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探究范文

2023-09-22

初中语文教学探究范文第1篇

摘要:初中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而阅读又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以此实现有效阅读教学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关注的话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语文素养等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途径,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和发展,阅读教学效率也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关键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效率

阅读课文是读者与作者进行内在交流的过程。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入地去体会其中的情感,进行阅读和思考,可以让读者倾听到作者的情绪。在语文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有效教学已经成为广为流行的教育观念。而对初中语文中的有效阅读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是为了探索出阅读教学的高效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提升能力和素养。以下将从课堂形式固化、唯教材主义等方面分析当下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从突出教师引导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等角度出发探讨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初中语文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双向过程。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很多教师会将自己作为教学的主体,这种观念会在不同程度上抑制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做好了实施课程改革的充分准备。所以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师都应深入分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创新精神实施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站在日常教学的最前线,应该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春》这篇课文时,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己进行阅读,鼓励学生用音乐背诵法来学习,享受友好竞赛,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阅读中来。通过以上实践,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又能加强学生的阅读技能,拓展其阅读思维,进一步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二、开展多形式阅读

著名教师指出,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渴望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提高阅读学习的效果。当学生对阅读和学习感兴趣时,他们就往往能集中精力,积极主动思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语文阅读,从而启发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对于一些有创意或深度的文章,老师可以让学生采取续写的方式写自己喜欢的文章,以此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写文章。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写作缺陷时,他们通常会很自然地读更多的东西,然后由喜欢写转化为喜欢读。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析所学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艺术观念、人物性格,并谈谈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和感受,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三、构建阅读共同体

语文阅读不仅是学生与文章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阅读共同体是一个新的概念,目前它已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来说,构建阅读共同体具有重要作用。阅读共同体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阅读实现共同成长的教学活动,这就意味着师生可以通过合作与反思开展分析,从而实现心灵的同步成长。建立共同的阅读体,实现师生共赢的目标,不仅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而且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这对学生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首先,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其作为阅读个性化创作的指导思想,为师生提供互动、协作、交流的机会,通过总结和吸收经验,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冰心诗三首》为例,在课文教学后,教师和学生应阅读与冰心有关的其他作品,以达到课堂内外的完美结合。其次,教师应该组织有趣的活动,比如推荐书籍,或者进行面对面的阅读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还可以拉近师生、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情况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共性。比如,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要了解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积累情况,并且了解他们是否有兴趣阅读课本,或者他们在阅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或问题,还要询问学生是否能够跟上阅读教学活动的进度,以及对阅读教学活动有什么建议。最后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反馈,进行总结和分类,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以此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教学质量。

五、创设阅读情境

阅读情境是提升语文阅读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学习途径。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合理创设阅读情境。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创设语文阅读情境的主要目的,避免过度沉浸于表面教学形式中;第二,要以学生为依托,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挖掘和培养。在创设阅读情境时,阅读情境应该要符合现实生活,体现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第三,创设语文阅读情境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验和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阅读情境的创设应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为基础。目前,创设阅读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用多媒体创设阅读情境,通过视频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语文知识,以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结语

经过以上的分析,有效阅读教学是顺应教育改革形势、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够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促进阅读课堂的转型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准确地认识到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突出自己的主导地位,以组织主题阅读活动、优化阅读课堂形式、开展个性化阅读等为有效阅读的教学措施,以此来创新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祝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20(17):61.

[2]覃士芳.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9):258.

[3]朱雨松.初中語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73.

[4]孙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9(10):86.

