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管理自然科学论文范文

2024-09-15

基金管理自然科学论文范文第1篇

《实用诊疗》征稿启事

本刊主要刊登医学教育、科研、临床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公共医学、民族医药、预防保健、护理、检验、药学、卫生管理等相关的医学论文。

主要栏目:论著、临床经验、医学教学、学术探讨、老中医经验、医学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医院管理、病例报告、医学影像、药物与临床、综述等。

一、来稿应能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题文相符,文字简明。论著、综述、讲座一般不超过4000字,病例报告1000字左右,其余2000字左右为宜。

二、严格按照论文写作格式,注明作者名字、性别、年龄、单位、职务、研究方向、联系方式。如果是多个作者,应注明顺序。

三、著作权相关事宜:作者文责自负;本刊根据需要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征求作者同意;来稿刊登后,赠送当期杂志两册。

四、快速通道:重大研究成果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论文,可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发表。

五、稿件请以附件形式发送至电子邮箱syfezl@126.com。

基金管理自然科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公共管理逐渐成为政府主要的治理方式,在推动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公共管理学科建设遇到课程设置具有局限性、教学与实践脱节、师资力量薄弱等难题,使公共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显著下降。同时,由于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盛行,公共管理专业“门槛高”“工资低”的标签使得广大学生望而生却,这造成了公共管理人才的大量缺失。。经过不断的探索与研究,努力把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打造成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学科,培养出具有自身优势、全方位发展的高级管理人才。

关键词 :公共管理,培养机制

一、引言

1924年,雪城大学麦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首开公共管理教育先河,自此欧美发达国家掀起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热潮。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当代社会科学与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公共部门管理实践特别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1】,公共管理以新公共行政学为基础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公共管理学在全球蓬勃发展。公共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是为适应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而设立的学科,是一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2】。公共管理学科所培养出的学生即公共管理人才应掌握现代化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基本知识和能力,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科学技术知识背景,熟练运用各种经济分析工具,熟悉环境经济与管理活动规律和我国环境政策及有关法规,具备独立进行环境经济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参与环境经济管理宏观决策的能力,是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3】。

“公共管理”这一概念最早由欧美国家提出,在西方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公共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欧美国家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模式和机制日益成熟。在西方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意识形态呈多元化发展,公共管理理念也更加容易被人们所接受。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欧美国家部分地区掀起了反公共运动,抵制公共管理和社会共治,公共管理发展和人才培养遇到困境。在我国,公共管理学引入国内较晚,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开始于21世纪初,学科基础薄弱且缺乏相关人才培养经验。同时,由于社会缺少对于公共管理的了解,选择报考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数有限,这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随着近年来我国提出“共商共建共享”和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治理理念,公共管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吸引众多考生报考,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面对疫情防控的挑战,在我国各级政府强大的组织统筹能力的支持下,公共管理也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其本身有较大的工具价值。随着公共管理在国内的推广,公共管理专业得到更多关注,人们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刻板印象得到改变,公共管理人才逐渐参与国家事务和政府决策,推动政府机构组织和职务变革,使公共管理思维深入我国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在掌握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在内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公共管理人才能够充分合理利用现有各类资本进行社会治理,避免出现关于资金的目标置换,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除此之外,公共管理在推动社会治理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社会治理朝着更加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推动构建社會治理共同体。在公共管理理论运用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公共管理人才深入研究公共管理相关概念和原理,推动公共管理理论创新,奠定学科发展基础,推动公共管理学科交叉深入发展,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公共管理模式的同时提高我国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总体上来说,我国公共管理学正朝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要保持原有研究优势,推动公共管理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促进不同学科融合创新【4】。在“科研+教育”的固有培养模式中,公共管理学科还应融入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公共管理专业水平,推进学科建设。在未来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中,改变人们对公共管理专业的刻板印象也必不可少,吸引大量学生报考本专业,促进公共管理专业的持续发展。经过不断的探索与研究,努力把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打造成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学科,培养出具有自身优势、全方位发展的高级管理人才。

二、问题

1.课程具有局限性

由于国外对于公共管理的研究较早,国外许多知名大学已经形成较为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目前,我国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大都借鉴国外做法,缺乏一定的本国特色,部分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与我国国情脱节,不利于学生形成“公共管理的中国思维”。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还过于依赖政治学、经济学等传统学科,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心理学、环境科学、医学、地理科学等相关学科【5】与本专业的衔接,阻碍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本专业的创新发展,无法较好地适应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公共管理专业作为传统的文科专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理工科老师较少,学生缺少相应的理科学习和互联网思维。面对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学生无法很好地应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进行科研和实践,极大地约束了现代科技在当代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公共管理的学科建设面临重重问题,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2.教学与实践脱节

在公共管理专业的实际教学中,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生需要背诵大量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应对教师提问和学业测试,形式较死板单一。即使教师布置能够激发学生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论文写作,学生大都阅读论文和书籍寻找思路和灵感(有的甚至直接抄袭),而非实地调研亲身实践获取相应的研究数据和成果,这种“足不出户“的研究方法无法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还有可能使学生形成闭环研究的固化思维。我国公共管理专业目前的学科教学模式与实践有部分脱节,无法使学生较好地深入基层社会了解真实国情,一定程度上与我们所倡导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学科目标相违背。

3.师资力量较薄弱

公共管理专业作为我国近年来的新兴学科,由于学科基础薄弱以及学科大众普及性较低,报考本专业人数较少,从而导致培养的公共管理人才数量较少,选择从事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和科研的人员有限而且专业能力不一,依靠本土化培养的公共管理人才建设公共管理学科缺乏一定的现实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在留学生群体中,考虑到国外公共管理发展程度和就业前景,本专业选择回国就业的人员较少。即使选择回国,面对高校教师工资较少以及公共管理学科申请科研项目资金困难等困境,这一群体中选择从事高校教学的人数也十分少。总体上来说,我国公共管理专业目前的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团队建设迫在眉睫。

