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范文

2024-06-24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范文第1篇

一个学生的素养影响着目前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影响着学生的日后的生活与工作态度及能力。因此良好素养的培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兴趣与学习欲望,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素养,这我们作为教师的值得深思与探讨,个人认为: 知识素养的培养

数学知识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在目前的大打生源战的今天,为了让学生考分上更好、在录取名校人数以让社会及家长获得更多的认可,尤其在农村初中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以考纲为基础,更多的训练只在中考中考的一部分内容而削弱了数学的其它知识的学习。事实上知识层面的狭窄往往制约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制约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枯燥的题海战术往往让学生感到生畏,以至于让很多同学学无动力而厌学。故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到知识的全面性及学生的参与性。在讲解勾股定理时,我没有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通过知识点的给定让学生练习获取做题的正确性,而是一让学生自己去查找勾股定理的起源、发展及应用,事实证明通过这种改变学生不仅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还知道勾股定理的十几种证明方法,知识的层面与梯度上明显高于了目前初中所需掌握的知识同时在很大程度了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能力素养的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只是才教会学生一些知识,如何去应付考试,或如何做题,那只能说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师,我们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如何去学,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上采用组织引导,设置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体悟。通过小

组互动学习、参与讨论,形成以学生为主的学习环境与氛围,让他们在交流中掌握知识,在讨论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尽可能地在教学过程中留有一些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这些问题,让他们自身解决这些问题,在这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帮助与点拔,从而激迸他们学习的信心。在教尝过程中,我们不妨预留一点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让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亲自动手操作而不将问题全由老师完成。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不是放羊式的教学,我们要观察学生的情绪的变化,要掌控整个课堂的秩序,观察学生所遇到的困难与困惑,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帮助,否则学生很可能进入一个孤助无助的状态,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造成学生学习焦虑,反而促使学生不愿学习或恐惧学习。在讲授新课时,常在一种题型或一个知识点完成之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提出类似问题并由他们给出解决的方法与方案,并加发归类、归纳、总结,以完成知识与学习能力的积累。从而在一定的程度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感,从被到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任何的思想负担,让他们感受到这是他们要学的、想学的、能学的,从而体验学习的快感与学习的自豪。

心智成长的培养

数学的学习其实不仅仅表现在对数学这一门功课知识层面与技能层面上的学生,更多的我们要学会如何学好为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做更好的、更有用的运用。在目前的学习状态下,许多家长、老师以学生的成绩为唯一目标,认为只要学生学习成绩好了就是好的,却忘却了作为学生成长的第一关键是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责任感的人,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只知道去学习、去考试、去获取较高的分数得到社会与家庭的任可。以至于出现了大学上学不知怎么去报名、不知如何洗衣服、要

家人陪读的高分低能儿,也有许多学生不记得爸爸、妈妈生日送去一声祝福却只、知道没钱用了就打个电话问爸爸妈妈要,不知道好好读书只知道在游戏间遨游人生。也有不少学生自私、孤傲、自我为中心,在家是小皇帝,不顾他人感受,另有部分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不能受到任何的挫折与打击,以至于自暴自弃、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生命来宣泄对生活、对世界的不满,甚至有的用自己所到的知识出卖国家利益。而这些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心智没有健康成长的表现,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尤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独生子女越来越娇宠、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欠缺、单亲家庭教育的不健全造就孩子的心智成熟越来越晚、越来越不成熟。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在课堂上多对孩子进行责任教育、感恩教育、从孩子的点滴关心起,从孩子日常的冷暖温饱问题、到学生的亲情问题、孩子在青春期所遇到的一些生理问题、与同学的相处问题。用一个老师的细心耐心恒心去观察他们、帮助他们。平时我与学生处成一片、与他们象朋友一们交流,把自己置身于他们之中,聆听他们的烦恼、担忧、帮助他们分析、与他们共同面对想方设法解除他们一切的后顾之忧。曾遇到过一个学生整天无所事是,上课不是睡觉就是讲话,甚至逃课。曾是教师眼中的不良典型,通过多次了侧面了解,原来孩子爸爸妈妈因感情不合而离异属于双不管,他认为连爸爸妈妈都不要他了而产生了各种负面影响,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着手从他的生活方面着手,经常给他送一些吃的、穿的、带他到家中洗澡,他感受到家的温暖,并多次找他谈心,同时经常打电话给他爸爸妈妈让他们从生活上、精神上给予关心,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活泼开朗、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好学生也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学生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我们只有从点点滴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改变原有的应试教育的作法,把时间还给学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范文第2篇

