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的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19

管理学原理的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基于编程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

3、基于CDIO模式的《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结构》教学改革探索

4、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改革的探索

5、基于虚拟仿真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改革

6、用“工程思维”引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

7、多媒体环境下计算机组成原理优质课程的建设模式探讨

8、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9、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验教学探讨与实践

10、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

11、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自主学习教学方法设计

12、少数民族大学生《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改革探析

13、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之我见

14、面向新工科建设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

15、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溯源教学法探索

16、计算机组成原理虚拟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7、“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18、农业院校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使用思考

19、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组成原理”与“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设置探讨

20、计算机组成原理虚拟实验室及实现研究

21、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22、“计算机组成原理”与“计算机系统结构”教学研究

23、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两门课的衔接性

24、计算机组成原理虚拟实验环境设计及实现的探讨

25、数字校园平台下基于MOOCs方式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设置研究①

26、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验教学的调查与研究

27、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8、新考纲下《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改革与探讨

29、《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30、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研究

31、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32、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一流课程建设探究

33、“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34、“系统观”下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探讨

35、浅议职业高中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法初探

36、新考纲下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探索与实践研究

37、“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材建设

38、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改革

39、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方法改进

40、“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微探

41、面向工程认证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建设探索

42、基于OBE理念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混合式教学实践

43、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辅助软件的研究与设计

44、基于课程思政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设计探索

45、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验教学探讨

46、《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改革

47、开放教育“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策略初探

48、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的仿真技术研究

49、《计算机组成原理》仿真实验平台的开发

管理学原理的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浅谈发酵工程实验教学的改革

3、以培养创新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转型提升研究

4、高校学生创业模拟演练及实训课指导方案研究

5、学科大类招生背景下资源环境类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训平台建设研究

6、创新创业教育导向下高职实训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7、基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计划实训》课程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

8、基于“双创”教育背景的工程训练创新实训模式探讨 

9、创业导向会展专业“三实”教学体系综合改革

10、“功能食品加工技术”创业性实训教学改革初探

11、服务于大学生创业的电子商务平台研究

12、大学生创业力提升途径实证研究

13、实践与合作—开展创新创业实训实践

14、基于实验实训室载体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的研究

15、探究我国大学生创业实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内容体系

16、打造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创新就业创业服务新模式探究

17、高职院校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研究

18、工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19、首个为创业者搭建的实训平台在沪落成 等

20、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研究

21、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实训课程教学的方式

22、创新创业实训课程在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探索

23、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训室开放机制研究

24、改革创新实验实训教学 促进就业创业能力提高①

25、“实训+竞赛+科研”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26、“政企学研”有效协作 提升创新“内生力”

27、外贸基础及应用课程自主创业导向实训项目开发研究

28、ITMC实训软件在市场营销专业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29、基于创新创业的药学综合实训课程改革研究

30、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集中实践课程思政融入策略和保障

31、农商实训创业中心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32、高职园艺专业系统化创业教育路径选择

33、电子商务专业多方协同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4、创业实训教育技术平台设计

35、利用“校内创业实训基地”提升计算机学生综合素质

36、创业教育视角下职校营销实训模式的探索

37、电子商务能力实训与学生创业就业研究

38、高职校企合作共建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39、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港口机械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40、高职物联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训基地建设融合的探索

41、基于Arduino技术复合型创新实训室建设探究

42、校企孵联合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平台的思考与实践

43、经管类专业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融合路径

44、创新创业背景下国际贸易实训课程在高职院校非国贸专业中的教学与实践

45、基于ERP的药学人才创新创业实训平台的策略研究

46、以培养应用能力为导向的工商管理创新创业实训课程建构

47、以ERP沙盘实训促进技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讨

48、基于烹饪实训室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培养路径

49、浅谈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管理学原理的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地域研究:外部认知与主体性强调

