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创新职教论文范文

2024-07-28

校企协同创新职教论文范文第1篇

1.1 不健全的机制

通过实际调查可知, 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还存在较多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不健全的机制, 同时影响协同发展理念滞后主要是由于合作层次较低, 且没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导致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不高, 校企协同育人效果不显著。

1.2 不准确的定位

从实际情况来看, 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 目标的定位还不够明确,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没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 学校与企业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 导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无法统一。

1.3 不匹配的专业

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 没有为学生设置匹配的专业, 专业设置较盲目, 专业设置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脱节,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得到提升, 最终导致无法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

1.4 课程不够完善

当前高校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过程中, 对于课程体系的设置还不够完善, 其无法满足岗位的需求。主要是课程内容与实际不相符, 且实践内容较少, 课程内容缺乏创新, 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影响了高校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效果。

2 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1 以校企“协同育人”特色班为载体, 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要想提升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质量, 可采用校企“3+1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培养模式并不是指前3年在校学习, 后1年在企业实习, 而是实施“走出去, 走回来”的模式:2.5年在校学校+0.5年校企+0.5年企校+0.5年企业[1]。以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 同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企业顶岗实习中,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质奠定基础。

2.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构建“能力递进, 课程对接”的课程体系

要想培养一批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迅速发展, 社会对保险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 高校应当设置社会所需的专业, 并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进行调整, 更好的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保险与风险管理知识, 同时高校还应重视学生保险业务操作、保险企业管理、投资理财等能力的培养, 以此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2.3 以校企资源为平台, 实现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深度融合

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校与企业之间应遵循“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互惠互利、实现共赢”的合作原则, 以校企资源为平台, 为学生建立第一、第二、第三课堂, 为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2]。

结束语

总而言之, 为社会培养一批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高校十分重视的内容, 然而从实际情况可知, 当前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还存在较多问题。因此, 高校应当深入分析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之后采取有效的措施, 以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摘要: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发展必然趋势, 创新创业人才是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其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 当前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 这给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带来不良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之后探讨了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

参考文献

[1] 袁娟.高职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J].机械职业教育, 2016 (10) :25-26.

校企协同创新职教论文范文第2篇

“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于2012年, 同年9月开始招生, 两届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7%以上。2017年, 物联网工程专业被评为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专业, 作为工科专业, 如何产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建设一流专业, 培养竞争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毕业生, 专业建设面临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

一、协同育人视域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一) 组织保障

学院领导和企业管理人员, 校企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对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进行顶层设计、分类指导、宏观调控。物联网工程专业负责人与企业工程师共同针对专业以及学生特点, 对专业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1) 制定优化培养方案, 制定了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 方案中对学生的实践环节进行了优化, 学时也得到了增加, 计划针对实验班的设置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2) 规划专项建设, 分别针对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以及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 (3) 从企业遴选专、兼职教师, 加入到学院的日常教学及实践环节; (4) 安排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 (5) 细化企业学习工作;学院与教研室成立课程教学与改革指导小组, 会同企业的经验丰富工程师以及专业基础类、实训类骨干教师, 开展试点专业基础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特色教材编制、实验/实习、课设等实践工作; (6) 成立计算机学院大学生科创中心, 由具有丰富创新创业指导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并增大学院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支持与投入, 勉励青年学子积极加入到科技创新队伍中来, 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7)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的精神, 改革计算机学院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培养实践管理方法, 使得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 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力争培养出具有较强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管理方法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在物联网工程等专业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试点工作。

(二) 利益保障

校方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着眼于长效合作机制的构建, 发掘企业协同育人的利益驱动点。具体分别从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实习、联合攻关等多方面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应当追踪社会发展需求, 从而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 毕业生实践能力强, 人才培养质量稳定, 可为行业培养大量人才;加强学生企业实习环节管理, 物联网工程专业目前针对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对应的企业实习, 让学生遵守实习管理规范, 提前进入企业模式, 了解企业项目各环节;也与企业联合共建, 利用学院的科研优势可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为企业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 实现双赢。

