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专业论文范文

2023-09-16

机电一体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当中,要想保证相关的设备能够进行正常的运行,运用良好的接口技术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机电一体化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项科学技术的进步,机电一体化的接口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这对于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效率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对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运用进行简单研究。

关键词:接口技术;机电一体化;运用;研究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各项科学技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机电一体化也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接口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于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就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

1.接口类型与接口连接方式简述

所谓的机电一体化是指采用特殊的连接方式,将机械设备的工作与相关的电子系统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有效的提高机械系统的工作性能,而要实现这种有效的连接,就需要采用合理的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的组建过程中,所选择的接口技术是否合理,对于整个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行具有重大的影响。

工作原理、应用范围不同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所采用的接口技术是各不相同的,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建过程中,根据实际所需,选用合适的接口技术,从整体上来看,可以将接口技术分为人机接口与机电接口两类。人际接口指的是工作人员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这种接口能够将工作人员所发出的指令,通过计算机编码形成有效的信息数据,并通过相关的接口在各个子系统之间完成相关指令的传递,实现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机电接口指的是传感器与执行机构驱动系统的接口,它可以进行模拟信息的输入、输出,并能够提供保障机电一体化系统正常工作的平稳电流。

2.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

2.1.接口技术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接口技术是随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其主要的作用是对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各个组件、设备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在工作中发挥良好的性能,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促进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的信息、数据的转换与传递,使机电一体化系统发挥出更好的性能,这极大的促进了机电一体化系统向模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对于生产生活效率的提高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2.2.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

对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2.1.应用接口技术连接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该应用中,接口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充当开关通道的作用,通过接口技术将各个子系统连接起来进行智能化的控制,能够有效的实现各子系统中的数据的传递与转换,通过运用接口技术,工作人员能够执行相关的操作,为整个系统提供连续、稳定的电流,从而使整个机电一体化系统在电子系统的控制下进行正常的工作。

2.2.2.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人机接口实现整个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实时控制,在人机接口中,又有输入接口与输出接口的区别,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输入接口输入相关的控制指令,系统就能够按照需要将指令编码成机电设备能够识别的信息数据,并通过相关的输出接口传递给各个受控子系统,从而完成工作人员对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控制,并且,通过运用接口技术,能够有效的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远程控制。

2.2.3.接口技术的应用对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输出信号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传统的接口技术由于存在一些技术缺陷,使得信号的传输质量并不是很好,随着接口技术研究的深入,接口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有效的改善了信息的传输质量,并且通过人机接口,工作人员能够方便的进行相关参数的调整,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运行过程的实时监控。

2.3.接口技术应用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随着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进步,接口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使用接口技术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如:

2.3.1.工作人員在采用接口技术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的接口连接时,要注意接口的选型,所选择的接口设备及技术必须要能够与机电设备的性能参数向匹配,必须要在保证机电一体化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满足相关的系统性能要求,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在进行接口设备及技术的选择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2.3.2.接口的安装过程中,要对接口的使用性能进行调试,以保证接口的可靠性、合理性,当工作人员对相关的接口进行安装之后,首要的工作就是要进行接口的智能调试及系统的智能调试,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予以处理,保证系统能够在后续的工作中进行安全、可靠的运行。

2.3.3.人机接口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最常见的接口,这种接口在实际的应用中,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有效的调节的,因此,工作人员在选择人机接口的过程中,要综合的考虑实际的生产需要,注重接口技术的各项指标的可调性,保证所选择的接口能够根据实际的生产所需,随时的进行调控,以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使接口技术的运用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项技术都在不断的进步,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接口技术的研究也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就对常见的接口类型及接口连接方式进行了简单分析,并简单阐述了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以及接口技术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于机电一体化中的接口技术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宪武.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运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4).

[2]王维君.浅谈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中运用[J].河南科技,2013(1).

