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范文

2023-09-20

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范文第1篇

根据《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工作实施方案》要求,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全院职工迅速行动,以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创建“健康汝南”为目标,坚持“创新、改变、提高”的工作原则,严格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指南》标准,强力推进注重质量,全面提升了我院综合服务能力水平,现将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积极动员提高认识,保证活动取得实效。院领导班子研究制定活动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全体职工会动员部署活动内容,科室主任积极带头,科室职工积极响应,以满足广大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以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重点,通过此次活动提升了我院医疗服务能力,改善服务环境,规范业务管理,探索建立符合基层医疗机构特点的服务能力标准,切实解决我院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创建一个政府放心,群众满意,患者信任的示范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二、改善医疗服务环境,提升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活动开展以来新添置:进口螺CT、四维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呼吸机、麻醉机等医疗设备,新建康复理疗科、预防接种门诊、净化手术室、消毒供应室、急诊科,新增床位30张,绿化美化环境1000多平方米,新修道路800米,新建停车场两个,改造卫生厕所两个,通过对硬件设施的改造提升,增强了患者就医体验,改善了医疗服务环境。同时加强门诊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质询、诊断和治疗能力,提升急诊急救能力,加强院前急救、应急能力建设;提升中医药和康复服务能力,加强中医科、中药房建设,开展中医特色服务、中医药文化特色建设。通过活动开展全院当年诊疗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万余人,诊疗人次明显增加,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三、创新服务模式,规范业务管理,保证服务安全。规范设置门诊科室布局,推进全科诊室、家庭医生诊室、健康咨询体检中心标准化建设。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加强家庭医生团队建设,引导居民预约就诊,简化出入院服务流程,深化“互联网+签约服务”,实现在线签约、在线预约、在线质询、在线查询服务,提高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严格按照医疗质量管理规定、诊疗规范、操作常规、技术标准等规定,规范诊疗行为、医院感染、疾病防治、医疗废物(垃圾)合理用药,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能力。

四、打造重点特色科室、培养专科技术人才。投资30多万元率先在全县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智能健康管理中心,开展以健康体检、干预指导、健康教育、家庭医生签约、慢病随访、数据统计分析为一体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新建标准化中医馆,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结合医院历史形成的专科特色,强化与上级医疗机构技术合作,重点建设康复科、疼痛科、中医科、全科医学科、急诊科、儿科。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模式,聘请上级专家到我院技术指导培训,选派重点科室业务骨干进修学习,建立了上下联动、资源整合、利益共享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五、依托公共卫生服务,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综合服务效率。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依托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健全家庭签约医生服务保障和激励制度,针对签约服务对象,量身制定签约服务方案,积极探索开展新的服务项目,将中医适宜技术、康复训练、健康咨询,健康指导等新项目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畴,丰富完善签约服务内涵,实现公共卫生服务与签约服务的有机结合,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效率。

六、转变服务思想、改善服务态度。积极转变服务思想、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建设优势服务示范性科室,制定《优质服务规范细则》、《优质服务管理处罚规定》为活动开展提供纪律保障,评选“优质服务示范科室”、“

优质服务示范标兵”。积极改善服务态度,设置“便民服务站”、“健康食堂”、“暖心开水”、“温馨病房”、“就医导诊咨询台”、推进“特色文化推广”、“卫生厕所革命”“特殊人群关爱”行动,努力打造诊疗更加安全、就医体验更加满意、就诊更加便利、沟通更加有效、体验更加舒适的服务新环境。

七、推进医院6S管理,创建6S试点科室。严格按照“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的医院6S管理制度,创建以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眼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康复科、疼痛科6S、检验科等试点科室,规范各科室诊疗环境、工作环境,培养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工作纪律和敬业精神。

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范文第2篇

摘要: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尤其是2020年度新冠疫情在全球的传播,使人们更加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卫生的守门人,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尤为重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深化医改的过程中,应该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各项补助资金,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但是,在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执行不完善、预算体系不合理的问题,应该强化预算编制水平、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完善预算体系,有助于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乡镇卫生院也能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管理;财务

