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的理论基础范文

2023-09-19

统计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1篇

摘 要: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会计学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创新发展阶段,这个时候,市场急需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会计学如何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从战略角度研究会计学发展,将会计基础作为研究的重点,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会计学;会计基础理论;战略发展

引言

随着会计学的完善,会计基础理论也需要不断更新。基于战略角度的会计基础理论,是促进会计行业进步,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关键。能够帮助会计人员更加深入的认识到会计行业的客观发展规律,从会计理论的概念、分类等各个方面入手,掌握会计工作的趋向以及特点,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完成会计工作,发挥会计工作的作用。

一、会计基础理论的内容

基于战略角度的会计基础理论,首先要了解会计基础理论的内容,具体如下:

会计基础理论包括会计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会计对象以及会计职能等等,会计环境主要是指外部原因对会计熊产生的影响,比如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法律等等。稳定、和谐的会计环境能够更好的为会计工作提供支持,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会计信息体统包括了企业单位,也是单位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存亡以及经济活动的成败。这些信息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数据,能够wield企业系统化、连续性的提供企业效益状况,是企业未来发展与管理的数据来源。会计工作以特定对象为主,每天都会对企业经营情况、资金流向进行管理、监督和统计,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相关内容,将会计职能分为: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个方面,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会计职能也会不断变化和改变,包括反映与控制、监督与分析、考核与评价等等。

二、会计基础理论的特点

会计基础理论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并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包括:客观性。会计工作者在工作的过程中,从会计统计、监督以及结论等等,通过这些工作获得相关的数据,依据数据,客观分析当前企业的经营状况或者经济情况,减少阻碍企业发展的因素。规范性,是企业内部所有的会计工作者都必须要严格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在自己管理范围内进行工作,不能够因为一己私利而采取损害集体以及企业利益的行为,会计基础理论的客观性与规范性,是保障企业会计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关键,也是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的手段,可以帮助企业各项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处理以上几点之外,会计基础理论还具有前瞻性、系统性以及支持性等特征。

三、会计基础理论的作用

1.认识作用

会计基础理论最主要的目的是奠定企业会计人员的发展前提,会计人员通过会计理论基础能够更好的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宏观的了解,这样在企业会计工作出现任何问题的时候,就能够随时解决和处理,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会计基础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同样承担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能够帮助管理者充分认识到会计实务的重要性,能够更好的把握企业未来经济活动以及经营的趋向,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帮助企业更快,更好的占据市场份额。

2.指导作用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紧紧依赖于会计基础理论,比如会计基础理论中的相关专业内容,能够帮助会计从业者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综合能力,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很高,不管是理论知识能力,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需要具备较高的水平,但是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制约,还需要克服各种来自外界的诱惑,因此需要会计理论基础能够为会计人员指明工作的方向,帮助他们更加高效、高质量的完成会计工作。另外,会计基础理论,还是企业领导者与决策者制定各项经济决策的依据,在会计人员培训工作方面提供指导,最关键的是可以规范会计人员行为,减少工作中出现错误的几率,大幅度增加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企业领导通过这些信息能够掌握到企业的真实的发展情况,并处以对未来的经济规划、方式进行调整,包括产业结果以及业务交流等等,这些方面的决策都依赖于准确的会计信息。会计基础理论的指导性非常重要。

3.教育作用

经济不断发展,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需要不断提升,为了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企业内部需要不断进行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活动,会计基础理论为人员专业培训活动提供了指导,因为会计人员提供了学习素材,通过学习会计基础理论,他们统计整合数据的能力,基础会计技能都会得到提升,企业在培养会计人员的时候,要讲会计理论知识作为重点,强化他们的实践能力,以当前市场形势为前提,强化人才的亏啊鸡基础理论实践指导,奠定人才的相关操作技能,在未来遭遇工作问题的时候,可以熟练的解决,减少企业经济损失,保障企业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会计基础理论的发展趋势

1.发展战略方向

新形式下會计基础理论应适应时代发展,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当前,科学发展观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社会进步有显著促进作用,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应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促进会计基础理论的可持续发展。明确会计学发展战略,制定科学的战略目标与计划,并在会计基础理论运用中加以体现,比如说,理论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发展趋势

第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原则。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对人类生存环境也带来了‘定的负面影响,致使我国自然资源逐渐亏乏,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为此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应充分考虑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做好全面协调工作,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环境损害设定成一定的指标,并将其运用到经济核算之中,提高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原则。发展会计基础理论,要以当前的经济实际情况为基础,不能够脱离实际,依据当前需求,不断创新与完善会计基础原则,满足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会计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基础理论的重要性,中国企业内部相关管理者与会计领域的专业人才,应该客观借鉴国外的先进会计理论与观念,同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色,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基础理论。

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要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研究基础理论时,要将会计学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业,具体的是要将环境会计作为研究的方面,注重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对经济组织的经济核算中,更要注重对于坏环境造成的损害是否超出了设定的标准。会计基础理论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是要依据社会的不断变化而推动基础理论研究跟上时代的步伐。

结束语

在会计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计基础理论也需要不断完善,要以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为基础,将提升企业会计专业技能为目的,奠定会计人员的会计基础能力,强化会计人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规范财务会计人员的行为,营造良好的企业会计环境,充分发挥会计基础的指导作用,才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砚秋.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

[2] 姜华伟.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研究[J].时代金融.2014(18).