学科素养形成是新时期下对学科建设与学生综合发展所提出的重要策略。它改变了以往以教学为主, 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科素养形成的尝试正是在这一素质教育改革大环境下, 学科建设和学生综合发展的需要, 它的提出, 对数学教学的含义和目标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数学学习不但是适应社会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基于“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对小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的素养形成要求学生不但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能力, 去解决生活中、和将来工作中社会上的实际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数学的学习, 能锻炼他们积极探索问题、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 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只有具有这些素质, 才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理念。良好的数学学科素养, 就是要将数学的品质带到实际生活中去;通过学习数学所建立起来的良好品质, 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良好的数学品质, 让小学生的脑智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并能够开启他们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可以说小学数学学科素养形成, 就是要将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本学科的发展相结合, 达到通过数学去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个人品质习惯的良好目的。

2 小学教师在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形成中的错失

当前, 由于对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提出, 在一定程度上他正逐渐影响着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模式, 但是从整体看来, 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首先, 是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教学思路的影响, 由于学科素养的培养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使得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因为学科素质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内的工作, 他需要数学教师长期持久的坚持, 这这些恰恰是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教学成绩的教师想违背的, 因此许多教师不愿意花时间去对小学生的学科素养形成进行培养。缺乏对学科素养形成重要性认识。

其次, 是对数学学科素养形成的方法和途径不清楚。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就是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根据他们的思维习惯去引导学生敢于去猜测, 敢于去质疑, 敢于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时还需要教师积极的探索和分析, 通过教学中的工作总结, 根据学生的心理动向, 通过趣味、富有创造力和鲜活的教学方式去吸引学生, 让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数学数学教师并未重视到这一点, 简单的以为学科素养就是学科成绩要好, 没有良好的形成方法与途径。

3 小学生学科素养形成的条件及因素

小学生的学科素养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需要经过一个内在和外在的变化, 要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 笔者认为, 必须经过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数学的认识, 通过对数学的认识以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了解;其次是兴趣的产生, 兴趣是学生对事物专研和探究的保障, 学生要与数学学科建立良好的情感, 培养他们的学科素养, 就必须促进他们与数学学科之间的兴趣;再次是对数学知识的探究, 作为一门逻辑学科, 要学习好数学, 一是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 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善于思考, 敢于猜测质疑和探索, 只有通过这些必要的过程, 学生最终才会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素养, 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4 小学生数学学科素质培养途径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注重小学生心理变化过程、情感需求、认知能力等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 在教学中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数学能力。笔者认为, 小学生的学科素养形成,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培养数学对数学的感知能力

学习语文、英语有语感的说法, 同样, 相对于小学数学而言, 善于运用感知去对数学知识猜测也是建立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良好方法。小学生性格单纯, 他们的感知能力往往来源于直觉思维, 他们直觉思维的产生不易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 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直接感知。感知能力也是数学素养的一部分。教师通过是数学知识本质现象的阐述, 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 在脑海中经过简单的思维分析, 对数学知识作出分析与猜测, 这就是他们感知能力的必要过程。相对于计算而言, 感知不通过其他辅助手段, 仅凭学生对客观知识的认识而产生, 是对学生质疑能力和猜测意识的培养。

4.2 思维迁移, 举一反三

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对学生讲学习数学应当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这是因为数学知识点所具有的特殊性。数学是一门连贯性很强的学科, 认识数学知识的来源, 定理的来源都是具有根据的。在同等的情况下, 任何数学知识之间都具有共同性, 不可能矛盾存在。因此, 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共同性就对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养成提供了条件。在学习数学知识中, 教师应当贯穿知识点, 针对知识点的具体情况, 融会贯通, 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这个知识点隐射到另外的知识中去, 这样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了解, 能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4.3 让学生学会变通思维, 掌握灵活的个性化学习方法

