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论文范文

2024-07-2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当代社会瞬息万变,大学生要应对现实以及未来的挑戰,需要实现自身全面发展,需要心理的健康与成熟,进而积极地应对危机并增强能力与勇气,做出成熟的、负责任的决定并付诸行动,通过探索去追寻积极的人生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大学生承受的压力较大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未来就业带来的压力、经济上的压力以及对于自身经济贫困等状况的不正确的看法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等,让大学生处于迷茫困惑中成为主要压力源,其中,学业困难、经济贫困、心理困扰尤为突出。

2.大学生承载着过高的期望

期望一是来自于学生家庭,家庭的过高期望和进人大学之后的现实常常会有强烈反差;二是来自于社会,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的高要求和现实中优秀人才需求的紧迫性,使得原本满怀壮志的学子在面对社会的期望前感觉压抑;三是来自于学生自身,成才、成就的强烈愿望和大学生活现实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会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失衡。

3.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

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的过度承载与心理素质形成强烈反差,极易在熟悉的生活发生改变、心理需求受挫、遭遇生活变故等情形之下产生心理问题。

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分析

1.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中,详细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细则,从制度上保证工作落到实处;通过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常设机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

2.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撑

学生辅导员应该逐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并在上岗之前接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专业培训,掌握基本的与学生沟通、疏导学生心理问题以及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认知和行为状态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

3.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心理健康教育只靠专家和一部分老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建构学生健康的心理。

三、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式探索

1.实施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形成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虽有纪律与制度的约束,但这种约束的作用是有限的,学校管理必须将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转变为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心理动机,进而形成有利于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目标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

2.制定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制度

学生管理制度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约束,这种约束本身带有强制性,但这种强制性要体现以人为本,要体现人性化,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在制订各种学生管理制度时,要遵循学校组织下学生个体心理行为的规律,不要以破坏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寻求维持、就范、整齐、划一的状态。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学生心理的个体差异。

3.整体规划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这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指利用学生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各种课外心理咨询活动,包括由学生自己主导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等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这类活动的管理,须有整体规划,指定专人负责,在遵守心理教育的有关原则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参加。

对于大学生来说,能否成才,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其自身条件这一内在因素。而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心理品质,以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达到成才的目的。

(作者单位 河南省信阳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基础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长期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以传授心理知识为主,明显存在教育内容消极倾向化,教育内容简单化以及教学模式单一化等诸多问题,时至今日已与新形势下的健康教育相背离。生命教育如今成为一种新的教育革命。生命教育主张教育不仅仅让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培养技能,而是应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这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制订教学目标、选择内容、教学方式等教学观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徐文明(1985-),男,江西永新人,嘉应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助教。(广东 梅州 514015)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蓬勃发展,各大高校纷纷设置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负责校内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也面临许多问题,如教育目标模糊、教育内容消极倾向化、教学模式单一化等诸多问题。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生命教育理论的提出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杰·唐纳·化特于1968年在《生命教育》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即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1]日本在1989年修改的新《教学大纲》中针对青少年自杀、强奸、杀人、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日益严重的社会现实,提出了“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的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2]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系统地开设适合本土化特点的生命教育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我、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3,4]大陆地区的生命教育也在逐步推广。1989年制定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定位于敬畏人的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这一理念的教育目标。近年来,上海市制定并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对青少年进行生命起源、性别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存训练等方面的指导。辽宁和江苏两省教育系统也将把开展生命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培养青少年珍爱生命的意识。辽宁省还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中小学阶段,然而,生命教育应该贯穿人生每一个阶段,不只是中小学这一阶段。现如今,大学生自杀率和大学生心理问题比率居高不下,这迫切要求心理工作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来完善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本文在分析生命教育的思想以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生命教育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生命教育理论的基本教育思想

约瑟夫·普里斯特利(Joseph Priestly)于 1765年发表了《论一种旨在文明而积极生活的自由教育课程》。此书的发表标志着生命教育思想的萌芽。1968年美国的杰·唐纳·化特在《生命教育》一书中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这时候生命教育才开始真正确立起来。生命教育的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生命教育强调培养学生一种科学的生命观

杰·唐纳·化特认为教育并不只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培养技能,而是应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育并不只是要让学生能够在知识上有所获得,而是引导学生充分领悟人生的意义。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确立起生命质量与生命尊严的意识,使他们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5]所以,生命教育应该以认识生命为起点,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生命观。

