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需求范文

2023-09-22

风险管理需求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交通需求管理的研究状况,阐述了在物流领域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的意义和特征,提出了一些针对物流的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对我国在物流领域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物流;交通需求管理;策略

Key words: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TDM); strategy

1概述

我国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方法有:拓宽、改造旧路,提高通行能力;新建道路,完善交通网络;引进先进的交通管理模式等。而且很多城市在这些方面都作了大量的工作。然而,这种以满足交通需求为目的的解决方法在实践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另一方面,由于道路容量的增加,诱导了交通需求的增长和出行距离的延长,由此加剧了城市的环境污染。如北京市2000年道路总长度已达到1.2万多公里,其中高速道路190km,修建了四条城市环线道路,道路密度为0.75km/km2,居中国各大城市之首[1]。但大的改造后交通状况明显改善仅维持半年时间,即再次出现拥挤堵塞,城市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上海市20世纪90年代,道路容量不断扩大,但到2000年中心城区氮氧化物日平均浓度比1995年上升了23%,更为严重的是中心城区主要干道的氮氧化物浓度超过国家标准2~5倍,机动车尾气污染成为影响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2]。

交通需求管理(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TDM)这种新的交通规划与管理思想与传统的、根据需求来调整供给的思想是两种绝然不同的方法。TDM是以均衡交通需求、缓解交通拥堵、改善交通环境为目标,对于交通需求进行管理,其基本思想是从交通问题产生的根源上采取措施,一方面防止目前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采取措施解决目前问题,使交通系统进入良性循环。交通需求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人的出行而引起的客运交通需求,另一类是由物的出行而引起的货运交通需求。目前,国内外针对客运的交通需求管理研究较多,而针对物流的交通需求管理较少。本文主要研究针对物流的交通需求管理,提出一些针对物流的TDM措施。

2国内外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将TDM作为一种减少城市交通拥挤和保护城市环境的新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施。从国外20多年来对TDM的研究和实施情况分析,TDM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1)TDM在引导城市的交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美国实施的很多法规中采用了TDM计划来限制因新项目或商业开发产生的新出行,交通缩减条件(TROS)也要求所有新上大项目都要考虑采取TDM措施[4]。在欧洲许多国家实施了通行性管理(Mobieity Management)战略[3],旨在通过鼓励部分团体或个人的行为改变而减少道路交通量。在日本通过减少产生出行的活动减少出行总量,通过改变交通方式和有效使用机动车来减少车辆交通,将交通量在时空上重新进行分配。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引导人们的出行行为。(2)TDM计划在城市交通管理中显示了巨大威力。它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减少交叉口延误、平息交通高峰等,在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一系列的交通管理措施,如弹性工作制、高乘载率汽车(High Occupancy Vehicle, HOV)、公共交通、在城市内部对卡车通行限时限路线限实载率等。(3)“市场机制”作为TDM的重要研究内容[8-10],如拥挤收费、道路价格等,用经济杠杆调节城市交通需求与供给的关系,这些在西方与新加坡都有成功的实例。(4)在交通领域中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是TDM研究的不可缺少部分。在这方面国外已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西方发达国家不惜耗费巨资进行智能交通系统(ITS)的研究与建设,以提高道路运输效率,缓解城市交通紧张状况[6-7]。

国外针对物流的TDM研究主要集中在减少物流的发生源及货运车辆路线的变更、通行时间限制、实载率控制等方面。而国内在TDM方面的研究较少,有一些针对客运交通需求管理方面的研究,而针对物流的交通需求管理研究就更少,这与我国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随着现代物流系统的发展和完善,针对物流的TDM研究也会不断增加,但在现实的很多城市交通管理中都体现了针对物流的交通需求管理,如在城市内部,某区域(或路线)、某时段禁止卡车通行等措施。本文将针对物流的TDM措施进行系统性的讨论,以便探讨一些适应我国国情的针对物流的交通需求管理方法,既有利于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又有利于交通系统的管理,使有限的交通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3针对物流的交通需求管理特征

针对物流的交通需求管理是根据货物出行产生的内在因素、货物流动过程中所表现的时空消耗特性,通过各种政策、法规、合理开发使用土地、现代信息技术、先进管理技术等手段对货物出行所产生的交通需求进行管理、控制、限制、诱导,减少不合理的货物出行,降低货物出行过程中时空消耗,缓解交通拥挤,减少交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针对物流的TDM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限制货物的出行,而是减少不合理的货物出行,并且利用有限的交通资源,使货物在出行过程中以尽可能小的时空消耗完成出行目的,从而减少货物出行给交通网络和环境带来的影响。

对于交通需求进行管理,其实施的背景在于:在具有一定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下,相对于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增加道路基础设施的供给难以同步进行,而需求中时间段及路线等具有可调整的余地,通过交通需求管理使其合理化,使有限的交通资源发挥最大效应。

在物流领域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有不同于客运交通需求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在物流领域中,货物运输公司会有多辆卡车或多种运输设备,能够将货物集中进行运行管理,如共同配送、共同运输,以提高车辆的实载率,比较客运车辆更加容易取得效果;(2)由于物流活动(货物的出行)属于企业经济活动,企业主要考虑的是经济效益,它难以接受对企业经济效益不利的相关策略,因此,针对物流的TDM战略实施更需要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3)物流活动涉及各种产业各个行业,货物的出行主要在各个企业间进行,相比客运交通需求来说,对主要货物的出行在宏观上更容易把握;(4)由于我国的现代物流系统还不够完善,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会在很多方面限制了交通需求管理战略在物流领域的实施。

4针对物流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4.1针对物流发生源的对策

货物交通出行的产生有其内在的动力,它与社会活动系统、经济活动系统和交通系统密切联系在一起,这里主要讨论在满足正常的社会及经济活动条件下,利用现有的交通资源,如何减少不合理的货物出行。下面就物流的发生源方面所采取交通需求管理对策进行讨论。

(1)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

产业的空间布局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活动,而企业经济活动是产生货物出行的主要发生源,因此,对发生源的源头产业空间布局进行优化将对减少不合理的货物出行产生积极的作用。产业空间布局与货物出行的交通需求的关系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产业的空间布局、企业经济活动、货物出行与交通系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将有利于企业开展经济活动,降低企业的经济活动成本,减少货物的出行或缩短货物的出行距离,节约了交通资源。因此,政府部门在对产业(特别是支柱产业)进行空间布局时,要考虑它所引起的物流发生源及其对交通系统的影响。如在发展冶炼行业时,要考虑将它建设在矿山或具有大运量交通枢纽附近,同时,要考虑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及冶炼行业的深加工基地,这样可以减少大量矿石的不合理出行,缩短半成品的出行距离;同样,在发展化工、汽车等行业时,都应该考虑在这些基地的周边地区建设配套生产基地。

