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范文

2023-09-22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范文第1篇

共7分) 1.(3分) 5月份一共有________天,其中有________天下雨。

2.(1分) 下面给出的是二年级男、女生参加兴趣小组的数据,请你填入统计表中,再完成问题。

(1) 【答案】解:

(1) 参加数学组的有________人。

(2) 参加兴趣小组的男生共有________人。

(3) 参加合唱组比参加语文组少________人。

3.(2分) 一次体育达标测试的成绩如下:

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达标达标达标 达标达标待达标。

良以下的有________人。 4.(1分) 下面是某书店今年第一季度的售书统计表,其中有两个数看不清,你能算出它们是________和________? 二、解答题 (共5题;

共57分) 5.(15分) 学校要开运动会,聪聪统计了三(1)班五位同学的1分钟跳绳和踢毽子的成绩。

(1) 跳绳比赛中,谁的成绩最好?踢毽子比赛中,谁的成绩最好? (2) 如果要挑选3位选手参加比赛,你认为选哪三位同学? (3) 如果进行体育测试,你觉得谁的成绩可能最差? 6.(15分) 算出完成计划的百分数制成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东风化肥厂2008年第二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四月份计划生产1800吨,实际生产2400吨. 五月份计划生产2200吨,实际生产2800吨. 六月份计划生产2400吨,实际生产3000吨. 四月份实际生产数量占第二季度实际生产数量的百分之几? 第二季度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几? 7.(5分) (2018三下·云南月考) 三年级四个班植树,三(1)班植树102棵,三(2)班植树77棵,三(3)班植树98棵,三(4)班植树85棵,各班人数分别为三(1)班50人,三(2)班45人,三(3)班47人,三(4)班48人。请根据以上数据制一张三年级各班植树情况的复式统计表。

8.(17分) 解决问题 三(1)班一组学生每天读书时间统计表 时间 15分钟以下 15-200 21-30 31-60 合计 人数 2 5 8 12 27 三(1)班二组学生每天读书时间统计表 时间 15分钟以下 15-200 21-30 31-60 合计 人数 1 5 13 8 27 (1) 独立将上面的两个表合并成一个表。三(1)班两组学生每天读书时间统计表 时间 15分钟以下 15-200 21-30 31-60 合计 第一组 2 5 8 12 27 第二组 (2) 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能分析一下这两个组的读书情况吗? 9.(5分) 五年级四个班植树,五年一班植树102棵,五年二班植树77棵,五年三班植树98棵,五年四班植树85棵,各班人数分别为五年一班50人,五年二班45人,五年三班47人,五年四班48人。

请根据以上数据制一张五年级各班植树统计表,表中不仅要有每班人数和植树的棵数,还要有五年级总人数和总植树棵数。

三、综合题 (共4题;

共17分) 10.(7分) 中国体育代表8.在奥运会获得奖牌的情况如下。

第29届:金牌51枚,银牌21枚,铜牌28枚;

第30届:金牌38枚,银牌27枚,铜牌23枚;

第31届:金牌26枚,银牌18枚,铜牌26枚。

(1) 请把这些数据整理在下表中。

(2) 中国体育健儿在第________届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最多。

(3) 中国体育健儿在第________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最多。

(4) 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11.(2分) (2019三下·佛山期中) 下面是三年级某班本学期体检视力统计表。

(1) 视力为________的人数最多,有________。

(2) 视力为4.3-4.6的人数是________人。

(3) 5.0以上的视力是正常的,低于5.0的有________人,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________ 12.(5分) (2019三下·商丘月考) 小强调查了本年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情况(每人限选一种),结果如下表。

(1) 男生最喜欢________季的人最多,女生最喜欢________季的人最多。

(2) 最喜欢秋季的男生比女生少________人。

(3) 参加调查的一共有________人。

13.(3分) (2019三下·新会月考) 小小统计员。

小芳把自己所在班的每个同学最喜爱的运动情况制成了统计表。

最喜爱的运动 打乒乓球 跳绳 打篮球 踢毽子 男生 8 6 9 3 女生 4 7 2 5 (1) 男生喜欢________的人数最多,女生喜欢________的人数最少。

(2) 全班喜欢________运动的人最多,全班一共________人。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共4题;

共7分) 1-1、2-1、2-2、2-3、3-1、4-1、二、解答题 (共5题;

共57分) 5-1、5-2、5-3、6-1、7-1、8-1、8-2、9-1、三、综合题 (共4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范文第2篇

集体备课: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主备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二、重点难点: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

第一单元 大数知多少 时间: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备课内容:

教材分析:这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万以上的数。这是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教材先从图书馆藏书册数切入,让学生在读数和写数的基础上体会计数单位的大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然后以学生在图书馆中查阅资料为线索,灵活地将一些不同领域的现实性素材串在一起,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了一个更加宽泛的空间,将数学知识有机地融入现实生活之中,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感知位值,感受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能正确读数。

2:通过经历数的过程,感知大数。通过知识的迁移,感悟大数的意

义,掌握读法。

3:在现实情景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重视课堂对学生的积极评价,使学生能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读数,体会大数的意义。 难点:每级末尾、中间带0的数的读法。

三、单元学与教建议

1、加强观察、注重操作,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2、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3、注重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4、重视发挥评价的作用

5、时间安排:9课时

第一课时:万以上数的读法(1)

主备人:

备课时间:2011-2-20 上课时间:2011.2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体会十进制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二、重点难点: 对计数单位意义的理解

四、课前准备: 前置性作业: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和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万以内数有哪些数位?他们的计数单位都是什么? 你认识哪些更大的数?

五、教学过程: 前置性作业: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和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万以内数有哪些数位?他们的计数单位都是什么? 你认识哪些更大的数?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图书馆,好吗? (课件出示情境图: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约有图书十万册) 谈话:看了这则信息,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认为十万册很多,十万是个很大的数。

谈话:对!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大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大数。(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认识)

二、贴近生活,建立数感 1.感知十万

(1)用订书钉感知

谈话:刚才同学们说十万很大,十万到底是多少呢?能说说你的想法

吗?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十万到底是多少。(课件展示订书钉) 1小盒是1000个,我们看看一大盒可以装多少个?一起数数。 也就是说10个1000个就是多少?(一万个) 二大盒有多少个?五大盒呢?(生答) (课件出示整盒的订书钉,共10盒。) 大家能跟着一起数吗? (2)用书感知

图书馆里有一本1000页的书。

10本这样的书可以包成一包。一包有多少页? 2包呢?3包呢?5包、8包、9包、10包呢? 学生跟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 (课件动态演示十包书排在一起的情景。) (3)利用计数器感知

下面我们请出计数器帮忙,再次感受十万是怎样形成的?从一万起,一万一万的数到十万。

学生操作计数器。可以小组交流着操作。 你有什么发现?

师生共同小结:十个一万是十万。 2.感知一亿

谈话:同学们刚才在计数器的帮助下,数到了十万。你还能往下数吗? 两人一组合作试着数。(可以借助计数器)

交流: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已经数到了一亿,一亿到底有多大呢? 我们知道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大约有10万册图书。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0个这样的图书馆大约有多少书?为什么? 生:一百万,因为10个十万是一百万。 谈话:100个这样的图书馆呢? 1000个这样的图书馆呢?

谈话:也就是说,要想拥有1亿册书,需要1000个这样的图书馆,你有什么感受? 生:一亿太大了!

谈话:图书馆里的图书宝宝还给我们带来了有趣的资料,一起看看吧! (课件演示

①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 1000个正常成年人的头发大约有一亿根。

②照每天花10000元计算,要花完1亿元需要大约27年的时间) 学生惊叹。

③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可绕地球三周半。) 谈话:让我们再来亲自感受一下一亿有多大! 同学们都会数数,咱们从1一起数到10,好吗?

