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教学论文范文

2024-01-01

信息技术的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涵义。

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传播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给许多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为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从文化传递的角度讲,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成为学科课程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整合”是个新概念。“整合”中“整”这个语素。它包含了“调整”、“重整”、“整治”、“整改”等丰富内涵。“整合”一词,鲜明地体现了改革的召唤,强调了改革的力度。“整合”昭示着这样的精神: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要下一番大气力,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整合”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为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功能,而是赋予了新的教育意义。通过“整合”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全方位的现代化,突破传统教育的模式。“整合” 是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如何进行学科的整合呢?我认为,把不同学科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组合,把知识与思维、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起来,使教学活动既有教育技术的整合,又有学科知识的整合。同时,还要注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发挥“不可替代”功能,不摆花架子,要从实效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多发挥信息的独特不可替代的功能。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施,有利于教师的教。

课程整合有了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支持,能使课堂教学大幅度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直观教学是最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课堂中,我们合理开发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围绕教学内容,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采用开放性、全球化的学习,思接于载,天马行空,任意驰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自觉地加入到获取知识的活动中去。例如英语课Module 2 shopping《How much milk do you want》一课中,教师通过演示Flash课件,运用直观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边看边学中,掌握购物时的对话,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进行一次操作,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课堂教学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通过自由点击Flash课件中的学习按钮进行学习。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听课率和参与率,同时也为教师轻松解决了上课中准备教具而犯愁的问题;又如在小学一年级语文S版第七课《风》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制作互交式课件,对课文进行教学,教师通过点击课件中的图标,对学生进行教堂教学,极大的减少了教学的工作量,减少无笔化教学,运用有声 有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无笔化,教师的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学生的学习氛围得到提高,实现双羸的局面。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指导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关系,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就会出现教学偏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考虑的不是教师,更不是计算机媒体,而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就要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制作相应的教学软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才能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如二年级语文教材《四季的脚步》一课教学,作者主要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及特征,把一年四季的悄然变换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有关四季变化的课件。在课前导入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你们知道四季是什么样子的吗?能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个季节?”问题时,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然后教师在演示课件的同时,进一步提出问题,“我们看看四季的变化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各个季节的神奇变化,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学习课文时,教师点击课件中的朗读按钮,让学生跟着优美的影音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阅读能力,感悟四季的美;再如三年级教材《东方之珠》一课教学中,教师先收集不少有关香港市场、美食、旅游、回归等的图片、文字,并利用PPT软件制作课件运用于教学中。教师先提出问题“大家看完后谁能说说图片中向我们介绍了香港哪些好地方。”然后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香港的美景(配乐),整体感知香港的繁华。学生边看、边说,课堂气氛好。在感知完香港的美最后,老师运用小导游的形式对课文各段落进行学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然而在学习生字词的时候,通过点击相应的词语(琳琅满目

物美价廉

璀璨无比等出现特殊标号)解决了课文难学的生字词,为学生都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读打下良好基础。整堂课,学生在活跃、快乐、新奇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在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其自身在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获取大量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这样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仅培养了他们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还不断提高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需的一种基本素养。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文学泰斗托儿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足以说明,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产生求知欲望,才能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常言道:“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就是要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知识量和恰当的信息量,让学生在获取知识中提高他们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能再观其特点。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这一个特点,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制作可爱的、漂亮的、有声有色的课件吸引学生。通过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全方位的感受,使抽象变得具体、静态变成动态,虚幻变成真实、想象变成可能,既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空间,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动起来。例如在小学一年级语文S版第七课《风》的教学中,互交式课件为学生提供了自学和巩固的条件。就像英语点读机一机,只要有电脑,学生自己可以通过点击课件学习课文,同时在学校没有记牢的知识点,只要课件上传到网络上,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找到相关课文的课件,在家也可以进行学习巩固。 在“整合”过程中,教师通过借助信息技术这把“利器”,开展探索和研究性学习,通过人机互动、协作学习,把信息技术贯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大极限地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信息技术的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为了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按照计算机课教学大纲的要求,自99年起,我校在高中年级开设了计算机课,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为了教好这门综合性课程,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1.对教材的处理

我们采用的教材是广西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信息技术教科书,本书共分四册,每学期1册,适合高一看到至二年级使用。其内容主要为:

一、信息技术入门;

二、计算机操作系统;

三、文字处理系统;

四、网络基础与运用;

五、数据处理;

六、网页制作;

七、动画制作;

