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教育论文范文

2023-09-16

会计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通过对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要性的分析,从提高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专业职業教育教学改革的认识、灵活转换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方法以及科学设置会计专业职业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三个方面入手,对教学改革提出具体建议,希望能为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信息化;会计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实现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引入新的信息技术,使用新的教学设备改变以往的单一授课模式。会计作为受信息化影响较深的行业领域,其教育模式的改革要遵循时代的发展方向,要适应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以满足社会需求作为首要目标,对教学模式进行信息化改革,为企业培养高水平高技能的会计人才,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在信息化背景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信息化改革会在很大程度上优化教学效果。例如,在2017年举办全国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这便是我国教学信息化比较直观的体现。比赛中理论加实践的教学安排比较突出,注重与实际结合。可以说,信息化教学势在必行,会计专业教学信息化需要全面推进。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社会企业会计管理已经朝着信息化方向快速前进,所以传统的校内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不能保证学生经过学习后,自身技能经得起社会的考验,所以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会计教学信息化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先进的技术知识,先进的IT技术,具备强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功能的实现更加简洁直观,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真正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从就业形势来看,社会缺少的是真正有能力、有想法的人才,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力资源。信息化教育从日常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技能。在发展中,信息技术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同时,学生也能够积极适应新的教育模式,青少年作为信息时代的受影响较深群体,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体现出绝对的优势,所以信息技术拓宽教学途径的同时,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好的学习氛围也会逐渐形成。

二、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对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认识

提高对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视,创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灵活引入信息化教学理念,是当前实现会计专业职业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1]。例如:想要摒弃传统会计专业教学陈旧的思想,积极吸收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并将其渗透到专业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可以通过构建良好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对现有的会计专业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与配置,树立正确的信息化教学意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对会计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革新,为学生充分适应信息化教学模式奠定良好基础。

(二)灵活转换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已经逐渐成为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灵活转换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方法,可以从更新会计专业教学内容方面着手。从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会计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传统会计专业课内容设计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职业学校应该结合会计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需求,科学调整会计基础、管理会计、审计、税法、财务会计以及成本会计等一系列专业课程内容设计所占比重。在关注会计专业学科教学的基础上,重视计算机学科、计算机软件应用以及通用会计软件等信息基础课程教学。

(三)科学设置会计专业职业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会计专业职业教育教学中的课程体系建设,应以更高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合理性作为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目标,通过对专业教学课程的不断完善和优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自身实践操作的引导与训练,强调学生在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认知主义作用,坚持将会计专业教学实践教学设计为具有更多层次、形式更为多样以及覆盖面更广的开放性实践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更好的体验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与模式[2]。

综上所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改革任重而道远,教育工作者要勇于实践探索,采用有效的信息化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实现会计教学信息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学校需要改变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带来新的问题,新的知识,以保证实际问题的解决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方向,保证学生踏入社会能够为企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顺楷.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3):27.

[2]刘睿.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4(18):80-82.

会计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财务报告结构愈发复杂、商业竞争愈发激烈,上市公司会计欺诈行为也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和会计事业的正常运行和快速发展。如何治理和防范会计欺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以我国涉及会计欺诈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欺诈的问题,同时提出解决上市公司会计欺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会计欺诈 会计信息 对策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上市公司的会计欺诈案件层出不穷,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会计欺诈行为的猖獗和盛行,不仅严重损害了资本市场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投资者的合法利益,而且造成经济秩序混乱和社会诚信度的降低。由此可见,对上市公司会计欺诈问题的研究并分析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已迫在眉睫。

一、会计欺诈行为的含义及分类

(一)会计欺诈的含义

会计欺诈是指在会计活动中会计主体故意形成或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一种不法行为。它发生在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非公司制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二)会计欺诈按行为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虚构性、隐瞒性和混淆性会计欺诈

虚构性会计欺诈指会计主体更改、歪曲、虚假制造会计报表来编制其需要的原始凭证、会计记录等会计资料;隐瞒性会计欺诈指在记录会计交易或事项时隐瞒或删除实际业务过程和结果的记录与核算;混淆性会计欺诈指会计主体为夸大业绩、隐匿亏损而混淆会计政策来掩盖事实真相。[1]

二、会计欺诈行为产生的成因及其危害

(一)会计欺诈问题产生的内因

一是公司治理环境的好坏影响着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高低。如果公司制度本身存在缺陷,那么会计欺诈也就有了滋生的温床。

二是进行会计欺诈最大的动因就是利益驱动。一方面,对于一些上市公司而言,他们为了更大程度上的招商引资,虚构交易事项,故意制造出高额的利润或投资回报率。另一方面,政府为了提升业绩在一定程度上默许或是包庇一些当地上市公司的欺诈行为,不仅没有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而且成为参与者,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

