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农村建设范文

2024-07-18

推进新农村建设范文第1篇

[摘 要] 本文对大学生到村任职政策、就业问题和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对大学生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必然性、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大学生到村任职 大学生就业 新农村建设

据政府公布的数字显示,2004年至今我国大学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70%左右,按照教育部对“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700万名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的预测,在此阶段将有近810万的大学生不能实现就业。此外,大学毕业生期望的就业区域集中在各省省会和东南沿海城市,在就业岗位上对外企、国企、政府公务员等性质的岗位期望值颇高。就业区域与就业领域的狭窄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近年来,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重。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响亮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个论断科学地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十分令人鼓舞。同时,新农村建设给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一条广阔的路子。

一、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分析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但从当前情况看,农村由于受资金、人才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发展还相对缓慢。‘硬”项目的建设,而对于用于启迪智慧、开发潜能、教授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等人才资源开发的‘软”项目则重视不够。建设新农村光靠农民本身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众多领域专门人才的智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都需要高级专门人才。如果每个自然村每年吸引2名高级专门人才,则全国农村每年需要上百万的高级专门人才。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战略任务。南此可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圈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作为与农业、农村、农民联系最为紧密的高等农业教育,必须树立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积极努力地探索高等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方法途径,这对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速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要政策有利、机制灵活、渠道畅通,每年上百万的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全能找到利益的均衡点和施展才华的平台,实现就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赢。

二、大学生扎根农村的现实意义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才、引智战略的策划与实施者的各级领导和部门,要从根本上转变和更新观念,充分认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理念,做到对于“知识”和“人才”的真正尊重。大学生基层就业担任村官,可为新农村建设更新思想观念、增强执政水平、提供技术支持,为新农村建设注入生机与活力。带领农民走“科教兴农,人才强农”之路,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上来。

第一,大学生村官可带去新的思想观念。大学生村官年纪轻、有知识、有文化、思想解放、头脑灵活,充实到村级干部队伍后,可优化村级领导班子的年龄层次和知识结构,开拓农民视野,转变农民思想观念。

第二,大学生村官可提高村务工作水平,增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当代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较高,民主法制意识较强,思想观念先进,文化知识丰富,可运用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处理农村事务,以崭新的视角,科学合理地制定村里的各项建设规划,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村务管理的实践中,提升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增强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

第三,大学生村官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及二、三产业,关键是人才。大学生村官学有所长,能够在技术、信息、教育、卫生等方面为农村发展提供最现实的服务,可结合当地特色,引进或创办各类致富项目,带动本村农民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第四,大学生村官是国家培养造就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基层就业担任村官,在复杂的基层环境中工作,零距离地接触普通群众,长期一起生活和工作,能够培养他们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血肉联系。从他们中选调干部进入党政机关,在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时候,就能够更了解实情,更符合实际。因此,大学生基层就业担任村官,是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有效途径。

三、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据有关统计,2001年~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分别为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3万人。相应地,当年未就业人数分别为34万、37万、52万、69万、79万人,2006年超过100万人。另据资料统计,2005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总就业率是73%左右。近几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重。而目前我国共有72.3万个行政村,按照2010年突破65万名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的预计,加之岗位的合理流动,大学生村官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切入点和突破口。

参考文献:

[1]李占廷:关于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扩大就业途径的思考 2009(03)

[2]李庆波:对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担任村官的思考 2008(09)

[3]翟书斌.刘军铭: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的内发核心力 2007(06)

[4]林金贵:谈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的和谐关系 2009(06)

推进新农村建设范文第2篇

按照《关于对****年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初验的通知》(县委农办发〔****〕2x号)要求,现就我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情况作如下简要汇报,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主要做法及完成情况

