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模拟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17

医学模拟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的转型,且英语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特点。医学人文英语课程的开设在“新医科”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充分分析医学人文英语课程传统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医学类院校的自身特点,探索OBE 理念在医学人文英语课程建设中的应用,为推进专业融合和课程建设、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OBE教学理念;医学人文英语;人文素养;教学探索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当下医学教学模式的转变也为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仅重视传统医学理论以及技能训练的教学,同样应当高度重视医学人文教学的培养。

1、OBE教学理念的医学人文英语课程教学改革重要性

OBE教学理念是一种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以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创建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对对学生的教育来保障学生能够收获良好的叫教学成果。医学人文英语课程的开设主要针对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属性,充分结合医学行业人文教育的特点对课文进行选编,课程教学过程中涵盖了社会相关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在以往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多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教学,教学内容十分繁杂和枯燥,教学方式过于单调,教学评价手段十分单一,这样的弊端确实存在并对教学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20世纪初,“以教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1]。因此,开展基于OBE理念的医学人文英语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尤为必要。

2、医学人文英语课程教学的优势

在开展医学人文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师的要求,学生需要对实际生活中的医学案例进行查阅,对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在课堂上将自己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和剖析,结合小组进行辩论[2]。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会逐渐向思索辨析的方向转变,将更多的医学精神转化为道德品质,进而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规范,从而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目标。医学人文英语课程教学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逐渐形成了一种以用促学的教学模式,在不断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的同时保障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充分提升[3]。

3、OBE教学理念下反向设计医学人文英语课程

3.1定制教学目标。OBE教学理念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加重视,以学生的素质培养、能力以及知识等多方面的内容为基本的教学目标[4]。因此,在开展医学人文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以往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知识的记忆与积累的教学目标,向着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设定教学目标的方向轉变,保障能够在系统并完整地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医学人文英语课程中的知识内容在实际生活以及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应用,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得以充分的提升。

3.2优化教学内容。医学人文英语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更为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道德风尚以及人文素养[5]。现阶段,我国还有很多高校对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师十分忽视。我们要清晰的意识到,人文素养的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耳融目染,长期累积的过程,要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3.3更新教学方式。OBE教学理念中,对学生的个体发展更加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在开展医学人文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大多医学院校采用小班化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总体而言是对整个课堂教学的宏观把控,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索。在整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够真正融入课堂中,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的主动性。这与OBE教学理念中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是契合的。

3.4构建评价机制。OBE 教学理念对于过程的考核更加重视,应当充分结合医学人文英语学科的特点,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可以采用课堂展示、小组讨论以及随堂测验的方式检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论文与社会实践,以此对学生实践环节进行有效的考核;通过终结性考试来评价学生在医学人文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果。

结语:基于OBE理念的医学人文英语课程教学不仅能够促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落实医学人文教育,同时还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各个课程相孤立的教学现状,保障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充分提升,及时吸收国际上先进的理念,形成高尚的医学修养,为学生正确应用医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迪.“以学为中心”教育理念下翻转课堂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成人教育,2017(5):68-70.

[2]岳金霞,吴琼. OBE理论视角下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9,(5):90-94.

[3]申天恩,斯蒂文·洛克.论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J].高校教育管理,2016,(8):47-51.

[4]谢鹏,刁恩杰.基于OBE理念下食品营养学课程设计与教学方式的探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8,(10):95-98.

作者简介:吴迪(1987-),男,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语言学。

基金项目:2020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OBE理念的中医药院校医学人文英语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GJB1320347);2021年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2021D015)2021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诠释学视角下的中医药院校三位一体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GJB1421325);第十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教学之星大赛驱动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ZGWYJYJJ10B051);黑龙江省外语教育学术交流基地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T2020003);黑龙江大学2021年研究生创新科研资金项目(YJSCX2021-022HLJU)。

医学模拟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为了解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我们设计问卷进行了调查,找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对此,我们认为,优化思政课教学:一要优化医学院校多层级教育环境,确保制度公正和制度的有效落实。二要结合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特点和医学发展趋势,教学过程要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相结合。三要教师自觉将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由注重灌输式教育到更加重视体验式教育。四要教师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考核过程伴随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关键词] 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调查;优化途径

当今医患关系的改善,固然需要深化医改以从制度规范上予以突破,但提高医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也必不可少。大学阶段是医学生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通过思政课提高医学生对正确思想政治及道德规范的认知和认同,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为了解医学院校思政课的教学现状,我们设计问卷进行了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