3、对《经济数学》课教学感想

4、大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差异化培养与模块化教学实践

5、中国首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实录

6、马克思及其经济学前驱思想形成与影响因素考察

7、基于水资源的工业绿色偏向型技术进步测度与分析

8、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化的未来

9、适应经济学发展趋势的教学改革探讨

10、历史上的经济革命与经济史的研究方法

11、提高能源效率会否减少能源消费

12、30天提高10分之政治

13、《毛泽东和他的卫士长》等137则

14、自适应学习:溯源、前景与误区

15、发展起来之后的城市文化矛盾

16、张维迎:反对者的价值

17、股票价值评估:Gordon增长模型还是ZZ增长模型

18、山东出版社等116种重点图书

19、建设服务型政府与转变发展方式

20、2019上海管理科学论坛:面向未来的管理分论坛纪要(上)

21、1979年第6期,总第6期-书讯

22、回眸与前瞻中西教育哲学教科书书写

23、2019上海管理科学论坛:面向未来的管理分论坛纪要(中)

24、芜杂经济学的贫困与困谷中的抉择

25、演化经济学发展动态分析

26、“一带一路”倡议:预期管理、风险规避及战略应对

27、高等教育改革的妥协性

28、第28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精要

29、“双十一”购物节背后的经济学原理研究

30、生活事例、学术笑话与西方经济学教学

31、推进市场经济应以民法为主导

32、美国为什么高中不文理分科

33、思想传承知识结构与经济学研究的学术精神

3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土地所有制改革

35、《日本哲学与现代化》等134则

36、【邹恒甫】为什么要做中国的堂?吉诃德?

37、2015中国商业最具创意人物100

38、论科学决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

39、“另辟新境”的社会改造:新村运动与民国早期读书人的乡村想象

40、从ROIC到巴-萨效应谈国民财富与产业投资

41、小农体系和中国长期经济发展

42、本刊理事单位最新书目

43、经济学领域:既开疆拓土又深耕细作

44、向中华文化传统深层回归

45、\"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

46、2010年考场作文素材分类积累

47、理解混合学习:珍惜古老的传统还是寻求更好的未来?

48、2013“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 科学技术

49、浅谈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效果优化

管理学原理的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要:以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技能为研究对象。运用假设检验、行家调查等研究方法,以运动技能的分类研究为切入点,探索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共性规律和基于“会能度”分类的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特殊规律。研究认为:将运动技能划分为会与不会有明显区别、中间型和会与不会没有明显区别3种类型;基于“会能度”分类的运动技能的学习规律,会与不会有明显区别的运动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质的”飞跃现象,不同类型运动技能学习阶段有差异性现象。

关键词:运动技能;会能度;体育教学;运动技能学习过程;学习规律

Study of patterns of the sports skill learning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DONG Wen-mei1,MAO Zhen-ming2,BAO Ying3

(1.Post-doctoral Research Station,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3.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622,China)

Key words: sports skill;degree of mastery;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sports skill learning process;learning pattern

回顾百年体育教学的历史、深思当今体育教学的现状,一些问题时常萦绕于心:为什么学生经历12年的体育教学却没有学会运动技能?为什么一直以来体育课程设计没有很好解决“教什么”、“如何排列教材”、“教多少”的问题?为什么教学方法的使用和日常的体育教学难以融合?[1-2]经过长期的观察与思索发现:体育教学长期以来无法摆脱困境,说明体育教学尚无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具体讲是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规律不清楚。

运动技能学习过程规律反映了体育学习的原理,是指导体育教学的基础理论。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研究十分复杂,涉及教育学、神经生物学及教育心理学等诸多基础学科,这些基础学科对运动技能学习过程机制的研究较为深入、复杂,但其结果还不能直接用于指导体育教学。而在体育教学理论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学者很少涉及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研究。如何探寻符合体育教学本质特征、直接指导体育教学的运动技能学习规律,仍然是摆在体育教学研究者面前的难题。

在对运动技能进行重新分类的基础上,从体育教学的视角分析运动技能的共性学习规律,以及按照新的分类中不同类型运动技能在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特殊规律,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运动技能学习过程规律提供理论基础,并为体育教学工作者选择教学策略提供指导。

