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成本会计核算范文

2024-02-13

制造企业成本会计核算范文第1篇

一、国有中药制造企业成本问题的相关理论

在不同的领域, 成本的含义是不同的, 如在经济学领域, 成本是被放弃的最高收入, 即管理会计中的机会成本;在会计学领域, 成本分为核算会计中的成本和管理会计中的成本。

(一) 会计核算中的成本概念及特点

会计核算的成本, 广义上包括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 产品成本是特定产品制造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期间费用是难以确指到具体产品中的非制造成本, 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成本核算必须遵循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确认和计量, 由于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确认对当期会计利润的影响很大, 因此在核算中必须准确划分两者的界限。

传统的中药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一般指的是狭义的成本概念即产品制造成本, 其中直接制造成本核算项目分为直接原料、直接包材、直接人工成本;间接制造成本核算项目分为燃料动力、折旧、制造费用。

药品是特殊商品, 事关国家发展大计和人民生命健康, 因此国家对制药企业的生产管控非常严格, 药品生产必须遵循《中国药典》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 它主要规定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药品生产原料的有效成分含量和原料投入量有严格规定, 二是对生产工艺流程有着严格的规定。从这个意义上说, 中药制造企业的产品制造成本属于企业的可控成分,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采购议价能力、生产管理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

(二)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及特点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是指可以用货币来衡量, 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存在多种分类标准, 按照成本习性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按可控性可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按是否与决策相关分为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分类标准。可见管理会计的成本外延比财务会计的成本外延要宽泛很多。

(三) 成本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成本管理可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进行, 在营运过程开始前, 要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和计划;在营运活动进行时, 要对成本进行控制;营运结束后, 要对成本进行核算、分析和考核。可见, 财务成本核算只是成本管理链条中事后管理的一环, 用来反映过去的成本信息, 其他的管理活动都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

二、国有中药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一) 材料成本核算花费时间长, 数据及时性和准确性不高

中成药多为复方药, 产品配方中原材料种类多, 材料成本在产品单位成本中占比超过50%, 如鳖甲煎丸原料包含26种原料 (含自制半成品) , 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企业核算过程是将纸质领料单据集中在月末录入系统用于管理原材料购进、领用、库存, 成本核算是则通过手工方式, 将领料单上每批投料的数量和实际单位成本组合到对应批次的产品中去, 这种方式耗时耗力, 且不能实时反映产品所处生产阶段的成本。当企业生产的品种多, 每个品种的生产批次也多的时候, 手工计算量大, 出错概率较高。

(二) 产品成本失真

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虽然有品种法、分类法、分步法、分批法等诸多方式, 但对于间接制造成本的分配主要是以人工工时或产品产量作为分配标准。中药制造企业的间接制造成本涵括的项目非常多, 有车间管理部门、辅助生产的采购部门、运输部门、设备部门的人工成本, 还有水、电、蒸汽等资源耗费成本和生产用厂房设备的折旧, 然而, 无论这些间接成本性状如何, 无论它们与直接人工是否存在相关性, 在财务成本核算时都采用人工工时作为单一分配标准。实际上, 许多间接费用并不与人工工时存在函数关系, 例如在新建的中药制造企业中占很大比例的折旧费用, 与机器工时的关系更为直接;再如灭菌费用, 只与部分产品的生产存在联系。由于传统的间接成本分配方法中并未考虑基于成本对象的作业动因, 而是全部按统一的分配标准进行分配, 因此很难准确反映成本发生的实际情况, 这样就使产品成本严重失真。

(三) 企业毛利高, 却不能盈利

在国有中药制造企业, 说到成本, 大家不约而同想到的都是“产品制造成本”, 在判断产品盈利性时只看产品销售收入是否覆盖产品制造成本, 实际上, 在医药行业, 学术推广、物流运输、营销人员激励这些营销环节上所发生的资源耗费已经超过了制造成本。这就导致有些企业毛利率很高, 但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却大于100%, 销售越多亏损越大的怪相。

三、国有中药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国有中药制造企业存在上述问题, 并不是偶然的, 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 企业信息化程度低, 员工信息化意识欠缺

很多国有中药企业历史沿革时间长, 老员工多, 一方面固守老的观念, 另一方面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度较差, 有畏难情绪, 有些企业即使购买了ERP管理软件, 但在原料的购、领环节仍然沿用手工纸质的单据不放, 同时还保留手工账本登记存货明细账, 在月末只是“为了财务核算将数据录入财务系统”, 这样的理念和使用方法使信息化工具的优势无法发挥, ERP软件的功能聊胜于无。还有的企业, 早期对企业发展预估不足, 只购买了当时管理急需的ERP管理软件中部分管理模块, 但并没有购买成本核算模块, 因此一直采用手工方式进行核算产品成本。企业包括产品材料成本在内的众多关键性信息都存在及时性和准确性欠缺的问题, 难以满足现代管理需求。

