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音乐的论文范文

2024-07-15

小学教学音乐的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小学音乐的学习中,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是西方音乐与流行音乐,在这种音乐环境下成长,学生的思想和音乐素养过于狭隘。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重视民族音乐教学工作,积极挖掘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优秀内容,从而促使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在教师实践中,必须对小学音乐核心素养有一定的认识,之后结合民族音乐与小学生的特点,展开相关的教学探索工作。

关键字:小学民族音乐教学;音乐核心素养;培养

引言:随着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开展的核心。音乐是小学生智力与情操成长的助力,而民族音乐又有其自身的优势,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必须以音乐核心素养为目标,突出民族音乐的特点,从而推动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相关概念简述

(一)小学民族音乐教学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小,主要的任务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习惯。而小学民族音乐与我国劳动人民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能够反映我国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借助在小学音乐中的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1]。

(二)音乐核心素养浅述

在小学民族音乐教学中,音乐核心素养更多是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而小学生民族音乐学习中,教师更应重视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主动学习民乐,加深对民乐的理解,从而促使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民族音乐教学中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长期以来小学音乐教学中,对民族音乐及核心素养重视程度不高,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缓慢,不利于小學生身心健康发展。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核心素养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关注,教师对民乐音乐核心素养培育的正确认识,能够促进小学民族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能够帮助学生稳定情绪

小学生年龄较小,在接受学前教育中,学习的内容知识性不强,主要以娱乐和习惯培养为主。而小学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除了掌握相关学科知识之外,还要掌握相关的技能,学生身心发育不全,在面对这种学习转变时,适应能力较弱,情绪极不稳定,不利于小学教育的顺利开展。而民族音乐内容多以生活题材为主,音乐语言轻松、舒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身心能够得到完全放松,自身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才竞争愈发激烈,人们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知识型人才向创新型技能型转变,而这需要极高的素养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是学生自身素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音乐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小学阶段其他学科的学习,学生综合素养也能够得到全面提升[2]。

三、在民乐教学中培养音乐核心素养的方法探讨

(一)充分挖掘民乐的生活性

民族音乐的创作极具民族特性,其内容和风格非常贴近民族日常的生产生活,教师在民族音乐核心素养培育中,应该重视民族音乐的特点,积极挖掘民族音乐的生活性,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民乐欣赏体验感,借助兴趣的激发,促使学生形成喜欢民乐、欣赏民乐的好习惯。

例如,在《美丽的东乡我的家》教学中,本首歌曲主要描绘了东乡族对自己家乡中生活的各种事物,如云彩、大夏河、喜鹊等等,歌曲曲风活泼,语言生动形象。教师可以提前对东乡族进行查询,了解东乡族的聚集地和生活风俗,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出来。之后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本首歌曲。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东乡族的家乡有了更深的认识,感受到了祖国的包容性和民族的多样性,发现民族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加深了对民乐的喜爱之情,借助民族音乐生活内容的增强体验与渗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受到了激发。

(二)重视民乐氛围的营造

小学民族音乐内容丰富,有赛马场景、自然风光、故事等,教师在音乐核心素养培养中,要利用好民族音乐的丰富内容,充分展示民族音乐的故事性、趣味性、艺术性,使得学生在长期熏陶中,形成民族音乐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梁祝》音乐的鉴赏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梁祝》动画中草桥亭畔、共读共玩、化蝶等经典片段,借助动画内容,不仅能够让学生沉浸在梁祝的音乐氛围中,还能加深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之后教学可以播放梁祝音乐,结合自己的感受,与乐曲的行进,为学生缓缓讲解梁祝音乐,学生在教师刻意营造的氛围中,感受到了真情的珍贵和难得。教师也可以对主题进行升华,不仅仅是世间爱情难得,更应该引导学生珍视师生之情、同学之谊、父母之爱。

(三)重视民族特点的突出

小学民族音乐,选取的民乐,民族风格较为突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不同民族各自的音乐风格和特点,在教学中着重突出民族音乐的民族性。如蒙古族音乐多为高亢、开阔;朝鲜族民乐温婉回转。教师只有突出各民族音乐的特点,才能加深学生对民乐的认识,从而促使其音乐核心素养的形成。

结束语:教师在开展民族音乐核心素养培养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弱等特点,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将现代社会的教育成果引入到教学中,重视课程聂荣的创新设计,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民乐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赏析、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音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刘宇英. 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小学音乐课堂传承民族音乐的价值和策略[J].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9, 000(012):240.