(2)科学合理地建设物流枢纽等物流基础设施

物流基础设施包括物流枢纽、集疏运交通网络、货运通道及配送网络,物流枢纽包括港口、机场、场站(铁路、公路)、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等。这里主要讨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建设对货物出行所产生的影响。科学合理地建设物流园区(中心),就是在建设这些物流枢纽的过程中,要对它的选址、规模及功能定位作科学的论证,充分考虑它所产生的货物出行给城市交通系统带来的负荷。

在城市周边地区科学合理建设物流园区(中心)可以减少大型货运车辆进出城市内部。现代物流系统要求在城市之间的干线运输采用大运量的大型运输车辆,在城市内部采用小型车辆进行市域配送,干线运输与市域配送在城市周边地区的物流枢纽进行转换。运作模式如图2所示。

由图2的运作模式看出,如果在城市周边地区适当的位置建立适当规模的物流枢纽(园区、中心),城市(区域)间的运输在物流枢纽进行集散,干线运输采用大运量的交通运输工具,在城市内部使用小型集配车辆,这样有利于运输物流企业在物流枢纽将货物集中进行运行管理,提高车辆的实载率,在干线运输中,减少空载或低装载率的大型车辆的出行,在市域配送中,可以减少大型车辆进入城市内部。

由于物流枢纽(园区、中心)是货运车辆出行的发生源,因此,对各个物流枢纽的功能定位、选址、规模等要进行科学规划。物流枢纽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它的物流服务领域,要分析物流枢纽主要服务的物流类型是国际物流还是区域物流,是针对哪种交通枢纽而建设的,这些都会影响物流枢纽的选址、规模。物流枢纽的选址要尽量选在靠近交通枢纽的位置,如港口、机场、铁路货站、公路货运枢纽等附近地区,还应该考虑货运通道与市域配送道路网络的衔接,这些有利于货运车辆的不合理出行及缩短货运车辆的出行路程。物流枢纽的规模是影响货运车辆出行的主要因素之一,适当的规模有利于货运车辆的出行。规模过大,会引发大量的货运车辆出行,还会引起一些不合理的货物流动,增加货运车辆的出行距离,给货运通道及城市内部交通网络带来过大的交通负荷;规模太小,不能发挥物流枢纽的作用。因此,物流枢纽规模的不合理性会使交通网络不能发挥最佳效应,不利于减少货运车辆的出行。

(3)多阶段流通过程的简约化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商品并不是由生产制造商直接销售给最终用户,而是经过了商品的分销、批发等多阶段流通渠道,最后到达消费者,商品在多阶段流通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物的流动,物的流动就会产生货物出行,从而就会产生货运交通需求。商品多阶段流通与货物流动示意图如图3。

由图3看出,商品的多阶段流通往往会带来货物的多次转运,同一货物的多次转运将会产生货物的多次交通出行,给交通网络增加交通负荷。而在很多情况下,商品的多阶段流通并不一定需要货物的多次出行,可以缩短物流的流程,减少货物的出行次数。如在同一城市内部,商品的多阶段流通照样进行,商品的所有权发生变化,但货物在某一仓库(如一级批发商仓库、或物流中心)不动,直到商品的所有权到最终用户时,再将此商品从仓库直接配送到最终用户。商流与物流的结构模式如图4所示。

图4中的一次货物出行代替了图3中的多次货物出行,由此缩短物的流程,即让物流短路的方法减少货物的出行次数,此方法还可以减少货物的装卸次数,降低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成本。经过多阶段流通过程的商品都可以采用物流短路的方法减少货物的出行,但需要有相应的物流基础设施(如仓库、物流中心等)来支撑。通过现代物流系统的建设来实现商品多阶段流通过程的简约化,减少货物的不合理出行。

4.2针对减少货物出行时空消耗的对策

货物的任何交通出行都需要占用交通资源,有它时空消耗的特征。时空消耗得越大,对交通资源占有的就越多。同样货物的交通出行,不同的交通方式、不同的出行时间、不同的出行路线、不同的车辆装载率等都会有不同的时空消耗。下面就针对减少货物出行时空消耗所应采取的措施进行讨论。

(1)变更交通方式

在我国城市内部的货物出行绝大部分都是道路运输方式,这种单一的运输方式给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带来过大的交通压力,加重了道路的拥挤状况,加剧了城市环境污染。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城市内部的货物运输也可以采用多种运输方式,如城市铁路、水运等。在我国很多城市由于城市范围的扩大,原有的国有铁路已被城市所包围,成为城市内部铁路,在我国的南方很多城市都有内河水运体系,如果能够利用这些城市铁路、水路开展货物运输,特别是集装箱货物运输更有利于开展多种方式的联合运输,将会分担道路运输的货物量,减少货运车辆的出行,节约道路资源。

利用城市铁路、水路开展货物运输有多个优点:一是减少货运车辆在城市的出行,减轻城市交通网络的压力,缓解交通拥挤;二是充分利用城市的各种交通资源,在很多城市原有的城市铁路、水路都没有很好利用,有的已成为废弃的铁路,水路没有开发,如果能够通过对这些交通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货物的联合运输,将是一项很好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再是起到对城市环境保护的作用,由于铁路、水路有运量大污染小的特点,与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相比,卡车出行的单位货物排放物要大得多,因此,减少货运卡车的出行或缩短出行距离对保护城市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从经济效益上考虑,利用铁路、水路开展的联合运输适应于长距离的货物运输,而在城市内部并不经济,由于很多物流活动(货物出行)都是企业行为,企业就要考虑经济效益。因此,要使企业在城市内部开展利用铁路、水路的联合运输就比较困难,在我国的现阶段要推行此项措施就需要有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从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方面考虑,鼓励企业开展多种方式的货物运输,如对采取多种运输方式的企业实行环境保护补贴、减免环境保护税,对使用单一道路运输方式、运量大、环境污染重的企业征收环境保护税等,通过政府强有力的调控手段,逐步培养人们使用多种运输方式、保护环境的意识。

(2)变更出行时间段

由于交通流量有时间分布的特征,交通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动态变化,有高峰时段和平峰时段,在高峰时段的出行会增加交通延误,延长出行时间,在平峰时段出行会减少交通延误,缩短出行时间。因此,货物的出行应尽量撇开高峰时段,选择平峰时段进行货物运输,在很多城市都有在某路段某时段禁止货运卡车通行的规定,这些都是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的措施。

