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古代文学论文范文

2024-05-05

高校古代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对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策略进行思考,提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处理好文学史与具体作家作品的关系,重视具体作品的阐释,注意补充学界新成果,利用课件拓宽学生视野,多开设相关选修课,加强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化之联系;并且让学生养成朗读与背诵的学习习惯,加强古文写作,多识典故与意象;另外可让嗜爱古代文学的学生组成研讨小组定期交流,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优秀文化,进而提高艺术鉴赏力,增强人文素质。

【关键词】高等院校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

目前,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在内容、题材、方法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关于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研究成果很有限,大多涉及古代文學与人文素质教育、人格教育及德育教育的培养之关系,多宏阔之高论,鲜有具体之措施,实际操作性不强。且当前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古代文学距今久远,语言文字及表达方式相对难懂,造成了其与当代大学生的疏远和隔阂。很多学生不愿过多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而倾向阅读难度更小、相对更有意思的现当代或外国文学作品。其次是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课程的设置,挤压了古代文学的教学课时,使得教师只能偏重讲“史”而无法阐发作品的魅力,学生无从体会作品的美与妙。再次是不少教师在专业上有短板,欠缺历史、哲学、宗教等方面知识,不能视野开阔地看待作家作品。此外,许多教师迫于职称、科研及发论文的压力,把重心转向学术研究活动,而相对忽视了教学。大学没有升学压力,这也使教师时常忽视了教学质量,照本宣科。如此状况,教学质量将难以得到保障。如何在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中,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优秀文化进而提高其艺术鉴赏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是目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难题。对此,本文试从以下方面提出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策略。

一、文学史总体的梳理与专题之深化

古代文学的教学一贯重“史”,通过文学史的梳理,学生大致把握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按照传统的分期教学,一般分为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宋元辽金文学、元明清文学等几段,各段的分配课时有所不同。唐诗宋词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其授课时间最多。先秦两汉文学似乎普遍不受重视。但有学者认为,应该给予先秦文学多些课时,一者,先秦两汉文学的学习是一个提高阅读能力、打基础的过程;二者,学到后段之时,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速度明显提高,且所接触的材料虽然量大,但是毕竟浅显多了。另外,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源头,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道家、法家思想惠泽后世,影响至深,故应足够重视。

分朝代讲授文学史是国内大多数高校所采取的讲授方式,优势明显,不过也切断了各种文体的发展脉络。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文体专题的方式进行弥补。诸如设立诗歌专题、词学专题、小说专题及戏曲专题,用文体发展的视角可以把某一文体的发展脉络梳理清楚而不至于被分割支离。同时,再用诸如《诗经》专题、楚辞专题、《史记》专题、李杜专题等专题的形式对核心知识点进行深化。

二、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之关系,重视具体的文学作品

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应以“史”为纲,同时又通过具体作品的学习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文学史。当前古代文学教学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过于重“史”,而忽视了作品的解读与阐释。建议尽量简化、淡化文学史知识的灌输,力避下定义式的说教,应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悟方面。如谈到唐诗的讲究情韵时,可举张籍与朱庆余的诗歌酬对为例。朱庆余参加进士考试后,给张籍写了《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考官,忐忑地询问自己是否中举。而张籍《酬朱庆馀》答道:“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把朱庆余比作艳丽动人且有绝妙歌喉的采菱女,其非身着贵重丝绸的其他越女所能比,让其放心。此外,张籍还有一首名作《节妇吟》云:“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以节妇自拟,喻己对朝廷之忠,婉言拒绝藩镇之拉拢。三首诗涉及举业及政治,但均充满着生活情趣。而其共同之处即在于遇不便明说之事,多以男女之情示之,其实这正是屈原“美人香草”传统之继承。如此串联讲解,使学生既体味到了唐诗的情韵,又对古代诗词的传统表现手法有了更为直接、感性的认识。

三、适当补充学界研究成果

与中文系其他课程比较,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相对稳定,但绝不是一成不变。新材料的发现,研究的深入,也将使人不断产生新的认识。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不断吸收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是本课程教师专业素质、学术眼光和责任心的体现,也是该课程充满活力的保证。比如,学界一直认为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但有学者考证,“三十六体”实为“三才子体”之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补充”不宜太过深入,毕竟本专科生的学识积累还不能承受过重的“知识”压力。教师可以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如果学生想深入了解,可以自己课后找相关材料做拓展阅读。

四、重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课件的制作,可以节省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于课件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在课件中,“史”及理论部分应言简意赅,做到提纲举目,不能大段大段地录入,否则会造成学生视觉的疲劳,应接不暇以致找不到重点。可多录入相关的作品例证,给学生以直观感受。此外可穿插些诸如图片、视频之类的多媒体文件,一可调节课堂气氛,二则可增学生见闻。珍贵的古籍版页、字画,唐宋诗词的音频,戏曲片段,甚至是影视片段,都可以作为很好的补充。

五、配套设置相关选修课

文学作品的创作,多离不开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故可开设一些相关的选修课,如中国哲学思想史,重点为儒、释、道三教思想。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主流的思想意识形态。而道家及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以及中国化的佛教,可给士人以新的思维方式及精神上之解脱,对古人个性之独立与解放亦具有极大作用,所以唐宋以后士人多“佛(道)内儒外”,很多人本身就是著名的佛道信徒。故而儒、释、道三教思想对古人影响极大,如果不能对此有个基本的了解,就很难参透古人的思想,对其作品只能表面化地对待。历史方面,可开设中国通史。另外,应重视科举史、科举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在中国传统中对读书人的影响非常巨大,其与文学的关系也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一大热点。如程千帆的《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傅璇琮的《唐代科举与文学》,祝尚书的《宋代科举与文学》,林岩的《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陈文新、何坤翁、赵伯陶主撰的《明代科舉与文学编年(上、中、下)》等注重文学与史学的结合,可供参考。通过对科举的了解,可深入地理解古代读书人的心态及其作品。其他诸如书法、绘画史等选修课可增加学生的艺术修为。这些选修课,中文系可与哲学系、历史系与艺术系共同协商开设,发挥各自优势。

