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文化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20

中原经济文化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 要:中原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根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动漫产业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其发展需要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国家大力发展中原经济区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到中原文化传承和动漫形象品牌的有效发展值得深思。笔者认为加强对中原文化的传承,挖掘中原文化的精髓,树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动漫品牌,不仅能够促进动漫产业发展,促使动漫产业成为中原经济区的支柱产业,同时也对当前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具有非凡的意义。

关键词:中原文化;传承;动漫产业;发展;中原经济

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可谓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原文化对动漫形象品牌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加强对中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更好地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着国家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实施,通过提高中原区域文化的软实力,加强动漫产业的发展,传承中原传统文化,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原动漫形象品牌发展的不利因素

近年来随着国家动漫产业的发展,中原地区动漫产业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由于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制约中原动漫形象品牌发展的不利因素,使得中原地区的动漫产品却难以形成品牌打造出精品。

1.1 动漫内容市场定位不明确

动漫原创作品如果市场定位不明确,即使内容再好也不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动漫形象也不能再产业上得到拓展和产品上衍生,更不用说要形成动漫品牌了。动漫产业是一个行业复合度相对较高的行业,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原地区要想发展自身动漫产业,必须做好动漫作品内容和形象设计的定位,同时在投入前期要做好产业导向和系统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成功的动漫形象。

1.2 动漫形象设计个性不够强,缺乏必要的创新

动漫作品都需要故事来塑造角色形象,虽然近年来中原地区涌现了许多动漫作品,但是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动漫形象却很少见,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动漫作品的题材类型化、表现同质化,尤其是在设方面,缺乏必要的创新,个性不够强。

1.3 文化内涵缺失,动漫形象品牌无法持续化

一个动漫形象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并不代表能成为动漫品牌,因为一个动漫形象的影响力在没有形成成熟的消费文化之前,其生死与“内容的创新开发、创意推广和持续经营”紧密相关。若内容不扎实、后力不够,势必导致品牌影响力大打折扣,最后影响市场盈收,其结果或是艰难维继,或是迅速被其他品牌所代替。成功的动漫品牌建立在成熟的消费文化的基础上,品牌就算没有内容创新也能继续盈利的一个原因。

2 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动漫形象品牌发展对策探究

鉴于中原文化对中原经济区的建设的重要意义,因此,可以将中原文化与动漫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动漫文化形象品牌,促进中原地区动漫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建设。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动画可以借鉴的传统造型形象,加之数千年形成的本土性艺术语言和众多的受众群体,使得中原地区动漫形象品牌的创作具备了无可比拟的特色素材。如何将中原地区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挖掘和利用好,并运用于动画造型设计之中,从而有效促进中原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值得深思。对于中原文化的借鉴与传承,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这是行不通的。必须要有相关专业人士的认真研究,进行深入创作,结合现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传统的形式进行重新解读,并融入市场之中,从而获得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加强对中原文化传承,是为了创作更好的动漫形象品牌,发展中原地区的动漫产业,促进中原区域经济的需要。

我们要立足于中原本土文化,挖掘传统题材现代价值。在中原本土文化中寻找合适的动漫形象,将中原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可见的动漫原创基因,从而引导市场和观众的关注,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相结合。动漫是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依托民族文化的精华,突出地域性特征,能更好地凸显动漫产业发展方向。当其他先进的地区创作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动漫形象品牌时,我们只是一味地羡慕,却没有思索为什么我们一直创作不出来具有影响力的动漫形象品牌的原因。其实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自己的动画没有丰富的生活内涵,缺乏创新,轻视市场探索,缺乏对中原文化的责任感。

要想创造出在全国有极具影响动漫品牌,必须做到传统工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使地域文化得到很好的体现与传承。虽然由于我们中原地区起步晚,与其他地区相比暂时处于落后状态,但借助中原文化的特有优势和迅速增强的经济实力,应该有能力赶上动画先进区域的发展步伐。中原地区的动画产业应该从中原厚重的历史中寻找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选用蕴涵丰富、中原文化的题材,塑造新时代的艺术形象。

3 结语

中原传统文化历经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如果能够将中原特色传统文化通过适当的途径运用于动漫创作之中,将会给中原动漫产业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和社会各界尤其是动漫界人士的辛勤努力下,中原地区的动漫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同时存在各种问题亟待解决。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中原地区应该借助国家发展中原经济区的东风,充分的发掘利用悠久厚重的中原文化,将中原文化与动漫产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动漫文化品牌。这不仅能够拉动中原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也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中原区域经济效益,此外,也能更好地提升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增进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建永.中原文化传承与动漫形象品牌发展[J].长春大学学报,2014(07).

[2] 陈亚敏.中原文化背景下河南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的构建[J].文教资料,2015(1).

[3] 黄华.基于中原文化的新媒体动漫品牌生成研究[J].大众文艺,2015(4).

[4] 郑秀芬,河南动漫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建构策略[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2).

[5] 曲江滨,刘伟.中国动漫衍生品市场发展路径探寻[J].中国商贸,2011(8):10-11.

[6] 张天娇.河南本土动漫衍生品的开发策略初探[J].中国科技纵横,2016(14).