作者简介:

黄健(1972.1-)男,重庆市涪陵区,专科,工程师,电力设备(变压器、电机、开关柜制造工艺技术及运行检修研究)。

机电一体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机电一体化

作者简介:彭换新,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高职专科教育教学。王文凯,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课题“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应用本科衔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践研究”(编号:2013JSJG355)的研究成果。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将机械技术、电力电工技术、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软件编程技术等技术有机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专业。由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涉及的内容广泛,因而就业面比较广,就业形势也不错,受到考生及家长的青睐。但是,在高职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只有重视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机电一体化专业健康发展。

一、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党的十七大对教育问题有一系列重要的阐述,其中一条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我国的高职教育随着时代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发展壮大。

高职机电一体化是一个复合型专业,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发现目前机电一体化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在不同的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在不同的系或学院。有些高职院校将机电一体化设置在机械系(学院),有些高职院校将机电一体化设置在电气系(学院)。由于所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等原因,前者往往偏重机械方面的教学,后者往往侧重电气方面的教学。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放置在不同系(学院)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侧重点也不同。由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特点,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过分强调机械方面内容,或者过分强调电气方面内容,都不利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发展建设。如何合理分配各学科内容的比重,是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存在的一大问题。

2.部分课程知识老化、落后。由于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产品日新月异,特别是机电产品正向智能化、柔性化、高精度化、微型化等方向迅速发展。机电设备、机电产品更新速度加快,而许多高职院校在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内容安排上却往往跟不上机电一体化发展的需要。许多高职院校的教材、教学内容多年不变,实验实训设备和实验实训内容也是多年不变。为了应付检查和评估,部分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对课程进行改革,选择合适教材,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如采用情景教学、单元教学等,但只是形式变化,实际上教学、实训实验内容没有变化。有些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虽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但相应的实验实训条件跟不上,效果大打折扣。

3.学科内容度的把握问题。机电一体化是复合型专业,涉及电力电工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多门学科内容,如此多的学科知识要让学生在短短的不到三年时间去掌握,几乎不可能。因此,在课程编排和每个学科内容的设计上,如何把握每门学科的度,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在课程设置和学科内容设计上,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化,让高职生系统掌握多个学科的内容,可能会造成了机械不太懂、电力也不太懂的局面,或者严重偏机或严重偏电,失去了专业应有的特色,达不到培养目标。因此,在学科内容设计上度的把握,是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4.课程教学与实践实训结合的问题。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注重职业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主要通过实验、校内外实训与课堂教学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实验实训,的确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上午职业应用能力,但由于教学资源有限,许多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设备数量种类少且陈旧,不能跟上机电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同时,在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验、实训中,由于实验实训内容单一,师资力量单薄,考核手段不科学,往往多个实训实验内容使用同一套设备。在实训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差,实训实验结果、结论往往存在抄袭现象。

5.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与本科院校不同的是,高职教育更强调教师的双师素质,既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要具有职业背景和职业应用能力。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从以前的中专、中职升格而来,但教师的教学思想、理念还停留在中职阶段。而近年来引进的硕士、博士都是直接从高校毕业,注重学术和理论,缺少在企业工作的经历,与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对教师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虽然理论水平较高,但应用能力却明显不足。这些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队伍素质都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

二、解决对策

笔者结合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的观察和分析,以及上述问题,提出若干措施:

1.由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门复合型专业,主要包括“机”与“电”两方面内容,不管放置在哪个系(学院),都不能过分强调机械方面内容,或者过分强调电气方面内容,否则都不利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发展建设。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根据所处地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协调处理好各个系(学院)之间的教学资源,合理安排各学科内容、“机”与“电”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比重。处理好机械系(学院)与电气系(学院)的关系,协调使用两个系(学院)的教学资源。

2.由于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机电产品日新月异。因此,在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该根据机电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教材、课程内容。例如,许多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PLC教学采用西门子技术,但多年来一直使用S7-200进行教学,而在企业中已大量应用S7-300,400,还有近年来的触摸屏技术都没有体现在教学中。高职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应该根据这些机电技术的新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进入企业后的发展需要。首先对课程进行改革,选择合适的教材,采用新的教学方法,结合实训实验条件进行教学。

3.机电一体化专业作为一门复合型专业,学生不可能在短短时间内系统地掌握多门学科知识。在课程编排、内容设计上,应该根据地域经济的发展和需要,以及本身实验实训条件,合理组织、安排每门学科知识的内容进行教学,满足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对每门学科技术的需要。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对每门技术的掌握程度,应根据专业总体要求和需要进行把握。在教学中,根据具体需要对每门学科进行教学,突出每门学科的应用性进行教学。

4.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应尽量根据教学内容和总体设计要求,加快实验实训设备建设,通过实验、校内外实训与课堂教学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应用能力。除实验实训之外,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如理实一体化教学、校企合作,或者让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的相关科研课题,或者组织专业级别的各种竞赛等方法或方式,将课程内容与实际动手能力结合,提高学生职业应用能力。

5.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应强调教师的双师素质。部分教师应在理论与职业应用能力上进行提升,新引进的教师则应加强职业应用能力。例如,通过企业顶岗培训、顶岗实习及校企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应用能力培训,使其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赵姝明,李喜田.机电一体化专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10(3).

