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规划与优化范文

2023-09-22

网络规划与优化范文第1篇

一、理论模型构建

(一) 必要性

动态优化理论符合计算机系统以及网络的实际应用, 计算机系统及网络随着时间、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为在短时间内显示决策行为, 务必进行动态优化分析, 最终做出最优决策。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动态优化能够记录系统变化过程, 它具有静态优化不具备的优势, 能够高效分配网络资源, 为用户带来良好体验。相对比而言, 动态优化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动态优化分析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1]

(二) 模型介绍

动态优化基础理论模型即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它综合考虑决策者行为、系统时间、系统状态, 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系统状态调整, 将资源整理、任务调度工作具体落实, 在这一过程中, 决策行为能够起到辅助作用, 系统状态实现自由切换, 最终计算机系统及网络能够满足使用需要。下文具体分析马尔可夫决策过程。首先, 构建状态集合M, 决策者通过观察状态集合特征, 最终做出决策, 实施相应行为。然后, 决策行为确定后, 将决策行为汇总成新的集合, 命名为M1。接下来总结M集合行为产生的经济效益, 将效益函数命名为M2。最后, 记录决策行为转移情况, 针对转移关系记录为M3。需要注意的是,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具有随机性和确定性, 因此, 决策主体应动态关注状态集合变化, 适时转化决策行为, 确保马尔可夫决策过程顺利完成。

二、动态优化分析

(一) 建模分析

根据具体情况构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模型, 结合理论知识以及建模需要完成模型构建任务。首先, 了解建模需求, 以此明确模型构建目标, 模型变量变化, 会间接影响决策目标, 待建模目标确定后, 针对变量具体限定, 如果建模目标或者变量目标动态变化, 那么计算机系统以及收益情况变动幅度随之扩大, 导致系统运行效果不尽人意。其次, 参照已定建模目标, 合理构建函数, 有序梳理函数间关系, 在此期间, 完成不同级别函数数值调节工作, 针对函数调节行为以及变化数据具体记录, 通过数据具体分析, 动态调整马尔可夫决策。然后, 再次确定系统运行状态, 根据状态衡量决策行为是否合理, 一旦决策行为不符合实际情况, 那么应及时优化。如果问题处理不及时, 或者优化工作不到位, 极易降低计算机系统利用率, 导致计算机网络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最后, 客观、全面评价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并制定可行的处理对策, 尽可能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取得动态优化的最佳效果, 体现资源调度、任务分配的合理性[2]。

(二) 过程求解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求解分为两方面, 第一方面即数学解, 第二方面即马尔可夫求解, 求数学解的过程中, 首先掌握运行目标, 针对目标函数形式大致了解, 其中, 有限马尔可夫决策流程的形式为, 无限马尔可夫决策流程的形式为。然后分析状态空间, 分析对象有两种, 第一种即系统状态空间, 第二种即决策者行为空间。接下来构建递推方程——Bellman, 操作期间应用强化学习法, 该策略应用准确性较高。最后求得最优策略。马尔可夫求解的过程中, 常用求解方法主要有两种, 分别为近似求解法和精确求解法, 前者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获得数值, 并根据数值分配计算机网络资源, 在此期间, 记录资源分配过程, 探索最优资源分配方法, 满足用户使用需要。后者计算过程较繁琐, 并且会浪费较多时间, 但最终求得的计算方法较优。由于计算机系统资源丰富、种类多样, 建立马尔可夫过程求解模型不能利用精确求解法求解, 因为值函数存储技术水平较低, 并且现有存储空间有限, 再加上, 值迭代算法和策略迭代计算方法操作时间较长, 进而会延长求解时间, 不能及时满足用户需要。相对比而言, 近似求解法较灵活, 能够在短时间内给出近似答案。从中能够看出, 两种方法均有优缺点, 因此, 用户实际操作时, 应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适合的求解方法。