三是会计欺诈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权利层对财务人员施加压力造成的。而管理层和财务人员个人素质的不足,道德、法律意识的淡薄是促成会计欺诈的诱因。

(二)会计欺诈问题产生的外因

一是会计准则的不完善是造成会计欺诈问题最主要的外因。会计准则本是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依据的,但不完善的会计准则让一些会计人员以此为借口,利用这些漏洞,趁机操纵利润,隐匿亏损,营造企业运营状况良好的氛围。

二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于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管不到位。在我国,一直都是由会计师事务所和证券监管部门共同对会计信息进行监督,但由于社会对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并没有形成一个可衡量的标准,而且证券监管部门对于会计欺诈也没有具体严厉的惩罚措施,一些进行会计欺诈的人员受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的、非实质性质的惩罚[2],再者进行会计欺诈收益大于成本,这就使得一些会计人员更加有恃无恐。

三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信用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的外因。简言之就是财务会计信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内部操作性[3]。一方面在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财务会计信息生产者与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存在利益关系使得财务会计人员制造虚假财务会计信息;另一方面因为财务会计工作中财务工作人员的主观判断性,给财务人员在制造虚假财务会计信息和会计欺诈时制造了便利。

四是会计欺诈行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一个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的稳定程度,教育的先进水平,决定着这个国家会计人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高低。另外市场机制下中介机构较差的独立性和薄弱的风险意识,使财务会计报表中的财务欺诈行为未能得到有效披露;再加上我国政府行政监督管理体制不合理、监督不到位,给会计欺诈行为提供了滋生的温床。

(三)会计欺诈丑闻

众所周知国内的“银广夏”案件,银广夏公司通过各种造假手段虚构财务报表,虚报巨额利润7.45亿元,同时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注册会计师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为银广夏公司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银广夏事件的当事人、与银广夏相勾结的大投资者、庄家三者互相勾结将股价推高从而牟利。这一会计欺诈案件,不仅使847名中小投资者的利润受损,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也是一场大的地震。银广夏案件中,银广夏公司以不可能的产量—以天津广夏萃取设备的产能,即使通宵达旦运作,也生产不出其所宣称的数量;不可能的价格—产品出口价格与国际市场上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不可能的产品—银广夏对德出口合同中的某些产品,根本不能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提取。这些会计欺诈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导致不公平竞争,破坏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侵害了会计资料使用者的利益;危及到经营主体本身的生存。最终银广夏崩塌造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因涉及银广夏利润造假案,深圳中天勤,这家审计最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会计师事务所被吊销了执业资格,其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也一同被证监会吊销。银广夏的崩塌,也加速了证券业监管风暴。银广夏内部多名员工也受到惩处。银广夏事件中血本无归股民奋起起诉,在经历六年的马拉式的审理后才得以终结。[4]

三、防止会计欺诈的措施

我国资本主义市场上近几年连续出现了不少公司会计欺诈案件,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内部人控制的不到位,注册会计师职业缺乏独立性等问题。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会计欺诈发生的原因和教训,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补救措施。

(一)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有效约束高级管理人员行为

银广夏公司的财务丑闻,暴露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要弊端就是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力没有受到有效约束。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高级管理人员拥有过大的权力,就会在公司经营过程中为追求自身利益而牺牲大多数股东利益。因此,对我国一些上市公司管理人员而言,从各方面约束其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方面,美国公司要求公司高管人员对其信息披露真实性的签名保证制度以及投资者可以追究有关违规人员民事责任的制度值得我们参考。

(二)提高会计行业整体素质,加强行业自律

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是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会计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是紧要的事情,不仅要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培养其责任感和诚信意识[5],而且要提高注册会计师入门的门槛,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内在质量。会计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除了取决于人,还需要一个好的机制,一个好的整体环境。会计从业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真正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行业理念。

(三)完善会计准则,优化会计环境

对上市公司目前的会计欺诈案件,多数是公司不执行会计标准,而不是会计标准本身的问题。但我们仍要继续完善我国的会计法规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强《会计法》法律责任中的经济处罚的力度,落实民事责任[6]。完善的会计准则会有效地防止会计欺诈的产生,制定完善的会计准则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会计准则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改进,要确保其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并无会计欺诈罪或者形成、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犯罪处以刑罚的具体规定,而且也没有与会计法之间形成必要的对应和衔接,因此我们还要继续会计改革步伐,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

二是步明确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的责任范围,提高对会计欺诈企业、经营者及会计人员经济处罚的金额。

