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

2023-09-22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第1篇

摘要: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是西部地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西部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措施缺位、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文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产融结合,形成产业集群,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金融;对策
一、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定义

循环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贯彻可持续發展理念,主要依靠资源合理循环利用、环境适度开发来发展经济,是对过去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变革。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八大将发展循环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提到新的战略高度,把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作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一,要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

(二)循环经济主要特征

循环经济的特征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协调。循环经济的发展考虑生态系统、生产系统、消费系统等的协调,不因发展而破坏环境,造成资源短缺及物价上涨。二是生态经济。过去发展经济,往往不考虑生态承载力,很多项目、产业属于高污染、高耗能,表面上看,各项指标都很不错,但是若把生态环境纳入一起考核,就会发现问题的严重。生态经济要求经济活动遵循自然规律和可持续性,在资源承载力之内形成良性循环,带来良性发展。三是价值取向。循环经济重视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在开发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修复,“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二、西部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

循环经济是一种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科技创新要求较高,虽然国家在政策、资金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倾斜,但还不够完善、不够系统。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 政府扶持力度有限,金融、 税收方面缺乏相应政策支撑。 企业前期投入较大,短期内效益不很明显,导致企业积极性缺失。

(二)政策及措施缺位

循环经济具有投入高、资金回收周期长等特点,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主要通过税收返还和奖励机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但对金融支持循环经济相应的诱导及风险补偿机制不足, 一些商业银行出于利润和风险的考虑,对循环经济支持有限,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融资渠道单一

受社会经济发展制约,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融资渠道极为单一,政府拨款占了大头,从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很少。但由于政府财政资金非常有限,社会资本欲进入又顾虑重重,极大地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对策和建议

(一)确立有利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政府要从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出发,把制度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通过与具体项目结合确保切实可行,建立良好的发展生态环境,通过制度变革改进现有循环经济投融资体制机制,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加强对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投入及支持。制定政策应统筹考虑,多部门协调配合。环保、发改、工信、金融机构等单位要一起讨论,制定多方合意的制度或优惠政策,共同设计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切实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多方合力共同克服循环经济融资难的问题,提升循环经济参与率与经济产出率。

(二)建立服务循环经济的商业银行信贷体制

一是将循环经济特有的环境、资源等指标特征纳入商业银行信贷审核考虑的因素中,通过相应政策助推企业投资循环经济及相关产业,建立与循环经济各有关要素相结合的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将企业履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信息、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安全环保信息、再生产品和再制造产品质量信息等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积极推动企业绿色(环境)信用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向全社会公开,并作为信贷审批、贷后监管的重要依据。对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设计相应信贷产品,在循环经济相关补贴、优惠政策等方面优先支持;对信用不良企业或失信企业要通过“黑名单”制度进行管理,依法依规采取停止发放贷款、缩减额度、提高利率等惩戒措施。二是改革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制度,不仅重视信贷结构、营业收入等常规指标,还要加入循环经济有关因素,并把相应的评价考核指标与商业银行本身的央行再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等监管因素结合起来,确保相关制度得到很好的执行。

(三)设立支持循环经济的政策性金融组织

单靠市场化去推动建立支持循环经济的金融环境是不够的,还应更进一步改革,发展循环经济相关政策性金融组织。循环经济由于初始投入大,回报周期较长,相当一部分金融机构不愿涉足其中,更不要说就其模式改革。循环经济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般前期投资巨大,更加注重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环境保护,一部分涉及公共服务的项目往往回报周期较长,使得企业参与顾虑较大。因此,设立支持循环经济的政策性金融组织尤为必要,我国现有政策性银行可以作为主要参与者,推动相应制度和体系的建设,对于一些资质较好的企业甚至可以给予低息贷款乃至无息贷款。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立和信贷机制的改革能够加强金融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氛围,培育市场不断完善,从而加速产融结合与良性互动。

(四)加快产业整合拓宽融资渠道

要借助多种金融工具,积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产业整合,注重优惠政策的整体倾斜,吸引更多的企业投入循环经济产业,迅速壮大循环经济的发展规模。循环经济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跟国际经济接轨的重要渠道。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应主动对接世界银行等国际性开发金融机构,广开渠道,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并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许云峰.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的思考[J].环境保护科学,2016(02).

[2]黄勤,曾元,江琴.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02).

[3]黄承梁.以人类纪元史观范畴拓展生态文明认识新视野——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论[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02).

[4]张凌云,郭志亮.资源型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与节能降耗发展模式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04).

[5]范红霞.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制度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31).

[6]李东卫.循环经济发展与银行信贷支持[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03).

[7]李莉,高洪利,张建华,等.开发性金融对我国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以汨罗循环经济为例[J].物流技术,2012(05).

[8]蔡绍洪,俞立平.循环产业集群的内涵、机理与升级研究——构建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绿色增长极[J].管理世界,2016(11).

[9]王为东.产业集群动态能力的指标构建及效度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6(18).

*本论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编号:15XTQ01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编号:2015M570127)资助。

(作者单位: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第2篇

摘要: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结构演进必须要有良好的法治环境。建设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结构演进的法治环境,既要建立《西部开发促进法》为基本法的法律体系,又要修改完善不适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更要提高西部地区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只有这样,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结构演进才会在良好的法治环境中有序推进。

关键词:空间结构;法治环境;制度建设

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必须加快经济空间结构演进。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结构演进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建设良好的法治环境可以确保西部地区的有序开发和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演进。

一、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结构现状分析

经济空间结构(简称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组成。空间结构中的点、线、网络和域面具有特定的经济内涵和相应的功能。点、线、域面之间有不同组合方式,在区域中最合理的表现为节点相互依存,通道配套运行,域面协调发展,各种空间经济实体的联系交错密集,呈现网络化系统。

经济空间结构演进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提升的过程。演进的动力来自于经济空间结构的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从内在机制来看,经济空间结构的演进是分工发展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展开,而分工与市场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经济空间结构自我演进的进程。经济空间结构的演进也受到外部力量的推动,这种外力通过中央和地方关系及区际联系体现出来,外力对结构变迁的效果则取决于它们对内因变化的影响程度。法治环境是经济空间结构向上提升的外在动力。

西部地区经济空间开发,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关中地区、川西地区、陇西地区曾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创造过高度的古代文明。西部地区在几百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云南的元谋猿人至今有170万年的历史。在新石器时代,东西部的发展差距不大,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夏商周三个王朝的中心横跨黄河流域今天的晋、陕、豫、鲁等省,东西差距也不明显。秦汉以后,不断开发、不断移民,经济社会都有较大的发展,形成了相对发达的以关中地区为极核的西部经济中心。唐宋开始,中国的经济中心逐渐向东南推移,西部地区逐渐呈现落后的状态。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就是中国经济中心向东南推移的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年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空间结构得到了优化提升。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为了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国家于2000年启动了西部大开发。

国家启动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6 65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7 455亿元,年均增长达到11.6%,超过全国同期经济增长水平,与全国同口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的差距不断缩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72亿美元增加到786亿美元,年均增长近25%。”[1]2008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 256.58亿元,占全国GDP的17.8%。西部大开发的九年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综合实力提高最为显著,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九年。

九年多的西部大开发,从经济空间结构分析,西部地区空间结构演进初步形成了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南贵昆经济区,呼包—包兰—兰青经济带,环西部边境经济带;西部各省市区在经济空间开发上已初步形成了广西西江经济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昆明—瑞丽经济带,昆明—景洪经济带,藏南河谷经济带,攀西经济带,甘南经济带,银川平原经济带,河套平原经济带,青海盐湖经济带,天山北坡经济带,塔里木盆地边缘经济圈。

