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察协调环境监测论文范文

2024-09-13

环境监察协调环境监测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一场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文化意义。而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所表达的天人合一宇宙观和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观,对于我们合理求解人与自然关系仍然具有重要启示。顺应自然作为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的重要原则,其所彰显的中国智慧是不言而喻的。它启示我们要摈弃功利态度,与自然之间互养相成;要自觉培养一种节俭、自律、富有人文情怀的生命观;要居安思危,增强环境忧患意识,优化人类的现代生存观念。

关键词:中国精神;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生命

DOI编码:10.19667/j.cnki.cn23-1070/c.2021.02.006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秩序,也改变了世界的发展节奏。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受到重大威胁,世界经济与政治秩序正遭遇严重冲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政府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举国上下同舟共济、坚定信心,迅速汇集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经过全体国人的艰苦努力,我们的疫情防控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我国的经济社会秩序正在逐渐恢复。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所取得的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此严峻形势下,我们应当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凝聚共同意志和力量,拿出更大决心和行动。全世界各国应淡化意识形态之争,深化抗疫协调交流合作,争取早日战胜疫情,构建人类更加美好的世界。

反思有利于进步。这场空前的抗疫防控阻击战,也许会给我们每个人带来太多的思考和启示。尤其是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们,更应该痛定思痛,深化理论的自觉意识,特别是努力结合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精华,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人类现代性的进程与危机,以期助力国家总结疫情的经验与教训,进一步提升我们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水平,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贡献。

一、解读“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内生动力,它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进程和积淀中逐渐形成的,集中彰显着本民族的特色和本质,因而体现和表达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与凝聚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灵魂。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的集中表达,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华夏各民族的理想信仰、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文化浓缩,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创造的原生动力。

从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看,中国精神的核心价值诉求就是《周易》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众所周知,在中华文明史上,《周易》被称为万经之首、大道之源,因为《周易》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框架。而这两句话,分别出自“乾”“坤”两卦的“大象”。“乾卦”象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象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坤》两卦是《周易》中唯一的纯阳和纯阴之卦,既代表了阳之范畴与阴之范畴,又代表了不同于人类社会生活系统的“天”与“地”两个概念,最终所谋求的是天人合一之文化境界。

“天人合一”的信念是中华文明创生的大前提,我们甚至可以说,以“天人合一”为主导的中国“和合”文化,是中华人文传统的基本信念和主要基调,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2014年5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天人合一”集中体现于人与自然的统一上。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与自然之所以能够“统一”,究其根本,源于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来源于自然,因此“人道”不可能与“天道”相冲突,毋宁说人性是物性的绽放,人道是天道的赓续。恩格斯在其著作《自然辩证法》中曾经强调:“我们的主观思维和客观世界遵循同一些规律,因而两者的结果最终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支配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这个事实是我们理论思维的不以意识为转移的和无条件的前提。”人作为万物之灵,在其漫长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对自然的认识与把握也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人类只有深切地意识到与自然的相互印证、互养相成,才能够真正达成人与自然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也是马克思所强调的“彻底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的价值诉求。

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哲学中,“天道”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独立于人伦世界的纯粹“自然”观念,而是被把握为一个含蕴至善价值规定的本体或万物统一体。人是可以通过“尽心”“知性”而达到“知天”的,在人性或人道中内在地就拥有天道,因而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则必然是一种以人性或人存在目的的实现为前提的“天人关系”,而其最终的指向性必然是天与人的合一。

在中国哲学看来,大自然的运行刚强劲健,有其固有的周期与规律,有道是“天行有常,不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宇宙在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奋进前行。《周易·系辞》指出:“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认为无论是人还是自然都是秉承了天地之大德而生成的,因此人要力求做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孟子进一步提出了“性天相通”的观点,认为“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世界上的各种事物之理是由“天”而赋予“我”的,人们只要自觉做到尽心养性,就能够认识把握自然,“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道家更为明确地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主张“顺应天道”“无为而治”。《老子》第七章讲“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此处的“不自生”意指不自私其生、自营其生。生命是在与“他者”的相互成就中绽放的,因而,“生命”与“自然”具有着天然的亲缘性。而儒家认为“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天就是道,就是自然规律,是天地宇宙万物生化运行的机理,所以需要依“天道”而行,与自然同道。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体现在人对“自然”的态度上。如果说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那么西方文明则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作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信念。这一点在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进展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尤其是工具理性的滥觞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人们对生命的感受日趋经验化、物质化。以当代西方社会为例,在科技文明与资本经济结构的冲击下,人们的传统生活根基正遭受严峻挑战,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生产日趋专业化,消费日趋大众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加快。人口的大量迁徙流动导致人际关系的表面化,使得个人的生活方式日趋受制于整体的社会结构,让人们越来越难以把握外在世界,越来越难以确立真正的自我。在此种复杂且无法捉摸的状况下,个人便无从确立自身的生活原则。而科技文明本身所特别强调的又是技术,当个人的生活为外在的分裂世界所瓦解时,个人便丧失了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原则,从而被物化了的存在所淹没,人的内心世界亦没有一个追求自由的向度,注重物質而忽略精神,注重当下而放弃将来,最终造成这样一种现实:生活技术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原则。在这种工具理性的狂风下,一般人在生活上只问“如何”而不知“为何”,只问如何生活,而不问为何而生活,人生逐渐失去了庄严的目的。

而天人合一的核心内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主张天人协调,追求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相类相通,以达到统一。中国哲学强调只有在“天人合一”的前提之下,去展开人的文化创造、展开人的生命与奋斗,这个世界乃至个人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毋宁说就是“天人合一”理念的实践展开。天道刚健,君子应当以此为楷模,自强不息。华夏民族栉风沐雨,一路走到今天,既有艰苦卓绝的奋斗,也有忍辱负重的前行。作为君子,既要“善利万物”(道家),还要“厚德载物”,即以自己宽厚的德行去承载万事万物(儒家)。这是知与行的统一,既深刻体认这种精神,更要身体力行地加以自觉实践,如孔子自述“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坎坷而信念弥坚,饱经磨难而斗志更强,正是得益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一深层精神信念的支撑,这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与灵魂。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灾难中所积聚成的强大实践力量,正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突如其来的疫情,唤起了全体国人心怀天下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情怀,无数人秉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守望相助,勇于担当,共克时艰,从磨难中奋起,在磨难中成长。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但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并没有随着岁月而褪色,它必将对于未来中华民族的生存、延续与发展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中国精神所彰显的自然与生命

当前,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警示着人类社会正在面对一个新的共同威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布报告称:“2019新冠肺炎病毒是自联合国成立以来我们共同面对的最大的考验”,呼吁全世界共同行动,采取果断、包容和创新的政策行动,来解决这一危机的负面影响并减轻对人类的打击。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古老问题摆在人们面前,也再一次提醒人类:人的生命在浩瀚的宇宙自然面前是何等的无助、何等的脆弱。尤其是在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人类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今天,如何让人文精神照亮时代危机的重重阴影?人类应该如何去对待生命、对待自然?