三是民事责任有关条款,弥补目前我国《会计法》法律责任安排中有关民事责任缺失的问题。对欺诈者追究民事责任是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所不可替代的,民事责任具有其他法律责任所没有的补偿性。其次在会计准则中增加一些预防会计欺诈行为的条款,以预防为主,重视会计的事前监督,便于及时对会计行为进行有效约束。

(四)加强外部监督和检查

外部监察的缺失是造成会计欺诈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加强对会计欺诈行为的外部监督能够有效地维护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性,减少会计欺诈行为的发生。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和监察的责任明确具体到各个部门,实现分工合作。这样才能最有效的发挥监督职能,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地找到责任部门出来及时地解决,避免出现分工不明各部门互相推诿,也有利于责任的及时承担。

二是予监督部门一定的惩罚权利,让监督与惩罚并存。这样才能使监督部门发现会计欺诈行为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解决,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监督部门的监管作用。

三是部门要建立强有力的监管机制,建立持续的信息公开披露制度,严格监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做到市场信息的公开对称,实现证券市场的透明和规范。

四是秩序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维护,政府应发挥作用。强化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的效力,加强政府与社会对企业会计行为的监管力度,建立强有力的监督保障机制。政府不仅要强化结果监管,淡化过程的检查;而且要切实改变监管方式和程序,制定监管规则和实施规则的监管,建立政府监管责任制度,既服务又管理。我国目前对上市公司是“多头管理”,弱化部门利益,强化国家利益。[7]

四、结论

本文对于会计欺诈行为的分析只是浅显的,没有涵盖各个角度,也没有找出标本兼治的解决方法。会计欺诈是伴随着市场机制运营而生的,只有也只能通过市场去解决这个问题。在现阶段,我们只能通过不断提高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敏感度和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度,学会甄别各种会计信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会计欺诈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的损害。也希望能使国内外存在会计欺诈上市公司悬崖勒马,合理合法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姜运宏,李娜.浅论上市公司会计欺诈行为.北方经贸.2006(5):64-65.

[2]赵聪.争议财务欺诈的成因与防范.时代经贸.2006(4):156-157.

[3]陈亮,王炫.会计信息欺诈经验分析及识别模型.上海证券报,2003.5.21.

[4]陈修发,丁蓉.完善公司治理、杜绝虚假会计信息.管理现代化.2002.2.

[5]陈骏.从“内部人”现象看上市公司会计欺诈.商业经济.2005(2):78-79.

[6]周英虎,李先龙.试论会计欺诈及其法律规制.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47-49.

[7]王宏新,王启丰.论会计欺诈行为的防范与治理.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7):159-160.

作者简介:郝珊珊,女,洛阳师范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会计学。

会计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提要:职业教育发展一直是中国重点策略,会计学专业是中高等职业教育中重点培养的专业,其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还是集中在一贯制、对口招生和“三二”模式,文章通过层层分析中高职衔接视角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现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等衔接问题,提出了会计学专业“四双”人才培齐模式,如“一个”准确定位的人才培养目标、“两个”阶段的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校企双评价体系等。

关键词:中高等职业教育;四双;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刘斌(1974-),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会计学、公共经济管理;栗泽武(1988-),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会计学、成本管理与纳税筹划。(江西南昌 330038)

本文系2011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高等职业教育“四双”人才培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1ZD020)阶段性研究成果,该成果得到国家留学基佥资助。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一直就把职业教育的发展做为国家重点策略之一,并围绕着职业教育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和规范,如200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6年的《教育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等。特别在2011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中特别指出: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同时“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重视下,职业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2013年8月6日,教育部发布了《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2012年的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中,普通高中13509所,占总数的51.62%,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2663所,占总数的49.38%;高职院校1280所,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1129所,数量基本相当,已呈现出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

职业教育学校的日益增多,对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中高职业教育衔接的视角下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职业教育持续发展提供基石,也符合国家对促进就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希望,

一、会计学专业中高职衔接模式

我国中高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都体现了“产业”“职业”双性的特征,从现有的中职目录19个专业大类,第三产业涉及的医药卫生、财经商贸等专业占的比重最大,为52%以上;而在高职专业目录中,第三产业涉及的财经大类、医药卫生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等专业比重也高达48.4%,可见,会计学专业是第三产业和中高等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专业。

今年来,我国实施的职教改革方案,为会计学专业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和升学提供多种途径和模式:

(一)“五年一贯制”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高职学院可以直接选拔初中毕业生,通过“3+2”(学籍或课程安排上是前三年按中职管理,后两年按高职管理)或“2+3”(学籍或课程安排上是前两年按中职管理,后三年按高职管理),五年毕业后发给相应的高职学院会计学专业毕业证书,该模式的优点:时间长,能充分规划五年课程体系,避免会计专业课程的重复设置;缺点:没有充分考虑分流和淘汰制度,一旦选定了会计专业,以后就不能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自由调整。

