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研究论文范文

2024-07-26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一、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基础原则

(一)13E原则

主要就是通过效率性、有效性、经济性共同构成。其中效率性主要就是探究整个过程是否具有高效的特征;而经济性则主要就是保障最终的结果是否节约;有效性就是对评价指标是否能实现既定目标进行评定分析。

现阶段,教育财政投入主要就是基于规模为主要基础,将其作为最根本的目标取向,并不是将效益作为评价单位。政府部门对财政经费的政治速度与最终的增加量较为关注,而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就是资金是否合理应用,是否可以获得更多的教学研究经费,在整体上来说二者的目的是不同的。

如果资金利用部门缺乏绩效管理意识,造成了一些教育支出项目影响最终的效果与目标,如果过分地重视经济节省,对于效率过于重视,就会造成资金出现过度耗费等问题,如果单纯地重视表面的效果,缺乏对财政资源的实际状况进行系统分析,这样就会影响综合效果。

对此,教育资金在实践中的应用状况必须要系统分析,避免对于片段进行分析,要对整体的状况进行系统分析,要在效率、有效以及经济三个角度全面、翔实的分析,进而实现整体评价最终的目标。

(二)导向性与完整性的系统融合

完整性就是评价指标要在不同的层面彰显教育经费支出的内涵与特征,可以反映各项教育活动对现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各种影响因素,要重视教育经费投入的绩效评价指标,了解其激励性与导向性的特征。导向性主要就是教育经费在绩效评价指标利用以及布设过程中是否可以对评价主体进行引导,通过对评价内容分析,保障评价标准的具有明确的方向。

激励性就是评价结果对于社会客体产生的影响,能否实现现代教育目标。

(三)操作性与科学性的全面融合

基于客观角度分析教育经费投入,综合分析评价,要基于会计数据为核心,保障信息数据的针对性与精准性,探究其持续性、可比性等不同的因素。在进行绩效评价指标评价分析的过程中,要在理论上分析,分析指标是否合理,也要满足现阶段工作的实际状况,探究有效、可行的对此,保障其整体的现实价值以及可行性。

(四)定性分析以及定量分析的有机融合

基于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为基础,重视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就是基于数量形式提供教育经费支出信息内容,分析目标实现状况,综合具体状况,披露反应存在的问题,对教育经济利用进行系统分析,保障其整体的效率性,分析是否有效,对经济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与监测处理。

定性分析就是利用计算数量综合评价内容信息,通过对评价主体进行系统分析,在充分的描述与分析之下,精准的反应评价的结果。在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评价指标设计过程中,要基于定量分析为基础,集合定性分析,要基于定量分析为核心,在计算分析之后,分析定量指标,获得最为基础的评价结果信息,通过非定量指标进行分析,校正获得的结果信息内容,完善存在的问题,保障评价的结果与真实信息结果数据更为接近。

二、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评价指标具体设计

(一)政府角度

政府不仅仅是资源优化以及资源配置的调控者,政府相关部门也要执行一定的行政权力,对财政资源具有一定调控负责的责任。同时,政府也是对教育经费调控的作用,对于高校资源的利用状况、具体的应用效率以及应用的效益等等都较为关注,也要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活动进行评价与监督。

(二)债权人与消费者程度

在这个方面来说对于学校投入产出率、财务状况、负债的具体程度、整体发展能力水平以及资金筹集的状况能力等较为关注。对此,教育经费的投入绩效评价指标要基于学校教育经费的整体效率、有效性以及经济等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反映最终的状况。

三、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评价有效方式

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估系统设计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评价的有效方式,现阶段主要应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有定量指标评价、定性指标评价以及基于AHP法的分析几种方式,其具体如下:

(一)定量指标评价

学校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中的定量指标,就是一种基于会计为基础,分析会计报表中的信息内容,直接获得的数值信息。要遵循简单异形的基础性原则,定量指标评价方式可以利用加权平均方式,明确具体的权重体系以及指标体系明确分析,在确定单向的评估值之后,通过加权平均法等对综合评估数值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对现有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评价指标在不同的级别对应的标准分值基础之上,确定具体的指标等份,然后在将各种分类指标分数计算分析,通过加权平均方法对综合评估分数进行计算分析。

同时,要综合学校不同指标具体的得分状况,综合学校的特性因素,衡量学校内在的发展趋势与潜力,根据具体的信息定位学校发展类型,主要氛围积极扩大、保守稳健、整体发展等不同类型,要综合高校绩效指标得分,分析同地区的学校,通过对比的方式判断学校的核心竞争能力,通过相对值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构建一个完善的评估标准值,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固定具体的权重指标信息。

(二)定性指标评价

可以通过专家评价的方式分析定性指标,通过专业的专家构成一个六人以上的评价小组,保障小组中专家的权威性,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比例,根据实际状以及专家评分,计算各个指标的平均分,获得最终的分数。

(三)基于AHP法的分析

指标体系构建不仅仅是简单的选择指标内容,也要对权重的赋值进行分析,德尔菲法以及AHP (层次分析) 法是一种基于专家访谈方两种权重设计的方式,在应用中,AHP法性的较为客观,计算过程也较为简单,可以通过AHP法作为主要的指标权重,将其作为设计的主要方法。AHP法在绩效评估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流程如下:

1、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在模型中,最上层为主要目标层,在一般状况之下只有一个因素,其最下层主要就是方案或者主要的对象层,中间位置可以分为一个或者几个不同的层次,在一般状况之下主要就是准则或者指标层。

