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的调查报告范文

2023-09-20

消费的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第一,是大学生每月的预期支出总是比其可支出量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简单的说也就是大部分大学生往往存在着钱不够用的情况,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伙食费的支出所占比重占据了较大的部分,这使得很多学生没有其余的闲钱去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以及购买衣物。客观的说,这部分与学校伙食较贵可能有很大关系,但是大学生自控力的缺失,花钱的随意才是归根结底的原因。也就是说,许多大学生还没有能力合理的去支配自己的金钱。

第二,就是学生的消费意识薄弱。主要体现在了部分学生还是过于注重商品的档次,品牌与外观,而忽略了商品本身最根本的实用性。这使得部分学生在看到自己心仪的产品时会有种购买的冲动而忽略了该商品价格与价值间存在的巨大差距。这往往造成了购买该商品使用后觉得不实用而弃之不用造成的浪费。这归结起来还是一部分学生的虚荣心作祟,没有真正去细思该东西的具体实用价值,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第三,我们来说说学生的经济来源。从调查问卷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来源于家长。这使得很多学生在消费时并不顾及自己真实的消费能力,往往是花超了之后找各种理由找家长要钱,更有甚者找同学借钱却迟迟不能还清。这其实与当代大学生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实,这个时候,家长就因该适当的控制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毕竟这个群体是即将步入社会的,一旦养成了依赖家里的习惯,指不定将来将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啃老族群体。同时,家长的经济后盾使得很多大学生虽有很大热情勤工俭学但却缺少动力。因此,这必须靠家长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方能增加大学生独立生活的积极性。同时不得不说的一点是,虽然我本人很赞同勤工俭学,但是要是因为勤工俭学而耽误了学校,岂不是得不偿失?

第四,从调查问卷我们能很清晰的看到,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消费状况不是很满意甚至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与以上所提到的三点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所以,要使得大学生的消费观能彻底得到改变,学校,家庭,社会都有着其必要的责任与义务。只有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大学生能够在这四年的大学生活中真正学会理财,真正建立良好的消费观念,也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在步入社会自己赚钱后真正的能靠自己养活自己。我们不该一味的批评与指责,正确的引导才是我们所必须做的。

消费的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消费观虽已渐渐独立,但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培养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引导适度,健康的消费观。对于提高我们的消费质量,对于构建节约社会,对于祖国的兴旺发达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二、调查范围

2009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男生

三、调查方法及时间

通过随机抽样方式对09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5名男生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本次问卷调查10份,有效问卷9份,完成率达到90%,时间为2010年6月15日。

四、调查结果

通过对09级汉教专业15名男同学的调查分析,80%的同学每个月的生活费均在500—800之间,只有少数同学生活费在1000元左右,但无论生活费是多是少,大家都觉得不够花,最多也只能是勉强够用,很少有结余的。如果有结余的情况,大家都是购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因此,想把手中多余的钱存起来的不到5%,其中,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渠道主要是父母亲,占到经济总收入的85%,其次是靠打工,打工包括双休日出去做临时工和放长假进工厂,食店,办事机构,当然也少不了当家教,这些收入占经济来源的10%。那么我们的生活费主要用于那些方面,调查显示,我们每个月的日常饮食消费大概在450元左右,对于剩下的几百元钱多数用在了娱乐和购物两方面,大学生人人都有手机,半数有自行车,少部分人拥有相机,Mp5等消费品。从着装服饰方面来说,更多的人衷情于牌子贷,有的同学为了买一双名牌鞋子,甚至忍饥挨饿。在这次的调查中,我们惊人地发现大多同学的手机消费均在50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100元,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同学们和父母亲联系的少,大多电话均是在和朋友们联系,和父母亲的一次通话不到短短的十分钟,而和同学朋友们的通话一次竟可以达到半个小时,有的甚至一个小时。其次,我们余下的消费便用在了游玩上面,调查发现基本上每两个星期同学们均要出去一次,目的是品尝当地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五.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的超前消费现象十分常见,导致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便是大学生的攀比心理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诱惑下我们往往失去理性,以至于在众多大学生中形成了“盲目”消费,“奢侈”消费。我们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父母,在经济上我们不能独立,因此,在追求潮流的同时,商品的价格和质量仍然被作为考虑的主要因素,但对于品牌贷的追求是大家一直以来的梦想,在生活费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就不得不减衣缩食了,这样不但能获得名牌,还能在无意中减肥。对于靠打工来赚取来的少量收入,一方面可以满足于我们购物的狂热心理,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打工在无形中使我们得到了一次锻炼的机会,获得了一些工作的经验,为以后进入社会提前作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