[2] 陈小菊. 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落实策略研究[J]. 北方音乐, 2020, 000(008):204-205.

小学教学音乐的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信息化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以及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社会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对学生从小培养创造力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下的主流趋势。音乐这门学科作为整个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响应社会号召,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本文就对现行的音乐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出可行性的举措。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学;创造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教育领域的各种新颖的教学模式理念在涌现,新颖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课堂的内容。小学音乐是对小学生进行素质培养以及提升其创造能力的重要课程,创造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思维潜在能力的音乐学习领域,也是学生积累音乐知识,音乐创作经验,发掘思维能力的手段措施。教师应当在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艺术美感,进而达到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去创作以及表达音乐美感的目标[1]。

一、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教育领域虽然涌现了大批量的新型教学模式,对教师在进行教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教师觉得音乐课只是教育领域的一门副课,不需要给予太多的重视,音乐课堂开始在不知不觉中缺少了真实性,缺少了音乐性,也缺少了音乐的美感。

1.教师对音乐课的轻视

教师可能觉得音乐这门学科只是小学课程中的“副课”,在小学升初中的时候也不是考试科目,期末考试的时候也不算成绩,所以教师就会对音乐这门课程产生轻视的态度。由于觉得不重要,所以在教授的过程中,没有投入全部的精力,没有积极性,没有责任感以及使命感的驱使,造成音乐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也没有任何兴趣去学习音乐。

2.学生对音乐课没有深入了解

因为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不一样,期末没有考试,平时也没有家庭作业,学生就会觉得不用付出更多的精力去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在学习音乐的时候压力也比较小,在上音乐课的时候也不是很重视,显示出懈怠的状态,对教师的教授也没有回应,音乐教学质量也明显降低。

3.教师只是让学生照猫画虎模仿

在新课程改革下,音乐教师对于音乐这门课的教授,只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不管是什么样的歌曲,不顾原本的教学目标,都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使用一样的教学方式去教授。对学生的教授中,没有注重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只是追求所谓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在课堂上要表演的歌曲,在课前替学生都准备好,没有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只是对教师编排的曲目进行表演,照猫画虎的模仿。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措施

音乐是一门涉及面广的综合性的表现艺术的学科,人思想中的创造能力最能够在艺术教育中充分的体现出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对创造力的输出,教师通过游戏、表演等多种有创造力的形式,去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音乐教师应当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提高自身的使命感,做好本职工,还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并且引导学生创作,最后进行点评[2]。

1.提高教师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榜样人物。因此在课堂中,教师的积极性也在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作为引领者,需要明确自己在音乐教学中的角色以及职责,发挥主导性,以学生为本,提高自身的教学使命感以及责任感,充分地认识到自己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当热爱自己本职工作,保持对音乐的热爱,对音乐教学的满腔热情。对学生的学习怀有高度的责任感,带领学生通过音乐课堂,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通过音乐与生活相联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提升自己的艺术审美力。这是身为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讲授《小蜜蜂》一课中,带领学生感受小蜜蜂的辛勤劳作,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不易,同时教师也应该明白自己的使命,传道授业解惑。

2.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音乐是一门听觉上的艺术,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学科。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行创作。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时,以听为基础,让学生学会聆听,学会欣赏音乐,提升自身的艺术审美力,形成良好的学习音乐的习惯。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感受音乐所传达出来的艺术美,真正的从听音乐到享受音乐转变,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例如在欣赏《太阳出来喜洋洋》一课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自己去听音乐,听从太阳未升起到最后完全升起,大自然所经历的,旋律从安静到愉悦,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根据音乐的播放,去绘画出自己通过音乐所听到的太阳升起经历的过程等[3]。

3.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教学,教师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曲目,都是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授,并且对所有涉及到学生需要表演的曲目,教师都是在课堂前替学生编排好,在课堂上让学生按照已经编排好的剧本去表演,这样学生只是对教师进行照猫画虎,没有自己的创造力[4]。教师应当摒弃之前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对小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教材中的音乐进行欣赏,然后结合让学生自己去编排剧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进行表演。例如《小渔篓》中,学生首先去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然后自己分组去表演。

总结

艺术源于生活,创造也是遍及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创造与艺术之间的有机结合,可以让人们在生活当中更多地发现生活的美好。在创造力在逐渐的增强学生的综合实力,成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对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必不可少的目标。小学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佳场所,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做到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去学习知识,并且发挥想象力去创作,让学生敢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的尝试,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显示得淋漓尽致,进而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元元.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17,89(47):182-182.

