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前景范文

2023-09-22

生态旅游前景范文第1篇

2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方案的通知

厦府〔2002〕52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海沧管委会:

现将《厦门市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制定工作方案,采取有力措施,把牵头工作抓紧抓好。配合单位要积极主动提出本部门具体的实施意见,加大工作力度,共同推进整顿工作的深入开展,确保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的顺利完成。

厦门市人民政府

二○○二年 三月十八日

厦门市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着力解决厦门旅游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优化旅游环境并进而提升城市旅游形象、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决定开展厦门市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现按照全国、全省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的工作部署,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整顿和规范旅行社市场、导游队伍和城市旅游基础环境为突破口,按照建整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行业为主体、企业为基础的工作格局,重点解决当前影响厦门旅游业形象的突出问题,并逐步解决制约旅游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争取达到“旅游环境逐步优化、服务质量普遍提升、产业素质整体提高、旅游市场秩序根本好转”的工作目标。

二、工作重点

厦门市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的重点是—净化旅游购物、消费环境,整顿“一日游”市场,规范导游执业行为,整治旅行社违规经营,基本实现“五无”和“三提高”。

“五无”是城市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的具体目标,即做到旅游购物、消费无宰客,“一日游”无重大投诉,旅游经营无“黑社”,导游服务无“野导”,旅游交通无重大责任事故。

“三提高”是城市改善旅游环境的具体目标,即做到提高导游队伍管理水平,提高旅行社规范经营水平,提高旅游环境管理水平。

(一)净化旅游购物、消费环境

工商、质量技术监督、旅游、物价等职能部门联合开展旅游购物、消费环境的综合整治,整治对象是我市主要旅游景点周边100米内的商店、流动商贩,主要游览街道上的商店,旅游定点商店,旅游饭店内的商场等。整治重点是:

1、开展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强买强卖、价格欺诈、诱迫购物、欺客宰客行为的专项整治;

2、依据《厦门市旅游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查处旅游经营者采用付给司机、导游等人员“介绍费”的方式招揽客源的违法行为,做到旅游购物、消费无宰客。

要积极发挥旅游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鼓励、支持同业企业签定《诚信经营公约》,旅游购物、消费场所共同公开承诺,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不给司机、导游人员回扣,不欺客宰客,并开展大规模的公众宣传,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

(二)整顿“一日游”市场

旅游、公安、交通、工商、城管、物价等职能部门与相关区政府联合开展“厦门一日游”市场秩序的专项整治,力争做到“一日游”无重大投诉。整治重点是:

1、查处散落在机场、码头、火车站、汽车站的“黄牛”等非法中介者以及社会饭店、招待所违法招揽经营“厦门一日游”的行为;

2、查处“海上一日游”违规经营行为;

3、严厉打击“黑车”、“黑船”非法营运旅游运输业务和“野导”非法从事导游活动的行为,争取做到导游服务无“野导”;

4、对旅游汽车、旅游船舶的基本状况、旅游交通经营企业的服务质量开展大检查,查处违章违纪行为,消除各种安全稳患,做到旅游交通无重大事故。

(三)规范导游执业行为

强化导游执业行为监督检查的工作重点是:

1、学习贯彻《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强化导游人员年审培训考试制度,坚决清理、淘汰一批政治、道德、业务素质不合格的导游员;

2、建立公开公平的导游人员工作报酬机制,建立公开合法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佣金收授制度,并依法纳入企业财务核算体系规范管理,严厉查处司机、导游人员私拿私授回扣的违法行为;

3、建立和完善“专职导游”和“社会导游”两套组织体系和教育管理体系。“专职导游”所属旅行社必须全面负起对导游的教育、管理责任;对“社会导游”,则统一由导游管理服务机构管理,由该机构对外独立开展导游人事代理活动并承担法律责任;

4、按照《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修改、完善厦门导游IC卡管理办法,开展强密度的旅游市场执法检查;

5、尽快建立起厦门导游执业信誉档案制度和除名公示制度。

(四)整治旅行社违规经营

整治旅行社违规经营的工作重点是:

1、坚决查处一批违规违纪旅行社,重点是查处旅行社超范围经营和部门承包,非法、变相转让许可证,查处门市部、散客部违规经营,整治“零团费”和“负团费”,清理虚假旅游业务广告,查处使用“黑车”、“黑船”、无证导游以及不给导游人员合理报酬,纵容放任导游、司机私拿回扣等违规违纪行为,做到旅游经营无“黑社”。

2、建立旅行社市场优胜劣汰机制。通过强化市场检查监督,迫使一批违规旅行社退出市场;通过年检等行业管理手段和建立旅行社信誉档案制度、旅行社资质等级评定机制、旅行社违规违纪公示制度等,形成低质旅行社市场淘汰机制;

3、认真贯彻国务院《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打击违规违纪经营,依法规范出境旅游市场。

根据国家旅游局通知,在开展整顿规范旅游市场工作期间,暂停审批国内旅行社。

三、工作机制

抓好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必须启动、建立和完善四大机制:

(一)启动创优工作机制

开展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将为厦门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创优工作机制在厦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是政府主导机制的体现,是市委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区政府和全体市民同心促旅游的凝聚力所在。要落实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各项工作任务,必须再次启动创优工作机制,在以市长挂帅的“厦门市旅游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的指挥协调下,成立厦门市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形成旅游市场整顿规范的浩大声势和强力局面。

(二)建立城市综合执法机制

根据旅游市场整顿规范的具体工作目标,在“厦门市旅游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的指挥协调下建立综合执法工作机制,开展经常性的综合执法检查工作。由旅游、公安、交通、工商、城管、物价等职能部门与相关区政府联合,建立“一日游”综合执法工作机制;由8家有海上客运管理执法权的职能部门联合建立“海上一日游”综合执法工作机制;由工商、质量技术监督、旅游、物价等职能部门联合建立“旅游购物、消费环境整治”综合执法工作机制等。

(三)建立行政、社会、新闻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

一是把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行政执法与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日常行业管理相结合,采取检查、受理投诉等方式,对我市的旅游环境和旅游市场进行有效的行政监督。二是发挥旅游协会的行业监督作用,聘请游客、市民担任“社会监督员”,对旅游活动的各环节及同业诚信承诺进行有效的全面、全程监督。三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在“厦门市旅游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的计划和组织下,选择典型案例,采取明查或暗访的方式,根据重点和深层次问题,进行跟踪报道、公开曝光,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

(四)完善旅游投诉受理机制

一是抓住政府机构改革的契机,针对我市旅游执法队伍力量薄弱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我市旅游专业执法队伍的建设,健全旅游投诉直接受理机制,确实解决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在职能、编制、经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将各部门设立的投诉电话与旅游投诉电话建立通联网络,全面受理旅游者和市民对厦门旅游消费的各类投诉、意见和建议。三是在“厦门市旅游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的指挥协调下,对受理的重大旅游投诉案件,市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直接介入,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一起,从严从快处理。

四、工作安排

根据厦门旅游市场的实际,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分为四个工作阶段、四个重点时段和十项主题行动。

(一)工作阶段

1、宣传部署阶段(1—3月)

