济巢工程,以提高巢湖水质。二是在南淝河和派河入巢湖口处,分别规划建设两个大型湿地公园,既增强水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又可以为合肥的旅游业发展增加新的景观。目前,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仍然是富营养化的劣五类水质,而通过污水处理厂将劣五类水质提高到三类水质的成本和代价是目前经济发展阶段所难以承受的,而湿地对于经过处理的达标排放的水具有很好的净化作用。据测算,一个面积3000亩的湿地公园可以日净化10万吨污水。_一是借鉴国内个有关粪便尤其是小便的收集和处理方法技术,开展大面积小规模的小便集中收集和处理,以有效降低污水中的氮含量。

远期目标任务和工程建设:一是加大江淮分水岭退耕还林工作力度,逐步恢复肥东白马山和肥西紫蓬山的森林植被,形成北以江淮分水岭、东以肥东白马山、西以肥西紫蓬山、南以巢湖北岸线绿化带和湿地共同组成的生态林地和绿地,从而达到从根本上改善和修复合肥整体生态系统的目标。据测算,林地涵养水能力是农地的1-2倍,是裸地的2—3倍。大面积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不仅可以还原江淮分水的自然生态环境,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涵养水分,使有限的降水得以“留住”,既可以减轻防洪的压力,又可以保持地表水流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使“死水河”变成“活水河”,从而会大大提高合肥水生态和水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和承载能力。二是建议省委省政府尽快规划和启动江淮运河工程建设,以实现长江、巢湖和淮河三水的融通和共治。从巢湖的“巢”字结构看,上面的“<<<”表示三条水,即长江、巢湖和淮河,下面是成果的“果”,本身就已经暗示我们:只有实现了长江、巢湖和淮河三水共治,江淮大地才会真正成为宜居之“巢”,合肥生态城市建设才能取得圆满成功,修成正“果”。

总之,只有“节水、涵水、蓄水、治水和引水”多措并举,才能有效改善合肥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也唯有如此,才是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造福于民。

生态城市建设构思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在加快城市园林的发展,许多园林绿化施工技术都得到了提高。由于园林绿化面积的扩大和园林绿化技术的限制,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给城市带来了负面影响。阐述了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园林绿化建设的技术要点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保障措施

1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1改善空气质量

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园林绿化是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城市环境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创造一个有利于休闲娱乐的环境,消除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此外,绿色植物作为园林景观建设的核心要素,可以提高绿色植物的覆盖率,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空气的整体质量。

1.2降低城市噪音污染

现在生活质量在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随着城市大型建筑数量的增加和城市环境的逐渐恶化,人们的压力是无形的。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绿化工程目标,需要扩大种植面积,有效降低车辆噪声,营造安静、舒适、绿色的生态环境和工作环境,确保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确保人民的工作质量和福利。

2园林绿化工程种植要求

2.1土壤要求

幼苗生长期间,对土壤条件的要求较低。一般来说,只要满足幼苗生长所需的酸碱和盐分。然而,一些贫瘠和受污染的盐碱地不適合种植表层树木。如果有必要在这些土地上种植,可以种植有机肥料,以增加土壤营养,满足种植需要。此外,幼苗生长还需要土壤硬度。定期松土,降低土壤硬度,提高苗木成活率。

2.2水质要求

苗木种植完成后,后期的管理和维护也非常重要。主要是灌溉幼苗。在苗木灌水过程中,应注意保证灌水水质和水量。在水质方面,要保证灌溉水的酸碱度适中,无污染。在水量方面,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满足苗木的生长需要,为苗木根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源保证。此外,应保证及时灌溉,并根据苗木生长情况合理制定灌溉方案。不同种类的幼苗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和生长习性,因此灌溉方案也应因幼苗而异。

2.3采购要求

购买苗木时,选择根系生长良好的苗木,这样可以提高移栽后苗木的成活率。同时,在选择苗木时,除根系生长外,还需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抗病性强的苗木,并根据绿化带的设计综合选择。原则上,应选择大于设计规范的植物,以便于后期修剪和造型设计。

3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

3.1表土回填技术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表土中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需的元素和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一般来说,土壤是一种颗粒结构。在园林绿化植物生长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注意在土壤转化过程中对土壤的详细了解。同时,在植物移植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全面考虑施工条件和环境,并注意在去除植物后及时种植合适的品种。填筑过程中,不得选择雨后种植,填筑时应保证土壤干燥。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不要损坏土壤。因此,可以使用铲子等工具来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如果底土条件不好,可以改善土壤条件,以满足对植物的需求。在施工过程中,员工必须进行合理规划,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回填时,应指定专人对测量标志进行测量和保护。最后通过测量确定碾压遍数、回填厚度等参数。

