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品德论文范文

2023-09-16

中学思想品德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许多中学生缺乏知恩、感恩、报恩的意识,甚至完全丧失感恩之心,由此引发的不良后果令人担忧。对关爱受之坦然不思回报,一旦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以自己的非常举动威胁父母;对待师长、同学、周围人的帮助不思感恩,唯我独尊。这些都是严重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鉴于以上情况,现就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浅谈一些做法。

关键词:感恩教育;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一、教师必须做好“感恩”的榜样

感恩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因素,还要联系社会实践,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同时也要求教师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对中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仅仅从书本上学到,而必须从周围的环境中去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好“感恩”榜样,不断地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二、感恩教育要融入日常教学中

感恩意识不是天生的,作为教育者,要将其有机地融入日常教学中,发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内容。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通过该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公民与个人品德、公民权利与义务等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营造出一种感恩教育的氛围。

1.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感恩自己的父母,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我在教“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课《走进父母》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知道父母养育他们的艰辛,我在课堂上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回忆一下父母爱护、养育自己的事例吗?”有的学生说,记得一天晚上我生病,爸爸立即送我上医院,而且照顾我一夜都没睡;有的学生说……有很多学生都发言了,这让我感到很欣慰。接着,我又问到:“既然父母为养育我们付出了他们无私的爱,那么我们又应当如何去关爱自己的父母呢?今天老师就布置一次特殊的家庭作业,题目是《我为父母做实事》。”我以为没有多少学生去完成,没有想到我在家访中,有的说,他的孩子第一次给他盛了一碗饭;还有一位母亲告诉我,她的孩子第一次为她打了洗脚水,并且为她洗了脚,有的说……这使我既惊讶又满足,惊讶的是一次特殊的作业有很多人去完成,满足的是我的目的达到了,很多学生通过这次作业懂得了爱父母,孝敬父母,感激父母,以自己的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2.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感恩自己的老师,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我在教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理解老师》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古今中外赞美老师的名言名句以及事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很多赞美教师的句子从学生口中脱口而出。接着,我对学生说,教师常常被人们称为“春蚕”“红烛”,都反映了老师们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他们不仅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有时甚至连自己的生命也献给了学生,如大家熟悉的英雄教师殷学梅就是最好的例子。台下的学生听到这里似乎产生了共鸣,我话锋一转,可是在我们学校有很多同学给老师起绰号、考试作弊、抄袭别人作业、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这些都是老师应得的回报吗?那我们如何报答自己老师的教诲之恩呢?

3.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的关爱,使他们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恩。在教授《承担社会的责任》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因为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都可能受到别人的帮助,社会也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承担起社会的责任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同时结合“两免一补”“土地补偿”等国家的一系列惠民政策,教育学生要感恩祖国、感恩社会。

4.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能感激大自然的赐予之恩。在教授《哭泣的自然》时,我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由于人类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造成今天资源短缺、环境恶化。那么,面对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我国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我们中学生,我们怎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回报大自然呢?学生的回答十分踊跃,有的学生说,我们要从节约一度水、一度电做起,随手关灯,随手关水龙头。有的学生说,我们应该爱护校园的草坪和美丽的鲜花……我接着总结说,大家说得非常好,我们应自觉成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使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激大自然的赐予之恩,我们每个人对大自然都应该怀有感恩之心。

总之,充分利用教科书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 四川省冕宁县泸宁中学)

中学思想品德论文范文第2篇

2011-05-08 08:32:41|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

1.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

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 C )

A.知识水平

B.思维能力

C.思想品德

D.知识能力

2.《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制定的根据是

(

B

)

①党的十六大精神

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③现在使用的教材

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

3.“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指的是思想品德课程的

( D)

A.人文性特点

B.思想性特点

C.综合性特点

D.实践性特点

4.本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包括的三大部分是

( D

) ①成长中的我

我与他人的关系

③学生的学习评价

④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④

5.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是

(

A )

A.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

B.初中学生的独立思考

C.初中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

D.初中学生的道德践行

6.本课程的追求是

(

C )

A.促进学生课内与课外结合

B.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

C.帮助学生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D.引导学生快乐地度过青春期

7.《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设计力求增强课程的

(

A )

A.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B. 针对性、思想性、主动性

C. 主动性、互动性、人文性

D. 实效性、主动性、方向性

8.思想品德课程的“分类目标”包括

(

A )

A.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

B.思想品德教育

C.能力、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D.做负责任的公民

9.坚持

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B)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

C. 社会主义主旋律

D. 党的基本路线

10.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

D )

A.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

B.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C.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D. 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11.下列属于本课程分类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是( A )

①亲近自然,爱护环境,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②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③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④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①②

12.下列属于本课程分类目标中的“能力目标”是

( C )

①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

②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③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④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③④

13.下列属于本课程分类目标中的“知识目标”是

(

B )