同时,在相同的诸因素从属于上层或者上一层因素为主要影响,也支配下一层或者下层因素。要基于其构成的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模型主要可以分为三层,其中目标层就是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通过高校评价的五个主要构成要素构成准则层,指标层主要包括了三十个指标。

2、判断矩阵的建设

确定层次分析模型之后,就要构建判断矩阵。判断矩阵主要就是表示所在层中的全部因素,对上一层地摸个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其重要性。而基于AHP原理以及相关程序,通过领域专家,从自上而下的方式对各个层次中的指标进行重要程度对比分析,构造形成判断矩阵,而判断矩阵中的元素要基于比例标度进行分析,对各个元素进行赋值。

3、计算指标权重

主要通过精确解法以及近似解法两种方式计算权重,在没有严格的精度要求状况之下,可以通过近似解的方式计算分析,综合P矩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获得的数值就是评价因素的表示的重要性排序,表示权数的分配。求解最大特征根以及获得的特征向量中的近似解法主要分为“和法”以及“根法”两种方式,要根据具体状况确定应用方式。

4、一致性检验

判断矩阵构建完成之后,要对判断矩阵进行计算,分析准则层中各个元素的相对权重,在对其进行一致性的检验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方式中引入判断矩阵的最大调整更,将其作为度量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的指标。

通过一致性检验方可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符合标准,否则表示判断矩阵不存在一致性特征,要适当地调整判断值,通过方可应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中还是存在一些影响因素,在实践中必须要对其不断地深入探究与优化分析,要综合具体的项目与对象系统分析,研究存在的个性以及共性问题,进而为教育经费投入技巧评价提供有效的参考与支持。

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估设计的基础原则, 探究了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评价指标具体设计, 论述了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估的有效方式, 仅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估,设计

参考文献

[1] 刘伟钦.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高校财会工作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8 (23) :53-55.

[2] 彭峰.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会计核算实务的影响[J].财经界, 2018 (12) :156-158.

[3] 郭玉芳.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会计核算方法流程的影响分析[J].会计师, 2018 (20) :71-72.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国家的财政性教育支出有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教育作为一项准公共产品, 这就决定了其不能由市场有效供给。因此教育服务的提供主要是由政府主导, 由国家财政主要支持的。温家宝总理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2017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6%编制预算, 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这一举动无疑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 将有利于各级各类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的改善。

国家的财政性教育支出有助于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有利于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各项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实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 有助于妥善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有助于体现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有助于避免优秀人才的流失。

二、我国教育财政投入不合理之处

(一) 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总量不足

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总量虽然逐年都有所增加, 但总量依然不足。这主要表现在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不足上面, 教育支出的增长速度赶不上GDP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教育水平的提高速度赶不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世界各国普遍把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看作该国的教育发展程度和人文水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就呼吁世界各国在2000年实现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达到6%的目标;1993年, 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在本世纪末达到4%。”但是直到今日, 我国既没达到6%的国际目标, 离我国自己制定的4%目标也有着一定差距。

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目前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还是支出的总量不足和占GDP的比重不高。这就决定了我国没有将更多更合理的经费用于教育事业, 这从根本上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 国家对各层级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

我们国家其教育层级主要包含基础教育、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一个国家在不同层级上, 重视程度以及投入的结构, 能够反应我们国家教育的重点倾向, 这也会影响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国家在保证教育的稳定健康发展的同时, 在有限的教育经费当中, 在各层级各区域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就算教育经费比较充足, 但是没有合理的利用和分配, 对教育未来的发展也是没有帮助的。

当前我们国家教育的重点还是发展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 实际投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会带来更高的收益收入,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 在教育投入比例当中, 基础教育比例应该是最高的, 其次是中等教育, 最后才是高等教育, 但是在我们国家实际教育投入当中, 对于中高等教育投入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

(三) 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存在不公平现象

教育不公平现象集中体现在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这一问题上。造成这一不公平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的城乡分配不合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了我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对于初级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 国家虽然有免费义务教育的政策, 但同时也要求他们就近就地上学, 再加上农村儿童由于家庭收入等原因, 就使得农村地区承载了极大的教学压力。广大的农村小学、初中成为我国义务教育的主力, 接收了远超过城市学校的学生人数。由于农村学校受到教学质量和农村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不能像城市学校那样拥有择校费、借读费等其他形式的资金收入。农村学校只能完全依靠国家财政教育经费的扶持, 即使有一点社会捐赠收入, 那也是资金分散、投入量小、偶尔有之的。

我国教育经费呈现城乡之间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城市中小学生人数远不及农村中小学生人数, 但城市生均教育经费却远远高于农村学生获得的生均教育经费。这必然导致城市中小学生占有优质的教学设施、优质的教师资源、优质的学习环境。而在广大的农村, 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们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教育条件。

三、不断完善我国教育财政投入方式

(一) 增加教育投入融资渠道

增加财政支出, 加大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 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 市场不能有效供给, 所以国家应该负担起对教育的支出。现在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及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都不高, 这就使得教育支出总额不高。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增加财政支出, 加大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以此来改善各级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改善初等学校教学设施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教育水平和人民的知识文化水平。