[3] 王燕,于卓.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10).

[4] 于玉林.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研究[J].企业经济.2012(05).

[5] 耿照源,周虹.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学”教学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

统计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2篇

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学习、研究一个科学的革命的思想和理论,弄清楚它的历史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它,始终地坚持它,自觉地实践它。对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这样,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这样。因此,深入学习研究“三个代表”,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必须深刻认识、科学评价“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

从我们党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的评价中可以知道,所谓“历史地

位”,其含义有二:一是它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实质是它与老祖宗的关系问题;二是它在党的全部思想和工作中的地位,实质是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问题。对于“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也可以从这两方面加以理解。

关于“三个代表”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明确指出:“‘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这是从第一重含义上讲“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说的是“三个代表”与老祖宗的关系。对此,我们必须把握两个要点:

首先,“三个代表”与老祖宗“一脉相承”。任何一个科学的革命的思想和理论,都是在前人创造的思想资料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三个代表”思想不是离开老祖宗而“另起炉灶”,相反,它的最深厚的思想理论渊源,寓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中。例如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推动一切社会向前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观点;关于工人阶级始终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是社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的观点;关于人类社会是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交互作用和协调发展中不断进步的观点;关于任何社会都是一定的经济基础与一定的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内在统一,只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相互协调,才能全面发展和进步的观点;关于工人阶级的利益与广大人民的利益完全一致,它的先锋队共产党除了这种利益之外没有任何自己特殊利益的观点;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主人、历史发展的动力,共产党必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观点,等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确立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坚持和继承这些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是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所以说,“三个代表”与老祖宗一脉相承。从本质上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

其次,“三个代表”反映了形势发展变化提出的“新要求”。这是指明“三个代表”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创造精神。“三个代表”对于老祖宗不光是坚持、继承,更重要的是发展、创新。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次作出“三个代表”的高度概括,把“三个代表”作为完整的整体而提出。“三个代表”的有关思想,虽然早已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也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努力实践的目标,但是,把它们提炼、概括为“三个代表”,深刻透彻地阐明其内在辩证关系,从而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并把它确定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尚属首创。这类似于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有关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我们党早已有之,并见

诸于实践。但是,1979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把它提炼、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而提出,并被确立为立国之本,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邓小平同志指出,四项基本原则虽然都不是什么新问题,“但是这些原则在目前的形势下却都有新的意义,都需要根据新的丰富的事实作出新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论证”。与此同理,“三个代表”也是在世纪之交的重大历史关头,根据党所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作出了新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论证。江泽民同志的有关一系列讲话,就是作了这样的论证。

从“一个代表”推进到“三个代表”,扩展了党的先进性的内涵。共产党代表什么?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党的性质和先进性。我们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对此说法不一,但基本精神一致,都是在党与阶级和人民的关系上,在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的关系上,认识、界定党的性质和先进性,宣布党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也就是“一个代表”。这个基本精神没有错。但是,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一个代表”的认识和界定需要深化,提法和表述需要完善,于是就有了“三个代表”。从“一个代表”到“三个代表”,不仅是提法和表述上的完善,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党的先进性的内涵,拓宽了研究党的先进性的思路,提高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标准。

进一步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升华了党的先进性的要求。关于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都曾有过很多精辟的论述,提出过不少深刻的观点。“三个代表”则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问题提到坚持党的性质的高度,把它们作为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前提和衡量、检验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准,这也是理论上的一个提升。

深化了党的宗旨的内涵,指明了新时期实践党的宗旨的途径。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一切为了人民和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是毛泽东、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教导。但是,这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出发,从一般的原则的角度论述党的宗旨的,还未涉及宗旨所应当包含的其他内容。“三个代表”则在此基础上前进一步,把党的宗旨与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联系起来,指出这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基础条件,也是坚持党的宗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使党的宗旨的内涵、要求和实现途径得到深化和具体化,并且更加科学化和理论化了。

着眼于紧跟世界进步潮流,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新的时代精神。我们党自建立之日起,就有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但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党要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必须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其出发点和着眼点就在这里。如今就外部环境来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就国内而言,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稳定面临新的情况,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党如何认识自己,努力克服消极面,改善自身状况,成为最紧迫的课题。“三个代表”正是着眼于此而提出的,反映了当今时代和形势对党的先进性的特殊要求。它站在不断加深认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高度,把先进性的一般要求与体现时代特征的特殊要求统一起来,从而为党的先进性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和时代内容。

以上五点,在党的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5·31”讲话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三个代表”正是在这方面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归根结底,如同“5·31”讲话所说的,既不能丢老祖宗,特别是“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又不能搞教条主义,“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应当按这一基本精神,去理解“三个代表”与老祖宗的关系,认识“三个代表”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关于“三个代表”在我们党的全部思想和工作中的地位