六、加强古今文学之对比联系

教师可以纵横地比对古今文学,如把唐诗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进行比较。当代流行歌曲虽是大众俗文化,但其对唐诗宋词精华的吸收却从未中断过。有的是对唐诗宋词全文诗句直接引用,如邓丽君的《淡淡幽情》专辑,其中的歌词即为李煜、苏轼、范仲淹、秦观、李煜、欧阳修、朱淑真、柳永、辛弃疾等宋代著名词人的词作;有的则是化用诗词的意境,如大陆的陈小奇所写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白云深处》《巴山夜雨》,其歌曲意境即来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杜牧的《山行》及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有的则是歌名化用诗词名句,如刘海波的《人面桃花》取自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陈明的《回首灯火阑珊处有你》则化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句,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直接源自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中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种比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值得参考与借鉴。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课余多收集相关资料补充研究,这种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艺术敏锐力很有帮助。

七、重视培养学生古文朗读与背诵的习惯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是诗歌诵读的重要性。诗、词、赋等韵文学,因为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故人们多喜欢通过吟咏来感受它们的美,同时可使记忆更深刻。而对于古文,人们则忽视了诵读。其实鉴赏古文,同样需要诵读来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从韩愈起,历代古文家都很重视气显于声的特点和声调在构成古文艺术美中的独特作用,以及以气运词所带来的美。清代桐城派有“因声求气”之法,就是要通过诵读古文来感受古文之美。刘大櫆就说过:“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论文偶记》)曾国藩也曾说:“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会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音。”(《谕纪泽》)古人重视诵读可见一斑。

当今电子检索技术的强大,让很多人不再重视知识的记忆,大学文科教育对背诵这一古人常用的学习方法多弃之不用或强调不够,实乃教学的失误。笔者主张学习古代文学,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背诵量。因为古典名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精华,这些文章在立意取材、炼字造句和结构的安排等方面都非常讲究。如果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强调经典名篇的背诵,使学生做到字、词、句烂熟于胸,日积月累,自然会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妙处。陕西师范大学著名学者、作家霍松林先生就认为,早年的“死记硬背”使他终身受用无穷,这种方法看似很笨,其实最巧。既是扎扎实实地打基础,又有利于能力培养;既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可培养研究、写作等能力和艺术感受力。

另外,在诵读的同时,可让学生抄写经典作品。平时把一些名篇名句抄在笔记本上,而且应选择繁体字的版本。这样既可识篇,又能认字,两全其美,是一种看似笨实则巧的古代文学学习方法。

八、鼓励学生学写古文

有些教师认为,中文系的学生要会格律诗,这当然是好的,但格律诗的写作对古音韵的知识要求较高,一般学生可能会觉得较难。所以笔者主张学写古文。古文为单行散体,学生较易把握,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复习和运用古代汉语知识,并且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让文笔显得雅洁。既然要学写文言文,那么精读、背诵一些范文是必不可少的。什么样的文字可作为范本呢?除作品选中极优秀的篇目与唐宋八大家及优秀的桐城派古文文外,还可以参考古人的尺牍,如有清朝三大尺牍之称的《小仓山房尺牍》《雪鸿轩尺牍》《秋水轩尺牍》,以及姚鼐的《姚惜抱尺牍》等。这些书信,或给家人,或寄师友,无不出于肺腑,完全是以我手写我心,学生揣摩玩味,既可了解世态人情,又能学到最日常的古文用语及笔法。另外,可取法明清之际的小品文,因为它们包罗万象但又篇幅短小、精美隽秀而又明白晓畅,是一种充满着雅致闲逸、韵趣俱佳的文字。但须提醒学生在学习中切忌偏好生僻古字或甲骨文以资炫博,走向偏途。

九、帮助学生熟悉典故、诗词意象

古人行文,多喜用典。而典故的运用多由古人崇古重史之思想造成。故典故多以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居多,学习典故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古代历史文化的过程。另外,用典能可使作品显得文雅,并可增强文字语言的表现力,增添韵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表达委婉含蓄,避免过于直露浅白。杜甫、李商隐、苏轼、黄庭坚、江西诗派及西昆派诗人就嗜爱用典。多识典故,既能增加学养,还能透过表面字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作品,准确把握作家有意或不得已而隐藏起来的真实情感。基于此,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师可建议学生多阅读有关典故的工具书,如《中国历史大辞典》《汉语典故大辞典》《常用典故辞典》。

另外,古典诗词之所以深邃优美,原因之一就是其蕴含丰富的审美意象,这些意象渗透了作家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其形成反映了千百年来人们审美情趣的人文沉淀。要品味诗词之美,必须深入理解构成诗词的意象之内蕴。有时这甚至是解读诗词的关键所在。所以,学生必须了解一些比较常见的意象。诸如菊花、梅花之意象多用于指代人品之清高,松之意象多喻孤直傲骨,杜鹃之意象多顯凄怨哀伤之苦,柳之意象多喻离别与挽留,鸿雁意象多渲染游子之羁旅思乡愁绪,等等。学生可通过检索,尽可能找出某意象的相关诗词,试着厘清这些意象演变的源流情况并加以分析,这样既能加强学生的学术训练,也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严云受的《诗词意象的魅力》一书是不错的入门选择。

除此之外,可让嗜爱古代文学的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形成研讨小组,教师指导其进行专书或专题之研读,将心得形成论文,定期进行交流。

总之,高校教师如何更好地讲授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如何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课,如何通过这门课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及文化进而提高其艺术领悟力鉴赏力,是目前古代文学教学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将古代文学的魅力充分展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优秀文化进而提高其艺术鉴赏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立.古代文学教学贯彻文学主题思路的一点尝试[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3)

[2]吴晟.古代文学教学中如何扩充学术含量[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3]莫道才.新旧《唐书》李商隐传“三十六(体)”为“三才子”之误考[J].文献,2011(2)

[4]王卫波.流行歌曲与唐诗宋词[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

[5]熊礼汇.中国古代散文艺术二十四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6]霍松林.我的学习经历和体会[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1)

[7]潘万木.典故生成因由论[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6)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A类项目“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的古代文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2019JGA42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 城(1980— ),男,壮族,广西钦州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广西教育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亚洲语言文化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责编 何田田)

高校古代文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根据史料的记载,早在汉代时诵诗的风雅行为就已经在官学和私学中流行起来,当时琴瑟和鸣来配合诗歌吟诵的行为被称作弦诵,和现在的配乐朗诵如出一辙。出土的汉代陶像中就有很多击鼓吟唱的形象。在汉代之后的唐代,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配乐诵读。而是对诵读的内容进行节律性的规划,于是就出现了一种类似于歌唱的更具有娱乐性,更值得玩味咀嚼的配乐吟诵方式。这种带有表演性质的吟诵方式对千百年后的现代配乐吟诵也有着启迪和借鉴的作用。在当今时代,由于现代科技的介入,配乐的方式和途径更加多样,配乐朗诵这种艺术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吟诵;音乐;古代文学

