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和生命科学范文

2023-09-17

生物科学和生命科学范文第1篇

2.能结合生活经验说出自己在白天和黑夜的主要活动。

3.初步理解昼夜交替的规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初步了解白天与黑夜的特征。

材料准备:分别有太阳、月亮的背景图片各一张,人们在白天、黑夜活动的图片若干。

材料配套:数字资源《白天和黑夜》。

活动过程:

一、观察分别有太阳、月亮的背景图片,区分白天和黑夜。

提问:图上表示的是什么时候?从哪里看出来?

二、感受白天和黑夜的不同活动。

1.提问:白天你在干什么?爸爸在干什么?妈妈在干什么?

2.幼儿操作,进一步理解白天和黑夜。

引导语:这里有许多的图片,看看图片中的人们在做什么?是什么时候做的?请你们根据图片上的内容,分别放在白天或黑夜的背景图片中。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4.小结:人们在白天会做很多不同的事,夜晚月亮星星出来了,人们都要睡觉了,只有一些上夜班的叔叔阿姨还在工作。

三、游戏“翻图片”,进一步理解白天、黑夜、感受昼夜交替的规律。

玩法:教师随意翻图片,如果是白天,幼儿就做关于白天的活动,并说“白天××在××”:如果是黑夜,幼儿就做关于白天的活动,并说“夜晚××在××”。

提问:白天结束了是什么时候?夜晚结束了是什么时候?

生物科学和生命科学范文第2篇

价值,人的需要及需要的满足复杂多样,因而人们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也就各不相同,必须有一个标准去衡量人的价值取向是否正确和合理。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真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科学精神,“科学给人以力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包括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等。即“求真”。

人文精神,“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即“求善”和“求美”。

首先,科学精神反应的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而人文精神追求的是人们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摒弃一切虚伪的价值取向。而真理和价值在现实意义中是辩证统一的。

其次,要是我们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割裂开来的话,那么结果将是造成了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或不懂技术却奢谈人文的“边缘人”。

最后,科学知识其实也是一种人类文化,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类精神。 如果没有人文情怀关照,科学主义只能是盲目的和莽撞的;如果没有科学精神融入,人文主义只能是蹩脚的和虚妄的。

生物科学和生命科学范文第3篇

作为大学生这个巨大的知识型团体,做好学风建设,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习惯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其中就很好地阐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使有才能的人发挥得游刃有余,才能使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我相信优良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风气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尤其重要。所以说在大学生这个巨大的群体中,做好学风建设尤其的重要。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不断丰富和发展求真求实的科学文化内涵,形成了以科学精神为精髓的人类社会的共同理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从摆脱中世纪的蒙昧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到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乃至20世纪以来新技术革命浪潮引领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科学精神不仅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杆,千百年来一直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追求。

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应当从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伦理、科学规范四个部分分别展开。科学精神是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贯穿于科研活动全过程的共同信念、价值、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包括追求真理的信念、用于探索的精神、遵循实证的方法,讲求理性的态度。研究生应当从求真、实证、进取、协作、包容、民主、开放、理性怀疑等方面努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正确处理利益、荣誉、道德和伦理等关系,拓展对物质世界、生物界和人类的认识,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

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研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指科研活动中的科研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该具备的道德素质,既表现为科研工作者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具体反映在指导科研工作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相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者规范之中。科学道德主要包括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自觉抵制弄虚作假、浮躁浮夸等学术不端行为等。我们应该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学习中,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形成良好的学风。

科协曾有报告列举了我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中7个方面的不端行为和表现形式:

1、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在论文、研究报告、著作等科研成果中抄袭剽窃他人的实验数据、图表分析,甚至大段的文字描述。

2、伪造篡改实验数据。在实验数据、图表分析中,随意编造数据或有选择性地采用数据证明自己的论点,影响和误导其他科技工作者。

3、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利用职权在并无贡献的论文或成果上署名,把他人成果据为己有;将通过会议、评审等过程获得的特殊信息和思想随意向外传播;在论文被录用或成果获奖后任意修改作者排序和著作权单位;为了论文顺利发表或成果获奖私自署上知名科学家名字;为了完成科研任务或求得职称晋升,无关工作的同事、同学、亲友之间互相挂名。

4、重复发表论文。

5、学术论文质量降低和育人不负责任。将原本可以用一篇完整的论文发表的科研成果,分为多篇投稿,降低论文质量,破坏研究工作的系统性、完整性;部分教授、博导为完成科研任务招收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研究生为自己工作,无法全面有效地教育培养好研究生,造成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大面积滑坡。

6、学术评审和项目申报中突出个人利益。在与自己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尽量抬

高对他人的评价,滥用“国际先进、国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等词语;在与自己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贬低前人或他人科研成果,自我夸大宣传。

7、过分追求名利,助长浮躁之风。部分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一些已有一定学术成就,在学术界有一定地位的科技工作者,兼任太多的社会和学术职务,整天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真正用于科研的时间很少。

作为研究生,我们要重操守、重品行、重修养,遵守学术规范、养成良好学风,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要诚信、平等待人、正确认识自身、不妒忌,扎实学习、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要勇于创新、把握前沿、注重实践,把握机遇,争取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我们的毕业论文选题要宽厚、阅读文献要经典,研究过程中要勇于攻关、取得成果后要扩大战果,撰写论文应严谨规范。科学是可传播可证伪的,而学术研究的核心是不断创新。因此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应该要遵守学术规范标准,力求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发现。与学术规范相对应的就是学术不端。

生物科学和生命科学范文第4篇

1 山科学, 云科学:工业时代的科学与信息时代的科学

小科学与大科学是我们至今为止谈论最多的科学类型, 虽然它们有种种不同, 它们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 但是笔者认为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工业时代的科学, 笔者称之为“山科学”, 这不仅是为了与“云科学”对应, 更主要的是山的特点确实也与工业时代科学的特点相近。无论属于小科学还是大科学, 迄今为止的科学家的处境有五个特点:一是在比较固定的科研组织任职, 其学术地位、名气与所在机构密切相关;二是晋升按部就班, 因成果获得承认往往需要较长时间;三是流动性不强;四是难以自行创业, 不能自由创办可参与平等竞争的科研机构, 新办研究机构也难以成长壮大;五是研究经费的获取费时、费力。即科学家处在相对固定、缺乏灵活性、等级分明的金字塔型的组织中和学术社区中, 可用“山科学”喻之。山科学的组织成本高、官僚成本高、后来居上的成本高, 组织之间常有利益之争, 类似“山头”之间的争权夺利。随着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现在已经到了将工业时代的科学全面推进到信息时代的科学的时候了, 即从“山科学”发展到“云科学”。减少中间环节及其成本是信息时代的大趋势和重要特征, 云科学将大幅减少科研经费从国家到科学家手中的中间环节和科研成本。“小科学”与“大科学”的区别首先表现在规模上, “山科学”与“云科学”的区别首先表现在结构上, “小科学”与“大科学”之间的矛盾, 可以在云科学中得到妥善的协调和解决。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只是云科学出现的必要条件, 还需要在认识、理念、规则、标准、方法、理论上进行一系列变革与创新才能创建云科学, 才能解决科研资源配置与利用的低效、优秀人才不能及时充分发挥作用等问题。在云科学中, 人才识别和评估是关键中的关键。

