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设计论文范文

2023-09-16

土建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作者从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中探索实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应用型培养和学术型培养的适用性和实施方法,并将该模式应用于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专业育人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

[关键词]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研究型人才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阶段迈入大众教育阶段,用人单位对高校人才的需求也更加侧重于其专业技术的掌握水平和知识的运用能力。当前产业技术提升快,学校传授的知识往往落后于产业发展,因此,对于与实践结合紧密、注重专业能力运用的学科,有必要通过新工科教育构建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在一些与产业结合紧密的专业课程上加强与企业合作,施行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1]。

交通工程专业是一个与实践结合紧密且发展迅速的专业,旨在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够在交通工程领域从事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以及土建施工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科研人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下文称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创办于2010年,从近年毕业生的就业出口和发展状况来看,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更加多元化,就业选择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并逐步形成了两个比较稳定的主要发展方向:一是进入企业单位从事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二是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继续深造。

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努力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我校交通工程专业从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探索实行按需定制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本科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专业育人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2-4]。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在新工科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单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社会需求已不能完全适应,应充分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制订更为科学的培养方案。

(一)分方向确定培养目标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和社会的不同需求,确立了两种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学生选择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定制式成才模式。第一种是以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目标,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即实行应用型培养,其培养方案以道路设计、施工、管理类课程为主;第二种是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的研究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即实行学术型培养,其培养方案以交通规划、设计、控制类课程为主。虽然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还没有做到两个培养方向的完全分流,但学生已经可以根据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有所侧重地锻炼某一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并与该培养方向的教师形成比较稳定的研究团队或实践团队,参与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或实践项目,以快速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在此定制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和到大中型企业就业方面成绩斐然,其考研率逐年攀升。与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效果显著。

(二)分方向优化课程体系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基于培养要求,采取层次分析法对学生所需能力进行逐级分解,分析满足用人单位能力要求与学生深造学習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充分考虑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前瞻性与动态性,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主要分为道路设计施工方向以及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方向,这两个方向均设置了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其中道路设计施工方向主要开设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建筑材料等课程,对接施工单位对交通工程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需求;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方向主要开设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分析理论等课程,对接学生去继续深造的高校、科研院所、设计院等对人才的需求。

(三)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行分类培养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以就业方向和能力需求为出发点,将产教融合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5]。将实习教学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着重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集中实习实践环节设置在第六学期末至第七学期初,使其时间覆盖整个暑假。通过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实践来持续培养学生对行业的忠诚度和认同感,让学生通过企业的工作锤炼来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优势。

近三年,交通工程专业持续派遣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到施工企业参与道路设计施工类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学生通过多项工作的参与获得了宝贵的现场实践经验,增强了行业认同感,提升了胜任未来工作的信心。具有考研和其他就业意向的学生参与了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类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通过调查大中城市的交通运行状况和参观各类交通设施以及听取专家学者项目与研究报告,使学生拓宽了视野,明确了今后的就业方向,坚定了继续深造的信念。

(四)引导和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新版培养方案经过多轮的探讨和调整,完善了课程的实验项目、综合训练项目、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对学生各项能力的要求有了更为具体的规定,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有所提高。

其中的综合训练项目是在某一章节内容学习完成以后,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大作业的方式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比如交通设计的一个综合训练项目可以是综合运用交叉口交通设计的理论知识对某一城市道路交叉口进行优化设计。新版培养方案中,每门核心课程都设置了相应的综合训练项目,在课程相应章节完成以后,给学生布置对应的综合训练项目,下达综合训练任务书,使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新知识,并结合调查实践分组完成综合训练项目,以此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运用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与此同时,大部分核心课程也都设置了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者对学生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了综合检验,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加强能提升学生培养效果的过程性评价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新版培养方案不再以单纯的考试成绩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依据,而是根据专业特色和社会的人才需求现状,在培养方案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进行层次化、系统化的整体设计,构建起从实验、实习到毕业设计,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产学研相结合的完整的能力培养体系。充分发挥校企协作、协同育人机制的作用,企业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和评价要有机结合,校内评价和企业评价要综合考量,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和严格的过程评价制度。评价体系将学生课内学习成绩、课外各类实践学习效果以及各项能力的达成度作为考查点,制定了更为科学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二、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在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在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问题驱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做中学、做中研、做中创,强调综合训练、科研训练、课程设计、创新训练等,突出项目教学和企业实习环节[6]。

