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

2023-09-20

职业学校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课 程: 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

学生姓名: 苏 芳 学号: 08030118

专 业: 对外汉语 年级: 08

任课教师: 李红梅

完成时间:

2011 年 6 月 1 日

成 绩(百分制):

对“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课程的心得体会

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 对外汉语 08030118 苏芳

人类的心理现象是指人类的心理活动及其表现形式。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环境、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简称心理。人的心理现象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组成。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人的心理活动表现的重要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正逐步得到贯彻和落实。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正日益突显为教育的主导观念。由此而得到重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为素质教育新的生长点。然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具体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目前教育者还面临着诸多问题。诸如心理健康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何种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如何确定?这些问题的答案直接关系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顺利发展,是在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高校开设关于心理学的专业课程,培养一批合格的学校心理学家,为日后的教育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 对“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这一课程开设的看法

“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课程主要是针对正常人,即一般心理问题来进行答疑解难。对所有学生,对他所处的各个成长阶段进行学习辅导,生涯辅导以及人格辅导。心理咨询就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立自强的过程。而作为心理辅导老师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且对教师与家长进行咨询,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收集资料,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向学校领导提出教育改革的建设等。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这一课程的开设,使接受教育的未来教师们懂得了一定的专业的心理知识,日后工作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发挥一定的作用。

以下仅为本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对“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这一课程开设的一些看法。

(一)该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日后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 近年来,人们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比较关注,为此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有关的调查表明:有4.5%的小学生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中小学生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据新华社最近报道:近年来,我国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小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从这些调查结果来看,似乎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以心理健康为前提条件的。心理健康作为提高心理素质的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学校教育本身的内涵。我们极有必要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新的生长点和制高点,作为加强和改善中小学德育工作,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一个具体举措。 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课程开设,使未来教师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心理咨询方面的教育,对未来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多多少少起到了一些引导作用。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和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该课程的开设,是国内心理教育专业课程开设的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学校系统走出了相对封闭、僵化的模式。社会环境的复杂性、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人们思想文化观念的更新、市场经济下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于思想观念

正在形成、发展中的儿童青少年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冲击。学生的心理困惑、心理问题明显增多,教师、家长甚至学校领导的心理问题也在与日俱增。然而我国各级学校系统中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充当学校心理学工作者角色的工作人员主要是中小学各科教师、德育工作者、校医务工作者、教育学、心理学科研人员等。上述工作人员中即使是跟学校心理学工作联系最为紧密的接受心理学专业训练的心理学教师、科研人员也达不到国外学校心理学家的资格与训练要求。严格意义上讲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的学校心理学家,即使某些心理学家在学校心理学方面作些研究或服务,也不是专业的学校心理学家,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原来只有心理学专业,这对于一百多门分支学科的心理科学来说,我们的心理学专业口径不算窄。1992年国家教委调整高校专业时将心理学列为理科的基础学科,只将心理学调整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个专业。然而心理学100多个分支学科,除十几个是基础学科外,其余的全部为应用。究竟如何用?哪儿用?学校心理学就是一个方向,一个领域。该课程的开设就是一个很好的应用例子。

(三)该课程的开设设置突出应用性。

应用性即课程设置力求务实、用得着,着眼于现实教育情境中所涉及的心理学问题。学校心理学家的角色功能就决定了学校心理学家应有广博的知识,因此我们除了在高校开设心理学专业课程外还需要一些辅助课程,比如说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这样类似的课程进行辅助教育。这对于我们日后工作中对心理健康进行评估诊断提高了准确性,我们从事心理卫生工作,预防学生在校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学校为学生、家长、教师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其共同解决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问题。对教育情境中的不良倾向和有碍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行为及时给以告诫和劝阻。对学生的不良品德、越轨行为进行矫治。进行诸如此类的工作,经过课程培训的我们再一定程度上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该课程的开设使接受教育的学生了解了一些专业知识,学会了一些心理治疗方法,提高了心理素质,还培养了交际沟通能力。

就我自己而言,在上这个课之前,没有接受专业的心理知识方面的教育,这样的课堂使我增长了很多的见识,了解了很多关于人类心理的知识。自己课外也去看一些关于心理学知识的书,尝试着去分析心理问题的标准,也去看一些心理咨询的案例,慢慢地了解我们在面对心理有问题的来访者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同时也观看了老师推荐的电影《心灵捕手》和《国王的演讲》,细致地观察里面的类似于心理咨询师的人物如何抓住来访者的心思,适时地去表露自己的观点,主动地参与谈话,使来访者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从而直击来访者的内心隐秘之处,找到症结所在进行引导。