近年来,预算管理一直是各行业所熟知的,不可缺少的经营管理模式之一,而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如何运用预算管理这一工具提升财务管理能力,也是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的问题,但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存在“重业务、轻管理”的思想,对预算管理普遍存在重视不够的现象,这让预算管理无法发挥其作用,从而失去了意义。基于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发展水平,医院的管理者应该科学分配人力、物力资源,在了解医疗活动的实际现状时,还应全面监控当前的预算管理活动,逐步改变原有医疗管理决策中的不足之处,以此来完成预设的目标。预算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管理人员充分运用相关资源,而且还能保障财务活动充满有序性,因此,管理者需全面控制相关的财务收支活动,制定优良的预算管理方案。

预算管理的作用

预算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它能使各项工作得到高效地开展。基于预设的发展目标,院部会全面划分每名人员的工作职责,使其全身心投入后续的财务工作中,如果预算管理中出现问题,财务人员也能及时制定崭新的预算策略。第二,增强各部门间的沟通频率。当部门间共同探讨同一问题时,有利于制定优良的目标方案,还能增强部门间的凝聚力,避免产生工作分配不均的情况[1]。第三,管理者拥有明确的决策  续的发展前景,赢得更多人的认可。第四,确保各项资金得到有效使用。随着预算管理工作的持续开展,管理人员会尽量避免盲目支出行为,科学安排每笔资金的具体用途,有助于为民众提供更佳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预算编制不科学

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的流程,如果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后续工作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对于预算编制工作而言,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用了不科学的增量与增减方法,导致预算结果与预估数额存在较大的差距,预算编制不能彰显应有的价值。加之较多人员忽视了预算编制的重要性,尤其在基层医疗机构更加重视医疗业务而忽视了财务预算,通常仅运用较短时间来开展编制工作,导致信息收集过程中缺乏重要的数据信息,各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尤其是医疗业务部门与办公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预算编制工作中产生严重的问题,预算编制效率也会持续下降[2]。现今管理人员也缺乏正确的思想观念,没有充分知晓预算编制中的基本内容,也未了解医疗市场的变动现状,导致预算编制不具有指导性的特点。此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制定预算编制方案时,仅将历史数据作为最终的参考依据,没有认识到当前收入的重要性,导致预算收入、实际收入间存在较大的偏差,财务人员在进行支出预算时,仅能了解过往的数据执行情况,无法了解最新的数据信息。当年末时,如果财务人员调整数据信息,将造成核算数据缺乏真实性,无法如实展现机构的实际发展现状。

预算执行不完善

即使医院管理者已经认识到预算执行的重要性,改变原有的预算执行模式,然而工作人员缺乏优良的监督措施,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暴露出众多问题。预算编制为确定预算指标的重要依据,但是工作人员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没有充分了解当前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发展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趋势,导致预算执行结果无法提升预算管理水平[3]。另外,部分人员可能会擅自改变预算目标,在无法彰显预算管理约束性特点的同时,还使后续预算执行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预算执行机构中也缺乏专业性的人员,导致预算执行效果不佳,如没有增强收入与支出间的关联性,未全面分配每笔资金的具体用途,加之机构缺乏完善的奖惩措施,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会持续降低,预算执行流程也将过于形式化。最终,在不完善的预算执行模式下,资金使用效率会不断下降,员工也没有形成成本效益的思想观念,无法全面按照目标方案来开展采购工作,明显缩小了机构的影响力。

预算体系不合理

预算体系是影响预算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当预算管理体系充满科学性时,能为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避免后续预算过程中产生严重的问题。现今医疗卫生机构没有制定完善的预算体系,也没有争取强大的动力支持,导致运营水平在持续下降,工作人员也形成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未将更多精力投入于预算管理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没有了解预算考核中的基本内容,导致预算考核标准缺乏公平性,不符合单位的当前发展现状,随着考核水平的持续下降,预算体系将会变得更为不科学。财务人员也没有运用全局性的思想观念来看待相关预算问题,当得到年度资金时,未全面划分各项资金的用途,使机构产生资金浪费的情况。预算体系影响各部门的经济效益,在常规的预算模式下,既无法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也无法将一系列数据紧密联系在一起,严重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4]。此外,管理者也没有对预算体系进行全面的跟踪与考核,即使年初制定了绩效考核目标,然而在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工作人员可能无法全面落实预算考核中的具体要求。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管理的措施

