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家族地域文化发展论文范文

2024-07-26

学术家族地域文化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如果一种符号是从外界引进的,而不是被引导到原始的活动中去……便是一种空洞的纯粹的符号,它是僵死的和贫乏的东西。”“创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可求到的教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地域文化是某一地域的人们在和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形成的,一个人在既定的地域文化中生活久了,他的身心和周围的一草一木、周围人们的一言一行会达成默契,他身上也会不自觉的现出种种的文化烙印,体现某种地域文化性格特征。比如一个生活在吴地的人虽然依靠现代科技可以体验大江南北的风土人情,但这毕竟只是外在的临时参观欣赏;而他与吴文化之间却是水乳交融难以分离的,他的生活本身就是吴文化的本体所在,他要借助这个文化场维护自己的生存,他就不只是观赏者,更是实践者和创造者。唯有在教学中引入地域文化,让学生与自己的生活相通,与自己所在的地域文化对话,才能让学生看到教学内容对于自己生活的有机联系,消除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对立激发其学习动力,才会有个性的发展并进发创造的灵感。

长久以来温润秀美的自然环境、富庶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相对安定和平的社会政治环境,使现今太湖吴地呈现出一派和谐、宁静的气象,历经3000年沧桑历史积淀的吴文化,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物态文化:吴地水城、运河驿站、水乡古镇、江南民居、水乡古桥……与方言曲艺、园林书画及日常生活等因素相互交融下,呈现出婉约、含蓄、内敛,精致、风雅等特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物育一方情,吴文化的特征刚好与中国古诗词的文化意蕴相融,本人据吴地师生教学实践以吴文化为例探讨地域文化与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整合之策。

一、地域风物与古典诗意的交汇

纵横交错的水港,河街相邻的老街,粉墙黛瓦的古宅,古朴幽远的小巷,精致典雅的园林,沧桑的牌坊老井,遍布的寺庙庵堂……这一切赋予江南浓郁而独特的古风情韵。姣好的容颜、欸乃的桨声、柔滑的蚕丝、醉人的吴语……“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的意象组构着闲适、淡远的诗意生活,处处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心灵上的慰藉。

察地域风物以见象。诗人的才能就是去寻找并发现情感的同构物、对应物。自然中的物象虽只在不同环境、不同季节表现不同的生长姿态,但是诗人以目观之、以情渗之,将其成为内心抽象情感志趣的代言,物象不同的表现姿态也就成了诗人不同情感志趣形象的物化表现。古诗词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调动感官感知物象具体形态时,引入能触动他心灵的那些和他们自幼看见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的周遭环境息息相关风物,让其深入生活的细节之处体味出诗人蕴于其中的情感因素。如李商隐的诗歌素以寄情深微,意蕴幽隐,朦胧婉曲著称,在教学其《无题》鉴赏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时,要感受蕴含其中的眷恋缠绵、炽热浓郁、焦灼苦闷、坚贞不渝的儿女至情,非细嚼“春蚕”“蜡炬”两意象不可得。吴地本就是蚕桑之乡,吴江盛泽又素有“绸都”之称,乡间几乎各家都养蚕,“春蚕”的形象本融合在学生自身真切的日常生活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从审美的角度审读这一细读物象,让学生联想比对中悟得这一妙句。“丝”谐音“思”蚕丝即是“情思”,由蚕丝莹白绵长重重缠绕可想见情思真挚缠绵无限眷恋,春蚕作茧自缚可想见诗人自困情网自苦自乐,蚕丝到死方尽可想见情思热烈执着至死方休,在意象的特征的多角度观照中让学生真正体味出诗人那份浓烈又痛苦,无望又无悔的至情。这仅仅比对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的造意更能贴近作者复杂的心理状态。另外通过园林古宅幽幽解“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的幽深阻隔,通过春江水涨滔滔解“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的绵长无尽,通过江南美女温婉解“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闲逸生活……均是水到渠成,自然不过的。

借地域风光以悟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意与境谐”的艺术境界。意象的解读只是读诗的基础,意境感悟才能品出诗美和意蕴。地域风物、山水风光是学生举手可触、举目可见的,引入生活情境想象构建文本情境相对要容易多了。古诗词课堂带领学生神游吴地山水人文,让古诗词教学超越文本、课堂延展到地域物质、精神文化场中,提升其鉴赏古诗词和感受地域文化创造地域文化的能力。如在教学南唐词人冯延巳的《鹊踏枝》,体会“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一句的优美意境时,可调动学生联想生活中那暮色深沉风急人初静,伫立小桥对新月的情境去感受诗人在凄冷孤寂之境中婉曲传达的迷离恍惚又沉重绵远的闲愁。本词那忘不掉、拂不去、摆不脱、斩不断悠长不绝的情思正与江南独有的烟雨迷离柳絮纷飞的景象切合,又与江南人独有的含蓄闲雅之风相应,极易引起吴地学生的内心深处的共鸣。“一条曲折的小巷竟然变化无穷,表里不同,栉比鳞次的房屋分隔着陆与水,静与动。一面是人间的苦乐和喧嚷,一面是波影与月光。还有那低沉回荡夜磐声,似乎要把人间的一切都遗忘。”这苏州的市井风貌可能是学生早晚上学下学行过的这与姜夔《扬州慢》中所绘扬州二十四桥昔日胜景又是何其相似,只要稍加点拨“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即现眼前。游太湖三山感“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的赞叹,走暮春姑苏横塘路感“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惆怅,如此在地域风光风情中唤醒学生身上的地域文化性格去感悟诗词意境,方得其中真味。

二、风俗名人于古诗教学的援引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中一朵奇葩,其中自然涉及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元素如传统佳节风俗礼仪等等,很多极具地域色彩的风俗承袭千年而今依然是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风景。于一方风俗的饮食游乐祭奠中发怀古幽情,走近古人当年的生活情境,感悟诗人在佳节际遇中对生命的体悟。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延伸至生活,让学生在游吴江同里元宵灯会中感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让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在端午节吃“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贫,半世煎熬”的粽子时感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直不屈,在姑苏冬至夜亲友齐聚团圆祭祖,围坐闲谈敬酒美餐时感受白居易“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者远行人”的孤寂。