我尝试过去和一些人沟通,并且试着采用立即性技术与对方沟通,做一个忠实的聆听着,并且换位思考,做到相互扶持。发现这样一来,起先彼此压抑的聊天会变得更加的轻松自在,还能明显地感觉到对方对自己的信任感。所以一个出色的心理咨询师需要有与人良好的沟通能力,才可以更好的在工作中施展你的才华,尽快的将你的顾客引入治疗状态。我也从此类实践中培养了自己的交际沟通能力。

我自己尝试着和同学们进行过一些简单的心理测量,比如症状自评量表、自我和谐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情绪类型测试、情商自测问卷、心理压力自我检查、心理承受能力的自我检测等,一方面更加了解自己,另一方面将知识学以致用。自己感觉心理健康程度为良好,在这个竞争压力异常激烈的社会,我们是需要去塑造一颗坚强的心,抵制各式各样的挫折和苦难。学习了这门课程,在成为出色的学校心理学家之前,也应该先把自己塑造一番,结果表明,效果

还是不错的。我觉得自己比以前更加的积极乐观,遇事也学会了冷静,不再毛毛躁躁,总之,我觉得对我们的心理素质提高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合理情绪疗法的应用

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此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ABC理论的基本观点。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自己的案例:今年大三,随着毕业的临近,内心越发的不安。是工作还是考研,很是迷茫。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以及所取得的成果,越发的伤心和压抑,没有很突出的成绩,也没有很突出的工作能力,什么都是中等水平。考虑就业,怕竞争不过那些能力很强的同学,考研吧,又怕被优秀的学生淘汰,进退两难。两者兼顾吧,还担心自己没有多余的精力。没有目标的生活,除了迷茫还是迷茫。于是开始怀疑自己的一切,怀疑是否白白混了四年,怀疑自己是不是白痴笨蛋一个,什么都不突出,把自己批判得一无是处,心情越发的压抑和沉重。简直看不到未来。偶然的一次谈话,知道了很多同学和自己一样的迷茫,但是她们并没有很沮丧,看不到未来,而是继续在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仿佛看到了希望,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是更加不能畏惧的,应当奋发向上。于是重新收拾心情,开始正视自己,鼓励自己,做自己的正事,为未知的未来继续打拼。我发现有时候我们换个思维方式看问题会更好,这样不容易走进死胡同。不管怎么样,凡事都可能是有利弊的,只是自己所处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事也就不同了。

三、结束语

职业学校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 学生基本素质

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普通高中生直接升学到高职院校、职业高中生直接升学到高职院校、中专学生直接升学到高职院校, 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 整体的文化成绩较低, 由于没有“知识”作为自身的基本素养的核心支撑, 创新思维能力也不够充分。

(二) 学生缺乏自信

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都比较缺乏自信, 由于在初中、高中阶段的各种原因, 导致学生自身的成绩逐渐下滑, 最终没有所谓的理想大学, 人本能的一种自卑心理慢慢地明显加大。导致很多学生在高职高专院校学习阶段缺乏自信。

二、学生管理的几点对策

(一) 真诚

“真”字当先, 所谓“真”就是“真诚”和“真实”。其实, 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考察辅导老师的标准有很多, 比如:学识。但是, 做了近三年的辅导员以后, 我刻骨铭心的感知到, 学生深层次、潜意识、日常生活中考察辅导员的重要的标准之一是:“真”。在我们党史的思想上, 其实“真诚”和“真实”的思想理念长期以来都闪闪发光, 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 把“实事求是”的思想定为治国理政的核心思想,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 再一次强调了我们党改革开放40年来所秉持的治国理政的精髓。大到治国理政, 小到修身齐家, 都离不开实事求是、“真诚”和“真实”的为人处世的理念, 作为高校政治辅导员, 最基层的高校管理者, 想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就应该以“真诚”换“真诚”, 用自己的一颗实事求是“心”服务于同学们的一颗真善美的“心”。

(二) 责任

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急功近利、万事只求速成、以利益为核心驱动的背景下, 笔者以为责任比知识更重要。尤其是作为高校的政治辅导员, 给学生传输责任之心比仅仅传输书本理论知识更为当务之急, 什么是责任呢?也许很多人说, 责任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但是笔者以为责任可具体化, 比如:一位辅导员开班会, 面面俱到, 时刻提醒学生, 这就是责任;暑寒假, 在班级QQ微信群聊聊天、嘘寒问暖、指导学习、规划就业, 这就是责任;开明尊重学生恋爱观、感情观、换位思考学生的处境, 这就是责任。责任不但可以具体化, 而且具有巨大的可模仿性, 身教胜于言传, 作为高校政治辅导员, 最重要的还是以身作则, 这是最重要的责任。古语讲, 有什么样的老师, 就有什么样的徒弟, 自己就是一个不认真、自由散漫、吴约束之人, 怎么可能能带出有责任心的学生呢?

