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审计方向范文

2023-09-21

会计学审计方向范文第1篇

统计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教学或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能熟 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金融和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市场研究、质量控制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研究、 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现在,中国的经济将和世界融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统计提供更多的统计方法,社会科学本身 不断地向细分化与定量化发展,也要求统计能提供更有效的调查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这样一来,社会对统计人才的要求就更多了,这种社会需求,促使统计学专 业的教育发展已迫在眉捷。而且,由于国际化的产生,中国的统计学专业也要和国际接轨,以便于更好地为宏观和微观主体服务。就以上而言,统计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将会有三种。

第一、本专业要改进和完善国民经济的换算体系,逐步与联合国SNA接轨。随着数学的发展,本专业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数学方法。本专 业的新分支或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边缘学科将形成,新分支如抽样理论,非参数统计,多变量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边缘学科如经济计量学,工程统计学,天文统 计学等等。今后尤其要借助电子计算机,促使本专业的教学逐步完善。

第二、本专业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官方统计与国际接轨教育,首先是统计标准体系的接轨,其次是统计调查方法的国际化,再次是调查表设计的国际化,统计指标计算方法的国际化,再次是统计信息发布的国际化,最后是严格遵循为调查者保密的原则。第

三、本专业要着力于改进有关统计指标体系的教学。包括清理现行统计指标体系,规范统计指标的名称、定义、口径及计算方法,使之尽量与国际通用标准一 致。计算一些派生指标,以反映我国经济,特别是服务业的现状。进一步加强“三资”统计,了解外资进入我国的情况,为宏观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中国经济发展的对外合作度明显增大,风险也随之增加,各个贸易、外资独资、合资伙伴出现得越多,风险就会越大,因而,统计学专业的教学,将加大力培养人才,尽快建立健全我国国民经济运作的安全预警监测系统,以保障国家的安全。

二、统计学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是研究现象总体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这种现象包括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因而,就业范围很单一,或者到国家政府的各级统计局工作,或者到各高校的 统计系做教师。虽然统计专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很迅速,包括的内容也很繁杂,但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却不太理想,人才需求情况是“供大于求”, 统计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主要从事人口数量、土地数量、财富、国民生产总值、军事等方面的统计工

作。

如果是统计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工作方向是:政府统计调查系统,各类企业统计、会计、经济分析师岗位、企管岗位等,教育系统专业教师,研究单位研究员等。 如果已经有了一定工作经验(5年以上),根据个人情况,工作方向更宽,如:上述岗位的领导、专家等,因统计专业的易于融通其他专业的特点,在经济类部门、企业中可以做到任选岗位,关键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强,如:邱晓华能够达到正部级,各省市有一大批统计出身的处级以上干部,企业中更多是企业管理的骨干力量。大学期间争取机会去银行、保险公司、证券投资公司去实习一下,对于毕业找工作很有好处。

统计学Statistics专业毕业生,国内和国外主要从事的职业:

簿记员、会计和审计员出纳员证券、期货以及理财服务代理商文职人员 精算师福利管理员预算分析成本估算数据库管理器财务经理投资分析师数学家数值分析薪资管理经理统计师

三、统计相关证件的报考条件

统计有两种证 1统计从业资格证:是从事统计工作的上岗证 2统计师:分为初中高,是专业技术职称

统计从业资格证需要通过《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和《统计法基础知识》两门考试,考试成绩2年内有效,即在2年内通过这两门就可以申请统计从业资格证了。

1.报名参加统计专业初、中级资格考试,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

(2)热爱统计工作,能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任务,遵守职业道德。

2.报名参加统计专业初级资格考试人员,还必须具备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根据人事部办公厅《关于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安排和考试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厅发〔2004〕45号)文件精神,应届毕业生参加本统计专业初级资格考试的,在报名时,对尚未获得学历证书的应届毕业生,须持能够证明其在考试可毕业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等)和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证明,到报名点进行报名。

3.报名参加统计专业中级资格考试人员,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六年;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四年。