引名人轶事以激趣。高中生对古诗词鉴赏兴趣普遍不高,而文学鉴赏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脱离了鉴赏者的感觉和情感投入不能称为文学鉴赏。生于斯长于斯,乡土情结就在不觉中烙在心头。在古诗词教学中,援引也是在这熟悉的山水中亭台下历史中消逝了的名人轶事,带领学生穿越时空的阻隔走入诗词之境,可以激发其对古人生活情趣、思想情感等的探寻,点燃学生的心灵方可照亮整个文学鉴赏活动。如在教学姜夔的《扬州慢》介绍姜夔通晓乐律时可援引苏州石湖老人范成大爱其才赠以色艺双全的小红的故事。因谱二曲而得一美人,学生方折服于他的才华,明《扬州慢》小序中所言“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之意。鉴赏“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时,再引姜夔与小红的故事,昔日过松陵垂虹桥姜夔吹箫小红轻唱,“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过垂虹》)行过人生美妙的一段旅程。五年后姜夔独自再过垂虹桥写下“酒醒波远,正凝想、明素袜。如今安在,唯有阑干,伴人一霎。”(《庆宫春》)让学生在熟悉的垂虹桥边真实的生命故事中感叹“物是人非”之悲慨,理解“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深意。联系地方名胜,巧借名人故事,让学生在可触可感的地域文化中融合古诗词中的文化因素进而深入鉴赏古诗词。援名人风采以明旨。地域文化中的志士文人是百姓喜闻乐道的,也是学生易亲近观照的。古诗词传情常喜用典故,典雅风趣含蓄有致同时也给学生解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地方的名人学生相对要更关注,引名人风采解析典故更易明诗文要旨。如教学赵嘏的《长安晚秋》分析“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时,细说西晋时吴郡人张翰(字季鹰)在洛,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竟然辞官回乡的历史佳话,吴江古名“鲈乡”,“莼鲈之思”于故乡特色美味中寄托乡思深情对于自幼饱尝莼菜羹、鲈鱼脍的吴江学子去假想漂泊异地饭食不合胃口而格外思家的情感就不难体悟诗中所传“昨夜秋风又起,扁舟谁赋归欤”的羁旅思归之心。再如鉴赏唐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尾联“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时明范蠡助勾践兴越灭吴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穿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的故事,吴江震泽思范桥相传就是范蠡携西施出游的渡口,动人的故事溶入在千年的吴门烟水,让学生在太湖的烟波浩渺中感弃富贵名利泛舟湖光山色的隐逸情怀,亦以明杜牧厌倦官场意图纵情山水的逍遥之念。

三、方言音韵与诗歌吟诵的整合

吴方言历史悠久,语音保留了更多的古音因素,在词汇和语法上也有许多特殊之处,与北方方言有很大差别,北方语音较“阳刚”,吴语则婉转、清脆,吴语特有的轻快、细腻、圆润加上活泼的音韵会增加诗词吟诵中的地方风味和特殊的语言美。

依方言语音以析韵。古今语音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使用的普通话已经没有了入声字,过去很多的入声字在普通话里面已经读成平声了,如果用普通话读古人的诗,有些诗词的平仄、音韵就会觉得很别扭,不协韵。而古人作诗是比较讲究格律章法的,如果用普通话朗诵再做晦涩的文化常识解说,学生还是难有直观的感受;而如果在诵读中引入方言中存留古音的某些读法,则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既古诗词韵律的解读得到直观的呈现,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融合生活影响深刻,便于知识的迁移运用。比如在教学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讲到其音韵美时,四句一转韵,每韵自成段落,全诗九韵自然流转。“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几句中,“斜”为韵脚字,用普通话读成xie,则与“家”(jia)“花”(hua)不协。“斜”字古音中是个浊声母字,《广韵》的反切注音是“似嗟切”,在唐代应读为zia或者dzia,这与现在苏州的读法一致,方言读音就与“家”“花”协韵,听来悦耳了。

融方言音韵以吟咏。吴侬软语本身长短疾徐,轻快活泼,音调温软,细腻圆润,悦耳动听,常被称为“水磨腔调”。在某些古诗词(尤其是写闲情逸趣的小令或缠绵悱恻的婉约派词作)的吟诵中融入吴语似水一般柔婉的腔调,可谓是别具风味,将文人的曲径通幽的淡雅情趣和小儿女撩人的情思演绎得淋漓尽致。如教学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时,让清秀的江南女子用柔婉的吴语吟诵,那才子佳人你侬我侬的相思情韵已在方音吟咏中尽显,此亦颇有当年“二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之态。吴语中的依然保留了古音中的音调短促而急入声字,融方言入诗词诵读,析平仄,明音节顿挫,情感流转。如《登高》被古人称为七律压卷之作,仄起入韵式,律法森严,是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典型代表。在教学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时要解开学生韵律上的困惑,只要引入方言读法即可,首联的“急”“白”均是入声,颈联“独”为入声,尾联“浊”也是入声,这些若用吴方言读急促之音十分鲜明,方言融入是学生亲近古音韵律,在音调由高亢浑阔转低沉凝重中将慷慨深沉到悲凉抑郁的情感尽显。

“对现实生活世界的遗忘是传统哲学的致命之处”,而今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极力扭转的教育界遗忘现实个体生活的弊病。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是开放的,它在呼唤语文教师把地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学生在蕴含着浓厚历史积淀的地域文化场中从出生起就在他们生长的乡土风光、风俗人情中承袭着隐性遗传,完成特定的心理同构。多角度整合地域文化,丰富语文教学资源,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在古诗词教学中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课堂,让地域文化浸润古诗词课堂,让学生吸其文化精华后走向社会生活创地域文化,推动文化传承。

学术家族地域文化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作者简介:胡翠萍,女,汉族,安徽安庆人。安徽理工学校经济管理专业部中级讲师。

摘要:社会经济空间体系与地区经济发展过程内,文化具有较为宽广且巨大的影响作用,能够对地区经济运作发挥较大的作用。本文基于区域文化及其经济运作的联系进行发挥,探析地域文化创新在其经济运作发展方面会产生哪些作用。

关键词:地域文化;区域经济;文化创新

一、引言

文化被看做是生产力,其为现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后被人们普遍认可的一个比较关键的话题,为当前环境中个体对文化内涵、性能、生产力运作因素、社会经济含义等认知层面的一大进步。现在,经济越趋文化化、文化具有经济性、文化与经济越趋统一,变成一个无法规避的事实。经济领域包含的文化因素持续提升,文化领域存在经济渗透水平持续提升,文化生产力变成经济运作的重要推动因素。伴随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活动的出现,部分发达地区,文化变成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经济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持续变革社会领域的行业机构。一定程度上而言,当前的经济,可以说是文化经济。

把区域文化生产力和地区经济运作相联系,基于区域空间的视角研究文化具有的关键位置与产生影响的重要原理,存在较为关键的实践价值与理论意义。国家与民族存在什么水平的运作与发展理念,对其运作具有比较关键性的作用。文化是经济进步的重要推动因素,基于态度、信心与价值理念的重要方式,借助调整、宣传与加深发展理念的渠道,达成其在经济运作方面的作用。地区文化对其经济运作也具有这样的影响。地域文化作为生产力的重要构成,其创造力水平对地区经济运作具有较大的奉献。