[2]洪小丽,孙涛.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现状及改革思考[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3).

[3]刘凯.谈机电一体化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3,15(5).

[4]李湘伟,等.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综合实训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陕西教育,2008,(2).

[5]吕栋腾.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职业技术,2012,(8).

[6]黄中玉,等.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时空,2011,7(10).

(编辑:易继斌)

机电一体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1 前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指出,毕业设计实践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高职院校的毕业实践教学环节有别于一般专业课程中的实验实训实践教学,在实践内容、实践教学方式、考核方式、评价体系等各方面都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因而如何实施这一实践教学环节,历来是各高职院校研究和探索的重点和难点。

台湾技职教育在毕业设计特别是实务专题制作上颇有建树。2017年,笔者赴台进行为期33天的教学改革学习,深入了解了台北城市科技大学毕业设计(实务专题)的设计及制作过程,观摩了台湾科技大学、正修科技大学等电机工程系的专题成果展;再通过对大陆相关院校的调研,以及根据自身多年从事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的经验,总结目前高职院校毕业教学环节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方法。

2 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存在的不足

以毕业论文取代毕业设计实践环节 毕业论文是为获得学位资格而撰写的学术性较强的研究论文,是衡量可否畢业及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要求在一定的研究方向内选择论题或课题,对相应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论证[1]。针对本科教育的毕业设计(论文)并不适合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环节要求体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沿用本科院校的毕业设计(论文)模式,势必不能达到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环节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以综合性实验报告或说明书作为毕业设计终结材料 有些院校考虑到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理论水平不够,无法完成较高质量的毕业设计,于是索性放弃毕业设计环节,直接让学生提交一份综合性实验报告或说明书作为毕业设计材料。这些综合性实验报告或说明书往往又有教材、网络资料可查阅、参考,于是一部分学生有恃无恐,很少把精力放在毕业设计上,最终提交的材料质量往往让人大失所望。

以下企业实习的实习报告作为毕业设计 以毕业顶岗实习报告代替毕业设计的高职院校也不在少数。通过调研和下企业检查,毕业顶岗实习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很难达到期望的效果和目标。企业鉴于自身经济效益、管理模式以及实习学生能力的考虑,往往让学生从事相对简单,重复性、专业性不高的工作。在毕业顶岗实习还不尽如人意之际,简单地让毕业生全部以实习报告顶替毕业设计,往往导致学生为完成任务而虚构实习内容或网络抄袭相关实习报告。

以实务专题形式开展毕业设计 以实务专题的形式开展毕业设计是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采取的方式。实务专题是借鉴台湾技职院校各学科专业普遍推行的专题制作课程,通过专题制作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整合应用专业知识及综合技能,还能提升团队合作、独立思考、逻辑思维、论文撰写与口头报告等诸多能力[2]。实务专题环节主要包括:根据学生的生活、工作实际情况,收集信息、查阅资料,确定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选题;提交方案的可行性报告、实施计划、耗材清单预算、采购方案、预期成效;按计划开展实务专题制作;提交设计说明书、答辩PPT、视频;展示产品的功能等。

实务专题制作相比于传统的毕业设计(论文)具有一定的优势,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逐渐暴露一些问题。目前实务专题面临的主要瓶颈有选题难度逐年增大、专题工作量差异大、考核标准不统一、教师指导工作量大、资金有限等。

毕业答辩流于形式 通过广泛调研,不少高职院校存在毕业答辩不规范、流于形式,毕业设计通过率百分百甚至没有毕业答辩环节的现象。于是不少学生心存侥幸心理,简单随意应付毕业设计,在学生中产生不良影响。教师对于这样的现象难以遏制,对学生越来越没信心,最终使毕业答辩越来越流于形式,失去应有的作用。

