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体营销方案范文

2023-09-23

综合体营销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三位一体;市场营销;综合素质;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的一些特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市场营销专业,其教学培养价值取向具有非常突出的功利性。学校重视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培养,教育偏向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文类课程被大量压缩,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不强,很难适应市场需要,迫切需要对培养模式进行调整改革。

一、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求

市场营销是在创造、沟通、传播和交换产品中,为顾客、客户、合作伙伴以及整个社会带来价值的活动、过程和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营销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家企业的生死存亡,客观上对市场营销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用人单位的要求来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职业道德、学习能力、健康体魄、稳定心理、创新能力、专业应用、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素质。

(一)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有很大限制性的约束机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是市场营销人员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

(二)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就是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技巧,主要指快速阅读能力、归纳分析总结能力、理解记忆能力、注意力、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当今社会正处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通常以爆炸方式进行,只有持续地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市场营销人员才能更好地应对当前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

(三)健康体魄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素质是一个人体质强弱的外在表现。作为一项高强度的社会活动,市场营销从业人员只有具备健康的体魄,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可以应付得了繁杂的营销工作。

(四)稳定心理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市场营销本身就是营销人员与客户你来我往的一个心理博弈过程,没有强大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市场营销往往会以失败告终。因此,市场营销专业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任何营销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五)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现代经济竞争的核心,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则是当今社会人才竞争的本质。对市场营销活动而言,创新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由于适用的策略不一样,市场营销人员必须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综合运行所学知识,创新思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勇攀高峰。

(六)专业应用能力

市场营销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也是千变万化的,这要求营销人员思维敏捷,能够快速研判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够及时察觉到顾客需求的变化及其对营销效果的最终影响,并针对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相应的营销策略。

(七)人际交往能力

良好的沟通和交际能力是任何职业都要求具备的能力素质,但是对于市场营销专业而言,重要性更显突出。良好的沟通和交际能力能使营销人员准确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学会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疑惑以及行为,进而获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成功地进行营销活动。

二、“三位一体”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内涵

“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内涵具体可诠释为:一体是指学生是主体,三位指由课堂教学培养、社团养成和企业实践强化三方面共同培养。这是一个以生为本,通过综合调动资源,创造培养合力,有效实施教育培养的模式。

(一)课堂教学培养

课堂教学培养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但这是建立在针对性的教学改革的基础之上的。改革后的市场营销专业课堂教学主要包括文化课(培养人文精神)、专业课(培养爱岗敬业精神)以及人文讲堂和企业文化、制度、企业家精神等讲座(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思想,增强对企业和企业家艰苦创业的认识)。课堂教学主要是从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用技能出发,立足于培养高端的技能型营销专业人才,通过合理设计综合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将之纳入教学体系,着重将综合素质特别是市场营销职业素质的内容加以分解,融入至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并与专业知识课程教学、公共课教学的各层面和各环节相衔接。具体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设计,要突出职业教育和适应性教育特点,以充分反映市场营销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和特点。二是课程标准的设计,要突出体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三是课堂理论的教学,要突出岗位知识与专业能力的锻炼和培养,通过综合运用模拟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增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社团活动养成

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大学校园特有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开展红火的社团活动是一个学生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公共平台,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际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和平台。与历史悠久、开展红火的著名大学的学生社团活动相比,因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的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国内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活动总体处于较低层次,还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实践性极强的一些专业社团活动,如营销学会、营销技能大赛等等,是高职学生社团活动区别于传统大学的亮点所在,其对完成课内外的教学和社会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技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针对高职学生能动性和集体荣誉感强等特点,应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条件,大力组织和鼓励开展校园社团活动,充分利用各种社团活动、比赛或举行大型的校园社团艺术节、社团创办成就展示节等形式,增加学生间相互交流、提高的机会,充实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课外生活,积极为他们营造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氛围,为他们搭建树立自信、调整心态的舞台,把社团活动建设作为加强育人工作的有效手段。

(三)企业实践强化

社会实践是一种有目的的锻炼活动,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它既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及适应社会提供了机遇,也为深化和实践课堂教学内容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社会,并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文明素养。就市场营销专业而言,以实习实训、顶岗实习为主的社会实践是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段。企业实践强化主要是利用学生寒暑假和各学期学习期间,安排学生去企业社会实训、实习和实践,除专业能力和技能外,进一步强化企业人文素质要求。它是以工厂或工作现场为课堂,由模拟、仿真教学到让学生参与真实的生产和管理工作实践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学习职业知识与岗位技能,还要学习企业的制度文化、优秀员工的优秀品质,通过不断深化的实践环境,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高职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其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它必须摆在比理论教学更为突出的位置,市场营销专业尤其如此。

三、“三位一体”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构建途径

(一)重新树立综合能力素质导向的职业教育观念

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一致的思想认识和顶层设计,一个统一和谐的工作氛围。要想真正全面落实开展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教育的各项方针,首先就必须改变当前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中存在的狭隘的思想观念,引导他们从狭窄的专业意识中解脱出来,避免急功近利,克服功利倾向,切实重视包括人文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为本,着眼学生的全面和长远发展,追求人才培养上专业技术和人文素质的和谐统一。只有这样,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才能早日提上议事日程,形成大家一致的认识,从而实现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

(二)建立完善以培养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及评价体系

高职教育是就业导向教育,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上优先考虑职业的需要。为此,应根据市场营销核心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相关的教学大纲,重新进行有关课程的设置和教材建设,并在教学方法设计上对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切实向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热情,以实训和社会实践的方法为主,注重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转变。同时,教学评价方法也要进行根本的变革,注重构建复合式、全程性、多元化的考核体系,注意在考评学生学习能力和效果的同时重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引入学生自我评价,注重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和具体形式上的多样性,发挥比传统单一的教学考试评价更能够起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导向作用,更好地帮助学生尽快融入社会,为应对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三)推动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润物细无声和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来感染和熏陶学生,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它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发挥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是深化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教育的一股强大动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优化校园环境建设,将校园环境的美化与文化氛围的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建设整洁、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在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统一和协调发展中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其次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接触面,实现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自尊自信、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三是加强学生社团建设,通过组建人文社团,如文学社、书法社、国画社、国学社、音乐社,专业社团,如投资理财社、演讲口才社、公共关系社、法律援助、社创业等,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养成相互理解、互相沟通和团结互助、脚踏实地、爱岗敬业的良好素养。

(四)强化学生日常管理中的养成教育

学生自我养成教育是评价个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直接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塑造着学生的公德意识,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对此,除了在常规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外,更重要的还需把养成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一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考虑现实中高职学生行为习惯的短板问题,要把习惯养成贯穿于教育始终,引导学生从细节着手,从改“陋习”做起,自觉养成遵规守纪、讲文明的良好习惯,使我们社会的道德要求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道德素质。二是良好职业素质养成。职业态度、职业能力、职业精神的培养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校的最大不同,其中“责任心、敬畏心、合作担当、质量标准、技术创新”等是最重要的元素,应紧紧抓住这些元素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三是良好创新能力的养成。创新精神是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内在体现,创新能力是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其对高职学生的职场竞争力和发展空间发挥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在日常教学中应特别注重以立身自信、勇于质疑、敢于批判为标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塑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是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师的启迪和帮助下,注重发挥学生的道德潜能,使学生在快乐生活、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对道德加以理解,并加以内化,提升道德修养,使之成为既有较高职业技能,又有良好职业品行的守德、行德之才。

参考文献

[1]王川.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6,(4).

[2]王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时代金融,2013,(10).