我们国家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上面加大了投入, 但是这种投入更多的是提高个人的能力和水平以及未来的收入, 对于给社会带来的效益却不如在基础教育上的投入, 因此我们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应该建立一套由政府主导, 由社会以及一些社会上更多融资渠道共同承担的方式。未来的高等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需要有更多的金额, 眼前政府的教育投入是不充足的, 要发挥市场其融资渠道的力量, 不断打破原有政府包揽高等教育的财政方式, 给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一定的资助扶持, 尤其是继续加强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资金的投入。当前, 国家支持有能力投资办学的企事业单位, 但是相应的优惠政策不够充足, 这会抑制企业对于教育的投入, 所以应当适当出台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来支持企业办学以及社会资金的注入。

(二) 合理配置教育投入比例

我国高校与政府之间是一种直接财政模式的关系。实际上中央拨款下达到教育机构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布置, 才能使其资金有效完成, 这就需要设立一个委员会, 以教育基金处理协调为主。对于高校的基本成本、需要的资金以及一些单独项目的拨款进行协调工作。例如一些发达国家它会有多个中间机构, 比如拨款扶持委员会以及教育基金等委员会进行政府和教育部门之间的协调, 有多个部门进行协调能使高等教育的资金核算运用相对合理。同时要得到一定的监督, 而且要有一个评估过程, 需要评估出该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 能否形成有效的社会资源, 通过该中介委员会使学校和政府之间签订一定的资金分配比例, 通过该激动, 使其资金运用有更大的独立性, 能够使政府和高校之间形成缓冲作用。同时有国家的扶持和影响又有该机构的协调, 才能够使教育资金合理的分配和使用。

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根本, 所以政府对教育投入还是以基础教育为主, 在这种高投入的基础教育同时, 高等教育的比例会下降, 所以适当要推行高等教育的产业化社会化, 实现高等教育更多的经费来源。我们国家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农村人口虽然在不断减少, 但是比重仍然比较高, 我们国家经济以及教育未来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因此, 国家仍然要确保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资金的充足, 确保农村教改的完成。

(三) 建立中介委员会能使教育资金拨款更加明确

我们国家财政扶持部门实际上就是政府部门。那么很多资金运作都是由政府官员完成的, 在整个的资金操作过程当中都会受到政府的直接干预。这就其中会存在人为的影响因素, 这种人为的因素就存在不公平性缺乏透明度。在政府领导的拨款指挥下就会产生政府直接运作导致的不良后果, 所以我们要引入基金管理委员会作为中介机构。经费可以不直接下达到高等院校, 要通过委员会进行独立运作, 与其学校成果和最终的评估报告相结合, 来增加拨款的透明度与公平性。以此克服高校成本不断加大、结果产出又不够明确、不够合理使用的行为。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能够使财政更透明更有效, 削弱了政府的独立办事, 结果也增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成果转化能力。

这种高等教育资金管理委员会属于一个非官方的组织机构, 但是它也应该在我们教育相关部门的扶持和管理下, 应具有一定相对的独立性。该部门应该有很多教育专家, 评估委员会专家, 还有一些行政部门管理人员组成。同时了解高等教育体系, 也要了解我们国家的行政部门政策, 明确高校经费的使用来源以及应该承担的业务。经过评估机构严密的配合, 评估结果有利于经费的使用效率。评估机构要有更多的专家组成发挥专家评估的作用, 成立我国高校基金管理委员会。

摘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支出, 尤其是财政教育支出, 是中国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 政府对教育愈加重视, 财政教育支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教育经费支出是衡量教育发展状况及其政府重视教育程度的重要指标。财政在支持教育发展, 促进人力资本形成与积累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财政投入是我国教育投资的主要渠道, 尽快建立完善的教育财政投入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 现阶段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财政,投入,合理化

参考文献

[1] 张益禄, 岳凤霞.关于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目标的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0) .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内容摘要]基础教育信息化是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硬件问题基本解决后,如何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应用绩效便成为一个共识。本文从社会各部门通力配合、人力资源建设、资源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建设的整合等角度提出这一问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绩效

我国自2001年发布《教育信息化十五发展纲要》以及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浪潮,在经费投入、建设规模、软硬件平台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从建设转向应用,以应用促进发展”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现阶段的主题。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深入,硬件环境的大投入与应用效果的低产出已成为当代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焦点矛盾,如何对区域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进行绩效评价,找出制约不同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引导、监督和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社会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台支持

提高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应用绩效,需要全社会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一是从政府及主管部门层面,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管理效率,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二是在学校管理层面,制定符合实际的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实现学校教学与管理的信息化,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互联互通,促进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三是在技术支持及应用指导层面,有关部门要建设和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及技术支持服务系统。建立专门数据库,对信息化设施、资源现状和应用等进行动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力求以数据为依据、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指导建设;开展远程技术指导,确保各级学校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加强指导,促进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二、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充分发挥人的智力因素的作用

人才工作非常关键。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2010年全国电教馆长会议上指出:“全国电教馆系统要在教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把教师培训工作特别是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任务抓好、抓实。”所以要把人力资源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解决好基础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问题,充分发挥人的智力因素的作用。为此,要加强管理队伍的培训。要加强各级管理者的信息化素养培训,培养一支具备较高信息能力的管理队伍;制定教师信息能力培训规划,出台学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考核标准,开展新一轮学科教师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能力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为信息技术人员队伍创设更好的工作条件,在任职资格、人员编制、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明确政策支持;努力改善中小学校网络管理人员的任职待遇,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坚持以资源建设为重点,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应用