(二)“对口招生”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应届和历届毕业生通过数学、语文、英语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考试,升入相应对口的高职学院接受二至三年的高职教育。该模式优点:重视文化理论课程和会计学专业技能课程双项考核,打破了中高职业教育之间的壁垒;缺点:高职学院可能面临中职毕业生和普高毕业生混合编班带来的教学和管理困扰。

(三)“三二”模式

一所开设了会计学专业的高职学院对应几所同样开设了会计学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自主选拔中职优秀毕业生,升入高职学院会计专业学习,成绩合格者颁发高职毕业证书。该模式优点:能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充分运用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的优秀资源;缺点:中高职业教育缺乏对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等环节的普遍协调性。

二、中高职衔接视角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培养过程应该根据中高等职业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在从中等职业教育转换到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围绕着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出现了以下衔接问题:

(一)培养目标衔接问题

2009年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重点放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即中等职业教育中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是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如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员、基层会计核算分析等。而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是在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如会计事务所、金融机构等部门的会计业务、财务管理分析人员。当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的会计学专业存在“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不能为高职学院会计课程的深入学习提供基础。

(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衔接问题

由于中高等职业学校在设置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时没有协调、统一,导致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出现了以下问题:一是课程设置重复性较大。国家和地方政府缺乏对中高等职业贯通教材统一编制和管理,许多中高职学院在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中都是依据本校的体系来进行,没有考虑前后贯通和衔接性。如某些中职学校的会计课程体系还是出现了《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高职学院高年级会计专业的课程;二是教学内容受限制。目前,大部分高等职业学校在对中等职业学校选拔性考试中主要是针对数学、英语等基础文化课程,对没有对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考核,中职毕业生的会计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为高等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混班上课提出了难度。

(三)教学方式、方法衔接问题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倾向于“轻理论、重实践”,所以在会计专业课程和手工技能课程讲授时主要重视会计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动手能力,并配备了一定水准的会计手工实验室、ERP沙盘实验室等等,中职实验室软、硬件水平的配置远远超越了部分高等职业学,出现“倒挂”的怪像。但是评价中高等职业教育会计学专业教学方式、方法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会计专业毕业生是否得到了社会认可,中高等专业教育会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把目标放在会计从业资格证等多种证书的考核上面,较少考虑引入企业参与实际教学,社会对会计毕业生的新需求或新要求较少传递到中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

三、会计学专业“四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高职衔接视角

根据2010年教育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1年)》的精神,高等学校与社会合作、联系得到了广泛关注。会计学专业隶属于第三产业,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因此,在未来“四双”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摆到重点位置,形成校企“培养双主体”、校企“双导师”、职业技术理论和企业实践“培养双阶段”、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双评价”有效环节,从而为解决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问题另辟蹊径。

(一)“一个”准确定位的人才培养目标

中高等职业教育会计学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一个”连贯、一致的,不仅要重视会计学专业的动手能力,而且还有注重会计学专业学生理论知识的延续性。首先,会计学专业的中职教育,应重点引导学生对基本文化课程的学习,同时加大对基础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高职学院重点拓宽学生创新、综合素养等方面知识,使之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对社会适应能力;其次在中高职院校在制定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仅要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进行纵向沟通,而且邀请相关知名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加入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不仅能实时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而且也为实践实训、创新创业合作夯实合作基础,从而实现校企培养“双主体”。

(二)“两个”阶段的课程体系设置

中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时既要考虑课程前后连续性,又要体现创新、发展性。所以,高职学院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充分调研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及企业对未来毕业生的要求。会计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校内模块课程设置

在中高职业学校一般都开设了会计学专业,应将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视为一个整体,根据中高等职业学校的不同的培养目标,将课程模块化:基础文化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认真确定每门课的属性以及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由不同背景的学生根据各自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发展方向,选择适宜的学习内容,随着课程教学进程,逐步掌握专业知识,提供整体素质。

2.第二阶段:校外实践实训

会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即使是最新的仿真模拟系统,也还不能完全解决学生实际操作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建立“双导师”制度,由校内实训教师和校外实训基地教师共同根据会计课程理论成绩和个人特长、兴趣分配实训计划和项目,如某同学计算机能力强,但是会计专业课程成绩不突出,可以尝试性把这位同学放置在会计电算化岗位上。在实训期间要及时跟踪、反馈和监控,毕业生可以通过切身体会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自主调整学习方向。

(三)校企双评价体系

职业学校的评价体系不能完全模仿普通中学或普通高校的评价体系,单从理论成绩的高低评价一个学生素质的高低,会抹杀职业学校“职业性”特点,为以后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不良的影响。