作者简介:王琳(1998—),女,河南泌阳人,黄淮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1502B班学生。

崔聪(1986—),女,河南泌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动漫创新发展与影视制作。

中原经济文化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原文化少林寺太极拳宗教文化(儒、释、道)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武术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打上鲜明的地域文化烙印,与各种不同的文化形式和层面渗透融合。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和民族的原因,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再加上各地风俗民情的差异,形成了很多别具特的小文化区,如中原文化区、巴蜀文化区、闽南文化区等。伴随着这些文化区的形成,武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了纯粹的地域特色,先后形成了七个地域性的大拳系,即少林拳系、武当拳系、南拳拳系、形意拳系、峨眉拳系、太极拳系、八卦拳系。其中少林拳系、太极拳系以及形意拳系都是以中原文化为底蕴,吸收不同的文化要素,不断发展并自成一系。本文以少林拳及太极拳为代表,深入分析中原武术文化与宗教文化的互动,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加深对武术文化的认识,进而了解发展中原武术文化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宗教文化,儒、释、道与武术文化紧密结合,纵观武术发展,无论是少林拳的发展与壮大还是太极拳的出现乃至强盛,都离不开期依托的宗教帮助。在这一过程中,宗教组织或提供物质供给,或提供理论总结升华,对传统武术进行改进和完善,为武术文化壮大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总结起来,宗教对中原武术文化发展起了一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宗教为武术文化起到了保护和传承的作用,奠定了武术文化传播和扩散的基础。中原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自古便盛行尚武之风,同时,中原地区又是古代行气术的发源地,这就为武术文化的催生带来动力。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洞中名剎,不仅仅需要弘扬佛法,还要以自己的方式延续和传承。而在这一过程中也间接地推广和传播了武术。身心修炼作为一种宗教诉求,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种观念。因而宗教在传教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充当了武术传播的载体。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寺修习武术将武术与宗教密不可分。起初是为环境所迫,尽管有着一套对世界的观点,但是这并不能解决生存问题。广大宗教人员要吃饭穿衣,

1有人身安全的需要,到朝代更替之期,便急于抵御强盗保护自身安全。在多种需求刺激下,少林寺养成了习武和训练的惯例,后来又渐渐成了禅宗身心修炼的宗教诉求。这样,宗教文化与武术文化达到了统一,更是促进了少林寺文化的欣欣向荣,并最终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由此演化出的文化现象成为了中原武术文化的代表。

而在中国现在的武学拳术中,太极拳是最能体现中国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一种拳术。太极拳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注重养生和经络。其中诸多理论皆引自道家学说,与道教理论想通。太极拳的演变历史与道教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符合中国人的哲学观很容易被广大民众接受,从而使得太极拳后来者居上,在中国诸多拳系中形成最晚却演化出四大流派遍布全国。宗教文化与武术文化相结合的力量可见一斑。

作为同样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儒家学派,不仅是古代思想主流,更是逐渐潜移默化在我国的民族精神中。儒家学派的一些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文武观念,促进了武术文化的发展。儒家文化把习武和习文列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把习武同样作为培养人的重要手段。而多种思想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中原武术文化形态朝向更高层次发展。

第二,宗教为丰富武术文化内涵提供了物质条件和人文要素支持。武术长期的传承需要一定的地域、场所,需要一批又一批的传承之人,同时也需要足够的物质供给,而这种多重需求必须要依附于某个载体,可以是名寺,道观,亦或是名山大川。在中原文化区内,一方面中原文化区多水旱之灾且战乱频繁,条件比较艰苦。但是这也造就了中原人吃苦耐劳、刚勇彪悍且循规蹈矩。这些因素为以少林寺为代表的寺院武功提供了合适土壤。另一方面,中原人身高体壮多憨厚之态,反映在拳路上大开大合,劲力迅猛。这种特征与少林拳质朴无华天然实用的特点重合。中原人重心较高,特别注意发挥腿部优势,这些为少林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文要素支持,再加上少林寺所拥有的物质条、连绵不断的寺院文化为武术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特定的环境和群体。

宗教的思想影响武术的发展与创新,伴随着佛教理论由河图洛图到阴阳图的演化和应用,例如太极拳此种具有技术难度的动作、招式、套路、技击应用的创新都反映出了其宗教精神、观念思想和价值观的演变。具有鲜明的道教文化印记,遵循一定的演练规律,不论是养生之用亦或是技击技能之用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另外,武术水平的提高需要交流。宗教的物质条件与地位为武术的交流提供了合适的场所和组织者。宋代时福居和尚曾邀请十八位武林高手到少林寺交流武艺,少林寺的号召力可见一斑。而这样的武术交流不仅仅限于佛教,其他宗派也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类似的支持。

第三,宗教为武术文化提供众多理论支持,并使武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可能并且发展良好。理论方面,禅宗少林作为佛教重要流派,其宣传的佛学思想对中国武术的传承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将佛教文化中的戒律引入武术传承,防止和阻碍了武术的不正当的使用。实践方面,武术的发展离不开对其精心的研究,而其中所需的物质人文条件少林寺都具备。寺院大师在前人努力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武术技巧。以普通僧侣为实验对象,理论联系实际为少林寺武术长期发展提供了动力。

老庄的道学,提出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道,而道是自发和运动的。这一理论

学说对武术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奇正变化、刚柔并济的太极武术体系是道家理论观的体现,从中可以看到老庄思想的影子。太极一系主张内外兼修,从道家理论中吸取了很多理论,例如《无极养生拳论》、《十三势行功歌》等,可以说道家文化贡献了太极一系的技术理论。

儒家讲究“仁”,讲究武德,对习武过程、方法以及目的都作出了精辟的概括,提出了习武的原则,对武术及武术文化的发展很重要。

宗教文化提供的习武原则,揭示的技术理论,启示的传承之法都为武术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而这种不同文化的融合互动必将导致其各自走向更高的文化层次,这些变化对于现在我们在发展武术文化方面也带来了很多现实意义。武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可以强身健体,也可以作为特有的文化特征参与未来文化竞争。中原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妥善处理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作用。例如:注重武术文化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目前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应时时刻刻注重武术文化的积淀,加强理论研究促进武术文化的继续发展。不盲目开发建设,合理规划,注重利用科学方法。拓展武术文化的内涵,加强宣传和引导,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武术文化氛围。武术在中华民族的特定历史环境和传统文化背景中,从孕育成长到发展至今都收到了中华文明的滋润和哺育,成了不同于现代西方独特的人文表现形式,需要人们全方位的解读和认识。从而引导人们由武术文化中汲取进取、向上、拼搏的精神,即所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努力将其打造成培育民族精神的养料,更好地为现代文明服务。