3 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理念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提出,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要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可以采取岗前实践和毕业综合训练等形式,由学校教师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选题,确定训练内容和任务要求;时间应不少于半年;对高职高专学生要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规范管理,加强过程监控,严格考核,采取评阅、答辩、实际操作等形式,检查和验收毕业设计成果。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特殊性,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理念有: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降低理论要求、精选设计内容、加强基础技能训练、突出应用实践”,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素质的培养。

4 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改革

强化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各级管理 毕业设计工作涉及学校培养目标、科研水平、教学管理、教师教学以及学生能力提升等多方面因素,在所有教学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校应建立职责清晰的毕业设计管理体系,明确相关管理机构、系部、教研室及相关人员职责;各系部、教研室应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建立毕业设计管理和实施方案,并上报相关管理机构审批。相关规章制度应包括:选题审批制度;开题报告环节,建立过程考核特别是中期检查制

度;答辩资格审查制度;答辩制度等。

将技能大赛与毕业设计结合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旨在培养和检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安全意识等职业素养[3]。相关高职院校都在机电一体化竞赛仪器设备上做了大量投入,而很多机电一体化竞赛平台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素质上可以发挥非常好的作用。

近年来,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省级、国家级相关的技能竞赛主要有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机械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等。各院校的硬件设备都较为丰富,通过充分利用这些综合性硬件平台,可以为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提供很好的平台。通过多年的摸索,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通过竞赛平台开展毕业设计取得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以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利用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技能竞赛平台开展毕业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作为福建省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基地,拥有多套不同系列自动化生产线平台。为了使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较为系统地应用所学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中,选择基于自动化生产线平台设计与实现的、学生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有:通过调研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自动化生产线相关背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等;学习和掌握亚龙三菱335B自动化生产线平台,涉及PLC技术、传感器技术、气液动技术、变频器技术、组态技术和电机驱动等;根据生产实践案例,设计基于亚龙335B平台的仿真实践系统,自行设计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作目标和控制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细节,并展示系统功能;查阅相关技术手册,整理归纳亚龙335B自动化生产线平台西门子和三菱系列的区别,最后将完成的自動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相关的控制器、变频器等由三菱系统改造为西门子系列;完成毕业设计过程的设计说明书、相关视频、答辩PPT等。

将创新融入毕业设计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并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4]。在国家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越来越重视创新创意的教学与实践。毕业设计作为高职院校完成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应大力提倡创新设计、创新意识,逐渐提升学校整体科技创新能力。首先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时始终贯穿创新性原则;其次是允许老题新做,追求在某些环节、机构、功能上突出变化,不断提升专业专题设计的专业水平、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最后要积极鼓励学生就毕业设计中设计并完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参加相关成果展、创新创业比赛以及申请相关专利等。

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经济型激光雕刻机毕业设计专题为例,该作品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机电创新专题”DIY作品。学生利用数控知识,借鉴3D打印机的相关原理,设计了激光雕刻机的机构、控制电路并编写了控制程序。激光雕刻机设计并实现后,学生利用该作品免费给广大师生在U盘、手机、纪念品等物品上雕刻姓名、图案等,取得很好的影响。该作品参加了2016年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新创业暨两岸教育成果展并荣获一等奖,在学院首届黄炎培杯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申请并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调整毕业设计时间 多数院校将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六学期,难免造成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就业的冲突。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期教学安排以及毕业设计的特点,对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做了调整,主要有:

1)实行导师制,在第四学期初为学生安排毕业设计导师,并于第四学期末完成选题,汇总教研室;

2)第五学期前两周完成开题报告;

3)第五学期期末完成实务制作,并开展中期检查,要求学生在中期检查前完成实物制作并展示作品功能,中期检查成绩占最终成绩的60%;

4)第六学期期末完成实务专题设计说明书、答辩PPT,

参加毕业答辩。

5 毕业设计改革实践成效

首先,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完善了学校、系部的教学管理体系,强化了师生的质量意识。

其次,通过技能竞赛与毕业设计相结合,不仅有效利用了技能竞赛设备平台,也缓解了毕业设计选题难的局面,同时活跃了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的氛围和热情,提升了学校技能竞赛的成绩。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的获奖名单,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获奖数量达57个,位居全国第二名。

再次,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教师科研能力显著提高,学校的科研创新水平得到提升。在毕业设计环节大力提倡科研、创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在相关竞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同时,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丰富了教师的实践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都得到提高。

最后,毕业设计改革提升了学生毕业设计的水平,锻炼、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也提高了企业、社会对学生和学校的认可度。

参考文献

[1]赵艳霞.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分析与改革[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4):104-105.

