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行政工作计划范文

2023-09-19

水库行政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加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兑现工作。我区按政策共兑现2010大中型水库水库移民资金143.91万元。其中:兑现发放2010大中型水库水库移民原迁人员直补资金56.46万元,(上半年直补资金28.23万元,下半年原迁移民直补资金28.23万元);实施2010大中型水库水库移民增长人员项目扶持资金86.7万元,(上半年项目扶持资金43.275万元,下半年项目扶持资金43.425万元);实施转入我区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增长人员2009年上半年—2010年上半年项目扶持资金7500元,政策兑现率达100%。区移民局、区财政局对2009中型水库水库经济发展项目进行了验收,走马岭办事处苗湖大队农田水利项目实施完毕,验收合格,拨付经济发展项目资金36.5万元。

二、抓好2011年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计划编制。编制了全区2011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计划,涉及大中型水库移民项目扶持资金86.55万元和大中型水库原迁移 民直补资金59.1万元。申报了辛安渡办事处红星大队无公害蔬菜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新沟镇街办事处三大队红花村移民生活区排水沟改造项目、柏泉办事处西二大队移民生产区600亩水生菜项目、东山办事处蒿口大队生态养殖观光园

项目等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经济发展项目4个,项目总投资163万元。

三、加强自然减员人员的管理

根据《武汉市移民局关于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日常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武移[2008]16号)精神,各街道(农场、园区)办事处于2010年底对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对象自然减员人员进行了检查核实、公示,经区移民局审核,报市移民局批准,全区自然减员人员共计15人,其中原迁移民9人、新增移民6人。

四、加强移民工作检查力度。

根据湖北省移民局关于开展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检查工作的通知(鄂移[2011]180号)精神,区移民局精心组织,及时下发了(关于开展2010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检查工作的通知(东移[2011]17号),各街道(农场、园区)办事处进行了认真自查,并形成了自查报告。

区移民局、区财政局成立了联合检查小组,对15个办事处(农场、园区)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重点检查了原迁移民资金兑现和后期扶持项目实施情况、后期扶持资金拨付及使用情况,查看了账目和兑现资料,各办事处全部设立了专项资金账户,专款专用,移民资金兑现手续齐全、合理、及时。

五、做好水库移民的社会稳定工作。

区移民局认真组织,加大水库移民稳定工作的力度,各街(办事处、园区)对移民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和调处力度,

做了大量艰苦、细致、耐心地政策宣传解释工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没有出现群体上访事件,确保了社会稳定。

六、2011年工作要点。

一、抓好原迁移民直补到人工作,确保第一时间将后扶资金打入移民个人帐户。

二、抓好增长人员项目扶持工作,项目扶持资金及时落实到位,并及时填报《大中型水库移民新增人口项目扶持实施情况表》。

三、抓好后期扶持对象减员人口管理,随时掌握移民减员人员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自然减员情况进行公示,每年年底核实上报

四、抓好水库移民维稳工作,密切关注大中型水库移民的动态,加大对移民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和调处力度,化解矛盾,妥善处理移民反映的问题,确保移民群体稳定。

水库行政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永政办发〔2014〕8号 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湖南省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

农村移民安置办法》的通知

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道县人民政府,回龙圩管理区,市直有关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修订后的《湖南省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农村移民安置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南省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农村移民安置办法〉的通知》(永政办发〔2012〕54号)同时废止。

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1月23日

湖南省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

农村移民安置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做好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农村移民安置工作,维护移民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湖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条例》、《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工作的意见》(湘政发〔2010〕9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湘政办发〔2011〕78号)、水利部批复的《湖南省潇水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湖南省水库移民开发管理局关于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移民安置方式有关问题的复函》(湘移函〔2013〕173号)的规定,结合涔天河库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淹没区、影响区及枢纽工程建设区农村移民安置。

第三条 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移民安置遵循开发性移民方针,围绕“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标,坚持前期补偿补助和后期扶持相结合,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

第四条 移民安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保障移民的合法权益,满足移民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二)顾全大局,服从国家整体安排,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

(三)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四)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坚持外迁安置为主,采取多种方式安置移民。

第五条 集中外迁到道县、江永县、回龙圩管理区安置的移民,继续享受江华瑶族自治县高考招生、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

第六条 淹没线以上的林地及林木仍由原权属单位或权属人所有,在法定承包期内仍由原移民户承包经营管理,外迁移民在林地经营管理上与原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成员享有同等的政策待遇。

1

第七条 移民安置工作实行政府领导、分级负责、县为基础、项目法人参与的管理体制。在湖南省人民政府领导下,永州市人民政府负责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移民安置工作,项目法人参与。有移民安置任务的县级人民政府(管理区)是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责任主体、工作主体和实施主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移民安置工作的组织实施。在省移民开发管理部门的指导、协调、检查、督促下,永州市移民管理部门及有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移民安置工作任务的县级人民政府移民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移民工作。市、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的移民工作。

第八条 农村移民安置方式主要分为长效实物补偿安置、进城镇土地流转安置、后靠安置、自谋职业安置和投靠亲属赡(抚、扶)养安置。

第二章 长效实物补偿安置

第九条 长效实物补偿安置,是指以淹没征用并计列了补偿补助费的农村集体土地为依据,根据核定的年亩产稻谷重量,按照淹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计算,对工程淹没影响土地权属人(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或移民)进行逐年实物补偿的安置方式。

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淹没征用的水田、旱地、林地、荒草地、水塘等农村集体土地,按照《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湖南省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湘政发〔2012〕46号)确定的系数折算成标准水田面积,按照每亩每年500公斤稻谷标准和当年国家公布的中晚籼稻收购保护价格计算实物补偿金额,兑付给淹没影响集体土地权属人。

按水库淹没影响村民小组生产安置人口计算,人均年补偿稻谷低于183公斤的,按人均183公斤稻谷补足到该村民小组。

从移民搬迁之日的下一个月起,对淹没影响农村集体土地权属人实行长效实物补偿,直到电站完全报废为止。若电站不再运行,由电站业主负责复垦被淹没土地,移交移民耕种。

第十条 每年4月底和10月底前,由移民安置县按规定计算出淹没影响农村集体土地权属人长效实物补偿资金,经市移民、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由市财政将补偿资金拨入移民安置县财政移民资金专户,移民安置县按规定组织分配。淹没影响农村集体土地权属人补偿资金分配到户花名册报市移民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对进县城移民集中安置点安置的移民,根据城市规划,由政府统一建设移民安置小区,移民从小区自行购置楼房安置。每人购置楼房在25平方米以内的(含25平方米),由移民按照审定规划确定的同样结构房屋补偿费单价购置;25平方米以上至30平方米(含30平方米)按成本价购置;超出30平方米部分,按市场价购置。进县城移民集中安置点安置的农村移民不配置自留菜地。

