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论文题目范文

2023-09-23

西方经济学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普遍开设了“西方经济学”。由于该课程一般是在大一下学期开设的,因此很有必要把知识点传授和培养正确世界观与思维方式结合起来。开展“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两者结合的最佳途径。本文探讨应用型独立院校“西方经济学”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法和路径,从大量知识点中找出适合开展课程思政的内容,加以融入,并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熟练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更好地成为建设伟大祖国的栋梁之材。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西方经济学 课程思政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背景和目标

“西方经济学”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总结而形成的一门课程,二十世纪从国外引进,现成为中国各高校财经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需要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进行合理消化与吸收;独立学院是本科层次、三本招生院校,生源学习基础相对较差。通过本课程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将来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思维方式,将西方经济学的思想与中国实际经济的实践结合,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打下认识基础。

应用型本科独立院校是三本招生、一年级开始“西方经济学”学习,二十一世纪出生的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并没有成熟,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建设完全没有感受,对于市场经济尤其是转型时期的运行、困惑很熟悉,对于西方文化思潮、西方经济理论盲目崇拜。本课程基于中国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专业人才的基本目标,从课程教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人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导向、对比教学方法、价值引领作用,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结合,把传授专业知识和价值观引领塑造有机结合。“讲述”知识点后,着重进行“评析”教学环节,使学生明白西方资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又是如何表现的;现代经济学的科学方法、值得我们的学习点表现在哪里,需要条件支持的是哪些点,需要扬弃的点是哪些,避免对学生价值观形成产生误导;通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对比学习,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剖析,让学生明确,将西方经济学前提假设中的“利己自私”作为现实生活中为人处世的信条注定是行不通、行不远的,和谐社会的构建更需要每个人的“利他奉公”行为,更需要端正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应用型木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特点

一方面,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市场运行规律时有其合理性,对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必须在导论部分即向学生指明,“西方经济学”将研究对象定位为针对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跳过了生产资料与生产关系的分析,有阶级性。此外,西方经济学的出发点是“经济人”基本假设,即个体对自发利益的追求最终会促成社会利益的达成,但这个是基本假设,并非事实,和谐社会的构建更需要“利他奉公”。这些地方很有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和原理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批判性接受知识内容。

2.在知识讲授的基础上着重加入“评析”的教学环节

相对于以往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要注意,在知识点讲授之后应加入“评析”评析环节。该环节的开展可以是教师主导,也可以是教师引导和启发,让同学们加入进来,锻炼批判性思维,树立更加稳固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西方经济学里的帕累托最优,是微观经济学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目标。但是,现实中我们必须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仅仅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但是一个社会贫富分化不断拉大,基尼系数突破警戒线,会对全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在课堂知识点讲解后,非常有必要引导学生思考本部分内容,提出看法和建议。

比如说,西方主流经济学提出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社会总需求萎缩是非自愿失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致——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无政府性、整个社会生产能力的增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导致总供求与经济景气的波动。尤其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失业问题更加凸显了新古典主义理论中的市场机制调节引发的波动问题。我们要让学生懂得: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看待自己的劳动,让劳动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中具体开展课程思政的内容

以“西方经济学”教材内容为例,筛选适合开展课程思政的授课要点,选取对应的课程思政映射和融入点,如下表所示:

表1 “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授课要点及思政融入点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第一,建设“西方经济学”课程网站,组织“声、像、图、文”素材,分专题形成教学参考文献并辅助教学,比如课堂内可以播放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形象的图文可以提升学生对党和祖国的崇敬之情,增进民族自豪。可以运用表格、图形对比我国和西方国家在经济政策方面的实践,直观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健和有效性。课后,善于使用学习强国App中与“西方经济学”教学的相关资源。

第二,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总量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比较静态与动态分析方法、图像分析方法等,并通过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认知与感受抓住主干、去掉枝叶的思维,做好衔接工作,确保在价值观教育引导问题上保持步调一致。

第三,增加“西方经济学”虚拟仿真沙盘模拟实训。在沙盘模拟实训中,一部分学生模拟不同类型的市场,如自由竞争、垄断竞争、寡頭和垄断市场的厂商的市场行为,一部分学生充当消费者,还有一部分则代表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市场主体的出发点和经济选择,微观利益和宏观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和协调。更直观地体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实行师生双向评定考核。加强师生间的课前、课中、课后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点理解掌握和思想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并开导解决。同时,增加课堂讨论及课程论文中的评分标准增加思政因素得分占比,将课程思政的实践贯穿整个课前、课中和课后。

第五,西方经济学的各位任课教师集体备课,就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沟通,尤其加强和思政课及辅导员的交流和沟通,才能真正将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当中。

四、结语

针对应用型独立院校“西方经济”的课程思政建设,重在传授知识点的同时进行及时的评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运用于我国经济建设中。

参考文献:

[1]韩雪.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以微观经济学课程为例[J].农场经济管理,2020(09).

[2]张纯记.论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J].高教学刊.2020(02).

[3]肖咏嶷.新阶段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20(32).