(三) 学习

不论是高校辅导员、专职教师还是行政事务人员, 都应该不停地学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我们现在作为老师, 曾经就是学生, 学生看到现在的老师, 也就可以推理过去自己的老师是什么样子, 如果自己不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新的价值观, 为什么要强迫学生学习、接受、理解并尊重呢?这是何来的道理?我们时常把“以身作则”关在嘴边, 但是做的事情常常是“以他作则”。扪心自问, 我们作为高校辅导员, 带的学生会有学习的驱动力吗?

(四) 沟通

沟通对于师生之间的各类传播极其重要, 沟通有无效和有效之区分, 作为高校政治辅导员与自己的学生一定进行有效沟通。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给有效沟通提出了四个基本法则, 1、沟通是一种感知;2、沟通是一种期望;3、沟通产生要求;4、信息不是沟通。作为高校辅导员, 经常与所管理的学生沟通, 以此背景下, 笔者理解为, 不要仅仅是通过QQ、微信、手机等转发一个信息, 事情就结束了, 这正验证了沟通是一种感知。对于辅导员来说, 与自己的学生沟通之前, 应该了解学生对于某一件事所期望的是什么, 辅导员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实现学生的期望。比如:一个学生周末在家, 不想来班上参加班会, 而此时, 该省给你打电话, 提出请假的要求, 作为辅导员应该怎么做呢?是准许请假还是不准许请假呢?笔者以为, 应该允许学生在家休息, 但是你要给他/她说, 以后要提前请假, 不能先斩后奏。但是, 此事也不能批评学生, 为什么呢?因为人都有偷懒、耍滑的潜意识 (作为更高教育的老师也有此心里) , 作为辅导员看你如何引导而已。所以, 有效沟通, 对于辅导员管理学生而言极其重要。

(五) 公平

当前, 信息发达程度及传播的速度前所未有。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 公开、透明、公正、合理显得尤为重要。在政府机关部门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词叫:公信力。何为公信力?《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龚培兴、陈洪生等在“政府公信力:理念、行为与效率的研究视角——以非典型性肺炎防治为例”中提出, 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依据自身的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程度。以此类推, 笔者可以把高校辅导员管理学生也看作是政府公信力的拖延, 这是因为辅导员在管理学生方面代表的是高校, 而高校恰好代表是教育政府行政机构。笔者以为, 辅导员的公信力是指依据辅导员自身以及所在院校的信用所获得的学生的信任程度。学生对学校顶层设计管理人员、专业教师、辅导员、行政部门人员、后勤服务人员、保安护理人员等点滴工作的信任构成了学生对学校整体的公信力, 这其中包含辅导员公信力。这些人员的点滴工作当然要充斥着公开、透明、公正、合理、合法、守时、尊重、承诺、认真、谦卑、善意等等, 才能使其行事公平, 进而才能是学生更加爱护和信任学校的一草一木。

三、总结

作为高校的辅导员, 学生的在校管理工作基于“真诚、责任、学习、沟通、公平”的角度管理和引导学生, 通过与学生长时间的心与心的交流,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摘要:目前,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 遇到了很多问题, 既有辅导员自身及学校管理的问题、也有学生本身的问题, 尤其是当下的高等职业院校, 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极为凸显。基于此, 本文通过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 找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共性问题, 提出相应的对策, 以便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培养合格且国家需要的人才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所做的报告.

职业学校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本院自2012年起, 实行学生辅导员工作专项分工, 即将学生管理工作划分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与管理、学生资助管理、学生事务与学风建设、学生法治咨询六个工作模块, 学院下属二级系根据六个工作模块, 分派给辅导员负责, 在此组织模式下, 各专项工作组辅导员上对学生工作部门工作安排, 下对本系全体班级进行工作布置, 以1对几百甚至上千学生的比例, 开展专项工作。

但同时, 也承担辅导员联系班级学生的本职工作。6年的实践表明, 此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弊端也日益凸显。本文将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 试论辅导员专项分工的利弊及对策。

二、专项分工的意义

(1) 必要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教育部令第43号) 规定了辅导员主要有九项工作职责: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若按照师生比1:200的比例设置辅导员, 围绕培养学生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工作目标, 1个辅导员面对200个学生, 需要开展九项职能工作, 但辅导员自身能力有限, 难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分身乏术。而本院进行辅导员专项分工, 是根据辅导员的专业特长, 研究和开展专项学生工作, 有效避免千头万绪的各项工作任务。