强化预算编制水平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强化预算编制水平,使编制流程充满完善性,管理者需形成全局性的思想觀念,全面了解预算编制中每一环节的具体情况,并将创新性的思想观念融入预算编制中,有针对性的对预算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管理人员还应制定完善的预算编制目标,改变原有的预算编制模式,基于当前的财务现状来组织预算编制工作。并了解以往的财务执行水平,妥善处理预算编制中所出现的问题,还应全面对比每种预算编制方案的优势与不足之处,确保所制定的预算编制方案富有针对性。预算编制人员也应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大与财务人员的沟通力度,以此来制定一系列的年度收支预算方案,使各个部门都能拥有优良的预算管理依据。在此过程中,预算人员需对工资、物资采购等工作进行全面的规划,可使预算编制流程充满有序性,促进单位的进一步发展[5]。医疗卫生机构在制定预算收入编制来源时,需了解具体的收入来源情况,比如:医疗业务收入、公共卫生服务收入、其他收入等,并知晓以往的年度收支情况、财政部门的相关要求,以此来强化预算编制水平。对于医疗支出而言,财务人员应该了解具体医院情况后,随后制定预算编制方案,在确定药品与材料成本计划时,需了解具体的医疗业务工作计划,以此来构建优质高效的预算编制模式。

医院管理人员应加大预算编制宣传力度,尤其是对医护人员的宣传,制定上下联动的管理体系,有助于辖区居民享受到优良的医疗服务,并加大对医院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形成正确的工作观念,有效的参与到预算管理中去,由此,在各部门大力合作沟通的情况下,原有的预算编制水平将得到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应该提升资金预算管理水平,创建优良的资金预算管理相关体系,以此来高效掌控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当产生资金预算偏差时,也能对后期的现金流量进行全面掌控,避免产生严重的资金风险问题。管理者也应对各种资金进行日常管理,当产生潜伏性的预算执行风险时,便应该制定科学的解决措施。岗位人员需形成优良的责任意识,不仅能确保各项预算执行流程符合各种制度的具体要求,而且还有利于了解现金流量的具体情况。在此过程中,管理者也需加大对各种资金的管控力度,运用事中监督的方式来对资金进行管理,随后对各种资金进行科学的使用,可增强资金的安全性。基层医疗机构也应该逐步提高会计工作的规范性,运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来对基层财务信息进行高效管理,使其成为开展决策工作的重要依据。

加大预算执行力度

医院管理者应意识到提高预算执行水平的重要性,充分了解单位的可流动资金数额,确保预算目标中的基本内容符合预算执行现状,并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将每一笔资金应用于实处,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经济开支[6]。也应强化预算管理基础,知晓每个科室的实际收益情况,随后充分整合相关的数据信息,对各项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将数据结果与科室的预算目标联系在一起,以此来提高预算水平。医疗机构也应该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增强各部门间的沟通频率,使每名人员充分抒发自身的见解,经过全面的讨论后,管理者从中择选出最优的预算执行方案。管理人员还应形成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逐步提升预算审计水平,当运用优良的预算管理模式时,便能全面彰显审计的价值。

医疗卫生机构也应发挥审计的独立性,成立独立性的审计部门,并逐步加大内部审计力度,优化相关的审计制度,根据每项审计工作的具体要求,提出针对性的审计方案。在此过程中,管理者应该充分了解每个科室中的预算申报信息,全面发挥内部审计的基础性作用,以此来规避不必要的财务风险问题。医疗卫生机构也应该了解政策法规的基本发展动向,秉承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来加大预算执行力度,使每名工作人员形成强大的工作热情,在目标方案的指引下来开展预算执行工作。财务管理人员需拥有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掌握各项财务软件的具体使用方式,该举措可增强管理质量,并了解会计行业制度中的最新内容,知晓医疗改革对医疗卫生机构所造成的影响,掌握更多的财务管理技能。医疗卫生机构还应该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不断向受众提供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妥善处理人员配备与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让各项资金促进卫生机构的进一步发展。