八、简单程序制作。我们的教学主要采用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按照《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从小学、初中均应开设计算机课,但实际情况是,许多小学、初中都未开设计算机课程。因此,在高一开设计算机课,学生既有新鲜感的一面,更有缺乏基础知识的一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高一年级,利用上课的时间,讲授键盘指法、汉字输入等基础知识,并向全校学生介绍计算机基本知识及计算机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意识。

2.多用举例对比,讲清基本概念

在讲授“计算机基本知识”这章时,除讲清楚概念外,多采用举例对比。讲“信息技术的特点”时,为了讲清“信息的依附性”我举了令狐冲在思过崖崖壁上学习剑法的事例,讲“信息与人类的关系”时,我将去年我军海陆空三军演习中的原始森林生存实验做为练习题,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组自行讨论选择物品完成实验,是学生轻松愉快的掌握了基本概念。

讲“计算机特点”时,为说明计算机速度快,用计算机几分钟就可以预报第二天的天气,而用人工计算,则须要六万四千人连续计算24小时。又如英国数学家w.SHANKS曾经用15年的时间将圆周率Л的值计算到527位,而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仅用40秒钟就打破了这一记录。讲计算机的精度高时,可举例:用计算机控制的导弹,从几公里或几十公里之外发射,可以准确击中预定的目标,而误差不到一米。

在讲“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一节时,“字节”是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计量单位。着重对学生强调基本的“计量”单位,与我们生活中重量采用“克”、长度用“米”或“尺”等计量单位相对比,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突出重点内容,注意各学科的联系

高中信息技术中数制的转换,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不同数制之间的关系,明白计算机世界中的二进制的使用。在讲解过程中要用到大量数学的知识,因此在讲解之前先将数学中进制方面的知识复习讲解一遍,讲授时效果较好;2005年高考数学试题中就考查了数制的转换(6进制与10进制之间的关系);因此学习信息技术学科必须注意与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

在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一章时,对DOS的一些基本操作命令,不要求学生死记命令字符,而应引导学生,从命令的形式或英语单词的缩写,去联想该单词的意义或单独短语。如:删除命令De1,即是单词“删除、除去”的意思;diR/w紧缩显示当前盘上的文件目录,参数w代表with,即“宽度、横向”的意思;即将当前磁盘文件目录横向排列(每行5个)显示出来;软磁盘格式化Format命令,format/S的参数s,即为“系统”单词system的代替,意为将三个主要系统文件存储在磁盘上。

4.多用实物讲解,保证上机时数

我校高一年级有7个教学班,共计300多人,但学校实际可用计算机却仅50多台。为解决人多机少矛盾,我们多采用实物教学。如讲“外部设备”、“磁盘的使用”、“启动”、“键盘与指法”等章节内容,就将计算机室的软磁盘、驱动器、硬盘、光驱、软驱、主板、CPU等带进课堂,对着实物讲解。在讲“微机组装”时,就到电教室去讲,当场演示给学生看,并采用课件的形式以小组(6-8人一组)形式分批练习演示。在没有正规电子教室软件的情况下,加班加点在网络上查找下载(飞云电子教室软件)安装到每台计算机,使得在讲解如WORD2000、EXCELL等各种操作性强的软件时,能在一台计算机演示给每台计算机观看,让学生的学习更直观,教学更有效。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需要有一定的时间用于学生上机实践。我们经常在上课时将学生统一到机房上机,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验证、熟悉。在操作实践过程中,及时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并要求将学过的典型例题和课本上安排上机实习的内容都亲手操作一遍。对在教学中重点、难点内容一讲完,就及时让学生上机实践,边练习边发现问题及时解答,效果良好。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门特殊课程。要确保上好计算机课,还须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摸索总结。

参考文献

[1]江西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科书

信息技术的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信息技术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为个性化、自主及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舞台,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使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构想得以实现。信息技术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且是服务于他们学科教学的得心应手的工具,是提高教育教学活动效率、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他们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是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必修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

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重点

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前身是计算机教学,我认为从计算机到信息技术的转变是一个突破和飞跃。从单机到联机到网络的贯通必然会改变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从“计算机文化论”到“计算机工具论”,再到现在提出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正是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课程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对于我们21世纪的学生来说,基本的“信息素养”应包括:

1.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2.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对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自己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3.信息加工的能力。将通过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4.信息创新的能力。在信息加工的时候,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或者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创新的信息。

5.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6.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开阔视野,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与协作。

