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分析范文

2023-09-21

城市景观分析范文第1篇

城市的发展虽然给人们提供了便利和提高了生活质量, 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为了能够保证城市绿色健康发展, 我们必须加强对城市景观工作的规划了。园林设计在城市发展中起到推动的作用, 在城市景观规划中能够提高城市美感, 改善空气质量。所以应将园林设计应用到城市的景观设计中, 创建现代化园林绿地的衡量标准, 以增加绿地面积, 在保护自然地貌和植被的同时还要强化城市的公园规划等措施, 通过园林设计去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理念, 发挥城市景观规划的作用, 推动城市的绿色发展。

1 园林设计的必要性及应用原则

1.1 园林设计的必要性

城市的建设和规划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良好的城市规划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条件, 建设绿色城市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园林设计主要通过城市绿化规划对城市的自然环境进行改善, 从而展现出园林一体化的美感。园林设计不仅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还能够缓解城市环境恶劣的问题。城市的景观规划不仅仅是视觉层面上的展现, 更多的体现了生态环境层面和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1.2 园林设计原则

首先, 整体性原则, 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城市景观, 在功能和结构空间上, 一定要贯彻整体性原则, 在城市景观规划的各个角落都要应用到园林设计, 要将城市的景观规划看成一个整体;其次是综合性原则, 由于植被是城市景观规划的主体, 所以要充分的考虑城市景观的影响因素, 能够将自然环境和城市景观规划相结合, 把园林设计理念贯彻到城市规划中去, 能够科学的运用相关知识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第三, 个性化原则, 不同地区和城市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 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中要突显出各个城市的差异性, 要充分利用各地区的环境差异设计各自的独特景观;最后是多样性原则, 园林设计一定要体现出多样性原则, 一方面对城市景观规划结构形式要多样化, 另一方面又要体现出各城市的差异性。

2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2.1 构建园林系统

要充分发挥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积极作用, 以保证规划的合理。在新型园林设计中, 要全面考虑当地的地域特色, 城市的发展与特征能体现出当地的特色, 园林设计系统应以当地的特色为准, 将建筑与植被相互融合, 分析城市景观的观赏和功能价值, 从而构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以满足大家的审美需求。

2.2 合理规划, 丰富园林景观

城市的景观规划要从其地理位置、建筑结构功能、社会需求及观赏性等方面考虑, 因此在园林设计时, 需进行科学的植物造景, 充分利用植物本身的色调和层次建立富有观赏性的景观;另外, 在布置植被中还应考虑到当地的特色, 以自然景观为主, 尤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一些地貌和景观, 相关部门需对当地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以降低人为对景观的破坏。在规划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风格, 不同类型的地质应选用不同的植被, 对城市绿化来说, 最好的领域是郊区, 但是由于城乡统筹规划工作破坏了大面积的植被, 因此为保证城市周边的生态环境, 必须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 恢复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

2.3 控制建筑用地, 提高城市绿化

城市景观规划最重要的部分是绿化工作,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 建筑用地也不断增加, 大大减少了城市的绿化面积, 从而造成了水土流失、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 因此必须要扩大绿化范围, 有效的控制建筑用地, 绿色植被能够降低环境污染情况, 还能提高城市景观观感。通过扩建绿地建设规模, 提高对园林和植物园的抽检力度。应合理的规划城市发展, 坚持绿色规划与城市规划同步实施, 这也是城市景观规划的关键。对城市景观规划的发展要有整体目标, 对城市各种类型绿地要有布局规划, 从而有效的控制城市景观规划的发展。发展城市景观规划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原有的自然植被, 在不影响城市的正常运作条件下, 扩大城市的绿化范围。

2.4 构建衡量标准

城市的景观规划是非常复杂的, 这就需要多个相关部门对城市的环境进行数据衡量。若园林设计缺乏合理性, 就很难发挥城市景观规划作用, 因此, 在城市规划的同时要结合相关部门做全方位的数据测量, 提高经济性, 以最少的投资完善城市景观规划;制定循环再生标准, 构建城市绿地系统, 防止过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地方和风土标准, 形成地方特色。构建完善的园林设计衡量标准体系, 从而为城市景观规划提供参考。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园林设计的必要性和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明确了园林设计的重要性。在城市景观规划过程中, 把园林设计理念应用到城市规划中, 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还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因此在以后的城市规划工作中, 应结合当地特色创造性的应用园林设计理念, 使城市规划更具合理性, 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 城市景观规划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部分, 而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提高了城市的美感。本文简述了园林设计的必要性及其应用原则, 重点分析了如何将园林设计应用到城市景观规划, 更好的推动城市建设。

关键词:园林设计,应用,城市景观规划

参考文献

[1] 黄滢.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与财富, 2017 (24) :137-137.

[2] 王士杰, 孙慧玉, 姚笔正.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要点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 2016 (1) :78-78.

[3] 程慧秋, 马玲.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 (14) .

[4] 倪卫国, 李伟.浅谈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J].信息化建设, 2015 (3) .81-83.