在以计算机为主要媒体的现代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如果没有软件,所有的硬件都是一个躯壳,所以我们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定位在软件的开发、研制与应用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致力于发挥教师的群体作用,鼓励教师开发一些适合自己进行日常教学的软件,鼓励教师人人参与课件的制作,提高全体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教育软件的开发要以可操作性、实用性、便捷性、效率性为基本开发准则,切实使软件成为提高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绩效的重要载体。

四、以课堂为舞台,以服务教学为中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学校教学中,信息技术只有“走进课堂、服务教学、面向学生”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在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基础上,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运用到课堂和学习中。如基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 超越课本的社会课程探究学习方法, 基于互动学习工具插件的数学和科学教学的计算机模拟和仿真学习方法, 网络环境下基于话题的英语学习等。但信息技术毕竟属于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是为教学内容提供服务的,是提高教育效果的重要媒介手段和工具,所以,只有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才能实现信息化应用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总之,采取恰当的策略,突破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应用困境,促进教育信息化有效研究的深化,合理、有效地应用花巨资建立起来的硬件设施、软件资源,是当前信息化深入、健康、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强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有效应用策略的研究,以期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效果的最大化。

(本文为河北省“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绩效提升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06130035)

(责任编辑:付淑霞)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突破口,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纳入各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全方位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促进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近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当前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国家为加大学前教育投入都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特别是近几年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2010年颁布实施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办好学前教育”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好这些目标和要求:第一,提出了财政投入要求。2010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就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提出了“预算有科目、新增有倾斜、支出有比例、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的“五有”要求。第二,明确了财政支持原则。2011年,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就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地方为主、中央奖补,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立足长远、创新机制”的四条原则。第三,设立了中央专项资金。从2011年起,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以中西部农村地区为重点,引导支持各地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努力调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等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幼儿资助制度,推动学前教育加快发展。第四,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各地按照“国十条”要求,根据当地学前教育基本状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适龄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科学测算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确定发展目标,分解年度任务,落实经费,以县为单位编制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近年来,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总体情况如何?

答:近几年,学前教育经费大幅增加,长期投入不足的问题逐渐得到扭转。最明显的特征有两个:一是从各级教育财政性经费的增长情况来看,学前教育年均增长最快。从2008年的133亿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748亿元,增长了5倍,年均增幅49%。二是从财政性经费中各级教育所占比重来看,学前教育提高幅度最大。从2008年的1.3%提高到了2012年的3.2%,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远高于义务教育、普通本科、普通高中、职业教育所占比重的提高幅度。

3.中央财政是如何支持地方发展学前教育的?

答: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中央财政主要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设立专项资金,实施了支持地方学前教育发展的8个项目,包括:从2010年起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实施的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从2011年起会同财政部实施的4大类7个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

这8个项目,支持的重点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和城市薄弱环节,为更多的农村孩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提供了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包括4大类:第一,支持校舍建设。中央财政投入382亿元,在中西部地区新建乡村幼儿园4 500余所,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和增设小学附属幼儿园约8万所,在中西部13个省区农村偏远地区开展巡回支教试点1 500个。以上项目受益幼儿超过1 000万人。第二,实施综合奖补。中央财政投入91亿元,对各地扶持城市企事业单位、集体办园,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和扶持普惠性民办园进行奖补,3年来扶持约6.9万所次,受益幼儿超过1 000万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00多万人。第三,推动幼儿资助。中央财政投入16.2亿元,对各地制定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加大资助力度进行奖补,平均每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孤儿和残疾幼儿300多万人。第四,提升教师素质。中央财政投入11亿元,培训农村幼儿园教师29.6万人,大幅提高了农村幼儿园教队伍整体素质,为学前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8个国家学前教育项目精心设计,全方位推进,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激励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学前行动计划的实施。

4.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哪些进展?

答:截至2013年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第一,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从无到有,实现历史性突破。2011–2013年中央财政学前教育项目投入500亿元,带动地方各级财政投入1 600多亿元,保障了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国十条”提出的“五有”要求,已经实现了“四有”,即预算有了科目、新增有了倾斜、支出有了比例、资助有了制度。第二,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快速扩大,“入园难”初步缓解。2011–2013年各地新建、改扩建及增设小学附属幼儿园10万余所,扶持企事业单位办园、集体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6.9万所。2013年全国幼儿园19.86万所,比2010年增加4.82万所,增长了32%;在园幼儿3 895万人,比2010年增加918万人,增长31%。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67.5%,比2010年提高10.9个百分点,提前实现了2015年的发展目标,“入园难”问题初步缓解。第三,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基本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平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2011年9月,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的意见》,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补助”的原则,要求地方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中央财政根据地方出台的资助政策、经费投入及实施效果等因素,予以奖补。目前,各省份都已制定了学前教育资助方案,对资助对象、资助项目、资助标准、资金分担、资助方式做出了明确规定。2012–2013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落实学前教育资助预算资金共计64.68亿元(其中中央奖补资金16.2亿元),平均每年资助困难幼儿300多万人。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的实施,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了教育公平。第四,幼儿园教师队伍持续壮大,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不断提高。2013年全国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189万人,比2010年增长加了58万人,增长了44%。幼师“国培计划”投入11亿元,3年培训农村幼儿园教师29.6万名。长期制约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编制、待遇、培养培训等突出问题开始突破。国家出台了《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組织修订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建设标准》《幼儿园玩教具配备标准》,进一步加强监管,提高治理能力。各地积极完善幼儿园准入制度,加强幼儿园收费、安全、卫生、办园质量等方面的管理。各级各类幼儿园深入贯彻落实《指南》,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