初中语文教学探究范文第2篇

1 加强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必须从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等方面逐一进行,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 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 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 对于新世纪的学生来讲, 培养他们基本的信息素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完成的职责。

第一, 信息获取就是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 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 并能通过各种媒体, 如书籍、电视、报纸、互联网等, 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 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第二, 信息分析就是能够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判断它的可信度, 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第三, 信息加工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 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 重新整理组织、存储, 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第四, 信息利用就是将所掌握的信息, 采用信息技术或其它手段来进行分析, 其目的就是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 以求达到学生能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 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 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例如:互联网, 它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途径, 创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环境。借助于互联网, 他们可以获取在书上学不到的东西, 利用这些信息来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的不断创新, 高科技的迅速产业化, 使得经济持续增长。而在这一时代, 起核心作用的是知识创新, 它是技术创新的基础, 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因此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善于思考, 学会独立思考, 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 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环境和机会, 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 不须面面俱到, 包办学生所做的一切。只有在宽松愉快学习的环境里, 学生才有可能发挥创造性, 体验创新的乐趣。例如:笔者曾经有一个叫张扬的同学对学习没兴趣, 每到上信息技术课就玩游戏, 于是笔者就引导他用VB程序设计去编小游戏, 先是依葫芦画瓢, 然后不断完善创新, 形成自己的东西。看着自己编的小游戏, 感到很有成就感。笔者在他的学习创新过程中一直肯定他的努力和创作的成果, 保护和激励他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3 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而相应的信息应是与中小学生各科的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 这就产生了信息技术课程如何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课程整合是指用不同课程的素材和能力整合在一起, 使学习的目标处于一个具体的, 现实的情况, 要求用到多种知识和能力。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的思想, 这就为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 就是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 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 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 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 运用信息技术, 可以开发网络课程, 充分利用网上信息和本校资源构建一个美术学习的环境:如小儿美术园地、书画园地, 专栏设置为书画起源、书画历史、世界名画、名家书画、儿童书画、课堂同步、给我留言、友情链接、外国儿童画等栏目。培养学生从网络中获取, 选择、传送、加工利用美术教育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可以获取知识, 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以便更好的进行美术教学。

4 注重青少年信息道德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之际, 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它所带来的巨大利益, 而忽视了信息技术中某些不利因素给青少年成长造成的干扰和不良影响。例如:在互联网上除了大量丰富的学科知识外, 也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 有时还有计算机犯罪, 计算机病毒肆虐等, 而这些正是信息技术教育中容易忽略的问题。因此在学习网络这一章时, 笔者不仅向讲解英特网的优秀之处, 而且不断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另外教师除了本课程教学外, 还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教育学生, 使他们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能够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正确把握人生的方向, 以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

初中语文教学探究范文第3篇

专业销售爱问共享资料积分帐号 价格公道合理 联系QQ1747-88632

http://whx0910.taobao.com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研究

一.解读两类文本能力要求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09年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关于探究能力的要求: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究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初一看,两类文本的能力要求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仔细研读,个别字眼的变化,其实蕴含着两类文本的不同能力要求。

1.关于“个性化”和“创意”。文学类文本鼓励多元解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甚至可以从正反对立的角度设题,作品的内涵丰富而有韵味,如08年宁夏、海南卷: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而实用类文本的主旨相对明确,阅读时不求个性化,只要求对文本的疑难问题提出见解,做深层次的解读,如07年宁夏、海南卷: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些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题目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探究,答案相对固定,考生自由选择观点的空间较小。

2. 关于“人文精神”和“时代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文学类文本选材时往往会选名家之作,如《河的第三条岸》、迟子建的《泥泞》、欧·亨利的《二十年以后》、汪曾祺的《侯银匠》、张炜的《歌德之勺》和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林冲见差拨》,作品的主旨大凡是环境与命运、情与法、情与理的冲突,在这些冲突中又彰显人性的光辉和永恒的人文关怀。实用类文本选文不求经典性,而突出时代性。传记类文本的传主都是有高远追求和高尚情怀的正面形象,如梁漱溟、杨守敬;新闻类文本则体现时效性,注重彰显时代精神,如《梦碎雅典》,要求结合奥林匹克精神来谈认识。

二.理清四大类的探究题

对近两年新课标省份高考试卷探究题的分析研究,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正反对立类。

例一(08年宁夏、海南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例二(广东省调研卷):《奥斯卡决胜之前接受采访张艺谋:得失平常心》张艺谋说完最后一段话后,记者没有作任何评论就结束了采访,你认为有没有必要评论一下?如果不必要,请说明理由。如果必要,请说明理由并说一说你准备如何评论。