一、关于吟诵与音乐结合之美

吟诵就是吟咏和朗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吟咏开始复兴。吟咏讲究平长仄短,字正腔圆,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吟咏是学习、欣赏、创作古典诗词的需要,也是开展诗教的需要,更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

在古代,诗与歌原本就是一体的。诗,以歌的形式唱出来,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甚至于会通过舞蹈的手法渲染氛围。因此,诗歌在创作中要讲究韵律,为了做到句词的押韵,在词句上都要讲求字斟句酌。比如在民族歌剧《王昭君》中的第二场中,有王昭君与汉元帝之间的合唱,那种生死离别之情从唱腔中就可以深刻体悟到。而这里的剧诗则更是令人感同身受,“从此琵琶塞上,空劳离人怀想,只剩血泪斑斑,结成红豆模样。”句式之整、押韵,语言简洁而表达深切,那种“生死离别恨,红豆相思苦”的内心情感从剧诗中就已经发挥了出来。

二、音乐文学形象

(一)音乐创作源于文学作品

虽然文学与音乐在感知上存有差别,但是两者在节律、风韵、情境这三方面都相互贯通,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很多作曲家创作时常常从文学题材中寻找更好的创作元素, 触发自己的灵感,使创作内容得以完美呈现。

在中国,有很多作曲家的创作大部分都是从文学中而获得灵感的。比如,《英雄的诗篇》是由陈培勋创作的一首交响乐,他的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毛泽东的《六盘山》、《黄鹤楼》、《娄山关》。再比如《秋湖月夜》,这首笛子独奏曲是俞逊发和彭正元的作品,它的创作灵感完全借鉴于南宋著名词人张孝祥的《念奴譬·过洞庭》。音乐家创作的同时不断汲取中国的文化民族精髓,不仅能够揭示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能使其作品更有一番民族韵味。欧洲音乐史上,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写的《普罗米修斯》,就是选材于希腊的神话故事。凡此种种,都充分证明了音乐创作深深得依附于文学元素。

(二)文学中的音乐表露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感表现方式有很多种,有直接描写、侧面衬托、通过动作间接描写。音乐表达方式正是一种侧面衬托的情感表现方式。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感的描写,作者往往会赋予更多的内容,以更多的方式表现出来。用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感情,使刻画出的人物更加形象。而音乐则是能勾起人们无尽的想象空间,它不限于作者对音乐的字面描述,而是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情感、经历,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将之与作品中有关音乐的描写不自觉的联系起来,这样人物的外貌、性情、内心就可以通过音乐完美的展现出来。

(三)音乐文学的结合

从艺术出现和其进展来看,文学和音乐犹如同胞姊妹一样,共同生存。文学与音乐艺术,绝对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说:“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充分说明早在人类幼年时代,这两门艺术就一起诞生了。在西周创建初期的时候,“诗是表达思想情感的,歌是诗便于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音调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和五声谐和。几种音色能够完全谐调,而且并没有颠三倒四,失去顺序,让神和人听后都会感到很谐睦。”这种观念被后人总结为中国诗歌的一种传统,给中国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带来了重大深远的影响,这都充分证明礼乐的教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祭奠的庙里器乐大师演奏先帝的乐,君臣们都一起倾听,都是跟着器乐声音并且毕恭毕敬的;在乡野里演奏器乐,老少一块儿欣赏,都感觉到很和美;自己家里演奏其乐,大家都一块儿欣赏,都感觉亲切而和睦。”不论各国、各民族的最早音乐和最早诗歌都是孪生兄弟,相生相伴,不论你我。在文学史中,诗歌的创作无疑是最早的,它的创作历史也可称为我国乐史。《诗经》既与文学相拥又与音乐相伴,其中既包括有韵、舞曲等。在后来的汉朝,汉乐府的出现使之与音乐的联系更為紧密,只不过是在传唱的时候把歌曲的主旋律遗失,仅剩词还很完好。发展到后来的词、曲,就更是配乐歌唱诗词,均由稳固的乐谱所填歌词。放眼我国文学史,无论是早期的《诗经》还是后继的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看似不同的形式中其实都包蕴着浓郁的音乐感情色彩。可以这么说,音乐艺术,作为中国文学的一种,为中国诗歌发展做出了的巨大的贡献。

三、结语

在进行文学艺术形象的创作时必须发挥主观能动的创造性,不仅要描述、刻画与形象有关的自然联系,更要体现与之有关的社会联系,将两者有机统一于音乐形象这一载体之上,在自然联系和社会联系的贯通中,建立起形象独特性与情感反应的对应性。

参考文献

[1]戈晓毅.歌剧王昭君剧作者认定及剧本文学诗性[J].中国音乐(季刊),2011(04).

[2]居其宏.歌剧综合美的当代呈现[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02).

[3]邹言九.历史剧改编的文学开掘――谈张平的新编歌剧《昭君》[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01).

高校古代文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20世纪90年代初期,王富仁写作了一系列古代文学经典重读的文字。这些文字强调从自我感受出发,与文学经典传达的情感和经验直接对话,运用了诸多现代文本解读手法,将阅读还原成了审美体验的过程,从而实现了与古代知识分子真正的心灵沟通。王富仁的这些经典重读的文章,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如何在文本面前发挥主体性、有所作为的范例。

关键词:王富仁 古代文学经典 解读

20世纪90年代初期,王富仁写作了一系列古代文学经典解读的文章,最初发表于1991至1995年的《名作欣赏》上,在语文教育界产生了异常深远的影响。这组文章给中学师生提供了一种极具个人体验的阅读示例,又能被包容在中高考制度的整体框架中——换言之,这些解读并不以思想层面的标新立异自炫,它展现的是解读者细腻出色的艺术感受力和将现代文本解读手法作用于古典作品所带来的清新感。有意味的是,作者提到自己写作这些作品的初衷,是在某种低气压的环境中,试图通过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灵沟通,寻找自我內心的慰藉和安稳。在这样的背景下,解读者收发自如的学术功力令人称赞。自然,这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操作背后,也有王富仁当年实际任教中学所带来的个人经验和理解在内。在技术层面上,作者将现代文学的文本解读技巧应用于古典作品,以读者的身份——而非权威的阐释者或宣教者——与作品进行精神沟通,切入角度新颖,结论别具一格又平和稳妥。