城市景观分析范文第2篇

景观是对于人类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反映, 是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我国经济的发展愈加快速, 也促进了我国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目前, 可持续发展是园林景观设计所提倡的观念, 对于环境的优化有很大的帮助。目前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理念不断完善, 要求人们以更科学的眼光看待园林景观行业, 并把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和生态环境进行结合。下面主要分析了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含义、现状以及重要性等问题。

1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简单分析

1.1 基本含义

目前, 园林景观设计的出发点是科学与生态, 通过不断地研究与改变使得园林景观在视觉上更有效果, 不断地考虑影响园林景观设计的各种因素, 不断的促进园林景观设计的进步。众所周知, 建筑设计与环境是相辅相成的, 需要相互结合才能使得园林景观效果更加突出, 使得园林景观整体设计更加夺目更具价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建设一直以来的目标, 而园林景观设计就要求设计者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使其设计可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由于国家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 使得人们对园林景观设计的美观性以及生态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 使人们的生活情操更加浓厚。也使得建设能够充分地融入其中。

1.2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

目前,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 这就对其设计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需要按照相应的原则以及规律进行相关设计, 因此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以下两种原则是需要遵守的。

1.2.1 保护多样化的原则

园林景观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就要避免破坏其多样性, 对此多加保护, 避免破坏原生环境, 不断进行新的环境保护, 创造出更多新的景观。对于城市里现有的动植物也应加以保护。而在人工种植进行时, 对于原有植被及动物的保护是极其重要的, 从而使得整个生态保护系统得到开展。

1.2.2 运用生态学原理的原则

建设生态系统时其稳定性的加强是最重要的。为了形成更加完善的园林景观结构, 在设计时要以整体的生态环境作为出发点, 把保护环境和地理的关系放在第一位, 从而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对于生态系统平衡性保护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是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也是对人们生活环境的保护, 所以, 从整体角度出发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2 生态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园林景观的设计是服务于人的, 需要对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进行满足。在设计过程中, 突出园林景观设计的服务性是很重要的, 还需加入地域性设计的自然以及人文特征。在设计过程中, 满足人类的需求很重要, 但是满足人文特色和自然特色也是不可缺少的, 将双方进行结合, 为了使景观设计达到更好的效果, 甚至会要求对土地进行一系列的设计和改造。设计进行中, 不仅要融入人们心中的传统的艺术价值, 而且也需要对于人们的精神和文化生活进行满足, 两者结合, 使得设计效果更好。园林景观设计过程生态环境的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在生态理念下进行景观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

3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

生态学分为植物生态学、水文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等, 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都很大。在景观设计中生态学中各种理论都可以起到指导作用。由于生态学不断深入, 也建立了越加完善的景观生态理论, 使其对于大规模景观设计有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 要将生态科学技术和景观美学原则结合, 不仅要对于园林景观质量进行保证, 还要更加符合设计原理及更具美感。

早前, 生态理念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已近逐渐被运用。生态学和景观设计之间不存在关联点与共同点, 使得生态学在景观设计中应用的难度增加。随着之后的发展, 景观生态的推广更加广泛, 主要研究景观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景观整体结构、功能等。园林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土地和景观并实现特定的美学效果。

现今, 经济发展迅速, 但是我国依旧存在着自然资源严重缺乏以及科学技术水平较低的现象, 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生态景观设计的发展, 可见, 生态设计在目前的发展还很特殊, 不同于普通的规划设计方式。传统的景观设计主是按照人的需求进行设计的, 在融入功能性、艺术性及社会文化性的原则完成设计, 使得设计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与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相比, 生态设计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进行考虑, 将社会的长远利益以及经济利益进行考虑。

4 生态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设计园林景观时, 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要是其第一步。在设计过程中, 对于园林景观设计的服务意识的展示是重中之重, 还需要把地域性设计融入其中, 将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进行提取。在设计过程中, 想要在设计中融入人文特色和自然特色, 使得设计效果更加良好, 可能会对于土地进行相应的设计和改造。将地域性设计融入其中, 不仅可以满足传统的艺术价值, 而且能够使人们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得到满足, 还可以使设计达到更好效果。通常, 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 对于生态环境的融合是第一重要的。

4.1 实现科技与生态设计艺术的完美融合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 构建合理的种群以及合理搭配植物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使每一个植物都能够在相应的环境和谐生长。园林景观设计将文化、生态和科学融为一体, 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有很大帮助。为人们陶冶情操以及促进身心健康都带来了许多帮助, 也是一种艺术价值的体现。园林景观有利于生活情操的陶冶, 还有利于城市生态结构和环境的优化。

4.2 着重凸显自然元素

目前, 社会建设不断扩大规模, 不断进行城市化建设, 其发展必然会对生态造成危害, 城市化的建设过程使得自然环境不断被破坏, 绿色生态不断消失, 使得人们对于自然的需求更大, 更加亲近自然, 渴望自然。所以,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 为了满足人们渴望自然, 想要在自然中生存的心态, 就需要在建设工程中增加自然环境的植被, 园林景观设计师运用更具有地貌格局完整的植被, 尽最大努力对生态平衡进行保护, 甚至是尽力去复原自然植被。对于城市的绿化环境来说, 绿地的植被具有吸收覆盖的能力, 可以净化环境, 使城市的平衡发展加强, 完成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种种要求。

4.3 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园林景观设计中对于园林资源进行保护时, 好的人文形象、设计空间结构以及艺术和设计共同构建与自然建筑相互融合的环境。在园林景观设计进行时, 运用全新的技术在其中是值得提倡的, 将原本的资源进行不断的创新, 使得园林景观能够自给自足, 也对于社会的负面影响更低, 尽最大努力保护生态平衡。在种植过程中, 无土栽培的种植方法是被提倡的, 通过天然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是植被更加繁荣地生长, 可以节能环保, 减少资源浪费, 为园林景观的生态循环建设贡献力量。

5、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

目前,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给我国的景观园林设计带累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抓住机遇, 不断地将生态规划设计理论融入到现代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中, 为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添砖加瓦。

5.1 注重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原则

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是必需要坚持的。在生态景观设计中, 将生态环境与设计进行结合是重点项目, 要充分的利用自然提供的潜力以及遵循自然的限制条件, 在此基础上进行景观设计。设计应尽量选用更为环保的再生材料, 并将大量原有材料进行循环应用, 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功能, 减少各个环节中对能源的消耗, 当地传统文化特色也需进行保留。将自然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形成生态设计理念。并遵循生态规划设计理论, 更加合理的进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将生态规划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中是设计者必须要做的, 在尊重自然及地域性的前提下, 寻找对于城市发展更有利的设计方式, 并将当地特色文化应用到设计中, 使得景观园林的功能性与审美性并存。