[4]“西方经济学”编写组.西方经济学(上·下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

西方经济学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研究

一、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西方经济学是伴随着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生和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学科,具有如下特点:

1.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西方经济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产生而产生的,并不断发展完善。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再到凯恩斯经济学,最后到当代西方经济学,具有很长时间的发展、修正和完善过程,其基本理论经历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检验,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2.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综合性。西方经济学由众多西方经济学学派中占主流地位的经济理论和学识观点构成的。如按其对市场机制作用认识上的不同可分为新旧古典经济学派和新旧凯恩斯学派;按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众多的西方经济学派、经济著作、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中,有些是相互补充的,有些则是相互对立的,如持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观点在分析方法上不同,但最终却得到相同的结论。

3.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具有普遍性。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性。其中的供求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理论等对所有的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4.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广泛运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来加以论证,多为实证分析。在基本理论的论述中多将预言逻辑分析方法与数学分析方法相结合,既有抽象的概念,又有形象的图像;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特别是边际分析和均衡分析。

5.西方经济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如何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问题,进一步地说,它研究的是市场机制条件下经济运行状态及政府、厂商和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并提出一些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管理方法。因此,西方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学习西方经济学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二、学习西方经济学应该避免的误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高等学校经济系以及工科院校的管理系陆续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课程,这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但中国现行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大多是以现行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为基础编写而成,只包括整个资产阶级经济学学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导致了中国大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时产生一些误区。比如:忽视西方经济学的阶级性和忽视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等等。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认为西方经济学等于资产阶级理论,等于反动的理论,而采取一概否定,一概排斥的态度,往往在没有弄清问题情况下,就不加分析地进行批判,严重阻碍了人们的学术视线,败坏了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这不是科学的学习态度。然而,如今,却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即本文提出的两个误区。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和学者认为西方经济学是唯一的现代经济学,应以西方经济学来改造、代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张全盘地接收,全盘照抄,完全成了西方经济学说的俘虏。这同样不是科学的态度。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对待西方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认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可以借鉴的,什么是应该摒弃的,避免走入学习的误区。

三、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与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1.学科流派众多,学生难于区分差别。西方经济学是中国高校经管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经济学在产生之后在各个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各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发展得以紧密结合,关于同一经济问题,不同的学派也给予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对于中国传统教育培养的高校学生,也很难理清思路去辨别哪种理论是主导的,这就对学生的课后阅读和对理论体系的把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研究方法多样,学生难于理解掌握。与其他经管类课程不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它包括: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数理公式分析、几何模型分析等等。实际上,该门学科大体上分成三种层次:经济学原理或经济学基础、中级微宏观经济学、高级微宏观经济学。层次越高理论体系中包含的数理知识和模型说明就越多,历届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大多产生在经济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领域。这对首次接触到经济学的高校学生同样是个考验,因为同学们在从前的学习中已经习惯文和理的区别,把二者有机的结合是一个大的挑战,一旦对数理模型失去信心,经济学是学不好的。

3.理论体系庞杂,初学者难于分清脉络。西方经济学涉及到微宏观两个大的门类,而两个主要门类之下有划分成诸多的章节,实际上作为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涵盖了几乎所有其他专业课的基础知识,比如:微观经济学包括消费者需求理论、生产者理论、效用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微观经济政策等;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总量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理论等。如此多的理论体系让学生在一次的教学周期内掌握,融会贯通,分清知识脉络,学生的学习压力是非常大的。

4.知识体系更新迅速,教师难于及时调整。由于经济学的学科特点,要求相关的理论知识必须和现实的发展紧密结合,才具有生命力,所以该门课程的理论体系相比其他学科更新较快。国外的西方经济学的教材几乎每一两年就要再版,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已经发行到了第十七版;哈佛大学教授格利高利·曼昆1995年的《经济学》著作,被称作“最受欢迎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已经发行了第五版,几乎两年就会改换版本。这种版式的调整包含了案例的不断更新和理论知识的改动与补充。任课教师必须要及时掌握知识点的更新、新理论的补充及案例的调整。

四、改进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想法:

1.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网络里面有丰富的资源,有大量的西方经济学学习资料和各种各样的案例,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可以使枯燥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生动的经济实践联系在一起。

2.加强和完善中国经济学案例教学体系。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经济学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和分析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能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建立科学合理、并能给予案例教学以充分重视的经济学教学体系,是全面完成经济学教学目标和培养经济学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因此,对加强和完善中国经济学案例教学提出如下设想:一是明确经济学案例的选编原则;二是科学划分经济学案例的不同类型;三是科学组织经济学案例教学。

3.素质教育与西方经济学教学结合:(1)素质教育要求西方经济学教学树立新的教学理念。(2)素质教育要求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3)素质教育要求西方经济学课程考试制度的改进。

4.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既要进行静态分析又要进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基本区别在于,前者不考虑时间因素,而后者考虑时间因素,换句话说,静态分析考察一定时期内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动态分析考察各种变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动情况。静态分析主要是一种横断面分析,不涉及时间因素所引起的变动。把均衡分析与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三种分析工具: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均衡分析。静态分析要说明各种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的条件,比较静态均衡分析要说明从一种均衡状态变动到另一种均衡状态的过程,动态均衡分析则要在引进时间因素的基础上说明均衡的实际变化过程。

五、注意西方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与众多相关学科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而且它与其他很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使得西方经济学不仅仅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的基础课,对其他很多学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西方经济学与数学:西方经济学以数学为工具,大量采用数学的分析方法,尤其是边际的分析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边际”讲清楚了,这样所有边际的概念,像边际效用、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产量等核心概念就很容易理解了。

2.西方经济学与心理学: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经济活动的社会科学,人的心理在经济决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比如,微观经济学中的效用论、宏观经济学中货币市场关于货币的需求动机理论等等都和人的心理密切相关。讲清楚人的心理特征对于理解这些内容具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白韬哲.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3).