王富仁的经典解读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从自我感受出发,将阅读还原为审美体验的过程,避免一系列既有结论对阅读活动的干扰。他曾谈道:

当我们一提到岳飞的《满江红》便想到它是一首爱国主义诗词,一提到杜甫的《石壕吏》便想到它反映了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生活,一提到白居易的《长恨歌》便想到它表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时候,它们的诗意特征便淡漠了。这些“主题思想”像横亘在我们心灵与诗之间的一道堤坝,使我们的心灵再也难以与诗的本身实现直接的拥抱。其原因何在呢?因为对诗的任何一种主题思想的确定,都把诗的各种丰富的内涵简化了,而诗意恰恰只有使心灵主要活动在直感的、情绪的、审美的,亦即难以言说的境地的时候,才能最有效地被表现出来。a

上文中提到的结论性描述,无疑是以往解读活动一步步提纯的结果。但结论性的描述会受制于时代或个人的局限,对一名“新读者”而言,如果对论断的接受超越了个人的体验,则未必具有积极的意义。王富仁的诗歌解读强调从自己直接感受到的诗歌意境入手,将自己的心灵直接沉浸到诗歌所展现的丰富的心理流程和繁复的意象中去,用个人感受与诗歌传达的经验直接对话。如孟浩然的《春晓》这首人人熟稔的小诗,在王富仁的分析中,它首先被定位为诗人对自己描写的外部世界保持了一定心理距离状况下的创作,展现了诗人从朦胧的无意识到建立起自我主动意识的过程,即人从沉睡到醒来的一刹那间所感受到的春的意蕴;并进一步提示到,伴随这一过程的独特的精神境界,是有着玄妙意味的,这种玄妙之处可以感同身受,却不可言传——“艺术家的目的在于使我们和他共享这种如此丰富、如此具有个性、如此新颖的感情,并使我们也能领受他所无法使我们理解的那种经验。”b从文艺学的角度看,这更接近于“直觉”论的分析方法。“所谓‘直觉’,就是对解读对象的‘直接的领悟’,即当下的、突如其来的、直截了当的理解、觉察。”c

王富仁的古典诗文解读,无疑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如何在文本面前发挥主体性、有所作为的范例。如《江南》一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在以往的文学史论述中,多强调乐府民歌内容的写实性和音韵之美。王富仁在《江南》诗中却读出了自由的意味以及人类对自由的向往之情。该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莲叶茂盛丰美的样子,但后五句却很快将读者的关注点从“莲”转到了“鱼”上,鱼围绕着无穷碧绿的莲叶追逐嬉戏,是一幅自由自在的图景,而五个方位词,“间、东、西、南、北”的运用,因为涵盖了所有的方向,实则是没有方向、没有限制、无拘无束地游戏和穿行,更突显出鱼的自由和惬意。这种体验自然有着强烈的现代意味,它跨越的是历代对这首诗的分析、讨论和定评,将“现代人读古诗”变为“现代人读诗”,让读者与作品猝然相遇,将中小学古诗文讲解这种知识传递活动,还原为阅读审美活动;但作者紧扣文本,只谈个人体验,不代古人立言,亦不做颠覆性结论,将重读牢牢框定在审美范畴之中。这种稳妥性正如解读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时展现的,王富仁从刘兰芝的陈述——“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中感受到,这是一位意识到自我存在价值却在婆家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的女子的自我申辩,在这种申辩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刘兰芝对丈夫的埋怨和失望,这无关爱情,只是平淡如水的婚姻中常有的抱怨。在这里,王富仁从正常的人的情感取向出发,认为“一个在夫家遭受虐待和歧视而又具有自尊心的女子,是不可能产生对丈夫的真正感情上的爱的,她充其量只能遵守传统妇德,尽到一个妻子对丈夫应尽的义务”d。接下来,王富仁又分析了焦仲卿这个人物形象,指出男主人公在兰芝被遣归时表现出的既同情又犹疑的态度,以及在自己的母亲面前缺乏独立人格的言行,都使得他缺乏获得一名正常女子爱情的基本条件。顺着这一思路推演开来,王富仁认为,刘兰芝的死是由于相继在婆家和娘家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的结果,她对焦仲卿的眷恋,只是由于对方维系了她在人世间的一丝温情。简言之,刘兰芝的死是为了绝弃薄凉无情的人生,而焦仲卿的死则是为了证明自己残存的自我意志,《孔雀东南飞》一诗是作者对人生与命运的思考,其中亦有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但却不是对刘兰芝和焦仲卿已有婚姻关系的歌颂。以往文学史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将《孔雀东南飞》定义为爱情主题,实际已是具有现代意味的划归和提纯操作,王富仁质疑该作品的主题,所采用的方式并非概念的拆解和历史场景的还原,他在分析人物形象时,采用了袁昌英改编同题话剧时相似的策略,为作品灌注了更多的现代心理活动和伦理原则,内涵的丰富早已突破了原有的主题归纳,实则扬弃并重构了对《孔雀东南飞》的解读理路。充分呈现“现代”所具有的丰富性,以凸显以往文本阐释的僵化和粗疏,这是王富仁的策略,也是现代文学学者重读古典作品的特色和魅力所在。

如王富仁所言:“作为一个人,总想感觉到自己,感觉到自己心灵中的东西,而感受别人,感受别人的作品,又是感受自己、感受沉埋在自己心灵深处的思想、感情和情绪的唯一途径。”e王富仁的古典诗文赏析,十分注重分析诗人创作时的心理状态和情感系数,行文时又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人生经历融入其中,这是古诗的新读,而解读者在古代文人和作品中进行精神追索的热切和虔诚,同样让读者心有戚戚焉。在屈原、陶渊明、杜甫、韩愈等人的作品中,王富仁读出了现代人的生存体验和精神意志。陶渊明的《拟挽歌词三首》,包含了从死者观察生者的视角及对生之意义的拷问。在传统的主流文化观中,人們更为重视的是对人生的评价,“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对死后哀荣的执着,掩盖了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陶渊明却注意到,生者对死者的悼念仪式,原本只是为了排解生者的情绪和意愿。这一由死观生的写作视角,让人猛然醒悟——对身后名的追逐,会让自己的一生系于别人的意愿,失却自身的主体性,这是因袭的重负,也是人生的异化。讨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时,王富仁强调的是,诗人的孤独感是在时间与空间的四维结构中体味到的“孑然独存,无所凭依”的感觉,这是一个有着使命意识的个体,面对人生的困境,又对所从属的精神谱系的信心有所保留时的缄默与痛楚。上述解读充分融入了王富仁的个人体验,这样的文字贯穿着鲁迅《摩罗诗力说》中“任个人而排众数,掊物质而张灵明”的精神力度,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知识界低气压氛围中,其中包含的感慨和期许,无疑会令读者动容。