如果不吃不喝不睡,一直这样数下去,你们大约需要三年的时间能够数到一亿。

三、合作探究,自主交流

1.学习计数单位,填写数位顺序表。

刚才我们同学们数到了十万、百万、千万、亿,这些都叫计数单位。 我们以前也学过一些计数单位,你能说说吗? 亿后面为什么要加“„„”,你是怎么理解?

你能和你的同伴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说说计数单位吗?(小组交流) 每个计数单位要占据一定的位置叫做数位。你能根据计数单位填好数位顺序表吗?(小组共同交流填写数位顺序表) 2.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同学们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你能发现什么?

(课件出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这里面有个词很重要?你知道是什么吗? 什么叫相邻呢?能举出例子吗?

(课件出示:你知道吗?十进制计数法式世界各国通用的一种计数方法。除了十进制外,还有二进制、五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和六十进制等计数法。如:计算机广泛应用的是二进制计数法,它只需用1和0两个数字就能表示所有的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2)

3.小组合作,研究数级的划分。 同学们,让我们来看一组大数。 (课件出示一组没有分级的大数)

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谈话:对,大数字这样放着感觉比较乱,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属于个级,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属于万级,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学会了吗?

个级都包括哪些数位?万级呢?亿级呢?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谈话:同学们真不错!这么快就掌握了这么多的知识!下面让我们继续参观吧!

1.看谁先拿到借阅卡。

谈话:能够正确回答问题的同学就可以先拿到借阅卡,大家有信心吗?

(1)一个数是由2个亿和3个千组成的,这个数是多少? 学生尝试在答题纸上写。引导学生思考2个亿说明亿位上是2,3个千说明千位上是3。

(2)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什么? 学生快速回答。 2.参观图书馆文学角。

一个书架能放1000册书,,10个这样的书架能放多少册书?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的藏书量大约是10万册。美国国会的图书

馆大约有1亿册,相当于多少个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的藏书量?

五、收获小结

谈话:同学们学得真快!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看到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老师这里还有一组关于其它图书馆的数据,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中山大学图书馆累计藏书约4086000册。 山东省图书馆累计藏书约5094600册。 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21600900册。 美国国会图书馆累计藏书约119000000册。 )

请你课下和你的小伙伴试着读一读,你也可以查阅各种资料和小伙伴研究这些数字的读法,好吗?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大数字等着我们去揭秘,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节课!

六、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万以上数的读法(2)

主备人:

2010-2011学年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1-2-20 上课时间:2011.2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体会十进制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二、重点难点: 对计数单位意义的理解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个游戏。 游戏一:数一数。

从九千八百起,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万零五百。 从九十七万起,一万一万地数,数到一百一十一万。 从三千万起,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到一亿。 从十五万九千起,一万一万地数,数到二十三万九千。 从四百六十亿起,十亿十亿地数,数到五百二十亿。 游戏二:想一想。

(课件出示:一个2万人的体育场。) 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十万名观众的场景。 你有什么感受吗? 游戏三:说一说

你能用万以上的数来描述自己了解的事物吗?

真不错!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的知识。感受到,大数原来是这么奇妙!你们想不想继续研究呢?

二、新授 1.尝试读数。

谈话:昨天,图书宝宝给我们留下了一组资料。 (课件出示:中山大学图书馆累计藏书约4086000册。 山东省图书馆累计藏书约5094600册。 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21600900册。 美国国会图书馆累计藏书约119000000册。)

谁能给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请仔细听,老师还有任务。 (学生试读,不对时教师进行纠正)

谁能来说一说这些同学是怎样读这些大数字的?

充分的让学生说读法,必要时可以展开小组讨论。学生围绕分级、按级读数等方面进行说明。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谈话:同学们说得真不错!在读数之前分好了级,我们就可以更清楚地进行读数。读含有几个数级的数,应对照数位顺序表,从高位读起。读亿级或万级时,先按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或“万”字。

老师还发现这些大数字里都有一些特殊的数字,你能找到吗? 谈话:对,谁能选择其中一个数字告诉大家0是怎样读的?你也可以先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学生观察0的位置,说说0的读法。进行充分的交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谈话: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

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2.读数练习

谈话:今天,图书宝宝又给我们大家带来了一组数据。

课件出示:花坛总面积约11000平方米,共摆放约400000盆花。 永乐大钟铸了230184个汉字,是世界上字数最多的大钟。 北京高科技蔬菜园的一株番茄结了15000多个果实。 2002年我国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大约有421000000个。

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你能接着提醒大家在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吗?

三、练习巩固

谈话:同学们学得真快。让我们一起闯关吧!~ 第一关:选择正确的读法。 100035 十万零三十五 十万三十五 40044000 四千万四万四千 四千零四万四千 第二关:读一读 10200 5006500 13500 10020 5065000 135003500 每组中两组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第三关:读一读 读一读图中的数。

读取计数器和仪表盘上的数据。 第四关:摆一摆,说一说

课件出示:500600 这个数字是由什么组成的?

学生可能会说5和6,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说说5和6分别在什么数位上,代表多少,并引导学生说说数的组成。 请你用动手摆摆你的小卡片,考考你的小伙伴。 第五关:估一估

谈话:老师这儿有一袋瓜子,请你估一估大约有多少粒?(可将瓜子置于托盘中,帮助学生寻找估计的方法)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一万粒瓜子大约有这样的几袋? 十万粒、一百万粒呢?

多让学生交流估计的策略,让学生体会到估计的重要性。

四、拓展延伸,全课小结

谈话:这节课同学们自己研究出了大数地读法,而且还进行了一系列的闯关练习!真了不起!图书宝宝最后要送给我们一组世界之最,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世界上数字最多的大钟——永乐大钟铸了230184个汉字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2002年底已接近1300000000人 世界上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三峡工程泄洪闸每秒102500立方米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天安门广场总面积约440000平方米 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埃及胡夫金字塔大约由230万块石块砌成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深度约11030米 世界上最大的洋——太平洋总面积约178680000平方千米 „„

谈话:看了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谈话:对,世界非常奇妙,只要我们努力学习,一定会揭开更多的奥秘!

六、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万以上数的写法(1)

主备人:刘钊凤

2010-2011学年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1-2-20 上课时间:2011.2

一、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上数的数位顺序,能正确地写出整万整亿的数和含有万级、个级的数。 (二)引导学生总结出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

(三)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养成用读数来检查写数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 重点:按数级写数。 难点:中间或末尾带0的数的写法。

四、课前准备: 前置性作业:搜集我国人口知识的大数信息

五、教学过程:

一、 交流信息,激趣导入

1.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我国人口知识的大数信息,谁先来汇报? (边汇报边找几个万以内的数让学生写出来。)你是怎样获得这些信息的?

谈话:同学们收集信息的方法有很多,让我们一起看看同学们在阅览室查阅资料的情况吧。(出示窗2情境和信息)请同学们读出图中的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揭示课题:万以上数的写法

二、探索新知

1.复习旧知,促进知识的迁移:

同学们在二年级时学习过“万以内书的写法”(指着刚才练习过的题)谁能说说在写数时有什么方法或者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同学们对万以内的数写的很棒,那么敢不敢试着解决你观察信息窗所提出的问题呢?

(1)结合数位顺序表,学生尝试写数。 (2)小组内进行交流,再进行汇报。

请同学们把自己写出的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提出要求: ① 结合数位顺序表把这些数读一读。

② 如果发现问题,讨论如何解决。

③ 你在写这些数时,是怎样写的?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吗? 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你写的数?(展台展示)学生边展示边读一读。 谈话:这个小组的同学都写对了吗? (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谈话:怎样写万以上的数?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想与同学交流? (对学生的不同想法给予肯定,引导学生选择简单、实用的方法) 使学生明确:①一个数含有万级和亿级,应从最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②写数时遇到哪一位一个单位也没有,应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板贴)

谈话:要写好一个大数关键是什么?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学生交流:首先要明确这个数中含有几级,一级一级的写,每一级中哪个数位一个单位也没有,要用0来占位,写完后要读一读进行检查。 谈话:如果哪一位没有用0占位,会发生什么情况?