4.社会接受度较低

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引入我国较晚,相较于政治学、法学、哲学等传统优势文科,公众对本专业了解较少,从而对本专业缺乏一定的认可度。同时,公共管理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所需专业的职位和人员数量较少,毕业后学生就业限制较大且收入较低,这成为限制学生报考本专业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理工科专业蓬勃发展,其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且收入较高。比较之下,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多数公众选择发展前景良好的理工科专业,放弃发展具有局限性的文科专业,久而久之形成社会对公共管理专业的刻板印象和错误认识,使公众产生“感兴趣,不敢选”的顾虑。由此可见,当今社会对公共管理专业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解,社会接受度普遍较低。

三、解决办法

1.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公共管理专业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涉及知识面较广,课程设置不能仅限于管理学课程,还要向其他学科延伸,形成学科交叉融合。除了已有基础学科(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等)、管理类专业学科(管理学原理、战略管理、经济学等)【6】,还应设置相应的支撑类(如心理学、医学科学、地理科学等)、扩展类(如计算机语言、历史学、小语种等)选修课程【7】,以此拓展公共管理专业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丰富公共管理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在个体、组织、环境、空间等多个层面形成更加广泛、更具包容性的公共管理概念体系,努力与其他学科形成概念上的相互衔接,为学科交叉提供概念基础【8】,使公共管理专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共融”阶段。

2.别样实践深入教学

鉴于目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学生出入公共场所受限较大,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参与,公共管理专业应推动学科建设过程性改革,将更多不同的实践方法融入教学内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增加过程性教学(如小组合作、小组汇报),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更多的参与感,形成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构筑公共管理的精神内核;在课堂外,教师可以参照“一核三边”的三角模式(如图)【9】,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如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案例分析大赛(如清华大学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和学科竞赛(如哲寻杯公共管理沙盘大赛),让学生在社会实践项目中深入理解公共管理的学科内涵和社会价值,收获到学习本专业的信心和自豪感,形成良性的“外扩”研究方法和思路,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开发与发展。

3.横跨学科增强师资

相较于其它传统优势学科,公共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数量有限且专业能力较为单一。面对这种情况,公共管理专业应采取其它更加有效可代替的方法培养并增强师资,例如:采用專业联合培养,选择“数学+公共管理”或“经济学+公共管理”等多种专业组合方式,培养出知识全面、能力高超的综合性人才;面向相关关联专业(如社会学、心理学、环境科学等)招收教师,利用广泛的强专业性代替狭小的弱综合性,改变“本专业人教本专业生”的固有局面。同时,公共管理专业学科负责人还应积极向学校和国家建议适当提高教师工资水平,申请相关科研资金,以增加公共管理专业教师收入,更好地防止人才流失。通过这种横跨学科的方式增强师资,一定程度上既可以规避留学或本土培养的本专业人才流失,又可以提高学科交叉融合的水平,增强公共管理专业的综合性。

4.改变印象提高认同

国家大力提倡社会协同共治,公共管理深入基层社会,但选择从事公共管理的人才数量却十分有限,开展公共管理的工作受到制约,打破社会对公共管理专业的刻板印象迫在眉睫。国家层面,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广大青年学子报考公共管理专业,为推动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奠定深厚的人才基础;社会层面,官方权威媒体应适当宣传公共管理专业的正面价值,而非一味夸大本专业“门槛高”“工资低”的非理性评价;学校层面,高校在进行校园宣讲时,应积极宣传公共管理专业,推动本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通过多方面的宣传与推广,努力改变公众对本专业的消极评价,使公众认识到公共管理的学科内涵与社会价值,提高公共管理专业的社会认同度。

四、总结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公共管理逐渐成为政府主要的治理方式,在推动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公共管理学科建设遇到课程设置具有局限性、教学与实践脱节、师资力量薄弱等难题,使公共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显著下降。同时,由于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盛行,公共管理专业“门槛高”“工资低”的标签使得广大学生望而生却,这造成了公共管理人才的大量缺失。经过多方主体的不懈努力与共同奋斗,相信公共管理专业目前遇到的难题一定会解决,公共管理专业将来一定能够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优势学科,培养出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管理人才。

参考书目 :

1、【1】【3】百度百科

2、【2】MBA智库百科

3、【4】【5】【8】黄飚,在时代变革中抓住机遇,深化公共管理学交叉研究,人民日报,2021(10):9

4、【6】【7】【9】黄晓地,王晓艳,宋玉军,面向“数智”驱动的智慧型供应链本科人才培养思考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21(9):49-55

作者简介:程雯(2003.8.25)女,汉族,四川绵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基金管理自然科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职责明确,机构设置比较完善,有十分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通过与我国风景名胜区在发展概况、管理体制、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缺陷与不足。而研究分析美国国家公园的各个方面,有利于我国风景名胜区进一步的发展与管理,同时也对我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管理体制

世界各国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对“国家公园”的命名也不尽相同,但其实质都是指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的自然风景资源(山岳、岩溶、江河、湖泊、海洋、生物、沙漠、冰川、特殊地质地貌等)和人文景观资源(名胜古迹、人类遗址、陵园、园林艺术、社会风情、城乡风貌、现代工程等),目的都是使风景资源免遭破坏,让本国人民有机会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和辉煌的历史古迹。[1]

1.中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概况

1.1 中国风景名胜区发展概况

我国风景名胜区体系自1979年开始成立,标志性事件是国家建设总局的《关于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見》文件的发出,发展至今已有28年的历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发展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曲折。自1979年以来国务院、建设部门、旅游局等部门多次讨论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和保护问题。1985年6月,国务院颁发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规定》;1987年6月,建设部发布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规定条

例实施办法》;最新的《风景名胜区条例》已经于2006年9月6日国务院第149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于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对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2]至今全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量已达187处,省级风景名胜区约480处,共计667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10万余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13%,基本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并形成了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风景名胜区行业。

1.2 美国国家公园概况

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同时也是世界首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于1872年,当时美国国会划出200万公顷作为“为人民福利和快乐提供公共场所和娱乐活动的场地”。通过立法指定这个新的国家公园由内政部部长控制,并负责签署规定,达到“保护并防止破坏和破损,保护所有林木、矿藏、自然遗产,保护公园里的奇景,保持公园的自然状态”的目的。1916年国会通过在内政部建立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决定,旨在“改善和规范作为国家公园、国家纪念地、国家保护区的联邦土地的利用方法和手段”。