时代的紧迫性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在这一语境下进一步去体味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恩格斯曾经意味深长地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取消了。”

的确,今天人类所面对的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文化世界”。“人与自然的矛盾”似乎越来越让位于“人与文化的矛盾”,文化铺天盖地包围着人类。因此,以反思人的文化世界为主旨的“文化哲学”成为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哲学思潮。但是这绝非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被遮蔽了,绝非意味着人类可以挥舞文明的解剖刀肆意对自然进行征服和改造。早在1991年,笔者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意在说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理解,是现代人类文化自觉的重要结果。因为人类文化的突飞猛进,展开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对立、冲突乃至和谐,人类只有真正达成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自觉意识,才能把握真正的人文精神及其价值诉求究竟是什么。也许这种历史的进程是必须的,否则人类便无法跃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在这方面,以“天人合一”宇宙观作为出发点的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中国文化自有史书记载以来强调敬畏自然,倡导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如孔子讲君子有三畏,即“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首要的就是“畏天命”,天命是超人间的主宰者,万事万物乃至于人的一切行为均需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在孟子那里,心、性、天三者的内涵与意义是相互通融的,因为在天人合一的框架下,尽心即可知性,知性也就能知天,心性本指向人,既然尽心可知性,则知性又能知天。《庄子·天道》篇中讲:“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道”也就是大自然的规律,既不可抗拒,也不可改变,因此必须敬畏自然、敬畏天地,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行事。宇宙自然充满了神秘感,它每时每刻都在创生着新的灵性,孕育着新的生命。中国文化从未将人看作完全孤立于自然的存在,也从未将自然视为纯粹的客体,而是坚信自然给予人类以生命,人类也在自然中成长,并在对自然的敬畏中获得生命自我的确证。人类和各种有生命的物种原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借助大自然的赐予求得生存与发展。因此,自然界既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又是维系物种生命活动的必要环境与条件。

人类起源于天地万物,是天地的派生物,所以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莊子讲“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庄子·达生》)。孟子认为,人性作为生命之根据,它由“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所构成,而这四心又对应着四种道德,即“仁、义、礼、智”。人性作为内在于人心中的潜在性,需要“扩而充之”,去实现这种潜在性和“未完成性”。人性的潜在性之完成与生长正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绽放过程,故《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道”既是自然也是人的生命,因此它并不是外在于人的东西,毋宁说它就是人生命的内在超越根据。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我们唯有对自然深深敬畏,对生命无上尊重,才能够在本真的意义上发现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领悟人生的意义。

诚然,今天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与改造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我们面对的世界越来越成为“人化的世界”,并且这“人化”程度还在不断加深。但是由于工业文明的巨大威力,使得经济发展的方式和自然平衡稳定的需求不相适应,导致了人与自然矛盾的不断加大。同样,由于对自然规则的破坏,导致了运用资源的过程不能达到可持续的要求,竭泽而渔,一方面自然对其基本“稳态”的维持会对我们的破坏行为乃至人的生存进行阻碍;另一方面,人对自然的破坏也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

对于自然界与人的精神的内在统一性,恩格斯曾经有过明确的强调。他认为从人的进化史来看,人来自自然,作为人的来源的自然独立于人之外并先于人而存在;人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自然对人说来有两种意义:一是人的来源,二是人的对象。作为人的来源的自然独立于人之外并先于人而存在,人是其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作为人的对象的自然是人的基本生存条件,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为了生存,人需要自然,而自然却不是人的产物,它外在于人的需要,因而自然就成为人所需要克服的活动对象。这样,在人的生存需要和自然的外在性、人的主体性和自然的强制性之间就发生了矛盾和冲突。显然,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这一逻辑与历史前提决定了从人类诞生的那天起,人就秉承了自然之灵性,理性是人之为人与生俱来的自然禀赋。在此意义上说,人与自然必然具有内在的统一关联性。人来自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这一事实决定了人类与宇宙自然受一种相同的规律制约着,在精神主体的超越与升华中,人们必须同时感到,这种精神的超越与升华就是自然母体所赋予人们的禀性,人们是在与宇宙自然的对话中完成这种超越的,所以在这种超越的过程中,既不会因为外在自然的无限广大神秘莫测而感到自我的消失,偶然的生命存在淹没在必然的宇宙演化变迁中,也不会因自我能动性的伸张而把宇宙自然的目的寄托在个体之自我完成之上”。因此,在对自然的超越中同时保持对自然的认同与回归,这是人类在现时代所应采取的文化态度。

尊重并敬畏大自然的基本规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法则。中国哲学讲求敬畏自然,要在与自然的圆融相处中实现生命的价值、体味生命的意义。敬畏自然,这同时也是对自己最好的尊重。从生命的主体出发显现自身的力量,是母体自然赋予了人类以生命行为。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必须将自然把握为一种宇宙本体存在,并对其采取认同的意向;既然自然作为一种有机生命体,必然具有某种智慧,可以将其视之为自然智慧,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智慧是自然母体智慧的部分显现”。在这个意义上,人类永远不要奢望去战胜自然,而要始终将自然视为自己的智慧之源。

在今天,我们重提敬畏自然,已经不是因为对自然“无知”而畏惧,而是在科学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在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对自然的一种敬仰和尊重,这其实也是一种真正的文明进步。生命只有一次,地球只有一个,自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学会敬畏自然、亲近自然,既要珍爱我们的生命,更要爱护我们的地球,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自然与人和谐美好的发展。

三、“顺应自然”凸显中国智慧

真正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既关涉当代人类的发展,更关涉未来人类的命运。诚然,由于时代的不同,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诉求,但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总体趋势而言,它必然表现为由简单的抽象向日益丰富的具体上升的发展过程。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笔者认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大致表现为如下三种基本形式:“一种是适应的、受制约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人类全部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都建立在依赖于周围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一种则是实践的、需要的关系,人类把自然界当作满足社会多种多样需要的财富的源泉,人类通过作用于自然界的实践活动(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达到自己的目标;最后一种为伦理学的、道德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了人类向大自然的认同与回归,表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热爱、爱护与保护,与自然和睦相处。此外还有美学的或审美的关系,这是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最高体现,大干世界的宏伟、秀丽、宁静、幽深所激发出来的人的美感,对自然美的体验、认识及其教育,都是这种审美关系的表现形式。”这三种基本形式,折射了人类自然观由自发(人与自然的原始统一)向自觉(人与自然的互养相成)的文明提升。