(一)分层优化教学内容

按掌握、理解和了解三个层级对专业课程的知识掌握程度提出不同要求。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上要达到一定深度,体现课程学习的针对性。在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根据行业知识需求的变化及能力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整合、更新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比如新版的培养方案中的选修课程增加了有利于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和能力发展需求的道路交通检测技术与应用、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

(二)以多种形式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的填鴨式教学和纯理论教学,通过启发互动式的现场讲授、案例分析、研讨教学、模拟授课等,增强课程吸引力和学生学习兴趣。加强网络课堂建设,充分利用国内高校优质的网络资源,开展理论课程的网络课堂教学,并以此实现翻转课堂的落地,如交通设计、土质土力学、交通管理与控制等课程均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知识理解应用能力。在专业实验课程中,每个学生都能亲身体验实验过程,并得到教师的耐心指导。与此同时,加强校内外的教学基地建设,有针对性地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以产学研合作基地为依托,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7]。

三、多渠道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组织引导学生参加交通工程行业相关的科技竞赛,并通过实验项目、综合训练项目、实习实践项目、毕业设计等环节的实施不断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一)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

交通工程专业推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时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引导:一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类科技竞赛,将专业技能竞赛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以此强化和提高专业技能;二是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交通工程专业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与多个企业建立长期的产学合作关系,为学生的执业技能训练提供平台;三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纵横向科研课题,在实际项目中提高仪器操作、绘图和设计软件使用的技能水平。

(二)引导学生构建专业知识结构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其视野更宽,思路更灵活,接受复杂信息的能力更强,单纯的课程知识讲解已经很难满足其提升自我的需求,因此,教师教学的重点应逐步转向引导学生建构整个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交通工程专业除了在宏观上通过专业概论课程使学生了解专业特点、课程结构体系以外,在后续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也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搭建,并帮助学生通过实际工程项目和综合训练项目来锤炼自身能力。

四、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创新能力是人才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在行业发展的浪潮中激流勇进。采用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满足社会现实条件下的技能需求,还要在学生的头脑中埋下创新的种子。

(一)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局面、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为目标,鼓励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通过翻转课堂、课堂讨论等多种形成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同时设立教改培育基金,支持年轻教师申报教改项目,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充足动力。

(二)注重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建立了先进的驾驶模拟实验室、交通控制实验室等,且常年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课程或自身的学习需要在实验室开展实验。同时,针对交通工程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专业课程教学注重将课内实验和课外开放性实验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工程体验式、科技竞赛导向式、科研体验式、研究探索式等教学方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三)注重在毕业设计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毕业设计环节,分两个培养方向拟定毕业设计题目,鼓励并支持学生对选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同时支持学生结合现场实践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采取集中指导和分别指导的形式,在下达任务书后引导学生构建毕业论文的基本框架,掌握查阅文献的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融入自己的合理想法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四)注重在科技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进一步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加强与国内知名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我校已连续三年举办了交通科技大赛校内选拔赛,并两次入围全国总决赛。与此同时,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也参加了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挑战杯等各类科技比赛,并多次取得了优异成绩,这充分说明了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面是卓有成效的。

总体而言,按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交通工程专业施行定制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谋求长远发展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其实践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可喜的成绩,说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科学有效的,顺应了专业发展趋势,也符合人才培养新理念,对于推动同类工科专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刘炎, 王侃. 工科院校“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分类成才”培养模式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 2018(8):38-40.

[2] 王侃, 曲洪权, 王宝成.“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分类成才”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现代化, 2019(52):12-13+24.

[3] 孙毅. 高等教育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路径分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2):30-33.

[4] 施学良. 高职院校“大规模定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 现代教育管理, 2015(9):12-17.

[5] 刘贵容, 秦春蓉, 林毅. 以需求为导向的大数据人才定制化培养模式与策略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8 (12):78-80.

[6] 吴中江, 黄成亮. 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2):66-70.

[7] 李建奇.构建产教融合按需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6(20):52-54.