西部大开发,推进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结构日趋合理,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区域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西部各省、市、区之间,与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西部的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也存在较大的差距。西北的甘肃、青海、宁夏的发展差距,明显大于陕西、内蒙、新疆。西南的四川、重庆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贵州、云南、广西。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地方年度统计公报,按常住人口计算,2008年重庆市的人均GDP是17 952元,贵州的人均GDP只有8 788元,相差9 164元。新疆的人均GDP是19 726元,甘肃的人均GDP只有12 085元,相差5 560元[2]。从人均GDP来看,西部的区域差距呈U字型状态,形成远西部地区、近西部地区高,中西部地区低的格局。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东西部地区的差距在持续拉大。2000年东部的人均GDP是10 768元,西部是4 606元,相差6 162元;2008年东部的人均GDP是36 658元,西部是15 993元,相差20 665元。若贵州的人均GDP与东部的上海相比,相差8.25倍,2008年上海人均GDP是72 538元。二是城乡格局难以打破。西部地区广阔的落后的农村经济与现代的发达的城市经济并存的格局依然很牢固,并有扩大的趋势。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超过了6∶1;工农业二元结构强度达到了6倍。西部的城乡差距、工农业二元结构强度更大。三是产业层次低下。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与东部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远没有形成有特色的产业,特别突出的是西部地区一些资源性产业,产品的链条不长,深加工的能力不强,难以支撑西部地区的经济空间结构演进。四是交通远没有形成网络。经济空间结构演进依托的交通网络还相当薄弱,西部地区的公路乃至铁路的路网密度远不如东部,且通达条件差,西部地区省与省之间的公路连接,特别是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公路主干道的连接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五是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国内外的部分企业利用东西部经济实力上的差距,将部分环境污染大、能耗高的产业转入西部,加重西部的生态环境恶化。西部地区资源的开采并没有给当地带来富裕,而带来的却是环境的污染和人民的贫困。六是资源开发浪费严重。西部地区矿山企业布局散乱,生产规模小,大矿小开,回采率极低,资源流失严重,浪费严重;水资源的污染触目惊心,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塔里木河流域有60 %以上的河段不同程度受到污染,10% 的河段污染严重。七是发展工业不切实际。西部地区工业布局混乱,适合和不适合工业发展的区域都在发展工业,都在倾全力招商,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也没有效益。八是合同的履约程度低。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法治精神可视为契约精神,法治精神的精髓是公平正义。参与市场经营的主体,都是平等的,靠合同来规范双方的交易行为。合同法是变动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市场经济的共同规则。由于签订合同的双方都缺失法治精神,合同不兑现的事时常发生,也难以解决。因此,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结构进一步演进必须建设良好的法治环境,用完善的法律制度和良好的法治环境,保障西部大开发的顺利推进和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演进。

二、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结构演进必须建设良好的法治环境

西部地区良好的法治环境对于西部大开发的有序推进,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结构演进,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法学家夏勇说,讲西部开发的法律问题,最关键、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讲法治(the rule of law)。第一,西部开发是一种主要由政府主导和推动的现代意义上的区域开发,所以要特别强调循法守则。第二,西部开发亟需建立合理的开发与发展的秩序;第三,西部开发急需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在国家财政支持有限、西部人才大量流失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够使资金和人才源源不断地流向西部?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律是市场交易的准则,投资安全的保障,政府行为的尺度。依法办事是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最佳信用。法治环境乃是最佳的投资环境。如果说资本、技术和人才的输入是“输血”,那么,法治环境就是“活血”机制。如果一个地区的法律意识薄弱,政策随意变动,税外收费苛繁,合同难以履行,那么,该地区的资本、技术和人力市场就不会有可靠的利益预期和利益安全,就不会产生任何体现价值最大化意义上的效率,海内外投资者也就会望而却步。对于成熟的市场主体来讲,尤其是对那些想到西部发展的有商业远见和事业心的客商来讲,毫无疑问,法治环境要比临时的、短期的甜头更具有吸引力[3]。

2000年国家启动西部大开发时要求西部大开发必须统一规划、部署、协调、组织,所有的规划、方针、政策要用法律的稳定性和强制力来保障。西部大开发是在市场调节和国家调控有机结合的框架下启动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以法治保障下的国家宏观调控为前提。西部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利益的增长,不仅需要充分释放市场活力,更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运用法律规范和制度引导资源的流向,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扩展,最终形成一体化的经济空间开发格局。

西部大开发九年来主要依靠的还是国家宏观调控,法治保障作用还没有显示出来。由于缺少法治的保障,西部大开发中不可避免出现了盲目、无序和浪费的现象。这在自然资源开发中特别严重,有资料显示,长江上游的小水电开发,由于技术力量薄弱,支流的开发近乎掠夺性开发。不少流域由于投资主体不同,造成流域开发缺乏整体规划;梯级电站之间无法协调,既造成了流域资源的严重浪费,又使开发利用效率低下,影响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国家确定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优势产业发展[4]。重点建设的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公路、铁路、机场、输气管道干线、电站、电网、信息传输设施、市政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也是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结构演进的载体。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巨大,具有极强的公益性,需要立法确认和规范,才可能达到市场主体经济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共生共进的均衡,奠定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结构演进的坚实基础。

西部地区是国家的生态屏障。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已经十分脆弱。自1978年以来,尤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环境资源立法明显加快,可以说,在森林、草原、矿藏、河流、土地、环保、水土保持等主要领域已经基本上有法可依,但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有效遏制地方和部门在自我利益的驱使下破坏生态环境,不断出现“一边治理,一边破坏;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的现象。西部大开发必须处理好环境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关系,自然资源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找到自然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均衡点。这就需要从制度上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功能修复的问题,需要建立利益平衡的制度机制并使之规范化、法律化,以充分调动各类利益主体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西部地区环境承载能力弱,有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调整,落后地区人口的无限制增长、经济建设带来的资源和能源的枯竭、生态环境的破坏、企业和政府的短期行为,才有可能得到有效控制。

特色优势产业是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结构演进的支撑。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关键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具有典型的资源型、初级化特征,缺乏核心竞争力,且产业结构严重趋同,过分追求小而全的发展模式,没有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因此,西部大开发应根据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现状,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通过政府有效的宏观政策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调整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加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解决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选择以市场为导向的西部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集约化农业、农牧产品深加工、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建立能源、冶金、石化、机电一体化、稀有金属材料、航空航天等主导产业群,实现产业结构的效率最大化。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必须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调节,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西部不同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西部大开发,国家配套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优惠政策意在通过权利与义务的重新配置,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西部地区的迅猛发展。地方的优惠政策应该尊重市场规则,遵守国家法律,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当地人民的利益。目前,不少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已经出现了乱给优惠,不惜血本,恶性竞争的不良现象。国家应该从法律上明确优惠的原则、权限、程序、范围和时限,尽可能用法定优惠替代行政优惠。凡需要给予西部与现行法律规定不同的优惠政策,必须经过立法明确规定之后,再予推行。国家应加快制定统一的优惠原则,并根据各地区和行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分层次的优惠幅度,各地不得自行突破。凡出台的地方性优惠政策必须经上级政府和同级人大批准后公布实施。条件成熟后,应尽量将优惠政策上升为法律,保证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结构演进有一个公平的投资环境。

西部地区地域广袤,有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1.4%。西部地区地形也很复杂,高原、盆地、沙漠、草原相间,主要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沙漠地貌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国家可考虑西部未利用的国有土地实行特殊的开发制度。在西部地区,城市和已经开垦的农村土地仍然坚持现行土地法律和政策,但对于数量巨大的未利用荒地、沙漠,可考虑在宪法和法律确立的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运用法律机制,通过授予开发者更明确、更长久、更稳定、更充分的土地权利来加以治理和利用。据有关资料显示,西部十二个省、市、区仅适宜开发的农用土地约6.3亿亩,占全国农用后备土地的一半以上。政府可考虑将一定面积待开发治理的土地以低价、无偿或先期注入资金扶持的方式,承包给个人,在治理开发的前期给予贷款、补贴、贴息、雇佣工人工资、医疗保障等政策,规定100年不变(因为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承包者拥有充分的土地使用、转让、经营管理权。还可鼓励一部分人长期甚至一生以植树种草、治理土地为业,等到土地治理开发产生明显经济效益时,政府可通过经济手段将承包者所得利润用于土地更大面积的治理开发,形成土地开发的良性循环。国家还可考虑,建立一种允许开发者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承包权期满后自动顺延的制度。承包者在承包期满后,如果没有法律规定的撤销承包权的情形,则其权利自动顺延,以此鼓励西部地区土地的生态开发和利用。