[2]李海业.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成功:中下,2018,34(1):204-204.

[3]廖婵.探究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76(29):149-149.

[4]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合作能力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小学教学音乐的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学的核心理念,因此在小学音乐课上,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演唱技巧与乐理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提升审美能力,对艺术产生正确认知。而合唱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增强学生自信心,也能帮助他们提升审美能力、形成合作意识,从而提升整体素质。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探寻提高音乐素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素养;合唱教学

引言

所谓音乐素养是指学生在掌握乐理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具备欣赏和感悟音乐情感的能力,而合唱是小学音乐教育中最容易产生情感体验的一个教学环节,为学生创造了表现、创造乐曲的自由平台,因此在合唱教学中要将培养音乐素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科学性的教学目标,激发大家的合唱兴趣、学习合唱技巧,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一、激发合唱兴趣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合唱是最常见的教学模式,通过合唱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也能强化他们对音乐的认知。因此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合唱兴趣出发,增添趣味课上活动,根据对学生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的了解创设教学背景,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对合唱活动产生期待,用心感受歌曲的节奏,尝试去识谱、辨声,提升学习效率,进而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例如学习花城版《梅花鹿》一课,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猜谜的方式导入课程:“身穿梅花袍,头上顶双角,窜山又越岭,全身都是宝——打一动物。”并在PPT上展示梅花鹿的图片,激发学习兴趣,再播放合唱的视频,让学生对合唱产生期待感。

二、强化乐理知识

音乐与其他学科不同,不可以使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也不能讓学生死记硬背,要在正式授课之前教会他们本节课相应的乐理知识,给他们提供没有附点的乐谱,通过自己打节奏的方式读歌词,然后再出示带有附点的乐谱,再次读歌词,从两次读歌词中找出区别,从而掌握音乐中强弱记号、力度记号与切分记号,通过理解学习要比听教师的讲解去记忆更加高效,能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让抽象的乐理知识有画面、有声音,让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

三、增加合唱训练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音乐欣赏素养,教师首先需要增加课上的合唱训练,让大家能够把握各个声部之间音准和节奏的区别,明白只有与其他人的声音相互配合才能呈现出完美表演的道理。在学习一首新歌曲时,先让大家熟悉歌曲旋律,再增加视唱训练,以此来提升音准,然后要让他们掌握节拍规律,通过自己打节拍的方式把握歌曲的节奏,只有每名同学的节奏一致才能呈现出完美的合唱,因此在进行节拍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保证不会出现因为某名同学抢拍或掉队影响合唱效果的情况。

只有通过大量上述的合唱训练,才能让学生对音乐有基本的认知,从而能够欣赏其他歌曲的旋律,提升审美能力,领悟到歌曲中旋律、节奏与声音各种不同形态的美。此外学生也能在接触新音乐后自然哼唱旋律,强化对词曲意境的理解能力,由此会形成用不同发声方式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从而在各个声部之间自然转换,强化合唱的整体感知,以此来提升全班同学的音乐素养,为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丰富发声方法

合唱教学目的分为感受作品内涵和抒发个人情感两部分,在大量练习后能够在不同作品中被声音所感染,从而获得情感体验,提升音乐素养。因此为了能让学生对其他音乐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需要教师在合唱教学中着重进行发声训练,教给他们科学的发声技巧,让他们在演唱过程中能够控制自己的气息,在合唱中创造出更好的声音效果。也能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情感的感悟能力,以此来让合唱表演更具感染力。

小学时期必须要掌握的发声技巧有呼吸和共鸣两种,其中呼吸是唱歌的基础,小学生的声音处在发育时期,所以经常出现气不足和气息不够的情况,会对合唱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教会他们用胸部控制气息,使用“闻香”和喊口令的方法,先深吸气,然后再将手放腹部感受膨胀动作,发出口令声音,寻找正确位置反复练习,声音自然变得有力又灵活。共鸣则是要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提高声音共鸣位置,例如在学习《小兔子乖乖》一课时为了升高学生的发声位置,亲自示范哼鸣法,将上下牙打开,合闭双唇体会口腔的膨胀感,发出高位声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任务,要求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组织多样性的合唱活动,让学生在训练过程逐渐掌握乐理知识,并且能够在大量训练后提升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同时教师也要为学生重点讲解合唱的发声技巧,让他们能领悟各个声部抒发的感情,使得表演更加生动化,在音乐水平提高的同时还能够增强音乐鉴赏能力,以此来提升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妍.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探究与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02:190-191.