三、练习巩固

1.谈话: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我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大数的写法,想

不想写几个数检验一下自己的实力?

出示自主练习1题(课件分组出示)(1)九百七

十、九百七十万、九百七十亿 让学生先读一读三个数,比较三个数的联系和区别,再写出来。

(2)三百六十万二千、十万零五

十、九十五亿零四万

提示学生:如果有困难,可以结合数位顺序表来写。集体订正时,分别说一说每个数是怎样写的出来的?重点说一说后两个数怎样用0占位的。

(3)四千零

五、九千零一十万零四百、三百零三亿零三百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板演几道错例,学生做出诊断和分析。

2.谈话:平时老师喜欢看书收集一些信息,请同学们看老师收集到的一些信息:

出示自主练习2题:读一读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 不用数位数序表,你能写出这些数吗?学生在课堂本上完成。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能够写的又快又对?使学生认识到熟记数位顺序,注意检查的重要性。

3.谈话:在写数时,了解数的组成非常重要,下面我们来做一道有关数的组成的练习。

出示自主练习3题:先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再根据数的组成完成填空。

四、总结回顾

同学们对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谈谈你的收获吧。

六、教后反思:

第四课时:万以上数的写法(2)

主备人:

刘钊凤

2010-2011学年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1-2-20 上课时间:2011.2

一、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上数的数位顺序,能正确地写出整万整亿的数和含有万级、个级的数。 (二)引导学生总结出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

(三)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养成用读数来检查写数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 重点:按数级写数。 难点:中间或末尾带0的数的写法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回顾旧知

1.同学们都知道我国将在2008年举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现在正在加紧奥运场馆的建设,下面老师将读出一组与此相关的信息,请同学们把听到的数纪录下来,遇到有数的地方老师会读两遍,请同学们认真听。

北京奥林匹克奥运会的主会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用地面积是204000平方米,能容纳观众100000人,其中临时座位20000座。 国家游泳中心是全球华人、华侨捐资建成的,总投资大概1000000000元人民币,约合120000000美元。游泳中心规划用地629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000—80000平方米。其中地下面积不少于15000平方米。

学生写完后,教师课件出示以上信息,学生对照检查,并读一读。 2.同学们刚才读数与写数都很棒,你想对同学们说点什么吗? 学生可能会从读数、写数的方法以及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说一说,教师对学生及时进行评价。

二、基本练习

1.写出横线上的数:(自主练习4题)

(1)200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六千二百零八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五。

(2)我国陆地面积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2002年底统计全国跟的面积为一亿二千五百九十三万公顷

(3)2002年我国小学在校生一亿二千一百五十六万七千一百人 (4)2003年1至8月份我国生产水泥五亿零九百九十七万零九百吨,生产钢一亿四千零四十万九千二百吨。

学生独立写出横线上的数,指一名学生板演。全班交流,集体订正时,把信息中的汉字换成数让学生读一读。 2.火眼金睛辨对错:

(1)一个数由4个十万,5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4011111( ) (2)最大的六位数比最大的七位数少9000000。( ) (3)一千零三十二万零五十写出后有2个0。 ( ) (4)40044000读作:四千万四万四千。( ) 3.选择:

(1)四亿六千万三千二百 写作:( )

460003200 4600000003200 (2)九千零三亿三千万写作:( ) 900330000000 900330030000

三、开放练习

学生取出写有0-9数字的卡片,用卡片组成一个多位数,一个学生读数,另一个学生写数。提出要求: (1) 同位互相练习。

(2) 写完数后要及时反馈写得对不对。

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学生练习。反馈时了解哪些学生在读、写数时还有困难。

四、拓展练习

自主练习第8题:这些卡片上有哪些数字?7个数字能组成几位数?你能写出符合下面要求的数吗? 学生独立完成。

谈话:同学们写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你写的数与别人一样吗?

集体交流:(1)所有“0”都不读。

板书:1958000、1905800、1009580 学生观察:“0”在什么位置时不读出来。你能总结一下规律吗?运用规律再试着写几个。 (2)只读出两个“零”: 教学方法同(1)题。 (3)最大的七位数。

要组成最大的七位数,数字排列有什么规律? (4)最小的七位数。

谈话:刚才组成最大的七位数,同学们发现数字要从大到小排列。那么要组成最小的七位数,数字应怎样排列?最高位最小是几? 教师小结:同学们在写数时,应遵循数的组成规律,要细心写、认真查,才能不出错误。

五、布置作业

自主练习第

5、

6、7题。

六、教后反思:

第五课时: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1)

主备人:刘道茂

2010-2011学年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1-2-20 上课时间:2011.2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万以上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3.探索把整万、整亿数改写成以“万”或“亿”做单位的数,并能正确运用。

4.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改写整万、整亿的数

四、课前准备: 前置性作业:

1、你能比较出下面各数的大小吗?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999

1010

2、试着选两个万以上的数字比较大小

五、教学过程: 交流前置性作业:

1、你能比较出下面各数的大小吗?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999 1010

2、试着选两个万以上的数字比较大小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出示地球仪)

谈话:同学们,看!认识它吗?别看这小小的地球仪,它呀能将我们

地球上的每个国家都表示在相应的位置上,同学也肯定了解一些相关的地理知识,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世界地图好吗? (出示世界地图)

谈话:你们看,地图上有大约200个大大小小的国家。你知道有哪些比较大的国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关于这些国家有关陆地面积和人口总数的情况。

谈话:你从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通过这些数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 中国、俄罗斯、美国的陆地面积共有多少平方千米? 2. 中国、俄罗斯、美国一共有多少人?

3. 这三个国家哪个国家的陆地面积最大?哪个国家的陆地面积最小?

4. 他们的人口总数哪个国家的人口最多?哪个国家的人口最少? „„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1)比较大小,探索方法

谈话:要想知道哪个国家的陆地面积最大,最小,怎么办?你想怎样比较?请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比较方法。(教师走到每个小组当中倾听学生的比较过程,对有困难的小组进行启发和引导) (2)班内交流,体会方法

谈话:谁愿意把你们组想到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可能提出的方法有:①比较几个数的大小时,可以先看一看他们分别是几位数,位数不一样,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小的那个数就小。②9600000与9373000位数相同,再比较他们的最高位上的数,哪个大,哪个数就大。) (3)优化方法

谈话: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使用起来最快捷? (4)总结反思

谈话:我们在进行比较时就可以用同学们研究的既快捷又方便的方法。就是先看一看这些数分别是几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小;在比一比,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第一位相同就看一下位,以此类推。 2.改写整万、整亿数为“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1)观察数据,交流方法

谈话:仔细观察三个国家的总人口数,这三个数有什么特点?在写的过程中,你有何体会?那么有没有写起来简便、读起来快捷,并且不改变原数大小的写法呢?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可能会交流:用汉字代替阿拉伯数字)

谈话:这样以“万”或“亿”为单位表示我国的陆地面积与人口总数,小组交流说一说怎样改写呢?

(学生会交流:整万数末尾至少有4个0,那就去掉4个0再添上一个“万”字。整亿数的末尾至少有8个0,就去掉末尾数起的8个0,

加上一个“亿”字。) (2)全班交流

谈话: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你们同位两人研究出来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9600000平方千米=960万平方千米 1300000000人=13亿人) (3)对比观察,提炼方法

谈话:比较两组数,你发现有什么优缺点?