三、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结构演进的法治环境建设

建设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结构演进的法治环境要多管齐下:既要立法,而且立法要适度超前,又要修改完善不适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还要提高西部地区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

1.加快立法进程,规范西部地区开发秩序。立法开发在西部大开发启动时有关专家、学者就多次提出过。用成文法律规范区域开发行为,带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发达国家区域开发的重要经验和普遍做法。美国在19世纪为开发西部出台了《鼓励西部植树法》、《沙漠土地法》等法律,极大推动了西部开发的进程;20世纪60年,又相继颁布《地区再开发法》、《加速公共工程法》、《公共工程与经济开发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引导西部地区的开发进入新的阶段。德国1969年颁布实施了《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共同任务法》。两德统一后,确定了区域经济促进区,东部五个州全部划为区域经济促进区。统一后短短五年时间,东部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就缩短了1/3,现在基本达到了一体化发展。日本在开发北海道过程中,制定颁布《北海道开发法》、《国土综合开发法》,并从1952—1997年连续实施了五期综合开发计划。中国开发西部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西部地区的实际,加快西部地区的立法进程。通过立法把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重点任务、组织领导机构、开发资金渠道、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责任、开发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等等,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保证西部大开发有序推进,以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精神。西部大开发是由国家颁布政策率先启动的,2000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3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3号)以及2004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6号)及其国家相关部委颁发的配套文件。这些文件历经九年仍然在发挥作用。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西部开发的实践,本着注重实效、突出重点、逐步完善的原则,加快西部开发法制建设步伐,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法律保障。抓紧起草《西部开发促进法》和《西部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和完善西部开发法律法规体系。”

西部开发法律法规体系应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应是作为基本法的《西部开发促进法》。2004年3月国务院提出“抓紧起草《西部开发促进法》”时,全国人大就把制定《西部开发促进法》列入全国第十届人大五年立法规划,由西部开发办牵头,成立了“西部开发促进法”起草领导小组和起草工作小组,并形成征求意见稿。据2005年7月28日《法制日报》报道的信息,《西部开发促进法》着重从生产力布局调整、运用经济杠杆、人才培养和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进行规定,并于2005年底提交国务院审查[5]。快四年了,《西部开发促进法》应尽快颁布,作为规范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法。

第二个部分单行法。《西部开发促进法》颁布实施后,国家应根据西部地区的开发需要以及立法条件和时机的成熟度,制定相关的单行法律。在投资方面,应尽快制定《西部投资法》,规定资金的筹措,国家投资的比例,资金的管理,使用程序;依法鼓励和保护投资主体的利益,有序推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在产业发展方面,应尽快制定《西部工业布局法》,调整西部开发中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通过法律措施促进市场主体的培育,使工业成为西部地区的支柱产业,以缩小东西差距,解决产业布局东轻西重、北重南轻的格局,将工业发展逐步从发达地区引向西部,确定用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带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并确定在边远地区大力创办大学和科研机构,摧生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在边境开发方面,西部地区有2万公里的边境线,与十三个国家接壤,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有三十多个民族在西部地区六个省、区的边境线上跨境而居,有共同的语言、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国界线内侧依次紧靠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区域,有贫困地区、较发达地区、发达地区。边境开发有他的特殊性,应尽快制定《西部边境地区开发法》明确规定边境地区开发的地域范围、目标、任务、原则和手段,明确西部边境地区开发的程序、法律责任、政府作用、职能分工以及开发资金的筹措和使用,促进西部边境地区和谐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尽快制定《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法》,明确规定西部地区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流动、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知识产权的保护,教育投资的比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配置,鼓励各类人才向西部流动,尤其要利用西部地区已有的人才资源,发展高科技产业,带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经济空间结构的演进。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应尽快制定《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着重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封山绿化、水土保持、修渠灌溉、土壤改造、生态功能修复作出规定。正在制定的《西部地区环境保护监督条例》要尽快颁布实施,并结合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补充、修改、完善,上升为法律。在流域开发方面,应尽快制定《长江流域管理法》、《黄河流域管理法》、《塔里木河流域管理法》,统筹全流域水资源和河流开发的活动,规范各地区和各部门的具体行为,将流域的水能开发、矿产资源开发、森林保护、生态修复等纳入立法保护范围,形成大生态,绿河川的开发格局,更好地造福人类。

第三个部分地方法规。根据我国宪法、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的有关规定,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省会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和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民族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享有立法权,可以制定地方法规,依法引导地方发展。四川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就可制定岷江、雅砻江等省域河流的开发条例,规范开发行为,确保流域资源的综合开发,获得最佳边际收益。国务院各部门也可根据西部开发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部门法规,依法引导西部地区的有序开发。

建立西部开发法律法规体系是一个过程,既要加快速度,也要讲求质量。《西部开发促进法》从提出到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到起草送审,已是九年有余了。九年来靠政策推动的西部大开发力度在减轻,各方支持的力量在减小,发展速度也在放慢,人才仍然留不住。仅就人才而言,西部地区待遇低,条件艰苦,与东部地区人才的收入相比,相差有的超过10倍。国家完全可以加快西部地区人才开发的立法进程,就像芬兰一样,把在边远地区创办大学和科研机构纳入立法范围,吸引、培植一大批人才到边远地区创业,形成用高新技术产业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在立法的方式上改变过去由部门立法再送国务院审查后送国家人大批准的方式,可采取招标的方式由法学专家组成起草小组,根据西部开发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找到各方开发主体利益的均衡点,避免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垄断化,垄断利益个人化,个人利益法律化的倾向。一些法律法规制定出来,无法实施,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从国家利益出发,没有体现科学发展观,更多地保护了部门利益,这是部门立法的必然结果。比如,我国现行的有关水资源保护的法律主要有四部:《环境保护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这四部法律对我国的水资源保护问题已作出了全面的规定,但实际上在立法理念与实践中,这四部法律本身及其相互之间没有找到利益的均衡点,以致于在河流出现严重污染时,现行法律无法发挥作用。国家通过招标立法,既可以提高立法的质量又可加快立法的速度,更便于实施。

2.修正完善法律法规,引导西部地区可持续开发。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国家要在创制新的法律、法规的同时对不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不利于西部大开发的法律、法规、规章要及时修正完善。当前尤其要尽修正完善《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是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必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尽最大努力延续使用期。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少、禀赋差,大宗、支柱性矿产不足。中国经济正处于起飞阶段,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的测算,“到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将超过35亿吨,2008—2020年累计需求超过430亿吨;石油5亿吨,累计需求超过60亿吨;铁矿石13亿吨,累计需求超过160亿吨;精炼铜730~760万吨,累计需求将近1亿吨;铝1 300~1 400万吨,累计需求超过1.6亿吨。如不加强勘查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届时在我国45种主要矿产中,有19种矿产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其中11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矿产,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上升到60%,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在40%左右,铜和钾的对外依存度仍将保持在70%左右。”[6]中国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特别丰富,占全国储量的50.45%,45种主要矿产资源储量的50.81%集中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富集了64%的煤炭资源,53%的石油和83%的天然气资源以及主要的稀有金属矿藏。但西部地区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上秩序混乱,乱采滥挖、采富弃贫、低回采率问题特别严重。

