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范文

2024-05-07

儿童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家庭的希望。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关心和重视儿童的生活和成长情况。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留守儿童现象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已引起党和国家及社会各

界的广泛关注。为便于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爱工作,尽快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让当地党和各级政府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现状

笔者对古丈县的12个乡镇中对一个乡的708名在校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有386人,占总数的54%;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有285人,占总人数的40%。由于时间、距离和经济等因素的困扰,有相当“留守儿童”的家长对自己孩子在校、社会的表现缺乏了解,很少过问或是不过问。据学校反映,有相当部分家长不知孩子在哪个年级哪个班,更不用提了解孩子老师的姓名及孩子的表现了。

二、存在上述现状原因

近年来,一些外出经商、打工户子女的教育,呈现出几个方面的不利因素:

1、由于“五天”工作制的实施客观上造成了学生业余时间多,如果教育跟不上的话,就有可能成为不利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当今社会大环境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利孩子们成长的场所,如果学校指导不力,家庭教育跟不上,容易造成双休日管理教育的空白。

2、“留守儿童”与临时监护人存在隔膜,祖辈监护人或亲友监护人与“留守儿童”之间存在一定的感情距离,很难实现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在“留守儿童”中信赖度不高,亲和力不强。不少监护人由于年龄偏大,身挑生活和农事的重担,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精力不济,能力不 足,力度不够。“留守儿童”中隔代寄养的,他们备受祖父祖母的关心,个性放纵,性格偏激;社会关系寄养的,普遍与家庭成员相处不融洽,极易产生“寄人篱下”的自卑心理,常常猜测误解。这些因素,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出现“断层”,有的性格暴躁,有的郁郁不乐,

有的甚至出现逆反心理,情绪波动大,心理承受力差,容易形成愤世嫉俗的不健康的心理。

3、“留守儿童”失去家庭约束,易受社会消极文化的影响,社会教育严重缺位。30%以上的“留守儿童”监护人认为监护的责任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发生安全事故,而轻性情的培养,心理教育、任其自由发展,行为不受应有的节制、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因而在家里看电视成了“留守儿童”的最大乐趣和主要内容,选择的大都是江湖恩怨,武打暴力,谈情说爱等内容。而大多数家长则认为,把子女送进学校就进入了“保险柜”,教育子女就是教育部门的事了,一旦在学习或行为上出了问题,社会、家庭各方面都将矛头指向学校教育和教师。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往往就更显得力不从心。

三、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1、有利于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全面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农村留守儿童大都在较贫困的偏远山区,如不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档案,政府和有关部门难以及时了解他们真实具体的情况。只有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各级政府和部门才能及时了解到他们的真实具体的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才能让有限的爱心资助用在真正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身上。

2、有利于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变化情况。农村留守儿童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常会发生变化。有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爸爸妈妈回家创业或被接到城市上学,与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就不再是留守儿童。有的农村孩子因爸爸妈妈新近决定南下打工,临时成了留守儿童。同一个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也是经常发生变化的,有的因外出打工的父母生意不好做,或出了意外,生活陷入困境。

3、有利于了解农村留守儿童上学的情况。如因家庭困难上不起学,政府

及有关部门应主动做思想工作,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四、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档案的内容

1、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记录。主要包括户籍所在地、家庭成员、身体状况、外出父母的务工地址、联系方式和收入状况;留守儿童在家的主要托管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状况、学习情况、所在班级及班主任姓名。

儿童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近年来,自闭症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长,已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严峻社会问题。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教育服务机构,担负着保障所有学生阅读、获取信息的权利及引导教育的责任。为此,东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参与了学校自闭症学生过渡教育项目(STEP),针对自闭症大学生人群推出了多项特殊服务,包括谈话式需求调研、自习室空间重塑、饮食规定调整及交流馆员团队建立等。本文结合自闭症医学常识对其服务理念、举措等进行分析,旨在给国内高校图书馆提供借鉴,提升对自闭症大学生的友好包容度,从而于图书馆环境与服务层面作出改进与创新。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自闭症群体 大学生服务 弱势群体教育

