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论文范文

2023-09-16

传统体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中学体育 融合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历史上各个民族内流传的体育活动的总称。民族传统提议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融合了民族的情感,体现了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文化。将民族传统体育应用到中学体育教学中,促使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是教育界达成的一个共识。然而和这一愿景相悖的却是在学校的实际体育教学中民族传统体育却没有得到该有的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蕴含了各民族人民的智慧,而且它还是一项重要的体育资源,民族传统体育理应走进学校,将其和体育教学相融合,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继承、弘扬民族传统体育。

一、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西方现在体育占绝对主导

随着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加速,我国中学体育教育受到西方现代体育的影响很强,西方现代体育的内容已经成为了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很多人就把中学体育片面的看作是体操、田径以及各项球类等运动。在目前我国的很多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设定、教学条件建设、教师技能和知识的掌握以及运动赛事的开展都是以西方现代体育为标准,而民族传统体育在西方现代体育的渗透和侵蚀下,逐渐被淡化,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虽然在不断的更改,但是民族传统体育被提及的次数仍然不多。这就严重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学体育中的发展。

(二)民族传统体育社会性边缘化

随着人们生活习性的多元化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文化背景逐渐被淡化,尤其是在一些多民族区域更是尤为严重,在奥运会等国际性赛事文化的冲击下,民族传统体育更是受到了西方体育的压制,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也越来越边缘化。在当今西方体育文化垄断的体育领域,民族体育要么被弱化,要么被改造成现代体育的异形。民族传统体育社会边缘化现象不仅是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趋势,而且还逐渐蔓延到学校内部,中学体育教学也对民族传统体育选择性忽略。

二、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学体育融合的现实需要

(一)民族传统体育自身传承发展的需要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形态,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各种危机,如果长此以往,那么很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会逐渐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从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保护和传承民传统体育是势在必行的。学校作为传道授业的地方,同时也有弘扬传统文化的功能。所以中学体育教学是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中学体育摆脱尴尬处境的需要

当前我国倡导的是素质教育,但是实际情况却仍然以分数为重点,语、数、外等学科的学习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学校在安排教学的过程中也是以这些学科为重点。这就使得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被“牺牲”,这种现象就使得很多学校的教学内容变得畸形,中学体育发展也处在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民族传统体育具备多元化、多样性、趣味性等特征,而且很多项目受场地的限制较小。在学校发展传统体育项目既能让学生的生活更丰富,也能摆脱中学体育的尴尬境地。

(三)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民族传统体育包含着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它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改善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力量、韧性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另外,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其中蕴含了我国的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

三、民族传统体育走进校园的路径

(一)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教材

教材作为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依据,在其中加入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和中学体育的融合。我国民族众多,民族体育项目也很多,在教材的编辑工作中,要结合学校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项目选择,加强本土教材建设。从我国现有的中学体育教材来看,除武术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被提及外,其它的内容则很少,因此,要注重体育教材的多元化,不能只编写西方现代体育内容,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

(二)加强专项师资队伍建设

民族传统体育和中学体育的融合是一件开创性工作,但是具体的融合开展情况关键还得看师资队伍,如果学校的老师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方法、特征、技能不了解,那么更别说去教导学生。所以一定要注重中学体育教师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采取观摩、集中培训等方式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

(三)大力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在当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在面对外来文化的涌入和冲击背景下,很多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同化,甚至被湮没,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本土文化的一种,如果想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保持独立性,那么就必须加强民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弘扬,例如在学校内经常举办和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活动,让学生观摩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的视频等,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民族传统体育和中学体育的融合。

四、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重要的中学体育教育资源,实现民族传统体育和中学体育的融合既是文化传承的需求也是改善中学体育教学现状的需求,因此,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性,从改善教材、培养师资力量、弘扬传统体育文化着手,尽快引入中学体育教学中,让民族传统体育能够被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岗.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问题:文化模仿[J].体育科学.2006(7):73.

[2] 周东彩.对学校体育功能的再认识[J].湖北体育科技.2008(1):17 -20,26.

[3] 胡小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多元价值[J].体育学刊.2007(8):8.