另一个例子是王富仁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解读,他将这首诗理解为“一个老年人的悲哀”。在这篇赏析中,作者将自己的中学老师米中和儿时所见的一个孤寡老人的经历拿来与杜甫作比较。他们都在一连串的生活挫折和人生失意中落入人生的困境,在不断的人生理想破灭之后,他们努力打造一道最后的防线——一个精神上的“窝”。一旦这个“窝”像杜甫草堂上的那些茅草一样被风卷跑、被年轻人公然抱去,他们便陷入彻底的绝望。在王富仁看来,杜甫对茅草得失的担忧,象征着一个历经沧桑的老年人对已经改变了的社会的不信任和无助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展现的,正是这些经历了人生节节败退、物质和精神方面都极端困窘的老年人脆弱的社会应对能力,以及对如何安放自己风烛残年的困惑。将普通人的经历与文学经典的情景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去探究文字所传达的人类共同的困境,从而拉近读者和经典的心理距离,使得王富仁的经典解读带有强烈的生命体验特征。从教学层面看,王富仁的解读方案是先赢得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性认可和亲近,再去处理诸如文字、音韵和思想等具体问题,以求事半功倍。

总体而言,王富仁的解读极为契合世态人情,这种世态人情无疑是遵从现代而非古代的逻辑。这批经典解读文字,更像是对鲁迅《故事新编》写作策略的致敬——在古人的躯壳中吹入现代的气息,使其鲜活,和现代人心灵相通。在艺术感悟力和历史知识背景之间,王富仁的知识结构可以保证自己的解读妥帖地处理二者的关系,但他的解读重心偏向前者;对于中学师生而言,这种文本解读的真正意义在于不为作品的先验性主题左右,在紧扣文本的前提下,表达个人在阅读时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a王富仁:《贾岛〈寻隐者不遇〉的解构主义批评——〈旧诗新解〉(十二)》,《名作欣赏》1993年第5期,第52页。

b柏格森:《创化论》,《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10页。

c曹明海:《文学解读学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8页。

d王富仁:《主题的重建——〈孔雀东南飞〉赏析》,《名作欣赏》1992年第8期,第17页。

e王富仁:《古老的回声·自序》,《古老的回声——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页。

高校古代文学论文范文第4篇

内容摘要:我国古代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人类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长河中的瑰宝之一,中国古代文学在三千多年的岁月里不断的发展,未曾停歇,现如今,其文学著作也以不同的形式融入到这个社会当中,无论身处哪一个时代,民族的本能便是传递文化,而我国古代文学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传递着民族的记忆、想象和生活方式,因此,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已经不止局限于文学方面。本文则以我国古代文学作为切入点,探讨分析我国古代文学文化价值并对其在当代的价值进行解读,并提出了几点观点,希望为相关的教育从业者提供一些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古代文学 文化价值 当代价值

我国的古代文学发展历史上至远古时期,下至五四运动,中间又经历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所包含的内容领域也十分广泛,主要载体分为诗词、散文、小说、戏曲以及不同种类的民间文学。尽管大部分的文学作品产生于古代,但对我国当代的社会发展经济蓬勃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我国古代文学对于当代社会的功用价值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都适用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扬。

一.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代文学形式和内容中体现的价值

(一)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化进行对比

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尽管产生的时间有所区别,所处的文化环境也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來讲,都属于文学范畴内,是文学发展形式的主要表达方式。不管站在哪个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化都能堪称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奇迹,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骄傲和荣誉。当代文化与古代文化的关系是通过时间的纽带联结,共同带给人类宝贵的财富,当代文学是在古代文学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并不断进行再继承、再创造形成了符合当代社会人文发展的文学作品形式。这个继承过程并不是一味盲目的继承,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一种批判性的继承。五四运动时期是古代文学作品和当代文学作品逐渐贴合的重要时期,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不断深入,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的西方文化也越来越丰富,种类也越来越多样,我国当代文学发展也到了全面的鼎盛时期,尽管发展的如火如荼,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代文学是基于古代文学的土壤生根发芽的,没有古代文学的基础,当代文学也不会鹏程万里,也不会形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局面。因此,古代文学作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种载体和一架桥梁,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二)古代文学内容方面对当代文学的价值

文学内容是文学作品的精髓所在,古人常说:言之有物,意思就是对文学内容方面要有针对性、具体性,做到充分不空洞,如果文学作品的内容言之无物,不仅影响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也对整个文学界有着不利作用。在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内容不乏是对于人性的讨论、社会的声伐,古人擅长习惯用各种形象生动的文字来描述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启发当代的人们思索和考虑,也帮助当代人总结和生化前世古人的经验和道路,有助于提升当代人们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例如在著名的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水浒传》中,其描写的北宋末年时代的背景和108个梁山好汉的故事中为当代人了解北宋时期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特征都有着重要贡献,也为当代人培养了不断追求理想、实现理想和坚持到底的顽强、拼搏的精神。

二.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代教书育人方面体现的突出价值

(一)古人对古代文化价值的认知

文化存在的真正价值就是透过表面揭露本质看到其核心内涵对人们所带来的收获,以便获取心得和体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运用。中国古代文学对人们的三观的影响和人格的人塑造都有着重要地位。对人们日后的发展都产生着关键性的作用,古代人追求“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等思想,这些思想文化充斥在各个古代文学著作当中,于是便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上至王官贵族,下至书生布衣都讲求和谐、仁爱的基本情感道德。古人通过古代文学作品可以将志同道合的人汇集在一起共同饮酒创作,例如,书法作为古代文学艺术的文字表达形式,共同的志向和爱好将古人聚集在一起,才有了王羲之的《兰亭序》这天下第一行书的文学艺术作品的诞生。