对进集镇集中安置点安置的移民,1至2人户配置48平方米宅基地;3至5人户配置96平方米宅基地;6人以上户配置144平方米宅基地,由移民按照统一规划,自行联户建房或委托政府建房。在集镇集中安置点安置的农村生产安置人口,每人配置0.03亩自留菜地。

第十二条 实行长效实物补偿安置移民的淹没个人财产补偿费、沼气池补助费、搬迁运输补助费、坟墓补偿费、建房困难补助费、过渡期生活补助费按标准补偿给移民。在规划的集中安置点安置移民的基础设施补助费拨付给安置地乡镇人民政府,用于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不发给移民个人。

2

第十三条 办理程序:移民以户为单位向所在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提出书面申请,并签字确认;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向所在乡镇人民政府书面申请实行长效实物补偿安置,并加盖公章确认;乡镇人民政府对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审核后,上报县移民部门审定;县移民部门组织乡镇人民政府与相关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签订长效实物补偿合同。

第十四条 将长效实物补偿安置移民纳入城镇就业服务体系,加强移民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就业服务,帮助符合就业条件的移民户培训转移一个劳动力就业。符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移民,按规定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符合其他社会救助条件的,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

第三章 进城镇土地流转安置

第十五条 进城镇土地流转安置,是指外迁有土安置移民在县城集中安置小区自行购房或在集镇配置宅基地自行建房,将配置的生产用地集中流转经营的安置方式。

移民安置区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集中安置、集约经营、固定补助、后扶支持的原则,按照人均水田0.6亩、旱土0.3亩、林地0.5亩的移民生产用地配置标准,连片调剂熟地给外迁农业生产安置的移民,调剂熟地有困难的,在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灌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建设规划范围内,按照靠近生活安置地的原则,将生产用地折算成标准水田面积连片调剂生地给移民。移民配置的生产用地所有权归外迁移民新组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归移民所有,由生产安置地县级人民政府颁发土地所有权证和承包经营权证。

第十六条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移民将配置的生产用地集中流转给项目法人或其他农业开发公司集约经营,或由移民组建的农业合作社自主生产经营。集中流转给项目法人经营的,在约定流转期内,按每亩标准水田每年172公斤中晚籼稻谷标准和当年国家公布的中晚籼稻收购保护价格计算实物补偿金额,由项目法人逐年拨付给移民户口所在地县级移民管理部门,县级移民管理部门及时兑现给移民;集中流转给农业开发公司经营的,流转价格由移民与公司协商,支付方式在流转协议中明确;移民自组农业合作社经营的,由移民自负盈亏。

第十七条 选择进城镇土地流转安置方式的移民,从搬迁之日起按照审定的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报告规定的过渡期生活补助的年限和标准执行,过渡期结束后执行土地流转收益补助。土地流转收益可以继承。集中流转给项目法人经营的土地流转收益由项目法人负责,项目法人应建立进城镇土地流转安置移民扶持基金,用于应对经营不善、自然灾害等兑付风险。

选择进城镇土地流转安置移民库区内淹没线上剩余耕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乡(镇)人民政府统一收回,解除承包合同。

第十八条 实行进城镇土地流转安置农村移民的生活安置,执行本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

第十九条

将进城镇安置移民纳入城镇就业服务体系,加强移民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就业服务,帮助符合就业条件的移民户培训转移一个劳动力就业。符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移民,按规定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符合其他社会救助条件的,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

第二十条 补偿补助费发放:进县城移民安置小区自行购房的移民,须委托当地县级移民管理部门暂时代管其个人财产补偿费、沼气池补助费、搬迁运输补助费(自行搬迁)、坟3 墓补偿费等资金,待移民选购好房屋结算时,受委托代管的县级移民管理部门用补偿补助资金为移民结算购房款,并将多余的资金退还给移民,移民补偿补助资金购房欠缺部分,由移民补足。移民基础设施补偿费用于安置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安置费由项目法人按规定程序调剂或开发移民农业生产用地。

进集镇土地流转安置的移民,淹没影响的移民个人财产补偿费、沼气池补助费、搬迁运输补助费(自行搬迁)、过渡期生活补助费、坟墓补偿费、建房困难补助费等,按建房进度分期分批兑付给移民。移民基础设施补偿费,用于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安置费由项目法人按规定程序调剂或开发移民农业生产用地。

第二十一条 办理程序:进城镇土地流转安置的移民,以户为单位写出书面申请。移民所在村民小组、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对申请进行逐级审核,县级移民管理部门审定后张榜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移民与迁出地、安置地乡镇人民政府签订进城镇土地流转安置协议一式七份,协议签订方、外迁移民生活安置地集体经济组织、县级移民管理部门、项目法人各执一份。出县外迁移民,迁出地、安置地县级人民政府须签订移民安置协议。

第四章 后靠安置

第二十二条 后靠安置是指移民安置规划确定的后靠安置移民,就近后靠建房安置的安置方式。淹房不淹地的后靠安置移民户,只配置宅基地;淹地不淹房的生产安置移民户,采用长效实物补偿安置;淹房又淹地的移民户,配置宅基地并实行长效实物补偿安置。后靠集中安置移民,户外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政府统一规划建设。

第二十三条 分散后靠安置移民建房严禁占用耕地,每户宅基地面积控制在180平方米以内;集中后靠安置的移民,1至2人户配置60平方米宅基地;3至5人户配置120平方米宅基地;6人以上户配置180平方米宅基地。

第二十四条 补偿补助费发放:淹没影响的移民个人财产补偿费、沼气池补助费、过渡期生活补助费、坟墓补偿费、建房困难补助费、搬迁运输补助费等,按规定直接兑付给移民。基础设施补偿费,分散后靠安置的按规定补偿给移民用于建房或购房,集中后靠安置的统一用于后靠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十五条 办理程序:后靠安置的移民,以户为单位写出书面申请,由移民所在村民小组、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逐级审核,县级移民管理部门审定后,与当地乡镇人民政府签订安置协议一式三份,协议签订方和县级移民管理部门各执一份。