(学生会说:左边的数写起来比较麻烦,0写得多,数0的个数时容易数错。右边的数0少,写起来简单,不易数错0的个数。) 谈话:在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时,应该怎样改写?

三、自主练习,巩固应用

1.谈话:刚才同学们还提出其他的问题,你能试着去解决“哪个国家的人口最多?哪个国家的人口最少?”这一问题吗?

学生通过运用比较大数的方法,采取独立解决的形式进行巩固练习。 2.自主练习第1题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 93250 ○ 100250 79020 ○ 79202 130000 ○ 310000 210001 ○ 209999 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指导。 3.自主练习第2题 (出示多媒体课件)

请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并解释说明什么是流域面积。 (1)哪条河最长?

(2)哪条河的流域面积最大?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4.自主练习第3题

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学生独立解决,指生回答。

四、课堂总结,感悟收获

谈话: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愿意把今天学得的知识与他人共同分享吗?

师生、学生之间互相汇报和评价

六、教后反思

第六课时: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2)

主备人:刘钊凤

2010-2011学年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1-2-20 上课时间:2011.2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万以上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3.探索把整万、整亿数改写成以“万”或“亿”做单位的数,并能正

确运用。

4.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改写整万、整亿的数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趣,谈话激趣

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今天咱们就来比一比谁能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准备好了吗?

二、走进地理,趣味练习

谈话:今天,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些地理知识,解决地理知识中的数学问题。

1.自主练习第7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世界地图及七大洲的面积) 请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1)把上面个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2)将七大洲的面积从大到小排列起来。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2.多媒体课件出示:八大行星离太阳的大约距离 请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1) 把上面个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

(2)将八大行星离太阳的大约距离的从大到小排列起来。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3.多媒体课件出示:世界十大沙漠的面积 谈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共同解决。

三、走进奥运,综合练习

谈话:同学们,现在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越来越近了,作为合作城市的青岛市民,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奥运,来了解奥运的有关信息。 (课件出示有关信息:北京将为奥运建设投资180000000000元,青岛启动奥运项目建设,耗资336000000亿元的奥运村工程、总投资约200000000元的水上运动中心计划,青岛奥运场馆建设投资总数是3280000000亿。)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共同解决。

六、教后反思:

第七课时:近似数(1)

主备人:

2010-2011学年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1-2-20 上课时间:2011.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认识求近似数的实用性。

2、让学生在积累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掌握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3、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有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近似数的判断方法

四、课前准备: 阅读课本15页数据,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

五、教学过程: 交流前置性作业:阅读课本15页数据,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初步感受“近似数”特点。

大家知道老师特别喜欢上网,想知道老师昨天都看了哪些新闻吗? 新闻内容:

(1)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102平方公里,所辖胶州、即墨、平度、胶南、莱西5市9552平方公里。 (2)2004年底,全市共有73112人,其中,市区2584人。 (3)2005年国家投入了约5000万元用于局属学校校舍建设和维修不断改善局属学校的办学条件; ①教师读新闻,学生听。

②你们知道了哪些新闻呢?逐题问学生,知道的举手表示。 ③为什么大家对2005年国家投入了约5000万元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记得很清楚,而其他知道的人很少呢?

学生交流,得出:整百、整千、整万的数容易比较容易记住。(板书:整百、整千、整万的数 比较容易记住 ) 2.感受近似数与准确数的区别。 交流搜集的数据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数,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回去搜集一些比较大的数据,搜集到了吗?那就让我们来交流一下?(指名说交流的数据,教师把有些数据板书在黑板上,对有些问题做些恰当的追问)

谈话:你们是通过什么途径收集到这些数据的? 生:报纸、书刊、网络„„

二、探究新知 1.认识近似数

谈话: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数据,观察这些世界之最,说一说这些数据表示什么?(出示情境图) 学生交流

谈话:“天安门广场总面积约为440000平方米。”这是怎么回事? 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数不是准确数。 2.总结近似数的含义

谈话:再观察这几组数,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仔细读一读,体会体会。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这些数前面都有约字,都不是准确数。 小结:像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近似数”(板书:近似数) 3.巩固近似数的认识

谈话:在你搜集的数据中有近似数吗?谁愿意说来听听。 小组交流汇报。

谈话: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用近似数表示的事例,谁能举一举? 4.了解近似数的用处

谈话:生活中的近似数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比准确数要多得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近似数呢?

小结:在生活中有些数据不需要精确地表示出来,用近似数表示更加方便。

5.探索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近似数,那么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置疑:11030大约是多少万?

引导学生体会11030比一万多一些,比2万少得多,所以11030接近一万。

(2)谈话:那178680000呢?

(板书:11030≈10000=1万 178680000≈200000000=2亿) 谈话:观察一下,同学们用的方法有什么规律吗?

小组讨论。得出“小于5,把他和右面的数舍去;大于5,向它的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舍去,全改写成0”的方法。 (3)巩固:再试一试,把34108和9582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好吗? 学生动手写。

教师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谈话:刚才同学们是怎样确定是“舍”还是“入”的呢? 学生交流汇报。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1.以“万”“亿”为单位

谈话:前面我们还学习了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为了读数写数的方便,一个大数目的近似数也可以用“万”或“亿”作单位把它表示出来。

出示283000≈( )万 1970000000≈( )亿(生试做) 2.自主练习

1、2

3.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能按要求比较迅速的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了,老师这儿搜集了今年的一个数据,你知道这个近似数它的准确数可能是多少?还可能是多少?那么它最大不超过多少?最小不小于多少呢? 出示:

从今年开始青岛市已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段学生杂费,以减轻农村家庭由子女就学带来的经济负担,全市已约有600000农村学生从中受益。

六、教后反思

第八课时:近似数(2)

主备人:刘道茂

2010-2011学年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1-2-20 上课时间:2011.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认识求近似数的实用性。

2、让学生在积累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掌握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3、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有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近似数的判断方法.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复习巩固 1.课本第17页自主练习1。

(1)齐读题目要求,培养学生审题的认真态度。 (2)提出问题。

谈话:“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精确到万位,求它的近似数;也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说: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保留到万位,求它的近似数) (3)学生独立完成。

(4)小组或全班交流总结方法和结果。(根据学生做题情况和交流情况,引导学生总结出: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写近似数时都要用约等于号连接,末尾还要写上“万”字。) 2.课本第17页自主练习2。 (1)指名读出这三个数。

(2)引导学生说出“四舍五入到亿位”的意义。( ① 也就是要保

留到亿位;②也就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3)学生独立做。

(4)班内交流(①先同位交流是怎么做的;②指名汇报答案并说出是怎么做的;③引导学生说出尾数的最高位,也就是千万位上是几,是比“5”小,用“四舍”法,还是比“4”大,用“五入”法;④注意单位“亿吨”。)

(5)德育渗透。(通过简要介绍“中国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来教育学生要珍惜资源,要有节约精神。) 3.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课本第18页自主练习6。 (2)班内交流。

谈话:刚才我们做了自主练习1和2, 谁来再说一说“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是什么意思?把一个大数目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时,各应看哪一位?写近似数时还要注意些什么?那谁再给大家说一说?(根据学生做题情况和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说出“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精确(保留)到万位或亿位,求它的近似数;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不管是用“万”还是用“亿”作单位,写近似数时都要用约等于号连接,末尾还要写上“万”字或“亿”字。)

二、走进生活,体会意义

1. 课本第18页自主练习7。 (1)学生独立做。 (2)指名汇报答案。

(3)班内交流。(根据学生做的情况,在前面自主练习的基础上,提醒学生说出是怎样求出每个面积数的近似数。) 2.课本第17页自主练习3。 (1) 学生独立做。

(2)指名汇报答案。( ①.提醒学生加强对每一个“世界之最”的记忆;

②.在学生汇报答案时,提醒学生读时声音要响亮。)

