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价值范文

2023-09-18

公共卫生价值范文第1篇

【摘 要】 当今社会的和谐问题和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公平和效率构成了公共政策的双重价值取向,效率取向追求的是公共政策对其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公平取向关注的是公共政策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合理性。

【关键词】 公共政策 价值取向 和谐社会

公共政策是国家机关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公共政策本质是以权威性价值分配的形式对社会利益关系的集中反映。价值就是客观对象对人的意义和重要性,反映的是人和客观对象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关系在社会实践中,价值通过社会财富展现自己。公共政策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社会的兴衰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所制定的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的效率取向

对政策资源配置有效性的直接把握,可以作如下理解:一是政策目标实现效率。政策资源配置得是否有效,首先要看政策目标实现的程度。衡量政策目标实现的程度,必须科学地确定政策结果,把政策结果同政策目标相对照。政策目标实现的程度,是检验政策资源配置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政策目标实现的程度越高,说明政策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程度越高。二是政策投入产出效率。政策资源投入与政策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是反映政策资源配置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三是政策社会整体效率。通过公共政策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可以系统的考察政策资源配置的情况,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看公共政策能否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里所指的效率既包括政治效率还包括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

公共政策的公平取向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过程,要受到一系列内外部环境的制约,而决策者主观方面的不确定性使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选择主体的行为不仅仅受政治体制的制约,而且也受其政治需求和价值观的支配,这种政治需求和价值观之间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平作为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可以理解为对社会价值分配的合理性。公共权力主体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也是选择价值分配方案的过程。

对合理性可以做一般意义的理解,那就是通过公共政策的作用,为人们创造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政策环境。一是机会均等的政策环境。二是规则一致的政策环境。三是收益适当的政策环境。此外,即使公共政策主体为人们提供了相同的规则,但在结果中也不可避免显示出差异来。这种差异在一定限度内,具有积极的意义,如果超出了人们的心理承受力,就会带来严重的消极后果。所以,公共政策主体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价值分配调整好社会利益关系,把差异控制在一定的界限之内,否则社会就会失去平衡,协调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

2.公共政策可调整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以达到协同规范行为

社会规则系统是由多层面的规则组合而成的,而且不同的社会规则在特征上存在诸多交叉与变化。社会问题的不确定性与动态性决定了公共政策也具有了相应的复杂性与动态性。公共政策就其社会功能而言,正是这种活性调节与有序收敛的社会连接。这种复杂性和动态性主要表现为:社会系统中各政策因子之间“共时态”与“历时态”的相关性;公共政策环境、公共政策内生产系统要素以及公共政策过程的变迁所带来的政策问题的动态性;与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目标多棱性相适应的政策价值意义的多重性;不同政策的作用与效果之间的相关性。政策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还可以从公共政策正效力和负效力关系的视角来分析。正效力是公共政策对社会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反之,对社会生活产生的消极影响,就称之为负效力。任何一项公共政策在发挥正效力的同时都会产生一定的负效力。政策资源配置得是否有效,有效性的程度如何,既要看正效力发挥的程度,更重要的还要看负效力减少到什么程度。

3.完善公共政策体制维护公共利益

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需要强调社会公平与正义,需要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这种协调包括利益分配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公平,主要是通过教育等方面的公共政策,为人们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提高人们的素质;过程公平,主要是制定一系列公正合理的规则,营造一个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结果公平是指,必须出台相应的分配政策和再分配政策,调节过分悬殊的收入差距,恢复社会公平。一种资源或条件能否成为公共利益,常常依赖于具体的时间、空间和环境。

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已经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要实现社会利益均衡,首先必须解决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问题。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通畅的针对各类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广开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渠道,使人民群众,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对社会问题、改革开放、利益分配等事项的建议、要求、批评等能直接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对话与交流,使他们的声音能够被政策制定者知晓,他们的利益诉求能够得到有效表达。

公共政策协调功能的有效发挥,可以建立起和谐的社会利益关系,把公平取向和效率取向统一起来。调整社会利益关系是公共政策协调功能的核心内容。这一方面是由利益关系在整个社会关系中的基础地位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公共政策本质属性的体现。公共政策的协调功能的有效发挥,依赖于较为完善的公共政策体系。公共政策体系的建构必须全面、准确地反映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涛.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与公正偏好的冲突与协调[D].河南大学,2007.5.

[2]徐家良.公共政策:价值与途径的内在平衡[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3]胡象明.论政府政策行为的价值取向[J].政治学研究2000.2.

[4]王春福.论公共政策的双重价值取向[J].求实,2005.2.

[5]何方.我国公共政策的核心价值取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6]屈锡华,杨萍.公共政策机理的哲学思考[J].理论探讨,2006年第1期.