(2) 现实性。在只有辅导员、系部党总支副书记兼团总支书记、系部党总支书记, 而没有学工组长的行政机构框架下, 学院学生工作与二级系部不是上下级部门或领导与被领导的显性关系, 仅因为辅导员受系部和学院学生工作处双重领导, 而存在学生工作方面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面对学校数百个学生班级, 几十名辅导员, 在各项学生工作政策和任务的宣传、执行和贯彻方面, 若各二级系没有指定负责人, 对接辅导员工作布置和对辅导员上报数据进行统计反馈, 学院学生工作部门布置工作极有可能面临“一盘散沙”, 并花费更多地时间和精力, 用于全体辅导员的工作督促和监督上, 从而降低工作效率。现对辅导员进行专项分工, 有心理从业资格证书的辅导员分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有文艺特长的辅导员分管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组织, 由资助专项辅导员统筹全系学生资助材料的收集及数据统计审核上报等工作, 安全专项辅导员统计上报节假日学生返校情况等, 可以节省工作督促的时间成本, 提高学院学生工作部门的行政工作效率, 使学生工作“术业有专攻”, 专项建设方面较容易出成果。

三、专项分工存在的一些弊端

(1) 易本末倒置。经调查, 辅导员以1对全系几百上千名学生的工作量, 周旋于专项工作的部署、宣传动员、数据催交、数据汇总、审核、上报等工作循环往复中, 较少有时间和精力深入联系班级学生和深入教室、宿舍、第二课堂等学生学习及生活场所, 接触学生少, 认识和了解学生更少。加之辅导员工作调整相对有些频繁, 少数学生班级在大学三年中, 更换的辅导员不下3人, 学生与辅导员的关系比较淡化。辅导员除了认识常在办公室往来的少数学生干部, 其他多数学生缺乏深入交集, 甚至个别学生连人名都对不上号。辅导员不认识和了解学生, 很难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更难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辅导员专项变相成为行政意义上的专项干事, 不是辅导员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职工作的“专”, 角色易本末倒置。

(2) 易限制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2014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暂行) 》, 要求辅导员具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及知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知识等专业知识。在专项分工的模式下, 辅导员专于某一项具体的学生工作事务, 而缺乏对辅导员工作职责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工作实践的锻炼, 专业知识和实践结构单一化、片面化, 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3) 易产生职业倦怠。辅导员的幸福源自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回报”, 例如1个后进生的帮扶转化, 1个家庭经济特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1个心理危机学生的挽救, 1个年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这种幸福是在与学生谈心谈话的互动产生的, 也正体现出辅导员的社会价值, 其获得感和“活在学生心中”的存在感是高校其他岗位的教职工所无法拥有的, 这也是不少辅导员一直坚守岗位长达10多年的深层原因。而专项分工, 易致使部分辅导员应对一个接一个的日常行政工作任务, 而疲于应付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与学生的感情随之淡化。短则一年, 长则三五年, 一些辅导员开始滋生职业倦怠情绪, 难以开展好学生工作。

四、解决辅导员专项分工瓶颈的思路

(1) 专与全结合。学院各二级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 切实担起本系学生工作的总领导、总指挥、总参谋责任, 统一谋划和布置每项学生工作, 褪去辅导员专项分工行政化, 还原辅导员专项分工起初的研究、参谋、反馈专项学生工作的初衷, 使专项辅导员主要用于研究二级系部专项工作, 提供工作实施意见给系领导, 由系领导牵头布置给全系辅导员或班主任, 形成系领导与辅导员的工作良性对接机制。但在某些专业要求比较强的学生工作上, 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可集中于某个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和业务素养的辅导员负责开展工作,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分工可保留。 (2) 提高办公自动化。如统计学生节假日返校数据, 建议安装学生考勤系统,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考勤, 使考勤数据自动生成, 将未生成数据的学生信息, 传导给班主任, 审核哪些请假, 哪些未请假, 由班主任联系未请假的学生, 进而生成是否异常的数据, 系统报给辅导员阅览并通过上报学生工作部门, 全校学生返校情况每一个时间段自动生成和更新, 学生工作部门和各系学生工作领导及辅导员随时可以查询和跟进后续管理, 从而无须设置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专项辅导员, 线下进行各班级数据的催交、审核和手动汇总上报等繁杂工作。工作模式的是否落后, 工作效率是否低下, 与信息化水平高低息息相关, 只有提升学生工作信息化水平, 极大地提高信息的传递能力和处理分析能力, 才有望改进工作, 提高工作实效, 节省辅导员人力成本。 (3) 加强辅导员工作培训与交流。一是加强辅导员岗前、在职培训, 提高辅导员思想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储备;二是加强辅导员工作沟通与交流, 就各系学生工作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措施和工作成效开展广泛而深入地研讨, 发挥朋辈辅导员模范带头作用, 积累学生工作经验。 (4) 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干部的积极作用。辅导员要注重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培训, 培养好一支政治素养高、执行力强、工作过硬的学生干部队伍, 充分发挥其在一些活动宣传动员筹备、数据收集整理汇总等各项学生工作基础方面的协助作用, 节余辅导员大量的事务工作时间和精力, 使辅导员专心于研究和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摘要:根据辅导员的九项工作职能,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以下简称“本院”) 将辅导员划分为若干专项工作组, 实践证明, 一定意义上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 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本文将从专全结合、提高办公自动化、加强辅导员工作培训与交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干部的积极作用等方面提供一些改进意见, 以加强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关键词:辅导员,专项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2017]第43号.