(二) 一直采用传统方式分配间接成本, 而采用现代成本核算方式具有操作难度

现代成本核算方式有多种, 如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目标成等, 从外因来看作为央企上市公司控股企业, 会计核算方式的重大调整需要诸多审批和报备, 程序较为复杂;从内因看, 上述方法尤其是后两种方法的选用, 都需要企业已经具有较高管理水平, 需要组建跨职能团队, 形成跨职能合作, 具有各类所需要的人才, 对于国有中药制造企业来说, 存在操作上的难度。

(三) 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企业经营环境早已发生变化, 而企业人员的成本管理观念并未与时俱进, 在成本管理上, 重核算轻控制, 成本控制重点放在制造环节, 而没有放在事前的规划环节, 成本管理对象仍然是产品制造成本, 而对价值链上的总成本疏于管理;在思维模式上, 较多以静态方式, 而实际上成本结构之间存在动态关联、此消彼长的关系。

四、国有中药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的改善对策

(一) 加强中药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 用ERP系统进行企业供应链上的全方位管理

ERP系统是一个软件, 同时是一个管理工具。它将先进的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 , 它对于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企业要在现代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有一套先进的供应链来支撑其运行模式。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灵魂是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的注入, 这离不开企业内部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引领。引进和培养符合现代化管理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这是建立信息化体系的基石。除了素质和意识, 中药制造企业的信息化人才还需要精通企业内部管理运营流程、熟悉药品质量管理规范和生产工艺流程, 同时对企业战略有一定了解, 能够提出未来五年的企业前瞻性需求, 使得上线的系统具备先进性。信息化系统的使用同样重要, 涉及企业各部门各岗位, 因此需要加强普通员工教育和培训, 使系统操作合法、标准, 减少人为使用差错。如此方可达到企业内部信息精确、及时、实时传递, 充分发挥系信息化建设便利、实用的优势, 提升工作效率。

(二) 优化成本核算方法, 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成本

从中药制造企业的生产特征分析, 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间接成本符合企业成本管控要求。可以选择基础扎实的学习型财务人员深入生产一线, 多观察多了解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 同时加强与生产、质量人员的沟通交流, 培养“作业识别能力”, 进而根据企业现状选择合适的成本动因以及成本动因计量方法。随着企业发展, 当作业和成本动因发生变化的时候核算也要应时而变。核算优化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

(三) 转变成本管理观念, 建立战略成本管理思维

企业全员都应树立成本管理观念, 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更要树立战略成本管理思维。战略成本管理的逻辑起点和核心理念是价值链分析, 即成本管理不是管理“成本”本身, 而是对形成成本的“业务”活动进行管理;管理的对象不是事后的成本结果, 而是针对成本形成动因和形成过程进行事前和事中管理。

五、结语

国有中药制造企业有其自身特点, 优化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管控, 需要从每个企业自身情况出发, 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但是, 树立全员成本管理理念, 建立战略成本管理思维, 是每个企业创造价值最大化的必由之路。

摘要:成本管控是生产制造企业内部管理中备受重视的方面, 中药制造企业由于中成药的配方原料、辅料众多, 制造工艺过程复杂, 其成本核算和成本管控一直是难点。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 准确核算成本, 有效降低成本, 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国有中药制造企业为例, 分析部分企业在成本核算与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成本核算和管控的措施。

关键词:中药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成本管控,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 闫兴梅.医药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财会学习, 2015 (13) .

[2] 王梦婵, 王新利.基于价值链的中药制药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现代营销 (下旬刊) , 2018 (5) .

[3] 曾兴平.试析如何有效提升中药生产企业成本控制质量[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 (9) .

制造企业成本会计核算范文第2篇

成本核算通过对一定期限内企业的生产与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按照费用的不同性质与不同地点进行划分、归拢和核算, 计算出企业在此段时间内生产与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总额、产品总成本和产品单位成本, 是对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的管理活动。首先, 成本核算有利于提高机械制造企业利润。企业利润来自于生产与经营过程中总费用与总成本之差, 准确可靠的成本核算有利于促进企业利润提高, 保障企业有稳定的开支与现金流。其次, 成本核算有利于成本管控[1]。准确的成本核算是有效进行成本管控的基础, 通过对不同来源成本进行分析, 达到企业成本管控的目的。最后, 成本核算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物美价廉是所有产品的共同追求, 成本核算通过提升自身对成本的控制能力, 制定具有吸引力的定价和具有针对性的产品特点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企业确立自身优势, 在细分领域占据主动地位。传统企业成本核算依据归集和分配的方法不同, 主要分为品种法、分批发、分步法、分类法等。其中, 品种法依据的是产品品种, 分批发依据的是产品批别, 分步法依据的是产品生产阶段和步骤, 分类法依据的是产品类别。