5.2 景观设计向多元化、科技化发展

多元化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一个特色, 随着人们审美的提高以及生活需求的改变, 使得对于园林景观设计也有了更高地要求。因此,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同时兼具个性化以及精细化, 尽量的去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需求。园林景观设计的工程项目较大, 所以会面临着各种问题, 所以, 设计工作者需要不断的更新理念, 不断创新设计, 使得景观园林设计更加合理化。

5.3 园林景观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园林景观的存在不仅是社会效益的体现, 也是经济效益体现。不断在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规划中进行探索, 完成大众化设计理念, 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园林景观、使用园林、爱护园林,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化园林环境。

结语

综上, 随着城市绿化、景观园林设计的发展, 对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作为景观设计者, 必须要把改善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当做目标, 使得城市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的发展力度更大,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发展更好更快。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 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 而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也有了很大提升, 目前, 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准则是以人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 对于城市环境美化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都有很大作用。这篇文章主要分析了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现状及发展。

关键词:生态理念,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重要性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博, 杨真真.生态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分析[J].技术与市场, 2015 (5)

城市景观分析范文第3篇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是上海市立法保护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 也是中心城区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占地面积共775公顷, 占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的29%, 拥有近2000幢历史建筑, 约占全市历史建筑的40%。该区域内富有特色、环境优美的花园住宅是上海市花园别墅分布最集中, 风貌特色保存最完整的区域。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面向规划实践的数据能力增强计划”, 其中包括2012年全国基础shp数据、上海市DEM高程数据以及上海市建筑轮廓矢量数据等。

2 研究思路

首先获得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基础地形数据和建筑矢量数据, 然后利用Arc GIS建立带有研究区建筑物的三维原始地表面, 然后找出相应的观景点 (图1) 。运用Arc 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对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进行进行视域分析, 最终得到该研究区景观视域的优化方案。

3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景观视域研究

3.1 观景点视域分析

之所以要进行点状景观视觉评价, 是为了保证在建设和规划旅游景点时游客视线范围内的景观质量。视线范围内景观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视点的位置、景观点的位置和视线影响区域三因素。模拟观察者所处的观景点, 运用Arc GIS的视点分析功能, 得到这五个点的视域分析图。为了能够较清晰识别景观, 给游览者直接的视觉感官结果, 本文以75m视距作为研究区域。

采用Arc GIS10.2的可视域计算模型, 以观测点为圆心, 绘制出半径为75m的缓冲区。不考虑人的视觉感知差异性等天气外在因素的影响下, 本文以75m视距为半径作为研究区域, 计算出每个观景点可视区域的面积, 及可视区域的比重。可以看出这5个观景点中, 复兴公园的可视面积最大约为11997平方米, 占比78%;其次是周公馆, 可视面积达4457平方米, 占比29%。可视面积最小的是田子坊。因此, 可以得到一个结论, 旅游景点可视域面积并不决定其受欢迎程度。

3.2 观景线视域分析

景观规划时, 需要分析人在某条行动线路上可以看到的视域边界范围, 以及视域范围内各区域被看到的频率, 从而确定景观重点, 或者规划和选择行动线路。本文挑选出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三条较为大众喜欢的街道作为线视域研究, 分别是武康路、思南路和衡山路。在Arc GIS里运用视域分析, 计算出这三条街道的线视域图, 可以看出思南路沿线可视域面积较大 (图2)

3.3 观景面视域分析

景观规划时, 需要分析人在一定的活动范围内可以看到的视域边界范围, 以及视域范围内各区域被看到的频率, 从而确定景观重点, 或者限制活动场所, 规避不良景观。由于面内任意点均可以为观景点, 因此必须将其简化为有限的视点, 所以我们将面状研究区按100m*100m的点阵作为观景面的视点。然后把绘制好的点阵图覆盖在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地形建筑叠加图上, 沿着研究区的轮廓裁剪出在研究区内部的所有的点, 共得到842个单点, 并给每个单点进行编号。然后做出所有单点的视域分析图, 共得到842个视域分析图层。最终将842个所有的视域分析图层相加。 (图3)

将842个图层相加的结果可以看出, 在整个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中, 842个点共同可视的区域, 即重合率最大的区域为研究区的北部地区, 延安高架沿线和南北高架沿线, 说明这些地方视线通透性较好, 而在研究区偏西部的地方视域效果一般。

摘要: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对一个城市来说, 是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最为丰富集中、且可以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风貌的城市区域。而人们对景观最直接的感受是通过人眼所获得的视觉感知, 因此该研究对城市景观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上海市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 采用GIS技术, 从点状景观、线状景观和面状景观, 三个方面分析研究区内视觉质量情况, 并提出优化方案。

关键词:GIS,景观视域分析,历史文化街区,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参考文献

[1] 陈飞, 阮仪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分类比较与保护规划的应对[J].城市规划学刊, 2008, (174) 2.104-110.

城市景观分析范文第4篇

摘要:将自然界热带雨林一角景观微缩成景观并放置在一个封闭的玻璃空间内,这个合成的玻璃容器被称为雨林缸。这种微缩的雨林景观拥有绿色环保、观赏性极佳的特点。本文从雨林缸的演化入手,解析雨林缸的制作要点,结合室内设计介绍雨林缸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最后从人们的生活角度阐述雨林缸在室内设计中的价值。

关键词:生态;雨林缸;室内设计;装饰;气候环境

0 引言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气候环境的愈发重视,大多数人选择在家里摆放绿色植物来改善室内空气,但利用为数不多的盆栽不能改善室内空的气质量,雨林缸因为其植物的高密度和多样化特点却可以轻松达到这一目的,所以,雨林缸也有天然“绿肺”的称号。