[3]王其艳.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初探[J].职业教育,2012,(9).

[4]周胜保.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长效机制探索[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责任编辑 蓝光喜

综合体营销方案范文第2篇

一、商业综合体概述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商业综合体被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的房地产营销体系,其经营范围囊括了餐饮与住宿、休闲与娱乐等各个方面。不论是从运营模式上,还是功能用途上,其都与传统的房地产经营模式有着显著区别。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各营销体系之间既是相互影响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并在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一种综合型与复合型的地产销售模式[1]。从本质上说,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从城市型、开放型的层面发展而来,并通过城市建筑,将城市中的各项功能与城市发展建设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就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来说,其根本目的是要求经济社会目标要与项目总体目标相互统一。基于此,为了促进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的顺利实施与有序推进,必须要全面考虑多目标平衡。

二、商业综合体爆发式增长的多层面背景介绍

(一)商业综合体起因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自改革开放之后开始涌现,尤其在2000年以后,商业综合体更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爆发式增长已经成为了当前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这主要因为:1.各地区各政策实施和落实对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的基本需求;2.城镇化建设步伐对商业地产综合体营销体系的基本需求;3.居民多元化消费对商业地产综合体营销体系的基本需求。

(二)商业综合体的物质载体

由于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之间通常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往往更加适合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及土地资源有限的一二线城市中。这是因为,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能根据城市特色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灵活地对各城市应使用的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做出不同的选择与组合。基于此,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已成为城市人口聚集和经济市场需求的一种必然趋势[2]。

(三)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当前形势下,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正处于稳定且快速发展的状态中。其中,商业综合体与传统地产模式之间的快速融合、商业地产开发模式的日趋成熟等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地产队伍的不断壮大,并与此同时快速地推动了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的茁壮发展。

三、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基本构架与原则

(一)基本构架

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基本构架由体系目标层、体系定位层、体系因素层组成。

1. 体系目标层

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的中级目标是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体系中获得一席之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提升。因此,体系目标层不仅要考虑各目标之间的可行性,还要综合考虑各目标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对多元目标带来的影响因素。

2. 体系定位层

成功的商业总体营销体系是建立在时间历程和市场角度的基础之上才能获取和实现的,也就是说:体系定位层发展到一定时期可反映现有项目运行情况的指标体系。在未来时期内,项目在不断开发与建设过程中都是可以借助体系目标层来实现和推进的,并以及项目体系目标的长远发展判断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目标可能实现程度。

3. 体系因素层

体系因素层在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换句话说,体系因素层决定着营销体系的建设。而体系因素层由不同的因素层组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准确反映出各指标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对体系因素层选择,也应当考虑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实际项目开展的可行性。这是一项系统的且复杂的工作。

(二)基本原则

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还应当遵循以下三项原则,即:效益目标原则、市场导向原则和潜力风险原则。结合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也应当考虑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对应的调整方法与策略,使其满足项目总体的建设目标和实用性目标[3]。

四、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弊端

(一)不能结合实际情况盲目进行扩张

由于商业综合营销体系在我国起步晚和时间短的原因,目前依然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开发模式。不仅如此,商业综合体营销模式自身具备着规模大、定位高的优势,十分容易遭遇融资渠道狭窄和资金供应短缺的瓶颈,这些问题的出现与产生都是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在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一味地扩张商业综合体营销模式,不仅严重地降低了综合体经营项目的目标和品质,还会阻碍自身优势与作用的发挥;2.最终只能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3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项目各项功能复杂,在开发与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因此各方必须要不断地协调与磨合,从而更好地促进商业综合体的不断发展;4.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体制的不成熟也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换言之,正是由于某些单一因素的影响,导致商业综合体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忽略质量的优劣、环境的舒适以及建筑安全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二)不同视角下商业综合体的局限性

在商业综合体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关于商业综合营销体系的研究与探讨也逐步变得更广泛与更深入。当前,主要研究的方向有:商业地产经营模式的分析;商业地产开发模式的分析;商业地产综合体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问题;商业综合体与其他地产经营模式的比较;定位研究、融资与经营模式以及建筑空间的规划等的不同视角等。然而,尽管我国在对商业综合体的营销体系的研究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由于理论与实践间的不平衡,导致现阶段关于商业综合体营销模式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依然不够全面。对此,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在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下,关于其的研究已出现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更全面且更具体的理念规划,以更好地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4]。

(三)多目标平衡商业综合体难点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目前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的建设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必须在从多目标平衡视角小对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建设进行分析:1.要明确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多目标的特点;2.合理分析多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结论;3.权衡多目标平衡视角下的利弊,通过统筹安排,学会取舍,进而科学合理地控制各个经营项目的全周期,从而实现多目标平衡,打造成功的商业综合营销体系。

五、多目标平衡视角下的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

(一)全面了解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多元化目标

要构建多目标平衡视角下的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多元化目标,明确各目标之间地相互影响与相互牵制,根据各目标带来的商业利益与所需成本进行比较,并对其进行适当调整,合理取舍[5,6]。值得一提的是,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多元化目标往往是在充分了解市场信息的基础之上,才评价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项目的实施决策。因此,对于可以同时达到多目标的部门要充分发挥与利用,而对于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容易产生的冲突,应当学会如何舍弃。进而突出要目标,结合次要目标。

(二)结合多元化目标整体定位提出平衡机制

在了解了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多元化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多目标平衡机制,这对于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的建设意义重大,而如何对其进行评价则是关键所在[7,8]。为了更清晰地阐述该问题,可以通过矩阵式表格的方式进行理论评价,也就是将商业综合体的多元目标与影响因素罗列出来,从而明确地展示出各因素对多元目标的影响因素。具体如表1所示。

注:*表示影响因素

通过矩阵式表格在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判断,以此来确定影响因素对多元目标整体定位平衡机制的影响权重,将各影响因素与商业综合体多元目标相联系,全面且充分的概括多元目标受到影响因素的限制及大小,再由多目标平衡机制分析此目标对其他目标的影响程度,舍弃一些不重要的目标,突出重要目标,这就是多目标平衡机制对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构建发挥出的参考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构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就必须要以多目标平衡视角来分析,并通过矩阵式计算,验证相关因素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掌握和明确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多元目标矩阵可促进各目标影响因素对其他目标的实现程度,对其中存在的矛盾问题根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或者舍弃某些不重要的目标。在此方法下,影响因素越细致或者越充分,商业综合体的定位就会越来越精准,多目标平衡机制所发挥的作用和优势就会越来越显著。

摘要:在当前的房地产行业领域中,商业综合体系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营销模式,已经完全满足了城镇化建设的基本需求,并渐渐地成为了各地区城市商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开发模式。本文在详细分析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概述、背景发展趋势、架构与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发展现状与弊端,提出了多目标平衡视角下的商业综合体营销体系,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对应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多目标平衡视角,商业综合体,地产行业,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茹.浅析中小型企业综合管理创新[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12):161-162.

[2] 吴青.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10):30.

[3] 李奇璇.“知”“懂”“用”三维一体——浅谈烟草商业企业综合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10):9-30.

[4] 刘伟.论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9(13):75-76.

[5] 吴洋.消费力角度下的商业地产项目规模定位分析[J].居舍,2020(03):3.

[6] 程佳骏.关于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中国商论,2019(21):203-204.

[7] 袁术彬,曹越玮.探究商业地产营销的问题与发展策略[J].现代商业,2019(16):38-40.