六.大学生消费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的直接影响对象便是家庭,因为家庭是我们经济的主要补给站,可以说我们每个大学生每年所花费用占到了一般家庭收入的一半,对农村地区的贫困家庭就可能高达80%,因此贫困生不得不靠国家的助学贷款来完成学业,如果我们无视家庭的经济状况,一味高消费,势必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那么可以说我们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当然,大学生的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无疑大学生消费已经成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调查启示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健康,绿色的消费方式,严格杜绝盲目消费,淡化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攀比心理。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我们收入有限,因此,当我们消费之时,应当从我们的家庭实际情况出发,可怜天下父母心,请不要给家人增加太大负担。

3.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能省下的钱就一定的省下来,但不是叫我们刻意忍饥挨饿,我们可以把结余下来的钱存起来,要知道中国人是很懂得量入为出的道理的。

消费的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学生姓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学生专业:

象牙塔里的消费者

————关于大学生消费现状的的调查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 价值观 消费构成消费理念欧美大学生消费独立 合理消费

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大学生目前的消费情况,挖掘出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大学生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游玩费”、“通信费”、“恋爱费”逐渐增长,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理财和储蓄观念十分淡薄。而且,如今大学生一方面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却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因此,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注重精神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利用周末就身边的同学做了些调查,对他们的消费情况了做了一下分析和比较,参考网上的相关信息,写得下文。

正文: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它所反映的是大学生的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在当代中国大学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应当正视并解决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大学生做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有自己的特点,超前消费、炫耀消费、人情消费、浪费消费、两极分化趋势增强等等。从我得到的信息分析,大学生消费的特点大致可以分类如下:

(一)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500元~800元和800元~1000元这一幅度,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二)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三)通讯网络费用过高。手机如今已是大学生的必备,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个别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00元以上。

(四)“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据网上信息,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另外,很多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集中在250元~350元。学生思想活跃,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五)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四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

(六)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

(七)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2000元~3000元居多,而贫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大约有五分之一还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户。

(八)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

从以上特点我们可以水到渠成,很容易得到下面的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而且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服饰装扮,学习用品,笔记本电脑、照相机、MP4,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消费热点。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与欧美大学生从小就有的经济独立意识与教育相比,无论是社会还是本人,我们的的确确有很大不足。

但由于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

对于以上问题,我和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大学生要养成科学的消费观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合理和适度消费,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

(二)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要考虑家庭的承受能力。消费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三)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生应积极地面对自身情况,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四)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而且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五)大学校园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学校氛围的影响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我们在此呼吁学校方面应注重对大学生消费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可以把勤俭节约这项中国的传统美德加以发扬,能够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这样的措施不仅能使大学生们重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还能从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抓起,从而使广大学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参考网站:中华励志网,我学网

消费的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调查地点:郑州航院、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河北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大连理工大学

调查时间:2012年11月19日——2012年11月25日

调查方式:调查问卷,QQ、电话调查,抽样采访

根据调查结果,生成以下报告:

数据统计及分析

1.消费差距大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中,就本次所调查的人而言,有13.16%的同学在400元以下,28.07%的同学在400元—550元之间,28.07%的同学在550元—700元之间,30.7%的同学在700元之上。可见大学生消费差距大,两极分化的明显。

2.价格和质量相比,价格仍处于首位。

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

3.追求新潮

手机、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我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半数以上的学生表示肯定。

