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书范文

2024-08-13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书范文第1篇

不少人都曾经这样问过自己:“人生之路到底该如何去走?”记得一位哲人这样说过:“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是啊,人生之路说长也长,因为这是你一生意义的诠释;人生之路说短也短,因为你度过的每一天都是你的人生。每个人都在计划自己的人生,都在实现自己的梦想:梦想是一个百花园,我只是百花园里一根小草,可小草也有一个大理想,于是我在这里规划一下我的大学学业。

大学一年级:

1、努力调整好自己,使自己充分适应大学生活,把从高中到大学的现实落差和心理落差处理好,拥有良好的心态。树立考研的目标,从现在开始准备考研。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受益匪浅,学起来更加轻松。 大学二年级:

1、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和其他基础学科,坚信基础的东西一定是最重要的。关注考研动态,努力学习为考研打下坚实基础。注意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通过参加各种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科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

2、做一些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在课余时间从事一些与自己未来职业有关的专业类的工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

3、证书大突破:考取英语

四、六级。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以及其他相关证书。 大学三年级:

1、攻克考研,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复习大一大二学过的知识。

2、做一些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在课余时间从事一些与自己未来职业有关的专业类的工作,培养自己的职业本能。大学四年级:

1、积极为考研准备,着手考研。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书范文第2篇

一、基本数据

现有教学班5个(均为小班),学生127人。

在编教职工11人,任职资格达标率100%,学历达标率100%,其中专科以上学历占30%,在职教师平均年龄49岁。

二、办学基础

早在2005年,学校就提出了“把学校办成儿童求知长进的乐园”的办学宗旨及“乐学、能干、创新”的培养目标,并实施了学校第一轮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为今后的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乐、能、创”目标的指引下,在“小班化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学生“爱学、会学、善学”,教师“爱教、会教、善教”。

三、存在不足

从学校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同时,从客观上讲,也进入了一个高平台,要继续保持上升的强劲势头,必须要有新的突破。

从学校的领导核心角度来看,上三年,是完成新老交替的三年,是“巩固、发展与提高”的三年,可以说是尚处在又一个新的上升期的起始阶段。

学校发展目标

一、办学目标

以“适度超前,提升内涵,开发资源,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为宗旨,以“营造师生共同发展的乐园”为学校发展的目标,以“坚持小班化、凸现个性化、奔向现代化”为原则,以“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导学服务,促进‘小班化教育’内涵发展”实验项目为抓手,在全面实施“课改”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发展 “乐学、能干、创新”的办学思想,争取三年时间,把我校初步建设成具有现代学校特征的“精、特、优”素质教育学校。

导学服务我们所说的“导学服务”,指的是从学生个体的不同实际出发,对其进行有一定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引导和诱导,并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指导学生进行选择,促进其个体获得更充分、持续、稳定的发展的教育教学专业服务。

充分的教育服务学校将致力于全员、全程、全域、全方位地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各种机会、资源和条件,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均能获得充分的提高。

优质的教育服务“优质”体现在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严谨的管理机制、优良的育人环境、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卓越的教育成果、良好的办学声誉等。

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学校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人格发展的需要,为学生设计满足个性化发展的课程,并在学校管理、环境建设等各个方面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

坚持“乐学、能干、创新”的办学思想,发挥“小班化教育”优势,在关注学生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逐步构建起一套较完整的、富有“小班化教育”特色的学校教育服务体系,最终使每一个学子能享受到充分、优质的、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二、培养目标: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乐学、能干、创新”的小学生:

乐学乐于求知、乐于发现、乐于反思

能干善于实践、善于探究、善于合作

创新勇于创造、勇于追求、勇于挑战

培养“四种意识”、树立“三种精神”和强化“两种观念”:

四种意识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

三种精神进取精神、科学精神、团队精神

两种观念法律观念、诚信观念

2、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建设能提供“导学”服务的优质教育团队 优质的指标在于:

懂得尊重平等地对待学生、热诚地相信学生、同事间相互信任,彼此合作

追求美好热爱生活、兴趣广泛、视野开阔、有积极健康的进取心、有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具有人格魅力

善于互动头脑中拥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行动上能切实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切的帮助

项目目标及实施策略

一、学校管理

目标:

遵循“法、德、情并举,近、中、远规划”的原则,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全面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逐步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机制。

策略:

1、管理的全域化:把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结合起来,开放管理过程,实现普教与社教的资源统筹

2、管理的科学化:强化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管理方法的学习,并使学习与工作处于信息化管理环境之中

3、管理的人文化:强调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加强对学生与教师发展的人文关怀

4、管理的制度化:既要加强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的力度,又要充分坚持民主办学的原则

措施:

(1)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实行校长全面负责、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考评小组和“家长委员会”实施监督的制度,建设“精简、高效”的学校管理机构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制度。

(2)深化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

加强学校编制管理,科学设置学校机构和岗位;依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合同管理、严格考核的原则,继续认真执行学校教职工聘任制和校首席教师及学科带头人聘任制。

(3)深化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学实绩,作为选聘教师、评定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和确定待遇的主要依据,并进一步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优秀教师和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制度。

(4)加强教育管理的开放程度:

继续落实家长委员会例会制度,坚持“家长开放日”活动,积极推动学生及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参与和监督,并通过“家校联”系统,构筑家校信息沟通的新平台。

二、队伍建设

目标:

以“师德与才干兼备、学识和能力并重、踏实勤奋、开拓创新、能不断适应教育发展形势需要的专业化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懂得尊重、追求美好、善于互动”为检测指标,以营造开放与灵活的发展环境为手段,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策略:

1、在继续坚持“教师自主、学校岗位自培、社会化进修”的教师教育原则的前提下,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与条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以“师德”育“师风”,以“科研”促“教研”,积极探索校本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模式。

措施:

1、着力培养高级职称教师,大力培养各类骨干,继续完善校内学科带头人制度,形成结构相对合理、骨干相对稳定的教师梯队。

2、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形成“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研修”的模式。

三、教学改革

目标:

以“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导学’服务”教育内涵发展实验项目为抓手,带动教育与课程的全面改革,构建起富有“小班化教育”特色的较完整的学校教育服务体系,充分提高教学效益。

策略:

1、强化“两个理念”:教育服务理念和教育生态理念

2、形成“两种意识”:自我胜任意识和多元智能意识

3、深化“两项改革”:关注个体差异和提供“导学”服务

措施:

1、为每一个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适切的课堂教学服务

——在课堂教学上,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

针对性地将教学内容、方法、技术等进行调节、筛选、补充、重组,有效地根据群体间的差异甚至个体间的差异进行分层或“个别化”辅导。

(1)设计开放的学习活动, 使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让学生展现个性特点

(3)整合学习的各个要素, 为学生创设互动环境

(4)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实现课堂教学四个“导”:

“导”以方法技能——学习方法可以自主选择

“导”以情感态度——情感表达尊重个人体验

“导”以实践过程——目标达成允许存在不同

“导”以价值观念——认识判断不必高度统一

2、为每一个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适切的课程管理服务

——在课程管理上,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

(1)继续开发与建设富有小班特色的校本课程供选择

校本课程的功能构成:兴趣分类+能力分层+综合实践

校本课程的师资来源:特长教师+外聘名师+社区单位技师或退休特长教师

(2)不断探索与实践更为灵活机动的组织形式供参与

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实行课程组织形式的“三个打破”:

打破班级限制实施横向走班

打破年级限制实施纵向跑课

打破学科限制实施跨学科综合探究活动

3、为每一个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适切的学业评价服务

——在学业评价上,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1)改变鉴定式判断,进行发展性评价

(2)展示学生成长的渐进过程,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和变化

以课题“小学生差异性发展性评价研究”的开展为龙头,逐步改革小班学生的学业评价方式。

4、为每一个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适切的信息技术服务

(1)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的研究,为建立数字化教育平台奠定基础

(2)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包括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学校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等)的全面整合

四、德育工作

目标:

以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首要任务,以“民族精神塑造”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线,以 “小庄小学小学生形象”建设为培养途径,加强与家庭、社会的互动,营造和谐、开放的人文环境,构建“大德育”格局。 策略:

1、“三风”引领,建设学生文化与教师文化和谐发展的校园教育生态环境。

2、坚持“三个结合”:德育与科研结合、德育与生活实践结合、德育与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能力结合。