2 关于优秀人才及时胜出并充分发挥作用的新认识、新规则、新标准与新方法

2.1 关于优秀人才及时胜出并充分发挥作用的新认识与新理念

笔者提出“学术研究是全世界研究者在同一规范和流程的约束下的知识生产”、“研究能力就是约束条件下的竞争性创新 (创意) 能力”、“有条理地提出新观点就是战胜或局部战胜或暂时战胜了全世界的同题研究者;问题越重要、参与竞争的优秀学者越多或水平越高, 就越不容易提出新观点、做出新推进, 如果还能够有条理地提出新创见就说明该学者的研究能力强” (刘益东, 2008a, 2008b) , 发现了“规范化竞争性创新壁垒” (刘益东, 2007) , 从而发现了提出新颖重要的学术创见为何极为困难的奥秘, 确立了提出重要的新观点、新创见与学者研究能力强、学术水平高之间的高度关联性。据此, 笔者提出相应的新规则、新标准和新方法, 以及配套的信息技术支持系统。

2.2 关于优秀人才及时胜出并充分发挥作用的新规则与新标准

以成果论英雄是最合理的人才评价原则, 但成果水平的高低要由同行评议和承认, 至今人们信奉的“同行承认是硬通货”这一金科玉律在笔者看来是错误的, 因为它没有考虑时效性, 长时间尺度看如此, 短时间看则见仁见智, 不少创新性成果不能得到及时承认、优秀人才不能及时胜出。为此笔者提出两项新规则用于对成果问世时间不长的成果评价与人才评价:一是“用规范确认取代普遍承认”, 二是“确立创新力度是评价学术成果的首要标准”。

2.2.1 规则1:用规范确认取代普遍承认

笔者认为创新是集体行为, 创意是个人行为, 个人的创造力是通过创意体现出来的, 或者说, 创意是个人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诺贝尔科学奖奖励的就是成功地发展成为原始创新的原始创意。但迄今为止, 学者提出新创见并不能很快得到承认或重视, 而往往会遭遇四个不利问题:它是不是新颖的, 世界上那么多学者怎么就轮到你最先提出来呢?即使是新颖的, 那是不是正确的?即使是正确的, 又有多大学术价值?国际上有多少学者承认你呢?所以即使你提出了重要而正确的学术创见, 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获得承认, 胜出效率很低。规则1可解决此难题, 它是用对研究成果的创新点的规范确认取代对创新点的普遍承认。创新点是能得到学术优先权的知识贡献, 创新点由新颖性、规范性、重要性三个要素组成。规范性主要是符合逻辑, 与事实相符, 没有颠覆性错误, 能自圆其说。笔者将对研究成果的创新点三要素的确认称之为规范确认, 包括查新、挑颠覆性错误和定级定位, 是规范化、程序化的操作。查新按科技查新规则进行, 在目前尚无学术观点数据库的情况下, 用智能检索、数字参考服务和向同行专家咨询的方式解决, 着重考察研究思路的新颖性;由同行专家挑颠覆性错误, 让其做“有”“无”判断, 如“有”则要具体说明, 并给成果持有人答辩和修补的机会;重要性可根据研究文献回顾类比和研究意义阐述来大致确定, 也可根据科研进展图谱进行定位。重要性是指创新点的重要性, 而非研究课题和问题的重要性。与遭遇上述四个不利问题相比, 规范确认对创新成果的及时胜出极为有利。规范确认还可用于确定学术优先权, 便于创建学术优先权制度。将规范确认用于盘点, 就形成“规范盘点”, 对前沿成果进行扫描盘点, 极利于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及时胜出。

2.2.2 规则2:确立以创新力度作为评价学术成果的首要标准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想当然地以“学术水平”作为评价学术成果的首要标准, 存在种种弊端, 因此笔者提出用创新力度作为评价学术成果的首要标准和划分创新力度等级的象限模型。强调不比学术水平, 只比创新力度。当然这个原则适用较短时间尺度, 而职业学者最关心的四大需要恰恰都主要集中在较短时间尺度内。详见拙文“创新力度:评价学术成果的首要标准” (刘益东, 2009b) 。

2.3 关于优秀人才及时胜出并充分发挥作用的新方法

笔者通过分析优秀学者的能力、行为、心理、素质等特征和学术研究及竞争的流程与规律以及历史经验和现实观察, 提出一组学术评价和人才识别的新方法, 包括“程序型学术评估法”、“创新点分项展示评估法/盘点法”、“创新点定位展示评估法”、“创新点清单分项展示评估法/盘点法”、“创新点清单展示型成果规范盘点法”、“DICSS知识英才特征识别法”、“专著代表作展示制度”、“个人创意指数和个人创意峰值自评法”、“知识英才三问识别法”等 (刘益东, 2007, 2008a, 2008b) , 这里简要介绍后者。

知识英才三问识别法, 或称为拔尖创新人才三问识别法。一问是否做出了自认为重要的学术发现/重要的学术突破/重要的技术发明/重要的技术突破?为什么认为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其研究思路及其独特新颖之处是什么?二问是否围绕着这一新发现、新发明或新突破发表了论文、申请了专利、出版了学术专著?要求社科学者出版学术专著。 (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创新性的知识增长点?有没有自己的“一套”?) 三问是否愿意在网上或一定范围内公开展示自己这些创见、新颖的研究思路及其意义阐述?是否愿意接受规范确认和可行性分析?拔尖创新人才最根本的特征就是自认为有重要的学术发现、学术突破, 或自认为有重要的技术发明、技术突破。对于绝大多数拔尖创新人才或高层次创新人才来说, 这是一个必要条件, 也是自我评估的一个有效方法。三组问题层层加码、相辅相成, 互相印证, 缺一不可。当然, 回答“否”或不接受询问的专家学者不一定不优秀, 可能这样的成果正在撰写或正在申请专利, 或者出于商业考虑而刻意低调, 或者是与世无争。“三问识别法”特别适合理论界和社科界, 也适合于自荐, 可称为“知识英才三问自答自荐法”。