(3)班内交流。(让学生说出是怎样求出每一小题的近似数。)

三、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课本第18页自主练习5。

1.小组合作,动手排一排,看排成的100粒大米长约是多少,然后估计1万粒、10万粒、„„1亿粒大米排起来的长度。 2.班内交流。

四、开放练习,拓展思维 1.课本第18页自主练习8。

先出示第一组的两道题,同位讨论怎样填,然后全班交流。同学们可能填不全,最后由老师小结:第一道题,20万多的近似数是21万,说明这个近似数是用“五入“法求得的,那么千位上的数字是5或是比5大的,方框里可填

9、

8、

7、

6、5,填9是最接近21万;第二

道题,近似数是10万,千位上的数字是5,那万位上的数字应该是9。第二组则由学生独立来填,做完后,再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填的。 2. 课本第17页自主练习4。

该题可作为家庭作业,调查生活中的大数,并根据实际情况求出近似数,在下一节课全班汇报、交流。

六、教后反思:

第九课时:编码知多少

主备人:刘道茂

2010-2011学年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1-2-20 上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解读编码,使学生受到启发,找出规律,探索出奥妙。

2、结合生活素材,提升学生对编码的兴趣与实践。发展儿童想象力,在活动中学生增长见识。

3、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字编码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二、重点难点: 找出编码规律

四、课前准备: 前置性作业:找几个身份证号码,找到其中的规律;

五、教学过程: 前置性作业:找几个身份证号码,找到其中的规律; 活动一:呈现情景窗

从信息窗中你发现那些信息和问题?

说到编号码,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编码,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分组调查了身份证号、邮政编码、电话号码、车号、门牌号、学籍号等,各小组都准备好了吗?先请各小组代表上来说说你们都收集了那些号码?出示身份证。

板书几组号码372328197202110030 师:请仔细观察并将这些号码做个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停顿一下)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发现了什么? 活动二

师:是这样吗?你们想不想验证自己的猜测? 怎么来验证呢?

小组合作交流信息,进行验证,如果还解决不了,可以向别的小组请教。

师:刚才都猜测对了吗?你还有什么新的信息想补充吗?通过验证你们都弄明白了什么?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自己探索出了身份证号码的秘密。1 –6位数是行政区代码,分别表示省、市、县或区,7---14位(7到12位)表示出生日期,15---17位(13—15位)是顺序码, 17位是表示性别,单数是男的,双数是女的,18位是校验码。 活动三

1、李红一家三口的身份证号码如下: ①110108196810251042

130529196604151630

③110101199403112421 李红的身份证号码为: ① ② ③ 爸爸的身份证号码为: ① ② ③ 妈妈的身份证号码为: ① ② ③

2、你能试着编写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吗?

请写出你的身份证号码: 看看对不对! 活动四

你还了解那些编码的知识? 从这些信息中你都有那些收获? 活动五

你现在会编参赛号码了吗?

你想怎样编写?小组研究一下,把你的想法交流一下 活动六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六、教后反思

第二单元走进天文馆

————年、月、日 集体备课: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主备人:

2010-2011学年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1-3-3 上课时间:2010年3月

一、教学目标:

二、重点难点: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 时间:2010.2.18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刘道茂、刘钊凤 备课内容:

一、素材解读

1、素材的选取。年月日方面的知识既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是因为我们几乎天天在与时间打交道;说它陌生,是因为它非常抽象,尤其对儿童来讲,它看不见、摸不着,反映的是时间与空间之间的变化现象,而不是反映儿童非常熟悉的物的特征,如探究立体图形的特征,可以借助于各种常见的立体纸盒,通过拆拼与组合进行活动。教材尊重这一客观事实,以“走进天文馆”为线索,通过买票与观看科幻片两个活动进行学习,实现了学习内容与生活事实的有机结合。

2、本单元的情景串。本单元有2个信息窗。依次是: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会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能进行简单时间计算。

2、借助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关系,初步了解平年、闰年的知识。

3、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同时,受到科普教育。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

二、单元知识分析

1、知识基础。

一年级下册:下雨了——学看钟表(会认读整

十、半时,知道“快几时了”“几时刚过”)

二年级下册:新千年第一缕阳光——时、分、秒的认识(会认读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1分=60秒,会用两种方式表示钟面上是几时几分)

2、教材的地位。有三点: 是钟表认识的继续;

是年月日知识学习的开始阶段与结束阶段;

是今后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不仅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基础,也是解决数学中问题的基础。

3、知识构成。共设有2个信息窗,每个信息窗的学习内容如下: 信息窗1:二十四时计时法; 信息窗2:年月日知识的学习。

四、信息窗解读

1、信息窗1的解读 本单元设计了2个信息窗

(1)本情境图呈现的是三位同学来到壮观漂亮的天文馆前的情景,呈现的信息是售票处天文馆的开馆时间,还有一张今日放映科教片的海报。

(2)例题的设置与功能

第一个红点:15:00是几时?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互相转化。 教学时:

●要注意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多给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时间和机会。

●要充分运用教材中提供的信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24时计时法。

●加强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比较与转化的练习。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哪里用到24时计时法。(量要大、时间要充分) ●总结:为了计时方便,可以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小博士的话)

第二个红点: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有多长?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时: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再引导学生相互交流。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画线段图 拨钟表 数一数 算一算

不管学生用哪种方法,只要能推算出天文馆开放的时间,教师都要肯定,最后通过交流完善自己的推算方法(我赞成用列竖式的方法)。

2、信息窗2的解读

(1)本情境图呈现的是同学们进入天文馆内所见到的九大行星及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行图。标注了太阳系各行星公转一周的时间和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 (2)例题的设置与功能

第一个红点:一年有多长?认识 “年”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描述对一年有多长的理解。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365天,一年有52个星期,一年有两个学期,一年有四季„„通过一年有365天和366天的不同情况引出对“平年”和“闰年”知识的学习。

第二个红点:关于月的知识,你知道些什么?认识“月” 教学时

●以年历卡为学具,组织多种学习活动,发现规律,获得知识。以2000——2005年的年历卡为学具,依次组织活动。一是通过观察年历卡交流发现,突出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都同样多。二是观察到

1、

3、

5、

7、

8、

10、12月每月31天,

4、

6、

9、11月每月30天,2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三是接受大月、小月的知识,知道一年里有几个大月,是哪些月;有几个小月,是哪些月。(教材里没有大月、小月,应加上。)

●为帮助学生记住各个月的天数,教材采用歌谣、拳头(自主练习第2题)的方式帮助记忆。

●逐渐发现平年与闰年的规律。通过观察2000——2005年的年历卡,发现连续的四年里只有一个2月是29天,是闰年;其余3个2月是28天,是平年。在此基础上教学判断平年和闰年的一般方法——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小博士的话)。 绿点:你知道哪些有关日的知识?

教学时要结合24时计时法对钟表的认识,引导学生探讨“1日是怎么规定的”、“1日是多少时”等问题。

卡通电脑:比年大的时间单位还有世纪。你知道世纪是怎么回事吗? 教学时可结合跨入新世纪为话题,引导学生认识“世纪”。让学生讨论世纪是怎么规定的?一世纪是多少年?我们现在处在多少世纪等。2000年、2001年分别属于哪个世纪,以此明确100年为一个世纪及世纪的推算方法(公元1-100年为第一世纪)。

五、教学建议及应注意的问题

1、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24时计时法和年、月、日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有比较多的了解。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电视、广播、交通等部门,24时计时法的应用比较广泛。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解决现实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注意将数学学习与科普教育有机结合。

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而日月星辰天体运转天文现象中又含有大量的数学信息。因此将数学学习与科普教育有机结合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目标。要做到利用天文馆里的信息学习数学,借助经验理解知识,通过解决数学问题了解初步的天文知识,受到科普教育。

六、课时数:5课时

第一课时:24小时计时法(1)

主备人:刘钊凤

2010-2011学年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1-3-18 上课时间:2011年3月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2、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感受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3、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空间想象力,培养探索精神。

二、重点难点: 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四、课前准备: 观察电子表或手机上时间的显示方式,举一个例子并说明是什么时间?