1 现代“雨林缸”的由来

我们今天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雨林缸都是由“沃德箱”演变来的。阳光使玻璃内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植物的水分通过叶片散发到空气中,所以在没有人为浇灌的情况下玻璃罐内的植物也能“自给自足”地生长繁殖。1842年,沃德将他发现的这一情况公布于世,“沃德箱”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沃德箱”的问世有利于当时世界的人们追逐新植物。尽管“沃德箱”时代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但是“沃德箱”在我们生活中依旧有迹可循,其中最为接近“沃德箱”的当属雨林缸。现代雨林缸是由多种热带植物组成的人造景观,它在一定的空间内模拟雨林的地面、林梢植物等主要景观,再以石头、苔藓、花草和动物昆虫为配景构成的一方雨林景观。

2 雨林缸常见的制作要点

自然体验的景观设计能够让人的不同感官共同发挥作用,让人获得综合性的体验感[1]。与市面上普通的水陆缸相比,雨林缸在植物配置、技术等方面的要求更高,植物雨林缸的制作与设计都是以天然的雨林环境为基础的,缸内模拟的是真实的雨林地面和附生植物的生长环境,材料与技术的选择也立足于景观的现状以及实际需求[2]。首先,在植物的群落分层上,雨林缸采用的是再现雨林自上而下的分层的方式,这种分层方式就是对雨林缸制作技术的高度要求,所以市面上的在植物缸设计时为迎合这种生态分层方式都采用了高缸的形式,在构图上着重对高度的塑造。

雨林缸内的生态系统是较完整的闭环结构,缸内需要设置独立的光照系统和喷淋设备,结合湿气下沉的规律,缸中的通风方向是自上而下的,有利于形成空气循环。雨林湿度的控制是由喷淋完成的,积水过多会影响缸内植物的生长,所以,缸内排水也是缸的要点,为了防止因水分下沉至缸底而导致的水位过高,使植物根系浸水腐烂情况的发生,在缸侧距缸底五到十厘米处开排水口,可以在保证水分稳定的同时保证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长。

常见的雨林缸地面不设置水域,是纯陆地缸。与陆地缸不同的是,雨林缸内的植物都是大植株的形态,所以无法如陆地缸那般造景恢宏,雨林缸就像是雨林深处的某一个角落,静谧而自然,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态系统。因为雨林独立的气候环境,所以雨林缸缸内的植物选择范围会更加广泛,除观叶性植物外,设计者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种植附生兰花、秋海棠等开花植物,还有猪笼草、猪笼草姬蛙等有趣的共生动植物。

3 雨林缸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对于不同性质的室内空间来说,雨林缸的设计风格也不同。室内绿化是现代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論是作为何种性质的空间装饰,雨林缸的设置都以提高室内装饰的美感与空间舒适度为目的,所以,雨林缸的设计是迎合它所处室内总体风格的,它的景观效果也应当与室内的风格相呼应,实现室内自然景观元素与室内装饰元素相互成就、相互融合的装饰效果。通常来说,室内绿化就是将植物、水体等一系列的自然界元素引入室内设计[3]。

植物与相关造景活动被摆在助力生态修复的首位[4],这种沉浸式设计以述说故事的方式营造出富有感染力的物质情境[5]。现在,社会逐渐进入文化多样性、艺术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对美的追求也逐渐趋于多层次、多方位和多角度,逐步形成了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基本特征[6]。由于雨林缸的造景空间有限,在选择植物的时候因着重于植物叶片的大小关系,使空间表现出层次分明、多而不乱的特点,呼应室内简约装饰的特点,突出虚实合理、疏密有度的空间层次。室内装饰大多为家用小型雨林缸,小尺度空间更能够体现空间的亲切感[7]。

人们顺应科技的发展将人工智能与雨林缸相结合,创造出了人工智能化的雨林缸。如果生态缸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那么改生态系统的成分复杂,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的能力强,在没有巨大外界环境干扰的情况下,会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8]。给雨林缸配备智能化的控制设施,能够控制缸内的温度、湿度、光照、风循环和水循环,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了解雨林缸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排风状况,可根据观察到的状态及时调整缸内的湿度和通风,实现远程养护。

4 雨林缸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4.1 室内空气净化作用

在大气污染的影响下人们对于空气质量的关注和要求逐渐增加,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9]。近年来,市场上家用空气净化器的销量逐年升高,人们对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的要求愈加严格,但市场上普通家用净化器通常只能净化室内漂浮的颗粒以及部分甲醛等有害物质,净化能力有限,再加上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并不能使空气流通,若长久地不清理净化器还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增加抵抗力弱的人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从生态角度看,植物确实可以优化室内环境,如绿萝、果子蔓等室内植物可以吸收室内的甲醛,净化空气[10],所以,我国的绝大多数家庭会在家中摆放植物来净化空气。可是几棵盆栽并不能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想要通过植物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还需要有较大的种植密度和多样化的植物种类。雨林缸中的植物能够有效吸附空气中的甲醛、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和其他悬浮框颗粒,所以,雨林缸是室内的天然“绿肺”。

4.2 雨林缸的观赏作用

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越来越难接触到大自然,用植物改善室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成为一种设计需求[11]。雨林缸在设计时需要设计者十分了解每一种热带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特征,进行自上而下的有梯度的配置。在设计景观中,设计者应注重植物的多样性,考虑景观效果,使景观发挥最佳的组合效果[12]。市面上常见的雨林缸多使用枯木、苔藓和空气凤梨的组合,空气凤梨颜色多样,放置在缸内会显得生动,普通爱好者使用简单的植物配置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再加上空气凤梨生长于空气中,避免了室内土渣灰尘的产生,打理极为方便,非常适合现代家居环境[13]。