(2)获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结业,从事专业工作满二年。

(3)获硕士学位,从事专业工作满一年;获博士学位。

(4)实行资格考试制度前,已担任统计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符合上述第1条基本条件中规定的要求,如本人自愿,也可参加统计专业中级资格考试。

4.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从事专业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报名人员取得学历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其截止日期为2005年底。

5.根据人事部《关于做好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内地统一举行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9号)文件精神,自2005起,凡符合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有关规定的香港、澳门居民,均可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报名参加相应专业考试

参加高级统计师资格评审的人员,在担任统计师专业职务或者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统计师、会计师、审计师或者经济师资格(以下简称中级资格)后,应当具备本条件

一、

二、三项中的各项条件。

(一)、主持或者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统计业务工作项目

1.设计1项国家级、省部级或者2项地市级综合性、常规性的统计调查方案。

2.组织实施1项国家级、2项省部级或者3项地市级较大规模的统计调查项目;或者在县级机构、企事业单位,组织实施5项国家、上级下达或者自行设计的统计调查项目。

3.组织编辑3本(年)全国、全行业(部门)、省级统计资料,或者4本(年)地市级统计资料;或者5本(年)县级、企事业单位统计资料。

4.完成1项国家级、省部级或者2项地市级科研课题研究项目。

(二)、主持或者作为主要参加者,取得统计工作业绩成果

1.在本单位、本专业工作期间,2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三等以上奖项,或者3次获得地市级二等以上奖项,或者4次获得行业主管部门的专项奖励。

2.设计的1项统计调查方案被国家级或者省部级主管部门采纳;或者设计的2项统计调查方案被地市级主管部门采纳。

3.编辑的统计资料2次获得省部级二等以上奖项;或者3次获得省部级三等以上奖项。

4.完成的科研课题研究成果或者撰写的统计分析报告,1 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二等以上奖项,或者2次获得国家级或者省部级三等以上奖项;或者研究成果、政策建议3次被主管部门采纳,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经两位以上高级统计师鉴定,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及应用价值的统计或者相近专业研究成果

1.在正式出版社出版了有统一书号(ISBN)的统计或者相近专业著作(译著),本人独立撰写不少于5万字;或者参加编写已投入使用的统计或者相关专业书籍,本人独立撰写不少于8万字(对未注明作者撰写章节的书籍、著作,不能作为研究成果)。

2.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核心类报纸、期刊上,或者在有国际统一刊号(ISSN)的国外报纸、期刊上发表独立完成的统计或者相关专业论文、统计分析报告不少于2篇(每篇不少于2000字,下同)。

3.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非核心类报纸、期刊上发表独立完成的统计或者相近专业论文、统计分析报告不少于3篇。

4.在省部级内部刊物上发表的独立完成的统计分析报告、课题研究报告不少于5篇;或者在地市级综合刊物上发表独立完成的统计分析报告、课题研究不少于7篇。

注:本条件中有关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奖项的要求,是指颁布奖项或者作出奖

励决定单位的级别。

四、统计局

(一)统计局的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的主要职责是:

1.承担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及时的责任。制定统计政策、规划、全国基本统计制度和国家统计标准,起草统计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指导全国统计工作。

2.建立健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拟订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组织实施全国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全国投入产出调查,核算全国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内生产总值,汇编提供国民经济核算资料,监督管理各地区国民经济核算工作。

3.会同有关部门拟订重大国情国力普查计划、方案,组织实施全国人口、经济、农业等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汇总、整理和提供有关国情国力方面的统计数据。

4.组织实施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社会福利业等统计调查,收集、汇总、整理和提供有关调查的统计数据,综合整理和提供地质勘查、旅游、交通运输、邮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等全国性基本统计数据。

5.组织实施能源、投资、消费、价格、收入、科技、人口、劳动力、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环境基本状况等统计调查,收集、汇总、整理和提供有关调查的统计数据,综合整理和提供资源、房屋、对外贸易、对外经济等全国性基本统计数据。

6.组织各地区、各部门的经济、社会、科技和资源环境统计调查,统一核定、管理、公布全国性基本统计资料,定期发布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信息,组织建立服务业统计信息共享制度和发布制度。

7.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资源环境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向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