二、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地域文化和地区经济存在紧密的联系。地区经济为地域文化的重要基石,给文化构建供应物质基础与保障,地区经济的运作情况对当地文化的构建和出现具有支持的影响。而且,地域文化条件对地区经济运作也会造成较大的能动性,不同特点的地区经济整体会表现各个类别地域文化的作用。地域文化的构建在地区经济运作方面具有较大的促进价值。

1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地域文化的发展

因为具体方位、气候、资源等要素的作用与约束,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与架构存在不同的特征,存在 一定的差别。各个地区经济的运作情况对文化运作具有支持的影响,对地域文化运作程度、运作架构、类别与特性具有较好的影响力。但是,地域文化的运作存在他们自身的独立特征,不但会遭受经济要素的作用,也会遭受历史传承、文化演绎等众多要素的作用。某一区域之前的经济较好,但由于众多因素使得经济出现滞后,他们的文化作用能力也会由于历史运作的原因存续较长的一个时期。例如,现在西安或者关中,经济运作条件尽管赶不上东南部沿海,然而他们的科技与教育水平、文化发展水平依旧位居国家前列。但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初时期,通常会存在文化匮乏与知识不名一文的情况。现在,基于整体视角考察发达企业,如广东文化的时候,就会看到其表现为二元并存的架构,存在经济较为放开但意识形态层面较为保守的情况。这一二元并存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经济在文化领域的直接推动影响,让地域文化显著的滞后于经济水平。

2 、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现在,经济与文化表现为一体化态势,文化力逐渐变成地域经济运作的巨大推动因素,在总体经济和社会运作层面具有主要的影响。地域经济的运作情况在地区文化构建和运作阶段具有支持与基石的价值,各个差异化的地区经济与特征可以形成差异化的地域文化。此外,某一区域的原有地域文化历经人们的共同挑选之后,最后出现在这一区域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这一区域民众特征与民族性质的文化秉性。这一秉性比较巨大且较为平稳,一定能对这一地区的经济运作形成较大的推动影响。所以,不同特点的地区经济常常表现为遭受各个类别地区文化作用的社会痕迹,形成晋商、浙商、台商、徽商、粤商、闽商、港商等类别的地区角度。新制度经济学者指出,意识领域与文化理念于削弱市场费用支出、推动经济进步、确保社会平稳等层面存在重要的影响。经济进步会给文化全方位兴起打下前提,文化的繁荣也会推动经济不断飞速进步。

三、地域文化创新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 、地域文化创新是区域创新的先导

现在,全球经济逐渐迈向基于创造要素促进的新的发展时期,创造变成促进经济进步的主要推动因素,于地域经济运作与创造行为中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创造的理论基础在于企业家或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出现的主要因素在于地域经济文化,其对创造的影响是很直接与具有本质作用的。由于地域经济文化形成公司管理者这一人群,使得各个创造方式持续存现。经济文化的重要构成内,对经济运作具有决定性影响且比较关键的是创造精神。和创造精神存在紧密关联且具有差异性的界定为创业认知。创造和创业表现出企业家精神。创业认知是一类企业家精神,其主要力量为企业家,但企业家精神实质或说较为关键的层面即为创造。创造为企业家的基础功能。硅谷为基于创造促进经济进步获得顺利发展的主要代表,尤其是基于高级科技创造作为其先驱,对其给予一定的机制创造给予辅助,如股票期权激励、市场开放、资本风险投入等。硅谷创造方式将创业与创造联系起来,这为企业家创业品质不断提升的表现。

2 、地域文化创新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文化和经济之间存在较好的互动作用,怎样提升地区经济的运作能力,和文化创造存在紧密的关系。不管是提升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抑或是提升整体创造水平,全部需要地区文化的创造与提升。创新文化主要体现为创造精神与创造思路等层面。创造精神,即放弃之前的事情,形成新的事物的自主毅力。创造思路即为一个思维认知,体现在个体针对各个事物存在差异化的认识形式。智力的长处逐渐代替之前自然资源与技术方面的优点。未来,拥有较高科技水平且存在创造认知的个体,才会具有核心竞争力。知识经济发展时期,基于创造的高科技行业不断的要得到创新文化的帮助与支持,文化创新继而给地区经济运作供应智力层面的帮助。

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地区运作是否顺利依靠地区竞争核力的多少。文化创造能够推动地区创新体系的运作与健全,进而实现社会资源的累积,降低市场活动成本,培养地区竞争核力。而且,借助文化创新,在地区创造行为的宏观作用要素与微观主体层面发挥作用,进而强化地区竞争核力。即,经济文化可以体现创新水平,形成企业家精神,借助激励制度,挖掘市场主体的创造认知。经济文化可以构建一类渗透体现,作用企业家作出决定与推动公司运作机制的变迁。经济文化可以体现标准化影响,作用经济运作的软件条件。

现在,中国经济迈向关键运作阶段。出于使创造与创业变成地域经济运作的主要内驱力,一定要进行文化创造,促进经济文化再塑水平。文化不但为今后经济发展的主要竞争中心,还为推动落后区域迈出落后圈,实现经济再次繁荣的主要非经济因素。针对经济落后区域来说,绝大多数的经济变量制约没有张力的环境中,基于非经济变量内发现提升要素,强化地区文化创造,推动地区经济进步,存在较为关键的战略价值。

人们不但能够借助地域文化作用地区经济的发展趋势,作用经济活动,还应关注地域文化作用地区运作的方式,使他们构建差异化的地区经济类别和特征,从而借助竞争、市场与机会等认知层面的进步,让地域文化变成地区经济运作的推动因素与来源。(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学校经济管理专业部)

参考文献:

[1]韦苇主编.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詹姆斯.A.道等编.发展经济学的革命[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伍贻康等主编.软权利之争: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潮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学术家族地域文化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地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两者是统一的,都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和谐进步。本文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地域文化“陶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校园文化 互动性研究

一、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内涵

地域文化指的是从古至今在特定区域或特定人群中包括了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文化遗产,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绵延发展、独具特色,被世代传承至今并且在特定区域或特定人群中仍颇具影响力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属于特定区域的传统习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体系等文明表现。

地域文化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空间特征,表现为具有独特的地域时空性,它在某种程度上深受人类活动形态等行为系统的影响,同时环境与文化、文化的传播对地域文化的最终形成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是在一定区域内被人们继承与发展的文化的各种表现,包括地域物质文化、地域精神文化和地域行为文化;其次,地域文化具有强烈的继承性和传承性的特点,它是人类古老文明在一定范围内的历史积累,也是一种历史沉淀和历史继承,更是一种历史绵延和发展,具有强大的传播力、感染力、渗透力。伴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各种新思潮不断涌现,地域文化与人的生活关系不断产生碰撞和摩擦,不断被加入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形成一种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以地域为主要依托的核心的强大文化体系。