造成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混乱最关键的原因,是缺乏严厉的法律规定。有序、和谐开发矿产资源,必须修正完善《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法》是1986年3月19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后又于1996年作了一次重大修改。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法》在某些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其中的一些规定与当前的新形势不相适应,必须作相应的修正。《矿产资源法》应作六个方面的修正:一是应明确矿产资源必须集中统一管理。既要明确主管部门的职能,又要处理好与协同管理部门的关系,尤其要明确规定稀有金属矿藏的开采、加工、储备、出口审批程序,未经法定部门审批,不得勘探、开采、加工、出售、出口稀有金属矿产品,违反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确保战略资源的永续利用;规定西部地区已查明的钨、锡、锑、稀土等稀有金属矿藏实行保护性开采,建立特定矿种的矿产地储备基地。二是要有环境保护的规定。开采矿产资源不可避免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应增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款,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保矿山企业自觉履行保护、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义务,使矿山企业的开采行为更加规范,避免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地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三是对矿业用地要有复垦的强制性规定。矿区范围内的土地不能按一般的建设用地的管理办法来管理,必须要有特殊规定。勘探和采矿中造成的土地破坏要有复垦的强制性规定。四是对尾矿利用应作出明确规定,对矿山固体废料资源要有依法管理、有序开发的条款,明确尾矿的所有权和开发权。五是对矿产资源勘查要有明确规定。矿产资源是国有资源,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财富,可由国家垄断开发,收益由全中国人民共享,不是谁有钱就可以取得探矿权,就可以取得采矿权。中国已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充足的财政收入,可以支撑矿产资源的勘查费用。国家应每年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地质勘查及重要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的勘查,有计划地赎回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矿藏的外资矿山、私有矿山。六是对国家储备稀缺矿藏的地方政府给予相应的补偿,使其在保护期间,经济上得到足够的补偿,保证经济社会能够稳定发展,国家最终得到边际开发和边际收益的均衡。

3.大力提高西部地区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依法推动西部开发。西部大开发需要制定和修改若干法律,更要遵守和运用现行法律。与东部相比,西部地区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在总量、结构和获取方式上存在明显差距,法治观念也相对淡薄,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推进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结构演进,必须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法律素质是指领导干部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律己的一种能力。提高西部地区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可从五个方面着力:一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领导干部必须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进行领导,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用政策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的做法,克服“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错误做法。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知识,既是适应领导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学法、用法和自觉遵守法律的需要。因此,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注重法律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法治理论的培育,打好法律知识的功底。二要注重更新法治观念。由于西部的部分地区从奴隶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有的地区曾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有厚重的封建文化的积淀,也由于我们过去实行了多年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习惯于按领导人意见办事,以致有的领导干部法治观念淡薄。依法推进西部大开发,必须清除不适合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传统观念,特别是人治思想的长期影响,使法治思想在领导干部的头脑中扎下根来,超出法律许可的特权,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三要注重法制的宣传教育。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良好法治环境的重要因素。领导干部应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普遍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素养。四要注重在实践中改进工作方法。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改进工作方式,从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推动工作转移到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并举推动工作上来,特别要突出法律手段的运用,不断提高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能力。五要注重培育法律至上信仰。领导干部要有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忠于事实、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和有以身殉法的精神,更要在心目中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敬畏宪法和法律,使权力的运作受制于法律的引导[7]。

开发西部,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结构演进,必须加强法治环境建设,不但需要公正执行法律、法规、规章,修改不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不利于西部大开发的法律、法规、规章,而且还需要制定一系列有利于促进西部大开发的法律、法规、规章。只有这样,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结构演进才会和谐推进,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政.区域协调谱新篇——西部大开发综述[N].人民日报,2008-10-14,(02).

[2]国家统计局.地方年度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 cn,2008.

[3]夏勇.论西部大开发的法律保障[J].法学研究,2001,(2):23.

[4]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Z].国发[2000]33号.

[5]张鑫.《西部开发促进法》将于年底提交国务院审查[N].法制日报,2005-07-28(01).

[6]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Z].国土资发[2008]309号.

[7]吴大华.营造西部大开发良好的法治环境[J].中国法学,2004,(1):6.(责任编辑/ 姜超)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第3篇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是建设海洋强国的直接体现。为了解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强弱以及海洋科技实力等因素对海洋经济竞争力的贡献作用,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海洋经济规模、海洋产业发展水平、海洋科技实力、海洋环境保护能力4个二级指标、海洋生产总值等27个三级指标的海洋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对我国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的海洋经济竞争力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广东、山东、上海三地的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最强,其中海洋科技实力对海洋经济竞争力的贡献最大。

关键词:海洋经济竞争力;主成分分析;海洋科技实力

Key words:Marine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ength

0 引言

海洋經济的发展状况体现了各个地区的海洋实力,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海洋实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并将这一表述置于第五部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表述相比,增加了“加快”两字,且表述位置也有所改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是在第八部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部分阐述,这说明,国家高度重视海洋的发展。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提出要“建设科技强国”,这说明科技实力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本研究基于此背景,以我国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构建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旨在了解沿海各地区海洋科技实力等因素对海洋经济竞争力的贡献作用以及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强弱。研究表明,海洋科技实力是众多指标体系中对海洋经济竞争力影响最大的因素,广东、山东、上海的海洋经济竞争力最强。进而提出要加强海洋科技投入,重视提升海洋环境保护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地区海洋经济发展。

1 海洋经济概况

2003年国务院发布了《海洋经济发展中规划纲要》,对海洋经济有了一个比较权威的定义:“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1]。本研究是广义范畴上的海洋经济,包含了海洋科技、海洋环境保护等在内的多个方面。

《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17》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为777 611亿元,同比增长6.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其中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6%、38.8%、56.6%[2]。可以看出,海洋第三产业在海洋产业发展中占据主要位置,海洋产业结构为三、二、一,比较合理。而为了对比分析近10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状况,笔者对《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6》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得表1。

由表1可以看出2006—2015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总体呈增长态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增加,到2014年占比已超过50%。2006—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稳定在9%~10%,占比较小,这也说明我国海洋经济想要达到繁荣状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 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2.1 评价指标选取及构建

为保证选取指标的代表性及可靠性,同时遵循综合性、全面性、科学性等原则,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了海洋经济竞争力影响因素、指标构建等相关文献,并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刘明 [3]主要从海洋资源禀赋、海洋经济发展能力等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构建了4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85个四级指标的中国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其指标构建比较完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赵珍 [4]依据钻石模型理论并结合海洋经济的自身特点和实际,将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技术影响力、资源影响力等5个方面,同时从狭义的海洋经济竞争力出发,构建了海洋经济总量、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水平等4个方面的海洋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但是并没有依据构建指标进行实证分析。谭晓岚 [5]对海洋经济竞争力的理论框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认为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海洋科技人力资源等核心驱动因素和资源禀赋等一般影响因素,其虽没有构建指标体系,但是对后期学者构建指标体系提供了经验借鉴。俞立平等[6]从海洋一、二、三产业的角度出发,利用TOPSIS法对我国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海洋经济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向晓梅 [7]从海洋经济的要素竞争力、市场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环境竞争力4个方面构建了12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对广东的海洋经济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国川等 [8]选取了海洋产业产值、从业人数等12指标构建了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3个年份进行了主成分综合得分及排名计算,最终提出了促进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伍业锋 [9]构建了包括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和业绩表现三大维度、资源环境等9个方面以及62项具体指标在内的中国海洋经济区域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

本研究指标选取及构建参考的各文献的共同点,结合数据的可获取性、全面性及代表性,最终选取构建了海洋经济规模、海洋产业发展水平、海洋科技实力、海洋环境保护能力4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的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表2),并依据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对我国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的海洋经济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

2.2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均来源于《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6》《中国统计年鉴2016》。

2.3 指标解释

海洋经济发展受多因素影响,其中海洋资源禀赋、海洋产业发展水平、海洋科技实力、海洋环境保护能力是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解释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海洋资源禀赋的指标(天然气储量、原油探明储量、海域面积等)统计数据不完整,不能保证每个地区都有相关统计数据,出于数据获取的完整性及指标代表性考虑,本研究主要针对后3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另外,海洋经济规模是海洋经济竞争力的直观体现,本研究不着重解释。

海洋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海洋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力。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矿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本研究选取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作为海洋产业活动的代表,构建7个三级指标。

海洋科技实力是現代化海洋经济竞争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海洋科技的发展程度对于地区海洋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选取9个三级指标解释海洋科技实力,验证海洋科技实力在一个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作用。

海洋环境保护能力体现了地区政府对当地海洋资源等的重视力度和态度,在当今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保护能力已作为影响因素之一,成为经济发展的评估指标之一,选取海洋环保能力作为海洋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之一显然必不可少。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5个三级指标用以解释海洋环境保护能力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4 评价方法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可以发现研究海洋经济竞争力的方法众多,其中相对成熟且具代表性的是主成分分析法。本研究选取主成分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旨在用合理的、有代表性的、具备说服力的方法进行研究。主成分分析法是由霍特林于1933年首先提出的,其核心是利用降维的思想,通过原有变量的线性组合以及各个主成分的求解来实现变量降维。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2.4.1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及各变量之间相关性分析