总之,中原武术文化作为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有步骤地采取措施,摆正其文化地位,使其得到延续、发展与创新,继而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蔡仲林 《论武术与中观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 湖北体育科技 199

6、

22、陆草《论中原武术文化》中州学刊200

7、

13、翟之武《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

4、

44、张朝晖《我国武术文化发展与宗教文化关系》湖南学院学报200

8、

45、谢建平《超越与吸纳——对武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脉络的重新认识》体育文化导刊200

4、

26、黄莉《中华武术与儒家文化》武汉体育学报200

中原经济文化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当代河南绘画艺术得到了迅猛扩大, 画种也更为丰富全面, 取得的成绩也十分骄人, 充分显示了新时代绘画艺术的优越性。以“黄河老人”谢瑞阶、马基光、卢光照、李伯安、丁中一、王宏剑、马国强、杨健生、王颖生等为代表的老、中、青三代优秀画家的庞大群体备受关注, 在全国美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进而推动了“中原画风”在中国美术界的影响。受中原文化影响河南绘画大概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多样性

河南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 承载了中华民族的辉煌与荣耀, 谱写了中华文明最集中、最重要、最耀眼的华彩乐章。徐光春同志在《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中, 对今天中原文化存在的类型大体分了18个类别。史前文化, 神龙文化, 政治文化, 圣贤文化, 思想文化, 名流文化, 英雄文化, 农耕文化, 商业文化, 科技文化, 医学文化, 汉字文化, 诗文文化, 戏曲文化, 民俗文化, 武术文化, 姓氏文化。[2]这大概概括出中原文化的脉络, 这些文化都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影响着河南绘画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 艺术氛围更加浓厚, 美术创作者内容、形式和风格开始进行新的探索, 美术事业呈现了新的面貌。

河南的中国画、版画、壁画、水彩、年画等美术作品都得到了发展, 同时西方绘画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与中国绘画技法相结合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由此河南绘画在画科上也越分越细, 针对不同的画科先后成立了河南中国人物画研究会、河南山水画研究会、河南版画学会、河南油画学会、河南水彩画学会、中原书画研究院、河南农民画研究会等等, 同时各类画展频繁举办, 构成了河南画坛的繁荣, 促进了河南绘画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例如谢瑞阶的中国人物画《勇往直前》, 陈天然的《黄河边》, 谢瑞阶的中国山水画《中流砥柱》, 丁折桂的中国山水画《黄河三门峡工地》, 马基光的中国花鸟画《焦雀图》, 谢瑞阶的中国花鸟画《墨荷花》, 王宏伟的壁画《生命的历程》, 沙清泉的木版画《背井离乡》、方照华的版画《力量的源泉》、马基光的新年画《好光景》等等, 呈现出形式多样的绘画作品。

版画也在发扬传统的同时注重用西方的技法和理论, 同时吸收民间年画等长处, 艺术作品更加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方照华的版画作品多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作者具有高超的速写技能, 善于把握事物的造型特征和动态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的摸索, 他的刀工越来越利落, 节奏鲜明, 线条严谨圆熟, 比如他的作品《民族魂》《力量的源泉》。

二、稳定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 河南绘画在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同时受到宋代以来的传统文化影响, 河南画家对于艺术作品在艺术语言、表现手法和精神气质等方面都有着相似性, 他们大多都受过正统的学院教育, 大都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有着扎实的造型基本功和很强的表现能力, 画风质朴。多以中原文化为背景, 以地域风景为基地, 以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劳动人民为表现对象, 作品反映生活、贴近生活, 以写实主义的手法表现朴素、厚重的艺术特点, 带有一定的稳定性。

比如马国强早期的工笔人物画《春暖》, 以周总理访问农家为题材。画幅的主题画面展现的是一户四世同堂的农家男女老少簇拥着周总理, 个个眉开眼笑的情景。这表现群总对周总理的爱戴, 同时也突出了周总理与群众鱼水情深的高大形象。作品以梅花盛开, 玉米棒光满了墙面为背景, 暗寓了农家的丰收, 象征了在领袖的关心下群众的生活如温暖的春天一样。画面中除了人物以外, 还穿插了鸡、羊和彩灯等, 给画面更增添了浓郁的农家气息。作品中用梅花暗示春天来到, 玉米寓意着丰收。

三、传承性

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河南绘画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原画风扎根于中原大地, 是传承、传播华夏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 彰显了中原大地独特的风采, 有着鲜明的地域风格、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河南处于中心位置, 交通四通八达, 河南绘画在艺术风格上也就有包容性, 既有北方的博大豪放, 又有南方的细腻清新, 对于中原文化的传承是有所体现的。同时河南绘画从唐宋时期就开始保持着以写实手法为主, 表现现实、展示现实。

比如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步辇图》等都是对当时真实事件、社会环境的描绘, 体现了儒家含蓄的思想。再比如靳尚谊的古典主义油画就表现的十分细腻, 对光影的效果很讲究, 人物形象刻画的也十分生动写实, 具有安静的艺术风格。例如他的《塔吉克新娘》《果实》《瞿秋白》等, 这些作品都明显的可以看出他对于笔触的处理, 肌理的效果, 表新技巧及光线的选择上都一直在变化, 这和中国一直以来受儒家文化影响保持一致, 追求的是一种崇高恬静的古典美, 在他的作品中始终如一。

谢瑞阶的《大河上下, 浩浩长春》是他画黄河的代表作, 目前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接待厅。作品精选了壶口瀑布、龙门雄姿、中流砥柱等进行特显, 主要表现黄河宏伟壮观的景色, 画作立意鲜明。很好的展现了中原文化的传承性。