(三) 管理保障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标准, 构建教学管理体系架构, 企业全程参与, 深度融入。将学生在校期间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进行校企深度融和。招生模块:调研行业企业人才需求, 及时调整专业招生计划;培养目标模块:追踪行业企业人才需求, 从五个维度设定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模块:企业参与制定专业培养目标, 分别从专业认证毕业要求、企业行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学科规律和专业特色四个方面制定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模块:根据毕业要求来制定课程体系模块;针对实验班我院各专业采取“1+2+1”的培养模式。即一年的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加两年的专业课程培养加累计一年的企业实践学习培养, 其中, 专业课程培养以实践环节为导向, 教学重心应向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环节倾斜;企业实践学习以参观企业、深入企业实践等方式为主。师资队伍模块:校企协同, 着力打造双师型工程教育教学团队, 优先聘用有工程实际经历的优秀教师, 引进企业高级工程师及技术骨干, 充实教师队伍;校企协同开展教研教改, 为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的支撑;支持条件模块:学院申报的《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正在建设中, 两年内将建成一个物联网+综合实训实验室和一个VR实验室, 投入200万元, 并将申报省级示范中心, 同时校企协同, 共同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为一流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 制度保障

学院在总结多年来校企协同育人的经验, 制定了系列化的规章制度, 校企协同机制的常态化与规范化, 提供了制度保障。学院制定了《计算机学院实习基地管理办法》, 并对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企业进行遴选, 由企业报名, 学院组织企业进行介绍, 并遴选出适合的企业参与校企共建;物联网工程专业针对专业以及学生特点, 细化了对参与校企协同育人企业的要求, 并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与学院、专业发展理念相同的优秀企业;同时学院制定了《计算机学院课程设计管理办法》, 对参与课程设计的企业参与资质、指导流程、成果验收等方面进行了明文规定;为了更好的在我院各专业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探索工科专业建设新途径, 学院制定了《宝鸡文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实验班培养方案》。

二、计算机学院协同育人成效

近年来, 计算机学院在宝鸡文理学院的政策指引和经费支持下, 分别与西安加中大学生IT实训基地、西安行知汇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及陕西未来蓝图软件教育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协作关系, 与企业一起制订了专业培养计划[1]。通过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等多种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 带动了教师, 鼓励了学生, 有力推动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 弥补了学校教学的不足, 形成了“培养计划企业参与”“新生专业教育企业做”“职业规划企业指导”“课程设计企业导师任组长”“毕业设计企业支持”、“实习实训在企业”、“学生进企业实习实训可课程学分置换”、“合作企业优先选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2]。

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赵博伟、杨磊、高晨、袁梦华等同学分别针对“老人生活”、“家庭绿色种植”、“智能管家”等一系列生活理念问题, 研发了科技创新成果与作品, 并受到宝鸡电视台、宝鸡人民广播电台的采访。同年宝鸡日报12月13日4版以《五名“95后”大学生研发智能养花设备——在外轻点鼠标就能浇水补光》为题, 也对计算机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成果进行了报道。

计算机学院重视学科竞赛对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举行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月活动、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平台、搭建实习实训平台逐步内化为学生的创新意识, 切实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取得了丰硕成果。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创新协同育人机制, 创建一流专业, 将企业资源和高校资源实现和谐共生、合作共赢, 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探讨、解决。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根据《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一流专业”三年规划》, 从学生培养、师资建设、校企共建等方面提高专业和学生的竞争力。

进一步根据“卓越计划”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通用标准制订“卓越计划”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的通用标准, 包含对所有参与“卓越计划”的工科专业4年制本科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11条要求。

积极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摘要: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人才培养规格单一、教学内容陈旧、”双师型”师资短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协同育人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是化解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弊端的有效举措。宝鸡文理学院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物联网专业教学平台、实施“实验班”等改革创新措施, 从组织保障、利益保障、管理保障、制度保障、经验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协同育人机制, 创建陕西省一流专业。

关键词:协同育人,物联网,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刘鹏辉. I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 2013, (16) :23-27.