在城市内部进行货物配送时,除出行时间的限制外,还必须对在路边停车装卸货物的时间进行管制,缩短高峰期的装卸时间,在平峰期的装卸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引导企业除紧急情况外,尽量不要在交通高峰时段配送货物,以减少交通资源的占有。

(3)变更出行路线

变更车辆的出行路线是根据交通量在交通网络上的空间分布特征而做出的。由于交通网络上各路段的交通流量分布不均匀,有的路段交通量很大,如城市中心地区的主要路段,而有的路段交通量较小,如城市的周边地区的路段,如果能够通过交通管理的手段将流量大的路段上的车辆引导到流量小的路段上,就可使交通网络发挥更大的效应。

针对卡车出行路线要进行管制,限制它的出行路线,如在城市中心地区禁止卡车通行,在流量大的路段上禁止卡车通行等,在有些路段上设置卡车专用通道,以提高卡车通行速度。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均衡交通流量,减少卡车的出行对城市交通拥挤地区的影响,降低卡车出行的时空消耗。

(4)提高物流车辆使用效率

提高物流车辆使用效率是减少货运车辆出行及出行时空消耗的有效措施之一。提高物流车辆使用效率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城市内部物流配送的共同化,由一个物流公司承担多家企业的物流配送业务,物流公司对货物进行统一配送管理,有利于提高物流公司配送车辆的使用效率,提高车辆装载率,减少配送车辆出行次数;提高货运车辆实载率,低实载率及空载车辆的出行浪费了大量的交通资源,因此,要对货运车辆实载率进行限制,特别在城市内部交通资源紧张的地区,只允许高实载率(如70%、80%等)的货运车辆通行,对于低实载率的车辆禁止通行;利用信息系统提高配车配送计划的有效性,利用运输交易信息系统沟通企业与物流公司的供需信息,达到提高物流车辆使用效率,减少货运车辆出行和缩短出行时空消耗的目的。

(5)其它综合措施

针对物流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的其它综合措施包括ITS技术应用、不停车收费、道路拥挤收费、优化货运车辆结构、设立物流运输协会等。

5结论

本文通过对在物流领域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方面的研究,系统探讨了针对物流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对我国的交通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虽然有些措施在许多城市或地区已经实施,但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有些措施的实施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及物流基础设施的支撑,因此,在物流领域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同时,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物流技术水平。

在物流领域实施交通需求管理,不仅对缓解城市交通拥挤、保护城市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加强社会物流系统建设、提高物流企业经济效益、改善企业供应链管理都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不同的城市(地区)有不同交通状况,因此,在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时,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交通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 魏后凯. 中国大城市交通问题及其发展政策[J]. 城市交通,2001,8(2):27-32.

[2]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 Ruth Bradshaw, Reter Jones. TDM Trend in Europe[J]. IATSS Research, 1998,22(1):14-24.

[4] C. Keneth Orski. TDM Trend in the United states[J]. IATSS Research, 1998,22(1):25-32.

[5] Schrank, D and Comax, T. Unban Roadway Congestion Annual Report 1998[R]. Texas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 College Station, Texas, 1998.

[6] Ferrari, P. Road pricing and network equilibrium[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1995,29(5):357-372.

[7]Adler, J L. Investigating the Learning Effeets of Route Guidance and Traffic Advisories on Route Choice Behaviour[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2001(1):14.

[8] Adler, J L, Blue, V J. Toward the design of intelligent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1998(6):157-172.

[9] Adler, J C, Mecit, C. A direct redistribution model of congestion pricing[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2001,35:447-460.

[10] Litman, T. Using road pricing revenue,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equity considerations[R].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1996,1558:24-28.

风险管理需求范文第2篇

摘 要:电力需求侧管理是通过改进用电方式来提高电力资源的有效利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电力基建迅猛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用电量激增,产生了用电需求大但实际发电量不足的矛盾。通过分析电力市场改革下的电力市场营销工作可以发现,电力市场的供需矛盾已成为电力企业市场营销工作最大的难题,日益增多的用电需求给电力企业带来了愈来愈大的压力。为缓解电力企业电力市场营销的供需矛盾,对电力需求进行侧管理已势在必行。本文从电力需求和营销的实际出发,通过探究电力需求侧管理和电力营销的相关理论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和电力营销工作的协调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力需求;侧管理;电力营销;协调发展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通过改进用电方式来提高电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其方法主要是通过一定合理有效的手段来实现科学用电、合理用电、有序用电,管理针对的对象是用电个体,主要包括用电家庭和用电企业。有人调查发现,我国每年浪费的电量大概相当于三个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并且这一数据还在持续扬高。缓解电力市场的供需矛盾只通过开源来增加发电量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节流来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通过对电力资源进行侧管理来缓解电力市场的供需矛盾,降低高峰负荷增长,提高用电效率,为电力营销提高良好的市场环境,最终实现电力需求侧管理和电力营销的协调发展。

一、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现状

1997年12月成立了管家电网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中心,对各级电力企业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进行指导。近年来,为缓解电力市场的供需矛盾我国电力管理系统开展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对电力系统的侧管理,目前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下面介绍电力侧管理的一些主要措施。

(一)平衡协调用电高峰与用电低谷。观察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数据可以发现,电力供需矛盾主要出现在用电高峰期,而用电低谷期则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可以通过转移用电时间来平衡协调用电高峰与用电低谷。例如,工业用电的高峰期為8:00~12:00和17:00~21:00,居民用电的高峰期为8:00~21:00,工业用电与居民用电高峰时段的重合加重了供电系统的矛盾,因此可以通过引导一部分工业生产企业转移生产用电时间,在用电低谷期生产来实现移峰填谷。

(二)通过无功补偿来降低电力运输的损耗。无功补偿是降低电网无功损耗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配变变压器的就地无功补偿和变电站集中无功补偿相结合的来实现。

(三)用电负荷的动态监管。商业用电是用电的大户,需要合理的调度和控制。通过信息化的远程控制系统可以对特定的商业用电大户进行动态监测,并以此为依据在用电高峰期合理调动用电单位,控制用电单位的用电负荷。

(四)通过有效措施节约用电。节约用电主要针对的是终端用电客户,当前浪费电力资源是一种常态现象,我国每年浪费的电力资源数额巨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损失。