作者简介:栾美薇 (女)黑龙江哈尔滨市人,1985年出生,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社会学)

公共卫生价值范文第2篇

1.1 民需取向与政绩取向不协调

供给价值诉求其中的一种体现是民需取向, 在进行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思考时, 应站在农民需求的角度来考虑, 可以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 将公共服务工作彻底落实,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政府的供给体制是强制实施的, 这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中供给的产品以及设施都产生了影响。政府在进行决策的时候不能考虑农民的具体需求, 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主要以政绩为主, 使得政府体制与农民实际需求相脱离。农民对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才是民需取向最真实的反映, 与政绩取向不协调。

1.2 民生取向与行政任务导向不协调

我国当前正在大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构建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因此,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受到了国家的重视, 国家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与支持也在增长。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以及实践举措可以看出政府对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民本宗旨和民生取向。中国目前农村的经济基础较差, 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方面难以实现自给, 而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是政府的行政事务使命, 从价值取向看, 存在行政任务导向。

2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现实困境分析

2.1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价值偏离

我国强调体育事业均衡发展, 却出现了非衡现象。这种非衡体育观念的出现是因为政府不够重视体育的民生价值, 非衡观念带给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困境是供给总量不足、价值偏离。

2.2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单一

我国目前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采用的供给方式是“自上而下”的政府直接供给, 由于当前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低下、发展基础薄弱, 政府只能使用此种单一的供给方式, 这也是政绩取向下的选择。

2.3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保障不力

而目前在行政任务取向下,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资金并没有用于基层农村体育活动中, 而是用来维持农村体育事业单位的财政补贴。在行政任务取向下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保障不力, 使得有限的体育经费不能用在实处。

3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促进策略

3.1 宣传民生体育观

加强对民生体育观的宣传, 使农民对体育事业产生更多了解, 从而促进农民对体育事业的重视。体育事业的民生价值十分重要, 需要深刻了解。

3.2 培养公共行政精神

公共行政精神下的政绩观念对于政府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十分有利, 它可以使政府广纳民意, 真正体会到民众的需求, 将“自上而下”的单一供给方式与“自下而上”的供给方式结合起来, 使群众直接参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督评价。

3.3 强化民本服务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着民本服务观, 民本服务观主要倡导民生本位, 为人民服务。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民本服务观可以将体育公共服务的重心放在农民身上, 将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经费用于农村基层体育活动中。

结束语

政府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十分必要, 要避免出现政绩取向以及行政任务取向。从农民需求出发, 树立民本服务观, 加强法律、法规、资金保障, 让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落实到位。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才能使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长, 公共需求也在增长。目前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与供给存在不协调现象, 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进行调整。本文主要就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一些不协调现象进行简要的阐述, 而后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合本次研究最终提出了强化民本服务观、宣传民生体育观、培养公共行政精神等实施策略, 最终希望借助于本次研究, 能够为相关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 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

关键词: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价值,困境

参考文献

[1] 李珊珊.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 2014 (12) .[1]李珊珊.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 2014 (12) .

公共卫生价值范文第3篇

一、民族文献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利用价值

(一) 研究历史的资料源。对于中国各个少数民族而言, 没有人比本民族更了解自身的历史文化, 因此, 相应的民族文献资料就成为了当前历史研究的资料源。在研究民族史的过程中, 只有以各民族的史料为基础, 才能够真正的走进少数民族的发展史, 进而了解真相, 还原事实, 同时在研究古代史的过程中, 同样需要以现存的少数民族文献史料为依据。此外, 少数民族文献史料同样为世界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二) 有着丰厚的艺术价值。在收集民族文献资料的过程中, 馆藏需要实现分门别类, 进而也就将少数民族文献资料以性质进行了划分, 比如少数民族的乐器实物、绘画实物等, 这样就使得民族艺术的研究者能够多角度、全方位的感知并了解少数民族艺术的真正面貌。相应的, 艺术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认知来丰富自身的知识, 而对于那些痴迷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艺术品爱好者来讲, 可谓是受益匪浅。

(三) 为宗教与医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首先, 在宗教研究方面, 少数民族在自身的史料中详细的记载了所信仰宗教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少数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宗教文献, 比如《大藏经》《大唐法师三藏菩萨法师传》等, 这些都为宗教历史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其次, 在医学方面的研究上, 少数民族现有的文献中对于医学方面的史料记载较为丰富, 比如《蒙医正骨术》, 蒙医正骨术是历代正骨医学家们所积累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治疗各类骨折与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等一系列病症的疗法。因此, 这部医书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医学本身, 而是以一种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二、民族文献在公共图书馆收藏及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 馆藏图书数量少。当前民族文献馆藏的现状看, 现有的民族文献馆藏数量过少, 无法凸显民族文献的特色, 相应的利用价值大打折扣。由于中国历史较为悠久, 各民族发展步伐并不统一, 相应的文献资料在保存、收集以及整理上的难度较大, 建国以来国家虽然不断加大了对民族文献资料的重视程度, 但是, 由于历史原因致使一部分文献资料受损, 再加上保存民族文献资料的意识较为淡薄, 致使民族文献搜集整理工作面临着重重困难, 现有的民族文献馆藏数与中国民族发展史无法契合。