传统体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分析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与互补,对两者的对立统一进行了理论思辩,并指出了两者矛盾存在对各自健康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西方竞技体育文化 冲突 互补

社会发展决定了体育文化的发展。一定的体育文化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社会发展本身就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所以体育文化也必然循着这一历史过程不断产生复杂的演变。在这一长期、艰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体育文化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模式。在研究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我们可以发现,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与之是有着冲突与互补的矛盾存在。这两种文化在多方面接触后的冲突与互补尤为明显和加剧,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进行必要的深入研究探讨。

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两个根本不同的体系。它们是随着历史发展先后出现且并列平等发展的两个文化系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间交流的频繁,特别是由于西方列强在近代对外侵略扩张,使两种文化开始正面交锋,日益冲突和斗争。由于这两大文化本体及其存在环境的巨大差异,所以它们在交流中的对立是绝对的。

1.1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植根于“天人合一”、阴阳、八卦、五行等理论之中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在西方哲学重外在分析,重与自然的斗争等观念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重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及与自然界的和谐,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是科学实验、解剖学、生理学、现代医学等综合运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节奏、韵律、神韵、内涵、和谐美,抽象、含蓄美,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重阳刚的力量、速度之美,形体美。

1.2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一贯向着娱乐性、表演性、礼仪性方向发展注重个人修养,形成以追求“健”和“寿”为目的的民族内向性格,削弱了体育运动中的竞争性;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始终向着竞争性、惊险性、公开性、健美性方向发展,并使体育形成体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而忽视了人竞争中的道德教育。西方竞技体育文化追求“强与险”,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追求“健与寿”。

1.3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身体锻炼来以外达内、由表及里,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透射出十分明显的重人格倾向;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则重人体胜于重人格,更讲究从人体的培养上来考虑体育的价值,通过让人在肌肉的运动中去实现完美人体的塑造,进而实现理想的人生。

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互补

体育文化的产生是一个长期孕育演变的过程,其发展更是一个长期积累、选择、变异、冲突、交融、定型的过程。由于体育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存在,所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在相互交流的同时,势必会互相吸收融合其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2.1对伦理道德观念的追求。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政治经济条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势必要注入新的血液。因此,西方的竞争观念,自我价值的彰显也成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追求。西方一些知识分子也开始致力于东方体育文化精神的研究,试图从东方的处世之道和养生方法中寻求解脱。

2.2相互移植对方的优秀运动项目。如气功、武术、龙舟竞渡、放风筝、秋千等,开始向西方移植,冲破了西方竞技一统天下的局面。而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项目已深入中国各民族人们的心中,获得大家的喜爱。

2.3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为西方所接受,西方竞争观念为东方所认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统生命观、健康观和与此相适应的保健体育,蕴含着有关人体科学的丰富内容,对指导当今的人类保健活动,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竞技体育所表现的竞争观念和现代社会是相吻合的,正被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所认可和接受。

3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矛盾存在的意义

3.1体育文化是一种需要人们广泛参与的休闲文化,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任何一种形态或地域的体育文化都在寻求与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中得到对方的文化精华,可以推动世界体育改革的步伐,促进世界体育的发展。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深入中国内地,很多项目获得各民族人民的喜爱,在全国兴起了一股全民健身的热潮。

3.2维系体育文化发展的连续性。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其中频繁的内部与外部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虽然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交流还不到几百年的时间,由于其文化的相互矛盾存在,不断碰撞磨合,它们不仅各自获得新的文化血液,而且获得新的文化生存空间。

3.3调节各地区体育的平衡发展。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社会发展的差异使得世界体育文化发展形成不平衡状况。各体育文化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交流的各方吸引对方精华,吸取对方的经验教训,互相补充。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有着对立统一,才有其交互影响的可能,东方与西方的体育文化对话可以丰富世界体育运动的手段与形式,完善世界体育科学思想体系,拓展人类体育功能结构的外延。中国民族地区的体育文化在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交流之后,力争与西方体育文化平衡发展而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如中国民族地区的体育文化也开始产业发展,并与其他产业诸如旅游产业联姻发展,这在云南、西藏、内蒙古等民族旅游地区已取得了一定成就。

4 两种体育文化对立统一的辩证认识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是客观的,它不仅会改变原来体育文化的性质,还会由于两者契合发展产生新的体育文化,带来体育文化的变迁。体育文化的冲突是区域性、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集团性等多种类型的综合,认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就应在此入手。对于两者的这种对立统一,我们应认识其是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由于各层次发展水平不一,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会冲击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生激烈而全面的冲突。此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作出全方位的调整才能适应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矛盾冲突。有效利用这两种体育文化的内在统一因素,寻找两者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这将有利于消除或减少两者冲突所产生的负面因素,使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忠利,宗文举.中西文化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3]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9.