(二)当代人对于古代文学价值的认识

正如孟建伟提出的“吸纳人类文化中一切有利于人的成长和文化创新的元素,并将教育的过程变成文化育人的过程”一样,古代文学发展至今对于人的价值观和人格品行的影响仍是十分重要的。古代文学作品对于当代人的教育发展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当代人每个人心中的核心思想理念,而古代文学的学习和渗透更好的让当代人体会到核心价值所在,例如,杜甫在《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强烈的抒发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感,在学生课堂教学引入古代文学作品,也有利于学生的爱国价值观的树立和培养。

三.中国古代文化在应用社会中的应用层面的价值

除了以上阐述的中国古代文化带来的内在涵义、对当代人产生的价值以外,古代文学还存在着外在的、具有功利性实用的价值取向。古代文学不仅可以提升我们当代人内在品质,对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从旅游方面来看,中国古代文学就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文化资源价值。中国古代文学可以帮助具有名胜景点的地区带来旅游资源,大大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景点所传达的文化内涵,有着隐藏而又巨大的旅游广告宣传功能。文化带动城市发展,从而激发了人们想要去参观、去了解一方文化的兴趣,例如,岳阳的岳阳楼是范仲淹笔下的《岳阳楼记》、南昌的滕王阁是著名初唐诗人笔下的《滕王阁序》、都会因古代的文学作品吸引五湖四海的人们去参观游玩,又比如,山东的泰山作为五岳之尊闻名中外,不仅得益于“天下第一山”的名号,更得益于杜甫的《望岳》中提到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经典诗句。

从其他领域方面来看,古代文学还能促成各个方面的社会应用,就比如《三国演义》来说,这本经典的古代文学著作在当代以电视剧和动画片的形式,让社会上的上至老人下至小孩无一不知晓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还翻译了多个版本流传至海外,为我国影视行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为文学著作影视化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和方向。

四.古代文学对于当代社会带来的价值思考

(一)拓宽文化发展的渠道

中国古代文学在古代大部分是靠单纯的语言和文字形式作为传输载体,通过口头和书面的传播来维持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但在当代社会中,现代信息化技术不断进步,在互联网、数字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问世下,古代文学作品的传播也拓宽了渠道,新型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的结合碰撞出更有力的火花,为古代文学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当代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來获取古代文学作品,降低了接触古代文学的门槛,一大程度上将古代文学在当代社会重新激活,对古代文学日后的研究价值提供了更方便的道路。

(二)促进民族特色文化的形成

中国古代文学是经历了数千年风雨的发展和沉淀才得以展现给当代人面前,这不仅是单纯的文学,更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象征和印证,古代文学是古代人背后艰辛创作的文学结果,它代表着古代人的内心向往,更代表了民族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由于全球一体化,西方的文化不断涌入我国,给我国人们不小的影响和冲击,为了避免越来越强的文化冲击,本民族的文化逐渐同化甚至消失的可能性。当代人需要利用古代文化带来的价值树立文化自信,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文化,它是对于一个民族保存自己独有的民族特色有着重要重要意义。但是,在民族特色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人们也需要明辨是非,不能全部照搬吸收,对古代文学要吸取其有特色的部分,抛弃其糟糠的部分,与当代社会的文学文化有效融合,从而形成更自由民主符合当代潮流的民族文化。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文学即使历经了千年的历史长河,但仍然对当代社会从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力,中国古代文学对当代文学产生的价值无论从内部的还是从外在的都有着关键意义,对当代文化层面、当代育人层面以及社会应用层面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价值和内涵。因此,只有准确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价值以及它带给当代文学的基本价值,才能在文学的传承和发展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引用古代文学作品并进行加以创造,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为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段御宇.我国古代文学文化价值的当代价值解读[J].青年文学家,2017,(32):89.DOI:10.3969/j.issn.002-2139.2017.32.0

66.

[2]徐珮.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代的价值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38(z1):136-138.

[3]吴程玉.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代的价值解析[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7,(2):74.DOI:10.3969/j.issn.0476-031X.2017.02

.044.

[4]王兴铭.浅谈中国古代文学对当代社会的多元化影响[J].魅力中国,2017,(12):230-231.DOI:10.3969/j.issn.1673-09

92.2017.12.219.

(作者介绍:陈粟,苏州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专业为古代文学)

高校古代文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国学是一门综合类的课程,不仅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而且这些文化知识存在一定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经过几千年积累和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历史的优秀文化思想,在今天依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学和古代文学思想一脉相承,它们都根植于中国历史,带着中华民族的深深印记,在内容上也具有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国学;古代文学;思想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研究范畴比较广泛,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和作家以及他们是如何理解文学,因此中国古代文学思想是一门交叉性比较强的学科,不仅涉及到文学和历史,而且还涉及到哲学思想,如果要学好这门学科,首先要将文学、史学、哲学之间的壁垒打通,这也是研究古代文学思想的先决条件。

一、国学概述

国学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它的概念比较广泛,由于个人见解不同,各个国学大师对其也有各自的理解,一般而言国学涵盖了中国古代的思想、历史、哲学、地理、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美术、音乐、术数、医学、宗教、星象以及建筑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也泛指中国的古代学说。“国学”这一词真正起源于清代末期,主要是和相对于当时传入中国的“西学”和“新学”等西方文化思想和学术而言,是中国所固有的传统学术,我们称之为“国学”[1]。

二、古代文学思想

古代文学思想包含在古代文学作品当中,文学作品是思想的载体,文学思想是文学作品的精髓之所在。一般而言,文学作品主要有经、史、子、集四大类,要了解和掌握古代文学思想就要熟悉经、史、子、集,这是学习古代文学思想的基础[2]。首先,“经”是国学的核心,也是古代文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收录了儒家思想的“十三经”,儒家思想在古代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更对后期的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影响;其次,“史”主要是指史书,主要有正史、编年史、杂史、别史等十五类。在史书中记载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看法,蕴含有丰富的思想;再次,“子”就是关于诸子百家的著作和类书,有道家、佛家、儒家、医学、法家等十四类思想;最后,“集”收录了诗词的总集和专集,主要有楚辞、别集、总集、诗评、词曲等五大类。