3、在方法上,注重全员参与、体验、感悟、探究与实践;在途径上,拓宽德育渠道,发挥德育教育基地作用,丰富德育资源。

措施:

1、将历年来逐渐形成的富有校本特色、具备相对稳定内容、独特教育功能和良好教育效应的、形成一定影响的德育实践体验活动进行梳理、改造、设计,明确课程目标、丰富活动内容、细化活动评价,建设校本德育课程,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人格的形成服务。

2、进一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诚信教育,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逐步完善相应的管理与评价制度,建设富有个性特色的班级文化。

3、发扬“乐学、能干、创新”的校风、“爱学、会学、善学”的学风和“爱教、会教、善教”的教风,加强学校的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营造安全、文明、健康、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

4、继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教育,大力加强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劳动技能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实践,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书范文第3篇

一、教师队伍基本现状分析

(一)基本现状

1、教师总数:我校现有教职工总数155人,专任教师150人,其中男教师74人,女教师81人,男教师占全校教职工总数比率为48%,女教师占全校教职工总数比率为52%。

2、年龄结构:我校现有专任教师中50岁以上的有31人,占总数的20%;40-49岁有61人,占总数的39%;30-39岁有48人,占总数的31%;30岁以下有15人,占总数的10%。

3、学历结构:我校现有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有48人,占总数的31%。

4、人才结构:我校现有专任教师中,国家级骨干教师0人,省级骨干教师0人,地级骨干教师10人;特级教师0人。

5、职称结构:我校现有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5人,占总数的3%,中级职称118人,占总数的76%,初级职称32人,占总数的21%。

6、教师工作状况:我校广大教师能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广大教师无私奉献,竞争奋进的精神,给社会、家长、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有力支撑着“双语”向前迈进和发展。

(二)现状分析

经过对上述资料的统计和分析,双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教师队伍的结构更趋合理,尤其是各类人才优化比例不断提升,人才发展空间扩宽。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面对新的教育发展形势,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仍然让人堪忧,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表现如下:

1、学校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处于最佳状态,青年教师比重较大,有利于我校教育教学可持续性发展。学校管理也逐渐走向合理化。但为求学校的更进一步发展,我校必须要有更加先进的教育管理思想、切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创见,才能有更高的突破。

2、学校发展最大的瓶颈、是骨干教师数量严重短缺,青年教师数量偏多,骨干教师超强度工作,教师的专业提升很成问题,对即将到来的课程改革极为不利。

3、教师专业发展相对滞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层次较低,教改力度不大,思想多于行动,校本教研相对薄弱。

4、师德建设有待大力提高和加强,师生关系不很和谐,知识传授成分较大,师德影响教育不够深入。

5、学校各类人才(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等)数量较少,不能适应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教师专业化具体措施

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具体措施如下:

(一)打破教师发展之数量瓶颈,抓紧人才储备。

学校要本着兼收并蓄的思想,吸纳城区外优秀教师,拓宽师源途径,扩充教师质量,以满足师资短缺之需。

(二)大力实施“师魂铸造工程”,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师德建设,铸造高尚的师魂。

1、创设环境,营造氛围,使广大教师继续保持无私奉献、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教育事业的高尚职业情操。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全方位构建一种尊重、理解、沟通、信任、和谐的良好氛围,把学校建设成为广大教师的“精神家园”和“事业乐园”,形成广大教师人在双语、心在双语、干在双语、奉献在双语的景象。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学习,增强教师依法执教意识。学校有关部门要在每学期初制定学习计划,规定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开展师德自律活动和检查,并把此项工作作为常规,常抓不懈。

3、每学期举办“师爱在岗位上闪光”的师德教育活动,让教师们真正认识到“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育人;学校无空地,处处育人”的核心要义。每个教师都要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注重“师爱”过程和效果,特别是要有确定的帮教对象,每个教师要帮教3-5名学生。

4、每学期举行教师职业道德“学生家长抽查问卷”活动。对问卷中所反映的职业道德优良(无私奉献、正直诚信、精心育人等)的教师,学校要予以大力表彰,对问卷中所反映的职业道德差(有变相体罚学生、讽刺挖苦等精神打击学生的现象等)的教师,学校要予以严肃处理。

5、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把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与岗位职责挂钩,师德状况纳入到教师的工作考核和奖惩当中。