[4]熊志冲.传统体育与传统文化[J].体育文史,1989,3.

传统体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满族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阐述其在文化传承和历史传承上的重要性,为高校在复兴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背景下的课程开发提供理论参考。另外,本文探索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课程上的呈现方式,通过校本教材、师资力量和学校特色发展几个方面,为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呈现提供更为立体的参考形式,为在复兴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背景下的高效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新的创新角度,具有一定的意义。最后,本文从传承文化角度,为复兴满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了新的尝试性探索。

关键词:满族;体育文化;课程;高校

在复兴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背景下,本文对高校课程开发进行了深入思考,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传承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

大学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由于大学生已基本具备一定社会经验,所以对满族体育文化传承的课程研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需要提高政治站位,做好科学统筹,提前做好课程设置。如何做好体育文化建设与大学公共科目的衔接,如何复兴满族体育文化的教学目标,对于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满族作为我国重要民族之一,其文化具有鲜明的體育特征,做好满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工作,就是做好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筑牢中华文明之基的重要途经,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

1.1文化意义

传承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公共基础科目,要将传承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上升到更高层次,体现更高价值,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基础服务工作,要坚定以中华体育精神为核心,以体育强国为目标,助力青年一代体育强国教育工作全面开展。

1.2历史意义

传承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是传承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满族的发展史作为中华文明发展史的一部分,其所呈现的背景、历史事件、和精神价值,都是中华历史浓墨重彩的一笔。做好高校课程开发工作,就是做好满族体育文化传承工作,更是做好中华历史传承工作。

2.高校满族体育文化课程开发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2.1在课程设置方面

满族体育文化课程开发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仅要与学校公共科目无缝衔接,还要与满族文化传承一脉相承。一方面,满族体育文化课程作为高校公共科目之一,其课程设置要满族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安排,符合学校公共科目教学目标,在完成学校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拓宽思路,开展好满族体育文化的宣传工作。二是满族体育文化课程要提高站位,立足长远,将满族体育文化与我国现代传统文化教育结合,与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以维护国家各民族统一为基础,做好课程设置开发相关工作。

2.2校本教材编写方面

满族体育文化课程离不开校本教材的开发,按照学校各项教学安排,制定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计划任务书,将教学内容落到纸上,形成与教学实际相符合的校本教材,为课程开展、学生学习提供保障,并根据学生反馈,定期修改提升教材内容。

2.3师资力量培养方面

满族体育文化课程开发离不开课程的实施者,师资力量直接决定满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力度。一方面,要培养优质师资力量开展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课程开发工作,与普通教师不同,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者既是教师,又是文化传承人,要讲好历史故事,树牢历史精神,要吃透历史事件,通过精神引领,点燃学生对满族传统历史文化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要做好师资力量的后续接应工作,培养满族传统体育历史文化传承人工作。文化的传承和历史 的传承,都不是一时一刻的积累,需要九九为公,以滚石上山的耐力,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不管是在课程设置还是师资配备上,都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2.4新时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党史教育的结合创新

新时期满族体育文化的学习离不开与党性教育的土壤,在加强满族体育文化的课程开发方式中,要以党史党性教育为根基,并充分认识到,满族体育文化活动不仅是人类体育活动的一种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更是一种以体育精神文化为核心的教育手段、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精神引领。体育文化,充分发挥体育综合效能,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培养人的健全心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锻炼人的坚强意志、推动体育产业的全面繁荣、构建体育宣传大格局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发挥着独特作用和作出积极的贡献。

2.5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背景下的高校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的发展相互促进