校企协同创新职教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学校处于校企合作的单方努力被动状态。在分析校企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的具体对策和措施,让“政、行、企、校”协同联合起来,完善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工作成果质量考核标准,量化和明确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的“责、权、利”,促进校企合作快速良性发展,让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达到“双赢”状态,从而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对策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全社会的“就业”教育,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接就业、服务产业,向区域和地方企业提供高素質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在进行职业教育过程中,一定通过教学与生产融合的校企合作手段才能达到职业教育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的目的。为深化产教融合、提高校企合作、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2月颁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意见》旨在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参与度,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消除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存在的“两张皮”现象,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扩大就业、增强创新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的表现形式,实现产教融合最直接的途径是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的现状

目前校企合作状态是行业企业参与度不高,职业院校追着企业进行合作的“一头热”被动局面。大部分企业没有充分意识到合作的必要性,对校企合作重视度不够,这主要与政府、行业及社会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不够有关。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种。

(一)政府未形成系统完整的校企合作机制

教育部于2018年3月1日实施《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但处于初始实施阶段,落实还不到位。大部分省(市)还没有形成校企合作法规政策,使校企合作缺乏根本的指导性纲领,不能顺利进行和开展校企合作工作,不能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规划。

(二)地方行业的引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中国水利教育协会牵头下成立的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起到团结各水利高职院校、协调各会员单位,达到共赢作用,为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开启了新篇章。但是部分省级水利职业教育集团还是职业院校自身唱主角的状态,省水利教育协会及其他会员单位还未积极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校企合作的主体之一——企业还处于被动合作状态

一方面,政府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自身未做好企业长期发展规划,而是趋于眼前的利润,企业对后续人才培养意识不够强。学校跟企业建立的实训基地数量不少,但真正发挥实质性作用的不多。大部分的实训基地是基于企业需要员工时与学校沟通而临时设立的实训基地。建立在这种实训基地基础上的校企合作只是“初级层面”的合作关系,校企双方相互之间缺少责、权、利等约束关系。

(四)参与校企合作的个人未能全身心投入合作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目前社会情形下,个人兼职现象并没有被社会真正认可,而教师参与企业社会服务项目和企业技术人员进校上课都被认为是兼职,因此这种状态下的校企合作都只能被潜伏于地下,不能充分调动这些人员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水平和能力。

(五)实训基地建立形式单一

要满足校企合作需要,方便学生实习实训,实训基地应建成“校中厂,厂中校”的形式。但目前最多的形式就是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由于校园空间狭小和资金不足等问题,校内实训基地都属于“微型版”,很难将企业或工厂的真实生产环境车间搬进学校。

鉴于上述问题,要想让校企合作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使其成为职业教育长期有效发展的方向,必须由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四方协同联合起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共同担负起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责任。实行政府主导与推动、行业协会指导与协调、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校企合作机制。

2008年11月13日,在水利部主管部门和中国水利教育协会指导下,全国20多所水利院校和81家企事业单位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目的组建了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中国水利职教集团自成立以来,对深化水利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改革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创新。先后开展了专业调研,人才培养与水利需求对接,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构建,校企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队伍建设,校企共建、共管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技能培训,水文化和企业文化宣传等,提高了职业教育就业指导水平。大部分水利职业院校依托集团的有利平台,初步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共进”的水利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新局面。

二、水利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对策

中国水利职教集团在推进校企合作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地方各省市(区)要在中国水利职教集团的引领下,积极成立地方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并且根据省情、企情、社情、校情制定相应的地方校企合作制度,努力推进校企合作新形式。

(一)政府和社会全力支持

校企合作必须坚持多方联动、协同发力,必须建立由政府统筹规划,企业、行业、学校积极参与的校企合作形式,才能构建出四位一体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格局。政府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每年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对合作过程中企业产生的相关费用以及合作项目产生的收入,企业可以获得相应资金补偿和税费优惠。企业可以派新进员工免学费到职业院校和全日制学校进行一年的专业课跟班学习。企业可以优先选取优秀毕业生来企业就业。

(二)制定校企合作有关法规或条例

完善校企合作报批手续,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对校企合作项目进行备案。对顶岗实习学生完善实习期间保险制度。参与校企合作企业在三年内必须给予一定数量的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并相应提供一定数量的教师企业锻炼岗位;对参与合作项目的学生和教师分发相应的补助或工资报酬。参加企业锻炼教师和顶岗实习学生有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义务。

(三)完善校企合作管理机构

为有效推动全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各省政府成立由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省政府国资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等部门和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参加的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具体负责全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省校企合作促进会下可分各行业校企合作指导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园内,办公室内部建好“两个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由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和职业院校专家组成,主要负责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由企业专家和院校专业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的编写和课程建设。