2 现阶段制造业企业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优劣

随着时代发展, 传统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已逐渐不能完全满足当前企业发展需求, 当前主流的成本核算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 作业成本法。其根据资源消耗的作业动因, 将对象分解为不同作业, 通过统计所有作业耗费资源得到各对象成本费用。作业成本法通过划分管理的主次要矛盾, 提升了管理效率, 核算结果也更加全面准确。但是, 由于侧重于作业动因, 作业成本法忽视了费用与产出的相关性, 对企业外部因素考虑较少。第二, 目标成本法。其根据产品销售竞争需求在产品生产前先设定好最大成本发生额, 用设定好的数值设计和研发符合要求的产品。作为事前管理, 目标成本法有利于占据主动优势, 提高产品在销售时的竞争力, 但是这种核算方法分解较为困难, 忽视了外部供应商对成本的影响, 对管理要求高[2]。第三,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预先制定标准成本, 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对比, 核算成本差异。此法适用于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 能够有效地将成本费用计划、核算与控制三者相结合, 持续对成本予以改进, 但是由于核算对象是产品, 所以缺乏对研发、设计和销售阶段的成本控制。

3 现阶段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 传统机械制造企业面临着迫切的转型需求, 高新机械制造企业则面临着快速变化的市场风向, 做好成本核算工作, 提高企业竞争力成为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一大重要举措。总结起来, 现阶段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 成本核算难以适应企业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的需求。随着人民群众生活物资的日益丰富, 对消费升级的迫切需求, 制造业由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房市场转换, 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是未来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方向。但是部分企业无法适应新的时代环境, 照搬过去成本核算经验, 核算难度变大。其次, 核算准确度有待提升。有的机械制造企业把核算仅仅划分为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 没有系统观念, 导致数据失真;有的企业在财务核算中只注重有形成本的核算, 时常忽视人工等无形成本, 不将环境污染防治成本纳入在内;有的企业成本管理意识差, 成本管理流程设计粗糙, 难以严格执行, 制造费用的计算没有精确到每一批次, 对物料入库、存储、发料流程的信息记录统计不完全, 导致原始数据错误。最后, 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企业财务会计机械化地套用相似标杆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 缺乏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成本核算方法, 导致成本核算流于形式, 难以提高企业效益。

4 完善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及管控的相关策略

4.1 构建成本分析数据库

随着制造业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换, 机械制造企业如何在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小批量的定制模式产品时做好成本核算工作, 对企业提升竞争力极为重要。信息化为新形势下企业高效成本核算提供了可能, 机械制造企业通过构建成本分析数据库, 长期地记录和分析生产成本数据, 构建细分项目的成本数据, 再将不同定制产品划分到各细分项进行标准成本对比, 科学把控定制产品成本[3]。此项工作应由财务、技术、采购、生产等部门协同配合完成。第一, 计算计划成本。由技术部门提供物料清单与额定工时, 财务部门依据数据库里现有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数据算出计划成本。第二, 比较计划与实际成本差异。有的差异来源于技术部门给出的物料或者定额工时与实际生产不符合, 出现此种差异则应及时调整物料或者定额工时;有的来源于不严格按照清单标准领取物料和用工, 出现此种情况则应追本溯源, 加强人员管理;还有的则可能是成本结构发生异变, 出现此种情况应密切关注采购与生产过程中是否出现重大变化, 并及时对数据予以更新。通过构建成本分析数据库, 企业能够对多种形态的成本做到心中有数, 增强企业成本控制力。

4.2 不断提升核算准确度

在核算过程中, 经验理论只有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提高核算的准确度。机械企业要把成本核算工作作为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作来抓。首先, 加大基于企业成本核算的培训交流力度。对于企业会计来说, 通过培训促进企业会计对产品在设计以及生产工艺和流程方面的了解, 优化核算程序和方法;对于生产人员来说, 通过交流培训提高其成本管控意识, 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物料浪费, 降本增效。其次, 科学划定成本核算范围。机械制造业成本核算范围应当既符合企业自身特点, 又适应当前行业趋势。一方面, 核算范围应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 不能盲目地全部照搬成功企业的核算模式, 造成核算数值和实际有较大出入;另一方面, 面对劳力短缺, 人力资本逐渐上涨的趋势以及国内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 环保督查日益严格的情况, 企业在成本核算时应加强对无形资产和污染防治支出的核算[4]。最后, 加强成本核算流程管理。准确的成本核算来源于对成本核算每一环节的重视。企业加强流程管理, 一方面要保证数据来源准确, 对物料入库、存储、发料流程应有详细的信息记录;另一方面要规范工作流程, 将工作流程制作成册, 要求每位职员熟记于心, 严格按照流程操作。

4.3 优化成本核算方法

企业成本核算人员应与时俱进, 充分发挥不同核算方式的优势, 将不同核算方法综合运用, 结合企业自身特点, 优化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一方面, 将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相结合。针对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等生产过程中较为固定的项目, 采用标准成本法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比较控制成本;针对制造费用等动态系统的项目, 采用作业成本法或目标成本法。另一方面, 建立成本费用核算小组。以财务人员为小组长, 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员为组员, 做好责任和义务分工, 积极交流, 从不同角度和细分步骤阐述各自在成本费用核算中的见解和问题, 对企业成本费用进行科学的预算和考核, 从综合的角度探索适合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