3 以规范确认学术优先权为绩效考核与竞争优胜的依据:科研经费与资源配置的新方案

学术优先权之于学者犹如专利权之于发明家, 即使是政策和战略研究, 创意、创新都是关键, 战略研究是要提供“可行的创造性解决方案”, 有效的解决方案一定有它新颖之处。

3.1 规范确认学术优先权:科研绩效考核与竞争优胜的关键依据

笔者提出学术优先权是“科研的有效产出”, 以此作为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的关键依据, 以此克服以论文数量、发表刊物的等级和引用率为考核依据的弊端。以规范确认学术优先权为绩效考核主要依据对优秀学者、科研经费提供者和公众都极为有利一举三得:能够在重要的研究领域有条理地提出学术创见并通过规范确认绝非易事, 通常只有优秀学者才能做到;经费提供者通过审视学术优先权可方便地评价投入产出率, 评估资助对象的能力, 这远比面对几篇论文容易做出判断;公众和学术界通过扫描和盘点学者的学术优先权清单可方便地了解其知识贡献、学术水平和科研状态, 并据此确定其学术声望。这种新考核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经费利用率、有效治理学术腐败。

3.2 同研究领域学术优先权优多者胜出:经费配置的新规则

笔者提出“同主题或同研究领域创新点 (学术优先权) 优多者胜出”、“预研究创新点 (学术优先权) 优多者胜出”的课题公开竞标制度和“课题验收公开展示成果创新点 (学术优先权) ”制度 (刘益东, 2007) , 对优秀学者最为有利, 同时使滥竽充数者望而却步, 从而真正实现“公开、公正、公平”。它也适合以一个团队或机构的业绩为依据进行财政拨款, 予以稳定支持。 (刘益东, 2008a2008b, 2009c) 。

3.3 科研成本理论:分析科技体制改革与优化的基本框架

笔者提出“科研成本理论”, 作为系统分析科技体制改革与优化的基本框架。科研成本理论围绕节约科研成本、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这一中心, 以科研成本为分析单位, 讨论科技体制与科研成本的关系, 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科技战略、政策、制度安排和组织建设与管理, 制定科技体制改革的方案。科研成本包括人员成本、条件成本 (研究经费、实验设备、办公费用等) 、分配和申请经费的成本 (耗时相当的成本、申请费等) 、决策与执行协调的成本等。拔尖人才的及时识别与充分发挥作用是“科研成本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 也是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的突破口。

4 云科学体制的创建:高效满足知识创造者和经费提供者需要的科技体制大变革

云科学以新型人才体制为核心, 通过新型的拔尖创新人才识别方法和高效的集思广益机制, 选择最优秀的智库学者和科学家, 组成国家科技决策系统;通过发达的网络支持与云合作实现高效的宏观管理及协调;在公共研发平台与合作交流平台之上, 通过研究共同体和兴趣共同体的网络组织化, 形成高水平的科研组织, 实现科学家之间的自由互动、自主合作与自组织, 产生比以往依靠大型研究机构人为安排的多学科布局所促成的互动合作更为有效的“协同效应”, 乃至产生“大规模协作效应”。强调个人品牌和自由组建研究团队、研究机构, 与志同道合者组成“意愿共同体网络组织”, 是云科学的一大特点。云科学能够同时高效合理地满足职业学者的四大需要 (见上文) 和研究经费提供者 (政府、企业、基金会、非营利机构等) 的四大需要 (目标性、效率性、易布局、易考核) 以及公众理解科学、公众监督科学的需要。运用经费引导的方式能够解决科研为国家目标服务、为社会进步服务的问题 (如美国的成功模式) , 在此前提下, 科技体制和人才体制应该设计成拔尖人才最喜欢、最能发挥作用的形态, 云科学正是如此。可以说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继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商人才体制之后的第二个最成功的人才体制, 让高层次创新人才获得空前的解放。科学本身所具有的合作特性将得到更充分的实现, 学者的声望、地位不再依赖所供职的机构, 而是直接取决于云科学网络。自主性和自由性很强的“科学家工作室/研究团队+平台式园区”将成为主要的或最有活力的科研组织形式, 正如贝尔实验室1980年代的研究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彭齐亚斯所说:“我发现管理成功的科学研究, 更多地取决于确保个人之间想法的交流, 而不是来自上面的固执领导。”在云科学平台支持下, 工作室/研究团队可以方便地进行联合, 扩展研究能力, 承担大课题, 克服单一的PI制的不足。云科学平台支持下的工作室/研究团队及其合作制, 既保持科学家的自主、自治、自由和自组织性, 又可以在经费引导下完成服务国家目标、服务经济社会的研究课题。云科学是对网络时代的科研机构的再建制, 促使科研机构组织扁平化、网络化。云科学的核心是让优秀人才及时胜出并充分发挥作用的云机制, 它是借助信息技术和有关新的规则、标准、方法, 实现学术竞争与合作的高效机制。云机制还适合市场竞争、政治竞争等, 是比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更深刻的机制。激励均衡与分配革命是解决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办法, 云机制可以解决激励均衡问题 (有另文详述) 。“云研发”体制化地实现了“全球人才为我所用” (而无需为我所有) 。尊重和善待高层次创新人才是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 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

科学革命分知识体系变革和科技体制变革两类, 云科学革命首先体现为后者, 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也将在研究方法、研究环境和复杂性科学研究等方面引发空前的变革, 因此云科学革命将包括两类科学革命。此外, 云科学对人才培养同样有突破性意义, 笔者认为培养拔尖人才最好的方式是建立让拔尖人才及时胜出的体制。“云教育”也将兴起, 通过云科学革命和云教育革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云科学”与“云教育”相结合形成的“云科教”将成为信息时代我国科教兴国的新战略 (有另文详述) 。

云科学革命即将发生, 驱动这场科学革命发生的五大力量或因素是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政府迫切要求尽快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科技竞争和人才争夺日益激烈、拔尖/高层次创新人才渴望及时胜出并充分发挥作用以及有关认识、理念、规则、标准和方法的一系列创新。科学2.0、维基工作站、创意集市 (唐·泰普斯科特, 2007) 等提供了一些意向和雏形, 但是其核心要素还需要更新为本文提出的有关内容才能够真正进入云科学时代。显然, 我国在率先发动云科学革命方面有着更迫切的需要和更大的可能性, 通过实行“规范确认”来创建信息时代的学术优先权制度和基于学术优先权的业绩考核制度、创建“拔尖/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区”等对崇尚公平竞争的优秀学者极富吸引力, 率先发动云科学革命的地方或机构将立刻成为拔尖/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汇集区, 迅速确立起竞争优势, 创新回报极高, “高投入、低产出”问题迎刃而解。详见拙文“电子学务革命与创新人才特区的创建” (刘益东, 2009a) 。