3.2 园林绿化定点放线

定点放样是园林施工成败的关键,需要科学合理的定点放样技术。定点放线前,应认真研究设计图纸和现场地形、地上物体、障碍物的实际情况,确保工程质量。定点放线的主要标准是确定基准点,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如绿色栅栏、彩带、彩色标志等,以防止线路被侵蚀。所有工作都应安装固定线路,然后做好工作。注意树木的植被线,其大小是否与位置相符。如果在种植过程中使用了正确的路线图,则有必要确保在开挖和开挖过程中每棵树的清晰位置。

3.3园林绿化苗木移植

育苗技术是移栽苗成活的关键。在对指定工厂进行取样时,有必要提前确定位置,特别是根据具体规模和工厂规范。移栽前适当修剪可以去除一些老叶,然后修剪移栽后的机械损伤,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最大限度地提高植物成活率,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保证地上和地下的平衡。此外,修剪时,必须确保植物的原始形状不会改变,并且不会损坏植物部分。及时避免植物入侵。如有必要,可在植物切块表面涂上防腐剂,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种植土球苗时,应移去包装,浇水应充分彻底。做好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

3.4做好肥水管理

在树木生长过程中,土壤提供了必要的生长条件。随着大气变暖,城市的温度很高,水蒸发得很快。在树木养护中,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并根据树木的生长特点合理浇水,保证水分的吸收。除了确保充足的水分外,养分还应满足树木的生长需要。在园林绿化中,大多数树木都是人工栽培的。在原始树木生长期间,树木管理者将定期向树木补充养分。确保树木健康生长。补充养分时,员工应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补充适量的养分。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树木的生长。

4园林绿化施工技术保障措施

4.1 严格控制苗木质量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选择合格的绿化植物苗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园林绿化工程的采购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遵守工程验收标准,确保苗木质量符合园林绿化工程标准。此外,采购的绿色植物应有“两证一签”。在花园种植绿色植物之前,确认合适的幼苗。现场检查后,必须及时上报,复检无误后方可进行植物栽培。这种做法避免了花园中不合格的苗木,确保了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

4.2完善设计图纸及技术交底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的实际情况,实施设计图纸的目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它减少了后续项目中设计图纸突然变更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花园的计划建设节省了施工时间。此外,项目开工前,相关人员必须做好技术准备。为避免工程中出现技术问题,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另外,项目参与者不能在项目过程中随意地更改施工设计。定期检查设计图纸,及时进行科学检查。为保证施工的稳定性,应正确调整实际工程和图纸。

4.3加强人员素质建设

员工素质是保证园林绿化质量的关键。因此,人才建设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在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工作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具有丰富的经验,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为了使员工能够按照既定标准完成所有工作,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培训。定期进行培训,整合专业知识,提高技能,促进绿色生态园林的成功。特别注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充分认识绿化施工安全对自身和他人的重要性。加强项目安全管理,严格控制作业流程,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4.4落实成品验收工作

为了监督园林绿化工程的验收,全面完成各项工作和质量检验标准,验收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之一。为了开展具体的验收活动,必须保证整个周期的严格性和科学性,并对员工进行检查和验收。项目应始终执行项目,并努力控制质量问题的发生。同时,在工程监理过程中,要坚持严格、公正、平等的立场,及时发现问题。此外,在建设中要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对个人素质负责,有效降低园林建设的不合格率,全面提高园林绿化建设项目的质量。

结语:

总体而言,绿色园林建设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运行效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园林工作者应积极参与现代绿色城市的建设。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通过适当的保障措施提高绿化技术,确保绿化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永华.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及保障措施[J].农技服务,2020,37(09):110-111.

[2]王利.浅谈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及保障措施[J].山西农经,2020(12):94+96.

生态城市建设构思论文范文第6篇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形成, 一直以来, 人类都存在着对城市的管理过程, 传统的管理手段指的是通过计划、组织、管理、控制来实现让城市资源围绕着人进行配置, 通过一些社会活动的进行来实现制定的目标。传统管理中, 管理层面过于片面, 没有对城市进行全面化的管理。随着人类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城市管理的重要性, 如今演变成利用复合生态原理来实现城市的管理控制手段, 通过这种手段能够让城市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城市复合生态管理

对城市的生态管理应该将多种因素考虑在内, 进行全面管理, 然而, 目前的城市生态管理过程过于片面, 仅考虑到了一些关键的因素, 而没有全面考虑, 这使得对于一个城市的评价结果容易有失偏颇, 会影响到城市的综合管理。而目前我国在进行城市生态管理时通常是先进行污染后进行治理, 而对管理进行考量时却没有将其考虑在内, 这会使得结果看上去甚至很好, 这形成了一种假象, 蒙蔽了人们的双眼。如果仅仅是一部分的生态因子达到标准显然不能说是整个生态系统达到了标准, 这在逻辑上是无法解释清楚的。

因此, 为了实现对城市的综合管理必须进行城市的复合生态管理, 简单来说, 复合生态管理指的是对人们生态关系进行管理以实现净化、美化、绿化目标, 通过这种生态管理模式, 能够让城市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构件一种环境友好、生态平衡、资源节约的社会形态。