不同的颜色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14]。就室内办公环境而言,雨林缸中的植物能提高员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员工在一定程度上集中注意力。自然声景是由自然环境中的自然元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景观[15],室内装饰绿植可以达到视觉和心理上放松的效果[16],所以,员工在绿植充足的环境中的创造力、心理状况和工作效率都要高于空间环境中没有绿植的员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使用绿色植物景观设计作品,但他们不清楚如何完美地进行造型,要结合景观设计与绿色植物,就要具备正确的技术和工艺[17]。

4.3 对室内的装饰作用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一直是人们的追求[18]。雨林缸的设计应该结合室内不同的装修特征,保证环境整体的协调感。在景观设计中,水、石头的设计要符合自然规律[19],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在狭小的空间中表现出浩大的场景美感[20]。设计者利用枝干与植株间不同的形态将其组合为协调的整体,对狭小的空间进行合理的配置能给人一种极其丰富的感觉,营造出写意的景观意境[21]。这种美化方式并不只反映在物体表面,它来自人们的内心需求,是人们对于物质需求和各自精神世界的具象表达。在设计中强调光、色、形、质、物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的自然化处理,为形成良好的室内生态环境和自然意境氛围提供基础条件,满足了当代人类“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

在室内的装饰中,雨林缸不仅仅是充当装饰的景观点缀,它也可以成为一组隔断。多元素点缀就是选用硬质材料与自然结构构成的景观空间,它可以使原有的景观更加优美[22]。此外,室内装饰有许多难以修饰的“死角”,譬如楼梯间的拐角处,人们通常都会将此空间做成一个狭小的杂物储藏室,难以打扫的同时也缺乏美观。雨林缸可以定制成适合空间的大小,人们可以根据自己房间的尺寸大小来“量身定制”一个合适的雨林缸,这样不仅能更有效地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率,也能为家中增添一份生机。雨林缸就是通过组合点、线和面将各个绿色空间的效果和功能最大而化形成的立体景观[23]。

5 结语

雨林缸将自然景观微缩并运用在室内设计上,它与室内设计的关系是既独立存在又浑然一体的。这种和谐统一呼应了以“自然为本”的观念。从室内设计的视角上来看,雨林缸的加入是在现代设计的概念中加入原始自然的元素,使设计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景。智能科技的加入让雨林缸的养护变得更加简单便利,降低了雨林缸人工打理的高要求,让每个对此感兴趣的人都有机会拥有自己的一片“雨林”。

参考文献:

[1] 杨婧熙,丁山.基于自然体验的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研究——以南京珍珠泉公园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6):92-93.

[2] 石宇琳,曹磊.城市景观设计中地域性元素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76-77.

[3] 丁振兴,叶洁楠.绿化技术在生态建筑中的集成应用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6):89-90.

[4] 董利婷.南京月牙湖公园小水域植物造景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20(19):103-104.

[5] 高婧.叙事与体验:城市公共空间的沉浸式设计与表达[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92-93.

[6] 吴歆悦,李雪艳.艺术中的雅俗文化之辨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52-53,57.

[7] 庄佳.后现代主义理念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应用初探[J].艺海,2020(11):104-105.

[8] 刘学军.生态缸的设计制作及对其稳定性的观察与分析[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04):41.

[9] 戴子涵.论现代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艺术科技,2020(20):161-162.

[10] 钱志伟,吴冬蕾.浅谈南京民宿中植物景观的选择与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24):86-87.

[11] 郭牧云,张亚倩.植物景观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17):70-71.

[12] 吳逸,叶洁楠.传统园林造园手法在当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常州市人民公园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81-82.

[13] 李佳未,梁晶.空气凤梨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J].艺海,2020(6):112-113.

[14] 高睿彤,王夕倩.基于色彩景观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以东莞万科中天城市花园儿童“活力谷”景观设计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94-95.

[15] 刘佳,熊瑶.声景在医疗景观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20(10):111-114.

[16] 赵哲,黄维彦.基于地域文化的书屋空间环境设计——南京老城南旧屋改造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101-102,116.

[17] 王娜.绿植设计在室内陈设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园艺,2017(18):123-124.

[18] 姜琳,房华.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设计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74-75.

[19] 龙雨亭,曹磊.旅游景观设计对民间艺术的延续与发展探析[J].艺术科技,2020(17):111-114.

[20] 张彦锋,王小柠.江南园林叙事结构中的点、线、面、体[J].美术教育研究,2020(24):102-103.

[21] 周录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结合[J].艺术科技,2020(21):179-180.

[22] 沈乐.浅析景观植物造景配置——以情侣园之牡丹岛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24):106-107.

[23] 李欣,王夕倩,钱丽红.现代化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植物造景美学[J].艺海,2020(5):88-89.

作者简介:曹彦婕(1999—),女,江苏镇江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李青青(1990—),女,湖北武汉人,博士,讲师,系本文指导老师,研究方向:中华工匠文化、中国传统设计理论。

城市景观分析范文第5篇

摘要:济南的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决定了其具有丰富的水景观类型和众多的泉水资源。泉水文化是济南地域文化的代表,其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是济南城市风貌特色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挖掘济南泉水文化的特点,对泉水文化景观空间营造进行解读与分析,归纳济南市滨水空间布局与泉水文化的关系,总结出济南市滨水空间的特性,探讨泉水文化对滨水景观空间设计的影响,营造具有济南地域文化特征的滨水景观,为泉城滨水景观空间建设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泉水文化;滨水景观设计;空间布局

0 引言

水对人类生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环境孕育万物,古人临水而活,形成了聚落和城市,并形成了自己的城市文化。城市滨水空间既是自然环境也是人类赖以生存与生活的重要区域[1],它具有防洪、泄洪、航运、雨洪管理、休闲旅游、生态廊道等多种功能。济南,依泉而生,因泉而名,以“天下泉城”著称,南倚泰山,北跨黄河,泉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由此形成了济南独特的城市山水格局。近年来,国家提出创建生态文明城市,如何利用当地的特色文化创建特色泉城,创建可持续景观是我们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剖析泉水文化、探讨泉水的分布差异来研究济南的滨水景观设计特征,助力实现济南山水园林城市“山泉河湖城”的城市发展目标,把泉水风貌特色转化为泉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优势[2]。