摘要: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相关的认识、理念、规则、标准、方法、理论的一系列创新, 形成了云科学。它改进、更新、提升了支配学术活动和科技运行的核心要素, 使科研经费和科研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与高效利用, 使得优秀人才能够及时胜出并充分发挥作用, 学术活动和科技运行的效率及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科技体制由此发生巨大变革, 科学事业从工业时代全面进入信息时代。这是一场科学革命与人才革命, 可称之为云科学革命。创建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区是这场云科学革命的启动方案。

关键词:云科学,云科学革命,云研发,云机制,山科学,电子学务,科技体制,云教育,云科教

参考文献

[1] 刘益东.智业革命——致毁知识不可逆增长逼迫下的科技转型、产业转型与社会转型[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7.

[2] 刘益东.电子学务:下一次科学革命[J].跨世纪, 2008 (3) .

[3] 刘益东.伽利略式的革命:创新点展示评估法与查新识人才引发的人才革命和科学革命[J].时代教育, 2008 (5) .

[4] 刘益东.电子学务革命与创新人才特区的创建:人才革命是解决金融危机和自主创新问题的突破口[J].跨世纪, 2009 (5) .

[5] 刘益东.创新力度:评价学术成果的首要标准[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36.

[6] 刘益东.通过电子学务革命迅速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27.

生物科学和生命科学范文第5篇

摘 要:2018年8月,《地平线报告》(2018高等教育版)(以下简称“2018年高教版报告”)在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的官网上正式发布。该报告采用升级的德尔菲法,预测了未来五年可能影响全球高等教育变革的主要趋势、重大挑战和技术发展。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通过解读该报告,分析新兴技术对高等教育的教学、学习和实践创新产生的影响,并对如何有效推进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地平线报告》(2018高等教育版);高等教育;跨学科研究;测量学习;数字素养;数字公平;人工智能

一、报告内容框架概览

新媒体联盟(NMC)2018年高教版报告由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正式发布。报告采用升级的德尔菲法,经19个国家(地区)的 71位专家讨论,最终形成现有的框架和内容。报告系统描绘了5年内创新实践和技术对全球高等教育的影响,其中所述的六个主要趋势、六个重大挑战和六项技术发展可能会影响高等教育的教学、学习和创造性实践,世界各地的教育领导者都将地平线项目视为关键的战略技术规划参考。

2018年高教版报告指出,未来极有可能影响高等教育变革的长期趋势(5年及以上)是推进创新文化、跨机构和跨部门合作;中期趋势(3—5年)是开放教育资源的扩散、跨学科研究新形式的兴起;短期趋势(1—2年)是越来越关注测量学习、重新设计学习空间。阻碍高等教育领域技术应用的可解决的挑战(我们了解并知道如何应对)是真实学习体验、提高数字素养;艰难的挑战(能被理解,但应对方案难以达成)是使组织设计适应未来工作、推進数字公平;严峻的挑战(难以定义,更难解决)是经济与政治压力、重新思考教育者的角色。高等教育领域教育技术的六项技术发展是:近期技术(1年以内)有分析技术、创客空间;中期技术(2—3年)有自适应学习技术、人工智能;远期技术(4—5年)有混合现实、机器人。

2018年高教版报告提出了未来5年可能影响高等教育领域技术应用的六个趋势、 六大挑战和六项技术,并对这18项主题内容进行深入介绍。其中,五个趋势、四大挑战和六项技术的主题内容在以往《地平线报告》中都有所提及。不同的是,2018年高教版报告首次提出了“跨学科研究新形式的兴起”这一关键趋势,以及“使组织设计适应未来工作”和“经济与政治压力”这两项重大挑战。

在NMC地平线项目的16年里,由于个别技术已经成熟或过时,不同版本之间存在许多重叠。虽然主题可能反复出现,但它们只代表了教育变革的大致轮廓;随着时间的推移,趋势、挑战和技术发展都会随着社会、产业进步而产生重大变化。如:主要趋势方面,混合学习设计2012年至2017年都有被预测到,重新设计学习空间则是2015年至2018年被预测;重大挑战方面,2015年至2018年都将提高数字素养视为阻碍高等教育领域技术应用的重大挑战;技术发展方面,2015年至2018年,自适应学习技术一直被选中。

综上所述,报告每年的特色话题讲述了推动教学、学习和创造性探究进展的主要内容。2018年NMC高等教育专家小组选出18个与技术教育应用有关的主题。每个主题可以被置于一个(或多个)反映高等教育活动的六个元范畴中:(1)扩大准入和公平。人们希望能在任何地方学习,不断获得学习材料。移动连接设备的出现使人们的学习方式变得更灵活。(2)激发创新。如果教育被视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工具,那么它要有阐明解决紧迫挑战、创造机会塑造更美好的未来的新思想。推进创业文化和设计新型人工智能产品是目前高等教育传播创新的两个途径。(3)培养真实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教学趋势都在为学生创造实际、真实的学习体验。主动学习的发展使学习者正在成为学习、发明和知识创造的主宰者。(4)利用数据。通过捕捉大量程序化数据来追踪学生的表现、参与等,进而利用数据来指导部门和校园决策。借助自适应学习工具这些数据能推动更个性化的学习体验。(5)提高教师职业水平。随着学生的不断创新、迭代和合作,教师已经从教学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高校教师也须在机构的支持下,不断进行专业发展。(6)传播数字流畅性。教师和学生要能在工具和预期结果之间建立联系,以创新的方式利用技术,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适合的技术。

二、加速高等教育领域技术应用的主要趋势

(一)长期趋势1:推进创新文化

《2018年全球创新报告》(State of Innovation 2018)将创新定义为为推动增长、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差异化体验或调整价值主张而实施的新举措。《地平线报告》将推进创新文化作为长期趋势之一,目前这一趋势的重点已经从理解探索新思想的价值转变为在独特和多样化的学习机构中寻找复制这种探索的方法,探讨机构如何培育促进创新的文化。向参与式学习的文化转变,使教师、教职工和学生处于更加平等的地位,并鼓励以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创新始终主导着高等教育的使命,推进创新文化对政策、领导力及实践都有一定的影响。能够利用学习环境和其他物理资源(如创客空间)进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支持和鼓励跨校园协作的机构和联盟已准备在教学和学习、学生服务、校园运营和技术转让等领域进行创新。