中原绘画历史悠久, 中原画风继承中原地区悠久丰厚的绘画传统, 中原文化和中原画风有着紧密的关联, 通过独特的视角塑造艺术形象, 作品贴近生活、反映生活, 它根植于中原大地, 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 彰显了中原大地的独特风采, 以此来表现河南、展示河南, 承载了中原悠久的文脉与厚重的地脉, 对中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代中国画坛存在着众多的“画风”, 这些画风的主张和技法不尽相同, 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打造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中原画风, 以鲜明的地域风格、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表达了对黄河儿女绵延无穷的生命激情以及对中华精神和民族风骨的颂扬, 也体现出中国艺术精神的光芒。把深厚的中原文化展现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人民面前, 开拓出中原画风极具时代感又符合现代审美趣味的笔墨语言新形式, 对中国美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要:中原文化博大精深, 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位置。而河南绘画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种类繁多, 承载了中原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 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河南绘画呈现出多样性、稳定性和传承性的特点, 对中国美术的发展影响深远。

关键词:中原文化,当代河南绘画,特点

参考文献

[1] 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5.

[2] 徐光春.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M].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9.

[3] 徐光春.文化的力量[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9.

[4]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M].北京:京华出版社, 2000.

中原经济文化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一、河南地区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表现

(一) 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

1. 学校基础设置配置不均衡

河南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较差, 农村学校计算机配置、音乐、体育、图书以及实验设施等方面远不如城市学校, 河南省农村小学的基础器材达标率比城镇学校低20%;农村教育资源明显处于弱势[1]。计算机、图书分布等教学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 教学资源不均衡发展带来的弊端就是将孩子送往城市上学, 导致家庭教育成本增加, 同时也拉大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2. 教育经费不均衡

农村教育采取分级管理的教育政策, 地方政府在整个教育资源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 大部分税收上交中央财政, 导致基层税收的收入降低, 地方财政收入不足, 因此无法拿出更多的钱财投入到基础教育中[2], 河南地区作为农业大省在基础教育投资方面更是明显处于劣势。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城镇教学, 导致农村基础教育在各方面都落后于城镇, 是导致基础教育资源失衡的根本原因。

3. 师资力量不均衡

城镇学校在各方面优于农村学校, 导致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都聚集在城镇, 更愿意留在城镇发展, 导致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较为薄弱。河南地区农村学校本科以上的教师仅为12%, 城镇则为40%;导致河南地区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力量严重失衡, 农村教师的学历明显偏低, 教师编制出现结构性矛盾, 导致矛盾越来越大, 差距也越来越大。

(二) 城乡基础教育结果不均衡

1. 教学质量不均衡

教学力量的薄弱导致教育理念落后, 基础教育质量明显落后, 农村留守儿童较多, 严重缺少家庭教育, 导致农村地区的学生升学率明显低于城镇, 或者因为早早辍学进入社会开始一些体力劳动, 更加拉大城乡之间的差距, 让农村出现了教育不足、素质低、收入低的死循环中。

2. 学校分布不均衡

河南地区农村教育在校生不断减少, 且地方政府缺乏基础教育均衡教育的理念, 大力提倡学生走向县城, 逐渐出现了村中无小学, 乡镇无初中的情况, 周边的农村小学逐渐濒临, 城镇学校急剧增多。城乡基础教育的发展对比, 说明河南地区在教育方面出现严重不均衡现象, 非常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制约河南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

(一) 二元制度的影响

城乡二元结构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严重障碍, 城乡之间的资源配置制度的不同, 导致教育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严重不均, 城市中的基础教育配置由国家财政投入, 而农村中的基础教育配置国家投入资金有限, 更多的是由农村家庭自行承担[3]。河南地区城乡基础教育二元结构中不仅有教育内部的制度阻碍, 又有教育外部的制度阻碍, 在城乡二元教育制度的约束下, 导致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教育投入总量严重不足, 使得城乡教育资源问题变得日益严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为了使我国由农业大国转为工业大国, 逐渐形成了重城市轻农村的战略发展,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城乡之间的教育政策发生了巨大的隔阂, 从而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基础教育差距。

(二) 社会价值的偏差

农村经济的落后使得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出现了较大的差距, 城市中的居民在支付能力与经济能力方面远远高于农村居民, 逐渐形成了精英教育理念, 更严重的思想是认为农村教育不重要, 读书无前途的价值观取向, 使得城乡之间的适龄人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化。从整个教育评价体系进行分析, 我国社会过分重视学历教育而忽视了素质教育, 将成绩视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标准, 是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表现, 导致教育资源倾向名校, 导致城乡基础教育的发展出现失衡。

(三) 优质教育的集中

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校园规模以及升学质量等方面, 一些办学规模较大的学校大多集中在城镇, 农村甚至连一所标准的学校都很少见。以河南郑州金水区文化路一所重点小学为例, 在校学生4000多名, 有普通班、国际班, 教师多达130多名[4]。而农村地区的入学人数连一个自然班的标准都无法达到, 有的乡村小学班级人数只有十几人, 农村教师更是一人担任好几门的教育课程, 根本无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 农村中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会将孩子送往城镇上学, 导致乡村基础教育的中心逐渐向城市转移, 导致城乡基础教育出现了汇集, 城镇的优质教育比农村的优质教育高出十几倍, 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

三、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保护机制的相关对策

(一) 加大经费投入

教育资源的投入与社会责任息息相关, 在现有的体制发展下, 政府的财政支出占据了教育事业的一大部分。不断凝聚社会力量, 鼓励社会团体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 设立专项教育基金, 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政府作为城乡基础教育资源规划的引导者, 需要合理制定城乡教育的投入规划方案, 合理设置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发展保护机制, 增加基础教育经费, 通过多种渠道筹集教育经费, 提高教育经费的占用比例[5]。政府在进行财政投入、学校建设等方面要考虑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 借助社会的力量为农村建设引入建设资金, 让社会各界关注贫困山区的发展。财务监督机制要不断完善, 保证上级部门的拨助资金能够及时到位, 以最快的速度完善办学条件, 提高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 逐渐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 从而改变城乡之间基础教育分配失衡的现象。充分结合地方特色, 对农村开展特色文化建设, 制定切实可行的基础教育建设标准, 通过完善学校的教学设施, 让农村的学生可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