[2]刘西平.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探讨[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1).

[3]钟世洪,边俊杰.经济学教改的相关问题:上[J].集团经济研究,2005,(7)

西方经济学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教学当中使用最为普遍、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被国内外教育学家公认的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西方经济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但是如何在课堂中使用案例,使用什么样的案例,是采用教师直接讲述的方法,还是和学生讨论的方法,还是其他的什么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西方经济学;应用效果

一、研究意义和背景

西方经济学是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石,除了经管类的学生必须学习这门课程,很多学校的其他专业学生也开设了這门课程。因为经济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就像《财经郎眼》这个节目中的口号所说的:生活无处不经济。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就开始奉行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主张政府应该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有所作为。国家干预经济,成功地帮助资本主义世界走出了经济危机的泥潭,众多的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等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世界经济强国。在这些国家的发展历程中,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功不可没,虽然很多理论有争论,有各种不同的观点,甚至有批判,但是西方经济学也正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完善,在百家争鸣的各种理论中不断发展,适应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现实经济社会。尽管有各种争论和争议,但是西方经济学的很多基础理论在现实的经济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决策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不仅对西方国家,而且对于我国来讲,西方经济学中的核心基础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鉴于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就要求我们要去学好它,研究如何更好地加以运用,并且在理论的基础上,不断用实践去完善丰富它,甚至去修正理论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之处。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案例分析法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

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内容庞杂,理论多,涉及的范围广,既要将理论讲透,又要深入学习运用案例,时间上比较紧。除了文字叙述之外,理论分析中运用了大量的模型、公式,运用到了高等数学的知识,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普遍老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特别是一些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在看见公式、模型和各种图表之后,就产生了学习的畏惧心理,越是看不懂听不懂,就越是不愿意、不喜欢学,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比较难,有的学生在学习过后仍然感觉茫然

西方经济学中的很多理论虽然是从现实经济中来,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抽象得到具有一般规律的结论,有的也是人们的经验总结。一些经济模型的前提假设条件虽然不完全符合实际,但是是必要的,因为现实经济纷繁复杂,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如果没有前提假设条件,就无法构建模型,得不出任何的结论。严苛的前提假设条件,再加上各种公式,坐标曲线,组成的模型让人感觉眼花缭乱,如果没有很好的案例去深入到这些理论之中,将学生从理论中拉回到现实生活,就会让人感觉人云亦云,理论空洞不切合实际,学了半天不知道这些理论到底有什么用,有的学生在学习过后仍然感觉茫然。如何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复杂的理论简单化,还原到现实中,是我们作为教学工作者需要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案例更新速度快,对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西方经济学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一些案例需要不断地实时更新,因为经济状况是千变万化的,比方说GDP这样的宏观经济数据,就需要每年进行更新,如果在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时,还总是在用以前的数据,就很难说明问题,也不易被学生接受。还有国家的一些宏观经济政策,也总是在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行为,也在适时而动,如果不随着时事去更新案例,一直使用已经过时的陈旧案例,一是不能说明当前的经济形势,二是不能和过去做比较,三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西方经济学不像一些学科比如数学、英语、力学等,案例可以相对比较固定,它是一门时效性要求比较强的学科。案例的更新速度快,也对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案例分析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一)纯理论无案例分析

西方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都比较抽象,特别是使用众多模型来进行表述的方式,增加了初学者对它产生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如果仅仅是纯理论讲述,势必达不到良好的效果,也容易让人遗忘,更谈不上对理论的深刻理解,难以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和实用之处。抽象的理论往往让人感觉枯燥无味,提不起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倦感。

(二)案例较长,紧接理论之后,主要由教师陈述无讨论

如果案例比较长,主要由教师陈述且没有讨论,学生会产生疲倦感,而且是长时间被动接受理论,自己没有参与其中,会比较难找到学习的成就感,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冗长的案例也会压缩理论的讲述时间,影响教学进度。

(三)提出问题,由学生讨论,讨论之后由教师陈述理论

在叙述一个理论之前,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作为案例,引导学生讨论,讨论之后由教师总结,再陈述理论。这种方法也能起到相对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自己参与进来,积极思考问题,能找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兴趣。但是这种方法对于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对讨论的问题比较熟悉,能灵活应对在讨论过程中遇见的各种状况,总结的时候也需要有一些自己的见解。教师在讨论中起到引导和主导作用,也需要合理把握时间,时间短内容少难以说明问题,时间长又会喧宾夺主影响进度。

(四)案例长度适中,教师陈述之后再讲解理论

如果案例长度适中且比较新颖,来回穿插于理论之中,就能起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吸引学生注意,一会轻松,一会严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疲劳感。这种方法也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案例的选取和案例融入理论中的节奏掌控,且案例的选取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冗余部分少。

就以上所列举的几种情况,第三和第四种都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能将这两种方法交替灵活运用,相信一定会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改进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的建议