(二)长期趋势2:跨机构和跨部门合作

当今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使各机构能够跨越国际边界团结起来,各行业的领导者正在努力,形成将高等教育机构与行业联系起来的合作倡议。通过合作,可以共享资源,以减轻财政约束,也方便教师和学习者访问资源。跨部门合作,尤其是行业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合作,可以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技能,以跟上不断变化的劳动力需求。其中,技术在促成这种合作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虽然高等教育和产业之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合作,但需要更明确的框架和指导方针来定义这些合作关系,如Dalhousie University(达尔豪西大学)的研讨会等都提出了这一需求。随着合作的出现及发展,跨学科和部门的领导者们正在开发促进增长、分享最佳实践并扩大影响的途径。例如,两位美国教育领袖发起的“实证教育者项目”。

(三)中期趋势1:开放教育资源的扩散

休利特基金会将开放教育资源(OER)定义为高质量的教学、学习和研究材料,供世界各地的人们免费使用和重新利用。OER可以被任何人收购,可以免费使用,任何人都可以修改。它的一个主要推动力是降低了学生的教科书成本。OER涵盖广泛的材料,包括完整的课程、课程材料、模块、教科书、视频、评估和软件等。英国开放大学是最早采用OER系统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于2006年启动了OpenLearn平台。我国教育部通过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将OER纳入政府决策。然而,OER的可持续性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因为与其他任何东西一样,它也需要承担成本。一些美国机构已经大量投资建立OER学位项目,以“零教科书成本”“Z学位”开办学位。

(四)中期趋势2:跨学科研究新形式的兴起

高等教育的多学科方法正被一些机构所采用,这些机构认为有价值的方法可以取代传统的单一学位路径。教职工、管理人员和教学设计师正在通过跨学科的经验、纳米学位和其他可选证书(如数字徽章)来促进大学生创新。跨学科研究有可能解决许多复杂的问题,如科学、数学、美术这些领域的疑难问题,就可通过实施创新性的研究项目来探究它们在知识领域里的某种联系。跨学科研究旨在鼓励教师、员工和研究人员之间进行合作,并锻炼学生工作时所需要的应变能力。如今,STEMM学科(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医学)的专业数量和机构与基金会的投资都在急剧增加,跨学科教育可能会把毕业生带到尚未确定的行业工作。跨学科的研究和倡议可以在机构内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进行,一种模式是学校内的跨学科中心,另一种是多个学科参与的跨学科实验室。

(五)短期趋势1:越来越关注测量学习

这一趋势包括学习评估及实施评估的方法和工具,随着数据挖掘软件、在线教育等的发展,需要利用分析和可视化软件来测量学习数据。因此,学校需要帮助教师衡量促进学生技能发展的学习情况,以便毕业生能够通过实习、出国留学项目、补充课程等方式,展示他们的知识和技能。目前,越来越多的机构提供微型学习经验和替代证书来记录所有形式的学习,高等教育认证正在发生转变。可以用新型的成绩单来代替传统的成绩单,新型的成绩单将涵盖多个机构的广泛学习经验,其中可能包括研究、服务学习、实习、出国留学、徽章和合作课程的成就等,以便更好地代表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鉴于这种朝向测量学习和基于证据技能的转变,学生应该在开始并最终完成任何形式的学习体验之前,了解他们将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六)短期趋势2:重新设计学习空间

随着教育环境越来越注重移动性、灵活性和多设备使用,重新设计学习环境,以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成为一种必需。在国际上,高等教育越来越注重主动学习,这种转变体现在对学习空间的设计。主动学习实践的发展反映在高等教育中主动学习课堂(Active Learning Classroom,简称ALC)的快速發展中。ALC设计能推广帮助学习者发现、发明、解决问题和创造知识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激励教师进行更积极的学习。一些工具可用来帮助机构制定学习空间政策,以及管理学习空间的战略和战术方面的工作。为了最大限度提高灵活性和易用性,学习空间技术正在成为完全的无线技术,由无线投影仪和移动设备支持。机构和供应商已经在试验将扩展现实技术集成到学习空间中,以支持个人和团队学习。

三、阻碍高等教育领域技术应用的重大挑战

(一)可解决的挑战1:真实学习体验

“真实学习”是几个重要的教学策略(职业培训、学徒制、科学调查和社区中的课程项目)的总称,这些策略旨在使学习者沉浸在能够获得高度实用、终身学习技能的环境中。真正的学习是积极的和经验性的,它可以为学生提供进入工作领域所需的许多技能。此外,它向学生展示了他们的学术工作可能产生的现实影响。对学生来说,真实学习可以使他们初步感受现实的世界,并具体了解如何融入工作环境。“做中学”是真实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在教育中占据突出地位。在许多工业化国家,体现真实学习体验的短期技术项目也往往会降低辍学率和增加劳动力参与。将真实学习经验纳入学位课程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继续保持,因为各个院校都面临着竞争未来学生的压力。

(二)可解决的挑战2:提高数字素养

随着数字素养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需要明确的定义与政策支持来推进实施方案,以便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已经认识到需要提高数字素养,如一些图书馆正着手构建更为广泛、更具包容性的技术设施、信息素养和数字创造力框架,未来图书管理员有可能成为数字化促进者、连接者和合作者。为进一步提高数字素养,高等教育机构正努力使数字素养成为正式课程的一部分。但数字素养并不是仅仅通过学位课程就可以得到保证的,学生不能完全依赖从大学获得这些素质技能,还须通过实习、项目、研讨会或其他短期课程方式来获得。

(三)艰难的挑战1:使组织设计适应未来的工作

为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工作环境,高校的组织结构越来越受重视。技术、信息需求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演变迫使机构重新思考传统的功能等级。机构必须采用更加灵活、以团队为基础、矩阵化的结构,以保持业务上的创新。高校正在寻找新的方法来优化远程课程和跨学科师资队伍,对各种教学模式和媒介进行整合,并提供更灵活的学位路径和证书选择。教师角色已经并将继续受到组织变革以及更广泛的经济运动的影响。三分之二的教职工现在都是非终身职位,其中半数教师从事兼职工作,通常在几个机构任教,这反映出如今的“零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许多机构重视对学生取得学习成就所需要的支持,正在重新考虑它们的学生服务。这表示组织机构核心业务的转变,通过利用技术和数据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四)艰难的挑战2:推进数字公平