[2]张丽霞.高职院校实务专题制作的探讨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4(6):136-138.

[3]胡蓉,易晓冬,覃兵.偏离与回归:高职院校技能竞赛审视与优化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6):49-52.

[4]刘冰冰.基于专利视角的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分析[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7(9):29-33.

机电一体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煤矿业发展迅速,煤矿产业已然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煤矿产业快速发展的当下,企业尤其注重相关设施设备的使用性能,以此降低煤矿企業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而电子控制系统状态直接影响煤矿企业相关设备的使用性能。基于此,本文在概述煤矿机电一体化的基础上,分析煤矿机电一体化在煤矿机械生产中的应用,为促进我国煤矿产业的安全、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煤矿机械,应用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煤矿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随着媒体资源的不断开采,传统的开采模式已然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煤矿机电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煤矿工作者劳动强度。近年,我国煤矿产业专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供,尤其在国内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当下,国内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机体一体化技术在国内煤矿产业的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大大促进了我国煤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为工作人员各项人员的达成提供了质量保障。基于此,本文在概述煤矿机电一体化的基础上,分析煤矿机电一体化在煤矿机械生产中的应用,为促进我国煤矿产业的安全、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机电一体化概述

根据调查显示,国内各个地区在煤矿产业的生产过程中,尤其注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做为电子、液压、机械三种结合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其在煤矿机械运行中的应用,确保煤矿机械稳定运行的同时,能够优化煤矿机械性能,展现出较好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更为重要的是,工作人员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煤矿机械的安装、拆卸,提高工作速度,节省时间,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2 机电一体化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

2.1 在综合方面的应用

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煤矿综合开采,采用过电牵引采煤机进行实际开采,并加以处理。根据实际的调查显示,现阶段国内多采用电牵引采煤设备,与液压牵引相比较,电牵引功率更大,尤其是在国内煤矿企业大倾角煤矿开采时,更能体现电牵引采煤机的应用价值。更为重要是,电采煤技术操作更加简单,灵敏度更高,让整个操作过程更加的便捷,使得整个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业的应用更为广泛。

2.2 在煤矿运输中的应用

在实际煤矿企业的日常生产中,为保障煤矿产业的高质量运行,提升运输效率,达到理想的生产目标,企业在进行运矿作业时,机体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提高矿井提升机、运动设备生产效率。与此同时,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优化煤矿机械内部组成,加强了滚筒、驱动之间的衔接,确保了矿井提升机的数字化操作标准,展示出较高的安全性、稳定性。

2.3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技术人员结合专业技术,进行监控系统的开发、优化。机电一体化及时在矿井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确保了系统内数据库之间的有效连接的同时,实现了各监控系统的同步检测,更为重要是,机电一体化的应用,确保特定通信接口处,工作人员的全过程的精准、仔细监管的同时,充分结合软件技术,做好数据的储存、传输、分析、总结,也可以图像方式同时展示多个生产过程,确保了各生产环境的安全、稳定运行。

2.4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科技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煤矿产业的井下支架设备中,给予煤矿产业日常生产极大的安全保障。在实际的煤矿生产过程中,计算机、液压技术的有效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井下支架、模板,也解决了井下顶板碰撞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机电一体化在掘进机械设备中的应用,让掘进机的电气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安全性能更高。

3 机电一体化在煤矿机械中应用的保障措施

3.1 合理选取煤矿设施设备

煤矿设备选取过程,对其质量、价格进行考量时,还需综合考量设备性能,以期充分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作用。其次,需依据煤矿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结合煤矿产业的实际经济状况,充分考虑煤矿产业运行环境、安装条件,以综合多个方面运行条件为前提,尽量降低人力、物力方面的消耗,实现煤矿设备、机械一体化技术的有机结合,为煤矿产业的选择最为合适的设施设备。