(一)教师需加强学习,具备扎实的功底才能将案例灵活运用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深有体会,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要做一名好老师,就需要不断地勤奋学习,提升业务水平。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将每一个知识点吃透弄懂,才能熟能生巧,将各种案例灵活运用于课堂之中,胸有成竹,才能抛开教案,游刃有余。而且除了西方经济学的教材之外,还需要多看其他专业书籍,才能触类旁通,在编写案例时才有更多的素材,也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感觉更加实用。笔者曾经听过一位教授的讲座,他说一个老师要想上好一门课,不能只看教材那一本书,确实很有道理,让人感觉受益匪浅。

(二)案例需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经典案例与时事并用

新颖的案例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微观经济学中有一个边际效用递减理论,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教学,也许一个案例涉及到好几个知识点,但是如果重复使用,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案例的推陈出新,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时事新闻,并把一些比较具代表性的时事编写成案例,放到课堂中来。当然经典的案例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将经典案例与时事并用,然后将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相信更能说明问题。

(三)讨论式的案例能取得较好效果,应尽可能采用

讨论式的案例,能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能使老师与学生有更多的互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讓老师和学生交流思想,在探讨中学习,成功的讨论式案例能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应尽可能采用。

(四)注意案例的长短,并且合理穿插于课堂之中

教学中应尽量避免长篇的案例,选取一些言简意赅,没有冗余,长度适中的案例。并且合理穿插于课堂之中。西方经济学由于运用到了数学公式和模型,课后也有一些习题,可以将这些习题作为案例放入课堂,先由学生做再讲解,理论陈述与讨论、案例分析、习题交替进行,有助于消除学生疲劳感。就像一个人坐多了想站起来,站多了又想睡一睡,是一样的道理。

(五)增强案例的趣味性,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教师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和引用别人的案例相比较,学生往往对前者更感兴趣。有趣的案例,需要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而要用自己的体会编写案例,就需要教师多走、多看、多想,多外出学习,多参加各种学术活动,见多识广,才能有更多的素材编写成案例。同时也需要老师平时注意收集各种趣闻趣事,慢慢积累,增强案例的趣闻性,提高理论的实用性,必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论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本文对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比较,最终得出结论:要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提升业务水平,不断更新案例,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同时注意案例的长短,与理论分析、讨论、习题交替进行,增强案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相信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向阳.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4,(08).

[2]宋宝莉.案例教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1,(06).

[3]李雪苑.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思考与建议[J].财会月刊,2013,(04).

西方经济学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创新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包括创新的内涵释义、本质作用、核心内容、关键环节、价值立场、目标指向等多个方面。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创新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对于提升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创新;科技创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习近平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发展新阶段需要新动能引领的现实需求,对创新进行了内涵深刻且立意高远的论述,科学回答了创新的内涵、本质作用、核心内容、关键环节、价值立场、目标指向等基本问题,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而且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树立了价值准则,提供了方法指引、行动指南。

一、创新的内涵释义:“推陈出新”和“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

西方创新理论先驱熊彼特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创新进行定义,认为创新是“执行新的组合”[1],包括新产品、新生产方式、新市场、新原材料供应来源、新生产组织方式五种形式。而马克思从实践哲学的视角对创新内涵作了一般化的理解,认为创新是现实的人面对新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从事一种前人未曾从事过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是超越于常规实践的一种更高级的实践方式——“革命的实践”[2]。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关于创新的理解可以包容西方经济学的创新内涵”[3]。

梳理习近平关于创新的论述发现,习近平没有对“创新是什么?”作过熊彼特式的明确定义,也没有作过马克思式的探讨,而是通过引用“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日新者必日退”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表达创新之义的历史名言来回答对创新内涵的理解,表示创新是不断创造出新事物的创造性实践过程。新事物是相对于旧事物而言的,创新是一个“破旧”和“立新”统一的过程。习近平所认为的创新是“推陈出新”和“与时俱进”过程的统一体,既包含坚守本根、繼承优秀传统基础上的“推陈出新”,又包含顺应时代、时局变化的主动求变、开拓创新。

第一,创新是基于继承的“推陈出新”

习近平指出,“创新的实质效果是优胜劣汰、破旧立新”[4]55。在习近平看来,创新并非丢弃历史,抛弃传统,完全排除掉已有的成果而创造出一个新东西取代之,而是对原有东西进行优劣甄别,对积极的、有用的方面进行保留,并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创造性发展,把消极、无用的方面淘汰掉。习近平在论述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时,这一观点更加鲜明。他指出,对传统文化要进行优劣甄别、合理扬弃,继承那些对今天发展仍然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的好的部分,淘汰掉负面的、不好的部分,取之精华,进行传承,而不是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原因在于,历史是现实的根源,新事物都是由旧事物发展而来的。今天我们开创的新局面来自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多年历史的深厚沉淀,来自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艰苦卓绝地进行民主革命、奋发图强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而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厚重奠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5]67,需要实现历史、现实、未来的一以贯之。

对当下中国来说,只有继承和创新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保证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能够源远流长,被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续发扬;只有在继承中不断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好,不入改旗易帜的“歧途”。习近平从关系到中华文明赓续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与发展的深层次和根本性问题的高度,阐明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指明了创新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指出,“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5]164。继承是创新的前提,一定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好,把我们党和人民已创造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果传承好,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才能不断铸就出新辉煌。

第二,创新是顺应变化的“与时俱进”

“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6]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看来,世界万物,不管是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界,静止不变是相对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习近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想,始终坚持用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看待创新,认为创新是随着时代变化的主动求变、顺应时代发展的开拓创新。