5.下一步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和推动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这几年学前教育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基础差、底子薄,仍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资源总量不足,特别是普惠性资源不足,一些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入园难”问题依然突出;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幼儿园运转普遍困難,幼儿园老师工资低、待遇差、队伍不稳定现象普遍存在;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参差不齐,监管力量薄弱,一些幼儿园办园不规范,“小学化”现象比较严重。下一步,按照党的十八大“办好学前教育”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在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同时,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努力实现“三个协调”:一是幼儿园布局结构与老百姓的入园需求相协调。更加注重幼儿园建设的布局规划,综合考虑城镇化发展、人口分布流动、就近入园的需要等因素做好幼儿园的布点工作,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二是运转能力与建设速度相协调。更加注重提高幼儿园的运转能力。通过建立和完善公办幼儿园基本投入保障机制和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切实解决目前幼儿园财政投入过低、依靠收费维持运转的现状。三是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相协调。更加注重学前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建设,把提升后续发展能力摆上重要位置。着力推进学前教育综合改革,做好办园体制、投入体制、管理体制、用人机制和工作机制建设,解决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6.如何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答:我们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中,将继续把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作为重点任务,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覆盖面。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按照“广覆盖、保基本”的要求,地方三年行动计划和国家项目将继续加大力度,多种途径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在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的城乡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继续扶持企事业单位办园和集体办园,面向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落实“国十条”关于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的有关要求,统筹做好新建、补建和清理整顿工作,努力满足小区居民子女的入园需求。加快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另一方面,要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把更多的民办园办成普惠性幼儿园。推动各地尽快出台普惠性民办园的认定标准和扶持办法,认定一批普惠性民办园,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等方式,支持他们提供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服务,并加强收费、质量等方面的监管。

7.当前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主要有4个方面任务:一是扩资源。着力扩大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重点解决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等困难地区和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困难群体的“入园难”问题。二是调结构。重点调整资源结构和布局结构,大幅提高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优化幼儿园布局,让孩子们“方便上”“上得起”。三是建机制。重点是建立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机制,完善用人机制,确保幼儿园正常运转,提高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四是提质量。重点是完善幼儿园监管体系,健全学前教育教研网络,加强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我国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特别是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民生问题,加大各项事业发展的速度,这样一个情势下,公共财政承担的任务非常繁重。据财政部最新公布的2010年全国决算,去年全国财政用于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体育方面的支出近3万亿元,同比增长21.1%,用于民生的支出合计占全国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也是公共財政保障的重点。其中,我国教育支出12550.02亿元,同比增长20.2%,占全国财政支出的14.0%,成为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高等教育有这样的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大学,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需要强大的财力物力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保障。而国家财政支出中针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支出部分,构成了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主要环节。因此,高等教育财政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遗憾的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至今未能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每年都存在较大的缺口,由此产生的教育经费短缺问题,直接地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笔者认为,高等教育陷入财政危机的最大原因当属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不足。笔者拟对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进行分析。对于其中的高等教育领域,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探讨:第一,通过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国民生产总值、教育经费总支出、财政支出等数字分析比较我国财政对高等教育支出总量不足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第二,分析财政对高等教育支出体制的不足之处,包括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问题。最后,笔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现状进行评析。

一、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现状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这一系列问题都紧密地联系着一个国家运行中关键的领域——财政支出。

而这其中,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更是各类教育财政支出中的核心问题,高等教育作为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力军,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要达到这一要求,就需要强大的财力物力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保障。因此,分析我国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支出存在什么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价值。

本文主要是围绕高等教育存在的不和谐社会现象,从财政支出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重点不是社会问题,而是社会问题背后的财政问题。

二、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对现实状况的思考,本文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不足。这主要是因为政府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入占GDP比重较低,财政性教育投入占教育总经费比重下降。其次,阐述财政对高等教育支出体制的不足之处,包括财权事权不统一、拨款依据不科学完善、学费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一)财政投入总量不足

1.政府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偏低。我国经济学家厉以宁等人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当人均GDP达到800美元~1000美元时,要实现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发展,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必须达到的下限为4.07%~4.25%。1993年在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上世纪末要达到GDP的4%。但是,在过去的8年中,至今未能实现这个目标。而且从2002年起还呈下降趋势。2004年,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为3.26%,远远低于本应在2000年就实现的4%的目标。1995年以来,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每年都存在一定的缺口,逐年累加,已经从1995年的274.85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012.88亿元,投入缺口占需要投入总额的四分之一。

这里有统计口径的误差,如我国财政支出中还存在很大一部分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教育乱收费乱摊派,这类政府教育性收费项目无法纳入到教育财政的正式预算口径之中。在目前总量增长乏力、教育财政投入管理体制和分配体制不尽合理的背景下,首先,受到影响的必定是农村基础教育经费。其次,教育财政支出受当年GDP总量的制约。

虽然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在绝对量上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但仍与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公共教育支出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这是因为财政性教育经费不仅取决于其本身增长的速度,更主要的是受制于财政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财政收入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段距离。另外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在财政支出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尽管教育支出在整个财政支出的比例已达到15%,但整个财政性教育经费取决于财政支出和GDP两个因素,所以占GDP的比重仍然较低。总体来说,还是国力不如发达国家。

据联合国的资料统计,我国是用占世界18%的教育经费培养了占世界18.45%的学生,尽管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但对教育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人们的求学欲望。