完善预算体系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构建预算预警体系,全面分配每笔流动资金的用途,随后在优良的预算管理框架下,制定最佳的预算预警指标,避免产生更多的预算问题[7]。并加大预算执行监督力度,充分彰显预算監督的价值,完善原有的预算评估系统,使预算评估发挥更大的作用。各个部门还应具备一定程度的预算管理思想,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全面考量一系列风险因素的危害性,提前制定优良的解决方案。领导还应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使专业人员对预算流程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每名人员应产生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全面开展预算编制工作,通过全面审查相关信息的方式,还可提高预算管理效率。为避免产生贪污腐败的现象,管理者应全面审核支出凭证,以此来避免产生资金挪用的现象,管理者也应聘用专业人员来完善预算体系,由于医疗卫生机构具有特殊性,工作人员应该掌握一定程度的医药知识,这样有利于全面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各部门间也应增大沟通力度,当产生重大的预算支出时,所有人员全面沟通相关的事宜,以此来确定最终的预算管理方案。

财政部门还应发挥自身的主导性,每经过一段时期,总结当前的预算管理情况,机构也应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全面阐述相关财务规范中的具体内容[8]。并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当员工取得优良的工作表现时,便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奖励,在优良的考核模式下,有利于各部门全面开展预算管理工作。财务人员需不断提升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水平,全面记录各种应收账款的往来记录,还应该全面审查一系列的账目,才能知晓当前的财务状况。管理人员也应了解资金运营的实际现状,使审计部门发挥更大的职责,对各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全面的监督。工作人员也应授权审批相关的应收账款,准确记录账款的形成时间与实际数额,使应收账款管理流程充满透明性,还应对各种应收账款进行全面的催收,确保各项资金得到全面的流通,每笔资金产生较大的使用效益。更应该对应收账款进行高效的回收处理,在提升回收能力的同时,还能为后续预算管理流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管理水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管理者为增强机构的经济实力,使机构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便应该全面监督预算管理中的各个环节,提前制定一系列的风险防范方案,随后从中择选出最优的预算管理手段,确保各项资金被应用于有意义的新项目中。最终,优良的预算管理模式促进机构的进一步发展,还可扩大机构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黄雯雯.探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绩效评价[J].财富生活,2020,000(11):182-183.

[2]伍静霞.浅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12(11):110-111.

[3]赵桂芝.浅析如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J].财讯,2019,000(021):156-157.

[4]王伟霞.预算管理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9,000(010):39-41.

[5]许晔.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确认问题的探析[J].会计师,2020,09(02):86-87.

[6]周礼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民商,2019,09(07):212-213.

[7]杨宝花.浅谈如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管理[J].财会学习,2019,000(024):28-29.

[8]李鹏飞.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管理的探讨[J].环球市场,2019,000(001):128-129.

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范文第3篇

活动主题: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及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讲 接受健康教育人数:37人 活动内容:

1、健康扶贫政策宣传

2、健康教育宣讲、咨询,随访干预 活动总结评价:

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范文第4篇

【收藏本页】【字体:大 中 小】 【关闭】

关于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的通知

鲁卫基妇字〔2006〕6号

各市卫生局,省直有关医疗卫生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妇幼卫生信息工作,确保妇幼卫生信息报告及时、数据准确,根据卫生部妇社司关于调整全国妇幼卫生监测系统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特作如下通知:

一、建立健全妇幼卫生信息原始登记和统计报告制度。承担妇幼保健职责的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根据《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的要求,建立健全相应的妇幼卫生信息原始登记,完善医院内部妇幼卫生信息统计报告制度,按规定向所在地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报告妇幼卫生信息资料。妇幼卫生信息原始登记包括:分娩登记簿、出生登记簿、0-4岁儿童危重症患儿放弃治疗登记簿、围产儿及0-4岁儿童死亡统计表、儿童死亡登记簿、孕产妇死亡登记簿、高危妊娠管理登记簿、孕产妇系统管理登记簿、0-6岁儿童健康检查登记簿、0-4岁危重症患儿放弃治疗报告卡、围产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及调查附卷、出生儿缺陷报告卡、孕产妇保健手册、儿童保健手册。妇幼卫生信息原始登记表卡簿册全省统一式样,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保健机构根据需要自行印制。