今年,我乡按照市、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总目标,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示范点建设为重点,通过政策上引导、资金上扶持、项目上倾斜、措施上加强,狠抓农业产业示范点建设,新农村住宅小区建设,并以点带面,示范引导,使我乡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一)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综合效益稳步提高。按照走好“沿泉种菜、沿山养殖、沿滩种菌”三条路子,打好x、

xx和以xx为主的xx无公害蔬菜“三张名牌”,提升农业综合实力的发展思路,以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点建设为契机,依托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培育中心,建立以**、**村为主的日光温室和大拱棚核心示范区,在**、红**村启动日光温室30座,新建塑料大拱棚xx座,流转土地xx亩;

建立以**、**、**、**村为主的胡萝卜种植核心示范区,大力推广新品种引进栽培、覆膜点播技术和市场建设,胡萝卜种植面积达到了xx亩,并投资xx多万元,在河滩村新建集冷藏、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市场1处;

建立以**、**、**、***等村为主的食用菌种植核心示范区,大力推广二次发酵、立体栽培技术。今年,在南沿沟食用菌种植示范点,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引进xx公司新建菌棚xx座,全部采用立体栽培、二次发酵和微喷等先进技术,并试验示范种植杏鲍菇、金针菇和鸡腿菇等特色优质菌类xx座,带动农户启动旧棚种植xx座,配套完成xx公里水、电的架设工作,同时建成xx立方米小型冷库一座。通过“一中心三园区”的带动,全乡农业产业初步形成了“乡有品牌,村有特色”的发展格局。

(二)加强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今年,我乡根据集镇建设和发挥中心村优势的目标任务,在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危房改造项目和新农村示范点项目资金引导,完成**村三、七社农宅改造xx套,xx公里环河道路建设,配套完成小区农网改造1公里,架设供排水工程xx公里,修建xx立方米化粪池一座,小区绿化栽植各类树木xx株。同时,投资xx万元,完成**道路硬化4公里和**村五、八社xx公里道路建设。

(三)**文化中心建设情况。**文化中心是我乡新农村建设,发展旅游业的一项重点工程。该项目总建筑面积xx平方米,土建招标总价xx万元,浮雕、装饰、布展等概算投资xx万元,为框架结构二层。工程于今年xx月xx日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四)农民文化广场及镇区绿化情况。农民文化体育健身广场是我乡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2009年开工建设,2010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农民文化广场总面积xx平方米,总投资xx万元,铺装面积xx平方米,硬化球场面积xx平方米,浮雕面积xx平方米,绿化面积xx平方米。自2010年广场建成后,先后栽植各类风景树xx多株,种植花坛xx个,架设各类灯饰xx盏,购置安装体育器材xx件(套)。今年,投资xx万元,重点对广场内部及镇区死亡树木进行了补植,在广场休憩园及镇区主干道两旁花坛内重新种植了广场苜蓿。

二、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新农村试点项目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一是部分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思想还依然存在;

二是各项新农村建设工程,所需资金由市、县、乡三级政府财政补助和农民自筹解决,乡政府财力紧张加之农户自筹资金困难,资金不到位严重影响工程建设工期;

三是食用菌示范点建设上,缺少市场、冷库等基础设施,同时,涉及食用菌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较少,所产双孢菇只能买鲜货,不能初加工,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四是因大量农民打工或随孩子上学整户外迁,留守农户生活水平较低,新建高标准房屋的难度很大;

五是部分单位或农户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够,在拆迁改造上时不时以土地少、补助标准低为由,推迟拆迁或不拆迁,给小城镇建设带来了一些人为的困难;

六是农村“三堆”问题依然存在,脏乱差现象治理难度仍然较大;

七是镇区及广场绿化、管护任务繁重,管护费用大,日常管护问题比较突出;

八是部分项目申报由于程序繁杂,影响了工程建设的正常开工。

三、明年的工作思路及打算

2012年,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县主要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调结构、强特色、抓项目、夯基础、惠民生、促和谐”的工作主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和谐共享为目标,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土地集约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努力实现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重点,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步伐。一是采取租赁、转让、承包、建立土地银行、入股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力争明年土地流转面积达到xx亩。二是依托“一中心三园区”建设目标,力争明年在**、**等村,新建和启动日光温室xx座,分别按照xx种不同模式,重点以种植果菜类品种为主,推广试验示范蔬菜大拱棚xx座;