[责任编辑:庞丹丹]

土建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一、土建工程工作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 简图计算

该原则对于整体工程而言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图纸在设计时需要满足整体结构要求, 计算简图与工作实际相符对整体施工而言非常重要。计算简图是指在施工环节, 通过对工程进行仔细观察从而得出的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需要体现出建筑的全部需求。图纸能够对施工过程具体操作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鉴于此对其质量要求非常高, 由此也可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引发不质量及其它问题。

(二) 选择方案

施工方案在选择时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科学性, 二是合理性。施工整体过程都是依据施工方案而开展的, 施工方案质量直接影响到施工整体质量, 同时也会对设计结构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方案选择时要足够谨慎。方案合理性考虑要结合到现场环境情况, 如地质, 地形, 气候等, 基于此分析载荷。将作业过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都纳入施工方案, 而设计环节则需要充分挖掘地基潜力, 对变形问题有充分考虑, 从而对其潜力进行初步判定, 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对具体情况作以了解。

(三) 结构方案

结构方案设计对于工程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方案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谨慎, 确保结构方案的有效性。建筑整体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是结构形式的科学合理, 设计简图严谨, 整体结构需要体现出不同的受力情况。结构单元作为设计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结构单元一致的情况下, 建筑体系也需要保持一致。对地质条件而言, 某些地区位于地震多发区, 在抗震性方面需要达到标准。结构设计工作开展前需要了解施工环境的具体情况, 对其特征进行分析, 了解工程建设材料使用及供应情况, 施工地质条件等。确定结构方案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到各方面因素产生的影响, 从而在众多的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四) 对计算结构进行分析

结构设计在精确性方面能否满足要求对于方案执行具体过程会产生重大影响, 并最终影响到整体质量。工程计算要确保得到的结果精准无误, 设计工作通常利用计算机完成, 在计算工作方面其优异性非常明显。但是同时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现实情况的复杂性, 多样性, 动态变化。不要对于技术过分依赖, 而是在设计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认知, 灵活应用技术, 使技术为工作开展服务, 而不是完全依赖技术完成工作, 从而使计算结果精准性得到保障。数据输入时采用人工输入存在非常大的风险, 输入过程容易产生错误或者是操作失误, 从而对整体工作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在工作中需要避免此类型错误出现。避免错误结果造成的经济损失, 确保工作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二、土建结构设计工作开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基础设计问题

土建工程对于施工过程的技术要求非常高, 土建工程施工前期必须要对现场进行细致的勘察。勘察工作开展要确保工作队伍的专业性, 工作人员的素质与技能, 确保勘察结果的科学与合理性, 以此来提升工程建设过程的安全性。勘察工作的结果直接影响到设计工作的质量。建设单位在土建结构设计环节必须要从各方面采取措施来避免确保勘察工作的效果。对于勘察结果体现的问题, 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到现场的具体情况与分析报告, 确定结构设计方案与施工的具体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分析工作侧重点不同, 会导致结果不同, 而结果不同对整体施工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二) 楼板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楼板设计在任何一项工程中都会存在, 楼板的作用在于将压力传递到墙体, 是整体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楼板结构在设计时要保证设计精度, 将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设计工作常见的问题是双向板采用单向板的计算方式。设计单位出于工作量考虑采用了此方法, 但是没有对其受力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导致计算工作错误。结构设计工作的目标之一就是安全, 而误差的存在则会生成潜在的隐患, 并且在施工环节产生风险, 比如出现裂缝等。

(三) 工程梁板跨度计算

通常情况下, 工程梁与板跨度计算净值是1.1倍。但是某些工程中情况比较特殊, 如扁梁结构, 板厚与梁高二者差距非常小, 计算长度应该取至梁的中心。柱体可以将其看作是超大截面, 配筋时需要选择柱边弯距, 削峰存在则表明正常。结构设计工作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 准备工作方面

要确保土建工程能够快速施工, 其前提在于勘察报告的质量达到标准。工程结构设计工作一是要保证质量, 二是要确保安全, 二者之间又密切联系。实现情况非常复杂, 勘察工作内容较大, 工作量大, 可能会存在勘察不全面的情况, 由此也导致分析工作不全面。设计工作是基于分析结果的, 前期准备工作存在缺陷, 后期工作弥补则需要更大的投入, 会造成工程建设成本增加。某些特殊情况下, 后期工作也无法有效解决, 则需要重新开展勘察工作, 也会导致工程总体成本增加。对于此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将勘察与设计工作有效的结合到一起。设计工作进行的过程, 就需要对建筑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 以此确定适合的施工与结构设计方案。如果没有对地面建筑分析, 可能会导致地基无法承载压力。设计工作中还需要对折减系数做相应处理, 这也是设计工作存在的重点问题, 折减系数处理不标准也会影响到载荷值计算, 最终会对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造成影响。

结束语

土建工程建设工作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开展工作, 基于此合理的选择设计与施工方案。确保整体工程能够顺利快速的进行, 同时在安全与质量方面能够得到保证。在遵循原则在基础上还要考虑应该注意相关问题, 从而做好设计工作。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土建工程的数量逐渐增加, 规模逐渐扩大。而与此同时土建工程也存在较多问题, 对工程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针对这一情况, 建设单位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问题,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本文就土建结构设计的原则以及问题研究作简要阐述。