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如下方法:1)假设检验法由归纳和演绎这两种逻辑构成,它有助于克服两者的局限性,它从理论推导出研究假设,然后通过观察来检验假设,假设如果被证实,就可以对被观察到的具体现象做出有效的理论解释;假设如果被证伪,就要对理论做出修正或推翻原有的理论、发展新理论[3]。本研究依据运动技能的习得过程不同,首先建立运动技能会分类假设,然后用运动技能“会能度”的调查来验证假说,结合体育教学的实际,提出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的规律。2)行家调查法。体育项目的教学(教练)专家,即长期从事某个运动项目教学或训练工作的人员,最了解初学者从不会到学会运动技能的状态和历程,他们完全可以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某个运动技能的“会能度”做出判断。调查采用面对面访谈和填写问卷的形式,每一单项运动技能的填写人数为25人。对运动技能“会能度”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利用加数求和的方法计算“会能度”。对调查每项运动技能附以0~10的分值,0分代表初学者从不会到掌握某项运动技能有很大的难度,10分代表初学者从不会到掌握某项运动技能非常容易,几乎不用学就会了,每位专家从中选择一个数值,将25名专家所选的数值,进行加数求和,运用公式α=A/10n(A=数值×频数,n=25)计算出运动技能的“会能度”数值。

1运动技能的重新分类

选择运动技能的分类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是由于概括性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范围广泛,比特定技能的研究更有价值。不同类型运动技能的特点不同、学习过程中的规律不同。本部分以运动技能的习得过程为依据,运用行家调查法调查运动技能的“会能度”并对运动技能进行分类。

1.1按“会能度”进行运动技能重新分类

运动技能的“会能度”是指运动技能会与不会之间的区分度。代表运动技能学会的难易程度。本研究通过对运动技能“会能度”的调查,验证运动技能的分类假说。在首次提出“会能度”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田径、体操等运动项目所含完整运动技能“会能度”的调查与分析和对乒乓球、排球、篮球等球类运动项目所含分立运动技能“会能度”的调查与分析后,依据各项运动技能“会能度”数值,将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技能进行了分类(见表1)。

1.2各类运动技能的特点

运动技能“会能度”的数值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体现在不同类型的运动技能习得过程的不同。依据此规律性将运动技能分为会与不会有明显区别、中间型和会与不会没有明显区别3种类型。

1)会与不会有明显区别的运动技能。

会与不会中的“会”,指的是“学会”,它的含义是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内化,掌握了运动技术,也就拥有了运动技能,是学习者与运动技术之间的链接。会与不会有明显区别的运动技能是指初学者在参加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从开始不会运动技能到学会此项运动技能,运动技能出现了显著的提高,学会与没有学会运动技能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学会运动技能存在着清晰的判别标准。该类运动技能“会能度”的分值在0.2~0.5,运动技能“会能度”数值低,表明运动技能学会的难度较高,从不会到学会运动技能通常要经过很长的学习时间。

2)中间型运动技能。

中间型的运动技能是指初学者在参加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从开始不会运动技能到学会此项运动技能,运动技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学会运动技能与没有学会运动技能有区别,但区别不明显而且学会运动技能的判断标准不清晰。这类运动技能的“会能度”分值在0.5~0.8,运动技能“会能度”数值较高,说明这些运动技能的复杂程度不高,学生学会这些运动技能的难度不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能基本掌握,但这类运动技能会与不会之间不好确定标准,这些运动技能还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来教会学生。

3)会与不会没有明显区别的运动技能。

会与不会没有明显区别的运动技能是指初学者在参加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从开始学习到结束,学会运动技能与没有学会运动技能没有太大的区别。这类运动技能的“会能度”分值在0.8~1,运动技能“会能度”数值非常高,说明这些运动技能非常简单易学,学生几乎不用学习这些运动技能,就已经掌握或者稍加学习很快就能掌握此类运动技能。