二、统一规范全省妇幼卫生统计报表和报告程序。为了监测评估妇女、儿童两个发展纲要妇幼卫生指标的落实情况,我厅组织人员制定了全省妇幼卫生统计报表,包括妇幼卫生机构及人员情况年报表、围产儿情况统计表、流动人口情况调查表、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报表、产前诊断工作情况报表、妇幼卫生质量调查表。全省妇幼卫生统计报表与卫生部印发的全国妇幼卫生统计报表,一并纳入全省妇幼卫生信息报告的内容,由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按规定程序和时限报告。妇幼卫生信息报告按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逐级审核上报。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大企业的妇幼卫生信息向所在地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报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将上报和接受的信息资料登记存档,登记内容包括上报或接受信息资料的时间、内容、单位和人员等。

三、调整妇幼卫生统计年度时限。实行自上一年度的10月1日至本年度的9月30日为一个报告年度。各市妇幼卫生年报表应于每年10月底前报省妇幼保健所。2006年度全国妇幼卫生年报表(即:7岁以下儿童保健工作调查表、孕产妇保健情况调查表、妇女病查治工作调查表、计划生育手术数量和质量情况调查表、婚前检查保健调查表)上报2006年1-3季度的报表,同时上报2005年第4季度的报表。全省妇幼卫生统计报表上报2006年1-3季度的报表。

四、调整国家级妇幼卫生监测点,规范监测内容。根据卫生部要求,我省的国家级妇幼卫生监测点,在济南市(含市中区、历下区、天桥区、槐荫区、历城区)、济南市长清区、日照市东港区、蓬莱市、蒙阴县、单县等6个国家级监测点的基础上,新增加荣成市、昌邑市、禹城市、新泰市、临沭县、邹平县为国家级监测点,开展孕产妇死亡监测、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以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和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并按以下要求开展监测工作:

㈠在全县(市、区)范围内开展孕产妇死亡监测和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

㈡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范围原国家级监测点保持不变,新增国家级监测点原则上与省级监测乡镇范围一致。

㈢每个县(市、区)选择2所接生数量较大的县(市、区)级以上医院作为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开展以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工作。

五、启动妇幼卫生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为了提高妇幼卫生信息报告的质量与时效,在全省妇幼保健信息网络建设的基础上,我厅组织开发了妇幼卫生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软件,内容包括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监测报告和妇幼卫生统计报表网络直报,定于2006年10月1日起在全省推广应用。各地要加强对该系统操作使用的培训工作,保障网络畅通,首先实现县(市、区)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网络直报。2006年第三季度为直报系统实施的过渡期。过渡期内,同时采用原报告系统上报和网络直报。2006年第三季度发生的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须同时通过网络直报进行补报。

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做好妇幼卫生信息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把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列入各地卫生发展规划和目标管理的内容,从政策、经费、人员等各方面给予落实。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要建立健全妇幼卫生信息科,信息管理人员尽可能专职并相对固定,原则上设区的市级2人,县级1—2人。配备信息报告专用计算机,做好设备安装和网络的联通,为网络的及时开通和正常运行提供必需的保证条件。

附件:

1、分娩登记簿(式样)

2、出生登记簿(式样)

3、0~4岁儿童危重症患儿放弃治疗追访登记簿(式样)

4、围产儿及0~4岁儿童死亡统计表(式样)

5、儿童死亡登记簿(式样)

6、孕产妇死亡登记簿(式样)

7、高危妊娠管理登记簿(式样)

8、孕产妇系统管理登记簿(式样)

9、0-6岁儿童健康检查登记簿(式样)

10、0~4岁儿童危重症患儿放弃治疗报告卡(式样)

11、山东省妇幼卫生机构及人员情况年报表

12、山东省围产儿情况统计表

13、山东省流动人口情况调查表

14、山东省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报表

15、山东省产前诊断工作情况报表

16、山东省妇幼卫生质量调查表

山东省卫生厅

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较之以往有了明显改善,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医疗服务水平享有上的差距也在逐渐的缩减,健全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并且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对于预防和控制农村地区重大疾病,提高农民居民健康水平,保障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进行有重大意义。该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A县为调查对象,研究发现 A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關键词: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甘肃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System

——Taking A County of Gansu Province for an Example

Gou Hongxia et al.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Key words:The rural;The system of rural basic level hygiene service;Gansu Province