关键词:土建结构设计,原则,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土建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 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 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 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应用型人才, 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 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1]。

1 传统土建类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而现今大多数学校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还存在着内容单一, 与实际工程脱离等历史遗留问题, 其具体不足归纳为以下几点[2]:

1.1 内容的过时性

现今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大多为简单的框架结构设计手算书并辅以软件验算, 形式单一过时, 与现今的实际脱轨严重。学生还停留在繁杂的手算书解题过程中, 而对真正的设计流程一知半解, 严重违背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针。

1.2 内容的单一性

现今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大多为设计类题目, 其过于单一, 与学生就业方向严重不符, 对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性培养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1.3 内容的被动性

由于现今毕业设计内容的单一性、过时性, 且于实际工程和就业方向严重脱轨, 使得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相当被动。

2 应用型本科校外毕业设计改革新思路

应用型本科人才, 相对于理论型人才注重的是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 需要其在毕业后的生产技术岗位上具备解决实际问题并开展技术创新的能力。我校为满足现今人才就业“一成才、一创新、一发展”的需要, 对土建类应用型人才毕业设计新思路做出了尝试[3,4]。其校外毕业设计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1 毕业设计选题

根据学生自身需求, 学生可选择校内毕业设计和校外毕业设计两种方式。其校内毕业设计题目与传统相同, 校外毕业设计选题方式如下:校外毕业设计为开放式选题, 学生需先选择自己的实习或工作单位, 根据实际实习或工作单位的具体工程项目拟定毕业设计题目。其毕业设计题目范围较广, 土建类题目均可符合要求, 题目可包括设计, 施工, 施工管理, 监理, 甲方工程管理, 造价等各方面内容, 选题灵活。

2.2 校外毕业设计过程控制

选择校外毕业设计的学生均在其相应工程所在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其选题根据其实际工程相关内容进行选择。导师指定2名, 一名为校内毕业设计导师, 一名为校外毕业设计导师。校内指导教师需每周定时对校外学生进行过程控制, 并定期检查其毕业设计完成情况, 其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2.2.1 基于网络平台的管理

基于网络平台制定有效的校外毕业设计监控措施, 校内教师定期通过网络对校外学生进行指导, 并要求学生定期发送项目所在地相关图片, 每周规定校外学生发送毕业设计完成情况, 并进行指导修改。

2.2.2 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的管理

依托微信平台, 将知识回顾、答疑与校外毕业设计有机结合;并不定时与学生微信视频检查学生在岗情况以及校外毕业设计内容真实性。

2.2.3 依托双导师管理模式:

校内导师定期与校外导师进行网上会务, 检查学生毕业设计情况以及在岗情况, 对学生毕业设计完成情况进行探讨并对其进行指导。

2.2.4 不定期实地检查模式

不定期对学生工程所在地进行实地抽查, 检查学生在岗情况及毕业设计完成情况。

2.3 校外毕业设计成果检验

校外毕业设计学生在规定时间统一回校参加毕业答辩。其成果主要有: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正文, 相关图纸, 工程日志, 工程实践报告等。答辩内容主要围绕校外学生所参加工程项目具体内容进行展开, 全方位了解学生参加工程整个过程及其对该工程的理解, 全面结合实际工程对其成果进行检验。

3 土建类校外毕业设计优势

相比于传统毕业设计, 土建类校外毕业设计的优势十分明显, 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5]:

3.1 选题灵活, 形式多样

学生可根据自己就业方向和单位的需要选择相关的毕业设计题目, 其选题范围广且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 在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自主能动性和兴趣的同时, 使得理论与实际高度结合。

3.2 校企结合, “订单式培养”

学校与建筑企业紧密结合, 让学生按照企业的需求完成其校外毕业设计, 使得学生在修到相应学分的同时完成企业的培养需求, 帮助学生提早做好进入企业工作的准备。

4 结语

应用型本科校外毕业设计的改革相对于传统毕业设计而言, 其优势在于其毕业设计成果将直接应用于生产一线。将工程实习和毕业设计紧密结合,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学生在“准就业”的条件下, 结合实际工作并根据生产中的具体问题确定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 为校土建类专业教育改革做出了进一步的探索。

摘要:应用型本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第一要务, 其大多数院校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仍存在内容单一, 过时, 与实际工程脱离等历史遗留问题。本文以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改革为中心, 提出多渠道、多方向、“双主体”及“双导师制”的校外毕业设计新模式, 开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思路, 真正做到“订单”式培养, 实现学生技能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为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作出新的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校外毕业设计,双导师制,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

参考文献

[1] 董倩, 黄林青, 赵宝云.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 (5) :109-113.