①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②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③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④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14.《认识自我》的目标包括

( A

)

① 能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生理变化,认识青春期心理

②学习调节情绪,增强调控自我、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③知道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④ 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5.《自尊自强》的目标包括

(

B )

①体会生命的可贵,热爱生活

②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

③能够分辨是非,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④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16.《交往与沟通》的目标包括

(

D )

①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

②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③ 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③

17.《交往的品德》目标包括

(

A )

①知道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做一个诚实的人

②学会关心、尊重、宽容、理解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

③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④ 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②③

18.《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包含的内容有

(

B )

①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②承担社会责任

③法律与社会秩序

④ 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19.《承担社会责任》的目标包括

(

A )

①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树立公平意识

②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

③理解自己负有的社会责任,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④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④

20.《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的目标包括

(

B )

① 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②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其途径,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

③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认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

④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良好个性品质

A. 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③④

21.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

,坚持

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 A )

A.课程目标

正面教育

B.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正面教育

C.学生的思想状况

说服教育

D.学生的认知水平

启发诱导

22.“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上叙述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

(

B

)

A.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B. 联系生活实际

C.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D.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23.”教师通过与学生各种形式的对话,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的方法是

(

A )

A.谈话法

B.描述性评价

C.观察法

D. 成长记录

24.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遵循原则中的“实践性原则”要求

(B)

A.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课程资源

B.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C.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D.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25.《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建议有

(

A ) ①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②强调联系生活实际

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④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④

26.教材编写要遵循的原则是

( C )

①导向正确内容科学,要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

②体现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过程

③ 呈现方式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有利于学生自学

④以主题模块的方式呈现标准内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

27.思想品德课程评价的目的有

(

A )

①考察教师的教学水平

② 考察学生所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③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④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和提高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8.下列属于“思想品德课程评价原则”的有

( A )

① 既要重视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考察学生是否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

②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③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

④要重视对学生评价的反馈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④

29.课程资源中的“实物资源”包括

(

B

)

①图书馆和阅览室

②实验室和多媒体设备

③自然和人文景观

④ 机关企事业单位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④

30.课程资源中的“人力资源”包括

(

D

)

①学生与家庭成员

②教师

③邻居

④社会人士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

判断正误题:(每小题2分)

1、

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

)

2、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Χ)

3、

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4、

教材内容的编排和呈现,既要符合课程理论的内在逻辑,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遵循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

5、

教材应有足够的开放性,材料的选择既要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又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6、

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教材主题之中。

(

Χ )

7、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

8、

教材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体现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 )

9、

《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和内容标准并非一一对应。( √

)

10、

在教学中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

)

11、

教材所选择的内容应尽量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及学生生活所面临的各种现象和实际问题,发挥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引导作用。(

)

12、

教材内容主要体现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特殊过程。(

Χ

)

13、

教材整合的是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 (

)

14、

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

)

15、

对学生学习评价只客观地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

Χ

)

16、

本课程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只有观察和考试法。(Χ)

17、

建立学生的成长足迹袋是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之一。( √

)

18、

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评价教师的惟一标准。(

Χ

)

19、

为评价教师的教学,要建立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学生、同事、学校领导、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

)

20、

课程资源既包括学校内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学校外的各类教育机构和各种教育渠(√)

21、

文本资源包括图书、报纸、杂志、照片、地图、图表。(

)

22、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的“综合性原则”是指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课程资源。( Χ )

23、

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分类目标。(

)

24、

依据《内容标准》教师可结合本地情况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容。( √

)

25、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只采取终结性评价。( Χ

)

26、

不论对学生采用何种评价方式或方法,评价结果都应反馈给学生。( √ )

27、

主要的课程资源有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和人力资源。( √ )

28、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遵循的原则是思想性原则。(Χ)

29、

渐进性原则是指教学资源的选择利用,教学活动的组织,应随着学生的成长,心理的逐渐成熟和知识、阅历、经验的不断增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30、

教材应选择典型案例,设计开发性情境,激发学生自学的热情。(√)

教学设计: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试题

1、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 针对性)、(实效性) 、(主动性),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特制定本课程标准。

2、在教学中,要坚持以( 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 邓小平理论

)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3、本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考查教师的( 教学水平

)和学生所达到( 学习目标

)的程度,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保证( 课程目标

)的实现,使评价成为促进( 教师教学

)、学生学习和(

品德

)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4、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要建立以( 教师自学

)为主,学生、( 同事

)、学校领导、( 家长

)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建立(以校为本

),以( 教研为主

)为基础的教师教学个案分析、研讨制度,引导教师对自己或同事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与评价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得以( 学生考试成绩

)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

5、新课程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6、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考察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开始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

7、思想品德课程在教学时,第一,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第二,要强调联系(生活)实际;第三,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四,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8、思想品德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遵循(目的性)、(综合性)、(实效性)、(渐进性)、(实践性)原则