(二) 馆藏图书种类以及范围过窄。我国民族文献馆藏图书无论是在种类上还是范围上都过于狭窄, 很多珍贵的文献资料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仅仅凭借现有的民族文献种类以及文献内容的范围无法实现对各民族历史人文等的探究, 这不仅束缚了相应研究工作的开展进程, 同时对于整个国家来讲, 民族文献资料这一文化遗产是宝贵的, 如果在馆藏种类与范围上无法实现进一步的扩大, 不仅是精神文化上的损失, 同时也不利于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三) 尚未实现全网络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公共图书馆在管理以及服务上都已经迈入了网路化, 进而在强化管理水平的基础上, 也提高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与质量。而从当前民族文献馆藏的现状看, 其在管理上尚未实现全网络化。这是因为:首先在分类上并没有实现统一。当前, 关于民族文献资料的馆藏分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图书馆都是按照各地的使用习惯或者馆藏习惯进行分类。如上原因的存在不仅不利于资料使用价值的充分发挥, 同时在信息技术全面推进的今天, 给相应的信息化检索建设带来了阻碍, 进而降低了服务质量与效率。

三、提高民族文献在公共图书馆中收藏水平与服务价值的途径

(一) 丰富馆藏数量并拓展民族图书的种类与范围。针对我国多民族的构成特点, 要想实现民族文献数量、种类以及范围的进一步拓展, 以丰富现有民族图书馆藏, 就需要结合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 扩大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 并加大对民族文献搜集整理工作的投入力度, 以确保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 要针对民族文献分布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搜集整理规划方案, 为这一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还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来强化管理, 并要针对将珍贵民族文献据为己有的现象进行有效的解决, 确保最大程度的实现对民族文献的搜集整理。

(二) 加大宣传力度并完善服务模式以充分实现文献的利用价值。要想充分实现民族文献服务价值, 就需要落实相应的宣传报道工作, 以使相应的使用者能够获取民族文献馆藏的信息。这就要求相应民族文献图书馆要加大对民族文献价值的宣传, 并要针对民族文献实现相应的介绍服务工作, 通过相应推荐指南、专题展览等活动内容来激发人们对民族文献的热情, 进而才能够通过兴趣的吸引与培养来实现民族文献馆藏的价值。与此同时, 要创新服务模式, 积极且主动的与民族文献使用者建立密切联系, 并将这一使用人群逐渐扩大, 在此基础上, 主动与民族文献使用者进行相关信息的传递, 并要通过反馈工作的开展来及时完善自身的服务, 进而以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来实现民族文献的服务价值。

(三) 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实现全网络化。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讲, 面对当前信息化发展的程度, 构建信息一体化的网络管理模式来实现对民族文献的有效管理, 是当前这一事业发展的趋势所向。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 并提升民族文献的使用价值, 就要针对所收藏的文献进行有效的整理, 实现网络化检索等功能, 同时, 要构建相应的信息库, 实现各省市民族文献资源的共享, 确保通过一体化管理模式来提升民族文献的服务价值。

(四) 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要想最大程度的实现对民族文献的开发, 提高民族文献的馆藏水平, 就要求要具备相应的专业人才, 能够读懂民族文献, 并且能够实现对民族文献的完整收藏与整理;而要想充分地发挥出民族文献的服务价值, 就需要具备文献学知识、管理学知识的人才, 并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 同时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服务精神。因此, 加大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 积极的吸收具备这一综合素养的人才, 以打造一支专业能力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 为充分实现公共图书馆民族文献的馆藏水平与利用价值奠定基础。

四、总结

综上所述, 为了确保公共图书馆能够全面地发挥出民族文献资料的收藏水平与服务价值, 就需要在明确掌握民族文献重要价值的基础上, 认真剖析当前在馆藏民族文献资料中所存在的问题, 进而结合当前所需实现对民族文献价值的进一步挖掘。

摘要:在公共图书馆视角下, 如何实现民族文献作用与价值的发挥, 进而通过对民族文献的有效利用来实现文化的传承以及历史的发扬光大, 亟待解决。本文基于如何提高民族文献在公共图书馆中的收藏水平与服务价值展开了研究, 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文献,公共图书馆,收藏水平,服务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杰.我国民族文献的范畴、划分、类型及价值[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 4 (03) :53-57.

[2] 杨昌斌, 欧阳佩瑾.民族文献信息服务与民族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建构[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0, 6 (04) :73-75.

[3] 谭尧升.民族艺术文献资料的分类及其作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11 (01) :52-55.

[4] 夏五四, 任瑞羾.民族院校图书馆在现代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J].贵州民族研究, 2010, 12 (02) :129-134.