第五章 自谋职业安置

第二十六条 自谋职业安置是指移民生产门路和生活出路已落实,不需要政府解决生产、生活安置用地,自谋职业的安置方式。

第二十七条 自谋职业安置的条件:移民库区外的私有房产(有土地使用证、房产证)能保障家庭成员的居住,正在从事的服务业、运输业、建筑业等

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活动已连续三年以上,有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税务部门核发的税务登记证、行业主管部门核发的经营许可证,能提供缴纳管理费或税收的票据,其生产经营收入能满足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4

第二十八条 补偿补助费发放:淹没影响的移民个人财产补偿费、沼气池补助费、过渡期生活补助费、坟墓补偿费、建房困难补助费、基础设施补偿费、搬迁运输补助费、按照淹多少补多少原则计算出来的生产安置费等,按规定直接兑付给移民。

第二十九条 办理程序:

(一)符合自谋职业无土安置条件的移民,以户为单位书面申请,并附本办法规定的相关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二)移民所在村民小组、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对申请逐级进行审核,县级移民管理部门进行审定。

(三)符合条件的移民户与当地乡镇人民政府签订安置协议一式三份,经公证机关公证后,协议签订方和县级移民管理部门各执一份。

第六章 投靠亲属赡(抚、扶)养安置

第三十条 投靠亲属赡(抚、扶)养安置是指移民自愿放弃生产、生活安置用地,投靠直系亲属或配偶供养的安置方式。

第三十一条 投靠亲属赡(抚、扶)养安置条件:移民的直系亲属或配偶在军队、机关、事业或国有大中型企业等单位有固定工作(不含临时工,军队要符合随军条件),其稳定收入能满足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有投靠亲属所在单位出具的从事职业和收入证明、有公证机关出具的投靠亲属接受移民的书面承诺、有供移民永久性居住的私有房产。

第三十二条 补偿补助费发放:淹没影响的移民个人财产补偿费、沼气池补助费、过渡期生活补助费、坟墓补偿费、建房困难补助费、基础设施补偿费、搬迁运输补助费和按照淹多少补多少原则计算出来的生产安置费等,直接兑付给移民。

第三十三条 办理程序:

(一)投靠的移民向迁出地乡镇人民政府写出书面申请,不能自写申请的人员,可由直系亲属或监护人代为提出申请,出具与投靠亲属关系的相应证件或证明,并附本办法规定的相关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二)移民所在村民小组、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对申请逐级进行审核,县级移民管理部门进行审定。

(三)投靠人员与所在乡镇人民政府签订安置协议一式三份,经公证机关公证后,协议签订方和县级移民管理部门各执一份。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移民外迁县内安置,保留原村组建制不变,可以不迁户口,继续享有原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履行原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应尽义务。跨县区安置的移民,由迁出地和安置地县区户籍管理部门负责办理户籍迁移入户。

第三十五条 参加医疗保险和享受低保的外迁出县安置移民,由县区相关部门办理转移接续手续;参加养老保险的移民,出县安置的由迁出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依据国家规定的转移接续办法执行。

第三十六条 安置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为移民办理耕地山林、房产确权发证手续,并在子女就学、就业等方面提供帮助。

5

第三十七条 移民按规定办理手续,领取相关费用后,不得拒绝搬迁或拖延搬迁。已经搬迁安置的,不得返迁或要求再次安置。若拖延搬迁或者拒迁的,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其移民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违反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移民后期扶持按国家和湖南省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抄送:市委各部门,军分区司令部。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中级人民法院,

市人民检察院。

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1月23日印发

水库行政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求真务实,各项工作协调健康发展

(一)灌区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今年,全面启动灌区一期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准备工作,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灌区一期工程验收资料撰写工作组,下设8个专业组,明确职能职责。按照工程验收要求,工程档案已于200x年9月通过由云南省档案局、云南省水利厅牵头组织的专项验收。灌区合同工程结算和固定资产外业定界、量测圆满结束。编制完成了《初步验收工作报告》、施工验收鉴定书、重大技术问题专题报告,初步审查了竣工验收各项目组提交的相应报告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落实。验收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今年底前完成单位验收,争取明年初通过竣工验收。同时,编制完成了《昭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十一五”规划》,灌区二期工程开工申请已上报市水利局转报省水利厅,力争纳入明年的新开工项目。

(二)灌区工程运行管理落到实处。

渔洞灌区自1999年向昭鲁农田供水以来,灌溉管理是粗放型“放大锅水”到尝试计划调水,由行政长官调度到规范调度,由水量浪费惊人到科学节约用水,经历了几年的摸索探讨,逐步形成了现阶段的一整套初步的灌溉管理制度和办法,对促进灌区的节水、增产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1、高度负责地做好灌溉调度。一是在灌溉调度中,管理局派出相关技术人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各种水雨情信息,并应用计算机技术,做好灌溉预报和灌溉水动态管理,不断修正用水计划,尽量保证供用水计划与实际情况相符,避免水量浪费和确保渠道输水安全。二是做好防汛调度工作。制定各干渠防汛调度方案,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在今年44年一遇的大旱灾情中,渔洞水库管理局党委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采取一系列措施,举全局之力投入到抗旱工作中,极大地缓解了灌区旱情,保障了灌区的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水,用实际行动落实“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

2、灌溉管理运行规范。一是管理局初步制定《渔洞农灌供水调度程序》,各干渠管理所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制定灌溉调度岗位责任制、灌溉管理制度等,各种制度落实到段、组、人,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互相协作,奖惩分明。二是灌溉季节,局、处、所、段24小时全天候值班,交、接班时认真交接灌溉调度情况。三是水库调度分中心认真观测记录水、雨情、流量等数据,并实行一日两报制。

3、灌区管理改革取得较大突破。为确保灌区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今年,我们加快了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深入昭鲁两县(区)调查研究,形成了《昭通渔洞灌区管理改革工作方案》。市政府于8月召开了渔洞灌区管理工作会议,批准了《昭通渔洞灌区管理改革工作方案》,正式推行分级管理、公开管理、计量收费、保障投入的措施和原则,确定了供水计量、工程维修资金渠道和分级管理,明确了渔洞水库管理局、昭阳区、鲁甸县的职能职责,明确了水价、水费计收方式、水费管理和使用。市政府与渔洞水库管理局、昭阳区、鲁甸县分别签订了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今年,昭阳区、鲁甸县水费收缴进度较快。