9、思想品德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以往“识记”“理解”“运用”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

10、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11、中学思想品德学科主要的课程资源是:(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人力)资源。

12、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13、本课程的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二、单项选择题

14、侯老师在初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开设“法制教学小论坛”,以“宣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为宗旨,由学生自己“搜集一段材料,明确一个观点,构思一篇论文,亮出一个自我,形成一种共识”。最后由学生自己上台演讲。这一教学方法称为( C

) A.情绪调节教学法

B.探究性学习法

C.自主学习教学法

D.合作性学习法

15、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新课程主张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鼓励教师和学生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和利用课程资源。下列选项中,可以成为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有(

D

) ①各类教育软件 ②红色旅游地

③机关、企业、事业单位 ④学生与家庭成员 ⑤自然景观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16、新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与过去比较,突出表现为更加注重对( )

A. 学生思维水平的评价

B.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

C. 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

D.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7、《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制定的根据是 (

B )

①党的十六大精神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③现在使用的教材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

18、“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指的是思想品德课程的 (

D )

A.人文性特点

B.思想性特点

C.综合性特点

D.实践性特点

19、本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包括的三大部分是

(

D )

①成长中的我

②我与他人的关系 ③学生的学习评价

④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④

20、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是 (

A )

A.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

B..初中学生的独立思考

C.初中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

D.初中学生的道德践行

21、本课程的追求是 (

C

)

A.促进学生课内与课外结合

B.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

C.帮助学生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D.引导学生快乐地度过青春期

22、思想品德课程的“分类目标”包括 ( A

)

A.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

B.思想品德教育

C.能力、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D.做负责任的公民

23、坚持 (

B

)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

C. 社会主义主旋律

D. 党的基本路线

24、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

D

)

A.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

B.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C.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D. 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25、下列属于本课程分类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是 ( A )

①亲近自然,爱护环境,乐观向上,意志坚强②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③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④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①②

26、下列属于本课程分类目标中的“能力目标”是 (

C

)

①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②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③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④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③④

27、下列属于本课程分类目标中的“知识目标”是

(

B

)

①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②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③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④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28、《认识自我》的目标包括

(

A

)

① 能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生理变化,认识青春期心理

②学习调节情绪,增强调控自我、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

状态 ③知道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④ 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9、《自尊自强》的目标包括(

B

)

①体会生命的可贵,热爱生活②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

③能够分辨是非,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④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30、《交往与沟通》的目标包括(

D )

①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

②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③

31、《交往的品德》目标包括 (

A

)

①知道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做一个诚实的人②学会关心、尊重、宽容、理解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③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④ 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②③

32、《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包含的内容有 (

B

)

①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②承担社会责任③法律与社会秩序

④ 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33、《承担社会责任》的目标包括 (

A

)

①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树立公平意识

②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

③理解自己负有的社会责任,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④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④

34、《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的目标包括 (

B

)

① 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②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其途径,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

③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认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

④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良好个性品质

A. 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③④

35、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坚持——————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

A

)

A.课程目标

正面教育

B.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正面教育

C.学生的思想状况

说服教育

D.学生的认知水平

启发诱导

36、“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上叙述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

B

)

A.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B. 联系生活实际

C.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D.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37、“教师通过与学生各种形式的对话,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的方法是(

A

)

A.谈话法

B.描述性评价

C.观察法

D. 成长记录

38、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遵循原则中的“实践性原则”要求 (

B

)

A.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课程资源

B.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C.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D.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39、《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建议有 (

A

) ①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②强调联系生活实际

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④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④ 40、教材编写要遵循的原则是

(

C

)

①导向正确内容科学,要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

②体现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过程

③ 呈现方式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有利于学生自学

④以主题模块的方式呈现标准内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

41、思想品德课程评价的目的有 (

A

)

①考察教师的教学水平

② 考察学生所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③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④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和提高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42、下列属于“思想品德课程评价原则”的有

(

A

)

① 既要重视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考察学生是否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②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③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 ④要重视对学生评价的反馈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④

43、课程资源中的“实物资源”包括

(

B

)

①图书馆和阅览室

②实验室和多媒体设备 ③自然和人文景观 ④ 机关企事业单位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④

三、简答题:

44、新课标的理念是什么?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45、新课程倡导的对学生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方法、同伴评价与自我报告、考试

(1)观察

观察法主要是指教师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的依据。 (2) 描述性评语

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和行为等写成评语,评语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

(3)项目评价

按照不同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可以围绕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活动。要求学生收集、组织、解释或表达信息,如提交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等。师生可以就小组成就进行分析,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

(4)谈话

教师通过与学生各种形式的对话,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

(5)成长记录

建立学生的成长足迹袋。记录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主要是进步和成就。以学生的自我记录为主,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

(6)考试

考试方式应灵活多样,如辩论、情景测验等,纸笔测验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避免用终结性的、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来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及思想品德状况做出评价。

46、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应注意些什么?