要让学生学会变通思维, 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鼓励他们解放思想, 打破陈规, 不被成见所束缚。指导学生从多方向、多角度分析问题。这样, 不仅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深刻性, 还可达到克服思维惰性的目的, 使学生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 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我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 通常把分析法、综合法结合起来使用;即从“问题一条件”, 分析问题, 从问题“条件一问题”解决问题, 形成了分析问题的又一方法——分析综合法, 交给小学生分析综合法思考问题, 可以初步培养其变通思维和连续思维的能力。这样, 学生学有法, 思有路, 既善思, 又会思, 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简言之, 培养学生的学生学科素养应当从小开始, 小时候是建立他们数学意识, 培养他们数学思维能力, 开启他们数学探索和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 就应当按照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 对教学体系进行科学的规划, 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善于学习与总结, 以使得学生数学学科能力得到良好的提高。

摘要:学科素养是学科的属性。小学生正处于脑智发展的关键时期, 对他们的数学学科素养的形成进行培养, 是奠定数学学习思维、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文章阐述了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形成的重要性, 进而学习了当前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学生数学素养形成中的误区, 最后还论述了小学生数学素养形成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素养,形成,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玉玲.学思维和数学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09, 5.

[2] 崔卫.数学素质教育的新思路[J].河南农业, 2007, 2.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范文第3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工作的最高目标是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我的学生学习绝对不是死记硬背, 而是在游戏、故事、美术、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中进行朝气蓬勃的智力活动。我希望孩子们能成为这个世界中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当一群群孩子迈入校园, 开始他们生命体验的时候, 教育给予他们的是压抑, 还是个性的张扬;是索然无味, 还是智慧的闪光?这很多时候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行为。教育学家的名言值得我们当代教师反复斟酌与反思, 因材施教、反转课堂、创新实践等词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培养创新意识, 激发花儿兴趣

创新是以新思维, 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 它有三层含义, 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在数学中, 创新主要就是创造新的东西, 小学数学的创新就是学习新的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明确提出数学教学中应特别重视的10个重要能力, 以及正在修订的6大数学核心素养, 其中创新意识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它是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学习过程而逐渐形成的。按照这一理念, 我常常精心为学生创设精妙的学习情景, 有效调动孩子的创新意识, 努力激发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为孩子们自主学习、积极合作、大胆探索的精神所深深折服。例如, 我在教学“数一数与乘法”时, 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下面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或与加减有关的算式。

学生很顺利地将 (1) 、 (2) 进行改写, 而对 (3) 进行改写则有些困惑。有些学生甚至说老师出错题了, 后来, 经过老师的引导, 同学们列出了6×4+4, 教师给予肯定后, 接着鼓励学生:这道题还有更简捷巧妙的解法, 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一下题目特点, 看看哪位同学最聪明, 最早发现!学生又投入紧张的思考和热烈的研讨当中。结果, 有的同学列出了:6×5-2 (看到一个不存在的6) , 还有的同学对信息进行整体改组, 把原来的“4”分成4个1分别加到每一个“6”中, 列出了7×4。我不由得为学生们鼓掌喝彩!同样, 我也为我辛勤劳动所产生的美妙效果而兴奋不已。

二、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展现花儿创新思维风采

“儿童的智慧在手指上”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仅需要我们进行丰富的书面知识的传授, 更需要培养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操作的目的是为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 具体化, 从而帮助孩子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只有将动手操作与抽象思维紧密结合, 才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例如, 在四年级学习《周长的认识》时, 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在一片树叶或一个图形围绕它们的一周画一画, 感受周长的初步定义, 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化。又如, 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恰好拼成了一个正方体, 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0平方厘米。如果把这两个长方体改拼成一个大长方体, 那么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由于孩子们对空间立体的想象能力有限, 我自制了几个契合题目的长方体。8人一个小组, 每个小组分到两个长方体, 先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思考、探究和讨论, 然后动手拼一拼。有了实物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提高, 几分钟过去后, 已经有好些个小组得出答案。最后的结果虽然一致, 方法却多种多样。

