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档案信息范文

2023-09-21

电子档案信息范文第1篇

摘 要: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于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在信息化环境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需要相关部门不断改进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实现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本文主要对信息时代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机遇与制约因素进行了阐述,并针对信息时代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发展路径。

关键词:信息时代;会计档案管理;发展机遇;制约因素

会计档案是反映会计实践活动的历史记录,是一个企业或单位经营发展历程的凭证和宝贵资源。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市场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再加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信息时代到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会计档案的内容和载体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给会计档案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会计档案管理也开始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会计档案管理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目前会计档案管理现状,并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不断改进和优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真正实现会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管理,使会计档案资源在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信息时代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机遇

首先,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对现有的会计档案资源进行信息化和数字化处理,主要是通过对档案实体和纸质资料的影像化、电子文档录入和数字编码等来实现。同时,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相关部门可以依靠计算机或移动硬盘的强大存贮功能实现会计档案的信息化存储,这很好的解决了原来会计档案资源不能长期存储、保存困难的问题,非常有助于那些宝贵历史资料的保存。其次,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化成为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这也是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机遇,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开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使得整个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可以得到大幅提升,实现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另外,在信息化环境下,现代科学技术给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的检索利用带来了便利。在传统的人工管理阶段,会计档案检索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去翻阅存贮编目或清单,工作效率很低,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档案进行信息化编目并建立数据库,为会计档案信息检索和利用带来了便利。同时,通过计算机和信息化手段对会计档案资源进行分析处理,也更容易产生一些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结果,非常有助于经济的建设发展。在信息时代,會计档案管理部门和人员要充分利用这些机遇,不断改进和优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模式,提升会计管理工作质量。

二、信息时代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制约因素

(一)信息化环境的不稳定容易造成会计档案安全威胁

在信息时代,会计档案经过数字化和信息化处理之后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 这些信息载体由于其物理特性,很容易受到损害而导致会计档案丢失的状况,另外,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软件出现问题、计算机故障或者工作人员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会计档案信息被无意删除,这对新时期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造成了威胁,也是制约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信息时代,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重视会计档案资源管理所需的信息化环境建设,定期对会计档案进行备份,防止会计档案丢失或损坏而给企业或单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信息时代对会计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时代的到来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的支撑。对于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来说,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而人才的缺失正是现阶段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在信息时代,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技术工作,而是需要会计人员既具备档案管理工作所需的专业化理论知识和技能,又要具备必要的计算机技能、外语水平以及现代化设备综合应用能力等, 才能满足信息时代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信息时代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路径

面对信息时代给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会计档案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改进和优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实现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在信息时代的科学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以下几条发展路径。

(一)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信息时代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不同于传统的会计档案管理,需要一套更加科学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首先,会计档案管理部门要建立完善的会计档案保管制度,包括对原有纸质档案资源的保管以及对硬盘、磁盘等会计档案信息载体的保管,做好防潮、防火、防磁工作。其次,定期对会计档案进行备份,防止由于介质损坏或计算机故障造成的会计档案损坏或丢失。另外,在信息时代要完善会计档案管理使用制度,在查阅和使用会计档案时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来进行,必须做好相关的审批登记工作,保障会计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二)提高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信息时代给会计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要具备会计档案管理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责任感,严守工作准则,保守会计档案机密。此外,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具備必要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以满足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三)优化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流程

信息时代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复杂,涉及的范围和内容也更加广泛,需要相关部门优化工作流程才能使得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提升。第一需要规范会计档案归档程序,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存储;第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会计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并建成科学的检索目录和档案数据库;第三,对会计档案进行定期备份、检查,设立备查登记本并认真登记备份时间、数量及保管方式,同时对于有问题的计算机或会计档案存储介质进行检查更新,防止档案资源损坏或丢失;第四,建立严格的会计档案查阅使用制度,科学的开展会计档案的查阅使用,以提高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晓蒙,刘艳萍.如何加强新时期会计档案管理[J].黑龙江档案,2009,02:80.

[2]王衡.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兰台世界,2013,32:90-91.

[3]高华.信息时代档案工作的机遇与挑战[J].兰台世界,2015,S1:92-93.