“数字公平”指的是平等地获取技术的机会,以及平等地接触有数字化解决方案实施经验的教育工作者的机会。互联网的逐渐介入对数字公平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还有一些其他障碍,如高速互联网的缺乏、基于社会经济地位和性别的不成比例的网络访问等。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球社会的充分参与、交流和合作。数字不公平与学习者和机构的经济状况相关,而开放教育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问题,如利用在线学习和混合学习,以增加获取资源的机会。教育领袖们正在探索在正规学习系统中增强数字公平的效果,预测可能实现的结果。研究人员正在调查,推进数字公平是否能缩小学生群体之间在学业成绩上的差距。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通常通过增加远程学习机会来推进数字公平。

(五)严峻的挑战1:经济与政治压力

高等教育处在可持续发展的转折点,过去两年,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的接连倒闭对传统的经济模式提出了质疑。一些高校无法提供足够的财政援助,但财政支持对低收入社区的招生和教育至关重要。美国报告称,2015—2017年,符合经济援助资格的高校数量下降了5.6%,这是自2012年以来连续第四次下降。因此,企业-高等教育合作伙伴关系有很大的潜力,但必须以能够产生真实和可衡量的学生收益的方式进行设計和实施,必须以能够促进学生取得真正成功的方式来培养这种伙伴关系。各机构正在探索降低成本的途径,包括采用开放教育资源。在一些欧洲国家,政策制定者已确保公立院校的学费免费,机构领导者正在寻找创造性的方法来规避预算挑战,如围绕技术、研究和创新议程汇集资源。

(六)严峻的挑战2:重新思考教育者的角色

随着以技术为支持的学习方法的兴起,许多高校正在重新思考教育者的主要职责。教师不仅要教学,更要成为教育的建筑师、指导者和促进者以及评估专家。教育工作者要能采用基于技术的工具,如数字学习资源和课件,并参与在线讨论和协作创作。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好准备,以应对技术的迅速变化及其对教学的影响。教师角色的演变涉及他们对教学媒介的选择,这种转变对整个机构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教育者的角色被新的方法、媒体工具所改变,学生报名参加在线课程的积极性增强,这也标志着传统教学向虚拟教学的转变。除了改变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师还应该与学生有更多的联系。

四、高等教育领域教育技术的重要技术发展

新媒体联盟2018年高教版报告所追踪的主要技术有七类。它们分别是:(1)消费者技术。是指为娱乐和专业目的而创建的工具,尽管它们可以作为学习辅助工具使用,但这些技术进入机构,多被用于其他方面,如无人机、机器人等。(2)数字化战略。它不是技术,是在课堂内外使用设备和软件来丰富教学和学习的方式,有效的数字战略可用于正规和非正规学习,如游戏、创客空间等。(3)使能技术。是指那些有可能改变我们对设备和工具的期望的技术,它扩展了工具的范围,使其更实用,如情感计算、分析技术、语言转换、手机宽带等。(4)互联网技术。包括技术和基础设施,这些技术和基础设施有助于使网络交互的基础技术更加透明,更易于使用,如物联网、区块链、文献计量学与引文技术。(5)学习技术。包括为教育部门开发的工具和资源,以及可能与其他目的相适应的工具的设计选择,这些工具与其应用于学习的策略相匹配,如自适应学习技术、微学习技术、移动学习等。(6)社交媒体技术。目前已在社会的各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被提升到单独的类别,它们快速发展,新的想法、工具和成果正不断出现,如众包、在线身份、社交网络等。(7)可视化技术。涵盖从简单图表到复杂形式的可视化数据分析的各个领域,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工具和流程集群,用于挖掘大型数据集,探索动态流程,如3D打印、混合现实、视频墙、虚拟世界。

项目专家组选出了六项重要技术,根据时间分为三个类别:近期技术(预计将在1年或更短时间内实现广泛采用的技术)、中期技术(需要2—3年的中期发展实现广泛采用的技术)和远期技术(预计将在4—5年内进入教育主流的技术)。近期技术有分析技术、创客空间;中期技术有自适应学习技术、人工智能;远期技术有混合现实、机器人。下面将讨论2018年专家组强调的高等教育领域的六项重大技术发展,这六项技术有可能促进高等教育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制定渐进式教学法和学习策略、组织教师的工作及内容的安排和提供方面将产生重要影响。

(一)分析技术

分析技术是指将数据转化为信息的工具和程序,是学习测量的基石。Gartner(加特纳)将分析的力量描述为预测性(将会发生什么)和规范性(我们将如何实现)。了解如何使用新的数据工具,培养分析技能(包括数据素养、计算思维等),对教师和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利用分析技术的优势是实现优化学习的关键,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指导和改进他们的学习,让学生发现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并能够实时制定他们的学习计划。并且,它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分析驱动的深层学习方法等问题,解决数据隐私问题,并报告人性化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支持的实践情况。其中,学习分析员的出现就是分析技术的应用之一,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教学。分析技术还可以对非正式学习中学生的参与度进行分析,有效推动非正式学习。

(二)创客空间

重新强调切合实际的创新和发明,使创客空间优先成为学术研究领域的前沿。创客空间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和新手聚集在一起,设计、构建、发明和重新思考各种产品。创客空间可以培养学习者高阶问题解决的能力,如协作、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等。创客空间通常对任何专业的学生开放,服务于一个强大的、高度民主化的研究群体。创客空间可以作为凝聚社区关系的纽带。如华盛顿大学和我国清华大学共同开发的“全球创新交流研究生项目”,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巨大的创客空间中创造一种学习环境,当然创客空间里面配备设施和工具以便于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创客空间对高等教育有直接影响,目前已有一些创客空间项目在高校中得以开展和实施。如吉拉诺社区学院被作为将学生、教师和社区居民聚集在一起来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学习空间。

(三)自适应学习技术

自适应学习是指监控学生进度并使用数据随时调整教学的技术。它能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调整教育内容和活动,增加学生进步的可能性,改善学生的学习成果。机器学习利用这些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可操作的数据。目前一些高校调查发现,智能自适应学习技术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最有前途的举措,适应性课程材料有可能帮助各种各样的学习者。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应用并不局限于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它可以发展到人文学科以及语言学科。自适应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取代成本更高的传统实验室工具包和教科书,为学生节省成本,使大学费用变得更容易负担得起。

(四)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具有增强在线学习、适应学习软件和研究过程的潜力,其方式能够更直观地对学生做出反馈并与学生互动,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烦琐的任务。有报告预测,到2022年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市场增长率将达到43%。其中,中国和印度在推进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各院校正在利用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改进教师的评估,以记录、组织和提供来自学生的详细反馈。人工智能是实现当今领先的教学趋势(如个性化学习)的有用工具,同时也包含了各种基于技术的解决方案,如机器學习和开放教育资源。人工智能也在改变学生、教师与学习材料的互动方式,其在高等教育中已有了一些实践案例,如在医学教育领域开发虚拟病人,但也有大量研究警告人们不要过于依赖人工智能系统。