4.月生活费分配情况

感觉生活费月月有余的学生占9.32%,感觉刚好够花的占74.51%,感觉不够花的占16.17%。半数以上的当代大学生用钱缺乏计划性,缺乏理财能力。

5.关于恋爱的支出

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在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中,选择50元以下的占12%,50元~100元占4.5%,100元~200元占15.5%,200元以上占22%,另外46%的学生回答没有恋爱。由此可见谈恋爱的学生,每月在恋爱方面要比其他学生平均多支出100元以上。少数学生远程恋爱,煲电话粥,导致每月话费在150元以

上。

6..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37.72%的大学生选择吃喝、旅游、穿着打扮、上网吧等各种消费,62.28%的大学生选择储蓄、买书。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享受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外出观光旅行,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大学生中才开始流行,但发展的势头强劲,大学生已经成为青年旅游者中的主体。迪厅,KTV等新兴的娱乐方式也正日渐受到大学生们的宠爱。

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对企业而言,中国移动做的较好,他们借助流行时尚代言人周杰伦为“M-ZONE ”加油助威,同时利用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推出学生卡,从而赢得不菲的业绩。

2.攀比心理导致的“奢侈”消费。

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这一点在女学生身上表现的更突出一些。对于绝大多女生来说,各种服饰、化妆品消费是日常消费的一个大头。有将近一半的女同学在购物时,将品牌作为第一考虑因素,像“耐克”、“艾格”、“ONLY”、“兰蔻”、“倩碧”等中高档服装、化妆品品牌就非常受同学欢迎。

3.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4.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

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

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5.对父母的忽视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对调查对象进行口头问答,大部分大学生基本不与父母联系,基本每次与父母联系都是因为缺钱,或是由于花费没有计划与理性进行盲目消费导致生活费不知不觉就所剩无几。每个月与女朋友几乎形影不离,经常煲电话粥,却很少主动与父母联系,大多数大学生甚至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也很少给父母买衣服或礼物,只知道伸手向父母要生活费,却很少关心父母。

综上作述,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几个行为特征:

1. 大学生消费的情绪性

主要表现为消费上的连续性,如果消费一次后如果感觉很满意,很可能会连续消费同企业的相同或不同产品,并且还会推荐自己的伙伴消费;相反则很可能不再消费,而且这样的感觉因为大学生之间信息的迅速交流,会感染到周围的同学。

同时情绪性的另一面是冲动消费,容易受广告等宣传的影响和商家宣传和促销方式的引导(尤其在黄金周等时期),百事可乐大学生艺术新星大赛就是这样的活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力,这种活动影响比较深远。

2、大学生消费的先锋性。

大学生站在先进文化的最前端,容易接触到、也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消费观念也比较超前,消费观念也变化比较快,比如对网上购物容易接受,对“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的对新兴消费方式也比较容易接受,如新的购买方式(如网上购物)、促销活动(如有奖促销)等等。

3、大学生消费的集中性

目前消费产品比较集中,主要停留在时尚、电子、影像、文化、娱乐、交友、培训上,随着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时尚物品花样的发展,受示范效应的影响,消费逐渐向多元化发展,比如在IT消费产品上,可能在一段时期内流行的是MP

3、手机,而另一段时期可能就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了。

另外,大学生消费最大的特点还在于追求时尚化,追求时尚的东西,喜欢新奇的和浪漫的事物,消费品追求个性的张扬。追求时尚也是大学生消费具有盲目示范效应的原因,消费的大头已经不再是学习用品、书籍之类的东西,已经转变成了电脑网络、手机、名牌服装等比较前卫的带有时尚气息的产品。

4、大学生消费的品牌性

名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大,通常大学生在购买东西时,非常看重品牌。在大学生的心目中,品牌既是一种质量的保证,也是一种品味的象征。他们有着非常强的品牌意识,在他们看来,有品牌才会有质量。他们认为一个品牌的建设需要很长时间。他们认为“一个品牌能生存下来,就表示市场肯定,有相对可信度,同时建立一个品牌,产品质量是保证。另外,良好优质的售后服务也是非常关键的。”同时大学生有很高的品牌忠诚度。一旦尝试了某个品牌,觉得很好用,一直都会使用这个品牌。

5、大学生消费的群居性、集中性

大学生群居性、集中性购买的特点非常利于商家们进行季节性的重点促销,各个节假日来临之际,学生经济能力较强,消费欲旺盛。校园消费将进入井喷状态,形成了“节假日经济”。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呢?