综合体营销方案范文第3篇

编者按:

本期特别策划栏目共有7位专家学者分别就“提高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综合运行效能”的话题进行了结合实践案例的分析与探究,所论及的城市风险规避、小区业主自治、城市治理优化、城市群辐射带动、城市趋同态势及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延伸等视角,精准地将当前城市发展常态化时期面临的管理短板与发展机遇进行了顽症破除意义上的可行性解读,并提供了具有前瞻视野的积极建议。

导读:进入新常态时期,新型城镇化发展也逐渐面临了更多风险与挑战。土地问题、资金困境、人口结构、社会矛盾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陷阱等都将影响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质量和方式。中国需要适时调整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及其治理方式,通过规划统筹机制、社会融合度建设、社会政策兜底以及社会营销策略,以推进一种健康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

新型城镇化是与工业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不仅是农村人口向城镇化转移的过程,更是建立全新的人口城镇生活方式,树立全新城镇人格的一个过程。然而,很多地方还在延续过往城镇化所采取的摊大饼式的大开发模式,同时一些地方已经陷入了“空城”、“鬼城”的漩涡。特别在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愈发面临更多风险、更大挑战和愈演愈烈的城镇化问题,诸如老龄化、土地紧张、地方债务、人口结构性矛盾、生态环境恶化、老城衰败、交通拥堵、管理冲突等各式各样的问题。[1]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应该审慎认识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遭遇的时空条件的转变,适时调整相关的发展策略,探索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城镇化治理模式。

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态势与现状

(一)增长与扩张导向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成为了普遍现象

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历程,也是中国城镇化水平快速增长的时期。中国城镇化水平从1980年的19.4%发展到了2014年的54.77%,城镇常住人口从2.1亿增长到了7.49亿。以往的高速增长的城镇化发展,已经呈现了分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发展水平,特大城市、大城市的人口增量、人口净流入量都远高于中小城市。这种梯度化、结构性的发展态势,集中表现为大城市优先增长,特大城市人口增量过大,因而造成了特大城市、大城市开始遭遇典型的“大城市病”,即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恶化、通勤时间长等因城市化水平过快增长带来的典型问题。

同时,其他数量众多的中小城市,由于城市化水平增长高于工业化水平,城市建设规模导致了住房及基础设施过剩,形成了过度开发所导致的“空城化”现象,最终推高了城市债务水平,导致城市发展逐渐进入了“无米下锅”的局面。特大城市型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由于外来人口加速流入,同时也加速了其他地区人口的净流出,形成了一种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市间的“拉力与推力”。其结果是大城市的治理管控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一边是老龄化需要补充大量外来流动人口以填补人力资源空缺,一边是外来人口过多导致城市要素资源供给能力紧张。

大城市的治理所遭遇的各种挑战,短期内都很难形成一种稳定和成熟的形态。上海预计到2030年老龄化率超过35%,成为一个真正的老年城市。面对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上海正在打造以科技创新为中心的战略计划,引进更多年轻的科技人才,但是城市基础设施的“老年优化”法制模式却依然还未正式提出。北京则正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以此来优化北京的人口与资源环境过度紧张的矛盾。但是,整体上看,中国大城市的城镇化发展主要还是体现为新城区开发建设高于老城区的更新重建,扩张型增长依然是大城市的主要发展形态。

(二)人口非均衡流动趋势的加速

在人口出生率没有实质性提高之前,全国的总人口量增速下降,人口流动的非均衡性,将必然继续导致城市间的人口增长出现此消彼长的态势。新常态下,土地流转将秉持一种平稳有序的原则进行,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转移,也将进入一个相对缓慢有序的阶段。加之,农村人口的转移,也并非都坚持“就地城镇化”或“就近城镇化”的方式,反而有可能加速流向大城市。因为中国城市的“极化”发展,同样按照了一种梯度极化的形态。[2]以北上广深、省会城市、中心城市为核心,共形成了常住人口超过300万,共计约50多个相对极化发展的城市。这些城市的人口从300万到2000多万不等,因为教育、医疗、商业、文化等资源的集中,成为具有强劲吸引力的城市。而剩下的2000多个中小城市,因资源集聚度低,形成了典型的低吸引力城市。虽然数据表明,有一部分高龄农民工开始陆续返回乡村,成为欠发展地区城镇化发展的蓄水池人口,但新生代农民工回乡的概率却大大降低,他们更愿意留驻在务工的大城市,为自己的下一代寻找更好的教育及发展机会。

可以预见,未来农村地区的新生代居民,大部分都将加速流向发达的城镇化地区。所以,未来一段时期之内,欠发展地区的人口增量,将会继续低于大城市。但是,在这样的一个人口增量结构化失衡的背景下,在很多中小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中,几乎都预设了“人口增量”的前提,而且还坚持了人口增长的上限最大化预期,新型城镇化规划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扩张型新区规划,并且以土地城镇化为优先策略。事实上,这些地区的人口增长可能将处于下限最大化区间。然而,正是在对人口增量趋势的忽略或误判的基础上,规划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型城镇化”蓝图,有些地方早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这种非均衡化的城市化进程,客观上需要有差异化地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必须考虑人口转移、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动态结构及其平衡比例。否则,新型城镇化将带来巨大的浪费。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风险与挑战

(一)新型城镇化的非均衡性特征造成了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多重风险

随着国家人口居住证制度的全面实施,未来的人口流动必将比原先更加自由。人口的自由流动将对下一步新型城镇化的规划与发展带来极其重要的影响。首先,宏观层面而言,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完全预测城市常住人口规模的动态变化趋势,因而城市基础设施的相对静态化的供给能力,很难应对动态变化的人口需求,造成持续的矛盾和紧张,将是新型城镇化的新常态。特别在一些具有“枯城”特质的城市,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风险更大。这些因地质生态条件、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和社会文化等要素累积形成的“负城市化”现象,将会大大加速地区人口的净流出速度,从而导致这些城市的衰弱。

从美国的Snowbelt城市带的普遍性衰弱来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将会出现一种不可避免的“此消彼长型城市化”趋势,[3]即一些资源环境和经济活力较好的地方,将会吸引更多的人口,而一些发展能力趋弱的城市,人口将加速流出。中国是否也将面临相似的情况,从几年来东北三省每年净流出人口超过200万的数据来看,中国的Snowbelt初现端倪。而中国城镇化的“胡焕庸线”的长期存在,便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Snowbelt”。只不过中国的不是雪带,而是一条经济与生态资源带。尽管有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以及各种国家级发展规划的支撑,中西部地区因教育、文化、创新活力的落差,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果没有相应的重大结构性调整,中西部地区的人口流出,可能还会加速。这种加速趋势主要体现为中西部地区年轻人口的加快外流,流入到中部沿海发达的地方需求更好的就业、教育和生活条件。虽然近些年有高龄农民工回流原籍,也有因产业转移的原因导致了内地一些地区出现了劳务人口本地化的趋势,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动方向,还未有根本性改变。

(二)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不断深化将带来结构性的风险与挑战

新型城镇化提出了“3个1亿”的人口转移战略。下一阶段新型城镇化将聚焦3亿人口的城镇化,包括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从可以预见的人口城镇化转移规律来看,近1亿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的人口将伴随着城市老旧社区、老旧城区、老旧街区的更新改造而实现“再城市化”。这种再城市化进程,常常伴随着拆迁、补偿、迁居而积累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在中国遭遇经济新常态的时期,不少城市已经累积了大量的城市债务,一部分城市更遭遇了“空城化”危机,这又直接制约了城市更新和棚户区改造的能力。城市营运财力的下降越来越难以应对城市更新和棚户区改造的压力。