[2] 雷学文, 朱红兵.应用型本科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12, 21 (2) :104-105.

[3] 王俊.地方高校新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评估, 2013 (2) :34-36.

[4] 左延红.工科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工程意识[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2) :14-17.

土建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1 总平面布置图

在变电站设计中总图设计非常讲究, 既要满足工艺要求, 方便设备摆放, 满足出线要求, 又要占地面积尽量小, 土方量小, 交通方便, 而且各个建、构筑物、电气设备间距要满足规范规程要求。建、构筑物间最小间距根据其不同的危险性类别及其最低耐火等级对间距有不同的要求, 在《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3]与《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4]有详细的规定。

从变电站标准设计各卷册来看对于主要的生产性建、构筑物, 最小间距容易得到重视, 比较容易满足要求, 容易出问题的是附属建筑与生产性建筑间的最小间距更容易被人忽视, 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220kV变电站标准设计卷册, 大多数方案的独立警卫室与生产建筑间距、泵房与生产建筑间距、消防设备间与生产建筑间距都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独立警卫室与生产建筑的距离, 警卫室属于生活类建筑, 一般变电站内的生产性建筑耐火等级都为一级或者二级, 所以警卫室与生产建筑的最少距离也要10米才能满足规范要求, 标准设计里面多数方案把独立警卫室设置在靠近主控制室, 虽然可以压缩场地面积, 不过这样一来使得建筑物距离不满足防火要求。

消防设备间、泵房与生产建筑间距, 消防设备间、泵房这都些都是火灾发生时候发挥重要作用的附属建筑, 发生火灾时, 这些附属建筑离火灾点太近的话发挥不出作用来, 背离设计意图, 所以在总图布置这类建筑布置一定要满足规范要求, 使其更好发挥作用。

道路边与建筑物距离, 不管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 道路边与建筑物距离都有规定, 详细规定规定见《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建筑物没出口时候, 靠近建筑物路边距离建筑物要不小于1.5米, 因为变电站大多数采用环形道路, 设计者套用标准设计的方案时候在道路转角位置要注意满足规范要求, 特别容易出问题是当建筑物有出口没引道的时候, 标准设计的方案往往不满足规范要求的3.0米, 设计者要多加注意, 仔细调整方案。

2 单体建筑

变电站标准设计里面推荐的综合楼或者配电楼, 平面形式大多数是—形、L形, 有的还带夹层, L形建筑其中一个方向凸出来较长, 大多数方案的综合楼L/Bmax>0.3,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相关规定算是不规则建筑,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6]第5.2.4-2条, 330kV及以上的变电所和220kV及以下的枢纽变电所的主控楼、配电楼、继电室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如图1所示。

对于220kV这样比较重要的变电站, 这样平面不规则的建筑方案不应采用, 对于变电站标准设计里面现有的L行方案, 主要B或者L长度在满足工艺要求下稍微调整一下, 就可以使不规则建筑物变为规则建筑, 规则合理的建筑是减少工程造价重要因素。对于夹层在能不设情况下尽量不设, 设置夹层在竖向刚度有个突变, 对抗震非常不利。

需要注意的是《220kV变电站标准设计》 (2006版) 采用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1) 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96版) 的规范, 对地下电缆层与地上公用楼梯方案没有用防火隔墙和防火门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分隔开。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9) [7]“7.4.4建筑物中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楼梯间, 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直通室外, 当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 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地下室、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 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 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隔开, 并应有明显标志。”;同样《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2007版) 也有相应的规定。

3 结语

变电站标准设计的推出只要是为了统一变电站设计标准、加快设计设备进度、降低工程造价和营运维护成本, 同样变电站标准设计的错漏也容易在各变电站设计中集中出现, 在使用变电站标准设计时要仔细研究、分析里面方案, 合理选择各个模块, 同时设计人员要对相关规范要熟悉, 及时发现标准设计方案的错漏, 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完成设计项目。同时希望南方电网公司尽快按照新规范修订变电站标准设计。

摘要:本文对中国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从土建设计角度对变电站标准设计中的总平面布置图的建、构筑物最小间距和单体建筑的抗震、防火要求的提出几个问题, 并且依据相关规范对其进行分析探讨, 为今后变电站标准设计修订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总图,间距,抗震

参考文献

[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110kV变电站标准设计[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2]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220kV变电站标准设计[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7.