2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共性规律

2.1体育教学中“学会”的特征

技能总是在人们完成某种操作或动作中表现出来,熟练操作是技能获得的标志。运动技能较一般的动作技能复杂,以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为基础,结合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归纳出运动技能的“学会”有以下特征: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该运动项目的主要技战术;该项目的运动技能经常被他人称道;可以参加该项目的业余比赛;可以向初学者介绍或传授该项目的技战术;具有较好的专项性运动素质。上述特征表明:运动技能经过长时间的课中教学和反复的身体练习,已经达到了“擅长”的程度。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并不是体育教师所教授的每一项运动技能都要教到“擅长”的程度,这个问题涉及到体育教材分类,体育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类型确定教授的程度。

2.2运动技术的特性[4]

运动技能的学习以技术为先导,通过技术的学习来形成和发展运动技能。无论我们学习什么样的技术,都是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都要遵循运动技术学习的规律,都要尊重科学,因此,我们就不能忽视运动技术的正规性、完整性、层次性和系统性。

1)运动技术的正规性。我们所教的运动技术都是体育文化,大都是常见的正规运动项目,这些运动项目的技术,都有它自身质的规定性,即正规性。在体育教学中要教授符合规则的正规技术和战术。如果我们的教学忽视了这种“正规性”,那么,学生所学习与掌握的所谓运动技术、战术与规则,就会成为似是而非和不伦不类的东西,根本无法与他人一起共同活动和比赛。

2)运动技术的完整性。无论学习什么运动技术,都要保持其相对的“完整性”,完整性体现在不能学到哪算哪,不能半途而费。在体育教学中,只教授学生技术而忽略战术的教学是错误的。

3)运动技术的层次性。既然有运动技能的完整性就必须有层次性,层次性体现在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学习内容的难度设置有层次的教学,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从对运动技能的“会能度”调查中可以看出,运动技能的学会有难易度区分。完整的运动技能之间有难易的区分,球类运动项目所含的分立技能有难易度的区分,所以体育教学中的学习内容要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进行教学。

4)运动技术的系统性。一切研制对象都可以视为系统,一切系统都有其自身的特性,这种特性首先表现在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及系统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如果失去前者,系统就要解体,如果失去后者,系统就无法正常运转。运动技术教学也是系统,必须重视其系统性,使教学有序地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进行。

2.3练习律

练习律是指运动技能必须在后天经过反复练习而获得。运动技能是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练习而逐步完善,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是练习——矫正错误——再练习——再矫正错误——直至正确无误、完全熟练的过程,不断重复的身体练习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决定性因素。练习重复的次数与运动技能的难易有关。复杂性较高的运动技能需要长时间重复练习,在体育教学中安排的教学时数要多一些;复杂性较低的运动技能需要练习的次数相对少一些,在体育教学中安排的教学时数要少一些。

2.4反馈律[5]

有反馈的学习对运动技能形成的影响是极大的。反馈有外部(即行为结果的知觉)和内部(即肌肉运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在运动技能学习的初期,学习者主要依靠自己行为结果的知觉来改进技能。某些运动技能的结果容易被察觉,如投篮是否命中,排球是否过网等等,而更多运动技能的结果不容易被察觉,特别是初学者对自己的动作过程或姿势是否正确不容易察觉,如射击运动中,学习者的手臂、身体平衡,握枪姿势,中靶位置的上、下、左、右及距离的远近等。这时,教练、教师要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可以当面指出,也可通过录像或其他手段,记录动作的结果并记录动作过程,让学习者观察自己,获得真实与客观的信息。技能练习的后期,在动作技术要领已基本掌握的条件下,反馈信息主要来自于内部,协调、平衡、节奏等感觉只能靠学习者自己体会,所以这时应强调主动练习和发现经验。也就是说,练习初期反馈十分必要,而且要有足够的反馈次数,从技能的保持来说,反馈练习十分重要。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对完成动作情况的恰当评价,以避免盲目、机械的重复练习。

以上从体育教学的角度,深入探索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共性规律。这些规律是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背离这几条规律就会在教学中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这些规律的研究尚属于摸索阶段,还不是十分成熟和完善。