职业学校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第一节 辅导员角色定位概述

一、辅导员工作的历史回顾

二、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三、对辅导员角色扮演的建议

第二节 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及素质要求

一、辅导员的岗位职责

二、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特点的把握

第一节 把握大学生思想特点的重要性

一、把握大学生思想特点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把握大学生思想特点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三、把握大学生思想特点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需要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二、影响大学生思想特点变化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把握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基本方法

一、日常观察法

二、个别谈心法

三、活动检验法

四、理论学习法

第二章 班级及党团组织建设

第一节 班级及党团组织概述

一、班级及党团组织的重要性

二、班级及党团组织三者的关系

三、班级及党团组织的建设目标

第二节 队伍建设是关键

一、班子成员搭配

二、队伍骨干的选拔与培养

三、队伍考核与激励

第三节 制度建设是保障

一、制度体系的建设

二、制度的贯彻执行

第四节 文化建设是主线

一、氛围塑造

二、活动创新

三、人心凝聚

第三章 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节 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一、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三、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

第二节 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入学教育

一、入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入学教育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形势与政策教育

一、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点工作

第四节 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升华——毕业教育

一、毕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毕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毕业教育的基本方法 第四章 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节 大学校园文化概述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性

二、校园文化的基本形态

三、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第二节 建设高水平的和谐校园文化

一、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背景与意义

二、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总体要求和基本理念

三、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任务

四、扎实推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第三节 全面繁荣学生社团文化

一、学生社团的特征与作用

二、品牌化:学生社团未来发展趋势

三、辅导员在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中发挥作用 第五章 社会实践

第一节 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作用

一、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一、社会实践的基本内容

二、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

第三节 社会实践的运行机制与组织实施

一、社会实践的运行机制

二、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

三、社会实践的实施程序

第四节 社会实践的评价与考核

一、社会实践报告的指导提升

二、社会实践的考核标准

第六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特点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评定

二、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表现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措施

一、开展大学生心理问题筛查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

二、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营造增进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三、开展心理咨询,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策略

一、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

三、心理危机案例的处理流程 第七章 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与勤工助学

第一节 资助政策与资助体系

一、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我国高校资助政策的发展历程

三、我国高校现行资助体系

第二节 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贫困学生的界定

二、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的原则

三、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来源的拓宽

第三节 勤工助学在资助体系中的应用

一、认识开展勤工助学的重要意义

二、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作用

三、拓宽勤工助学的领域

四、保障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的合法权益 第八章 学生管理与综合测评

第一节 学生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一、学生管理的目标

二、学生管理的原则

第二节 学生管理重点问题及应对

一、奖励

二、违纪处分

三、宿舍管理

四、特殊学生群体管理

第三节 学生综合测评概述

一、学生综合测评的现状

二、学生综合测评的重要意义

三、学生综合测评的指导原则

第四节 学生综合测评的运用

一、学生综合测评指标体系

二、学生综合测评的方法

三、学生综合测评的实施操作 第九章 学生紧急事件应对与处理

第一节 学生紧急事件概述

一、紧急事件的概念

二、紧急事件的特点

三、高校紧急事件的分类

第二节 学生紧急事件应对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健全预警防控机制

二、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

三、建立健全善后处理机制

第三节 典型学生紧急事件应对

一、校园火灾

二、交通事故

三、校园治安

四、疾病防控

五、安全稳定

第十章 学生网络行为的规范与引导

第一节 网络与大学生成长

一、网络与大学生成长之间关系日益密切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促进作用

三、网络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消极影响

第二节 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

一、加强教育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二、加强管理监督,规范网络行为

三、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强化自律意识

第三节 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

一、搭建教育平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搭建服务平台,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三、搭建管理平台,加强学生日常管理

四、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第十一章 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

第一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概述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目标使命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内容及形式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主要内容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基本形式

三、职业生涯辅导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第十二章 学风建设

第一节 学风建设概述

一、当前存在的不良学风现象

二、学风的组成要素

第二节 学风建设的方法

一、主要工作方法

二、工作技巧把握

结语 辅导员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一节 辅导员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辅导员自我完善和发展是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

二、辅导员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三、辅导员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辅导员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途径

一、通过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二、通过实践全面提高自身能力

三、通过思考和总结升华思想理念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发展前景展望

一、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使得高校辅导员成为一项极具发展潜力的事业

二、社会各界的认同表明辅导员是一种受人尊重的职业

三、辅导员自身素质的增强使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一、 新时期高校辅导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答:

1、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2. 大学生的人生导师。

3.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二、 高校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主要是什么? 答:1.要做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 2. 要做好服务育人工作。

3.要注重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4.要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三、 高校辅导员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答: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较强的综合业务素质;良好的健康素质。

四、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思想特点上存在哪些共性和差异性? 答:共性:

1. 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出现多样性、务实功利的倾向。 2. 民族精神振奋昂扬,但存在感性多于理性特点。

3. 公民道德观基本取向健康向上,但有知性脱节现象。

4. 积极进取精神突出的同时,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亟待增强 差异性:

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是一个动态系统,不同年级学生特点不同,面临的问题不同,对其思想形成和发展有不同层面的影响。

1.一年级大学生处于过渡适应阶段,思想单纯,可塑性和可变性很强。

2.二年级学生基本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确立,大部分学生对自身定位和发展目标有初步规划。

3.三年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定型,趋于稳定,学生差异性增大,分化明显。 4.四年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形成,思想较成熟,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有很大提高。

五、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因素是什么?

答:1.社会时代的大背景;2. 家庭环境的熏陶;3.地域特征的延续;4.不同年级的特点;

5.学生自我主观因素的影响

六、 把握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1.日常观察

(直接观察---间接观察;定性观察---定量观察;主题观察---转向观察;描述观察—分析观察) 2.个别谈心法

5 (接近性谈心; 了解性谈心; 帮助性谈心; 安慰性谈心) 3.活动检验法

(宏观检验—微观检验;动态检验—静态检验;单项检验—综合检验);

要考虑几个方面:(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 4.理论学习法

七、 你对所带领的班级是否进行过远景设计和整体规划?你在推进班级建设中最感到得意和最感到失落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八、 你在工作中是如何处理班级、党支部与团支部的关系? 答:1.以党支部工作为核心,发挥领导作用。 2.以团支部工作为抓手,突出服务和育人功能。 3.以班级工作为基础,提升集体归属感和凝聚力。

九、 你所带班级的文化建设现状如何?班级的核心精神是什么?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成长和学生工作有何作用? 答:班级的核心精神是文化。

如果说开展班级和党团组织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是在增加集体的“智商”,那么文化建设就是在致力于班级和党团组织“情商”水平的提高。班级文化建设是一种价值观建设,文化建设可以通过非权力性因素和非技术化手段来提升班级的管理水平和育人水准。文化是班级的灵魂,它渗透于班级建设的方方面面,贯穿于班级成长的始。班级文化体系在制度建设、各类活动、班级风气、寝室文明、学生精神面貌等方面,可以从分为塑造、活动创新、人心凝聚三大方面着手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十、 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如何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答:1.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1)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2)大力建设校园文化;(3)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4)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5)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

2.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作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3)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十一、 如何把握入学教育的特点,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 答:1.入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1).入学教育是大学生适应角色变化的需要。

(2)入学教育是大学生适应生活变化的需要。

(3)入学教育是大学生适应学习变化的需要。

(4)入学教育是大学生适应交往变化的需要。

(5)入学教育是大学生适应管理变化的需要。

2.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1)爱校教育是稳定学生思想的基础。

(2)专业思想教育是稳定学生思想的关键。

(3)法规校纪教育是学生规范管理的重要教育形式。 (4)适应教育是引导学生适应新环境的重要内容。 (5)理想信念教育是学生保持长久精神动力的源泉。 3.入学教育的基本方法 (1)课堂交学费;(2)活动教育法(3)环境陶冶法;(4)榜样示范法;(5)问卷调查法

6 十

二、 日常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和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如何相互协调、共同促进? 答:1.形势与政策教育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基本形式、热点问题三部分。

(1)基本理论教育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础。

(2)基本形势教育是形势与政策教育核心内容。

(3)热点问题教育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益补充。

2.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比如采取系统讲授与形势报告、专题讲座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交流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等。要取得好的效果,须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关注学生思想实际,提高针对性。

(2)关注国际国内时事,提高时效性。

(3)整合学科人才资源,提高知识性。

(4)创新教育形式手段,提高有效性。 十

三、 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答:1.教育引导与行政管理相结合,以教育引导为主。 2.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以隐性教育为主。 3.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以自我教育为主。 4.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以正面教育为主。 十

四、 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

答:1. “两个着力点”是开展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学籍管理和学生宿舍) 2. “五个环节”是开展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时机。

(奖惩评定过程、重大节假日和纪念日、学生出现困难时、学生有意见和建议是、学生出现思想情绪时)

十五、 毕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答1.择业观教育是毕业教育的思想观念内容。 2.职业道德教育是毕业教育的思想修养内容。

3.能力素质培养是毕业教育的业务技能内容。

4. 就业指导是毕业教育的择业技能内容。 十

六、 毕业教育的基本方法?