[2]武磊.谈小学合唱教学中审美情趣培养的途径[J].才智,2019,09:112.

[3]丁梦娇.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黄河之声,2019,09:99.

小学教学音乐的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音乐是缓解心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还会对学生起到熏陶作用,给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音乐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还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虽然音乐可以为学生带来益处,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将音乐教学的最大作用发挥出来,导致学生不能学好音乐。本文以小学音乐教学中实践综合性音乐活动进行分析,并提出以下几点作为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教学;实践综合性活动;教学研究

引言:以往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讲解过于片面,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较差,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对于学生的教学中不能知识对学生进行枯燥的讲解,这种教学模式中存在很大问题,对学生的发展没有任何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现如今大部分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增加了实践综合性活动帮助学生培养音乐基础。

一、自主性的音乐实践活动

以往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自己的看法进行教学设置,在课堂中学生围绕着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学习,这种情况导致教师的教学理念出现问题。根据教育部门的理念,学生才是课堂中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教学模式,而不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脚步进行学习,这样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成果,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给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由此看来,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落后导致教学中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为了有效避免这种事情再次发生,教师应该从自身开始解决。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根据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完善教学模式。大部分教师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课堂中开始引入自主性音乐实践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课堂中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发展。对于实践活动的设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不同的活动设计,这样才能对所有的学生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学生在教师的这种教学活动中,可以将以往枯燥的教学氛围打破,营造一个活跃的学习氛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还可以帮助学生找回学习主体的位置,围绕学生进行一切活动开展,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上音乐这门学科,在接受音乐熏陶的过程中促进发展并提高学生的素质涵养,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二、合作性的音樂教学活动

有班级里的学生人数众多,为了可以让每名学生都可以进行活动的参与,教师可以设置合作性的音乐教学活动,这样就不会发生教学遗漏的问题。传统教学中由于班级里的学生人数较多,因而教师在教学活动这项环节中,只能让几名学生参加,学生们在活动中耗费的时间较多,导致学生们不能全部都进行活动的参与,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平衡,使部分学生就会对学习的兴趣集聚下降,产生懒散的学习状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还会影响到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设置进行完善,能都让全班的学生都可以参加教学活动为主,班组学生保持发展水平处于同一水平,进而减轻教师的教学难度。由此看来,合作性的音乐教学活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音乐的教学中运用合作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都可以参加教学活动,保证学生们可以进行同等的教育,不会发生不公平待遇。现在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这种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概念,对日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例如:教师在讲解音乐内容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都可以进行感受,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演示,将学生都扮演成每个不同的角色。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音乐教学产生兴趣,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体会到教学中的乐趣,帮助学生促进全面发展。

三、探究性的音乐教学活动

学生在学习中应该时刻保持对学习的探究精神,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努力完成目标,提高自己的学习成果。这种情况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学习,然后教师根据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提问。例如,给出一句歌词让学生进行补充下一句是什么,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记忆能力的提升,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思考能力受到阻碍。此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开导,引导学生自己将歌词说出来,增加学生对歌曲的记忆。学生长时间通过这种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并提高记忆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总结

由此可见,现如今在音乐的课堂中,对学生运用传统的讲解模式已经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因此,大部分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融入了实践综合性音乐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进行实践综合性音乐活动时,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围绕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活动设置,将作用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李丽芬.小学音乐教学中实践综合性音乐活动研究[J].家长,2021(08):147-148.