早在2000年5月14日,江泽民同志就说过,“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用它来作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指导。同年6月9日,他重申了这一点,并明确指出它是为了回答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重大现实问题”的。同年10月11日,他又指出要把“三个代表”作为“我们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2001年的“七一”讲话,把我们党八十年奋斗历程的基本经验,以及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为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今年5月15日在纪念共青团建团八十周年的讲话中,他进一步指出“三个代表”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5·31”讲话进而作了完整的表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并且强调,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经验,总结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以上这些,都是从第二重含义上讲“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

统计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3篇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会计学的相关性分析

文章所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包含了马克思经济理论与邓小平经济理论。《资本论》可谓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精髓, 其侧重基本生产关系, 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实质, 并探讨了社会生产与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2]。邓小平经济理论主要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 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新时代下, 需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会计学的关系。

商品货币理论是会计的基础理论。商品是为了出售所生产的劳动成果, 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其自然属性, 而价值则是商品的社会属性[3]。在货币出现之后, 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货币可以用来表现商品的价值, 而货币可以细分为现实的货币和观念的货币。观念货币也被称为计算货币, 也就是商品的观念价格。在市场经济中, 会计的本质就是计算货币以及控制资本运动。在通常意义上, 资本就是指运动过程中增殖的价值[4]。马克思主义认为, 在计算和记录商品流动过程中, 将商品转为价值符号, 并在纸上或是头脑中将商品的自然属性消除。马克思主义认为, 在记账时需要将商品转变为价值或是货币商品等价的形式, 而会计所采取的是观念上的货币[5]。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 资本主要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的, 在商品的流通环节主要是以货币资本存在的, 在生产的过程中主要是以生产资本存在的, 包括材料、产品、机器、工具、设备等。实际上这些东西是资本在运动中的不同表现形式, 都是可以通过观念货币来取代。马克思主义认为, 资本在生产过程还是流通过程中, 通常都是以计算货币的形式存在于生产者的脑海中。从资本运动角度分析, 商品与货币都是资本价值的一种表现。在市场经济中, 会计是确定资本运动的重要方式, 是指对资本运动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记录, 主要是通过账表重现资本运动[6]。资本运动是商品流通的客观存在, 人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通过账本记录能够观察到资本运动过程中的具体经济业务。

二、西方经济学与会计学的相关性分析

早期会计的发展是人们通过长期记账经验上不断改进获得的成果。直至19世纪末期, 会计工作者主要是对已经出现的实务进行描述, 但是没有建立一套能够全面描述实务的体系。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以归纳法进行探究, 学者所归纳的理论被称为“描述性理论”。之后随着股份公司的快速发展, 对于会计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散, 为了维护企业的正常经营, 保护投资者与债权者的利益, 需要形成一套全面的会计体系, 从而约束会计行为。这就提出两方面思考: (1) 一方面是对会计实务中现有类型进行再次分类, 但是由于可选择的方法较多, 在操作过程中的可控性较差; (2) 通过采取一套系统框架, 各种会计行为能够从系统框架中演绎而来。

自1920年之后, 一批经济学者参与会计理论研究中, 并使用了演绎法对会计理论研究进行了整理与归纳, 从而改变了会计理论研究暧昧、模糊的情况。由于会计学自身没有形成较为规范、严谨的概念, 学者通过引入经济学中的概念并使其具体化, 从而构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框架, 从而为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提供指导[7]。从《会计学中的经济学》这一书中就明确指出了人们在会计学研究中引入了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收益的确定在1950年受到了会计学的关注, 早期研究主要通过借鉴经济学中关于收益的相关理论, 并以此确定会计中的部分概念和方法。在本次研究中, 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发现, 除了坎宁之外, 爱德华兹、贝尔等学者出版的书籍中都有提到“收益”的概念, 在论证时主要是通过外部经济环境出发, 借鉴了经济学中有关收益的相关理论, 并确定了会计中“收益”的概念, 但是他们提出的概念与传统会计中对收入核算、费用均摊等确定收益的方法存在差异。因此, 他们提出了采用现行成本法来核算收益。爱德华兹与贝尔在1961年所出版的《企业收益的理论与计量》中所提到, 经济学与会计学之间存在紧密的相关性, 希望通过对现行会计实务进行改进, 从而建立一套系统的关于收益的理论。但是在当时并没有受到其他学者的认可和关注。但是这一理论之后成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全面收益”概念的标准。

在1970年之后, 西方会计研究中心向资产负债表转移, 因此资产成为会计研究的热点。美国提出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以一个全新的思路对财务会计进行定义, 也就是以资产作为财务会计的核心, 通过对资产的明确划分, 逐步建立完整的财务会计体系。从这一概念来看, 本质上与“收益”概念一致, 但是这两种概念体现了会计思想的变化。但是遗憾的是,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由于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 因此与实践活动相妥协。