(三) 决策应用

分析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应用案例时, 选择支持系统修复的案例作为分析对象, 所选案例由随机子网和非确定子网构成, 构建MDPN模型后, 准确记录决策行为, 以便为网络改善提供依据。需要注意的是, 计算机系统对称点有效标记, 满足对称点对应要求, 能够高效处理系统空间运行问题。现如今, 计算机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计算机系统随之升级, 基于此, 深入分析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能够大大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避免网络资源浪费, 最终实现计算机系统及网络资源高效利用的目的。马尔可夫决策期间, 决策过程具有拓展性, 针对决策对象间存在的合作关系、竞争关系具体梳理, 能够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充分发挥马尔可夫决策模型的辅助作用。相关研究人员分析时, 能够以此为参考, 并得到理论内容以及实践经验的支持, 这对计算机网络良性发展有推动作用, 能够探索到网络资源配置、资源管理问题处理的最佳方案[3]。

三、结论

综上所述, 现如今网络信息时代悄然而至, 计算机系统不断升级、创新, 在这一过程中, 动态优化工作落实于过程, 马尔可夫决策模型具体分析、深入探究, 能为网络资源分配提供依据, 实现网络资源最优配置、计算机任务合理分配的效果。因此, 计算机系统研发者、计算机网络维护者应客观认识马尔可夫决策模型, 掌握该模型应用作用, 这对计算机网络大范围推广、计算机系统有效升级有促进作用。

摘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 计算机系统不断优化, 网络资源配置效率相应提高。动态优化模型合理构建, 能够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应用价值, 彰显计算机网络应用优势。本文围绕马尔可夫理论模型, 及其求解、应用展开分析, 深入了解动态优化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动态优化

参考文献

[1] 孙丹丹.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中的动态优化:模型、求解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 (35) :38-39.

[2] 陈远聪.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中的动态优化:模型、求解与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7, 33 (4) :9-11.

网络规划与优化范文第2篇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积极创造条件, 规划并提供26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学生实验用房, 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设备, 筹资90余万元, 同时又争取到国家修构项目70万元经费的支持, 购买了90台高配置的电脑和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的实验教学设备, 建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 为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开设了3门实验课程。

目前, 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的实验环境、仪器设备和实验项目内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实验室达到每次可同时安排90名学生做相同实验内容的规模。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该实验教学环节培养, 使其能够掌握信息安全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能, 对计算机系统、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有深入的了解, 有较为熟练的应用技能, 具有集成和维护信息安全系统的能力;在掌握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后, 达到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出高素质的科技人才[2]。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 丰富完善了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内容, 为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创新设计思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对培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实验环境规划与建设

根据本硕不同层次实验教学和科研需要, 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规划建设主要由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和实验人员3个主要部分组成。 (1) 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的硬件环境建设与其它实验室不同, 它需要大量的专用安全设备和包含特别设备的服务器和微机组成。服务器根据需要组成实验支撑平台, 满足不同层次教学和科研需要。学生和教师用微机通过服务器平台共同完成实验教学目的。 (2) 在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的软件环境建设中, 需要大量使用各种专用的安全软件, 这些软件涉及到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各个方面, 对操作系统环境和主机环境都有着特殊的要求, 软件环境将采取专用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平台, 实验系统和开源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构成。 (3) 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是新建立的实验室, 实验人员素质与水平至关重要[3]。实验教师和教辅助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方能胜任实验教学和学科建设的需要。

2 实验平台的构建

吉林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主要由主控中心平台、安全设备、组控设备、无线组控设备、应用服务器和管理服务器组成。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需要, 可搭建成实验教学所需的网络环境, 可以灵活实现多种网络拓扑结构, 详见 (图1实验平台结构框图) 。主控中心平台:它是提供了实验教学所需要的网络结构, 支持对系统设备的实时管理和用户扩展, 并为学生机与系统通信提供服务。

安全设备功能是通过改变安全设备的工作模式来实现网络拓扑结构的切换。利用安全设备可以搭建交换网络结构和企业网络结构, 在交换网络结构中安全设备作为交换模块使用, 在企业网络结构中安全设备作为企业级防火墙使用。组控设备是实验组内网络结构搭建的专用硬件, 它由多个共享模块组成, 具有数据采集、动态缓冲区分配、均衡网络负载等功能。无线组控设备是搭建组内、组间无线网络结构的专用硬件, 它有多个无线模块组成, 满足IEEE802.11g标准, 并且支持Radius和无线桥接功能, 无线组控设备与学生机无线网卡一起组成了无线网络环境。应用服务器主机安装并运行应用服务软件包。应用服务器为信息安全实验提供W e b、F T P、E-m a i l、D N S、D H C P服务, 并提供实验参考源码和资源手册。管理服务器安装并运行实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服务器提供多种实验室管理服务, 包括:实验信息管理, 排课管理, 实验报告管理, 考勤管理, 成绩管理, 用户管理, 公告管理, 文件管理, 安全设备管理, 应用服务器管理等。