【小组1】因为正方体有6个相等的面, 所以每个面的面积是60÷6=10 (平方厘米) 。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要减少一个面的面积, 增加两个面的面积。由此, 可求大长方体的表面积。60+60÷6× (2-1) =60+10=70 (平方厘米)

【小组2】拼成大长方体后, 表面积先减少一个面的面积, 又增加两个面的面积, 实际上增加了一个面的面积。60+60÷6=60+10=70 (平方厘米)

【小组3】因为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个小正方形面积的和, 拼成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7个小正方形面积的和, 所以, 可先求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 再求7个小正方形的面积。60÷6× (6+1) =60÷6×7=70 (平方厘米)

答: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70平方厘米。

通过这道题的解法, 我们利用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提高解题能力, 使太过抽象, 不容易理解的问题直观化,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也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思考方法与解题方法, 有效达成学习目标, 操作与思维紧密结合, 借助直观理解抽象,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摘要:20世纪应该“培养怎样的孩子, 以及怎样培养孩子”?在我校花文化“为了每一朵花蕾的绽放”的办学理念指导下, 建立旨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课堂活动。创新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思维能力常常是在老师与学生, 学生与问题情境的有效互动中生成的, 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 让孩子的思维真正动起来。

关键词:“花韵”生态课堂,创新意识,培养

参考文献

[1] 周傲雪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方法初探 才智2009 (30) 。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范文第4篇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数学科学的发展, “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具备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能否运用数学观念定量思维是衡量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某种角度来说, 数学是各门自然科学学科以及若干社会科学学科的基础。因此数学教育在培养高素质科学技术人才中具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数学课的教学一般存在着一方面试图介绍大量数学知识, 一方面又受课时较少的限制, 又受到中学时期应试教育养成的重结论不重证明、重计算不重推理、重知识不重思想的影响。学生为了应付考试, 也常以“类型题”的方式去学习、去复习, 在数学素质的提高上收效甚微。特别是一些文科生只能照葫芦画瓢, 勉强应付考试, 谈不到真正的理解。多数学生也往往是谈数学就会感到它的枯燥无味, 理论太深, 不易理解和掌握。正如半个多世纪以前, 著名数学家柯朗在名著《数学是什么》的序言中写道:“今天, 数学教育的传统地位陷入严重的危机。数学教学有时竟变成一种空洞的解题训练。”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 我们也体会到数学教育“重知识轻文化”的倾向十分明显。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思想、精神了解得很肤浅, 对数学的宏观认识和总体把握较差, 对数学的发展进程和内在原因了解的太少。

由于我国特有的教育现状, 数学教育的“应试教学”的模式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变。大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仍以数学知识的传授为主, 不仅如此, 由于工作竞争的压力造成的“考研热”更是使得教师和学生热衷于对数学知识的追求。众多高校不仅开设常规的数学必修课, 而且拉大课时, 在高年级时再开设高数选讲, 甚至砍掉非考研的数学课程等等。从学生那里得到的反馈是什么呢?“学的不知道有什么用, 考完试也很快就忘掉了, 希望下辈子不要学数学……”

大量的事实证明, 过去那种单一的, 经典式的大学数学教育, 已难以应付普及性的高等教育的需求。各国政府和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都相继认识了大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并积极制定政策、措施支持并参与这一改革。因为本质上大学数学是源于实际又指导实际的一种理性思维的训练, 其作用是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而且这种理性思维的培养也是响应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号召。

在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性以后, 各高校除了开设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的“大学高等数学”等必修课又开设了以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为主的“数学文化”、“数学思想方法与科学人文”等选修课。这一类公选课是对大学数学教育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分析能力的加强、创新意识的启迪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经调查大部分的综合类大学都开设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该类课程。例如北京大学开设了“数学的思维方式与创新”, 山东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开设了“数学文化”, 四川大学开设了“趣味数学”、“名题题析与数学史话”和“数学实验”。

南开大学在全国“白手起家”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数学文化, 不仅填补了数学教育的部分空白, 而且还为后来者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