分类号 G250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1.11.015

0 引言

自闭症(Autism),又称孤独症,是一类常起病于3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1]。自闭症患者在多种背景下的社会交流和社会互动中会持续存在缺陷,如缺乏眼神交流、缺乏相互理解、与同龄人相处困难、与陌生人保持距离等;一些患者患有共病,如智力残疾、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特殊语言障碍(SLI)等,这些个体更有可能处于自闭症谱系的低端[2]。近些年,自闭症病例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政府机构、民间团体及社会大众普遍对幼儿园至中学的自闭症学生给予了较强的教育支持,而对高校中自闭症群体的关注度则大幅下降。此外,图书馆领域产生的有关自闭症读者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多集中于公共馆层面,基于大学图书馆视角探讨自闭症读者服务的活跃度较低,未能引起重视。考虑到自闭症大学生群体在高等教育中需要广泛的支持与关怀,美国东伊利诺伊大学策划实施了“自闭症学生过渡教育项目”(The Students with Autism Transitional Education Program,以下简称“STEP”),图书馆作为学校重要的附属单位,第一时间成为了STEP的参与机构,推出了一系列针对自闭症大学生读者的特殊服务,包括谈话式需求调研、自习室空间重塑、同龄人志愿队伍建设、饮食规定调整等,极大地推动了项目的进程。本文对服务案例进行挖掘,从服务理念、内容、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可以为国内高校图书馆提供借鉴,提升对特殊读者人群的友好包容性,在环境与服务层面作出改进与创新,在体现图书馆社会责任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弱势群体人文关怀机制。

1 美国图书馆自闭症人群服务的理论与实践

美国图书馆界非常重视对自闭症读者,特别是自闭症儿童提供服务与支持,公共图书馆员了解自闭症儿童的特性,并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以促进这一群体的身心康复。如俄亥俄州不伦瑞克图书馆策划的“自闭症家庭之夜”活动,在闭馆之后邀请自闭症儿童家庭到访,让孩子适应图书馆环境[3];伊利諾伊州立图书馆举办了“关注自闭症——全国图书馆自闭症服务论坛”,为此而展开的主题为“对图书馆员开展自闭症相关知识培训的必要性和图书馆界如何同更多的机构合作帮助自闭症群体”的调查,获得了总统奖助金[4];在新泽西州,原苏格兰平原公共图书馆馆长梅格·科拉亚和时任范伍德公共图书馆馆长的丹·韦斯共同开发了服务自闭症读者的主题项目“我们在一起:图书馆员与自闭症”,项目起初只是为馆员派发服务自闭症群体的专业资料,后转变为向全社会自闭症儿童及家庭提供辅助服务[5];此外,还有弗吉尼亚劳登郡公共图书馆的“敞开门:面向特殊儿童的故事会”、宾夕法尼亚兰开斯特图书馆的“去图书馆:社会故事书”计划、芝加哥公共图书馆的“斯蒂芬游戏方块”游戏空间等,都在服务自闭症儿童群体上取得了成效。对自闭症群体关注度的上升也带动了美国图书馆学术界研究成果的产生:如2014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出版了《怎样策划面向图书馆少儿的图书馆活动》,作者芭芭拉·克利佩尔是康涅狄格州弗格森图书馆的少儿馆员,同时也是自闭症孩子的母亲,全书共八章,通过案例和实践指导详细介绍了如何面向自闭症儿童设计图书馆服务活动[4];恩尼丝·科尔等探讨了学校图书馆如何利用技术手段为自闭症学生提供教育辅助,他与同事开发了一个课程,利用远程视频教授自闭症学生信息获取技能[6];艾弗哈特与埃斯科瓦尔依靠GoPro摄像头研究自闭症大学生的信息搜寻行为后发现,患有非典型自闭症的学生更喜欢依靠外部援助及互联网完成任务,而精神障碍型自闭症患者则几乎完全依赖图书馆网站所提供的内容[7]。美国图书馆界自闭症群体服务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为STEP的策划提供了大量可参考的资料,推动了项目的结构化扩展。

2 “自闭症学生过渡教育项目”(STEP)介绍

美国东伊利诺伊大学自2017年开始实施STEP项目,在学术、社交、日常生活技能三个领域为本校的自闭症学生提供服务与支持,使得这些学生在《美国残疾人法案》规定之外享有更多权益。STEP成立了专门的支持团队,在校内打造高度结构化的适宜环境,帮助踏入大学校门的自闭症个体适应陌生的大学群体生活,其目标设定为:鼓励和培养自闭症大学生的自信心、自觉性和独立性;了解学生的长处和弱点,帮助他们学习和运用技能和策略,成功地驾驭大学生活中的交流、规划和解决问题等需求[8]。STEP采取导师制度,项目组成员会给自闭症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指导、服务,帮助他们设立与执行计划,发展自我意识,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起初,执行这个项目的地点主要是学院及学生公寓,图书馆并未加入;之后,STEP成员在调研时经常会在图书馆中看到蜷缩在书架旁的自闭症读者,发现他们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障碍。有鉴于此,项目组便同馆员合作了解自闭症学生在图书馆中的经历,并在进行了一系列调研之后正式启动了STEP馆内服务计划。他们以谈话式需求询问为起点,推出了一系列包容自闭症学生,适应其生理、心理特点的干预举措。