2.生命教育倡导和谐教育

生命教育强调不仅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共处,而且人与环境、社会也应该和谐共处。香港圣公会宗教教育中心提倡,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要锻炼学生在理性、感性、意识、信念及至身心平衡、个人成长方面有着深刻的认识,以此教导学生能尊重自己、他人和环境,能与人合作、寻求相互沟通交流,能对事情负自己应负的责任,最终使学生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即成熟又快乐的人生目标。[6]因为有生命的个体并不单独存在这个环境当中,而是需要不断与外界进行交流。那么必然经历同化和顺应这两种过程。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环境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结构内的过程,然而顺应是个体的原有的结构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人与周围环境的平衡。所以,健康的人必须处于人与人、环境、社会和谐共处的状态。

3.生命教育应该贯穿个体发展的各个阶段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认为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发展矛盾,因此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生命教育应该贯穿整个生命的过程。孙效智提出生命教育属于人毕生的成长或者学习经过,覆盖着人生中极广泛的一生不同的阶段,包括学习、就业,家庭生活或者社会生活等不同阶段。[7]

二、生命教育的基本特点

与以往知识教育相比,生命教育在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从教学目标来看,生命教育强调生命与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不再片面强调知识的增长,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快乐生命意识。在教学内容方面,生命教育侧重于回归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实际生活中寻找素材。因此,课程内容要面向学生的生活,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教学方法上,生命教育以师生体验教学式和阅读指导法为主要形式,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需要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全身心地参与和创造的过程。学生通过这一参与和创造课程的过程,不断增加自己的生活经验,获得丰富的成功体验,并使之成为自己生命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生命教育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次生命教育的再造过程,也是教师作为教育生命的创造过程。

自从进入21世纪,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生命教育强调师生和生生之间要充分有效地交往,充分把握自己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体验各自的生命意义,这样才能实现师生个体生命的升华,也才能使课程实施凸显生命的意义。在学科定位方面,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把生命教育定位一门综合科。综合课的功能在于一方面学生能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能够体会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三、生命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不难发现,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在理念、思想上有着诸多相似的地方。但也存在一些差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处于不断探索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生命教育是富有启发意义的,它可以带给人们多方面的启示。针对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生命教育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几点启示:

1.以培养科学生命观为导向,完善课程目标

任何思想的出现是对前人思想的批评和总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是所属时代价值观的集中反映。在二战之前,心理学家关注的是病理的心理状态,而忽视了挖掘人的生命潜能。随着二战的结束,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开始反思人的价值在一生发展中的作用。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在物质需要方面得到空前的增加,但是人的精神需要却显得非常匮乏。毒品犯罪、走私、强奸、自杀、他杀等社会问题开始涌现。心理学家开始寻找社会问题背后的病理学基础,例如,研究毒品成瘾现象、恐怖份子攻击纽约的不寻常心理状态、犯罪心理的社会性缺陷等等,从而使心理教育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越来越关注社会现象背后的病理心理。似乎只要找到病理才能真正解决目前日益复杂的心理问题。因此,如今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以医学化模式为主轴,也就很难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必须重新审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与目的,全面提升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而生命教育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失。生命教育的思想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科学生命观。生命教育的思想正是来自于对这样一种社会、人的心理状况的关注和反思的结果。为了实现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变革,帮助人们摆脱精神的失控,寻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幸福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在生命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为基本命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力图回归关注人的潜能和价值这个教育终极目标。

2.以生命为主线,选择教育内容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经常面临的问题是在心理健康课内容的选择上。如何选择贴近学生心理需求又能解决学生问题的教育内容。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会选择学生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这些学生生活的问题,但是忽视与学生生命意义的主题。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以生命为主线,选择贴近学生的需要、又与学生的生活和现实紧密联系的教育内容,从而形成了与传统的“硬课程”模式相对应的一种“软课程”模式。例如,教给学生生命的知识、向学生展现生命的美好,使其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以此增强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实践生命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当学生意识到生命教育的内容和他们的生活经验存在联系时,就会产生较强的对生命尊重的价值取向,从而引发有意义和积极的思考。

当然,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选择上主张回归生活、联系生命,并不是把教育内容简单孤立起来,是为纠正传统心理健康课程设计片面强调心理知识的偏向错误,使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建立直接的关联,为科学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使科学知识既能够促进学生能力得到发展,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现象、生命的意义以及价值。

3.以互动体验为主,改革教学方式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缺乏课堂互动,开始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上,忽视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受到良好的启迪。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学生都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同时也知道如何去改变目前这种状态,但是就是没有变。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最后的体验过程,而生命教育过程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每一次的生命教育实践中都是学生价值得到实现,生命质量得以提升过程,在润物无声中促进学生心灵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可以借鉴生命教育的这种教学方式,在课程开展互动教学,强化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比如,老师要求学生分享学生中困境,分享过程和倾听的过程就是一次体验过程,学生逐渐接纳自己和接纳同学。一次分享就是一次心灵的探索活动。