高职高校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在这一特定环境中,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由全体师生共同培育和必须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文化体系的总和,还包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特点的文化环境的物质载体,包括校园建筑设计等这种物化的表现方式,更包括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教科研领域、生活领域等各个方面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共同载体。包括校园的各种规章制度、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等。校园文化直接影响高校师生的生活与学习,起着浓郁人文氛围、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形成优良风气、增强凝聚力、激发创造力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1]。

高职校园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生活与学习,大学生是人一生中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关键时期,各种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相互交融和碰撞,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正确思潮的引导,高职校园文化优劣与否对于大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地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两者是统一的,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

二、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关系

地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两者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都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都统一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富强、民族繁荣离不开文化的重要支撑。文化是民族生存的重要力量,是民族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民族文化的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中华民族文化独特魅力的展示,是中国在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念的建构和传播。地域文化和高校校园文化从不同的两个维度阐释了文化的不同种类,弘扬地域文化,并以此次为契机创造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高职院校作为地域文化强有力的代言人,在宣传与传播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域文化方面,有着至高无上的话语权和释疑权,是传承和发展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力量。

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和谐进步。一方面,高职院校从建校开始就置身于特定的地域文化氛围中,从初期建校到后期校园建设发展势必受到地域文化不同方面的感染和影响,深深地烙上地域文化的某种印记。一般而言,高职院校的教师本土化比例要略高于本科院校的教师,从某种程度而言,本土化高职教师是地域文化的代言人,大多数根深蒂固地受到地域文化的重要影響,而成为地域文化的传播者。因此,地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校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对地域文化建设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地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处,校园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层次,引领地域文化的前进方向,能帮助地域文化建设有鉴别地、有选择地区别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帮助地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按照时代精神,依托当地优秀资源,把地域文化精华和校园文化精髓相结合,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辐射作业,把地域文化建设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文化。

三、地域文化“陶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相互融合

宜兴作为著名的“宜陶之地”,几千年来,宜兴人一直和陶为伴、以陶为生。宜兴境内已经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代的文化遗址,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当时制陶技艺的水平,已进入了较为成熟的阶段。明清时代,宜兴的制陶业已发展到“家家做坯,村村有窑,遍地是陶”的地步。清代大词人陈维崧有诗写道:“百锤家家哀玉响,青窑处处画溪烟。”数千年的传承使宜兴形成了以紫砂器为主流的制陶产业和由此而产生的陶文化,成为名副其实的“陶都”[2]。可以说,宜兴的地域文化中,最有特点、最有特色的就是陶文化。陶文化是宜兴文化的精髓,是宜兴文化的重中之重。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陶都宜兴,学院因陶而生、因陶而兴,多年来,学院秉承优良传统,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本”的理念,自然地将陶文化与校园文化契合在一起,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之中,打造以陶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学院把陶精神凝练为“纳陈吐新、精益求精、锲而不舍、追求卓越”,并将其融入学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前身系创建于1958年的陶都工业大学,拥有80多年办学历史,学院坐落于风景优美、人文底蕴浓厚的江苏省县级市宜兴,有着浓厚的办学底蕴和良好的人文地理环境,现设有陶瓷学院、数字艺术系、环境艺术系、服装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子信息系和经济管理系等7个院系。

具体而言,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设立“陶文化”学院——陶瓷学院,现有陶瓷艺术设计、雕塑艺术设计、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材料工程技术等专业。依托陶都宜兴五千多年悠久历史、丰富的陶瓷资源、浓郁的文化氛围,已培养数千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教授、一级美术师等专家和设计人员。陶瓷学院把举办陶艺专业毕业生作品展纳入教学计划,通过毕业设计开放展示周活动,充分展示学生职业技能和文化素养的融合,营造以陶育人的氛围,让全校学生感受陶瓷艺术和陶文化的魅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教育和文化熏陶。

第二,“陶文化”环境氛围感染。学院内部陶文化的元素随处可见,60米长的仿古龙窑,图书馆门厅的巨型紫砂浮雕,办公室外教师作品图示,紫砂材质的办公室标牌,学院内随处可见的雕塑作品、陶瓷花瓶、陶瓷造型景点等,这些陶文化元素让师生们感受到宜兴陶都的独特文化魅力,使师生更能认识到“土与火的艺术”,充分领略到紫砂陶瓷艺术那种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感受到陶文化古老而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精神内涵。

第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陶文化是无锡工艺職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校特征的特色文化。学校开设形式多样的陶瓷选修课,让全校学生通过陶瓷知识普及陶瓷文化赏析方面的课程教学提升人文素质。学院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举办陶艺创作比赛、邀请国内外陶瓷业界的专家主办陶瓷知识讲座、利用各种平台进行陶文化交流等,建立校外素质教育基地——陶瓷博物馆、展览馆、陶坊等,倡导感受陶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陶瓷历史、陶瓷种类及陶瓷文化,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品质、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陶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蔡桂珍.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以福建省高校为例[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3:39-42.

[2]淘壶人,小编.宜兴有着什么样的陶文化历史?[J].淘壶人紫砂学堂频道.http://news.taohuren.com/zishawenda/2011-12-17/article-336.html.

基金项目:2015年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教研课题《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互动性研究》(15KT112)

学术家族地域文化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创意产业,其创意要素可以促使各物质元素重新组合,增强经济系统创新能力,提高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从而提升要素生产率,推动内生经济增长。创意产业不仅可以帮助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能促进高层次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此主要针对创意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转型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制展开探讨。

关键词:创意文化;区域经济;互动

在当今时代,新兴起了一种以创意产业为主导的创意经济,它对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创意产业有着区域性特点,在发展的过程中跟区域经济的转型有着互动关系和天然的耦合。一方面,区域经济转型给了创意产业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创意产业发挥新引擎作用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转型,这一种互动关系对我国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一、创意产业经济内涵与区域经济转型内涵

1、创意产业经济内涵

从本质上讲,创意产业是具有一定文化特性的,文化内涵丰富,而文化又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因此创意产业又被称为“文化创意产业”,它推崇的是个人的创新能力,强调通过文化艺术的创新来推动经济的发展。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意要素能够促使物质的重新组合,提升经济系统的创新能力,提高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从而提升要素生产率,形成内生性增长,从而实现以较少的物质投入获得更大的经济增长。