一 来自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2016年5月,我们课题组9人对我校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和医学检验等四个本科专业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36份,有效回收率为98.3%,符合抽样调查对回收率的要求。

1 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认知状况

当被问及“您认为医生个人的政治态度和价值观,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影响大吗?”72%的同学认为“影响很大”,25%的“影响一般”,只有3%的“影响很小”。

当被问及“您认为医院整体的医德医风,与其思政工作关系大吗?”84 %的同学认为“关系很大”,14%的“关系一般”,只有3%的“关系很小”。

当被问及“在思政课上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您能否认同?”20%的同学认为“完全能够认同”,79%的“基本能够认同”,只有1%的“不能认同”。

从对前两个问题的回答可知,医学生无论从个体层面还是从整体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今后所要从事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关系,还是非常看重的。特别是考虑到当今医患关系状况,就更容易理解这一点。而从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表明,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尽管绝大多数能够认同,但79%只是“基本能够认同”,说明思政课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的空间还很大。

2 对思政课程的爱好偏重

医学高校开设的公共课,除思政课外,还有计算机、大学英语、体育等其他课程。当被问及“您最喜欢以下哪一类公共课?”,选择计算机的同学占9%,思政课占14%,大学英语占17%,体育25%,大学国文占35%。与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意义和内容的高度认可和总体认同相比,大学生对该类课程的兴趣和爱好明显偏低,仅高于计算机课程。我们认为,医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本来就压力较大,故特别喜欢体育和人文课程,也在情理之中。而思政课本身具有人文特点,可受欢迎程度却不太高,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未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以致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由此看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还需要找到可靠的落实途径。

当被问及“在五门思政课中,就内容而言,您相对最喜欢哪一门?”8%的同学选择“毛概”,14%选择“纲要”,18%选择“原理”,28%选择“思修”,33%选择“形势政策”。“05方案”本来体现中央高度重视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学生头脑的,但在实际中却出现了较大偏差。在我们看来,“毛概”受学生欢迎程度不高的原因,一则在于该课与“纲要”课程重复内容较多,但却占的学分多和课时多,学生出现逆反心理;二则该课相对通俗易懂,越是通俗易懂的东西,越需要结合医学生实际讲出新东西,而在实践中多数教师未能做到。“原理”尽管学生认识到其内容比较重要,但抽象难懂,故受欢迎程度适中;后两门课的人文性和现实性较强,对于专业课繁重的医学生而言,上课轻松易懂,故最受学生欢迎。

3 实际听课状况

当被问及“上思政课期间,您有逃课经历吗?”,37%的同学“无逃课经历”,58%“偶尔有逃课经历”,5%“经常逃课”。说明思政课的教学秩序尽管相对稳定,但学生逃课现象也不容忽视。而且我们课题组成员还私下从多位班长那里了解得知,上思政课与上专业课相比,逃课人数一般多20%左右。

当被问及“上思政课期间,您能做到专心听讲吗?”,7%的同学“能做到专心听讲”,65%“基本能做到专心听讲”,28%“基本不能做到专心听讲”。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能做到专心听讲”或“基本能做到专心听讲”,但“基本不能做到专心听讲”的也较高,接近三分之一。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水平和吸引力,还显得现实而迫切。

4 对教师的特别要求

当被问及“您最看重教师通过何种努力,以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13%的同学看重“讲授应系统、深刻和准确”,15%看重“应多与学生交流互动”,29%看重“应与医学人文知识和医学实践结合起来”,39%看重“語言要亲切、风趣和幽默”,另有4%看重“课件质量”。

可见,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医学生格外看重教师“语言要亲切、风趣和幽默”和授课内容“应与医学人文知识和医学实践结合起来”。语言要亲切、风趣和幽默,不仅是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的普遍要求,还是医学大学生对此的特殊要求。医学专业知识相对枯燥而繁重,学生们特别欢迎老师改变刻板面孔,寓教于乐。给医学生讲授思政课,内容要有针对性,应做到与医学人文知识和医学实践相结合。医学生选择医学专业一方面看重医学生整体就业收益较高,但另一方面又为当今的医患关系现状和从医环境所困惑。他们很想从思政教师那里得到这方面的背景知识、学术争论、政策发展、思路方法及完善途径等。