三、经济学基础上我国会计制度完善的策略

(一) 提高产权利益主体参与会计制度标准制定的热情

我国实施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非公有经济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所占比重逐渐升高, 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的利益格局, 不同的利益需求组成了一个交往密切的网络。为了能够让会计制度的各个标准和要求保护各权利主体的切实利益, 需要让公有制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利益代表都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只有通过各产权主体在经过共同协商和探讨上形成的会计准则, 才能够确保各产权主体的实际利益, 并在实际经营生产中都能够遵守相应的准则。

但是在我国目前的会计准则制定中, 其他产权利益主体在会计准则制度制定中的参与性较少。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各界对于会计准则的认知不足, 没有认识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同时我国缺乏完善的产权体系以及公司治理体系。国有企业的管理层通常是固定工资, 与业绩挂钩的奖励比重较低, 为了提高利益的最大化, 部分管理者更加追求控制权收益而不是当期的货币收益, 这就导致管理者选择从非货币报酬方面收取利益。在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体制的基础上, 管理者往往会选择和会计师一起徇私舞弊, 通过会计作假的方式获得收益。对于管理者来说, 通过会计作假获取的利益比参与会计准则制定的效率更高。因此, 目前许多上市企业的管理者普遍存在着这种心理, 不想为准则制定付出努力, 对准则制定保持观望态度。

(二)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国的进出口水平快速增长, 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制度, 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向国际化的标准靠拢是必然的趋势。在此背景下, 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会计准则的改革, 需要从准则的完善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我国国情的特殊性, 使得会计准则中需要保持中国特色也是重要前提。首先, 目前会计准则中有许多方式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 而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不能一味为了追求国际化而放弃这些内容, 但是对于存在的问题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制度进行完善, 而不是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

四、结束语

经济学理论对会计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 我国由于经济制度的特殊性, 使得我们在完善会计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 同时也要不断向国际化标准靠拢, 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摘要:会计制度是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 会计制度也要不断的改进, 从而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与企业制度的需求。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会计学, 能够引进经济学中的先进理论, 为会计学的发展提供有效途径。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与经济理论与实践经验存在密切的相关性。经济学理论的提出, 能够为会计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或是更加深刻的阐述会计现象。因此, 文章主要针对经济学理论对会计学研究的渗透展开探讨。

关键词:经济学理论,会计学研究,企业制度,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 罗栋梁.会计的行为经济学基础:基于强互惠视角[J].会计之友, 2016, 12 (7) :2-8.

[2] 史梦鸽.新常态下会计研究的经济学思考及前沿探索[J].当代经济, 2017, 32 (9) :45-47.

[3] 武文燕.从经济因素分析我国会计法律责任[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 31 (3) :100-102.

[4] 施齐霞.互联网+会计环境下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以经济学的供求理论进行浅析[J].环球市场, 2016, 23 (8) :119.

[5] 刘燕, 王雨.会计理论发展及经济学对其影响之研究[J].消费导刊, 2016, 23 (11) :99-99.

[6] 蒋丽.基于经济学视角的法务会计研究[J].法制博览, 2018, 23 (33) :253.

统计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4篇

一、加强县级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

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完善,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进一步推动了行业变革, 越来越多的新业态、新行业、新领域等不断涌现,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在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 对于统计工作而言, 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国家统计法实施条例对统计工作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行业发展带来统计内容越来越多、统计事项不断增多、统计难度也不断加大, 需要进一步理顺统计工作体系, 加强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 才能切实提升统计效率和质量。县级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作为国家统计工作开展的基础部分和单元, 需要立足实际, 不断完善统计基础建设制度体系, 加强规范监督和管理, 才能不断夯实统计工作基础, 从源头上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及时性, 进而为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国家有关政策的制定等提供参考, 不断激发县级经济发展活力, 推动国家整体统计体系不断健全, 维护政府统计的公信力。

二、当前县级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县级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开展进程中, 随着国家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 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县级有关部门针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统计工作在制定了一些举措和方法, 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总体上分析, 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开展过程中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没有深刻认识到开展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必要性, 统计组织力量薄弱

做好县级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 需要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全面参与, 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目前在县级经济发展进程中, 地方政府依然比较关注经济发展情况, 对统计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 主要是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开展相关的统计调查研究和开展一些基础的统计管理工作, 统计力量薄弱, 在组织领导、机构设置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少, 没有深刻认识到开展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提高统计工作开展成效的重要意义, 没有形成有效合力, 不利于统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 统计制度更新完善不及时, 统计监督管理流于形式

一方面在县级统计工作开展进程中, 国家有相关的政策规定, 加上统计工作处于边缘化状态, 所以在县级统计制度体系建设方面推进不力, 一些部门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 但是在具体内容、要求、流程、权责分工以及奖惩等方面约束性模糊, 没有形成切实有效的指导实施方案, 导致在统计数据收集、计算分析和调查研究等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规范情况, 增加了工作难度和重复性, 不利于维护统计数据的规范性。另一方面在统计监督执法等方面力度不大, 受到政绩观和利益驱动等影响, 在统计执法方面即使发现问题, 也主要是通过口头警告或经济处罚等方式来进行惩处, 没有从根本上提高统计执法的严肃性, 缺乏公开透明的考核监督机制予以约束。