(三)启动学习型校园创建工程。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是基础,把理论学习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前提。学校是学习的场所,学习的主体不仅是学生,也是教师,教师的学习将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同时,教师唯有学习和反思,才能开阔眼界、丰富自我、博学多才,才能娴熟地掌握教学方法,达到理想的教育境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教师工作学习化、学习习惯化的职业生活方式,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学校要为教师的学习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学校将继续搜集有关教育教学及科研理论方面的有价值的材料,编印成册,供教师学习。同时,教师管理办公室和电教中心将联手通过学校网站,开辟“校本研究”、“理论学习”、“科研在线”、“名师坐班”、“心语对白”等栏目,教师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线探究。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参观,邀请专家到学校讲座。

3、加强学习制度建设。为教师提供学习时间,安排每周五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为法定学习时间,可以自学,也可以集中学习。教师每学期完成5000字以上的学习笔记,且使用统一的活页纸,以便存档;完成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学习心得。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纳入教师教学量化考核。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授课水平的提高。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心工作,可以说,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为教学工作服务,而教学工作的业绩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特色和学校教学水平。加强教师自我反思,促进教师与自我对话。

在今后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中建立完善两个档案——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和名师成长档案。在教师个人成长档案中,要求教师填写个人简历,三年来的成长目标:职业道德、学历提高、授课水平、业务称号等。分学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资料:学习笔记、反思日记、精品教案、研究课教案、课件、学术论文、获奖证书、公开课证明、业务交流等,这些内容,将作为对教师一学期进行考核的依据,并分类进行量化积分。

5、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建设一支人格健全、心理成熟、善于沟通、乐于合作的教师队伍。据权威统计数据表明,中国教师中75%以上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对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具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高度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学校要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探究等方面多途径多层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机制,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的作用。

(四)启动和落实三年名师工程。

一位著名的学者说过:“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一所学校最大的财富不是资金和校园,而是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可见教师自身素质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进一步落实继续教育工程,结合我校实际,全方位、多层次建设我校教师队伍。

1、“1”即一年适应。对于刚刚合并的双语教师,有一年的适应期和磨合期,在这一年里,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年时间,让教师们熟悉教育环境、熟悉学校、熟悉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尽可能做到学生喜欢、家长放心、同事认同。

2、两年培养一批教学骨干。学校加强这一时期对教师的培养,引导教师养成良好的教育教学习惯,让一部分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双语教育教学顶梁柱。

3、3年培养一方名师。一方名师就是在洪湖市内及荆州市内都具有一定影响和有知名度的教师。这样的老师不仅在教育教学教研方面出众,师德堪称楷模,而且能够抓住机遇,通过一定的形式展示双语教师形象,他们是学校的财富,是学校的形象代言人。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书范文第4篇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创建特色校园。结合国家教育发展目标及省、地、县教育发展要求,根据学校办学现状,特拟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精细管理,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政策及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树特色、创品牌为核心。实施外树形象、内抓质量工程,力争人民完小在今后五年内健康、有序地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以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把学校办成学生成长的学园、家园和乐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二、学校现状分析

(一)学校发展历程

西固城乡中心小学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于2007年重建,现占地面积45亩,教育教学设施基本满足需要,现有专任教师19人,后勤人员2人,学生251人。

(二)学校发展的有利因素

1、教育教学设施、校园环境等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2、教师队伍得到有效整合,保障各教学计划的落实与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教师队伍具有踏实工作,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

(三)学校发展的不利因素

1、学校文化积淀不够丰厚,尚未形成明显的办学特色;校风、教风、学风有待加强。

2、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仍需提高。年轻教师知识能力强,但缺乏教育教学经验,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欠缺系统的训练。

3、内部管理有待规范。体现在管理制度的欠缺,“家长式”的管理成分较大。

4、生源总体素质不高。表现在学前教育滞后,学校教学质量相对低下,难吸引优质的生源。

5、个别家长对子女的学习不够重视,家庭的学习氛围、环境差。

6、德育环境越来越严峻,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

二、学校发展目标

(一)、学校发展理念系统

办学理念:创建和谐校园,奠基幸福人生

管理理念:人文关怀、民主参与、文化引领

校训:知书达礼学有所长

校风:合作奉献务实

教风:严谨互助创新

学风:勤学好问乐学创新

(二)、总体发展目标

努力办成一所具有鲜明“书香”特色的品牌农村小学。

1、总目标的界定

“书香”特色: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升师生素养,提高审美情趣与人文底蕴。

品牌农村小学:有浓厚书香特色,环境优美,声誉较好的农村小学。

2、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2014年)