近年来,许多人士从不同角度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行了研究探索,其中杜长宇在《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2011)中,从英国、古巴和印度3个国家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做法中受启发,基于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效的建议,即建立财政分类投入机制,基本医疗服务责任分担机制,加强对农村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发展、重点加大对农村村卫生室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构建乡村医生首诊机制和双向转诊机制、并建立合理的分工机制等,以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资源闲置”[1]的问题。同时,由于医疗卫生服务层次的高低是由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的,王桂秀在《社区卫生人力政策评价研究》(2010)中,认为社区在这方面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存在于医护人员与非医护人员之间的差异,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改变这种现状,如采用多形式的培训方式,定期对社区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此外,医生职称晋升可以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绩效来评定、以此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收入水平[2]。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组织在地理位置上更加接近农民,改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提高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改进农民的就医环境,并与推进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结合,对于预防和控制农村地区重大疾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提高农村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水平有重要意义。

1 甘肃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现状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是国家根据农村实际情况,依法制定的有关疾病的预防、治疗等对农民权益保护的各项政策一体化的体系,其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如:医疗设施、医护人才、健康教育、卫生监督等。它是由农村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和全覆盖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构成的全面的一个体系。甘肃省人民政府在继国家新医改方案后,出台了《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09-2010年)》,作为甘肃省3a改革的阶段性工作指导方案,在这3a时间里,对健全醫疗卫生服务体系做了详细和明确的要求,加大了对县级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建设力度,要求每县至少有一所县级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现标准化建设。同时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定期培养制度,创建骨干医务人员进修政策,落实乡村医生的补助政策等。

1.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

1.1.1 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推行护士人事代理制度 推行护士人事代理制和护工同工同酬制度,要求医院必须把护士的人事关系放在人事部门代管,医院按月给其缴纳“三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并实行护士同工同酬,对医护人员的管理和考核进行了加强,以此来维护护士队伍的稳定,提高护士队伍建设的水准。

1.1.2 实施省、市、县、乡、村五级中医带徒项目 在全省内选择1000名中医,每人带几位,财政补助每位老师6000元/月,每名学徒3000元/月,进行为期5a的师承教育,培养一批中医临床骨干和实用型人才。全面实施省、市、县、乡、村五级中医带徒制[3]。

1.1.3 积极改善就医环境,推进中医特色基层医疗机构建设 为了让老百姓对乡镇卫生院的信任度提高,相信医院的就医水平,甘肃省在全省内开展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并计划在两年内使所有乡镇卫生院和8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改进并完善基层中医药能力。

1.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建设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决定的。甘肃省为了健全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重点在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等环节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且可行的方法与措施,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和成效。

1.2.1 根据相关政策,建立大学生引进机制,公开选拔大学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2009年,甘肃省实施“医疗卫生类大学毕业生进农村计划”,开始每年招聘5000名医学类大学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2a内共招大专以上医学毕业生10000名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全部按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省财政按年人均15000元标准补助。同时为基层公开招聘340名执业医师,为农村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类大学生200名,有效解决了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缺乏的问题。

甘肃省卫生厅联合省人社厅下发印发了《关于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中建立动态流动机制的通知》,建立了大学生的引进机制,规定县级以上引进大学生必须从基层逐级选拔,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服务,为基层医疗机构吸引人才奠定基础。

1.2.2 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进行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甘肃省卫生厅印发了《甘肃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实施方案》,优先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骨干人员以及曾接受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全科医生骨干进修或者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和岗位培训的技术人员,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参考培训对象个人意愿,采取按需分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

1.2.3 为解决农民就医问题,开展千名医师支援农村活动 甘肃省卫生厅每年抽调1200名医护人员到基层医院工作,并把到基层工作1a作为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保证了千名医师下基层支援农村的效果。连续6a共选派7645名城市医务人员到基层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达到了“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养一批人才”的目的,每年培训基层人员3000多人,并且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远程会诊平台,连接到乡镇卫生院,开展远程会诊和远程培训。

当前甘肃省农村卫生工作相比之下发展较为滞后,特别是农村公共卫生发展的水平与呈增长趋势的农村健康需求水平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日渐明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全面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为根基的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积极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4]。为此甘肃省A县卫生局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全县基层医疗服务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就医环境,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建设。