(1)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一方面,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自己的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另一方面,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抑制消费,

(2)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人们的消费行为始终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例: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并且这些心理往往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因此,在消费中我们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的影响,坚持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理性消费。

其次,要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是不断变化与改善的,我们的选择也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就是指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一种民族精神,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行为。作为精神,它是永远不过时的。特别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还面临人口、资源等压力,我们更应该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能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合理消费对立起来,勤俭节约不是抑制消费而是说不要浪费。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而大学生消费误区的存在,造成了消费欲望的恶性膨胀与经济能力不堪重负的对立,因此,正确引导、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显得尤为迫切。

那么正确的消费观应当如何树立呢?

1.社会教育

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大学生是现代技术最积极的响应者,受现代传媒技术的影响最为明显。大众媒体应加强对有用的健康的消费信息的宣传,对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为大学生提供消费参考意见,加强大学生正确消费心理的引导。

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大学生群体是现代因特网最大的使用群体,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在使用因特网,因为互联网信息的多样性和快捷性满足了大学生对信息的巨大需求。因此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因特网的资源优势。

2.学校教育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主要方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作用。

高等学校一定要注重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要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学形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学习,通过组织一些关于素质教育的活动来增强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爱好。

整改学校四周的消费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不言而喻。大学生的消费环境主要是学校内部和校园的周边,要加强大学生消费的引导,就要对大学生所面对的消费环境进行整改。

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高校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中将会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整顿学校风部及学校四周的商业秩序和商品经营范围。校园内外的消费环境主要是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需要搞得像商业街那样繁华。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消费观教育。整顿校园环境是从客观上给大学生创设了培养正确消费观的环境,那么对大学生从思想上进行改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显得更为重要,而且要具有长远意义。

3.家庭教育

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现代的中国家长应该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事情,从小、从小事中锻炼孩子的意志,使孩子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更快的适应新环境。

家长与孩子合作制定完整的消费计划。家长要适当控制孩子的花销,帮助孩子建立具体合理的消费计划,形成正确的理财思想和理财方法。

4.大学生自我教育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关键还在于大学生自身。大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树立合理理财的自我意识,平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积累消费经验。在平时的社会生活中,在消费过程中,自己要注重积累消费经验。

学习消费知识,提高理财能力。在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和学校举办的各种关于消费方面的活动,从中学习消费知识。

提高法律意识。作为现代大学生,要主动学习消费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加强自身的法律基础,提高维权意识,不要让自己成为新时代的法盲。

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大学生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根据生活、学习、文化和娱乐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消费标准,坚持合理的消费原则,做出消费计划,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大学生在平时的消费过程中关键的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消费有度原则、消费计划性原则、消费主导性原则和消费自立性原则,通过这些原则来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合理消费既促进了大学生个体和群体自身的成长,也推进了我国企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引领规范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倡导激励合理的消费需要,约束遏制不合理的消费需要,是大学生自己的

消费的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 一) 调查背景

消费者在享受网络代购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承担着特定的风险, 由于我国对网络代购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主要依据新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其中新增了关于网络消费者的相关条款, 但条文不完善, 无法全面规制在代购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网络代购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已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

( 二) 调查目的及意义

本调查旨在通过此次调查结果发现来总结网络代购消费者权益保护中问题出现的原因, 并从法律角度提出保护的途径。

借助这次调查结果可以完善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只有弥补目前法律的漏洞, 实践中才能逐渐减少违法代购商家利用网络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情况的发生, 并为纠纷解决机制提供更多途径。