(四)健全校企合作工作质量考核标准

1.建立以水利行业职业标准符合度、学生学业水平及顶岗能力、用人单位满意度等为重要指标的校企合作质量评价标准。建立校企合作网络平台,利用平台对校企合作信息进行共享,定期发布企业、学校、下企业锻炼教师和进校上课教师、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状况,相关部门在信息平台上对参与校企合作各方进行质量评价。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情况作为企业信用等级和社会责任承担的考核内容,并与企业资质升级和年檢等联系。根据职业院校的不同层次(如国家示范、省示范职业院校等)规定必须达成的校企合作企业单位的个数和合作效果标准,以保证职业院校正常发展,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

2.职业院校教师每五年不少于六个月的企业锻炼,且将企业对该教师在企业锻炼期间的评价作为教师年度考核标准和是否优先晋升职称的标准。同时学校应加大教师进企业锻炼资金投入,完善教师企业锻炼制度。

3.对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计入技术人员年终考核,并考虑优秀指导人员优先晋升职称。企业鼓励企业技术人员入校进行实训课程任教,学校给予相应的报酬,同时任教期间学校可以根据相应职称的评聘办法,给予评聘讲师、教授等教师系列职称。

4.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由校内外指导教师联合给定。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校内教师,对学生顶岗平台里的周记等资料进行定期检查,根据校外(企业)指导教师的评价和顶岗平台里的周记等资料进行成绩评定,合格者才能给出顶岗实习学分。

除了从以上几方面完善校企合作外,在学校内部成立相关企业是校企合作的最好方案;与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是校企合作的最佳手段。为提高订单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订单单位的归属感,订单单位可以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加强校际合作,尤其是按地区进行校际联合办学与合作交流。比如建成中南水利职业教育联盟,整合中南地区各水利院校优质教学资源、人才资源和环境资源,利用各院校办学优势和特色,实现资源共享。建立校际优秀专兼教师资源库,建立教师互派、交流机制,实现校际教师共享;整合优质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室和实训基地资源,向其他有需求的院校提供接纳学生实训的服务;发挥各院校的优势,形成各院校互相支持和共同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好运行机制。在“产教深度融合下”和“政、行、企、校协同发展下”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和校际交流,推进人才共育,资源共用,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实现校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R],2014-06-24.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R],2017-15-05.

[3]蒋旋新.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理念和创新思路[J].教育与职业,2012(20).

[4]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田蕾.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法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

[6]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障[N].人民日报,2014-06-24.

[7]教育部、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国税总局.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Z].2018-02.

◎编辑 陈鲜艳

校企协同创新职教论文范文第4篇

1 历史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的明确任务,是职业院校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建设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不但要面向当地服务于区域经济,更要结合行业企业的发展来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这就要求行业企业和学校两方互相结合的育人模式才能更好的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并为工业制造大国提供所需求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

2 目前研究状况

通过分析第四—第七届职业教育类的国家成果奖来看,获奖多分布在江苏、浙江、广州,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最大的主流方向,对比全国职业教育发展及优秀省份的经验,创新产教融合机制,提升高职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能力,是当前及下一阶段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

2.1 研究状况

江苏省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较早的改革。自2002年起,江苏省对各个市县区对职业技术学校布局进行调整,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实施职业教育集群式发展,在科技园区、产业园区周边建立职教园区,园区与校区协同发展。2011年,盐城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悦达集团成立双主体办学的“悦达学院”。江苏省还推进由职业院校、相关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社会组织等自愿组建的职业教育联合共同体,以协作交流、共享资源、共赢发展为宗旨,努力实现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的最优化。创新了办学体制,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3 存在问题分析

当今,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进行了多方位的改革和探索,也引进和借鉴了国际上比较先进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等,但因区域差异、发展差异、政策不同等诸多的原因这些校企协同的育人模式仅仅是一纸协议,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学校教学无法和企业联合,致使我们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和企业岗位不能无缝对接。目前改革无法顺利进行的原因我们分析如下:

3.1 学校与企业没有达成深度共识

学校培养的人才是为企业服务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不是完全掌握。作为高职院校现在改革的目的就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能够让学生更多的走进企业,在行业一线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学校作为育人的主体在社会中和企业联系较为疏松。企业因为担负自身的发展的要务也无暇顾及对学校学生的深度培养。