当前城市治理中的很大一方面问题都与城市更新与拆迁有关,便说明了空间重组和重构,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新型城镇化问题,更会引发各种社会治理方面的突出问题。另外,除了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的1亿人口,有2亿人口将实现“人的城镇化”转变。这两亿人口中的1亿人口将以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为主,这意味着在中西部地区将需要新增大量的城镇化空间,主要包括新城区或新社区,并将转移大量人口入驻新的城镇化空间。对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欠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接纳近1亿人口进入城镇空间,不仅在经济上是一个巨大的投入,更会导致大量的人口就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土地流转、拆迁安置等方面的社会问题。特别在中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方,还要面对复杂的民族人口的迁移、安居、就业、生活和社会融合等问题。诸如这些问题都会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风险源,一旦某一个环节受阻,都将可能引发潜在的冲突与紧张。还有1亿转移人口的城镇化,从过去人口城镇化的规律来看,大量已经转移出来的农村人口,必定选择那些就业机会多、业已熟悉或常住的城市安家落户。

随着各地对于户籍政策的改革,总体形成了有利于扩大转移人口的迁居入户的政策机制。因此,对于外来常住人口较多的城市,主要是沿海发达区域如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以及其他省会级中心城市约40个以上城市。这些城市的外来常住人口占比超过总流动人口的90%以上。未来这1亿转移人口的城镇化,势必将以沿海发达的大城市为主。但是,大城市已经出现了典型意义上的“大城市病”。随着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等这些城市的老龄化率的上升,大城市在短期内依然有较大的人口增量的需求,因此沿海的大城市将会持续扩张,直到规定的城市边界为止。目前人口在800万左右的城市,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性推进,都将发展成为超过10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这势必在人口的流动方向上继续占据主动而影响其他地区的人口结构。而因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未来这些超大型城市的资源、环境、交通、民生、教育、医疗、贫困、社会治理等问题,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风险。特别是随着城市人口的膨胀,城市社会结构性的压力催生各阶层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类疾病,少数精神疾病患者或心理压力过大者逐渐演化为社会泄恨者或越轨者,从而对城市社会的安全带来直接的威胁。

总之,因新型城镇化所需推动的空间结构重组必定带来人口结构、社会结构的重组,从而形成各种新旧社会风险和挑战,这些风险和挑战势必对城市治理理念和方式带来深刻的影响。

(三)新型城镇化导致的城市内部社会结构的变迁,也逐渐暴露出新的系统性风险

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强化推进既有城市的规划、建设理念。现实层面集中表现为各种国家级城市新区的设立、撤县设区、市改区或县改市、镇乡改街道、撤村并社等具体路径。自2012年十八大以来,这些新型城镇化的具体改变正在加速,包括镇级市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整体上看,新型城镇化战略将推动中国城市内部结构的大调整、大变化和大转型。这种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迁,必然会触发各城市内部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挑战。诸如撤县设区之后,城市资源的配置是否能够及时跟上,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能否实现等问题便日益突出;国家级新区的设立从政治经济学层面改变了原来区域内的土地与空间价值,从而推动了各种要素的价格上涨,导致违章、拆迁、安置的新矛盾;镇乡改街道之后形成的各种既得利益的分化调整,积淀已久的问题浮出水面,如集体经济的分配、中小学教育设施的改善、宅基地的置换等问题,往往都是居民上访、信访的突出问题。

另外,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城市内部人口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造成了城市治理的多重风险,诸如外来人口在很多大城市遭遇社会排斥、边缘化等问题,城市流动人口的流动摊贩的治理所带来的冲突和过激事件,以及城市资源紧缺导致的各种抢夺资源而造成的医患冲突事件、学区房维权事件以及道路侵占和砸车事件等。例如2015年元旦前夕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不仅关乎城市安全治理的技术性问题,更隐藏了因外来年轻人口规模过大所形成的公共娱乐休闲生活的集聚和拥挤的社会问题。这些事件的累积逐渐演化为系统性社会风险,很多时候还会有“负面传染”的现象,导致风险事件频发,给城市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隐患,也大大降低了“人的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可以说,因新型城镇化而导致的城市微观层面的风险,越来越开始暴露出城市治理的难度和困境。

三、新型城镇化与城市治理的范式变革

城镇化理论特别强调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诚如乔尔·科特金所提出,城市的起源意味着需要满足神圣、繁荣和安全的功能。[4]这里的繁荣,就是指城市的可持续的经济、社会、生活的活力。而城市的安全性,在当代城市功能中的所指,应该是城市需要确保各个阶层的市民能够不被排斥、不被贫困所累,更不因社会冲突带来生命风险。因此,新型城镇化需要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市民幸福作为目标。新型城镇化所提出空间上的“老城区”+“新城区”+“农村新社区”,根本上是为了推进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同步进行,是要积极提升城镇化的发展能力。而信息化、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是推进人口转移、产业更新、就业增长的支撑条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城镇化”的目标。老城区的更新与建设,既要保持历史文化遗存,又能改善居住条件,还需要有经济支撑能力来保障老城区更新的顺利推进。新城区的发展和建设,需要从就业与居住、城市要素供给等方面综合设计。而农村新社区的建设,更需要思考农民上楼之后的土地流转利益、就业吸纳能力、社会保障以及生态环境的品质等问题。因此,面临中国城市社会的巨大变革,以及未来持续深化的各种社会结构的变迁,防止各类因城镇化而累积或凸生的各种风险与挑战,我国的新型城镇化亟需从顶层设计、中观调控、微观治理层面进行审慎的创新思考,要从中国本土的历史、文化、社会心理建构等方面寻找中国城镇化的新模式与新道路。

(一)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亟需建立起国家统筹的“城市规划预警机制”

由于中国具有典型的“规划引领”和“规划政治”的现实路径依赖,全国各地的城市都在通过规划修编或规划设计。国家级新区数量不断增加,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各个地区的数量繁多的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城镇规划,大多都是以“增长”作为规划的前提预设。几乎没有一个城镇规划是为了“减少”而开展的设计。然而,所有的“增长”是不可能发生的,增长模型不可能适合每一个地区。各种追逐增长性的城镇规划,必然面临着人口拐点、人口非均衡流动、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前提性挑战。因此,必须要建立起城市规划,特别是牵涉土地利用规划的国家统筹机制,通过国家统筹的方式,来开展人口流动模型的整体研究和预测,用于指导各地的城镇规划的定位。

中国已经开始进入了人口拐点时期,在人口综合生育率持续低位的情况下,需要开始建立“城市规划预警”机制,通过更加精细和科学的人口出生率、人口流动的预测来预警相关的城镇规划。如果再放任各地的“无序”的以“增长”为主导理念的城镇规划或城市建设,将导致极大的城市危机。由鬼城危机带来的城市债务危机必将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或社会动荡。目前已经暴露出来的各种非法集资、高危城市债务、老板跑路、因债跳楼、产能过剩、失业率增长、社会泄恨事件等问题,都指向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建筑这个“病因”。一些中小城市已经暴露出来的新城规划导致的房地产严重过剩问题,以及城市发展后续乏力的问题,都说明了“规划无序”的严重后果。所以,加快建立一个能够纠偏的规划预警系统,开展全国性统筹指导,势在必行。

美国社会自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便已经进入了全国性“城市衰弱周期”,很多中北部城市出现了人口下降,从而引发了城市发展的旷日持久的衰退期,全美国共有170多个大小城市最终变成了“死城”。[5]中国虽然国情不同,城镇化水平不高,但城镇化超过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发展危机,依然值得警惕。打破纯粹的片面的“增长”预期理念,建立国家性的“衰退”预警机制,统筹指导各地城镇化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正是从源头上治理城市发展危机的重要举措。