[4] 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5056-2007,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土建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施工技术

引 言:工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环节,其对后续施工质量影响极大。因此,在土建施工中,管理人员需要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优化现场管理核心内容;需要从完善现场施工管理层面出发,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实现工程全部资源管理与分配的合理化;还需要将土建施工现场资源以及施工技术相结合,实现土建工程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时需要合理管控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积极开展管理工作,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一、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意义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水平高低会给整体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带来直接影响,一旦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存在杂乱无序等现象,必然导致施工材料出现混放等情况,加之人员配置也得不到保障,导致资源损耗加剧,也会使工期延误、施工成本增加等问题随之产生,工程中安全质量隐患等问题由此引发,企业经济效益也因此受到制约。为确保高质量工程的打造以及企业形象的良好塑造,必须强化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力度,以确保资源合理配置目标,并在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需求充分满足的前提下,使施工成本最大限度降低,帮助企业收获可观经济效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二、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问题

2.1安全管理存在隐患

土建施工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现场安全隐患。目前,从大部分建筑企业实际情况来看,通常以施工过程的经济性为主要侧重内容,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施工安全问题受到忽视,导致施工现场频繁发生安全事故。同时,施工环节的建设前期,在并未围绕施工作业人员开展安全生产教育的背景下,也会导致施工人员缺少安全意识,出现一些违规操作,致使各类安全事故频发。此外,一些安全管理人员因管理知识缺少,加之企业内部相关法律条文、施工方并未在现场施工管理中贯彻落实安全管理机制等,导致施工现场出现安全隐患。

2.2现场管理力度不足

问题在建筑施工建设中最为突出。所以,需要建筑企业重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使质量管理得到落实。但从当下建筑市场具体情况来看,质量监督体系缺乏,加之各施工方也未针对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条例进行制定,导致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受到了阻碍。同时,施工及管理人员为了能够在合约期限内使工程快速完成,也会忽视施工质量,导致整体建筑施工质量不达标,影响建筑物使用寿命;此外,受施工质量不达标这一因素影响,建筑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2.3现场人员管理缺失现场人员是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目标,一旦该项工作缺失,直接影响该项施工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目前,我国工程建设环节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特别是一些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十分匮乏,而从大多数施工作业人员情况来看,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且受专业技能培训缺少这一因素影响,导致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施工各环节安排、原材料及设备购置、具体管理等弊端。此外,因土建施工组织整体管理人员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也会给工程的顺利推进带来严重阻碍。

2.4材料设备监管不足目前,群众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材料及设备造成的

质量低下问题。多数施工建设企业为了达到经济效益目标,往往会降低施工成本,忽视材料购置管理工作。此时,材料购买环节就可能会选择一些低廉价格的材料,此类材料不能为高质量施工提供保障。所以,施工廉价材料会给土建施工质量带来严重影响,难以保障工程整体的建设水平。此外,材料出厂检验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形式化现象十分严峻,也并未规范保管材料,而受管理不善这一因素影响,材料丢失及错放、错用等情况随之产生。需注意,一些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环节,机械设备的购置管理工作也得不到重视,仅一味购买,而后期养护遭到忽视,致使机器出现故障,给施工进程造成了阻碍。

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控措施

3.1提高施工现场的管控水平

为了提供施工现场的管控水平,管理人员需要协调各专业的施工方案。在这一阶段,业主与管控单位需要借助引导、监督、奖惩等措施来完成协调工作。管理人员还需要从明确责任入手,制订有效的管理方案,从图纸审核到现场施工层层把关,一抓到底。同时,施工单位需要严格管控施工现场,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规范的施工方案。在应用新技术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深入分析风险因素,避免采用不安全的技术路线;应采用安全施工技术来提高土建施工效率;还需要积极分析施工问题,第一时间总结土建施工现场管控经验,从而有效避免出现相关问题。除此之外,管理人员不仅需要确保工程参与方能够全面履行自身的职责,还需要定期开展技术检查工作,随机开展施工现场巡查与指导监督。