5 结语

立足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与企业自身发展阶段, 成本核算工作是一个时谈时新的内容。面对机械制造企业在成本核算中出现的成本核算难以适应企业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产的需求、核算准确度有待提升、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等问题, 企业应积极构建成本分析数据库, 通过加大基于企业成本核算的培训交流力度、科学划定成本核算范围和加强成本核算流程管理等方式提升核算准确度, 通过将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相结合, 建立成本费用核算小组, 优化成本核算方法, 全方位、多角度地综合提升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水平, 使企业能发挥自身优势,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全球化过程中, 中美关系的紧张态势使得我国机械制造业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这对机械制造企业加强成本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准确的成本核算, 有利于机械制造企业提高利润、促进成本管控、确立自身市场竞争优势。基于此, 本文对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及完善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核算,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 薛瑞霞.基于筑路机械制造加强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 (中英文) , 2018 (6) .

[2] 杜娟.机械制造企业ERP中成本核算方法之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 2016 (1) .

[3] 阎元.重型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核算的几点探讨[J].新会计, 2013 (2) .

制造企业成本会计核算范文第3篇

产品成本核算是将产品从设计, 研发, 生产制造, 运输销售等整个过程的费用统计计算的过程, 实施产品成本核算能够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成本管控, 分析计算每个过程的成本, 对比企业制定的生产成本计划, 剖析每个流程成本变化情况然后实施管控。对每一个理性的厂商来说, 都尽可能降低成本来实现利润增大。

1.1 迎合企业管理成本的需求

经济新常态下,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面对国际化竞争市场环境, 制造业生产经营模式不断发生转变, 当前国内制造业开始由早期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企业进行转型, 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发生转变相应的产品核算制度也发生变化。制定科学严谨合理的产品成本核算制度, 适应经营模式转变, 对产品进行有效核算, 满足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需要, 能够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2 企业增强“反倾销”能力的需要

由于国外制造业不管在技术方面还是管理方面都领先于国内制造业厂商, 因而相同的产品, 外国厂商可以以较国内市场更低的价格进行销售, 这样会迅速占领国内市场, 导致本土产品无处销售, 挤兑国内企业生存发展。所以为增强反倾销能力, 制定成本核算制度能够针对当前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检查找出造成成本增加的纰漏, 加以改进, 降低产品成本, 从而在价格竞争中避免处于劣势。

1.3 建立会计管理体制的需要

企业生存发展需要严格的管理与控制, 建立会计管理体制能够加强企业管理, 特别地, 建立成本核算按制度能够合理有效的管理企业,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再者当前国内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 国内企业的会计管理体系也应与随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适应国际变化, 学习国外先进制造业企业会计管理体系, 从而提高本企业的产品成本核算能力。

2 制定企业产品核算成本制度的意义

2.1 规范与监控企业行为

当前制造业行业竞争激烈, 价格成为行业内各厂商主要竞争对象, 企业之间通常进行价格战, 通过降价来销售产品, 这样会进一步的压缩利润空间, 这就使得成本核算在制造企业起到关键作用。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出来, 整个过程需要有效严格监控, 通过成本核算机制来检查纰漏地方, 及时进行修正, 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成本减少则会提升利润空间。制定核算制度能够对每个过程成本就行管控, 对会计人员操作产生约束, 对销售人员销售过程产生费用就行把控, 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员工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 避免人为浪费, 费用化支出。

2.2 展现企业核心价值

科学的成本核算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能够提升自身核心价值, 成本管理所能提供的信息, 可以让企业所有者能够清晰地看清企业当前经营管理的真实情况, 这有利于管理层制定目标战略, 下一阶段发展计划等, 规划企业的发展方向, 在行业竞争中展现企业的核心价值。价格总是引领者竞争潮流, 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总是以低价形象示出, 这是当前国内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主要竞争力。因而, 制定成本核算制度, 管控成本核算能够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这对展现自身核心价值具有重大有意义。

3 成本核算的新理念

3.1 引入作业成本法至核算制度

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是按照规定分摊标准对各类成本进行分类, 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下, 人工逐步被机器所替代, 传统成本法对生产过程各类成本进行核算显然不能满足当下需求。作业成本法是通过每每一个生产环节进行精细化核算, 科学合理计算出每个环节消耗的资源, 最后再进行汇总求出总成本。引入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制度更加适合现行环境下制造业进行成本管控。

3.2 对旧制度完善与扩展

早前企业使用的是《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在旧制度下对成本进行核算, 它主要是计算生产过程的原料耗用, 需成本化的费用支出, 并未涉及企业所提供劳务与服务的成本费用, 而在当前市场环境中企业应提供售后等服务, 这些费用支出应当纳入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法就很好弥补了这一空缺, 它在旧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核算体制。