2、区域经济转型

对区域经济转型内涵的理解要以经济转型与经济升级对比分析为基础。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关系可以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来分析说明。其中,“转型”是针对生产关系而言的,指的就是要转变现有生产关系,这里的生产关系包含了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财税体制、企业经营管理方法、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文化状况等等多方面。“升级”是针对生产力而言的,指的是投入-产出关系,通过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增加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转变过往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方式为“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提高经济附加值。简而言之,经济转型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向着更高级别演进。

二、创意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转型互动关系

1、区域经济转型为创意产业提供发展空间

第一,农业区域经济的转型方向主要在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与治理并重,同时注重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的效益。在这种背景下,“创意农业”的发展就成了必然趋势,将农业与创意产业相融合,利用创意元素,创造高附加值的农业新业态,并形成产业群,提升农业区域经济的附加价值。比如,“新田园经济”、“创意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家乐”就是农业区域经济转型创意产业发展的形式;第二,工业经济转型的方向就是要实现产业升级。一方面,工业经济长期以来都是依靠资源的消耗、人力的投入,在资源供给有限、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现代社会,这种工业发展模式将会受到制约;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后,国外市场需求疲软,人民币对外升值,出口导向性工业企业生存面临巨大挑战。这样的条件下,只有提升企业创造力,改变传统的人力物力投入拉动工业经济发展的方式,走创新之路。在工业经济区域转型升级背景下,创意产业大有可为,这主要体现在:首先,创意产业中的工业设计、品牌策划等增加了工业生产的附加值,促进了工业区域经济的转型;其次,大众消费从生产导向向消费者自身需求导向转变,这就意味着工业生产要往满足客户价值体验方向靠拢,这会推动着创意产业与传统工业产业的融合发展。

2、创意产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转型

当今时代,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对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创意经济的引擎作用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创意产业发展氛围下,极大的激发了个人的创意潜能,个人的知识创意、文化创意得到了释放、开发,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第二,创意产业能够促使产业间的整合,融合构建出新的产业结构,这也是区域经济转型的形式;第三,创意产业靠的是人的脑力、智力、创意的挖掘和开发,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因此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可以缓解区域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就业压力。

三、区域经济转型中创意产业发展路径

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创意产业有两个发展趋势:一是挖掘开发创意资源直接成为产业;一是将创意融合渗透到传统产业中,用创意内涵来使传统产业增值。

1、创意的产业化

创意的产业化发展,一般来说,包括六个步骤:激活创意源、捕捉原创构想、应用方案设计、模型试验、初步市场化和创意产业化,这六个步骤综合体现出了创意价值实现的整个过程。在区域经济转型背景下,新旧观念、新旧模式、新老产业相互碰撞,往往能够产生创意火花,这些创意火花被人们所重视,并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创造成产品,并应用市场营销手段推向市场,让消费者需要通过货币支付途径才能获得该创意产品的消费,这就实现了创意的产业化。创意产业化强调内容差异化、注重研发设计和市场推广,追求价值创新基础上的差异化竞争。创意产业化在区域原有产业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具体地发展路径有与区域主导产业协调发展、根植特定地域历史文化发展、与现代时尚文化匹配发展。

2、产业的创意化

产业的创意化是区域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趋势,其主要表现是产业融合、产业关联带动和产业结构“软化”三大模式。首先,在区域经济转型背景下,创意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融入到传统产业中并发挥重要驱动作用,增加了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同时,由于创意强调的是创造性,融入创意要素可以大大提高传统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因为传统产业的竞争转变为了差异化竞争,传统产业对创意设计、创新研发等越来越重视,这一趋势推动了创意、创新研发、设计环节发展壮大成为整个产业链的独立环节,并对传统产业产生关联带动作用。最后,在经济转型背景下,传统有形资源要素投入越来越有限,这就倒逼传统产业需要通过创意这种软要素来促使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软化”。

四、结束语

创意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经济转型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的价值理念,且耦合性明显,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创意产业的引擎作用能够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区域传统经济的增长受资源环境限制,使得传统产业迫切需要新的驱动要素,从而催生了创意产业的发展。(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赵娜.创意产业与经济结构转型[J].经济科学,2014(12):20.

[2]王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我国经济转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03):25.

[3]梁新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与发展创意文化的政策环境[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07):39.

学术家族地域文化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为探索城市化和城市文化互动提升路径,在厘定城市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关系的基础上,以伦敦、东京为例分析了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化战略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模式。研究认为,城市文化是历史和现实的产物,是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的生动体现;在新媒体时代,城市文化逐步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第一力量,应通过规划规定、政策跟进、项目推动来促进城市化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文化力;互动关系

文献标志码:A

[GK-2!-2]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城市文化作为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原动力,既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核心力量。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發展催生了城市数量的增加,加快了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得城市内部的组织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因过多地对城市经济的强调而忽略了城市文化建设,导致城市文化日趋匮乏。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需要审时度势,不断地总结经验,自觉吸收他人的优秀成果,有意识地去引导中国的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作铺垫。

一、城市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关系厘定

城市化与城市文化之间并非建设与被建设的单向度关系,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社会经济空间变迁的动态演进过程,是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城市文化作为物质财富和精神力量渗透于经济领域乃至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加速城市经济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之,城市化的推进也有利于城市文化的传播,刺激城市文化的建设,丰富城市文化的内涵。综合来说,城市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关系的应然状态可以概括为两个层面:一是城市化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外在力量;二是城市文化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内在动力。

关于城市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美国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一书中谈到,城市不仅仅能用具体的形式体现精神宗教以及世俗的伟力,而且城市又以一种超乎人的明确意图的形式发展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1]。英国诗人库柏有一句名言:“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

城市。”旨在强调城市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当代人更高级、更复杂的有意识的规划、设计与建设[2]。吴锡标指出,在构建城市和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文化是以“文化力”和“文化资本”的形态体现和发挥作用的,它影响着城市个性的培育、城市形象的树立、城市魅力的增加和城市灵魂的塑造[3]。王琪延等认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特色和表征,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城市的本质就是人的聚集、文化的聚集[4]。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为了生活,聚集于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留居于城市。”可见,城市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之密切。然而,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烙有城市文化印记的建筑物的不断更新,使得人们对城市越来越陌生,所谓的城市人文意向也不复存在。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曾这样说过:“众所周知,城市是各种机构的集中地,它保存着各种档案,它的过去被载入史册,并被奉为神圣而加以珍藏。城市是供电、教室、图书馆、档案馆和各种伟大纪念物的所在地。”[5]而美国学者帕克等也说:“城市给人留下的印象,首先是它那庞大而繁复的结构。但是,这种结构特性终究还是发端于人类特性的,就是人类特性的一种表现形式。”[6]这充分说明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文化。