3 EIUL自闭症大学生服务内容

3.1 谈话式需求调研

为切实帮助自闭症大学生群体、扩展STEP的辐射范围,东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Eastern Illinois University,以下简称“EIUL”)加入项目组,成为了执行单位之一。馆员将谈话式需求调研作为服务起点,在STEP导师的介入下,他们最终与自闭症读者建立了联系。这种联系的搭建耗费了馆员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其缘由在于自闭症读者几乎不会主动去和馆员互动,因为在这种社交状态下他们容易焦虑及情绪过载,这也是自闭症患者的典型症状。此时导师则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们会在自闭症学生眼前同馆员亲切交谈以降低学生对馆员的恐惧感并成为双方交流的话语媒介,馆员也努力帮助学生表达他们的需求。在获得了足够的信任感后,馆员就能同自闭症学生展开正常的交谈,他们也时常模仿导师的说话方式、肢体动作等,进一步降低学生的心理设防,使其将需求描述得更加具象化[9]。在馆员的积极引导与导师的协同辅助下,EIUL拉近了机构与读者间的距离,获得了大量自闭症大学生群体的需求诉愿,包括空间、照明、供暖、设备使用、课程教学等,成为了后续服务出台的依据;而后,EIUL采取了远程教学模式,以降低自闭症大学生对同龄陌生人的恐惧习得性反应。谈话式需求调研给EIUL的自闭症群体服务创新指明了方向,加深了自闭症学生对图书馆员职业的亲切感。

3.2 馆员志愿团队建立

随着加入STEP的自闭症学生数量的不断增长,EIUL通过报名加测试的方式成立了馆员志愿团队,志愿馆员的一项重要职责便是帮助STEP学生了解如何利用图书馆进行学习与研究。EIUL为每位志愿馆员发放了刺绣臂章并定期开展培训会议,STEP导师也经常给学生传递这样一条信息——“当在图书馆遭遇困难时,放心大胆地求助佩戴臂章的人员”。布斯分馆至仿效项目机制,创建了STEP“个人图书馆员”项目,实行“馆员——自闭症读者”一对一服务指导。这种个性化的服务模式加快了自闭症学生对图书馆的熟悉进程,为其创造了更多的集体融合机会,他们逐渐敢于在导师与馆员均缺席的情形下对馆舍空间进行探索,使用电子设备获取信息与资源[10]。

3.3 自习室空间改造

许多自闭症患者也被诊断出患有焦虑症,突出表现为环境意识持续增强及潜在威胁扫描所带来的过度警觉。学者Anderson的研究发现,自闭症大学生虽然更倾向于使用自习室作为馆内学习场所,但他们较为排斥共享型自习室,这会使其产生“被监视”的感觉,导致分心与焦虑[11]。EIUL在调研后也发现,STEP成员更喜欢在独立的小空间内同馆员或导师相处。为此,EIUL对部分大型自习室进行了空间改造,将其分割为多个独立小空间,利用隔间门、挡板、窗帘、绿植等将这些空间遮挡在公众视线之外,同时安装了降低噪音的软性材料,并根据自闭症读者的选择重新购买了学习桌椅。在空间改造完成后,EIUL上线了“自习室线上预订系统”以便学生提前预订空间,馆员也能够依据预订时间表知晓前来使用自习室的对象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3.4 饮食规定调整

对于自闭症学生来说,食物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安抚工具。学者Andrews等将食物视作图书馆服务自闭症读者的基本元素,与馆藏、馆员、照明等处于同样的地位[12]。Sullivan也指出,自闭症学生离开图书馆外出就餐或许会产生心理干扰,分散注意力,再次返回图书馆后他们需要重新审视空间,增加了环境适应难度,而允许携带与食用食物可以延长他们待在馆内的时间,提升学习专注度[13]。EIUL基于调研反馈调整了图书馆关于食物携带与饮用的规定,自闭症学生被允许将食物带至自习室中食用,馆员还将自习室旁的一个原本放置影印设备的房间进行了改造,添置了食物饮料自动售货机、微波炉与部分饮食主题的书籍,在满足自闭症学生食物需求的同时利用馆藏发挥饮食保健功能,建议对食物进行合理搭配,增加营养,告知他们部分食物的不良作用[10]。