2.综合理解类

例一(07年宁夏卷实用类文本阅读):

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8分

三个方面: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②对作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③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3.深层剖析类

例一(08年广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

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示例:如果说“河的第三条岸”是“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既支持,但又害怕、不理解。首先是支持,表现在乐意跟随父亲一起上船;在父亲需要的时候帮助“偷”食物;当全家人都走了还在默默地守护着父亲,说“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其次是不甚理解,少年的不理解,只为了追求而去,当父亲提出提议后,我浑身战栗,害怕极了,甚至“发疯似的逃掉”,把父亲看作是“另一个世界来的人”。

4.拓展启示类

例一(08年山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

主要是以小见大的手法。

启示主要有两点。①要善于观察,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如本文对歌德故居中的炊勺的发现。②要精于思考,学会从具体事物中发现和发掘深刻的意蕴,就像作者从炊勺中看到了歌德的非同一般一样。

例二(08年山东卷实用类文本阅读):

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

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溟的。

启示有四点。(1)从文体来说,要评传结合。(2)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

(3)中心内容要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4)通过细节表现人物。

前三类,从问题和答题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其归之为纵式的,后一类从问题答题角度我们可以称之为横式的.

三.梳理探究题的三大关系

(一)拓展探究和文本的关系

例如(07年山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灯火的温情叶延滨

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等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此题分两问,看似都是开放题,允许考生自由发挥。第一问,表面上看可以从肯定和否定两方面回答问题,但把题目放回到原文中“可惜这种解脱是以出卖或出让尊严与自信为代价的”可知,作者对题干的生活态度是否定的,考生如果答成肯定的答案,思想性方面就会受影响,这一题就不能得高分,而顺着作者的思路可以答成:这都不是积极的做法。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不失人格,不失风骨,勇于进取。第二问,回答似乎更为自由,但必须联系全文主旨答题。文章说“其实,人难免不失意,失意时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才可独居寒冷的江峡中,成为高天银雪世界的唯一自持者”,依据作者观点,应该围绕“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个中心作答。这一类探究题在设题时给考生留下一个陷阱,好像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回答问题,但无论题干如何开放,都必须扣紧文本的提示,领会作者的思想倾向,切不可天马行空,任意而为。这类试题和平日训练的现代文阅读题有较大的区别,受定势思维的影响也较大,考生要特别注意。

(二)深层探究和问答题的关系

例如(08年广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

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这个问题,按现代文阅读的一般思路回答就是“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但是探究题如果只限于这种程度的回答,就缺少思维的深

度了,所以,做好这样的题目,考生除了要注意第一点所提到的基本要求外,还要追求思维的深刻性和全面性。回到具体的题目中,“我”对“父亲”的态度是动态发展的。首先是支持,表现在乐意跟随父亲一起上船;在父亲需要的时候帮助“偷”食物;当全家人都走了还在默默地守护着父亲,说“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其次是不甚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慢慢减少,对父亲的行为表示疑惑;最后,当父亲提出要“我”接收他的事业时,“我浑身战栗,害怕极了”,甚至“发疯似的逃掉”,把父亲看作是“另一个世界来的人”。 综上所述,“我”对“父亲”的态度是动态的、立体的,如果说“河的第三条岸”是“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既支持,但又害怕、不理解。

(三)重点突破和多点开花的关系

考生如何完成这一类题呢?

我觉得对于纵式问题,体感中已经明确要求就其中一点进行探究,所以就可以就自己赞同的一点结合文本展开纵深论证.

对于横式问题,则可就其一点纵深论述,其余点点到为止.

以08年江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例:

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

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

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

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

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考生答题时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参考答案的五点都答出来,只要能抓住其中一点结合文本深入展开,应该也可以得满分。(注意应该二字.为保险起见,其余点可以简要列出.)