二、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化战略与城市文化互动发展模式

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可以称之为国际化大都市。如果单单从文化的角度去审视城市的发展,不难发现,在全球化的今天,强大的文化就是强大的国际影响力,而城市文化也已经逐渐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让城市文化的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让城市呈现出的鲜明的文化精神和理念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同,从而实现真正的国际化,我们通过伦敦、东京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发展脉络来感受一下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文化魅力。

(一)伦敦:政府导向型发展模式

政府导向型发展模式即在政府强有力的干预和主导作用下,通过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分配资源等方式,来参与、引导、规范城市文化在城市化各个阶段的发展,在保证各个领域均衡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城市文化快速、健康的发展。该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政府的广泛参与和指导。在政府的干预下以英国伦敦为代表的国际化大都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工业革命为人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也为城市的发展造就了广阔的空间。而英国作为欧洲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在工业化大生产的影响下直接孕育了现代型大城市——伦敦。伦敦的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工业化时代以前、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

第一个阶段:工业化时代以前。工业化时代以前的伦敦是一个古老的港口城市,这一时期的伦敦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其城市化特点主要表现为人口城市化:“大约在1485~1600年期间,伦敦的人口增长到了20万,到17世纪末期时,激增到575万,超越巴黎,成为欧洲第一大城市。”[7]在与人口城市化相伴随的城市文化方面,这一时期伦敦城的城墙内外进行着大规模的修建,例如居民广场考文特花园的建设。而古典建筑样式也是在这一时期被引进伦敦的,像宴会大厅、女王教堂等建筑物上都存有古典建筑的印记。这些城市建筑的改观客观上促进了伦敦城市化的进程,也为今后伦敦城市文化进一步的发展起到了铺垫作用。

第二个阶段:工业化时代。蒸汽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伦敦城市化进程第二个阶段的到来。这一时期,伦敦快速发展,人口持续增长,使得伦敦不仅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城市,同时也成为了英国经济的动力中心。但是伴随着伦敦城的商业发展,居住在伦敦城的居民人数却在逐渐下降。这个时候,铁路就成了改变这座城市的重要引擎。整个伦敦城被铁路站所围绕,交通的便捷使得城乡之间的居民往来方便,城市经济发展也有所提高。新的伦敦塔桥的正式通车也使得其逐渐成为伦敦最著名的地标建筑,水晶宫的建成也标志着伦敦作为世界工业时代之都的显赫地位。铁路作为伦敦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和城市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再一次推动了伦敦的城市化进程。

第三个阶段:后工业化时代。二战期间,伦敦城惨遭破坏,很多地区成了废墟。之后,随着欧洲经济的复兴,伦敦城也开启了新的繁荣时代,进入了城市化进程的第三个阶段——后工业化时代。这一时期,伦敦城市化所呈现出的特点是以政府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城市更新政策为主,推动城市更新运动为辅,全面加强政府对城市的干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城市文化的建设。而对伦敦城市文化建设影响最大的就是大伦敦计划的制定。规划方案由内向外划分为4层地域圈,分别是控制工业、改造旧街坊、降低人口密度、恢复功能区的内圈;建设良好居住区和健全地方自治团体的近郊圈;以农田和休息地带为主的绿带圈;以建设新城为主的外圈。大伦敦计划在城市布局方面规定把重工业和有害生产企业迁到居住用地范围以外——减少污染、保护人们的健康;在交通方面设计了功能分区图,选定了两条主干道,并将铁路枢纽变成4个大车站,用地鐵联结起来——简化城市交通、便捷人们的出行;在中心区和老城区的改建方面对于历史遗留的宝贵建筑规划设计采用了地下通道的方法保留其原有的街景——增添城市古朴气息、满足人们的内心需求。其次是政府所颁布的《内城法》和《新城法》。一是为了加大对旧城的保护和改建,二是为了新城建设公司的组建。根据《新城法》,英国政府在1946~1950年间,确定了位于英格兰、苏格兰及威尔士的14个新城,其中的8个位于伦敦地区。这8个卫星城市的建立充分解决了城市人口密集、住房条件紧张、工业发展用地严峻等问题。这个时期的新城均体现了霍华德田园城市的规划思想。其特点是规模小,密度较低;按邻里单位进行建设;功能分区比较严格;居住区、工业区等区划分明;道路网为环路和放射路组成。新城法的落实使得伦敦城俨然成为了一座空间广阔、结构复杂、功能多样、设施齐全的现代都市区。大伦敦计划在吸取了20世纪初期以来西方规划思想的精髓之后,对控制伦敦市区的自发性蔓延、改善混乱的城市环境起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不仅解决了伦敦及其周围地区经济、人口的问题,也解决了整个城市合理均衡发展的问题。最后是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开发。20世纪90年代左右,中伦敦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暴乱,使得整个伦敦工业一度衰落,经济增长十分缓慢,失业率也居高不下。然而,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消费旺盛、创意人才富集的伦敦城在英国政府的帮助下很快就摆脱了困境,并取得了新的发展。1997年,“布莱尔受命成立了创意工作小组,开始研究将创意产业作为英国重点发展产业的可能性”[7]。于是,一些新的标志性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如伦敦眼、贝兰斯区等,它们的出现为整个伦敦城增添了新的文化动力。2005年7月,国际奥委会宣布伦敦成为2012年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城市,尽管面临着十分严重的欧债危机,但是伦敦依然掀起了新的建设高潮。奥运会的举办吸引了无数的游客,伦敦碗等一些永久性场馆的建设令人过目难忘。

综合来看,伦敦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建设可以归结为3个层面。第一,伦敦政府在城市化进程的每个阶段都极其注重规划。无论是对旧城的改建和保护还是对新城的设计和建设,每一次规划不仅体现了它面向国际竞争开放的积极态度,也有效地指导了伦敦城各种资源的开放利用,为其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第二,伦敦将繁忙的交通运输和完善的交通设施视为伦敦城发展的基础支柱。为了交通网络的更加完善,伦敦政府在2003年开始征收交通拥挤税,通过税收改善公共交通的运营,降低常规的交通费用,确保服务设施的到位,为居民谋取更多的福利,这充分显现了伦敦政府的“民本”思想。第三,伦敦政府十分重视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2003年2月,伦敦市长肯·利文斯通公布了伦敦第一份文化发展草案,即《伦敦:文化资本——市长文化战略草案》,该草案明确指出,要将伦敦打造成为英国最具有文化创意以及世界最具有文化多元化的城市,伦敦要建设成为世界级的文化中心。”[7]5年之后,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又拟定了第二份发展草案《文化大都市——伦敦市长2000~2012年的文化重点》,该草案对伦敦未来的文化发展作了详细规划,譬如“加强对年轻一代的艺术和音乐教育”,“创造一个充满生机的公共空间”,“为创意产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加大政府对伦敦文化的支持力度”等。这两个草案的拟定对把伦敦建设成为伟大的文化大都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伦敦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在年轻人当中的影响,大力支持年轻人接受艺术和音乐教育;伦敦城外围环境的精心打造增强了本地居民的幸福感和外地游客的城市体验感,充分彰显了伦敦文化的影响力;重视创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制定长期的创意人才规划,也能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伦敦城的文化软实力,也提高了伦敦城的城市文化竞争力。