南开大学的“数学文化”课选材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到目前为止, 已经有了若干本以此为主题的书, 更有多得难以列举的关于“数学方法论”、“数学中的美”等相关的书籍。这些书的内容虽有交叉, 但体系各不相同。所以, 在“数学文化”这个课名下, 包含的材料可以是相当广泛的, 讲授的体系可以是很不相同的。这既给课程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又对恰当的选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课程的对象文理科的学生都有, 二至四年级的学生都有。因此, 他们关于“数学文化”课的选材原则是, 第一, 以数学史、数学问题、数学知识为载体, 介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精神;第二, 涉及的数学知识不要过深, 以能讲清数学思想为准, 使各专业的学生都能听懂, 都有收获;第三, 开阔眼界, 纵横兼顾, 对于数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都要有所介绍。总之, 选材要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 既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又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南开大学在选材方面的做法对其它综合性高校的数学文化类的公选课起到了带头示范的作用。然而, 由于各个综合性大学虽然学科门类相似, 但是在生源上、师资上、学科建设上差异较大, 所以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注意结合本校的特点。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 数学软件技术迅速发展, 其强大的计算功能、可视化的图像表现力, 有助于学习者和研究者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是我们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而且从某一个方面而言“数学像所有别的科学一样是一门实验科学”。在数学学习上, 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走“实验-发现-证明否证”的道路来改进学习效果的。因此对有些高校而言在数学通识选修课内容的设置上增加辅助以数学软件解决的数学实验类的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 甚至对有些理工类的高校而言应该专门开设数学软件和数学实验交叉类的公选课, 不仅动脑还有动手的问题。

综上所述, 数学通识选修课的设置是对高校数学课程的一个补充并且它还原了数学的文化特性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一个课程的优良首先取决于课程的内容。在选材方面我们已从一些带头高校的做法中得到了启示, 特别是关于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论方面的经验。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学还有其实验性科学的一面, 因此基于数学软件的数学实验也应该作为数学文化类通识选修课的内容, 不容忽视。如何选材, 如何掌握深度, 如何将之有机的融合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摘要:数学教育在培养高素质科学技术人才中具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数学文化类的通识选修课的开设起到了提高人才数学素养的作用。然而, 随着科技的进步并且数学还有其实验性科学的一面, 因此基于数学软件的数学实验也应该作为数学通识选修课的基本内容之一, 不容忽视。

关键词:数学通识选修课,数学文化,数学实验

参考文献

[1] 苟长义, 顾沛.以数学文化的融入改进文科数学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 2008, 12.

[2] 顾沛.数学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0 6.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范文第5篇

“自主”即学生由自觉到自发再到自动的学习状态。

“五步”即独学探疑, 互学互助, 分享提升, 整理建构, 应用反馈五个步骤。独学探疑:即学生以导学案为抓手而进行的个体探究活动。互学互助:互学包括两种层次的合作学习, 即:对子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小组长带领下的小组群体合作学习。分享提升:分享分为组内分享和全班分享。整理建构:把前面解决疑难问题的思路理一理, 把生成的知识顺一顺, 从而形成知识网、方法链。应用反馈: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的反馈练习。

下面我就以“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为例, 谈谈在计算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五步”课堂教学模式, 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等以“深度学习”为主线, 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

一、创设情境, 独学探疑

此环节是学生以导学案为抓手而进行的个体探究活动

情境设置:在班级里找两位身高悬殊的同学, 通过观察让大家说一说谁高谁矮。然后, 出示两位同学的身高值 (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

追问:你们还能很快的说出谁高谁矮吗?出示课题 (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从直观观察到具体数值的比较, 引导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提出能激起学生好奇心的问题, 既培养了数感, 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独学探疑:让学生紧抓教材, 出示本堂课的学习任务。

探索新知

(1) 谁跳得最远?我比较的方法是......

(2) 小红、小莉和小军, 谁跳得最远?我比较的方法是......

(3) 小红和小莉, 谁跳得更远?我比较的方法是......