由于各个评价指标的单位和量纲不同,数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为便于分析,排除单位和量纲不同带来的影响,首先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研究采用SPPS软件对原始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将标准化变量记为Z(变量)。

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要对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各变量之间相关性强,方事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通过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判定各变量间的相关性,其度量标准为:当相关系数矩阵中的大部分相关系数值小于0.3时,则所选取的变量不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反之,则适合。

2.4.2 确定主成分个数并计算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

在SPPS软件中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特征根值大于1的特征根,并通过计算初始特征值的方差、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来确定主成分个数,需要注意的是为确保因子更容易被解释,可对因子旋转,当累计方差贡献率处于85%~95%区间时,原有变量丢失的信息会越少,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效果较好。

通过因子载荷矩阵转换成主成分分析中所需的标准化正交向量,从而得到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运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3 实证分析

基于上述主成分分析步骤,运用SPSS软件对所获取的我国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的原始数据进行了分析,现对其中部分内容进行着重分析,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各变量间相关性分析图表省略。

3.1 主成分个数确定

运用SPSS软件对标准化的原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特征根,同时进行因子旋转,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无论是初始特征值还是旋转后的特征值,当主成分的个数为6个时,其累计贡献率均为94.098%>85%,此时所有变量的共同度均较高,各个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原有变量的总方差均能很好地被解释。为了能够使因子更易于解释,本研究选取旋转后的结果作为式(2)中Si的选取结果。本次提取出的6个主成分可以很好地代表27个指标。

3.2 计算各主成分及综合得分、排名

在确定了主成分的个数之后还需要对原始变量进行命名解释,由于初始状态各个主成分的代表性不够突出,大部分原始变量集中于第一主成分,因此采用了最大方差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使得各个变量分明。依据旋转后的载荷矩阵(结果略),整理得表4。

综合表3和表4可以看出,第1主成分能够解释全部指标50.136%的信息,是6个主成分中贡献率最大的成分,说明该成分对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影响最大,同时也是影响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第1主成分包含了二级指标海洋科技竞争力下的所有三级指标以及海洋生产总值、港口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货物吞吐量和涉海就业人数4个反映海洋经济规模与海洋产业发展情况的指标。这说明海洋科技的发展进步会影响海洋经济及产业发展。

第2主成分能够解释全部指标19.001%的信息,是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中第二重要成分,其包括了海洋环境保护能力下的所有指标以及海水养殖产量。如今,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海洋环境保护能力是评价一个地区海洋经济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第3主成分能够解释全部指标8.879%的信息,其包含了接待入境过夜游客、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旅客吞吐量3个指标,这3个指标与滨海旅游业息息相关,这说明海洋产业中滨海旅游业对海洋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作用。

第4主成分能够解释全部指标6.149%的信息,其包含的远洋捕捞产量、国内捕捞产量两个指标对海洋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力。第5主成分能够解释全部指标的5.52%的信息,包括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以及涉海就业人数占地区年末就业人数比重两个指标,这说明,海洋经济的发展效率及就业状况是海洋经济竞争力强弱的直观体现。第6主成分能够解释全部指标4.413%的信息,仅包含海洋第三产业产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一个指标,该指标单独成为一个主成分,说明在现如今海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海洋第三产业的贡献较大,据数据统计显示,沿海地区11个省、市、自治区海洋第三产业占比在50%左右,部分省市已超50%。

综上,海洋科技实力对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竞争力影响最大,海洋环保能力次之,海洋产业发展水平尤其是第三产业对海洋经济竞争力有重要影响。

在解释各主成分之后,利用式(1)、式(2)对我国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的海洋经济竞争力进行了排名的计算分析,得到表5。

3.3 结果

依據表5,从综合排名情况来看,广东、山东、上海的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实力最强,同时也是珠三角、环渤海、长三角三大海洋经济区的典型代表。其中广东省的海洋经济竞争力最强,远超山东、上海。辽宁、福建、浙江、天津、江苏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较强,居于中等水平。海南、广西、河北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最弱,处于靠后位置。

从各个主成分得分及排名情况来看,第一主成分中广东、山东、上海的海洋科技实力最强,辽宁、江苏、天津、浙江、福建的海洋科技实力较强,广西、河北、海南的海洋科技实力最弱。同时可以发现,第1主成分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海洋科技实力的排名基本与综合排名相差无几,这也就意味着海洋科技实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的强弱;第2主成分中福建、辽宁、山东的海洋环保能力最强;河北、天津、浙江的海洋环保能力最弱,其他沿海省、市、自治区居中;第3主成分中广东、海南、福建的滨海旅游业发展状况最好,上海、山东、辽宁的滨海旅游业发展状况最弱,其他沿海省、市、自治区居中,珠三角海洋经济区的滨海旅游业发展最好。

4 结论建议

综上,海洋科技实力对海洋经济竞争力影响最大,海洋环境保护能力次之,滨海旅游业是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贡献较大的海洋产业之一。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在各主成分的表现有强有弱,综合排名情况与海洋科技实力的排名情况基本一致,其中江苏、福建两省的综合实力排名与海洋科技实力排名正好相反,观察表4可以发现,在其余5个主成分排名中,福建省均高于江苏,且福建省的海洋环保能力在11个省、市、自治区中处于第1位,这说明,除了海洋科技实力这一主成分起主导作用以外,其余主成分的排名情况也会直接影响综合排名。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海洋强国建设,这说明国家高度重视海洋发展,因此研究分析海洋经济的发展状况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社会,科技实力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核心要素之一,环境保护能力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过程中逐渐显露其作用。海洋科技实力、海洋环境保护能力、海洋产业发展水平是海洋经济竞争力实力体现的三大板块,三者各有作用,相互联系,需分清主次、综合发展。在提高海洋经济竞争力方面,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的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海洋科技投入,重视提升海洋环境保护能力,积极发展滨海旅游产业,稳步发展海洋第一产业,着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

参考文献

[1]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21(3):3-10.

[2] 国家海洋局.2017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EB/OL].(2018-03-01)[ 2018-12-28].http://www.soa.gov.cn/zwgk/hygb/zghyjjtjgb/2017njjtjgb/201803/t20180301_60484.html

[3] 刘明.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7(15):120-124.

[4] 赵珍.海洋经济竞争力影响因素及评价模型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30(11):79-83.

[5] 谭晓岚.论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理论框架、影响因素[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7):67-71.

[6] 俞立平,万崇丹,赵丙奇,等.我国区域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2,14(3):11-14.

[7] 向晓梅.广东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估[J].开放导报,2013(1):14-19.

[8] 国川,韩增林.中国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4):458-461.

[9] 伍业锋.中国海洋经济区域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研究,2014,31(11):29-34.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第4篇

摘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建设桥头堡,是云南“十二五”时期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当前云南推进“桥头堡”建设,在思想上和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认识误区,正确认识、克服和消除这些误区,对“桥头堡”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桥头堡;区域;战略;条件;机遇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战略思想。根据这一思想,云南省委、省政府结合云南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于2009年12月提出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目标,即“两强一堡”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不仅有利于加快云南的建设和发展,提升云南的整体实力,更重要的是,它是进一步完善中国对外开放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然而,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目前人们对云南建设“桥头堡”的认识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偏差,这些认识上的偏差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误区一:概念认识上的偏差

从概念上讲,“桥”是指跨越河流、山谷、障碍物或其他交通线而修建的架空通道,“头”是指开放的前沿,“堡”是指许多相互关联、作用不同的要素构成的基地或平台。“桥头堡”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层涵义:一是为控制重要桥梁、渡口而设立的碉堡、地堡或据点;二是设在大桥桥头的像碉堡的装饰构筑物;三是泛指作为进攻的据点。可以看出,最初“桥头堡”是一个军事术语。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战略,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其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经济,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云南建设桥头堡,就是要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通道、平台、基地和窗口,建通道是指中国经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直达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成为交通、电力、通信的门户枢纽,这是桥头堡建设最为迫切的战略任务;建平台是指通过构建一些官方和民间的合作制度,把云南建成中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平台;建基地是指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把云南建成面向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外向型产业基地,以及进出口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建窗口就是要使云南成为充分展示中华文化,增进国际友谊的对外人文交流窗口。建设“桥头堡”的立足点是要加速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中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目的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富邻、睦邻、安邻”,并不是所谓的中国进行对外扩张或者其他意图的体现。

