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范文

2023-09-17

高中化学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教学方式和理念也层出不穷,并逐渐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极大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推动了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化学课程作为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也是学生进行高考所必修的课程,需要加强教师的重视,积极进行对化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实施针对性的策略改革,以学生为主体,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教学的质量,实现对学生化学知识的有效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对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然后针对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策略进行积极的探索,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现状;策略

在高中化学中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积极进行对化学课堂的策略改革,积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認识能力,创新各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自主进行化学学习,提高教学的质量,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

一、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在化学教学中教学理念没有进行及时更新

在如今的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都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尤其是如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对化学课程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过有些教师就没有跟随社会发展进行自身的提高,有的教师教学观念过于落后,在教学中不重视对课堂的教学改革,受传统教学影响,习惯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灌输,认为化学课程就是要教导学生各种实验,而不愿意进行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没有针对化学课程进行深入教学,使得学生无法发挥主动性,教学效率也受到影响,教学目标自然无法达成。

(二)在化学教学中各种实验教学设备严重不足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课程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条件,因此更需要加强对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但是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存在各种实验教学设备严重不足的情况,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很多地区的学校中化学实验设施很落后,教师只能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讲述和介绍进行学习,还有的是学校领导不重视化学实验课程,没有对各种仪器和药品进行积极采购,使得化学教学出现困难,学生不能进行实验研究,影响了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不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策略探索

(一)更新教学观念,完善各种实验设备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要领导者,对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要实现对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需要加强教师的重视,明确教学目标,进行对化学课程的分析研究,更新教学观念,积极进行化学课堂改革,结合化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活动,同时学校要加大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投入,完善各种教学设备,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实现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二)结合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对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的有效改革,可以结合各种多媒体技术设备进行对学生的教育,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化学教学的有效进行。在如今的学校教学中信息技术设备已经逐渐普及,各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被应用在学校教学中,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各种化学知识转变成视频或图片,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形式进行展示,促使学生对各种化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化学一年级中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有关的纪录片进行播放,如居里夫人发现镭、锗元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将各种元素通过动画的形式进行介绍和展示,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对各种元素的学习,深入理解各种元素的性质和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记忆,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学。

(三)组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在化学教学中要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学,教师需要加强对化学实验的重视,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化学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使学生将各种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变成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化学三年级《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验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对学生的组织引导,根据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分组,让学生相互合作进行对海带的实验,准备好海带、蒸发皿、烧杯等化学工具,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鼓励学生明确分工,相互交流互动,提高教学的质量。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需要积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结合教学要求,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改革,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进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

[2]李强.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的探索[J].文存阅刊,2018.

[3]汪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

编辑 高 琼

高中化学范文第2篇

摘要:现如今,在国家教育制度不断改革和创新的前提和背景下,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也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当前,很多高中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和兴趣,高中化学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培养和激发高中学生们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对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的方略进行研究和讨论,旨在更好地调动和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到化学教学当中来,提高化学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育;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方略

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实现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老师们必须要重视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培养,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和互动,对学生们学习化学知识的现状和个性化特征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这样能够更好的制定有效的化学教学方案和措施来激发高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们的化学素养和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让高中学生们更好的参与到化学课堂的教学活动当中来,活跃化学课程的教学氛围,提升化学课堂的教学品质。

一、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正所谓“興趣是学生们最好的老师”。要想更好的开展高中化学课程,并有效的提高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效率。高中化学老师们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切从学生们的具体实际出发。通过对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主动、积极的学习化学知识,更加独立自主的去学习和探索化学知识,并在化学课程中不断拓展学生们的思维,培养学生们探索和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二、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前,在高中化学的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学理念和思维的保守和落后,老师们没有对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培养予以有效的重视,对于学生们的教学主体性地位也没有充分的尊重。与此同时,很多老师的化学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化和模式化,一味的运用填鸭式或者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更好的调动和激发。此外,很多老师在开展化学课程教学时,过分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或者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学生们对于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过于表面和肤浅,没有通过实验来更好的验证化学知识,掌握化学知识的真正内涵和价值。由此可见,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们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

三、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略探究

高中化学老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结合学生们的个性化特征来因材施教,不断创新和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措施来激发高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水平。下面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略进行探讨和研究:

1、化学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

在培养高中学生们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时,老师们首先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有效的革新,破除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的禁锢和限制,推陈出新,结合学生们的学习现状和特点来因材施教,多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和沟通,从而使得老师们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们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2、巧设问题和悬念,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和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兴趣的激发方式有很多。高中化学老师们可以运用巧设问题和悬念的方式来激发和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切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们的主体性教学地位,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元素周期表》的化学课程教学中,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了解元素的性质与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化学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们自学有关周期表的结构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精心设计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横行、纵行?为什么我们将稀有气体元素称为0族元素?等等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探索化学元素周期表,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们自主探究化学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3、巧用实验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在日常的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很多化学老师过分重视化学知识的理论性教学,再加上教学方式的单一化和传统化,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很难调动和激发。因此,老师们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们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可以巧用实验来实现。将化学教学知识与实验课程相结合,这样能够更好地验证化学原理,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和接受化学知识,掌握化学规律,更好地引导学生们参与到化学课程当中来,活化课程的教学氛围,提升化学课程教学品质。例如在《化学能与电能》的化学课程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通过实验探究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基本原理。学会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和小组合作学习,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各类电池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认识化学的价值,增强环保意识。经历对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化学实验,进一步理解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及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进而不断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老师要想更好的推动化学教学课程,更好的提升化学课程的教学效率,就要重视培养学生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思维,以学生为本,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开展有针对性的化学实验教学,让学生们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下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实现高中化学教学品质的提升,促进高中学生们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鲁红梅. 如何培养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J]. 西部素质教育,2017,(10)::136.

[2]姜富灵. 巧用趣味实验,打造高效课堂[J]. 新课程导学,2017,(8):14.

[3]李茂林. 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 新课程·下旬,2017,(3):194.

高中化学范文第3篇

摘要:新高考改革以来,高中知识与大学知识的有效衔接成为许多大学教育工作者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绍兴文理学院化学和类化学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学生生源地差异、使用教材差异、专业差异等因素对大学化学教育与高中化学教育有效衔接问题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化学课程;衔接教学;高中教育;大学教育

一、前言

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高考改革,攸关每个考生的切身利益,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上海、浙江作为试点,分别出台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改革考试科目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考科目组成,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据报道,从2019年秋季起,全国31个省市将全部正式启动新高考综合改革,改革方案中较为明显的就是不分文理、选科考试。国家对于高考的改革一直在不断尝试,努力切合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工作,高考科目的不断改革不可避免地会对大学相关科目的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如何兼顾学生知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确保高中知识与大学知识内容的有效衔接是近年来许多大学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也有许多教师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以紹兴文理学院化学和类化学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学生生源地差异、使用教材差异、专业差异等因素对大学化学教育与高中化学教育有效衔接问题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二、化学教学中几类典型问题的讨论

(一)学生选考科目存在的差异性问题

绍兴文理学院本科招生以浙江省生源为主,面向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就无机化学(基础化学、普通化学、大学化学)课程而言,授课对象包括化学、应用化学、药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生物科学、环境科学、酿酒工程、科学教育、临床医学和物理等11个专业的400多名大一新生,是一门涉及面广的专业基础课和大类课。作为面向新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既要与高中化学内容相衔接,又要为后续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等无机化学、结构化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对大学专业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如何以学生为本,上好新生“第一课”,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专业兴趣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对本校大一新生的前期调研,由于各省之间高考要求不一样,试卷不统一,特别是不同学生选考科目差异度很大,导致同一个专业学生化学基础相差很大,甚至有个别学生基本没有高中化学基础。这样的情况给大学化学课程的开展带来很多问题。因此在正式授课前,需要对全体学生做个基本情况调查,根据大多数学生的高中化学基础,确定授课的进度,另外还要照顾到少数基础差的学生,尽量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开“小灶”,尽快补齐短板,使其适应大学课程的学习要求。

(二)高中教材差异性问题

无论是高中教育还是大学教育都要以教材为依据,因此教材的编排和选择非常重要。目前我国高中化学教材版本很多,主要教材除了人教版外,还有苏教版、浙教版等教材。高中化学教材基本由必修加选修组成,但不同教材间其内容编排、知识点、风格等都有所不同。例如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总共5本,2本为必修,3本为选修,以专题系列形式编排,必修内容包括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8个专题;人教版化学必修内容包括从实验学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有机化合物、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8个章节。对于选修内容,不同生源学生学习的内容差异性更大。

(三)教材内容重复性问题

目前高校教材种类繁多,但基本内容相似。以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写的《无机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为例,教材内容包括气体、热化学、化学动力学基础、化学平衡、熵和Gibbs函数、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固体结构、配合物结构、元素化学等内容。尽管从表面上来看,大学化学教材内容与高中化学教材内容有许多重复的地方,但实际上在教学中不论从教学的深度还是广度都应该彼此有很大区别。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大纲时,一方面要注意不能与高中课程脱节,另一方面也要关注一些简单的知识是否和高中课程存在无谓的低级重复。例如原子结构、焓变、熵变、化学反应方向、沉淀溶解平衡、原电池原理、电解池原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化学平衡等内容在高中阶段都有所学习,大学课程中也基本是必修内容。通过科学的设计教学内容,避免知识点的无谓重复,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也不会让学生感到老师在“炒冷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结论