4.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关怀

不难发现,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过于强调心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挖掘学生心理潜能以及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人文性质很少被强调和重视。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简而言之,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以知识为主导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无情地削弱了学生刚开始对于心理学的热情,从而使学生开始产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错误偏差,把心理只是定位于病态心理的治疗。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必须克服以心理知识为中心的倾向,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性质,促进个体对自己人生价值、生命意义、人的尊严、自己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等关怀。

综上所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树立健康心理意识,优化心理品质,而且要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和科学的生命观。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应该认真研究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教学方式、教育内容等等,把科学生命观纳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来,努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身心健康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雷静,谢光勇.近十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5,(5):92-94.

[2]王学风.国外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1):43.

[3]彭爱波.台湾地区学校的生命教育及对我们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04,(18):53-54.

[4]刘济良,李晗.论香港的生命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0,(12):24-25.

[5]肖川.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J].辽宁教育,2006,(6):4-6.

[6]天主教教育发展委员会《爱与生命》教育组.爱与生命(青年系列)[M].香港:香港公教真理学会,2007.

[7]孙效智.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哲学杂志,2001,(35):4-31.

(责任编辑:刘丽娜)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高校在德育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阐述并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成因,同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德育;新途径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

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品质培养,它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无论是正确的思想还是优良的品德,都需要健康的心理品质为基础。例如,有健康的性格,才可能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人的性格特征和人的思想品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不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就谈不上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高校的德育工作至关重要,要提高德育工作质量,必须加强在大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即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关心集体、诚实谦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等,这些内容无一不和心理健康有关。因此,要把培养大学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与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结合起来,在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同时,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教育目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它是积极地影响着学生有关健康的实践、态度和知识在其心理及行为方式方面的有意识活动的总和。它与德育有共性,都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的活动,并且包含在德育的内容之中。同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它主要是指以“健康”为目标,有目标地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由此可见,心理学健康教育开展得好坏直接影响德育的实施效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成因分析

目前,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他们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努力向上,积极进取,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能力。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大学生,近几年来已经成为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课题组曾对不同类型2961名大中学生进行调查,有36.84%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其中初中生占l6.46%,高中生占20.39%,大学生占35.32%;浙江省教育厅2007年组织人员对全省l2.6%万名大学生抽样调查表明:我省大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在24.53%。《中国青年报》1988年1月13日报道,天津市高校体育卫生验收资料统计,在全市5万名大学生中,16%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有焦虑症、恐怖症、疑病症、强迫症、神经症、抑郁症和情感危机等6种,表现为怯懦、狭隘、自卑、抑郁、破坏、孤独、对立等不良心理。这些精神疾病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业,已成为各大专院校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外部环境的影响应值得注重和重视。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带来了新的生活观念、价值观念,政治风云的变幻,各种思潮的涌入,中西文化的碰撞,思想理论界的反思乃至人们日常生活诸多变化,使得不少青少年无所适从;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带来的压力以及激烈的竞争所带来的升学和就业的压力,贫富差别的拉大等给人们带来的心理上的压力也逐渐加大,而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成熟与不成熟之间,尤其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溺爱,社会化程度不完善,自主能力、应付挫折技能较差,一旦遇到困境,就会出现心理上的失调行为,出现心理障碍。另一方面,校园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也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成长。课余生活的单调化,特别是双休日生活的乏味,娱乐场所、活动器具的缺乏,使有些学生觉得压抑、烦躁、兴趣减低、生活缺乏乐趣;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也会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此外,高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体育和劳动,偏重于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等都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当然,学生个体的内部心理因素的影响也是一个方面,它包括心理素质脆弱、个性特征的影响,心理发展中的矛盾影响,人生观的不成熟、不稳定等等。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适应能力

1、提高对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健康教育开展得如何,领导重视是关键。高校各级领导对此应有充分认识,因为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的条件,是完成学业、胜任今后工作的重要前提,只有领导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强投入,组织得以落实,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育人”的根本宗旨联系在一起,作为加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大举措来抓。现在高校德育工作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充分遵循和应用心理科学来对照、分析教育对象,没有依据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设计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使得德育工作脱离大学生的实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充分认识并努力加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它作为德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来抓,才会促进德育工作正常开展,取得应有的效果。