二 优化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建议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以及长期从事思政课教学的体会,我们认为优化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 积极优化宏观社会环境、中观校园环境和微观课堂环境,特别要确保制度公正和制度的有效落实,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背景条件和必要前提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即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是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1]。教育“能”但非“万能”,思想政治教育也是这样,它需要一定教育环境。很难想象腐败泛滥、潜规则盛行及各种不正之风在社会、校园及课堂泛滥的背景条件下,思政理论会被教师理直气壮地讲,学生会从内心自觉接受。制度不公正,不要说学生对思政理论难以接受和认同,就是教师自身也会屡遭不公而陷入“角色困境”。因此,上好思政课,首先要优化宏观社会环境。面对愈演愈烈的腐败态势和不正之风,当前我们党和国家不回避矛盾和问题,果断掀起高压反腐之风,而且强调依法治国,重在制度落实。这能有效遏制在教育领域和医疗卫生领域的腐败态势和不正之风,为思政课教师上好思政课提供必要的社会背景前提。其次,还要优化中观校园环境。校园(含教学医院)既是宏观社会的一个缩影,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尤其要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在涉及师生日常生活及现实利益方面自觉做到制度公正和制度的有效落实。当前,借社會大环境优化之际,自觉优化校园环境,就显得及时和必要。第三,还要优化微观课堂环境。教师和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也是微观教学环境的营造者。教师要言行一致,其话语和行动既要做到实事求是、睿智理性,又要做到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捍卫和尊重,确保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要自觉认识到,各层级环境体系的优化和营造,不能完全为“上级”所垄断,而是尊重公民、教师和学生的权益和政治参与作用。总之,只有积极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努力扭转各种不正之风,才有助于医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由认知转化为认同,并最终付诸于行动。

2 自觉结合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特点和医学发展趋势,从体制机制上确保教学过程要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相结合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人文精神”[2]。根据前面对医学生对思政课程爱好偏重的调查,可知他们最喜欢上具有人文特征的思政课。其实,做到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统一,不仅是当今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普遍趋势和一般要求,而且医学院校的实际和特点还对此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为医学诊疗和研究的对象是人本身,而人不只是一种物质的肉体的存在物,更是唯一一种具有社会性和精神性的存在物。而且,当今的“生物医学模式”已在医疗实践及其体现的医患关系呈现出诸多困境和弊端,医学正呈现出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因此,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做到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最突出和根本的就是要做到思政教育联系医疗卫生实践。然而,联系医疗卫生实践,无疑需要教师付诸更多切实的教研努力、实践参与和医疗体验。因此,需要思政课教师不仅具有“自觉的结合意识”,还需要学校建立一定的“措施”和“机制”[3]。然而在现实中,多数医学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在此方面仍管理粗放,以致没有在职称晋升、津贴发放、考核评优等方面做出制度机制上的保证。职称晋升以及考核评优实际操作中只重科研不重教学,重教书不重育人,尽管学校口头上强调重视教学,但在事实上仍是课堂教学教好教坏几乎一个样,只要不出事就无足轻重;教学津贴发放纯粹按量取酬,科研津贴发放重级别不重实质和内容,也不重视与实际教学的相关性,还有最能体现医学生思政课特色的实践教学因“既不重视又无经费”只能有名无实等等。我们反对思政课教师的功利化取向,但无视思政课教师的特殊性和职业激励的一般规律,以致再具有创新冲动和责任感的教师也会因制度缺失而难以保有持续的动力。因此,为保证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做到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将思政教育与其即将从事的医疗卫生实践相联系,以最终落实为制度和机制,就显得非常根本和迫切。

3 教师要自觉将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由注重灌输式教育到更加重视体验式教育,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当前,上级要求高校思政课都使用统编教材,这对确保国家意识形态的统一性以及教师讲授知识体系的规范性都是必要的。但要为特定专业学生上好思政课,就必须自觉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及其今后的实践需要以进行讲授,完成从课程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创造性转化。具体就医学生而言,如在讲授“思修”课时,要注重结合当前的医德医风、从医规范以及卫生法学等内容讲述;如在讲授“原理”课时,要特别结合重点讲授哲学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变革对于科学发展的革命性,特别是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对转变当前生物医学模式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根本性;如在讲授“毛概”课时,既要注重从根本制度变革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结合我国国情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还要注重具体体制机制完善的角度,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建设相统一角度,以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等等。