这里又涉及到对探究题的理解的问题,探究题是新生事物,学术界也还没有给定一个较明确的概念,理解上出现偏差在所难免,在评卷时,不少老师还是不能改变传统习惯,扣点打分,那些在某一点上对文本有独到理解的考生就要吃亏

初中语文教学探究范文第4篇

鲜力

词汇是学习英语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是英语的基本单位,一切英语活动的基础,词汇的重要性决定了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一大难题,学生的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反映了其不同层次的英语能力和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单词教学中,能很好地认识词汇教学的定义,背景,特点,能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刺激学生的感官,把单词教学贯穿到愉悦的气氛之中,让学生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单词,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那么,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的词汇教学,如何激发、调动学生记忆词汇的积极性,根据长期教学心得就词汇教学方法做了一些探究:

(一) 重视课前的预习、为课堂教学铺路。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课前的预习过程就是学生自己学的过程。但课前预习一般都是要求学生自己在家里完成的,学生是否有预习,效果如何?老师很难监控。如果老师每节课都花时间去检查,那必然会花掉很多的时间,那显然是不科学的。学生能否主动预习,关键是有没有掌握正确预习的方法,有没有尝过预习所带来的甜头。

在词汇教学中,我很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在教新内容的前一天,先让学生预习单词,并要求学生要按一定的方法和顺序去进行。

1、猜单词的发音---怎么读;

2、看单词的构成---怎么写;

3、找词的出处(词在书中出现的位置及其相应的句子)---词义及用法;

4、想同类同形的词---找回忆;

5、查英汉字典---使用工具书。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课前预习后,学习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负担。如在教开心学英语Book 4 Lesson E. What do you want to do ?一课时,词汇部分是八个词组:go to the park, see a movie, play outside, go home, take a walk, take a nap, do a puzzle, surf the Internet. 一眼看下去好像很长很多,其实真正的新单词只有:see, movie, outside, take, nap, surf, Internet。学生如果在课前预习过了,哪些是新单词、旧单词,便能心中有数,上课时要学习的范围就缩小很多,课堂就不像是在进行新知的学习,更像在复习旧的知识。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只有将新的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旧知识结构中去,才能不易被遗忘。”

(二) 活化教学过程、为词汇教学添砖加瓦。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英语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方式,因此,词汇教学应当紧扣新课标的这些要求。

1、创设情境,增强词汇教学的直观性

有位教授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情境好比美味可口的汤,知识好比盐,知识必须要融入情境中,学生才能容易理解、消化、吸收知识!的确,把单词通过相对真实的情境呈现出来,是提高词汇教学效率的关键。比如在教open一词时,我边打开书边说:Open the book; 边打开门边说:Open the door;边打开盒子边说:Open the box.,然后当我再拿一个笔盒打开时,学生很快就能说出Open the pencil case。可见,通过这样的语境,学生很快就领会了open的意思。所以,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个性化的情境,让每个学生多使用单词,在生活化的气氛中自然地表达,灵活地运用各种单词,从而使学生在个性化的语言环境中不知不觉学会了单词,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2、活用游戏,增强词汇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喜欢游戏的特点,所以在词汇教学中适当地加入游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进行词汇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单词引进各种不同的游戏,如:Guessing game, mouth game, TPR, Passing game, Touching game等等。如在教动词时,我们可以尽量用TPR的方式做动作让学生猜;在教动物时,我们可以通过录下动物的声音让学生来先猜,然后再把它串成歌谣,如:喵喵cat, cat,c-a-t; 汪汪dog, dog, d-o-g ;嘎嘎 duck, duck d-u-c-k; 咩咩 sheep, sheep s-h-e-e-p......。学生边拍手边chant。这样,学生就会很有兴致,再难读的词也会变得简单起来,再枯燥的单词也很快就会被记住了。

3、巧用歌谣,增强词汇教学的灵活性。

词汇的教学离不开跟读,它能给学生以非常清晰、明朗的印象,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单词的正确读音,但这种方法用起来比较枯燥,读多了学生会厌烦,读少了又怕他们记不住。此时,朗朗上口的歌谣就可以很好地帮我们避免这种尴尬,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现成的歌谣,或创作一些简单的歌谣,通过有节奏的说唱来重复、巩固所学的内容。如在教开心学英语Book 4. Lesson E.What do you want.一课时,我把Vocabulary部分的八个新词串成了一首节奏简单的歌谣:如:

Doll, doll, I want a doll.