(三)水资源保护工作扎实推进。

今年,渔洞水库管理局在重点做好配合省、市人大立法调研工作的同时,科学安排,深入调研,抓好落实,总体推进水资源保护工作。一是由局领导带队,先后10余次深入昭阳区大山包乡、鲁甸县龙树乡和永善县码口乡等水库径流区的34个行政村,进村入户了解水库径流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二是摸清径流区、水库周边乡镇农户的分布情况和影响水资源保护的原因,先后7次召开乡村、农户座谈会。三是5次与径流区的乡镇领导开会座谈,共同探讨治理污染、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四是为市政府当好参谋,在调研的基础上草拟了“市政府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办公室工作职责”,明确了市直有关部门参与水库水资源保护工作的目标任务。五是加大《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办法》的宣传力度,强化径流区群众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首先,重点将《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昭通市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办法》制作成录音带,播放时间长达3600分钟;其次,刻录了15分钟的《立法保护渔洞水库刻不容缓》光碟;第三,编制了10000多册保护水资源宣传资料,组织了10余人的宣传小分队,充分利用水库径流区9个乡镇赶集天和深入人口密集地,先后散发宣传图片和宣传资料各100000余份,接受宣传的群众达20余万人次。第四,在径流区学校宣传达20余次,接受宣传的学生达1200人次。第五,在通往渔洞的主要路段和水库区悬挂宣传标语30条,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六是积极做好水库水资源保护的基础工作。先后完成了《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区分级划定保护方案》、《昭通渔洞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调查报告》、《昭通渔洞水库保护区管理机构设置建议方案》、《渔洞水库保护区存在问题及对策》等多项材料的编制起草工作,制作了《渔洞水库水资源立法保护情况报告》等电视专题片两部,时间共35分钟,为推进渔洞水库水资源立法保护工作进程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经营开发健康发展。

在经营开发工作中,确立了顺应市场得市场,突出重点、多元经营的指导思想,局领导充分发挥总体谋划、积极协调的龙头作用,职能部门尽职尽责,对经营项目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开发。抓实已开发经营的项目,修正城市供水计量误差。加大新项目开发力度,有效盘活闲置资产,渔洞会议中心装饰工程即将完工投入使用。清理、划分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立建全资金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工程资金专款专用。加强财务基础工作和预算内外资金管理,坚持每季度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抓好预算收入,紧缩支出,全年收入在去年的基础上有较大突破,单位收入比去年有一定提高,单位活力增强。

(五) 健全完善水管单位体制改革配套措施,体制改革通过省级验收。

水管体制改革工作从2003年开始组织实施。在完成定编定岗,落实人员经费、公共经费和日常运行维护费,干部职工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的基础上,今年着力在健全完善改革的各项配套措施上下功夫。建立完善了工程运行管理、技术管理、财务管理、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公文管理、职工教育培训、年终绩效考核办法等8类50余项规章制度;制定和实行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工资分配制度,理顺了劳动、工资分配关系;强化目标管理,把工作业绩与年终目标奖挂钩。今年8月17日,顺利通过了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验收。

(六)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确保供水安全。

1、强化责任意识,确保水库安全运行。一是坚持水库大坝24小时值班守卫;二是编制蓄水渡汛计划以及防洪应急预案;三是分别对闸门、卷扬机、液压启闭机、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组以及水情测报系统等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维护,保障设备随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四是汛期坚持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五是制定和完善了《安全检查制度》、《安全例会制度》、《情况报告制度》、《事故查处制度》;六是修订完善《昭通渔洞水库管理局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2、强化灌区运行管理,确保农灌供水安全。渔洞灌区供水管理工作实行五级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职责明确、认识到位、组织落实、调令畅通、人员落实、措施有力,确保了抗旱供水的安全,使灌区在大流量调水期未出现大的险情。同时,进一步增强防范意识,加大了安全检查及对灌区干渠设施设备的保护力度,并实行干渠每日三查制,聘请了16名群众护渠员,对重点隐患和重要设施实行24小时巡查和守护,对17条支渠29道闸门严格科学调水程序。实现了城市供水978.00万立方米,电站供水19124.28万立方米,农业灌溉供水4723.38万立方米,合计供水23275.84万立方米。

(七)建立和完善相配套的激励机制,机关管理效果明显。

今年,渔洞水库管理局继续推进以聘用制为核心的用人制度,推行分配制度改革,采取多种分配办法,全面引入奖惩激励机制,克服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实行工效挂钩原则下的多种分配形式,有效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效益优先、多劳多得的观念深入人心。一是按照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将部门和职工个人工作实绩纳入岗位考核,突破现行的、抽象的“德、能、勤、绩”的考核标准,把个人工作实绩与绩效分配挂勾,调动了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强化目标管理,狠抓工作实效。年初,我们按照市政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将管理局职能范围内的各项工作进行细化,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将今年管理局拟办的八项工作任务的责任落实到分管局领导、相关处室,把工作业绩与年终目标奖挂钩,并由局长与各处室分别签订了200x年工作目标责任书。三是职工住宿区推行物业管理,职工食堂采取目标责任承包制,走市场化的道路,实现了以收养支。四是为进一步搞好渔洞水库管理局的对外宣传工作,提高渔洞水库工程对外的知名度,组建了“渔洞水利网站”,在昭通日报上举办了“水文化”征文栏目活动,成立了宣传报道组,并建立了信息网络机制,要求宣传组成员每月不得少于两篇通讯报道。此外,定期组织报道组成员学习交流。全年编发《渔洞水库简报》49期,有70余篇稿件、信息在市级刊物和新闻媒体发表。

(八)创建文明单位收到实效。

1、积极发挥群团组织作用。管理局成立党支部、工会委员会、妇委会,充分发挥党员和群团骨干的先锋和模范作用。在今年的2月10日,渔洞水库山林失火,第二党支部迅速组织在官坝冲值班的党员青年11人,第一时间赶到失火现场,配合有关部门与烈火博斗,杜绝山火蔓延。在昭鲁旱灾区的抗旱工作中,为确保灌区农民春种满栽满插,管理局62名职工有55名党员战斗在抗旱第一线,使昭鲁两县(区)15个乡镇的旱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缓解,为两县(区)的抗旱保苗作出了巨大贡献,挽回农民经济损失8500万元。

2、计划生育工作抓紧抓实。加强领导,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措施,建立育龄妇女档案,做到时时抓,天天管。全年无计划外生育,无早婚、未婚先孕。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