电子档案信息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各行业领域都将信息技术的引入使用,使工作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档案管理类工作也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一种较为新颖的档案管理模式,能够使原来较为烦琐的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有条理。本文将针对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在档案管理中能够起到的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作用

前言:信息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的与进步中,科学技术水平实现了大踏步的迈进,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彻底向我们走来了。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开始离不开信息化所带给我们的便利,在各个行业中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信息化技术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开始逐渐的显现出来,在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中也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工作效率与结果的准确性都得到了提高,与档案相关的管理工作也应用到了这种电子信息化技术来取代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以此来满足越来越高的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使档案管理工作迎来新的发展、拥有新的突破。

1、电子信息化管理内容

1.1电子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电子信息化管理通常将管理文件储存在电脑硬盘或移动硬盘中,运用计算机作为技术划分、传递或储存信息数据的媒介。这个类型的管理方式具有很多的优势,他不仅能存储以文字作为信息的文件,也可以储备图片、影音等信息,在规划和处理上都更加的便捷、省时。电子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使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变得更加的方便,还能降低人力、物力的成本,使档案工作顺利的进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电子信息逐渐应用于档案管理,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在今年的特殊框架下,疫情环境下,人们近距离接触不便,电子信息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档案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文件的创建、管理、存储、分类和查阅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完成。传统的文件管理包含大量内容,每个部门维护单独的文件,管理方式独特,管理程序复杂,文件不宜保存。文件每年都会丢失或损坏。这样的管理方式可能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相关人员应改革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创新档案管理方式,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不断更新和完善内容管理,以达到档案管理的目标。

2、电子信息化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2.1 提升检索效率

传统档案管理都是由人工操作进行,海量档案需要工作人员逐一规划总结,而人工是有限的,档案一时之间得不到有效处理必然会影响其检索效率。在档案管理中耗费大量时间会一定程度损耗人员精力。而电子化信息管理能够规避这不足之处,只需在档案管理系统中输入档案信息便能够在检索框中查询到所需檔案内容。其能够减少错误的出现,能够缩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以及减少人工数据,是一种促进检索效率提升的有效举措。

2.2实现资源共享

在档案管理中使用电子信息化管理整体优化升级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工管理效率低下,且存在覆盖面狭窄的不足之处;而电子信息化技术能够信息化处理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同时能够促进电子文件的方便快捷使用,同时能够方便查询,能够在网络中进行共享数据,整体提升管理效率,同时能够避免管理错误的发生,有助于保证管理质量,落实信息一体化,从而快速额完成档案存储速度和归档速度。

2.3提升精准度

电子信息化管理能够解决海量档案数据烦琐、复杂的问题,直接在电脑中录入信息,使用极为便捷,且不会占据大量空间,不仅保障的了管理的安全性,还提高了管理的可靠性,尤其是对于安全性方面以及准确度方面也是比较严格的。这也就刚好使电子信息化管理的优势点有了完美的体现,电子信息技术的主要管理手段是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的载体就是计算机,相比于人工工作,计算机工作的精确性要更高、保密性也要更强。如果需要进行信息查阅的时候,计算机查阅的效率要远远高于人工翻阅,准确率也是更强的。

2.4时效性方面得到了保证

准时性是电子信息管理中一个非常突出的优势。传统管理模式的工作量很大,给员工带来很大的压力,工作时间也很长。由于企业效率比较低,所以企业开始尝试使用电子信息管理,打开了档案管理的新天地,实现了档案分类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速度,大大提高了效率。工作的速度虽然变快了,工作的质量并没有下降多少,反而变强了。由此可见,这种管理模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保证了文件管理的及时性。

2.5工作的准确性得到了增强

档案管理真的很重要,它对公司和行业的发展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时候这项工作会被公司忽视,档案中的信息不仅关系到公司的未来,还包含着员工的个人信息。因此,这方面的工作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安全方面和精度等级也比较严格,这也完美地体现了电子信息管理的优势。信息管理的载体是计算机,与手工作业相比,电脑作业更准确,更保密。如果需要审核资料,电脑审核的效率远高于人工审核,准确率更高。

结束语:档案管理工作应该以信息化转型为导向,结合制度建设、人才储备、理念创新等优化策略,综合运营信息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结合档案工作的特殊性和退役军人工作的普遍性,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单位发展的实际需求,打破传统思维和管理手段,形成科学、完善、可持续的新时期档案管理制度。实现以上优化路径,从制度、人才、资金等方面加以扶持,让档案工作成为人类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卫雅妍,王宇欣. 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7(8):288. DOI:10.3969/j.issn.2095-3089.2017.08.275.