2、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卫生健康的教育与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目前,许多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但并没有引起学生自身的重视,主要原因是宣传不够。有的学生害怕去心理门诊,被别人议论为“精神病”、“脑子有问题”,影响自己的前途,致使本来应接受心理咨询的大量神经症、心身疾病却在卫生部门治疗,更多轻度心理障碍者讳疾忌医,致使病状越发严重。因此,要广泛宣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多开设一些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讲座,举办心理卫生知识竞赛,利用黑板报、广播、有线电视、网站、报刊等宣传工具宣传和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3、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建立学生心理素质档案

大学生健康的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形成的,建立大学生心理素质档案,科学规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在现行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基本上没有反映大学生心理素质情况。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后,这一现象已引起不少高校的重视,有的院校已在着手修订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权重与分值,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综合素质测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方向应该是好的,但是,没有心理素质档案为前提,要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做出准确的评价是勉为其难的。高校应尽快改变学生只有品德评语,学业成绩,家庭档案,身体素质档案,而无心理素质档案的局面,使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素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努力的方向,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

4、培养一支专兼职思想、心理咨询工作队伍

育人先育己。心理卫生学认为,教育者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起他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教育方法更能影响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因此,要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人格品质。应选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正派,热爱自己的事业,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素质的人员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时,在进行思想教育过程中,从事德育工作的同志应把批评、惩戒与心理咨询结合起来。当学生犯了错误,对其批评、惩处后,要注意用心理咨询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心态,防止出现抵触情绪而导致心理失衡。

5、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是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和生存环境,健康向上、情趣高雅、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吸引学生广泛参与,为他们提供共同的活动条件,创造人际交往的机会,并使他们得以充分发挥自己平时所不能发挥的能力与才干,增强自信心,消除孤独感。同时,校园文化活动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之下得到轻松愉快的休息,也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角色意识和生活、工作、学习的良好心态,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积极、向上、开朗、活泼、热情且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良好个性与品格,从而推进心理素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此外,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也有利于学生良好情绪和心境的形成。优化育人环境,关键在校风建设,要努力建立以育人为本的校风,教师爱岗敬业的教风,学生立志成才的学风。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还需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改善和绿化校园环境,干净的校园生活环境,理想的生活设施,齐全的教学设备,给大学生以心灵上的熏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一种显性和隐性的影响,有利于他们心态稳定、心情舒畅、身心健康。

作者简介:

杨燮蛟,男, 浙江省台州市人,法学硕士,浙江工业大学法学学院,党支部书记,副教授,班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学、犯罪学、社会学。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社会的偏见等因素使得民办教育中很多问题被人忽略或轻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其中之一。民办高校的特殊性使得民办高校的学生不同于一般院校,本文结合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阐释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发挥与如何科学定位此项工作和领导体制、长效机制的建立完善之间的正相关性。

关键词:民办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长效机制 心理咨询

高等职业教育的开展是党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所需人才队伍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其中民办高职院校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民办高校的学生相对于公办高校来讲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然而,由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刚起步使得从事这些教育的管理者从观念上并没有重视这项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一个合理、科学的定位;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和从事此项工作的专业老师又比较匮乏,所以很有必要加强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中领导体制的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定位和一系列长效机制的实施是保证此项工作实效性的关键。

1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

1.1 全省范围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构建起了以心理素质课程教育为主渠道、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为主阵地、以学生工作队伍为日常心理教育主力、以大学生心理社团为补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格局。绝大部分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工作网络”。

1.2 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

针对许多公办高校,尤其是一些综合性大学的成功经验,民办高校也在积极的学习,但由于自身起步较晚,在领导体制的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定位和配套机制的设立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心理健康教育定位的不科学。

虽然全社会都在呼吁和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近几年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心理极端事件呈增多趋势,但是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它并没有受到真正意义上的重视。现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所重视的是专业知识的教学,思想层面的教育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更别说心理层面上了。

领导体制的缺乏或是“有名无实”,绝大部分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制定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细则。但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专业特性带来的对此项工作的不重视,尤其是民办高校发展的滞后造成很多民办高校并没有相应的领导体制的建立,或是有也只是限于“敏于言而讷于行”。的处境中,仅把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领导者的口号上,有其名无其实。

(2)配套机制的缺乏或是实效性不强。

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或片面,领导体制的缺乏或是无力,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配套机制也面临着匮乏或是效用不高的处境。很多民办高校仅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限于开设的一两门必、选修课上,虽然利用课堂的学习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但只靠课程的讲授想要解决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应的一系列配套机制的建立。同时一些民办高校虽然建立了一套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但对于高职生尤其是民办高职生的特点缺乏深入的了解,针对性不强,不能对症下药甚至还会产生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机制实效性不高。