8.审批部门统计标准,依法审批或者备案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指导专业统计基础工作、统计基层业务基础建设,组织建立服务业统计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审核、监控和评估制度,开展对重要统计数据的审核、监控和评估,依法监督管理涉外调查活动。

9.协助地方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局长和副局长,指导全国统计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管理全国统计专业资格考试、职务评聘和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监督管理地方政府统计部门由中央财政提供的统计经费和专项基本建设投资。

10.建立并管理国家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和统计数据库系统,组织制定各地区、各部门统计数据库和网络的基本标准和运行规则,指导地方统计信息化系统建设。

11.收集、整理国际统计数据,组织实施统计工作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组织实施国际间统计资料交换和统计交流合作项目。

12.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怎样进统计局

会计学审计方向范文第2篇

1. 会计具有重要地位

一般人认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广泛运用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在各方面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代替了会计人员的手工劳动,不需要现在这么多的会计人员,这些多余的会计人员,应从会计的核算工作转向会计的管理工作,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更好地为发展经济服务。在这种条件下,会计更重要。所以,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1.1会计的重心在管理

会计工作不等同于会计核算工作,它包括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管理工作两个方面。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会计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会计管理的任务,在于通过对经济活动的会计管理,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和做好财务决策,编制财务计划并组织财务活动,控制消耗并监督企业经济行为,检查财务计划执行情况和遵纪守法情况,考核经营业绩,分析执行情况,挖掘潜力,提出措施,以便促进企业、事业等单位提高经济效益。

1.2建立管理型会计模式

在发展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的重心在管理,需要建立以会计管理为核心的会计模式。人类社会进入以知识为特征的经济发展阶段,将使市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需要建立面向市场的会计模式: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要强化内部管理,严格监督,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相应地需要建立强化会计管理的会计模式;政府部门通过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和经济杠杆等,对企业进行调节和规范经营活动,而不是直接干预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地需要建立宏观调控与微观自主相协调的会计模式;企业要进入世界大市场,参与国际流通,发展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和技术交往,相应地需要建立面向市场、面向国际的知识管理型的企业会计模式。管理型会计模式的基本框架是:建立调控型的会计组织系统;建立开放型的会计信息系统;建立知识型的会计管理系统;建立服务型的会计市场系统;建立竞争型的人才系统。

1.3会计要逐步实现现代化

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当然各行各业都要实现现代化,其中也包括会计工作要实现现代化。会计现代化是指广泛、系统地运用先进、科学、规范的会计理论、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所进行的会计工作。

2. 会计核算向多方面、高质量方向发展

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的管理,将促进会计核算向多方面、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2.1会计核算集中化

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的发展与国内外的各个方面发生着紧密的联系,相应需要会计核算的集中化。它要求会计核算的制度要集中统一制定、分级管理,对经济活动的核算,要集中全面决算、分级辅助核算。

2.2会计核算信息化

会计核算是一个开放型的信息系统,会计核算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网络进行的,通过网络生成和传递各种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重要性,要求会计核算生成和提供的会计信息是真实的、全面的、有用的和及时的。

2.3会计核算规范化

会计核算内容的扩大、复杂和多方面,需要核算规范化。会计核算规范化,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为进行会计核算而采用具有标准性、统一性和一致性要求的手段、措施和途径。在会计核算规范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实行。《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2.4会计核算法制化

依法治国当然包括依法治理会计工作,会计核算要法制化。会计核算法制化是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核算法制化的基本特征是会计核算工作依法进行的全面性和强制性。

2.5会计核算国际化

会计核算国际化是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为完成会计核算任务而采用具有国际的相应性、规范性、可比性和适用性的手段、措施和途径。应该指出,会计工作具有国际性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通过借鉴、协调和统一来达到。会计核算国际化是与国际会计协调的过程。

3. 会计管理向全方位、知识管理方向发展

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的管理,将促进会计管理(财务管理)向全方位、知识管理的方向發展。