因此,中高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在建立校企双评价体系过程中,应根据企业对毕业生的素质需求,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考核:一是企业考核范围,主要考核毕业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自信能力、学习能力、诚信能力、认同能力等。做为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因为掌管着企业的经济命脉,严守经济机密、诚信做人是身为会计岗位人员必备品德,这些指标和考核方向可以在实训或定岗实习过程中在企业或社会上得到较好实施;二是校内考核,是围绕着课程成绩、思想品德、专业技能和组织协调等能力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如基础和专业素质所占比重比较大,可以考虑为60%~80%,主要包括会计专业课程成绩、文化基础课程成绩、公益劳动、心理素质、行为规范和体育成绩等等;创新创业素质可以考虑占据40%~20%,主要包括创新、组织能力、文艺特长(如音乐、体育和美术等)、对外交流(各国语言、计算机技术)等。

四、结语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职业能力的要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中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应该在贯彻统一性的培养目标下,为社会输送企业真正需求的初、中级会计技术人才。中高等职业学校在关注学生是否获取各类会计资格证书同时,应该密切和企业联系,追踪学生在企业提供工作岗位的能力表现,动态评价和反馈学生会计专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做到会计专业在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发展。

[责任编辑:李佳佳]

会计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40亿元发展职业教育。其中,国家将至少安排专项资金20亿元支持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这是中央财政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首次巨额投入。面对如此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文章对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和职业技能认证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型人才;职业能力;实践性教学

[作者简介]刘素菊,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助教,研究方向:会计教学及财务管理,广东 广州,511442

[文献标识码]A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会计的发展;会计的发展,又较好地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繁荣。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工业化中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期。2006年11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出完善国民教育体系,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此,“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40亿元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其中,国家将至少安排专项资金20亿元支持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这是中央财政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首次巨额投入。

目前,许多用人部门对应届会计毕业生,认为他们综合能力评价较差,特别是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差,从而使得没有实践经验的应届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遭受冷遇,造成供需矛盾加大,一方面大量毕业生无业可就,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找不到合适用人。而这一空档,恰恰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因此,面对如此机遇与挑战,必须对高等职业教育中会计学专业教学进行改革。

一、课程设置改革

与本科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这种技术型人才应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应用型人才,这种技术型人才应掌握岗位群的多种技能,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较高的协调与合作能力。这就决定了这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应采用“职业能力中心”模式。因此,高职课程的设置应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应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来设计课程体系,应以特定的能力要求为教学目标,使其课程结构体系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这种课程结构体系更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更讲究课程的相对独立性,而不是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也就是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学什么、训练什么,突出职业性,重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但从目前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一方面,专业课程中内容重复的问题比较严重,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商业会计》几门课程中的一些内容,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复现象。内容的重复导致了教师教学的重复劳动及学生的时间、精力的重复耗费,从而增加了老师的授课时间,减少了学生的自学和实践时间,降低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果教学效果并不好。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往往是让学生掌握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报表整个流程的操作,从而忽略了学生对每一个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的认识。这样一来,学完了几年的专业课程后,学生并不清楚自己将来到企业的某一会计工作岗位上要做哪些工作,一旦真正参加工作后,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差。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求在高职会计学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专业课程的教学,尽量减少课程的重复。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学习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了解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并结合一些企业的《会计岗位职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每一个会计岗位的具体职责、工作内容和操作方法。教学过程亦可结合将来学生到工作中所面临的每一个会计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来开展。这样,可使学生对将来的工作岗位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将来学生无论是去实习还是去工作,都会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重视实践性教学,突出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但学了相关的知识并不等于就具备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只有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才能转化为能力。不少用人单位反映,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到工作岗位后,一般要经过1~2年的适应期才能独挡一面。因此会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往往在就业市场上因没有工作经验而遭受冷遇。这就要求会计教学,尤其是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学一定要重视实践性教学,突出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实践性教学是指根据会计各学科的特点,紧密联系财会工作实际,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法来开展实践教学。校内实践可以充分利用会计模拟实验室,比如配合会计基础课程《会计学原理》的教学,可以开设“会计凭证填制”、“会计账簿登记”、“错账更正”、“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会计报表编制”等几个主要实验项目。让学生接触、见识真正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账簿,并且通过动手操作,使其掌握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基本技能,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形式和基本内容。通过这些实验,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尽管如此,仅有校内实践还是不够的,学校还应与一些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联姻建立实习基地,开展校外实践。只有通过校外实践,才能切实增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具体工作问题的应变能力。

三、加强师资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会计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水平的高低。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不仅要熟悉会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而且对与会计息息相关的经济学、经济法、金融学、投资学等学科的内容要熟悉,以丰富会计教学内容。但从我国现有的1100多所高等职业院校来看,“双师型”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尚不够完善。而要提高教学水平就必须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培养他们成为学校教学中的多面手。