2 甘肃省A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不足 由于地处山区,经济比较落后,工作人员知识比较匮乏,A县乡镇卫生院基础服务设施设备比较落后,有近50%的乡镇卫生院还未达到标准化的建设水平,并且有部分地方的建设水平较低,建设面较窄,卫生用房较紧。农村居民没有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

2.2 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人员整体素质普遍偏低 A县属于国家贫困县,乡镇卫生院的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水平偏低,呈现出医务人员数量较少,质量较差的局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紧缺,乡镇卫生院基层医务人员素质偏低,医疗水平不高,且医务人员学历较低,取得医师资格证的人数极少,存在小病看不好,大病治不了,病人不相信医生的现象。

2.3 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机制不健全 A县的好多乡镇卫生院在患者接受治疗时,没有挂号,没有诊疗记录,拿完药后只有一份药品清单,而之后也没有人去核实,并且缺乏有效的监管。并且有些基层医疗卫生部门没有对相关的资料进行记录存档,使得相关部门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在这种松散的监督下,很有可能使一些基层卫生机构钻空子,无视制度,很容易出现损害百姓权益的问题。

2.4 农村基层卫生资源浪费严重 近年城镇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大量农村居民移居到周边的城市,农村人口需求量也相对减少而近几年我国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始重视,投入大量的硬件设施,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已经提高了一个档次,但乡村人口锐减,医疗需求也随之较少,乡镇卫生院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变成闲置。而许多村卫生室都有病床和几间诊疗室,但几个医生中往往只有一个人值班,病床也呈现出从未使用的迹象。乡镇卫生院门诊楼和住院部,前期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建设,但大量病床闲置,大多数病人只是因为不住院不能报销而不得不每天到卫生院休息。

3 甘肅省A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3.1 多方投融资,改进基础设施设备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医疗方面也同样适用。地方政府应当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将基层医疗归入到重点规划范围内,设法筹集资金,加大对基层医疗的投入。在基層医疗的硬件投入、基础设施引进、设备的更新、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方面竭力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从而有效保障基层的医疗水平,满足更多居民的需求。

3.2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建立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项目,多方面培养县级骨干医师、乡镇卫生院实用人才,比如通过对基层卫生从业人员的培训、考核来提升其专业素养,培养德医双馨的医疗人员,以此建设更有活力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

3.3 建立对社会大众负责的工作机制 根据现状分析,对现有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机制的弊端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首先要使基层医疗的日常行医合乎规范。其次,要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素质,提高处理和缓解医患关系的水平。再次,是在制度上的约束,强化全行业监管职能,加强基层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要让人人都有监督的意识,把监督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6]。将监督的具体范围、流程、事宜都明确下来。调动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增强服务意识,实现按劳分配,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

3.4 探索城镇化下的财政投入重点 在城镇化过程中,大批农村居民移居城市,一些农村形成空心村,农村卫生院(室)也呈空心化。按新医改政策,政府在农村地区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但移居城市的原村民不可能回到原住地享受医药服务,造成一方面乡村卫生院(室)闲置,另一方面大中城市医院床位紧张,居民就医难[7]。因此,国家应调整财政投入重点,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公共卫生资源,既保证居民医疗需求,又不浪费公共卫生资源。

4 结语

医疗卫生事业是关乎全社会的事业,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是这一环上较为薄弱的一节,因此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是造福人民的事业,是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体现。基本的就医和卫生保健服务是每一位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完善和改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和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等。基本实现每个居民享有安全、便捷和经济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杜长宇.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理论界,2011(8):170-172.

[2]王桂秀.社区卫生人力政策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2010.

[3]崔庆荣.甘肃:中医药让综合医院如虎添翼[N].中国中医卫报,2013(58).

[4]刘锦林.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经济药物学,2014(11):244-245.

[5]刘钰曦,袁兆康.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26(12):28-29.

[6]黃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学研究,2013(11):12-14.