召开“厦门市旅游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工作,通过《厦门市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方案》,落实措施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通过动员会、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大造声势,形成行业社会齐动员、共抓市场整顿的氛围。

2、全面展开阶段(4—8月)

整顿和规范市场的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各项工作机制开始运行,旅游行政执法检查紧密跟进,对整顿不力的旅游企业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

3、重点检查阶段(9—10月)

集中力量对旅行社和导游人员的执业行为和旅游购物、消费环境进行重点检查,实施优胜劣汰机制。

4、督查整改阶段(11—12月)

对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的各项工作进行自查,迎接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组织的交叉检查,重点督查整改存在问题,总结主题年工作。

(二)重点时段

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和7月中旬—9月上旬的暑期旅游旺季,是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工作的重点时段,要加大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检查的力度,充分发挥行政、社会、新闻三位一体的监督作用。

(三)主题行动

开展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重点要抓好以下十项主题行为。

1、整顿“一日游”市场秩序

从2月份开始至年底,特别是在四个重点时段,旅游、公安、交通、工商、城管、物价等职能部门与相关区政府联合开展“厦门一日游”市场秩序的专项整治,力争做到“一日游”无重大投诉。

2、综合整治旅游购物、消费环境

从2月份开始至年底,特别是在四个重点时段,工商、质量技术监督、旅游、物价等职能部门联合开展旅游购物、消费环境的综合整治。同时,配合“全国旅游行业打假打非联合行动”开展工作,力争做到旅游购物、消费无宰客。

3、建立服务质量社会监督体系

从3月份开始至年底,由市旅游局在景点、餐馆、购物点等旅游接待环节和相关单位聘请“社会监督员”,由旅行社在接待的每个团队中由游客选定代表,作为“临时社会监督员”,以文字、电话和意见表等方式,向旅行政管理部门和市政府反映有关情况。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经营企业、新闻媒体联合在第四季度开展“游客话厦门”有奖征文活动。

4、签定同业《诚信经营公约》

3月份,由市旅游协会牵头,鼓励、支持同业企业就诚信待客、优质服务等共同准则签定《诚信经营公约》,签约率应达到80%以上。

5、杜绝私拿私授回扣行为

3月份,市旅游局制定有关规范性文件,要求各旅游消费场所必须与旅行社实行公收佣金制度,各旅行社均建立合法公开的导游报酬机制,明确导游的劳动报酬和返回佣金比例。

6、规范导游执业行为

3月份,强化导游人员年审培训考试制度,坚决清理、淘汰一批政治、道德、业务素质不合格的导游员;建立和完善“专职导游”和“社会导游”两套组织体系和教育管理体系;进一步修改、完善厦门市导游IC卡管理办法,开展强密度的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检查,力争做到导游服务无“野导”。

7、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

3月份开始至全年,重点是查处旅行社超范围经营和部门承包,非法、变相转让许可证,查处门市部、散客部违规经营,整治“零团费”和“负团费”,清理虚假旅游业务广告,查处使用“黑车”、“黑船”、无证导游以及纵容放任导游、司机私拿回扣等违规违纪行为,做到旅游经营无“黑社”。

8、实施旅行社、导游违规公示制度

4月份,开始实施厦门市旅行社、导游人员的执业信誉档案制度和违规违纪公示制度。

9、建设标准化的旅游厕所

3月份开始至全年,全面推广《旅游厕所建设国家标准》,按照厦门从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发展的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化的旅游厕所,较大范围地解决旅游环境中这个普遍薄弱的问题。

10、开展理性旅游教育活动

生态旅游前景范文第2篇

1、旅游管理专业介绍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研究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新兴学科。属于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有庞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随着国际经济的全球化,旅游业更加繁荣,因此对旅游的管理要求也随之提高,现在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校也很多,对专业能力和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旅游管理学科的研究范围侧重于研究旅游企业管理、 旅游开发与旅游市场营销、会展服务与管理等业务领域。以旅游资源和服务设施为条件,为旅游者在旅行游览中提供各种服务性劳动而取得经济收益的经济部门。旅游业是综合性的经济事业,其构成涉及社会许多部门。它的基础经济活动由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三大部门组成。此外,还有为旅游者服务的经营旅游商品的零售企业、园林设施、文化娱乐事业和公用事业等。

2、中国旅游业现状分析

从宏观上看,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是欣欣向荣的。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并且每年还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节假日改革、带薪休假的实行,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生机活力和安全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据统计,从2002-2007年,过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7.8% 。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率3个百分点。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12.6% 。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率2个百分点。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l1.3% 。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2% 。旅游总收入从5566亿元增长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12.4%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从20个增加到132个,出境旅游人数从1660万人次增长到400O万人次,年均增长19.2%。中国旅游研究数据显示,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中国公民出境游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率先恢复两位数增长。2009年1O月,我国公民出境游同比增长超过11% ,大陆居民赴台游更是保持150% 以上的强劲增长。但是在旅游业迅猛增长的背景下,旅游高素质人才供不应求。当前旅游市场服务性人才偏多,而高层次管理人才奇缺。从事旅游营销、经营、策划、规划、开发和会展的高级人才及通晓世界语言和与国际接轨的职业经纪人严重不足,全国年均缺口达到上万人。旅游业人才的缺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旅游服务类人才供不应求 据统计,目前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600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行社和酒店的增加,实际需要专业旅游人才达800万以上.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200万人。旅游人才的短缺不仅表现在“量”上,更表现在“质”上,目前中国旅游业最缺的就是优质人才。 (2)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新兴的专业人才紧缺

旅游业较为紧缺的人才主要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高端人才,包括高层管理者,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市场营销、旅游娱乐管理、旅游规划、旅游景区管理、旅游物业管理等人才。 (3)国际旅游人才需求增多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我国也提出了由目前的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的宏伟目标,这对我国的入境与出境旅游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出境旅游将有大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对涉外旅游人才的培养。随着涉外旅游市场迅速发展,很多旅游企事业单位对涉外旅游人才更加重视了,具有较好旅游管理基础和外语能力的人.正成为旅游界争相聘任的对象,懂外语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成了旅游界的宠儿。 (4)经济欠发达的旅游景区人才紧缺

目前在国内,酒店、旅行社较旅游车船公司和旅游景点景区更吸引人才,也导致酒店和旅行社比景点景区有更多的人才储备,而景点景区所招的人才素质偏低。目前最需要高素质旅游人才的是一些稍偏远的地区, 这些地区大多风景优美,具有良好的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由于旅游业起步晚,同时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旅游开发的 资金有限.旅游管理和技术人才缺口很大。

3、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建议 (1)改变思想观念

有许多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从事旅游行业,我觉得这有几方面原因,首先,受家庭的因素影响,大多数人认为从事服务性行业,感觉就是低人一等,总认为是为他人做事,受不了那苦差事,心里 不是很愿意。其次,有很多人思想有一定的误区,认为旅行社就是干导游,但是导游又是只能靠青春吃饭的行业。到了一定的年龄就没有出路了。其实除了做导游,在旅行社内部还有很多岗位可以做,比如计调、外联等,也许有些人觉得在旅行社内部的一些岗位收入不如做导游多。但是我不禁要问一句:你觉得每月到底有多少收入才是叫高呢?不同的人生阶段,要根据自己的适应度和积累的能力去从事不同的岗位,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在工作中获取快乐与满足。把工作中的事做到最好,做到这些,我想物质条件自然就会好。 (2)好好学习各种知识