2 民办高校学生心理的特点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着本科院校和其他公办高职院校学生不同的特点,他们也更容易出现心理上的问题,只有正确掌握了心理特点,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对症下药,相应机制才能发挥它的实效性。

2.1 自卑感强,失落感重。自我评价低位

自信心大受打击,本来进入大学是一件高兴和自豪的事情,但一些高职生觉得高职生不如本科院校,民办的更是层次低,总会有一种无形的自卑感,正是这种自卑心理,影响了学生对民办高职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进而影响了对自身正确的评价,对自己缺乏信心,陷入怨天尤人的境地,造成心理压力和缺乏奋发向上的动力。

2.2 自尊心强,学习动力不足,思想觉悟低

(1)特殊群体的心理问题。

在民办高职院校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困难家庭的学生,这些学生自尊心很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面对其他学生的一言一行都相当敏感,也更容易出现心理上的问题。所以学校更应该关注这些学生,不仅是物质上,还要在心理上正确疏导,同时要注意方式方法。

(2)学业问题。

很多来到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加上大学教育又是开放式、主动式的,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使得这些学生更是没有了动力,面对大量的课余时间,他们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没有明确的目标。表现在学习懒惰性强,得过且过,混日子,作业敷衍,考前突击,考试作弊,胸无大志。

(3)核心价值模糊。

随着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市场经济负面的影响,使得学生们政治观念淡薄,对政治活动冷漠,主流价值淡化,核心价值模糊,价值取向功利化。

2.3 团体合作意识不强,人际交往困惑

现在的高职生多数是“90后”,他们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是家庭的中心,使他们形成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来到大学后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受到了班级团队合作的挑战,面对集体活动不热心、不参与、不积极,团队协作精神相对薄弱,缺乏合作意识。这种自我意识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不懂得关心、体谅别人,过于自私,这样就会很不合群,受到孤立,内心变得封闭,进而不愿与人交流。

2.4 就业压力大,自我定位模糊

目前,一方面,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社会上对高职尤其是民办高职教育的性质和作用存在偏见,使得学生们的就业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很多学生还存在一些观念上的误区:一是死抱白领不放,老是盯着那几个岗位;二是期望值过高,不顾个人实际。幻想创业但对创业又没有一个合理的架构。有些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一个职业规划,不知道自己合适干什么,造成了自我定位的错位,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

3 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3.1 全面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提高认识,建立和完善领导体制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想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就必须提高认识,尤其是作为学校组织和管理者的领导更应该重视此项工作。首先,认真学习中央16号文件,全面贯彻其精神,中央16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新形势、新

情况下,如何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出了一些意见。其次,转变观念。明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把它放进学校的日常管理过程体系当中,抛弃那些课程化、医学化等简单对待的错误观念,还应该对此项工作进行量化考评,使之不流于形式,不停留在口头;最后,完善领导体制。民办高校应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和督导评估,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细则,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列入学校预算,从制度上和财政上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3.2 一系列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民办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想真正的落到实处,除了领导体制的建立、全校观念的转变,还应该建立和完善一系列配套机制,这些机制包括以下几点。

(1)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

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高职院校应全面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及相关的选修课程。一方面系统的讲授心理学知识及理论,使学生对心理学有全面的认识,并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重点的开设课程,举办讲座,讲授相关心理知识及其预防、调试的方法,如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举办的大学生活适应性讲座,针对毕业班开设的职场规划和举办的就业指导讲座等形式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应抓住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尤其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两者虽然在内涵、方法和手段上各有不同,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广播、校刊、校报、橱窗、板报以及校园网络的作用,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利用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

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载体。可以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网站,建立公寓心理辅导员或咨询室,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等途径,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

提供专业化的个别咨询和开展多样化的团体辅导,注重个体与团体的结合。通过面对面的个别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网络咨询等形式,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及时、便捷、专业的心理援助。特别针对学习困难学生、失恋学生、违纪学生、言行异常学生,及时提供心理援助,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

构建心理咨询三级预防干预机制。针对那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通过构建心理咨询三级预防干预机制,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或心理咨询师为主导的心理辅导咨询体系,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成长,真正达到对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目的。三级预防干预机制包括朋辈心理咨询、师生互助咨询和专业心理咨询。

首先,朋辈心理咨询是指以大学生朋友之间、同龄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为基础的心理咨询。

其次,如果是朋辈心理咨询还不能解决的一些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师生互助咨询机制发挥作用了。