在业务方面,由于大多数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因而缺乏会计实务工作经验,所以应鼓励会计教师深入社会,到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岗位或会计事务所中担任一定工作,以获取实际业务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教师在教学中既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又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亦可适时地邀请一些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会计实务工作者为教师、学生作讲座,介绍实际工作中会计实务的动态、发展等等,以使教师获取新鲜知识,引导其改变教学思维模式,改进研究方向和手段,使其教学效果更具有应用性和针对性。

在理论方面,可以积极开展会计教学研讨活动,组织教师进行会计新知识的学习,培养创新意识,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另外要多给教师创造学习进修机会,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学校可以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让教师适当地进修学习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税法》、《经济法》等课程。一方面可以拓宽教师的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及时进行知识的更新,更好地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服务。

四、强调职业技能认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思想与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会计实务工作,因此财会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前应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这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必备条件。从学生的后续发展来看,会计人员必须通过全国助理会计师、会计师职业技术资格考试方能晋升职称。因此,在高职的会计教学中要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认证。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思想与能力。作为技术型人才,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紧跟时代发展脉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会计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从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现状入手,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分析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并对职业学校会计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职业学校 会计教学 改革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经济、学科知识体系都在发生急剧深刻的变化。信息革命、经济全球化、会计学生从业的多样性等,都对我国会计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使会计教学原本存在的问题更加凸现出来。

一、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现状

1.会计教学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但是传统的教学体系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特色,理论知识套路化,而且较陈旧。教材选择缺乏科学性,缺乏系统化,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仍旧采用文字描述的方法,缺少生动性。这样就造成会计理论与会计实际操作严重脱节,学生只会课本上空洞的理论,且积极性不高,不能独立的完成有关会计岗位的工作,直接影响了就业。

2.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的高速发展,中职会计教育已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教学方法和硬件设施都没有得到及时的革新。

3.模拟教学偏少,动手能力培养欠缺。多数学校都以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很少安排学生进行模拟实践,学生也只是懂得理论,综合分析和解决财经问题的能力普遍偏低。

4.会计教学指导教师专业素质还需加强。有理论基础又懂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不多,教师般都是从相关院校财会专业毕业直接到学校参加工作的,缺少相应的专业实践经验。

二、教学改革的目标

1.会计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

在不断完善讲授法、实验法、练习法等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还应该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如问题教学法、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和自学指导法等。大胆创新,可以把课堂搬到工厂、企业(如对成本计算分步法的讲授),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景式案例教学,把会计课本中抽象难懂的专业知识同企业的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或将书本上的业务题转换为实际上作中会计人员对各项业务的确认、计算、记录的演示。例如,A厂为一般纳税人,销售发给B公司a产品一批,价款20万元,增值税款2.4万元,已办妥了托收。教师讲解:会计人员收到销售部门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内列购货单位为B公司,销售单为A厂,销售的商品名称为a产品,价款20万元,税率12%,增值税2.4万元,以此作收入凭证;取得金额22.4万元托收承付结算凭证第一联作确认收入实现和形成应收账款的凭证。应编制的会计凭证为:应收账款B公司224000元,主营业务收入产品200000元,应交增值税金24000元。这样,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实际业务处理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会计的基本原理方法,达到技能训练的日的。还有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会计政策性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每年都会出台相关的会计政策、法规,应将一些与时俱进的内容融入课堂。

2.积极培养提高教师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双师型”。教师接受各种类型的进修培训教育,或者借助校企间的协作,兼职或实践,在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服务的同时,会计教师了解掌握企业实际,使教学紧跟不断变化,也为教学收集适合企业用人需求的第一手资料。

3.完善实训条件,加强实践教学。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是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和实施平台,手工模拟实验室,让学生熟悉会计岗位职责,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核算基本程序。这样他们既能了解企业经济业务流程,认识会计各岗位职能,还能动手进行会计实务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直接进入会计岗位的适应能力,为教学紧贴生产实际提供条件。

建立校外实训教学基地,走校企合作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要积极寻找机会,同一些大的企业、集团公司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可以与企业进行“定单培养”,或定期派学生到这些单位(如大型超市、零售商店、酒店度假村、生产企业的车间等)顶岗实习、就业。这样,学生从最基本的岗位做起,就能逐步熟悉不同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流程、基本的业务处理和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实现学生由学校到企业过度的“零距离”。

4.建设具有特色的专业教材,整合教学内容,构建新型课程体系。为了适应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必须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基础理论知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技术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密切关注本行业技术发展动态,同步反映当前成熟技术、关键技术、主流技术、现行的技术规范、标准等。可以编写一些操作性强的指导教材,如《工业企业会计实训指导书》、《商业企业会计实训指导书》、《出纳实务》、《旅游会计实训指导书》、《房地产会计实训指导书》、《行政单位会计实训指导书》、《营利组织会计实训指导书》等,商业企业会计、出纳实务、旅游会计、房地产会计、行政单位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等课程可以通过不上理论课,只上模拟课,进行模拟操作。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学到实践知识,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参考文献

[1]徐娜儿.浅析基础会计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财会通讯,2008(3).