对于上述人与自然关系所展现的基本形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同样有过生动的说明,这具体体现在马克思所提出的关于“三大社会形态的划分理论”之中。对此马克思的完整表述如下:“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

在这里,马克思从人与自然这一基本存在关系入手,认为在第一种社会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这就决定了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在第二种社会形态下,“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其特征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第三个形态则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如果说在马克思所称的“最初的社会形式”下人对自然的适应、依赖、受制约的关系占优势的话,那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第二大形式”的社会形态下,人类对自然界的日益征服形成了更能显示人的能动性的“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的实践和“多方面的需要”的关系。大工业文明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的实践需要,将愈加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水平。在这种社会氛围下,伴随而生的人类对自然界征服索取的恶果也日益显著,物质财富的增加助长了人的占有欲与傲慢,而忽略了与自然所应保持的和谐与统一。

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人类的文明程度。顺应自然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秉持的文化理念。对于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显然,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显出来。适应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党中央提出了“顺应自然”这一新发展思路,要求人们自觉地遵循、契合自然发展规律。“以辅万物之自然”(《老子))第六十四章),赞天地之化育。这既是一种现代生态文明观,更是一种现代化发展实践的中国智慧。

的确,人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但这里的“精华”与“灵长”所表达的是人的明智与责任,即能够超越生物本能,全面而深刻地观照天、地、人。“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就可以恣意宰制天地,人之可贵在于处于天地之间,就要顶天立地、化育万物、顺应自然,不可恣意攫取以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要“敬天保民”,始终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

“顺应自然”作为未来中国现代化實践的重要原则,其所彰显的中国智慧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我们要摈弃对自然的功利态度,与自然之间互养相成、和谐发展。工业革命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是巨大的。据联合国统计的数据,自从近代人类工业革命以来,已经改变了地球上75%的土地和66%海洋生态系统。确实,从人类的发展速度来讲,未来能够在地球上找到一份“净土”,可能将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今天的人类掉进了现代生活的深渊中,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成了现代生活的三大支柱,这导致人的现代生活渐趋物象化、理性化、程式化和技术化。然而,人是灵与肉的二重性存在,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所彰显的仅仅是人的经验生活维度,这种经验生活维度一旦走到极端,必然要遮蔽人的超越性的精神维度。

由此看来,对于自然,我们必须慎言“改造”和“利用”,尤其对于种种涉及自然命运的重大决策,也必须谨慎论证,节制操作,因为自然的命运可能以种种复杂和难以预知的方式与人类自身的命运相关联。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无数自然灾难告诫人们,我们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不断地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如果还不自觉反省,更多的自然灾害也许还会降临。我们要在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自然万物都是有其“边界”的,边界保证了万物是它自己而非其他。这个地球是一个既美丽又容易受伤的星球,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肆意地破坏,必然会导致地球千疮百孔。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努力将人对自然的改造控制在大自然能够消化和吸收的范围之内。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让有限的资源能充分地循环利用。这就彰显了尊重自然、崇尚绿色的中国智慧,为人类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贡献了中国方案。努力找回我们曾经遗失的“天、地、人”和谐共生的美好情境,让顺应自然真正成为国人现代化实践生活的“集体无意识”,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其次,要自觉培养节俭、自律、富有人文情怀的生命观。人是一种灵与肉的二重性存在,需要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来完善、充实自身。人的这种“身一心”二元结构折射着人与自然的应有关系。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曾强调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把“生存”提升为“生活”。在他看来,“生存”只是一种物理事实,而“生活”才标示着生命的意义。今天我们需要基于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极限意识,去重塑我们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更需要从顺应自然的角度来看待人的生命展开历程。

“节俭、自律、富有人文情怀的生命观”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一价值诉求。现代文明推崇节俭,在其根本点上是基于我们对有限资源的珍视。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消耗,但这一切更离不开节俭。现如今,中国正在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社会化建设时期,需要我们每个公民在努力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朴素节俭,珍惜财富,合理使用各种资源。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生活领域,都应该倡导节俭,反对奢华铺张浪费,尤其是注意对过度消费的抵制。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发扬节俭的精神,崇俭朴戒奢华,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共同维护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气;自律是一个人根据自我和环境等状态,选择与自己最匹配生活方式的一种能力,并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获得更大的身心平衡与享受。自律源于我们对生命质量的关注。自律的生活可以让人走得更远,自律应该成为一个人自然显现的一种生命状态,良好的自律性会带给我们健康和乐观的生活。摒弃虚荣、浮躁和无知,拒绝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回归真实、从容、淡定的心态,培养自己的恒心和耐力,明晰未来的方向,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人文情怀作为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承传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遗产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等。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是人和人之间的生命情感,一个人只有守护住人文情怀,才能搞清楚“什么是我们最想要的”,才能超越单向度的经验与物质欲求,让生命洋溢人的目的性关怀。

再次,要居安思危,增强环境忧患意识,优化人类的现代生存观念。人类现代化的历史实践表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它的文明神经往往越敏感和脆弱,因此需要居安思危,对其进行精心呵护。自然环境是人生存的内在要素,追求自然与生命的圆融,是人生的重要追求目标。从哲学层面来看,居安思危源于人的忧患意识,它是人对某种可能危及人类生存状态事件的防范和谋划。忧患意识历来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价值内涵,它表达的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历史使命感,如孟子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就是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鲜明体现。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赓续繁荣的重要基因。

今天,面对自然,我们需要培养忧患意识。因为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如果没有生态环境的安全,人类就必然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之中,就像恩格斯所警示的。而今受伤的自然已开始报复人类,人类如果不改變我们对自然的态度,后果将不堪设想。从顺应自然的角度说来,人类应当承认,自然将永远大于我们对自然的认知,这是由认识对象(自然)的复杂性和人类心智的有限性所决定的。盲目的理性乐观主义常常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危害,因为他们相信人对自然的控制就像对机器的控制一样容易实现。人类应该自觉认识到,我们所强调的“顺应自然”恰恰是指向人与自然的和谐目标的,它因此不再是对人的单纯束缚,毋宁说是人自由的真正表达。

在此价值关切之下,人类需要提升和优化人的生存观念,改进人的生存品质,凸显人的生存意义。今天,我们尤其应该倡导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正德、利用、厚生”的人生态度,真正做到既正人德,学会敬畏自然,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又正物德,做到物尽其用、富裕民生,最终达到兴利除弊、促进社会和谐之目的。