三、国学和古代文学思想的关系

(一)国学与古代文学思想在内容上互相渗透

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在内容上国学和古代文学思想互相渗透,有许多的相同之处。因此,在学习古代文学思想时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将国学的相关知识引入到古代文学思想当中,通过对国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各个学派的思想,并将这些思想进行梳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思想。同样的,在学习国学的时候,也可以将古代文学思想与国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通过对古代文学思想加深对国学的理解,便于国学知识被学生易于接受。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国学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例如,在学习两汉经学时,经学是研究孔子著作以及其他儒家经典所形成的学说,如《诗》、《书》、《礼》、《易》、《乐》、《春秋》等[3]。这一时期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经学兴盛起来。在西汉早期,占有统治地位的是黄老之学,直到汉武帝时在董仲舒的倡导下,将儒家思想作为主体,儒学思想成为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并逐渐渗透到普通民众之中。学者在研究汉代经学时根据其核心思想的不同可以分为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但是,由于它们都是基于儒家思想,在思想上具有一致性,这些重要思想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汉代文学思想。

(二)国学是体现古代文学思想的主要工具

国学和古代文学作品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在解析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了解作者创作时的思想感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政治经济情况,这些都是国学的主要研究范畴,通过国学的学习可以凸显出文学作品的思想。此时,国学充当了学习古代文学思想的工具,起到引导学习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庄子》时,为了突显出其中的“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等道家思想,可以在学习之前先了解一些庄子所处的时代以及社会背景。战国时期诸侯混战,为了争霸天下,百姓遭受战争之苦,夫妻离别、家破人亡,庄子不愿意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为一己之私而让百姓痛苦不堪。因此,他选择隐居,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在《齐物论》可以感受他顺应天命、逍遥自得的哲学思想,使我们全面认识和了解庄子的精神世界。

(三)对国学客观公正评价是对古代文学思想正确的认识的基础

由于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因此,在在古代文学作品进行评价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原则,许多文学作品在古代看来是优秀之作,但是在今天看来表现平平;同样,在今日我们看来的佳作在古代并不一定是良作。特别是在当下,许多人并不了解国学的内涵,更无法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因此,对古代文学思想的认证存在偏差。如果能正确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国学,就可以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思想的把握,简而言之,客观公正的评价国学是对古代文学思想正确认识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国学是一门比较综合的科目,它与古代文学思想之间存在诸多交叉,在内容上互相渗透,国学是体现古代文学思想的主要工具,对国学客观公正评价是对古代文学思想正確认识的基础。因此,在学习国学和古代文学思想时,可以将二者进行有机的融合,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同时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高世华.国学与古代文学思想的关系[J].文学教育(下),2015(11):62-62.

[2]龚红林,王兆鹏,朱向红等.师范生国学素养与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改革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5(5):67-71,91.

[3]蔡朔冰.关于国学与古代文学思想关系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7(1):134-135.

高校古代文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关于体育运动的题材,文学是反映中国人从古至今体育生活、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从古至今,体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在社会文化的变迁过程中不断发展,而文学作品将体育文化的内涵用更加通俗与容易传播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发展。研究古代文学中有关体育文化的内容,以及体育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促进,对于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围绕古代文学中关于体育文化的体现,从体育文化和精神的内涵以及体育项目的发展等方面对中国古代的体育文化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体育文化 古代文学 发展

从古至今,体育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方式之一,是人类的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的体育文化是从前人的劳动与战斗的间隙中逐渐独立出来的,并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得以完善与调整,经历了几千年的变迁,得到较为完善的传承与发展并一直保留至今。它不如生产活动、文艺活动等能够留下相对较为清晰的产品、痕迹,因此只能通过一些文献记载窥探当时各种体育活动的掠影。a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出在中国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体育文化在文学作品中,从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中表现了其茁壮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多样化。

一、从古代文学看体育文化的发展

(一)体育活动的萌芽

中国的体育文化起源于生产活动,依附于军事训练。人们将当时的劳动人民在生产活动中经常使用的砍、扎、劈、射等动作,一直运用到后来的军事活动中。《史记》中记载了“轩辕乃习用五兵干戈,以征不享”的场面,这样的记录表明了体育活动因战争活动而展开。另外,在《淮南子》中提到“燧人氏以瓠济水,伏羲氏始乘桴”,从中可以得知,在燧人氏十七岁,就开始使用木筏并在伏羲氏时代就开始使用独木舟。再后来的《帝王世纪》中记载了尧时期出现了击壤,《别录》中提到黄帝发明了蹴鞠、角抵等运动。从中可以窥见体育活动自此开始萌芽并成型。

(二) 体育文化的发展

体育文化虽然萌芽得非常早,但是体育文化从萌芽到成为一种独立的有意识的活动,也经历了很久的发展。在萌芽时期,体育活动虽然依附于生产活动与军事活动,但是其纯粹的运动意义在生产军事活动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是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生产技术的改进,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经济财富开始增加,人们的劳动力活动逐渐变少,人类的活动行为不再只围绕着生存这一唯一目的,而开始有更多的精力与空间投入于生产活动与战争之外,因此随之开始出现了单纯的体育运动和娱乐活动等。b从夏朝到战国时期,体育活动已经开始成了日常的娱乐方式之一。在《礼记·正义》中描写到“孔子射于瞿相之圃,观者如堵墙”,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孔子与当时的百姓们都十分重视体育活动。《诗经·竹竿》中就有诗句“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我们从中即可以看出当时的百姓已经开始有了通过划船这种体育运动来排解心中忧愁痛苦的意识。

(三) 体育文化的定型

中国的体育文化大约在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经逐渐定型,体育运动开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活动之一,也不再依附于生产与军事活动,而开始独立出来,成为单纯的体育运动,甚至开始将体育活动中的某些运动项目作为官职称谓,如秦朝将“射”作为一种官职称谓,在 《文献通考》中写到秦在统一六国之后的阅军大典之中,将角作为大典中的内容之一,从中可以看到体育活动在当时的重要性。在《汉书》中也记录了“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的宏大场景,表现了体育活动在当时已经十分普遍。在《后汉书》中也一一整理了射法、剑道、蹴鞠、手搏等各种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十分详细地刻画了体育活动在当时的发展现状。