(三) 县级统计力量不够, 统计人员流动性较大, 能力和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方面目前在县级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 随着国家统计形势不断发生变化, 县级部门统计工作任务量加大, 统计内容和要求不断发生变化, 需要有强大的统计力量来支持开展, 才能更好地保证统计工作开展成效。目前在人员配置等方面缺乏足够的支持, 人员数量少, 加上任务繁重、待遇较低, 导致人员流动性较大, 不利于统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另一方面在统计队伍建设方面, 培训力度不够, 资金投入不高, 统计人员在理论知识、业务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缺乏系统的培训, 对政策的研究和市场分析等能力有待提升, 统计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分析、统计成果应用以及统计调查方式方法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也有待提高。对新时期如何做好统计信息化管理等方面, 研究积极性不够, 导致统计信息化建设依然停留在简单的数据报表计算分析和传输方面, 影响了统计信息化建设进程。

三、新时期加强县级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具体对策

为了不断提高县级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开展成效, 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

(一) 结合国家政策要求, 不断完善县级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制度体系, 并加强监督执行

想要提高县级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水平, 首先要从制度上进行完善, 建立清晰的工作目标, 明确具体的职责权限, 细化分工, 同时不断优化流程和统计模式, 健全指标体系, 加强约束监督,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基层基础建设整体水平。所以要围绕国家最新的政策要求, 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 完善相应的统计工作配套机制, 加强政策的宣传, 提高全社会参与统计监督管理的积极性。注重统计规范化建设, 在台账建立与完善以及基础数据维护管理等方面要强化基础管理, 夯实管理基础, 从源头上进行风险分析和数据质量排查, 切实维护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和真实性。

(二) 加强统计调查方式方法创新, 加强职业培训

一方面要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 针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统计调查工作进行研究, 积极探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与经济普查、人口普查、基层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等工作有效结合起来, 进行适当融合, 加强数据的综合管理, 降低统计工作的重复性, 切实提高统计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要加强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县级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既要注重国家统计相关的政策和行业规范、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 加强职业考核监督和测试, 严格实行职业上岗制度等, 又要加强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训, 提高统计人员的服务意识, 主动为调查对象以及群众提供指导, 做好政策解释, 对统计指标计算、统计报表填报等方面耐心解答有关问题, 提高服务水平。此外还要加强信息技术培训, 引导广大统计人员结合县级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和统计工作的融合新模式。

(三) 加强信息化建设, 提高统计质量管理水平

一方面针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 从信息化角度进行设计, 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建立与上级体系有效衔接的统计信息管理平台, 做好顶层设计和规范基础管理运作, 加强数据安全防护, 形成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共享和应用一体化管理平台, 提高统计数据深度分析水平。另一方面针对当前统计工作在数据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进行源头排查和分析, 加强部门联动, 对存在的数据问题等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和动态监控, 发现问题立即纠偏, 并通过经济处罚、刑事处罚、完善征信机制等方面来维护统计数据的权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想要不断提升县级统计工作开展成效, 需要及时总结分析当前影响县级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完善和优化,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统计工作开展成效,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摘要:做好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 是新时期国家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当前在开展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过程中,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统计效率、质量和服务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影响了统计工作开展成效。本文首先研究了加强县级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后分析了当前县级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 最后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对策, 以供参考。

关键词:县级,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加强,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许文秀.如何做好基层统计调查现状调研工作[J].中国统计, 2018 (1) .

[2] 司占峰.试论当下统计“双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经贸实践, 2018 (3) .

[3] 刘富彪.谈统计基础建设与基层统计改革[J].统计与管理, 2018 (6) .

统计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5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的经济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以及工业化的进程中,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现象越加明显。本文通过一个新的视角投资、劳动力、技术水平三个方面探究贵州产业结构出现的问题,并针对第一、二、三产业提出合理的调整思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工业化;产业结构;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贵州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的发展脚步日益加快。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无论从国民生产总值还是人均生产总值上看,贵州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经济地区,2012年,贵州的国民生产总值为68522亿元,仅占全国水平的001% (5162821亿元)。经济落后的贵州地区要想实现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是重要任务。

一、 相关理论依据

(一)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配第克拉克、钱纳里和罗斯托等人分别对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变化规律作出了分析,他们发现:○1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是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再转移到第三产业中。○2在经济发展阶段,工业化的发展可以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人均收入水平变化和制造业各部门相对比重变化的存在一组标准值,即第一产业占GDP的份额为163%—186%,第二产业占GDP的份额为314%—332%,第三产业占GDP的份额为500%—505%,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为237%—286%,劳动力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为307%—332%,劳动力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为407%—431%。○3经济社会发展可以分为必须经历的6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进入自我持续增长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中起飞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是两个关键的阶段。

(二)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开始,它是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探讨制造业投入与产出关系的生产函数,它的基本形式是在工业的总产值中,决定工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投入的劳动力、固定资产和综合技术水平三个方面。索洛在此理论基础上采用资本和劳动力的可替代性,认为经济增长的路径是稳定的,并且引入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而再后来的新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内生,把技术进步作为内生动力的来源。人力资本模型、R&D模型等分别对经济增长持续和永久的源泉与动力进行了阐述。