最后,前两者都无法解决的一些学生心理问题这就需要专业心理咨询机制的介入。

(3)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维参与网络。

在实践中发现很多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体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沟通,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建立定期的反馈制度,找出心理问题产生根源,双方共同参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近年来,要求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声音越来越多,图书馆也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对当前高校社会化服务进行理性审视,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化服务的认识与开展。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是创新服务,高校图书馆应该大力丰富自身资源、提升服务的专业性,积极拓展服务范围,以践行图书馆的使命感,确立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存在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理性审视

DOI: 10.13897/j.cnki.hbkjty.2020.0060

国外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实践和研究起源较早。在英、美、日本、加拿大等国家,高校图书馆进行社会化服务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美国,几乎所有的高校图书馆都向社会免费开放,自由出入,甚至连身份证件都无需提供。所以,美国高校图书馆也被誉为高校里的“公共图书馆”,并一度成为各国效仿和读者羡慕的典范[1]。在我国,图书馆向校外用户开放的科技查新、图书借阅、文献传递以及其他各种非校内服务,都被称之为社会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在形态变迁和服务创新发展过程中孕生出来的一项新型服务项目,起步较晚,而且内容并不广泛。至今,关于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内容尚无统一的界定,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服务仍是当下物联网和数字化时代图书馆服务内容中备受关注和引发热议的话题之一。

1 当前高校图书馆对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态度

任何一种新服务的产生都会引来业界的热议,社会化服务也不例外。笔者于2020年3月15日,以“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共检索到相关论文712篇。通过阅读文献发现,关于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研究中主要有如下观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等政策支持;也有观点认为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与社会间的一个窗口,开展社会化服务在宣传高校的同时还能最大化的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的使用率;还有部分观点认为开展社会化服务时,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工作分工与角色定位不好界定。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图书馆体系中的不同分支,有着相同的社会属性与功能,但是二者的具体任务和服务对象不同。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机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就是在为师生教学、科研服务的基础上,同时满足部分社会公众对专业性知识、信息获取和利用的需求。因此,从性质角度而言,开展社会化服务并不会改变高校图书馆服务于高校的本质,更不会让其变成“公共图书馆”;从服务内容上讲,两者仍是各司其职,或者说是相互补充。

近年来,有关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具体方式、如何运行以及关于社会化服务的理论意义和可行性、目标人群、困境、技术应用、发展机制等问题都在图书馆学的理论中被提及。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加上社会服务自身的某些特殊性,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理性审视还较少。

2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依据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属于公益性服务范畴[2],探讨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开展,须先解答“供”和“求”两个问题:一是从供给侧(高校图书馆)思考、分析其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可能性,包括基本条件、理论依据、运行管理机制等,解决“能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二是从社会这一需求侧思考社会化服务的可行性,分析社会用户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显性和隐性需求,包括实体空间的使用、知识服务的方式等,解决“需要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2.1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政策依据

2015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第三十七条指出:“图书馆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3]。” 自此,有关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便日益增多。笔者以为教育部是希望高等学校图书馆为社会用户提供文献资源保障和专业信息咨询服务以推动全民信息素养的提升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提出开展社会化服务战略的初衷,是能为全体民众提供更优的學习资源和更专业的知识服务,让全民受益,其根本是为满足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即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国家。

2.2 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的切实需求

图书馆人面对事业发展中的各种挑战,最积极的应对姿态便是服务创新。各种服务创新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以“活动”为特征的各种社会化服务。各高校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动机包括:拓展服务领域、提高影响力、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承担社会责任等几个方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声势逐渐增高,但针对“为何开放”“开放什么”“怎样开放”等具体问题鲜少给出明确的答案。在此问题上,理论研究上的模糊与高校图书馆急于创新的心理,在某种程度上带给了高校图书馆“精神压力”。在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早期,图书馆人需要突破旧的思想禁锢,突破以静态文献服务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图书馆服务,创建与新的社会信息环境相适应的新型服务思维。社会化服务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无疑是一项服务上的创新,对促进图书馆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3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应注意的问题

3.1 超承受力的供给活动

社会化服务的合理性辩护理由中,最有力的支撑点便是文献资源的共享属性,信息服务的专业性以及社会用户对高校的向往性。众所周知,在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活动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成本,但这些成本、福利必须有个界限,不能为追求社会用户欢迎而随意增加服务成本,更不能凡事以读者欢迎作为衡量标准。例如开展社会化服务中非常常见的图书借阅、到馆学习和文献传递,在活动开展之初为取得很好的效果,往往把服务对象的门槛设置得很低,社会用户凭相关证件即可享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但活动一旦形成规模化,这种活动的“创新”则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源和物理空间以及专业馆员共同支撑,而一旦因为压力而终止服务,则会带来极坏的影响。因此,这样的服务很显然对当前文献资源、硬件设施及专业馆员配备等方面仍资源短缺的高校图书馆而言是不适宜的。