(四) 体育文化的繁荣

随着我国古代经济开始繁荣,政治、文化等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的情况下,体育活动逐渐成了一种流行的娱乐模式,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运动形式,例如荡秋千、风筝、空竹、踢毽子、棋牌等。三国时期的曹植,就写过关于空竹的诗歌《空竹赋》。在《事物纪原》中也记载了关于踢毽子的场景,体育运动也不仅仅局限于达官贵人,而开始深入普通群众百姓,俨然成为了全民运动。特别是从隋唐之后,体育运动更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全唐诗》中就有二十多首关于打马球的诗歌,在《旧唐书》《新唐书》等历史文献中,也有许多关于唐朝人民参与体育竞技的记载,甚至出现女性参与体育活动的英姿。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创造性地开创了“武科举”,更是大大促进了体育运动的发展。在宋朝,开始开办武学,这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民间体育的发展。这样的盛况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体育文化在当时的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背景下得到了极大的推进与发展。

二、体育文化的精神与内涵

(一) 以德为本的礼仪风范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大国,就连体育活动也与礼仪规范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体育运动有着不可或缺的竞技精神,但同时我国古代的体育文化更讲究体育活动参与者的礼仪道德与品质。《礼记》中记载:“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从中可见,在当时人们的体育活动并不僅仅是围绕着成绩和名次,而更加注重进退接言的礼仪风范。人们在体育运动中,不仅仅以名次为目的,更是希望在竞技过程中,获取经验,发现自己的不足,方可更好地完善自己。这样的体育精神也能够彰显中国的大国风范。

(二) 动以养身的保健目的

中国的体育运动精神与西方不同,西方注重竞技,以比赛结果为目的,而中国则更多强调动静结合,借助运动来保养生命,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同样也伴随着养生保健的发展。早在庄子时期,庄子就强调通过动以养身、主张通过体育运动来锻炼身体,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在《后汉书》中记载了华佗创造的五禽戏,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鹤这五种禽兽的形态和动作所创造的体操以强健身体。五禽戏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健身体操的代表,关于五禽戏的功效,也能够从《后汉书》中窥探一二:“身有不快,起做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展现了五禽戏的强身健体功效。c除此之外,太极拳的创造也展现出了一种浓厚的生命精神,太极拳主张在动静之中实现道法自然,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这种动以养身的运动方式不仅从肢体上进行活动,同时也兼顾到了身体内部的运转,由内而外地进行锻炼。

(三) 军事强国的家国情怀

在各朝代的兴衰变迁之中,军事战争是国家常常面临的危机,因此应运而生了军事强国的国家战略,这种战略也推进了军事体育活动的发展。“射、御”这两种运动项目,是我国古代六艺中重要的两项,这两项具体指代射箭技术和骑御技术,所以可见其在古代社會中重要的地位。“射、御”运动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其能够体现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两者都与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能够用其训练军队,提高军队的作战水平。在《水浒传》中,就着重强调了“青面兽”杨志、“小李广”花荣等过人的骑射技艺,并且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唐代时期,李世民也强调军事力量对于国家的重要程度,随后在武则天的统治中更是开创了武举制度,将军事强国这一战略贯彻到底,推动了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精神也在当时得以传播。

三、各时代文学作品中对体育文化的表现

(一)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育文化

唐代的诗歌创作十分丰富,对于体育活动的描写也并不鲜见。这些诗歌有对体育运动激烈的竞技、热烈的气氛的描写,也有对社会上的体育运动习俗的描绘,很多诗歌都通过体育运动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唐代的政治较为开明,因此唐代体育运动的发展也较为鼎盛。在《全唐诗》中有一千多首诗是对体育活动和体育文化的描写。唐代流行球类运动,因此关于球类运动的诗歌较多,例如蔡孚的《打球篇》、王建的《宫词》等对马球的描述。而在韦应物的《寒食》、王维的《寒食城东及事》等诗歌中,则提到了另一种球类运动——蹴鞠。诗人们描述“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一幅蹴鞠如同飞鸟一般直上天空,人们还在一旁热烈地荡着秋千。唐代薛胜在《拔河赋》中则重现了百姓拔河的热闹场面,这种运动的场景生动地表现了盛唐时代全民运动的和谐景象。

(二) 宋代文学作品中的体育文化

宋代的文学作品中,对蹴鞠这种运动的描写较多,因为宋代人喜爱蹴鞠因此文学创作也常常围绕着蹴鞠展开。甚至在《文献通考》中记载着女性蹴鞠的活动场景,足以见得蹴鞠在宋代的重要地位。同样受人喜爱的还有宋徽宗的《念奴娇》中提到的跳丸,还有宋词《水调歌头》中的击球,也就是马球。南宋时期,跳水运动也十分兴盛,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有人们利用秋千进行跳水的描写,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非常纯熟的跳水方法。同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总之,在宋代经济发达、人民安居乐业的背景下,体育文化在宋代的发展也十分繁荣。

(三) 元明清文学作品中的体育文化

在元明清的戏曲、小说中,也不乏关于体育运动的描写。在《水浒传》中就设计了骑射、游泳、踢球、拳击、举重等各种体育运动。例如文中详细介绍了高俅的蹴鞠技艺,以及高俅陪伴宋徽宗踢球的场景,并因此获得了皇帝的赏识,从而一步登天,权倾朝野,表现了蹴鞠这种体育运动在当时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元代张可久的《气球》中也生动地刻画了蹴鞠时惊险刺激的场面。明代《宝剑记》以及清代《金瓶梅》中也有关于蹴鞠的描写,在《宝剑记》中甚至将蹴鞠与舞蹈相结合,表现了体育运动的多元化发展。在《红楼梦》中也出现了许多放风筝、下围棋等体育活动的场景,足以看出体育运动的发展状况。

四、结束语

中国的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文学作品中关于体育文化的描述也数不胜数,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面貌。各种流传下来的经典文学作品,从体育文化的角度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探索,从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对体育精神进行探索与分析,加之对各个时代的各种文学作品中对于体育文化的描述进行剖析,能够让我们对古代劳动人民通过智慧与辛勤劳动创造的多样化的体育运动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从这些历史作品中取其精华,将体育文化中符合当代社会价值观的部分加以传承与发扬,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与体育精神加以挖掘、宣传,让现代人能够有更加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和提升意识,向后人展示中国繁华、丰富与厚重的文化历史。

a 王振超:《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体育文化活动的描写探析》,《语文建设》2013年第29期。

b 侯秋香:《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育文化展现》,《芒种:下半月》 2015年第12期。

c 栾云祺、徐莉姝:《 从古代文学作品中看中国体育文化》,《语文建设》2012年第16期。

作 者: 余晓玲,硕士,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学。

编 辑: 张晴 E-mail: zqmz0601@163.com

上一篇:物理教学设置论文范文下一篇:恶与人性试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