3基于“会能度”分类的运动技能学习规律

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除了有共性的学习规律,由于运动技能数量繁多、特点各异,不同类型的运动技能又呈现出各自的学习规律。本研究按照“会能度”对运动技能分类,分析体育教学中不同类型运动技能的学习规律。

3.1学习过程中“质的”飞跃现象

运动技能的获得过程中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错误动作逐渐减少、动作逐渐协调一致、参与的肌肉和能量消耗由多到少,最终达到动作的高度熟练化。“质的”飞跃是指变化过程中的临界点,到达这个临界点,动作已经自动化,几乎没有错误动作出现,动作具有高度的协调性,能量的消耗最低。

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运动技能都会经历“质的”飞跃,只有非常复杂的运动技能才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如此明显的变化。会与不会有明显区别的运动技能,“不会”与“学会”的动作水平有明显的区别,在从“不会”到“学会”的过程中明显出现这一规律性。动作练习的量、教师的指导和练习的程度是决定是否能实现“质的”飞跃的决定性因素。就目前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由于授课时数和场地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远远没有达到“质的”飞跃,这一阶段要经历比较长的学习时间和大量的重复练习。

3.2学习阶段的差异性现象

按照费茨(Fitts)和麦克尔·包斯纳(Michael Posner)在1967年提出的经典学习理论模型,学习的过程包含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认知学习阶段,学习者在这一阶段的练习会出现许多错误,这阶段的操作同样也极易发生变化,从一次练习到下一次练习,缺乏一致性;第2个学习阶段被称为学习的联结阶段,在这一阶段练习所犯的错误越来越少,从一次练习到下一次练习更具有一致性;第3阶段被称为学习的自动化阶段,在这个阶段,技能几乎达到自动化、习惯化程度,在完成运动技能时,已经无须考虑具体的细节。

并不是所有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都会出现以上3个阶段的特征,会与不会有明显区别的运动技能学习的难度比较大,运动技能从“不会”到“学会”的过程经历了相对较长的学习时间,外在表现特征比较明显,符合经典学习理论模型所描述的3个阶段的动作特征。

从经典的学习理论出发,中间型完整运动技能的获得也经历了认知学习、学习的联结和自动化3个运动技能的学习阶段,但由于中间型运动技能的学习难度一般,“不会”和“学会”的动作水平之间相差不远。另外,中间型的完整运动技能包含很多多元动作结构的运动技能,这类运动技能有许多的动作元素构成,动作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十分紧密。基于以上两点原因,认为中间型的运动技能在3个学习阶段的动作外在表现特征不明显。

从理论上讲,会与不会没有明显区别的运动技能在学习过程中的外在表现特征符合经典学习理论所描述的3个阶段的动作特征。但这些如走、跑等运动技能,大多在1~2岁之间就已经形成了,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会与不会没有明显区别类型的运动技能时,运动技能的水平几乎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呈现出经典学习理论中3个阶段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 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239.

[2] 毛振明,陈海波. 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研究案例分析[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

[3] 张力为.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6-30.

[4] 毛振明,赖天德,师俭. 体育课一定要让学生学好有用的运动技术[J]. 中国学校体育,2007(3):24-26.

[5] 杨霆,颜天民. 体育学习原理[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6-79.

[6] 玛吉尔[美].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M]. 张忠秋等译.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5:189,202-205.

[编辑:邓星华]

管理学原理的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 要:文章以《室内设计原理》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为例进行论述,探讨了教师在课前准备、课程开展、成绩评估等教学流程中的创新及工作安排,以及互动多媒体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提供较为前沿的、符合课程特点的、高质量的教学经验积累。

关键词:翻转课堂;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互动多媒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Interactive Media Support

LI Ying-dan(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Pearl River College,Tianjin 301811,China)

Key words :flip the classroom; principles of interior design; course teaching; interactive multimedia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引言

(一)关于“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现状

“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是使用较为先进的教育技术与媒介传授课程的核心内容,让教室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场所和唯一场地,而是成为辅导、指导及同侪互动的地方。其最初源自20世纪90年代哈佛的模型,是越来越多的大学所采纳的教学方法。2000年J.Wesley Baker在第11届大学教学国际会议上提出“翻转课堂”的概念,Jonathan Bergmann等人于2007年尝试用学生在家观看视频,教师在课堂答疑、组织讨论的方式教授化学知识。