[2]任晓云. 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J]. 办公室业务,2012(1):47-48. DOI:10.3969/j.issn.1004-647X.2012.01.033.

[3]郑亚琳. 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探究[J]. 科技资讯,2019,17(24):73,75.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9.24.073.

[4]刘长贤. 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J]. 赤子,2019(11):148. DOI:10.3969/j.issn.1671-6035.2019.11.131.

电子档案信息范文第3篇

1 现行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的现状

1.1 电子文件的优点

电子文件有重复使用的特点, 允许若干个查询者同步利用一份电子文件, 同纸质文件相比, 使用更快捷、更方便, 信息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满足利用者一般需求。

1.2 多种类型数字化信息的档案化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记录医院档案信息的载体日趋多样化, 包括文本文件、电子报表、电子邮件、图形、图像文件、影像数据检查结果等, 在管理方式、载体形式、信息互动等方面对纸质档案形成巨大的冲击, 原有的档案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档案工作的发展要求。因此, 实现档案管理的计算机化和档案工作的信息化, 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信息资源社会共享, 是档案工作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和重要前提。

1.3 电子文件的收集范围

凡是在医院工作中形成的、真实反映本院各项工作活动情况并且有考察与利用价值的磁盘或光盘等化学磁性材料载体上的文件者是收集对象。其中包括:一是文本文件: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文字处理形成的文字文件、表格文件等, 重点是定稿电子文件和正式电子文件;二是图像文件:主要是通过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像文件;三是影像文件:各种会议或重要活动通过视频设备并经计算机处理的动态图像文件;四是多媒体文件:运用多媒体技术形成的需要借助多媒体体现反映出来的文件等。

2 医院电子文件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电子文件不能取代纸质文件

原稿被忽视, 随意遭删改。在电子计算机上起草、制作文件, , 这是院办及一些职能部门的常事。然而, 一旦文件定稿打印在纸上后, 作为草稿性的电子文件经常被忽视。这些电子文件绝大多数未被保留, 它不是被清除就是被覆盖。许多医院对电子文件没有采取很好的保护措施, 甚至随意对其进行增删、改动等操作, 使具有原始性的电子稿件面目全非, 失去了归档保存的意义。

2.2 及时收集医院信息

医院各科室有时也自行拍摄、制作一些资料, 比如, 临床科室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 护理部、医务部等部门组织开展的一些医疗、科研、教学活动等, 有不少具有保存价值的无纸化系统生成的电子文件。如果不及时收集医院的信息情况, 很容易遗漏这部份资料的归档。

由于电子文件形成的时间短, 缺乏实际贮存的验证, 所以电子文件中原始信息的长期保存问题是有待档案管理人员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一些医院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档案工作的特殊性和技术性, 把应归档的文件只是简单的保存在计算机硬盘存储器上, 这样, 一旦信息系统出现问题, 电子文件就会遭到破坏, 甚至全部丢失。一些医院以软盘作为电子文件存贮的介质, 由于软盘极易遭到破坏, 其保存的期限及可靠程度也存在较大问题, 因此极不安全。

2.3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档案管理人员新技术知识贫乏, 加强档案管理的继续教育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

3 加大投入, 实现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用计算机贮存整个医院的各种业务、行政上的档案, 方便使用者及时查找、阅读, 既节省时间也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利用计算机管理可以减少档案的有效空间, 保存信息方便简单, 也增加了其保密程度。因此, 医院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应用设计完善的软件和网络等现代化办公设备, 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现代化。

3.1 健全制度, 明确责任

由于电子文件具有分散性, 医院每个科室都有可能成为电子文件的形成者。因此必须建立医院档案管理员的网络。为防止重要资料的遗漏, 在医院各科室设立一名档案网络成员, 及时上报各科的电子文件资料。

3.2 档案工作者必须更新思想观念, 确立新的管理理念

传统的纸质档案都是在文件办结后在第二年的上半年收集资料归档。电子文件在遵循全程管理, 前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的原则, 以功能完善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和国家对电子文件管理的标准规范不依托, 对各种类型的电子文件从其产生开始就实行档案化管理, 将电子文件从产生、办理、归档、保管利用, 到鉴定销毁整个运动周期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保证电子文件长久保存和有效利用。