[2]骆培业.浅谈中职会计教学改革[J].时代径贸,2008(2).

会计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计事业变得愈加举足轻重,而会计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本文通过分析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现状,现代经济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从而提出了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生;会计专业;综合素质;培养

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而会计事业要发展,则应有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量大、面广,分布在社会各行各业,是会计行业不可忽视的一支强大的队伍,但由于其素质较低,工作中假账、错账层出不穷,使整个社会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扰乱了会计秩序,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更加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已成为当今中职学校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认真分析中职学生素质的现状,深刻认识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中职学生素质培养的途径,造就一批思想品德高尚、业务水平过硬、总体素质较高的人才,是摆在我们中等职业学校面前艰巨而迫切的任务。

一、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现状

一是近年来,由于大学扩招,学生升学深造的机会增多和渠道的多元化,促进了高中学校大幅扩招,使中职学校生源发生了更大变化,入学成绩逐年下降,从而导致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入学时的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相对较低;二是当前的在校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养尊处优的一代,个人意识、自由意识、利益意识很强烈,而法律意识、职业道德意识、服务意识、劳动意识等方面却欠缺,直接导致一些毕业生一上岗就下岗,甚至是“毕业于学校,失业于社会”;三是一些中职学校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忽视了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法律意识、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无论在课程设置上、选用教材上,还是教学上均没有给予重视,从而导致有些会计专业毕业生从事会计工作后,对于法律、法规、财会政策及税收政策掌握不全面,或者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造成会计处理混乱和会计工作失误,假账、错账一大堆,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以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国家先后颁布了《会计法》《两则》《新税制》《新会计准则》等法规,在业务方面东西方会计接轨,会计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的变化,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五是金融危机的出现,国际经济面临衰退的严峻形势使全社会的整体就业压力加大,以及这几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迅猛增长,而社会有效需求在短期内增幅有限,作为较低层次的中职学生就业不容乐观。

因此,主客观情况的共同存在、共同影响,加强和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迫在眉睫。

二、社会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

会计是一项政策性与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是与金钱、物资打交道的职业,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就是从事会计职业,能识别、填制、审核各种会计凭证,较熟练地利用会计特有的方法对复杂的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及财务管理,为各阶层(本企业、税务、银行、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所需的有用会计信息,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帮助企业“管好财”及“理好财”。会计人员如果没有清晰而广泛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就好比“缺翼的鸟儿”;没有良好的心态、职业道德,就好比“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而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就好比“无米之炊”。曾有教育界的人士这样总结:“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果科学文化素质不合格就是次品,如果身体心理素质不合格就是残品,如果思想道德素质不合格就是危险品。”这正是对我们会计专业学生的一种警示。因此,对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应培养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牢固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财务会计和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和会计软件应用、处理日常会计实务的能力,以及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强的竞争意识。

某人才服务中心的一位资深人士将一名合格的人才形象地比喻成一个三角形:底边是职业道德,两腰分别是知识和能力(如图1)。

可见,我们培养的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有:第一,较强的法律意识;第二,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第四,具备相关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

1. 培养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法律意识

要培养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法律意识,就要教育学生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理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在教学当中,应让学生认识到不依法办事、违规操作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如在财务会计教学中,讲到货币资金这一章时,除了讲清楚货币资金的各项管理制度外,还应结合现实社会中发生的真实案例,比如公款私存、在现金支票上填写加大数额、利用空白发票犯罪等案例,教育会计专业学生要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不贪不沾,公私分明。在讲到会计报表这一节时,教育学生认识到编制会计报表的目的是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及其他报表使用者提供能使他们作出合理投资、贷款、各种往来业务及其他经济决策的有用信息,意识到会计报表的重要性。因此,编制会计报表必须以核实后的账簿记录为依据,坚持原则,不做假账,不偷税漏税,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时教育会计专业学生必须自觉遵守会计准则,牢固树立财经法制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各种诱惑面前不为所动,有“不义之财不可取”和“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志气,“不唯情,不唯钱,只唯法”。