只有人的生存观念有根本性提升,人的生存品质才会有实质性的改进,人生存的意义才可能凸显,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成为现实。经过这场新冠病毒对人类社会的冲击,我们的确应该反省,让这场灾难成为真正改变人类行为的契机,让我们真正认识到大自然与地球所有人的命运息息相关,进而去认真敬畏自然、呵护自然,让未来人类文明脚步继续前行。也许这种人类行为的改正首先要取决于生存观念的提升。人作为能动的、目的性存在,需要葆有健全的自我反思、约束及调节机制。在这种机制的范导下,让我们的发展目标充满人文关怀,让我们的实践行为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让我们专注于人、社会、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让我们真正构建起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社会共识,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诉求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责任编辑 付洪泉]

环境监察协调环境监测论文范文第2篇

一、文明城区创建需要齐心协力文明城区创建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全区方方面面,具有全面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特点。自全区文明创建动员大会后,各部门、各街道都对照《白下区创建文明城区实施意见》和《创建文明城区工作一级分解表》,制定了创建方案,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指定了专门联络员,明确了创建目标,制作了一批宣传品,营造创建氛围,提高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一些部门、街道还对照指标任务进行自查,针对薄弱环节,找出差距,明确重点,力争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个档次。区文明办抓住新街口创建工作重点,制定了新街口商业街区精神文明创建实施方案和工作进度表,开展了“实践雷锋精神,做诚信公民”、“青春闪亮新街口”两大主题系列活动;在《南京日报》上开辟了“新街口三个文明大家谈”栏目,并向社会广泛征集新街口主题口号;以“文明诚信、科学发展”为主题举行了2004中国南京新街口商圈高层论坛,为新街口建设和文明创建出谋划策。各部门、各街道充分发挥社区论坛、党员之家、社区大学等现有载体的作用,广泛开展“文明从细微处入手”市民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和以诚信为核心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培育市民精神和城市精神。4月初,市文明办对全市创建工作进行了随机实地考察,从检查反馈、平时工作和调研中反映出的问题来看,当前,我区的文明创建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市民的文明素质普遍不高。乱扔、乱吐、乱张贴、乱穿马路现象,损坏公共物品现象,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还较为严重。二是文明城区创建氛围还不够浓厚。部分主干道既没设大型公益性广告,也没有文明创建工作的标语牌。三是基础设施毁坏和缺乏。主要是主干道人行道上的盲道部分被占,街巷路面硬化不够,导致排水不畅、积存垃圾;居民小区有些未按规定设置消防设施,有的部分消防设施已损坏,消防通道不畅;社区文化场所面积缺口大,小区健身器材毁坏多。四是部分“窗口”行业服务、执法不规范。环卫部门存在环卫工人未统一着装,不及时清扫垃圾等现象;园林风景区存在环境不整洁、公共物品有损坏等现象;物业管理缺乏健全高效的投诉、回访处理机制;商业零售服务中存在未向顾客明示售后服务制度现象;交警有不及时疏导交通现象。五是市容、文化市场、卫生行业管理上的不足。如还存在违章搭建、无证流动摊点、抛洒滴漏、占道经营、盗版音像制品,娱乐中心、网吧等没有标识未成年人不宜入内警示牌等现象。经营性公共场所存在证照不全,从业人员不持证上岗,食品行业中少数还存在食品卫生不符合质量标准和证照不全问题。回顾前一阶段的文明创建工作,与文明城区的标准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要实现文明城区这个目标,需要凝全区之力,齐心协力,全力以赴,用科学的发展观引领创建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找准薄弱环节,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效措施,破解创建难题,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进全区的文明创建工作不断地提升。首先,全区要紧张起来,行动起来。距离文明城区评比还有半年时间,全区各部门、各街道应充分提高对文明创建工作的认识,增强创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抓紧落实各项指标任务,确保在每个明查、暗查中不丢分。其次,应进一步发动和依靠群众,在创建中凝聚民心。大力开展“文明从细微处入手”市民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从基本礼仪和基本行为习惯做起,革除不良陋习,树立文明新风,让市民处处感受文明、享受文明成果,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全体机关干部应先行一步,成为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和示范者。第三,以新街口商业街区文明创建为重点,推进文明行业建设。深入开展以诚信建设为核心内容的系列主题活动,重点突出商家的诚信建设,引导商家成为创建工作的主体,主动增加企业诚信成本的投入,树立企业诚信形象,最终成为创建的受益者。政府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规范市场秩序,强化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使新街口真正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城市的品牌。第四,应进一步加大文明创建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四失关爱工程”、特教站等各种精神文明创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雅俗共赏的文体活动,宣传和普及基本道德规范,大力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同时发挥志愿者队伍及好市民、劳模等先进人物、团队的带头作用,用他们的自身行为来引导、说服、感染周围的人。第五,将文明创建工作与全区重点工作、行业创建工作及机关日常工作相融合,在工作中创建,在创建中工作。如创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百名文明南京人”、“十佳文明市民”、“十佳诚信企业”等等,通过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各种角度的创评活动,来推动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树立执法部门的形象,提高机关干部的素质,改善市民的文明行为,促进全区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使全区三个文明领域中的各项工作能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席之地和一定的话语权,从而提高白下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加快教育资源整合刻不容缓加快教育资源整合,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全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近三年来,累计教育经费投入6.98亿元,其中区财政用于教育投入3.71亿元,年增长15%以上;基础建设投入3亿多元,完成校园建设项目17个,建筑面积10多万平方米,教育技术装备投入5931万元。目前,全区有省、市实验(示范)学校达25所,四星级高中1所、三星级高中4所、省合格职教中心1所、省示范初中3所、省实验小学9所、市实验小学7所、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4所。为了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区按照省、市部署和《“十五”教育布局调整规划方案》,实施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到今年上半年,已撤销合并了15所小学、5所初中、3所职业学校和6所集体幼儿园,基