1 济南泉水文化

1.1 泉水文化资源类型

1.1.1 泉水资源

济南名泉纷纭,素有七十二名泉的记载。如金朝的《名泉碑》、宋元时期的文献等都对七十二名泉有详细记录,而清代郝植恭在《济南七十二名泉记》中记载了25处新泉的位置,由此可见七十二泉仅是济南名泉的象征叫法[3]。山东省801地质勘察队于1864年根据泉水位置、泉眼数量、水质等因素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分类,将济南主城区泉水划分为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白泉五大泉群。2003年济南市从地理、历史、旅游资源整合、泉水保护与管理的角度出发,启动了“新七十二名泉”评定活动,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位于主城区外的五个泉群,形成现今的十大泉群[4]。

1.1.2 泉文学资源

济南众多的水资源构成了独特的历史和地理资源,成为城市的名片。依水而居、可观可饮的泉畔生活吸引了许多名士来此游赏,并留下了宝贵的作品,使得济南“泉城”的名声广为流传[5]。如曾巩、苏辙、赵孟頫、蒲松龄等在泉边留下了赞泉的不朽诗篇,时至今日还可以在泉边看到当时的某些题字,但其中大多数建筑因各种原因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后人对其中的一些建筑进行了修复与重建,逐渐形成了现今以泉水为主题的园林。

1.1.3 泉文化建筑

在历史上被济南和济南泉水吸引的名人数不胜数,他们慕名而来并在此定居,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留下他们生活的印记。因此名人故居也就成为济南泉文化的一种载体,如老舍旧社、李清照祠、南丰祠等。济南的泉文化建筑也包括历史街区,如曲水亭街、芙蓉街百花洲等历史街区(图1)。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1.2 泉水文化景观设计的空间特征

1.2.1 自然山水性

济南的泉群历久弥新,设计者与管理者对其的改造大都是在原有景观基础上对空间序列的更新。泉水的外观与景致得到提升,局部改造并未改变其纯天然的本质属性,如大明湖公园的湖水是四大泉群与环城水系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周围环绕各种文化古迹、文人故居,如超然楼、明湖居等[6]。大明湖公园将泉水文化容纳其中,以虽由人作但宛自天開的艺术手法进行景观营造,形成独特自然的山水空间,充分印证了其自然山水的属性。

1.2.2 布局脉络性

由于泉水文化影响附属的活动场所与景观空间,泉水周围的景观都被赋予文化属性,泉水文化与周围景观脉络相连,这就是布局脉络性。济南的整体泉群景观的空间分布脉络严整,如泉眼保护时侧重自然,减少人工干预;景观营造时采用协调统一的文化元素等。济南的泉群与泉水景观的空间布局独具魅力,最精妙之处在于其既大同小异,又有空间差异,而这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即对象风格不同,但在文化气息上协调统一。

1.2.3 文化特殊性

在泉水文化的衍生与发展历史进程中,经由不同的人进行改造与景观营造,不断吸纳文人所赋予的文化价值,最终积淀形成济南的特色与独特风格。由于其历史发展阶段个性迥异,泉水景观的个性也有所不同,在景观设计中呈现出多层次的泉城文化识别体系。泉水文化不仅在公园、景区里,更是融于日常生活中,“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儿童嬉戏于清泉石上,老人们清泉泡茶话家常,泉水已经成为济南人生活的一部分。泉水直饮分布街头,得到外来游客的好评,先观后饮的泉水入户也指日可待,泉水滋养了一座城市,也孕育了特有的城市文化,让济南这座唯一的泉水之城更具辨识度和特色(图2)。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2 城市滨水景观

2.1 城市滨水景观的相关概念

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水陆交接的绿色地带,可以理解为人们观水游憩的空间。从设计要素上分析,滨水景观设计就是重新布置堤岸处的道路、构筑物、景观小品、植物等造园要素,从而形成优美的滨水景观,使游人乐于使用,提升城市品位[7]。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重要的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就是在分析场地的特征,如分析场地的高差、地质、主要服务对象等条件后进行景观再造,以达到满足人们休闲娱乐需求的一项工程。而滨水空间往往是最受市民欢迎的一种园林空间,它对于聚集人气、促进城市周围地价的升值具有重要作用。滨水按照水系的大小,可以分为滨河、滨湖、滨海,它们的整体空间布局关系实质上是构成点、线、面的关系。丰富的水体形态也为滨水景观空间的设计提供了多种思路和选择,滨水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在于能否融合人、城、自然三者的关系,打造天人和谐的人居环境。

2.2 城市滨水景观的水文化

水作为城市环境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融合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因为人是设计空间的使用者,是最直接的评价者。优秀的城市滨水设计可以将形式美与意境美完美结合,使文化意境与城市设计达到统一。

文化在滨水景观中的体现能够让滨水景观活力十足,能够勾起市民对于场地的记忆,让市民有归属感,同时对于展示城市文化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有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园林设计师在滨水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场地研究的深入程度以及文脉挖掘的深度对滨水景观设计都有很大的影响,是值得考虑的问题。水文化在滨水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中国典故的引申。第二,城市附近的河流、湖泊和海洋体现出水系统的复杂性,交织而成的土地和水网络融合了水文化的多样性,利用水灌溉控制用水亲水性,综合以上进行多元化的设计,最终反映出滨水城市的文化底蕴。第三,生态设计中的水文化与城市设计中的水文化是联系统一的,它们都源于地域文化。把地域文化和水文化进行结合再运用到滨水景观设计中,才能真正焕发出滨水景观的活力,同时也能满足其生态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低影响开发。