五、教学过程: 交流前置性作业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你知道我国“神州”六号飞船成功遨游太空这件事吗?让我们再一起来回忆一下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课件播放神六发射成功的录像)

谈话: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感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天文馆,去领略那神奇的太空世界,好吗?

谈话:同学们来到天文馆前,他们都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58页信息图)

二、探索新知

1、认识24时计时法。

⑴谈话:认真观察这幅图,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⑵谈话: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咱们一块来研究好吗? 教师出示:15:00是几时?(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⑶谈话:想一想,时针指着5时,表示的会是什么时刻呢?时针指着

8呢?指着10呢?怎样表示才能让人看得清楚、明白?

⑷小结:人们为了计时方便,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

⑸谈话:你还知道哪些地方是用24时计时法的?

2、小练习。

⑴请你说出下面时刻的实际意义。 16时 21时 19时

⑵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课件出示第59页三幅图)

练习时,重点引导学生区分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区别。 ⑶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谈话:下面,我们来对口令,我说时刻,你来判断他用的是哪种计时并把他转化成另一种计时法吗?

题目:上午9时 凌晨3时 晚上9时 14时 7时 引导学生分组利用学具反复练习。

3、简单的时间计算。

⑴谈话:下面咱们一起来解决“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有多长”的问题。同学们先自己思考,然后把你们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看你们都能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学生交流方法)

⑵谈话:同学们,晚上你们一般几时睡觉?昨天晚上你们是几时睡觉的?今天早上又是几时起床的?你睡了多长时间?

⑶学生回忆、交流,重点说一说“睡了多长时间”的计算方法。

三、总结反思

谈话:小朋友,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说一说)

六、教后反思: 教师提出富有启示性的问题和组织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如出示15时后问学生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计时法;为什么用这样的计时法;什么是24时计时法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小组合作等方式,了解24时计时法,掌握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之间的互化方法,以及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第二课时:24小时计时法(2)

主备人:

2010-2011学年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1-3-18 上课时间:2011年3月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2、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感受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3、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空间想象力,培养探索精神。

二、重点难点: 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天文馆,学习了24时计时法。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要用到24时计时法,你能说说在哪里见到过使用了24时计时法?(生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好吗?

一、动手动脑 你说我拨

1、游戏“你说我拨”。

谈话: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你说我拨”。 请学生拿出学具盒中的模型钟表,同位合作,一个同学用“24时计时法”说出一个时刻,同位在模型钟表上表示出这个时刻。然后同位互换,如此3遍,开始。(教师巡视)

2、集体交流,请一组同学上台演示。

二、 走进生活 解决问题

谈话:同学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24时计时法,下面我们看看金喇叭广播电台的播音时间表(课件出示)(课本自主练习4) 金喇叭广播电台播音时间表 第一次5:30—7:30 第二次11:00—13:30

第三次17:30—20:30 第(1)问可以指名口答。

第(2)问让全班学生独立完成,对学生易错的地方要提醒注意。如:计算三次播音时间,时、分间的进率是60。然后集体交流。 第(3)问可先提问4:50改为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是多少?再让全班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下面是北京时间与东京时间对照表。(课本自主练习5) 教师应简单介绍由于地球的自转各国出现时差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来介绍给同学。然后,让学生独立观察时间表,找出变化规律,再进行独立解答,最后集体交流。 3.课件出示题目(课本自主练习6)

这道题有难度,因此可以先同位合作、讨论,分析题意,弄清水路长与时间和船速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推算时间。解答方法可能有多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找到简便合理的方法。

三、 拓展练习 提高能力 出示题目:自主练习第7题。 (1)小组合作,讨论 (2)全班同学集体交流

该题的难度较大,在小组合作前脚时刻引导学生分两段计算时间。如计算济南——北京的火车从22:45到次日6:37的全程运行时间时,因24:00既是前一天的结束,也是新一天的开始,可以24:00为界分两段计算时间,然后合起来求行使全程的时间。

六、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年月日(1)

主备人:

2010-2011学年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1-3-18 上课时间:2011年3月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同时,受到科普教育。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

二、重点难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课前准备: 观察年历表,写一写每个月有多少天?自学课本研究怎样记住每个月的天数。

五、教学过程: 交流前置性作业: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三球运动”的动画演示,和学生一起回忆儿歌《太阳地球月亮》,引入新课 “年 月 日”。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范文第3篇

1、○+○+○+△+△=14,△= ○+○,

○=,△=。

2、根据下列三个式子,找出各图形所表示的数。

○+□=91△+□=63△+○=46

○=()△=()□=()

3、一筐苹果等于两筐梨,两筐梨等于四筐樱桃,两筐苹果等于多少筐樱桃?

4、三年级有107个小朋友去春游,带矿泉水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77人,每人至少带一样。三年级既带矿泉水又带水果的有几人?

5、我们班有35人订了《数学一国》,有18人订了《作文天地》,其中有9人两种杂志都订了,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

6、一次数学测验。全班36人中,做对第一道聪明题的有21人,做对第二道聪明题的有18人,每人至少做对一道题。问两道都做对的有几人?

7、三

(一)班有学生55人,每人至少参加赛跑和跳绳比赛中的一种。已知参加赛跑的有36人,参加跳绳的人有38人。问这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几人?

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练习题

1.某校六年级有32名同学都是在5月份出生的,在这32名同学中至少有几人的生日是同一天?

2.幼儿园有367名2004年出生的小朋友,这些小朋友中至少有几个人在同一天过生日?

3.李老师给50名同学发课外书,他至少要拿多少本书,随意发给学生,才能保证至少有一名同学得到的书不少于2本?

4.一个盒子里装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各10个,这些球的形状、大小都相同。在看不见的情况下,一次至少摸出多少个球,才能保证其中必有5个球的颜色是相同的?

5.一次数学竞赛活动中,全市共有200所学校3850名学生参加了竞赛,按组织委员会规定,每个学校的参赛名额不得超过20名。请问:至少有多少个学校派够了20名学生参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范文第4篇

本节课在观察种子这一环节的时候,当对种子外部观察前,我先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种子的哪些方面?对于观察形状、颜色、大小学生都能谈到,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观察大树的方法,学生就能想到通过闻、摸等方法能获得关于种子更多的信息。通过外部观察,学生认识到种子的形态、颜色、大小各不相同。对于三下的学生,仅仅观察到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表面的光滑度还不够。于是,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十分重要,我认为时间要充足,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的观察向纵深方向发展,也能帮助学生建立种子相同特点的认识。学生通过解剖豌豆、花生、瓜子等种子,发现它们还有一层薄薄的皮,而且种子还能掰成两瓣,一瓣上还有小芽。通过观察、梳理,学生认识到种子有种皮,还有胚根和胚芽。值得提醒的是:在第一个班上课时,我忽略了一个问题,所带的黄豆、绿豆未经过浸泡,导致种子不易掰开,即使掰开了,里面什么也看不到。希望各位科学教师在备课时、准备材料时一定要做有心人,不要犯我同样的错误了。 本课的教学就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和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欲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根据已有认识进行预测的意识与能力。

《种植我们的植物》

植物的生长要经历播种-发芽-出苗-开花-结果-形成种子六个过程,本课重点的是掌握播种的方法,并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