(五)混合现实

在虚拟现实和物理现实的交叉点上是一个被称为混合现实(MR)的新兴环境,这种混合空间将虚拟技术集成到现实世界中,因此观众常常无法区分虚拟和现实。MR的虚拟方面来自使用配备3D观看技术的设备,这些设备可将数字对象无缝地分层到现实世界中。另一个主要的MR组件是增强现实(AR)的集成,它在3D空间上分层显示信息。MR应用的市场正呈指数级增长,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将翻一番。MR的可承受性促使了高等教育的广泛采用,包括语音激活和协作虚拟体验。学习者在医学、科学、艺术、历史和教师培训等课程中,可以体验传统课堂无法体验的场景。混合现实在多个教育环节得到了应用,可以获得真实世界中难以经历的体验,而3D建模使混合现实更好发展。

(六)机器人

机器人技术是指设计和应用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自动化机器。机器人技术融入日常生活正成为一种流行,到2020年,全球机器人数量预计将增加一倍,达到400万,这一转变预计将重塑全球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形态。在高等教育领域,机器人项目的重点是解决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包括推进高水平的外科医学、减轻严重的劳动力失衡、大规模个性化学习以及扩大以往因残疾或地理原因而受到限制的现场体验。高等教育面临着一个重大挑战:为学生在工作中的成功做好准备。随着工作岗位的流失,教育机构必须重新评估教学方法及其提供的课程。而机器人为整合现有课程和促进学生成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如创客空间的发展和应用。一些必要的变化将要求高等教育在设备和项目上进行投资,为学生能够直接使用机器人技术,甚至发明新的技术做准备。

五、对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综上所述,该报告详细阐述了高等教育领域未来所采用的六项重大技术,以及六个主要趋势和面临的六个重大挑战。技术的发展让教育方式越来越智能化,该报告对高等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作用。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因此,该地平线报告将对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重新定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跨机构和跨部门合作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要“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因此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重新定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可以通过设计新的学位课程,降低成本,创建替代证书,开发新的教学方法等方式来促进学生创新。重新思考教育者的角色,由传授者变为指导者,由讲授式学习转向参与式学习,以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各种新技术,如机器人和混合现实等的出现和运用也为创新文化提供了便利条件,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从而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通过跨机构和跨部门合作,根据企业的经验,将教育内容与教育市场联系起来,培养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需求。并且,跨机构在共享资源、促进资源更好利用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学习成本。高校可以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在大量的产学研合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逐步形成了政府-高校-企业协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指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以高校或科研院所为技术供给方,分担技术创新不同阶段所需的资源投入,联合进行技术创新[3]。并且,实践证明,这种产学研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推动高校与地方的产学研合作及企业的技术创新。

(二)扩大教育资源的开放性,实现网络学习空间全覆盖,促进教育公平和数字公平

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已经成为一个日趋流行的国际现象,也是高等教育机构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实现教育革新的战略选择。《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 “拓展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开放资源汇聚共享,打破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传统壁垒”[4]。这为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政策支持,高校可以合作建立开放教育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开放教育资源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还可以降低学习的成本。但随着MOOC等教育模式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出现,如何确保开放资源的质量也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建设应用是助推教育信息化2.0落地,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5]。因此,创建“人人通”的网络学习空间尤为重要。它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数字鸿沟,促进数字公平。扩大教育资源的开放性可以使不同学习者使用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也有助于残疾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要加强数字教育投入,创建个性化学习的网络空间,提供多元化教与学模式,以推动数字公平,进而促进教育公平[6]。

(三)混合应用多种教育模式,转向跨学科研究

随着MOOC、翻转课堂等新型教育模式的发展,传统教育正受到猛烈冲击。新型教育模式具有自身的一些优点,如方便灵活、跨越时间和空间、提供更多学习机会等,这对传统高校教育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传统教育模式也有其独特优点,如能系统传授知识、让学生享受校园文化熏陶等,这些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此,要从单一的教育模式走向混合应用多种教育模式,使多种教育模式之间互相补充,有效推进教和学。高校要运用多种教育模式,将混合式学习模式推广到每门课程当中,使其成为教学的常态。但是如何实现多种教育模式的融合,教师如何合理进行教学设计等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當今世界科学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跨越学科边界,由单一学科研究转向跨学科研究是未来的一种走向。因为跨学科研究可以有效减小不同教育学科知识的分裂,实现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核心素养的实现。STEM教育为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契机,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跨学科不是学科之间的简单整合,而是进行深度融合。跨学科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培养学生胜任未来工作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就业机会。高等教育研究应尽快实现由多学科研究向跨学科研究的转向,并以此方法论推动学科建设发生根本性突破[7]。

(四)利用优化个性化学习的多元技术,关注测量学习,促进个性化学习

该报告所选出的六项关键技术,都与高等教育中的教学、学习和创造性探究有一定相关性,这些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人机交互方式等,进而促进个性化学习。在教学中使用多元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维持更高的学习动机,产生更愉悦的学习体验。设计基于技术的学习活动,将技术整合到教学设计中,实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字素养,能有效设计基于技术和资源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引导者。

目前大数据迅速发展,学习测量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的影响越来越大。学习分析、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都是在学习测量的基础上来实现,学习测量是数据测量及评价的重要环节。学习测量注重学习过程中数据的收集,是进行科学化、精准化学习分析的基础,它关系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8]。对学生进行学习测量是非常有必要的,高校可以通过成绩单来展示学生的成就,如考试成绩、学术成就、研究成果等,以记录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EB/OL].(2012-03-13) [2018-11-27].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203/t20120313_133322.html.

[3]冯叶成,刘嘉,张虎.政府-高校-企业协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清华大学与淮安市产学研合作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2):67-70.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8-04-18)[2018-11-27].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5]谢幼如,邱艺,罗胜涛,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应用新范式:知识生成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8,(9):1-6.

[6][8]李新房,李静,刘名卓.新兴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发展趋势与挑战研究:《2017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解读与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7,(4):3-11.

[7]汤晓蒙,刘晖.从“多学科”研究走向“跨学科”研究:高等教育学科的方法论转向[J].教育研究,2014,(12):24-29.