(二) 完善均衡配置监督机制

为了更好地完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监督机制, 引入独立的教育评估机构非常重要, 通过教育评估机构对教育资源进行监督管束, 平衡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分布[6]。独立的教育评估机构需要没有政府的参与, 由社会部门组织并且是具有一定经济独立的公民组成, 脱离政府和教育主管单位的管束, 可以对城乡教育进行独立教育评价, 对教学资源进行监督指导。同时, 独立的教育评估机构还可以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进行监督, 严格规范教育经费的投入使用, 保证基础教育经费做到公平透明, 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体系不仅要对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进行监督, 还要接受来自人民群众的监督, 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让整个资金投入建设变得公开透明。建立一套严格的教育资金投入管理体系, 将投入的资金教育建设能够在师资力量以及办学方面进行落实, 分析城乡基础教育的发展动态以及出现的差异, 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修补[7], 让基础教育可以得到均衡发展。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农村教师而言, 薪资待遇、优惠补贴是教师最关心的事, 提高农村教师的薪资水平, 多鼓励优秀毕业生到乡镇工作, 为乡村教师提供一样的发展平台。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 要重视农村师资力量的建设, 鼓励中小学教师参与科学研究, 在职教学以及脱岗学习, 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培训, 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以及现代化教师的业务能力要增强, 多制定比较优惠的政策留给毕业生, 让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可以参与到农村基础教育建设的师资队伍中, 开展对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的职称评选, 多鼓励教师与其他地区的教师进行教学交流, 强化农村师资队伍, 教育水平, 最大化的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教育质量, 使城乡之间基础教育能够得到均衡发展。

(四) 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河南地区要结合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 逐渐完善学校网络规划, 根据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 合理确定农村教育的建设规模, 科学调配农村基础教育建设的布局, 强化学校与社会的内在联系, 规范城乡学校的布局空间, 提高教学资源。制定优质教育发展计划, 实施城乡名校与乡村弱校结合的战略措施, 使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能够得到实施。

1. 发挥政府职能

政府在整个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中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8]。通过行政管理的方式对其他主体进行引导, 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让群众能够受到一定的教育保障。通过教育行政管理建立教育监督机制, 最大化的保障群众能够获得平等的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统筹配置城乡教育资源, 落实地方政府教育经费的用途, 改善城乡教育资源的教学质量, 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逐渐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

2. 优化教育资源, 重视均衡发展

合理配置师资教育团队, 要给予乡村师资队伍一定的政策补贴, 比如工资、晋升以及学习机会, 让长期在乡村服务的教师可以得到同样的发展;合理配置基础教育设施, 城镇学校规模较大, 在设备方面较为先进, 而乡村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较为欠缺, 在进行基础设置配置时要考虑到学校的基本情况, 按照师资力量、人数比例对合理建设基础设置资源, 合理统筹城乡之间的教育资金投入。重视农村生产力, 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办学的条件,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最大化的缩短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国家政策投入方面, 要深入调查城乡之间的人口差距与发展情况, 加大农村地区的教育建设, 让城乡基础教育可以得到均衡发展。

四、结束语

教育教学投入的力度可以加快教育资源的制度完善, 河南地区整体的教育水平较低, 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机制, 学习新的教学思想与教育观念, 加大对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 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进行统筹规划, 强化师资力量的队伍建设, 保证农村的学生能够得到同样的基础教育机会。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工程, 不仅要有先进的思想, 还需要成功经验的帮助, 结合河南地区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符合河南地区的规划指导文件, 改善河南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水平。

摘要:中原经济区主要以河南为研究对象, 针对河南现有的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财政投入不足、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严重影响了河南地区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需要从多方面深入分析其原因, 建立基础教育发展保障机制, 对基础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提高河南地区基础教育的硬件和软件水平, 逐步解决基础教育失衡的现象。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继新, 吴秀圆, 翟亚娟.共同体视域下的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18 (3) :12-17.

[2] 佚名.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内涵意蕴、发展现状及可能进路[J].中国教育学刊, 2018 (8) :54-57.

[3] 钟海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吉林教育, 2017 (9) :10.

[4] 谭尚书.远程教育课堂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J].发明与创新 (教育信息化) , 2017 (7) :18-22.

[5] 苟玉.论教师流动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 2017 (2) :67-70.

[6] 王学军.砥砺奋进促教育均衡发展勇往直前办人民满意教育[J].基础教育参考, 2018 (2) :16-18.

[7] 贾炜.以中考改革为契机, 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 2018 (6) :1.