在**、**、**、**等村,引进以胡萝卜为主的新品种xx个,推广覆膜点播技术达到xx亩;

在***、***、***、***等村,启动菌棚种植xx座,重点在***食用菌示范点,以**公司为龙头,动员农户流转租赁菌棚以“公司+农户”模式,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推广二次发酵、立体栽培技术,自动化机械生产,力争新建菌棚xx座。三是按照“抓大户、建小区,抓改良、增效益”的思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扶持有一定资金积累的养殖大户,明年力争在***新建xx个万只羊场;

通过养殖大户带动,使全乡xx%以上的农户基础母羊养殖量达到xx只以上,全乡年养羊总量达到xx万只以上;

完成肉羊改良xx万只,肉牛改良xx头。并推广农作物秸秆加工精细配方饲料利用新模式,动员养殖大户联户整社租赁土地种植紫花苜蓿和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玉米等饲草,保证养殖小区能建起,大户能留住,效益能发挥。四是按照“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的模式,在蔬菜种植区,扶持成立产、供、销一体的专业合作社,打响自身品牌,提高蔬菜附加值。五是结合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积极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县级专项补助、农业综合开发补助、农村道路补助,完成***8公里村级和园区道路,***至河滩xx公里、***村xx公里道路、**村xx公里道路、以**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为重点新改建渠道xx公里。

(二)以推进农宅示范点建设为重点,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一是按照**—**—***打破区域阻隔、组团发展的思路及县城建设东扩西展的基本要求,计划明年在县火柴厂以西、五里沙沟以东,联合**村村民、**化工和**化工职工及全乡其他村有意愿到县城居住的村民,集中开发建设***村,新建住宅xx套,并配套建设幼儿园及公共集会活动场所,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二是广泛发动群众有计划、有步骤地规划建设**村、***村两个新农村建设聚集点,力争明年新农宅建设达到xx套。

(三)以氟化工循环经济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工业发展步伐。一是积极配合、协调完成氟材料工业园总体规划,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氟化工园区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升园区的形象和承载能力。围绕做大做强氟化工产业,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协作,力争明年新建1条hfc125生产线,新增产值xx亿以上,利税xx亿元以上。二是争取各方面支持,在县城**路征地xx亩,建设xx平方米的氟化工研发中心,进一步提升氟化工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坚持“大小项目一起抓”,引导发展各类专业社。依托各类资源优势,新发展蔬菜运销专业社x个,客运出租专业社x个,货运专业社x个,沙石料运销专业社x个,废旧物品收购专业社x个,家政服务专业社x个;

新发展个体工商户x户。

推进新农村建设范文第3篇

在当前中国政府把建设重点转向农村的背景下,掀起了一股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的热潮,但是许多新建农村的形式淡化了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使原有的农村秀丽景观荡然无存,丧失了乡土特色。建设后的农村景观和城市的许多景观雷同,由于观念认识的偏差,农村居民把城市的一切当成模板。

我国大多数的农村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特色,如何保持、延续和发展这些特色,使农村在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充满生机、活力和具有地方文化特色是很多人都在关注和呼吁的。 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事物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农村景观具有动态性的特征,特别是在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期,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状况并不是偶然的现象,是与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相协调的。

客观地看:有些传统农村的生活方式已被现代生活所取代,景观模式也己经落伍于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需求,在这样的契机下,急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现代新农村景观的发展之路。另一方面,具有乡土特色的农村景观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痕迹,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与自然协调共生的结果

我们不可能也不该将其遗弃,所以本研究是以规划学、现代景观学和建筑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导向,构建新农村景观环境体系,以期对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起到控制和保护的作用,追求既有新时代气息又有乡村特色、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历史文脉的新农村景观。

论文研究内容 本论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c1>新农村建设区与周边自然环境的景观融合:在村庄规划中引入景观控制的概念,研究景观控制的相关理论,对村庄居民点的建设形态进行控制,使之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体现建设中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尊重。