1.2.1 美国国家公园建立标准

美国国家公园有严格的评定标准,在美国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公园必须满足“全国性意义”、“适宜性”和“可行性”的标准。国家公园系统只是广泛的重要地点保护系统的一小部分。被评定为国家公园只是多种选择的一种,国家公园管理局还通过实施一系列计划来帮助国家公园系统以外的其它保护区。

(1)全国性:申请地区如全部符合以下4个标准,则被认为具有全国意义

A:它是一个持殊类型资源的著名范例。

B:它在国家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和特性。

C:它能为休闲、娱乐或科学研究提供机会。

D:它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真实的、完整的、朱被破坏的资源类型。

(2)适宜性:指一个区域必须能代表一个自然或者文化主题,或一种娱乐资源,而这些在现在的国家公园系统中代表性不足,或没有被其它土地经营实体充分保护起来用于公众娱乐。

(3)可行性:指作为一个新建的国家公园、一个地区的自然系统或历史遗迹,一定要有足够的规模和相宜的结构,以确保资源的长期保护和供公众使用。

1.2.2 美国国家公园类别

现在,美国的国家公园是由大约390个区域组成,覆盖了49个州超过40万英亩的土地,它们被界定为国家战场、国家战争公园、国家军事公园、国家战争地、国家历史公园、国家历史地、国际历史地、国家湖岸、国家纪念碑、国家纪念地、国家公园、国家公园路、国家保护地、国家保留地、国家娱乐区、国家河流、国家风景河流及航道、国家风景小径、国家海岸及其他等20类。它们都具有国家级的重要意义,受美国法律保护。

2.中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体制比较

2.1 管理机构与管理主体比较

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机构一般是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它是政府的派出机构,性质是事业单位,其工作人员一般由公务员、风景区的雇佣员工、企业经营者等几部分组成。其内部机构的设置,一般根据风景名胜区的级别、规模、管理内容和承担任务的多少,由所属的人民政府进行设置。《风景名胜区条例》第一章第五条规定:“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风景名胜区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2]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主体是建设部城建司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并没有直接管辖风景区的国家直属单位,同时其它部分要分工合作,共同对景区进行管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除建设部门有管理权力以外,在一些风景名胜区内,文物部门、林业部门、宗教部门等很多部门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力,虽然表面上各个部门管理的内容不尽相同,但在实际工作中又有很多争议,造成了多头管理,决策时容易发生偏差。

虽然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骨架已经形成,但是缺乏至上而下的直属的、系统的、实质性(财政和人才资源管理权)的上级权威管理机构和基层务实管理机构。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显得杂乱而繁琐,好多应该建立的基层管理机构基本上没有。突出的问题是政出多门,让具体执行管理的部门领导很难办事,不知道该按谁的办。

美国于1916年成立了国家公园管理局“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揭开了美国国家公园发展的新篇章。国家公园系统由联邦政府内政部下属的国家公园管理局直接管理。克林顿政府对国家机构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新的公园管理体制于1995年开始实施。新的管理体制是在国家公园管理局华盛顿总部领导下,全国设7个地区局。7个地区分局是以州界来划分管理范围的。[3]地区局下面再设16个公园组与l6个支持系统。一般是将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类似的公园组成一个公园组,以便按其资源类型和特色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

由上面两个图表可以看出,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虽然有自上而下的机构设置,但其职能与管理方法与一般事业单位没有根本区别,造成工作没有针对性,效率低下。而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根据公园管理的具体情况分工合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公园的长远发展。

2.2 经营权比较

我国《风景名胜区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风景名胜区内的交通、服务等项目,应当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风景名胜区规划,采用招标等公平竞争的方式确定经营者”。可见,在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中,国家已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开了,《风景名胜区条例》中虽未明确提出景区经营权可以转让,但也承认了景区经营权的合法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利用大规模集中的资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为企业拥有经营权提供了可能,且不影响旅游资源国家所有的性质。

但在实际的风景区中,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眼前利益,不顾环境保护与承载力,对景区大肆开发,地方政府为了获得效益也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采取放任的态度,使得景区内的经营者完全游离于政府管理之外,而管理机构的冗繁复杂又使得真正需要管理的时候,管理力度跟不上,各部门扯皮现象比较严重。

反观美国国家公园,国家公园管理局在公园内通过特许经营合同向游客提供必要和适当的商业服务。核准特许经营权的决定将根据如下条件作出:(1)确定设施和服务对其所在公园的公共使用和享受是必要和适当的,并且能够确定公园外的需求未能也不可能予以满足;(2)设施或服务的提供方式能够进一步推动对环境、公园资源和价值的保护、保持和保存;(3) 在规划、设计、选址、施工、公共设施系统、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回收及废弃物管理中具体体现可持续原则和做法;(4) 提高游客对公园的使用率和享受度,而不会造成对公园资源或价值的不可接受的影响。

特许经营实现了对资源最大限度的保护,由于经营项目都是由管理局授权的,经营者的行为都处于公园管理范围内,如有违反,公园管理局可以撤銷其特许经营权。与我国相比,美国国家公园的经营权在法律条文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阐述,而我国只是用模糊的语言带过,给管理留下了很大的法律漏洞,这也造成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许多人钻空子,使得管理力度大打折扣。[4]

2.3 规划设计比较

美国国家公园的规划设计由国家公园管理局下设的丹佛规划设计中心全权负责,独家垄断操作。这一方面保证了规划设计的质量,另一方面又阻止了违反规划的事情发生。

美国国家公园规划主要有四个阶段:(1)公园总体管理规划;(2)公园战略规划;(3补充规划;(4)年度实施规划。公园总体管理规划是公园规划和决策序列中的第一步,它将关注为什么建立公园,在规划实施期间,什么样的管理内容应该完成。总体规划每10至15年修改一次,如果条件突然发生变化,这个时间还会缩短。战略规划是针对更短期的框架,更具有量化的目标和结果,通过战略规划,公园决定主要目标的调整和强调的重点,进而确定是否需要重新编制新的总体管理规划,确认是否需要编制更具体的补充规划。实施规划则针对总体管理规划确定的管理内容和战略规划进一步确定长期目标的具体实施行动和项目,为复杂的、技术的以及有争议的问题提供细节和分析。同时每个公园都要编制年度规划,阐明每个财政年度的目标和包含实施这些目标程序的年度工作报告。