公共卫生价值范文第4篇

“非淡泊不能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大大增加,网络、电视以它丰富多彩的画面,吸引人的情节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心。它们除了带给学生大量的信息,也不可否认造成了现在的“快餐文化”,使得浮躁之风蔓延,浮躁之气出现在很多孩子身上,能静静地坐下来认认真真地做好一件事的孩子少之又少。课题开展以来,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与书为友”,爱书、淘书、阅书,营造了浓浓的书香味。学生阅读的习惯正在慢慢的形成中,浮躁之心也逐渐变得宁静。两年来,学生的阅读习惯和个性表现有了明显的好转。我们从学生本人、老师、家长等不同层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经过两年多的训练,学生渐渐地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班级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学生们也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班级里,打打闹闹的现象也越来越少,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粗脖子红脸的现象基本绝迹了,取而代之的是津津乐道地谈论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同学之间发生的摩擦也少了,即使有大家也会妥善地解决;作业的质量也日益提高,学生的总体成绩也有了提高。

2.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让学生学会“辨析”。

当今,大量肤浅矫情、品位不高的报刊杂志、漫画卡通、流行小说充斥校园,影响着尚缺乏辨析深度的学生阅读的选择,占用了孩子们宝贵的课余时间。我们通过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辩论活动提升学生阅读品味,引领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图书,摒弃只凭个人兴趣去阅读,或心血来潮,或随波逐流的阅读方式。

3.课外阅读方法的寻找,让学生学会“学习”

孩子爱读书不等于会读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就好比给了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我们的孩子在阅读方法的运用与积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孩子们的书卷气、人文性更浓了,他们正在逐步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可喜的是,我们在学生的“读书心语”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话语:

——“今天我终于敢向老师请教问题了!” ——“我学会了查字典,心里真高兴!”

——“经过老师的点拨,我心里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原来闭门造车真的是不行的!”

……

4.课外阅读活动的实践,让学生学会“做人”

课程总目标提出:“教会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使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近两年的课外阅读活动下来,学生从丰富的课外书籍中,逐步学会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较好地解决自身的情感,意志方面的需求,使自己各方面的心理日趋成熟,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1)与名著经典来对话,陶冶情操。

一本优秀的作品,它一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尚的人格影响力,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不仅通过眼睛去看,还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揣摩、去理解、去品味、去评价,孩子的内心与作者产生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读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孩子会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可贵,认识到必须珍惜生命,对自己负责;读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学生能明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而《景阳岗》、《草船借箭》,人、情、景、物栩栩如生跃然纸面,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不仅在语言上会有一定的积累,在精神上也会接受洗礼,让他们不自觉地领悟到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去做,进而发现人性的弱点与闪光点,学会生活,健康成长。学生的用心阅读,实际是穿越时空的隧道,与作者和名家用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心血铸成的文本进行对话,领悟那执著、超脱的人生哲理,静听学生自己成长的拔节声,体会难以表达的满足与富有。故而,在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在不断地感受着他们习惯的改良、人品的完善。

确实,读书活动,让孩子们少了些骄纵,多了些文雅,少了些娇惯,多了些宽容,行为习惯得到了潜移默化地滋养。

(2)以优秀人物为榜样,指导行为

书能静心,亦能养性,更能导行。小学生的心理浮躁喧闹,行为善于模仿,处事尚不成熟,在成功面前易沾沾自喜,在失败面前常萎靡不振,在幸福面前易沉迷其中,在困难面前会不知所措。教师适时地推荐好书欣赏,能使学生从故事故事人物的身上明白事理,坚定信念,汲取力量。孔融的谦让,匡衡的勤奋,海伦凯勒的不畏艰难、自强不息,青铜、葵花的善良真诚,不惧贫困,与书中人物对话,孩子们就会从失落中昂首,从失败中崛起。

公共卫生价值范文第5篇

“非淡泊不能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大大增加,网络、电视以它丰富多彩的画面,吸引人的情节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心。它们除了带给学生大量的信息,也不可否认造成了现在的“快餐文化”,使得浮躁之风蔓延,浮躁之气出现在很多孩子身上,能静静地坐下来认认真真地做好一件事的孩子少之又少。课题开展以来,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与书为友”,爱书、淘书、阅书,营造了浓浓的书香味。学生阅读的习惯正在慢慢的形成中,浮躁之心也逐渐变得宁静。两年来,学生的阅读习惯和个性表现有了明显的好转。我们从学生本人、老师、家长等不同层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经过两年多的训练,学生渐渐地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班级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学生们也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班级里,打打闹闹的现象也越来越少,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粗脖子红脸的现象基本绝迹了,取而代之的是津津乐道地谈论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同学之间发生的摩擦也少了,即使有大家也会妥善地解决;作业的质量也日益提高,学生的总体成绩也有了提高。

2.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让学生学会“辨析”。

当今,大量肤浅矫情、品位不高的报刊杂志、漫画卡通、流行小说充斥校园,影响着尚缺乏辨析深度的学生阅读的选择,占用了孩子们宝贵的课余时间。我们通过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辩论活动提升学生阅读品味,引领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图书,摒弃只凭个人兴趣去阅读,或心血来潮,或随波逐流的阅读方式。

3.课外阅读方法的寻找,让学生学会“学习”

孩子爱读书不等于会读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就好比给了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我们的孩子在阅读方法的运用与积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孩子们的书卷气、人文性更浓了,他们正在逐步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可喜的是,我们在学生的“读书心语”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话语:

——“今天我终于敢向老师请教问题了!” ——“我学会了查字典,心里真高兴!”