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教学, 能丰富、活跃学生的科学思维, 补充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加深对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目前, 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起点高、规模大、实验项目和设备先进、特色鲜明, 在国内同类院校中达到领先水平, 具有以下特点。

(1) 实验室具备多种网络环境, 包括局域网、接入Cernet或CNGI、无线网络和通信网络等。

(2) 实验室具备各种主机和操作系统环境, 如服务器、工作站、Windows、Linux等。

(3) 实验室具备多种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的软件系统、硬件设备。

(4) 实验室具备开展实验教学的实验系统, 辅助教师完成实验教学。

(5) 实验室具备网络攻防仿真环境。

(6) 实验室可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开设3门以上的必修实验课。

(7) 实验室可面向通信、电子科学、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行政管理、商学、经济管理、法学等专业本科学生开放使用。

(8) 实验室可承担安全等重要部门的人员培训及科研项目的需要。

3 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实验内容安排

在现代化教学中, 学生是知识获取的主动者, 设计实验项目内容要充分考虑有利于学生实践知识的索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能够让大多数学生掌握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 我们参考了国内外在信息安全专业具有影响力的著名大学的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与实验课教学计划, 为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本硕学生开设了3门实验课程, 设计了一套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主要实验项目内容及实验学时如下。

(1) 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课 (54学时) , 主要内容有:密码术实现与应用、PKI应用、防火墙、计算机系统攻防、网络攻防、病毒攻防、入侵检测系统、VPN、安全与审计等实验。

(2) 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实践 (36学时) , 主要内容有:密码与PKI应用、计算机攻击、网络攻击、多级安全访问控制、蜜罐主机和网络实验;蠕虫实验, 包括传染、检测和清除、安全编程实验;无线安全实验、密码分析实验、信息隐藏等实验。

(3) 网络与信息安全综合实验 (32学时) , 主要内容有:密码类综合应、密码脆弱性、入侵检测系统综合、计算机入侵综合、网络攻击综合、网络三方仿真攻防 (红蓝黄) 等。

目前, 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开出了3门必修实验课和1门开出的实验课, 所提供的实验环境和实验项目内容, 深受广大同学欢迎和重视, 学生在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网络安全与应用技术等方面有十分显著提高, 实验教学效果良好。

4 结语

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的建设使用, 使学生理论基础更为扎实、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强得到提高, 学生的系统设计、技术开发、安全防护、系统分析与综合集成、工程设计与实际运用、安全策略制订与监控管理的基本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工作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促进了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和建设。

目前, 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可面向校内外其他学科专业学生和社会开放使用, 实现了资源共享。

摘要:网络与信息安全学科是21世纪新建立学科,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是新世纪最有生命力的高新技术之一,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应用性。本文介绍了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的建设与规划, 本文着重围绕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课程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其目标是使学生打下坚实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基础, 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 具备工程设计、安全策略制订与监控管理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 俞承杭.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2] 周继军, 等.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M].北京:清华出版社, 2008.

[3] 胡铮.网络与信息安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4] 石文昌, 等.信息系统安全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5] 林代茂.信息安全—系统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6] 蔡皖东.网络与信息安全[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网络规划与优化范文第3篇

一、OBE教学理念

成果导向教育是指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 (Outcomesbased Education, 缩写为OBE) , 美国学者斯派帝把OBE定义为“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 使之围绕确保学生获得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 他认为OBE实现了教育范式的转换[2]。OBE强调所有学生都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功, 通过成功的学习能够促进更加成功的学习。在教学之前, 学校和教师首先要树立明确的学习成果, 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要求, 完成自我挑战, 进而根据成果反馈进一步促进教学。