今天让学生准备材料做播种的实验,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氛围非常活跃,早就蠢蠢欲动想自己亲自播种,可是我却压制学生对播种的好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奇心,先将播种的方法等一系列要注意事项束缚了孩子们的思维方式,让他们中规中矩的按照我设计的方式进行播种实验。播种完后为了更好的观察种子在土壤中成长过程,直接引导出下一个用透明杯观察种子发芽的实验,看见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顺利的做好实验,我天真的认为学生基本已经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可是,经过校长的点评,我犹如当头棒喝,顿时醒悟。是啊!这种方法不正是过去填鸭式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死方法吗?这不正与新课标相悖吗?惭愧之余把教案作一番修改,在三(6)班上同样的一节课,学生的反应和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做实验时学生的思维没有被圈牢,他们的想象能力得到了足够大的空间,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不正是科学课上寻求的效果吗?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只是传授方法,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疑惑的难题,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得出自己的结论,老师最后概括总结学生的结论,得出正确科学观点,这才是最终目的。

《我们先看到了根》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观察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并知道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熟悉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的植物的变化过程进行教学,从根的生长,根的作用两方面,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思考、研究。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在观察、记录、预测、整理分析数据、相互交流学习活动中,体会观察和研究方法,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起认识植物的“模型”,为学生认识和研究其他植物奠定基础。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讲求实证的意识。

《种子变成了幼苗》

在五班教学此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对种植的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了交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只有1/3的小组种植的植物张了两片子叶),通过交流反馈,我发现学生对观察的过程记录不够,每个班级只有少数同学进行了全程记录,这也是让我感到苦恼的地方。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高度和叶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植株(茎)的高度,观察叶有中心向四周生长的分布形态。对于植物的叶有制造“养料”的作用的认识,我采取了让学生猜测(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在学生对光合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在反过来让学生解释:“为什么我们在树林里会感到空气清新?”、“为什么植物要在有光照的环境下生存?”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释,学生对植物光合

《茎越长越高》

本课的教学设计应该说十分清晰,但在两个班教学中发现时间严重不足,分析原因,感觉花在“整理茎的变化”和“画统计图“两环节用时较多。

(一) 交流整理茎的变化环节中,发现大多数孩子平时未对植物的生长变化做跟踪记录,故对茎的颜色变化、硬度变化能有比较清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晰的了解,但对茎的高度的数据关注不够(这一情况也在我的意料之中),针对此情况,我拿出了自己的观察记录(在教学本单元时,为了掌握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我和孩子们同时种植,并一直坚持记录)一方面,是帮助学生学习记录的要点;另一方面,为后续画统计图提供依据。由于观察的周期只有三周半,我是按每半周作一次统计:第二周(茎的高度)0.5厘米,第二周半3.5厘米,第三周6.9厘米,第三周半7.7厘米。交流后,引出统计表,引导学生合作将数据表现到统计图中。教学时,我还增加了一个小环节:先让学生观察绘制好的统计图,观察凤仙花茎的变化规律,比较凤仙花在哪个阶段生长速度最快?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规律,这时,对教材中让学生预测未来几周凤仙花的高度进行了调整,改为让他们预测:一周后,凤仙花的茎会长到多少厘米?学生根据变化规律,猜测大约在8.5-9.4厘米之间。这里很好地渗透了有根据地进行猜测的科学意识。

(二)在认识“茎的作用“这一环节中,我先提出问题:“茎有什么作用?”——学生猜测——设计实验(主要是芹菜浸泡在红水中的实验。设计后,我让学生预测可能出现的现象)——观察记录(值得一提的是305班的陈昀越同学对观察十分细致,思维很严谨。他通过观察,发现芹菜横截面有许多小孔,而且外圈的小孔有红水浸入,可能这些小孔是运输水分的;还有些小孔未染成红色,可能是运输养料的。)这时我还将“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实验中的植株(整枝植株已完全变成红色)出示给学生,通过这些信息,学生认识到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由于时间的关系,教学最后对科学探究过程的梳理不够,而且原本想给点时间让孩子拓展阅读〈各种各样的茎〉,感知茎的支撑作用,也没能开展。

一点思考:要让学生的跟踪观察有效,跟踪记录真实,需要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同时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科学态度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开花了,结果了

本课有四部分:整理我们以前的观察记录本,交流的重点是有关花与果的生长变化,帮助学生建立开花与结果间的联系.提问他们凤仙花开花时,植株的高度有没有变化?它凋谢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它的果实是在植株的什么位置长出来的?接着采摘一朵盛开的 凤仙花,从外到内撕开花的各个部分,粘在记录单上.并观察凤仙花的形状和颜色,描述它们.然后数一数植株上结出了多少果实?最后要求学生课后坚持测量并记录凤仙花植株的高度.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本课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 观察蚕卵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肉眼观察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再让学生使用放大镜进行细致的观察。从学生的汇报看,他们的观察很到位。例如:他们能用借助直尺测量蚕卵的大小,用放大镜观察到蚕卵中心处略微向下凹,蚕卵有的是黄色,大多是灰紫色……这些说明学生已经能借助有效的工具进行细致的观察了,我感到十分高兴。

了解蚕健康生长需要的条件

在本环节中,我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1)蚕要从卵里钻出来了,我们怎样迎接小蚕的诞生?学生谈到了要为小蚕建立一个“家”,并在盒盖上钻些小孔、为它准备食物等。这里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在盒盖上钻孔?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蚕的孵化需要空气。再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蚕卵的孵化还需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问题(2)蚕宝宝诞生了,我们怎样才能让它健康成长? 这里让学生根据以往的饲养经验来交流,同时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学生明确了蚕的健康成长还需要考虑光照、食物、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

学习观察记录的要点和方法(这一环节不宜忽视) 提出两个问题:

你认为哪些是需要我们记录的?

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把蚕的各个时期记录下来? 旨在引导学生科学、细致地观察和记录。

《蚕的生长变化》

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都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层到深层的顺序,层层递进去研究,挖掘。但,今天我却打破了这种正常的认知顺序,巧妙地调整后,却调出了一份好心情。

蚕其貌不扬的外表,甚至说看见它那笨拙的的样子会有一种令人生厌的感觉,可它却有一种默默无闻,一心吐丝造福人类的可贵品质。人们的记忆中早已没有了那其丑无比的笨笨虫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被美化的,可爱的小生命。

今天,在进行蚕的身体结构认识的教学环节中,当我把一幅栩栩如生的蚕的图片出示在学生面前时,大部分学生都把脸转到一边,并不住地说:“真恶心。”个别几个学生虽没有做出那么强烈的反应。但也只是为了免遭老师的批评。我当时确实很气愤,可转念一想,如果换成我,不了解蚕吐丝的本领,看到这样一个面目可憎的小生命,也会有恶心的感觉。要想深刻地了解剖析一种事物,需要建立在对它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基础上。于是,我马上想到调整教学顺序。先从后面的内容入手,我向学生生动地讲解了蚕这么小的生命,却能吐出那么多的蚕丝,人们用这些蚕丝织成了许多精美的丝织品„学生的心理在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一点点变化,由厌恶到惊叹到喜爱,我抓住这个契机,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蚕吗?”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喜欢。”那么我们就带着喜欢之情再去观察这个小生命,研究一下它身体结构的特点。学生都愉快地投入其中,其乐融融。最初的厌恶之感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教师不是书本的简单复制者,而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书本的升华再造者,活人教活书本堂课整体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学生通过分组实验体验了科学的探究性,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还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学生实验时,交代要求不是非常清楚。这在学生实际操作时有些步骤不清,应该在实验前通过展示或者教师口头表述,跟学生一个明确的要求和规范。

其次,板书跟教学进度有些脱节。为板书而板书,没有起到“引”和“归纳”的作用。

第三,观察指导学生的时间还不够。因为多种原因,给学生小组思考的时间不是很充分,指导学生的力度还要加大。

第四,对于整个课堂的调控,还稍显弱化,应该力度大一些。 总体而言,通过这一次上课,自己收获颇丰,相信通过类似的活动,以及自己不懈的努力,自己一定会在以后的上课活动中干得更好,应该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蚕变了新模样》