“变”是永恒的,世界上一切事物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变化,社会总是在变化中不断更迭、出新,层出不穷地产生新情况新问题。对于这些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有一些可以依靠老经验、用老办法来应对和解决,但很大一部分老经验、老办法不能再起作用。假如我们固守不变,坚持用老经验、用老办法来应对和解决新问题,就会出现刻舟求剑的荒诞之举。特别是在今天这个创新步伐加快、呈现日新月异态势的变革时代,一定要“应时而变,应势而变,不断开拓创新”[7]。习近平反复提及的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创新创造的氛围,把创新贯穿于一切工作中、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用与时俱进的追新勇气改革、创新一切落后于时代的旧观念、旧思想、旧方式,清除旧的机制体制中束缚社会发展的枷锁。

二、创新的本质作用: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8]的重要观点,清晰地指出了创新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强调创新在事物向前发展中起着第一动力的作用。习近平从十八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科技创新成为塑造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格局主导力量的历史发展逻辑,从我国需要依靠创新解决当前面临着的发展不平衡、不稳定、不可持续的现实关切,从未来发展需要依靠创新引领、塑造更多先发优势三个方面对“创新是发展第一动力”的本质作用进行了深刻的阐释。

第一,从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看,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决定着大国间博弈的兴衰成败,决定着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格局

在2016年1月18日召開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习近平通过回顾近代以来发生的两次科学革命、三次技术和工业革命主导重塑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历史,揭示创新是发展第一动力规律。从本质上说,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大国间的竞争实质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具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成为世界强国的前提条件和能力基础。英国凭借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第一大强国,美国依靠第二次产业革命赶超英国成为世界霸主,并依仗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稳固世界霸主地位的崛起之路,说明了创新决定着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只有占据世界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才能成为世界发展的中心。

第二,创新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的根本出路

习近平指出,创新是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顽疾性问题的根本出路,关键点在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当前,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已经趋于疲软,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紧缩的国际消费需求,高风险的政府债务危机等都意味着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对拉升经济增长失去了效力,亟待对发展动力进行转换,实现创新驱动型发展新模式。创新驱动是一种优越于传统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它将彻底摆脱传统发展模式对资源、资本、劳动力规模和数量的依赖,而是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品质量,实现高效生产、高端供给、高质量发展,从而解决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单位GDP能耗大、低端产能过剩、环境污染严重、处于国际产业链中低端,经济结构不平衡、不协调、动力不强劲等问题。

第三,创新是塑造引领型发展的重要引擎

习近平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4]7。开创美好未来,把我国从现阶段的世界发展跑道上的“跟跑者”“并跑者”转变为“领跑者”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在关键核心技术上的超越,在新兴前沿领域上的引领,夺取全球科技创新主动权和制高点。用科技创新的先发优势赢取世界发展主动权,创造出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绝对优势的产业,为牵引世界经济持续向好发展释放出更多新动能,实现主导者、引领者的国际身份跃升。

三、创新的核心内容: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9]。可以看出,习近平对创新的核心内容有了明确的指向,即着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四个创新”的提出鲜明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作用。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基本实践活动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生产实践和精神生产实践三种基本形式的实践原理出发,变革物质生产形态的科技创新对应于物质生产实践范畴,变革人的精神生产形态的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对应于精神生产实践范畴,变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的制度创新对应于社会关系生产实践范畴;从社会有机体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大基本要素看,科技创新起到变革社会生产力作用,制度创新主要起到变革社会生产关系及与之相应的政治上层建筑的作用,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起到变革社会思想观念的作用。可以说,四个创新涵盖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对创新形式的一般性概括。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推进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机理完全符合唯物主义历史观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科技创新是催生出新发展的关键动能,是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核心变革力量。习近平指出,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谁牵住了这个牛鼻子,谁就能在发展上获得先机,赢得优势。牢牢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是我国现阶段能否越过“中等收入陷进”,推进经济持续向好,产业结构提质升级的战略选择。在重要领域取得核心技术攻关,在前沿科学领域、战略新兴技术领域拥有居于世界一流水平的前沿科技是我国能否实现引领型发展,进入世界创新强国之列,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关键力量。

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其成果是指导人们进行创新实践的科学指南。习近平认为,理论创新的使命在于主动顺应时代变化、实践新要求,不断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能有效回答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世界瞬息万变,只有让理论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才能实现用专属自己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用原创性、符合自身发展逻辑的理念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拓新事业、创造新辉煌。

制度创新是支撑社会不断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力量。不断完善国家的治理机制体制能够为发展创造优越的制度环境。习近平指出,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进行制度创新、推进国家体制机制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通过制度创新,对不适应发展需要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进行改革,又根据形势变化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不断提升制度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不断增强制度优势,提升治理效能。

文化创新是鼓动社会不断取得发展新突破的精神动能,其成果是不断激励人们艰苦干事创业和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习近平认为文化创新是坚守中华文化本根立场和与时俱进的统一体,“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10]。要积极为新时代中国,为当代中国人民画像、立传、明德,使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精神禀赋和优质基因,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在新时代得到传承和发展,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这四个创新活动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协同互动的统一体,共同作用于引领当下和未来中国的发展,协力推进经济富裕充足、社会公平和谐、生态良好优美、政治民主文明、文化繁荣兴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是新时代中国创新实践的内核。其中,科技创新居于全面创新的核心位置,对国家发展全局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和引领性作用。制度创新作为动力机制保障,能为科技创新扫除制约其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文化创新作为精神动力,是支撑和塑造创新文化、鼓励人们奋勇向前的重要因素。理论创新是指引国家发展转型和发展理念变革的先导,对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都具有指引性作用。