与美国相比,我国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缺乏国家宏观的规范管理。由于我国对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单位的资质没有明确的要求,造成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单位五花八门,大致有各级城市规划院、园林规划建筑设计院(所)、大专院校的有关院系等等。这些规划设计单位在风景名胜区的发展中起了一定的奠基作用。但是规划设计的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为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有自身独特的性质,并不是任何人、任何设计机构都能规划设计得合理的。

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总体规划包括:(1)风景资源评价;(2)生态资源保护措施、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开发利用强度;(3)风景名胜区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4)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范围;(5)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详细规划根据核心景区和其他景区的不同要求编制,确定基础设施、旅游设施、文化设施等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与规模,并明确建设用地范围和规划设计条件。[5]与美国相比,我国的总体规划期限较长,20年后景区的规划是要彻底废除原有规划,重新编写,还是在原有基础上修改并没有说明,这就不利于景区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而详细规划也没有规定有效期限,只是简要说明规划的内容,对于一些具体的实施行动以及技术等问题并无规划,更没有年度工作报告来反应一年中景区的管理情况,及下一年景区规划细节和方向的调整等问题。规划编写不够细致深入,是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主要问题。

3.中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美国国家公园除了建设必要的风景资源保护设施和必要的旅游设施以外,没有什么开发项目在国家公园内来建设,更没有豪华度假村、旅游城镇、高层豪华酒店等,只允许建造少量的、小型的、朴素的、分散的旅游生活服务设施。国家公园内的建筑,其外形原始、粗犷,富有野趣,色彩淡雅,形式多采用地方风格。在国家公园内,游人住宿的旅馆床位和野营地床位都是严格控制的。这些生活服务设施都必须远离重点景观的保护地,国家公园内不许建造索道缆车,公园内车道选线十分慎重,不得破坏自然景观和资源。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在开发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十分严重,只重视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对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再加上经济的发展,国民旅游兴趣的高涨,野外旅游人数猛增,对风景名胜资源和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风景区内高档别墅、高级宾馆比比皆是,不仅与当地自然环境不协调,也对生态造成了破坏。

参考文献

[1].李如生.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8-111.

[2].风景名胜区条例[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74号.

[3].李景奇,秦小平.中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比较研究[J].科技导报.1998/12,55-58

[4].赵吉芳.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对中国风景名胜区管理的启示[J].太原大学学报.2008/6,14-19.

[5].庞婷.风景名胜区管理法律制度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2008/4,20-23.

作者简介:牛萌(1984—),女,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方向:园林景观设计,风景区规划。

基金管理自然科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高校的品牌经营战略是大学面向社会、市场等外部环境来确定自己的整体优势,以品牌经营为核心,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全力凝聚学校内涵和外部形象,以实现学校的长远战略目标。大学品牌经营战略是一个全新的、事关全局而又专业性很强的工程,尤其需要所有大学相关人员运用其智慧、创新性思维来为大学品牌战略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为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行动策略。这意味着需要为大学品牌战略的经营提供一种知识和智力上的支持。科学研究是观察或探索未知事实本质及其规律的实践活动,并验证与发展有关事实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实践活动,科学研究在大学品牌创建、品牌塑造、大学品牌维护的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研究确定大学合理的品牌定位,科学研究塑造符合学校定位理念的大学品牌核心价值观,在品牌的个性塑造中,科学研究有助于发现品牌的核心功能优势,为品牌体现个性化的功能性价值奠定了基础;科学研究是大学品牌提升和提高大学美誉度的重要手段;科学研究是维护大学品牌的重要手段,科学研究通过实现对品牌质量的承诺来维护品牌,从而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科学研究;大学品牌

一、科学研究在大学品牌创建中的作用

品牌的创建主要包括品牌定位、品牌核心价值观的设定、品牌个性的塑造等几个方面。大学品牌的创建也包括这几个方面。

1.通过科学研究确定大学合理的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任何品牌创建计划的基础,指的是对品牌的相对地位的预设,即品牌与其他竞争品牌相比的位置如何(差别化还是同质化)。在大学品牌发展战略中,定位对任何学校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定位建立在品牌团队充分了解现实情况的基础上。而科学研究在品牌定位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通过科学研究对大学的定位理念进行确认。定位理念是学校通过品牌力图传达给消费者的一种概念。其目的是实现大学的品牌目标。大学使命是大学定位理念的体现,具有确定大学责任的作用。[1]而大学使命是对大学是什么、大学能发挥什么作用等有关大学理念的看法和认识的确认,是對大学本身的理性认识。因此,需要站在一定的哲学高度,形成一个清晰和明确的大学使命陈述,这要求大学校长及其品牌团队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

其次,通过科学研究可发现大学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定位的关键是找到目标市场特征与自然特点和资源的最佳结合点。为此要科学地分析品牌环境以明确自身的竞争优势,具体看来,包括整个高等教育市场、学校自身、竞争者、消费者等。对高等教育市场的分析主要是对整个高等教育市场及细分市场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找准目标市场;对学校自身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学校设备设施、师资等人力资源状况,教学、科学研究能力、核心竞争力、资源获取能力、与社区等外界关系、综合实力、传统、学校组织文化等进行考察,其目的在于找准学校的优势以及与其他学校的差异点;对竞争对手的分析除考虑它的教学科研能力、师资情况、综合能力等以外,还要考虑竞争对手的竞争模式、竞争对手是如何进行差异发展化的,主要是找准差异点以避免自己的品牌与竞争对手同一化;对消费者的分析主要涉及对消费者获取学校信息的来源和途径、学习能力、来校意愿和对学校的期望等的分析,其目的是找准目标消费者在想什么、他们的消费者心理和对学校的关注点等。通过对高等教育市场、大学自身、竞争对手(竞争者定位信息)、消费者(消费者心理)进行调研分析后,就可以从服务范围和面向、科类、层级以及人培养性质等几个方面考虑提出一个合理的定位,再将这种定位明确、简洁地显示出来。