二、误区二:区域认识上的偏差

在云南实施“桥头堡”的战略中,存在着把建设“桥头堡”中的“面向西南”局限于南亚和东南亚、或者东南亚,或者仅指与云南毗邻的越南、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不符合建设“桥头堡”的战略要求。实际上,云南建设“桥头堡”所辐射的区域,是指面向西南开放,主要以南亚、东南亚国家为重点,面向印度洋沿岸,延伸到西亚及非洲东部等广大区域,是指中国的西南方向,可概括为“一洋四区”。这个区域涵盖了56个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重要矿产和农林渔资源,市场成长性良好,发展潜力巨大。云南成为桥头堡,对拓展中国对外开放腹地和空间都有重要的意义。

三、误区三:层次认识上的偏差

所谓层次认识上的偏差,主要是指在云南建设“桥头堡”的进程中,一种观点认为,“桥头堡”提出在云南,实施和建设也在云南,建设具有区域性,“桥头堡”是云南的“桥头堡”。其实,实施“桥头堡”战略是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括云南,还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等西北、东北区域。因此,在云南建设“桥头堡”进程中,云南只是“桥头堡”建设的前沿地带,是发展的重点地区,在云南建设的“桥头堡”不是云南的“桥头堡”,而是国家的“桥头堡”,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误区四:战略认识上的偏差

桥头堡建设既然是一项战略,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就要遵循战略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一般而言,战略具有全局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等特点。云南建设“桥头堡”,必须从全局的高度进行部署,不能只强调局部,要处理好云南内地与边境地区之间的关系,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云南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云南与邻近省份之间的关系。就整体性而言,“桥头堡”建设主要应该体现在经济建设领域,但同时还应该覆盖国防、文化、教育、卫生、资源等。从协调性来看,云南各州、市(县)在建设“桥头堡”中,要按照优势互补,特色突出、潜力大的思路,在经济、文化、资源等方面加强协调和配合。然而,目前云南在建设桥头堡进程中,一方面,过分突出经济桥头堡的建设和宣传,而在国家安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建设显得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建设过程中往往过分突出本区域的建设,而在加强区域间的整体布局、合理规划、互联互通、协调发展、互利共赢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其结果是各自为政,布局雷同,不顾条件争项目、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如何加快周边国家对桥头堡建设的了解和认同,也是必须考虑的重大现实问题。

五、误区五:基础认识上的偏差

改革30多年来,云南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进步,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育程度较改革开放以前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近10年来,云南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惠最多,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分布在边境区域的众多少数民族,已从原始状态转变为“直过民族”,其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生活习俗都发生很大改变,周边地区人文环境有了极大改善,民族团结,周边安定,为建设桥头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十二五”和桥头堡建设中,云南又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目标,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教兴滇、城镇化和全方位开放四大战略,坚持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四轮驱动。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调结构、转方式不动摇,坚定不移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努力推动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然而,与全国相比,云南基础还比较薄弱,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云南在通讯、公路、铁路、能源、边境口岸等基础建设,以及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提升方面还很落后。尤其是对外开放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开放领域还不够宽,开放层次比较低,开放效益不高,对外开放带动全省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离桥头堡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推动中国与南亚地区建立多边制度性合作机制,搭建中国与南亚地区机制性经贸合作平台,积极加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在信息、产品、技术、资金、服务贸易方面的整合和互补,在加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济合作区、边境自由贸易区建设,在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提升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友好交往水平,争取与更多的南亚国家缔结友好合作关系等方面还不够深入。云南在建设桥头堡的进程中,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那种不顾客观因素,不考虑现实基础,一哄而上,凭经验、拍脑袋的主观主义做法是必须克服的。

六、误区六:条件认识上的偏差

和其他建设一样,云南建设“桥头堡”会受到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制约。第一,区域因素。如前所述,云南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与全国有很大不同,虽然特殊的区位优势奠定了云南在中国西部特别是大西南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为云南建设“桥头堡”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如果不充分考虑云南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发育程度低和基础建设薄弱的实际,那“桥头堡”建设的目标就会受到影响。第二,国内因素,如果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一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方略,那将加速桥头堡建设的进程。第三,国际因素。实践证明,区域范围内的国际局势状况是促进该区域稳定和发展的前提。如果国际局势稳定,国际关系良好,就能推动该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桥头堡建设就会得到稳步推进,相反,如果地区国际局势动荡不稳,该区域稳定和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云南地处西南边疆,就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由于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亚欧大陆桥战略的实施,充分说明南亚、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良好,虽然局部地区如阿富汗等国局势不太稳定,但整个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关系局势总体上趋于缓和,为建设桥头堡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第四,与周边国家关系因素。从目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看,中国先后与越南、泰国、缅甸、老挝等南亚、东南亚各国形成了良好的关系,为云南建设“桥头堡”创造了难得的周边环境。然而,云南在建设桥头堡战略中,仍存在着一系列突出问题。如在对周边国家情况方面,研究还不深、不透,对合作对象的合作意愿还把握不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还存在着一厢情愿的情况;就国内政策而言,对企业走出去的政策还不够系统、支持力度还不够,边境地区开放度还不高、人流物流还不畅;还缺乏对跨国公司在滇设立总部和办事机构的具体政策支持,难以形成对外开放的集聚效应。此外,云南在对东南亚、南亚开放方面具有特殊性,如果国家财政、税收、金融投资、口岸通关等政策一刀切,就很难开展大规模的贸易与合作开发。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条件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旦某些因素发生变化,条件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格局的条件下,国际关系往往显得十分复杂。云南在建设“桥头堡”进程中,必须站在国际视野的战略高度对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格局和地区发展态势做出科学而准确的判断。

七、误区七:机遇认识上的偏差

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突出了云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前沿性、重要性和带动性的作用,不仅会提高云南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而且将为云南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推进全面、协调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因为,为了确保桥头堡战略目标的实现,国家必然会将“桥头堡”建设纳入国家整体规划,并出台一系列涉及建设“桥头堡”的新的优惠政策,这意味着在“十二五”甚至更长时期,云南在对外开放、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建设、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政策将会有一系列新的跨越式的变化,其经济社会发展将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但从其他省区的经验和云南目前的情况看,存在着过分依赖国家的心理,忽视自身内部潜力挖潜和水平提升的现象,“等、靠、要”思想严重。尤其是在战略布局和操作层面,如何在各领域、各行业制定出符合国家建设“桥头堡”要求的,能体现云南优势和特色的具体框架还显得远远不够,如果这种认识和行为不尽快改变,云南建设“桥头堡”的机遇就会丧失,即使其建设战略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可能只会在某些地区、某些领域如边贸建设、国家安全等方面得到加强和提高,通过“桥头堡”战略全面提升云南对外开放水平、带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标就难于完全实现。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第5篇

摘 要:滨海体育旅游是指在海岛、海岸带和海洋各种自然景色、人文景观的基础上,用体育活动作为主要载体,集休闲、娱乐、健身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广西北部湾滨海体育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广西北部湾滨海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字:广西北部湾;滨海体育;休闲旅游;开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生活品质以及健康生活的追求加在,更多人将选择积极的健康的活动方式来消磨自己的闲暇时间。滨海休闲体育旅游是当前我国旅游形态转型中新生的一种旅游度假产品,广西北部湾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其优越的民族民俗、沿海景观、地理环境对发展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具有行天独厚的条件。本课题组对于以上各市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以期客观了解其资源情况并提出开发广西滨海体育旅游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一、广西滨海体育休闲旅游发展概况