3.2做好施工场地机械设备管控工作

在土建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工程建设体量、预算成本来选择机械类型,确定机械设备数量,规范布置安全区域。在选择机械设备时,施工人员需要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減少施工成本。在机械设备入场前,施工人员需要检查其合格证书以及其他相关文件。在安置机械设备前,施工人员需要确保安置区域符合图纸的要求,从而保证设备安置的稳定性。此外,在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需要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管控机制。工作人员除了需要做好机械设备的租借和采购工作以外,还需要全面落实巡检制度,积极开展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同时,技术人员需要做好机械设备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监督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取得操作证、接受安全技术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识别危险源并采取有效的应急预案。

3.3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机制

土建施工现场环境比较复杂,现场施工人员较多,现场施工管理难度较大,容易导致土建施工无法顺利开展。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来制订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每一个工程施工环节都需要由专人来负责管理。管理人员应全面落实施工各环节的管理工作。为避免相互推诿责任,建筑企业应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让管理人员在明确管理责任的前提下,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有利于细化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为了有效解决项目成本管理过高的问题,管理人员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机制和成本管理部门,全面落实成本管理制度,加大土建项目成本管理力度,保证成本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另外,管理人员还需要有效应对变更,保证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4加强施工现场协调配合

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协调各专业之间的关系,积极做好各项对接工作。为了保证土建施工质量、提高管理效率,管理人员需要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组织机构,统一协调管理工作,听取各方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意见,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同时,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仿真模拟技术、建筑工程软件来解决工程协调配合问题,从而降低人为失误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控的影响。

总结:

土建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和施工技术水平是两大重要因素,因此施工单位在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的情况下,要对质量管理和施工技术进行全面把控,在土建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运用施工技术,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才能确保土建施工最终的实际效果,从而全面提升土建工程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方贵彪.房屋建筑土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0,(4):103,107.

[2]田鹏勇.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分析[J].四川水泥,2019,(11):283.

[3]徐惠生.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控制研究[J].城市建筑,2020,17(24):126-127.

[4]向忠.土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运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8):32-33.

土建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电厂;土建结构设计;主厂房;总体设计;基础设计

1 引言

电厂土建工程作为电厂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电厂工程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主厂房土建设计的合理性将影响到整个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为了确保电厂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需要重视主厂房土建结构设计部分,将其作为电厂设计和建设工作的基础。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主要论述了电厂土建结构设计中相关要点。

2 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概况

土建结构设计作为电厂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集基础、墙体、梁柱等结构共同组成的,是将承重体系、抗拉体系为一体的综合性设计模式,通过可靠的应力传递将上部荷载以简明的线路传递给基础。

目前,在电厂土建结构设计管理过程中,整个设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结果选型阶段。这一个阶段在工作中所考虑的问题主要是以建筑物的施工程序、地质情况、建筑场地的要求以及建筑物层数为主导的施工设计,它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建筑结构形式以及建筑物基础形式进行控制的。在工程设计的时候,在结构形态选定之后,再根据特殊的结构形态来选择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以及设备,并且不止相关的承重体系与受力体系。

第二个阶段:结构计算阶段。在这个阶段设计工作中,主要的设计方式是通过一个卷册以及相关的资料作为管理措施。它在工作中不着急选择建模方式,是通过各专业设计工作人员主动沟通、深入了解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荷载、设备以及工程数量作出统计,严格的按照工程荷载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并且采取相应的组合系数,以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第三阶段:施工图纸设计阶段。它是在工程项目中根据已经设置好的结构内力、应力情况来确定工程结构配件的选择,并且绘制出合理、科学的工程施工图,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3 电厂土建结构设计要点

3.1 主厂房的总体设计

在设计主厂房时,首先要确定主厂房的结构形式与体系。主厂房设计时常用的结构形式有钢结构、钢筋砼结构、钢-砼组合结构这三种结构。

钢结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结构体系,钢结构厂房具有结构布置灵活、构件断面小、利于设备及管道布置,结构受力性能好、材质均匀、自重轻,延展性及抗震性能好等特点。其大部分构件可工厂化生产,现场拼装,减少现场制作场地。不需要预埋铁件,易于连接,工期短。钢结构存在的问题是用钢量高,造价高,且需增加防锈、防腐及日常维护工作。防火性能比钢筋砼差,结构布置时往往要布置一些斜撑。这样对工艺的布置有所影响,需要更多的和工艺专业配合。

钢筋砼结构又可以分为装配式砼结构和现浇砼结构。现浇砼结构较装配式砼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更好。对于新型现浇砼结构,一般倾向于采用预制、现浇组合方案。框架现浇,纵梁及楼面预制;或框架现浇,纵梁预制,楼面现浇。新型的现浇钢筋砼结构的优点是可以简化设计、施工,耗钢量小,造价低,刚度大,整体性好,易于成型,耐腐蚀性能好,耐火、耐久性好;但现浇结构却存在构件断面大,备有较大砂、石料堆场,高空作业多,临时设施多,工种多、耗工多,施工周期长,寒冷地区冬季施工难度增加等缺点。