3 泉水文化对济南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影响

3.1 营造具有泉水文化特征的滨水景观

济南市部分滨水空间的差异性明显,经由时代与历史的积累与沉淀,文化往往衍生出鲜明的时代特性与独特的地域风貌,富有张力的文化表现形式也是城市发展的见证,地域文化特征能体现城市的独特景观。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景观塑造的重要领域,也是表现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济南具有丰富的泉水文化、民俗文化,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具有四季分明的典型特征,因而济南的水系发源、山水骨架与泉群也具有独特的质感、色彩等物理特点,这些都可以作为设计语言融入滨水景观营造中,如空间开合、景观色彩与声景表现等。同时济南又有着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名士名篇、民俗等都可以被抽象地引入设计中。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传承、开放更新的,只有深深扎根在地域文化中,才能创造出优美、独特且可持续发展的滨水景观和城市风貌,才能延续济南地域文化的持久生命力。

3.2 以泉水为基底,进行滨水景观设计

济南城市河流的空间形态具有很强的脉络性,构成它的水体包括小清河上游干流、主城区环城水系、南部山区的支流河道、散布在城区的泉群以及大明湖、华山湖。由南部山区发源的河流有玉符河、腊山河、兴济河、西圩子壕、大润沟、全福河、大辛河、韩仓河,这些河流汇入小清河的主干河流。而汇入小清河的支流又分为北侧支流与南侧支流,城市西部的南、北太平河是北侧支流,剩余的河流则是南侧支流[8]。由此可见,济南的地表水系是由小清河作为连接脉络的网状河流布局形式,其泉群也集中在河流的流域范围内,形成一种以河道为主干、泉群为枝叶的树形结构。济南的泉水文化将主干河道与泉群紧紧联系在一起,构成脉络相连的城市滨水空间景观(图3)。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3 营建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的滨水空间

近年来,生态环境建设成为济南城市建设的重点,水生态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泉水文化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主题,要利用目前已存在的景点,如城市风貌发展轴中环城水系、趵突泉、大明湖等重点特色景点。济南市的城市河流相对孤立,河流本身并未发挥其景观性作用,如西泺河作为城市泄洪道,在其泄洪功能消逝后并未对其进行景观整治。济南的众多城市河流也未形成相互间的联系,城市整体的文化主线也不够清晰,泉文化仅仅围绕主城区附近的泉群。景观景点的设置、滨水空间的营造应像城市设计一样成为统一的整体,不能只关注泉水主题,从而形成单一功能和单一景观效果的城市空间。基于整体才能融合地域文化特色,设计出具有泉城特色文化特征的滨水空间。

4 结语

第一,打造既有生态美又有活力的滨水景观,塑造城市文化之窗。滨水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类型,对于展示城市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城市滨水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定位属于公园绿地,而公园绿地规划又是整个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核心。泉城滨水景观的设计策略对其他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也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第二,地域文化的表现需要载体,滨水景观设计的内容就是表现文化的载體。滨水空间既是集成景观,又是城市景观中的一部分,其景观表达主要有空间、行为活动与视觉元素三个载体。空间载体需要规划设计师在设计滨水空间时注意整体性,针对滨水空间、泉群与河流的空间分布进行设计。行为活动载体主要由游客或行人担任,人是地域文化行为表现最重要的载体。行为活动是一个动态要素,是随着地域文化的演变不断变化的,因此地域文化对行为活动具有引导性。视觉载体主要分为欣赏型与应用型两种,欣赏型包括美丽的景观、宏伟的建筑、优雅的书画等;应用型往往是被赋予文化特征的实体,如桥、亭、门廊甚至指示牌与垃圾桶,都是景观实体中有地域文化的体现。

第三,保护现有的滨水空间和原有的相邻城市肌理。滨水景观是城市设计和城市景观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新的开发和景观建设应保持原城市结构和可用的自然原始模式,需要适当地对城市肌理进行剖析,改善不恰当的区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对建筑高度和密度的有效控制能保证城市滨水景观走廊的有效渲染,这是城市景观必须关注的。

参考文献:

[1] 张灿灿.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构建的途径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08):65-66.

[2] 吴越.济南山城一体空间体系架构及人文传承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8.

[3] 翟玉瑶. 济南泉文化资源的利用研究[D].济南:山东艺术学院,2018.

[4] 赵延铸.济南泉水地理[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5:114-115.

[5] 张杰,阎照,霍晓卫.文化景观视角下对济南泉城文化遗产的再认识[J].建筑遗产,2016(03):71-82.

[6] 王娜娜.基于CIS的旅游品牌形象塑造研究——以济南“天下第一泉”景区为例[J].旅游纵览(下),2015(10):123,125.

[7] 尚红,张凯丽,王孟周,等.城市滨水景观生态化设计浅析——以济南市护城河为例[J].安徽林业科技,2018,45(04):47-49.

[8] 赵建,张咏梅.济南市城市水系及其变化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1):86-90.

作者简介:陈朝霞(1975—),女,山东济南人,硕士,教授,研究员,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城市滨水空间规划。

黄睿(1995—),男,山东菏泽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

牛一凡(1997—),女,山东济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

孟君贵(1995—),男,湖北黄冈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

城市景观分析范文第6篇

(一)古希腊时期

西方城市广场最初兴起是在古希腊时期,最初是用于商谈国家大事和集贸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其特点是,位置是闲散和不确定,由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较高的政治氛围,人群喜欢聚集在一起休闲、娱乐,喜欢广场的氛围,广场的实用功能渐渐的从带有政治倾向的议政往纪念、娱乐等方面发展,广场也开始固定在一个地区作为一个标志场地存在。随着不断发展,广场渐渐的兴起成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