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把知识性的教学转变为发展性的教学;师生交流互动学生参与教学。

47、人文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特点之一。请回答:人文性的含义是什么?

人文性:这是新课标与旧课标的区别之一。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成长。

48、简要说明中学思想品德课程主要具有哪些特点?

(1)思想性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2)人文性

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3)实践性

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4)综合性

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四、案例分析题

49、2010年10月的一天,我在七年级二班思想品德课《走近青春》一课教学中,当讲到“青春期少男少女们生理上都会发生一些变化”时,突然一位叫刘丽的女生向我告状,说前桌的刘望说她是“非洲人”,接着,听到一阵哄堂大笑,又见刘丽“彭”的一声就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这时,我一脸严肃地站在那10秒钟,待大家意识到“笑错了空当”的时候,我转向刚刚还有笑的刘望同学,发现他满脸通红,如座针毯似的正不知如何是好。我轻声地问道:“真的是你说的吗?”他先还是语无伦次的狡辩道:“别人说她黑,她也没生气啊„„”可后来,看到我微蹙的眉头他不禁低下了头。我后来把目光转向了全体同学“你们说,‘黑’真的让人那么可笑吗?(不是)“她的‘黑’是青春期导致的吗?”(不是,是天生的。)“我希望大家明白,人的黑白美丑是不容我们选择的,可谓是‘自然灾害’。所以我们得接受。这时,我发现刘丽抬头了,她那被泪珠洗刷后的眼睛又多了一份晶莹,而且她的嘴角也露出一丝微笑。于是,我满腹轻松地对大家说:“俗话说‘天灾无情人有情’,对刘望今天的行为大家有何感受呢?”这时很多女同学义愤填膺地说“太伤人自尊了”“给人起外号不道德”也有一些男同学对刘望说:“这次确实是你不对!”只见刘望连连点头,那苦涩的笑简直比哭还难看,还没等我说什么,他就大声地对刘丽说“对不起,请你原谅我!”我正在为他的主动而感到欣慰的时候,就看见一向很爽朗的刘丽对他说:“没事了!”这时,在我耳畔响起了一阵的掌声,于是我很感慨的说“看来,在青春期这个黄金渡口,我们更应该聚焦“心理健康”啊,我可以骄傲地告诉大家,你们已经顺利地渡过了第一个误区------不拿别人的生理开玩笑!这之后的半节课学习效果出奇的好,而且这大半年来我真的发现刘望同学不像以前那样嬉皮笑脸、乱开玩笑了。

请你说说为什么“这之后的半节课学习效果出奇的好,而且这大半年来我真的发现刘望同学不像以前那样嬉皮笑脸、乱开玩笑了。”

答:1,教师充分抓住“给学生起外号”和“告状”这一契机,既要用目光,表情,身姿等语言行为表达对告状人的关切,积极倾听,敏锐的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在不伤及自尊的

基础上,用幽默的语言,间接的方式安慰她开导他,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并给与指导性意见让学生独立的处理问题,使他的需要得到满足,同时帮他明白用“告状”来解决问题,不是最好的方法,要学会宽恕谅解,又要引导“被告”对于别人的批评和意见能正确对待,虚心接受,能全面审视自己,既看到别人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进而认识到礼仪从话中来,话要从心中说,只有从内心尊重学生,才会有和谐的同学关系,并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争执,独立解决矛盾。

2,课堂上的即时升成需要教师的艺术的调控,面对课堂上纷至沓来的升成,教师如果缺乏高超的调控艺术和引领技巧,就会在追求升成的精彩中迷失方向,就会出现课堂失衡现象。把握课堂升成是一门艺术,要做到收放自如,巧妙处理偶发事件,调控得当,高潮迭起,使课堂教学充满魅力,我们必须做好课前的种种努力,精心细致的预设,这样才能使课上的到位,才能应对学生的种种不同。

50、英国一个著名的芭蕾舞童星埃利,只有12岁,不幸由于骨癌准备截肢。手术前,许多人闻讯赶来探望。这个说:“别难过,没准儿出现奇迹,还有机会慢慢站起来呢。”那个说:“你是个坚强的孩子,一定要挺住,我们都在为你祈祷!”埃利一言不发,默默地向所有人微笑致谢。她很想见戴安娜王妃,经过别人转达她的愿望,戴安娜王妃终于在百忙中赶来了。她把埃利搂在怀里说:“好孩子,我知道你一定很伤心,痛痛快快地哭吧,哭够了再说。”埃利一下子泪如泉涌。自从得了病,什么安慰的话都有人说了,就是没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埃利觉得最能体贴理解她的就是这样的话了!

请用教材中的观点分析:为什么埃利觉得最能体贴理解她的就是戴安娜王妃说的“好孩子,我知道你一定很伤心,痛痛快快地哭吧,哭够了再说了”这样的话了呢?