本完成区域内中小学布局调整“十五”规划任务。调研中大家一致认识到,我区教育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教育发展不均衡,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已明显滞后,存在学校数量多、办学规模小、布局不合理、办学效益低的现象,尤其是中学的结构布局调整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品牌窗口学校数量不充足,不能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制约了全区办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步伐,骨干教师尤其是在省内外有较大知名度的教师紧缺,没有真正形成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事机制,队伍的活力没有被充分激发;教育服务经济、文明社会、造福人民的社会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要早日实现白下教育强区的目标,使教育成为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提供能量的发动机,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首先,应高起点的做好结构布局调整,实现均衡优质发展。要按照省市有关教育布局调整的标准和要求,统揽全局、抢抓机遇、整体规划、科学论证,抓紧启动新一轮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结合白下教育发展实际和城市发展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效益、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做大、做精、做优、做强品牌学校,撤并一批生源不足、办学质量低的薄弱学校,盘活现有教育资源,加快规模学校建设步伐,争取3年内高中从10所调整到5所左右,初中从11所调整到7所左右,小学从41所调整到25所左右。第二,应坚持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白下教育应与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相适应,走在全市的前列。学校应强化自身办学特色,强化课程教学等素质教育的内涵改革,在提高现有品牌学校教育水平的同时,努力争创新品牌。高中学校要全部办成四星级(即国家示范高中)的优质高中,金陵职教中心要建设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初中要全部成为省示范初中,90%以上小学成为省、市实验小学,教办幼儿园全部创建为省、市示范性实验幼儿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第三,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队伍。树立“教师是教育事业第一资源”观念,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继续通过校长聘任制、任期目标制和竞争上岗制的落实,建设一支敬业奉献、高能高效的干部队伍;全面推行聘用合同制,完善布局调整中富余人员多渠道妥善分流措施;深化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分配激励机制,逐步向优秀人才、骨干教师和关键岗位倾斜;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把好教师入口关,实行教师“凡进必考”;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开展实施“网络教师培训”工程,提高在职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第四,应推进社区教育,健全终身教育体系。提高社区教育发展水平,是教育服务经济、文明社会的有效途径。围绕创建文明城区的目标,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为社区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教育需求。重视和加强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培训、老年人的社会文化知识培训、外来人群适应城区社会生活培训、弱势人群提高生存技能培训等,努力提高群众受教育的普及程度。第五,应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发展教育是一项投资,通过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原则上义务教育阶段由政府投入,非义务教育阶段由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应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通过银行贷款、资产置换、捐资助学和社会办学等形式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在全区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体,以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基础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确保教育事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三、推进社区民主自治任重道远我区的社区建设通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呈现四大特征:一是社区党组织健全,工作扎实有效。全区60个社区建立了社区党总支,楼院建立了党小组,使党的组织体系深入到居民楼院,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新的社区党组织活动网络。还分别与辖区16家单位党组织建立联谊制度,实行党员教育联搞、思想教育联做、社会治安联防、公共建设联办、贫困对象联帮、文明社区联创。二是涌现出一批富有特色的品牌和亮点。如洪武路街道的“社区功德录”和“爱心驿站”、苜蓿园的“特殊家庭教育辅导站”、止马营街道七家湾社区的“民族之家”、五老村街道三条巷社区为独居老人安装的“爱心互助”门铃等一大批特色服务项目。三是社区中介组织逐步发育。表现为三种类型:活动类,其特点是以消闲或文化娱乐为主。如各社区群众自发组织的腰鼓队、合唱队、健身队等老年活动队。权益类,主要是居民合法权益的表达和维护。如五老村街道三条巷社区的计划生育协会,会长由住在社区的医院退休妇产科主任担任,为辖区内育龄人群提供生殖保健和优生优育优教服务,并帮助妇女维护合法权益。服务类,其功能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如洪武路街道马府新村社区的“康爱百姓服务站”,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四是社区民主自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各社区通过社区民主选举制度、社区民主决策制度、社务公开制度、社区服务承诺制度、社区居民听证会制度和社区工作者述职制度等有关制度来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建康路街道致和街社区的“社区议事园”自成立以来,先后解决了各种社区重大事务、邻里矛盾和家庭纠纷上百个,深受居民欢迎。社区建设工作开展了多年,社区民主自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比如:社区居委会负担仍然过重,表现在:社区台帐多,除区里统一制作的“5+1”本台帐外,不少职能部门又另设台帐;检查评比多,各类调查统计多,自去年底至今,各类调查统计不下9种。一些职能部门工作延伸落实不到位,社区工作经费与人员配置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民主自治的进程。强化社区自治功能、推进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可谓任重而道远。为此,政府各部门和街道在推动社区工作中,要确立新的管理理念,实现由领导、管理到指导、服务的角色转变,积极为社区依法自治创造条件。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民主自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党组织指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管理模式,积极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自治、服务群

环境监察协调环境监测论文范文第3篇

引言:近些年, 我国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力度, 通过对其的深入研究发现, 致使生态环境受损的因素有许多, 这些因素的产生与地质矿产资源开发有直接关联。尽人皆知, 地质矿产资源开发是一项重要工作, 但在实际开发矿产资源过程中时常出现乱砍滥伐的现象, 如此一来便导致了我国水土流失等问题出现, 使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遭到影响, 所以, 提高对地质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的重视尤为重要。

一、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中时常会出现生态环境遭损坏的情况, 首先, 对地质矿产资源进行开发, 从最初的勘探到后期的加工的整体流程中会产生诸多废弃物, 比如勘探材料的排放、烟尘、废气等, 所产生的废弃物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完全消除的, 当其进入到环境中, 会给土地与大气的质量、人们健康带来影响, 并且成为导致环境污染的主体;其次, 传统的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为了切实降低开发难度, 时常会利用转换地质状态的方法, 但此种方式与自然规律是相违的。当资源开发完之后, 此区域极易出现地质灾害, 还有部分地区会出现地下水资源枯竭的状况。在开发地质矿产资源时, 只要是不当的管理都会使矿区周遭环境遭受威胁, 并使当地的生态系统受影响。虽然一些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单位在勘探、加工时采用了一些保护自然的方法, 但此种现象并不广泛, 很多单位并未意识到此方面, 所以无法将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问题在根本上解决掉, 若是此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直接影响。

当前, 我国加大了对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力度, 各个行业都有义务与责任参与到环境保护中, 当然矿产单位也不例外, 这便需要在矿产单位在开发矿产资源时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应用无污染技术来完成生产作业, 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局面提供有力依据。

二、推动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 增强工作人员环境保护意识

1. 加强宣传。

在对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就是宣传, 加强宣传能够使更多的人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这对于他们提高责任意识具有促进作用。若想提高开发人员环境保护意识, 单位领导需要起带头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采用适度的原则, 杜绝出现过度开采资源的现象产生, 需要结合实际状况来进行开采, 从而为后代留下充足的矿产资源。

2.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不管是矿山扩建, 还是改建都需要以保护自然为主, 若是给自然环境带来巨大伤害, 一定要及时停止工作, 切勿继续施工。另外, 在开发地质矿产资源时需着重注意社会伦理引导, 它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一定影响, 正确的引导能够使其传统的功利价值观发生转变, 使更多的群众意识到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开发地质矿产资源时, 不但要考虑经济因素, 还需兼顾社会效益与社会效益, 从而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同步发展。