综上,伦敦政府对伦敦城市文化的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从工业革命时期的“雾都”到如今的“文化之都”,伦敦政府对城市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彰显了伦敦城的魅力,还提升了伦敦城市生活的幸福指数。

(二)东京:政策扶持型发展模式

政策扶持型发展模式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发展受到了专项发展政策的扶持,包括物质上或精神上的鼓励帮助等,其目的是促进城市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城市文化的软实力。该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政策的大力出台和保护。在政策扶持下,以日本东京为代表的国际化大都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也是日本的经济、文化中心。东京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动漫之都。因为动漫,东京成为亚洲文化的交流中心。东京的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明治维新后的城市转型时期、二战之后的城市恢复时期、后石油危机时代的城市发展时期。

第一个阶段:明治维新后的城市转型时期。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社会阶层由僵化转向流动,这一时期的东京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其城市化特点也主要表现为人口城市化:“日本政府对于户籍制度改革与土地制度改革的双重推进,实现了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与土地的自由流动,由此大量的人口被吸引前往东京,为东京的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8]在与人口城市化相伴随的城市文化方面,这一时期日本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城市建筑方面模仿欧式建筑的风格,建造了新的城市风貌。这些颇具近代城市特色的规划与设计使得东京成为了日本文明开化的典范,为之后东京城市文化的大力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二个阶段:二战后的城市恢复时期。二战后,东京进入了城市化的第二个阶段。面临大规模的城市破坏和公共设施的短缺,东京急需迅速恢复经济基础、解决战后城市重建问题。首先是出台东京重建规划。这项重建规划提出了城市和居住区分布在绿地和开敞空间组成的网格中的新的城市结构,同时在建成区建设人口聚集的小城区。其次是在首都区规划中借鉴大伦敦规划的经验,在建成区的外围规划了绿化带区域,控制掌控建成区的扩建。东京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为东京的战后重建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也为东京成功举办亚洲第一场奥林匹克运动会埋下了伏笔。

第三个阶段:后石油危机时代的城市发展时期。有这一时期,东京迎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期,东京的文化产业在逐步转型,信息革命给东京的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2000年东京都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包括居住与就业平衡,提高居民、货物、信息相互作用的便捷程度,建设自然与文化资源丰富的东京等16项目标,以便恢复东京的城市活力。2006年,东京发布的城市发展战略“东京巨变:10年规划”中确定了通过改善交通条件、创造城市亲水景观、降低环境负荷等途径提升城市整体水平的愿景目标和运作策略。这3个阶段的城市表征充分说明了东京城市发展的多元化,依靠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独特的城市特色魅力、當下的城市文化景观来规划城市文化发展。

综上,在与城市化相伴随的城市文化方面,东京抓住了3个主要的文化元素,并通过制定和有效实施城市管理法规,充分发掘这些核心文化元素的意义和价值,形成东京独有的文化景观。

第一,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对于日本的文物保护工作,其法规的明确性、可操作性以及严肃性都是毋庸置疑的。“1978年11月18日至20日,在日本的京都召开了一次有27个世界历史城市参加的世界历史城市市长会议。”[9]而在这次会议之前,有一批专家学者专门召开了同样议题的会议,他们就如何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以及21世纪的新都市文明、人类的居住环境、都市环境的保护与开放、城市的管理等重大问题作了深入讨论,并于会议最后共同发表了《京都专家会议宣言》。《京都宣言》的诞生无疑在呼吁人们对历史城市文明遭到破坏时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城市的出现和城市的发展都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产物。因此,当下的各个历史城市一定不能停留在已有的基础上,一味给予保护是不可取的,要在文化活动和经济活动中不断发挥其特殊的作用。

第二,做好城市规划工作。为了推动城市发展,日本政府于1919年制定了《城市规划法》和《市街地建筑物法》。它们一共有4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分别是推行土地区划整理制度、实行用途地域制、采用建筑线制度、受益者负担制度,主要强调城市的合理布局。关东大地震之后,日本政府又颁布了《特别城市计划法》,专门用来规划震后重建工作。太平洋战争后,日本各个城市都先后制定了城市复兴计划,在经济逐渐增长的时期,日本政府还颁发了《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制定了《新产业城市建设促进法》。面对城市发展中遇到的诸如义务教育用地匮乏、物价高涨等问题,日本政府更新了原有《城市规划法》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居民的参与度,并将决定权下放给各个地方的负责机构,还创设了区域区分制度和开发许可制度等。这些法案的出台加大了日本城市建设的规划与技术水平,提高了各个地方机构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主观能动性,反映了群众的呼声,突出了民主精神,一度将日本的城市化推向了新的高潮。

第三,发展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在日本,创意产业更倾向文化产业和产业服务。“其中,东京是主要集聚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地,其规模和产值约占全国的60%,这说明日本的文化创意产业大都集中于东京。”[9]日本的文化创意产业以动漫为主。首先,日本的动漫受众群广,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观看。其次,日本的动漫原创性高,即使是迪斯尼的动画片也难以与之相媲美。最后,日本的动漫打破了现代动画制作的常规规格,使得整个动漫更具夸张性和吸引力。基于此,东京动漫节庆产业也应运而生。“现代节庆业的发展在传承传统节庆文化的同时,与现代城市文化产业及城市文化的发展紧密结合,在形式、内容及产生动因方面具有新的特质,成了一种快速发展的产业形态和文化形式。”[9]

从东京城市文化发展的层面来看,动漫节庆活动的出现是发展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是东京城市自身的文化产业需要,也是东京城市文化发展的需要。“日本在‘二战’之后将国际形象的塑造和提升视为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并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发展理念。”[9]为了振兴和培育动画产业,东京都政府和动画相关企业及组织共同组成执行委员会,确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3月举办一次国际动漫节,以此作为东京文化产业走向世界的传输纽带。而东京动漫节庆产业在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也比较明显。第一,赋予传统文化以寄托。动漫产业本身就是东京乃至日本的传统文化之一,它的文化功能不仅仅发挥着休闲娱乐的作用,也发挥着寄托文化信仰、保留文化记忆的作用。日本的动漫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日本城市文化的缩影。如宫崎骏的《千与千寻》,这部动漫的创作背景源于宫崎骏童年的记忆,而动漫中所提到的“神秘之城”就是根据江户时期东京建筑物园而描绘的,而新桥车站西侧乌森口一带的饮食闹区也成为了动画中城镇上饮食店灵感的来源。第二,构建特色文化景观。东京动漫节庆产业的出现为人们搭建了一种新的文化生活方式,也为城市塑造了一种新的文化氛围。一批以动漫为主题的咖啡屋纷纷出现,不仅是在日本,在中国也有很多城市效仿这种经营模式来吸引游客。第三,拉动城市经济增长。随着市场化运行的不断规范,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其多样的文化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容形成了以旅游、娱乐、零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扩大了市场的消费群体,顺应了市场的客观需求。东京作为后发的国际化大都市,凭借动漫获得了国际的高度认可。