答: 1.结合形势与政策教育2. 结合专业教育,3.结合典型教育; 4结合实践教育。

5.利用情景教育

十七、 你会考虑指导自己辅导的学生组建兴趣类社团吗?该如何指导?

答:辅导员承担着指导、服务、管理学生社团的工作职责,在学生社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辅导员要在学校的领导和指导下,深入研究学生社团的发展规律,争取政策,完善机制,抓好队伍,推动社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把握方向

(1)积极鼓励,正确引导。 (2)强化实践,鼓励创新

(3)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4)育人作用,着重加强。

2.健全学生社团管理体制

(1)规范和健全管理制度。

(2)合理、可行的评优方法。

(3)尊重社团的自主管理。

3. 切实发挥学生社团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辅导员要规范学生社团的管理,使社团依法按章活动,保证社团稳定、健康发展。

7 十

八、 如果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学习之间发生了冲突,你该怎么指导学生面对困难? 十

九、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辅导员应当如何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特点发挥其育人作用? 答: 大学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持续性影响。

1 校园文化的特征:

(1)校园文化的继承性与创新性;(2)校园文化的相互交融性。 (3)校园文化的高雅性和多元性;(4)校园文化载体的多样性。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置身其中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这种育人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

(2).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有助于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

(4),有助于开拓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十、 校园文化的基本形态:

答: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 二十

一、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总体要求、基本理念、基本任务? 答:1. 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高等学校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2.基本理念:

(1)以人为本;(2)求实创新;(3)明礼诚信;(4)文化活力

3. 基本任务

(1)建设校园政治文化是灵魂; (2)建设校园道德文化是基础;

(3)建设校园学术文化是核心

(4)校园文体活动是助推。 二十

二、 如何扎实推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答:1. 深入开展校风建设

2. 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 3. 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

4. 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

一、 你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是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的? 答:

二、 你认为组织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主要有哪些?

答:1.组织管理的关键在于确立实践活动的操作规范,提高实际的可操作性。包括: (1).组建团队;(2).组织形式;(3).进程安排; (4).安全措施; (5).宣传方案。

2. 实施程序:

(1). 项目申报阶段; (2)筹备部署阶段; (3)调查选点阶段; (4)组队动员阶段;(5)项目实施阶段; (6)总结表彰阶段

三、 在指导你的学生撰写社会实践策划方案时,需要把握哪几个要素? 答:确定主题、选择材料、拟定提纲、撰写报告。

四、 谈谈你对助人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认识.

8 答:

五、 学生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可以做哪些工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答:(1) 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认识健康心理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 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有效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创新精神。

(3) 解析心理现象,帮助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

(4) 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珍爱生命、关心集体,悦纳自己、善待他人。

六、 辅导员应如何把思想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答:1.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活动,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化解矛盾,润物无声。要组织并引导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陶冶大学生高尚情操,促进其全面发展。通过各种活动,加强大学生思想、感情上的交流与沟通,努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2.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要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相关课程教学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选修课程。要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七、 在危机案例处理时,辅导员应该做些什么?

答:1. 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2. 现场勘查维护疏散;

3. 紧急报告上级部门; 4送往医院实施抢救;

5.立即通知学生家长;

6.24小时全程监护。 7. 办理住院手续协助警方调查记录受伤情况。

8.继续照顾受伤学生,与家长进一步沟通。

八、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要求?

职业学校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科技辅导员和科学教师

校本培训制度

一、指导思想

开展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我校将在现有科技教育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科技活动的开展,以使本校更扎实地实施素质教育,有效提升学生创新素养。为适应学校大力开展科技活动的形势,切实加强学校科技教育质量,必须对本校现有科技教师队伍进行系统的培训。使我校科技辅导员在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灵活运用科技知识,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训对象

本校科技辅导员和科学教师

三、培训内容

(1)教育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教育理论,使全体科技辅导员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创造性教育的思想,研究教学中创造性教育原则极其运用。

(2)科技活动模式研究。通过培训,使科技辅导员摆脱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模式束缚,掌握创造性教学的策略。以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开发、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确定科技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给学生充分提供创造活动的机会。

(3)科技活动评价标准的探讨。使科技辅导员明确科技活动的评价标准应区别于学科课和其他活动课,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确立符合学生实际科技活动的评价标准,保证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4)现代科技知识的学习。科技活动是应科学、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而产生的,离不开飞速发展的科学、社会、经济。通过培训使科技辅导员对新兴科技的敏感与探索成为一种本能,不断更新自我知识储备,并运用到自身的辅导活动中。

(5)科技活动技能培训。学校科技活动是一项比较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通过培训,增加科技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使科技辅导员能胜任各科技活动组的辅导活动。