2.通过科学研究塑造符合学校定位理念的大学品牌核心价值观。

首先,对价值观的确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价值观是关于是非的一般信念”,“价值是战略目标的意识形态部分(组织边界管理)”,要将这种抽象、模糊而又弥漫的意念捕捉到需要缜密的思维和推理。19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纽曼以心智训练、性格修养、理智发展为目标积极倡导自由教育:“这种能力是心智的科学构成的结果。这是一种习得的判断力、敏锐力、洞察力、见识力、心智的理性延伸力以及才智的自制力及沉着力。”[2]无论是纽曼观念中的心智还是我们讲的大学的精神都是指好大学在学生培养上超越学科专业和技能的东西,即大学文化的灵魂——“大学精神”。科学研究人员各方面表现的综合素质体现着大学文化的价值观,当然,新时代大学精神也必须与时俱进。

其次,大学品牌核心价值的确定必须借重科学研究。大学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品牌理念的价值观部分。它是大学校长等高层领导对大学未来展望的愿景。因此,什么样的大学理念,决定什么样的价值观。但在大学理念的实现上和大学品牌核心价值的塑造上,往往还要与自身综合实力和现实需求相结合。因此在大学品牌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上,一方面要积极反思大学理想及大学理念;另一方面对自身进行分析,尤其是加强对大学传统资源的整理,对大学组织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在一代又一代大学组织成员中流传的包括大学的使命、大学远大理想等在内的精神传统,进行概括、提炼和升华,并与时代结合起来,提出既具有深刻内涵又富有时气息的大学核心价值理念,做到大学品牌的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组织中基于大学的使命、大学的远大理想而建立起来的核心价值理念的有机统一。

再次,对大学品牌的核心价值观的塑造,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当校长和品牌创建团队提出了一种品牌理念后,该理念首先需要为大学组织的每个成员所理解和认识。“科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元素,直接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它通过‘柔性’方式在大学中发挥驱动功能、批判功能、凝聚功能、熏陶功能;通过规范、准则的形式被大学人不断地认同、内化,而由此形成了共同的心理基础。其精髓已渗透和附着在大学文化载体和行为主体上,已以其潜在的规范性支配着大学每个成员的行为,以一种无形的渗透力量渗透到大学人的意识深层,对大学每个成员产生重要影响,并对周围人群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其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长期性、延续性。”[3]因此,需要研究采取何种方式来鼓励和发动组织成员参与到大学品牌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中,帮助成员更好地理解品牌理想,并在大学的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树立起为大学发展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

3.科学研究在大学品牌个性塑造中的作用。

大学品牌的个性是品牌所自然流露的最具代表性的气质,它是品牌人格化的代表。大学品牌个性的构成,首先是以大学的商品及服务的特征为基础的。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均可体现出大学品牌的不同的功能性价值特征。其次,大学品牌个性还与大学的外在形象有关,是不同传播媒介选择等方面的组合如大学的校园建筑风格、景观设计、布局、学校名称、校服、校徽、校旗、校歌等。第三是消费者的精神面貌、地位、声望等。第四是大学的历史、传统所体现出来的特征。第五是大学的校长及其教师。著名大学校长和大师就代表一所大学,是大学的形象化的表现。在品牌的个性塑造中,科学研究有助于发现品牌的核心功能优势,为品牌体现个性化的功能性价值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科学研究,能提出精妙的思路和方案,为品牌的实现而设计出富有特色的校名,体现美感的校徽,展现独特理念的校训,给人深刻影响的校园建筑、景观等。

二、科学研究在塑造大学品牌形象中的作用

大学品牌形象是公众对大学由外而内的整体评价。为了提高公众对大学的了解与信任,大学必须重视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塑造工作。大学对形象的塑造主要包括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两个方面。

1.科学研究对大学品牌的提升作用。

所谓品牌知名度是目標消费者对品牌的知晓程度。知名度较高的学校往往能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人们也越有可能采取适当的手段与之进行交往和资源交流。很难想象人们会关心一个闻所未闻的高校的发展,更不用说愿与之交往。高校是知识授受的场所,满足了人们对高校的定位和心理预期。如果某些大学在学术上做得不够成功,这就与人们对大学的心理预期产生了差距,他们认为这些大学是不合格的,致使这些大学背上“次品”或“不合格”的污名。他们就会对这些具有污名的大学产生一种不信任感。这对一所高校的发展而言,无疑是具有很大打击性的。因此大学不能不关心自己的科学研究水平。大学的学术研究水平,不仅关系到大学的知名度,也关系到大学的美誉度。

2.科学研究是提高大学美誉度的重要手段。

品牌的美誉度是指消费者对品牌的品质认知和喜好程度。品质认知是指消费者对品牌是属于优质或是劣质的认知印象,喜好程度则包含了品牌的领导性和创新性。大学声誉是学校的外部公众对大学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看法和评价。科学研究是大学声誉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有些著名的高校之所以在社会上声名显赫,往往与那些知名度较高的学术人员有很大的关系。典型的就是社会往往通过对高校诺贝尔得主、院士数量以及“长江学者”、特殊津贴专家或SCI等国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来评价一个学校的优劣。正如詹姆斯·杜德斯达所言:“对新知识的探索的好奇心以及研究成果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已成为衡量学术成就和名望的标准之一。”[4]

三、科学研究在大学品牌维护中的作用

品牌被建立以后,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还需要在品牌发展过程中对其维护,以保证品牌目标的实现。科学研究是维护大学品牌的重要手段。科学研究通过实现对品牌质量的承诺来维护品牌,从而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不同于企业品牌产品,大学品牌产品包括了学生产品和教育服务。因此,大学品牌质量主要体现为学生的质量和教育服务质量。科学研究在实现和保证大学品牌质量、维护大学品牌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研究是大学品牌品质实现的重要手段。

大学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系统,包括教育投入、教学过程和产出几个环节。如在投入阶段的教学设施、教室结构、教学内容、课程、教学计划等,教学过程阶段的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产出阶段的对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学生毕业后在单位的适应和工作情况等。整个过程涉及教师、学生、教学、研究等多方面的质量。下面就科学研究在教师素质、专业设置、教学管理等几个方面对大学品牌的维护作用加以叙述。第一,科学研究对教师能力提高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不仅要求个人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还要求个体必须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逻辑思维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参与科研活动时,个体在增强与同行之间交流的同时,还能够发现自己认识上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相互补充以完善自己,并对现有知识体系进行反思,加强自己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通过参与科研活动,个体能够增强自己的行业归属感和工作责任心,以更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投入教学工作中,通过学习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足并及时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就现实情况而言,国际名牌大学教师的聘任或继续留用往往根据其科学研究能力高。