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实践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大学化学是在中学化学教育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不能脱节,做到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的有效衔接,是每个教师的责任。作为大学教师,不仅要熟悉大学课程,而且要清楚高中相关课程的内容,做好大一学生学业基本情况的调研工作,在此基础上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优化教学内容,以生为本,科学规范地开展大学化学教育。

致谢:本论文得到绍兴市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课题(SXSKG2017013)支持,在此感谢!

参考文献:

[1]漆文胜,李红梅,孙俊梅,张云峰,王萍,张艳华.大一化学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2):60-63.

[2]朱娱.大学化学教学与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浅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1):7-8.

[3]刘松艳,王宝珍,金爽.大学化学教学与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3):274-276.

[4]丁伟,陆靖.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衔接的研究[J].大学化学,2014,29(1):11-20.

[5]董美花,魏志方,赵莲花.基于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2):161-164.

[6]刘士荣,朱裕贞.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中学化学与大学化学教学内容衔接的思考[J].大学化学,1998,13(1):16-18.

[7]任红.中学化学和大学化学关于平衡理论教学的衔接问题[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7,34(6):57-60.

[8]尚国香,张欣.高中化学新课程与大学化学教学衔接研究——有机化学性质主题[J].大学化学,2016,31(2):15-19.

[9]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第五版)[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高中化学范文第4篇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学的中心是实验,而科学探究是其突破口,让学生通过化学实验学习化学知识不但符合学科特征,也符合学生认识特点,是基本的化学素质教育手段。接下来就对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具体措施进行探讨,旨在助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优化措施

化学以实验为基础,实践性很强,如何才能优化实验教学、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这是高中化学教师的重要任务。

1. 巧妙地融入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巧妙地融入绿色化学理念,这是顺应时代要求、环节化学实验三废问题、优化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措施之一。所以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但要规范操作流程,还要致力于选择无害无毒的实验材料,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无害化处理实验三废,减少化学污染,控制化学实验破坏环境,实现绿色化学教学。例如:针对高中化学中氮氧化物和大气污染的相关教学内容,在要求学生做二氧化氮、水的化学反应这一实验之前,因工业上通过将二氧化氮溶于水制取硝酸,使大气受到一定的污染,所以教师先要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并在实验操作环节设计问题——如果提供一试管二氧化氮,由你自选其他仪器、药品,你是否能设计实验,尽可能让水吸收二氧化氮?你的实验设计对工业制取硝酸是否有启示?通过提问,教师成功将绿色理念融入到学生的化学实验当中,引导学生掌握实验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应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新课改的核心所在,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对于实验教学的优化也应围绕该核心进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把化学实验课堂交还给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里感受化学实验的魅力,更好地掌握化学实验知识与技能。教师具体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化学实验,尤其是对于那些有较大风险的化学实验项目,教师更要有效应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优化教学效果。例如:针对高中化学中的喷泉实验、热反应实验等,教师就可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开展实验教学活动,使化学实验形象化,帮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里深刻理解化学的原理以及物质的性质等抽象知识。但教师在应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时务必按照教材知识点、学生认识特征,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创设教学情境。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更要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保护,激发学生创造性,使化学实验教学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3. 有效增强化学实验探究性。在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实验的优勢不可比拟,在实验中能客观揭示出事物的变化规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挖掘其潜能,使其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培养创造性。为启迪学生思维、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师应重视有效增强实验的探究性。即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把部分验证性的化学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有效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思考。例如:教师可以用石蜡油分解制备乙烯为例,提出一系列探究性的问题,包括让学生联想一下乙烯基本的性质,检验是否可以生成乙烯,思考石棉有哪些作用,实验为什么要加上碎瓷片等,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并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亲自验证,就可逐渐形成细致观察化学实验现象的习惯,形成想象、思考、分析与探究的能力,从而优化高中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知识的效果。因此,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就成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师优化实验教学的关键途径。

4. 结语。实验是组成高中化学的重要部分,实验教学改革也在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实践中,教师务必要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高中化学实验特色,在整个教学环节贯穿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能,不断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 杨慧.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方式探究[J]. 亚太教育,2016(11):138.

[2] 易学勤. 浅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对策[J]. 学周刊,2016(35):175-176.