课程整合的方式方法

不同时代的人学习方式不同,技术影响着人们的学习方式。未来五年,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人们期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和生活。我们使用的技术越来越多地基于云计算,关于信息技术支持的观念也在去中心化;工作日益协作化,从而引起了学习活动组织方式的变化;互联网使得信息资源和社交关系更加充足,更容易获得,这越来越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角色;教育模式正在发生变迁,包含了网络学习、混合式学习与协作学习;强调在课堂中开展更多基于挑战的主动学习。因此,我认为现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应该分几步走。

第一步,采用双重视角,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复合交叉领域,具有多重观察视角。采用双重视角,就是要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融合是两者相互靠近,相互优势互补,寻求共同点与连接点,产生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最终成为一体的过程。融合要实现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系统性的流程革新与系统性改造,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教育新形态,为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提供人本信息化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信息技术更多表现为文化性的存在和精神性的存在,拥有最优的人与技术的共生关系。强调教育与技术双向融合,改变人们过去秉持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就是教育信息化”的观念,利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

第二步,加强教学创新,推进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教学创新是实现深度融合的指导思想,教学创新内容及方法可以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是教学手段创新。学习平台是实现深度融合的载体,是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二是教学组织形式创新。传统的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已不再适用,代之以学生个性化学习,学生间讨论、师生间交流,班级面授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针对学生平时的各科进度,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趣味性强、与各学科知识相关的内容,设置几个任务,由学生自主学习。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扩充自己的资源库。具体做法如下。

设置任务:利用所学知识,搜索相关信息,扩充到自己的资源库中。语文:关于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物理:关于声呐的定位;科学:金属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历史:对陈独秀的评价;地理:对黄河污染的研究。

完成方法: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两名水平较高的学生。每个成员选择一科,合理地运用所学知识,在网络上检索信息,下载下来,最后由小组成员们一起将信息汇总,扩充到资源库中。每个小组在解决问题时,可以相互讨论,相互研究,使学生积极协作,运用集体的力量来完成任务。

各组互相交换成果,互相点评。

老师总结点评。

在组织这节信息技术课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指导,另一方面,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上,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学习整合起来。在活动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得到较大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驱使他们自主地去学习。这样就会让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在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积极应用到实践中。

第三步,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创新

我们可以将教材转变为学材,开展超级开放课堂,将课堂鲜活地再现在各类电子设备上;应用多种媒体呈现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也符合通用设计原则。教师要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自学,学习内容尽可能结合学生的个人经验,采用更多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理解,采用更多项目式任务促进学生学习。

总之,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深度融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信息技术的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21世纪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未来的教学方向。数学教学因其知识内容的复杂性、抽象性更是传统的教育形式无法解决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 ; 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

数学作为各行各业学习的基础课程,其所发挥的价值不言而喻。怎样把数学教学从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抽象的传统教学中解脱出来,信息技术的应用绝对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真实向往,并通过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扩大教学的适用范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对课上所反馈的问题及时解决的一系列办法,以期提高数学教学的适用性。

一、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学生积极性

传统数学课堂采用课前预习、课上讲解以及课后巩固的教学模式,其形式的单一性根本无法满足当前数学教育的需求。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使学生在课堂上浏览的信息内容增多,从而让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知识面得以扩宽。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指根据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储备能力,设计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并结合教学内容将其进行整合编排。最后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将精心做好的课件绘声绘色的传递给学生。这样的教学形式通过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图片、视频等信息,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在设计数学教学课件时,应注意知识点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启发式的教学形式中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在利用数学课件进行多媒體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讲解的形式,如进行提问式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自主思考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扩大教学适用范围,优化学习环境

在数学课堂上存在学生学习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每个学生都提供了发言和正确思考的环境。这就要求多媒体课堂上数学课件的设计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形式,并通过提问的形式使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例如,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可将浅显的问题交给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来回答。对于较难的问题由学习中等的学生来回答;对于难度很大的问题则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回答。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课堂上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都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课堂上的每名学生都融入到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进而优化了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课堂环境。

除了提问式教学,还可以选用其他的教学方法。如个别化教学、合作小组学习等,再加上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数学课件。这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环境。

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性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性。学生可以在多媒体教学的学习条件下利用计算机去学习知识、处理信息、完成学习计划。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此同时,这种符合学生认知需求的教学方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丰富的教学内容能够使得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