3.2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设备安全前,一方面需做好相关设备的安全检查,包括设备质量、设备规格、型号的检查,并严格规范设备安装作业流程,提前绘制设备安装图纸,防止安全隐患,为后期的存档、检查提供依据。除此之外,在设备安装的每个关键点都需要安排专业人员把关,确保机械质量,保障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安全预定的安装计划进行标准安装,以此保证设备的顺利安装及其安装后的高质量运行。

3.3 拟定预案抢修方案

伴随着煤矿机械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融合发展,煤矿机械生产发生故障的概率明显降低,但仍需要提前做好应急预案,防止发生紧急事故后出现混乱,应急预案的拟定,不仅能够确保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而且为煤矿机械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证,避免因准备不足而造成经济、人力损失。

3.4 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机电一体化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日渐高涨,由此对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煤矿企业需要不断引入高层次技术管理人员,加强对管理人员专业培训,注重管理人员能力的提升,拟定严格的考核制度,以此促进管理人员的不断发展。

3.5 实时监控施工流程

在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安全管理意识的基础上,明确相关人员自身职责,做好相关人员的实时监控,保证整个施工流程的顺利完成。另外,煤矿设备场时间处于工作状态,需实时监控,做好周期性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拟定严格的检测、检修、保养计划,将整个生产过程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4 小结

机电一体化的应用促进了煤矿机械的生产、发展,尤其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机体一体化的应用,促进了煤矿机械效率的提高。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而后提出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保证措施,为保证整个煤矿机械的顺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赵康. 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研究[J]. 机械管理开发,2021,36(1):255-256.

机电一体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接口;概念;应用;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加速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在机械工程这一领域中,机电一体化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向机械工业的渗透开始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其对机械工业的产品机构、技术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工业生产已经迈入了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1、机电接口技术的内涵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机械、电子和信息等功能各异的技术融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其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就是接口的设计。但现在对于机电接口技术的研究较少,通过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进行总结和归纳,我们提出了机电接口技术的概念。

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势

2.1 使用性能改善

机电一体化产品大都数都采用数字显示和程序控制,产品上所设置的按钮和手柄数量大幅度减少,自动化程度提高,操作更加方便简单。机电一体化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内部的预制程度,实现电子控制系统自动指挥,重复实现全部动作。现阶段,高级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可通过对被控对象外界环境参數的变化随即寻找最佳的工作程序,实现自动最优化操作。

2.2 调整和维护方便

机电一体化产品在安装和调试的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控制程序改变产品的工作方式,使其适应不同用户对象的需要。这种控制程序的优势在于不用改变产品的任何零件或部位,仅仅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其直接输入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操作系统,就可以使原产品按照更新程序进行运作。另外,对于一些具有存储功能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企业可以预先在系统内安装若干套不同的执行程序,避免在需要时重复安装,系统也可以随时根据工作对象的需要,更换程序自动运作,提高工作效率。机电一体化的自动化监视、检验功能,可以使产品运作过程中出现故障时,设备自己做出反应并按照预设程序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保证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正常工作。

3、机电一体化系统接口(简称机电接口)的功能

机电接口传递和转换信息和能量,并将机电一体化各组成技术的特性融为一体。机电接口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主要在子系统之间或人与机电一体化系统之间建立连接,为信息和能量的输入/输出、传递和转换提供物理通道。软件主要是提供系统信息交互、转换、调整的方法和过程,协调和综合机电一体化组成技术,使各子系统集成并融合为一个整体,实现新的功能。

3.1机电接口的分类

机电接口包括人―机接口、动力接口、智能接口和机―电接口4类。

3.1.1人―机接口

人与机电一体化系统之间的接口,通过此接口,可以监视系统的运行状态,控制其运行过程,即通过人―机接口能够使系统按照人的意志进行工作。人―机接口是双向的,硬件包括输入/输出设备,主要有显示屏、键盘、按钮等。

3.1.2动力接口

动力源连接到驱动系统的接口,为驱动系统提供相应的动力。根据系统所需的动力类型不同如直流电、交流电、气动、液压等,动力接口的形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但动力接口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能够通过较大的功率。