御鑫造园http:///

c2)新农村宏观景观研究:研究村庄居民点的宏观布局、道路骨架、景观廊道、历史发展脉络等,达到对村庄风貌的控制。

<3)新农村景观特色的创造:通过对当地传统特色文化的吸收和提炼,在新农村建设中体现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避免建设中的千篇一律。

(4)新农村典型空间的研究:

①广场绿地空间:探索为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广场绿地形式,突出农村特点,体现乡土特色,结合当地实际,利用当地材料,节约建设资金,以小型化、多样化、乡情化为原则,避免对城市广场的照抄照搬。

②街道空间:研究村庄街道空间的特色,提出街道空间景观的设计要点和设计的模式。

③历史建筑和片区空间:讨论历史建筑和片区空间景观的保护、改造、更新,妥善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和新老建筑的协调。

④旅游空间:研究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为主题的乡村旅游观光及景观设计,用于当地旅游项目的开发,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推进新农村建设范文第4篇

农业丰收、农村稳定、农民富裕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走向复兴的关键。我国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新农村建设为我国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要求。而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主要指在加强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新农村文化建设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求的有效途径。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1、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新农村要实现全面发展,不仅需要农民物质财富的富足,还要有农民精神财富的充实和新农村文化的繁荣,更要有广大农民群众文明程度的提升。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在精神层面求乐、求质、求新的愿望日益强烈。这就需要我们尊重农民的意愿、满足农民的需求,在加快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向农民提供丰富的更高品质的精神享受。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与城镇居民一起共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

3、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促进村民关系和谐融洽、新农村乡风文明的需要。邻里关系、村民关系和谐融洽、融合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乡风文明是新农村稳定的重要前提。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后,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一个变化就是邻里之间、村民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明显减少,人际关系日趋淡漠,加之少部分人追逐利益的冲动驱使,从而导致邻里关系不断疏远、村民之间互助友爱的美德逐渐丧失。在个别村庄,由于很小的利益纠纷,就可能导致严重的村民群体事件爆发。对于这样的现状,应该通过把分散的村民重新组织起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农民及外来流动打工人员在快乐愉悦的活动中进行思想交融和情感沟通,增进彼此间乡土人情的认同感和亲近感,进而构建友善融洽、乡风文明的村民关系,为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营造有益的文化氛围。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领导重视,可重视的是喊口号。不少乡镇、村领导干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认为只要搞好经济发展就行了,有的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现象;认为经济建设是实的,短期就可以取得效益,能够体现出政绩,而文化建设是虚的,一时不能见效,政绩一时半会儿难以体现出来;认为领导干部调动频繁,自己任期有限,长久的见效的事业留待以后的领导去解决吧,缺乏公务员应有的奉献精神和为子孙后代谋福祉的愿望。所以,有的领导实际是会议上强调要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而没有真正把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落实到行动上。视新农村文化建设可有可无,是无关新农村建设大局的一项工作,从不关心,从而忽视了新农村文化建设软实力潜在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2、新农村文化建设缺乏必须的文化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影响新农村文化的深入发展。文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做支撑,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好、文化传统悠久、领导重视的地区文化设施比较健全,电视、电话、手机甚至电脑、网络媒体得到普及发展。而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文化水平低的地区,文化设施就比较落后,农民接受文化的渠道有限,从而影响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3、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文化下乡起不到基础性作用。文化下乡应该说是我国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抓得比较扎实的一项工作,但是这项活动的广度和频率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蜻蜓点水式的送文化下乡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其实送演出、送戏、送书、送电影、送科技,在很多时候对农民来说都是一种喂食式的帮助,上级部门送什么,农民就接收什么,从文化的表现形式到产品种类,选择余地都不大,针对性不强,时间长了,农民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也就不高了。尤其是对那些走出过家门、见过世面的广大年轻知识性农民来说,送到乡下的文化太不解渴了。