书本上的知识是有用的。也许你现在觉得书本上的理论枯燥无味。但当你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你会不自主地想起书上教的方法。所以趁在学校里的这几年,好好地多读些书。如果可能的话,继续深造。据了解,酒店的管理层的学历一般都在本科以上。许多高档酒店也都是支持员工在学历上继续深造的。 (3)学好外语

外语在旅游这个行业中相当重要。如果你能熟练掌握一种,甚至是多种外语,这对你今后的发展是会有很大帮助的。据了解,国内很多知名旅行社里的导游有很多都是知名外语学院的毕业生。所以,一定要学好外语,这样才能有竞争的资本。 (4)学好计算机

现在很多业务都是网上订单。基本的电子商务操作要掌握。专业课中有一门是《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是要有编程的基础的。学好了这门课,就可以制作、更新企业里的电脑管理程序,是非常实用的。

(5)让自己有一个好的性格和心态

任何工作都是不容易的。在旅游这个行业里。一种活泼开朗的性格可以让你在工作中更好地与人打交道,与人沟通:一种乐观平和的心态可以帮助你在逆境中仍旧充满希望,最终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总之。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是广阔的,关键是要很好地调整自己。不要仅仅盯着薪酬的高低不放。做到这些,你就一定会找到自己的舞台,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

二、个人就业计划

1、个人基本情况 (1)家庭环境分析

我生长在一个的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是一个装潢工,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他严谨细心、为人真诚、善于交际的性格。母亲温柔娴淑、勤劳善良、心思细腻而有耐心。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我想我的性格中积极方面的因素大部分得益于多年来父母的熏陶和教育。

(2)性格分析 我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大多数人对我的评价是热情随和、大气踏实、做事有责任心、有条理,创新能力较强。对人真诚而有耐心,对工作负责,具有较强的领导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我的兴趣爱好广泛,喜欢读书,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喜欢打篮球等体育活动,也会经常出去旅游,增长见识。

除了自身性格和兴趣爱好方面的优势外,我的性格中还存在着诸多缺点。如做事太强势,对不感兴趣的工作缺乏耐心。有时情绪容易激动,还不够淡定。

2、能力优势 (1)社会能力

我曾担任系学生会主席、班长、辅导员助理,社团主要负责人等职,大学至今荣获院“优秀团干”、“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2)专业技能

大学至今通过系统学习,扎实掌握了有关旅游方面的知识,对于行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大学至今获得一次国家励志奖学金和两次院级二等奖学金。曾参加学校组织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能很好的将理论结合实践,参与撰写的报告分别获得国家级三等奖和安徽省一等奖。 (3)其他技能

有很好的社会实践能力,经常利用寒暑假期做一些兼职工作。同时有很好的组织策划能力和良好的交际能力。

3、个人就业计划

在我未上大学之前,我就有个目标,就是未来考取公务员,成为一名国家行政人员。基于我在大学期间所锻炼的能力以及获得的经验,我设定了以下就业计划: (1)大学四年级:

①积极考取公务员,同时加强个人休养的建设。 ②如果考取公务员,则积极学习各种提高公务员素质方便的能力;如果考取公务员失败,则加强就业方面的能力培养,积极学习酒店方面的知识,先在酒店就业。认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做好离校的各项工作。 (2)中期目标(近十年)

2012—2016年: (1)考取公务员

利用这3年时间锻炼自己在基层岗位的能力,慢慢适应这种岗位。

(2)未能考上公务员

利用这三年左右的时间里,努力工作,不断的尝试,初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

2017—2022年: (1)考取公务员

经过前3年的时间锻炼,自己的能力应该有所提高。再利用这5年时间埋头苦干,认真学习公务知识,同时积极交际,为更高目标做准备。

(2)未能考上公务员

用这5年的时间勤奋苦干,储备资金,积累经验,同时了解市场行情。

2023—2024年: (1)考取公务员

经过前期的努力,此时经验能力会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此时应着重加强自己作为领导的能力,加强自己协调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交际应酬能力。 (2)未能考上公务员

筹措资金,寻找合适位置,设计装修店铺,办理相关手续,正式开始拥有自己的生意。

三、结束语

任何计划,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实现目标的历程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不要因为挫折而畏缩不前,不要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气魄;成功最终会属于你的,每天要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按照目标的规划行动,坚持直到胜利的那一天。”既然选择了认准了是正确的,就要一直走下去。

生态旅游前景范文第3篇

摘要:以重点城市老年旅游市场的调研数据为依据,对我国老年旅游市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程度还不高,现有的旅游产品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应根据老年旅游市场特征创新旅游产品,特别注重提供安全的老年旅游产品,实行差异化的定价策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群的需求。

关键词:老年旅游;调研数据;特征;发展路径

中国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 言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73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通常标准,如果一国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0%,那么该国或地区即属于老年型社会。我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的时期,并且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根据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公布的我国的老龄化的数据,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总人口的30%。(见图1)

近年来,银发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老年旅游、老年休闲娱乐等产业迅速崛起,与此同时,关于老年旅游的研究也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

国外对老年人旅游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其研究多集中在需求动机上。例如Ander-s0n and Langmeyer(1982)通过调查分析发现,50岁以上的旅游者喜欢有计划或放松心情式的旅游,50岁以下的老年人除了放松心情以外,更多的希望参与户外游乐活动。Aliza Fleischer(2002)通过对以色列老龄人口的调查,分析出收入和健康是影响老年人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而且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55-65岁之间的老年人中随着闲暇时间和家庭收入的增长,旅游需求不断增加,65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受收入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旅游需求逐渐减少。Jaes00 Kim(2003)采用神经网络描述性分析影响老年旅游中因素的权重,描述了旅游者与旅游产品的关系。国外对老年旅游市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吸引老年人旅游这方面。

据检索发现,我国对老年旅游的研究大概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的重点主要在老年人旅游市场方面,对于老年人旅游行为特征的研究多为对局部地区老年人的行为调查分析。余颖等(2003)通过对江西省老年旅游调查研究,得出老年旅游者受身体健康的影响,健康疗养类型旅游需求较大;信息来源主要为传统渠道;喜欢组团出游;消费额比一般游客的平均花费偏低的结论。侯国林等(2005)对上海老年旅游者的调查发现。上海老年人整体旅游频率较高;出游时间长短适中;多数以游览观光、健身疗养为主;出游花费比其他地区要高;多选择旅游团;交通工具选择以汽车和火车为主。我国对老年人旅游市场特点及开发策略的研究相对较多。邱扶东(2005)调查发现老年旅游决策过程可划分为七个阶段,并由此得出了旅游决策过程模型。曹芙蓉(2008)认为老龄人口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与收入正在成为当今老年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充分条件。不仅其年龄生理和年龄心理形成的银发族旅游消费特征值得学业界充分关注与研究,其制约因素与克服机理也同样应该予以瞩目。