3.1.3智能接口

智能接口主要存在于三处,控制系统到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到传感器、传感器到控制系统。智能接口的应用情况相对比较复杂,但可以得出它的一些共性:智能接口传递和转换各种信息,按照不同技术的要求改变信息形式,使不同的子系统、不同的技术能够集成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系统。通常,智能接口是软件表现出的功能连接。

3.1.4机―电接口

执行机构与驱动系统和传感器之间的接口。将驱动信号转换成执行机构所需的信号,或将执行机构的机械信号转换成传感器所需的信号。

4、运用接口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接口技术是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在运用接口技术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技术人员在运用接口技术将接口连接于各个子系统模块之间,需要注意接口技术是否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匹配,是否能够符合机电一体化产品在性能上的要求,这些都是技术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合理选择、运用接口技术,才能为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性能正常发挥起到基础的作用;任何技术在运用过程中,都需要进行调试,以确保技术运用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靠性。同样,接口技术的运用也需要进行智能调试。一般来说,技术人员在运用接口技术连接各个子系统模块之后,就要及时地进行系统测试与接口的智能调试,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可靠运行,也可以为以后接口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接口在使用过程中,人机接口是比较常见的,它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而进行的人工调整的接口,这种接口是可调的。因此,技术人员运用接口技术必须积极思考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实际生产效能,并注重接口技术的各项指标能够按照要求合理调控,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接口技术。这样的接口技术才能保证机电一体化系统可以按照需要随时进行调控,实现智能化、网络化,提高接口技术的运用效果。

5、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接口技术的发展

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当中,在充满挑战的未来里,机电一体化将成为主导。现阶段,机电一体化紧跟大众的需以及信息技术的相结合已经不可避免。对此,受到机电一体化影响颇多的接口技术,当然也在不断进步。社会需求推动接口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的工作节奏在加快,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机电接口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大众的需求。为了一体化的理论研究和发展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应用,机电接口技术一定要确保能量和信息的转移以及技术的集成。从促进机电一体化发展看,机电接口技术要继续创新发展,机电接口技术的研究、实践已经成为迫切需要,同时,当机电接口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时,应用于机电一体化,一定会促进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更好发展。

6、总结

接口技术是研究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接口问题,使系统中信息和能量的传递和转换更加顺畅,使系统各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系统。接口技术是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接口技术的研究也必然促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就是根据功能要求选择了各部分后所进行的接口设计。接口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性能,以及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接口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 郑刚,张慧慧,费仁元:机电接口技术的内涵和发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04).

[2] 王峰: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探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8,(07).

[3] 徐庆:机电一体化中的接口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9).

[4] 刘宪武.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运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4).

[5] 王维君.浅谈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中运用[J].河南科技,2013(1).

机电一体专业论文范文第6篇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公司】8月7日,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公司年内首期中青年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结业。研修班为期21天,共开设了“视野、动态、趋势”“管理、协同、效益”“领导、技能、发展”“文化、团队、熔炼”等四个模块的培训课程,重点邀请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教授以及知名管理培训专家授课,主要培训对象为成员企业中层及以上管理人才、股份公司总部部门处级管理人员。

【中电投集团公司】8月11日,中电投集团公司首期系统办公室主任综合能力培训班在京举办。集团公司34家二级单位的36名学员参加了为期6天的培训班。本期培训班系公司第一次以专业分类的领导人员综合能力提升班,第一次在培训过程中同步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培训策划按照“专业力、领导力、文化力”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植入高培中心品牌课程和岗位胜任力模型建模任务,着力提升学员专业管理、团队领导和文化熔炼的能力。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8月13日,中国华能集团公司2014年人力资源系统信息应用竞赛在京举办,来自华能系统63家单位的103名选手参加了竞赛。本次竞赛分理论考试和实操上机考试两部分进行,包括组织人事和薪酬社保两个专业模块。经过角逐,淮阴电厂获团体一等奖;白杨河电厂伊颖获组织人事模块个人一等奖;淮阴电厂朱弦获薪酬社保模块个人一等奖。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公司】8月14日,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公司第一届商务管理高级培训班结业。集团股份公司总经济师徐志国强调,本次培训更多的是教会大家思路和方法,具体的知识还需要学员们平时去积累,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综合素质。他希望学员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学习,将所学内容消化,探索商务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创新,加强本单位商务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提升商务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整体效益。