例如,在对一些数学知识点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件的播放展示出这一数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这样一来所学的数学知识就不再抽象而是立体起来,因为计算机课件就成为了学生的教师。并将数学知识通过学生所熟悉的方式传递下去,真正在课堂上实现了人机交流进使知识在学生与教师、计算机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互动。在此工程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有了兴趣,自然就会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去。在参与课堂的同时还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有助于学生牢记知识内容进而提高数学的学习能力。

四、课上反馈及时解决,强化教学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解决了传统教学方式形式单一,学生接收知识存在差异性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很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是很好,碍于面子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得过且过。而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就可以在知识点讲解、进行课后练习的过程中对本堂课所教授的内容进行达标检测。这样就可以明确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错误思考的点在哪里,教师就可以针对性的对这些内容进行及时的补救,不让疑问留到课后。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对这些内容进行反复的练习,以增强对问题知识点的学习印象。

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行,实现了数学知识的有效传递。对于重点难点通过当堂提出、当堂解决、当堂矫正的多媒体教学来实现,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在接收知识的过程中存在的误差问题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五、总结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数学教学的适用性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计算机技术与教师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是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做好了铺垫。这一平台的建立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制作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数学课件。这才会使学生在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清晰的掌握。所以,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控是决定这一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教师必须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应用价值,只有这样教师才会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走出来。

参考文献

[1]张爱勤.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153-154.

[2]卜艳红.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资讯,2013,18:14.

[3]吴爱昕.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5:241-243.

信息技术的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正在改变着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将群文阅读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促进师生角色的转变,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综合阅读能力。文章对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展开探究,以期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群文阅读;课程化;核心素养

就目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比如老师对群文阅读教学的认知不够正确,阅读教学中选择的文本不够科学,教学过于枯燥单一,评价的方式不合理等,导致群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不高。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端正教学态度,合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革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群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认知不足

部分老师对群文阅读的认知不够正确,认为群文阅读就是选择一些文本让学生进行阅读,没有明确的议题,教学过于浅显。即便有的老师认知到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也主动开展了教学实践,但是由于阅读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难在短期内显现出成效,因此有些老师在开展了几次活动之后就中断了教学。这主要也是由于老师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语文老师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导致其所选取的文本虽然属于同一类型,但是只看到了文章中的相同点却忽视了其中的不同。再加上老师在教学时没有对活动过程进行很好的预设,只是单纯地将文章交给学生阅读,没有明确阅读完成之后的讨论问题,课堂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不够清晰,导致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出现诸多问题。

(二)理念落后

部分老师对于群文阅读教学理念的认知不足,进行教学实践的次数也比较少。有的老师在教学中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应试教育为主,再加上群文阅读教学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才能够看到成效,无法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所以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群文阅读对于老师的要求比较高,再加上初中阶段教学任务比较紧张,老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教学准备,影响到群文阅读教学的真正落实。老师没有在教学思想当中真正渗入群文阅读教学的理念,没有正确地认知到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老师也不愿意去转变自身落后的教学理念,产生教学倦怠,缺乏教学的主动性。

(三)文本选择不合理

群文阅读就是要让学生阅读到多篇的文章,因此文章的选择至关重要。老师要根据主题选择多篇文本,要注重文本之间的相关性。但是部分老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选择文本比较随意,通常直接选取教材当中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所选文章之间的聯系性不大,且对于文章的篇幅也没有进行合理的裁剪,有些文章过长,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阅读时的抵触情绪。老师所选择的文本没有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导致阅读教学的效果不佳。

(四)没有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良好的群文阅读教学应该要从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出发,依据学生的学情,选择合适的文本。但是由于老师的随意性比较大,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随时做出调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仍然有部分老师以自身为主体,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由于老师本身对于群文阅读认知的不足,教学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没有凸显出学生主体地位,有违群文阅读教学的初衷。

(五)教学的过程过于单一

老师想要提高群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就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较强的文化素养以及过硬的教学水平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老师的专业素养不够,因此很难驾驭群文阅读教学,教学过程过于单一,常常按照学生阅读——思考问题——小组交流——展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学过程的单一,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学生在刚刚接触到这一教学形式时,会觉得非常新鲜,学习的兴趣也比较大,但等到新鲜感过后,长期单一的教学过程,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热情,也降低了教学的效果。