3.2 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企业的育人模式太过简单

在早期的校企合作中,一些企业认为合作的院校就是为企业提供“暑假工”、“学生工”,其实是他们误解了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作为校方我们更期望他们的“大国工匠”高级师傅对我们的学生进行指点迷津,在企业里受过培训的学生,不应该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而应该是一线的技术工。在实践的环境里,应该让学生知道该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需要革新的技术点在哪里,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与工作。

3.3 校企合作缺乏政府的政策引导

企业和学校在以往的发展中交叉并不太多,两个群体没有交叉怎么能够有深度的合作呢,企业的发展为当地的经济、环境、人文风貌提供很大的支撑作用。企业需要的人才由学校走出来。学校缺乏企业专家行家对学生的指导和培养。当地政府应积极的参与进来。两者互相需求,这就需要政府从中协调发展,互相合作。

摘要: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经济更快速的发展,高职教育本是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一线技术人才,所以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既能解决企业用人问题又为高职院校培养合格人才提供了方法。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教育人才中校企合作的形式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1] 甘益慧.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协同育人”的实践与创新——以佛山高校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5).

校企协同创新职教论文范文第5篇

职教教师专业发展在时间上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从准教师 (职业师范院校大学生) 发展到新教师, 再发展到名师;在空间上存在于教师专业活动的各个空间, 包括任职前学习的大学、在职期间从事专业活动的院校以及参加进修和培训的院校和行业企业;在本质上是个质的叠加过程, 包括教师专业精神与专业知能的积累与增长, 是一个包括知情意行在内的综合体系的完善和成熟。因此, 职教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多主体、多阶段、多层次的复杂系统, 具有阶段性、连续性、自主性、情境性特征。所以, 职教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 因此, “系统的方法是绝对必不可少的。经验告诉我们, 采取各不相关的措施是不能更改教师作用的。”促进专业化的各个因子必须做出系统性的反映, 而不能仅仅对某一主体进行改革。

职教教师教育主体是指职教教师教育的参与者或当事方。“教师基本素质的形成, 除了师范院校、上级行政部门等教师教育执行者以外, 还包括教师所在学校和教师个人。”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和实践特性, 决定了行业和企业也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机构, 其教育作用通过培训、培养参与生产实践的教师获得新技术、新知识来实现。其中, 职业教育行政部门是管理主体, 大学 (培养职教教师的大学) 、职业院校、企业行业是施教主体, 教师是发展主体, 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对固定的协同关系。

2 职教教师教育多元主体协同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2.1 目标一致:协同关系的基础

职业教育的公益性使政府成为职教教师教育的管理者。提高教师教育效能是政府参与管理的目标之一。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 人们开始普遍关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职教教师的个体质量也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 职教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了政府管理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是培养师资的正式机构, 是职教教师职前教育的主要渠道, 也是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大学进行职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预备教师, 为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大学还是一个在职教师进行知识和技术更新的主要进修场所。

职教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决定着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水平, 教师这些职能发挥的程度又影响着职业院校职能的实现, 同时,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促进学生发展的真实和必要的条件。因此,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应成为职业院校追求自身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行业企业也是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场所。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 以就业为目的。因此, 培养的人才规格应符合生产实践的需要。教师的技术先进程度、实践操作能力影响着人才培养水平。教师通过参与企业生产和接受行业培训, 掌握新的专业技术, 了解岗位能力要求, 形成专业课程标准, 课程开发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由此可见, 职教教师教育的这五个主体都以追求职教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标, 共同的目标构成了协同关系的基础。

2.2 功能互补:协同关系的条件

职业教育行政实现其职能的方式和手段大致归纳为规划、立法、监督、服务等。教育行政能运用国家强大的政治、经济力量来解决那些教师教育机构自身无法解决而严重制约运行和发展的问题, 协调教育、产业、商业以及社会劳动保障等多个不同部门, 形成“大职教”体系, 为院校和教师的发展提供资金、资源、信息、制度等保障。

大学拥有悠久的教师教育传统和丰富的教师教育经验。大学在师资培养中具有知识优势、研究优势、文化氛围优势、对教育实践的距离与批判优势等。

教师任职的职业院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阵地。教学本身就是专业发展的主要载体, 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校本培训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扩展了培训的时间和受训教师的覆盖面, 弥补了其他机构培训在时间和覆盖面上的不足。