[2]张华.新课程下小学音乐教学新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93.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第一小学 529500

小学教学音乐的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在傳统模式下,文化类学科教学要想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容易,而音乐学科教学由于学科的特殊性,知识目标达成困难。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时兴趣不浓,使得教学效果差。音乐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就要改变音乐教育传统教学方法。微课的出现和运用,让音乐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了解丰富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将微课教学合理运用到中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微课教学;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引言

所谓微课教学模式,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以视频为载体,将课本中出现的晦涩难懂的乐理知识简单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其优点在于省事省力,可以结合课本中的重难点或者学生的薄弱点进行针对性教学。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性学科,是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只能提高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无法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逐渐将微课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音乐课堂当中,调动学生的视听兴趣,让学生对音乐产生积极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自觉学习,促进音乐课堂效率的提升,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一、以生为本,丰富音乐课堂学习感知形式

首先,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教师可以将需要讲解的重点内容录制成微课,让学生用心聆听的同时,观看精彩的画面,捕捉丰富的元素,促进学生对一些重点知识的理解。其次,在微课展示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有效表现,积极参与,搭建趣味课堂学习氛围。以《蜗牛与黄鹂鸟》这节课的学习为例,借助微课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简单的学唱、角色扮演等多个角度入手,为学生搭建灵动的课堂学习氛围,并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的趣味性,在角色扮演中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同时,微课视频画面精美,可以向学生传递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等积极的价值观念,升华课程教学内容,推进学生学习体验。

二、加强节奏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学生只有能够把握音乐节奏,才能理解歌曲内涵,学会音乐知识。教师可以选择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作品,录制相应的“微课”视频,以加强节奏教学,增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例如,在教学《幸福拍手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视频里的拍手、跺脚动作,提高其参与感,让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节奏。由于不同的学生对音乐的认识是不同的,并且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节奏感和律动感,传统的统一教学对学生音乐感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无法使全部学生的节奏感和律动感都得到增强。“微课”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律动和节奏感,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借助微课,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是基础知识学习的关键阶段,由于学生自身年龄较小,阅历不够丰富,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欣赏教学和歌唱教学。这其中,欣赏教学则是让学生聆听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从而使其艺术情操得到陶冶,认真体验音乐情感。但由于学生对音乐本身的认知极为片面,从而使其对歌唱学习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排斥,而且长期枯燥的练习很容易让其出现厌烦情绪。为此,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利用其对新事物有较高兴趣的特征,为学生提供相关微课视频,从而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例如,教师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时,可以借助微课的形式,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中一个与学生年龄差不多大小的人,他边在湖面上划桨边进行歌曲的教学。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中的意境。此外,合唱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在合唱的同时很容易被周围的同学带偏。因此,借助微课的形式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模仿,熟练自己演唱部分的节奏和旋律,使学生在掌握歌曲的情绪和情感的同时,提高合作意识,增强音乐素养。

四、微课在音乐拓展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小学音乐课程小学,不仅需要学生对基础的音乐知识进行掌握,同时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进行微课教学的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堂指导时,为学生播放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微课视频,以不断丰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资源。在微课的课堂教学氛围下,教师除了要解决学生在课前的学习困惑,还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以便相互交流音乐体验,产生思维的碰撞,激发自己的音乐编创灵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生活素材融入微课,引导学生拓展教学。例如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音乐创编能力,可以组织歌唱比赛、律动比赛等,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课堂所学融入作品中,从互联网上吸收各种各样的音乐元素,并录制视频,展现音乐的创作和表达。同时教师也要为学生做好素质拓展教学,小學阶段学生的节奏和把握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音乐课堂的学习体验,将微课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节奏学习能力。当然,对于音乐实践来说,知识与技能是缺一不可的,这既是提升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需要,也是学生进一步创造音乐的基础。微课为学生在音乐创造上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平台,教师同时也应重视学生对音乐的直观体验,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的空间,提升学生音乐表达能力。

结束语

在小学音乐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基本演唱能力的提高,又要从审美发展的角度培养和塑造学生。在课堂上应有效利用微课创新学生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循序渐进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陶冶学生音乐品质。

小学教学音乐的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实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师关注并着手研究的课题。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文章从营造认知学习空间,营造音乐教学情境,创新律动教学活动,丰富学生音乐体验等方面,对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的音乐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音乐教学;立德树人;学习空间;教学情境;教学活动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人们思想感情、反应社会现实的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锤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个性,使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音乐的核心素养不单纯是要有基础的、最一般的音乐知识与实践能力,还要有对音乐较高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优美的音乐可以净化心灵,促使人健康向上。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健康成长的需要。当今社会,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音乐教学带来新的挑战。音乐教学应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一、营造认知学习空间