3.3 引入多层次、多维度理念

多层次是将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层次分解, 这是当前制度成本核算的需求, 把企业划分为若干层次部分。这样有利于计算并有效管理各个生产单位, 能够大大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多维度是通过利用当前发达的信息管理技术, 针对各生产单位的产生需求与管理成本的需要, 将各类信息, 各种成本类型作为核算对象。

3.4 界定了行业类别

新制度的制定是以工业为主导, 而制造业属于工业中的一大类, 同时新制度也对其他行业制定了相关规定, 其中有利的一面是这些规定是的行业之间不同产品之间成本具有比较性。

4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对制造业的影响

新成本核算制度是对旧制度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进一步完善, 同时增加与重新编写原有内容, 适应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需要, 这一制度对当前我国企业成本核算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1 简化了产品成本核算对象

产品核算制度规定制造企业需按照客户的订单顺序, 生产流程, 以及产品类型等确定产品成本核算对象。并在这三大类中进一步进行划分。这是上文所介绍的作业成本法, 也就是在对成本进行核算时, 主要是对每个作业部分原材料损耗等进行核算最终精确算出总成本, 这是旧制度下的产品成本核算不能涉及的。它能够将单步骤产品、未明确成本产品、多步骤产品等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这解决了对制造业很多时候对成本核算对象不明确的现象, 不仅简化了核算工作难度, 而且利于核算制度进一步深入各个环节。

4.2 明确了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核算分配

当前我国制造业开始从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转型, 新兴技术的应用, 机器设备的大规模应用, 相应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项目也会发生变化, 这正是当下我国大部分制造业企业认识不够的问题。现行条件下, 人工费用在逐步减少, 取而代之的车间制造费用在不断提高, 采用旧核算方法, 核算难度增大, 并且工作难以开展进行。新制度对旧制度出现的问题进行改善, 对项目类别进行成本核算分类, 采用上文所说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核算方式, 解决分配对象不明确, 分类项目界定不清晰问题。

4.3 有利于企业提高管理能力

企业良好的运营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 管理则需要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 旧制度在新环境下表现出制度不够健全, 对企业管理能力薄弱等现象, 这就需要建立有效完善的会计制度。实施这一制度能够将企业的管理渗透到制造业的每个部门与生产单位, 为项目实施, 业务拓展等经营活动做好核算工作。实施这一制度能够统计收集企业运营的相关信息, 能够给管理层提供很好的管理借鉴价值, 制定更好的宏观战略目标, 从而有利于降低成本。防范经营成本风险的发生, 提高产品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5 结语

针对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的实施, 我国制造业企业应当提高对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的认知能力, 了解制度细则, 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利用当前信息化条件, 利用发达的网络信息资源, 积极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 能够大大减轻成本核算工作, 同时也要增加与先进企业单位的合作交流学习活动, 学习先进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最后, 针对这种新制度, 企业应当摆正姿态, 调整成本核算方式适应新制度, 从新制度中发现新机遇, 才能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实现利润目标。

摘要:当前我国制造业在国内国际舞台上大放光彩, 制造业在经济新常态下不断地壮大, 占据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扩大。制造业生产的工业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消耗工业原材料, 有些损耗实质上是一种沉没成本, 生产过程中各项成本总和最终会影响到企业年度利润。因而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制造业来说, 对生产过程进行成本核算就显得十分重要, 企业进行成本核算能够增强企业对成本的管理, 利于自己的产品在竞争市场中发挥成本优势。因此成本核算制度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 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首先阐述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背景需要, 成本核算制度的新理念, 探索新成本核算制度的特点, 进而分析成本核算制度对当前我国制造业的影响, 最后提出企业针对这种制度可采取的方法。

关键词:成本核算制度,制造业影响

参考文献

[1] 苏喜兰.新《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解读[J].财会月刊, 2013 (12) .

[2] 马文波.谈《企业产品核算制度》的六大亮点[J].现代商业, 2014 (1) .

[3] 冉楚云.企业产品成本河段制度解析[J].财会月刊, 2014 (22) .

制造企业成本会计核算范文第4篇

一、成本核算的要求

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各项要求。

(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算管结合,算为管用就是成本核算应当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应当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为了正确地进行成本核算,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必须正确划分以下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

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以上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过程,也就是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归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贯彻受益原则,即何者受益何者负担费用,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费用;负担费用的多少应与受益程度的大小成正比。

(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

企业财产物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原值的计算方法、折旧方法、折旧率的种类和高低,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是否采用待摊或预提方法以及摊提期限的长短;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划分标准;材料成本的组成内容、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核算时发出材料单位成本的计算方法、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时材料成本差异率的种类、采用分类差异时材料类距的大小等;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价值的摊销方法、摊销率的高低及摊销期限的长短等。为了正确计算成本,对于各种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的结转,应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各种方法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改变,以保证成本信息的可比性。