四、创新的关键环节: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4]116。没有人才上的优势,没有培养出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就不可能占有科技创新优势,研发出具有世界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习近平对我国当前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强调“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11]。

第一,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用好用活人才

“致天下之治在人才”。管理人才是用好用活人才的关键。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让各类人才创新智慧竞相迸发。习近平针对科学家、科研人员、企业家三类人才的特点,提出了因才施策的人才激励方案。对于科学家而言,习近平认为要尊重科学研究的规律和特性,给予科学家更加宽松、包容、自由的科研空间和充分的科研时间,不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研究,不用行政化管理方式约束科学家的科研自由,不用“国家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把科学家捆死,让科学家能够静得下心作研究,沉得下去攻难题,心无旁骛出成果。对于科技人员来说,习近平认为要完善好知识产权运用、保护机制和人才评价体系,强化分配、激励机制,让科技人员的付出得到合理回报,使他们“名利双收”。对于企业家人才来说,习近平认为要切实依法保护企业家的财产权和创新收益,营造公平竞争、良好健康的营商环境,用财政补贴、降税减费、贷款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家大胆进行创新,激发出他们的创新热情。

第二,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是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需学前教育、中小学基础教育打基础,本科教育立根本、研究生教育“壮筋骨”。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部署,把“双一流”建设作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以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教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主体。教师的专业水准、师德风范直接影响到青年人才的培养效果。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为保证教师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意见》指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要自觉承担起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等七个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第三,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广纳海外优秀人才

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4]115。人才的对外开放不仅体现在让国内人才“走出去”,学习国外的科研技术经验,还体现在把国外的高水平人才“引进来”,为我所用,参与到我国科技事业中。“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习近平认为,“择天下英才而用之”需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要用事业吸引高端人才,积极营造尊重、关心、支持外国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为此,他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外国人才引进体制机制,在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评价奖励、住房生活保障等上下功夫,切实保护外国人才的合法权益,让有志于来华发展的外国人能够安心下来努力工作。同时,习近平要求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用人单位要充分发挥作用,做到精准挑选人才,精心服务人才施展才能,让外国人才的专长与中国发展的需求紧密契合,为中国科技创新事业发挥应有作用。

五、创新的价值立场:以人民为中心

创新作为创造性实践活动是依靠少数人还是大多数人?是为了创新者自身的利益还是为了让大多数人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习近平对此作了明确回答,确立起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鲜明地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旨在追求資本逐利最大化、以满足少数人利益的价值立场。习近平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新中国创新实践取得的辉煌成就之路就是一条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紧紧依靠人民创新创造而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成功之路。“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在新时代,必须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价值立场,开拓进取,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之路。

第一,坚持一切创新依靠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创新社会制度,创造社会新产品的决定性力量。改革开放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成功的创新实践,习近平指出改革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是全体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取得的伟大成就。这既是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对今后如何坚持创新发展,继续深化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指南。因此,在新时代深化改革,大举创新,同样必须牢牢依靠人民的创造力量,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激发人民的创新热情,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支持、参与创新的浓厚氛围。

第二,坚持一切创新为了人民

习近平指出,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我国,创新活动的使命和目的也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中心,围绕人民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了“创新要实”的要求。这个“实”最根本地体现在创新要实实在在地满足人民利益,让人民在创新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为增进人民福祉,增强人民在新时代的幸福感,更好地享受物质文化生活、精神文化生活、政治文化生活、生态健康生活,习近平对各类创新活动如何践行为人民的价值导向作了明确规定。理论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为人民述学立论,深入研究和解答人民群众实际生活中面临的重大问题;科技创新要同人民需求相结合,为人民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提供技术支撑;制度创新要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文化创新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根本方向”[10]160,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第三,坚持创新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习近平强调,一定要做到“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2]。人民是创新实践的主体,是创新推动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的重要贡献力量。创新成果让人民享有是对人民在创新中付出劳力、智力、精力、耐力的一份回报,一份肯定。劳有所得、劳有所获,人民劳动的成果应该由自己来支配和享受。这就鲜明地体现出社会主义创新价值理念与西方资本主义创新价值理念的本质区别,创新成果归属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掌握社会资本的少部分人。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全体人民一起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享有创新实践的美好成就。只有全体人民能够公平地享有创新成果,在创新创造中获得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均等机会,在创新中享受幸福,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所指向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六、创新的目标指向: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目的性是人类实践的基本特征,是人开展实践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在要素。习近平对新时代的创新目的作了明确规定,认为创新作为国家赖之以强、人民生活赖之以好的驱动力量,在目标指向上与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与中国人民“两个一百年”伟大复兴梦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围绕这个伟大目标,习近平从四个创新活动在实现民族复兴梦中的作用出发,明确了各自的使命任务。