3.1会计系统重视系统管理

会计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会计系统既是一个封闭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系统,它的运行受系统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会计管理要重视系统管理,即对会计系统的整体进行全面管理。 会计重视系统管理,是全面的管理,但同时,也要注意全面管理中的重点管理,即管理中心——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3.2会计管理重视人本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是经济实力、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竞争,而这些竞争最终又是人才的竞争。重视对人的管理,是管理之根本。

3.3会计管理重视战略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的最显著特征,是加强发展战略研究,实施战略管理。企业要适应市场,制定和实施明确的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依据企业的战略,相应要研究会计战略。会计管理重视战略管理就是重视财务战略管理。

3.4会计管理重视无形资产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从对有形资产管理转而重点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由于投资“无形化”,使企业形成大量无形资产,而这些无形资产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因而,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实际是对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的管理。

3.5会计管理重视内部管理

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重视内部管理。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满足企业内部经济机制的需要,建立企业会计管理系统。企业会计管理系统,包括开展会计预测、会计决策、财务计划、会计控制、会计检查、会计考核和会计分析等工作,以便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4. 会计发展在于创新

新世纪会计的发展,关键在于创新。

会计要创新,必须要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要从一切不切实际的条件、框框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采用辩证法,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提高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鸡东县平阳镇政府)

会计学审计方向范文第3篇

班级工作总结

全省烟草局(公司)系统第二轮第十九期干部培训班在省局(公司)党组的亲切关怀下,在人事劳资处的具体指导下,在山东烟草职工培训中心精心组织下于2012年5月8日开班,经过一个月紧张而又充实的全脱产集中培训,按教学计划圆满完成全部课程,至6月1日顺利结业。参训学员珍惜机遇、勤奋学习、更新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启迪了思维,提升了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培训学习工作总结如下。现将培训班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总结这期干部班,主要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学员素质高。财务审计班69名学员很多同志都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和后备干部的培养对象,分布于财务和审计各个岗位。

二、学习干劲高,学习风气浓。每名学员都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并把它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服务本领的一个难得机遇,争分夺秒,互帮互学,在两个班级形成了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真正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增长了本领。有的学员不明白的问题不放过,主动找老师请教;有的学员举一反三,将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任课老师讲的理论问题结合,使自已在认识上有了很大升华。在学习的同时,广大学员积极给合工作实际撰写论文,所有学员都及时上交了论文。

三、组织管理严格,自我约束力强。省局(公司)和培训中心对这期培训班非常重视,开班之初就提出了“学习无小事,生活无大事”的办学要求。班级在开班之初就及时建立了临时党支部和班委,组织学习了《全省烟草局(公司)系统干部培训班学员管理规定》。临时党支部和班委会成员充分发挥作用,认真负责,积极工作,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各位学员认真执行培训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有的学员因单位或家庭问题必须请假的,均按学校规定办理请消假手续。处处以集体为重,表现出了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充分展现了干训班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精神风貌。

四、党员起到了很大的模范带头作用。本班有党员多人,并成立临时党支部,在学习、管理、文体活动等方面,党员同志都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五、班级氛围团结和谐。学员们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相互取长补短。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口音、不同的生活习惯,在干训班都不是障碍,整个第二轮十九期培训班形成了一种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六、班级的主要亮点:

1、十九期财务班认真学习省局(公司)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讲话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本次培训当中去,一方不断提高专业知识素养,另一方面努力打造过硬的政治水平,为今后实现“卷烟上水平”和“走在全国前列”作出自己的贡献。

2、学习感恩、学会感恩。在本次培训过程中财务班通过感恩教育的学习,学员们懂得感恩,感恩从身边做起,通过组织母亲节感恩活动,同学们加强了对母亲、母爱的理解,深深体会到了感恩的情怀、感恩的心。

3、学员们在学习、生活之余,组织了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定点投篮比赛、两班篮球赛、羽毛球比赛、爬山等等,都丰富了整期的培训生活,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感情。

4、通过本次培训,财务班的同学们之间加强了沟通与联系,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加强业务研讨与研究,通过交流各地市的工作方法与经验,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素质。