Intelligence Education Powered by Technology

—Interpretation and Implications of NMC Horizon Report (2018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

LAN Guoshuai1, 2, 3,GUO Qian1

(1.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Henan University,Kaifeng,Henan,China 475004; 2.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in Henan Province,Kaifeng,Henan,China 475004; 3.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Henan University,Kaifeng,Henan,China 475004)

Key words: Horizon Report(2018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higher education;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measuring learning;digital literacy;digital equity;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生物科学和生命科学范文第6篇

岗位研究作为企业劳动人事治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虽然与企业劳动人事治理学一致,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现代企业劳动人事治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企业劳动过程及其组织中,人与物、人与事、人与人、人与组织的相互关系。它的基本任务是:在深入研究和探索企业劳动过程中人与物、人与事、人与人、人与组织的相互关系,把握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为劳动组织的科学化,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岗位研究的对象是企业中需要由人来承担的劳动岗位。岗位是指企业赋予每个职工的职务、工作任务以及所担负的责任和权限。岗位是职工职务、工作任务和责任、权限的统一。岗位是以“事”为中心,将工作任务、责任分派给每个职工。因此,岗位可能由职工长期或短期专任、兼任,也可能出现空缺。岗位研究所考察的岗位,涉及的范围很广,既包括企业中的生产岗位、服务岗位,也包括技术岗位、治理岗位,以及中上层领导岗位。岗位研究的中心任务是为企业劳动人事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人事适宜,人称其职,人尽其才”。

二、岗位研究的基本原则

为了提高岗位研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靠性,在组织实施中应注重遵守以下原则:

(一)系统原则

所谓系统,就是由若干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要素所组成的,处于一定环境条件中,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其中各个要素可以是单个事物,也可以是一组事物构成的小系统。每一个系统又可成为一个更大规模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人类社会是一个大系统,它是由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相互依存又相互区别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大系统中又包含许多中系统、小系统和更小系统。一个组织、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岗位就是一个系统。它们是由这一组织、单位或岗位独立承担的各种各样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任务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一个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1.整体性。系统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集合,而是各个要素按照同一目的,根据一定的规则活动的集合体,而是各个要素按照同一目的,根据一定的规则活动的集合体,它要以整体观念来协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使系统的功能达到最优化。

2.目的性。系统都具有某种特定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系统,总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存在,没有目的性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系统。决定一个系统并区别于其他系统的标志,是他们的基本目的不同。

3.相关性。在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具有某种相互依靠的特定关系,形成一定的结构秩序和运动规律。

4.环境适应性。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都是有规律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系统必然要与环境产生某种交换(物质、精神、能量、信息等方面)。因此,人们要研究系统为适应环境变化而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从系统的具体形态来看,它表现为:(1)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2)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前者是以矿物、生物、机械、能量等实体构成的系统,后者则是由概念、原理、原则、制度、程序等观念所构成的系统。现实生活中的系统往往是两者的结合。(3)动态系统与静态系统。 (4)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

任何一个完善的组织、单位都是一个相互独立的系统。因此,在岗位研究中,应从系统论出发,将每个岗位放在组织系统中,从总体上和相互联系上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

(二)能级原则

能级是指组织机构中各个岗位功能的等级,也就是岗位在组织机构这个“治理场”中所具有的能量等级。一个岗位能级的大小,是由它在组织中的工作性质、繁简难易、责任大小、任务轻重等因素决定的。功能大的岗位,其能级就高;反之,就低。一般来说,在一个组织、单位中,岗位能级从高到低,可区分为四大层次:决策层、治理层、执行层和操作层,并呈上小下大的梯形分布状况。

(三)标准化原则

标准化是现代企业劳动人事治理的基础,也是有效地推行各项治理的重要手段。现代化企业,不仅要实现产品设计、工艺、质量、销售等项生产活动中的标准化,还要促进企业治理的标准化。企业治理的标准化,就是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统一的各种治理事项,制定成标准或标准性质的技术文件并加以贯彻实施的活动。标准化表现为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岗位研究的标准化表现为岗位分析、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因素、指标的标准化,岗位研究各项成果——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事文件的标准化。

(四)优化原则

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使系统的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优化的原则不但要体现在岗位研究的各项工作环节上,还要反映在岗位研究的具体方法、步骤上。例如,在一个组织系统中,为了实现其总目标和总功能,必须设置一定数目的岗位,而岗位设置的决策应体现优化原则,即以最低数量岗位设置,谋求总体的高效率化,确保系统目标的实现。再如,岗位评价方法很多,在具体实施中到底采用哪种方法,这就需要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优选优化。

三、岗位研究的方法

任何一项专项研究都需要有正确的科学方法,岗位研究的方法取决于它的研究对象、内容、任务和目的。虽然任何科学研究都需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并不能替代专业研究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

在岗位研究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一)调查研究的方法

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步骤地去考察某一现象总体,收集必要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各种因素及相互关系,以把握现象的性质、特征以及运动规律性。它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调查研究方法的适应范围很广泛,调查方式多种多样,如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个案调查,等等。一般常用的调查方法有:参与法、观测法、问卷法、访问法、通讯(信)法,等等。

(二)数量分析的方法

运用现代数学、统计学等数量方法,对经济进行数量分析,从而判定经济过程和各种因素属性的数值(或数量)关系的一种方法。在岗位分析与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模糊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以及社会经济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岗位进行量的分析。不过,应当指出,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只有对事物的质作出准确的分析,才能进行量的精确分析。质的分析是要判定经济现象和过程所具有的各种因素、属性。采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并不排斥质的分析方法,量的分析是质的分析的延伸,只有在质的分析基础上进行量的分析,才能加深对质的熟悉。

(三)心理学的方法

由于岗位研究与工业心理学及其分支劳动人事心理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运专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对岗位进行分析、评定时,也需要采专心理学的一些方法。例如,(1)测验法。它是通过测验(考试、测试)来测量受试者的智力水平以及个性特征差异的方法。心理测验包括能力测验、成绩测量、品格测验等类别。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器械、实物;另一种是使用文字或图形等。(2)观察法。包括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它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来考察心理现象,把握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规律。有效的观察,除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还需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目的,有关被观察对象的知识,对客观事物分析判定、综合的能力,以及记录、整理材料的正确方法。(3)评定量表法。即采用不同量表方式进行心理测量、评定的方法。具体有四种量表方式:①称名量表,亦称类别量表,以测量类别记分。②顺序量表。这种量表既没有相等单位,又没有绝对零,只要求在若干项目中按一定标准排列出等级次序。③等距量表。该表测量水平高,采用相等单位但没有绝对零。它以间距相等的记分点对心理特征作出测量,常见的是五点或七点量表。④等比量表。该量表除含有上述三种量表的特征外,还有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绝对零点。该表的测量水平最高。

(四)其他科学的方法

上一篇:少先队工作总结小学范文下一篇:实习鉴定表自我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