学校特色作为近几年各个高校发展的重点方向,具有鲜明特色和良好口碑的学校在招生、就业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发展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课程开发作为一个特色角度,必定能成为学校发展提供新的创新点。当然,要正确认识学校特色发展和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课程开发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要认识到发展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对于学校在历史文化传承方面提供新的决策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学校特色发展的目标和意义,以及复兴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背景,不可过于沉溺于引人注意,而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美好,也不可过于关注传统文化设置方式,而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进行。通过提升对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解,不难发现,发展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必然啊引领学校文化创新工作,筑牢学校公共科目教学基础,势必会对学校特色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总之,以复兴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为背景,在高校各项课程改革中,充分认清满族体育文化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将满族体育文化与学校公共科目教学想衔接,培养优质的文化传承人,讲好历史故事,将满族传统体育精神带进高校课堂,让高校公共教育科目更加完善、立体,让满族传统体育精神成为引领现在青年一代的新风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为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背景下的高校课程开发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杨志林.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的构建和保护[D].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7,34(12):68-70.

[2]何晓薇.生态文明视域下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发展路径探析[J].满族研究,2017(4):12-17.

[1]王梓沁,梅楠.复兴满族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科技资讯,2019(11):145.

基金项目:

[1].2021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GJB1421014.

[2].2020年黑龙江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编号:2020—KYYWF—0972

(黑龙江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传统体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探索传统文化与民族体育之间的关系;二、研究以西方近代体育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传入的过程中,对我国的传统体育以及至今的体育思想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三、结合传统文化对于民族体育的复兴提出策略建议。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体育 复兴

一、我国民族体育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我国民族体育起源于传统文化

所谓“中国民族体育”,就是指有别于西方体育和其他国家体育的中国人自己的本土体育,之所以说它是一个“内容博大而结构复杂的文化体系”,主要因为它是在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长河中发展而来的[2]。当某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激烈的文化碰撞最终转化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融合。此时,民族体育总是会获得一个丰富发展的机会。所以说,我国民族体育的起源、发展与传统文化之间是息息相关的,民族体育是一个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展示之一。

(二)我国民族体育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作用

我国的民族体育和传统文化不仅为表里关系,而且在发展的进程中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中华文化的发展就是由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成果构成的,包括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外文化交流等。所以汉民族的文化,特别是民族体育,都有着鲜明的多民族汇合融通的痕迹,这在诸如马球、射箭、中国式摔跤这些古典项目上看得一清二楚,历史脉络清晰可寻[2]。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促进了民族体育的发展。

二、西方文化的侵入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以文化为代表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民族的上层建筑,是国家民族长期发展的思想内核,对一个国家、民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代表着古老的东方保健体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体育领域,也代表着文化领域所受到的来自西方的冲击。

西方文化体现在体育上的内涵包括标准化、商业化、视觉化和精英化;而中国民族体育则体现出“礼”、“德”的传统文化内涵。西方文化、西方体育现在的强势地位,使得传统文化、民族体育不断改革向其靠拢,而这样会丧失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对于传统文化、民族体育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失。

三、从传统文化角度探索民族体育复兴策略

(一)认识民族体育重要性,将其置于一个国家总体文化发展框架下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繁荣,党的十七大也提出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发展战略,而文化繁荣的重要前提包括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及推动文化“走出去”。这其中,当然包括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自觉、自信、自醒和自立,由此才能谈到民族体育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借鉴与创新。因此,民族体育既然要追求复兴繁荣必须要将其置于国家总体文化发展框架之下加以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为民族体育发展带来更多的关注和更加科学的发展。

(二)保持民族体育自身独特性

在民族体育的发展中必须认识到——民族体育源远流长的活力来自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虽然目前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体育所代表的是标准化,但如果只是一味的改变民族体育的传统文化内涵去迎合奥运会的标准,并不利于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要认识到,文化发展并非只有一种模式,民族体育的发展一定要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具体做法可通过以下几个方式进行。

1.重建中国民族体育运动会

传统体育的独特性保持和弘扬,不一定要体现在现存的体育文化发展模式中(如争取中国民族体育项目进入奥运会),也可以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如同美国人输出“NBA职业篮球”运作模式一样。中国人在民族体育文化世界性展示活动的举行方式、展示规则、组织形式、内容等方面也应该尝试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为民族体育的搭建平台进行宣传和推广。

2.构建多元化保护策略

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具体对策上,应构建多元保护策略,致力于保护传统体育的独特性和传承性。