3.5 远程视频教学

EIU自闭症大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导致他们难以适应图书馆普适性质的信息素养课程,有些初衷良好、设计合理的课程因为课堂受限而无法在实践中实施,部分学生由于突发性的情绪失控甚至是破坏行为等也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且负责教学的馆员往往并非志愿者成员,自闭症学生会对其恐惧、排斥。鉴于以上种种因素,EIUL针对该群体实施了远程视频教学,其理论依据主要来自教育心理学的个别化教育和多元智能理论、教育技术学的远程教育理论。视频教学所创设的远程教育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彌补了自闭症患者的生理缺陷,减少了学习障碍,使其“短板”得以加长,图书馆可以此提供比较灵活、便利的接受高等教育及终生学习的机会[14]。在远程视频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极为重视引导自闭症学生用语言表述自己如何完成作业等学习任务,而并非要求他们进行实操演示,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减轻导致语言运用能力缺损的言语障碍,通过远程谈话交流,让他们的注意力、理解力得到锻炼。

3.6 未来的就业支持计划

在美国,高功能自闭症患者的失业率高达90%,2017年美国《国家自闭症指标报告》显示,31个州中仅有14%的自闭症青年实现了竞争性就业。美国“第二期全国纵向转衔研究”(National Longitudinal Transition Study-2)公布的数据表明,在所有残障人士中,自闭症青年获得有薪工作的比例最低[15]。对问题行为的恐惧是自闭症患者就业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STEP项目正计划在未来开展自闭症大学生就业支持计划,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各个参与机构将在多个环境中实施积极的举措(如将工作任务进行分解、采用图片予以视觉提示等),模拟就业场合,培训职业技能,以辅助自闭症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增强其就业信心。

4 EIUL自闭症大学生服务带来的启示

4.1 挖掘自闭症大学生读者的自我意识

进入大学校门后,由于缺乏家庭成员的陪伴,加之校园大环境下人们异样的眼光,自闭症患者常常伴有强烈的焦虑感与不安全感。他们害怕在图书馆这样的公共空间内同他人接触、交流,拒绝参加集体阅读活动,也不敢正常表达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EIUL的自闭症读者需求调研可以发现,这一群体实际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部分个体对自己的存在状态、思维理念等有着清晰的认知,普通大众因为刻板印象加之忽视他们本身的需求与潜能,认为即便是成年自闭症患者也不会有内心活动与自我感觉。联合国把2017年“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的主题定为“实现自主与自决权”,呼吁对自闭症患者的关怀[16]。EIUL的实践也带来了相同启示——图书馆应当挖掘自闭症大学生读者的自我意识,拓宽服务内涵以改善他们的自主学习行为能力,激发阅读兴趣,将高校图书馆打造成“人人可用”的校园第三空间。

4.2 营造舒适安全的空间环境

EIUL的自习室空间设计以保障自闭症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基础,以角落原则、单纯空间原则、喜好心理暗示原则等打造舒适环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基于自闭症患者喜静不喜动、爱好独处、不爱与人交流的特性,EIUL将自习室设定为由墙、透明玻璃窗、门组合而成的独立式半封闭空间,给他们安定感,适合长时间停留;空间内使用了大量的天然软性材料,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给他们带来的伤害;考虑到自闭症患者对色彩的敏感及色彩对患者不良情绪的调节作用,自习室采用了绿色、蓝色等冷色调为主色,以橙色、黄色等暖色调作为点缀,搭配柔软的窗帘、较明亮的光线等,营造了一个让自闭症大学生感觉沉稳安静的空间,促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导师、馆员等开展学习与研究工作。

4.3 提供优质、合适的文献资源

高校图书馆应当为自闭症大学生配置相应的文献资源。EIUL在自习室、食品提供区域等摆放了适合自闭症人群阅读的图书、杂志,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他们焦虑不安的情绪,还有助于其改善认知、提升文字学习能力。有学者研究发现,不少自闭症患者具有视觉记忆优势,喜欢拼图游戏,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配置内容生动、精练、适合浅阅读的文献,如拼图、音频和视频读物、故事绘本、玩具、游戏软件等,以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让自闭症大学生感受愉悦的阅读体验,引领他们参与阅读活动[17];同时,应当配置一定的有关自闭症人群教育、训练、康复等主题的权威著作做馆藏,给普通师生、馆员科普自闭症知识,消除刻板印象造成的歧视,唤起他们支持与关怀自闭症学生的人文意识。

4.4 创建馆员志愿者服务团队

馆员志愿者团队的建立是高校圖书馆能否有效推动自闭症大学生服务举措的基础。馆员所开展的这项服务已经超出其本职工作范畴,且自闭症患者大多缺乏正常的人际沟通技巧和相互理解能力。虽然志愿者照顾他们的心态基本都是始于同情心,通过依顺、鼓励来抚慰自闭症学生,但仍无法完全保证他们的心理一直稳定,而学生一旦发生情绪失控行为,很容易导致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馆员也遭受情感打击,最终造成双方互相伤害的局面[18]。为此,选拔馆员加入志愿服务团队时不仅需要考量其同情心、爱心程度,同时也可参考EIUL的做法,运用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测试其是否具备服务自闭症读者的资质,确保服务馆员对自闭症大学生的接纳与积极影响。