3.2 远离图书馆主题的活动

现代社会很多组织机构都在积极地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性活动,如医院提供围绕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等健康相关的社会服务;律师提供法律咨询方面的社会服务,都是围绕各自的业务主题。图书馆是围绕文献、知识或信息服务为主题开展服务的,围绕该主题,高校图书馆可进行与信息素养相关的社会化服务。图书馆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设置,如真人图书馆、读书沙龙、信息服务咨询等。近来,图书馆对外开放的活动中较多见的是“接待”活动,如接待各中小学以及其他组织机构的参观,尽管在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理论上有很多支持此类服务的声音,但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应分清主次,“服务于本校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是首要工作任务,对外开放必须要以保障本校师生的资源利用不受影响为前提。如果过多的开展这类服务,影响到本校师生对图书馆的日常利用,也就等同于偏离了主题。

3.3 青睐优势群体的服务

图书馆向来是以服务自立,而服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服务对象的无特殊化。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服务对象的无特殊化体现在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各附属单位、社会其他事业单位或职能部门,还应包括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其他普通社会对象、残疾人、老人、低幼儿童等特殊人群。以当前社会化服务活动中比较多见的“图书外借”服务为例,虽然活动是举着社会化服务的旗号,但是,基于各高校办学特色和学科建设以及学生规模等因素而建立的馆藏资源结构,决定了任何一个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都不可能适合或满足所有的社会读者。此外,高校图书馆也不可能真正对全社会读者开放。所以比较多见的开放对象是各高校自己的附属单位。很显然,附属单位的对象就成了备受这个活动青睐的优势群体,图书馆人应警惕因为这一“创新”而将服务对象倾斜于优势人群,有失服务公平性。

4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内容设计

合理的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应该有科学的顶层设计与管理,有目标明确的内容设计。但是,社会化服务作为图书馆人应对信息时代挑战的创新举措,会产生一些目标不是十分明确的活动,甚至可能会有一些无法被理解和接受的构想。在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早期,我们应该对各种创新业务有更多包容,以鼓励探索。但是,当社会化服务的概念在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变得十分普遍,甚至正逐步发展为图书馆日常服务项目之一时,这就须对其提出理性审视的要求。依据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目标或价值取向,可将当前我国的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分为 4 种类型。

4.1 以文献资源为主要导向的社会化服务

图书馆以文献为载体与社会建立联系。高校图书馆作为我国多种图书馆类型中的一种,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首先必须要跟上社会发展、变化的步伐,二是要在高校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承担起自身的职责,三是要与高校一起依靠和利用社会力量求发展。高校图书馆开展以文献资源为导向的社会化服务的优越性分析如下:从资源看,高校图书馆的资源量,尤其是特色资源,自建资源都是社会其他资源无法相比的;从服务看,高校图书馆在文献检索、文献传递、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查新等方面的专业化程度也是社会外界不具备的;从人才看,高校图书馆在服务高校师生的同时,也拥有着各学科领域的优秀人才资源,他们与高校图书馆具有紧密关联性,这是其他社会服务部门均不具备的。因此,高校图书馆服务好本校师生的前提下,可以就社会化服务的内容进行有选择、有重点的设定,以提高和满足现代社会用户对专业化信息的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助力。但是对于某些资源匮乏,不具备开展社会化服务的高校图书馆来说,不应去追社会化服务的潮流,还是应该先做好服务自身高校师生的本职工作。

4.2 以引领阅读为导向的社会化服务

图书馆与阅读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近年来,国家提出的“全民阅读”号召,对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助推作用。图书馆应结合社会关注的热点、自身的馆藏资源特色和馆员的学科化背景,利用大数据的挖掘技术,精炼出具有权威性与灵活性的消息内容,借助图书馆网站,微信公眾号、微博等各类社交媒体,多渠道、多样化方式向全社会用户进行经典阅读和碎片化的主题阅读推广。

4.3 以文化活动为导向的社会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思德教育、补给知识的第二课堂,因此,高校图书馆承担着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重要责任,以及践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反之,拥有大量专业性强且信息素养高的大学生读者也是高校图书馆最具特色的特点。这些大学生读者大多在20岁左右,他们充满活力与激情,有着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近年来,高校图书馆以文化为导向进行的一些文化活动已经在很多高校开展得如火如荼,也收到了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如真人图书馆、阅读交流分享沙龙、阅读有奖征文比赛、阅读摄影大赛等。因此,笔者认为根据高校图书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以文化为导向的社会化服务一定会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4.4 以专业性为导向的社会化服务