——“经过老师的点拨,我心里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原来闭门造车真的是不行的!”

……

4.课外阅读活动的实践,让学生学会“做人”

课程总目标提出:“教会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使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近两年的课外阅读活动下来,学生从丰富的课外书籍中,逐步学会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较好地解决自身的情感,意志方面的需求,使自己各方面的心理日趋成熟,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1)与名著经典来对话,陶冶情操。

一本优秀的作品,它一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尚的人格影响力,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不仅通过眼睛去看,还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揣摩、去理解、去品味、去评价,孩子的内心与作者产生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读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孩子会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可贵,认识到必须珍惜生命,对自己负责;读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学生能明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而《景阳岗》、《草船借箭》,人、情、景、物栩栩如生跃然纸面,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不仅在语言上会有一定的积累,在精神上也会接受洗礼,让他们不自觉地领悟到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去做,进而发现人性的弱点与闪光点,学会生活,健康成长。学生的用心阅读,实际是穿越时空的隧道,与作者和名家用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心血铸成的文本进行对话,领悟那执著、超脱的人生哲理,静听学生自己成长的拔节声,体会难以表达的满足与富有。故而,在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在不断地感受着他们习惯的改良、人品的完善。

确实,读书活动,让孩子们少了些骄纵,多了些文雅,少了些娇惯,多了些宽容,行为习惯得到了潜移默化地滋养。

(2)以优秀人物为榜样,指导行为

书能静心,亦能养性,更能导行。小学生的心理浮躁喧闹,行为善于模仿,处事尚不成熟,在成功面前易沾沾自喜,在失败面前常萎靡不振,在幸福面前易沉迷其中,在困难面前会不知所措。教师适时地推荐好书欣赏,能使学生从故事故事人物的身上明白事理,坚定信念,汲取力量。孔融的谦让,匡衡的勤奋,海伦凯勒的不畏艰难、自强不息,青铜、葵花的善良真诚,不惧贫困,与书中人物对话,孩子们就会从失落中昂首,从失败中崛起。

公共卫生价值范文第6篇

摘要:政治作为一种生活实践活动,本身就内含着政治价值与政治活动的统一,由此决定了政治活动应是经验性与规范性之间的一种张力。站在这种立场上审视政治概念在西方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古代人的政治观念与近代人的政治观念分别走向了追求政治活动与追求政治理性的两个极端,而唯有马克思主义才使得政治回归到了其现实生活的根基之中。

关键词:政治概念;政治活动;政治价值;政治理性

对“政治”这一范畴,由于观察立场、实践地位等不同,人们常常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追问“什么是政治?”将不会有什么确定的答案。本文试图从不同视角来阐述人们对“政治概念”的理解,并说明“政治”本身就是一种二元结构。

一、政治概念的思想追溯

(一)亚里士多德:政治是参加城邦的活动

在古希腊时代,政治活动都与城邦有关,城邦,原来是指“城垛”(the citadel)所在或指涉城垛内外居民全体,慢慢变成一个强调“全体公民共同体”的概念。后来,所有与政治活动有关的概念都由“城邦”衍生出来,例如,希腊文的polites是指享有参与城邦事务权利的公民politeia是城邦的宪法、政体或生活形态;polkeuma是掌握城邦统治权的统治团体politikos是政治家等等,政治也就成为与“私人”相对立的“公共领域”。《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来自于家庭:家庭集聚为村落,村落发展成了城邦,这是人类自然而然发展的结果。城邦的出现,除了促进相互利益的极大化外,更主要的是为了“追求最高的善”,达成“自足的生活”。“我们看到,所有城邦都是某种共同体,所有共同体都是为着某种善而建立的(因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着他们所认为的善),很明显,既然所有共同体都在追求某种善,所有共同体中最高的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所追求的就一定是最高的善。那就是所谓的城邦或政治共同体。”最高善就是“幸福美好的生活”,包括外在诸善(如财富、权力、声誉)、身体诸善(如健康、美貌)及灵魂诸善(如勇敢、节制、良善)等,其中以灵魂诸善为最重要。而城邦乃是帮助人们实现幸福美好生活的最好场所。

政治生活乃是公民之为公民的体现方式,或者说,是人在城邦生活中意义和价值的实现方式,政治被人们当成一种追求的生活样式而被实践着。人们普遍认为:“所有共同体中最崇高、最有权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所追求的一定是至善。”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治活动被赋予了深刻的价值在内,城邦公民只有在政治活动中才能找到自身的意义之所在,人们只有在公民社会中并且只有通过公民社会才能达到其本性的完美。所以,在古希腊,政治是公民践行德性的最好方式。“单纯意义上的公民,就是参与法庭审判和行政统治的人,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要求。……凡有资格参与城邦的议事和审判事务的人都可以被称为该城邦的公民,而城邦简而言之就是其人数足以维持自足生活的公民组合体。”。