Drum, drum, I want a drum.

Guitar, guitar, I want a guitar.

Puzzle, puzzle, I want a puzzle.

Toy car, toy car, I want a toy car.

Skateboard, skateboard, I want a skateboard.

Computer game, computer game, I want a computer game.

Stuffed animal, stuffed animal, I want a stuffed animal.

我先带学生着拍着手念一遍,学生兴趣浓厚,意犹未尽!随后,再来个小组竞赛,学生更是热情高涨,脱口而出,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巩固了所学的内容。

(三) 活化作业的设计、增强词汇教学的应用性。

日本学者上冈光雄研究的“英语单词保持率曲线”表明,背过的单词如果不加以复习,时隔一天就会被忘记10%;如果学后3天不复习巩固,就会忘掉40%,如果4-7天不复习,就会忘掉60%;时隔三周,所记的单词就所剩无几了,留在脑海中的只有模糊的印象。可见,在学习和记忆单词时,要做到及时复习、定时复习,因此家庭作业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延伸。

1、活化作业的趣味性

目前,小学英语作业的形式单

一、乏味,抄抄、背背的机械练习较多,这样的作业很难让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认知心理学指出,经历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是激发他们学习的最佳动机,一份趣味十足的作业肯定能吸引学生主动思考、认真完成。我们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应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自己选。例如:制作小标签、 “做爸爸妈妈的老师”、造句、续写故事、创编对话、改编歌谣、英语手抄报、读英语故事、收集英语名句等等。这样的作业,学生既能巩固知识,又遵循了学生好玩的天性。学习效果甚佳。

2、改进作业的评价方式

在日常工作中,许多老师往往把作业批改当成是例行公事。喜欢用一把尺子量所有的同学,作业评价只起了检查的功能,忽视了评价的激励作用。对学生的作业,简单地打上“√”、“×”或“A” 、 “B” 、 “C”了事。长此以往,作业中的错误得不到指导、出现的精彩得不到赏识,结果是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是越来越马虎。如果有一天,老师在他们的作业本或默写本上不再是“A” 、 “B” 、 “C”或分数,而是画上他们意想不到的大拇指、笑脸、哭脸、星星等等,又或是老师亲笔写上的Very good! Well done! Good job! Excellent! Great! Try again!等等,学生定会无比高兴,互相炫耀,下次的作业定会加倍认真,而且会急切盼望着下次的作业老师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评价。

3、组织有效的作业展评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每月举办一次优秀作业展评活动,把作业质量最高或作业进步大的同学的作业展示在班级的墙报上。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业能被展览,从而提高了做作业的积极性,激发了做作业的热情。除了对书面作业进行展评以外,对于其他类型的作业,如背书、默单词、预习等作业的优秀者也要充分地挖掘出来,如背书快的授予“背书小能手”称号,默写快而准的授予“单词王”称号,善于预习的授予“预习标兵”称号,造句好的授予“造句冠军”......。小学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在“炫耀”或“落后”的同时,他们会奋起直追,不甘落后,努力提高自己作业的质量。

初中语文教学探究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在为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各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内容以及工作任务。作为新时期初中物理教师要注重对自原有教学理念进行合理的改进,培养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夯实物理知识基础,并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推动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得到良好发展,可为国家培养更多能力和思维双高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知识

引言:

核心素养视域下,展开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的工作目标不再是单纯地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而是应该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内容,让学生可以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遇到问题,这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初中物理教师在展开教学工作时,在进行知识传递的同时,还要以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情感体验,进而推动学生综合素养以及学科核心素养获得良好发展。

一、物理课堂培养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1.推动学生综合发展

物理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必修学科,基础,并且十分重要。提高初中物理教学实效性,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物理知识,还可以实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目的,推动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以良好发展。因此,教师展开初中物理教学,要不但进行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对教学方式作出恰当的挑战,做到切实满足教育部分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推动初中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物理课堂中引入核心素养思想,帮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意识,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受益终生。