(二) 应用生态开发技术

开发矿产资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经济价值发挥到最大, 但对地质矿产资源来讲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 需将目光放长远, 若是因为当前对矿产资源不注重保护, 一旦资源被挖空, 不但无法为单位带来经济效益, 还会使后代生活质量受影响。因此在开发矿产资源时需注重利用生态开发技术, 不但要注重清洁生产技术, 还需给予资源利用技术与视废弃物利用技术高度重视, 因其能够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比如在矿产资源开发时应用清洁生产技术, 能够使生产过程变的无污染化, 或是降低加工污染能力, 将其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中, 推动地质矿产资源开发朝着无污染的方向发展。

(三) 建立健全的的内部管理制度

1. 坚持以生态技术为主, 将内部管理体系构建工作做到位, 明确责任主体。

如今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当前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单位的主要工作, 为了切实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损害, 矿产开发单位需在开发中展开保护, 并且把各类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 比如在生产环节, 需要将环境保护责任分配给生产部门, 保障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不造成影响。

2. 加强对绩效考核制度的建设力度。

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单位需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同步发展, 这便需要构建健全的考核管理制度, 需基于多样化考核为主, 在对干部政绩考核时, 需把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当作考核内容, 在注重生态审计机制建设的同时, 还应将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基于此才会使更多员工参加到生态环境保护中, 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

(四) 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的支持力度对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有直接关系, 因为政府是市场调节的主体。为了推动地质质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政府需加大对其的支持力度, 并且对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动态监督。比如, 政府可以为矿产单位提供补助资金, 降低单位处理废弃物时的资金压力, 对于应用新兴处理设备的单位也需要给予适量的资金补助, 提高了单位优化设备与技术的重视。除此之外, 还需建立技术生态扶持制度, 因为矿产单位所在地区经济的差异性, 会使技术生态化的作用效果受影响, 因此对矿产单位增加政府在技术生态方面的扶持力度, 从而提高单位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并达到完善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诸多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单位并未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国需加大对地质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视力度, 通过降低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中废弃物排放量、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注意生态开发技术应用, 来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 为促进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本文主要以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重点进行分析, 结合当下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主要依据, 从提高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政府加大扶持力度这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 加大对地质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研究力度, 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地质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矿产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俊霞, 贾志敏.内蒙古草原地区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法律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 2012, 33 (06) :133-137.

[2] 杨永均, 张绍良, 朱立军, 安艳玲.贵州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J].贵州农业科学, 2014, 42 (09) :232-235.

环境监察协调环境监测论文范文第4篇

一、环境保护税收优惠条款与关联税概述

(一) 环境保护税收优惠条款

环境保护税, 是指以我国《宪法》内容为基础, 着重从社会环境发展层面, 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制度管理依据。而环境保护税收优惠条款, 则是依据社会发展需要, 提出的税收缴纳比例, 税务管理等环节上的优惠政策。该政策的出台, 有助于促进区域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工作的协调推进, 也是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引导政策。

(二) 关联税

关联税, 是指以某项税收内容为核心, 周边税收管理的相关内容。关联税, 一般不作为一项单独的税收形式出现, 它需要与其他税收形式相联系, 才具有税收指导的作用。以环境保护税收为例来说, 关联税中环境保护类税收优惠条款, 包括:资源税中土地资源与水资源、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中环保产品与环保设备等内容。为确保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科学性承接, 我们必须协调好环境保护税收优惠条款, 与关联税中环境保护类优惠政策之间的关系。

二、环境保护税税收优惠条款与关联税中环境保护类税收优惠条款的衔接

(一) 税收优惠条款中设备管理环节的衔接

(1) 理论归纳。环境保护税收条款中的优惠条款, 与关联税中的环境保护税收优惠条款的衔接, 应做好社会环境开发设备管理环节的衔接。当前税收优惠管理政策中, 主要是从环境开发企业资源开发成品的视角上寻找问题, 并利用不同的资源开发要点, 实施综合性、全面性的资源条款综合探究, 但在两种税收资源管理上, 始终是设备检验与应用要素分割开来管理, 导致实际税收管理公众的探究, 两者存在着重叠性问题。实行税收管理条款承接与探究时, 可通过整合优惠税收设备应用统一性标准的方法, 确保两者之间相互协调。

(2) 案例分析。如某地区进行环境税收管理过程中, 管理人员先确定税收管理标准为M, 然后针对该区域内所有环境资源开发的企业, 进行税收优惠管理条件审核, 将那些不符合管理标准的企业, 均作为环境资源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调整企业, 进行税收管理政策扶持条件整改。同时, 为避免税收管理标准, 在限制区域环境开发中的问题, 也要适当的调整企业环境资源开发要素, 引导区域内企业自主进行税收调控标准。巧妙的, 利用环境保护税收管理条件, 促进企业内部开发技术升级, 这也是加强环境保护税收条款中的优惠条款, 与关联税中的环境保护税收优惠条款的衔接内部措施。

(二) 税收优惠条款中环境开发产品的衔接

(1) 理论要点。环境保护税收条款中的优惠条款, 与关联税中环境保护类税收条款的相互衔接, 应调整两者在产品税收管理环节衔接点。一方面, 环境开发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运用, 必须是从资源开发、到后期产品生产, 各部分都符合国家优惠政策管理标准, 方算是有效的税收实施范围;另一方面, 税收管理工作的探究, 也应加强不同税收管理工作的探究中, 对企业随机抽取的产品检验样品的合格度探究, 继而达到从企业管理的整体出发, 做好相应的税收管理与运用。

(2) 案例探究。举例来说, 某地区进行企业生产产品环境保护与税收管理方法探究时, 制定了三类环境开发产品的综合开发条件分析标准, 其中主要包括:A类, 化工生产产品检查;B类, 钢铁等金属合成类产品环保性检查。C类, 日常应用类商品开发。其中B类和C类商品的优惠缴纳税收方法, 可直接利用是否达到“环境保护税收条款中的优惠条款”的要求, 对产品进行判定。而A类商品, 则以既要是否符合产品开发条件, 又是否在满足优惠税收政策的基础上, 也满足关联税中环境保护类税收管理要求, 作为法律制度协调判定的条件。

从案例中所描述的内容可知:关于实践探索内容的综合探究过程, 将环境资源开发与我国税收管理内容相互探究的解析过程, 充分利用了环境管理在社会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作用, 全面促进现代化资源的综合整理与协调性探究。

(三) 税收优惠条款中税收原则的衔接

衔接税收管理中优惠政策原则, 也是科学调节税收分配与管理资源科学调配的体现。首先, 环境保护税收条款中的优惠条款与关联税中的环境保护类税收条款, 分别从税收管理的角度上, 坚持量能课税原则、公平性原则进行税收管理, 但前者更倾向于“鼓励”, 后者倾向于“约束”, 两者实际调控关系上, 始终处于不同的发展状态, 进行税收条款整合探究过程中, 均是按照不同的管理标准, 进行税收管理与运用, 管理人员也需适度的把握两者之间的度, 继而减少两者之间衔接上的缺失。