上好思政课,教师除了要做到将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还要做到由灌输式教育向体验式教育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单是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知识体系的认知过程,还是学生对其内含的价值体系的认同过程。而由认知到认同,只有通过学生个体的体验和体悟过程,才有可能实现对其的选择性吸收以及自我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建构。而且,医务工作者对具体对象的体验实践和体悟能力又有更高的要求,一是由于其工作的对象不是物而是人,是一个在身体、心理及社会条件往往都不同的个体,医学知识的普遍性要与医疗对象具体性的完美结合,更要强调医务工作者个体的实践体验和体悟能力的提高。所以,给医学生上思政课,一开始就要注重体验式教育,对所讲授的思政理论,要多一些理性探讨,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民主商谈,少一些独断武断,多一点思考空间,少一点急躁冒进,既要求同,也要存异,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注重多样化,既要强化规范意识和底线意识,又要倡导独立思考和意志自由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知行合一,在精神感染和潜移默化中,体现着对人本化思政理论的深度认同。

4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做到教学过程与考核过程相结合,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思政课不同于一般公共课和专业课,作为意识形态教育课,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以往曾强调“政治挂帅”,以致将这种强制性发展至极,造成了消极的社会后果。但我们当今也不能无视这种强制性,一味对学生放任、迁就、妥协以至退让,放弃党和国家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无论是20世纪末的苏东剧变,还是当今欧美出现的诸如吸毒、堕胎和对极端思想的容忍等很多社会问题,都与过度放松对国内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内在相关。问题是我们应如何通过思政课教学,以强化意识形态教育呢?我们认为,要做到教学过程与考核过程相联系,特别是借助手机、互联网以及慕课(MOOC)设计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做到这一点。提高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性,要改变期末一次性考核模式为教学过程中多次性考核模式的转变。课程可分几个大的章节或专题,随学随考,过去这种方式由于教师工作量太大而无法实施,而现在可借助计算机的程序设计功能,人对机的自主控制和批量处理功能,极大地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使得这一边学边考融考核与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成为可能。对于常规性讲授内容,教师可让学生结合慕课自主学习,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式學习上,如教师就某一专题创设情景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终端开放式探讨、交流和进一步思考,最后结合学生回答及表现进行即时考核,学生就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就可以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化重结果为重过程,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化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从而极大提高医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除以上四点外,思政课教师还要结合医学生医学知识多、学习压力大的特点,自觉提高教学的语言艺术,以释放其专业课上被压抑的人文情怀。如适当增强教学语言的幽默感,可以为医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如适当提高教学语言的含蓄感,可以刺激和调动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如注意讲授过程中的声调节奏感,可以使学生在和谐节奏中调动和调节学生的情感变化等,这些对提高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李凤英.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

[3]王晓宏.结合医学专业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3).

医学模拟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 医学教学 学习兴趣培养

医学专业是中职院校的热门专业,其学习难度大、基础专业课程多,涉及诸多抽象、繁杂的医学理论、医学名词和专业术语,而中职院校的招生门槛相对较低,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容易丧失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提高中职医学教学水平,教师应该创新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营造开放性的学习氛围,增加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学习医学专业知识,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一、中职医学教学现状

医学专业课程多、知识点繁杂且抽象,而课时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恨不得一股脑地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多余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一节课下来,能记下来的知识有限,只能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学习兴趣不高。

当前的中职医学教学模式,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学理念落后。在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形成有效联系,学生虽然能够记住知识,但是却无法理解,也没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而且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教师不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无法及时改进教学方式,影响了教学效果。二是课堂气氛沉闷。在课堂上,教师一般会依照课本顺序,讲解医学理论知识、医学名词、专业术语等,然后讲解病例,教师提问,点名让学生回答,不少学生都害怕被教师点名,而教师也不愿意学生天马行空地提问,打乱自己的教学节奏,教师与学生都在固定的框架中,循规蹈矩,学生学习天性被束缚,对于学科缺乏兴趣,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也不利于后续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中职医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分析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由于成长环境、生活经历、知识背景的不同,每一个学生个体在性格、学习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在中职医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学生布置具有一定挑战但努力后能够完成的任务,让学生有所进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体验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回答一些概念性的问题;让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回答一些基础性的问题;让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完成一些难度较大、创新性问题的解答。通过不断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掌握医学专业知识,提升学生分析、发现、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思想和医德教育,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完成学习任务,明白医者的天职是救死扶伤。

(二)创新医学教学手段,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为中职医学教学设计提供了多种可能,教师可以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地讲授医学专业知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能。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应用3D多媒体等方式展示课程内容。例如,在讲解内脏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3D BODY系统解剖软件,借助于软件的隐藏、透明、缩放、旋转等功能,立体展示消化腺、消化管的位置、形态及体积,分析二者的区别,助力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再如,在进行核医学教学时,可以应用SPECT/CT、PET/CT等技术,将核医学图像清晰地展示出来,结合相关图片与视频,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检查知识,形成诊断思维。