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对于老年旅游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某一板块的分析,且很大一部分是基于理论上的推理,虽然分析较为透彻,但受制于客观基础的制约,难免有不够深入之处。本文得到权威调查机构CTR的支持,对我国10个最具代表性的大中型城市的老年旅游市场进行科学调查,以全面充分的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我们老年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市场特征,以求对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老年旅游市场特征分析

(一)调查样本特征描述

根据地理位置分布的平衡性以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区域影响力等方面,选取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沈阳、长沙、西安、郑州、宁波、昆明十个城市做调研,每个城市选取400个样本,共选取4000个样本,调查问卷92%收回。样本特征描述如下:

性别特征:为了保持调查样本性别的平衡性,笔者在调查中充分保证男女样本比例一致。(见图2)

年龄特征:根据联合国关于人口老年化的相关规定,并充分考虑我国老年人口的年龄特征,经过调查发现,我国公职人员目前退休年龄最早为55岁,而74岁以上的老年人受身体状况的影响,出游的可能性较小。所以,本文选取55-74之间的老年人群,以5年为一个年龄段进行分组调查。(见图3)

学历特征:通过调查分析,我国老年人群受教育的程度还不是很高,初中及以下学历的老年人群占整体比例近70%,为了让老年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增强老年人对社会的认知,有必要提高老年人群的受教育水平。(见图4)

居住特征:调查发现,近70%的老年人与自己的子孙住在一起,一方面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社会上的养老福利机构不是很发达,老年人需要在家中才能得到很好地照顾。(见图5)

(二)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特征

1.老年旅游市场拓展空间巨大,市场潜力明显

根据权威机构CTR的调研预测,2008年我国10大代表性城市的老年人旅游市场容量大约在50-60亿元之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将以年均14%左右的速度增长。据此推算,2013年,我国的老年旅游市场容量将突破100亿元,老年旅游的市场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市场潜力巨大。(见图6)

2.老年旅游需求随年龄的增长呈现递减趋势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老年人旅游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调查中发现,55-59岁、60-64、65-69岁之间分别占总需求的39%、25%、19%,而70-74岁之间仅占总需求的17%。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原因是年纪轻一些的老人身体状况相对较好,旅游兴致高,同时,这部分老人在我国目前老年总人口中的比重较大,因而他们占据了旅游市场份额的更大部分。(见图7)

3.老年旅游市场分布地区集中度高

从市场需求的地区分布来看,排名前3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广州、北京。其中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旅游市场份额合计35.7亿元,占调查总体市场份额的67%,这说明: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的各地需求的不均衡;另一方面上海、北京、广州目前是老年旅游的主要市场。据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的老年人口不仅绝对数量较高,而且老年人口比例也相对较高,老龄化进程显著。同时,三地经济水平发达,居民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因此许多企业将此三地作为老年旅游的重点

开发城市和地区。

4.我国老年旅游者的有效需求较强

消费者的需求分析主要在消费者的有效需求上,经济学所说的有效需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需求的愿望,二是有购买的能力,两者缺一不可。本文通过调查分析老年旅游市场的有效需求以期得出老年旅游者有规律的消费行为。

(1)老年人群的旅游频率

通过调查发现有的老人每年旅游一次,有一成老人每年旅游两次,另有近六成老人从来不旅游。这说明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发展还很不完善,同时,也证明我国的老年旅游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见图8)

(2)老年旅游方面的花费

调查发现,老年人在2008年中的旅游花费1000元以上的比例为63.9%,而旅游花费在1000元以下的仅占总数的37.1%,并且在2009年中,预计旅游花费1000元以上的老年人比例将上升至71.3%,而预计花费在1000元以下的老年人比例将下降至28.7%,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老年人群的消费倾向及消费能力越来越强,老年旅游的花费因而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见图9)

(3)老年旅游者的旅游资金来源

从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老年人旅游的花费主要来源于自身的积蓄(占60.2%),其次是儿女的赞助(占20.0%),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和健全,老年人群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部分可以自行负担自己的休闲娱乐活动的开支,同时,也说明中国的老年旅游市场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见图10)

(4)旅游目的分析

调查发现,我国老年人旅游目的主要为旅游观光(65.3%)和放松心情(56.9%)。细分市场中不同城市的老人还有其各自的旅游目的。如北京的老年人运动观念更强一些,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比例占33.3%;而上海市场的老年人更加关注了解风土人情、健康疗养、锻炼身体兼顾;广州地区的老年人则关注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的气氛更浓重一些。老年旅游目的在总体上反应为游览观光和放松的同时,也存在区域性的细微差异,为了满足不同地区和区域老年人的不同需求,需要开发不同特色的旅游产品。

(5)旅行方式的选择

在旅游方式的选择方面,超过50%的老年人选择了与家人同行,另有40%左右的老年人选择组团出游,只有不到5%的老年人选择自由出游或者其他方式。这充分说明老年旅游市场有其独特的特征,就是如果家里的老年人需要出游,那么参加旅游的人数将不仅仅是老年人本身,家庭的成员都将伴随前往,而且,老年人旅游市场存在经济学意义上的羊群效应,就是具有带动效应,如果一部分老年人想要出游,很有可能带动其他老年人一同出游。(见图11)

图11老年旅行方式的选择

(6)交通工具的选择

老年人出游对于交通工作的选择也是从安全和舒适方面来考虑,大部分老年选择乘坐火车(45.8%),其次是汽车(27.9%)和飞机(24%),并且各地区老年人对交通工具的选择有着区域性的特点,如北京地区旅行交通工具的选择上以火车为主,飞机旅行相结合;上海和广州两地以开展汽车和火车旅行这种短途旅行业务为主。(见图12)

(7)决定出游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首先,安全因素成为老年人出游的首要考虑因素。老年旅游者因为受到体力、健康等因素的影响,更多关心旅游过程中的安全问题(62.0%),其次是旅游服务的内容(18.7%)和消费的价格(11.0%)。尤其是上海、北京、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老年人更少关注旅游的经费,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老年人对经费的关注程度相对要高。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在同类条件下,安全是人类的最基本的需求,而一般情况下,人类只有满足了基本需求之后才会想到高级的需求。(见图13)

其次,健康状况成为影响老年人旅游的重要因素。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影响老年人旅游行为的直接因素之一,身患脑溢血的老年人旅游次数明显低于其他老年人,身患风湿骨病的老年人旅游次数却偏高于其他老年人。可见不同的疾病对老人的旅游行为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具体情况见表1。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1)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程度还不高,处于发展的初期,但发展趋势很好,市场容量不断增大,受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我国老年旅游的市场集中度较高。(2)我国老年旅游的有效需求较强。老年人既有外出旅游的需求又有支付能力,因为大部分老年人由单位支付或能自行支付旅游费用。(3)中国老年旅游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从众心理和羊群效应,即受其他老年人或者社会团体的影响来决策出游的目的地及相关具体事宜。(4)现有的旅游产品远远不能满足我国老年人的旅游需求,我国老年旅游的产品设计需要更进一步贴合老年人群的需求特点。

三、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路径

(一)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是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重点区域

从市场成熟度、客户购买力、市场份额、消费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高,旅游文化消费的意识比较靠前,老年的收入和购买力较高,市场份额比重较大,市场开发和推广相对容易。而各个地区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如上海以了解风土人情和疗养健身为目的,在春秋两季可以开展短线旅游业务。广州以旅游观光为目的,夏秋两季开展短途旅游业务,适度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北京历史气息较为浓重,以游览名胜古迹与历史文化古城为目的进行快慢适中,长短线结合的旅游业务。