三、环境保护税税收优惠条款与关联税中环境保护类税收优惠条款的协调

(一) 协调双重税收政策

由于我国环境管理制度上, 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 进行税收管理方法综合调节与探究时, 除了做好法律管理制度的衔接问题, 也应调整两者之间的协调部分, 其中最为突出的部分, 是指环境保护税与关联税中环境保护类税款条例中, 两者在企业环境开发与保护期间问题, 若企业未达标, 需缴纳一定的环境污染补偿费用问题上, 两者都规定了不同标准的补偿比例。若同时执行这两种税款管理方法, 就会造成企业需缴纳双重税收费用, 会增加企业发展的经济负担。

此时, 我们可通过去两种税收缴纳费用的平均数, 或者, 直接重新将这两部分集中在一处, 进行环境税收管理工作的协调化管理, 也能够达到降低企业资本管理负担的效果。如, 某地区进行税收管理时, 将原有的分别缴纳环境保护税税收优惠条款补偿条款的1/2, 缴纳关联税中环境保护税的1/2的标准, 变革为“若触犯税收管理的相关内容, 需按照60%缴纳标准进行赔偿。”这种单项税收调节方法, 就是充分利用现有传输资源, 开展税务资源管理的方法。

(二) 规避多重税收优惠政策

规避多重税收管理优惠政策的缺失, 也是现代税收管理战略不断优化, 调节的有效策略。其一, 规避环境税收管理中的多重优惠政策, 应解决税收管理范围缺失的协调问题。环境保护税收管理内容中, 包含了税收管理的一般性条件, 如, 污染指标, 污染种类, 污染形式等方面, 而多重税收优惠政策部分, 也包含了污染指标, 污染种类等内容。为规避两者之间相互协调的难题, 需重新对两者之间的重合部分进行整理, 形成一个清晰的税收管理参考标准。其二, 规避多重税收优惠政策, 做好税收服务环节上结构的调节, 也是税收调节与分配的过程中, 均衡性调节的有效方法。如税收资源调控与管理时, 着重突出税收管理与运用方法的指导, 促进企业资源整合与开发。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环境保护税税收优惠条款与关联税中环境保护类税收优惠条款的衔接与协调, 是社会资源管理制度实践中运用的要点整合, 为国内资源综合运用提供了优化方向引导。在此基础上, 通过税收条款中设备管理环节的衔接、税收条款中环境开发产品的衔接、税收优惠条款中税收原则的衔接, 提升法律制度的衔接, 通过协调双重税收政策、规避多重税收优惠政策, 实现法律制度的协调。因此, 本篇文章探究, 为社会法律制度调节与运用提供了探究新视角。

摘要:环境保护税税收优惠条款, 是社会资源运用法制化管理的主要参考依据, 具有制度性、规范化、以及基础性等特征。基于此, 本文结合环境保护税税收优惠条款与关联税的相关理论, 着重对两者之间的衔接和协调要点进行探究, 以达到充分发挥制度管理的约束性作用, 促进绿色化资源开发与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保护税税收优惠条款,关联税,衔接与协调

参考文献

[1] 唐明, 明海蓉.最优税率视域下环境保护税以税治污功效分析——基于环境保护税开征实践的测算[J].财贸研究, 2018 (8) .

[2] 卢洪友, 刘啟明, 祁毓.中国环境保护税的污染减排效应再研究——基于排污费征收标准变化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8 (5) .

环境监察协调环境监测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众所周知,环境治理较为复杂且专业,而环境监测是保证环境治理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加强对环境监测的重视程度,发挥出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从而提高环境治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基于此,本文主要是阐述了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基础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治理;促进性;作用

一般而言,环境监测主要是针对影响环境发展以及环境质量等相关因素的监测性工作,其目的在于及时把握和控制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各类因素。对于环境治理而言,环境监测能够为其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并提高环境治理决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重要目标。因此,需要提高环境监测的力度,发挥出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推动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环境监测相关概述

1.1环境监测工作形式

对于环境监测而言,其工作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特点,需要通过有效的监测手段和工作形式,提升环境监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因此,要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形式的分析和掌握,从而体现出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首先,监视性监测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形式之一。监视性监测主要是针对排污企业进行的监测方式,并通过取样分析,对污染物种进行分析并明确,提高污染治理工作的高效性和针对性。其次,定点性的监测形式主要是在污染发生之后,对污染区域进行监测,以获取的相关数据作为基础,实现对污染危害等的评定工作,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针对措施,有效处理污染问题。而定点性监测是一种事后监测的手段,也是环境监测中较为常用的监测形式。最后,研究性监测主要是为了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目标,从而进行的样本采集以及分析。在研究性监测工作中,对每个监测步骤及环节等有着非常高的标准和要求。

1.2环境监测的特点分析

在环境监测中,研究性和监督性是其主要的特点。对于研究性来说,环境监测主要是针对环境污染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为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专业的数据支持,提高环境治理的科学有效性。在进行环境污染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环境污染中的各类基本信息,尤其是污染源以及污染程度等,从俄开展分析与研究工作,达到环境治理的主要目标。环境监测的监督性主要是对污染物的排放等进行有效监督,并对相关环节进行综合性管理。环境监测的监督性主要是通过对长期固定污染源的监测的形式,获取综合性的分析结果。

2 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

环境监测对于环境保护以及治理等工作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环境监测作为一项专业性的工作,能够实现对环境科学的监督与管理,并分析环境质量,及时发现环境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基础内容。同时,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可以对环境中的污染物等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数据,对污染源进一步明确,为环境监督提供技术支持,并有效处理好当前环境中的问题,使得环境问题及污染问题得到改善。另外,环境监测是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前提。就环境监测工作来分析,是一项经济建设与环境管理的综合性工作,实现对环境问题中污染物的控制与管理,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能源及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社会的健康与稳定发展。

3 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

3.1环境监测为环境治理提供基础准备

环境监测对于环境治理来说,有一定的促进性作用。在开展环境治理工作之前,需要根据环境质量监测情况以及相关数据等作为基础依据,从而制定合理有效的环境治理方案。因此,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能够为环境治理提供有效的依据,并帮助环境治理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为了能够充分反映出环境质量以及环境治理的真实情况,需要有科学完整的数据支持。而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过程中,对于数据的监测和分析是整个工作中的重点环节。对于数据的监测与分析能够对当前区域内环境污染问题进行预测和分析,并推动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通常来说,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环境评价的有效性,也对环境治理方案治理以及决策制定等产生直接影响。为了进一步推动环境治理工作,需要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并及时把握住环境监测中的细节,严格控制和管理环境监测环节及流程,提高环境监测的精细化水平。因此,在环境治理中,需要全面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并综合评估环境质量,发挥出环境监测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而对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与指导,并落实环境治理的前期准备工作。