(三)创新医学教学理念,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

在中职医学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教学理念,采用临床案例引入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知识竞赛法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角色扮演法为例,在妇产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异位妊娠休克诊治”为专题创设情景,学生分别扮演患者、医务人员等角色,模拟诊治过程: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开放静脉通道,及时补液,配血输血,继而询问患者既往病史,进行常规检查,根据各项检查结果对症治疗。

对于医学生而言,最大的难点在于记忆诸多医学名词,在进行解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编写或借鉴一些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如记忆上、下肢骨名称时,可以借助顺口溜“内尺外桡,内胫外腓”记忆;学习到脑神經课程时,可以借助顺口溜“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一副舌下全”,帮助学生记忆。

三、小结

综上所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助力剂,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形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在中职医学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创新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形成内在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系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医学素养 。

参考文献:

[1]周健,陈楠,王发选,黄敏,孙健,孙岳.有效课堂问题设计与BOPPPS教学法融合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0(3).

[2]张辛,敖英芳,崔国庆,赵峰,闫辉.运动医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结合案例式教学法和3D解剖软件的运用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

[3]马彬,罗小峰,申希平,刘亚丽,李林静,田金徽,王昕,杨克虎.BOPPPS教学法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估[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9(8).

[4]许志华,赖颖真,彭书海,李江滨.翻转教学联合微课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和考核成绩的提升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5).

(作者单位:沈阳市中医药学校)

医学模拟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作为未来的“白衣天使”,医学生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加强基础教育的背景环境及其重要性,提出通过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构建完善的学习体系,全面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更好地履行救死扶伤的责任的途径。

医学生基础知识学习体系21世纪是知识化、信息化、学习化的时代,社会对知识分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生从事临床工作需要以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为保证,基础教育在医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分析研究强化医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并针对社会背景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一、研究背景

医学生以其特有的就业前景及医生的行业特性决定了其必须具备扎实的功底,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牢靠且能灵活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同时,目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形势也警示加强医学生基础教育的必要性。我们通过走访调查,分析总结出目前最主要、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医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产生倦怠感

据研究统计,医疗、护理等专业的学生学习倦怠高于计算机、外语等专业,考虑医疗、护理等专业知识繁杂,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且医护行业服务的对象是人,也给从业者带来较大压力,且医学专业学生同样也要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这些都使得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程度较高。此外,部分医学生只注重临床技能,认为基础知识枯燥乏味,而完全忽略了基础课程与临床实践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2.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匮乏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1)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足,降低其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医学院校不断扩招,医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但是大部分医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不愿意去乡镇医院,导致基层单位人才缺失。而大中城市三甲及其以上医院却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经济水平以及医疗条件等综合能力吸引着大批优秀的医学毕业生。同时,受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大型医院已经接近“人满为患”的情形,不再广泛接受医学生,而只重点招收以广博的基础医学知识与灵活的实践操作技能兼备的高素质专业性人才,导致医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颇大。

(2)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

现阶段,医疗纠纷不断,医患关系日趋紧张,除了患者对医生行业的认识不够、舆论压力、媒体偏激的报道等因素之外,医生的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部分医生过分依赖高科技,而忽视传统的体格检查,问诊环节缺少,医患沟通匮乏,医生不能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而单纯凭借化验单、检验报告,往往会导致一些患者病情延误。另一方面,部分医生由于知识的欠缺,在选择检查项目上存在疏忽,不能正确选用特异性的检查,患者花“冤枉钱”的同时也可能会导致错误的诊断结论。

二、医学生加强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基础课程不仅仅包括细胞生物学、解剖学、遗传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病理学等,还应该包括思想政治、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以及英语等方面的教育。医学生充分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优秀的基础知识是医学生思想升华的知识源泉

思想政治、伦理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有助于培养准医学生们高尚的人文素养,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2.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奖助学金、评模评优的有力依据

医学生由于其培养周期和成长过程较长,费用昂贵,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大多数医学生可以在上学期间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取奖助学金,来缓解一部分家庭压力。现行大学期间为促进当代大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各项评优评模的文件都明确要求学生的学业成绩优秀,综合素质较强。医学生只有学好基础课程,才能得到较高的学分,在参评奖助学金时具有超强的实力。

3.稳固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医学就业形势严峻,医学生们纷纷选择向更高的学历进修。但是,医学研究生考试与其他考试有所区别,其专业性质决定其考查知识点综合且理解难度较大。本科期间基础课程的掌握有利于医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做到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有机结合,形成以疾病为主干,贯穿各科内容的复习总线。