(二)不断根据老年旅游细分市场的需求创新旅游产品

从旅游线路的选取,行程的安排、食宿的计划等方面人手,充分考虑老年旅游者的需求特点,深入挖掘需求的可能性,不断创新老年旅游产品,突出产品特色,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如:将老年旅游产品与体育健身有效地结合起来,推出健身旅游专线和旅游活动,激发老年人旅游热情,还可以推出以疗养健身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譬如设计提供养生旅游产品。现在老年人都比较注重身体,因此养生游也比较受老年人欢迎。养生游与传统旅游方式有较大区别,时间较长,能真正起到养生的目的。目前,我国已经有许多旅行社敏锐抓住商机,开辟“养生旅游”线路。有的旅行社在组织老年旅游时,还开展了保健讲座,养生交流,组织老年游客到长寿乡探秘等项目;一些景区景点也挖掘养生旅游资源,纷纷推出“老年人养生旅游景点”、“老年休养基地”;甚至一些干部疗养所开展“养生休闲游”,向广大退休职工敞开了大门。根据调查显示,无论是长线短线,“慢节奏,轻松行”的休闲旅游都非常受老年团的欢迎。纪念游也是颇受老年人欢迎的产品之一,根据调查显示,带有各种怀旧性质的旅游也比较受老年团的欢迎,例如,“金婚纪念游”、“革命圣地纪念游”等。此外,温泉浴、海水浴、登山、游泳、同病种异地疗养的专门医疗旅游等,贴近老年人群的生活实际,全方位的满足老年人群的旅游需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老年游客的欢迎。

(三)应特别注重提供安全的老年旅游产品

老年旅游产品的设计要将安全放在首位,保证全程服务安全:整个旅游行程的安排根据老年人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适度减缓,强度适当;同时,在时间安排上比一般旅游团要略长,注意劳逸结合、动静结合,防止意外发生;选择风景优美,地势平缓的景区,不能安排山高路陡的景点和线路;另外,根据老年人的需求,配备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随团配医生,并配备应急药品,对高龄老人要特殊照顾;在吃、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均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的安排。如在饮食上,要考虑老年人的肠胃、身体特点和饮食习惯,让老人吃饱吃好。

(四)实行差异化的定价策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群的需求

1.根据消费能力制定差价策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老年人收入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设计老年旅游产品时要依据老年人群的购买力实行差异化的定价策略。对于购买力较弱的老年人群提供性价比高的优惠价格,以规模效益实现利润;对于要求品位、舒适享受型的高端老年人群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实行专门化的服务,实现厚利精销。目前,这部分旅游产品的需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现有的旅游产品远远不能满足老年市场的需要。

2.根据旅游产品季节周期性制定差价策略。目前,大多数旅游景点的门票和综合旅游费用相对于一般的老年人群均偏高。旅游产品本身的淡旺季特别明显,旺季的时候价格很高,人满为患,淡季的时候,价格适中,旅客流量不饱和。针对这种情况,旅游消费的淡季,可以增加针对老年人群的专门旅游服务和产品营销,这样既可以让老年人群获得了实惠,又可以为景区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

3.实行个性化线路和服务差价策略。根据老年人群的各种特殊需求可以增加额外服务项目,同时对额外服务进行收费。由于老年旅游者的身体状况和消费心理与普通消费者有所不同,常常需要旅行社提供“个性化的特别服务”,如随游保姆服务,随游医生服务等额外的照顾。旅行社也可采取市场细分的方式,将有共同需求的老年人群组织起来,设计专门的行程线路,并依据额外服务的种类及数量核算成本做适当的加价。

生态旅游前景范文第4篇

一、国外研究状况

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议会通过的《可持续农业教育法》正式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提出了《2000年粮食:转向可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198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制订了《可持续农业生产:对国际农业研究的要求》的文件,并于次年11月又通过了有关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决议。1991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了国际农业与环境问题大会,向全球发出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登博斯宣言和行动纲领》的倡议,提出“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的概念。这对于世界各国可持续农业观念的形成与深化发展乃至具体的实践,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事实上,各国所采用的各种“替代农业”模式,如“有机农业”、“生物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动力学农业”、“再生农业”等都是为了实现本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①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

20世纪30年代英国土壤微生物学家Albert Howard在《农业圣典》一书中提出了有机农业思想,受其思想的影响,1940年美国的J·I·Rodale买下了位于宾州库兹镇的一个有63英亩土地的农场,开始了有机园艺的研究,1942年出版《有机园艺和农作》(现名《有机园艺》)。美国农业部在“关于有机农业的报告和建议”(1980)中将有机农业定义为: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在可行范围内尽量依靠作物轮作、秸秆、牲畜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场外有机废料、含有矿物养分的矿石补偿养分,利用生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由此可见,有机农业强调的是主要依靠农业内部有机物的投入,减少高投入农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②再生农业(regenerative agriculture)

它是在有机农业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的。Robert Rodale认为自然界的再生能力来自某种“自我治疗恢复力”,只要找到这种恢复力并将其“释放”出来,就能够使农业得到再生。其标志是“三H”(健康的土地,健康的作物和健康的人)。再生农业就是在不断提高的生产力水平上,增加土地和土壤的生物生产基础。它具有高度的内在经济和生物稳定性,对农场或耕地以外的环境的影响最小,甚至无影响,不使用杀虫剂生产粮食,力图在转向最少依赖不可更新资源的过程中,为日益增长的大量人口提供粮食。

③生物农业(biological agriculture)

生物农业是欧洲常用的提法,与美国的有机农业很相近。Hodges(1982)将其定义为:生物农业是这样一种农业,它试图提供一个平衡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通过提高自然过程和循环来控制病虫害。通过适度的投入能源和资源,维持该系统最佳的生产力。生物农业的倡导者认为向生物系统中引入化肥会使自然过程“短路”,因此,生物农业要求在系统中不使用化肥和合成杀虫剂。

④生物动力学农业(biodynamic agriculture)

由英国的园艺大师阿伦•查德维克倡导。生物动力学农业认为解决农业问题是技术与社会因素的综合。为此,在具体实践中要求有多种作物的轮作和间混作,复种多种生物,混合饲养牲畜,并与农畜产品的初级加工以至销售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给自足充分循环的复合结构的农业生态系统。虽然生物动力学农业在技术和经营方式上与有机农业、生物农业相似,但它是在生物学过程的基础上又强调系统的动态性,因此在能量和物质转化循环上不仅限于农田,它还扩展到与畜牧业、加工业相结合,并涉及到农业社会结构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⑤西方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

生态农业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美国,1971年由美国密苏里大学土壤学家威廉•阿尔布雷奇(William·Albrecht)提出。英国苏塞克斯大学(Sussex)大学的农业学家M·K·Worthington曾对欧洲有机农场进行调查并亲自试验,于1981年发表文章,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的、经济上有生命力的,在环境方面或伦理方面、审美方面不产生大的和长远的及不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系统。”Jackson和Benolen(1984)认为:生态农业在尽量减少人工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保护土壤肥力和生物种群的多样化,控制土壤侵蚀,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减少环境压力,实现持久性发展。Altlieri(1995)认为生态农业是高生产力、保护资源、文化敏感、社会公正、经济赢利的农业生态系统。Stephen R(1997)将生态农业定义为“运用生态学概念设计和管理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的学科”。