【海南电网公司】8月15日,海南电网公司启动2015年培训评价需求调查。需求调查按两个层面三种类别,即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分专业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技能类进行。组织层面的需求主要由公司本部19个专业部门站在公司战略发展角度考虑,需要本专业序列各层级人员必须具备能力素质和急需培训学习提升而提出的培训需求;个人层面需求是指专业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技能类人员根据自身履职能力、岗位胜任能力和技能等级持证情况需要培训提升和持证而提出需求。

【内蒙古电力公司】8月18日,内蒙古电力公司2014年第一期新提任领导人员培训班开班。来自公司总部及所属单位的42名新提任领导人员将开始为期3周的培训。本期培训班采用全脱产、封闭式培训,培训安排了形势任务、领导力提升、电网运营管理等6个模块的内容。第二期培训班将于10月在北京举办。

【国家电网公司】8月20日,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期领军人才第三阶段集中培训结束。培训以“加强行动实践考察、强化成果共享与领军能力”为目标。培训形式包括案例分享、专业课程、公共课程、新老学员交流和跨专业交流五大部分,强化培训成果的应用与共享。集中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将在跟踪培训阶段融合读书自学、自主课题研究、专业传承、交叉挂职锻炼等多种培养方式,进一步加强领军学员行动实践。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8月22日,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第17届技能大赛(风电运维)落幕,来自公司系统29家风电企业的78名选手参加了比赛。经过角逐,辉腾锡勒公司杜文珍、李威,蒙东分公司吴淘获个人前三名,河北沽源公司荣获团体第一名。大赛还评选出10名“集团公司技术能手”。

【南方电网公司】8月25日,南方电网公司发文要求开展干部网络培训,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发文之日起,培训对象为公司党组管理干部,总部、广州供电局处级干部;第二阶段从10月起,培训对象为公司系统副处级及以上干部。培训方式通过关注订阅号为“南方电网-领导力与南网发展”微信学习平台,完成实名登记后可接收“每周一期、一期四门”的微课程推送,获得平台“学习-微课学习”菜单下所有微课程学习权限,以及学习月刊、学习提醒、学习情况反馈等服务。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8月27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期近期提拔领导干部培训班开班。此次开班式创新方式方法,按照问题导向原则,首先请学员们围绕干部选拔任用、人才培养培训、薪酬考核激励等专题,探讨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和特色做法,提出了把企业党的建设与改革发展、安全生产、质量技术、经营管理一同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从战略引导、业绩导向、国际优先、职业生涯、胜任能力等方面强化企业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用薪酬待遇、发展通道、尊重关注、培训锻炼、团队文化等软硬件环境留住和培养人才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8月28日—29日,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举办2014年六项制度培训班,135人参加培训。本次培训班旨在宣贯集团公司近期出台的有关考核奖励办法、对标管理办法、星级企业考评办法等规章制度,提升相关人员业务能力,确保各项改革制度顺利实施。其中,人资部主要讲解了领导人员考核评价、年薪制与EVA奖励办法、火电企业人力资源“双提升”方面的制度;企管部主要讲解了对标考核和奖励基金方面的制度,安生部主要负责讲解星级企业考评方面的制度。

【国网技术学院】8月28日—29日,在第十届中国企业教育百强年度盛典上,国网技术学院连续第六年荣获“中国企业教育先进单位百强”称号,并首次荣获“中国企业培训示范基地”称号。中国企业教育百强是由22个省市自治区经济贸易(经济)委员会培训处于2005年联合发起的全国性企业教育培训评价活动。每年举办一届,全国5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参与评价,是中国规模最大、政府支持力度最强、参与企业规格最高最权威的企业培训评价活动。

【贵州电网公司】8月28日,贵州电网公司第九届调度运行岗位技能竞赛落幕。竞赛由初赛与决赛两部分组成。初赛中,全省县级供电企业421名调度运行值班员参加统一笔试,各地区供电局选取笔试前3名参加决赛。决赛分理论考试与实操考试两个环节,为保证竞赛的公平性,实操考试环节是在搭建的虚拟电网上进行调度操作与事故处理。决赛中,来自9家地区供电局的27名选手参与了集体和个人项目的角逐。

上一篇:铁路信号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护士毕业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