钢-砼组合结构是一种集合了钢结构和钢筋砼结构两者优点于一体的结构形式,如外包钢结构、型钢砼结构、钢管砼结构、组合梁结构等。该结构形式灵活,利于优化设计方案。可简化施工,减轻自重,缩短工期。

主厂房的布置应符合热、电生产工艺流程,做到设备布局紧凑、合理,管线连接短捷、整齐,厂房布置简洁、明快。结构布置时,主厂房框排架应合理设置抗侧力构件,使结构刚度均匀。减小两个主轴方向结构动力特性的差异,并加强汽机房外侧柱列纵向刚度。并应根据结构形式、体型、荷载、工程地质和抗震烈度等条件,设置伸缩缝、沉降缝或抗震缝。主厂房纵向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对现浇砼结构,不宜超过75m;对装配式钢筋砼结构,不宜超过100m;对钢结构,不宜超过150m。主厂房温度伸缩缝宜布置在两机组单元之间,宜采用双柱双屋架;伸缩缝处梁板及维护结构宜采用悬挑结构。

3.2主厂房地基基础设计

设计基础首先要了解地质情况,熟悉地质资料。 如有不良情况,必须进行地基处理。 厂房基础的选型宜采用独立基础,也可依次采用桩基、条形、筏板、箱形基础。主厂房地基设计可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主厂房各单元的沉降特点,对相邻结构单元采用不同地基处理形式或不同的桩基持力层。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

基础平面布置应考虑相邻基础关系,除厂房自身基础相互关系外,尚应考虑与汽机基础、 磨煤机基础、平台基础及其它设备基础的平面位置与埋置深度,避免碰撞。一般应尽可能脱开位置,对压在主厂房基础上的设备基础要考虑对主厂房基础影响。

3.3 主厂房屋面结构的设计

主厂房的屋面结构主要设计内容包括汽机房的屋面结构、屋面梁。汽机房的屋面结构可选用有檩或者无檩的屋盖体系。压型钢板有檁体系屋面目前在工程较为常用,此种屋面结构自重轻施工简捷,是一种具有优越性的屋面形式。屋面梁一般选用钢屋架、实腹钢梁或空间网架结构。屋架形式可选用梯形屋架、平行弦屋架或下承式屋架等。当屋盖的跨度在18~30m的范围内时,上述3种屋面梁都可以选用,但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当屋盖的跨度大于30m时,只能选择钢屋架或钢网架结构。钢屋架形式的优点是技术成熟,质量有保证;缺点是抗震性能较差,耗钢量较大,钢桁架平面外刚度差,需占用大量堆放材料、预制、拼装场地,施工周期长。实腹钢梁具有美观和设计制作简单的优点,但用钢量相对较大,特别跨度较大时更为突出。空间网架结构具有抗震性能好,耗钢量小,能保证制作质量,占用场地少,建筑造型美观,柱距布置灵活,结构安全度高,施工工期短等优点。

3.4 主厂房的抗震设计

在电厂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对于主厂房,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应用时程分析法。这种方法是根据通过时程曲线图中计算求得平均值,再结合常规计算中普遍采用的反应谱法从而得出较大值,这样计算得出的结果可以符合严格要求安全性的主厂房的设计要求,这种补充计算在电厂的建设工程当中经常会用到。但是主厂房普遍存在结构的复雜性,比如钢结构或者钢筋砼结构厂房中会有错层和有关层高的相关问题,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经常发生大型地震的地区的各项分析数据进行主厂房薄弱层的相关验算。有关专家通过分析发现其中钢筋砼结构的厂房在地震中的震害在节点区发生,节点区包括节点核心区和周围的梁柱端。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厂建设数量日益增多,我们已经在全国各地顺利建成了多个发电厂,并且皆在经济安全地运行之中。然而,在电厂的结构设计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工程标准严格执行设计要求,只有充分重视电厂尤其是主厂房的抗震性以及安全性才能让电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在土建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从中给我国电厂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以体现电厂设计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GB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2012

[2]DL/T 5095-2007,火力发电厂主厂房荷载设计技术规程[S].

[3]DL 5022-2012,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程[S].

上一篇:护理本科论文范文下一篇:建模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