首先,政府应支持民族体育的发展创新,在民族体育继承者的保护与培养、建立专业保护队伍和研究机构上做出努力。政府对于民族体育的支持,有利于整合促进民族体育发展的资源,为民族体育的发展注入活力,使其构建起更加科学、合理、系统的发展体系。

其次,媒体和社会应该对民族体育的发展投入更多的关注。民族体育与西方竞技体育不同,它适合群众的体育需求,大都具有强生健体的功能,而媒体和社会的关注能使得民族体育这些功能更加广泛的发挥作用。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增强民族体育自身的活力,而适应需求则是民族体育自身活力的源泉。

(三)传统体育仍需要传承与创新并存

首先,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搬,关键是对其内涵和基本价值的传承,重要的是要符合当代人的健身娱乐需要;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传统体育要保持与创新并重。在今天,发展与创新已经有了更多地借鉴,包括对国际体育发展的借鉴。

只有在借鉴西方经验并结合民族体育特征的基础上,为民族体育的发展构建舞台,民族传统体育才可以大有作为。而当我们将这些舞台做成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品牌”,像奥运会、NBA、英超一样,就可以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成就民族传统体育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娄章胜,袁校卫,王振杰.体育全球化视野下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J].体育学刊.2008.12:88-91.

[2] 马明达.试论中国民族体育体系的重构[J].体育文化导刊.2007.06:21-27.

传统体育论文范文第5篇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影视艺术的发展,充分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特点。社会新形势下,全新数字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有效促进了影视业的发展。但是,就目前影视艺术的发展与影视作品的创作现状来看,两者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冲突,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与方法有效促进两者的融合,实现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发展共赢。基于此,本文对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冲突与交融展开探讨。

一、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区别

传统影视艺术是将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镜头捕捉真实场景,以较为夸张的表现方法与处理办法呈现在观众面前,具有一定的叙事性与直观性,极易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因此,传统影视艺术的宣传教育意义与传播效果极佳。全新数字媒体是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基础,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依据,将文化、艺术、技术等多方面的资源融合交汇,借助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的信息技术实现文化的全面性拓展与传播,为人们带来更加多元化的体验。

影视艺术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影视艺术的发展也是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一种表现形式。当前,我国影视艺术逐渐将全新的数字媒体融入其发展路径中,视觉、听觉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新数字媒体的融入使传统影视的艺术效果得到了优化与升级,以更加人性化、多元化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这对传统影视艺术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在本质上存在着巨大的区别。传统影视艺术是以客观、真实的物质世界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创作的作品必然拥有直观的情感表达、鲜明的故事情节,可以带給观众听觉与视觉上的震撼,引起观众的共鸣。因此,影视艺术创作中需要将生活中的真实物质与场景通过镜头捕捉的形式进行处理与还原,以获得最佳的宣传与传播效果。全新数字媒体则是通过信息科学与数字技术实现大众文化的最大化传播与表达,在此基础上实现大众传播领域的数字化与信息化建设。与传统影视艺术相比,全新数字媒体在影视作品应用表达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越性,能够为观众带来具有独特性与虚拟性的听觉、视觉效果,让观众在虚拟世界中感受到真实。

二、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之间的冲突

首先,全新数字媒体在影视作品中的广泛应用为传统影视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现阶段,过度运用数字媒体的现象频频发生,过度运用数字媒体创作的作品将无法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进而导致作品内涵不够深刻,这样一来,影视作品就会逐渐失去原有的审美意义与欣赏价值。现阶段,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博取观众的眼球,影视公司创作的影视作品大多偏离了观众的本质需求,过于重视表面的视觉效果,无法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缺失艺术灵性。

其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全新数字媒体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全新数字媒体在传统影视艺术作品中的过度应用会对其人文内涵的展现带来强大的冲击。影视艺术的数字化发展让虚拟世界成为现实,操作比较便利,全新数字媒体巧妙地运用这种便利,通过一些特效替代真人实物表演,让人们沉浸在虚拟的想象空间里。这种影视表现手法虽然先进,但缺乏真实感与人文内涵,使得影视作品过于空洞与肤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影视艺术的感染力。