会计学审计方向范文第4篇

管理会计学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 实现企业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一种管理手段, 是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 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入加工和再利用, 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后现代就是站在现代之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研究问题, 后现代性反思就是对于现代性的自我反省, 通过思考问题着眼于对未来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探讨, 人们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促进了反思的形成, 不反思就不会进取, 不反思就不会出新。在管理会计学上, 企业着需要从管理会计学上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提供管理水平, 对其进行后现代性的反思是必须所具备的一种态度。

2 当代管理会计学发展中后现代反思的必要性

经济的繁荣带来现代企业的激烈竞争, 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 如何做好企业内部的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管理会计学在企业的运用能够很好地帮助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 促进企业良好的发展。企业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 管理会计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进行拓展, 而运用后现代的眼光对管理会计学进行反思是对管理会计学的一种发展和延伸, 弄过后现代性反思, 从而明确管会计学应该怎么样发展, 应该往哪方面发展, 这些问题的研究是相关学者所必须要研究的话题。运用后现代性的严管去对其问题进行审视, 将人类哲学融入管理会计学之中, 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用现代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理论去探索, 将管理会计学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使其能够获得更大范围的影响和引用, 帮助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3 管理会计学应用的现状

管理会计学作为向企业的惊到阿哲和管理者提供管理信息的会计学分支, 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是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它的应用方向来看, 其基本内容是围绕着标准成本控制、预算控制、预算决策等更方便的开展的。目前管理会计学在我国企业的表现大多在于管理机构的设置, 为企业提供一些具有参考性的价值信息, 帮助企业决策投资方向以及效果的评价, 但从企业发展的现状来看, 管理会计学的应用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 已经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开始对管理会计学进行实际的运用, 但这些运用大多都是初步的应用, 对于管理会计学的研究还没有进行深入, 大多数停留在如何帮助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提升经济效益上, 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涉及较少, 各方面的运行也比较零散, 尚未形成一定体系, 彼此之间缺乏一定的联系, 对于管理会计学帮助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定位还较为模糊, 没有发挥到其应有效果。

4 当代管理会计学发展方向中的后现代性反思

4.1 管理会计学向战略管理会计方向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市场的逐步形成,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格局开始出现, 大量的高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发展高新科技产业成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科技改变生活, 科技改变经济的理念得到了深入人心的发展, 在人们大力发展科技经济的同时却也忽略了人的精神价值, 一个企业的长久战略发展不仅仅要满足人们生活需求, 也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作为经济科学的管理会计学, 需要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从战略性的高度营造一个长远的规范, 帮助企业进行明确的定位, 通过对全球经济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 为企业提供最优化的发展决策, 帮助企业制定未来的战略行动方案。

4.2 生态化的发展方向

生态环境问题是现在全球高度重视的问题, 人类生活的地方只有一个地球, 如果企业的发展影响到生态环境, 就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问题,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展方向, 因此在企业的发展上, 应该注重未来的发展,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 实现长久发展。管理会计学在生态环境上也应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帮助企业规划合理的生态管理, 将影响环境的因素加入到生态管理模式中去, 以理性的思维方式制定生产计划和发展计划, 将多个可行性预测方案中的生态管理进行比较与分析, 从中找出一个具有较低投资风险, 较高收益回报的方案实施, 确保进行最优化的生态管理, 促进企业能顾长久的发展下去。

5 结语

在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背景下, 如何保证企业自身能够众多行业中脱颖而出?产品服务的方向是关键所在, 如何保证企业能能够获得长久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的研究是关键。在当代管理会计学发展方向的研究过程中, 运用后现代性的思想对企业的现状发展进行反思, 嫩够很好的帮助企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 使得企业能够获得长远的发展。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全球经济已经走向了一体化的道路, 这给经济的发展带了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 人们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多, 管理会计学作为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人们需要用后现代的眼光去对管理会计学进行新的审视和思考。

关键词:管理会计学,发展方向,后现代性反思

参考文献

[1] 张存彦, 贾静茹, 刘宇鹏, 王俊芹.管理会计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论坛, 2006 (8) .