二、贵州产业结构现状及问题

(一)三次产业结构的总体水平

根据数据显示,贵州三次产业结构的比值远远低于全国水平。从1978年至2012年,第一产业的产值占全国产值的比重仅仅在15%—21%之间;第二产业的产值占全国产值比重的07%—12%之间;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全国产值比重的09%—14%之间,并且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变化较平稳,第二产业产值在1993年以前一直在1%以上,1993年以后开始下降处在07%—09%之间,2010年又重新开始呈现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从2006年开始呈现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112%上升至2012年142%,增长幅度不大。从产值来看,贵州所占全国比重低下,远远落后于全国水平。

(二)投资结构

以三次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从2000年至2011年贵州固定资产投资的趋势来看,贵州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呈现以下态势如图1: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先下降后上升,2008年开始出现上升状态;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先上升后下降,2008年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先下降后上升,也是出现在2008年的时期出现了投资回落的状态。由此可见,2008年,我省进行了产业政策的调整,逐步加大了对第一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第二产业的投资力度放缓。

但是,在贵州省对固定资产投资向第三产业倾斜,对全社会投资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巨大拉力的同时,投资结构的矛盾和问题越加明显,投资在产业结构上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的比重在过去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2008年,比重开始回落上升,这并不利于我省对农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第一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在2008年以后并没有上升,反而出现下降的趋势,第一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强的政策并没有使得第一产业的产值得到经济的持续增长,这势必会制约贵州省工业化的进程。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现象已经出现改善,但是产业内部的结构依然存在不平衡,还没有实现均衡和协调的持续发展,这就呈现出第二产业的产值,并没有得到持续稳定的增长。第三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之中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这有利于我省对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但是产业结构内部还是存在不合理,大部分投资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服务业之中,投资渠道单一,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投资还存在不足,例如金融、科学研究和综合性服务业等。

随着投资结构的改善,第一产业的产值出现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增长过热的情况有所改善,投资热度也相对放缓,第三产业的产值开始出现持续上升,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和钱纳里理论,贵州省的产业结构整体上开始出现合理化的转变,但是无论从投资结构还是产业结构的内部平衡与协调的角度,仍然还是存在诸多问题。

(数据来源:贵州统计年鉴)

(三)劳动力结构

2001至2011年十年期间,就业人员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来看,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状况。依照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的角度看,劳动力占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一直在662%—8183%之间,和标准产业结构的比重237%—286%相比,相差425—5323%,这说明劳动力占第一产业的比例不协调,所占比重过高,第一产业劳动力剩余较多。从第二产业的角度看,2001至2011年十年期间,劳动力占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一直在517%—1204%,和标准的产业结构的比重307%—332%相比,相差2553%—2116%,说明劳动力占第二产业的比例不协调,所占比重过低,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严重不足。从第三产业的角度看,2001至2011年十年期间,劳动力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一直在1169%—2134%,和标准的产业结构的比重407%—431%相比,相差2901%—2176%,说明第三产业的比例不协调,所占比重偏低。因此,劳动力结构在三次产业结构中不协调。第一产业中劳动力比重过高,第二产业中劳动力比重较低,第三产业中劳动力比重较低,第一产业中的劳动力无法向第二产业中转移,并且第一产业中的劳动力无法适应到第二产业中,从而第三产业中劳动力也无法顺利吸收第二产业劳动力。

在劳动力素质方面,数据显示,2000年,第一产业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中所占比例为2142%,2005年为1448%,,2010年为1232%,期间共下降91个百分点,小学文化2000年、2005年、2010年所占比例分别为3977%, 3829%,3570%,期间共下降407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由2000年的3395%上升到2005年的4114%,2010年为4256%,高中文化程度由2000年的329%上升至2005年的392%,2010年为659%,中专文化和大专及以上文化2000年分别为比2005上升031和028个百分点,2010年分别为191%和192%。由此可以看出,文盲和半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在减少,初中、高中、中专及大专文化程度在上升,但是上升比例较低,上升速度缓慢。因此,贵州农村劳动力主要以初中文化为主,劳动力素质偏低,主要以体力型劳动为主,技术性劳动占较少,收入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就业信息吸纳能力,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转移的领域越来越狭窄。一方面,低素质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不能和下岗工人相竞争,另一方面,低素质的劳动者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增大。劳动力在产业中的移动是需要有质的保证,即教育和训练的水平、掌握高技术和技能的能力。过剩的劳动力不能从传统落后的产业中转移到新兴的产业部门,而新兴产业部门又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力,这样就加重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约程度。

(四)技术水平

从R&D经费的规模来看,我们采用R&D经费的支出数据反应R&D的经费投入情况,2001年至2011年,贵州省R&D经费支出持续上升,规模不断扩大,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由2001年的535亿元上升至2011年的3636亿元,增长了68倍,与此同时,地区的生产总值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从2001年的113327亿元,上升至2011年的570184亿元,增长了5倍,由此可见,R&D经费的规模不断增大,经济的得到持续的增长。