4.夯实的基础知识是临床实践必不可少的条件

有效掌握基础医学,首先,增强医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助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其次,提高未来医生的专业水平,降低临床误诊率和漏诊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再次,能够为临床中出现的相关现象和问题做一些基础性的实验和研究。同时,可以从病因诱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改变等方面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积极有效的治疗和预后措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三、强化医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途径探究

1.个人方面

(1)提高自我认识

正确认识医学生的身份、肩负的重任以及基础教育对于自身、患者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观念和理想。这样,才能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去。

(2)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的重要条件。医学生在学习过程应针对各科目的学科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勤于归纳总结,巧妙联系前后知识点。

2.学校方面

(1)稳抓“三风建设”

辅导员老师进行严格的日常考勤,合理运用奖惩制度,并将医学发展需要和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指导、训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生干部在教室学习园地和宣传栏实时更新医学前沿信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院适当安排学习经验交流会或举办知识竞赛、讲座等,以达到知识的共享。班级内部也可成立学习探究小组,以优生带动后进生,共同进步。

(2)深化教学改革。教师应一改往日传统的说教形式,采用更活泼生动的方式,如小组讨论等,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在基础课程学习开始及过程中,适当地结合临床内容,由临床问题引出要学习掌握的基础知识,对一些基础理论进行精辟和深入的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增强摄取新知识的本领。

3.社会方面

实践活动是完善基础知识的重要手段。医院应多开展一些志愿活动或组织生产实习,学生才能把理论知识学得更活,而且记忆持久、巩固。同时,医学生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参加各种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才比较完善和全面,才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各种能力。

医学生承载着未来医疗卫生发展的希望,应加强基础课程的学习,并不断探究创新。只有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将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玲,沈勤,沈梨芳.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教育,2013,10(5):199.

[2]韩晓琳,吴福国,郭子玲.生物化学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及教改探讨.中国医疗前沿,2009,4(2):44.

[3]黄苏蓉.浅谈实践教学的现状及重要性.健康之路,2013,12(5):195.

医学模拟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 医学的进步, 全社会对于医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尤其是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更提高了对于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要求。因此, 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在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的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医学专业英语是广大医学生真正地把基础英语的学习过渡到专业实用阶段的重要课程, 以能搜集专业文献、获取专业信息、拓展专业知识、从事学术交流的能力为目标, 使医学专业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利用英语作为媒介进行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由此可见, 对于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 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 我国医学高等院校中的医学专业英语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笔者将结合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以求与各位同仁交流与商讨。

2 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医学专业英语这门课程是英语语言知识与医学专业知识的结合, 目前, 对于本门课程到底应该属于英语课还是专业课, 许多人仍然持不同意见。另外, 在一些地区, 由于对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视不够, 在整个教学与考核过程中, 专业英语教学都受不到重视, 甚至被完全舍弃, 因此, 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一直未能有明显的提高, 对于此类教学的研究也非常少。

目前, 我国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主要面临以下三大问题。

2.1 匮乏的师资

医学专业英语教师的来源有两类:英语专业教师和医学专业教师, 这两类教师的优缺点非常明显。英语专业教师有良好的语言功底, 但由于英语专业和医学专业之间学科跨度较大, 大多数专业英语教师对所教授的课程中所涉及到的医学专业知识了解甚少, 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而对于医学专业教师来讲, 虽然掌握着丰富的医学知识, 英语使用却不熟练, 不能把英语教学和医学专业很好地结合起来, 课堂英语教学组织不够充分。总之, 医学专业英语教师的师资匮乏, 教学队伍不稳定, 整体教学水平不高。

2.2 落后的教材

目前, 医学专业英语教材的发展也远远不能满足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需要。首先, 教材系统陈旧、改版缓慢、实用性差。由于医学专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医学专业英语人才的匮乏, 世面上可见的医学专业英语教材种类单一, 多数使用年头已久。另外, 对于一些专业英语教材未能编写配套的辅助材料, 教材内容杂乱, 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 都不能很好地利用此类教材达到相应的教学与学习目的。

2.3 陈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受到教材及教师水平的限制, 很多医学专业英语课堂都以汉语为主, 主要的教学方法也局限于先单词后课文, 以翻译为主, 并辅以阅读训练。此种教学手段已远远落后于现代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 非常影响课堂学习氛围的调动, 而且不利于英语知识教学与医学专业教学的结合, 根本达不到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培养要求。

3 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根据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特点, 目前, 医学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必须进行全方面的必要的改革, 充分地把英语教学的特点与专业知识相融合, 力求提高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