⑥自然农业(natural agriculture)

自然农业最早出现在日本,冈田茂吉是其创始人。20世纪30年代末,冈田茂吉以旱地为对象,开始了自然农法的实践与研究。1972年另一位学者福冈正信在其《绿色哲学》一书中指出:“自然农法是自然之道,是宏观的省力之道。‘什么也不干’,这是自然农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手段,是通向幸福之路的富民之道。‘什么也不干’,是稳操胜券的不败农法。不耕种,不施肥,不用农药,不除草,是自然农法的四大法则。自然农法具有节约、省本、高产、无公害、土地越种越肥等优点,这一切都是科学农法无可比拟的。其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无’字,‘一切无用’论”。

二、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1)中国生态农业的早期理论

中国是世界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对生态与人的关系认识最早的国家。以天时、地利、人和为主要内容的“三才论”,作为朴素的唯物论,是我国古代生态农业的哲学思想基础。《孟子·公孙丑下》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管子·禁藏》中说:“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故风雨时,五谷实,草木美多,六畜蕃息,国富兵强。”荀子在阐述富国之道时强调“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才能达到“财货滚滚如泉源,浩浩如河海,暴暴如丘山”,反之则“天下敖然,若烧若焦”。《吕氏春秋·审时》中“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汜胜之书》中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同时指出:“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淮南子》亦记有“上因天时,下尽地力,中用人力”,才使五谷蕃殖,如“天不一时,地不一利,人不一事,是以诸业不得不多端,趋行不得不殊方。”《齐民要术》总结强调:“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元朝《王祯农书》在垦耕篇中提出:“天气有阴阳寒熬之异,地势有高下燥湿之别,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明代马一龙在《农说》中讲道:“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矣。”清朝农学家张际标指出:“天有时,地有气,物有情,悉以人司其柄”。清朝陆卉仪进一步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不特用兵为然,凡事皆有之。即农田一事,关系尤重。”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已经把农业生产看作是一个人工生态关系,遵天时、依地利、靠劳动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关键。

在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上,《孟子·梁惠王上》曾说过,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材木不可胜用也。《吕氏春秋·义尝》中写有:“竭泽而鱼,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淮南子·主术训》又作了进一步阐述:“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草土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并提出:“孕育不得杀,彀卵不得探,鱼不长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是故草之发若蒸汽,禽兽之归若流泉,飞鸟之归若烟云,有所以致之也。”《管子·八观》中指出:“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是何也?曰:大木不可独伐也,大木不可独举也,大木不可独运也,大木不可加之薄墙之上。故曰: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罔罟必有正。”《荀子·王制篇》也载“草木

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可见这种“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保护生态再生能力,反对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的朴素的辩证思想和对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的科学主张,古人认识得已相当深刻。

发展多种经营,维持生态平衡也是我国古代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思想。管子认为,农业的发达应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国家和人民的富裕有赖于农业的多种经营。《管子·牧民》中指出“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管子·立政》对此有具体解释,“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山泽救于火,草木殖成,国之富也;沟渎遂于隘,障水安其藏,国之富也;桑麻殖于野,五谷宜其地,国之富也;六畜育于家,瓜瓠荤菜,百果备具,国之富也。”要根据土地、气候等自然环境的要求,合理安排多种经营,“相高下,视肥硗,观地宜,明诏期,前后农夫以时均修焉,使五谷桑麻皆安其处。”《礼记·曲礼下》把家畜作为庶人财富的标志。《荀子·王制》中指出:“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使国家足用,虞师之事也。”同样《淮南子》一书也主张在多种经营方面,使“群生遂长”,五谷、六畜、桑麻“各因其宜”。明末清初张履祥补撰的《沈氏农书》中提出:“养猪羊乃作家第一着”,有粮多养禽畜,养畜积肥才能“粪多力勤”夺丰收。书中写道;“今羊专吃枯叶、枯草,猪专吃糟麦,则烧酒又获嬴息。有盈无亏,白落肥壅,„„何不为也!”这些观点昭显了我国古代在遵循自然规律、发展多种经营方面具有的较高认识水平。

(2)我国对现代生态农业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于现代生态农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观察和总结发达国家常规农业现代化模式和中国当时不按“两个规律办事”的教训后,提出了强调以生态学规律(叶谦吉,1980)和生态经济学规律(许涤新,1983)为指导,符合“整体、协调、循环、再生”(马世骏,1984)原则的“生态农业”。在此基础上,我国理论界针对中国的特点,不断丰富完善生态农业的内涵,涌现出了一大批生态农业方面的专家,如卞有生、卢良恕、程序、曲格平、张壬午、王兆骞、骆世明、石山、刘思华、李文华等,发表了大量有价值的论文,召开了一系列学术讨论会,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鲜明的中国学派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案,为生态农业的实施奠定了科学的基础。纵观各方家对于中国现代生态农业的研究,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发展生态农业符合我国国情

我国农业将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建设高功效的生态系统和优美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农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农业。如郭书田(1994)《有关生态农业建设的若干问题》、汪卫民(1998)《中国生态农业的若干理论问题》、王小利等(2004)《替代农业研究综述》、温军(200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述评》、雷海章(2005)《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启示》、卢永根,骆世明(1999)《中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张法瑞,靳乐山等(1997)《关于可持续农业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王建武,吴文良(1995)《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生态农业》、王松良,林文雄(1999)《中国生态农业与世界可持续农业殊途同归》、刘彦随,吴传钧(2001)《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与途径》、程序(1999)《可持续农业的几个理论问题》、张壬午,高怀友(2004)《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的展望》等都从理论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适应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符合世界“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农业再一次飞跃的希望寄托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上。

②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在我国应把建设生态农业作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如肖桐(1985)《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方向》、路明(1999)《生态农业: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穆争社(2002)《生态农业是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然选择》、胡娜妮(2005)《生态农业

是现代农业的选项》、温琦等(2008)《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最佳结合》等都论述了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成部分,可以推进带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③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途径和作用

a.生态农业不仅包括种植业,也包括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农村能源、农村环境保护等,是一个“大农业”的概念。

b.建设生态农业,将使我国农业跳过石油农业的单一生态系统,直接向综合化的生态系统发展,这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避免不少浪费和损失,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c.生态农业的生物再循环系统,其中包含将有机废物转化为能源产品,这样,既可以从有机废物中提取沼气之类的气体燃料,也可制取液体燃料来代替石油制品,从而为解决我国农村能源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d.生态农业的纵深发展,还可把农业多余劳动力转到以有机废物为原料和动力的复合生物产业及其相关的加工、服务等行业中来,开展综合经营。

e.生态农业通过不断集约化的生物再循环系统,使动态平衡保持最佳水平,从而把整个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使土地越种越肥,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f.生态农业强调产品产生和合理增加投入,完全排斥无机物,拒绝使用化肥等背离了农业现代化的大趋势。在一定限度内输入的辅助能如化肥、农药、机械、劳动及灌溉与产出量呈正相关,只有合理投入,才能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高产稳产,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④生态农业模式