行业企业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市场化的技术, 以及掌握新技术的实训设施设备, 是教师能够了解培养合格人才必须掌握的岗位知能要求以及精神要求, 这些都是职教教师专业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影响互动:协同关系的保障

职教教师教育各个主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教育行政通过立法制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教师资格标准、课程标准、各个主体的义务与责任等, 这些必然会影响大学和职业院校的课程内容, 课程结构、培养方式以及各主体参与教师教育的积极性。教育行政必须积极参与职教教师教育, 了解实际状况和需求, 才能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规, 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职业院校必须了解行业企业的人才质量规格, 才能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 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才能培育教师正确的专业知能和专业伦理精神, 满足行业企业的需要。因此, 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在改革课程、培训教师、共享信息及改善教学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3 重新确立职教教师教育各个主体的协同职责

我们应当用协同学系统理论来指导职教教师教育体制改革, 正确认识各主体在教师专业发展上的功能、优势, 建立促进各主体关联活动的保障机制, 使各主体之间形成协调、合作、互补的协同关系。只有这样, 才能产生协同效应, 即最大限度地提高职教教师教育的效能,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职业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教师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和教师之间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通过政策规约, 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合作。运用政策激励, 提高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职业院校要建立完善的协同组织体系, 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委员会, 由大学教师、优秀教师、新教师、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行政官员一起, 形成一个多元合作的、多边互动的业务枢纽和协作平台, 成为一个服务机构, 发挥信息交流、政策咨询、学术研究、业务指导的功能, 共同设计、制定职教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师培训计划, 组织教师在职培训活动。通过组织协作与信息共享, 使职教教师专业发展在统一的教育机构中实现整体规划和全面实施, 使教师专业发展的每一阶段在尊重、继承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 有所发展, 有所突破, 同时也意味着前一个阶段对后一个阶段的责任, 保证发展的持续性, 充分发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效益。

摘要:职教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各主体之间具有目标一致、功能互补、影响互动的特点, 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各主体的协同责任, 才能达到最大程度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系统整体功效。

关键词:职教教师,专业发展,协同关系

参考文献

[1] 蒋华, 钟桃英.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综述[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2) .

[2] 苗洪霞.美国教师入职引导对我国职业教育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J].海外职业技术教育, 2008 (7) .

校企协同创新职教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载体。明晰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概念,深入分析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特征,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可以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知识创新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要任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大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目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形式与有效载体。[1]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培养一批素质优良且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所用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成为目前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概念

目前,国内学者从组织形式、创新过程等不同视角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进行定义。陈洪根[2]认为,大学生创新团队是指以课题研究组、创新实验小队、项目组等形式存在的大学生科研型群体组织,具有自组织性、自发性、自主性等特点;郭孝锋[3]则强调协作过程及成果,他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是大学生为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实现特定或非特定学习与科研目标,以团队形式实现相互协作、共同进步,最终产生有一定价值成果的群体组织。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首先应是一个学术团队,以一个学术领导人为核心,同时还有一群拥有共同学术目标、交流通畅频繁、能够相互协作的大学生。[4]

本研究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是指由技能互补的大学生及研究生组成,有共同学习或科研目标,通过相互协作开展创造性、创新性研究活动,并产生一定价值成果的群体组织。团队目标是通过团队合作,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提高协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这样一方面能够产生一定的学术成果,另一方面能为将来其独立从事创造性、创新性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特征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协作开展创造性研究活动。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属于一种典型的系统,团队成员在系统内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系统的结构。该系统具有开放性、内聚性、竞争性、多维性、成长性及交互性,团队成员间的协同创新程度直接决定了本团队科研创新绩效。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具备以下特征。

(一)目标明确

对于任何一个团队而言,明确的目标是团队组建的基础条件。明确而又具备指导性、可实现性的目标,是凝聚团队成员、协调团队活动、提高团队效率、保证任务完成效果的指路明灯。[5]

(二)团队成员多元性

作为一个开放性组织团体,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年级、不同的学科专业,拥有差异化的知识结构,每个成员在团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团队成员多元性还体现在各个成员的优势与劣势、特长与缺点各有不同,性格各异,进入团队的初衷与愿景差异显著。