复合化的城市生态管理模式需要探讨各种因素对复合生态系统的影响。目前,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危害较大的四种因素为热岛、灰霾、水华以及疾病, 以灰霾举例, 灰霾不应该只考虑一些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问题, 还需要考虑这些污染物排放对整个城市复合生态的影响。而在治理这些污染时, 也需要放大格局, 尽量避免治理对生态造成严重影响。

3、城市复合生态管理案例

下面将介绍一下天津市复合生态管理的案例, 天津市对生态规划的探究角度包含了五个方面, 分别是:时间、空间、结构、阈值以及功能序, 通过对这五个方面的考量来衡量天津市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等方面, 来进行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模拟, 包括了对政策调控的模拟、生态因子影响的模拟等方面, 通过模拟来组建出天津市的城市复合生态模型。天津市通过对模型的研究提出了一些针对天津市的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手段, 包括了将城市的经济中心东移、创建哑铃状城市格局、生态经济区划、进行海河滨岸改造等等, 这些措施都得到了很好地实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执行, 天津市的复合生态系统更加稳固健康了。而利用这样的复合生态管理办法, 天津市已经连续多年获得了全国城市环境综合定量考核十佳城市的荣誉, 这些荣誉是对天津市努力进行生态管理成效的证明, 通过这些荣誉的获得, 天津市能够更加积极地发展生态城市。

4、生态空间管理

城市在进行生态空间管理时所包含的内容也有很多, 除了法律上所规定的山岭、森林、水流等进行管理之外, 还应该包括人类自发的一些生产活动、生态服务的一些管理, 通过这样的管理内容, 来实现一种综合化的管理格局, 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 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优化, 提高城市的承载量。举例说明, 目前华北等地区雾霾严重, 这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然而,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人与自然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失衡了, 失衡的原因就在于人类没有对生态空间好好管理, 生态空间的承载力下降了。由此可见, 必须加强对生态空间的管理, 提高生态空间的管理服务, 将完善生态服务体制, 将生态管理的地位放置得更高。

华北地区目前遭受了严重的灰霾影响, 当然, 这些地区也在积极努力的去治理, 努力进行生态的修复, 然而, 这些修复工作似乎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 如果这些地区在进行生态修复治理的同时进行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与修复, 那么灰霾的影响将不会持续很久。在进行生态空间的管理时需要考虑四个尺度:第一, 创建城市区域中交通、生产、生活的空间;第二, 创建城郊结合处的生态缓冲空间;第三, 创建流域生命支持区间;第四, 创建建筑与工程生态空间。目前城市在不断发展, 为了发展城市甚至耗用了很多的农田, 这对生态环境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而城市也会采取一些措施进行生态补偿, 补偿的手段在于进行屋顶绿化、进行湿地生态工程等等, 通过这些补偿手段来进行生态的修复, 保障城市的生态环境能够可持续性发展。

5、生态空间管理案例

下面将以环巢湖生态空间为例来介绍生态空间管理。环巢湖生态空间在建设时没有说进行不发展的建设, 而是在发展的同时严格控制好土地扩张的速度, 在基于不污染水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发展, 以此来对生态环境进行保障。实现不占用农田的同时立体用地, 实现对外不排放污染物, 实现发展城市的同时也不会减少对生态的管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生态管理, 环巢湖生态空间已经成为了规模化的生态旅游村, 城市化水平很高, 同时生态建设也做得很好。

6、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城市的复合生态管理就是将城市管理从一种单一的对经济、物理形态等的管理上升到更加完善的城市管理以让城市更有活力更健康地发展下去。为了更好实现城市生态管理, 首先要做的还是对我们的思维进行更新, 进行一系列改革。在城市管理上, 需要保证管理的多样性, 实现生态调节作用, 让生态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发挥作用来实现城市生态的健康发展。希望文章中对城市生态管理的探究能够得到相关人员重视。

摘要:城市是一类复合生态系统, 在该生态系统中生态功能、生态过程众多, 而探究整个城市生态系统是如何进行调节以保持其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城市生态管理可以对城市进行生态调节, 以达到修复城市、调节城市、建设城市的目的。文章先介绍了城市复合生态管理, 再介绍了城市复合生态管理的案例, 接下来介绍了生态空间管理, 最后介绍了生态空间管理案例。

关键词:城市,复合生态,生态空间管理

参考文献

[1] 朱艳玲.分析城市复合生态及生态空间管理[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07-30

[2] 阳文锐.北京城市土地复合生态服务功效演变特征[J].生态学报.2017-06-23

[3] 王甫园;王开泳;陈田;李萍.城市生态空间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7-03-01

[4] 阮俊杰;苏敬华;王卿;王敏.政策驱动下的城市生态空间变化研究——以崇明岛为例[J].生态经济.2016-12-01

[5] 何冬华.生态空间的“多规融合”思维:邻避、博弈与共赢——对广州生态控制线“图”与“则”的思考[J].规划师.2017-08-01

上一篇:城市旅游规划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跨文化营销价值观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