二、调查内容及方法

( 一) 调查内容

1. 了解该市市民关于网络代购的消费状况; 2. 了解该市网络代购商的代购渠道; 3. 了解该市网络代购的监管状况; 4. 了解该市网络代购中存在的问题; 5. 了解该市消费者维权状况等。

( 二) 调查方法

1. 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了解禹州市范围内消费者对网络代购的认识程度, 以及是否有保护自己权益的法律意识。对得出的真实数据进行总结, 分析消费者在代购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式。发出调查问卷60 份, 收回有效问卷58 份。

2. 访谈法。通过与网络代购消费者、代购商等的面对面交谈, 了解现行法律对网络代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不足。进行走访调查, 了解网络代购中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方式及问题。亲自访谈3 次, 共10 人。

( 三) 调查情况及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 消费者对于网络代购最担心的问题中,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商品质量与实物不符和代购商品真假问题, 分别占到42. 2% 和47% 。

目前占首位的网络代购平台为淘宝网和微信代购, 后者占全部的18% ; 通常选择的支付方式中, 支付宝占45.6% , 直接转账和微信红包分别占12. 2% 和11. 1% , 说明现在先付钱后发货的现象已经大量存在, 消费者资金安全同时受到威胁。

代购过程产生纠纷后的解决方式中, 47. 7% 的消费者选择与代购商协商退换货, 14. 8% 的消费者选择了太麻烦, 只有2. 2% 的消费者选择诉讼, 这说明我国目前诉讼成本太高, 消费者不想在维权上花太多时间和精力。

三、网络代购中的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现状及解决对策

( 一) 网络代购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状况

1. 安全保障权

安全保障权是消费者享有的最基本的一项权利, 通过网络海外代购食品和化妆品, 一旦买到假货, 就可能严重危及消费者的人身安全。网络代购中经营者一般要求消费者到钱发货, 消费者又很难确定商家的信息, 部分消费者因此而受骗, 自己的财产受到损失。

2. 知情权

代购商品真伪及质量没有保障。在虚拟的网络平台上, 缺乏经验的消费者并不能准确的判断商家的信誉和服务质量, 且难以对代购商的履约行为进行监督。鱼龙混杂的代购市场中不免存在着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虚假报价及制作虚假凭证的不法商家。

3. 求偿权

在网络代购中,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 网络海外代购通常会跨越多个国家或地区。我国目前没有针对网络海外代购管辖问题的专门立法, 因此网络海外代购纠纷管辖权认定也存在一定争议。这会增加网络海外代购消费者的维权成本, 阻碍消费者顺利维权。

( 二) 加强网络代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策

网络代购在发展过程的每一阶段必然面临很多问题,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依赖于整个行业的每一环节: 代购商、物流配送、外部政府监管部门以及完善的法律法规。

1. 健全代购商准入机制

目前, 网络个人代购盛行, 在朋友圈进行代购已经极为常见。为了维护消费者的权利, 应当就网络海外代购商家设置较高的准入门槛。对开展网络海外代购业务的商家, 网站运营商应该进行严格的“入场”资格审查; 可强制有关商家注册成专门从事海外代购的网店; 同时也可以构建网络代购统一平台, 对个人代购、代购网站等进行统一管理。

2. 尽快完善网购法律法规

对于网络代购存在的各种问题, 除了要加强监管外主要是尽快建立和完善一部专门规范网络购物的法律法规, 也可以专章规定网络代购的相关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认为, 目前所涉及到的网络代购方面的纠纷主要是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 但这些法律规范对网络代购而言存在针对性差、适用性不强等弊端, 显然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我国网络购物方面的法律法规, 就合同模式、释明权、纠纷处理机制、赔付途径等作出规定,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催生了通过网络购物的模式。网络代购以其便利、价格低等优势被消费者欣然接受的同时也承担着一些特定的风险。因此, 处理代购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代购纠纷已成为维护消费者在网络代购中的合法权益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代购,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程楚.论网络代购中消费者的权益保护[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2) .