3、重视环境育人,单位工作区和住宿小区做到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按照全市大力开展“新民运、新昭通、新形象”系列活动的部署,管理局在办公区和家属区启动了物业管理工作,由职工住宅小区内住户推荐、民主选举工作责任心强、懂物业管理知识、有一定工作协调能力的干部职工组成渔洞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小区物业管理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通过机关物业管理工作的启动,进一步发挥了机关后勤的整体效能,切实解决了广大住户的热点难点问题,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物业管理委员会为业主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与业主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融洽,小区内部治安秩序良好,住户安全感增强。同时,管理局高度重视厂坝区的绿化美化工作,先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苗圃基地建设和育苗管理,大力培育了刺槐、华山松、雪松、广玉兰、香樟、杜樱、万年青、梧桐树、金叶女贞等20多个品种的灌木、草本植物近30000棵。移栽刺槐近1800棵、梧桐树1000棵、雪松98棵,绿化覆盖率达50%。为员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今年11月17日,昭阳区委、区政府已命名渔洞水库管理局为文明单位。

4、抓“共建文明村”活动,减少水库径流区对水资源的人为污染。今年与水库径流区乡、村、组开展了以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共建文明村”活动,挤出资金50万元用于水库水资源保护。一是投入20万元与市林业局、昭阳区、鲁甸县共同在径流区建设沼气池示范点400口。二是投入6万元资金,单位各处(室)与昭阳区的瓜寨、居乐、渔坝、新河、梨园5个村挂钩,指导群众建节能灶200口,使200户农户1000余人直接受益。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内部管理的激励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后,我们虽然已建立了相应的内部管理机制,但是用科学发展的观点,用市场经济的要求,用单位自收自支的管理体制来衡量,所建立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水库行政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西大洋水库位于河北省唐县境内大清河南支唐河出山口处。是一座以防洪为主, 兼顾城市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 (Ⅰ) 型水库。水库初建于1958年, 1960年拦洪, 后经1970至1972年续建和1992至1994年加固。水库枢纽由一座主坝、四座副坝、正常溢洪道、非常溢洪道泄洪洞、输水洞、电站等建筑物组成。水库建成至今, 在防洪兴利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促进本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显著效益。根据西大洋水库存在的问题及鉴定专家组意见, 本次进行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总工期3年, 总投资1.98亿元。

二、水库工程建设中档案管理评析

(一) 建立组织保障体系。项目法人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将档案工作列入年度工程工作重要议程, 在成立领导机构的基础上, 在人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 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措施到位, 保证了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该项目配备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人员任专职档案管理员, 建立了档案管理工作网络, 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办公室主任主管、专职档案员人员具体落实、各部门全力协助抓的档案管理工作局面。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 强化分工落实, 分级抓管理、层层抓落实, 构建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架构, 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

(二) 建立技术保障体系。项目档案管理组在档案管理中大规模地运用计算机技术, 将完整的档案信息化产业内容归结、构筑起来, 形成了档案信息化平台, 这也是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的最终目标。核心内容包括如下方面:首先, 要制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关标准, 研制、推广档案管理应用软件, 加强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 做好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积累、保管、利用, 保证电子档案的齐全、完整、有效等工作。其次, 要建立、规范、联通各项目组网络, 建立水库档案信息网, 实现水库档案数字化、传输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服务对象与需求扩大化。作为档案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工作, 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自身发展建设的必然。

(三) 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建章立制, 狠抓落实。制度建设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档案管理组对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统计和利用制度进行了整理和规范, 实行动态管理, 做到了人员有职责、收集有范围、鉴定有标准、查档有目录、借阅有手续、案卷有统计、工作有考核。经常性地检查档案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发现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漏洞, 及时进行指导和解决, 形成了档案人员各尽其责、档案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的工作格局。笔者认为, 我们可以采取与参建单位签订工程档案归档责任书的办法。责任书明确规定了对参建单位的档案工作要求, 工程档案的归档时间、归档档案的质量、违约的处罚等, 使有关参建单位领导真正地从思想上重视重点工程档案的归档工作, 可使工程档案的完整率、准确率、归档率、合格率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三、保障项目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及准确性

(一) 归档文件不完整。该形成的文件没有形成, 如个别项目已形成的文件不注意保存, 如设计变更、技术交流文件, 设计工作完成了, 文件也没有了;原件、复印件混杂, 应归档的原件却用复印件代替, 原件已丢失。

(二) 归档设计文件内容不准确。一是文字不准确, 二是数据不准确。贯彻ISO9000标准与工程设计档案工作, 能有效地控制文件和资料, 保证工程设计档案的完整与准确。贯彻ISO9000标准的核心是根据ISO900标准及其所列的要素结合本单位实际, 制定一系列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手册与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等, 构成本单位的质量体系, 并以此开展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活动。它要求对设计、开发、生产、服务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保证体系。“文件和资料控制”是ISO900标准中4.5条款的一个重要要素, 也是必须形成的程序文件。它要求对本单位文件和资料的范围、批准发布、登记分布、更改回收、作废处理等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 以确保工作现场无作废文件, 并且按照ISO900标准和规定, 所有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均须“收集、归档、贮存”。有效地控制文件和资料, 不仅可以保证现场使用的文件和资料的有效性, 也是产品质量追溯的重要依据, 还可以加强档案体制建设、发挥档案的作用。

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如何做好水库工程档案室的建设, 与每一个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业务素质有关系。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除了要系统掌握档案管理本专业的知识和工作技能外, 还要学习了解掌握水利专业的知识, 要学习水利相关专业的概况, 以便能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水利部门提供水利专业信息, 更好地服务于水利事业。

摘要:水库工程档案管理是水库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部分, 工程管理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影响工程经济效益的发挥。本文对保定市西大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档案管理做了详尽的阐述, 希望能为其它水库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库,工程,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秀红.关于建设项目工程档案管理的思考[J].工程与建设.2010 (05)

水库行政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1 水库网箱养殖的现状

1990年初网箱养殖进入我国水产行业以来, 大型水库网箱养殖的品种在不断增加, 养殖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 极大地促进了水产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不断地扩大养殖规模, 严重污染了水库的水质。此外, 大型水库网箱养殖的管理也缺乏秩序, 管理混乱, 水产养殖人员的绿色养殖的观念薄弱, 养殖结构也复杂多样不易管理。许多因素造成了水库网箱养殖的压力过大, 使水库发生严重变质, 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 大型水库网箱养殖对水质的影响