完善实验室、师生阅览室、等硬件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能体现“书香”味。改革内部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做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书香校园初见成效。进一步强化学风、教风和校风,使学校各方面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迈进一大步。

第二阶段(2015年)

完善功能室等硬件建设。书香校园建设富有成效。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初见成效,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50%以上。学生个性、能力、特长培养收效显著。

3、第三阶段(2016年)

学校管理科学高效,校园和谐民主,书香特色鲜明,阅读已成为师生的习惯,师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在市、县取得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享有良好的声誉。

(三)培养目标

教师的培养目标:德高、博学、艺精、体健

学生的培养目标:知书达礼学有所长

(四)开展各项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1、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小学生英语比赛、小学生英语口语大赛等,在大赛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全面的素质,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2、根据学校工作安排,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主要活动: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经典诗文诵读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上自由发展,快乐成长。

3、各年级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年级特点举行年级内小型竞赛活动。

(五)改进作风建设,增强领导班子工作活力

落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校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能有“守、等、靠”的思想,要不断创新思维,学校教育才有希望;同时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讲党性、重品行。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学校是一个整体,在自己分管的工作中,一定要从学校发展大局出发,胸怀全局,

统筹规划。要大力协同、密切配合上一级领导布置的工作,更要创新性地开展各种有利于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

每个领导人员要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主动一点,先行一点,多做一点,全局一点,让民一点。

(六)创建“平安校园”,探索长期有效工作机制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书范文第5篇

(2013—2015)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科学发展观,结合校情,科学论证,明确学校战略定位与选择,带领全体教职工大力开展教育创新,稳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定持续提高,特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华胥镇初级中学,始建于一九八七年,学校位于华胥镇油坊街。北依羲母陵,南眺白鹿塬,地处蓝田县通往西安市的咽喉要道,可谓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现有19个教学班,110名教职工,专任教师91名,876名学生。学校占地面积30949平方米,建筑面积8707平方米,人均占地面积32.01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9.94平方米。学校建有图书室、仪器室、会议室、卫生室、微机室、体育器材室、档案室、团队部等专用部室,达到义务教育段农村中学Ⅱ类标准。

近年来,学校领导班子以团结、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的质量观; “追求创新、确保一流”的发展观;“注重发展、开发潜能”的育人观。大胆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迅速将学校打造成蓝田县一流中学。学校教学质量在短期内逐年快速攀升,学校中考成绩连年位居全县前列,每年都被县教育局评为“教学管理先进学校”、“教学成绩优异学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与赞扬。

1 存在问题:

1、学校硬件设施不足。部分材房急需改造,部室建设落后,主要表现为理化生实验室为危房,不能正常使用,图书仪器配备不足,学生用微机需及时更新,教师用机严重不足。

2、师资配备不合理,体、音、美、微机等科目教师急缺,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3、学校周边环境复杂,为学生管理带来较多不便。

4、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科研意识不强。学习型、科研型教师缺乏,制约教师队伍良性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创建高质量、精内涵、有特色的一流名校。

三、分类目标

(一)学校管理目标

总目标:不断探索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管理模式

1.实现学校管理的“三化”,即:人文化、制度化、科学化。三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有效运行。不断探索科学化管理的有效途径,遵循管理规律,切实推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2.完善制度建设。在原有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中不断发现管理漏洞,逐一完善各项制度建设,以硬性的规章制度和软性的协调统筹相结合,有效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益,为营造和谐校园提供保障。

3.实行分层管理。积极创新学校管理制度,建立“分级管理,分

2 部负责”的新型学校管理制度,实现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目标

总目标:以有利于学校发展为出发点,建设一支爱管理、懂管理、能管理、勤管理的干部队伍。

1、加强领导干部理论学习,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创建学习型的管理队伍。

2、不断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创建能力强、作风硬的管理队伍。

3、依法管理,正确行使管理干部的职责与权力。创建服从意识强、层级意识明、民主意识重、协作意识高的管理队伍。

(三)教育质量目标

总目标: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

1、中考目标:中考全县位次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达成县教育局的质量指标要求。

2、学生总体发展目标: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新时代合格公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特色建设目标