(五)用电动态管理。在用电高峰期进行划区域的用电管理,分区有次序的对用电区域进行拉闸限电。

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通过行政措施对电力需求进行侧管理。电力事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企业,对电力市场的有效调节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中国家应居于主导地位,采取必要的行政管理措施调节供电市场健康发展。例如,严格限制高耗能低效益企业的发展,支持企业使用节能生产设备等

(二)通过经济措施对电力需求进行侧管理。目前,实施范围最广应用价值最高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紧急措施就是两部制的累进式电费征收方式,这是一种能够经济杠杆作用调节用电量的方式。商业用电价格高于居民用电价格,将用电度数进行分段划分,用电度数越高价格越高,用电价格是累进式计算方式。

(三)通过技术措施对电力需求进行管理。通过技术措施对电力需求进行管理指的主要是技术的改善。例如,通过技术手段减少电力运输过程中的无功损耗,通过对用电电气进行技术改革来减少电能的运用,如节能灯泡、节能家电等。

三、电力需求侧管理和电力营销的协调发展

(一)建立健全服务体系。电力企业是面向客户的服务型企业,做好对客户的服务工作十分重要。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将客户放在企业工作的中心位置,帮助客户合理规划用电计划,及时帮助客户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用电问题,提高用电的管理水平。

(二)做好营销宣传的工作。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要做好营销宣传工作,向客户普及节约用电的相关常识,引导客户建立节约用电、科学用电的意识,优化电能消费成本的控制和计算。

(三)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电力企业的营销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高质量的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当前,电力营销管理部门把电网规划、电力调度、电力生产和电力消费统一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简化服务的中间步骤,让客户在短时间内完成业务的办理,并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

(四)转变供电企业的服务观念。供电行业与国家计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由国家控股的,长时间缺乏市场竞争使得供电企业的服务观念落后,转变供电企业的服务观念已势在必行,例如,可以通过员工服务常识学习和座谈会的形式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以提高员工的服务质量。

四、结束语

在当前电力供需矛盾剧烈和电力体制改的背景下协调电力需求侧管理和电力营销的工作不是能够一撮而就的,它需要广大电力企业工作者和终端用电客户的共同努力,只有将上述的相关建议切实的运用于平时的工作中,才能实现电力需求侧管理和电力营销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宝华.有序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 促进电力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

[2]陈红.电力需求侧管理及电力营销的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

[3]马士林,叶传海,邱茂光.浅谈电力营销发展瓶颈及对策[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0.

[4]李宏斌.面向电力客户端的需求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5]刘洪林.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海洋大学,2010.

风险管理需求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基于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建设现状,针对图书馆服务、图书资源以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学校发展以及学生阅读需求等多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实现学校图书馆藏书的优化处理,为师生提供个性化、针对化服务,实现资源优化整合。

关键词: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藏书优化处理

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小学到初中整体师生,图书馆资源需要进一步科学规划,从整体需求以及个体需求入手,完善图书馆藏书资源以及藏书结构分类以及空间划分,确保全体师生能够在图书馆中满足自身的阅读需求以及馆藏利用率,实现图书资源的优势互补以及工作效率。现阶段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模式中,中小学图书馆藏书合并以及馆藏文献数量增多,实现图书馆藏用的协调发展,优化馆藏,需要根据师生的阅读心理以及需求进一步完善藏书结构、藏书剔除以及文献收集。

一、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发展现状

各级学校愈加重视图书馆建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维护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以及服务质量,不断拓展馆藏书量以及类别,以满足师生阅读及发展的需求。比对中学、小学图书馆发生变化,不是简单地将图书进行合并就能够满足师生需求,现阶段九年一贯制图书馆发展面临以下三个挑战:

馆藏书籍易积压  不同于之前两个学校的各自独立的图书馆,九年一贯制图书馆只有一个,要将两个图书馆的藏书合并以及为全体师生服务,不仅空间狭小难以满足所有师生阅读需求,更加难以实现图书馆的正常运作。再者每个学校都具有上万册的图书,不同中小学的图书管理方式不一样,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的合并与教学资源共享不同,很多藏书之间重复、大量等等都需要进一步处理,但是新校成立期间对图书馆工作并不重视,后续发展中才会逐步完善图书馆馆藏以及结构的调整,但是伴随着时间的变化,学生阅读书籍以及馆藏文献等都会更新,这就会导致藏书进一步积压以及处理困难。

藏书质量偏低  多数中小学图书馆藏书质量普遍偏低,尤其是农村中小学虽然有数百至万册的藏书,但多数藏书都是“普九”时配置引进的,旧书占据多数新书数量较少,结构不合理,复本数量较多。九年一贯制学校将中小学合并之后,中学藏书与小学藏书结构以及内容上差异较大,但多数藏书质量较低,其实用价值以及藏书价值不高。由于大量藏书的堆积以及新藏书的引进,很多九年一贯制学校不得不剔除了阅读空间,直接让学生借书回家看,将所有图书馆的面积用于藏书,但是图书查找以及归位工作任务较重,不利于学生阅读积极性以及师生馆藏图书资源的有效利用。

经费来源不足  九年一贯制图书馆馆藏书籍陈旧大多原因在于经费缺乏,图书馆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都是出现问题再进行经费申请,因而多数院校的图书馆结构较为陈旧,馆舍落后,有独立支配图书经费权的图书馆更是少之又少,多数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图书馆面积较小,能够提供的阅读区域较少,更没有相应的网络藏书提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并没有纳入教育教学发展进程中,学校对于图书馆的藏书需求仅局限于书本以及文献资料,没有根据师生需求开通网络图书馆通道,导致图书借阅以及图书使用效率较低,由于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缺失,阅读活动以及图书馆整改等等难以满足师生对图书馆的要求。

二、新时期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藏书优化处理意义

九年一贯制图书馆是中小学图书馆中特殊的类型,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文献资源的中心以及学校文化建设以及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载体,但九年一贯学校图书馆的作用及意义与一般中小学图书馆不同,考虑到读者跨年龄跨学科的特点,合理规划图书馆的功能分区,举办各种阅读活动,以达到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无论是割裂中小学还是完全混合中小学图书资源,都需要根据中小学学生的阅读心理以及阅读行为入手,实现阅读空间以及阅读仓藏的优化配置,因此正視不同图书馆结构的优劣:

割裂式九年一贯制图书馆,是将中小学图书馆藏书以及借阅工作分开,避免中小学藏书资源的混乱,中小学完全分开是根据中小学阅读能力,人为地将适合中学生的藏书资源划分到中学生库室,适合小学生的划分到小学生库室,由于场所不互用,也可以直接将中小学图书资源进行馆内合并,降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藏书处理压抑以及文献资源的混杂,使得中小学可以高效寻找到自身所需的图书,根据年龄段进行查找。但很多图书室没有年龄限制以及明显界限,无法区分的情况下由于图书馆空间既藏书有限。