(二)“翻转课堂”教学一般包括的内容

1.知识点较为集中的短小教学视频;

2.先进的教学场所和设备(如可汗学院“屏幕+手写”的表达方式);

3.翻新设计的教学流程;

4.简易操作的搜索检测方式等。

如此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选择喜欢的学习地点和时段,根据自己的接受水平选择不同的内容,增强学习的能动性,减少挫败感;教师可以对知识点进行科学化的层级分类,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另外,传统课堂往往采用“课内学,课外练”的流程形式,将知识的传授阶段放到课内,知识内化阶段放到课外。而翻转课堂则将知识的传授阶段放到课外,内化阶段放到课内,形成“课外学,课内练”的流程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室内设计原理》课程介绍

该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前面衔接《构成原理》《透视原理》《手绘技法》等专业基础课,后续衔接《商业空间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酒店空间设计》《展示设计》等室内设计专题,可以说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内容包括室内设计的概念、室内空间界面设计及造型原则、室内陈设、室内照明设计、室内设计心理学等章节内容。在课程整体结构中,理论和实践部分的课时比重为4:6,部分教学内容较为抽象。授课对象是大一下学期的学生,对电子设备和媒介软件应用接受能力较强。在传统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课程热情不高,对知识理解往往有一定的偏差,这对后续课程的开展容易产生不利影响。

三、“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

(一)课前准备

在明确课程目标和任务后,教师要考虑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策略和流程,对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分类策划。有些内容需要面对面教授,有些内容需要时长短小的教学视频,两种情况都需要资料的搜索整理。对于第二种情况可以参考相关的网络精品课程资源,或者加入自己录制的视频,形成教学视频体系。本课程部分内容就参照了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部分国内大学的网络课程作为教学资源。

本课程通过Moodle系统创建课程网络平台。网页界面框架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录像、项目设计、自我检测、在线答疑等子菜单。课程设计菜单中包含课程章节、理论知识、实践项目的整体规划构架。教学录像中有章节视频,例如在室内陈设这一章节内容中,就有展示铜丝镶嵌画、陶艺制作过程和工艺的视频。项目设计菜单中包含室内空间风格设计、装饰画制作、陶艺作品、家居展示摆台操作等实战演练课题项目。自我检测菜单中教师整理出一些基础理论问答题供学生查阅检测自身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线答疑菜单是师生及时互动的通道,教师既可以回答高重复率、有难度的问题,又可以回答个别学生有特殊想法的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避免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对优秀生、活跃生关注度较高的情况出现,给了所有学生一个公平的课堂氛围。在参考资料菜单中加入教师精心筛选的专业资料,这样做能直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节约了他们查询资料的时间和精力。在相关导航一栏中加入一些和课程主题相关的搜索引擎,如设计网站、企业网站,为后续课中学生调研及收集资料提供专业信息。

在建立电脑网络平台同时,课程还同步开通了互动多媒体移动终端(如手机APP终端),学生既可以通过电脑进入网页平台直接学习,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操作。课程移动终端以室内设计课程为公众账号,包含微服务、案例库、学习资料更新、在线测试、学生作业等子菜单,同时加入环球设计、陈列共和、中国室内、建E室内设计装修网等微信公众账号的链接。图1为课程研发的手机APP终端界面。

(二)课程开展

“课堂外(线上)观看教学视频+课堂内(线下)深化、延展、讨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开通课程网络平台,在教师安排的进度计划范围内,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步调进行自主学习。他们被要求做笔记,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整理,比如以画图表的方式展示课程章节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点和记录下难点,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沟通。课堂上不再出现教师“满堂灌”的场景,转变成以练习、讨论为主的教学活动,优点是省去教师对非难点的讲述时间,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解惑,进行师生实时互动,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巩固。还是以室内陈设章节教学流程为例,教师把“不同家居风格的空间摆场”拟定为阶段任务之一,并将工作任务分解成风格选择、色彩搭配、布艺、陈设、灯光、家具等定向任务,形成若干制作和实训环节,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内容体系。有些内容学生在课下观看视频自主学习,有些内容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详尽分析,例如现今比较流行的家居混搭风格、陶器制作时的色彩与温度的关系、纤维壁挂图案制作等知识要点和难点,使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内化吸收,让理论知识和技能要素直接切入到项目完成的各个环节中。