(六)评价体系不够全面

老师对于群文阅读评论的研究比较少。目前初中阅读教学并没有完整的评价体系,老师一般是利用小测试的方式来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评价,但是由于测试题目比较封闭,因此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再加上缺乏评价细则,老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无法很好地评价学生的阅读情况,出现虎头蛇尾等问题。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老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古诗词的背诵上,选择更为急功近利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对于群文阅读教学,这种需要长时间坚持才能够看到效果的教学方式,重视程度不高,也就自然而然地忽略了评价体系的搭建。老师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阅读的唯一标准,即便有的老师会以读书笔记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但是由于评价得过于随意,导致教学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二、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加强对老师的培训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全新方式,想要充分发挥出其教学模式的效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首先学校要重视推广趣味阅读教学,开展各种相关的培训工作,为老师提供学习的平台,让老师能够了解并且正确认知群文阅读教学的理念,搭建实践和练习的平台,让老师能够更好地掌握有关群文阅读教学的知识,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学校可以组织老师观摩优秀教师的群文阅读课程,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成功的教学方式。比如在对童话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角色扮演将故事的内容演绎出来,让学生能够融入童话中,成为童话中的一部分,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对故事进行总结,了解童话的形式和结构。老师之间相互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从而更好地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走向自我发展的道路,所以学校的教育要摆脱功利化的教学,用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老师自身也要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端正教学态度,将群文阅读教学应用于阅读实践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初中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因此老师要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学生的想法。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老师的教学过于注重对文章脉络和段落结构的剖析,虽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但是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脱节,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不够。利用群文阅读教学,则能够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其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因此,老师要充分彰显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学生平等相处,构建和谐的阅读氛围。

(三)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

群文阅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多篇文章来展开阅读。但由于老师本身能够提供的文本比较有限,因此很难达到多文本的需求,再加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更迭速度加快,这也对老师在文本上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挖掘出更深的教材资源,丰富开发的渠道,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老师要重视在教材中挖掘教学资源,可以根据教材选择和文章内容相关的文本,更好地凸显出文本的主题。对于教材中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和学生日常生活相脱离的内容,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文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阅读的资源开发要注重联系其他学科的资源。比如在学习大自然的内容时,老师在具备相应阅读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天文地理等方面有所了解,拓展阅读教学的资源。选择阅读内容时,要充分利用、挖掘校本资源,可以从学校的图书馆、校园网站等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老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来扩大阅读的范围,比如在介绍文章的背景知识时,老师可以利用网络收集相关的内容,用图片、文字、视频的方式来进行展现。在选择网络资源时,老师要注重凸显出文本阅读的地位,切忌喧宾夺主。群文阅读资源的开发方式多种多样,老师要走出教材的局限,利用教材资源、其他学科资源、校本资源和网络资源来选择更多合适的文本内容,以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

(四)坚持开展阅读活动

老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由于教学的频率不高,再加上老师本身教学经验上的缺乏,很难立刻显现出教学的效果。因此老师要坚持开展群文阅读活动,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就目前阅读教学来看,能够坚持将教学理论付诸实践的老师比较少,有些老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之后,发现成效不佳,没有持续开展阅读活动,导致群文阅读教学没有发挥出真正的效用。想要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就需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通过老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激发老师教学的动力。比如可以以周为单位开展研讨会,成立群文阅读教研小组,让老师之间能夠加强交流和互动,学习他人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通过学习优秀的教学案例,为老师带来更多的教学启示,进一步推动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

(五)丰富教学的方法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选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学,转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主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问题探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章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龟兔赛跑时,可以用比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谁才是赢家。老师可以选择不同版本的龟兔赛跑让学生进行阅读,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不同文章中的赢家是谁,并且分析其中的原因。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版本的龟兔赛跑,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思考,从而得出赢家的原因。这种教学方式比起老师直接将结果告诉学生,更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老师要能够做到随机调控,当在教学中发现所设计的问题无法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锻炼时,老师要及时进行调节,提升自身的教学机制。

(六)建立多元评价标准

老师要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以更好地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阅读效率和质量,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平。随着新课改的落实,更加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因此老师在教学中除了测试卷之外,还要将评价贯穿教学过程当中,丰富评价的形式。老师可以利用学习档案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老师可以制作阅读学习表来记录学生在阅读课程中的学习表现,对学生阅读的内容,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小组合作的情况等进行记录。经过一段时间教学之后,老师可以根据记录表中的内容,来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分析影响其学习质量提升的原因,转变教学内容和方式,优化教学效果。此外,老师也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以提高教学的质量。通过教学反思,对教学的情况进行总结和优化,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对于群文阅读教学经验不足的老师来说,要树立起反思的意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成长,了解自身的教学优势和不足,从而加以完善。比如老师可以随身携带记录本,随时进行反思,充分利用碎片时间积累教学经验。

三、 结语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师生的一致肯定,但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端正教学态度,选择合适的阅读文本,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教学的方式方法,针对不同的阅读文本,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制定多元评价标准,全面客观地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通过教学反思,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强.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再认及实施建议[J].教学与管理,2017(12).