(二)新型城镇化需要特别注意“城市社会融合度”的建设

社会融合是“个体或群体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共享历史和经验,相互获得对方的记忆、情感、态度、最终整合于一个共同的文化生活之中”。[6]城镇化意味着人口迁移,意味着移民与本地居民的相互认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要实现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也即人的现代化的基本内核。在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各种系统风险中,几乎所有的风险,都是人所遭受的威胁、危险和利益受损害。如失地农民问题、拆迁问题、蚁族蜗居问题、暴力城管问题、城市贫困问题、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上学贵上学难问题、路怒问题等,最终都是由市民或流动人口来遭受各种“恶果”。

城市社会生活问题都是指向人的问题。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为了生活而来到城市,人们为了活得更好,而留驻在城市。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就是非农化,更多农民希望来到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但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依然还存在大量的结构性的问题,带来结构性的风险,并没有完全满足人民活得更好的需求。因此,在当前整体社会结构仍然有“固化”加强的趋势下,新型城镇化绝对不能再“加固”社会结构,必须要强化社会融合度,通过更高的开放性、更多的自由流动能力、更多的社会参与机会、更均衡的利益结构,这样才能“宽松”板结化的社会秩序。

城市是一个科层制的理性社会生活体系,同时也是一个崇尚多元、开放、自由、个性、选择性的文化容器。在中国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的时期,必须逐渐打破刚性的、固化的社会结构,增强城市社会的融合度。增进社会融合就是要打破阶层固化和利益过度分化的社会结构,推动社会各阶层在城市中拥有公平的竞争机会,享有公平的生存和发展机会,拥有尊严的生活。这就要求,未来的新型城镇化,特别要强化社会规划,要把增进城市社会融合度作为社会规划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为利益高度分化、贫富分化、居住分化、消费分化带来的阶层冲突、社会冲突和群体对立。任何一个城市,都经不起因阶层冲突、群体冲突带来的风险,一旦累加的风险爆发,必将大大损害城市的安全感和竞争力。所以需要通过强化对外来人口的接纳和包容,强化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和保护,通过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来打破既得利益群体的各种恣意妄为,建立有效的机制来增进就业、推动创业,实现领取居住证的人口享有完全市民化待遇,最终让每一个市民或外来人口都能够公平有序地生活,最大程度地降低社会对立、社会排斥,确保城市能够有最大的社会融合度,让全体市民和谐共处。

(三)新型城镇化必须加大社会政策兜底的实施力度

新型城镇化是一场空前的人口结构变迁过程,同时也将形成巨大的利益调整。由于历史原因导致的城市老龄化、高龄化以及城市贫困问题的凸显,因工作压力、家庭压力、交通事故、突发事件、生活方式,特别是环境问题、食品问题的多重因素累积而导致的疾病困扰问题,越来越多的市民正在承受生活的挑战。为了不让市民因年龄、疾病或贫困而陷入生存的风险,迫切需要有社会政策的兜底,来缓解相关群体的生存和生活压力。城市不能因个体受挫或陷入困境而弃之不顾,否则新型城镇化将无益于社会的团结,无助于实现和谐社会。在高房价的大都市,有市民会因为付首付而抢银行;有市民会因为贫困而去抢劫,会因为疾病困扰而自杀,更有老人因为无人照顾,死去多日才被发现;有年轻人因为失业而产生社会泄恨行为。诸如此类的城市风险事件,便是社会政策兜底工作所需要深入细致植入其中的。社会政策的核心是为了保障国家公民不因老、弱、病、穷、残、幼等而陷入生命危急的一系列社会福利性质的政策。[7]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各大城市都拥有数量不菲的、需要社会政策兜底的特殊困难群体。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特别需要捍卫公民权益和尊严,要保障需要得到照顾的特殊群体不会被饿死和病死。这就需要城市政府善于创新社会政策体系,通过社会保障、社会支持、社会援助和志愿者社会服务等相关手段和措施,积极介入弱势群体的帮扶,做到不让一个市民因缺失社会政策的保护而死亡,或选择走上违法犯罪之路。新型城镇化战略追求“人的城镇化”,为的是保障人的尊严。因此,对陷入困境的特殊群体,城市政府必须履行社会政策兜底的责任,加大力度开展相应的社会保护措施。

(四)新型城镇化应实施“社会营销”计划

社会营销是“是为了个人、集团或者社会整体利益,采用市场营销的原理和技巧使得目标群体自愿地接受、拒绝、改变或者摒弃一种行为”。[8]新型城镇化战略作为一项关乎中国社会结构重大变迁的发展手段,不能只停留在政策规划的自上而下的贯彻落实这样的层面。在面临城市社会治理转型的时期,还应该加强对于这种系统性工程的社会营销。要让官员、市民、农民都能够深刻感知到新型城镇化所将带来的改变,特别是行为规范层面的改变。城市相比较于农村,就是迪尔凯姆所提出的“有机团结”的地方,也是韦伯提出的“理性化”的过程。城市作为一个高度理性化、事本性、匿名性乃至冷漠型的社会生态系统,需要重构一种城镇化的人格。而重构城镇化人格,首先需要所有的市民或新市民,都要有合乎城市生活规范的城市理性。这种城市理性的建立,可以缓解因变迁而带来的不安、焦虑乃至失范。

新型城镇化关键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过程需要遵从秩序、遵守法制,更需要建立公共空间的价值观。诸如不能违建、不能抢道、不能插队、不能破坏公共环境、不能有公共空间的不雅行为、不能侵占公共空间等这些公共价值都是城镇化进程中公共理性的内容,然而这些城镇化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不是自然而然能够形成的,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社会营销体系来倡导和内化,这也是最大程度地降低社会冲突、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的柔性策略。好的城市,需要有现代化的市民,而现代化的市民,一定会提升一个城市的品质。所以,从这个层面而言,防范新型城镇化风险而开展的城市社会营销,便可以视作为一种新的城市治理模式。

新型城镇化会面临各种可见的和不可见的风险和危机,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共同应对。敢于跳出“规划引领”的某种误区,积极采取纠偏机制,用新的城市治理范式,来最大程度避免或化解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各种阵痛、失序和矛盾,迫切需要各种创新思维和实践,以此推动建立平稳、健康、科学、有序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说明: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空间落点及其形态研究(13CSH089)”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胡雪菲.新型城镇化的风险及应对策略[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3(2).

[2]胡小武.候鸟型白领:逃离北上广与“大都市化陷阱”[J].中国青年研究,2013(3).

[3]HANNON, DV. Sunblet Snowbelt:Urban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Restructuring[J].Growth and Change,1984:52-53.

[4]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

[5]迈克·戴维斯.死城[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116.

[6]Park,Robert.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28(33).

[7]何建华.发展正义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248.