四、培训形式

(1)积极参加业务领导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抓住一切机遇参加上级组织的科技辅导员业务培训活动,是快速提升本校科技辅导员队伍业务素质的有效途经,学校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保障。

(2)认真组织有系统的校本培训活动。由学校行政领导小组明确每年科技活动重点,通过集中、分散等形式组织系统校本培训活动。

(3)虚心学习兄弟学校科技活动经验。利用学校间的正常交流及各项比赛活动的机会,虚心向兄弟学校及教师学习成功的科技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全校科技辅导员辅导能力。

五、培训保障

(1)经费支出:校行政通过多种途径筹措资金,确保科技辅导员培训经费的按需全额落实。

(2)人员保障:学校统一调配人员,按学校实际情况尽可能保障科技辅导员的外出学习活动。

(3)时间安排:每学期安排至少两次集中培训,时间另行通知,相关人员必须参加,不得无故缺席。

铜梁县华兴实验学校

职业学校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1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现状

1.1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显著

中央十六号文件出台之后,各个阶层、各个部门十分重视,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大力支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很显著。

1.1.1 辅导员队伍建设环境改善

因为国内的形势变化很快,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以及可靠接班人的培养任务也是越来越紧迫。 中央十六号文件的出台更是构建了一系列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政策与体系,各个高校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了非常详细的能力提升的方案,为各个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发展传设了一个十分良好的环境。

1.1.2 辅导员职业化发展道路清晰

各大高校扩招,学生的规模扩大,使得管理工作的力度加大,生源的复杂也让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难度大大增加,社会对于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传统的发展观念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高校辅导员团队。 基于这种情况的出现,部分高校已经制定了明确的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道路,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高校辅导员人员变动比较大的状况已经得到了改善。

1.2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亟待加强

1.2.1 完成任务的敷衍心态尚存

中央十六号文件的发布,提出了很多新任务、新要求。 在面对这些新任务时,部分部门、学校的领导就抱着敷衍的心态,觉得任务我是已经下达了,至于干不干就是看他自己的了。 这样观望心理萌生,是高校辅导员团队的建设流于形式,职业能力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

1.2.2 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目前,很多高校辅导员均是从优秀毕业生或研究生中选拔出来的,固然具有很好的自我管理的基础,但是他们与社会的接触是有限的,因为他们是从学校走向学校。 社会经验的淡薄是的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各项工作时的视野会比较局限、 狭隘,说服力自然就会降低,并且,还会受到社会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2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2.1 职责不明确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都是直接去面对学生,所以各部门只要有事情就找辅导员,使得辅导员手足无措。 这样,辅导员既是学生的“保姆”,又是学校有关部门的“服务员”,没有很明确的定位,使得职责不明确,工作的规划与落实就无从谈起了。

2.2 工作任务重

当前,高校辅导员的人数都比较少,人员配备很不充足,这样就会使得一名辅导员要管理两三百名学生, 在日常的管理上花费很多的时间,经常就是只处理紧急的工作,而忽视可暂缓但重要的工作。 管理的学生太多,辅导员无法定期面对面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使工作效果大不到预想值。 同时,辅导员的学习时间也会很少,使自己的能力得不到提升。

2.3 队伍不专业

现在,很多辅导员都是由高校毕业生担任的,他们的管理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以及社会经验等都比较缺乏,人生的阅历很少,使他们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更严重的是,大多数辅导员的专业是不对口的,相关的培训也很少,他们的工作几乎都是自己摸索,没有系统的建构能力。

3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3.1 健全相关制度

健全的制度是充分发挥辅导员工作职能的保证, 也是构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成分。 首先,高校要明确辅导员的职责范围,优化人员配备;其次,编写辅导员工作指导手册、案例分析等资料,方便交流;最后,对优秀辅导员实行奖励政策,对工作扎实的人员加薪、晋升。

3.2 加强职业规划

首先,要加强辅导员的工作岗位认同感,让他们明确自己岗位的重要性以及自己的职责,使辅导员更加热爱自己的岗位;其次,辅导员要明确其职业能力的提升途径,看清自己的能力与所在岗位职责的差距,制定计划提升职业能力;再者,辅导员要有终生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坚持,不轻易离职。

3.3 注重自我提升

辅导员在在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从未见过、棘手的问题,可能会处理不好,这就需要辅导员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理论知识水平,掌握更多的方法,在学生的面前树立一个高大、可信的形象,让学生信服,用开阔的思路去解决新问题、新挑战。

4结语

本文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现状以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得到相关的信息,提出相关有针对性的提升途径,从而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

摘要: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前提就是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结合心理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视角,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的现状、提升的制约因素以及提升的策略进行阐述、分析、综合,旨在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

上一篇:国际法试题范文下一篇:生产部员工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