4.5 加深馆员志愿者专业服务能力

STEP项目能吸引图书馆参与并持续实现馆内服务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图书馆员作为服务主体,在导师的协助下对自闭症的认识在不断加深。EIUL的实践经验也表明,高校图书馆支持自闭症大学生读者的身心发展必须配备专业的服务队伍,以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持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导师针对馆员志愿者开展的关于自闭症人群的教育及不同模式的专业技能培训等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同自闭症患者建立更牢固的关系,而将专业知识运用于服务实践中能促使自闭症患者注意到并逐渐信任馆员志愿者,极大地提升了STEP项目的成效,也增强了馆员继续服务自闭症大学生的信心,这是服务不断优化的关键。

4.6 打造家长心理疏导驿站,提供支持服务

当前,EIUL的服务内容中虽暂未涉及自闭症学生家庭成员支持层面,但笔者认为,今后国内图书馆如果开展同类服务,应当将对学生家长的帮助支持纳入其中。在自闭症家庭中,孩子康复治疗所带来的沉重经济压力及孩子或许永远无法康复的精神压力长期侵蚀着家长的心理,部分家长甚至将照顾孩子当做自己的全职工作。随着孩子即将踏入大学校门,这种压力及从未分开过的长期陪伴所产生的情感容易转化为过度担心。为此,高校馆应主动联系自闭症学生家庭,协同STEP项目的导师、校园心理医生等与学生家长多沟通,准确记录每位自闭症学生的病理、症状、个性特质等,宣传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学校机构、学生社团等所开展的各类服务内容,帮助自闭症大学生家长解开心结,得到情感与精神帮扶。

5 结语

在自闭症大学生群体服务上,国内高校图书馆尚处在探索阶段,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层面均存在较为模糊的认识。我们需要学习与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的做法,在馆舍内打造安全舒适的独立空间,引导师生对自闭症群体的支持与关怀,开展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促进对自闭症大学生康复的心理干预,唤起大众对自闭症患者的了解与接纳。

参考文献:

卫生部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EB/OL].[2021-03-11].http://www.gov.cn/zwgk/2010-08/16/content_1680727.htm.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utism Spectrum Disorder.I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M].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2013:50.

KLIPPER B.Programming for children and teen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M].Chicago: ALA, 2014:82-105.

邓咏秋,张婧.美国图书馆自闭症儿童服务及其推动因素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6(7):63-68.

李承阳.美国公共图书馆自闭症儿童服务研究及启示[J].图书馆学刊,2018(1):135-138.

ENNIS C, SMITH D. Assistive technology and autism: expanding the technology leadership role of the school librarian[J].School libraries worldwide,2011,17(2):86-98.

EVERHART N, ESCOBAR K L. Conceptualizing the information seeking of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autism spectrum through participant viewpoint ethnography[J].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018,40(3):269-276.

Program Components of EIU STEP[EB/OL].[2021-03-14].https://www.eiu.edu/step//program components1.php.

PIONKE J J,STACEY K D, BRANTLEY J S. Library involvement in an autism support program: a case study[J].College & Undergraduate libraries,2019,26(3):221-233.

About the Autism Center[EB/OL].[2021-03-19].https://www.eiu.edu/autism center.

AMELIA A.Autism and the academic library: a study of online communication[J].College& Research libraries,2018,79(5):645-658.

ANDREWS C, SARA E W, HOWARD R. Library learning spaces: investigating libraries and investing in student feedback[J].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2016,56(6):647.

SULLIVAN R.Common knowledge: learning spaces in academic libraries[J].College and undergraduate libraries,2020,17(2):142.

鄭权,张立昌,郑汉柏.特殊儿童个别化远程教育的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8(3):27-33.

ROUX A M, RAST J E, ANDERSON K A, et al. National autism indicators report: development disability services and outcomes in adulthood[R]. Philadelphia,PA,2017.

刘蔓.公共图书馆自闭症群体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1):101-106.

易珂.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自闭症群体服务调研[J].图书馆论坛,2017(7):109-115.

刘建民,吴旃,雷艳芳.自闭症儿童社会志愿者介入服务实践反思[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4):63.