中学思想品德论文范文第3篇

1 不断学习, 巩固和提升专业知识水平

由于的专业的原因, 思想品德教师所涉及的知识有一定局限性。虽然过去系统学习过相当一部分思想品德理论, 随着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不断改变更新, 如果想胜任教学, 思想品德教师就需要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内功, 不断更新、增加专业基础知识,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首先, 应该全面、准确、熟练地理解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材等内容, 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信手拈来。还应该根据教材内容、性质、特点, 进行归纳组合, 加工整理, 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其次, 要有计划地学习历史、经济、哲学和社会等知识, 对于当代中学生所涉及的思想品德文章, 尤其应该进行认真研读, 以便扩大视野, 广征博引, 增加思想品德教学的信息量。最后, 还应该进行一些必要的思想品德研究工作, 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错综复杂的思想品德问题, 应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结论应该符合实际。另外, 教师还应该不断了解思想品德研究的发展动态, 博采众长, 吸收思想品德研究的最新成果, 以便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之中。

2 采取措施, 提高教师个人能力

能否将传统枯燥无味的思想品德课演绎得生动有趣, 更多取决于教师的能力与知识。所以教师要采取各种措施, 不断提高自己以下方面的个人能力:

其一,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能力之一, 这就要求教师要关心和了解国内外新闻, 占有大量的信息, 不断学习更新自我知识结构, 才能溶入时代之中,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其二, 课堂纪律调控能力。由于初中生正处于自我调控能力较差的年龄阶段, 教师在调动学生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 一定要避免“乱堂”现象出现, 让教与学在既和谐又快乐的氛围中进行。

其三, 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思维的体现, 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知识面广、学业水平高的教师如果不善于表达, 其教学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如果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强, 语言生动、幽默, 富于感染力, 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陶冶, 从而喜欢上思想品德课, 学生的参与热情高, 课堂气氛自然就会活跃起来。

3 更新观念,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师要努力做到寓教于乐, 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就得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如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等等, 借助一些有助于讲清教材内容的资料———典型事例、案例、图表、数据等等, 让思想品德课“动”起来, 增强它的趣味性, 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和热情,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笔者在教学方法方面的一些探索:

3.1 运用案例, 虚拟情景

很多时候, 教材讲的只是纯理论的东西。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让乏味的知识生动起来?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更关系到教学效果的问题。如讲到“法定继承”的知识时, 笔者出示了一个案例:哈图与父亲、儿子巴特进山打猎, 遇难。母亲闻汛悲痛而亡, 哈图妻子依玛与哈图弟弟哈桑办完丧事后, 要求继承遗产。经查、父母有遗产两万元, 哈图有三万元。请问:遗产如何分配?然后, 挑选出几名同学分别担任法官、律师的角色, 另外一些人为陪审团成员, 其他的均为旁听者。通过律师的辨解、陈述, 法官的归纳、总结, 尤其是陪审成员的质疑、讨论, 课堂气象一下子就活跃起来, 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自然就深刻了。在这过程中, 老师要注意把握好大局的调控, 必须做大量的课后准备工作, 学生也要先做好预习, 以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如果有条件, 最好是能让学生到当地的司法机关参加旁听庭审的实践活动, 发挥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优势, 以直接、现实、生动、具体、形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 其效果是课堂教学难以取代的, 这样才能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完全“动”起来。

3.2 图文并茂, 问答求知

讲课时, 教师语言必须形象生动, 具有感染力。通过引用和描绘具体生动的材料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 理解抽象理论, 尤其是借助漫画故事。例如, 笔者在讲授关于合作精神方面的内容时, 引用、讲述了一个古老的故事《天堂与地狱》, 漫画图片刚一打出来, 学生一下子就来了精神, 被深深吸引住了。天堂里欢声笑语, 一片快乐景象。大家用长柄勺互喂对方食物, 吃得不亦乐乎。而地狱里的人个个都在挨饿, 尽管他们也有香喷喷的食物, 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勺子, 可是勺柄太长, 无法自己送食物入口。为什么面对同样一锅汤, 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呢?这时可充分发挥启发示教学方式的功能, 让学生在问与答之中体现主体作用, 在交流中认清事物的真相, 真真切切感受到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是学生明白, 当今社会, 既是竞争的社会, 更是合作的社会, 只有懂得与他人合作, 才能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这样, 学生在趣味教学中思考, 在思考中领会, 不仅要学到知识, 更要学会做人, 教学达到了以趣促思, 以思求真的效果。