三、新农村建设如何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

1、重视转变领导观念,做到党政领导齐抓共管。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点问题,同时也是难点问题。只有加强党的领导,明确领导责任,把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摆到议事日程,切实做到领导力量到位、责任到位、资金到位、措施到位。分管领导亲自抓,部分负责人件件抓,文化干部详细抓,使出现的问题有人管,吩咐的问题有人做,交办的问题有结果,才能把中央关于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精神落到实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从根本上是要转变地方领导的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解决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关系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应认真领会和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树立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观念,树立勇于开创新局面的观念。注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规划和管理,特别要制定出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和方法。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已成定局,而农村文化的客观现实,必须要求我们站在时代进步的前沿,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大趋势,充分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从而摒弃领导们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和保守思想的工作作风。

2、重视对新农村文化建设阵地建设的投入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培养。加强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首先要在解决资金上下功夫,积极采取政府拨一点、当地投一点、社会筹一点的办法,逐步改善新农村文化建设设施落后的状况。政府在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文化建设资金的同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办文化。政府搭建基础平台,吸收社会力量参与,政府与社会两种力量通过整合,形成合力,有利于加快改变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阵地建设滞后的状况。

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为保证文化干部的人才质量,严把进入关,凡进必考,实行聘任制,对乡村文化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种是将乡村文化干部送到文化院校进行深造,另外一种是从文化院校聘请专家学者到农村办文化人才培训班,对农村文化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新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将有志于热爱农村文化事业、懂专业、有点子的知识性青年人充实进我们的文化队伍中来。加强文化队伍的专业业务培训工作,尽快提升他们的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文化馆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加大对文化站工作人员的辅导和培训工作。同时组织专家学者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基层,不断加强对新农村文化队伍的培训和指导,积极培养农民群众文化骨干。尽快培养一批又一批新农村文化骨干队伍,建立队伍的长效机制,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形成规模、良性可持续发展。

3、重视发扬和传播民间文化。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种类与形态十分丰富。经过几千年的沉淀积累,各地农村蕴藏着许多闪光的、优秀的文化资源。挖掘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文化遗产是新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中,我们应该在深入挖掘传统民间文化丰富资源和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引进、容纳、消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方面,不断加以创新,推出更多富有民族特色、时代色彩的文化产品,打造出中国新农村新文化的精品。如何弘扬优秀文化遗产,创新活动载体,打造新农村特色文化,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素质,促进乡风文明,这些都要求我们强化意识、认真研究、深入农村、收集整理,融进时代特色。

民间艺术人才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其文艺作品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一道独特风景。民间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大多是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这种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方式由于选材方面的高要求和人才方面的单一形式,客观上导致了民间艺术人才的青黄不接局面,甚至出现失传。政府应当发掘本地的民间艺人并对其实行补助,并让他们带徒授艺,不断培养民间艺术人才。让民间艺术得到保护和传承,提高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足够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4、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新农村文化产业。从市场发展来看,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农村农民自办文化应运而生,如“农村文化大院”、“农村电影队”、“业余剧团”、“农家书屋”等,这种“自办文化”相当一部分就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原始或者初级形态,更可以把它做精做大,做出有较高文化附加值的文化产业并形成文化产业链。新农村文化产业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市场经济领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重要形态,我们在大力发展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同时,应当积极地发展健康的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新农村文化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必然趋势。农村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发展新农村文化产业的依托。近年来,有些农村地区在这方面已做了有益的探索,他们往往聚集优势文化资源,力促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向产业化发展。如乡村旅游、手工艺制造、民间艺术培训、民俗风情演艺、传统节庆活动等,这些都是发展新农村文化产业较好的市场切入点。在一些新农村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还形成了自觉的品牌意识,开始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推出了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总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找到了一条宝贵途径。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一个重要环节。广大新型农民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强烈,各级各部门应该坚持以人为本,顺应新时代农民的热切期待,重视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优秀道德规范引领当代农民的思想和行为,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来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参考文献:

[1]樊勇.文化建设与全面小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史哲辑学科范围.语言、文字、文学、文化、艺术.