费毛毛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江苏南京,210093。

(收稿日期:2021-04-08 编校:左静远,陈安琪)

儿童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信息技术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催生了新的经济创新模式,不断改变着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的方式,同时让大众面临新的安全挑战,其中包括个人信息安全、财产安全和人生安全,甚至国家安全。不断增强公民自身的信息素养,是利用机遇迎接挑战的必由之路,而加强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 信息技术新课标:强调信息素养

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可以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使命观、幸福观、安全观等,而信息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又更加详细准确地刻画了素养的方方面面。人文修养主要指人文精神,包括尊重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提倡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道德与伦理。科学修养包括认识理解科学知识、认识理解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认识把握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也就是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认识、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能力。而信息素养通常表现为信息获取、信息鉴别和信息利用的意识和能力。对比人文素养,信息素養的本质则包括尊重信息的准确和安全,以及人、信息和社会的和谐;对比科学素养,信息素养的本质则是认识理解信息、认识理解信息技术方法、认识把握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信息技术新课标将信息素养的核心的要素描述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生活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显然,信息素养在现代社会与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同等地位。按照认知规律,我们不能错过了信息素养教育的最佳窗口,让青少年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信息意识,是时代的要求,刻不容缓。如果说政治、经济、文化都对提升公民的素养有深刻的影响,教育则是提升公民素养的关键因素。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是实施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方面,其中学校必须承担系统教育的责任。
● 信息技术新课标:强调信息技术的科学本质

立足“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和“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国家战略,结合“立德树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根据信息技术新课标,在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中必须完成两个转变:一是应该在中小学的教育计划中,以及在校长、老师、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心目中,明确信息技术和语数理化生具有同等的地位;二是信息技术课程也要从重知识讲授、重计算机作为工具的利用、重提升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兴趣,转变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综合教育和培养,重视信息技术的科学本质。而相应的教材应该服务上述两个转变,加强一线教师的培训、打造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教师团队也是当务之急。

儿童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当前幼儿园正在全面有效地推行信息技术将课程内容与游戏有机融合的教育。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创设游戏氛围、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全面发展。本文阐述在在幼儿五大领域中将信息化技术融于游戏化课程中的策略、路径,进行分析论述,旨在更好地推进课程游戏化的实施。

【关键词】信息化;幼儿;领域;游戏化

一、信息技术助力幼儿健康游戏化教育

3-6岁是幼儿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學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和内容,在日常教学中,幼儿园可将信息技术与健康教育内容有机融合,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搭设游戏平台、创设游戏氛围,并于游戏过程中融入健康教育内容,从而实现健康教育目标。如组织幼儿开展“老鹰抓小鸡”游戏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给游戏配乐,配以“我是小鸡,我是小鸡,咕咕咕”这类充满趣味的音乐,利用音乐充分激发幼儿兴趣,调动幼儿情绪,幼儿快乐地参与到游戏中。再如幼儿进行“三浴”锻炼中,尤其在幼儿的冷水浴时,为了克服幼儿恐惧或害怕的心理,教师在做好各项准备的前提下,播放“困难我不怕”或“我是勇敢的三娃”的歌曲,鼓励孩子不怕困难,坚定顽强地进行冷水浴。这样达到强身健体,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二、信息技术助推幼儿语言游戏化教育

幼儿园语言教学都是与幼儿游戏有机结合,幼儿在尽兴的游戏中能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教师要将幼儿玩游戏的兴趣、劲头,将语言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表现出来。一方面教师在应用游戏开展语言教学时,对于常见的游戏,教师要尽可能的保证游戏的本质,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将游戏归还给幼儿,教师适当、适时地利用信息技术,将游戏达到更好地效果,更加激发幼儿玩游戏的兴趣和劲头,让幼儿获得最大限度的、最纯粹的快乐,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另一方面教师指导幼儿开发一些新游戏,例如孩子看过动画片《熊出没》后,孩子认识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于是教师指导孩子在沙池里玩《沙池松林》游戏活动,这个活动完全是幼儿依据动画场面和自己已有经验创作,孩子们相互交流,在玩中不自觉地得到语言的训练和发展。

三、信息技术助动幼儿科学游戏化教育

幼儿阶段的科学教育重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让幼儿产生一定的探究欲望,并且能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获得有关周围事物与现象的科学认知,让幼儿的科学素养有所发展。游戏能有效促进幼儿思维、智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幼儿的动手、模仿、学习等能力发展。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一些信息技术播放科技短片先激发幼儿兴趣、如“食盐不见了”,“湿衣服变干了”等等,营造出良好的游戏氛围,之后再引导幼儿开展探究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形成对周边事物以及现象的科学认知。再如开辟小菜园,饲养小兔子,让幼儿养殖、种植等。通过这类实践性较强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促进幼儿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形成发展。在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养殖或种植过程中,遇到困难,或疑问,教师都可在网上搜索与之相关的教育短片,给幼儿播放,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展科学素养。