会计学审计方向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统计学专业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确定了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探讨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模式和改革措施,并指出在改革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及统计学专业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统计学 人才培养 研究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需要对统计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统计学专业优秀人才显得十分迫切。本文试图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通过对统计学专业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确定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探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提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模式,对统计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并指出在改革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及统计学专业未来发展方向。

一、统计学专业教学现状

笔者采取调查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走访同类高校、本专业实践基地以及与用人单位座谈、访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等,结合学生座谈会、会议交流和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调研了河南科技大学统计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情况、实践性教学环节、综合素质培养等相关方面的具体实施情况。按照人才培养规格,突出“加強基础,拓宽专业,强化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思想,立足现行的和教学内容编写调查问卷,分别发给大三、大四同学以及毕业生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5份,回收率达85%。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后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同学们非常关心本专业毕业去向问题,如对统计学专业将来“能干什么,会干什么”、在什么样的单位就业等。他们急切盼望能够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第二,对专业认识较模糊。第三,对自身专业知识掌握程度12.79%学生感觉较好,47.62%处于中等水平,42.86%不自信,感到在知识的掌握上有欠缺。第四,关于自身实践动手能力,17.34%学生认为较强,38.37%的处于一般,34.88%为自己打分一般,9.3%认为自己较差。第五,对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12,2%学生感觉较好,48,78%处于中等水平,32.93%感觉一般。

二、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结合调查结果考察统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科划分看,统计学归属理学类专业,可是鉴于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适应市场需要成为人才培养的第一标准,笔者认为统计学专业应该围绕“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运用相关软件和IT网络从事统计调查分析、统计信息管理、数据挖掘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确立“立足理学基础、拓展人文社科素养,夯实基础知识、拓宽专业口径,实行模块培养、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立足“理学类学科与经济学类学科的相互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相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导思想,研究实施教学内容体系、课程设置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多层面的统计学专业分类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过程的结构框图如图1。

三、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优化课程体系,适应人才培养需要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体现“V2人为本”的精神,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调整重组相关学科,优化整合课程结构。拓展强化实践技能,注重实施创新教育,结合学科、专业建设情况整个课程体系构建为:“四个平台,八个模块”,即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知识平台、创新教育平台;进一步细化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选修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实践性教育模块、素质教育模块。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模式基本框架如图2。

四项平台之间不能相互代替和交叉,如例,公共选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不能相互代替,是全体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块的专业实习、毕业论文是全体学生必须完成的。素质教育模块分为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体育、管理经济、其他五类课程。

从三年级开始,根据专业发展将课程分为数理模块、应用模块;根据能力和兴趣将学生分为提高型和应用型两类人才分别培养,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强化计算机和外语等基本素质和技能,按照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层次、课程模块,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模块,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为因材施教创造条件。

(二)优化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色

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根据学生能力和兴趣将按照提高型和应用型两类人才分别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由此整合教学内容,统筹兼顾。具体如下:

优化整体课程结构。按照提高型和应用型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逐步修订教学计划,从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内容、实践性环节上,全面构筑新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发展构建层次、课程模块,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模块;从教学内容上揭示各课程之间相互关系,从必修课、选修课、限选课等设置上科学安排模块课程,实现多种课程形态有机结合,为因材施教创造条件。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培养方案,认真研究各学期的课程安排,本着“拓宽知识,保证基础,提高素质,重在应用”的原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进行课程建设,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统筹考虑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讲那些内容,讲到什么程度,从而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性。例如,在讲述回归分析这门课程时,重心在理论,而统计预测与决策这门课中,重点在于应用理论进行分析。

强化基础,突出特色,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在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结合所学方法,用SPSS、EVIEWS、SAS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在增强描述性统计和市场调查能力基础上,转为以推断统计学为主,彰显数理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特色,以企事业单位的财政、金融、保险、统计、咨询公司等部门为主构建专业性教学实践基地,增强专业实践能力。

(三)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适应统计学科的发展特点,结合专业教学课程进展展开专题课程设计,与社会上信息咨询公司、数据与信息处理机构及政府部门的“农调队”、“城调队”等开门办学,广泛合作,提高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构建设置合理、内容翔实的实践教学模块,创建一批适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习的实践教学基地;搞好以计算机为工具、以数学统计软件为内容的实验教学改革,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数理统计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实现高校、企事业单位和学生多方受益的统计学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包括四个环节和