混合式九年一贯制图书馆藏书的处理是,按照图法将书籍混合在一个库室中,报刊以及书籍都不会进行年级段的区分,中小学生可以全部借阅实现场所与文献资源的共享与混合,这样的安排可以不用考虑中小学的分类,简化报刊排列以及书籍上架工作,开放和管理更为方便,学生可以自助找书借书,但是学生寻找阅读资源的耗时时间过长,选择的文献资源不合理,再者中小学学生借阅场所的装饰布置难以统筹协调中小学心理需求,导致学生难以有效利用图书馆,中小学生对图书的筛选能力不足,很可能会打击学生的阅读自信心。

根据两种结构的优劣结果分析而言,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藏书以及服务管理结构,应该实现优势资源互补,资源需要相对独立且共同分享,服务以整体为需求分段实施,实现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的“一贯”,优化图书馆馆藏资源配置以及划分,图书馆场所以及图书资源根据中小学生需求相对区分,摈除对不同阅读库室的禁锢,便于学生在不同库室之间的流动以及书籍阅读,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强化图书推广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推荐相应的书籍以及阅读活动,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习惯,所以九年一贯制学校需要强化管理队伍,增加专业的管理员,并重视管理员的培训与素养提升。

三、藏书优化处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藏书优化处理从读者需求角度而言一共包括三方面,一是藏书的剔除,二是藏书的更新,三是藏书结构的优化,实现藏书质量以及图书馆服务的提升。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的优化处理主要集中在藏书的剔除以及更新上,藏书结构在图书馆服务以及空间划分中会考虑进入,基于实现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的“一贯”需求藏书结构会根据学生心理以及学校图书馆大小、图法将书籍进行排列。

1.藏书的剔除。藏书的剔除主要是根据空间需求将日益增多的图书按照价值以及阅读需求进行划分,将闲置的藏书以及质量较低的藏书进行优化处理,避免书库架位爆架、乱架、堆积等等现象,解决图书馆藏书与使用的矛盾。

实现图书馆藏书的优化处理,强化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配置,应该将藏书剔除工作制度化,定期进行图书馆藏书价值的整体评价以及使用效率分析,根据藏书的收藏价值、使用效率以及文献时效性进行整体化评价,将出书年代较早、内容陈旧过时、长期无人问津、破损严重无法修复使用的图书剔除到图书馆正常运转的书架中,根据图书馆的信息化系统,实现网络备份后,在新书进库时立即将这些图书剔除,确保新书以及旧书的平衡,稳定图书馆的藏书质量,网络备份后根据需要可以发送到师生的邮箱中,这样一来也兼顾的师生的阅读需求。

再者根据馆藏资源的利用效率,以读者瓦解以及阅读馆馆藏的总百分比,将利用率较高的图书留在开架书库中,便于读者查阅,将过时、利用效率较低的藏書分批次进行信息录入后封存图书馆中,便于工作人员与读者进行藏书借阅以及书籍维护,优化馆藏结构,在不断增加新书的同时,要剔除旧书,形成风格各异的馆藏资源,确保科学藏书体系的形成。

2.藏书的更新。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每年根据中小学人数会有一定的经费用于文献资料的采购,根据中小学生阅读心理以及阅读需求的不同,中学生应该是以诗歌、散文以及戏剧为主,根据政策规定的课外阅读需求以及课本资源为主,购买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书籍,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可以通过阅读推广活动进行中小学生阅读需求调查,筛选出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书籍以及文献资料,教师的阅读需求也一样,小学生主要以绘本、故事、童话为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图书节约率等专门在图书馆空间中开辟小角落,以学生社团以及班级等为主进行管理与维护,提高藏书结构配置以及更新效率。

九年一贯制图书馆与一般的图书馆一样,都是以读者工作为图书馆工作的核心,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实现科学统筹以及有效的读者工作,才能够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自身的作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的全体师生,从小学生涵盖到初中生,从职员、领导、教师等所有中小学人群,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馆服务需要满足整体性、个性化以及针对化的需求,针对群体的多样性以及学校生活的全天性,实现各层次读者阅读需求,调动师生阅读兴趣,解决阅读问题,实现各项工作的管理以及最大服务效益。藏书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主体——阅读推广活动,在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中没有得到落实,多数学校都是让学生去图书馆借阅书籍,没有主动出击培养学生优良的阅读习惯,阅读推广活动没有实现图书馆与师生群体的互动,九年一贯制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对象是中小学生及教师,这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阅读兴趣以及阅读能力的重要年龄段,根据学生可塑性强、学习吸收快、知识接受层面限制低等特点,学校图书馆若是抓住时机可以有效营造阅读环境,促进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图书馆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书集小学图书馆以及中学图书馆为一体,实现藏书的优化处理与空间结科学配置,才能够让图书馆在九年一贯制办学背景下实现创新融合,实现藏书资源和教育改革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张翠芝.让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真正“一贯”起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12):108-109+112.

[2]欧丽清.浅谈学校图书馆藏书剔除工作——以广西团校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4(10):89-91.

作者简介:林志玲(1986-),女,汉族,籍贯:福建厦门,本科,初级馆员,研究方向:学校图书馆。

风险管理需求范文第4篇

服务级别管理主要是管理服务目录、服务级别协议SLA、内部OLA(包括升级报警)、外部合同UC、供应商管理、服务报告。

服务目录主要是定义IT服务内容,对不同的服务定义不同的服务流程,以及将服务发布到一定范围。

服务目录允许系统帐户人员查看,但是不能查看到服务所设计的配置项。 服务级别协议主要定义针对不同的服务在一段时间内的服务目标进行定义,并将定义应用到事件管理、服务请求、问题管理、变更管理中;定期给出SLA差距分析。

被服务人员可以通过服务申请链接去查看服务级别协议,但是不能查看服务级别协议发布的范围。

内部OLA定义内部OLA的服务运作目标,升级途径以及定期给出OLA差距分析。 外部合同UC主要是管理合同文本以及合同的验收情况和合同到期的提醒,能够在配置管理、事件管理等流程提供相关资料。