2.科学研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科学精神贯穿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用来指导人们的思维与行动方式。”[5]科学精神作为意识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精神和科学氛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在科学研究中也是仅次于教师的重要受益者。在科研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得更好了解,使教师能更多地了解学生的长处和不足,从而进行更有效的指导,使学生扬长避短,实现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系统透彻地掌握已有科学知识,并及时了解科学的前沿知识,为以后更大的学业成就打下基础。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种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因此,科学研究对学生的发展将产生许多积极影响。

3.科学研究对课程和专业设置的影响。

科研特色是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条件,结合地域特点,纵观科技发展之势,确定自己的科研目标、科研层次、科研模式、科研侧重点和科学研究的服务面向,即给自己的科学研究准确定位。[6]富有特色的科研方向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奋斗目标,也是学科建设的内在基础和特色。大学科学研究活动发现和创造知识并直接反映在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上,成为教学内容。在课程的设置上,大学要根据自己的特色去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去迎合。社会服务并不是单纯地服务社会,而是要以教学、科研为基础,注重对课程质量、人才素质培养。所以,大学要正确处理好教学、科研与服务三大职能的关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要在社会发展中履行不同的社会职责。世界的名牌大学都有合理的课程设置,并都有强势的专业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4.科学研究对大学教学质量的影响。

科学研究是对既有知识的融合,也是对未知知识的探索。科学研究直接关注的对象是知识,但对于一个具体的高校来说,科学研究效果并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通过科学研究,一方面该高校对于某一学科领域知识的创新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这种贡献也使该高校处于一种相对的学科优势,可以在学术权利的行使上处于一种优势地位。这种学术优势往往能够转换为现实中的学校生存和发展优势,如学位点审批、学科教学质量的评审乃至学术标准的制定等。此外,科学研究还可以使每一个学校对自己在各个学科领域的相对地位以及学科的发展趋势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使得高校在制订本单位的学术发展规划以及学习品牌的维护措施时能够有的放矢,增加措施的可行性。因此,在制定维护学校品牌的措施时我们不能不关注科研在其中应有的位置。

参考文献

[1]眭依凡.《大学使命:大学的定位理念及实践意义》[J]:教育发展研究,2000,(9):68-72.

[2][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徐辉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庾光蓉.《关于重塑大学科学精神的思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28-131.

[4][美]詹姆斯杜德斯达.《大学服务社会应热度几何》.教育,2007年第17期.

[5]卜建华.当前社会思潮的传播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

[6]卜建华,胡玉宁,王群林.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

[7]卜建华,胡玉宁,王群林.社会思潮的传播与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

基金管理自然科学论文范文第5篇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7.11.025

收稿日期:20170626

作者简介:陈永嘉(1961—),男,黑龙江宝泉岭人,中学高级教师,从事初中学校全面管理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中学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学学校管理和教学管理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快速地攻坚克难,仍然是摆在教育部门及学校管理者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題。基于此,通过对中学学校管理的基本思路进行分析,对当前中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进行探讨,对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学教学;学校管理;教学管理;创新;科学化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加强中学的学校管理,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及教学管理者共同关注的重点课题。初中教育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最为关键的核心环节,中学教学管理水平决定着教育质量。笔者认为,中学应积极深入地研究分析社会问题对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影响,探索新形势下提高中学教学管理水平的对策。教学管理即学校的领导者对学校内外各种事务进行决策、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各项组织活动的全过程。教学活动是中学的核心首要任务,教学管理则是确保教学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的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和重要手段。在此,我们对中学教学管理相关工作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如何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以及明确科学化管理思路进行讨论。

一、中学学校管理的基本思路分析

中学学校管理者首先应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好管理的两层含义及其内在关系,即管和理的辩证关系。我国古典管理理论中的管理职能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约束和控制,即通过管理来控制行为的协调。而现代管理理论则更多地强调二者并重的思想,既要控制,也要协调。没有控制,即没有规矩,就不足以形成一定的规范和秩序,管理就会失去效力;没有协调,就可能会导致各种因素之间的紧张,因此而产生对有利因素的内耗和浪费,甚至会南辕北辙。事实上,管和理,即控制和协调,这两个方面都要兼顾:既不能单纯强调控制,也不能一味地强调协调,而是要基于客观事实和规律,把控制和协调统一运用,有机结合,相得益彰[1]。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高度重视管的控制职能,即通过规范来约束行为,因此要依托行为规范准则的建设来推进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具体而言,就是需要学校根据本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具体的规章制度和规范准则,让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有法可依”,也让相关机构和管理人员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做到“执法必严”,这样会营造一个“法治环境”,有益于促进学校管理的制度化,促进全校师生由他律向自律转变,这是对人格的完善和升华所必须的过程。前文所述,管理既要讲究控制方法,还要重视协调。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如何与教师沟通,疏导人际关系,融通感情,这将是影响教学管理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效果归根结底还是要看相关人员的工作效果如何。因此,我们去评价和衡量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不是要单纯去看制定了多少制度文件,也不是看搞了多少相关活动,而是要看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都有所提高。学校改革大潮中,涌现出不少的成功者,也出现了很多失败案例,这些管理者过分偏重于“管”,对群众中出现的误解没有及时帮助澄清和疏导,导致走了很多弯路。鉴于此,学校管理者必须牢固树立兼顾管和理的重要思想。

二、中学教学管理工作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

中学教学管理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学校办学成败及教育质量。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教育改革,其中也对教学管理进行了改革创新。在此,对当前中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第一,中学教学管理者的管理思想与理念未能根本转变。中学教学管理者必须要转变思想和更新观念,这是推动中学教学管理工作取得突破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多学校虽然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却没有从思想上进行转变和更新,执行过程中仍在沿袭和重复旧的管理方法,仍然片面地重数量轻质量、重教不重学,这对教育进步产生了极大的阻碍。某些学校管理者一味地追求和追捧“量化目标”,把优秀率、及格率、达标率视为评价教师业绩的重要标准,盲目量化的做法严重打击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滋生抵触情绪,阻碍了教学工作的良好发展。另外,我国传统教育思路以教材和教师讲解为中心,部分学校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和主体作用,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中心地位。在教学评价上,查教不查学,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指导评价。这些都表明我国中学教学管理的思想和理念没有能够发生根本的改变,即没有质变飞跃。