高中化学范文第5篇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举办的“化学学科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骨干教师”省级培训。新教材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新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视图的设置上,都重视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不仅提供了许多“思考与交流”和“科学探究”等内容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还提供了丰富的与青少年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以及开阔学生视野的“科学视野”“资料卡片”和“科学史话”等阅读内容。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学习活动的基础。普通高中新课程,与传统的高中课程体系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就化学学科而言,新课程的化学课程目标是为了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制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也发现了不少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下面谈谈在使用新教材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转变教育理念

化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化学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这样一个总目标上,全面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化学课程标准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我们必须反复研读课程标准,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用以指导教学实践。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驾驭和使用新教材。

二、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从必修模块自身的编排体系来看,不再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为出发点,采用推理、演绎的方法学习化学,而改为以物质分类的思想来整合教学内容,通过提供实验事实、科学史话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获得化学知识。因此,同样的知识内容,在新、旧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教学要求也不相同。如“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在必修模块中是作为化学反应的分类类型来介绍,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根据分类标准进行类别判断。至于各种情况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等知识都将在相应的选修模块中进一步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首先应该保证所有的学生掌握好课程标准规定的最基本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完全可以也应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教学提出高一些的要求,以更好地理解知识以及为后续学习预留空间。但这种对教材内容的弹性增补,前提是首先要“保底”,而且增补不能搞“一步到位”,不能增加学生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是螺旋上升的,不是在知识首次出现时就要求学生一下子全部达到的。新课要求与模块学习结束时的要求应该有所不同。比如物质的量、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这些重要的化学知识,在前两章有 1

了初步印象后,在后续所有单元学习中,必须反复出现,反复应用,在必修模块全部结束时,才提高到期望的要求。所以,在处理教学与考试的关系时,有些内容是必教必考的,而有些可只教不考或者选教选考,有些则选教不考。根据教学需要而增补的内容一般可不作为考试的范围。

三、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人教版必修模块的教材中,几乎每一章、每一节都有类似的初、高中知识衔接,教师如果不了解这些衔接点,容易导致学生知识的跳跃,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尽快熟悉初中新课程的知识体系的变化,处理好与初中化学课程的衔接,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知识。

新教材为了更好地实现初高中的衔接,从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编排体系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例如:教材把“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编为第一章,以此作为连接初中、高中化学的“纽带”,突出化学实验的基础性。其中第1节在内容上以初中学习过的粗盐提纯作为主要线索,复习溶解、过滤、蒸发等初中学习过的基本操作,同时又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交流与思考”栏目,要求学生通过讨论,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

CaCl

2、MgCl2及硫酸盐等,对过滤除杂操作进行深化。充分体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螺旋上升。又如第二章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是中学化学的重点,许多教师受思维定势影响,习惯于“深挖洞”,一步到位,总觉得少讲了影响教学质量,因而补充许多内容,甚至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等高难度知识,这样就严重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悖于教材改革的初衷,结果人为造成学生一升入高中就产生对化学的畏惧心理。其实新教材科学地安排氧化还原知识是分阶段、分层次的,到高三课程结束时,才能达到到位的要求。事实上“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初中是分别从得氧、失氧的角度介绍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有介绍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因此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并没有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所以教材中以“思考与交流”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用得氧、失氧的分类标准对这些反应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发现矛盾,最后得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结论,从而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四、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学生过于依靠接受式学习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科学探究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达到提高全体公民整体素质的目的。在实施中,首先要对学习方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科学、合理地运用于课堂教学。

对学习方式的分解有多种主张,我认为可以分为独立的接受学习、合作的接受学习、独立的探究学习、合作的探究学习等几种。任何学习任务,都可以选择以上适当的学习方式去完成,例如技能训练,可以用独立接受学习方式为主,辅之以合作接受的方式;又如实验实践,可以用合作接受的方式,也可以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任何学习方式,都可以归类于以上某一类,例如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

“白马非马”论的辩论解决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和结果的问题。就是学生在运用合作接受学习的方式。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关注的大多是指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接受学习,用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去应对所有的学习内容,这不但可能浪费大量的个体潜能和群体智慧资源,而且会限制学习者在创新层面和合作层面心智活动的完整性、丰富性与深刻性,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学习效益。当前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研究如何组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要研究组合依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的特征,要防止全盘否定某些学习方式和片面地采用合作或探究的学习方式去对待所有的学习内容的做法。

高中化学范文第6篇

2. 听课是关键(准备笔记本)

3. 学习是脑力劳动

上一篇:初一开学作文范文下一篇:三字经拼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