二、LTE无线网络优化课程特点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而逐渐提升, 尤其是在通信工程专业中, “LTE无线网络优化”课程成为网络优化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 多数院校也相继都开设了该门课程, 作为一门涵盖移动通信技术知识面广且复杂、工程技能全面的专业课[3]。“LTE无线网络优化”课程教学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一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教学体系未完善, 教学模式单一;二是相关理论与实践教学衔接不畅, 内容多学时不足;三是过度侧重理论讲解, 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足。

实现“LTE无线网络优化”课程教学改革, 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与理念, 并升级教学条件, 全面落实实践的教学。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LTE无线网络优化”课程改革的成果导向模式设想, 希望通过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 增加社会实际实践中比较新的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 并与校企合作, 实现双师教学。

三、OBE模式下LTE无线网络优化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鉴于LTE无线网络优化课程的特点及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将OBE工程教育模式引入到LTE无线网络优化课程中, 确定以OBE理念为指南、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模式。

(1) 教学模式上创新。以OBE理念为指南的教学模式, 要完善LTE无线网络优化课程的教学目标, 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 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评估手段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对于选取的“LTE无线网络优化”课程教材, 教材的知识架构体系必须要完整, 能够具有一定指导性、实用性和适用性。同时, 可以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的研究, 结合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及培训资料等, 同企业工程师一起修订整合出一套课程案例丰富、项目教学指导性强的综合性教材。

在教学方式上, 除了“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还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以“第一课堂”为主, “第二课堂”为辅, 并且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第二课堂”主要是以开放性实验和网络优化比赛为主, 充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培养出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应用型人才。

(2) 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为了LTE无线网络优化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校需要培养一批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队伍的培养[4], 需要切实做好对企业工程师和高校教师的综合培训与建设工作, 并严格落实教师考核制度, 为保证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要求教师必须获得相应的证书之后才能上岗。

(3) 校企合作实验室的建设。校企合作实验室的建设是课程教学的重要外延部分, 在整个工程教育培养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5]。“LTE无线网络优化”课程的校企合作实验室的建设, 需要前期积极调研移动、网络优化类公司, 并确定校企合作单位, 通过校企合作单位构建出全新的合作机制, 为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提供培养思路和改革措施, 并突出一定地方鲜明特色、显著优势。

四、结语

将OBE理念运用到“LTE无线网络优化”课程中, 就是优化课程目标为基础, 实现教学目标为核心, 围绕课程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技能来组织教学, 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全面落实OBE课程改革, 需要的不只是学校和老师的努力, 更需要学生积极参与, 才能够真正实现以成果为导向的课程教学。

摘要:针对传统“LTE无线网络优化”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从OBE工程教育模式的理念出发, 重点阐述了OBE模式下对“LTE无线网络优化”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

关键词:OBE模式,LTE无线网络优化,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王峰, 沈建华, WangFeng等.适应工程教育改革的信息通信类实验平台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 32 (12) :257-259.

[2] 肖志涛, 吴骏, 耿磊等.基于OBE理念的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8 (26) :126-127.

[3] 卢善勇, 陈洁萍.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网络规划与优化课程教学改革[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 (8) :85.

[4] 谢斌生."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无线互联科技, 2017 (12) :95-96.

网络规划与优化范文第4篇

我国的CDMA网络是全球规模最大的CDMA移动蜂窝通信网络, 网络优化的问题日益重要。

(1) 应对移动通信市场的激烈竞争。建设一个覆盖面更广, 能提供高速数据业务的高质量CDMA网络既是CDMA用户的实际需求, 也是运营商进行下一步网络建设的重点。

(2) 网络优化是CDMA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CDMA系统在运营过程中需要对系统进行扩容和不断的网络优化, 一是为了能够给系统当前的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二是为了提高系统容量, 以接纳越来越多的系统未来用户, 确保系统高质量地运行, 使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现有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

(3) 移动网中出现的不可预料的问题, 必须通过网络优化来解决。网络优化是网络建设和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完成CDMA网络的理论规划和实际建网后, 网络优化就成为提升网络性能的重要手段, 成为网络维护的重要内容, 也将成为将来网络扩容和改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 CDMA网络优化的难点