3.1 加强师资选拔与培养

匮乏的师资是长久以来困扰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一大问题, 师资的培养需要长久的计划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 在师资选择方面, 要促进医学专业教师与英语专业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结合, 解决师资选择的问题。鉴于医学专业与英语专业跨度较大, 而英语专业教师又大多是文科出身, 所以最好的师资莫过于经过专业英语培训的医学专业师资。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其次, 加强师资培养。医学专业教师在专业英语教学当中主要遇到的问题是英语口语与听力的熟练应用, 所以在对医学专业教师的培训应放在这两方面技能上。当然, 最好的培训方法莫过于采取出国培训的方式。此外, 对于那些经济及师资力量不雄厚的院校, 最快的优化师资的方法即成立专业外语教研室, 取长补短, 双方协作教学以达到专业英语教学的培训目标。

3.2 完善教材的使用

面对医学专业英语教材内容陈旧及辅助材料不足的缺点, 应适当地进行教材的补充, 积极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引入最新的医学专业方面的英语知识, 以此来扩充并更新日常的教学内容。政府及院校应加大投入, 积极鼓励更多的医学人才及英语人才投身到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团队中来, 帮助医学专业英语教材迅速地完善, 以适应时代对于医学人才的更高要求。同时,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 加大教材选择与使用的自主性, 不能只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 忽视医学各专业的特点以及不同院校学生基础的差异。

3.3 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选择最适合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方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基于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特点, 以及对于吉林医药学院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课堂调查,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优化教学的手段与方法。

(1) 采取以CBI为主导的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方法。CBI教学法, 即基于内容教学法, 是国际公认的专业英语教学方法之一。CBI教学法的使用是把专业知识与英语教学融合在一起的最优手段之一, 可以大力推进该教学法的使用与研究。

(2) 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技术,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多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医学专业的多样性决定了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多样性, 在医学专业教学当中, 不乏丰富的优秀的国外英语材料, 可以充分利用, 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同时提高听说能力。

摘要:本文对目前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并针对目前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 阐述了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实践方法。旨在就医学院校专业英语教学进行同行间的交流, 并探索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最优方法, 把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医学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张艳.医学院校开设专业英语的必要性及方法探究[J].医学信息, 2007.

医学模拟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针对《医学物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八个方面讲述了如何提高《医学物理学》教学质量的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如何将理论联系医学应用实际,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医学物理学;教学问题;教学质量;物理学史

《医学物理学》是物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个交叉学科,是高等医学院校在低年级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它给学生们提供了系统的物理学知识和研究方法,为深入学习现代医学知识准备必要的物理基础。然而,该学科包含大量抽象的概念、复杂的数学公式推导,对学生而言,掌握起来较为困难,学习兴趣相对较低。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医学应用实际,以提升教学质量是很重要的。

一、《医学物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重物理轻医学。《医学物理学》教学内容以讲授物理知识点为主,以医学应用为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注重物理学体系的完整性,只是在每一章的最后一节稍加一点物理学知识在医学上的应用,甚至有时因课时有限而只言片语带过。此外,授课教师绝大多数非医学专业出身,对于医学上的应用把握不够准确,缺乏自信,故很多时候直接略过不讲,让学生课后阅读。由于物理学知识点太多、专业性太强、抽象难理解,而医学实际应用举例过少,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大部分学生将该门课程视为最难的公共课程。

2.学生思想认识有障碍。大学生把《医学物理学》看作是跟《高等数学》一样的公共课,不理解学习这门课的意义何在,导致学习积极性不大。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及其运动形式,而医学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生命科学。因此,学生们往往错误地将物理学和医学分离开来,认为与自己专业无关,单纯地为了考试而学习。

二、提高《医学物理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适当调整教学顺序或教学时间。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医学物理学》课程,且与《高等数学》教学同时,这就给《医学物理学》的授课过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医学物理学》中大量复杂的数学公式推导,均涉及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如电容器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公式的推导,又或流体力学中泊肃叶公式的推导。若严格遵照课程的讲授顺序,学生还没来得及学定积分,教师讲授起来非常困难,学生理解也很有难度,因此,授课教师在填写教学日历时,需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教学顺序做适当调整,比如先讲对高数背景要求不高的内容,例如:机械振动波动及超声波、波动光学及医学应用等,待学生定积分学习完毕后再讲直流电、流体的运动等章节[1-2],此时授课效果会更好。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向教务处申请将这门课程与《高等数学》的教学时间错开,即安排在大一下学期,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循序渐进,更容易接受这门课。