[7]王銀安.关于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3(68):59-63. (责编:徐焕斗)

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范文第6篇

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汇报

汾西县位于吕粱山南麓、临汾市西北部、总面积880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1个社区管委会,现有人口14.8万,全县共有医疗机构164个(其中:县直有县人民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站、县中医院、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县新农合中心、精神病院等7个单位,乡镇卫生院8所,卫生分院6所,村级卫生所142个,民营医院1所。全县现有医务人员894人,其中国家正式财政开支人员420人,自收自支临时人员193人,乡村医生281人)。我们于2009年开始按照上级要求启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经过三年的努力基本完成医改任务。

一、健全机构,建立机制,确保医改工作有力有序进行 2009年7月,省政府出台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我县紧跟省、市医改的步伐,全面启动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9年9月成立了以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发改和卫生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发改局和卫生局局长分别为办公室主任和副主任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组”。 2011年4月省、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1+10文件后,为了改革有章可依,我县对应出台了1个《综合改革方案》和9个配套文件:(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 1

事制度改革意见》(2)《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调整意见》(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4)《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补偿办法》(5)《乡、村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办法》(6)《乡镇卫生院改革方案》(7)《村级卫生所改革方案》

(8)《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意见》(9)《乡镇卫生院院长及全员聘用的工作方案》。至此,我县医改文件全部配套。(按照县编办6月30日正式核定的乡镇卫生院编制174人,我县卫生院现有职工105人,缺编69人,没有人员分流任务,也就没有出台对应的文件)。

二、瞄准重点,狠抓关键,全力推进医改任务圆满完成 按照省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时序进度和2011年五项重点医改任务,我县精心组织、积极实施,稳妥推进。尤其是6月15日市医改办督导检查后,毛跟云县长亲自主持召开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再动员会议。明确了“奋战五十天,保质保量完成医改任务”的总体目标,制定了倒计时工作日程表。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上下联动,通力协作。我们的定位是发改局是指挥员,卫生局既是宣传员又是战斗员,编办、人事、财政、劳动等部门全力负责后勤保障,要什么给什么,需要怎干就怎干。医改工作得到了快速有效地推进。

到目前为止,我县医改工作基本完成。一是县人民政府出台了《综合改革方案》和九个配套文件。二是在人员配置

方面,于2010年招聘4名执业医师和10名公益性岗位人员;2011年又招聘27名事业编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三是各职能部门全力配合,齐抓共管。编办于6月30日正式核定了乡镇卫生院编制174人,我县卫生院现有职工105人,缺编69人(含卫生监督站18人)。县人社局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实施意见》,并经市人社局批准,绩效工资已落实。目前,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的补发工资已核发完毕。县财政局确保投入到位,年初预算时,公共卫生经费35万、绩效工资200万、基本药物差价补偿88万都足额预留,逐步核发。四是行政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实施第一批20个试点村已规范运行,剩余行政村卫生室将于8月底全面推行。五是制定了“乡镇卫生院院长的聘用和工作人员聘用办法”方案,目前已全面完成聘任工作。六是基本药物从4月份实施以来,现已逐步完善,第一批补偿资金23.83万元已拨付,村级卫生所药品差价补助资金,省拨两元也已下拨到各乡镇卫生院,已落实到乡医手中。七是我县撤并乡镇后成立了一个“社区管委会”,辖区内1.8万人,多年来公共卫生服务严重缺位,经多方协调成立了“汾西县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编7人,全面负责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八是医改办公地点暂定在卫生局,配备了必要办公设备,确定了两名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九是为了加大食品安全监督力度,我县在120个行政村聘用了120名食品药

品卫生专(兼)职监督员,每人每月补助20元,健全了卫生监督三级网络。十是根据“村覆盖、乡达标、县提高”的要求,我县09年已实现了村级卫生所全覆盖,今年6月份分别受到省政府和市政府的表彰奖励。2011年,计划投资65万元,规划新建13所行政村卫生室,目前正在实施过程中;县人民医院新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也已全部完成,现已启动实施。十一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2011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新农合筹资将达到2622.8万元,人均230元,个人筹资30元,县配套314.95万元,参合人数达到11.4万人,参合率稳定在92%以上。与此同时,县财政投资26万元,提高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十二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1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每人15元提高到25元,九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全部建立台帐,全县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60%。

总体来看,我县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已基本完成,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公益性明显提高,广大群众日益享受到医改实惠,社会各界对改革也普遍支持和认同。

上一篇:科研与课题的区别范文下一篇:导游实习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