(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1.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2.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

3.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

4.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五)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二、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分类

生产费用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其中最基本的是按生产费用的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的分类。

(一)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

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物化劳动(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和活劳动的耗费过程。因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分类,可划归为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活劳动方面的费用三大类。生产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就是在这一划分的基础上,将生产费用划分为若干要素费用。

1.材料费用。

2.燃料费用。

3.外购动力费用。

4.工资费用。

5.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6.折旧费。

7.其他生产费用。

(二)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费用,首先可以分为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期间费用两类。

1.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为具体反映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的各种用途,提供产品成本构成情况的资料,还应将其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项目,即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简称产品成本项目或成本项目)。工业企业一般应设置以下几个成本项目:

(1)原材料,也称直接材料。

(2)燃料及动力,也称直接燃料及动力。

(3)工资及福利费,也称直接人工。

(4)制造费用。

企业可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上述成本项目做适当调整。对于管理上需要单独反映、控制和考核的费用,以及产品成本中比重较大的费用,应专设成本项目;否则,为了简化核算,不必专设成本项目。

2.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工业企业的期间费用按照经济用途可分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三)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

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可以分为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直接计入费用是指可以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可以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间接计入费用,是指不能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而必须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各种产品成本的费用。

三、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会计科目

(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逐步进行归集和分配,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基本过程。根据前述的成本核算要求和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分类,可将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归纳如下:

1.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费用进行严格地审核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定其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以及应计入生产费用还是期间费用。

2.正确处理支出、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

3.将应计入本月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的成本。

4.对于月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二)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账户

为了进行成本核算,企业一般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账户。如果需要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还应设置“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账户。

好,越讲越深入,越讲越感人。许多文化水平不高的职工虽然没有书面材料,但在报告中用朴实的语言讲出了他们的深刻体会,有的职工在报告时还动情地流下了眼泪,场面十分感人。

全厂绝大多数职工都用各种形式表示在这次联系自身实际的报告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 尤其是我们厂领导都切实感受到这次报告活动之后,全厂中层干部的精神面貌、工作状态发生了明显变化。

二、创建一定要联系职工素质实际

集团公司人才理念是“干好本职工作就是人才”。然而随着我厂的技术改造,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引进,职工技术素质已不适应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针对这一状况,我们着力把集团公司的人才理念变成每个职工的实际行动,在提高职工业务技术素质上狠下功夫。

首先,我们把过去每年一次的技术比武创新为“全员参与,全年不断线,全过程考核”的技术拉力赛,促使职工每天都在为取得好成绩而努力学技术钻业务。我们在运转岗位开展了全年性的技术拉力赛;在电工、钳工、管工、电焊工等技术工种中开展每月一站的分站式技术拉力赛。和原来的技术比武相比,技术拉力赛在考核内容上,更加贴近岗位实际;在考核形式上,更加注重职工的动手能力;在考核重点上,更加突出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在考核结果上,更加真实地体现参赛选手的实际水平。这种比赛形式的竞争性、趣味性明显增强,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参与积极性,今年以来,比赛的工种有32个,参赛的职工占到全厂职工总数的75%。每站结束后,厂里都对前十名的职工进行重奖,各车间也制订了相应的奖励机制。全年各站结束后,厂对产生的优胜者,在授予“技术状元”、“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的同时,隆重进行表彰。

在抓好技术拉力赛的同时,厂工会着力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提高团队学习力。厂里对此项活动非常重视,提出厂工会对先进班组奖励多少,厂里也奖励多少。目前厂里已买回了8台电脑,准备奖给全厂评出的8个优秀“创建学习型班组”。

以上活动的开展,使职工认识到了学习技术的重要性,尝到了有技术的甜头,激发了职工的学习热情,每场技术拉力赛结束后,职工都纷纷要试卷,拿回去继续学习讨论,学技术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实现了由“要我学”向“我要学”和“我会学”的转变,培养了一大批岗位成才的职工,涌现了许多一专多能的“多面手”,把人才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

三、创建一定要围绕生产经营实际

2004年10月,集团公司常建华总经理到我厂现场办公时,着重强调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经营管理的重心。我们以此为契机,在总结今年成本管理的基础上,决定利用

11、12两个月的时间,在全厂开展集团公司成本理念“省下一分钱,就增一分利”深度传播活动,进一步提升我厂管理水平,理清2005年工作思路和管理重点。厂党委专门下发了文件,对活动内容和要求做了具体安排。有关部门下发了辅导材料,让全厂职工了解我厂成本的构成,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节约成本和自己收入的关系,以及我厂2004年职工收入提高的原因等。厂各级领导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以“节约一分钱,就增一分工资”为口号,把成本理念渗透到每个职工心中。有关职能部门分片包车间,车间管理人员包班组,班组组织全体职工认真讨论,人人发言,不留死角。