中世纪意大利的城市广场作为意大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每一座意大利城市都有充满魅力的广场。有学者认为“如果意大利没有了这些广场那它就不存在了”。从功能分区上来说,意大利的广场分为政府议事,商业活动,宗教传播以及综合性的广场。大家认为应该有一个开放性空地与其行驶的功能相配合,这种布局理念就成为了当时广场设计的主要理念,大家在此参与城市的社会活动、政治活动、商业活动,从设计当中的规划来看,中世纪的城市广场一般都具有较好的范围合围性,大部分的规模尺寸适与所在的城市社区相匹,地点一般都在城市的中心范围,周边建筑物都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空间和尺度的连续性,从而创造出大家所能接受的“如痴如醉”的城市景观,著名实例有圣佛朗西斯科的广场等等。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在城市建设中体现人文主义的价值,追求人的视觉感官和庄严的艺术效果,并使用了透视原理和比例法、美学原理

中国古代城市广场的发展

中国古代真正能成为广场的场地非常少,封建时期的广场分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四合院落空间发展成为的广场,特点是利用广场空间的变化体现主题的宏大气势。另一类是结合交通枢纽、贸易往来、宗教活动等功能的传统城镇空地。但是广场文化和思想是相对滞后的。

言而总之,城市广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具有挑战的,现代广场的含义更加广泛,已经不再是市政类广场,出现了许多广场类型。现在的城市广场已经成为了大家生活生产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城市环境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广场的特点

(一)城市广场的基本特点

.性质上的公共性:近几年人们生活节奏的速度越来越快,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越来越喜欢带有群体组织性具有丰富内涵的户外娱乐项目,需要满足不同的人群对广场的需求,城市广场要求有方便的对外交通。这正是满足公共特点的具体表现。

2.功能上的综合性:城市广场应该满足的是大家对于户外多种活动的需求。要取代以往的只具有单一或几个功能的广场,要建成具有多功能多口味实用性的现代综合广场。

3.空间场所上的多样性:大家对一个空间要求是不一样的,综合的功能要与之多样性相配合,才能更好的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空间,要让人们产生场所感归属感,这种感觉是对人们的一种安慰和调节。这样的一个广场才是一个合格的广场。

4.文化休闲性:城市广场作为城市一大亮点,是当前城市对外“眼睛”和“嘴巴”,追求愉快的心情是一个广场基本的理念,我国的广场舞很盛行,从侧面反映了对一个广场的要求,要满足人们的这种表演欲望。

三、目前城市广场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性求大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城市广场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盲目性的求大。特别是在一些小城市,人们的理念往往是大的就是好的,但是这样的广场建造起来会显得特别粗糙和空洞。广场的大小不是盲目的确定的,而是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人流、地区大小、交通因素、整体感官、周围建筑等方面入手确定大小,提高城市空间品质。

(二)广泛种植草坪

城市广场在充分考虑绿化问题上有很大的偏差,有些城市广场草坪成了主体,广场面积虽大。但是这样建造的话就会把大量的人群聚集在有限的几条道路上,不利于人们的活动娱乐。在空间处理上,绿化不可或缺。但是不能大面积的铺设草坪,这样显得很简单,不能体现出广场的设计理念,并且在形态上要和广场的空间吻合。

(三)铺张浪费严重

城市广场不是博物馆也不是皇宫,不需要奢华的地面,也不需要高贵的装饰物,广场是一个提供大家饭后晚间娱乐的一个场所,它需要的是整洁大气并且需要接地气。现在有些广场设计者认为把最好的材料装饰物都用上,就能做出来一个大家都喜欢广场,这是错误的。我们需求的就是一个简简单单为老板姓真正起作用的一个公共活动空间。

(四)对当地的地方文化体现的不够具体

现在每一个城市中的广场都应该对当地的城市负责,体现出本城市的文化内涵,让每一个游览在广场中的人都能体会到城市的历史文脉,在特定的时间日期下,还要举办有特色的活动,让人们都参与进来,共同感受历史文化。如八仙浮雕是蓬莱的标志,非常自然的体现出了当地的特色。

四、未来城市广场的发展前景

(一)提高广场品味

以后城市广场的发展要像更高的境界追求,不单单要满足人们的需要,在保证其职责的同时也要兼顾广场品味的提升,不能只是要大要广,也可以做成一个极具精华的小空间的广场,或者也可以为一些特殊人群专门的提供一个供他们娱乐游玩的空间。能把握住人们的心里。

(二)合理的选择植被

城市广场的植被多种多样,此处以北方为例。因为中国北方气候干燥,雨水不多,所以选择的植被应该是耐干旱、好打理、易成型的植物。而且广场人流量较大。尽量避免柳絮、异物、刺鼻的气味等出现在广场中。树木应以优良的乡土树种为主,例如:女贞、落叶树种、银杏、枫树等等。绿篱应选择大叶黄杨、侧柏、等常绿树种。要做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为最好。

(三)适合简约大气的设计

以后广场的发展比较适合简约风格,不失大气而又显得庄重。广场的勉强人群大部分为普通的老百姓,他们并不认识有多奢华的装饰物、也不需要弄上富丽堂皇的颜色。只是需要满足他们对广场的简简单单的需求便是很好的。极简主义风格比较适合广场的发展要求。感官上简约整洁,品味和思想上更为优雅。

(四)传承文化品味百年

对历史文化的接收和传承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城市的中心广场更是应该如此。对当地的文化品味、文化历史都要在设计当中予以体现,才能让广大群众更好的了解人文知识、历史文化。

五、城市广场的空间设计

(一)广场的空间形态

在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中,不同的交通方式带来的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下沉式和上升式广场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人、车的不同需求,在人行道和机动车道的分流而言,下沉式广场的应用更多一些,在发达国家,下沉式广场更容易取得一个应有的安静、安全且祥和的氛围。

(二)广场的空间围合

广场围合有以下几种情形

.四面围合的广场

2.三面围合的广场

3.两面围合的广场

4.仅一面围合的广场

六、结论

上一篇:普法活动开展情况汇报范文下一篇:七言对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