3.3 图画音乐, 不拘一格

趣味性的教学, 除了借助漫画图片资料外, 也可采用简笔画教学或引用流行歌曲的歌词等等。如讲到人的四种基本情绪———喜、怒、哀、惧。笔者就曾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画这几种表情出来。学生可逗乐了, 什么神情都有, 最后由大家一致推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四种, 这既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 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用流行歌曲的歌词作为引入, 学生就更积极感兴趣了。之前笔者曾用“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作多大贡献,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把子女对父母所委履行的义务以歌词的形式表达出来。当笔者讲到另外一个知识点“改革开放”时, 学生也很配合, 竞然哼起了“我们唱起东方红、改革开放富起来…。”学生们完全投入, 产生共鸣, 当时的讲解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3.4 天文地理, 融会贯通

思想品德课不应该是枯燥的, 它应该是生动有趣的, 它的“动”更体现在与其他科目的互动之上。保护环境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如何讲好这一课呢?笔者灵机一动, 借用生物课的“桑基鱼塘”简示图:桑树为蚕之食料, 蚕粪为鱼之食料, 鱼塘为桑树之肥料, 周而复始, 循环不断。只要其间一环节出差错, 其他场会受牵联。一下子就把生态平衡的问题讲得清清楚楚。由于内容学生在生物课上已学过, 其间就不断有人举手发言, 个个自信心十足, 同时也避免了由老师唱独脚戏的无奈, 可谓一举两得。

摘要:新时期如何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 这与教师的业务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一要不断学习, 巩固和提升专业知识水平;二要采取措施, 努力提高教师个人能力;三要更新观念,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中学思想品德论文范文第4篇

1 巧抓时机

新生入学, 思想认识还存在大片空白, 道德认识水平还有待提高, 思想品德教育要抓住这个时机, 积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认识的教育, 要抓紧灌输“道德营养”。指导他们按时参加体育锻炼, 加强组织纪律性,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协助他们建立公德意识。通过比赛和游戏, 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热情和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以及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品质。

中学生具有爱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 体育教学内容多、广泛, 在活动中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作风, 内在世界状态较易全部地体现出来。如活跃、稳健、沉着、急躁、信心、坚定、胆小懦弱、自尊心极强, 勇敢顽强, 知难而退、不求上进、个人主义、认真负责和敷衍了事, 文明礼貌和蛮不讲理, 做为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实际情况, 掌握学生心理特征, 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

2 为人师表

培养有高尚情操的学生, 首先教师自己要有崇高的品德。师德是学生的指灯, 上行下效是道德模仿的普遍规律。孔子曾说过:“政者, 正也, 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又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 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一心理,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成为学生崇拜的对象。首先做为学生模仿的对象, 要注意自身的形体, 仪表风度美。与人交往要落落大方, 彬彬有礼, 着装要整洁、高雅。心灵美是最本质的美, 要热爱党、忠诚祖国,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刻苦钻研业务, 关心爱护学生, 为培养合格人才而忘我工作。语言和行为是最直接影响学生的因素。老师在任何场所讲话要文明用语, 语气温文尔雅, 态度和蔼亲切, 遵守诺言, 言行一致, 并富有知识性, 趣味性和幽默感。行为要正直、大方、文明、高洁, 使之成为学生崇拜而模仿的典范。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要中规中矩、一投手一举脚都要给学生一个美的感觉, 让学生感到羡慕, 这就能用教师的行为举止感染学生,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热爱学生

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永远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 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 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学习的精神。热爱、关心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师一方面要热爱学生, 深入了解学生, 高度信任和尊重学生;另一方面又要严格要求学生, 坚定不移地要求和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 决不迁就和放任自流。

教师要热爱学生, 关怀、体贴、鼓励学生, 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尤其是对一些基础较差、体质较差的学生, 要多于鼓励、帮助和支持。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 感情沟通, 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师生都应将不良情绪甩到教室、训练场外, 要情绪高昂、精神抖擞地走进课室和训练场馆, 让整堂体育课、训练课沐浴在和煦春风之中。这样, 学生就会感到学得有味, 欲罢不能。

4 利用教材

体育课的教材有它自身的特殊点, 教师要善于抓住机遇, 循循诱导。孔子学生颜回在回忆他的老师时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搏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置不能”。根据特殊教材做具体诱导工作不但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 还要使学生有正确的思想认识, 道德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传授知识、运动技术和培养情感是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在体育教学中, 应当让学生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接受情感教育;做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为此, 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 在制订教学目标的同时,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标, 并在教学过程中, 努力寻找知识与情感的结合部, 让学生弄懂弄通。例如, 通过讲述体育锻炼对人体的益处, 体育竞赛如何为国增光、为国家赢得荣誉等问题时, 要让学生体会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对体育课的情感;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练习,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尊重事实的态度和为赢得荣誉而刻苦训练的决心。

5 规范教学

在身体练习的实践活动中, 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 特定的比赛规则, 游戏的法则, 必须协调的人际关系, 同班同学因体育基础不同而出现的学习效果的即时反应, 学生学习动机、兴趣不同者的不同表现等等这些都是绝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机。