3.3 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的变革迫在眉睫

档案人员要适应信息技术和档案事业的发展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抓好知识更新, 引进、消化、适应信息技术的成果, 使档案人员拥有广博的知识, 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因此, 加快档案人员知识结构的变革, 多途径、多层次培养人才, 是档案工作者迎接信息技术革命最根本的对策。过去档案管理大多采用手工操作的方法, 与电子文件处理手法相差甚远, 需要新的知识和技术手段, 因此, 医院档案管理网络成员需进行系统的档案管理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知识、数字通信技术、保密知识等强化培训, 尽快地掌握信息管理自动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担负起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的重任。

3.4 电子文件归档份数

对于长久保存的电子文件, 拷贝到耐久性的载体上, 一式三套。封存保存一套, 借阅一套, 异地保存一套, 并要定期进行复制, 以防止信息损失,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3.5 电子文件的保存对策

电子文件应存放在具有防磁性能的装具中, 以保证磁盘、光盘的稳定性。由于电子文件载体与传统纸质载体有明显区别, 其存放环境和防护设备要求有控温 (一般在17°C~20°C) 、调湿 (相对湿度在35%~40%之间) 、防尘、防光、防盗、防病毒等措施, 还要特别注意对电子档案进行定期检测和拷贝。

摘要: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工作, 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医院电子文件在归档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规范医院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 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电子档案信息范文第4篇

一、电子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隐患

(一)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滞后。先进的管理系统不仅能快速进行档案管理, 还能保证电子信息档案的安全, 阻挡不法分子的恶意入侵。国际上, 文件和档案的英文分别是:documents、records、archives。这三个术语的翻译在我国档案界至今没有统一的答案, 我国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概念也尚未明确, 更别说其实质的内涵。因此在我国电子档案管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中, 名词概念模糊和使用不规范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影响了我国档案管理的工作和理论探究的有序进行。而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区别没有精确的、统一概念。尤其是在实践工作中, 档案工作人员通常根据要自行命名和区分, 有很大的随意性, 给档案意识埋下隐患。

(二) 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是一份繁琐、细致的工作, 要求工作人员有谨慎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的工作技能, 有高度的责任心, 让电脑病毒和不法分子无机可乘。而部分工作人员为打发空闲时漫长的上班时间, 在电子档案管理专用电脑上随意安装娱乐或者购物软件, 导致病毒和木马程序入侵电脑, 轻则造成档案管理系统缓慢甚至冲突, 影响用户使用, 重则被不法分子利用泄露的公民信息, 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其次, 在下班前移交电子档案资料时, 使用不安全载体, 如:U盘等, U盘是移动存储设备, 它可以被随意读写, 最容易传播病毒。

二、降低电子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安全隐患策略

(一) 优化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安全的档案管理系统是档案管理的前提, 首先, 明确界定“文件”与“档案”概念, 和先进档案管理国家接轨, 完善自身不足。从理论研究角度出发, 不断更新学习, 为理论的研究和档案管理系统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方面, 准确翻译并且引进国外的档案管理理论, 更好地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和外部网络的连接处安装防火墙设备, 能够根据会话信息、应用协议、访问用户、被访问者资源等进行访问控制规则设置, 保证通过网络边界的会话层得到一定的控制, 同时, 为了保证整体安全性, 防火墙设备自身具备高度的安全性。另一方面, 对于档案管理系统内部的优化如:布置精密的网络侵入防御设备, 来保证不局限于攻击的来源, 不管是内部网络还是外部网络, 防御设备都能对木马病毒实施有效地防御, 保护档案数据资源安全, 确保访问不受成影响。

(二)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由于电子档案工作的特殊性, 档案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直接影响档案信息资料的安全。对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监督是非常重要的。首先, 对上岗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信息安全教育, 不能使用U盘存放和移交资料, 讲解传播U盘的危险性和可能带来的风险;不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专用的电脑上随便安装软件;不要安装任何与档案管理工作无关的软件。对来历不明的文件, 不要轻易尝试打开, 因为目前多数携带病毒的软件会伪装成安全文件的外表, 甚至具诱惑、欺骗性的文件形式, 对于不清楚的文件打开时一定要慎重。其次, 还要提高信息管理人员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 减低信息安全隐患, 减少信息泄露带来的损失, 工作人员要学会利用识别防火墙的工作原理, 及时发现网络中违反使命策略的行为和受到黑客攻击的迹象。对网络入侵病毒攻击进行识别, 并进行有效地拦截。