小结: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新知运用

(1)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3元○2.6元6.35m○6.53m4.723○4.79 0.458○0.54

(2) 你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提出一道有关小数大小比较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在探索新知问题中设置“我比较的方法是...”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把整数比较的方法有效的迁移到小数的大小比较中。在新知运用中设置第 (2) 题是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通过实际问题的思考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各种方法比较优化, 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

二、互学互助

互学互助环节是在学生个体充分独学的基础上而展开开的两种层次的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学生根据刚才在独学探疑中取得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 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帮扶达到对知识的深度学习。同时, 老师应及时巡视各组情况并记录各组在交流中出现的亮点和困惑。

三、展示提升

分享提升环节主要是针对前两步的学情对学生共性的, 有难度的及需要澄清的重点内容进行分享。

根据前两个环节教师掌握的学情, 有意图的把题目分给各组学生进行班级内的展示。展示时, 教师要引导组与组之间的思维碰撞增加组与组之间交流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探索知识、应用知识的热情, 体验求知的愉悦。

四、整理建构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把紧张的外显行为停下来, 让灵魂跟上来, 把前面解决疑难问题的思路理一理, 把生成的知识顺一顺, 从而形成知识网、方法链。在此环节中, 学生也要在静悄悄的状态中进行。此环节的操作要求是, 教师针对以上各环节的学习, 精心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反思、归纳、整理。

经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与交流, 这时要引导学生把前面解决疑难问题的思路理一理, 把生成的知识顺一顺, 从而形成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知识网。。

五、应用反馈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练习, 当堂出示参考答案, 经过对子互查互批, 小组长对查之后, 把本组完成情况反馈给老师。课下教师对应用反馈进行二次批改, 并做好批改记录,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做好个别辅导工作, 跟踪互查做到知识学习“堂堂清”。

在各环节教学实施中教师应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实时点拨, 螺旋推进,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相关链接】

"五步自主高效课堂"是指一种由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在原有的学案教学模式下, 借鉴其它学校的经验创新

而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最大的改变在于, 将传统的教师教学为主改为以在家自学为主, 在一定程度上, 锻炼了同学的自学能力和部分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鼓励同学的发言, 还制定了分数奖励制度, 每次发言加一分, 每次上台展示加两分。分数由组长记录, 放学之前交给班长, 由班长进行每个小组的分数统计, 评出优秀小组。

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 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法锻炼了学生们的自学能力, 在课堂上的讲解展示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个人的得分关系到整个小组的得分, 增强同学的集体意识。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 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 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 学生问答, 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也称"班级上课制"。

与"个别教学"相对。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 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集体;按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 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 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摘要:运用“自主五步”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大小比较”计算教学为例, 从五个层面去论述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五步”,课堂教学模式核心素养,计算教学

参考文献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范文第6篇

蓬安县河舒小学校 吴竞

核心素养现已成为了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关键词,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素养是指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其核心素养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抓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指导课外阅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漪也曾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

- 1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太阳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太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同时,我也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起学好语文的兴趣和情感,进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在读李大钊英勇就义的一段时我播放了一段哀乐,孩子们带着悲痛的感情读着文章,加深了对李大钊的敬佩之情,有的同学甚至一边读文一边流泪,真正的触动到了血色很难过的情感深处,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教学《让我们更健壮》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进行体育活动和做游戏的情景,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

- 3语文课堂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目标。

在课堂上体现学生主体,应尽可能多的给学生以时间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情感;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组织学生广泛思考、发言、争辩,教师因势利导、启发释疑,把读和议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评论探究,引起学生思考并发表见解,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启发学生大胆地进行创造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把自主权交给学生,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如教《寓言二则》时,

- 5的广阔资源。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生活,使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我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询问家长、上网、读课外书、收集资料等多种途径,开发资源,并学习整理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意即于此。对于学生在课外的阅读,教师要教给方法,提出要求,使课外阅读能落实,有质量。如在教学完《草船借箭》与《景阳岗》之后,可布置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及《水浒传》中的有关部分,让学生了解故事前后的情况。教学《菩萨蛮·大柏

- 7

上一篇:汽车零部件售后服务范文下一篇:青春谱写忠诚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