消费的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高,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消费领域中也出现了崇洋消费、炫富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等不理性的消费方式。2007年伊始,浙江省工商局和省消保委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新消费运动”,其核心就是要大力倡导新的消费理念,引导人们将消费和科学发展、和谐构建结合起来,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实践消费观念的变革,培育具有理性、文明、责任消费观念的新消费主体,催生健康、品质的消费模式,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积极向上、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消费文化,促进人和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使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关注“新消费运动”,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促使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践行者、推动者特此在暑假期间进行了此次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在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进行。共发放问卷170份,收回有效问卷164份

二、调查总体情况

(一)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男性大学生占65.71%,女性大学生占34.29%,被调查者中,42.7%来自农村、27.75%来自乡镇、29.55%来自城市,家庭收入以

1000-3000元居多,占39.74%,3000-5000元占23.26%,1000元以下的占21.25%,5000元以上的占15.75%。

(二)大学生总体消费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月平均生活费集中在1000元以下为主体占

65.83%,1000-2000元占25.64%,2000-3000元以上的占7.84%。有74.6%的同学生活费全部来自父母,有5.23%的同学靠勤工俭学来赚取生活费,还有4.2%的同学的生活费来源于每年的奖学金。三者兼有占15.94%,此外,少数(大约占4%)困难的大学生靠助学金来维持生活。也就是说,有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经济来源是依靠家庭。当问及到“花父母钱,心中有何想法”时,有25.6%的大学生选择了“理所当然”,有52.5%的选择了“无可奈何”,只有22.4的大学生选择了“希望今后有所回报”。

被调查者中,吃喝、娱乐和消费品(服装、化妆品、饰品)三项,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项目。其中,吃喝占比例为47.65% 。除了吃喝方面的花费外,有29.25%的大学生把钱花在了娱乐上,而这一现象在大二以上的大学生中尤为明显。另外,27.9%的大学生(女大学生占多数,尤其是高年级的女大学生)把钱用在服装、化妆品、饰品等消费品上。

三、调查结果分析

现在的大学与社会已经没有了围墙,市场经济到处充满了诱惑,学生们的消费观念受到极其重大的影响。调查发现,无论是从经济来源、消费结构,还是理念和水平来看,大学生消费都呈现出超前、实用、多样化等特点,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注意。大学校园内也正在形成不同层次性的消费群体,各自拥有不同的消费观念,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结构、客观环境等对学生们的消费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价格、质量、品牌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三大主要因素。

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讲牌子摆阔气等社会风气已不可避免地浸染了校园,致使部分大学生受到影响,但大多数同学的消费还是较为实际、理性的。当问及”购买商品最注重的因素”时,有54.3%的大学生选择了“质量”,有20.2%的选择了“价格”,有15.59%的选择了“品牌”。由此可见,价格、质量、品牌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三大主要因素。大学生的消费来源基本上都是父母,很多还处于“温饱”状态,没有太多额外的费用开销。所以其在购买东西时必定先考虑到商品的性价比,然后才会做出合理的选择。但消费趋势是在慢慢变化的,许多同学的消费已经在向“小康”过度,越来越多学生加入高消费行列,购买昂贵的MP3、MP

4、电脑、手机等用品,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蔓延,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已在慢慢增加。

(二)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较为薄弱

当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了依赖父母,调查显示,只有38.4%的大学生做过兼职,当问及“做兼职的目的”时,有44.6%的大学生选择是增长社会经验,

18.97%的大学生选择渴望独立,只有28.2%的大学生是为了补贴生活费,可见现在大学生的打工目的不单纯是为补贴生活费,减轻家里负担,而更多的是为增长见识,增加社会阅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等。绝大多数同学的生活费来自于父母,生活费收入相对固定,使得大学生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消费没有太大的顾忌,经济上处于被动。正因为这样,大学生往往会不约而同地发出同样的感慨:不知道自己的钱为何用得这么快,又是用在哪些方面了。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79.6%大学生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金额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大学生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可见,大学生消费的计划性应当加强。