三、结束语

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 不但关系到数据本身的正常安全运行, 还关系到所有与之相关的业务, 这些与电子档案管理相联系的业务是否顺利开展, 安全是最大的前提条件, 因此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网络安全、主机、服务设备、存储空间和系统软件都应得到安全保证、安全有效的管理及高效有力的防范措施。系统外部要接受新知识, 及时查缺补漏, 内部要安装先进的防护措施, 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严格要求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高度的信息安全意识, 为公民的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摘要:本文从理论出发, 再联系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 对电子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深入了解, 阐述了电子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安全的重要性, 针对目前我国信息管理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问题进行研究, 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和实践经验, 提出了几点处理电子档案信息安全隐患的可行办法, 提出优化信息管理, 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等方法, 杜绝信息泄露的发生。希望读者能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 实现加快推动我国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与国际快速接轨。

关键词:电子档案,信息,安全工作

参考文献

[1] 翟慧杰.数字信息长期保存的责任主体及其合作模式[J].信息安全, 2010 (1) .

[2] 冯文杰, 李志强.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技术策略初探[J].中国档案报, 2014 (2) .

电子档案信息范文第5篇

一、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兼容性差。档案管理各部门由于部门之间职能的不同, 选择计算机型号、规格及相应的软件也各具特色, 各自开发使用的管理软件无法实现互用。如适用于文件检索的软件系统, 无法完成档案信息管理任务, 当两项任务需要同时完成时, 工作人员不得不启动两种系统, 分别完成以上任务。系统之间的不兼容性, 减慢了信息编辑成果的输出速度, 制约了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二) 档案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较差。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需要标准、规范的档案信息, 这是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的基础。我国众多档案馆中普遍存在案卷质量不达标、档案著录细则各异、系统软件移植性不高的弊端, 这就使得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仅局限于某一专业或某一馆领域内, 无法大范围推广使用。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需要对档案信息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整理。

(三) 档案系统数据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当前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 未达到数据交换的水平。档案系统在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方面表现为各行其是, 其规范性、可开发性、服务功能、可共享性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否则无法适应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的要求, 阻碍档案管理部门电子化建设的进程。

(四) 档案电子化技术存在的不足。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实现需要以计算机硬件及相关软件为基础。硬件设备配置方面, 应根据不同应用配置不同性能的硬件系统。例如, 单机版系统需要计算机配置较高, 而网络版则可配置性能较低硬件, 而将重点放在服务器、交换机和网线方面的配置。软件配置方面, 不仅需要熟悉计算机软件的人才, 还需要一批专业的软件研发人才, 以便能通过对档案工作的调研, 开发出具有实用性、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简洁化、通用化的系统管理软件, 满足档案电子化管理的需求。

(五) 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 其中包括档案信息管理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档案信息系统软件操作技能等, 总之, 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的关键。当前档案管理人员知识水平不高, 甚至有现代文盲现象, 在先进的电子化办公系统面前无所适从, 极大地影响了系统功能的发挥。

二、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对策

档案管理工作具有极高的技术性和极强的保密性, 这一点已经为广大档案管理部门及相关管理人员所认可。为了达到上述两点要求, 应在现有基础上对档案信息管理进行完善和升级, 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实现档案信息的电子化管理。

(一) 做好电子档案的安全保密工作。档案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 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一方面, 档案管理部门应对纸质档案文件进行安全、妥善的保管, 在电子档案被损害或丢失的情况下, 可利用纸质文件对电子档案进行及时修补;另一方面, 电子档案共享空间应有严格规划和限制。现代化信息技术提供资源共享的同时, 也给信息安全带来了挑战。为避免黑客的技术攻击, 应根据档案保密程度进行等级划分, 对于绝密文件应在本部门或局部范围内实现公开和流通;而对于可公开档案信息, 则可选择性地发布到互联网。

(二) 提高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技术。档案信息电子化技术发展不成熟, 是当前广大档案管理部门及相关使用部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高电子化管理技术应从硬件、软件两方面着手建设:硬件方面, 应在档案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配备性能良好、功能可靠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为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软件方面, 应加大规范、科学、实用、可兼容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 推动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的进程。

(三)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首先, 档案管理部门应通过培训, 让档案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档案信息管理中的优势, 并对该技术的不足有客观了解, 督促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的管理技术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 管理人员在对电子化管理系统具有公正、客观的了解后, 应积极学习新技术和新的管理理念, 同时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 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信息技术窃取机密文件。

摘要:档案管理部门应不断加强电子化基础建设, 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 还应做好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密工作。

关键词:档案信息,电子管理,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弋戈.信息时代的档案电子化管理初探[J].北京档案, 2010 (10) :34~35.