再次,过度运用全新数字媒体将会削弱传统影视艺术的道德功能。传统影视作品大多展现的是真实的生活,不仅能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冲击,还具有强大的引导教育作用和价值,可以使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尤其是对处在迷途与困境中的人们,能够给予明确的帮助与指引。然而,如今的影视作品为了博取观众的眼球、获取更大的利益,过度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并包含诸多不健康的思想、刺激的画面,比如校园暴力、色情、犯罪等,这会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不仅缺乏对观众道德层面的教育,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文明进步。

三、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交融

(一)实现人文内涵与人文价值的交融

精神层面的高度决定了影视艺术作品的魅力。全新数字媒体的应用对传统影视艺术中的人文价值与人文内涵展现起到了一定的协调作用,让观众产生共鸣,进而对生命与人生产生新的思考。当前时代背景下,将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融合是影视发展的必然趋势,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是传统影视艺术发展的基础,有了全新数字媒体技术作支撑可以使影视作品的人文内涵更好地呈现。

(二)实现审美意义与本质价值的交融

传统影视艺术具有特殊性,其艺术表现形式缺乏虚拟性,比如在拍摄科幻类作品的过程中,传统影视艺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全新数字媒体技术能够依靠先进技术手段展现特效画面,给观众带来感官上的冲击。将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技术有机融合到一起,既可以带给观众精神层面的感受,让观众投入真实情感,产生情感共鸣,又能够将虚拟变成现实,体现艺术价值,让观众享受到传统影视作品中体验不到的乐趣,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全新数字媒体技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可以使影视作品的题材范围更加宽广,场景更加多元化。

四、结语

传统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与全新数字媒体技术的有效融合能够促进影视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与冲突,要运用合理的方法与形式将两者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推动艺术的进步、发展与创新,使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实现两者的发展共赢。

(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作者简介:郝峥嵘(1990-),男,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职,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影视、教育学。

传统体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众所周知,要想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支撑和基础。在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只有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实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传统民居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组成部分,不仅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也是民族文化自信形成的重要根基。故而文章从传统民居艺术的传承以及在传统民居艺术欣赏课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具体策略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传统民居艺术;欣赏课;增强;文化自信

一、 引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体现着优秀的道德理念以及教化思想,同时也展现着优秀的人文精神以及哲学思想。人们在进行改造世界以及认识世界活动的过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启发因子。要想使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效益能够真正得到发挥,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明确指出,只有在我们拥有了高度的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以及道路自信的基础之上,同时重视强化自身的文化自信,五千年的文明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中国传统民居艺术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不同地区的民居艺术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这也是古代劳动人民适应自然环境、适应生产需要的一种重要手段。文章就针对在实际组织传统民居艺术欣赏课中如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相关问题进行具体探讨,将对研究结果进行详细阐述。

二、 传统民居艺术的传承

(一)传统民居艺术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开始进入到中国人民的视野之中,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轻人也开始受到新鲜事物的吸引、加之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崇尚西方文化,圣诞节的热闹气氛往往超过了端午节、中秋节乃至于春节。而反观国外,中国的知名度在世界范围之内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很多国家都建立属于自己的孔子学院,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推崇程度也在持续提升。

从传统民居艺术发展的角度来讲,虽然中国传统的民居艺术凝聚了老一辈人的智慧,其无论是在坚固程度,还是美感方面,对于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都有着诸多可借鉴之处。但是,传统民居艺术所留存下来的智慧却并很少体现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之中,现代人对本国文化的了解正在逐渐减少。

虽然一些建筑单位对传统民居艺术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并且更加倾向于传统民居的建设,但是受到现阶段中国社会人地紧张矛盾的影响,传统民居艺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现实生活中所发挥的影响依然十分有限,传统民居艺术的传承以及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

(二)传统民居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从现如今的情况来看,很难做到完全拒绝西方文化,如果一味地固步自封,最终只能被世界所淘汰。而在面对西方文化的时候,要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能够更好地契合中国文化的发展。

中国优秀的传统民居艺术发展过程中积累十分丰富的经验,但是其中也有一些不合理之处,包括所留存的一些封建迷信的因子。很多人会混淆文化习俗以及封建迷信,导致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特点就是先进,中国文化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落后。有了这样的思想,青年人也很难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纵观西方文化的发展史,其中也有很多与中国相似的元素。应该主动摒弃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糟粕部分,积极提取其中的精华部分,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真正在世界熠熠发光,使得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有效强化。