作者简介:

王芳,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第十六中学。

信息技术的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人类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经历了从个别教学制到班级教学制,再从班级教学制向个别教学的回归的历史过程。教学组织形式包括师生组合方式和教学时间、空间的组合形式。走向个别化教学是教学组织形式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种必然性是由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和当代教育教学实践对教育效率、教育公平、人本教育的追求所决定的。

关键词:教学组织形式;个别化教学;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一、教学组织形式发展的历史走向

1.个别教学制

个别教学制是指教师对每个学生分别进行知识技能传授和指导的教学组织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学校教育主要采取个别教学制,无论是古代的中国、埃及还是希腊都是如此。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落后,剩余产品不多,导致了能够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教师的人数和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的人数都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个别教学制得以实行和长期存在。由于学生的数量少,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相差悬殊,教师只能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分别施教,学生没有固定的入学、毕业时间,可以随时入学,也可以随时结业。个别教学制基本适应了古代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

2.集体教学制 集体教学制是指将学生集体组织起来,在同一时间和空间由一个或几个教师同时面向学生集体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教学制的表现形式为班组教学、班级授课制、“贝尔一兰卡斯特制”等。班组教学是个别教学制和班级授课制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把相同、相近水平和层次的学生组织在一起,由一个或几个教师面向学生集体进行知识技能传授、学术宣讲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我国东汉时期的“都授”制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都讲制”,采取的就是这样一种班组教学形式。尤其是唐宋时期的书院,也更多地采用了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已经初步具备了班级教学的特点,但它不是严格的固定班级、固定课程、固定课时、固定学生的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简称“班级教学”,是指将学生按照年龄、知识程度等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也有按照兴趣爱好和特长来编班的),教师按照学校的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等面向学生集体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产生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文艺复兴后期的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创造了这一制度,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了当时学校的教学实践,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论证,使其发展成为一种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9世纪初提出了“明了一联想一系统TY法”的教学过程阶段论,使班级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走向操作化。20世纪中叶,以凯洛夫为代表的原苏联教学理论家修正并完善了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阶段理论,提出了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使班级授课制进一步得到完善。班级授课制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对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公民的需求。

在英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对有文化的劳动者的需求,便产生了具有临时师资培训性质的“贝尔一兰卡斯特制”。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牧师贝尔(Dr.Andrew Bell)和教师兰卡斯特(Jo-seph Lancaster)在英国小学开展了学生相互教学制度实验。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仍以班级为基础,从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充任“导生”(monitor),教师首先对这些导生进行教学,然后由他们回到班级去教其他学生,所以它又称“导生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适应了师资匮乏背景下集体教学的需要。

3.向个别教学的回归

由于班级授课制难以切实做到因材施教,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人们进行了各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探索,而改革的共同特点是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这些改革探索包括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设计教学法、分组教学制、特朗普制、开放教学等。

道尔顿制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赫斯特(H.H.Parkhurst)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市的道尔顿中学开展的教学改革实验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教师要与每个学生签订学习“公约”,学生则按照“公约”的要求自学。即将各科学习内容制成分月作业大纲,让学生明确自己应完成的各项学习任务,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水平自由支配学习时间。2)将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根据不同学科的性质陈列相应的参考用书和实验仪器,供学生使用。各作业室都安排了辅导教师,以便对学生的自学进行指导。3)设置成绩记录表,由师生分别对学习进度进行记录,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简化学生管理程序。

文纳特卡制是美国教育家华虚朋(C.M.Vuashbume)在芝加哥市郊文纳特卡镇实施教学改革实验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秉承“教学个别化”和“学校社会化”的理念。具体做法如下:教师按照学科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个别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学习共同的知识和技能(如阅读、写作、会话等);不同学生间的学习进度是有差别的,同一学生学习不同学科内容时其进度也是不同的;每个学生都要先接受诊断性测验,以确定其应接受什么样的学习任务;在自学一个单元的教材并完成作业后,必须通过正式测验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平时有学习进度记录,它强调集体活动,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有一半时间用于游戏、音乐、表演、自我管理、公开讨论会等活动。以上活动均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组织,教师要对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合作精神。