2.1 水环境

水库的整个环境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 过多的水产养殖产品投入会严重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 打破生态平衡条件[1]。从投饵料的影响看, 水库生态系统在不断地增加养殖产品的体重, 而且饲料的投喂量也没有减少, 但对不用投饵的水产养殖品种来说, 水库系统增加了滤食性生物的总量, 消耗了大量的浮游动植物。所以水库网箱养殖对水库环境的影响处于动态平衡中, 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 对水库环境的影响有利也有弊。

2.2 水体生化耗氧量

水库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 它们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 这一过程消耗的氧称为升华耗氧量 (BOD) 或者是生化需氧量, 它也是在水质测定时所需要遵循的重要标准之一。微生物的好氧呼吸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CO2、NH3和H2O, 第二是通过硝化细菌的消化作用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 或通过亚消化细菌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

2.3 水体化学需氧量

大型水库中被氧化物氧化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时消耗的氧气的量称为化学需氧量 (COD) 。在水库中, 各种有机物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尽相同, 与生化耗氧量相比,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不受水体水质条件的限制, 测定的时间不长, 但也存在不能分别氧化和被氧化生物的缺陷, 无法显示具体的氧化的有机物的量, 而且化学反应也不能进行完全, 严重时还能氧化某些还原性物质。在水质测量时, 可以使用化学需氧量的方法对水质环境进行测量而且所受限度不大。

2.4 水体p H值变化

大型水库中, p H值主要是指氢离子浓度的指数, 它是溶液酸碱程度的量度指标, 也是水库水质测量的一个重要项目。水体的p H值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型水库网箱中养殖产品的生长状况, 网箱养殖的最适p H值接近碱性, 在8.0左右, 但大型水库的缓冲性能很强, p H的变化程度较小。

3 大型水库网箱养殖影响水质的原因

3.1 养殖品种所需饵料

在大型水库网箱养殖过程中, 会对网箱进行多次投喂, 在不同的时间段投喂的次数也不相同。投喂的饲料主要为活物饵料、植物饲料、动物饲料、各种添加剂等。植物性饲料大部分是大豆饼、菜籽饼、麦麸、花生饼等, 它们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 产量可达1500万t以上, 其中的30%可用于鱼用饲料;动物性饲料富含丰富的蛋白质, 主要由鱼粉、血粉、骨肉粉等组成, 动物性的饲料资源量可达500多万t, 它们含有丰富的钙、磷等元素, 因为鱼类饲料的利用率很低, 投喂饲料过多, 造成残饵富余过多大部分沉积到水中, 对水质环境影响很大, 极易造成水库水质的富营养化。

3.2 养殖品种所需肥料

大部分养殖的鱼类品种包括鲢鱼、草鱼、鳙鱼等, 主要摄食大型水库中的浮游动植物、水草等天然饵料, 但这些天然饵料远远无法满足养殖者的利益需求, 还需要向水库中投入大量的营养物质来保证鱼类的正常生长。肥料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肥料可以促进水中浮游动植物的大量生长繁殖, 从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资源, 大大提高水产品产量。肥料包括有机肥和无机肥两类, 无机肥包括很多化学元素, 如N、P、K、Ca和Na等营养元素, 无机肥主要是家禽的粪便、绿肥等, 这会迅速加重水质的富营养化程度。

3.3 排泄废物

养殖品种摄食后, 通常会有1/3的饵料随粪便排入水中, 这些是鱼类消化不了的, 饲料的饵料系数越高, 饲料的浪费也会越多, 这样就会造成水库网箱养殖的二次污染, 使水体质量进一步遭到破坏。养殖品种饲料、粪便在水底的大量堆积又不能及时分解, 造成大量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不断地向水体释放大量的氮、磷等元素, 造成水体的严重富营养化。

4 改变大型水库水质环境的对策

4.1 调节水产产业结构

大型水库的网箱养殖一直是养殖用户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 水产养殖的产业变化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国家及政府要根据实地考察结果调整当地的水产经营结构, 向养殖者普及绿色养殖、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生活的难题, 发展新型的水产经济, 改善大型水库的水质环境。

4.2 加强大型水库的网箱养殖管理

在水产养殖行业发展过程中, 尤其是针对大型水库的发展, 政府要承担起监管的责任, 建立并完善专业的水产养殖管理机构, 加强对大型水库网箱养殖的管理, 以水库环境为主体, 设立环境保护机制, 时刻监督水库环境, 必要的时候要对水库进行宏观调节和控制。同时, 还要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水产养殖用户进行技术和基础知识等方面的指导, 规划合理的养殖面积, 保障水库的环境质量, 促进水库环境的可持续的发展。

4.3 正确处理大型水库网箱养殖的规划面积

在大型水库中进行网箱养殖时, 不但要考虑养殖产品的产量, 还要做到保护好水库的环境, 在此过程中, 若想实现水库网箱的高效养殖, 必须以保护水库环境为最终目的, 根据水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 做到以水养鱼, 以渔养水的程度, 计划好水产品的养殖面积, 在水库中实施合理的养殖范围, 保证水库生态环境的稳定。

4.4 改变大型水库网箱养殖的结构

在水库网箱养殖的生产实践中, 水产养殖户要运用科学理论知识, 改变原用的鱼料, 同时指导水产养殖户使用专业性较强的大型水库养殖方式, 解决饲料过度浪费的情况, 同时减少水体的富营养程度。根据温度、湿度等环境的变化控制水产品的养殖密度, 选择适合生存的生物品种进行养殖, 改变大型水库网箱养殖的结构, 防治水库污染的加深, 不断改善水库水域生态环境。

4.5 加强水库水域生态环境的修复

到目前为止, 我国大型水库网箱养殖的普遍现象是水产品产量大幅度下降, 同时水库水质在不断地恶化, 富营养化程度越来越高, 若要解决这一难题, 必须采用有针对性的水域生态环境修复措施。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实地考察, 通过成功案例的经验措施采取设立水库水域的防护带、人工湿地等修复水库的措施, 渐渐改变水库水域生态环境的恶劣情况。

5 结语

大型水库的网箱养殖要使用科学的技术手段, 改善水库的生态环境, 进行绿色养殖, 保证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我国的大型水库养殖是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 水库网箱养殖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 也给水库以及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灾难, 它严重污染了水库的水质。基于此, 分析大型水库网箱养殖的现状和水库网箱养殖对水的污染, 发掘水库网箱养殖对水库水质的影响效果, 并找出改善水质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大型水库,网箱养殖,水质

参考文献

水库行政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立法;水库管理;水库调度;大型水库;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胡佛大坝;伊秦普水电站