[2] 李玉梅.新时期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学科版) , 2010 (12) 195~196.

电子档案信息范文第6篇

1 关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传统意义上的居民健康档案, 就是所谓的病案, 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形成的符号、文字、图表等资料的总和, 其中包括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等。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应运而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是指对居民健康相关活动过程的电子信息化记录, 不仅有居民接受医疗服务全过程的所有记录, 还有居民接受保健服务, 计划免疫接种、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所有记录等。但是对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具体涵义界定, 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化工具, 二是电子病案的高级形式。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 将居民的个人健康相关信息采集录入后, 将之传输、存贮于互联网服务器中, 以便能够随时随地地查看、检索、维护和统计个人健康信息, 从而为居民的疾病诊疗、健康风险评估, 以及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保健指导提供有效的基础信息, 最大程度地为居民个人健康提供帮助。所以, 从这个角度来讲,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所包含的内容远远大于传统的健康档案, 这不仅包括医疗活动过程中患者的保健史和个人生活史, 还包括一个公民从出生之后, 终其一生所有的卫生保健信息记录。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势在必行, 迫在眉睫。

2 关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2009年4月26日, 我国新出台了新医改方案《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意见》提出, 要在今后3年加快推进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健全居民基础医疗服务体系, 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 这些要求为我国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 我国的区域卫生信息化还处于一种各自建设、各自开发的状态, 这对我国的医疗改革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可能由此导致医疗卫生信息成为一座座孤岛的状态, 因此区域卫生信息化必须实现急救、计生和妇幼等系统在内的相互联系、数据共享的良好局面。再加之我国现行的医疗资源分配十分不合理, 大部分集中在大城市, 由此导致农村医疗资源匮乏, 所以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有其自身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综上所述, 所谓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就是连接规划区域内各机构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 是让规划区域内各信息化系统之间进行有效信息整合的载体和前提。建设医疗卫生机构及各相关卫生机构的信息平台, 对于促进区域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实现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是极为有益的。

3 如何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从目前来看, 我国在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比如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 软件实施费用、系统维护费用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虽然目前很多地方都开始着手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但利用率却很低, 投入的资金在短期内难以回收, 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这些都使得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很难有效推广, 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予以解决。

在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方面, 需要注意一系列问题, 方可见到明显成效。

首先,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要具有不可分割性。一个区域内信息平台有且只能有一个HER系统, 如以市为最小单位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时, 全市居民的健康档案由市级信息平台统一采集、管理, 不能下设区或县级健康档案平台。省级平台负责省内各区域信息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换、共享, 以及跨平台的业务协同, 综合分析、决策, 不负责省级健康档案的存储。

其次,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要遵循统一的标准。在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时, 要遵循卫生部发布的相关健康档案数据集及标准, 这样能够有效解决不同业务系统厂商间相互兼容性问题, 同时便于后续的平台扩展及平台间互联互通。

再次, 要弄清楚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性质, 不可与传统健康档案混为一谈。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不是简单的病历数据的上收、存储和使用, 而是要发挥它的综合作用, 为居民的健康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 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归属方面, 要由市或区卫生局主导建设, 同时健康档案的所属权归卫生局所有。卫生局要负责健康档案的安全管理, 隐私保护。这样才能保证权责明确, 条理清晰。

总之, 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需要从多方面综合入手, 才可以见到明显的成效。另外,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还要强调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样才能在危急及重要关头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带来的高效与便捷!

摘要:自2010年卫生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以来, 如何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提升和促进社区卫生服务, 成了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如何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进行探讨。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 姚志洪.健康档案[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2009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论文集[C].2009.

[2] 吕晓华, 陈志远.国内外居民健康档案研究与实践[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 (3) [C].2009.

[3] 杜兆辉, 彭慧珍, 沈佳妮, 等.社区电子健康档案数据集的遴选实践与体会[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 (3) [C].2009.

[4] 俞华.家庭电子健康档案——公民健康权利的重要载体, 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的重要来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 (2) [C].2009.

[5] 成福春, 尹岭.构建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全民健康信息化保障体系[A].节能环保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 (二) [C].2007.

上一篇:思想政治概论范文下一篇:电信竞聘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