CDMA是与GSM相比, 具有的容量和覆盖更大、成本更低的优势。但是, CDMA的技术也更复杂, 优化的难度也更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CDMA是一个干扰受限的系统:系统的最大负载在60%~80%之间。当系统负载超过这个值时, 用户受到的干扰将急剧增大, 服务质量下降很快, 很容易导致掉话或通话产生断续等现象。

(2) 软覆盖和软容量是CDMA系统特有的优点, 但也给网规和网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当激活用户数增加时, 系统的总干扰也随之增加, 小区的覆盖范围收缩, 产生覆盖盲点, 原理覆盖到的地方可能会变得覆盖不到, 处于小区边缘的用户会产生掉话。

(3) 软切换是CDMA技术的特点, 它能保证处于小区边缘的用户的服务质量, 但是软切换同样也会带来资源的浪费。过多的软切换会使系统容量下降。

(4) 导频规划是CDMA技术的特点。导频规划的内容包括导频相位、搜索窗的大小和导频功率, 这些倘若设置的不合适也将会导致导频污染等, 从而产生掉话影响网络质量。

(5) 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增加, 数据业务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 对其进行优化也已经上升到了一个较高的范畴, 几乎可以与语音业务的优化平等一致。数据业务优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它的特点决定其优化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

(6) 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 用户数量不断增长, CDMA网络由单载波向双载波多载波网络发展, 载波间的切换也日显重要, 由于载波间的切换属于硬切换, 如果设置不当就会产生掉话, 影响网络整体质量。

3 CDMA网络优化主要内容

网络优化是一项贯穿于整个网络发展全过程的长期工程, 同时它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包含一系列优化方式, 包括覆盖优化、话务量优化、设备优化、干扰信号分析和资金的优化使用等。网络优化要解决的是改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优化”主要包括天线优化和设备故障优化等工作, “软件优化”主要指频率优化、无线参数调整和配置参数核查等内容。

(1) 硬件系统优化。包括:天馈系统优化, 主要指天馈系统的性能, 天线的方向、架高、下倾角和方向角, 以及周围障碍物的情况等方面的优化;传输系统优化, 主要指传输方式、错误连接和差错率等方面的优化;设备故障优化, 主要指各类告警和时钟偏移等方面的优化。

(2) 参数优化。包括:BSS参数优化, 主要指小区参数、切换参数、接入参数、功率控制参数和各类定时器等参数的优化;MSC参数优化, 主要指路由数据、定时器、切换参数、功能选用参数和录音通知数据等参数的优化。

(3) 网络结构优化。包括:多层、多频网络使用策略, 网络容量均衡策略和位置区划分等方面的优化。

(4) PN优化。包括导频PN污染分析和外部干扰源处理等方面的优化。

(5) 邻区优化。包括:邻集列表优化、控制合理邻区数量以及结合实际情况调整邻区参数等方面的优化。

(6) 容量优化。包括合理控制系统负荷和结合阻塞率等指标调整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优化。

(7) 数据业务优化。包括无线侧和网络侧优化, 无线侧优主要包括SCH功控参数优化, 负荷控制参数的优化与信令时延的优化等。网络侧的优化主要包括TCP参数优化和RLP参数优化等。

(8) 异频切换优化。包括载波过渡区优化, 硬切换辅助设备优化等。在多载波CDMA网络中, 数据业务和异频切换优化是不同于单载波CDMA网络的, 下一章我们将重点来研究如何对多载波CDMA网络的数据业务和异频切换进行优化。

4 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CDMA网络优化的重要性及优化的难点, 从CDMA网络优化的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网络优化方法。

摘要:从概念上说通信网的优化包括网络的控制、规划和设计, CDMA无线网络优化是指对投入运行的网络进行参数采集、数据分析, 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 通过技术手段或参数调整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的一系列方法, 在使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

网络规划与优化范文第5篇

摘要:物流网络是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与设施的集合,可以分成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物流组织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基于国内外物流网络研究的特征和分类的阐述,对国内外研究轨迹和内容进行综述,指出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物理 物流网络 网络结构