(四)大学生节约意识淡薄、浪费情况严重。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节约意识淡薄,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社会交际、食物浪费。社会交际(包括谈恋爱)已被大学生称为是大学里必修的一门课程。据调查,大学生每月用于交际(恋爱)的花费,100元以下的只占14.5%,300元左右的占40.6%,300元以上的占55.1%,谈恋爱、交朋友的大学生每逢

重要节日或是对方过生日,都会送对方礼物。每逢自己生日或是好友生日,有57.5%的同学会请同寝室的人或朋友吃饭;35%的同学选择送礼物,7.5%的同学点歌送祝福。现在大学校园中流行“人际投资”,无论是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入选学生干部、比赛获奖都得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上路”不够交情,无论是朋友来了或是同学聚会都免不了请客吃饭,赠送礼物之风在大学校园蔚然成风。此外,在问及“每餐食物浪费情况”时,只有20.5%的大学生是“吃干净每餐的食物”,有41.8%的大学生是会“略有剩余”,出人意料的是,有38.5%的大学生是选择了“吃一半倒一半”。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浪费情况还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在食物浪费方面,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节约、环保的时候,大学生更应该增强节约意识。

(五)电脑、手机成了大学生的必需品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电脑上。调查中发现,有73.52%的大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电脑,电脑价格3000-5000元的占46.3%,5000元以上价格的占42.7%,出人意料的,在调查中发现,有93.2%的大学生有手机,在校期间更换过1只手机的占56.27%,更换过2只以上的占32.8%,手机的价格,1000元以下只占12.4%,1000-2000元占55.72%,2000元以上的占32.7%,当问及“更换手机的目地”时,有67.2%的大学生选择了“过时了”,只有12.7%的大学生选择是“前一个手机坏了”。值得一提的是,当问及“电脑有多少时间是用于学习”,只有22.4%的大学生选择是用于学习,在问及“每天有多少时间用于上网”时,选择2个小时以内的仅为5.6%,3-5个小时有68.6%,5小时的有26.6%,可以想象,现在的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可能比学习的时间还多,玩网络游戏的时间比上自习课的还要多。电脑、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现代的通讯工具也被运用到人际交往中,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

(六)追求名牌、虚荣、攀比是不老的话题

调查显示,大学生已经具有明显的品牌偏好和攀比、虚荣心理。在大学生中,拥有1-3件中高档名牌产品的占30.34%,拥有3-5件的占59.56%,一件也没有仅占4.6%,当问及“购买名牌的动机”时,34.6%的大学生选择“其他同学有,我也要有”,57.8%的大学生选择“名牌可以显现自己,体现出和别人的差距,只有7.6%的大学生选择是“名牌质量好”。调查中发现,某些大学生为了拥有一款名牌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性大学生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性大学生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大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四、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原因分析

1、大学生消费结构不合理。无计划的消费主要还是由大学生所处的位置所引起的。与社会有着广泛的接触,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诱人的,使得许多同学都想去一一尝试,这就很容易在学生中形成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出现攀比的现象。这有着学生自己的原因,也有着社会的原因。

2、父母对子女错误引导。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是孩子最先效仿的对象,父母如果在消费上面盲目,那孩子又怎么会有好的榜样呢?也就跟着乱花了。

3、学校教育不完善。对于大学生消费问题,学校是应该最先做出反映的,从中可以看出学校对这方面的教育还不足。学校对学生消费的心理行为的指导还不够、没有把学生引向一个正确的方向。

五、相关建议:

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 .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数学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础,需要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大学时代养成很

好的理财习惯,平时适度地紧缩财政支出,为自己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消费习惯,往往可以受益终生。要避免学生因花钱无度陷入“金融危机”。

2 .克服攀比情绪、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首先,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个体差异大,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可通过心理咨询、课外沟通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以遏制部分学生膨胀的攀比心理和近乎失控的超前消费。

上一篇:霜降诗句范文下一篇:保安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