音乐课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并设计生动有趣的创造活动的内容,创设不同的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音乐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渠道丰富多样,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到学生的个体成长方式和思维模式的差异性,营造合理、富有趣味性的认知学习空间。

以人教版教材中的《春天来了》为例,教师可以将朗诵《春天在哪里》、钢琴演奏《春之歌》及演唱《柳树姑娘》等教学内容进行组合设计,将该堂课的音乐主题设定为“春天”,通过音乐主题教学营造学习氛围。如果该堂课教学任务为配乐朗诵,就将讲解内容集中在音乐艺术元素间的组合关联方面;如果讲解内容集中在音乐理论技能方面,就引导学生体验作词家、作曲家是怎样灵活运用音乐元素营造春天氛围,感染听众的。

认知学习空间的营造需要音乐教师以教材为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不能单一停留在教材表面。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通过音乐内容自主联想、创设画面。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音乐画面,形成直观形象的视觉冲击,让学生从视觉和心理层面体验音乐之美。营造认知学习空间,能提升学生感官认知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学生歌唱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二、营造音乐教学情境

音乐素养的形成与欣赏能力的培养需要艺术创造力的引导,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主题营造音乐教学情境,开发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对学生进行创造力培養。而想象力是学生形成创造力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以人教版一年级“春天”主题音乐教学为例,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播放《春之歌》,那流畅的旋律与诸多装饰音可以为学生带来盎然的春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也可以引领学生演唱《小雨沙沙沙》,让学生感受春雨润物无声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完成欣赏、演唱教学后,教师可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春季景象,通过问答方式激发学生想象力,给予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

以人教版三年级的《嘎子嘎》音乐为例,为落实“闪闪的红星”这一学习单元目标,在该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讲解电视剧《小兵张嘎》的故事与创作背景。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年龄特征、个性爱好与认知规律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要添加可以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教学内容,并给予学生表达观点的机会,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引导学生就音乐问题进行互动,以优化情境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还有利于学生音乐素质、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创新律动教学活动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创新律动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在欣赏、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通过音乐节奏的律动,训练和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力与创造力,在活跃课堂学习氛围的同时,增添音乐教学的趣味性。音乐律动教学可在课堂教学前后进行,用于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的艺术魅力。

以人教版活动教学板块中的《欢腾的那达慕》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创设游戏活动,如“击鼓传花”游戏,在鼓声结束时接到花朵的学生需要进行演唱、舞蹈或朗诵,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达到对学生进行律动训练的目的。将音乐教学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能增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音乐教学应当同多元化的艺术实践结合在一起,因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通过音乐欣赏或演唱来实现。为此,教师应积极整合相关教学资源,综合音乐学科素材,同多元艺术门类相融合,在开阔学生艺术眼界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受到更广阔的艺术熏陶,形成高水平的音乐素养,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

四、丰富学生音乐体验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都纷纷应用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音乐教学也不例外。常规模式下的音乐教学,教师往往将抽象的音乐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难免会对枯燥乏味的讲解产生抵触情绪。多媒体技术融入音乐教学,能够直观生动地展示音乐教学内容,丰富学生音乐学习体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来。

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健康歌》为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它的MV,以此活跃课堂气氛,取得良好的视听效果,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好奇心与学习的积极性,体会音乐的艺术魅力。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挖掘教材内容,融入多样教学手段,考虑并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创设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的音乐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如引导学生观看《健康歌》MV时,教师可让学生随着音乐演唱、舞蹈,教会学生利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艺术,更好地发挥想象思维与创造力,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热情,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实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师关注并着手研究的课题。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灵活运用多元化、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创设有利于学生自由发挥的音乐教学氛围。要明确音乐素质、核心素养形成之于学生的重要性,并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兴趣爱好,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设计教学方案。要通过营造认知学习空间、创设音乐教学情境、创新律动教学活动、丰富学生音乐体验等手段,打造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1]张翼.探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北方音乐,2019(02).

[2]刘婧.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J].黄河之声,2018(18).

[3]蔡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研究[J].音乐研究,2018(06).

[4]杨春雪.小学音乐核心素养在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5]冯巍巍,查汪宏.音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8(03).

[6]徐国强.核心素养培育视野下的音乐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7]冯巍巍.音乐核心素养的特征与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6(12).

上一篇:农民工子女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健美操高职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