第二,中学教学管理制度缺乏实用性和可行性,管理方法相对落后。大部分中学都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对教师的言行和学生的日常行为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从制度建设方面都是比较完善的。教师在这些逐步完善的规范框架下开展教学工作,一方面对于日常教学工作任务的完成具有很大的促进和帮助作用,另一方面却因制度拘泥于形式而压抑了一部分教师的创新意识,掩盖了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制度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管理水平,而学校在制定制度时往往会从管理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完全忽略了管理的对象——正处于叛逆时期的中学生——的感受,而这种局面也造成了中学生对这些规章制度的反叛和抵触。这种矛盾一旦处理不恰当,一些学生的行为很可能会对教师的正常教学活动产生严重影响,并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情况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而言都是极其不利的[2]。而管理方法上,仍主要以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为主,坚持统一进度、教案、作业、辅导和检测的“五统一”教学管理模式,教学方法已经明显不符合今天所提出的尊重创新的教学管理思路。

第三,中学教学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教学活动存在较为严重的形式主义。当前很多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缺乏整体规划,缺少长远清晰的思路,目标不明确,致使一些规章制度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一些良好的思路和策略往往半途而废。一些中学的教学工作出现了不协调情况,其最根本因素在于学校管理者缺少方向感,教学管理工作缺少规划指导,致使学校在没有目标的轨道上缓慢发展,教学工作缺乏整体性,各项方针策略的执行不够连续。一些学校组织了大量的“示范课”和“观摩课”,但是这些课的表演色彩太浓,失去了苦乐共存、瑕瑜互见、教学相长的真实感和存在感,成为一种典型的表面工作,这些都说明目前的教学管理存在着形式主义现象。

三、提高中学教学管理水平的途径与方法探讨

如何提高中学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是目前在我国教育界备受瞩目的课题。笔者作为一名中学校长,根据自身的学校管理经验总结,对改善当前中学教学管理水平的方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中学学校管理者应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树立教学改革的“领头羊”形象。笔者作为一名中学的学校管理者,通过对上述各个问题的体会和思考,切实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性。笔者认为,无论是学校管理还是教学管理,其最核心的纲领性的要素还是在于决策者,即校长。校长作为学校创新改革管理的重要领头羊人物,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以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和思路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带好队伍,让全校师生在正确的引领下前进,推动我国中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进步。

第二,中学学校管理者应重视细节管理,明确各管理分支的职责,强化监督,搞好队伍建设。学校应加强教学的细节管理,细化学校领导班子的责任分工及各部门机构的职责。校长与各个年级主任要负责宏观规划和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这些教学管理者必须明确教学理论,熟悉教学活动步骤,且能够对本年级的教师进行客观的教学评价;分管业务的副校长及教务主任,负责组织教学检查等工作,及时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以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教研组领导应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培训,管理学校的一切教研活动。总之,校长及各级部主任在教学管理中起主要领导作用,其他各级管理人员都要承担相应的教学管理工作义务,上下齐心搞好队伍建设,建立起互相监督、逐级指导的教学管理工作体系。

第三,教学管理工作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要素,切实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教学管理必然要结合并深入课堂,同时对教师的课堂内容和课堂行为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既包括对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水平的管理,还包括教师应对课堂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及劳动纪律等因素的评价管理等。教师上课的基本步骤是备课、讲课,以及教學反思等内容,我们要求教师课后要补写教学总结。让每一位教师对每一堂课负责,从课程设计到讲课环节,再到答疑解惑,最后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既是对教学过程的负责,也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尊重,更是提高教师队伍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第四,教学管理工作应持续推动创新思路及现代化管理理念,努力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社会发展要求学校管理要与时俱进,制度中陈旧的、不完整的地方,都要及时调整和删减,同时还要坚持创新,以创新为支点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坚持教学常规管理,鼓励和推广优秀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建设团队进行积极的钻研与创新实践,努力制定出适合学校发展的创新型教学管理制度,这是每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应该恪守的原则[3]。这里讲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把全体师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充分结合学生特点和兴趣爱好,以科学、有序的方法和模式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造出高质量的全面教学管理体系。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塑造良好校园文化的催化剂。和谐的校园文化有助于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益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地建设好校园文化。

四、在中学校园推行科学化管理的思路

教学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既定教学目标,而我们今天研究如何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实际上不单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追求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这是对学校教学管理深层次的要求。科学化管理的实现,既离不开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同时仍要紧紧围绕教育质量这一核心目标,坚持教学管理始终不偏离教育质量这一中心,一切改革创新才会受到认可。

第一,中学教学科学化管理以健全的管理制度为基础和前提条件。教学质量的提高以有序管理为基础,常规管理是有序管理的根本。每一所学校都有一套规范的规章制度,这说明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的科学管理是办好学校的重要条件。规范化的规章制度确保了各项教学管理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了教学活动有序进行,避免了管理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制度建设要兼顾教与学两个方面的规范化管理,既要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活动的数量和频率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指导,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规范,以阶段总结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激励,这是学生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好方式。

第二,中学教学科学化管理以教学质量为中心环节和核心内容。学校的首要任务是教学,因此必须全面树立起质量中心观念,把教学质量作为评价教学管理的重要指标。教学质量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出教学管理的核心所在。关于质量管理,笔者推崇全员质量管理概念,即建议中学树立全员参与的、以质量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以质量为中心的全面管理同样要兼顾教与学两个方面。其中,教的科学管理有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即教师素质、教学环节质量以及教学研究质量等。据此,一方面要严抓中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或业务进修,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现代化教学高要求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组织教师充分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不断强化教师队伍的科研意识,提高师资理论修养。我们还要重视学生方面的科学管理,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鼓励教师对学生个性进行充分研究和分析,推行因材施教的创新教学思路,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提倡问难置疑,提倡合作学习。

第三,中学教学科学化管理要求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促进效率管理。管理效果是管理工作的生命线,我们称之为管理的有效性,它是提高管理质量和实现管理目标的核心。要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健全教学管理中的检查、评价、激励三个互相关联和影响的基本环节。首先,要高度重视教学检查和指导,对教学工作进行及时检查督促,这是推动落实的重要手段。其次,要开展公平公正的教学评价,通过制定符合实际的评价标准,兼顾工作数量与质量评价,兼顾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更好地发挥激励作用。再次,要积极应用激励教育模式的变化,建立激励教学管理机制,克服应试教育的缺陷,推动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学教学活动必须树立学生主体的创新管理理念,坚持科学化的教学管理思路,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提高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邹妍锋.中学教学管理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教学管理,2009(9).