中图法分类号:TV698

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74/j.cnki.slsdkb.2019.09.0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有一大批水利枢纽工程相继建成并投运。如何高效、科学、安全地发挥水利枢纽工程的综合效益,实现水库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亟需开展相关立法工作。目前,我国颁布实施了《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的涉水法律法规,但尚不能满足大型水库,特别是跨行政区域大型水库管理的实际需求,亟需根据水库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使水库管理有法可依,保障水库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利用。

本文针对具有“跨省界、大型、多目标综合管理”等特征的水库,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水库管理立法实例,借签其管理立法经验,对我国大型水库管理立法提出一些建议。

1国内大型水库管理立法

现阶段,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涉水法律为基础,以《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为代表,辅以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水库管理法规体系,为水库管理奠定了法律基础。然而,水库管理立法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尽管一些地方政府已经颁布并实施了针对各自行政区内水库管理或单座水库的地方性法规,但在国家法律层面,尚缺乏针对跨省级行政区域的大型水库管理法规。因此,以三峡、丹江口等跨行政区边界水库管理立法工作为例,对国内大型水库管理立法实践作了简要分析[1-3]。

1.1三峡水库

三峡水库位于长江中上游,跨湖北省和重庆市,在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1.1.1立法情况

作为跨省、多功能、大型水库的代表,三峡水库管理涉及范围广、部门多,为保障水库安全运行,最大化发挥工程综合效益,国家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安全保卫条例》《三峡水库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办法》《重庆市长江三峡水库库区及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重庆市三峡水库消落区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峡工程建设期三峡水库管理的通知>》等。

1.1.2管理体制

水利部负责三峡水库水量的统一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的监督工作。长江水利委员会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水利部的授权,负责三峡水库水量的统一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工作,中国长江三峡集网有限公司具體执行。地方人民政府是辖区内水库保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水库水资源保护工作,地方水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水库水污染防治工作。

2005年,为进一步加强三峡水库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工作,保护和改善三峡库区的水环境质量,经国务院同意,建立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1.1.3有关制度

(1)水库调度。三峡工程既开展单库调度,也根据《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运用计划》实施联合调度。《三峡水库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办法》规定:①三峡水库的发电与航运调度应当服从防洪调度;②水库的水量分配与调度,应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同时兼顾生态与环境、农业、工业以及航运等用水需求;③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注意维持库区及下游河段的合理水位和流量。

(2)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三峡水库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办法》明确规定:①水利部负责组织编制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国务院批准;②禁止向三峡库区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垃圾等有毒有害物质;③在三峡库区从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应当符合三峡库区水功能区划要求,保护水质;④发现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或者水质变化可能会造成熏大水污染事件时,及时报告水利部和当地人民政府,并向有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3)枢纽安全管理。《长江三峡水库枢纽安全保卫条例》规定:①湖北省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建立由长江流域各省、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三峡枢纽安全保卫指挥系统,做好信息沟通和汇总研判工作;②宜昌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建立由三峡枢纽运行管理单位、三峡通航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等组成的三峡枢纽安全保卫指挥平台,统一管理三峡枢纽安全保卫工作;③宜昌市人民政府应当会同三峡枢纽运行管理单位加强三峡枢纽安全保卫区及其周边地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落实治安联防制度,维护社会秩序,防范针对三峡枢纽的破坏活动。

(4)水行政执法。《三峡水库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办法》规定: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三峡水库管理和保护范围内的水行政执法,并按照管理权限,对管辖范围内各项水事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水事违法活动。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联合执法”制度。

1.2丹江口水库

丹江口水库不仅是汉江治理和开发的关键性工程,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供水直达京、津、冀、豫4省市,在国家“四横三纵”水资源总体布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2.1立法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熏视丹江口水库水质保护工作,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法规,如:《南水北调供用水管理条例》《湖北省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陕西省汉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湖北辖区)划分方案》《丹江口水库(河南辖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十堰市环丹江口库区旅游项目规范管理暂行规定》等。

1.2.2管理体制

国家有关部委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具体负责水库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域岸线等管理工作。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具体负责枢纽工程维护与管理任务。目前,国家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正在积极探索、推动水库管理的联席会议制度建设,如:“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部际联席会议”(国家层面),“南水北调中线一工程水源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和“丹江口水库水行政执法联席会议”(流域层面)等。

1.2.3有关制度

(1)水库调度。根据《防洪法》,在汛期,水库、闸坝和其他水工程设施的运用,必须服从有关防汛指挥机构的调度指挥和监督,水库不得擅自在汛期限制水位以上蓄水,其汛期限制水位以上的防洪库容的运用,必须服从防汛指挥机构的调度指挥和监督。

(2)水資源与水环境保护。国家通过实施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编制并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等,加大了对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了长江流域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建立了流域应急工作机制。

1.3借鉴与启示

水库管理实行的是涉水事务的行业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某一行政区域内的水库管理,主要是由本级政府负责,本级政府的有关管理部门具体依据管理职责开展管理工作。但对于跨行政区域的水库管理,往往由丁不同行政区域管理的制度、主体等不同,需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执法、信息共享机制等,实现跨行政区域水库管理的统一。

2国外大型水库管理立法

在大型水库管理方面,国外普遍重视制度建设,将其视为大型水库运行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均制定了相对健全的水法规,涉及水质、生态与环境、供水、防洪等。美国国会从20世纪60年代起先后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清洁法》《饮用水法》《濒危动植物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规范水库水质标准、水生动植物保护、污染排放许可等。在水资源方面,美国的法规基本涵盖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的全过程。同时还有多项协议也起到类似法规的作用。这些详细、完善的涉水法规为水库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依据。

巴西对水库管理则坚持法律、法规先行,并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西政府就出台了《自然环境保护法》《国家森林法》《水法》《国家环境政策法》等涉及水库管理的法律,并以此为基础,于2010年出台了《国家大坝安全政策》。

2.1美国胡佛大坝

胡佛大坝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和内华达州交界处,是美国综合开发科罗拉多河水资源的一项关键性工程,具有防洪、航运、发电、灌溉、供水等综合功能。

2.1.1立法情况

1928年《博尔德峡谷工程法案》批准了胡佛大坝及流域下游相关灌溉设施的建设,授权内务部为唯一的科罗拉多河下游地区用水订约部门。1970年《科罗拉多河水库联合运行准则》为上下游水库提供协作运行准则,规范鲍威尔湖和米德湖水库的泄流。2005年3月21日,按照公众监督程序,内政部同科罗拉多河流域的7个州、其他有关各方和利益相关者协商,对该准则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