2. 增强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在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方面,我们应突出诚信为本的教育,在会计工作中,诚信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正常经济秩序的维护。我国加入WTO后,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走向世界,我国的会计工作将以什么样的姿态欢迎国际朋友,又以什么样的形象走向世界,将直接影响中国的信誉度。因此,在会计教育中诚信教育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日常的授课和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强调这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学校期间自觉地形成以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为今后的执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生认识到,诚信是求职市场上的通行证,是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资本,是一笔用之不竭的终生财富。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年纪大约十六七岁,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必须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基本技能,还应该特别强调会计道德品质的锤炼。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报刊及生活中的正面及反面事例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演讲、辩论;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走访、听报告会;并请一些本校毕业的优秀会计工作者回校介绍经验,使会计专业学生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责任心,建立稳定而持久的会计职业道德信念。

3. 通过各种方法,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1)改革会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启发式”教学法取代“填鸭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会计教学方法上,应大力推广“启发式”教学法,在知识的授予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以多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辨,而不是仅仅告知結果,简单地从理论上来论证是非。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还包括会计案例教学,教师应尽量搜集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一个会计案例的分析,通常需要小组的共同讨论与分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有利于培养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问题的关键,从而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每门课程结束时,还可以开展会计技能大赛,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

(2) 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除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外,应运用诸如录像、投影、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到仿真会计模拟室或走出学校到企事业单位、银行、工商税务部门进行实地教学,也可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到校授课。特别是计算机和多媒体系统的应用,既有助于直观、形象化地组织教学,又有利于设计个人化的学习道路。

(3) 加强培养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中等会计人才就业的竞争力也在于此。因此,要提高中職会计专业学生的素质,应加大实践课所占的比重。一方面,学校应建立一些功能相对齐全的实验室,由专业教师负责,实验室要将企业所需凭证、账簿、报表等单据一应俱全,分门别类存放,教师应编制相应的会计实验业务和指导书,从最基础的手工记账到会计电算化全过程来模拟实践工作,严格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建立沙盘模拟实验室,通过沙盘构建一个企业模拟环境,学生以企业经营者的身份,在变化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模拟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包括制定企业战略,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设备投资改造、生产能力规划、物料采购、资金筹集等所有企业运作的关键环节,让学生了解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树立全局观,提升全局化思考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和企业联合,建设固定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定期到企业中去,理论联系实际,自己动手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会计实际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的认识,并引导学生如何应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4)改进课程的设置,选用的专业课教材应有用、实用。让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学什么、读什么书,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起着直接的、深刻的影响。课程的设置应以有用、实用为原则,让走上社会的学生能审单、制单、登账、汇总、编制会计报表和具体财务分析等。除开设一些相关必要的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以外,应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基础》《审计》《税法》《经济法》《会计职业道德》为主,还应让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今后涉及较多的相关知识,如财政金融、企业管理、网络等,使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选择专业课教材版本时,所选用的教材应体现有用、实用,课程内容能提供仿真性极强的单、证、票、章、账、表等,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毕业后很快能适应会计工作。

(5)活跃第二课堂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向第一课堂要文凭,向第二课堂要能力。”第二课堂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时期及会计专业的特殊要求,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开展珠算、点钞、会计手工做账、会计电算化、手工与电算化操作相结合的比赛;举行会计法规、税法等与会计有关知识的现场问答竞赛。通过第二课程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培养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会计行业自身特点上说,财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而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仅靠某一阶段的教育学习,一劳永逸,坐吃老本,无异于痴人说梦。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再也不是一次性为学生准备一切的教育,学习的社会化、社会化学习是教育更普遍的形式,终身教育是会计教育的主要目标,一个人只要有一两个月不学习,就会落后,“活到老、学到老”正是这个道理。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中一个方面应该是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态度和技巧,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意愿和动机,养成终身自我导向的学习能力,使其懂得如何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进行终身学习活动。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由过去的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企业急切呼唤实用型、复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中等职教部门应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原则,培养出能够融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操作为一体的应用型的人才,并注重培养中职会计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学会创业、学会生活作为比获取具体知识更重要的目标的综合素质教育。作为教师不仅要“德高、博学、奉献、自强”,而且在教育教学上应确立六大观念,即质量观念、效益观念、适应观念、创新观念、综合观念和特色观念。这样,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有机配合,尽心尽力,科学运作,坚持不懈,毫无疑问,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必将会走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袁广达.入世后中国高等会计教育的改革[J].会计研究,2003(3).

[2]李夏.会计诚信教育需从中职教育抓起[J].广东职业与成人教育,2004(2).

[3]黄海燕.浅谈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教育[J].广东职业与成人教育,2004(3).

[4]孙华,王丰国.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等商业教育,2003(2).

(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篇:对外经济贸易论文范文下一篇:幼儿音乐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