1 概述

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间竞争的焦点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诸如储存、包装、运输、装卸等物流活动领域,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在这些领域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创造“第三个利益源泉”。而伴随着电子商务业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通过物流网络来提高物流效率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2 物流网络的概念及其内涵

我国国标《物流术语》中将“物流网络”定义为“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与设施的集合(GB/T18354-2001)”,这是一个宽泛性的定义,但是没有对物流网络内涵进行更加透彻的分析。徐杰和鞠颂东则认为:物流网络是适应物流系统化和社会化的要求发展起来的,是由物流组织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的总称。

3 正向物流网络的研究

如何提高正向物流网络的响应度,如何降低正向物流网络的成本,最大化其利润等问题,一直以来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Thanh则考虑了一个多周期、多层次、多商品和多顾客的模型,通过新的启发式算法对建立的混合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改进。Lin等以运输成本、存货成本、固定订货成本和开放设施成本总和最小为目标,构建了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进行了优化。秦绪伟等综合考虑决策因素,建立了整车物流网络集成优化模型,提出用于路径优化的流预测算法,并且嵌入到遗传算法中,解决了计算难点。何宝明等在考虑队列长度硬资源可服从整数分组的约束下,建立了传输定量资源的路径优化最短时间问题,用非线性模型解决了整数优化问题。

4 逆向物流网络的研究

“逆向物流”这个词最初由Stock提出,他1992年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逆向物流为一种包含了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处理、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Fleischmann等将逆向物流网络和传统的物流网络做了对比,把逆向物流网络分为再制造网络、再利用网络和回收网络,并且还指出逆向物流网络和传统网络比起来,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产品来源地和目的地的数量。

逆向物流网络设施选址和各项资源的再分配也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热点。狄卫民针对含有连续分布随机参数的回收物流网络优化设计问题,建立了由样本数量决定求解效率的二阶段随机规划模型。Qin等将模糊仿真和遗传算法结合起来,根据三种不同的条件,给出了三类不同的模型,来探寻在逆向物流网络中自身存在的不确定性。

由于逆向物流不同于正向物流,再其回收的过程中,有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而这些研究往往是考虑了其中一些或者是忽略了这些因素,这可以作为以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5 正向/逆向物流网络的研究

不仅是单独的针对正向或者是逆向物流网络进行研究,把他们两者结合起来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马祖军和代颖综合考虑网络中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设施集成与运输整合,建立了一种制造/再制造集成物流网络优化设计模型,用于确定物料库网络中各种设施的数量、位置及物流量分配。狄卫民等为提高制造/再制造物流管理绩效,建立了单周期、单回收产品、有能力限制、同一物流设施备选地点对应多种可选物流设施类型的集成物流网络设计的模糊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Wang等综合地考虑了与节点相关的选址和库存问题,通过双层的遗传算法,对所构建的选址-库存(Location-Inventor)模型进行求解。Ramezani等考虑了不确定条件下,多目标多级多产品的正向/逆向物流网络,以利润、响应速度和质量最大化为目标构建。Vahdani等以和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应用了排队论、模糊可能性和模糊多目标决策的方法,在环境和系统不确定的情况下,对一个双向设备物流网络进行了优化。

6 总结和研究展望

本文以正向物流网络、逆向物流网络以及正向/逆向物流网络为主线,对于现在已有的一些物流网络研究做了总结。总结起来,以后关于物流网络的研究可能出在以下这些方面:

①在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研究中,研究的热点已经转向多周期、多层次、多商品的研究方向中来,但都是静态的,忽略了外界环境影响和内部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复杂网络理论恰好能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所以可以尝试将复杂网络理论应用到研究中去。

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网络越来越复杂,仿真计算的复杂也会不断地增加,这将会制约着研究的进展。如何探寻一些较简单有效地数值模拟仿真方法,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改进已存在的算法,以适应不断增加的计算需求量,这也可以作为一个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1]毛海军,王勇,杭文.基于模糊聚类算法的多配送中心选址优化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

[2]秦绪伟,范玉顺,尹朝万.整车物流网络规划问题的混合粒子群算法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7).

[3]马祖军,代颖.基于稳健优化的制造/再制造集成物流网络设计[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41).

[4]狄卫民,马祖军,代颖.制造/再制造集成物流网络模糊优化设计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14).