(二)霍布斯:政治是一种权力活动

在15-16世纪,马基雅维利首先将政治学与道德分离开来,主张从现实经验和人性出发观察政治问题,认为统治者应该顺应形势变化,采取不同对策才能取得政治成功。霍布斯由于确立了个人权利、自然状态、社会契约等概念,被视为近代政治概念的奠基者。

霍布斯采取了与古希腊相对立的角度思考政治问题。亚里士多德从宇宙目的论角度来阐释政治,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就是“幸福生活”,而霍布斯采取机械论的思考方法,从感性出发,使利己主义成为说明政治行为根据的心理学基础。霍布斯反对亚里士多德的“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这一说法,认为社会起源于相互需要或追求荣誉,而非天性。他说,人是自利的动物,在自然状态中人们相互猜疑、争斗,而在自然状态中,人们的身心条件大致相等,甚至连好恶的事物也约略一样。人人都想扩大利益,保全性命,争取荣誉,于是出现战争。幸亏大家都有理性,“把大家所有的权利和力量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能通过多数的意见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的多人组成的集体。……这一人格是大家人人相互订立信约而形成的,其方式就好像是人人都向每一个其他的人说:我承认这个人或这个集体,并放弃我管理自己的权利,把它授予这人或这个集体,但条件是你也把自己的权利拿出来授予他,并以同样的方式承认他的一切行为。”所以,自然状态必然会向社会状态过渡。霍布斯所说的政治,指的就是依据人们的自由意志的判断,以平等的方式缔结契约,建立至高统治权的过程。

古希腊政治向近代政治的转化是“应该怎样”向“实际怎样”思维方法的转变。古希腊提倡“应该是什么”角度(即善)来说明政治,而近代不关注“应当”(即善),更多的是关注“实际上是什么”(即正当),因而是从“人性”而不从“神性”立场出发,根据因果关系推导政治的概念。

(三)施密特:政治是敌我对立

施米特《政治的概念》是一本专门讨论政治概念的著作。施密特不从实质性的活动或目标来定义政治概念,而是从某种非实质性的层面人手,“政治的定义只能从发现并界定政治特有的范畴来获得。对比于人类思想行动中各种相对独立的活动(特别像道德、审美、经济等),政治自有其判准,而这些判准可以特有的方式表达出来。”施密特摆脱了从名词角度来看政治问题,而以形容词化的名词来看待政治本质问题。施密特认为,“政治不过就是精神一教会与世俗一政治之间的对立:政治意味着两种具体秩序之间的紧张关系。”划分敌友是政治的标准。他推导说,“道德领域是善和恶,在审美领域是美与丑,在经济领域是利与害,问题在于,是否也有这样一种特殊划分来作为政治及其内容的简明标准。……所有政治活动和政治动机所能归结成为的具体政治性划分便是朋友与敌人的划分。”

当然,施密特强调他所谓的敌人并不是一般的竞争者或对手,更不是我们私下里憎恨的人,“我们与政治上的敌人对立,战斗,甚至加以铲除,不需要出自个人的恨意,然而,政治敌人毕竟是外人,非我族类,他的本性是以使他在生存方面与我迥异,所以,在极端情况下,我就可能与他发生冲突。”

(四)奥克肖特:政治是一种“暗示”

在《政治中的理性主义》一书中,奥克肖特考察了两种“政治”概念的理解。一种是经验政治观,即认为政治是一种经验活動,它只是追求当下的目的和欲望,而没有政治的计划和目的。“将政治理解为纯粹经验的活动是不合适的,因为它根本没有揭示一种具体的活动样式。它还有附带的缺点,即似乎鼓励无思想的人去追求一种参加他们社会的安排的方式,这种方式可能有不幸的结果;试图做内在地不可能的事总是一件有破坏性的事。”另

一种政治观是意识形态的政治观。在这里,“政治”被理解为一种纯粹的抽象目的。“人们假定政治意识形态是理智预先策划的结果,因为它是一批原则,本身不是由于参加了一个社会的安排所致,它能决定和指导那个活动的方向。”“最简单的政治意识形态就是单一的抽象观念,像自由、平等、最大生产率、种族纯洁,或幸福。在那种情况下,政治活动被理解为保证一个社会的安排符合或反映所选的抽象观念的事业。”

奥克肖特反对这两种政治观,特别是第二种观点。他认为,政治活动当然要追求某些理想和目的,但这些理想和目的不是通过抽象演绎出来的,而是应该在我们的生活中“暗示”出来的。将政治理解为一个独立地预先策划的活动是一个误解。“简言之,先有政治活动,政治意识形态随之而来;我们正在研究的对政治的理解在严格意义上有本末倒置的毛病。”他用了较多的篇幅来批判这种政治观,并分析了其原因。在他看来,意识形态的政治观就是“理性主义”的政治观,而所谓的“理性主义”的理性,不是一般的理性,而是近代以来流行的技术理性,这种理性是可以学习和继承的“知识”,也是专注于确定性的“知识”。技术理性在政治上所造成的结果是理性主义的“政治”成为了技术政治的替身。