从R&D资金投入结构来看,从2000年至2009年十年期间,R&D的投入增长速度较快,但是投入强度增长缓慢,一直处于042—066的较低水平之间,资金投入的主体结构仍然以企业资金为主体,占到 70%以上的比例,政府投入比重偏低,只占20%左右。2009 年R&D的经费来源中,政府资金55亿元,占总资金的205%,企业资金186亿元,国外资金5115万元,其它资金22亿元,其中企业资金的投资比例达到706%,成为R&D资金投入的绝对主体。而2000年的企业资金在3亿元以上,占当年R&D资金来源的71%以上,政府资金占到20%以上。由此可见,由于地方的财政力度不足,政府资金无法成为R&D的资金来源主体,所占份额明显过低,而企业资金由于基数过低,其工业增加值比重仅占2%,所占资金来源结构中份额比重的虚高现象。另一方面,2011年,贵州省投入于基础性研究的经费为292亿元,占研发经费的804%,用于应用研究的经费为2949亿元,占1074%,用于试验发展的经费为2949亿元,占8122%。可见,R&D经费投入的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

三、贵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研究

(一)适度投资力度,转变投资方式

一方面适当减缓第一产业的总体投资力度,把重点转移到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方向上来。国家首先需要给农业适当的支持,大力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相结合,开放市场,获得效益,投资方向可以转向于规模经营,调整投资结构的变动,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把第一、二、三产业有机的衔接起来,对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以及规模化的生产,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实现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方式。

另一方面,工业在过去投资过热现象之中开始呈现减缓的趋势,虽然投资总体规模得到了减缓,但是在贵州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需要加快工业化步伐,而工业化的实现必然需要适当的投资规模和合理的投资结构。从工业内部结构方面,贵州省由于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煤、磷、铝、铁合金等矿产资源开采型和加工型的生产,目前仍然是以重工业为主,而轻工业过轻的产业格局,因此,应该调整优化重工业、发展轻工业的方向,以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实现工业的优化升级,促进清洁生产以及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二)实现农村人口的有序转移,重视人力资本投入

通过分业经营使得一部分农民脱离农业进入中小城市,走向城镇化道路;通过加强农村教育设备配套的建设,实现普遍化、正常化、规模化,甚至把劳动力的培训计划纳入工作考核规划之中,让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能够得到教育培训,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真正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且可以顺利转移到第二产业中,更加较快的适应;通过深化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建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解决土地所有权不明确的问题,使得农民可以真正获得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和继承权,掌握完全自己经营的权利,并且自己获得对土地增加投入所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尤其是那些拥有土地的农民,但是对土地经营不善的情况下,可以将自己土地的使用权让出,转租给愿意高价获得土地权的农民,使得自己能够获得进入城镇从事非农业劳动所需要的资本,实现由第一产业顺利向第二产业转移。

(三)改变R&D资金投入主体结构方式,建立创新制度

创新对于制造业的发展至关重大,首先,我省需要鼓励传统制造业采用技术创新,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其次,从研发投入方面,政府应尽快改变目前的R&D资金投入的主体结构,扩宽资金的投入渠道,提高政府资金投入的比重,对R&D资金的投入方式进行创新,加快以政府为导向的创新型资源组合配置,充分发挥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的创新能力和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科技创新水平。(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文章属于“贵州财经大学2013年度在校学生科研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Dosi,G1988.“Sources,procedures.and microeconmic effects of innov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XXVI,pp.1120-1171.

[2]Altenburg,T,2006.“Governance patterns in value chains and their development impact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Research,18(4),pp.498-521

[3]廖元和.中国西部工业化进程研究.[M]第4页.国家九五社科基金项目.2000.9

[4]龙霞.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6.4

[5]邹显强.贵州产业结构低度化成因及对策分析[D].贵州财经大学.2009.6

[6]胡永平、祝接金.《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3.2

[7]甘露、邓文锋.贵州R&D资金投入主体结构错位的成因分析[J].贵州省信息中心.2013.1

统计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6篇

摘要:在正确认识我国会计目标意义的前提下,分析了我国会计目标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的环境影响因素,综合二者的分析结论,提出了新准下我国会计目标的主要变化。

关键词:新准则;会计目标;发展变化

目标是指从事某种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所谓会计目标,是指在一定会计环境之中,人们期望通过会计活动达到的境地或结果,属于会计理论的最高层次,它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它对于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所论述的会计目标特指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或者说财务会计报告目标。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不同,对会计目标的理解也就不同。会计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随着会计主体的目标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现代企业的目标呈现出逐渐扩展与多元化的趋势,企业会计所涉及的范围也日益扩大,会计目标也有相应的发展。因此,正确的定位会计目标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它决定着财务报告应当向谁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应当保护谁的经济利益,决定着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是财务会计系统的核心。

一、会计目标的重要意义

会计目标是会计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它的作用以及重要性对指导会计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目标是指导会计工作发展的方向