(作者单位:宁海县文化馆)

推进新农村建设范文第5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是新阶段我国“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和升华,充分表明了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并为当前和今后档案工作进一步为“三农”服务指明了方向。

一、档案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机遇与挑战

近几年来,各级档案管理部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坚持档案工作为“三农”服务,并把为“三农”服务作为档案工作中的重点,深入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业,努力拓展农村档案工作的新局面,农村档案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

1、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许多档案部门深入农村基层,帮助农民建立农产品档案。从源头抓起,对进入市场的家禽、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自生产之日起,就建立起各自的“生长档案”,通过绿色证书记录农产品整个生产过程;利用档案信息,指导农村专业户构建起连接产地和市场的纽带和桥梁,为保证食品的安全,实现现代农产品质量有效监督提供可靠和有效的档案信息保障。

2、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建设,为“三农”提供服务平台。各地档案部门坚持依法治档,出台了一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拓宽了服务领域,加强了对土地承包和流转、村务管理、农村税费改革、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的档案管理,有效地推进了对农业农村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为农村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提供档案服务。

3、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做好服务工作。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各地档案部门主动加强与劳动管理部门和劳务市场管理部门的联合,建立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档案和农民工技能培训档案,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服务和引导作用,为富余劳动力牵线搭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有效服务。

当然,我们在看到农村档案工作为“三农”服务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各地农村档案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有的地区农村档案工作才刚刚起步,有的贫困地区温饱还未解决,更谈不上农村建档工作问题,面对农村的现实和档案工作发展的不平衡,必须下大力气,做好农村档案工作。

二、档案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几点措施

我认为,当前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总体思路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充分发挥农村档案工作的优势,帮助农民激发自身活力,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做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一步全面推进新农村档案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档案支持。

1、档案工作要为坚持和完善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发展服务。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就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推进现代化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为此,首先,县、乡、村各级档案管理部门要从农村广大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大已公开的现行文件的收集力度,改进服务方法,完善服务条件,拓宽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农村已公开的现行文件的利用工作,为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利益、完善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农村生产力发展服务。其次,结合农村的特点制订建档规划,并针对新形势,大力开发利用农业农村科技档案,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档案工作要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体制保障服务。2006年,全国取消农业税,农民种地必须交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在延续了两千多年后即将终结。这是国家、集体与农民三者利益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由此必然提出加快推进涉及面更广、层次更深的农村综合改革的任务。只有下决心深化改革,进行体制创新,才能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已经取得的成果,才能保证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而在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有价值的档案材料,真实地记录了这一改革活动的全过程,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必须认真做好农村税费改革档案工作。首先,要强化农村税费改革的档案工作的领导。要把建档工作纳入税费改革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建档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并落实责任到人,为税改档案的立卷归档和保管利用提供物质保证,要把建档工作纳入税费改革检查验收标准;其次,要明确农村税费改革档案的归档范围。要求各乡镇、村将税费改革材料收集齐全,完整、系统、规范地整理、归档,确保全面、系统地反映农村税费改革的历史面貌,确保其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再次,要加强农村税费改革档案的管理。税改档案是今后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重要依据。各乡镇、村要建立健全税改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查阅利用制度,使之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3、档案工作要为建立乡村建设规划,改善村容村貌服务。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因此,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村庄规划工作,安排资金支持村庄规划和开展治理试点。对档案部门而言,则要做好乡村各项建设规划的建档工作。一方面,首先要做好规划的立项工作。项目一立项,项目的负责人就应选定一人作为该项目的临时兼职档案员,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与项目有关的档案工作;立项后的一个月内,兼职的档案员要到档案部门为该项目建档。其次,在项目实施阶段,项目负责部门对项目进行检查时要会同档案部门一起进行,并把检查结果形成的书面材料归档。再次,在总结验收阶段,兼职档案员要将该项目已经形成的全部文件送档案部门进行审查,档案部门根据归档范围的要求,对该项目档案材料的质量和完整性进行审查,写出审查报告,并将审查结果填入“规划项目立档情况登记表”,项目负责部门见到档案部门的审查报告后,方可进行验收。另一方面,依据乡村建设整体规划,档案部门可从当地实际出发,帮助制定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档案,重点做好解决农民的饮水、行路、用电和燃料等方面的建设项目的建档工作,为扶贫解困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和优质服务。凡符合目录的项目,可给予资金、实物等方面的引导和扶持。与此同时,农村档案在记载反映村庄治理时,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真实反映、记录和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只有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4、档案工作要为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服务。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应从传统的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档案的指导、服务作用,找准切入点,深入农村第一线,了解农村的实际,提升档案工作在农村各项工作中的参与度。如:利用文件、档案资料协助村党支部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帮助乡村有关部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庄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使新一代农民有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5、加强农业农村档案资源建设,增强档案工作服务“三农”的能力。首先,县乡各级档案部门要承担起规划、组织和指导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责任,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密切关注农村改革的发展趋势,深入调研,明确档案工作的思路,找准当前农民所急需的档案信息资源,千方百计地为农业农村档案资源注入新活力、新要素,实现档案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充分发挥乡镇和村档案部门的优势,注意收集与农民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事件材料,有序整合档案资源,为农民了解国家政策,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供直接服务。再次,要密切与涉农部门协调,加强县、乡、村三级科技信息网络的建设,实行档案及有关农业科技知识一体化收集整理,要紧扣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将一批批具有时代精神、历史价值和现实急需的新资料不断地补充进来,为档案资源满足“三农”需求奠定雄厚的基础。