通过对上一节课所学知识的复习使学生对蚕的前一段时间的生长过程,有更深刻的印象,自然的过到本节 所学的内容——蚕宝宝变了新模样。

在学习新知的时候,我主要围绕着两个活动进行,第一个活动围绕着“蚕宝宝变成了什么样”进行。在活动之前我首先让学生想象一下,蚕宝宝把自己裹在蚕茧里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学生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各抒己见,然后通过观察,发现蚕宝宝变成了蚕蛹,再组织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学生对蚕蛹进行细致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在学生观察蚕蛹的变化的过程,注意蚕宝宝和蚕蛹的比较,发现蚕蛹的身体特点。另一个问题是蚕变成蛹以后,还会不会变成其他形状做出猜测。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对蚕蛹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接下来进行第二个活动对“蚕茧的观察”。在这一活动中,我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积极性,第二步指导学生拉蚕丝活动。这一活动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我对拉丝方法做了适当的指导。在两个活动完成以后,再对所学知识做以适当拓展。学生通过做这个实验不仅亲眼看到了蚕丝的如何制成,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这种科学方法的魅力,让学生深深地感到,我们的养蚕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科学研究活动,它也是一次对“蚕文化”的深刻体验。

《蛹变成了什么》

在这节课上,我让学生自由的组成4人小组。人员定好之后,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在组内再选出“总指挥”、“解说员”、“音响师”、“记录员”等。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而每个角色又都有各自的任务。“总指挥”的作用就如同平时的小组长一样,去协调组内成员的活动;“解说员”是代表整个小组成员,向全班进行汇报的;“音响师”组织好全组的人员发表意见,并管好小组的纪律,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记录员”要做好实验的记录工作。课上,各小组的成员配合默契,回答问题时妙语连姝。

为什么这样的合作方式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呢?我想最重要的是把合作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他们可以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自由的发挥。《标准》中指出:我们要尊重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所表现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出来的个别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

科学课没有绝对的“模式”可套用,我们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教材的不同,去精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科学探究落到实处,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蚕的生命周期

本课通过录象让学生更加形象的体验蚕的一生,并且亲身感觉到蚕的生命周期需要经历的几个阶段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且训练学生养成的记笔记的习惯。但本课捎有欠缺的是未将学生的新发现深挖,并且没有注意积极的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真实感受到:

一、千万不能小看学生。整个养蚕活动,学生是主人,我是一名组织者、服务者。他们的问题,他们的知识面之宽出乎我的意料。许多同学是从网上下载的资料,有的同学发现可以用牛奶来喂养蚕,这样蚕生长的速度变快,茧子的产量增加。这不是科学探究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二、让学生在“做”中获得体验。“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这也是对“做中学”的一种理解。学生在养蚕活动中,发了很多问题。其中有一位同学养的蚕死了一条,他一碰到我就问。当时我并没有告诉他,而是先让他自己找找原因。最后,他确定问题出在桑叶上。经过调查,原来给蚕吃的桑叶是冰冻过的。为了证明这一切,我建议他重新做个实验。作为科学教师,我们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后来他做了实验,证明蚕的死因确实在桑叶上。

三、教师应重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我个人认为,这一单元不注重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而应重在: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从自己的生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范文第5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一位老人都需要一份关怀。

星期四,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向金色港湾敬老院。刚到敬老院,我们就感受到了老人们的热情相迎。我们快开始表演节目时,有好几个爷爷奶奶们都过来了,这时我们的同学立刻上去搀扶爷爷奶奶。开始表演节目了,有唱的、有跳的、还有朗诵的、还有表演绕口令的,一个比一个精彩!表演的时间虽短,却包含着我们同学对爷爷奶奶们的深深祝福与敬意。表演过后,我们还准备了贺卡,还有许多小礼品送给爷爷奶奶们,小礼品有饼干、水果、糖、小房子、零食、发卡,等等。琳琅满目,各种各样。爷爷奶奶们的脸上无一例外都洋溢着知足的快乐的微笑,我们送完礼物和贺卡时,同学们就开始对爷爷奶奶们做事情了。有的同学扫地、拖地、擦桌子,有的同学帮爷爷奶奶们捶背、捶腿,还有的同学自己带着梳子帮奶奶梳头。爷爷奶奶们还怕我们累着,不过他们很开心,看着爷爷奶奶们露出快乐的、甜甜的微笑,我们的心里也就知足了。

我们希望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伸出双手,奉献爱心,让老人们不再感到孤独,让他们能够真真正正的共享晚年,构建我们的和谐的家庭。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需要的并不只有书本上的知识,我们还需要多做这一类的实践活动,多做学校以外的事情,还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我帮老爸做炒面 今天是星期天,我一边看宁波晚报小记者一边问:“老爸今天中午吃啥?”老爸听着音乐说:“做你最爱吃的——炒面。”我听了一蹦三尺高,不亦乐乎。

到了11:30时候,我说:“老爸做午饭!”老爸说:“知到了,丛扬,你帮老爸把蒜苗上面的根拔了顺便用菜刀把它们切成长大约3厘米的条就行了。”

我安照老爸的吩咐先用剪刀把根剪了,然后把蒜苗放进一个盆子里,发现蒜苗太长了,我绞尽脑汁地想着。“哈哈!就用这个办法了。”我把蒜苗轻轻的用手折了个月亮形,把它们放到盆子里,然后把它们泡在水里,轻轻的用手搓了搓,捞了起来放在木板上,小心翼翼地切着„„这时,餐厅里传来了叫声,老爸像离弦的箭似的跑了过来还以为我出事了,原来是我把蒜苗切好了。老爸这才知道我的任务做完了,说:“丛扬,真棒!”我兴奋地不知怎么形容。

开始炒面了,老爸把我切好的蒜苗放入锅中,这时,锅里发出了“噼里啪啦”响声。接着老爸把已煮好的面条和昨晚剰下的肉饼子炒在了一起,不一会儿,爸爸把一碗香气扑鼻的面条端了出来放在了桌上,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哇,味道好极了!”

新学期,新打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新的学期就要来临了。我们将拥有新的希望,新的期盼,新的收获,新的学期,新起点,走向更灿烂的明天。

首先,我的理解能力不够好,对老师讲的东西不是不会,就是不太认真,我有些要死记硬背才能背会。

第二,上课要做好笔记,不能漏下任何有价值的笔记,不懂的地方,下课要问老师和同学。

第三我要乐于助人,只要你乐于助人,别人才会来帮助你,就像雷峰叔叔一样。

第四,要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多参加一些对自己有益的活动,增长自己的知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范文第6篇

试卷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检测学生对于“面积”这一单元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次检测总的来看,学生掌握较好的是对于“面积的计算”与其相关的解决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单位换算”及某些变式题,同时还发现少数学生没有分清“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

得失分原因:

本次检测中“测量并计算图形的面积”和“与面积有关的解决问题”学生失分较少,这说明学生对于本单元的基本知识点掌握较好,尤其是个别的学困生失分也不多。

从卷面发现,学生对于单位换算失分较多,说明这部分的教学存在问题。

5 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60000平方米=()公顷

方法措施:

对于“周长”与“面积”的比较失分较多,说明学生只是初步知道其外在的区别—个表示的是物体一周的长度,一个表示物体表面的面积;没有理解其实质的异同。

如解决问题第一题。再如一辆洒水车平均每分钟行60米,洒水的宽度是10米,洒水车行5分钟,被洒水的地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找不出洒水地面的长是几?所以学生有困难。又如第2题铺地板,一共需要多少这样的地砖?这题失分较严重,这题的失分充分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其题意。

上一篇:一路有你范文下一篇:踏青说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