在教学中, 规范性可以培养组织纪律性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体育教学形式多种多样, 活动的空间广阔, 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性和必要的限制性, 就难以控制教学全过程, 如课堂常规、竞赛规则、规程等, 用这些常规、规范, 使课顺利进行。做为一个体育教师必须掌握多种规则, 并且严格地执行, 以培养学生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训练中得到。

6 形式多样

教学形式常采用的如集体练习、分组练习等, 有个人之间, 个人与集体之间, 我们要求在教学训练中, 要互相帮助, 尊重对方, 虚心向对方学习, 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相适应的上进、好学、友爱的观念, 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使学生思想水平进一步地得到发展和提高。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 人们的思想观念跟着发生变化, 有积极的, 也有消极的。其消极影响表现为;经济利益挂帅, 集体意识淡化, 奉献与索取位置颠倒, 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失衡等等。

因此, 面对新世纪, 要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才, 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大力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面向新世纪, 学校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开拓型人才, 以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根据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 对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作重新思考, 提出了新的任务与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中学思想品德论文范文第5篇

1社会大课堂是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广阔舞台

社会大课堂要素主要指:新时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典型的人物和事件;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国家和地方制定、颁布的新政策、新法规、新规定;科学技术领域的新发材料、新发现等。这些要素既是思想政治教材的补充,又是思想政治理论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点。为使学生准确把握这些要素,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进行采访和社会调查,也可以把先进人物请进来做报告,搞专题讨论等。平时政治课教师还应经常组织学生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新闻,对学生进行时政教育。还应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科普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

2课堂教学改革,是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石

社会大课堂虽然“广袤无边”,具有趣味 性、灵活性 、生动性,但课堂教学仍然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知识面的拓展、认识水平的提高、思辨能力的形成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因此,要想达成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必须要下大决心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所谓要下大决心,一是指改革的难度大,如果惯用的教学形式日复一日地进行着,堂堂课都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不容易的;二是构成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双方都处在动态之中,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是不存在的;三是教学方法涉及的方面很多,需要从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形势发展的特点出发,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单就学生的实际还包括知识结构、知识水平、思想和心理特点等诸多方面, 其中学生的心理实际又包括情感、意志、兴趣等。因此,小课堂教学改革实际上就是一个小的系统工程,要下大力气进行研究。

3教师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决定性要素

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角是教师。只要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那么,教师的创造性就会不断激活,新的教学方法也就会得到研发、推广和运用。现阶段思想品德课教学虽然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不能忽视。具体来说还应做好以下几点:

3.1 正 视困难 ,抢抓机遇

目前思想品德课遇到了一些困难。面对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面对众多观念的更新,学生对课本理论和现实的差距会产生诸多疑虑和费解; 以多种形式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思想领域泛滥;有些领导对思想教育不重视,抓物质文明建设这一手硬,抓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软;有些学校的校长重视智育,较视德育,思想品德课受到冷落,学生学、教师教的兴趣受到影响。我们必须承认这客观存在的严峻现实。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学生思想困惑、矛盾,说明学生对国际、国内大事还是非常关心的,而且正在思考,只不过对很多问题的是非、美丑、好坏、正确与错误还分辨不清。这正是思想品德课的机遇。说它是机遇,理由有二:一是学生渴望获得答案的情感需求,正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动力因素,如果学生心已“死”,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二是学生不迷信、不盲从的心理特点,逼着我们改变过去脱离学生实际,往学生脑子里注入条条的教学方法,这又是改革教学方法的大好机会。

3.2 既要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 ,又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

要想始终使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沿着正确轨道有效运行,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严格要求自己,把政治教师这个职业当成事业来追求和进取。既要研究思想政治领域出现的新观念、新原理、新问题,更要研究教材和时事政治,教师只有纯熟地把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取得实效。此外,政治课教师还应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要设计新颖多变的讲授方法,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深刻地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如果教师在内心深处对所授内容缺乏情感,就不可能去钻研“教师用什么方法教、学生用什么方法学”这些问题。此外,教师还应表现出完成教育任务的坚定性,以影响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相信自己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学好。其它如兴趣因素、能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好思想品德课。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应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教学方法改革成为“有源之水”。

3.3 借鉴传统教法的优势 ,增 强创新意识 ,推陈出新

对于长年从事教学工作的老教师来说, 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教学经验是很可贵的。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是很自然的。但是,时代在发展,学生在变化,教材在更新,某些老经验已不适合新的要求,这也是客观的。教师要辩证地认识这种变化,不断地增强改革意识,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课改,努力探索新理念、新模式、新思路。

4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自主发展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目标