根据世界银行2001年报告,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年平均值大体在4%~6%之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世界各国到2000年应实现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6%的目标。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6%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世界各国在公共教育经费支出规模上的一个平均水平。20多年的市场经济改革,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1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36515亿元,增加了36倍。财政收入也从1978年的1132.26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26396.47亿元,增加到原来的23倍。财政支出总额从1978年到2004年也增加了20多倍,而政府的行政管理费支出从1978年到2004年却增加近90倍,而社会文教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从1992年至2004年却基本不变,只维持在26%~28%之间。

中国的教育规模可称为世界之最。截至2004年底,全国高等院校2273所,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2300万人。近年大学不断扩招,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因此财政性投入远远跟不上学校的扩张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的教育需求。

2.财政性教育投入占教育总经费比重下降。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与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的比例从1999年的68.29%逐年下降到2004年的61.66%,这巨大的差额有相当部分来源于有就读学生的家庭,可想而知其负担之重。这种下降的趋势是和我国教育投入体制的变革直接相关的,比如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9)是单一由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教育经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逐步调整了教育政策,出现了第二阶段(1980~1998),即以财政拨款为主,社会筹资和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自筹为辅。这期间我国实施非义务教育的成本分摊和补偿制度以及高等学校的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制度,鼓励学校拓宽教育经费,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第三阶段(1999以来)是以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自筹和社会筹资为主,财政拨款为辅,教育财政经费进一步减少,教育经费转为由政府和非政府共同承担。

(二)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体制问题

1.财权事权不统一。高等教育事权“越位”,财权不到位,即高等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中事权与财权相脱节。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政府预算既难以反映教育经费需求总量,也得不到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近年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坚持下,财政部门编制预算时,虽单独反映“教育事业费”预算,但仍不完整,如“教育基建投资”等经费仍未纳入教育事业费预算。另外,高等教育事业费预算并不是根据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制定的,而是按一定比例从同级财政收入中切出一块,并未完全考虑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高等教育预算编制、审议及经费分配中,教育主管部门能起的作用相当有限,教育的事权属教育部门,教育的财权属财政与计划部门,教育的事权与财权相分离这种事权与财权不统一的现象,使教育行政部门难以根据社会需求安排高等教育发展预算,也无法运用财政手段更有效地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迸行宏观调控,客观上降低了经费使用的宏观效益。世界银行作过统计,我国部分高校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室的利用率在60%以下。据国家教育部统计,全国高校仪器设备有20%以上处于闲置状态,价格昂贵的大型科研装备的利用率最高不过15%。在日本,大型的先进设备整个国家也没有几台,设备的使用率很高。

2.拨款依据不科学。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的拨款依据,长期以来始终没能与教育成本等相关指标挂钩。1949年到1985年,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依据是“基数加发展”,政府按各高校的规模大小及日常开支需求核定一个拨款基数,以后各财政年度的经费开支预算在上年基础上按财政状况增减本年度的经费。1985年至今,虽然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发生了重大改革,但是拨款机制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只是由“基数加发展”改为“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综合定额”是根据上年度生均成本费和本年度在校生规模核定的,“专项补助”是依据各高校发展的特殊需求,经学校申请,教育部门批准后给予拨付。这种模式所依据的“生均成本标准”是前一年的决算数而非本年度实际成本额,因此反映不出当年物价变动对生均成本增减的影响,缺乏拨款效益的分析评价制度,以及与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也不能准确反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另外由于专项补助由学校自己提出,人为因素比较多。有的校长与政府部门关系好、人头熟,就可能多获得一些拨款。

3.学费制度不完善。目前相当部分的学生是免收学费的,并且还能领取助学金,即所谓的”公费”生——我国目前计划内研究生的情况。对于学生“免费”的研究生教育作为制度在理论上是不公正的,免费的研究生教育使受教育当事人享有权利的同时不承担义务,社会在这一分配过程中只对其分配了权利但未分配义务,权利与义务不相等因而出现了典型的社会不公正。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录取生,有时候分数只差几分,但是承担的费用却差很多,特别是有些分数低几分的,家境更贫困,却只能自费,很不合理。研究生的教育将会让人受益一生,它不仅满足了个人的求知欲,充实了个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了社会地位,物质上它会使工作起点提高,基本工资有所保障,进入社会后拥有更有利的竞争条件。虽然接受教育者也同时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但自己也占用了很多利益。而对于纳税人而言,社会对其分配了义务但未分配权利,权利与义务不相等因而也出现了典型的社会不公正。他们在承担纳税义务后应享有未来相等的社会收益权利,但“权利”没有被“权力”所保障。并没有法律规定免费的研究生不可以出国深造,更没有规定出国深造后必须回国奉献。免费的研究生毕业后不仅可出国而且还可以不返回,也就是说他在毕业后将应给予中国纳税人的社会收益可能给予其他国家。