四、信息技术辅助艺术游戏化教育

幼儿期是幼儿审美的敏感和发展期,注重幼儿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如教师可将音乐与游戏有机融合,利用“音乐游戏”激发想象力,丰富幼儿情感体验,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在《小蝌蚪找妈妈》游戏中,教师利用图片与视频资料,先丰富幼儿的认知,激发幼儿兴趣,然后选取适合游戏内容的音乐,让幼儿在音乐中进行游戏。幼儿戴上小青蛙的头饰跟随音乐唱歌,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如转一转、扭一扭、游一游等。在唱到“小小蝌蚪游游游”这句时,幼儿手捂住眼镜蹲下,教师戴上青蛙头饰跑到活动室一角躲藏起来,然后幼儿跟着音乐的引导开始活动,寻找“妈妈”,在音乐声中,幼儿齐心协力找到“妈妈”。在这一游戏过程中,音乐让游戏的氛围更加浓厚,同时也让幼儿的积极性更高,思维更加活跃。音乐给了幼儿启发,引导幼儿想象,让幼儿完全沉浸在由游戏与音乐构成的氛围中。幼儿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以及其他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创新,让艺术教学焕发出新活力,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接受艺术的熏陶与感染,

五、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游戏化教育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提高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如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孩子最喜欢看的《熊出没》,《葫芦娃》等动画片,看完让孩子说说我们正确的做法。教师带幼儿到园外走走、看看,幼儿通过玩、听、摸、看等多种方法接触周边。我园附近有一家钢铁企业,孩子的父母基本都在这家钢铁企业里上班,幼儿都很想知道对钢厂里面是什么样子的,我借助有关资料,制作微视频,介绍钢厂里一些情况,孩子再也不觉得爸爸妈妈上班的地方那么神秘了!

现在幼儿园网络信息技术的硬件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软件需要跟进,尤其是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广大幼儿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教育,也就是在健康、语言、社会、艺术以及科学五大领域里,将信息技术与幼儿游戏化课程有机结合,在大容量,生动、真实、多样的幼儿游戏中有效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晓晖;;术活动中巧用多媒体提高幼儿学习效率探究[J].成才之路,2016年01期

2、曹中平, 游戏课程化实践中的玩具优配[N]中国教育采购网,2020-06-24

顾卫峰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幼儿园

儿童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人才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我国的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其中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势必先行。

一、教育信息化及其必要性分析

1.教育信息化

所谓教育信息化,就是指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的高度普及和应用,并全面深入到各项学科教学中,从而实现教育效果与效率的双重提高,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通常来说,人们将教育信息化看作为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而从其表现形式来看,教育信息化就是借助现今的教育资源以及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教育密不可分,实现教育信息化,首先应该从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入手。

2.必要性分析

2.1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如今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拥有主动学习的热情和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强制灌输,一味的自我陶醉。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使传统死板的课堂环境变得活泼,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不仅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建立平等、和谐、活泼的课堂环境。

2.2信息化教学有利于教师进行因材施教

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接受能力不一,并且在其他各方面素质上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因材施教,从学生的特点出发,统筹全局,兼顾个体;但由于授课时间和教师精力的制约,课堂上教师往往容易顾此失彼,难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如果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则能很好的弥补上述客观存在的问题,使授课的内容更加丰富,授课方式也更加多元化,进而可以多方面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更能贴近因材施教的实际需求;另外还能令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化、直观化,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3 信息化教学有利于学生提升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死板,课堂上许多教师习惯于使用粉笔与黑板,习惯于将知识和要点进行机械式的灌输。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显然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进而形成了教师一边口若悬河,另一边学生昏昏欲睡的课堂怪相。如果此时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例如利用精美的画面和动态立体的影像取代一成不变的板书,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2.4信息化教学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不仅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空间,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降低教师的教学强度,通过合理地设置问题和采用多元化的引导方式,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其自行思考问题,这样可以每名学生进入到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二、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实现

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信息化两大部分密不可分,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样必然要求我国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大力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实施信息技术教育,还要积极引进各种信息化技术,使二者共同发展,不可偏废。其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而信息技术人才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因此,科学合理的进行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则成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从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出发,提出以下五个建议:

1.信息技术的教育目标应侧重于高级认知能力培养

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推进和互联网技术的高度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使人们的思维空间越来越广阔。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以往单纯的行为训练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种种需求,因此教育目标应该侧重于更高一级的认知能力培养方面。简而言之,就是教育活动要将学生的思维活动规范以及四维空间秩序维护作为重点,信息技术教育应该从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以及评价等六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培养他们对于信息社会的认同。现代化的教育不是单纯的教会学生操作计算机,记住几个基本概念,甚至是考取某些资格证书,而是要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内涵和作用,培养他们自我学习以及适应多变社会环境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掌握更加丰富的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信息技术自身就具有很多优势,如直观性、多元化、趣味性、科技化等等,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时候,就应该充分发挥其原本的优势,将隐性知识作为教育主要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多种方式融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比如: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以及协作教学等等。而在教学手段上,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就是多媒体技术,借助这项技术可以实现知识的互联和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提高课堂实效性。在评价方法上也是如此,教师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测试的形式,建立统一化、系统性的评价体系,能够更加全面的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能够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的灵活性、适应性和个性化。最终能促进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则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应是动态开放的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不仅注重如何获取信息以及信息的分析加工,还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更新,实现科学合理地更新,这样才能够实现教育的科学性。动态化的教学模式是推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手段,能使知识的传播手段和过程与实际的教学情况相结合,充分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而在教材方面,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充分的挖掘网络资源,同时也可将优秀的教程上传到网络,与各地学校、教师进行交流,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4.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应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相衔接

从学生受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来看,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应充分考虑学生在中小学时期所打下的基础。因此,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首先掌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情况,并结合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尽量避免教育的重复、资源的浪费,方便那些在中小学接受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生,在步入大学殿堂后,能够受到更高层次的、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信息技术教育。

5.强化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

从现阶段我国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缺乏专业化的训练。学校应该吧这个问题重视起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活动,不断进修和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定期地组织和开展持续性的教师培训活动,鼓励教师进行进修和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和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够胜任多变的信息化教育任务,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结束语:

文章从教育信息化及其必要性开始分析,从中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教育信息化的实现,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因此搞好信息技术教育就成为了目前我国教育领域的头等大事。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在高等院校基本普及,但是这与实际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文章针对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促进我国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从而推动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敬涛.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策略[J]. 电化教育研究,2009(01).

[2] 万朝阳. 浅谈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教育[J]. 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08).

作者简介:孙奕敏(1976-),女,山东菏泽人,工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

儿童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加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能够从小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提高小学生信息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小学生将来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信息素養  小学信息技术  微课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加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还能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信息素养的相关概述

(1)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信息素养指的是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分别是信息文化素养,信息意识以及信息技能。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旨在增加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从而提升学生数学信息能力。

(2)信息素养优化的意义:①有助于达成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信息技术是小学阶段教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有助于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运用信息技术获取新的知识,扩大小学生视野,让小学生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客观问题,从而改善小学生学习思维,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达到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目标。②有助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小学生正处于学习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提升小学生信息素养,将会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逐步将小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二、信息素养优化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

(1)巧妙导入,调动兴趣。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动机,也是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动力和精神支撑,而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的开始,趣味的导入设计往往能够发挥引人入胜的作用,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走进课堂之中。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利用情境创建等方式,进行导入环节的巧妙设计,促使学生在深入情境的同时,主动地将注意力放在课堂上,并伴随思考的过程,激发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好奇心,以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下主动地建构知识。

(2)引入信息技术,提高合作能力。教师在引入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改变以案例、讲解、提问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自主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其中的规律,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逐渐脱离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一课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了水结成成冰的过程,45立方厘米的水变成冰后体积是50立方厘米,教师让学生组成小组提出百分数的问题并解答;(1)冰的体积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2)水的体积是冰的体积的百分之几?(3)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针对这几个问题,学生展开了讨论,在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要确定单位“1”,教师又借助线段图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了由水结成冰体积增加的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了体积增加变化情况。

(3)引入信息技术,丰富生活内容。随着素质化教育的不断推行,要求教师要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教师要在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学环境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在教师将信息技术与生活化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小数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超市中琳琅满目的商品,走进每一种商品都有一个标价,比如变形金刚标价399.99元,笔记本标价6.8元,铅笔盒标价25.98元,你们认真观察一下,这与我们学过的数字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这些数字中间都有一个点,教师为学生引入了小数的概念。教师为学生播放了喜洋洋去超市的动画片,喜洋洋想买一个铅笔盒标价为25.98元,可是它一脸茫然,不知道这个数字怎么读,你能帮帮它吗?教师让学生说出小数点左边代表什么?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和第二位分别代表什么?学生纷纷给出答案,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了元、角、分,那么怎么读这个价格呢?小数除了表述金额,还可以表示什么呢?学生总结出身高、长度等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上述案例,教师在课堂中借助动画片等形式,让枯燥的小数知识更加生动化,而且这些内容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更加容易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结论: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殷楷.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路径[J].学园,2020,13(28):26-27.

[2]缪亚军.搭建学习平台促进信息技术素养发展[J].中小学电教,2020(10):49-50.

[3]赵飞宇.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9):6.

上一篇: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论文范文下一篇:技师学院内部控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