课程活动之一是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他们既要各自完成一项室内家居配饰制作,又要经过团体协商、合作在实训室内完成一种空间风格的摆场。后期教师还会安排学生到软装配饰公司(如蓝格调软装设计公司)实地观摩学习设计师实战摆场,并按照客户需求进行摆场实践。积极搭建实习渠道能促进学生与市场的对接,达到课堂和实训一体化,实现工学结合。

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项目的设计上,应该保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地位贯穿始终,维系好他们做项目的积极态度。项目的设定不宜太大,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循序渐进完成。

(三)课程考评

采用多角度、多层面的学习成果考核方式。成绩不再是教师的主观评价,而转变成师生共评的方式。学生要把作业上传到共享平台,由参与课程的全体师生共同打分。通过观看课程全部作业的展示,学生可以看到同班同学的所有作品,给自己一个定位,侧面激发了学生们的进取心。实践证明,采纳互动终端的教学方法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具有吸引力,为师生交流、学生扩展视野造就了平台。由开始对学习软件使用的好奇心,到深入课堂内容,再到内化吸收所学知识,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

笔者在本课程教学实践中,除了尝试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还同时探索了商业化教学途径。DIY家居配饰制品为课程阶段性成果,作业要求以实物方式呈现(例如布艺软装、陶艺饰品、铜丝装饰画等),并鼓励学生进行销售。销售渠道包括虚拟网络(例如手机淘宝、闲鱼APP客户端)、校内商业街格子铺实体店、艺术设计学院成立的手工工艺坊工作室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自己的作品转换为商品体现创意和手作的价值,他们认为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课程体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是对个人劳动成果和教学效果的双重考验。(图2)

四、结语

在翻转课堂的课程设计中,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事实上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职业素质要求。教师在课前需要对课程体系做整体规划,对教学视频录制、互动多媒体应用、学习资源获取、结课成果设计、学生情况评估(包括学习时间安排、学习能力层级、问题预估)、课堂项目活动组织有较高的把控能力,需付出更多的课下时间去梳理课程项目。教师需要揣摩好引导、管理和控制学生情况的度,才能有教学质量上的飞跃。本文参照高质量网络慕课资源和“翻转课堂”前沿成果,加快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前沿化对标,期望能够积累“翻转课堂”设计应用的经验,为相关课程开展“互动多媒体+翻转课堂”的综合化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借鉴,提升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

[2]王泽族,蒋园园.活动理论视角下的非正式移动微型学习交互活动设计[J].软件导刊,2013(05):189 -191.

[3]杨南昌,刘晓艳.学习活动系统中的互动分析——来自学习科学的研究观[J].全球教育展望,2010(01):27-32.

管理学原理的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①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②会利用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个原理,并能运用它们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弄清楚“一件事”指的是什么,分清是“分类”还是“分步”.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引例: ①我从二中到泗中有两量不同的马自达,三量不同的出租车可以乘坐,那么请同学们帮我算一下,我从二中到泗中有多少种乘坐交通工具的方式? ②从我们班上50名同学中推选出两名同学分别担任班长和团支书,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这就是用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来解决问题.

二、讲授新课: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问题1:十一你打算从甲地到乙地旅游,假设可以乘汽车和火车.一天中,汽车有3班,火车有2班.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坐交通工具的方法? 有3+2=5种方法

探究1:你能说说以上问题的特征吗?(分析要完成的“一件事”是什么.) 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3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2种不同的方法. 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3+2=5种方法。一件事就是从甲地到乙地的一种乘坐交通工具的方式。

发现新知:完成一件事情,有n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也称加法原理) 知识应用

例1:(多媒体展示)在1,2,3,,200中能被5整除的数有多少个?