三、 传统民居艺术欣赏课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具体策略

(一)理性对待传统民居文化,强化对文化核心价值的尊重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国人文化自信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在现阶段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往往更高。现代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GDP已经不是唯一的追求,在前进的过程中要想拥有稳定的步伐,重视文化的传承是前提条件。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重要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巩固的前提条件,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一代年轻人在奋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精神。从成长的经历来看,新一代年轻人很少经受生活的磨难,在走入社会之后,往往也缺乏越挫越勇的精神。而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正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精神内核,只有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要想真正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文化的繁荣以及弘扬,同时也要有文明的发展以及继承,要想真正实现中国梦,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必不可少。

教师在实际组织传统民居艺术欣赏课的过程中,要能够带领学生理性看待中国传统的民居艺术,要避免两极化的倾向,一方面要防止全盘吸收的现象,另一方面也需要避免全盘否定的思想倾向,要对其中优秀的文化内核进行有效发扬,认真体会中国传统民居艺术中所体现出来的重要的精神内涵,进而使得学生的文化自信能够真正得以强化。从现实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一个人文化自信的建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因此在面对传统民居艺术的过程中,正确的价值观必不可少,只有有了理性的看待,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的发展。

(二)加大对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以及发展力度

要想真正对学生的民族自信进行培育,就要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性能够真正得以保持。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了诸多风浪,而文化发展的过程本质上也是淘汰糟粕文化的过程,现代社会所能够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多数具有自身的特色,无论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还是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讲,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意义。

从文化本质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中国传统民居文化则是体现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在现代社会中所提倡的保护传统文化,本质上也可以被理解为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从建筑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讲,建筑类的书籍是对建筑经验的重要总结,而多数建筑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手艺依靠的是代代相传的方式。当然,传统民居文化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也融入一些全新的观念以及思维,而这些全新的观念与思维正是推动中国传统民居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实际进行文化保护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对传统民居文化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保护的都是有形的文化,却忽视了对无形文化的保护,尤其是对一些代代相传的手工艺技术保护力度略显不足。并且在保护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能够赋予文化全新的生命力,将时代的引导性融入其中。

在实际进行传统民居艺术欣赏课教学的过程中,要想真正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一方面要重视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需要有效结合新时代的文化特点。现阶段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学生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期阶段,他们也是无限可能的创造者。此时,教师在教学中则应多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有效更新,鼓励他们针对传统优秀文化进行学习,主动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使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推动现代社会的发展。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同时也要能够做到面向现代化,要对民族传统文化意识进行有效弘扬,只有如此,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得以有效培育。

(三)让传统民居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

伴随着中国整体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综合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国家越来越强盛,而在这个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而要想真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十足的民族文化自信必不可少。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扎根,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正在走向全世界,越来越多外国人表示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尤其是传统的民居文化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外国人所接触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仅仅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小小组成部分,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还需要依靠我们来传扬。

在实际传承传统民居文化的过程中,要能够通过更多的渠道,让世界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民居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传统民居之美,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真正被推广至全世界。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传统民居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民居之美不仅体现在视觉方面,同时它也体现在舒适度以及耐用性方面。各地区的传统民居之所以有所不同,主要原因就在于外部所处的地理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这也是建筑学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在学生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民居相关理念实用性的基础之上,他们的文化认可度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进而达到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目的。

四、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使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能够真正得以强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而传统民居艺术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体现着不同地区的民间风俗,同时也体现着地区的民间手工艺技术。而要想使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真正走向世界,真正实现中国的繁荣昌盛,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人,在实际进行传统民居艺术欣赏课学习的过程中也要能够主动强化自己的民族自信,只有如此,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得以传承并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思翔.浅谈传统川西民居艺术审美取向[J].建材与装饰,2020(5):72-73.

[2]邹玥.白族民居艺术的文化生态发展:以沙溪古镇为例[J].区域治理,2019(38):239-241.

[3]顾培,徐丹.地域建筑装饰元素的设计再生:以苏北传统民居艺术博物馆展示设计为例[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6):267+270.

[4]黄威,徐丹.360度全景漫游技术在苏北传统民居艺术博物馆中创新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8(8):129-130.

作者簡介:

陈正斌,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通渭县思源实验学校。

上一篇:空调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建筑工匠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