在批判两种政治观后,他阐释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政治是一种“暗示”,“政治是参加一批人的一般安排的活动,这些人由于机遇或选择而走到一起,在此意义上,家庭、俱乐部和各种学会都有它们的‘政治’。……这个活动是除了儿童和疯子外,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份和有责任的活动。”

二、政治概念的哲学分析:政治概念的逻辑悖论

“政治”概念的多歧性,大致都可以把它规定在“活动”概念之内,把“政治”当成一种“活动”来对待。而作为“活动”的政治必须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例如:第一,政治活动是发生在公共领域,如果把政治当成一个公共领域来看待,这个领域该如何划定?第二,如果把政治当成一种活动来看待,这种活动的特质是什么?它有没有什么特定的目的或功能?第三,政治的本质是理性的吗?政治之中该不该讲理性?等等。人们认为,作为“活动”的政治关键就是要处理“个人活动”与“公共利益”、“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关系。

在古希腊时代,个人包括在城邦之内,公民之为公民的体现方式就是通过在城邦中反映出来,或者说,政治被人们当成一种追求的生活样式而被实践着。公共利益先于个人利益,个人只具有次要的实在地位,“个人行动”并不是在本体论意义上或经验上优先于社会而存在。古代人的目标是在有共同祖国的公民中间分享社会权力,但是,“古代自由的危险在于,由于人们仅仅考虑维护他们在社会权力中的份额,他们可能会轻视个人权利与享受的价值。”而在近代,古典自由主义者强调“个人行动”对社会有一种本体上的优先性,社会属于次要的地位,个人具有“天赋权利”,而政府就是为了保护个人的权利不受侵犯。后者是前者的手段而不是相反。霍布斯、洛克等古典自由主义者强调公民私人权利不能被侵犯,个人拥有自由权利,但“现代自由的危险在于,由于我们沉湎于享受个人的独立以及追求各自的利益,我们可能过分容易地放弃分享政治权力的权利”。对于卢梭来说,现代个人的境遇是自相矛盾的:个人必须依赖他人(公共利益)才能生存,但现代人被迫与他人合作(公共利益)而又一心考虑自身的利益。卢梭的个人与公共利益的矛盾,直接导向了“公意”的产生。他认为,对这一根本问题的解决在于“公意”,“公意”是每个人的“共同利益”。在一个社会共同体内,每个成员既有特殊利益,又有共同利益。“公意”是由每个人特殊利益中共享的部分构成的。但每个人在向公共领域转让所有权利的时候,实际上还是在继续拥有自己的权利。因此,公共利益与个人活动实现了“同一”。“公意”永远是正确一致的,“公意”通过主权得以实现,所以,主权也就具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但是主权在执行过程中,却遇到了难题,当权者常常以“公意”的名义为借口,对他人实行奴役。再说,“公意”本身的虚幻性,也不利于人们进行自由权利的保护。

故此,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出现了两大政治思想流派,一种是洛克等人所开启的,经由密尔至哈耶克等人所强调的“公民自由权利至上,以法治约束政府,崇尚的是代议制的民主”这一流派。另一种是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经由黑格尔到阿伦特等人所强调的公民对政治的积极参与流派。强调对公民自由的保护与强调公民对政治的积极参与,是政治哲学家们一直试图解决但难以解决好的问题。

奥克肖特等人试图从政治与理性的关系角度来解释政治概念本身的矛盾。在奥克肖特看来,政治活动又是捉摸不定的,没有统一性,它之所以成为知识的可能对象,是因为它的所有部分不是同时变化的,它经历的变化潜伏在活动之中。“没什么会长期不变,一切都是暂时的。”在政治事务上,只有猜测和纯粹意见,而没有普遍必然的真理。所以,在奥克肖特那里,理论是一个起事后解释与回应的应声虫,而政治活动本身也无非是一个没有长远目的的“大海航行”。在政治活动中,人们是在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上航行,既没有港口躲避,也没有海底抛锚,既没有出发地,也没有目的地。“暗示”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起到一种导向作用的反思而已。在他那里,政治概念仍然是被片面化地理解的,政治活动与政治理论的关系仍然相脱离。

其实,不管是政治概念的何种概括,都必然面临着政治活动的两面性。根据康德的观点,每一种活动都必将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表示与客观相联系的必然性的法则;二是把意志对上述行为作出的决定的原则主观地联系起来,从而使得参与活动具有了意义,成为了该行为的动机。政治活动也处在“既要求把规则当成外在的一致,也要把它当成行为的一种动机”这样一种二律背反的处境中。例如,在古希腊时代,政治生活乃是公民之为公民的体现方式,或者说,是人在城邦生活中意义和价值的实现,政治被人们当成一种追求的生活样式而被实践着。人们普遍认为城邦这一共同体旨在追求某种善,因而,所有共同体中最崇高、最有权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所追求的一定是“至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治活动被赋予了深刻的价值意义在内,城邦公民只有在政治活动中才能找到自身的意义之所在。人们只有在公民社会中并且只有通过公民社会,才能达到其本性的完美,政治具有内在的价值。但是,人毕竟是社会中理性的人,而政治也必须要服从一定的规则,对政治的价值追求不能代替政治的理性追求。遵循政治的規则中,人们又把政治当成一种外在的目标。古代人的政治观念与近代人的政治观念恰好是片面化地理解了政治概念。近代人在对政治理性的追求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肇始于近代的工具理性在政治领域的极度扩张,使政治价值理性被湮没,促使多数人在政治生