供应商管理主要管理供应商资料以及供应商的联系人资料以及联系记录、评价记录以及为其他模块提供相关资料。

服务报告主要是为不同的人员提供一段时间的运行数据以及趋势分析材料。

1.1 服务目录 1.1.1 服务定义

1、 服务的定义:服务编号、服务类型、服务名称、服务描述、服务经理、依赖的其他

服务、服务所涉及配置项、是否有效。

2、 视图包括有效服务、无效服务,需要显示的字段包括:服务编号、服务类型、服务

名称、服务描述、服务经理。

1.1.2 服务流程定义

1、 定义各种服务的服务流程:流程编号、服务流程名称、描述、所涉及服务、流程版

本号、发布范围、变化历史。

2、 视图包括:流程编号、名称、描述、版本号、发布范围(包括服务组织与服务使用

者)

3、 包括事件管理类、业务类、问题类、投诉类、变更类的服务

4、 定义服务的发布范围

5、 记录服务变化历史轨迹:发布范围的变化,服务名称等的变化

1.2 服务级别协议

定义并管理客户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服务承诺,包括所涉及服务、服务流程、服务的目标、服务时间、服务的产出物:服务报告,服务的有效期限。

1.2.1 服务时间

不同的服务级别协议有不同的服务时间,对服务的时长和服务的报警升级时间按照不同的服务工作时间来计算。

1、 工作时间,按照提供服务单位的工作时间来定义

2、 5*8,按照服务常用的标准

3、 5*9,特别工作时间服务

4、 7*24,365日无休的不间断服务。 可以被一次定义,被多次引用。

一、5*8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工作时间

8:00

二、5*9

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

非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工作时间

非工作时间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三、7*2

4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星期日

1.2.2 服务目标的定义

针对不同的服务不同的优先级定义不同的服务目标: 服务响应时间> 服务完成时间> 服务关闭时间>

1.2.3 服务级别的定义

定义服务级别内容:包括服务级别名称、编号、描述、服务时间、所涉及服务、服务级别经理、服务目标:服务流程(包括事件、问题、变更、安全等)、服务的可用性等,所关联的合同,服务期限、提醒时间前置量,发布范围(被服务的单位、部门、个人)

视图包括有效的服务级别协议与已经过期的服务级别协议 当一个服务级别协议过期后,在被服务人员关联服务级别的时候,提醒被服务用户或服务台,该用户的服务级别协议过期。

服务级别过期提醒的前置量到达的时候,发送一个提醒给服务级别经理

1.2.4 服务报告

服务的总体情况;主要分两种情况:一个为用户,另一种为服务提供人员。 对用户,只提供自己所涉及的服务的一个总体情况说明,可以选择一定时间段的来进行查看。

对服务提供者,可以查看所有服务的情况以及某一些用户的一段时间的服务情况做报告。

1.3 合同管理

管理合同,并提供合同的相关信息给查阅。 合同名称、合同编号(内部编号、外部编号),合同摘要、合同签订人、合同签订部门、合同生效日期、合同初验日期、合同终验日期、合同保修期限。

风险管理需求范文第5篇

为切实做好2014年幼儿教师培训工作,搞好幼儿教师培训管理,增强幼儿教师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促进我区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规范性。我们深入基层幼儿园组织召开了24多次领导和教师座谈会。

本调研于2014年6月4日至6日进行,调研范围覆盖22多所幼儿园,调研对象来自不同幼儿园、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岗位、不同性别,共有280位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调研。调研主题包括了解和掌握当前幼儿教师对幼儿教师培训工作的需求和意见,如何进一步改进幼儿教师培训工作等三大方面内容。

二、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具体采用方法有:访谈、观察、参与式调查。

(一) 访谈:园长主要领导的访谈。

(二) 观察:看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活动。

(三) 参与式调查:用参与式活动的方式了解幼儿教师的需求,

为参加者提供了均等宽松的发言机会。

三、 幼儿教师反映的主要问题

(一)在培训内容方面

1、“提高教学技能、技巧的培训”

多数幼儿教师十分重视基本的教学技能的提升。他们希望借鉴优秀幼儿教师成功的经验提高自己教学执行能力;同时也想通过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来指导实践,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迁移到工作

中去,是幼儿教师感到很困惑的。

2、“学历提高培训”

主要对象来自幼儿教师群体。

3、“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培训”

目前中心城区和中心小心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利用有较高层次的信息技术水平来辅助教学。

4、“术科培训”

目前我们的培训主要集中在主课方面,对术科及幼儿教师培训重视不够,培训力度也不大,他们呼吁增加学习的机会。

5、“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社会、学校对幼儿教师要求越来高,幼儿教师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幼儿教师渴望能运用良好有效的调节方式,缓解、放松心理压力。

(二)在培训形式方面

目前培训形式较单一,主要体现在幼儿教师一言堂现象严重。座谈发现,教学研讨、专家互动、小组活动等是教师一般关注的形式。可见,开放性、参与式、主体性的培训方式更受欢迎。

(三)在师资聘请方面

幼儿教师普遍喜欢来自一线的专家和名师,说明幼儿教师们希望借鉴他们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执行能力。

四、 分析与思考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当前教师关注的焦点。

通过座谈,我们发现幼儿教师在普遍关注“提升身素质、提高教

学技能”的大前提下,幼儿教师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反映出,幼儿教师对自身发展问题上是有针对性进行了反思。

(二)教师对培训的期望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从幼儿教师培训的内容来看,教师在这方面的需求是集中与分散的并存。如:“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的培训”,目前教师普遍能熟练的将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到教学中,如PPT的使用非常广泛,但在实际工作中,更多的教师不满足简单的操作技术,通过系统、规范、实用的培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在日益紧张,社会压力增大的环境中,幼儿教师开始关注自身的心理问题。同样,孩子心理健康也引起社会的重视。在这个环境下,幼儿教师需要掌握基本层面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心理分析技术的学习。

五、 建议与对策

(一)创新培训模式,实现个性化引领是幼儿教师对培训的期望。

“会议式”培训一直是我们采用的主要培训方式,随着幼儿教师培训需求多样化发展,培训报告会难以满足教师个性化培训需求。因此,多开展参与式、对话式、观摩式等形式的培训。

(二)围绕幼儿教育教学问题为目标,突出教师关注的热点,满足培训者的需求。

风险管理需求范文第6篇

撰写人:杨振毅

2008年03月20日

ERP项目售前需求调研提纲

说明:这个仅仅是一个大概的调研框架,调研的范围是FI/CO/MM/PP,企业的方案及预算,必须要到客户现场详细调研后,在能够出具。 注意:SAP软件可以管理非常细和准确,企业是否能够应用的好,并不是由SAP决定的,而是有企业的管理现状决定的,只有去企业现场,了解企业的运营、生产及管控力度,才能够给出合适企业发展的信息化方案,同时为企业将来信息化的扩展及升级打好基础。

一、企业基本情况(企业整体情况)

1•组织结构。画出一个组织流程图,列出各主要部门的人员,职责 2•企业的经营范围? 3•企业的营运模式?