职工通过学习、讨论活动,受到了深入、切实的成本理念教育,认识到成本管理不仅仅是厂里少数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事,而是每个职工的事,并且与每个职工的收入息息相关。厂领导班子、部门、车间、班组、岗位、职工个人按照决策、管理、执行、监督四个层次,结合自己的岗位认真查找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许多部门和岗位还边查找,边整改,出现了很多节约费用的新气象。目前活动的重心已由“主导”转移到“主体”,宣传部门将收集到的近300条有关加强成本管理的措施转交企管部门,由企管部门牵头会同生产、技术、物资等部门对这些措施进行筛选、鉴定、整理,经厂党政审定后,对每条每项定人员、定责任、定时间、定措施、定效果,实施目标管理,并作为厂对各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把这项活动落到实处。我们相信,成本理念由近两个月的深度传播到元月份开始的全面落实,一定会为明年的成本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创建一定要有切实的考核激励机制

3 为了加强对创建过程的管理,把创建工作做实,厂党政联文下发了《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考核奖励办法》,在效益工资中专门拿出10%的奖励基金,设立了“企业文化建设10%综合奖”,建立厂对车间的激励机制,成立了经营副厂长任组长,企管科、宣传科等7个部门为成员的考核小组,对全厂各车间创建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奖励,每月进行专题总结和表彰,按照考核分数只有一半单位获奖,名利双收,另一半单位职工埋怨,干部脸上无光,触动很大。不仅厂对车间建立了考核机制,车间对班组、班组对职工也都层层建立了相应的考核机制。

除“企业文化建设10%综合奖”外,我们还建立了“年评100名思想道德优秀、业务技术优秀的‘双优’职工”激励机制。过去,厂里每年只评选10名左右的劳模,让绝大多数职工感到可望而不可及。为改变这一现状,更好地激励广大职工学技术,钻业务,干好本职工作,厂党政决定在全厂开展年评百名“双优”职工活动,使每15人中就有1人能够当选,而且奖励标准与厂劳模一模一样,也是1000元。但是,“双优”职工的“评选”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年终“评先”,而是按照“日清”考核结果进行排队,按分录取。这种做法有力地激励广大职工在日常工作中比学习、比技术、比奉献。年终在对各单位分配“双优”名额时,不搞平均主义,不搞人为平衡,而是按照各单位的创建情况及评选“双优”的过程进行分配。今年,创建情况好的单位“双优”职工比例达到10%,最差的单位是零,因此这个激励作用也是很大的。

制造企业成本会计核算范文第5篇

1、你必须掌握一定的成本核算知识,了解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

2、你必须了解你要核算对象的生产过程,掌握它的工艺流程。

3、建立一定的与其相对应的产品核算模式,科学的、按步骤核算产品成本。

4、科学的核算产品原材料定额、工资定额、工时定额,合理的分配费用。

5、随时掌握原材料市场行情,有降低材料成本的控制办法。

6、建立目标成本考核机制。严格的控制生产成本。

其他具体的,必须根据你们企业的具体的情况而定。

制造企业成本会计核算范文第6篇

在成本管理制度适应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改革的背景下,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管理制度在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有着现实意义上的重要性。其中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核算制度的应用与机械加工制造业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内控制度有着内在的联系。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的设计要同时考虑到车间环境、设备生产效率、市场原料价格、运输价格以及所在地区的税收制度。机械加工制造业单位成本控制是否能够实现缩小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目标。建立在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基础之上,因此机械加工制造业的成本核算制度的设计要充分的结合机械加工制造业的经营绩效目标,才能在行业经营活动中起到内部控制的作用,以改革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作为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管理制度创新的核心。与机械加工制造业经营绩效目标的需求是具有一致性的。对照传统的以标准成本法为成本核算方式而言,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管理与控制在应用标准成本法中依然具有对成本差异计算不准确的问题,成本核算方法的单一直接限制了机械加工制造业的风险控制,从而影响着机械加工制造业的整合和设施设备的更新。

一、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核算工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机械加工制造业的综合效益