[8]周延风.社会营销:改变社会行为的新模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

责任编辑:张 炜

综合体营销方案范文第4篇

摘 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调查问卷法,以某地方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为教学对象,按照项目教学法的一般操作流程,进行了历时四学期的大学英语教学行动研究。之后,就项目式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均有提升;学生对项目式教学的效果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大学英语教学;应用

引言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来,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ness)的教育理念开始在我国高校流行。国内外语教育教学领域也受到了这种理念的影响。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之一。然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我国外语教学实际情境中仍未普及[1]。不少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主导,围绕指定教材进行讲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没有被调动起来,学习没有在部分学生身上真正发生。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项目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真实、跨学科的学习活动来提升参与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被认为是外语课堂中最为理想的教学模式之一[2]。

本研究采用项目教学法,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主导、以实践为主线”的理念设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将语言技能的训练与项目主题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一、项目教学法研究综述

近年来,国外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外语课堂的研究有了深入的趋势。Beckett和Miller编著的《依托项目的二语和外语教育》一书,集中反映了国外外语教学界对这种教学思路的探索。Alan和Stoller撰写的《项目教学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利益最大化》,对项目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和操作步骤提出了建议。

国内研究者对项目教学法在各学科的应用也进行了探索。其中,柳邦坤探讨了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引入项目教学法的原则和运行机制[3]。马清梅介绍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操作过程,认为项目式教学可帮助学生消化知识,又能为学生构建研究性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4]。柴艳萍将项目教学法运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出了“六化合一”的创新模式[5]。肖胜阳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了项目教学法研究,指出应用项目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意义建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6]。张靖研究了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统计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指出案例引导式项目教学法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专业技术实训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7]。陶晓玲结合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改革创新项目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8]。李霞梳理了国内外项目教学法已有研究成果,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并对教学效果做了调查与分析[9]。具体到外语教学领域,顾佩娅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优化语言学习环境、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方面的潜力和可行性[10]。张连美阐述了项目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和课堂组织形式[11]。张锐指出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可以通过项目的实施与管理,转变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12]。顾雪梅、孙晶、佟琳琳分别探讨了大学英语阅读、听力、口语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与案例[13-15]。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在我国各学科课程领域均得到了应用。相比之下,项目式外语教学研究成果较少,大多聚焦于可行性、实施过程、教学设计等方面的探讨,研究不够深入,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关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证类研究则更加有限。

二、项目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项目式教学从2014年9月起至2016年7月结束,前后四个学期,共计64个教学周,实施课程为《大学英语》。两个非英语专业班共计86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教学行动研究。根据项目教学法实施的一般环节,结合《大学英语》的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课题组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英语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语言。

(一)项目式教学熟悉阶段

为了确保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熟练地配合课题组教师且适应项目式教学模式,在项目式教学正式开始之前,课题组教师对教学实验班学生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模拟实验教学。

(二)项目式教学实施阶段

师生根据教学内容协商并确定项目活动的主题和形式。学生组成项目小组,从问题着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上网、作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来研究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最后以书面报告、演讲、课本剧等形式提交成果或者进行成果展示。每学期确定4个项目,项目的主题与教材中4个单元的话题紧密相关。每个单元的教学均按照同样的流程進行。现以《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二单元为例,介绍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操作方案。

第一步:选定项目主题

本单元有两篇课文(Text A,Deep Concern; Text B,Is There a Generation Gap?),均谈到了代沟(Generation Gap)这一话题。那么,代沟指的是什么?代沟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是什么?代沟的影响有哪些?化解与弥合代沟的方式有哪些?对于该话题,一方面学生比较熟悉,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学生有话可讲;另一方面,学生又觉得陌生,不容易讲深讲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于是,课题组授课教师与学生商量讨论后,将“代沟”确定为项目主题。授课教师要求学生围绕这一主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开展小型调查研究,写出小型调研报告并使用PPT在课堂上汇报展示。

第二步:成立项目小组

课题组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风格、英语水平等对他们进行合理分组。每组人数控制在4-6人。项目小组成立后,由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特长明确各自的分工,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项目完成的质量。然后,小组成员需要制定具体明确的项目进度计划表,包括查询资料、调查采访、分析数据、撰写报告、PPT制作等各项工作完成的具体时间节点。

第三步:项目活动探究

项目小组成员分工协作,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图书馆等途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参考授课教师提供的模板,学习并掌握调查报告的基本框架和撰写方法;借助微信群和QQ群进行交流和讨论。与此同时,授课教师向学生推荐观看与该项目主题相关的影视作品,如电影《喜福会》、《我的姥姥我的妈》,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等,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项目主题。

第四步:项目作品制作

项目小组在查阅相关文献、进行调查研究后开始撰写小型调研报告,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充实、层次清楚、逻辑性强、英语表达准确。调研报告定稿后,要求项目小组以word文档的形式,上传至班级QQ群或微信群,与班内其他小组同学分享,以便于其他小组为小组互评做好准备。同时,项目小组成员需要精心制作调研报告PPT,要求PPT制作规范、图文并茂,可适当、适量使用音视频资料。在此期间,教师对项目小组展示成果时所需的演讲技能等进行必要的、适时的指导。

第五步:项目成果展示

项目小组按照项目研究计划与具体分工展示成果,时间为10分钟。项目小组首先介绍小型问卷调查的结果,然后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从代沟产生的原因、代沟的影响以及弥合代沟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做全面细致的汇报和讲解。在项目小组展示成果时,授课教师与其他小组分别就该项目完成的质量、展示的效果等做简要的记录。

第六步:项目成果评价

项目成果展示结束之后,授课教师与其他项目小组一起,完成对汇报小组的项目的点评和打分,评价时间不超过6分钟。为保证点评的专业性、客观性与合理性,授课教师事先对学生评价项目成果时所需的相关知识和语言技能提供必要的指导。项目的最终成绩由两部分构成:授课教师打分(50%)+其他项目小组打分的平均分(50%),并且现场公布,以体现时效性与客观公正性。

三、项目式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分析

在完成了大学英语项目式教学实验后,课题组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发放了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项目式教学效果的反馈情况。调查对象即教学实验班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由19岁到21岁不等,其中男生52名,女生34名。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6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回收率100%。

本问卷参考借鉴了李霞的项目型教学效果调查问卷[9],并根据所教课程和学生的特点进行了调整和修改。问卷共有34道题目,计分方式采用Likert五级量表,主要回答以下问题:1.项目式教学是否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2.项目任务的难易度适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吗?3.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质量如何?4.学生对项目式教学的满意程度如何?

(一)学生兴趣程度统计分析

问卷中设计了8个题目,旨在了解项目式教学是否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包括能否主动用英语与同学探讨问题、是否对英美文化有所了解、是否有具体任务完成、是否喜欢项目式教学、是否喜欢小组讨论、能否提高自学能力、是否关心项目进展和成果、是否关注话题表达方式等具体内容。数据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统计结果表明: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超过半数的学生能够主动使用英语与同学进行探讨交流,用语言做事;三分之二的学生了解了相关英美文化习俗,说明项目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参与文化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参与到项目活动中,积极承担并完成了各自的任务;与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课堂相比,大部分学生更喜欢项目式教学这种模式;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使用英语的机会,这种形式受到大多数学生的欢迎;多半学生认为项目式教学对提高他们的英语自学能力有所帮助;大多数学生参与到了项目活动之中,并期待展示所在小组的项目成果;多半学生关注项目话题的表达方式,尤其是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二)学生参与程度统计分析

问卷中有6个题目是用来了解学生参与项目式教学的程度的,涉及词典使用情况、参与讨论交流的频度、是否明确项目各阶段的具体任务、是否常与同学交流学习体会、联想法的使用情况、推理与归纳手段的运用情况等具体内容。表2给出了数据统计情况。

根据表2,我们发现: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用到不会的英语表达时,大部分学生善于通过英汉 / 汉英词典,尤其是电子词典(如有道词典、爱词霸词典)等工具寻求帮助;在项目活动过程中,超过一半的学生与同学高频次地进行讨论和交流,这与教学真实情况基本吻合;将近一半的学生不明确项目各阶段自己具体要做什么,反应了项目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指导的重要性;一半多参与调查的学生没有和同学经常交流英语学习体会的习惯,不善于使用联想法帮助自己理解、记忆和消化英语语言知识;大多数学生经常使用推理、归纳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说明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这可能与他们所学的理科类专业有关。