中原经济文化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 要:以住宅建筑火灾安全为研究背景,根据多室实体住宅建筑模型室内火灾升温及高温烟气流动影响的试验结果,重点讨论了起火房间尺寸、门洞尺寸及枢纽空间等3个主要空间构造因素对室内高温烟气流动影响。以质量守恒等相关热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建立了住宅空间单室尺寸与高温烟气分布的几何关系模型;利用动量守恒控制体法建立了开敞空间的开口尺寸与烟气扩散的关系模型。分析表明,住宅建筑火灾安全应充分考虑空间构造形式的影响;通过对烟气流动模式的独立房间尺寸设计和房间连通形式设计,可以有效地控制室内温度分布和烟气流动路径。

关键词:住宅建筑;建筑火灾;烟气流动;空间构造形式

住宅建筑火灾是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它涉及到住户的人身、财产等切身利益。相对于高大空间的公共建筑,中国住宅建筑空间较小,且多采用易燃性的家具、装修材料和电器,导致室内火灾荷载密度较高,火灾蔓延和烟气填充速度较快,火势不易控制;另外,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随高温烟气迅速向室内扩散,使火灾中人员安全受到较大的威胁[1]。统计显示[2],火灾中85%以上的人员死亡直接因素是吸入了烟尘或有毒气体而中毒窒息伤亡,高温烟气的流动又会造成火灾蔓延。从火灾后现场的调查发现,空间格局是导致火场扩大、烟气扩散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研究空间格局对室内火灾烟气流动的影响是一个重要课题。基于火灾安全观点的住宅空间设计,是目前降低住宅火灾损失的一个有效的技术手段。

郭 震,等:住宅建筑内火灾高温烟气流动数学模型

基于火焰物理特性及空间边界特性,许多学者开展了相关的空间火灾发展、烟气蔓延及有毒气体扩散等研究[34]。Brian等[5]利用试验方法验证了有毒气体随高温漂浮扩散过程,并提出空间形式是影响烟气流动的主要因素。Harrison[6]在进行大空间中庭建筑火灾烟气流动研究中发现,走廊宽度和层净高将决定高温烟气向中庭扩散的时间。此外,Poreh等[7]研究发现挡烟垂壁对减缓烟气水平扩散具有较大的作用。火灾的发生具有随机性,但是火灾产生的高温烟气流动受到建筑空间形式的影响。当建筑形式确定后,烟气的流动模式具有确定性,或是说如果掌握高温烟气流动与建筑空间形式的关系,则可以通过有效的建筑空间设计控制烟气的流动。

本文在建筑住宅单元模型的室内火灾升温及高温烟气流动试验结果基础上,在建筑住宅单元空间构造形式对室内火灾高温烟气流动的影响规律方面进行深入讨论。空间构造形式包括:房间高度、门洞尺寸、房间面积及各房间连通形式等。基于物理学观点对影响规律进行机理分析,进而建立空间因素与室内烟气流动的关系模型,旨在为限制或减缓高温烟气扩散的消防设计和住宅建筑火灾安全评价提供一些新思路。

1 住宅建筑的空间设计与主要构造

作为民用住宅空间结构,具有较强的功能性,而房间的分割或者称为户型是实现住宅功能最直接的表现。随着住宅建筑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户型可供选择。虽然户型种类良多,但是仍然可总结出一些规律。

1.1 住宅空间高度与单室面积

单元式住宅每个房间的独立性较强,相互之间均通过转换空间(枢纽空间)联系。通常设计中,客厅及主卧室属于大房间;厨房、卫生间、书房或贮藏室为小房间。当室内层净高确定后,每个独立房间的空间容积是确定的。以封闭单室火灾的观点,高温烟气在不同起火房间内填充的时间不同,房间越大烟气填充时间越长。然而,室门的存在势必造成高温烟气在完全填充房间前向外流动扩散。

1.2 门洞尺寸

门洞形式主要有2种,一种是有可开闭的室门,如卧室、厨房或书房;另一种是全开敞形式,如客厅、餐厅。前者门洞上方有一定高度的过墙,后者门洞高度基本等于室内净高。

高温烟气通过这2种门洞的形式是不同的。

1.3 枢纽联系空间构造

枢纽联系空间起到了连通独立房间的作用。通常单元型住宅建筑的枢纽空间面积相对较小,且密集的留设各独立房间的门洞开口。任何一个独立房间起火,高温烟气必然先流向枢纽联系空间,然后根据其他非起火房间与枢纽联系空间的连通方式向某个非起火房间流动。因此,可以认为枢纽联系空间的构造形式决定了高温烟气的流动趋势,具有分配高温烟气流动的特点,是影响高温烟气流动的主要空间因素。

2 住宅建筑火灾高温烟气流动试验结果分析

利用热电偶束量测了住宅建筑模型火灾过程的空间温度变化[8],按照理想气体状态,燃烧释放的轻物质及加热的空气形成漂浮的烟气流。因此,从空间温度场的分布可以间接获得高温烟气流的路径、烟气进入各房间的顺序及烟气流的热量变化。

2.1 温度场分布特征

以T1试验为例,分别讨论玻璃破碎前一刻(模型为封闭系统,不考虑室外气流的影响)的空间平面温度和竖向温度分布。

1)平面温度分布 由于热烟气受到浮力影响而漂浮在房间上部,因此将距天花板底150 mm处的测点位置温度绘于图1。图中圆圈表示测点,圆圈内部数字表示测点编号。

从图1可以看出以下几点特征:

(1)火源点附近具有全域最高温度,除了燃烧产生的热烟气外,还有较强的热辐射。

(2)远离火源点时,空间温度值逐渐减小,说明烟气向远端运动过程中热量出现损失,热损失是由于高温烟气湍流运动卷吸冷空气和热对流造成的。

(3)在相同水平位置,枢纽空间的的温差不大,而餐厅(6号测点)、书房(9号测点)两处误差达到108℃;由于3和5两点位于起火房间与枢纽空间连通处,且为全敞式连通形式,高温烟气可以无障碍流动;而9号位于有可开闭室门的房间,虽然试验中室门上方过墙为100容不迫mm高,但是流入室内的烟气温度仍旧有较大的降低。

(4)在有室门的卧室1和卧室2房间中,虽然8和10号位置靠近起火房间,但温度远低于其他室内测点,说明高温烟气运动方向受到空间格局的影响。当流动方向上无障碍时,高温烟气对后方房间影响很小;当流动方向上有阻碍时,高温烟气回流造成对后方房间的填充,如,8号位置温度要高于10号位置。