设计教学法是由美国教育家克伯屈(w.H.Kilpatriek,1871—1965)创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以学生生活问题为中心组成综合性学习单元,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兴趣确定目标,拟定活动计划,组织活动和评判结果。其实质是倡导学生自动的、自发的、有目的的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照顾个别差异,尊重个性发展。但学习过程和内容都太散漫、太凌乱,教学效率也不高。

分组教学制出现在19世纪末,是一种将学生按智力水平或学习成绩分成不同的教学班或组,通过定期测验决定学生升级组/或降级组/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分组时是否打破原来的班级组织,可以将其分为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两种教学组织形式。前者是指在一所学校内打破学生的年龄限制,按学生智力或学习成绩将其分成学习年限不同、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班级组的教学组织形式。后者则是指在同一年龄阶段内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将其分成教学内容深浅不同、或教学进度各异的教学班级/组的教学组织形式。分组教学制旨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特朗普制是由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

(J.LTrump)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它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起来,采用灵活的课时单位(以大约20分钟为课时的计算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具体做法:1)大班上课,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行班组合在一起,由出类拔萃的教师上课。2)小班讨论,每班20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生带领大家研究、讨论大班的授课材料。3)个人独立研究,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中应将大班课、小班课和个人独立研究活动结合起来,各自所占教学时间比例分别为大班上课为40%、小班讨论为20%、个人独立研究为40%。

开放教学,又叫“开放课堂”、“非正规教学”等。最早发端于二战前的英国幼儿教育,20世纪60年代广泛流行于英美。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部动机,为其提供自己做出决定和选择的机会。教师作为一名合作者、参与者、咨询者、促进者、激励者为学生创设一种非威胁性的环境或学习气氛。2)教室内没有固定排列的课桌椅,而是用可移动的书架或屏风等将其分割成若干个“兴趣角”或“活动角”,也称“学习中心”。3)开放教室,没有固定的上课时间表,没有上下课铃声,活动时间可长可短,全凭学生的兴趣及活动本身的需要。4)取消按年龄或知识水平分班,施行混合年龄分组,形成家庭式的学习团体。

无论是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还是分组教学制、特朗普制和开放教学制,都力图做到因材施教。所不同的是,有的教学组织形式兼顾了教学效率高的优点,有的则投能做到。如分组教学制的教学效率比较高,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等其他几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效率则比较低。不过,改革的总体趋势是走向个别化教学。

二、教学组织形式发展的逻辑推论

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是由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之中进行的。要进行教学活动,就必然要涉及到师生组合方式及时问和空间的安排问题。离开教学组织形式,就不会存在任何教学活动。所谓教学组织形式,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借助一定的媒体,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其主要内涵包括特殊的师生互动、特殊的时空安排和教学因素的特殊组合…。从教学组织形式的内涵来看,它是教学活动的形式,服务于教学工作的内容。教学工作的内容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就是为了教学目的的达成、教学内容的实施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服务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任务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它“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处于真正的具体落脚点的地位,带有综合、集结的性质”。教学组织形式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影响教学的效率和教育的规模,对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情感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人们要选择教学组织形式,首先要设计师生组合方式。师生组合方式主要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如果按照教师为先的顺序来安排师生组合,那么,一对一就是个别教学制,一对多就是班级教学制。多对一、多对多都是较少使用的形式,一般会在对个别优秀生或学困生的教学或辅导时使用多对一的形式。最常用的就是个别教学制和班级教学制,而这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缺点又是显而易见且相互对立的。那么如何解决两者的矛盾呢?也就是说,如何发挥其优点,克服其缺点,实现两种教学组织形式效益的最大化呢?这是摆在教学理论家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大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要求选择者对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缺点进行认真的比较,做出清醒的判断。

其次是安排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变化和组合方式。从时间的组合来看,涉及到学年制的分割与组合,即选择几学期制的问题,如二学期制、三学期制、四学期制等;涉及到学周制的安排,即一个教学周安排几个教学工作日,如六天工作制、五天工作制、四天工作制等;涉及到课时的安排,即一节课安排多少时间。目前,国内外对课时的安排主要有固定课时制、活动课时制、单元课时制、圆周课时制等。从空间的组合来看,教学活动可以安排在校内进行,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也可安排在校外进行,如实施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到工农业生产、部队、机关工作的现场进行参观或实际操作练习,等等。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价值及实践意义的认识。

最后,选择教学组织形式必须善于对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进行有机的组合。要将教师和学生、教学时间、教学空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恰当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师对教学要素进行组合的过程,就是对各种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决策过程。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优缺点的比较如表l所示。