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改革既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知识传授,更是为了觉悟的提高、思想的升华、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不能只关注教材,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学生的心理、学生的情感、学生的生活。而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我发展、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具有时代性、多样性和可变性,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进行影响要素分析可以保证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正确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学思想品德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针对农村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阳光评价”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提出了阳光评价内涵在思想品德课堂的学情,介绍了“阳光评价”的内涵。结合这些内容,阐述了阳光评价动力推动思想品德课堂效率提升,其内容有:课程实施标准,双向多维反馈评价模式,动力源体现等。此外,还分析了阳光评价的细化分析与个体操作体系,其中包括:评价注重差异,评价扬长避短等内容。希望通过这些内容的分析,为农村思想品德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农村思想品德 阳光评价 课堂效率

“阳光评价”属于一种积极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课堂上的各种阳光点,将其当作评价的理由。主要反映出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标准差异化等不同特点,评价标准有学生掌握知识情况,也有学生情感态度情况。在评价过程中,具有实际生活性,评价的场景有课堂生活中真实层面的东西,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进行充分考虑,在评价方法上主要是围绕学生进行的,充分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一、阳光评价内涵在思想品德课堂的学情

在农村思想品德课堂上“阳光评价”是积极评价,阳光评价属于多元化的,在评价过程中相对全面化,在评价标准上存在着差异,此外评价结果是多彩的。和普通评价不同,阳光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主要是围绕学生进行的,并且充分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评价较为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生的心理情况等。

通过评价,为其提供直接和学习有关的详细描述信息,让学生全面的参与到表现性评价当中,帮助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充分理解。在农村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共同解释资料,为学生制定相应标准,并对评价的进展进行详细描述,收集评价结果。在评价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认真观察,找出学生存在的优点,引导学生得到自身的发展,从而使思想品德课堂效率得到提升。

二、阳光评价动力推动思想品德课堂效率提升

1.课程实施标准

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另一方面,要做到精炼清晰。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思想品德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评价过程中,避免对学生进行单纯的肯定或者单纯的否定,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学会区分是非曲直[1]。教师语言精练,在评价过程中,适当的重复重点语言。

2. 双向多维反馈评价模式

教师对农村思想品德课堂进行阳光评价过程中,摆脱枯燥的评价方式,并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对学生实施双向评价,不是单一的夸奖,也不单纯的批评。教师给学生对评价进行反馈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发言权,针对教师对其的评价阐述自己的想法,要帮助学生从评价语言中得到启发。

3.动力源体现

评价并不單纯的让学生对自身能力进行了解,同时也起着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农村思想品德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在对缺点进行适当点评的基础上,突出评说学生优点。学生被评价后,对思想品德的学习信心倍增,从而积极主动的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教师评价要注意场合,在适当的场合对学生给予赞许,促使学生内心获得足够快乐,进一步进行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的学习[2]。

三、阳光评价的细化分析与个体操作体系

1.评价注重差异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但不同学生又存在着差异。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教师结合学生已有认知、行为能力以及情感等三个方面因素,进行思想品德的评估,制定因材施教具体教学方案。

例如学习“我与父母交朋友”相关内容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但是班级内存在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可能在这一认知上较弱。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学生进行家庭调查,充分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将教育教学和学生家庭情况相互结合,对这些学生做出针对性评价。

2.评价扬长避短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评价过程中,主要注重对孩子扬长避短,促使课堂评价发挥出积极作用。

例如,在学习有关诚信相关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总结人生道理,对学生进行激励,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教师对不同学生特点进行详细研究,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在评价过程中主要从其优点入手,利用积极心理学,利用评价指引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3]。

3.评价凸显素质

对农村思想品德课堂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人格,争做合格公民。在评价过程中,要适当渗透基本国情的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国家情怀。同时,评价过程中重点对学生进行全力和义务方面的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法制意识。

四、阳光评价权重体系扩展实施

对农村思想政治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作为主导。课堂教学着力围绕“教学理念、创新意识、教学素养、教学艺术、学习资源”权重维度展开。

如,对学生带来影响的属于阳光评价的主要因素,站在评价的多元维度上分析,可以将阳光评价分为以下几种:小组合作;活动参与;时事述评等。在评价过程中,要大力发挥反馈作用,关注学生未来成长,无论是描述型评价还是“成长记录”均注重学生的品行。

五、结束语

近几年,对农村思想品德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加上不断实践和总结,对课堂教育行为进行观察,认为对思想品德课堂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其方法相对单一、重视结果的评价,忽略了过程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积极运用阳光评价方式,对课堂评价机制进行积极创新,找出一种相对有效合理的评价措施,促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对评价做出反馈,促使思想品德生命课堂教育的实际功效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明富. 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充满阳光[A]. 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4年教育探索与实践学术论文集[C].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4:2.

[2]文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3]齐佩芳,邹连方. 真实——思想品德课堂的生命[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01:74-76.

基金项目:

1.广州市增城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阳光评价背景下农村初中“参与型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编号:ZC201556)的研究成果

2.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阳光评价背景下农村初中“参与型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编号:1201562800)的研究成果

上一篇:初中数学竞赛论文范文下一篇:毕业设计旅游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