4•目前企业微机软、硬件基本情况 5•关键的业务现状? 6•基本需求及期望目标?

7•公司经营战略与管理制度文件? 8•主要想解决哪些问题?

9•现有的系统在硬件及网络上存在哪些不足? 10•各部门业务具体流程《业务流程图》 11•所有单据、凭证及报表《业务表单》 12•现有MIS系统相关文档

13•现有网络拓朴图及网络、硬件、软件配置情况

二、财务及成本部分(FI/CO) 1.总帐管理(Genera•Ledger)

1)总体调研内容:

A. 财务部门的组织架构及部门职责?人员分配情况?

B. 公司有几套财务帐?之间关系如何?有无内部往来业务? C. 现用计算机系统? D. 相关财务制度? 2)实际业务核算

A. 目前所使用的会计科目结构? B. 凭证审批流程 C. 有哪些外币业务? D. 会计及结帐流程?

2应付款管理(Account Payable) 1)总体调研内容:

A. 相关应付款管理制度和流程手册?

B. 有无专门的应付管理系统?如何和财务系统衔接? 2)发票管理

A. 有没有发票处理的政策与流程手册? B. 每月的发票大致数量?

C. 有无对发票进行详细管理?

D. 发票是否需要和采购单/收货单匹配。目前是如何处理的?

第 1 页 共 7 页 离散行业调研提纲

撰写人:杨振毅

2008年03月20日

E. 运费,杂项费用如何处理? F. 发票的审批与入帐流程如何?

G. 月末货物已到而发票未到如何处理?采用何种价格暂估? 3)付款管理

A. 付款处理的政策与流程手册?

B. 有无商业惯例中的付款条款对付款进行计划与折扣获取? C. 使用哪些支付方式,流程如何?

D. 对应付余额是否进行帐龄分析?帐龄如何分时段? 4)报表

A. 有那些主要应付报表?周期如何?

3应收款管理 (Account Receivable) 1)总体调研内容

A. 相关应收帐管理制度和流程手册?

B. 有无专门的销售管理系统?如何和财务系统衔接? 2)供应商管理

A. 供应商的管理详细程度、手段如何? B. 供应商有无分类?分类依据?. C. 供应商管理系统提供的信息?

D. 有无对供应商进行询价、报价管理? E. 有无对供应商进行考核?指标有那些?

F. 如何查询供应商的业务记录并与供应商进行对帐? 3)客户管理

A. 客户的大约数量?

B. 客户的管理详细程度及手段如何? C. 客户的信用检查与控制制度如何? D. 客户的对帐、催款管理如何? E. 客户的价格及折扣管理如何? F. 有没有长期大宗协议客户

4资金管理(Cash Management) 1)总体调研内容

A. 相关资金管理需求?

B. 有无专门的资金管理系统?如何和财务系统衔接? 2)现金管理业务

A. 如何进行银行对帐? B. 如何编制现金流量表?

C. 是否做现金预测方面的工作,如何做? D. 如何制定公司付款计划? 2)报表

A、资金管理方面的主要报表? 5 成本管理 1)采购成本

A.不同物质采购周期多少,采购的成本(运输、人工、交通等),从计划和实际的两个角

第 2 页 共 7 页 离散行业调研提纲

撰写人:杨振毅

2008年03月20日

度去谈如何管理和控制,差异如何处理。 B.原料的成本(计划和实际的),差异和市场调整后,如何处理

C.采购过程的损耗控制,分为正常损耗和非正常损耗,如何管理和控制 2)生产成本

A.计划成本(产品的,每个工序的),预算用

B.实际成本(每个产品,半成品及工序如何统计) C.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异如何处理 3)销售成本

如果目前不考虑上销售,那就不考虑销售成本,但是要手工输入销售成本,便宜核算利润和每个产品的总成本

二、业务管理(Distribution)(MM/PP) 1采购 (Purchase Order)

1)公司目前对原料的采购行为是否直接受生产部门物料需求的影响? 2)公司目前对原料的采购采取何种方式? •按批量采购

•按单一订单需求采购 •按最低库存量采购 3)采购组织结构 •采购人员构成 •采购岗位职责 •采购流转单据 4)供应商管理

A. 对于采购,供应商的确认原则是什么?

B. 现行的供应商认证与管理工作是怎样运作的?采购部负责哪些工作?

C. 是否进行供应商评估?若有,评估标准如何?如:价格、质量和服务等。 D. 有无完善的供应商信息管理?

E. 现有供应商信息的内容?如名称、地址等。 5)采购计划

A. 生产的计划内需求和计划外需求分别是如何生成请购计划的?请购计划的审批流程和权限是怎样的?

B. 对于请购计划,是否建立了合理采购批次或采购量的管理方法?采购库存的控制由谁负责?

C. 请购计划是否存在调整的情况?它们的审批程序是怎样的? D.采购物料的市场价格变化比较快,物料价格如何调整

E.如果原料市场比较难购买,或者及时供货,企业在采购上如何控制(是否提前采购) F.采购的预算是如何控制的

G.对供应商的资质如何控制和管理 6)采购申请

A. 采购申请的提交、变更和批准怎样处理? B. 是否所有采购都需首先提交采购申请?

C.对各类原料及待采购品是否根据物质种类及金额划分了不同的采购申请流程和审批流程 7)采购订单

A. 采购业务是否全部通过标准订单的形式执行?对固定(稳定)供应商,是否存在一揽子协议或框架性协议的方式?

第 3 页 共 7 页 离散行业调研提纲

撰写人:杨振毅

2008年03月20日

B. 除了标准采购订单,还有几种采购定单? 如合同、协议等。

C. 采购订单的审批流程是怎样的?审批流程中各审批人的权限如何? •金额限制 •帐户限制

 采购订单生成后,是否存在调整的情况?如果存在,会有哪些情况?它们的处理、审批程序是怎样的?  有无对采购合同执行率的考核制度? 8)采购接收

A. 货物运抵仓库后,多久可以入库?

B. 是否与采购订单核对?有谁负责?是否知道仓库接收的这批货物对应哪一个采购订单、哪一个发货通知?如何得知?

C. 是否进行数量与质量的验收?由谁负责?质检入库流程是怎样的?不合格物料如何处理?

D. 如果运抵的货物多于订购数量的情况?是否仍旧入库?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E. 如果运抵的货物数量少于或质量低于订购要求,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F. 如果采购物料运抵时间提前或延迟于采购定单的到货时间,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G. 如果接收的物料虽不是订购物料,但接收物料可替代采购物料使用的情况,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H. 到什么时间,才可以认为一个采购订单已经完成(示例:多批货物均已到达海关/运抵仓库/通过验收/入库之后)?