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预计在一定时期要达到的目的。以会计目标为基础,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特征,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都可以合乎逻辑地建立起来。

2 会计目标是组织会计工作的依据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只有明确了会计目标,即明确谁是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使用者对信息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现行财务报告能提供哪些主要信息,会计信息系统才可能存在并有效运行。而会计目标合理与否,又会时刻受到会计工作的检验。

3 会计目标是检查会计工作的标准

一般认为,会计的基本目标就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会计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的完成情况,可以衡量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全面评价企业工作业绩。

二、我国会计目标的基本内容

目前,我国对会计目标的认识仍未达成统一,也没有形成一致的表达。不少学者认为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有可以被认为是会计目标的表述: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但对这一表述理论界认为还不够完备,过于笼统和概括。认为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理论指导作用,也无法对实践进行指导。同样,确立我国的会计目标不能不考虑我国经济环境的影响。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资源配置体系,存在着较多宏观调控,政府主要依靠直接干预方式来保持社会经济运转,国家对企业经济决策的影响较大,并倾向于强调财务会计信息宏观决策性,而普通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会计信息数量和内容的要求相对较低。会计目标是为国家宏观调控以及企业内部管理服务,报告过去的经营业绩,反映对计划的执行结果。而在目前,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作为基础性调节手段,同时也注重国家的宏观调控。随着间接干预方式的逐渐增多,经济决策分散自由程度加强,经济成分呈现复杂化,大量外资企业在我国出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除国家投资外,涌现出数目众多的法人、个体投资者,投资形式多样化,证券投资、期货交易普遍存在,由于信息使用者的分散而多样,相应的要求会计信息必须数量较多,并注重其微观决策相关性。对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来说。为国家调控服务不应是会计服务对象的侧重点,而只能属于从属地位。国家以投资者身份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也可以涵盖于“满足投资者的需要”,而不应过分强调“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在商品市场领域,市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远远要比政府有计划的指令更加富有效率。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正因为如此。企业会计的目标应是更好地为市场调节服务,即为构成市场的千千万万投资者(包括国家、企业和个人)、债权人以及其他社会公众提供信息,而不是首先为居于辅助地位的政府宏观调控服务。即使是国有企业,按照两全分离的原则,国家虽然是企业最大的投资者,但也应和其他投资者一样,通过财务报告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其以投资者身份对财务会计信息的需要应和作为投资者的其他企业和个人一样,决不能因为国家是大股东而产生歧视,忽略甚至损害中小股东利益。会计的目标当然要兼顾政府调控的需要,但更重要的是满足市场调节的需要,满足股东的需求。鉴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了求取效率与公平,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的决策所需的信息也是财务报告必须满足的,可把“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列于“满足投资者的需要”之后。

三、影响会计目标的环境因素

1 经济环境

我国还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经济发展呈现许多新的特点,许多特有的经济业务不断出现,也由此引发许多特殊的会计问题。政府虽然一直在敦促企业加强法人治理,但在少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已经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难以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的现象。另外,政府是企业的重要投资者,也是会计信息的重要使用者;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机构投资者较多的情况相比,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在规模和经验上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发展壮大,再者,中国尚缺乏经验丰富的财务分析师,亟待培养和发展。

2 法律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法律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单就经济方面而言,由《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各种税法和其他各种经济法律、法规组成的符合我国经济建设需要的经济法律体系已日臻完善。在建立企业会计制度时要在遵守法律制度的前提下体现法律的要求。尤其是要在《会计法》的要求下构建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

3 会计教育的发展水平

文化教育环境对中国会计制度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习惯于接受政府制定的会计制度。对于会计改革中产生的新问题,都希望由权威机构给出详细具体的解释和标准范式。其次,随着会计教育的飞速发展和国际上著名会计公司加盟中国会计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会计思想和会计文化逐渐渗透到中国会计体系中,反映为会计人员受教育水平迅速提高和会计学术讨论的百家争鸣,从而为会计制度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人员素质基础。

四、新准则下会计目标的发展变化

2006年2月15日以第33号财务部长令签发的基本准则属于部门规章。基本准则的总则第4条首次明确提出会计目标,新基本准则与1992年颁布的基本准则相比,会计目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首次明确提出了会计目标

旧准则只是在一般原则中体现了会计目标,在第二章第11条和第21条中分别指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财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新准则在总则第4条中明确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2 对会计信息用途的侧重不同

旧准则中把“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单独列出并放在首要位置,强调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只能,这与1992年当时的市场主体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家或政府,作为资产的所有者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而是委托给经营者进行管理是分不开的。新准则更注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规定“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概括而言,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其中,满足投资者决策的要求是会计准则的主要目标,这明显区别于旧准则。

3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以可靠计量为基础

旧准则将会计目标定位于受托责任观,信息使用者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倾向于可靠性和客观性,因此在第19条规定:“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新准则中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在第42条列出可以使用的会计计量属性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即建立以历史成本计量为核心,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混合计量属性模式。这一规定是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相符台的且十分有必要的。

上一篇:中考必胜口号范文下一篇:商铺申请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