(三)项目难易程度统计分析

问卷设计了8个题目,用以了解本次项目式教学中项目的难易程度,包括项目式教学成功的关键、小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项目的难度、项目的适切度、项目过程的指导、项目的挑战性等具体方面。

数据统计情况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参与调查的学生大部分认可项目式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时间不够、影响任务完成的效果等情况的发生;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本次大学英语教学实验中设计的项目难度适中,比较贴近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但感觉完成项目任务的时间不够,说明项目设计仍有完善和改进的空间;大部分学生认为任课教师应该加强项目实施的过程性指导。值得注意的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倾向于完成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因为该类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学生的思维、语言等方面均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项目完成程度统计分析

问卷设计了5个题目,旨在了解项目式教学中项目的完成程度,包括自主收集相关资料、确定项目主题、反思项目评价、坚持完成项目任务、制定项目详细计划等各个方面。数据统计情况详见表4。

统计结果表明: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学会了自主收集项目任务相关资料,具备了一定的资料搜集、整理及合理利用能力;大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小组成员共同确定项目主题,说明了教师在项目式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项目评价环节,超过70%的学生能够认真反思教师和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逐渐养成勤于反思的好习惯;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和挑战,坚持完成了项目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将近一半的学生没有制定详细的项目执行计划,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项目完成的质量。

(五)教学满意程度统计分析

问卷设计了7个题目,用以了解学生对本次项目式教学的满意程度。内容依次涉及英语学习动力、学习成就感、课堂氛围、英语交际能力、教学整体效果、英语水平、项目成果的意义等各个方面,具体统计数据见表5。

表5的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项目式教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学习热情和动力;高达83.7%的学生在完成了项目后,不仅获得了做项目的经验,而且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和自信;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项目式教学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互动性和参与性,明显改善了课堂教学氛围;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觉得通过完成项目任务,自身的英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说明项目式教学可以创设真实或模拟真实的语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英语知识内化,对提高其英语交际能力有一定帮助;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对项目式教学的整体效果感到满意;有63.9%的學生认为项目式教学对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有较大帮助;高达87.2%的学生认为完成项目任务、展示项目成果对自己非常有意义,因为项目作品体现了对他们努力探究的肯定和认同。

(六)不同维度统计对比分析

基于以上统计数据,课题组将学生兴趣程度、学生参与程度、项目难易程度、项目完成程度、学生满意程度等各维度的平均比重进行了汇总比较,统计结果见表6。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次大学英语项目式教学在满意程度上的好评率最高,说明项目式教学的整体效果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学生兴趣程度位居第二,说明项目式教学激发了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在项目难易程度方面,部分学生认为要完成的项目有难度,主要困难是给定的时间有限以及需要教师及时的指导;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坚持完成了项目任务,但将近一半的学生未制定详细的项目执行计划,影响了项目完成的质量;超过半数的学生积极参与了项目活动,但仍有不少学生不清楚在项目各阶段自己具体要做什么,反应了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提供适时指导的重要性。

四、结论与思考

本研究按照项目教学法的一般操作流程,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进行了历时四个学期的教学行动研究。教学实践表明:1.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明显提高,对项目式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高。项目式学习能为学生提供共同建构知识的环境和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平台,有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学习成就的满意度。2.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学生的目标是产出项目成果,训练的是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因而英语应用能力得以提升。3.学生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显著增强。项目式教学是以小组为单位,团队协作产出成果,获得知识的模式。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通过小组成员的独立任务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任务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能力。4.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项目任务是项目式教学成败的关键。项目任务要难易适中,应具有时代性、趣味性、生活性与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若干研究课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3).

[2]王勃然.基于大学英语项目学习模式的学生学习成就满意度调查——一项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项目学习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3]柳邦坤.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引入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讨[J].新闻界,2011(8).

[4]马清梅.项目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

[5]柴艳萍.项目教学法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7).

[6]肖胜阳.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

[7]张靖.案例引导式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统计,2010(5).

[8]陶晓玲.协同育人模式下的项目教学法设计——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J].理论视野,2016(5).

[9]李霞.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14.

[10]顾佩娅.多媒体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J].外语界,2007(2).

[11]张连美.项目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2(12).

[12]张锐.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优化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7(14).

[13]顾雪梅.浅谈项目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课中的运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

[14]孙晶.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大学英语听说策略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2(2).

[15]佟琳琳.项目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口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2).

综合体营销方案范文第5篇

在集团商业地产高速发展中,规划院积极参与项目前期规划研究和设计,这里结合本人前期规划设计工作的经验谈谈体会。

一、关于城市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在城市化过程中起着营造城市新的商务、商业中心区,打造城市新地标,创造城市活力之源的商业综合体和居住街区,创造充满活力和积聚人气的市民文化活动广场;同时,在避免城市中心空洞化,减少城市通勤交通压力,打造城市"24小时不夜城"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城市综合体一般由高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酒店式公寓(或SOHO)、大型综合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独立商铺及街区、市民广场及大型高尚居住社区等组成。

在国外早已发展成熟的"城市综合体",近年来在国内一些主要城市正以一种新的商业地产模式逐渐发展起来。作为中国商业地产领袖的万达集团当仁不让的成为打造"城市综合体"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短短两年多时间,西至重庆、成都、西安,北至哈尔滨、沈阳、北京、济南、太原,南至南昌、合肥,东至上海、宁波、苏州、无锡等全国十多个大城市都有万达"城市综合体"闪亮登场。从单店到组合店再到如今的"城市综合体",万达商业地产正在经历第三次嬗变。

二、项目土地解读

"城市综合体"项目选址一般符合下列三种情况之一:第一,项目所在位置为城市核心区,有人流和消费基础。如北京万达广场在CBD区,济南万达广场在百年商埠区与泉城步行路之间,合肥万达广场在三孝口商圈。第二,项目位于城市副中心,是城市经济新增长点。如上海五角场,重庆南坪商圈,无锡滨湖区,沈阳铁西城市副中心等。第三,位于新开发区,如宁波鄞州区,南昌红谷滩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等。人流量和消费基础是支撑大型商业及城市综合体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位于新开发区的项目如宁波万达广场在招商方面比起北京和上海万达广场就相对困难。

在发展部进行项目初步选址,相关部门联合调研、评估,并将项目可行性报告上报集团领导,最终项目定位确定之后,规划院即着手项目前期规划方案的设计工作。

项目前期规划最核心的工作是项目土地解读。所谓解读,从大的方面讲,是对项目周边情况,项目所处区域在城市中的地位,项目所在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商业发达程度,居民购买力及消费习惯等进行解读;对项目具体土地解读分为:

1、城市商业特点及需求,商业人流主导方向及构成等; 这个城市缺什么?我们能带给城市什么?