网络规划与优化范文第6篇

【摘要】 隨着我国科研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加强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因其户群体庞大、话务密度不均匀导致手机信号连接不稳定的问题。本文将从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重要意义入手,探究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移动通信 网络优化 发展策略

一、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重要意义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用到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即提升移动通信的服务与质量,具体来说就是包括我们生活中较为熟悉的电信业务、移动业务、联通业务等。总的来说,就是将传统的传输网、核心网、无线网三个模块进行优化。其中传输网与核心网在移动通信中的网元较少,环境相对来说较为稳定,因此,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主要以无线网优化为主,因为移动网络用户数量极为庞大,因此存在的网络问题较多。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中的无线网络优化主要在于改善手机与基站的网络接口的信号稳定,解决网络通信中杂音干扰、无法接通、通话无端中断等通信故障,这些通信故障严重制约着移动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是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情形之中,有着较高的动态变化频率。同时,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是十分耗费人力、财力、物力的,但根据现阶段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情况而言,移动通信网络还需要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使移动通信网络保持在最佳的运行状态,满足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

二、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现状及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也逐渐趋于成熟,但在深层次的技术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缺点与需要加强改进之处,进一步推动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因此,在进行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同时需要借助有经验的网络优化工程师与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的技术支持。当前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主要有三种软件工具类型。首先,第一种工具类型是OMC系统,这是由各个系统的供应商所提供的,主要用于调试移动网络系统内部,保证用户通信的稳定。第二种工具类型为无线调频规划软件,其作用主要用于调整无线网络的频率。第三种工具类型为第三方软件,起到分析无线网络的作用,例如众所周知的路测软件和信令分析软件。这几种软件工具中路测软件用于提供数据,OMC系统供应商用于维护网络系统,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这两种软件还存在巨大缺陷,由此不能形成紧密联系。另一方面,由于当前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工作的局面过于粗放及技术应用不当,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还需要良好的技术配合。目前我国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根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具体实施、网络评估等操作进行网络优化。移动通信网络优化需要运用到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需要制定出一套完备的优化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方案,根据优化效果进行及时的方案总结,使移动通信网络得到更好的优化。

三、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发展方向

1、数据挖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速度较快,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也比较容易得到资金与技术的大力支持,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在于智能优化。智能优化,首先需要从数据挖掘入手,也就是说需要深入开发智能辅助数据挖掘系统。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工作中,数据挖掘可以称得上是最难环节,因为在移动通信网络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大量的数据,同时这些大量的数据需要借助相应的技术支持,即通过数据挖掘系统,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其中的关联性。在进行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四个阶段,即数据分析、数据筛选、数据提取、数据总结,建立起良好的网络优化方案,注重开发网络数据的挖掘系统,促进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发展,为移动用户提供更好的移动通信网络体验,实现真正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

2、一体化处理。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中的一体化处理模式,所谓一体化必然涉及到众多技术支持及优化工具。由于众多类别的优化工具及技术之间存在的差异也较为明显,因此出现一种优化工具只对一种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相应的效能。由此导致这样的情形,即优化工具种类众多却难以分散整合,并不能构成一个十分有效的优化方案。由此可以看出,对运营商而言或是提供第三方软件的合作伙伴,我们需要不断改进优化工具的性能,提高网络优化技术,并与合作商和提供商达成长期合作伙伴的共识,共同致力于开发环境数据,实现真正的一体化处理模式。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中的一体化处理,值得注意的是要将开发数据与环境紧密结合起来。

3、自动网络参数调整。移动通信网络中的自动网络参数调整,实际上具备了辅助决策功能后的网络优化工具。自动网络参数调整的分析结果是准确无误的。尽管自动网络参数调整已经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但移动通信网络还需要进行深层次的优化,不断改进自动网络参数调整,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下的网络环境,为移动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网络。

参 考 文 献

[1]曹志强.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现状及发展趋势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6):24-28

[2]靳晓嘉;潘阳发;宋俊德.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电信技术,2003(12):36-39

[3]吉多杰加.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价值工程,2012(04):26-29

上一篇:早上给客户问候短信范文下一篇:往事如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