各学者分别研究了资源节约型生态农业模式、基塘系统模式、农田间套作模式及庭院利用农业模式、农田林网模式、农牧结合模式、农牧渔结合模式、丘陵区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场农业模式和生态类型模式等生态农业模式。如1980年初骆世明等对腐屑食物链、农业结构的梯度规律、牧草间套作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韩纯儒等在北京窦店研究以畜牧业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1983年浙江农业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粮—桑—畜—渔良性循环模式;1987年刘晓鹰研究的蜡桑农复合生态模式和杉木—黄连—林—药复合生态模式;1992年傅庆林等在浙江省兰溪市上华农场研究的低丘红壤区“农林果”复合系统模式;1994年吕富保研究的由农、林、果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的实体模式;1995年姜勇、曹志平研究的西安生态养殖模式和曲周县畜牧业生态模式;1996年曹铁森提出了适合于北方山区林果—粮食作物、林果—经济作物、林果—蔬菜、林果—药用植物、林果—牧草和林果—食用菌等复合结构栽培模式;1997年郑永华在四川合川市研究的稻鱼鸭复合农业模式等。

⑤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生态旅游前景范文第5篇

摘要:林业生态工程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生产工艺系统。其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和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和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论述。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生态系统;问题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利用日益增加,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的发展,还影响我们子孙后代的利益。而这些环境问题都与森林资源的减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开展森林环境的修复工作及植被恢复和重建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先后确立的六大林业生态工程对于加速实现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

1 林业生态工程简述

林业生态工程是指依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1]。其目的是在满足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时,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不仅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还在林业生产过程中达到一种和谐、具有较高综合效益的发展关系。

2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简介

我国从基本国情出发,围绕新时期林业建设的总目标,相继实施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这是对我国林业生产力布局进行的一次重大战略性调整,已被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纲要。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林业的“天”字号工程,一号工程,也是我国投资最大的生态工程。包括三个层次:全面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采伐;大幅度调减重点国有林区的木材产量;保护好其他地区的天然林资源。主要解决这些地域的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2]。

退耕还林工程:是林业建筑史上涉及范围最大、公众参与度最高性的生态建设工程,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为首任。计划建立以灌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的恢复保护性和生产性兼顾的人工生物群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生态环境,扼制土地沙化和沙尘暴,同时生产出优质饲草饲料,发展畜牧业[2]。

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我国涵盖面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2]。工程包括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地区的13个省的590个县(旗、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程计划造林314亿亩,并对10178亿亩森林实行有效保护[2]。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一项意义特殊的“形象工程”,也是环京津生态圈建设的主体工程。其规模虽然不大,但对首都乃至全国都极具意义。主要解决首都周围地区的风沙问题。工程建设内容分为造林营林、退耕还林、草地治理、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2]。

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是一个主要解决物种保护、自然保护和湿地保护等的生态保护工程,也是我国应对国际气候,树立国际良好形象的“外交工程”。该工程目标是拯救一批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扩大、完善和新建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源基地及珍稀植物培育基地,恢复和发展珍稀物种资源,形成一个布局合理、类型齐全、设施先进、管理高效、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自然保护网络[2]。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是一项增强林业实力的“希望工程”,也是以解决木材和林产品供应问题为目标的骨干工程。该工程根据森林分类区划的原则,在自然条件优越、立地条件好、地形较平缓、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2]。

3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成绩斐然,但在以下三个方面中存在一些问题:(1)非重点区域的林业工程项目建设科技含量较低,片面的纯林种植,“外来树种”引种少;树种结构不合理等。(2)森林覆盖率分布不均衡,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森林覆盖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也相差很多[3]。(3)“边治理、边破坏”现象严重。由于传统思想和长期以来人们对林业的认识存在严重偏差,造成了人们往往把林业只当作产业或一般的经济来看待,忽视了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深入发展,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林业生态工程总的发展趋势是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等生态环境保护目的为主,按照不同的自然区域,形成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的复合生态经济体系,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1]。

结论:林业生态工程是随着现代林业和经济的发展,在继承传统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门新的工程。它不仅是从单一的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来进行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而且是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研究林业发展的措施,其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朝晖,王丽敏.论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与发展趋势[J].防护林科技,2007(2).

[2] 周洁.我国六大生态林业重点工程简介.生态经济,2006(10):88.

[3] 李大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建议.绿色科技,2011,12:6-8.

[4] 郭永庭.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原理及未来发展趋势.资源·生态·环境,2007(5).

生态旅游前景范文第6篇

【摘要】艺术管理一门艺术与管理交叉性的新型学科。艺术管理课程课程设置是高校实现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非艺术类普通大学中的艺术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在明确学科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多元化优势,有效解决艺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上所面对的现实困境,培养既懂艺术又懂管理的艺术管理人才。

【关键词】管理;艺术;人才培养

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取决于其学科、专业水平。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课程建设始终处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课程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学科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主要依托的是专业课程建设。

通俗地讲人才培养,就是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时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市场,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挥个人才干。合理的课程内容必须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前沿。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它是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计划中的集中体现。

艺术管理在中国乃至世界仍是十分年轻,它是一门艺术与管理交叉性的新型学科,因此对于艺术教育和产业都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艺术管理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对艺术管理的理解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其共同的思想还是明确的。艺术管理是管理、经济和审美目标等关系的互动,是艺术组织或个人结合商业管理、经济原则和沟通技巧来促进艺术各个方面的发展方法与手段。艺术管理是作为一个艺术组织的管理者对艺术组织实行组织、计划、领导和控制、以运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取得最有效的管理效益的一种管理行为。艺术管理跨艺术和管理两个学科,但归结起来更多的侧重于管理。

所以,艺术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紧紧围绕艺术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艺术管理人才要具有管理方法和技巧,对艺术组织实行组织、计划、领导和控制,同时要有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和较为深厚扎实的艺术理解力。

艺术管理专业最早于1992年创办于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系。此后,艺术类院校如: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天津美术学院以及非艺术类大学也相继设立了此类专业,只是他们称“文化艺术管理”或“艺术管理”。虽然名称有差异,但目标是一致的: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培养出文化艺术产业的管理人才。

艺术专业院校历来一直就是发展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和文化艺术产品的主要产地,为塑造具有艺术与管理相融合的艺术管理人才提供了必要的可能,同时也使艺术与管理有机地结合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然而,当下艺术院校旧的学科设置,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代文化艺术消费的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在当代大学教育实践中,各个专业方向之间相互借鉴和渗透,多学科之间相互交叉与综合,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科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新兴的交叉性专业,“艺术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仍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思考和改革,本文针对于非艺术类高校的艺术管理,结合该专业所在大学优势专业资源,办出自己鲜明的专业特色,对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艺术管理人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艺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莫衷一是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国内高校校相继开设艺术管理专业,但是,各个学校艺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涉及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人们的看法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例如,有的高校把艺术管理作为管理学学的一个分支,隶属于管理学;有的将其作为艺术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属于文学门类。学科发展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专业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由于对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不同,在研究范围的界定和理论体系的建构上也很不相同,这种情况表明,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还有待进一步弄清楚,否则不利于该学科的建设发展。进而艺术管理专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导致课程设置上的不确定性。