1.旅游业发展大北景下的滨海体育休闲旅游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滨海体育休闲旅游市场的需求,从数字上看“2004年滨海休闲旅游占总体旅游业的5%,但增速在30%-40%,而2013年滨海体育休闲旅游已占我国旅游总收入的51%以上,说明了人们正在由“上山”的选择向“下海”,滨海体育休闲旅游正在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旅游方式”[1]。工作压力的缓解不仅通过平时下班后的娱乐来放松,更体现在与家人、朋友参与到大自然于健身、娱乐、沟通交流、休闲放松为一体的滨海体育休闲旅游中。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大通道,拥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人口承载量大,开发密度低,发展潜力大,更好地利用当地滨海资源,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地游客。

2.广西北部湾滨海地区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

滨海体育旅游的发展,不仅靠人们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在原有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配套和开发资源作为前提基础。广西北部湾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坐拥北海“天下第一滩”的银滩,还开辟了天涯海角、亚龙湾、七十二泾、三娘湾、金滩、大平坡、越南段的万柱和下龙湾等景区,还有其依靠广西喀斯特地貌而开发的山区资源景观等等。这些都是众多开展于自然、沙滩和体育想结合的休闲运动项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

3.广西北部湾滨海独特的体育旅游项目

广西属于少数民族地区,浓厚的民俗风情和民族体统体育项目也是滨海体育休闲运动开发的独特优质资源,加上北部湾各地市近年以来加大经济类场馆的开发和建设,更为滨海体育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硬件保障。除此之外,以银滩、涠洲岛等地为基础开发的海水浴场项目和出海捕鱼项目,更是北部湾滨海体育体验项目开发的重要资源。通过与体验,让人更为亲近大海,增加刺激感和成就感,是一种较好的休闲活动。

二、广西北部湾滨海体育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1.滨海体育旅游能吸引广大旅客

顾客之所以选择滨海休闲旅游方式,就在于其项目有益于身心健康。首先,通过滨海体育休闲旅游能使人放松身心,舒缓压力,开阔眼界,在广西还可以参与到各种新奇的民俗活动中,增加见识,了解人文趣事。其次,宜人的气候更是很多北方游客避暑、避寒的可选之地,北部湾地区属于沿海港口城市,海水影响气温变化幅度小,空气洁净,阳光充足,享受“日光浴”的紫外线应有尽有,加之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更是人们运动休闲、观光旅游的首先之地。第三是海上运动能促进人的健康。海是理想的海水浴场,但丰富多彩的海边运动如海水冲浪、帆板、赛艇、潜水、垂钓、捕鱼以及沙滩上的很多附属排球、足球运动都是团体性强、体验感好的最佳运动选择,深受人们喜爱。第四是人们无法抗拒的海鲜美味也是人们喜爱滨海体育旅游的原因之一,广西北部湾地区盛产海鲜美食,是人们旅行结束后来一顿海鲜美餐的好去处。

2.滨海体育旅游良好的市场前景

当前人们追求时尚的方式越来越贴近健康和快乐的本质。假期结伴同行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如每年的小长假时各地都会迎来不小的旅游高峰。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国内的旅游接待总人数在小长假中都会逐年有突破,旅游项目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滨海体育旅游的项目开发。人们在这些节假日中抓紧机会体验民族体统体育项目的运动旅游,更加注重旅游运动的参与性和运动后的锻炼效果。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滨海体育旅游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正是由于它迎合了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和高品质生活的向往。

3.滨海体育旅游促进经济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脚步的放慢,要想使人们的生活水平能够平衡健康的过度,更应该将经济发展的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由第二产业带动转变为第三产业的充分发展上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它的发展可以有效带动其他相关产业集群的发展,如“以旅游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国家在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时,体育旅游也是重要扶持对象,如瑞士的滑雪旅游在每年接待外国体育旅客高达1500万人次,创外汇收入70亿美元左右;意大利以“足球工业”为主体发展足球旅游业已成为意大利国民经济十大产业支柱之一”[2]滨海体育旅游为旅游产业集群之一,在开发中能明显地带经当地经济发展。

4.滨海体育旅游提供岗位需求

发展滨海体育旅游不仅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能有效地带动就业岗位需求,缓解就业压力。滨海体育旅游产业通过带动不发餐饮业、交通、娱乐等其他服务产业的发展,能提供连带的经济收益,更为深层次的是为社会提供了更多地就业岗位,增加大量就业机会。此外,滨海体育旅游是一种综合性效高的一项产业,它所提供的很多項目都是对于不同的需求来开发与设计,因此作为载体的滨海体育旅游可以吸纳各式各类的不同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

三、广西北部湾地区开发滨海体育旅游资源的发展策略

1.产品开发的可持续性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次崛起之载体,要利用目前的政策优势、资源条件等定位发展、更新观念,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发展的过程中要在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关注最大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兼顾,各相关部门要联合研究和制定政策,形成北部湾经济区自己的滨海体育旅游发展规划路线。时刻注重环境保护,充分协调各地区、各市在工作和宣传过程中注意培养旅客的环境意识。因此在开发滨海体育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处理好旅游开发建设、产品整合的环境问题,为滨海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开发提供组织与制度保障。

2.产品开发的品牌性

一个项目的开发必须注重品牌意识才能将自身推向更高的平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滨海体育旅游开发必须意识到自己的特色问题,注重品牌效应。“近年来,很多地区对滨海旅游进行了开发,但这些开发项目不仅存在着开发规模小、也存在着开发过于分散的现象,当然也避免不了造成资源的浪费、资源雷同、资源和互补性不强等问题,难以形成规模[3]”。因此要有区域开发的品牌思想,要对旅游质量、数量及规模等方面进行综合因素分析与数字评价,筛选出适合自己发展的品牌,如在北部湾经济区自身自然人文资源的特色中,选取捕鱼、垂钓、登山、游泳、沙滩足球、沙难排球、帆船等,结合具有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的项目进行设计,开发出具有广西特色的滨海地区体育休闲旅游的品牌出来。

3.产品开发的宣传意识

宣传是扩大影响,促进销售的最大推动手段,在国内外双重竞争的环境下发展,不仅要凭优质的旅游资源、过硬的产品本身以及服务来吸引国内外游客,同时还要通过宣传来打开自身在社会中的认知度与知名度,进行有效的市场宣传和市场营销。在广西北部湾滨海地区体育休闲旅游开发中要利用各种渠道和媒介,通过各种途径如组织区域的竞赛等方式来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打出自己的品牌形象。

4.产品开发的安全保障机制

在滨海体育旅游项目中,顾客的参与体验度关键,但这些项目活动如攀岩、摩托艇、皮划艇、划水、帆船、潜水等带有竞技性的旅游产品往往刺激和挑战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特别是随着国家第一批高危险性体育运动项目的出台后,运动中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以及生产者的重视。因此,在这些滨海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中,要配套地考虑到安全应急方案,建立安全监督机制,在项目推广的前提必须是确保顾客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安全事故对旅游产品销售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5.产品开发的人才推动力

人是第一资源,与是每个产品或项目开发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作为一项新兴的旅游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将会遇到各种亟需解决的新问题和困难,如规划设计问题、安全问题、资源保护问题、产业管理问题等,均需要多领域、专技能人才来进行科学开发和管理。特别是国家加大体育产业发展的步伐后,人才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因此,只有配备了各类人才资源,才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广西北部湾滨海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的快速与健康发展。

注释:

[1]杨涛,姜付高.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党报,2012.13(20).

[2]司宏言,全球体育旅游收入的增加[J].国外游泳动态.2014,10(19).

[3]李喜来.陕西体育旅游现状及发展机遇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9.

参考文献:

[1]杨涛,姜付高.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党报,2012.13(20).

[2]司宏言,全球体育旅游收入的增加[J].国外游泳动态,2014.10(19).

[3]李喜来.陕西体育旅游现状及发展机遇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9.

[4]张广海.我国滨海旅游开发与管理[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

[5]李崇蓉.对广西滨海旅游开发的思考[J].南方国土资源,2012.13(9).