4.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缺乏有效率的资助体系的支持,资助贫困学生的财政政策不到位,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一方面,国家奖学金财政资助额度偏小、覆盖面过窄,使大量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得不到奖励;另一方面,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不完善,财政政策措施不到位,银行出于贷款风险考虑,对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大量贫困学生得不到国家助学贷款。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因大量拖欠学费和住宿费,加剧了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状况。保证贫困学子入学机会是世界各国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普遍经验。一段时间里,我们只注重收费,不重视对贫困家庭的学生资助,使得“上学难、上学贵”的矛盾日益突出。2004年国家指定中国银行办理助学贷款之前,超过半数的申请助学贷款的贫困学生未能按时得到贷款资助。尽管近来情况有所改善,但从全国范围看,助学贷款工作进展并不平衡,一些地方高校的学生申请贷款仍很困难。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资金来源于政府与民间的分担比例为51:49。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个人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比重已经达到了66%。有分析表明,我国老百姓教育开支占收入的比例,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较高的。以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纯收入9422元、农村纯收入2936元、国家贫困县农村收入882元计算,供养一个普通大学生一年至少需要10000元(5000元学费,每月500元生活费按10个月计算)以上的费用,四年大概4万元,这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多的纯收入,需要农民13.6年的纯收入,对于相对贫困线下的农民则需要45年的积累。高等教育增加成本分担是全球大学的变革趋势,而并非只有我国如此。但高等教育增加成本分擔可能会不利于低收入家庭学生,尤其是农村家庭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因此,国家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向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最有效和最公平的财政资助,增加低收入家庭学生等弱势群体的入学机会,让考上大学成为真正的全家喜事,而不是家庭负担的开始。

5.高等教育经费渠道单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法律范围内都有自己的权力和合法利益。而高等教育首先体现的是受教育者个人收益的显著提高、企业赢利能力的增强,然后才体现公共利益的增加。在这种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仍然完全依靠政府拨款的单一体制显然不符合经济规律。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要根据“利益获得”和“能力支付”两条原则进行。根据“利益获得”原则,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理所当然的是高等教育的投资主体,以体现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

在政府投入是高等教育经费主渠道的前提下,能否开拓非政府渠道,关键在于政府的政策导向。中国虽然也颁布了捐赠法,但在具体税收政策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目前只是实行税前从所得中全额扣除捐赠额外,没有其他税收优惠以鼓励社会捐赠。企业投资也是高校经费、特别是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另外,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自于社会的投资也不是很高,虽然近几年民办高校发展迅速,但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长期受国家政策的制约,民办高校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立法的滞后,使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者利益得不到保证,严重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条件的完善和资金的再投入,从而影响了民办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在投资和融资等方面,所获取的财政资金和政策支持尚显不足,再加上政策的不扶植,从而导致牌子不硬,不能够吸引足够的学生前来就学。

三、综述

综上文所述,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主要存在的问题集中在:

首先,教育投入4%目标仍未实现。根据世界银行2001年的统计,1999~2000年度,法国、日本、英国等高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为4.8%,而哥伦比亚、古巴、约旦等中低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为5.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呼吁世界各国,到2000年应实现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6%的目标。而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仍未达到4%的规定。

其次,财政投入总体不足。与学生人数的超常规增长相比,普通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在2006年达到1062亿,比1998年的356.75亿元增加了705.28亿元,增长1.97倍,年均增长12.7%。财政投入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学生人数增长。据2006年统计,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5869元,比1998年的6775元下降906元。

再次,事权与财权不分离。我国国家预算按预算等级依次分为类、款、项、目四级,尽管财政部1999年将教育事业费升格为“类”级,但教育基本建设费仍设在“款”级科目中,教育经费没有预算单列,導致财政性教育经费长期以来处于事权和财权分离的状态。具体体现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教育事业,财政部门负责教育事业经费拨款,政府计划部门负责教育基建投资,在预算表格的汇总归类时,教育财政预算总额要与文化、科学、卫生部门的预算汇总成整个财政事业费预算中的“类”级和财政基本建设费预算中的“类”级。教育事业费属于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类中的款级,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属于基本建设费类中的社会文教费款级。由于教育经费预算等级较低,教育的事权属教育部门,教育的财权属财政与计划部门,教育的事权与财权相分离。教育部门财权较小,难以有效行使事权,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最后,多元化筹措教育资金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在政府投入是主渠道的前提下,能否开拓非政府渠道,关键在于政府的政策导向。中国虽然也颁布了捐赠法,但在具体税收政策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目前只是实行税前从所得中全额扣除捐赠额外,没有其他税收优惠以鼓励社会捐赠。企业投资也是高校经费、特别是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另外,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自于社会的投资也不是很高,虽然近几年民办高校发展迅速,但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长期受国家政策的制约,《高等教育法》规定“设立高等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就为此理。许多有眼光的企业家也看好这一产业,很想向民办高校投资,而投资必然要求回报。

总之,本文认为,高等教育陷入财政危机的最大原因当属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不足。应通过强化法律的保障与约束功能,增加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国家财政贴息补息,加大对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增强金融杠杆的支持,建立新型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等改进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体制。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研究所)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从地方自治水平及地方各项资源流动的角度来看, 理论上公共物品的产出可以通过财税分权的实施得到提高, 同时资源配置效率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但是基于经济研究的角度, 该项研究的结果出现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基础教育投入与财政分权并不同步, 因此深入研究税收分权对于基础教育投入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政府间税收分权的实践及税收分权类型

2.1 政府间税收分权的实践现状

从国际经验来看, 世界范围内没有一个国家拥有地方独立税收立法权。共享税的分税模式大量的存在是有其现实原因的。

2.2 税收分权的四种类型

(1) 定额合同的形式为地方政府应中央政府的要求每年上交固定的税收收入, 其余部分税收则可以自行支配。定额合同具有如下特征:地方政府通过将定额税收上交给中央政府后完全拥有对剩余税收的使用权, 但是地方政府在享受这一待遇时需要承担经济不景气时可能存在税源不足风险, 因此, 在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签订定额税收合同的时候需要反复确定上交的税额导致订立合约的成本很高。