[2]李方平.加强中学教学管理思想引导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教学管理,2010(11).

[3]王爱泉.中学教学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

Reflections on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Middle School Teaching in the New Situation

CHEN Yongjia

(Middle School of Baoquan Ling Branch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Land Reclamation Bureau, Hegang 154100, China)

Key words:middle school teaching; school management; teaching management; innovation; scientific

(責任编辑:蒋琰)2017年11月第36卷第1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Nov.2017Vol.36 No.11

基金管理自然科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面对新课程、新理念、新内容、新的教学手段。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物理教师转变观念;终身学习、以人为本的创新教学模式;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最终形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转变观念;终身学习;以人为本;教学手段

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概括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教师的素质包括认识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三个方面。其中认知结构起导向和支配作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起保证作用。面对新课程、新理念、新内容、新的教学手段,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提出了挑战,新课标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终身的学习,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不断反思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与主体,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从多方面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倡导教师与新课程一同成长。因此。物理教师的发展必须与课程改革齐头并进。

一、转变观念、开放实验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这是各学科教师今后发展的共同方向。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多元化的。教师应该是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合作者与研究者。

比如,教师对实验的观念的转变。以前,实验室基本上是按照教科书的设计,让学生根据“菜单”而进行验证性实验,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学生通过探索、自己去设计实验,选择所需实验器材,收集实验数据,归纳并总结规律。为此,实验室应向学生开放,使学生了解、接触、熟悉各种实验仪器设备,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索作充分的准备。要改变目前实验室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现有实验室的课程资源,已满足不了新课程背景下数量繁多、形式多变、探究性的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虽然学校可花钱向专门厂家购买,但仍然达不到要求。必须广泛收集实验器材,不断来充实实验室的课程资源。器材收集途径,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①留心日常器具。例如: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可进行探索压强、制作滑轮等实验;利用废旧自行车上的零件,可做摩擦、杠杆、运动和力等实验:利用玩具激光发射器可制作平行光源;酒瓶底可作凸透镜利用;玩具小车可做惯性实验;利用收录机上零件可做诸多的电学实验……②建议学生自购。可让同实验小组的学生合购一套或二套物理学习学具。把各班上的每个实验小组的学具集中起来,实行资源共享,就可完成相当数量和种类的教学实验探究活动。③指导、鼓励学生自制。④利用报废的实验仪器设备。例如:“影响蒸发因素”的演示实验,需用可变速吹风机,实际上可用报废投影仪上的风扇和报废学生电源上的电压档位调节器,做成一个理想的吹风机。⑤向社会求源。有时实验室的课程资源。因暂缺一时又难以找到,会影响实验教学,就必须到社会上去寻找。例如:探究“磁体磁场”中要用到的细铁屑。用量大纯度高,可到铁器加工厂去取,再经过物理方法的提纯,就可利用。⑥向大自然取源。例如:某实验小组在观看鸟类标本时,发现啄木鸟的嘴尖细而硬,和鸽子等鸟不同,该小组要探究这里面的物理原因,向物理实验室提出,要求提供活的啄木鸟和鸽子,这种情况只能向大自然取源。通过上述方法。不但丰富了物理实验室的课程资源,而且培养了师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终身学习。优化知识结构

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自然学科,它要求物理教师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新课程对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不断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师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物理的教育功能,主张通过物理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学习人类社会丰富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新课程对物理教师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要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等能力。

当前的科学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的新特点。作为基础学科,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将“研究性学习”列入了课程计划,并充实了课外阅读资料、选学内容、家庭小实验等知识。在新课程内容框架下,绝大多数教师由于知识的综合性与前瞻性不足。难以独自很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所有指导工作,要求教师之间必须建立起协作的工作思想。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从习惯于孤芳自赏到学会欣赏其他教师的工作和能力,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一起取长补短。

在新形势下。教师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将终身学习内化为自学行为。时刻保持学习、研究、反思、发现、探究、创新及总结的态度,力求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现代化信息素质的教育工作者。

三、以人为本的创新教学模式

威廉A·沃德(Willian Arthur ward)曾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老师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学生得自己渴望学习而不是老师逼着学。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方法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学生必须愿意学而且努力学才行。长期以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个性化因素及心理发展规律,导致学生独立人格丧失、思维收敛、想象力及创造潜力受压抑等不良后果,高分低能现象屡见不鲜。新课程重视以人为本,关注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突出对思想品德的培养,强调学生应具有健全、良好心理素质。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一切只有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实现。

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单靠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知识、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中,智力因素的开发并不是素质教

育的全部,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是推进教学进程与实现教学效果的动力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在改进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吸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充分把握物理教学的特点与艺术性,进—步发挥非智力因素的潜在影响。在授课中重视物理实验和物理知识的讲授,结合介绍物理学家的故事,物理趣闻和物理史料,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体会物理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作用:善于对比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引发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引导学生寻找当前问题与自己已有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强化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最后还应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向学生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学启于思,思启于问”。在新课标下的课堂应是这样: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的养育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殿堂,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在这里学生有了探索新知识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得到丰富,有了亲身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等的认识就有可能进一步发展。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由“爱学”到“学会”,再到“会学”,最终掌握物理学习的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

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化是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新课程改革是应时代之需而提出来的。重视实验教学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发和制作相应的教学辅助软件和直观性教具,有利于其有效实施。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为教学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它改变了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把抽象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记忆。比如过去认为抽象难懂的物理微观世界的东西,通过计算机的模拟演示,变得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网络的发展使物理网络教学成为可能,从而有利于丰富学生知识。完成探究性学习任务。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而教师素质的高低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有了一流的教师,才会有一流的教育,才会出一流的人才。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当代物理教师应认清未来教育中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尽快完成角色转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最终形成高素质有创新能力优秀人才。

(责任编辑:王世泰)

上一篇:草坪修剪园林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颅内血肿临床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