首先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管理制度下成本核算方法的运用是建立在企业在市场环境下经营利润需要的基础之上。这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同样是具有过程和目标的一致性的。机械加工制造业需要从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制度着手来应用多种形式的成本核算方式。从而实现在市场经济下升级自身生产力的目标。而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要充分的结合企业内部风险的控制。成本管理制度作为机械加工制造业改革自身成本核算体系的重要理论依据,其不仅体现在整个市场环境下机械加工制造业对成本变动的适应。而以此为理论依据在机械加工制造业的广泛应用实践是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核算改革的主要因素。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核算方式的多样化在于在机械加工制造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合理性。成本核算中要对企业生产车间的直接人力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进行收集,这就需要机械加工制造业根据自身经营目标来调控和录入成本科目。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管理部门在成本核算结构中进行符合经营绩效目标的统一规划,才是促进机加工制造业的重要举措。综合效益的提升是成本关系与销售关系的整合体。而这种关系的整合需要以深入的成本制度优化作为基础和前提,只有符合这种关系整合下的标准成本才能有效的提升机械加工制造业的成本核算精确度。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通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成本核算在成本制度下未能得到全面性、深度性的执行。这就需要机械加工制造业从成本制度的执行力和成本核算的方法方式进行整合和优化。以自身成本核算方式和制度的优化达到来降低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从而达到成本核算的最大利用率,只有充分的结合绩效目标的成本制度才能保证机械加工制造业的成本管理作用得到体现,在成本核算方式得到科学利用的前提下才能提升机械加工制造业的综合效益。机械加工制造业在成本核算方式方法运用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前提便是成本管理部门了解和掌握其各项成本科目的信息收集是无误的,这个过程中需要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部门从直接人力成本、直接材料成本、机械加工作业成本、制造业销售变动成本等成本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精确地掌握机械加工制造业的标准成本、作业成本以及人力成本,这种基于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部门从直接人力成本、直接材料成本、机械加工作业成本、制造业销售变动成本等成本信息的收集在成本核算方面有着根本的作用[1]。

(二)提升机械加工制造业的资产管理水平

机械加工制造业资产管理是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管理以及成本核算的根本目标。机械加工制造业在加工和制造过程中资产的主要管理活动便是购销,现阶段机械加工制造业经资产管理活动普遍由有财务部门进行管理。而在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制度发展的应用中合理的规划资金需要机械加工制造业在成本核算体系方面做出适应性的调整,成本核算体系在提升机械加工制造业资金的合理利用过程中又起到了提升机械加工制造业经营管理效率的作用,在改革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对于机械加工制造业的成本信息收集要本着严谨的数据收集态度。从而科学的整理和调配机械加工制造业的成本分项。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成本核算是促进了资产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完善的成本管理机制能够为机械加工制造业的资产管理提供详细的数据来源[2]。

二、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管理制度下成本核算的应用研究

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管理制度下成本核算的应用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这种层次性中主要表现为成本管理制度规范了费用支出的标准,例如收益、资本、营业外等支出的标准,也包含了机械加工制造业生产成本与经营成本的标准、现有产品的成本和预售产品成本标准、产品配料成本的标准、原料与成品的成本标准等。在成本管理制度的规范下成核算需要按照标准执行成本信息的收集、对比、差异调整等。成本管理人员在了解和认识机械加工制造业的成本管理制度基础上。明确成本核算的过程和目标,实际成本核算工作中包含了收货凭证、调拨记录、凭证签批流程、直接人力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的损耗标准,从而达到加强定额管理的成本核算目标。成本核算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在成本管理制度中各项制度的规范。例如材料的计量标准、货物的验收标准、物资调拨制度、库存盘点制度、内部结算制度等[3]。

三、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管理制度对其成本核算的影响分析

(一)对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核算体系的影响

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管理制度下其核算方式与市场经济下的成本核算方式有着较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核算的组织架构关系中。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核算的组织架构关系普遍要由成本核算制度的管理、执行团队、技术团队、监督团队以及绩效团队五个基本组织形式组成。其中制定团队通常由机械加工制造业行政部门、成本部门负责人以及其生产部门负责人构成。制定团队负责制定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管理制度。因此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制度下对其成本核算策略中首要的影响便是成本核算体系。

(二)对成本核算科目的影响

成本核算科目中直接行政费用、固定资产损耗、直接材料成本以及作业成本等支出成本科目是需要成本部门精确收集的[4]。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部门通过采集各部门的直接人力成本、直接材料成本、机械加工作业成本、制造业销售变动成本等成本信息进行分析能够清晰地了解机械加工制造业资产管理与成本收支关系,从而为机械加工制造业调整成本管理制度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是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支出的基本标准,而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支出的基准在提高公生产效率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机械加工制造业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因此只有不断地研究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制度的基础上才能对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核算做出有效的提升。

四、结束语

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过程中成本核算及管理制度的改革具有显著的同步性和协调性特点。尤其核算理论和方式在成本核算及管理制度下有着较大的变化。现阶段制造业产能的调整下机械制造成本核算及管理制度已经机械加工制造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工作标准,机械加工制造业只有在不断整合优化成本核算、成本管理制度标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产品加工、包装以及营销等各个流程。

摘要:本文以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管理制度下成本核算工作的意义为切入点, 分析和总结了成本核算方法在机械加工制造业制度下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结合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制度理论知识提出了成本制度对机械加工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几点影响。

关键词:机械制造加工业,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 王欣.基于制造企业加工成本核算及管理制度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16 (6) :107-108.

[2] 薛瑞霞.基于筑路机械制造加强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 (中英文) , 2018 (6) :144-145.

[3] 陈玉英.成本核算问题在新形势下机械制造类企业中的探讨[J].经济管理:文摘版, 2016 (2) :277.

上一篇:组织委员述责述廉报告范文下一篇:争做文明小标兵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