2.激增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调查发现,虽然素质教育理念已经在我国推行多年,但是很多教师的教学思想并未发生转变,教师仍旧基于自身原有教学思想进行千篇一律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造成了阻碍。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师通常采取一言堂式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处于被动地位,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注重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可确保学生紧随教师节奏展开知识的深度探究,为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做好铺垫。

二、物理核心素养视域下展开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

1.展开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核心素养视域下展开初中物理教学,教师要注重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贯彻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加强引导,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改善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初中是学生接触物理知识的初始阶段,在学习时难免会感到学习难度较大,所以教师一定要密切关注学生,不可为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就一味要求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非但无法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逐步使得学生失去学习信心,设置对物理知识产生抵触心理,让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变成了空谈。为了加强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组织学生在上课中进行分组协作练习探究,可以充分锻炼初中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而且还能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促使班级内所有学生的学习质量获得提高。

例如:学习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中关于《汽化和液化》这节知识的时候,在课堂中教师即可合理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锻炼学生能力,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及性格爱好,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然后学生基于小组合作展开知识探究。教师或者小组长要注重合理分配学习任务,要求一部分组员负责学习汽化以及液化的基本概念,另一部分组员负责探究蒸发与沸腾相关的知识,剩下的组员对影响汽化和液化的因素进行探究。小组成员完成各自负责的学习任务后,与其他组员进行相互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并针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共同谈谈,合理完成课后习题。在初中物理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切实做到顺应核心素养培养理念,有效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但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发展,还能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最终实现改善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

2.构建趣味教学课堂,锻炼学生科学思维

学生如果对所学内容充分兴趣,才会在兴趣驱动下展开知识探索,并保持探索知识的热情,进而促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开展,前提是教师要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首先需要展开趣味教学,激增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学生展开高效物理知识探究活动。初中阶段的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教师构想良好的教学氛围,可有效抓住学生眼球,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核心素养素质下展开初中物理教学,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培养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锻炼能力,发展思维,为学生的核心素养获得良好发展做好铺垫。

以初中物理知识中《认识摩擦力及其影响因素》这一节知识教学为例,为营造趣味十足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摩擦力的存在。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在光滑的教学楼走廊上行走,再让学生到学校操场上的橡胶跑道上行走,让学生感受不同材质的摩擦力区别。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走廊地面上拖动重量不同的书本,让学生感受重量对摩擦力的影响。学生亲身体验完毕,教师让学生结合实际经验展开思考,分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生可以对知识点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构建趣味教学情境,可提升物理知识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促使学生积极展开知识探索,學生积极探究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落实培养初中学物理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工作。

结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教师要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思想,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落实以生为本思想,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才能有效促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探究欲望,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推动学生思维品质获得发展,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谢娇婉.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艺术,2022(01):71-72.

[2]周平.立足学科素养教育 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1(A4):106-108.

[3]戴鸿程. 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开展探究性实验的思考[C]/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论文集(五).,2021:194-196.DOI:10.26914/c.cnkihy.2021.050387.

初中语文教学探究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师需要实现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转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微课,能够有效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实现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引导,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文章通过分析微课的优点,提出了基于微课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路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教学探究

微课凭借诸多优势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微课,不仅可以将原本抽象的、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化成为具象、简单的内容,还能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并且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的双重提升。

1   微课的优点

微课作为新兴产物,基于信息技术来实现传播。微课从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入手,实现碎片化的知识内容处理,可以将学习的知识划分成为微小的模块,有利于学习者学习。微课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时间较短

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思维特点以及学习的注意力,微课内容需要呈现出“微”的基本特点。微课的时长一般在10分钟以内,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数学知识的合理编排,利用趣味性的语言、严密性的讲解、递进式的模式,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提升其注意力[1]。

1.2  观看方便

相较于其他的学习资源而言,微课容量更小,并且能够在线播放,教师与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观看,也可以下载到电脑或者手机上观看。另外,微课的传播非常方便,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只要拥有对应的设备与网络,就可以将微课学习正常地开展下去。