第一,科技创新的目标:建立科技创新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13]。这就为当前科技创新指明了目标,即建成科技强国,为“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科技实力强大能为国家强盛打下牢固的基石。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无不都是凭借强大的科技力量一振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的。当前,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之际,在发展面临国内外双重压力和挑战之下,更加需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国内经济实现动力的变革、结构的转型升级,完成供给侧改革任务,实现国内大循环,助推经济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为维护国家安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高要求提供充足而强大的科技供给;同时,需要依靠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供给、前沿核心科技的重大突破以完全摆脱西方科技制裁和封锁,为国家强盛发展提供强劲的科学技术支撑。

第二,理论创新的目标:构建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先进的思想引领

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14]。也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发展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作支撑。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作为指引人们实践开拓创新的重要指南,起着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在西方,没有但丁、薄伽丘、达·芬奇、伽利略、托马斯·莫尔、康帕内拉等一大批文化和思想大家对人性、科学、真理的呼唤,对新社会的畅想,就不会使西方告别蒙昧的中世纪,迎来资本主义社会“新曙光”;在我国,没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没有马克思主义伟大思想传入,就不会有伟大思想之光引领中国人民从受压迫、受奴役的旧中国进入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先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作思想引领。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国内国际发展出现的新形势、新挑战、新期待、新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应紧跟形势变化,不断创新,发出时代之先声,对国家发展、党执政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理论回应,为社会主义强国建设提供先进思想指引。

第三,制度创新的目标: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优越的制度保障

习近平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国家的兴旺发达、长治久安,人民的幸福安康密切相关。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活力取决于在制度上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实现民族复兴具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新中国70多年来的辉煌发展从根本上得力于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力于对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与时俱进的完善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推进制度创新,完善好国家治理体系,强化制度优势,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优越的制度保证。

第四,文化创新的目标: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习近平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5]。这意味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建成与之相匹配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全社会树立起引导人民积极向上向善,不斷给予人民精神鼓舞、道德教化、厚植信念的先进价值观念,建立好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文化强国是建设现代化强国之要。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物质文明的不断繁荣丰富,文化要与时俱进,积极传承与创新,不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强大的精神伟力。

参考文献:

[1]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73.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3] 黄群慧,李晓华.创新发展理念:发展观的重大突破[J].经济管理,2016(11):2.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9.

[7] 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35.

[8]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480.

[9]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133.

[1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1]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EB/OL].(2014-08-18)[2020-10-10]中央政府门户网, http://www.gov.cn/xinwen/2014-08/18/content_2736502.htm,2014-08-18.

[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96.

[13]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

[14]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

[1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

责任编辑:袁建涛

西方经济学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探讨;创新

一、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1.严密的逻辑体系

经济学研究人类个体和集体在生产、消费、交换等社会活动中的理性行为以及他们在这些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微观经济学以经济中的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消费者、生产者、资源拥有者的决策规律,以及它们在消费、生产、交换等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微观经济学对经济个体作了一些公理性的基本假设,对所研究的问题和给定的条件有明确的定义,从前提到结论之间的推论合乎严格的形式逻辑规范,提示经济个体的行为规律。宏观经济学对总体行为进行考察,同样以理性主义的假定为前提,提示总体行为的规律。一般地说,经济学家总是以决策者是“理性的”为出发点来研究问题、构建理论。

2.清晰的经济学方法体系

经济学之所以异于其他社会学科,在于它分析问题的方法,如实证研究方法与规范研究方法;长期与短期分析方法;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方法等。经济学方法反映在经济学理论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之中,从经济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理论假设、基本原理到政策主张,都渗透着经济学方法论的思想。

3.数学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20世纪60年代以来,数学分析工具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几乎涉及了经济学的所有论题。数学是最严谨的一种形式逻辑,借助数学模型可以把逻辑关系一步步推演下来,做到严密精确。简洁恰当的数学模型有助于理解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解释经济现象,预测经济现象。

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创新方法

针对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创新教育理念,要把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放在首要位置;把注重知识与注重综合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把强调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方向结合起来,最终达到促使学生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独立学习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的教学目标。

1.训练经济学思维

教学要认真考虑这样一个事实,即一门课程不但 要反映知识本身的性质,而且还要反映求知者的本质和知识的获得过程。教一门课,不是建造有关这一科目的一个小型的现代图书室,而是使学生亲自像一名数学家那样思考数学,像一名史学家那样思考史学,使知识的获得过程体现出来;象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了解经济学家如何研究他们的领域,这需要通过教学创新来完成。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授之以鱼”,而且更要“授之以渔”;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播,而且更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研究、分析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创新实践教学

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切入点”,也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深化对经济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经济学教育极为重要的环节。我们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大课堂开展社会调研,在此基础上,聚焦热点、难点和兴趣问题,并围绕理论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由于学生参加了社会实践,是带着问题去学习的,对课程有着极浓厚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人们的现实生活,使人们更好地生活与发展,脱离实际生活的经济理论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教学中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可以列举实例对原理进行分析。例如,讲授弹性理论,可以列举我们身边的事说明弹性理论在价格上的应用,像弹性系数较小的生活必需品如食品、房屋、公共交通、看病医疗等,价格上涨人们的消费支出增加,影响人们的生活;弹性系数较大的奢侈品,价格上涨,对奢侈品的需求量会减少,但不会影响人们的具体生活。

4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一个十分有效的工具,经典的“蜜蜂与果园”、“灯塔”、“搭便车”等案例已深入人心。案例教学能把生活中一些活生生的事实摆在学生面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经济理论的理解。