活中无法找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如霍布斯所言:要确保智慧成为现实,就得肃清怀疑论,还真理一个绝对可靠的基础,在所有已知的科学探讨中,只有数学是成功的,因此,新的教条主义哲学必须按照数学的模式来建立。“笛卡儿决定性地把培根对古人的革命转变为一种数学和科学的形式。……笛卡儿式的方法,正如在《规则》中所描述的那样,必然导致把人所建立的规则强加给多种多样的研究对象,或者在自然之光的目光下的东西,从而使之屈从于研究者理智的统一体,但也屈从于其意志。”理性主義“政治”相信人类可以用理性来控制、设计、监视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一切方面,这似乎保证了人类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达到完美的境地。理性是决定事物的价值、观点的真理,或行动适当与否的力量。近代以来人们对政治理解的片面化,必将导致把政治划分为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独立的领域,从而将政治工具化,使得政治生活脱离大多数人的生活世界。

三、政治:作为一种生活实践

对“政治概念”的误解必然导致政治远离人的生活本身。在文德尔班看来,存在着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事实世界,一个是价值世界,事实世界是表象(现象)世界、理论世界,价值世界是本体(自在之物)世界、实践世界。与这两个世界相适应,他认为有两种不同的范式,前者追求的是严密的理性逻辑、普遍的真理和知识体系,在理论形态上表现为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后者关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其理论形态表现于道德哲学、社会哲学、实践哲学等。政治哲学显然属于实践哲学范式。所以,在政治中,政治不能没有价值追求。这种追求是哲学的,因而是终极的,它所要追问的不是政治活动的具体目标,而是由政治事物的内在本性决定的终极价值。但是,人类的价值追求并不能脱离生活,它是现实的人同满足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因为任何价值都有其客观的基础和源泉,具有客观性,是人的某种需要同满足这种需要的客体属性的特定方面的交接点。而且,人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在现实的人同客体的实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即在社会实践中确立的,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人们才能发现客体事物及其属性对自己的实际意义,并自觉地建立起同客观事物之间现实的价值关系;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人们才能实际地发现和掌握关于客观事物的属性的理性使用方式,使客观事物更加有益于人,以人所需要的形式为人们所占有,亦即使它们的价值得以实现。因此,价值一方面具有意义的向度,另一方面又不能离开理性的向度。人们在追寻意义的同时,不能忘记,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使客体的属性功能合乎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价值与政治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政治价值是反映政治主客体关系的概念,它通过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认同或排斥、支持或反对、构建或废除的政治实践活动反映出来。政治的价值蕴含着实践的目的性,主体通过实践活动能够获得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并使之赋予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同时,这种实践的意义还有其更为深刻的内涵,即实践就是通过一定的人类理性协作性活动方式,在追求这种活动方式本身的卓越的过程中,获得这种活动方式的内在利益,实践的价值关系中内含有价值与理性的统一。在这一点上,与奥克肖特理解的实践不同,实践并非捉摸不定的,没有统一性的政治活动,政治理论在政治中的作用也并非是对政治活动的回应的应声虫。在马克思主义这里,政治实践本身就是政治价值与政治理性的统一。

在政治实践活动中,不应该把政治活动与政治理论分开来理解。在马克思看来,任何一种哲学或理论,其根基都在于现实生活之中,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并受制于生活实践。但是,马克思视实践为本原,并不否认理论的作用,他“反对理论哲学的方式,但却并不一般地反对理论体系。”“这是因为否定理论活动主体能够绝对地超越于现实生活,并不否认理论主体能够相对地超越于现实世界。”相反,对于实践具有重要的引导功能和批判功能。“如果否认理论对于现实生活的任何超越性,把生活世界视为终极的东西,那么,理论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一种现实生活的应声虫。”

政治活动既是经验性的,又是规范性的,政治概念应是经验性与规范性之间的一种张力。经验性政治概念告诉我们政治在现实生活中指涉哪些现象,经验性的定义是用来帮助我们察觉日常生活中哪些人、事、物与政治有关。规范性的政治概念建议我们理想的政治应该意味着什么。规范性的定义是用来描绘一种美好的图像,鼓励我们在进行政治活动时以之为标杆,使人性得以提升,世界更趋完美。政治的经验性与规范性是不可分离的。

责任编辑 刘荣军

上一篇:诊所验收整改报告范文下一篇:望穿秋裤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