在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过程中,往往会因教学价值观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如有的教师追求教学工作的效率,有的教师追求教学的质量。但是,现代社会已经不允许教师依据单一教学指标来做出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对单一指标的追求既不为现代社会民主、自由、平等、全面、和谐、可持续等发展理念所容,也不为健康的教育教学生态所纳。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必然是继续寻求效率与质量的平衡。在基本保持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实施个别化教学是当前和今后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趋势。当前国内外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小班化教学改革就是这一趋势的典型表征。

三、教学组织形式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走向个别化教学

1.教学组织形式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教学组织形式具有社会制约性,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制约教学组织形式发展的根本因素。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之所以采取个别教学制,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拥有的剩余产品非常有限。不能满足太多的人脱离生产劳动从事教育活动,尤其是不能让太多的知识分子从事教师工作,因而在古代社会出现了官师合一的现象。这一方面是为了满足阶级统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不允许太多的人脱离生产领域从事非物质生产工作。生产力水平低下,决定了生产关系也比较落后。在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阶级拥有对奴隶生杀予夺的权力,他们一般不会给奴隶创造受教育的机会,而从事教育工作的也主要是奴隶主阶级的成员。个别教学制成为当时教育发展的一种自然选择。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基本上能够满足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奴隶社会末期及封建社会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剩余产品的丰富,开始产生了班组教学的思想和实践。如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就具有了初级的班级教学思想;在我国的汉代太学,尤其是在唐宋时期的书院中,也常常采用班组教学的形式。但由于社会总体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社会对有文化的劳动者的需求不旺盛,因而班级教学制没能随之产生。

在西方的文艺复兴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欧洲的一些先进教师创立并实践了班级教学制。尤其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普遍确立,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社会化大生产在欧洲被推广,欧洲的许多学校普遍实行了班级教学制。班级教学制既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对学校教育培养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劳动者的必然要求,也是由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所决定的。

但是,班级教学制虽然解决了学校“生产”人才的速度和效率问题,但它难以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因而催生了各种各样针对班级教学制的教学改革运动。这些改革运动大都力求保持班级教学制的教学效率高的优势,并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可惜的是,大部分改革或者体现了班级教学制效率高的优势,或者体现了个别教学制因材施教的优势。也就是说,他们大都没能调和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矛盾。效率问题与质量问题成了困扰人类教育发展的两大难题。那么怎样才能在效率与质量之间实现双赢,求得效率与质量的平衡呢?这一直是人们开展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最高追求。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开展的小班化教学改革以及建立在小班化教学改革基础上的个别化教学改革顺应了这一发展潮流。小班化教学是指通过缩小班级规模、控制班级人数、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增加师生交流的机会、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形式。个别化教学是指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依据个体身心发展特点的差异和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和安排,以求最大程度地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活动形式。个别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允许学生在学习材料、学习方法、达到目标的程度、达到目标的期限四个因素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有灵活选择的余地,并在学生的作业、检查、评定中对其进行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课堂教学这种集体教学的形式,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总之,就是要考虑班级所有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2.个别化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1)学生个别差异性特点的存在对因材施教提出了必然要求

学生的个别差异性特点是客观存在。学校教学作为一种专门的培养人才的教育活动,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并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

(2)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个别化教学创造了条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在不断更新。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多媒体教学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些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为个别化教学的实施创造了条件。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师在集体教学的条件下,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由可能变为现实。

(3)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为个别化教学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很多,与个别化教学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理念主要包括:1)高效教学理念。教育作为人类自身生产的一个特殊领域,人才生产同样必须追求效率。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许多教育改革之所以遭遇失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能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如杜威的活动教学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后继的一些教育家们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创建了志在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如巴班斯基的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2)教育公平理念。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注重效率,这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但是一味追求教学的效率,不顾教学的质量也是不可取的,特别是不顾整体的质量和教育的公平也是不符合时代潮流的。当今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义务教育政策,如美国政府提出了“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教育发展目标,中国的有识之士也发出了针对义务教育的“一个也不能少”的呐喊。这一教育发展的趋势表明: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个别化教学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3)人本化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是培养人的活动,必须尊重人,祟尚人文主义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任何短视的、功利主义的教育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都是格格不入的。教师必须在现有的条件下,积极创建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与教学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1]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54~355.

[2]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72.

[3]吴文侃.比较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36~342.

[4][苏]巴班斯基.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243.

[责任编辑:张华]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研讨论文范文下一篇:教育法义务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