实验教学法。课堂实验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教学手段,是一种专门用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原理的互动的简短的游戏。学生利用课堂实验可以检验理论和发现理论,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和自信心。

讨论教学法。教学中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关教学内容的讨论,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性,促进研讨的深化,最后教师可以对讨论过程进行总结和提炼,引导学生形成对知识概括性理解。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经济数学教学改革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教师越来越意识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效率,如课堂信息量大,能分析和强化难点,且用课件呈现的知识点比较直观和形象,给学生留下印象深刻等。例如在讲解定积分概念时,可以利用软件先画一个漂亮的形状不规则的孤岛,然后向学生提问怎样求它的面积,从而引进曲边梯形的概念,这样比直接给出曲边梯形概念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接着利用Powerpoint软件通过自定义动画让曲边梯形底边无限细分的效果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可以轻松化解如何求曲边梯形的面积这个难点,从而顺利地引进定积分概念。

但考虑到经济数学的数学性,也不能完全采用多媒体教学。如线性代数中的行列式和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等计算过程还是用黑板书写思路清晰,节奏得当。因此针对经济数学基础的课程特点,需要将传统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两种方式有机地融合起来,优化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熊毅.现代经济学教学的特殊性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

[2]盧华丽.浅议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09,(8).

[3]王文青等.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4):59-64.

作者简介:

黄敏,(1977.5—)女,湖南长沙,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西方经济学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与手机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也加快了。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因其自身特有的优点,成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模式将成为今后学习的新趋势。在这种条件下,对基于智能手机辅助的移动学习进行可行性分析,并詳细探讨学习者如何有效地利用智能手机的特点来辅助《西方经济学》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关键词】智能手机 移动学习 西方经济学

一、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在西方经济学中应用的难点

(一)普及不够到位,认识有待提高

尽管智能手机拥有率高、功能齐全,但开放教育的学生年纪偏大,只倾向使用操作简单的功能,对一些复杂的技巧性功能就忽略不见,没有合理、有效的真正利用起移动设备。有的学生对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不接受或重视度不够,也有的学生对新型学习方式的学习兴奋只是暂时的,据调查显示,很多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用在玩微信、玩游戏、刷微博等娱乐性项目,而真正用在移动学习上的很少。

(二)传输质量欠佳,影响学习效果

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在某些地方,网络速度慢、成本高,传输质量差。不仅有时不容易连网,而且有时会在学习过程中掉线。因此,电大开放教育学生的移动学习大多数是无目的的学习,为了应付考试才在线浏览学习资源。再加上学习环境不佳,学习者往往进行移动学习时易受外界影响,导致听觉视觉疲劳,影响学习效果。

(三)可供资源不多,难以发挥优势

智能手机资源是学习者进行移动学习的基本保证,但许多学习资源没有经过仔细的教学设计,直接将互联网上的内容或课本知识移动到了智能手机上。学习资源的使用实际利用率不高,学习效率降低了。具有针对性或者专门为某学科设计的资源非常匮乏,再加上学习资料杂乱无章,学生不知道哪一个学习资料是自己所需要的,很容易遇难而退产生厌烦心理。因此,移动学习提供的资源和服务缺乏实用性,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

(四)缺乏有效检测,无法实时指导电大开放教育

移动学习平台缺乏有效地互动和检测功能,教师应如何指导,何时指导,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或平台对学生进行实时沟通和有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及时评估,学生的移动学习积极性将受到影响。

二、完善移动学习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一)加强开放教育理念的宣传,增强移动学习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是新技术与手段的运用上还是教育理念和动力的发展上,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都发生深刻变革。《西方经济学》单纯的理论教学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没有什么影响,而应以理论结合具体经济现象、经济案例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生对移动学习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能够迅速找到正确和有用的学习资源。

(二)完善移动学习体系和资源的建设

教师在建设移动学习资源时,应该充分考虑智能手机终端设备的特点,建设合适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必须简单,更注重开发基于音频、微视频的内容。通过智能手机可以发短信、图片、声音、动画等等,形成一个三维的记忆,能极大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比如《西方经济学》课程分微观和宏观部分,理论知识抽象难懂、数理分析较多,应把课程系统的知识细分成一系列小模块,配合各种文字、图片、动画,学生就可以“时时能学,处处可学”,轻松、有效、快乐的学习。

(三)完善智能手机学习系统的相关技术

智能手机的待机时间短,兼容性差,移动网络费用高等因素限制移动学习的进一步发展。运营商则应该和政府沟通,并引入更多优惠政策:如下调资费标准、取消安装费、绿色通道服务等来提供稳定、高速的网络服务,实现移动学习亲民化[1]。学校可以通过数据监测和分析工具来甄别哪些内容学生没有掌握,教师可以参看这些数据进行课程设计,为学习者量身定制学习任务和学习模块,从而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充分利用客观、自动化的线上评估系统

开发人员应该采取一些趣味小游戏,内容简短的智力题,用通关的方式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使用3D图像来增加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根据学习时间的长短,提问或发帖数量的多少,给予一定的奖励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工具、运用科学的评价机制对学习者进行评价,来促进移动学习的发展。智能手机将大量的学习者和教师联系在一起,评估和交流学习内容、整合知识、开发技能、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帮助,完善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方小平.浅谈“智能手机”未来发展前景[J].科技广场,2011(09)

上一篇:钢琴毕业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婚姻法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