3.2环境监测提高了环境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现阶段的环境污染问题相对严重,其中主要包括了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多种污染问题。为保证环境治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需要就环境污染问题中的有害物质以及污染物的类型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要根据区域特点,保证环境治理方案的有效性。而环境监测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环境治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并结合具体的污染物类型,明确环境治理的方向和治理目标。另外,在开展环境治理工作的过程中,通过监测工作能够实现对区域内环境问题的了解。总而言之,环境监测工作能够推动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提高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性。

3.3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相互促进

实际上,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能够为环境治理提供专业依据,而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环境监测工作的落实。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需要根据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工作要求,及时改进环境监测工作方式,并采用先进有效的环境监测技术手段,提高环境监测工作整体效率。另外,随着环境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对于环境监测的要求和标准也在不断提升。正因为如此,环境监测工作才能够获取更为长远的发展和进步,并凸显出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因此,就环境监测与环境治理而言,二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相互进步的作用,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4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及时反馈

在环境治理工作中,环境监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在环境监测工作中,能够将当前环境问题真实地反映出来,并对所获取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实现对环境问题中污染物的控制,避免污染物进一步扩散,降低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环境监测能够对环境治理作出及时反馈,提高环境治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3.5进一步维持区域生态平衡

环境监测工作作为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对污染环境因子进行监测,也要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同时,在进行环境评估的过程中,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監测能够对污染情况进行预警和分析,并实时掌握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需要提高对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视,并有序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展现出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工作的促进性作用,并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专业性的数据参考,积极推动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我国环境保护水平。

参考文献:

[1]曲淑岩 . 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J]. 科技风,2020(21):98.

[2]郭喜伟 . 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研究[J]. 绿色环保建材,2020(5):56-57.

[3]王津津 . 环境监测对环境工程建设的促进作用分析[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4):49.

[4]蔡欢,徐珂迪,邱必云 . 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J]. 区域治理,2020(4):90-92.

[5]王利霞 .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预防措施[C].2020年 5 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20.

作者简介:

王文(1988-),女,羌族,四川茂县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环境监察协调环境监测论文范文第6篇

1 环境监察的职能

根据《环境监察办法》的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必须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为基础,结合教育和惩戒活动的具体要求,采用有效的监察形式。环境监察需要具备执法和守法的原则,各项程序要符合环境监测的系统要求。执法活动要和调查方式结合在一起,针对调查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处理生态环境和相关污染事件,进而满足排污系统的整体化要求。环境监察要贯彻国家和地方环境的相关法律,采用现场监督的形式,对各项决算体系进行有效的分析。负责排污的部门要以系统的编制系统为主,对统计报表和相关数据进行有效的统计。参与污染治理项目的计划形式比较特殊,工作人员必须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做好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落实管理任务。

2 环境监测的职能

环境监测指的是检测影响人类和环境的各种物质的含量和排放量,掌握环境质量水平。基于环境监测的特殊性,在监测过程中要根据污染物的差异性,采用物理、生物及化学方式对环境质量进行检测。环境监测要符合优先检查和可靠性的原则,满足实际监测机制的需求。环境监测的职能比较特殊,在实践中要制定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发展计划,组建直属环境监测机构,按照国家环境监测系统的具体化要求,构建有效的组织活动形式。根据编制环境监测报告的特殊性,要在第一时间发布环境报告和监测信息,以环境网络为基础,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制度,保证运行形式的有效性。在分析和评价环境质量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相应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分布特征,根据污染物种类和具体成分的变化,分析和预测环境质量。同时在后续发展中要为指导环境提供检查和活动依据,发挥职能控制机制的最大化作用。

3 如何协调环境监测和监察的关系

基于环境监察和监测工作的特殊性,在实践过程中受到环境行政部门的影响,要对行政范围进行有效的分析,根据不同属性的辨证关系,保证监察和监测机制的协调性。以下将对如何协调环境监测和监察的关系进行分析。

(1)环境监测为环境监察提供有效监测数据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工作相辅相成,存在必然的联系。由于辨证体监察方式比较特殊,在实际工作中,环境监测为后续监察体系的制定奠定基础。在监测环节必须对各类进行有效的审核,掌握信息数据的特点。在实践中信息本身需要具备有效性、完整性和代表性的特点,从侧面反映出监察体系的作用。如果环境监测数据信息无法得到保证,必然导致环境监察和执法成为无源之水,难以准确的执行法律法规。基于环境监察的特殊性,只有对各类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才能推动自身工作的顺利开展。环境监察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在后续管理中要以监测职能为基础,从当前监测现状入手,按照实际发展格局的要求,将监测职能落到实处[1]。

(2)环境监测为环境监察提供指导监督、检查和管理预防工作对环境监测体系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保证环境监测体系的有序运行,必须提前规划任务,掌握环境监测和监察的具体化要求。此外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机制有一定的了解,对监督设备进行有效的检查,根据运行情况的要求,控制污染情况。要想获得相关结论,要利用环境监测部门的监测报告,对企业发展形势和污染指标进行有效的分析,结合排污的具体标准,对职能形式进行有效的分析。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如果做不到协调发展,则会导致环境监察无章可循,增加环境监测的难度。因此在了解环境监测的基础上必须提供有效的指导方式,保证环保工作的有序进行,进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2]。

(3)建立高素质的环境监察和监测队伍根据现有环境监测机制的要求,在实践中要以环保机制为基础,不断对管理队伍进行充实,发挥现有监督体系的最大化作用。环境监察工作人员要具备丰富的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掌握环境科学及现代化技术形式。环境监察人员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之外,要不断提升自身工作经验,增加对环境监测和监察职能的了解。在当前环境监测过程中要以工作需求为基础,在实践中有选择性的吸纳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培养出高素质管理队伍,进而保证环境监察和监测机制的有效性[3]。

4 结语

基于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的特殊性,在实践中需要两者发挥不同职能体系的最大作用。此外环境监察要适应监测体系的要求,在短时间内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资料。只有掌握环境监测的具体化要求,才能促进两者间的协调发展,进而推动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为社会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管理中必须对管理职能有一定的了解,以确保环境监督的有效性。在本次研究中将以环境监测与环境监察的职能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探究两者间的协调关系。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监察,职能范围

参考文献

[1] 傅斌,张志宇,王爱华.环境监测与环境监察的关系及协调运行[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07:237-239.

[2] 王文,李丹梅.加强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运行机制建设的几点建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137-138.

上一篇:审判事前监督机制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护理院内感染预防医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