八个模块。四个环节主要指基本素质环节、基础技能环节、专业技能环節、综合训练环节。基本素质环节主要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为主,培养本专业学生团队精神和创业意识;基础技能环节和专业技能环节主要培养本专业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综合把握和运用本学科知识;综合训练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强化学生综合实习、创造性科研训练、探索性思维能力。八个模块主要包括素质拓展模块、基础技能模块、专业训练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专业综合能力模块、综合实习模块、科研训练模块、科技创新模块。这八个模块是四个环节的具体内容体现。其中,素质拓展模块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有助于个人发展的良好个性品质。基础技能模块专业训练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专业综合能力模块目的是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为学生构建面向专业生产和实际应用的训练平台,受到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实用技术方面的训练。综合实习模块主要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和工程技能的认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由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个实践层次构成。科研训练模块和科技创新模块主要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的训练,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突出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包括大学生科研立项(如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科技创新竞赛(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

四、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是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培养目标。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依据现代统计学教育理念、国家统计行业技能资格以及各层次人才的专业特点,更新教育观念,修订完善统计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相应的培养方案,构筑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对比较优秀的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获得理学获经济学学士和本科毕业学历外,还要获得统计师或调查分析师资格。

二是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在构建层次课程模块的基础上,在不同的模块和层次类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各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宽广的知识平台。包括采用现代教育手段、采取课程需要的教学方法。

三是做好教学反馈,确保人才质量。在各教学环节上严格落实校、院两级督导制度,定期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实施对模块教学与层次教育、课程教学与基地建设的质量评估;坚持各项教学检查制度。健全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评估测评体系,全面监控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密切关注新模式的运行效果,及时反馈教育教学质量,为确保统计学人才培养质量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根据提高型和应用型的多元化人才分类培养要求,加强主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总之,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应实现“三个结合”。首先,理科与经济学科结合。根据专业发展构建提高型和应用型两类层次,构筑数理学和经济学两类课程模块,从单科走向综合。其次,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结合。到企事业单位和财政、金融、保险、统计等部门为主的专业性教学实践基地,运用所学统计学知识进行数据分析,彰显数理统计学和经济统计学特色,从校内走向校外。最后,专业教育与技术资格教育结合。通过学习学生既可获得统计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或者经济学学士学位,又可获得具有理论和实际操作实务的初级和中级统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实现从封闭走向开放。

【作者简介】冯爱芬(1968一 ),女,河南洛阳人,河南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数学教学及应用。

(责编 何田田)

会计学审计方向范文第6篇

[摘 要] 随着我国网络经济不断的发展与进步,资本化市场也日积月累地繁荣壮大,近些年来很多西方国家在会计审计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存在一定的风险,在我国这一问题也依然在发生,而随着社会与科技不断发展前进,对会计审计的监督和风险防范也做出了新调整,然而会计信息化的管理,会计电算化就成为了实际工作中会计审计和防范风险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

[关键词] 电算化;会计审计;监督;风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13. 035

会计是我们社会经济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门,甚至是一个核心。它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也在逐渐完善,由此可见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决定着会计专业的发展水平。而如今会计技能也不断更新进步,会计电算化也是会计人员必须会操作的一门学科,它可以全面地对会计进行核算,因此电算化对审计工作也有新的改善,但也带有一定风险。所以我们要全面了解深刻认识,才能使电算化审计行业顺利进行健康发展。

1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1.1 审计线索的影响

根据传统的老式手工记账法,所有记账、做账、报账等工作都是由会计人员手工填制完成,一些较多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只能通过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汇总编制,虽然方法比较繁琐,但是提供信息的线索还是清晰明了的,由于都是纸质而审计人员只能根据部分资料进行审查或抽样调查。会计电算化就相对不同,它取代了传统的做账方法,将数据具体化完整明了的方式呈现,但电算化都运用计算机网络等方式进行,而现在的审计人员还停留在以前的工作模式,所以导致其没有适应这种信息化管理,这样就影响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内部控制的影响