6、做好农业农村档案的编研工作,为“三农”提供优质服务。要充分发挥已收集整理的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对档案资源的主体承载者和社会功能进行科学的定位,做好档案的编研工作。档案编研也是档案功能价值得以实现的主要形式。同时,凭借档案编研信息的传播,历史得以重现,传统得以延续,知识得以传承,我国的农业生产才能不断发展、创新。因此,要紧紧抓住农业农村档案,特别是农业农村科技档案具有信息资源丰富、科技含量高、利用价值广、针对性强、覆盖面宽的特点,围绕农村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全方位地考察、研究和论证,并根据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和广大农民对科技档案的不同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编研方式,对相关档案信息加以筛选、提炼、富集,增加信息的纯度和精度,以改变档案信息的原始存在状态,使其得到集中、整合,从无序到有序,从分散到集中,从具体到抽象,形成新的农业科技档案成果。研究编研过程从广义上说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因为,“创新”既包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也包括着对已经有的思想、物质进行重新组合和再发现。创新是一个过程,档案编研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把原始档案进行了重新组合并进一步推进先进的科学理论。档案通过编研后所提供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一科研项目的全貌,可以少走弯路,避免重复研究,节省时间。提供高质量的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并运作于农业生产,从中创造出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扩大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从而推动农业农村档案事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加快农民奔小康的步伐。

总之,党中央、国务院极大关注和重视“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支持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农业和农村出现了新的发展局面。作为反映并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档案工作,应当解放思想,顺势而为,转换发展思路,从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转换,不断提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源“通海网”,《中国改革论坛》。作者单位:福建省社会科学院

推进新农村建设范文第6篇

5号 李豪杰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永不退色的时代主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继承者。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振兴中华,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更应该充满决心与毅力。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坚定信仰。并发挥自身的特长,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争先创优,力作时代的弄潮儿!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当代大学生,启示与思考

导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时首次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环境建设的综合性工程,是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一项促进就业的积极政策。然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根本前提,就是要造就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有理想、有纪律的新时代四有新人,基于这一前提,广阔的农村沃土需要并呼唤广大的当代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洪流,立足新的起点、展现新的风采,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新农村建设建功立业。然而,可谓“一穷二白”的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投身建设,又该投身于怎么样的建设?这些都应该是我们当代大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去思考,去探索的。本文则试图从大学生的观念转变、自身素质建设以及社会实践等三个方面作一下简要的论述。

一、转变传统观念,提高觉悟水平。

举世瞩目的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于十一月十五日在人民大会堂圆满闭幕,这次盛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承上启下和继往开来的新的时间节点。会议将