(2) 分成合同的特征是中央政府留存一定比例税收给地方政府, 剩余部分交由中央政府支配。税收分成合同约定中地方政府需要承担部分税收风险, 但是同时也拥有部分税收的剩余索取权, 相比较定额合同而言, 分成合同可以加强中央政府对税收征管努力程度的监督, 避免地方政府在税收工作中的不力行为。

(3) 分税合同分税合同是一种彻底的分税制形式, 在这种合同模式下, 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各可以独立行使部分税种的受益权和征管权, 其表现形式为中央无需向地方返税, 乙方无需向中央解税。此外, 分税合同中有一种特殊形式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可以征对同一税种按区域划分各自的范围进行征收, 基于分税合同的特征可以避免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税收监督激励[2]。了, 但不足之处在于各级政府需要分别设立纳税机关, 造成管理成本较高

(4) 代征合同代征合同表现形式为中央政府委托地方政府征税, 由地方政府管辖征管权, 但税款需要完全上交中央政府, 这是几种合同中税收激励程度最低的一种, 通常很少被使用。

3 税收分权和基础教育投入的研究现状

现有的财税分权对财政影响关系达的研究中, 缺乏最终结论的统一性结论, Keen&Mrachand (1997) 认为财政支出的竞争往往使得用于短期和直接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支出过多, 挤占了诸如福利或者环保的公共服务支出。熊波等 (2009) 认为由于没有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与之配合, 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成了一种导致公共服务地区差距扩大的体制。但现有文献集中关注的是中央对各省的财政分权, 较少关注省内财政分权 (张光, 2009;2011) , 也就未能考虑县级政府的角色。本文将基于该角度完善这一命题的研究。

4 税收分权对基础教育投入的效应分析

从竞争力表现来看, 2013年浙江有26个县 (县级市) 进入全国百强县, 位列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第一位。因此, 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和探讨在我国现有税收分权体制下, 浙江省县级政府的基础教育支出行为。

4.1 描述性统计

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城区无论在财政分权、政府竞争激烈程度还是人均GDP、学生占比、城市化程度以及政府规模上, 县和城区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因此后文中有必要再对县和城区进行分别讨论。

4.2 面板数据回归

注:*、**、***分别代表0.1、0.05、0.01的显著性水平, 括号中为稳健性标准差, 表中未报告截距项。

回归模型表示表示收入分权对具有显著的影响, 自给度上升0.1, 即县级政府财政收入占预算支出比重每提高0.1, 财政性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将提高12%。更显著的结论在表6中, 通过对非市区县级政府的数据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 县级政府的基础教育投入与县级财政自给度存在着正向关系, 且县级政府的基础教育投入对于县级财政自给度的依赖较大。

间接效应, 总体来看财政分权和政府竞争的综合作用, 但由于政府竞争强度在总体情况下, 对县级政府的财政性基础教育投入影响并不显著;但在非市区县级政府中, 政府竞争对于县级政府的财政性基础教育投入影响十分明显。

4.3 市辖区和县的异质性分析

根据区别市区以及县的数据回归结果来看, 县教育投入与财政自给度、政府竞争显著相关。与财政收支分权度相关性并不显著。而市区的教育投入对财政自给度、财政收支分权均不相关。笔者推测可能是由于浙江省经济发达, 人才众多, 优秀校友捐赠学校的情况非常普遍, 故而市区学校对于财政依赖并不如非市区县那样十分严重。

4.4 不同指标间的对比分析

目前我国开展税收分权与财政增长的研究中, 不同的学者采用不同的研究侧重点, 通常与全国人均税收比之一个地区人均税收比值同步结合全国税收比重与地区财政税收之间的比重进行衡量。文中采取的分析指标是县级总分权和收入分权。但是我们通过分析表明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的参照值进行分析, 我们得出的结论都是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应当进一步检验税收分权影响基础教育投入的具体机制。

5 结语

分权和国家财政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引起各界的重视, 成为国家财税分配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我们应当改变过去“统得:“过严”的现象, 不仅“事权下放”, 也要做到“财权下放”:最为直接的做法就是为地方开辟新的税源, 或者合理得划分某些税种地方与中央的分成, 增加地方收入, 提高地方财政的自给度。

摘要:政府间税收分权的配置选择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特别是省内税收分权能推动辖区税收的增长和确保教育投入增长。本文基于2007—2013年的浙江省县级数据发现, 县级财政自给度有助于提高县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论文研究表明税收分权有助于增加教育投入, 且应当重视县级政府在教育等公共品供给中的重要作用, 但应当注意到不同省份的不同影响。

关键词:税收分配,配置选择,财政影响

参考文献

[1] 黄思明.地方政府税收分成、政府行为与地方经济增长——基于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 2016.

[2] 李铁.新常态下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研究[J].学术探索, 2015 (10) .

[3] 马海波.浅谈新经济体制下财政税收体系的创新[J].商情, 2017 (38) .

[4] 熊波.深化绩效预算改革的理论思考[J].财会通讯, 2009 (29) .

[5] 张光.财政分权省际差异、原因和影响初探[J].公共行政评论, 2009 (1) .

[6] 张光.测量中国的财政分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6) .

上一篇:教研训一体化思考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老年家居生活环境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