由于电算化的诞生,一些老式做账的方式方法就逐渐失去了存在价值,原来的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一些较为浪费功夫的工作也都需要纸质手工编制,而现在电算化的运用使这些问题都轻松得以解决,但因为传统的手工做账已被习惯使用,如今转移到电算化网络中来,使传统与现在的内部控制也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把原来的财务部门转移到信息化数据处理部门,这样一来财务人员的工作的监督就逐渐减少。如果不对内部体系进行控制,会计电算化就无法真正取代传统的老式手工记账,这样一来电算化带给人们的方便快捷就无法实现。

2 电算化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会计是企业运行或持续经营必不可少的重要岗位,它的主要职能是货币资金的收、付、转,商品经销的供应、生产、销售的过程。会计电算化作为现阶段比较流行方便的一项新技术,它的主要组成就是计算机与当前电子信息技术的结合。电算化出现在财务领域是跨越时代的转折,它使财务人员轻松完成工作,将财务信息准确有实效性的呈现,也因此大大提高了社会经济企业房展的信息管理水平等。

会计电算化虽然给企业带来很大便利,但面对审计也存在一定风险性,我们常说的审计风险就是审计人员对有问题或是有纰漏的会计资料进行审核,审核中发现漏洞发现原因,有时审计人员并不做出正确严格的评判,而是发表些与事实不符的意见。审计方面出现漏洞一般由两种情况构成,首先是我们通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就完全的依赖网络,计算机也有出现事故的时候,而这中途很容易出现的错报与漏报的可能。其次,我们审计人员自身也是一部分重要因素,没有做到公平公正,对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指出和处理。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推动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技术应用也随之发展。对财务管理审计环境、方法、内容也有变化,这样就使审计工作者在这方面面临很大的挑战,因为由于电算化不断发展,审计也相对应有所变化,同时也会有风险。实际上会计电算化的审计程序比较简单,都是简单易学的,首先会计审计之前要有准备阶段,然后审计过程中有实施阶段,最后通过工程中完成情况作出审计结论。

3 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分析及对策

会计电算化本有的特点就为审计工作增加了难度与风险, 因此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有利可行的电算化下审计工作的办法。

3.1 完善审计准则, 加强人才培养

因为会计电算化对审计方面的方式方法专业技能都有较大的改变,因此我们可以从审计本身出发,根据原有基础上的审计标准和准则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提升,通过实际工作的结合建立新标准新准则,但在编制新标准准则时,也需对电算化应用进行考虑,人才培养方面要考虑周全,对有潜力懂技术可发展的人才一定不要漏失,现有工作人员也要定期进行培训与审核,要保证人才与科技是相互提升共同进步的。

3.2 新建审计内部控制制度

应该根据电算化本身的特点,建立全新制度有针对性的为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能够保证新环境下审计结果的真实准确,在操控方面编制一套完整规范的操作流程,使审计人员无机可乘,能够认真对待以防通过计算机网络的问题实行造假或有隐瞒等现象。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及技能,管理层也不得忽視,企业或部门间有称职的管理人员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审计是对财务部门的再监督,但审计部门的本身也是需要监督控制的,例如任职人员的身份要实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人员管理等方面。

3.3 开发审计市场

对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不断完善,审计工作也要随之发展,根据具体工作,开发新型审计软件。从审计角度来看,增加一些对信息系统化的格式,不断创新才能够做得更好,同时要监管部门也要做好辅助,双方协助没有问题对更新生产都是极大的帮助。

4 结 语

随着会计信息化技术逐渐成熟,电算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还是很良好的,目前我国会计行业的改革已经做出了有效成绩,成功地迈出传统化的操作时代,有了稳定的技术与超强的耐力。但想要这种情况持续发展下去或者有更高的晋升空间还是要不断努力,从本职工作做起,将实践理论相结合进行下一步研究与探讨。

主要参考文献

[1]牛大宏.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3(3):54-56.

[2]武换芳.有关电算化条件下会计审计监督和风险的防范[J].时代金融,2012(9).

[3]李哲.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风险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7).

上一篇:鼓励员工的话范文下一篇:网络舆情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