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确立五位一体的发展总体布局。提出了更为先进与创新的理念。其中胡锦涛总书记的工作报告中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作了重要的指导。提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和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旧十分重要,并且事关建设事业的发展全局。而我们当代大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人力资源,应当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富有驱动力的知识群体,是一支先进生产力。但如今由于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极大丰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们许多青年中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现象日益严重。许多大学生由于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保障不到位等种种原因,不愿意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去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而更愿意留在城市安于享受。但新农村建设又急需我们大学生宝贵的理论知识与先进技术。因此往往出现新农村建设中人才技术的短缺和断层。对于此,我们因当转变传统观念,充分提升自身觉悟水平,坚持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武装头脑。坚定信仰,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争先创优。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新农村建设。

二、深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诸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因素。大学生是学习、理解和传播人类与民族文化的先进代表,能把文明的进程呈现给农民,并在与新农村建设互动的环境中用知识反哺农民,以简捷、高效、科学的手段把人类知识成果普及给农民,进而促进新型农民的成长,催生新的农村精神的形成。因此,身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就更应注重加强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这里又要注意几个要点:

(一)树立刻苦学习的态度,如今,许多大学生都有一个误区,就拿我身边的一些同学来说,认为一进入了大学,就意味着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没有了高中时代老师的管束与制约,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再加上拥有电脑,手机,MP3等高端电子产品和灯红酒绿的优越物质生活水平,许多同学进入大学后就仿佛进入了乐园,沉迷于电脑,恋爱,逛街购物中,学习只成为期末考试的通过,这样畸形的学习态度与散漫的学习氛围在许多大学处处可见。就更别提什么投身实践了。对于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严格端正学习态度。

发扬刻苦学习的精神。积极主动地从课堂中,老师们,同学之间汲取知识的营养。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另外我们还要主动地参与学生工作,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并勇于承担上级交付的各项任务。因为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一批优秀的具有丰富管理经验与技能的基层干部。而这些都蕴含在我们大学时代的书本中,课堂中,舞台中。

(二)努力提升专业技能。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性发展战略。因此需要各种各样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具有不同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的大学生。因此我们必须刻苦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并且还要多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和一些普遍的常识。其中要注意的要坚定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要牢固树立主流价值观。并且明确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大学学习中,我自我感觉最最遗憾的便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不够充分,相对于理工科,文史类的专业除了传统的课堂授课外,很难有机会接触到社会现实。没有办法将课堂上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结合到真正的社会实际建设中。并且大学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学习也是为了应付期末的教学检查和考试,缺乏循序渐进的深入。往往一个学期十几周的课程结束后,那些专业字眼也与我们画上了休止符。而在我看来,新农村的建设正式需要我们大学生结合实际才能将我们的专业技能更好地运用于农村的各项事业发展。

三、奋勇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而这些目标的达成都有赖于我们深入实际,积极投身建设事业的开展。我们大学生往往只重视学习成绩的提

高,而忽视了要走出出校园,去社区,农村等社会基层去开展各方面的研究和调研。而这些对于我们深化理论知识,增加新的知识技能,开阔眼见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弄村的广阔天地蕴含着亿万农民的智慧结晶,有些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在实践中,在群众中都能汲取到营养。就我自身来讲,我在大学期间就十分重视参与社会实践。大一的时候便主动参与到学院开展的村班共建中,与社区的结对,在社区的挂职让我学习到基层工作是怎样开展的。另外我还与同学一同主持了课题的研究,利用假期的时间前往市区,郊区开展调研活动。分发问卷,进行访谈,实地考察。既完成了我们课题的预定目标,又使我们更深入透彻地理解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我有幸还在暑假期间前往江苏的溧阳市对当地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考察调研。我们通过实地走访,专家座谈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我们介于此还完成了一份研究性的调查报告。可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解决各项问题的根本途径。新农村建设也需要我们大学生不停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结语

上一篇:先进班集体总结范文下一篇:土家族婚俗初探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