E.在收货过程中,如何质量不合格,要求部分退货,下次补上,是如何控制的,是否影响到生产,企业如何管控制。 F.仓库是否为供应商提供代存。 G.采购是否采用了批次管理。

2库存(Inventory Management) 1)库存组织

A. 请描述一下库存的物理分布以及逻辑上的区分是怎样的?

B. 有无实行子库划分?(如果有,在采购,物质调配,生产领料上的流程和控制是如何的)

C. 在同一子库中有无实行库位管理?

E.企业是否划分四大类仓库(原料仓库、辅料仓库、车间的半成品库、成品库),是否还有立体仓库或者公共仓库 2)库存管理

A. 库存物资如何进行分类?是否实行了编码管理?如原料、半成品、成品、盘具、备品备件、包装等。

B. 如何管理不同阶段的半成品?

C. 货架生命期是一个项目在库存中放至失效的时间量。目前库存中物资是否存在此限制。 D. 库存物资是否使用版本控制,使用版本控制的目的是什么? E. 库存物资是否使用批号进行控制?

F.库存管理是否还要管理到物料的资金,相同原料,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价格是如何管理(比如,分来管理、加权移动平均等管理方法)

G.原材料的使用率如何来管理(如果原料有生命周期,是否是先采购进来的原料,先使用,还是基本不管理)

第 4 页 共 7 页 离散行业调研提纲

撰写人:杨振毅

2008年03月20日

H.原料是否分类,是按照用途来分类,还是按照成本来分类,如果分的话,每一类原料的安全库存如何来制定

I.半成品的安全库存如何来制定 3)库存计划

A. 是否采用非MRP计划的方法生成物品的请购请求?如是,指明是哪一种: •重定货点

•最大-最小库存 •安全库存 •预测 •其他。

4)采购物料的接收和退货

A. 采购入库时仓库的接收流程,包括检验流程? B. 采购退货流程? 5)外协件的接收和退货

A. 是否存在外协件的采购?

B. 请描述外协件的检验退货流程? 5)生产物料的发放和退仓

A. 生产物料的发放和退货流程? 6)半成品和成品的完工入库

A. 车间是否对半成品进行管理?

B. 是否有专门的子库存放半成品及成品?

C. 车间对于半成品及成品的物料发放采用哪种发料方式? 7)成品的发货和退货

A. 销售出库的类型有哪几种?是否存在捐赠、试用等形式? B. 请描述销售退回的处理类型及处理流程? 8)杂项发料和杂项接收

A. 对非采购定单接收的物料和非销售发料的物料的控制? B. 仓库是否使行手工帐登记? 9)库存物料的调拔

A.什么情况下会对库存中的物料进行调拨? B.材料在库存之间的调入/调出流程是怎样的?

10)库存物料的调整

A. 在哪些情况下会对仓库中的物料进行调整? B. 对仓库中现有库存进行调整的依据是什么? 11)库存盘点

A. 物资盘点处理的方法和流程?(全面盘点或抽查盘点、实际盘点或周期盘点)

B. 是否对高价值物品与低价值物品的盘点频率是一样的?一般会在何时进行存货盘点? C. 与财务对帐周期为多长?

D. 仓库与生产、财务对帐的内容?

E. 仓库与生产对帐,数量不一致时如何处理? F. 库存盘点结果的财务处理? G.周期为多长?

H.库与生产、财务对帐的内容?

I.仓库与生产对帐,数量不一致时如何处理?

第 5 页 共 7 页 离散行业调研提纲

撰写人:杨振毅

2008年03月20日

J.库存盘点结果的财务处理?

3.计划管理

1)生产计划的制定部门? 2) 制订计划的周期? 3)现有计划人员数量 4)制订计划的大致流程? 5)计划制订中的难点? 6)生产计划是否细化到班组 7)是否有交叉工序生产 8)生产派工是否细化到班组

9)生产计划准确程度(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的情况

10)临时调整计划,如何处理(加班、外协、还是生产能力完全能够满足) 11)生产每中产品的生产周期是多少

12)生产过程中,是否有替代产品,如果有,那么替代零件和不替代零件在下达生产计划的时候如何来处理,在生产过程中如何来控制和协调

13)生产能力的管理和控制(粗能力和细能力,从生产线及人工上来说) 14)企业除了国家总计划以外,还是否有市场预测及市场订单的计划

15)企业的部门零件是否还外协来加工,如果有,那么企业在制定外协计划的时候(原料、生产周期、质量、价格上如何管控) 4.生产管理

1)车间管理主管部门? 2)车间工单的流转流程? 3)每月大致车间工单数量? 4)车间加工报废处理流程? 5)车间补充工单处理? 6)车间能力平衡处理办法

7)车间如何形成领料派工单或者送料派工单,如何形成工序派工单及质检完毕验收过程 8)车间物料管理人员如何管理原料、半成品、成品

9)车间物料管理人员如何实现生产过程中:原料投料和成品及半成品增加的过程;如何从上序单位(车间或者仓库)领料增加库存,下序车间来领料减少库存

10)每个仓库和车间盘点周期?仓库和车间时间月底对帐是否发生(物质来往帐) 11)仓库和车间在管理物质上是否划分了货区和货位,没有一种现象。

12)企业内部在零件名称上,是不是有部分零件叫简称,是否有各车间对同一种零件叫法不一致的情况发生。 5.新产品改造

1)新产品的图纸及工艺的维护流程

2)新产品的试验及投入试用(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及投入试用的控制流程,由那些控制过程,那些部门来监控,那些部门来完成,这些试用产品生命周期如何,零件升级后,新老零件是交替使用,还是直接更替,如果试用零件不合格,企业在生产BOM上是如何做更正的)

3)新产品试用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大量投入使用 6.产品试验交赋

1)产品生产完毕,质量检合格,是否有一个实验周期(就是产品生产完毕,需要有个部门

第 6 页 共 7 页 离散行业调研提纲

撰写人:杨振毅

2008年03月20日

试验,试验一段时间,从试验中检查各类故障) 7.维修

1)企业是单独有产品的维修部门,还是直接给生产部门维修(比如飞机发动机委托企业来大、中、小辅修)

上一篇:同学聚会活动方案范文下一篇:政治考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