2.1.2管理体制

美国垦务局作为内务部管理水库的指定机构,负责胡佛大坝的运营和维护。

2.1.3有关制度

(1)水库环境保护。美国垦务局编制了胡佛大坝《最终环境影响报告》,作为指导水库运营的具体依据,并明确了其潜在环境影响。

(2)水库调度。经过分析、论证,在充分考虑公众意见的基础上,2007年制定了《科罗拉多河下游流域应对缺水以及鲍威尔湖和米德湖协调运行暂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导则》明确在水库运营期间,包括水库低水位运行期间米德湖的年泄流量,同时制定水量过剩或缺水时期的运行标准,实现对下游用户的高效供水。

(3)电力分配。2010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了《胡佛电力分配法案》,该法案确立了高效的监管体系。

2.2伊泰普水电站

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干流巴西与巴拉圭两国的边界河段上,由巴拉圭和巴西共同建设、管理和运营。

2.2.1立法情况

1975年伊泰普跨国公司在电站的《环境保护基本规划》中制定了一系列水库环境保护政策,以减轻由于水电站建设所造成的不利环境影响;1982年根据《巴西全国环境政策》和巴拉圭的法律要求,伊泰普公司制定了《库区总体规划》,对水库不同功能进行规范;水电站施工完成后,制定了《环境管理总规划》,此外,还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规划;2003年,制定了《净水涵养计划》,在企业职责中赋予了社会环境责任。

2.2.2管理体制

伊泰普工程的最高决策和管理机构是伊泰普管理委员会。1974年根据《关于伊泰普水电站的政府间协议》成立了伊泰普跨国公司,负责工程建设和经营管理。

伊泰普跨国公司的管理模式主要基于环境管理、属地信息管理、参与式管理和计划管理等4项原则。其中,参与式管理是为了促进员工、联营公司、合作伙伴及社区在跨学科计划、方案或项目中的参与程度。这个过程由管理委员会在共同合作的基础上组织和操作,并得到了城市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合作社、协会等合作伙伴的支持。

2.2.3有关制度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环境保护基本规划》,对受大坝施工和水库蓄水影响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提出了积极的保护措施。比如,为减小对植被和动物群的影响,实施了相关工程计划,开展淹没区动物的异地保护放养、保护区建设等工作。同时,《库区总体规划》《伊泰普双边战略计划》则对工程水质保护和泥沙控制、生态多样性保护、工程综合利用等提出了要求。

2.3借鉴与启示

胡佛大坝、伊泰普水电站管理中的重要经验之一是公众参与监督。在胡佛大坝管理过程中,都遵守了公众监督程序,充分考虑了公众意见。

伊泰普跨国公司在伊泰普水电站管理过程中将“参与式管理”作为四大管理原则之一。在实施《流域管理计划》整个阶段都比较注重公众参与,如设立管理委员会,其成员包括伊泰普跨国公司代表和该区域内的各市级、州级和联邦政府机构、以及各个合作社、公司、工会、慈善机构、学校和农民等;通过开展“未来研讨会”,邀请社区成员参与,并对电站管理提出建议。

3大型水库管理立法建议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大型水库管理案例的分析和总结,不难发现,水库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枢纽安全和库区的管理。目前,我国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條例》对枢纽工程管理的规定较为明确;在立法上缺乏的是对库区管理体制、管理单位职责等制度的规定,尤其是对于跨行政区域的水库,更是立法的重点。因此,在借鉴国内外大型水库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跨行政区大型水库的管理特点,从水库管理体制与机制、水库调度管理、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以下立法建议。

3.1水库管理体制与机制

(1)建立层次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库管理体制。建议实行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水库管理体制。国家涉水库管理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水库进行有效监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则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实施水库的具体管理工作;水库管理单位具体负责落实水库枢纽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

(2)探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跨行政区大型水库的库区管理,需要跨地区、跨部门协调解决。因此,可通过建立具有一定决策权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并共商解决水库管理重难点问题。

(3)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为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鼓励公众参与和了解水库管理的熏要决策及信息;对违法行为可进行监督举报。同时,水库管理相关部门及单位应通过网站、电话或邮箱等媒介设置公众参与平台[5]。

3.2水库调度管理

跨行政区大型水库调度要始终把防洪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等公益性日标置于首位。应依据批准的防御洪水方案、调度规程、年度汛期调度运用计划以及防洪调度指令进行防洪调度,并服从有调度权限的管理机构的调度指挥和监督管理。特别是熏要的控制性水库工程,还应按照联合调度要求开展调度工作。同时,在保障工程安全的前提下,还需注意维持水库下游河段的生态水位,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6]。

3.3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

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是跨行政区大型水库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大型水库库区的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矛盾口益凸显。特别是跨行政区大型水库,由于其库区所处行政区域不同,各自相关的管理制度、政策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对于水库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涉库建设项目、水污染防治等工作,应当进一步严格管控,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主体和管理程序,在水库管理执法上,可探索建立联合执法等制度。

3.4枢纽安全管理

枢纽工程安全是保障水库功能正常发挥和其他管理活动的基础。我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大坝主管部门对其所管辖的大坝的安全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但对于跨行政区域的水库大坝安全责任是由大坝所在地的行政负责人共同承担或明确由某一方承担等规定方面却存在立法空白。因此,应通过立法予以明确,或通过协商等方式约定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的承担方式,明确权责,规范管理,建立安全责任制度。

4结语

水库管理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特别是对于跨行政区的大型水库工程,南于所处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管理制度等都不尽相同,管理难度较大。因此,为了解决水库保护、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制定并完善水库管理相关法规制度,为实现水库综合管理目标,妥善协调各方关系,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和支撑。

参考文献:

[1]俞树毅.国外流域管理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0(2):321-334.

[2]谭政,关于我国水库运行管理方式的探讨[J].人民长江,2011,42(10):105-108.

[3]陈献,王贵作,余艳欢,等,大型跨区域水库管理有关问题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1,11(2):44-46.

[4]李环.流域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5):4-6.

[5]谢伟魏,李保健,王森,等,我国水库调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电能源科学,2012,30(9):59-62.

[6]董青,李亚伟,卢娜,等,大中型水库水利水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现状及对策[J].水利经济,2010,28(1):5-7.14.

(编辑:李慧)

收稿日期:2019-05-31

作者简介:许小康,男,工程师,主要从事企业法律事务及法规研究。E-mail:xu_xiaokang@ctg.com.cn

上一篇:学习造句范文下一篇:经营所得税申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