2、解读项目周围市政及交通情况,是否有城市轻轨经过等;

3、基地内有没有保留建筑,如何将保留建筑融合到规划之中;

4、项目可利用资源,如:河流,公园等;

5、项目规划条件:容积率、限高等;

6、项目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等。

三、城市综合体设计特点

1、多功能的城市开发

城市综合体给城市带来多功能的城市开发。一般的城市开发商主要集中在某些单一功能的开发上,其它只作为附属配套,如纯住宅开发、纯商业开发、或者纯酒店或写字楼开发等。万达广场将多功能综合集中开发,包括有:酒店、写字楼、大型商业和特色商业街、公寓、高尚住宅、大型广场等。

不同功能、时间段的城市功能组织在一起,各种功能互为补充组成城市"24小时不夜城"-大型商业中心与商业街区是城市活力之源,充满激情与商气,写字楼使城市充满青春与魅力,酒店的进驻提升了消费档次,公寓及住宅区从白天到黑夜充满生气与活力,城市广场又极大的聚集了城市的能量与人气等。

总之,城市综合体的多功能特性使万达广场的影响力及项目所在区域的城市商业中心地位得到显著加强,如总建筑面积达78万平方米的重庆万达广场,商业及公建面积达33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使万达在重庆的影响及南坪商圈作为重庆五大商圈之一的作用得到显著增强。

2、街坊式的街区布局

在当代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城市的历史风貌正被一点点地蚕食,城市的文脉与记忆正被一点点地割裂。为此,城市开发商需对保护城市的文脉,保护历史形成的街区,城市记忆,城市尺度,路网格局,商圈等予以足够的关注,对拟改造项目及城市的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把握城市规律,解读土地价值。

街坊式街区布局很好的保留了城市历史脉络和城市骨架-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骼,街区承载着城市的记忆,街坊式街区布局将城市历史文脉很好的延续。

我们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采用了街坊式街区布局的规划手段:保留了城市主要的道路格局和行为习惯,保留了基地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建筑,结合保留建筑或原有活动广场设置供市民活动的城市广场等。如在济南万达广场的规划设计中,对基地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基地位于百年商埠区与泉城步行街之间,基地内部由两条贯穿东西及一条南北向的街道划分成四个区域。因此项目规划了二横一纵道路系统,将项目分成四大功能分区:沿连接商埠区与步行街的经四路一侧布置了大型商业广场,东侧面向泉城广场布置了超高层酒店,同时,用地东南侧以东与高架路相对是共青团路广场,故在此规划了3万平方米的市民广场遥相呼应;另外,结合用地中部的历史保护建筑,布置了社区文化广场,将居住区自然的划分为四个组团,形成了在原有路网基础上的街坊式街区布局,延续了项目原有的道路系统和商业行为习惯。

3、开放式的城市空间

我们在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中的另一大特点是创造开放式的城市空间。城市综合体设计是以较高密度和高容积率的设计手法将多种功能的建筑空间集中布置,这种集中布置规划手法使项目规划或布置大型市民活动广场等公共开放式活动或绿化城市空间成为可能。我们在多个项目的城市综合体方案设计中都规划了这样的城市空间,如太原、沈阳铁西、无锡万达广场均规划了2~2.5万平方米市民广场。

在寸土寸金的综合商业项目开发中,做出这样的决策和规划是需要最高决策者具有过人的魄力和前瞻眼光的。开放式空间包括市民广场,居住区休闲活动广场,大空间尺度的建筑间距及超大绿化园林的高尚社区等。它们为城市增添了市民公共活动场所,为城市增添积聚人气与活力的城市空间,为城市地标式建筑天际线提供最佳视觉空间,为城市透出蓝天、白云、森林、小溪、诗意…

太原万达广场位于太原有龙眼之称的黑龙潭公园周围,为了让公园透出绿色,规划方案将周围遮挡公园景色的所有破旧老房全部拆除,代之以绿化间距超百米的短板式高层住宅,最大限度的将公园绿色透出来,将绿色、生态还给城市。

4、地标式的城市建筑

城市综合体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均在所在城市矗立了地标式建筑。如超高层酒店:济南万达广场180米高超白金五星级酒店(建成后将是济南第一高楼);又如高层地标式双塔:无锡万达广场白金五星级酒店及酒店式公寓组成的玻璃雕塑双塔等。

四、项目前期规划心得

通过工作实践,总结心得如下:

1、认真做好项目前期调研和定位。项目前期调研和定位准确与否关系到整个项目的运作是否成功和顺利,因此集团相关部门应加强合作和工作力度,并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

2、认真解读项目土地,使土地价值最大化。通过解读土地、合理规划,使功能设置和分区合理,最大发挥土地效益;通过合理交通规划,使商业动线合理,积聚人气。

3、站在"国际万达 百年企业"的高度,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在项目前期规划设计中,董事长多次从"国际万达 百年企业"的高度,对社会,对城市做出贡献,促进商业地产发展的角度出发,宁可牺牲企业目前的一些利益。如在多个新项目规划设计中,为了给城市营造供市民活动的公共场所,均减少可建面积,用于营造大型市民广场。

因此作为万达的一名规划设计人员,应该具备大气,超前,激情的品格和理性,负责,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断提高规划设计水平,才不愧时代、企业赋予的职责。

综合体营销方案范文第6篇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免疫规划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及省卫生厅关于免疫规划工作实施黄牌警告制度的通知(黔卫发„2007‟7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年初的工作安排,确保我县达到免疫规划的工作目标,特制定本方案,以进一步了解我县半年免疫规划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推进全县免疫规划工作的持续发展。

一、评审工作领导小组

本次评审工作由县卫生局组织实施,抽调流行病科专业人员和乡镇骨干人员参加本次综合评审工作。其评审工作领导小组为:

组 长:张传慈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副组长:郭富江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成 员:王军明 吕德彪 韦家院 邓国富 韦忠海 邓国忠 王科盛 成智卫 杨 焘 王建昌 韦标

二、指导思想及目的

(一)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通知(黔府办发„2006‟90号)及省卫生厅关于免疫规划工作实施黄牌警告制度的通知(黔卫发„2007‟72号)文件精神进行综合评估。

(二)了解我县半年免疫规划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为制

1 定有关策略和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免疫规划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评审内容

2011年上半年免疫规划工作开展情况,具体内容包括:

(一)乡镇政府对免疫规划工作经费投入和政府保障情况。

(二)免疫规划专业队伍的建设情况。

(三)免疫规划各项工作实施情况,主要包括免疫规划针对疾病监测、疫苗与冷链管理、安全注射、社会宣传动员、免疫规划管理、培训与督导等。

(四)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包括流动人口)建卡、持证情况,免疫规划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情况。

(五)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情况。

(六)资料的整理、归档情况。

(七)冷链设备的管理情况。

四、评审方法

(一)免疫规划工作情况调查

1、调查对象:卫生院、村级接种点(如以乡为单位接种、调查乡镇接种点)、小学和幼儿园。

2、抽样方法:

(1)每乡镇把所辖乡镇按免疫规划工作平均分为好、差两层,每层随机抽取1个村作为评审对象,即每个乡镇评审2个村。

(2)随机抽查2个接种点和2所小学或幼儿园(原则上查接种率调查的村。

2 (3)评审方法: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检查和填写评审调查表(附件1)。

(二)接种调查

1、调查对象:每村调查“1岁组(2009年5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和“2岁组(2008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儿童各5名,“4岁组2006年5月1日至2007年4月30日”7岁组“2003年5月1至2004年4月30日”即每村调查20名儿童,每个乡镇调查40名儿童。

2、调查内容:儿童建卡、持证率、基础免疫接种率、加强免疫接种率、乙肝首针接种率以及卡证符合率。

(三)记分方法

按照贵州省2010年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评审乡级评分标准评分。

五、评审时间

于2011年5月24-28日作为现场评审,6月1-5日汇总。

六、资料汇总、分析 报告

2011年6月15日前由评审小组将评审工作总结,包括接种调查资料汇总、评分和排名报县卫生局。

上一篇:大学班级建议书范文下一篇:白露诗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