变式:若把例题中的5换成2其余条件不变答案是什么

可以用:10+10+10+10+10=50(分成5类)

也可以直接得到50(分成2类——奇数与偶数)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特点: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针对的是“分类”问题,完成一件事的办法要分为若干类,各类的办法相互独立,各类办法中的各种方法也相对独立,用任何一类办法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单独完成这件事. 2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问题2:从A村道B村的道路有3条,从B村去C村的路有2条,从C村去D的道路有3条,小明要从A村经过B村,再经过C村,最后到D村,一共有多

1

少条路线可以选择?

从A村经 B村去C村有 2 步, 第一步, 由A村去B村有 3 种方法, 第二步, 由B村去C村有 2 种方法, 第三步,从C村到D村有3种方法

所以从A村经 B村又经过C村到D村共有 3 ×2 ×3= 18 种不同的方法 探究2:你能说说这个问题的特征吗?(分析要完成的“一件事”是什么.) 完成一件事需要有三个不同步骤,在第1步中有3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步中有2种不同的方法,第三步有3种不同的方法. 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3 ×2 ×3= 18种不同的方法.一件事就是:从A村到D村的一种走法

发现新知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1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也称乘法原理)

知识应用

例2:有一项活动,需在3名教师、8名男生和5名女生中选人参加. (1)若只需1人参加,有多少种选法?

(2)若需教师、男生、女生各1人参加,有多少种选法?

变式:学校准备召开一个座谈会,要在3名教师、8名男学生和5名女学生中选一名教师和一名学生参加,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特点:

分步计数原理针对的是“分步”问题,完成一件事要分为若干步,各个步骤相互依存,完成任何其中的一步都不能完成该件事,只有当各个步骤都完成后,才算完成这件事.

思考: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有什么异同点?要注意什么问题?

相同点:它们都是研究完成一件事情,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不同点: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类完成一件事,任何一类办法中的任何一个方法都能完成这件事;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分步完成一件事,这些方法需要分步,各个步骤顺次相依,且每一步都完成了,才能完成这件事情。

三、课堂练习 1.填空:

①一件工作可以用2种方法完成,有5人会用第1种方法完成,另有4人会用第2种方法完成,从中选出1人来完成这件工作,不同选法的种数是 . ②从A村去B村的道路有3条,从B村去C村的道路有2条,从A村经B村去C村,不同的路线有 条.

2. 现有高中一年级的学生3名,高中二年级的学生5名,高中三年级的学生4名.

2

①从中任选1人参加接待外宾的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②从3个年级的学生中各选1人参加接待外宾的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3.从甲地到乙地有2种走法,从乙地到丙地有4种走法,从甲地不经过乙地到丙地有3种走法,则从甲地到丙地的不同的走法共有 种. 4.甲、乙、丙3个班各有三好学生3,5,2名,现准备推选两名来自不同班的三好学生去参加校三好学生代表大会,共有 种不同的推选方法. 5.给程序模块命名,需要用3个字符,其中首字符要求用字母A~G或U~Z,后两个要求用数字1~9,问最多可以给多少个程序命名? 6.乘积(a+b+c)( d+e+f+g)展开后共有多少项?

四、课堂小结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什么?

相同点:它们都是研究完成一件事情,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不同点: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类完成一件事,任何一类办法中的任何一个方法都能完成这件事;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分步完成一件事,这些方法需要分步,各个步骤顺次相依,且每一步都完成了,才能完成这件事情。 (2)分类加法原理、分布乘法原理的特点是什么? 加法原理:完成一件事情有n类方法,若每一类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方法均能将这件事情从头至尾完成. 乘法原理:完成一件事情有n个步骤,若每一步的任何一种方法只能完成这件事的一部分,并且必须且只需完成互相独立的这n步后,才能完成这件事.

上一篇:学术论文题目有哪些范文下一篇:游戏与安全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