每一所高校的学科体系都是围绕和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生产劳动需求而设立,换言之,高校在行业专业性方面可以为社会树立标杆。此外,每一所地方高校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社会的支持,高校应该开展一系列社会化服务来回馈社会。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各馆的文献资源和各高校的人才资源,举办专业性的社会化服务。如医学类高校可组织举办健康教育、法学类高校可举办法律宣教等专业性活动,此类社会化服务对提高自身高校知名度和地方影响力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是以满足用户需求而进行的,关注用户体验的实际感受与注重用户需求同样重要。建立反馈渠道,图书馆在开展社会化服务活动的同时,要善于通过新媒体、网络互动、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主动了解用户的问题与需求并进行反馈,对图书馆当前服务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努力提升用户满意度,方能助推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婧,李健丽.国外大学图书馆社会服务调查及启示——以美国和日本20所大学为例[J].圖书馆理论与实践,2018(9):66-70.

[2]宋永虹.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利用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EB/OL].[2020-01-0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

作者简介:张冬梅(1981-),女,硕士,徐州医科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智慧图书馆。

(收稿日期:2020-03-28 责任编辑:张长安)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199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成立了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更好发挥委员们的作用,明确职责,在委员会换届之际,咨询委员会更名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

我受新老委员会的委托,向这次大会汇报如下几个问题: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十年工作回顾

在教育部领导的关怀与领导下,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直接关心与指导下,委员会先后在北京、上海、大连、贵阳召开了由委员和十个实验区的负责人参与的学术研讨会。我们工作的理念是:想做教育部需要我们做的事情;教育部需要做的事情我们想把它做好!所以我们具体落实了如下六项工作:

第一,作为一个咨询组织,2002年委员会为教育部起草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纲要》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目标与任务,主要内容,途径与方法,组织实施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目的在于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并把目标牢牢地定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全员参与上,这就是目标定位问题。2002年8月教育部颁发后,对“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第二,在基础教育司与师范司的指导下,委员会组织编写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公共课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共三册。经教育部师范教育教材审查委员会有关专家审定,于2004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同类别的教师人人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读本。同时,参与了教育部基础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思想品德》等国家课程标准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内容的起草工作。

第三,指导实验区内中小学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获取了有益的工作经验。今天实验区领导的发言,从不同的侧面回答了心理健康教育热点是什么、有哪些值得推广的模式、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队伍建设等问题,并总结了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

第四,探索了中小学专职和兼职教师培训的机构、内容、方式和途径。目前,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部分德育工作负责人组成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由大学、教科研心理专家组成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小组,负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指导、协调、检查及培训工作,并与人事部门协商解决教师队伍配备的问题。这次广东的经验正是集中地体现了这方面的工作。此外,北京、上海等地也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第五,开展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建设,出版了一批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收集了一批优秀个案,既有文本读物,也有音像制品。

第六,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近年来,许多委员还承担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哲学社会科学攻关课题的研究,深入探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及两个现状的问题,有力推动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和深入。其中上海的生命教育颇有特色,值得推广。

二、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职责

明确职责是专家委员会更好、更有效开展工作的前提。在基础教育司的指导下,委员会起草了《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工作职责》,委员会成员一致通过了这个工作职责。委员会的工作职责涉及到:

1.组织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状况的调查研究工作,及时发现热点、难点问题,为教育部制定政策、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提出建议;

2.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方案,对各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进行评估;

3.组织审议和鉴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成果;

4.组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交流活动,及时总结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经验并加以推广;

5.指导各地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工作,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问题;

6.指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建设工作。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今后计划工作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要点,委员会将认真履行各项职责,拟开展以下几项具体工作:

1.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对中小学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一次常规调查和专题调查;

2.从2008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性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会,研讨问题,总结经验,评优示范;

3.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纲要与指南》,规范培训内容体系,以保证培训内容的科学性和适宜性,规范培训行为,保证培训质量;

4.构建多级培训网络,开展国家级培训者的培训,以各省培训中心(建议由设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师范大学或心理学科较强的综合性大学承担)为依托,开展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以骨干教师为主开展校本培训,特别是班主任培训,为适应培训工作需要,依托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发系列培训教材;

5.从2008年起,协助教育部定期开展对各省培训中心工作的督察与评估。

上一篇:可视远程会商系统探索论文范文下一篇:网络安全技术应用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