作者简介:郭媛媛(1985-),女,廣西南宁人,任职于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项目]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广西滨海体育旅游发展研究”(2011tzkyzd02)。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第6篇

摘要:文章通过利用HLM模型来研究山东省91个市县生态环境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废气的排放量与当地第一第二产业总产值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预示着一种环境随经济增长恶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地区经济发展;HLM模型

一、 引言

本研究通过构建环境污染指标与经济指标之间的计量模型,来深入分析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生活美好,以及人文和谐之间的关系。

二、 文献回顾

在有关环境污染数据与经济指标关系的研究中,大多数的学者使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 Curve, EKC)来刻画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關系,Seldon和Song(1994)分析了四种不同的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与当地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间存在倒U型关系。为了描述环境污染及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毛显强(2011)提出了污染——经济时间弹性系数,这个系数主要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间环境污染变化与经济发展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它的值等于上述两者之间的比值。其中的计算指标需要选取较有代表性的环境污染变量指标和经济变量指标,环境污染变量指标可包括环境污染排放量指标,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经济指标方面可以选用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生产总值、行业增加值等;在财政状况关联性的研究问题上,可以选取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等作为经济指标。

除此以外,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基于先进的科学技术、高素质的人才和良好的政策与投资环境的基础之上,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在本文中体现为在影响因素中考虑到了中小学在校学生数和医院病床数对经济指标的影响)不仅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大量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也能极大地改善人们的医疗状况,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也能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改善投资环境,最终还是能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陈延(2001)提出科教文卫较为发达的城市,其经济实力也相应较强,通过对江苏省13个市的调查研究,用因子分析来探寻科教文卫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一个因子在指标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卫生机构数上游较大载荷,为综合因子;第二个因子在指标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和小学在校学生数上有较大载荷,为基础因子。李俊(2012)认为地区医疗卫生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相成的关系,经济发展对于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经济发展的成功可以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及人力、物力、信息和技术支持;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影响经济发展中的各个群体,延长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劳动者的平均寿命和平均工作时间,更好地保护劳动生产力,从而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可持续地发展。

综上所示,在本研究中,我们选取了包含废气排放的指标平均SO2和平均NOX以及土地面积、年末总人口、年末单位从业人口、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小学在校学生数以及医院病床数这些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构建计量模型来探讨自然、人文环境对经济指标的影响。

三、 计量模型与实证方法

1. 样本描述。根据《山东省2011年统计年鉴》,本文收集了山东省91个市县2011年的县级单位主要统计指标。与此同时,还登录到“山东省省控及以上重点监管企业自行监测发布”网站进行数据搜索,通过点击“自动检测数据发布——重点废水监管企业、重点废气监管企业、城镇污水处理厂”等条目,汇总了山东省91个县、市的环境监测数据。

2. 模型和分析工具。检验企业废气排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涉及地区和企业两个层面的变量,且企业数据嵌套在地区数据之中。对这种多层嵌套数据,传统的方法通常是将地区、企业变量都看作是同一水平的变量,直接在企业层面对数据进行分析。这实际上是在假设同一地区内的不同企业数据是相互独立,但这显然不符合实际,因为一个地区内的不同企业存在废气排放等多方面的相似性。类似地,我们不应对不同地区的企业样本和同一地区的企业样本建立同一假设,否则可能会影响回归系数的无偏性、有效性以及一致性,可见利用传统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具有分层特点数据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基于此,本文将利用传统回归方法和多层线性模型(HLM)假说进行检验,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两种不同分析方法产生的结果。

地区第一、第二产业总产值差异既会受到不同企业间废气排放的影响,也会受到不同地区间不同因素的影响。通过HLM模型可以分析出两者对地区第一第二产业总产值方差分布,无任何自变量的情况下的模型公式如下:

基于零模型总方程的分析可以得出,第一第二产业总产值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企业间的差异以及企业所在地区的差异两个方面,由于两种差异对第一第二产业总产值的影响各有不同,因此本文将分别列明企业以及地区特征变量对不同地区第一第二产业总产值的影响。本文首先基于企业变量在同一地区间的影响是不变的这一假定,通过在第一层方程中加入企业间的特征变量,分析其对第一、第二产业总产值的作用;然后,本文通过在第二层方程中在加入不同地区的特征变量,分析不同地区的企业对第一、第二产业总产值的影响。各模型公式如下:

3. 废气排放与地区经济发展。

(1)传统回归分析。本次废气排放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中选取了包含废气排放的指标平均SO2和平均NOX以及土地面积、年末总人口、年末单位从业人口、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小学在校学生数和医院病床数。

设传统回归方程为:

(2)HLM模型的分析。为了更好地考虑各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本文拟进一步利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对假说进行检验。本次废气排放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中企业特征变量包含废气排放的指标平均SO2以及平均NOX;而地区特征指标分为土地面积、年末总人口、年末单位从业人口、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小学在校学生数以及医院病床数。

基于HLM模型,本文利用了HLM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地区第一、第二产业总产值差异既会受到不同企业间废气排放的影响,也会受到不同地区间不同因素的影响。通过HLM模型可以分析出两者对地区第一第二产业总产值方差分布,无任何自变量的情况下的模型公式如下:

基于零模型总方程的分析可以得出,第一第二产业总产值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企业间的差异以及企业所在地区的差异两个方面,由于两种差异对第一第二产业总产值的影响各有不同,因此本文将分别列明企业以及地区特征变量对不同地區第一第二产业总产值的影响。本文首先基于企业变量在同一地区间的影响是不变的这一假定,通过在第一层方程中加入企业间的特征变量,分析其对第一、第二产业总产值的作用;然后,本文通过在第二层方程中在加入不同地区的特征变量,分析不同地区的企业对第一、第二产业总产值的影响。各模型公式如下:

根据表3的数据显示,一个县的政府财政支出能正向地影响该县的第一二产业总值,即一个县的政府财政支出越高,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县的第一二产业总值也越高。这说明了县政府财政支出对于一个县的第一二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第二,一个县的中小学在校学生数以及医院病床数也会显著地影响该县的第一二产业发展,这一点符合人们日常感受,即教育水平越高和医疗条件越好越能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三,一个县的土地面积与总人口数目会反向地影响该县的第一第二产业总值。这说明在生活中,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人越多,土地面积越大就越能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均生产效率以及单位土地的生产效率才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更为重要的因素。第四,统计分析表明,一个县的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目对于该县的第一二产业总值的影响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这一发现跟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不相符,可能是由于所收集的数据量不足,进而影响了统计模型的有效估计。

四、 总结

本文基于传统回归分析以及HLM模型,分析了山东省91个县市废气排放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HLM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废气的排放量与当地第一第二产业总产值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预示着一种环境随经济增长恶化的发展趋势。

HL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废气的排放量越大往往使得一个县的第一第二产业生产总值越高,即一个县的第一二产业生产总值会随着废气排放量的增加而提高。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废气排放量是影响一个县第一第二产业增长的主要原因,真实的情况很可能是若废气的排放量越大,说明工厂生产情况越好,进而影响了该县的第一第二产业发展。鉴于HLM模型更加充分地反映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因此,本文也认为一个地区废气排放对地区经济有显著的影响。

此外,我们也发现教育水平越高和医疗条件越好越能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污染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人文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来替代。

参考文献:

[1] 张红凤,周峰,杨慧,郭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规制绩效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9,(3).

[2] 段华平,朱琳,孙勤芳,卞新民.农村环境污染控制区划方法与应用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0,30(3).

[3] 陈金华.居民对海岛环境与发展感知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08,01.

[4] 张陈俊,章恒全.新环境库兹涅次曲线工业用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5).

[5] 盖美,胡杭爱,柯丽娜.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脱钩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3,(2).

[6] 吴鹏举,李翠丹,黄伟奇.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关系[J].生态环境,2009,(7).

[7] 朱清海,梁蓓蓓.基于社区视角下的农村环境管理探讨[J].河南社会科学,2012,(20).

[8] 张雷.多层线性模型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2014年度课题“中国特色美丽乡村创建战略研究”(项目号:E08)。

作者简介:夏学杰(1979-),男,汉族,湖南省常德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学。

收稿日期:2015-09-14。

上一篇:关于元宵节的诗句范文下一篇:土石方工程合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