2)竖向温度分布 空间竖向温度变化反应了烟气层的竖向分布。提取起火房间、枢纽空间及餐厅的竖向温度绘于图2。

在靠近天花板底处的烟气层温度较高,在运动过程中卷吸冷空气,烟气层下降,温度降低。由于枢纽空间与起火房间的全开敞连通,该空间的竖向温度变化基本一致。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烟气层对空间竖向温度分布的2个特点:

(1)随着远离火源点,在烟气流动方向上,空间竖向温差也逐渐减小。

(2)在烟气流动方向的断面上,空间竖向温度变化基本一致。

2.2 起火位置与烟气流动关系

仍以T1试验为例,根据试验量测的温度值及烟气与温度的关系,将烟气流动路径及烟流量绘于图3。

由图3所示可知:

1)当非起火房间的门面对起火房间,该房间将进入较多的高温烟气,根据室内竖向温度变化的规律,可以认为该房间的升温是由于高温烟气层下沉到门上方过墙而溢入的。

2)当非起火房间的门背对起火房间,该房间进入的烟气量较少且温度较低,该房间的升温也是因高温烟气层下沉到门上方过墙而溢入的,下沉速度要小于1)的情况,这与烟气流动方向有关。

3)当非起火房间门与烟气流动方向平行时,起火房间位置对该房间温度几乎没有影响。

2.3 房间开口尺寸与烟气扩散关系

按照高温使燃烧产物漂浮而形成烟气层观点,结合前面的试验结果及图3所示,房间开口尺寸与烟气扩散具有如下关系:

1)全开敞形式,如,客厅、餐厅与枢纽空间的连通方式,高温烟气可以无障碍直接通过,烟层的热量损失主要是由于卷吸冷空气造成,若燃烧率稳定,烟气流出量不变,则改变全开敞开口宽度不会造成房间顶部的温度变化,而会增加烟层厚度,造成温度竖向分布值增加。

2)有可开闭的室门,如卧室、书房,类似挡烟垂壁的室门上方过墙起到了阻碍烟气流动的作用,若烟气层厚度不变,当改变过墙高度,烟气向室内的扩散形式将发生变化。

根据以上试验现象,可以看出起火房间容积决定了高温烟气向外溢出时间和温度,枢纽空间的构造形式决定了高温烟气流动路径。因此利用相关热力学和流体力学概念分别建立起火房间空间尺寸及枢纽空间构造形式2个主要因素与室内高温烟气流动的理论模型。

3 起火房间空间尺寸的影响

根据试验结果,在起火房间的火源点附近温度分布符合圆锥体模型。假定火源点在房间中部,浮力羽流不受墙壁的影响,而形成完整倒圆锥体[3],在燃烧焰火下方可以等效一个虚热源点,即倒圆锥尖,见图4所示,图中hs、hc、h0分别为虚火源点到天花板距离、室内层净高、燃烧物品高度;rs、r0分别为烟气锥在天花板底的扩散半径、燃烧火焰范围的半径。

4 枢纽空间构造形式的影响

虽然对于多室火灾烟气流动的研究已建立了场区网络的复合模型[12] ,将每个独立的房间(起火房间用场模型,非起火房间用区域模型)作为网络上的节点,连接这些独立房间的空间(枢纽空间)作为网络的干线。然而,对于单元型住宅而言,枢纽空间面积相对较小,又密集的留设各独立房间的门洞开口。另外,根据前文分析,空间因素又直接影响高温烟气的流动路径,所以对于单元型住宅建筑空间,枢纽空间的构成形式决定了高温烟气的流动路径和扩散方式,不能简单的将枢纽空间假定为网络干线。

关于枢纽空间可以总结为:1)门洞口上方垂壁可以有效的延缓高温烟气的进入,只有当烟气厚度达到垂壁高度后才开始向房间扩散。2)高温烟气进入枢纽空间后,平面任意方向速度可以认为相同。3)由于平面速度高于烟气下沉速度,高温烟气将先向无垂壁的开敞空间扩散,但是如果开敞空间与枢纽空间联通的开口面积较小时,枢纽空间的烟气排出量小于进入量,烟气层将下沉,达到垂壁高度后将向其他房间扩散。

因此,利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建立开敞空间最小开口宽度与枢纽空间的关系,以实现延缓高温烟气下沉,最大限度的控制烟气向所有房间扩散的时间。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是分析流体流动的常用方法,也可以称为动量方程的控制体法,它的积分表达式为:

将枢纽空间形式、烟气流入和流出绘于图5,其中枢纽空间为控制体(虚线内),烟气由某一起火房间流入,经由控制体向无垂壁空间流出(斜线区域),同时存在烟气下沉趋势。图中流入烟气生 现假定:

由于kh为大于1,k2h(kh-1)(k-1)-2是一个单调递增函数,根据式(16)可以得到以下几点:

1)开敞空间开口宽度b与火源烟气生成率ms成正比,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当火源功率较大时,开敞空间开口宽度应加宽,以减缓烟气向其他房间扩散。

2)开敞空间开口宽度b与枢纽空间面积As、净高度hc成反比,当枢纽空间面积较大或净高度较大时,开口宽度可以相应小一些,因为较大的枢纽空间面积或高度可以储纳较多烟气,延缓了烟气层下降。

3)开敞空间开口宽度b与垂壁高度hcb成反比,当垂壁高度较大时,开敞空间开口宽度可以小一些,较大的垂壁高度可以延缓烟气层的下沉,所以需要排出枢纽空间的烟气通量减小。

利用式(16)可以进行以下几点工作:

1)根据防火技术规范[14] 中火灾荷载密度的建议计算出火灾强度,然后利用该式设计枢纽空间与开敞空间之间联通的最小火灾安全宽度。

2)扩大开敞空间的开口宽度,使较多的烟气疏导到开敞空间,开敞空间按照火灾薄弱区进行加强设计,则可以提高住宅建筑的火灾安全系数,避免高温烟气延烧引起的结构连续性破坏。