(二)课程要求与现实状况之间的差距

非艺术类普通大学中的艺术管理专业,在生源上是无法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艺术类院校相比,也无法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这样的有百年历史的名校相抗争的。我们的现实情况是:如果加大艺术特长在高考录取的权重,招进来的学生其文化分就相应会低;而如果加大文化分在高考录取的权重,招进来的学生其艺术特长就相应缺乏。最优的理想是文化分又高,又有优秀艺术特长的学生,而这又往往缺乏。我们能做的只有在的现实状态寻找实现次优的策略。我们的艺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都必须面对并且围绕这这一现实,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三)学生实际能力与教师设想之间的距离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可能性,一种理想,但决不是必然性,更不是现实本身。课程设置的完美,不意味着现实实施的完美。追求现实实施的完美远远优于追求课程设置形式上的“完美”。大学教育绝不仅限于教师课堂的授课,而是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应的温习和练习,特别是具有艺术特质的艺术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时间安排上,艺术管理专业课程不能脱离艺术专业学习的独特性,也就是说增加艺术管理专业学生的艺术学习时间。当然教学时间与学生学习时间的间隔,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应当成为增加艺术管理学生学习时间设置的重要衡量标准。

(四)课程设置中,理论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问题

艺术管理是对艺术的理解和对各种类型的文化组织的了解,此外还强调开发性管理、市场营销和财务方面的技能。具体地说,在课程设置中如何把握理论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当然,很多院校用一句“艺术与管理”并重一笔带过,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

艺术功底的建构及管理等相关理论的学习,需要大量时间,还有后续的复习的时间。而艺术和管理实践同样得占用大量时间。在总的课时中,理论课和实践课之间的比例如何才算合适?仍然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细致探究的问题。

重课堂教学轻具体实践的倾向,恰恰是目前艺术管理专业的弊病。当然如果实践课太多,就可能矫枉过正,使得大学生教育培养目标的短期化,本科生教育高职化。真正的大学教育不应该是纯粹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不能为就业而进行直接的市场化设置。而在课堂外的活动较多,学生疲于奔波,也容易造成缺乏理论修养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尺度”应该是艺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关键之一。

二、现实问题的应对

(一)准确学科定位

如果艺术管理学科定位和它的主要研究方向明确定,那么专业课程设置混乱的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同时也对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艺术管理是在吸收艺术学和管理学成果基础上形成的学科。通常认为,艺术管理是一门具有学科交叉性、应用性、人文性学科。艺术管理跨艺术和管理两个学科,但归结起来更多的侧重于管理。它既有艺术学的属性,又有管理学的属性。但是也不能机械地把艺术管理放到管理学中去。原因在于,艺术学是人文学科,不是社会科学,其中包含着更多的精神内容,这是管理学学科所不能涵盖的。此外艺术管理属于应用学科,是直接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学科,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文性、实践性、交叉性应该对课程设置有指导性的规定。

(二)发挥学科多元化优势

艺术专业院校历来一直就是发展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和文化艺术产品的主要产地,也是创造中国文化艺术精品的专业场所,更是繁荣文化艺术市场的原动力。专业院校为艺术管理专业提供的艺术课程,不论音乐、舞蹈、美术和影视等,这些都为塑造具有艺术与管理相融合的艺术管理人才提供了必要的可能,同时也使艺术与管理有机地结合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也为艺术管理学生提供了常规的实践平台提供可能。专业院校有着强大的艺术资源和平台,特别是跟社会艺术组织有着紧密联系与合作,有些组织还与专业院校有着相通的资源共享系统,这些对于专业院校发展艺术管理新学科更是得天独厚。

Marjorie Schwarzer在《博物馆研究的培训》一书中说:“艺术管理强调的是对艺术的理解和对各种类型的文化组织的了解,此外还强调开发性管理、市场营销和财务方面的技能”。[1]

懂艺术将会使艺术管理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同样出色的管理会将艺术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真正做到管理与艺术的互相融会贯通,充分发挥艺术管理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这样就实现了开创艺术管理专业的意义。

然而,当下艺术院校旧的学科设置,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代文化艺术消费的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在当代大学教育实践中,各个专业方向之间相互借鉴和渗透,多学科之间相互交叉与综合,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科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最早创办艺术管理专业的,山东艺术学院田川流教授认为艺术教育的“综合化趋向促使艺术院校学科建设发生重要的位变,同时也将对社会文化建设和艺术活动产生深远影响”。[2]

“依托综合优势,建设特色课程”应该成为非艺术类院校建设艺术管理专业,设置专业课程的指导思想。“艺术的专业性”薄弱可以说是非艺术类大学办艺术专业的共同特点,由于办学时间不长,办学经验不够丰富,师资匮乏,课程设置有待提高,实践环节和机会相对偏少等等,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非艺术类高校建设艺术管理专业的步伐。向专业艺术院校学习,在艺术内涵上下工夫,在艺术类课程设置上,尊重基本的艺术教学规律,确保艺术专业的“专业性”。同时非艺术类高校多学科相互支撑,在综合性上优势明显,这些学科彼此独立、相互依托、彼此交叉、相互渗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布局,在开设非艺术类诸如经济、管理、文史等专业课程具有艺术类院校无法比拟的优势。这是非艺术类院校办艺术管理专业的根基。紧紧地抓住这个基础,挖掘这个基础提供的可能的东西,艺术管理专业发展就有望开拓出一个新局;离开了这个基础,非艺术类高校的艺术管理专业竞争力会大为削弱。

(三)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向国外的综合性大学的艺术院校学习,这些学校具有宽广的文化视野、先锋意识和全球生源。随着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师资国际交流的频繁,非艺术类高校大学要充分地利用这一机遇,研究这些大学艺术专业的发展历程,研究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在不丧失自我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吸收外来艺术教育的有益资源,确立民族文化与异质文化比较优势,从而获得一种开放视野与心态。

(四)多元化、多形式课程体验

非艺术类高校要加大硬件投入建设诸如:数字视频实践工作室、艺术信息工作室、艺术商务工作室等,学生们在校园内就能够自己印制商务宣传海报、策划大型演出活动。聘请资深电视人、拍卖师等专业人员作为该艺术管理专业的兼职或专职指导教师,讲授专业知识。校内的众多成果为学生走向社会搭建了坚实桥梁。大城市的文化公司和传媒机构林立,这为艺术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就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艺术管理是一座沟通的桥梁,一方面支持艺术家的创作,为艺术家寻找一个适当的市场立足点,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引导和开发观众的艺术趣味,使艺术走进大众,引导并发展艺术品的潜在消费群和观众群。艺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就应当遵循这一路径,才能培养既懂艺术又懂管理,能有效结合商业管理、经济原则和沟通技巧来促进艺术各个方面的发展,最终实现艺术家和观众的沟通和联系,实现经济和美学的双重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丹编译.博物馆管理学习15问[J].中央美术学院学报,2004(1).

[2]田川流.论艺术院校的综合化趋向[J].齐鲁艺苑,2003(1).

上一篇:六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下一篇:绿豆发芽过程观察日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