总目标:创新教学管理特色,改进教育教学模式。

1、明确职责,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制,切实发挥各级各部门作用,提高管理效益。

2、创新评价模式,日常教学过程监督评价与教学效果评估相结合,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3、重视人才培养与选拔,继续推进“教育论坛”、“名师工程”运行,培养教学精英与学科带头人。

(五)教师培养目标

总目标:强化校本教研,促进教研与教学的有机统一,全面提高教师水平,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强化教师科研意识,不断加强教师校本研修,建设学习型教师团队,不断提高教师水平。

2.塑造良好师德形象。帮助每一位教师确立服务意识,倡导“爱心教育”,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努力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教师。

3.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推进教学与教研的有机结合,组织教师课后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理念,达到教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目的。

(六)思想道德建设目标

总目标:与教育方针有机结合,培养独立自强、明礼诚信、道德优良、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合格中学生。

1.从日常生活入手,加强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学生文明守纪、尊重他人,养成一系列良好的行为习惯。

2.注重德育工作方式的创新,改善全体教师的德育理念,将课堂教学作为德育的主要载体,全面开展德育工作。

3.有目的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有特色地开展德育活动,将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点滴之中。同时注重其他德育载体的有效创建,

4 通过更多样化的形式和途径,达到育人的目的。

(七)后勤服务目标

总目标:全力为师生工作与学习创造优质环境,为全体师生提供人文关怀,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

1、不断增强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全身心为一线教学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2、积极争取资金,确保综合楼建设项目尽快上马,解决紧缺的问题。

3、优化校园环境,为师生提供优雅的工作学习氛围。

4、科学管理和使用各类教学设备,及时进行各项维修工作,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八)大学区建设目标

总目标:切实发挥学区长学校统筹协调作用,科学整合和有效利用学区内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成员学校之间的优势互补作用,促进共同发展。

1、有目的地开展学区内交流活动,提高大学区办学效益。

2、组织学区内教师培训与相互学习,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3、开展学区内联考联评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具体措施

(一)注重科学管理,完善管理机制,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1.营造校园民主和谐的氛围,增强每一位师生的归属感。通过政治学习,教师代表大会,号召广大教职工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积

5 极为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搭建平台,以此来凝聚人心,增强战斗力。

2.完善教师代表大会制度,确保每学期一次的教师代表大会召开,广泛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妥善处理。

3.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教师的特长爱好,让他们在校园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长处,体现价值。

(二)加强教师培训,营造进取氛围,打造学习型校园

1.积极培养校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在短期内各学科培养出市、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不断为教学工作注入活力,广泛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拓展对外交流渠道,以大学区建设为契机,选送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与各兄弟学校建立长效交流机制,互相切磋沟通。每学期不定期邀请专家名师来校讲学,及时补充新的教学信息、接触新的教育理念。

3.注重教师自我规划。每一位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认真进行规划,自定奋斗目标,明确努力方向。

4.加强专业培训。利用校内资源,积极为教师提供各类培训,包括信息技术、专业技能、教育教学艺术等。

5.关注对口培养。根据每位教师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使之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6、关注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提供条件指导教师学习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操作技能,使90%以上的教师在三年内基本掌握现代化

6 教育技术,学会使用电子备课、多媒体上课和网络教研。

(三)细化德育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建设和谐文明校园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以经验交流、教育论坛和主题班会评比为手段,组织班主任定期学习班级管理经验、交流班主任工作心得,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2.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德育活动主题化、系列化、常规化,让活动深入学生心田,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3、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

4、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形成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

5、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完善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6、完善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关爱留守儿童。

(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以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为目标,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质量监控,实施质量过程性管理,实现学科教学的最优化,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科能力展示情况、文体活动参与情况与学业评价相结合,切实把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性落到实处。

2、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潜能。继续推行目标责任制,实行推门听、评课制度,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形成客观、公正、激励性强的教师评价机制。

3、继续改善教师电子备课的条件并建设学校课件库,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多媒体教室的利用率。