3)对已建建筑可以利用该式评价其火灾安全等级。

5 结 论

以单元式住宅建筑为研究背景,利用室内火灾过程的高温烟气流动特性模型,对影响室内火灾高温烟气流动的空间构造形式进行了分析,分别建立了考虑起火房间尺寸、枢纽空间构造形式2个主要空间影响因素的烟气扩散计算模型。根据模型构成,在稳定火源情况下,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起火房间的尺寸构成了高温烟气流的边界条件,它将决定高温烟气填充和扩散的时间;利用式(9)或式(10)可以判断室内温度的分布或是进行空间尺寸设计以控制室内温度,对于式(9)或式(10)的验证工作将在后续研究中进行。

2)室门上方的过墙起到了阻碍烟气流动的作用,而全开敞空间将成为高温烟气无阻碍进入的空间,因此为减缓高温烟气全房间的扩散,应保证全开敞空间的开口尺寸满足式(16)要求。

3)枢纽空间是影响室内烟气流动路径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烟气流动方式设计的枢纽间,可以有效控制烟气全房间扩散时间,或是将某一房间设计为存烟空间,再加强其耐火性能的设计以提高住宅建筑的火灾安全。

4)影响烟气流动方式变化的因素还有房间的相对位置,室门上方的过墙高度,这将在后续的研究中利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天,张猛,薛亚辉.中原地区住宅卧室活动火灾荷载调查与统计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 2010, 19(4): 124128.

Li T, Zhang M,Xue Y H.Survey and statistical research on live fire loads of residential bedrooms in Central Plains region [J].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2010,19(4):124128.

[2]Hietaniemi J,Kallonen R,Mikkola E.Bu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selected substances production of heat, smoke and chemical species [J].Fire And Materials, 1999, 23(4): 171185.

[3]王厚华,李慧,熊杰.多功能建筑火灾人员安全疏散模拟[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8):11411145.

Wang H H,Li H,Xiong J.Simulation of safety evacuation in multibuilding fire [J].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10,38(8):11411145.

[4]Chen A P,Francis J,Dong X L,et al.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rate of gas temperature rise in enclosure fires [J].Fire Safety Journal,2011,46(7):397405.

[5]Lattimer B Y.The transport of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arbon monoxide to locations remote from the burning compartment [M].Nist, USA:1997.

[6]Harrison R.Smoke control in atrium buildings:A study of the thermal spill plume [R].Christchurch,New Zealand: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2004.

[7]Poreh M,Marshall N R,Regev A.Entrainment by adhered twodimensional plumes [J].Fire Safety Journal,2008,43(5):344350.

[8]郭震,袁迎曙.住宅建筑内火灾高温烟气流动规律试验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2,34(4):149156.

Guo Z,Yuan Y S.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uilding space constructions on hotsmoke flow in residential fire [J].Journal of Civil,Architectura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12,34(4):149156.

[9]Log T,Heskestad G.Temperatures of restricted turbulent fire plumes [J].Fire Safety Journal,1998,31(2):101115.

[10]Harrison R,Spearpoint M.The horizontal flow of gases below the spill edge of a balcony and an adhered thermal spill plum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2010,53(25/26):57925805.

[11]Harrison R,Spearpoint M.Physical scale modelling of adhered spill plume entrainment [J].Fire Safety Journal,2010,45(3):149158.

[12]Zhang G W, Zhu G Q,Wang X L, et al.The comparison of fire numerical simulations based on the large space factory fire experiment [J]. Procedia Engineering,2011,11:649657.

[13]Hinkley P L.Some notes on the control of smoke in enclosed shopping centres [R].Borehamwood,England,Fire Research Station,1971.

[14]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CECS 200:2006 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北京计划出版社,2006.

(编辑 王秀玲)

中原经济文化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高中语文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探究

3、用活动式教学解读身边的地域民俗文化

4、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

5、浅析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及保护策略

6、浅谈民俗文化的呈现和语文要素的落实

7、新媒体时代民俗文化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8、潍坊社区民俗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

9、民俗文化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10、城市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路径研究

11、陕西民俗文化网络传承与发展

12、建设文化生态 弘扬中国精神

13、浅析“一带一路”背景下陕北民俗文化对外传播

14、试论民俗文化中的教育意蕴

15、吉林满族民俗文化移动互联网传播的策略分析

16、民俗文化融入园本特色课程的价值、问题与优化策略

17、民俗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18、城镇进程中民俗文化保护探析

19、试论新疆的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与社会现代化新潮流

20、小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教育的渗透

21、民俗文化在黄冈市旅游标识中的应用

22、初中语文有关民俗文化的教学思考

23、东北民俗文化在动画影片中的综合体现

24、佐拉·尼尔·赫斯顿作品中的黑人民俗文化

25、民俗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途径分析

26、新形势下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分析

27、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与传播研究

28、幼儿园本土音乐文化在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29、乡村旅游发展中民俗文化资源的配置和保护

30、文化自信视域下岭南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

31、民族文化在丰富校园文化中的意义

32、从斯文·赫定的见闻纪略看开展内蒙古民俗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33、安徽民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

34、论中学历史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教育价值

35、特色小镇建设要打好“民俗文化牌”

36、平面设计中民俗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37、小学农村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实践探索

38、民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体现探析

39、新疆高校开设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有利条件及教学方法

40、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

41、大数据视角下民俗文化出版资源开发探寻

42、中国民俗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延伸

43、新疆昭苏县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44、“互联网+”促进民俗文化活态化

45、论媒介融合视阈下陕西民俗文化域外传播策略

46、民俗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刍议

47、高中语文古代文学作品民俗文化教学应用

48、民俗文化村的繁荣和发展

49、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探讨

上一篇:趣味学古诗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跟孤独经济有关的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