1.3  内容少而精

相较于传统数学课堂而言,微课的教学内容较少。微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通常针对的是教材的重难点或者是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微课教学内容相对于一般课堂而言内容精确性更高,主要针对某一个知识点,因此使讲解变得更加深刻,同时讲解语言更加紧凑,更加有利于学习者接受[2]。

2   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教学路径

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教学路径,主要是利用微课引导课前预习、创设教学情境、讲解典型例题、进行巩固复习,以满足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要求,方便学生通过微课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同时使教师对于微课也能够有整体性的认识与了解,在教学中加强对微课的使用。

2.1  利用微课引导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的效果会对课堂的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数学知识存在诸多抽象的内容,如概念、定理、计算公式等,这样就使得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往往会面临诸多困难,从而影响后续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先录制微课,让学生在微课的引导下开展预习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也可以降低预习的难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预习的基本内容。如在“几何图形”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针对“认识几何图形”这一知识点来制作微课,并且在微课中将长方形、六边形、三角形、圆形等逐一呈现出来,让学生对几何图形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再结合日常生活之中的各种几何图形,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着画一画,这样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度与理解度。

2.2  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智力还是思维都处于发展阶段,难以深入理解复杂的知识点。这样既会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容易使学生丧失学好数学知识的自信心,影响后续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懂得数学教学过程的创新与优化,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恰当引入微课,构建对应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将原本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的生动与简单,让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理解与分析数学知识[3]。如在“角”的教学中,如果单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对角这一概念进行简单的口头讲解,会使学生在这种枯燥的氛围下很难理解这一抽象概念。通过引入微课,基于视频的方式将这一概念加以呈现,教师再进行有效引导,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学习与理解变得更加轻松、有效。教师可以在视频中展示角的绘制过程,先画出一个顶点,然后从这个顶点引出两条射线,并在这一过程中配以对应的讲解,随后再展示角被拆分的过程,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角这一概念的记忆。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懂得利用微课来构建相对应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视频对相关数学知识形成更清晰的认识。这既能活跃数学课堂氛围,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2.3  利用微课讲解典型例题

利用微课讲解典型例题,能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这可以帮助学生对同一类型练习题的解题思路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而通过知识迁移做到举一反三,实现对所学习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典型例题的解题过程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演示,让学生通过视频更为直观地学习解题的基本思路,从而提升解题能力。这样既能节省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能提升教学效果。如在“二次函数”的学习中,因为这一堂课的重点内容是喷泉设计问题,是教学任务中的重难点。为了能够实现学生解题能力與分析能力的双重提升,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来讲解典型例题,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如针对“喷泉的中间喷头位置,需要如何设置,才能够让喷出来的水刚好可以落在喷泉的水池范围之内?”这一问题,教师可通过微课中动态化的演示过程来对这一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清基本的解题思路,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计算,从而掌握二次函数的知识点。

2.4  利用微课进行巩固复习

微课本身操作简单,无论是教师制作微课的过程还是学生通过微课学习的过程,只要拥有网络,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实现,不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引导学生自主开展课后的巩固复习,以实现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的全面提升。针对容易出错的题目,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其整合在一起,为学生进行讲解与分析,让学生能够对解题思路有一个整体性的掌握,也能够清楚知道哪一部分是容易出现错误的,尽可能避免这一类型错误的再次出现。同时,微课下载后可以长时间保存,便于学生对自身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反复观看,直至全部理解。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变得更加稳固,还能强化学生的记忆与理解,最终达到持续性提升数学学习能力的目标。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引入使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日常的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实际需求,积极制作好微课,引导学生通过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实现学习重难点的突破,进而实现学习水平的持续提升,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罗升旗.浅谈初中数学微课教学[J].中外交流,2019(31).

[2]凌孝慧.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微课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9).

[3]曹英.初中数学微课贵在小中见大[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

【作者简介】

吕柱相(1975~),男,汉族,甘肃金昌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育教学。

上一篇:基层医院门诊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国税申请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