2.重视物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在教學过程中多引入临床医学问题,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利用物理学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心脏除颤器在医院急诊科室或电视剧中经常看到,可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去引入电容器的充放电原理,会更能激起学生主动学习、寻找物理学知识与医学应用的对应关系。又比如,讲到流体的运动这一章的血液黏度时,可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思考黏度过高或者过低会导致哪些不良后果,通过这样的互动来增加课堂上师生之间的黏性,调动课堂气氛。

3.把物理学史引入教学中。在《医学物理学》教学过程中加强物理学史的讲述,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物理学史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医学与物理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法国医生泊肃叶,发明了用水银压力计测量狗主动脉血压的方法,研究了血液的流动规律,得出了黏性流体流动的运动规律——泊肃叶定律。此外,加强物理学史的讲述,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质疑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3]。

4.授课教师应加强学习以提高自身医学知识水平。要想提高《医学物理学》教学质量,必须将医学与物理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找准切入点。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物理学知识,而且要了解当下与物理学紧密联系的医学知识,关注最新资讯,与时俱进,把握好物理学和医学之间的承接关系,并将其嫁接到实际教学当中。比如,每章讲授之前,可以利用一些广为人知的临床应用或相关前沿性的医学知识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疑问去探寻中间隐藏的物理学原理,让学生感受到掌握这一章内容,能确切地解决实际问题,并非盲目学习。所以,这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熟悉教材,还要主动学习、了解本学科前沿动态,多鼓励授课教师跨学科交流,组织进修和培训,不断提高物理教师的医学知识水平,不断调整和更新知识结构,促使教学内容向多样化综合化发展。

5.结合实验进行理论验证。实验教学是医学物理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不仅使学生熟悉实验仪器、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及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同时对相应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以加深理解。实验形式可考虑多元化,老师们可提供选题,内容尽量靠近物理理论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与学生专业紧密相关,注意还要考虑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如果课题难度系数偏高,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适得其反;也可设置开放性实验,学生自主命题,在条件允许范围内,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完成实验,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点评,以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为学生实施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6.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多引入动画到多媒体课件中,现在的教学基本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黑板教学相比,可节约大量时间,完成更多的教学内容,通过拷贝课件来减轻学生的上课压力。然而,单纯的多媒体教学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因此,如果能穿插更多的动画,通过动画来模拟实验,呈现一些物理现象,不仅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且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将网络引入教学,利用百度搜索可让学生找到很多相关的知识或视频,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直观地观察现象和理解理论知识。比如,层流与湍流,书本上平铺直叙地讲述很难让学生明白二者真实的运动状态,如果结合网络上的实际操作视频,学生理解起来更为容易。另外,学生也可通过电子邮件等通讯工具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授课教师多联系沟通,增进师生感情。

7.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多用类比法和总结归纳法,比如,学生对于流线的理解较为抽象,可拿中学物理中熟悉的静电场中的电力线、磁场中的磁力线与之进行类比,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接受;每一次上课时,首先引导学生对上一次课的讲授内容进行回忆,同时做好与这一次课的衔接,告知这一次课的教学内容及重难点之处;本次课结束之时,做好三件事情,第一,对本次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突出重难点,第二,布置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印象,第三,提前告知学生需要预习的章节即下次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8.改进考核方式。学生成绩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和期末成绩(占总成绩80%)。平时成绩主要看学生出勤和是否按时按量完成课后指定作业,以此来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期末成绩是通过闭卷考试来对学生的掌握情况给予评价,考试题型一般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为了利于学生思维的扩展,可多一些加分项的开放性论述题。压缩期末成绩的分值比例,重视平时考查,增加学生学提态度以及其他能力的分值比例,比如,实验操作能很好地考查學生的学习态度和操作能力,可将实验成绩纳入其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通过平时的课堂讨论、回答问题、提交作业等多方面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文章提出,期末考试成绩占50%、平时占50%(实验占30%、课堂讨论和作业占20%)较为合适,值得借鉴[4]。

三、结束语

教学质量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提升教学质量是授课教师的责任和义务,需要长期实践摸索。随着《医学物理学》的发展,教学中还会出现新的问题,教师们要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进而促进医学教育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褚巧燕,袁小燕.提高医学物理学教学质量的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27(3):115-117.

[2]熊兴良,陈龙聪.医学物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张令军.谈物理学史在医学物理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0,27(6):2321-2322.

[4]李葵花,边江,谷俊改,谢利德.《医学物理学》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32(5):450-452.

上一篇: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深基坑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