4、突出办学特色,力争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能在各类竞赛中获奖。确保毕业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稳中有升,重点中学录取率逐年提高,在全县内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五)加强教科研工作,营造研究氛围,打造智慧型校园

1.完善课题研究制度。定期召开课题例会,举办课题交流活动,努力营造科研氛围。

2.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扩大阅读量,吸收新鲜理论,丰厚理论底蕴。

3.加强学习反思。定期发送有价值的理论书籍,督促教师阅读学习。,记录思考所得。撰写反思随笔,定期汇编成册。

4、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为主题,依托教师个体的智慧和教研组的集体智慧,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总结反思能力。

5、开展以“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学研究,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营造师生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六)加强后勤管理,营造服务氛围,打造服务型校园

1.组织学习,强化后勤人员服务意识。加强团队建设,关心职工生活,构建和谐氛围,增强凝聚力,努力培养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和务实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

2、继续抓好校产管理与维护工作,提升后勤工作的档次。进一步加大硬件投入,改善教育教学设施,改善教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修缮西三楼楼顶及自行车车棚,对净水设备进行维护,在教学楼、教工宿舍楼安装应急灯,利用假期修缮教室桌凳、墙壁刷白,进一步改进校园广播及监控设施,争取资金对微机房电脑进行更新换代、新建争取综合楼、教工宿舍楼项目。

4、加强财务管理,坚持财务公开制度,为学校开源节流聚好财。

5、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努力打造书香校园。投入资金美化校园、更换宣传牌、争取对操场进行硬化。

五、工作保障

1.物质保障。争取县教育局的支持,确保学校设施不断完善。在资金和人力上确保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需求,每年增加投入用于学校建设,把我校建成一所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校园。

2.组织保障。切实加强行政班子建设、团支部建设,打造团结协作、敬业奉献、廉洁奉公、高效运作的管理团队,使之成为富有战斗力的师生表率队伍。

3.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努力使制度成为一种文化,影响和约束师生的日常行为。建立合理的奖惩体系,做到“多劳多酬,优劳优酬”,使之成为促进教师努力工作的催化剂。

华胥镇初级中学

2013年8月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书范文第6篇

一、工作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贯彻“德育无痕”、“生活德育”理念,实施“重体验、善激励、促情感、求自律”的特色德育模式,把德育内容融入学生日常生活,渗透于教育教学,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机制,丰富德育活动,创新德育途径,探索规范化、课程化、体系化的校本德育,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行涵养精神的人文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特色校园。

二、具体措施:

1、健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推进帮辅教育和德育渗透工作,努力实现全员参与,人人育人;健全制度,时时育人;加强管理,事事育人;优化环境,处处育人;探索实践校企共育、校社(区)共建、家校共管、警校共建的“四位一体“育人模式。

2、组建德育课题研究实践小组,围绕德育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科研课题,积极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并将经验成果推广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建设,完善《班主任手册》,开发校本培训课程,以德育随笔(案例探究)、心理辅导和班会组织为抓手,引导督促强化班主任专业能力。(实现三个掌握:

1、掌握班级教育的智慧和方法。②掌握各类的班会组织技能;③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手段。锻造形成一只专业素养高,业务能力强,年龄梯次合理的班主任队伍,并力争推出2—3名有影响力的专家型班主任。)

4、修订《学生手册》,完善德育学分和素质评价机制,深入进行卫生、秩序、仪表、纪律等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强化检查评比,严格精细管理,促进优良校风。

5、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学生干部管理体制,开发并实施学生干部培养课程,增强“三自”效能。

6、持续打造礼仪教育特色。编订我校特色礼仪教育读本,举办“礼仪示范班”的评选表彰活动,推广普及礼仪操,设立礼仪示范岗,提升值周管理水平。刚柔相济,由外而内,促使学生形成“四雅”(气质典雅、谈吐文雅、举止优雅、品位高雅)品质。

7、注重校本德育建设。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组织优秀专业教师,以礼仪、青春期教育为突破口,辅以国学、价值观、心理等内容,构建“德馨堂”校本德育课程。规范班会形式内容,统一组织实施,形成我校特有的班会实施模式。

上一篇:小学生超重肥胖预防范文下一篇:小学生暑假生活调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