(三)团队交互性

一方面,团队交互性体现在人员的自由流动上。由于科研任务具备阶段性,受不同学生学籍年限所限,团队成员的组成在团队生命周期内会不断变化。另一方面,团体交互性体现在团队内部的交流开放性上。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系统内定期有组织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共享学习资源,有利于团队成员间开放的姿态与心态的形成,能促进团队成员进行多维度、交叉性的交流和探讨。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团队成员知识结构

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是科技创新团队创新的基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由不同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学生组成,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对解决复杂、交叉问题至关重要。同时,要想获得创新性、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必须具备学术创新相关的基础知识,成员个体自身的知识结构会对团队创新产生重要的影响。[6]

(二)团队学术氛围

良好的学术氛围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创新思想的来源。良好的学术氛围包括学术自由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学术自由是学术创新的基本原则,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能够鼓励团队成员积极进行学术交流。宽容而严肃的学术批评空间,勇于向学术权威提出不同看法的态度,是大学生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动力源泉。

(三)激励措施和制度保障

缺乏激励机制与环境,难以培养出杰出的创新人才。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而言,有效的激励措施是其开展协同创新活动的牵引力,而科研场地、经费以及团队内部的管理制度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运行的基本保障。

四、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策略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团队目标

根据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结合团队成员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愿望与能力等,通过集体讨论,提出符合实际情况而又必须通过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的目标。确定团队目标后,还应把团队目标进行细化分解,确保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明细目标、承担的任务,让每个成员都知道自己在实现团队共同目标中扮演的角色与地位。

(二)创造良好的学校创新环境与学术氛围

高校应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优势与特点鲜明的学科布局、自由探讨的学术气氛,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学校应通过宣传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逐步建设崇尚科学与创新的校园文化。在校园内通过举办学术讲座、搭建公共交流平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等,加强学科背景与专业方向不同的学生间的学术思想碰撞与交流。合理的学科布局可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深厚而宽广的基础条件,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又可为大学生捕捉创新点提供机遇。高校应加强学科群的建设,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比较合理的学科体系。

(三)确保团队结构合理、队伍稳定

在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时,管理部门应适当介入,这样一方面能帮助团队优化年级分布,在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背景与个人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尽可能组建一支年级梯度分布合理、协调性好、互补性强、生命力持久、相对稳定的创新团体体。另一方面,管理部分应尽量保证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具备互补性,尤其应以本校优势特色学科、重点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学生为主力,以本校优势特色研究方向吸纳不同学科学生参与进来,瞄准学科前沿,优势学科带动、多学科参与,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可持续发展。

(四)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内部知识创新机制

1.营造团队内部知识共享氛围。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而言,组织内部成员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信任程度、目标差异都直接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内部知识共享的意愿与态度。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内部有必要建立起通畅的知识共享渠道与机制,推动团队内部形成相互信任、志同道合的知识共享文化。

2.完善团队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转移机制。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主要体现为团队成员智力、创造性和思维方式的协作。由于团队成员间知识结构、学科背景不同,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在团队成员间的有效转移能够提升团队整体知识水平。完善的知识转移机制包括研究目标的可实现性、知识的复杂性、团队交流机制的通畅性、团队共享文化、成员知识转移意愿及知识转移氛围等。

(五)建立公正、有效的激励机制

首先,公正、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激发团队创造性的必要手段。学校通过设立“科研创新基金”、“创新团队基金”、“创新奖学金”等,同时对富有创新性的学生提供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博士的绿色通道,鼓励大学生团队积极开展协同创新,以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热情。其次,对于创新团队取得的科研成果,如高水平学术论文、国家发明专利、创新大赛奖励等,学校应给予充分重视和肯定,积极宣传和奖励。应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运行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保障机制,注重对团队整体进步幅度的考核,对创新失败有容忍机制。[7]

[ 参 考 文 献 ]

[1] 尹洁,李锋,吴洁.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5):153-156.

[2] 陈洪根,薛静.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特性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7):27-28.

[3] 郭孝锋,石世平,文丽.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孵化与培育[J].中国青年研究,2008(11):106-108.

[4] 刘慧群.高校科研团队协作关系治理模式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3):124-128.

[5] 魏玉梅,豆永杰.高校创新性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问题、成因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10(6):26-29.

[6] 杨胜,方祯云,蔡金清.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5):44-47.

[7] 尹洁,杨建超.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60-63.

[责任编辑:陈 明]

上一篇:科学教学文本理解论文范文下一篇:音乐课堂设计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