在城市化进程中,东京对城市文化的一系列扶持政策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其城市化路径的选择和城市文化政策的实施对中国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三、城市化和城市文化互动关系提升路径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就呈加速发展态势,与之相关的城市环境建设、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城市文化建设等也都显现出了极大的发展活力和良好的发展愿景。然而,由于近年来中国城市发展速度较快,与此同时所产生的人口集聚效应,不但给城市的环境容量和公共设施造成了压力,也向亟待更新的城市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城市文化是城市文化力的重要来源和强大支撑,与中国城市化发展要求不匹配的城市文化不仅会影响中国城市化的质量,同时也会在文化软实力削弱的情况下影响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这对我们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纵览世界城市发展,不难发现,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发展往往是具有普遍性。通过对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化战略与城市文化互动发展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规划制定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先行指引

第一,在城市化进程中,要立足于中国国情,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不断完善现代城市的社会制度建构。主动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未来城市的发展空间做好长期的规划。城市的每一个平面构成和每一块空间构成不仅要体现出城市的功能意义,还要通过城市功能的利用形成新的城市文化秩序,突出城市的文化形态意义。

第二,在制定城市改造方案时,要更加注意保持传统城市肌理的完整性,加强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在新一轮城市文化建设中要认识到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准确定位,尤其是像北京、南京、西安等这样的文化古城。在充分开发和利用宝贵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将民族性与现代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古都文化的巨大优势,彰显古都城市的文化魅力。

(二)政策跟进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在扶持特色文化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政策支持。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需要实实在在的文化产业作基础,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需要政府的广泛参与。不仅要对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方向作以明确的规划,还要加大对城市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支持文化艺术类产业的发展,借鉴日本对动漫文化产业的扶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塑造更富活力的城市形象。

另一方面,在城市化进程中大力发展文化创新,不断丰富和拓展先进文化,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加大各项支持政策的出台,为各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制度保障。鼓励创新型人才、积极创业、建立创意工作室,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果没有大量新鲜血液的注入,城市文化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三)项目推动是城市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第一,加快推进重点文化项目建设,更好地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加强城市重点文化项目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为城市打造一张文化名片,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之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让更多的人在文化熏陶中真正体会到文化力量,從而从根本上提升城市文化的影响力。例如陕西省深入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文化建设工作以及开展省图书馆新馆开工建设等重点项目,不仅可以加大文化载体的建设力度,还能拓宽文化产业的发展渠道,进一步呈现出具有陕西文化特色和现代文化特征的城市文化特色。

第二,依托城市特色文化,发展特色项目,推动城市文化独创性,不断拓展文化辐射力。城市的特色文化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础。特色文化的回归,就是要大力发展城市的特色项目。例如积极动员民众参与城市建设,通过加大红色景区的有效开发利用,打造符合民众心目中的红色文化精品力作。

四、结语

今天的时代,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也是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城市化与城市文化作为这其中的一个点,时时刻刻牵引着我们的生活,文化作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作为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与智慧源泉决定着城市竞争力的独特品质和精神品质。每一座城市都具有与其相适应的城市文化,我们要在总结他人经验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挖掘本土城市的内涵、本质和城市文化集聚效应,为城市以及城市文化的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力量。

参考文献:

[1][WB]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刘士林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及文化城市战略[J]文化艺术研究,2010,3(2):2745

[3]吴锡标城市文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性[J]探索与争鸣,2005(5):3941

[4]王琪延,王博世界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核心要素比较研究[J]调研世界,2005(9):4751

[5]丹尼尔·布尔斯廷美国人·建国的历程[M]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6]帕克,伯吉斯,麦肯齐城市社会学[M]宋峻岭,吴建华,王登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7]牛继舜世界城市·文化力量[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2

[8]何东,孙仕祺日本城市化的三种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日本研究,2013(4):3643

[9]陈宇飞城市文化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学术家族地域文化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旧街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滨水更新策略的研究是为了探索旧街地域文化传承与乡村滨水景观发展之间的共生模式。[1]因此,乡村滨水景观的有机更新设计,是基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的政策背景,以乡村地区三庙河为设计对象,探索三庙河沿河景观发展新模式,建立新时期的乡村滨水景观,保护自然山水资源,重塑文化空间活力,总结归纳出在保证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的同时,探索乡村更新进程中保护和营造旧城区活力的新途径。

关键词:地域文化 、乡村、滨水景观

专题:建筑科学与工程

第一节研究背景

1.1政策背景

1.1.1国家层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中,其中一条就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乃生态文明之内涵,可见生态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必不可少的。

1.1.2新洲区层面

新洲区区政协2号建议案《关于打造红色旅游线路绿化景观示范带的建议》指出:“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设计,加大红色旅游线绿化景观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支持力度......”

建议案还提出:“......确保景观效果,全面提升红色旅游线景观示范带整体效果和品质,打造鄂东乃至全省集绿色生态、红色遗迹、历史文化和乡村休闲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品牌线路。”这为乡村振兴和地域文化振兴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地理上也有益于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1.2 中国乡村景观改造的问题

1.2.1景观布局的缺陷

由于我国乡村建设发展较晚,景观规划不充分的问题在很多建设中普遍存在,盲目进行的新农村建设让乡村形态经受着不正常的开发,严重破坏了乡村景观的生态格局。由于保护修复不合理,硬质路面面积不断扩大,景观绿化比例急剧下降,破坏了村庄原本的生态系统。[2]大部分乡村景观改造过于敷衍、肤浅,没有充分考虑景观资源配置、村民出行便利性的问题。内部景观也往往采用简单的绿化处理,过于草率和敷衍,无法提高景观的使用效果村落现有的资源特色也被掩埋。

1.2.2乡土精神和文化精神的淡化

在村庄建设过程中,建设速度的过分注重,形式的单调统一,都使得景观细节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在一定程度上被摒弃了。城市设计中对高效率理念的过度照搬,造成了农村建设日益趋同的问题。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以及现代化,也对乡村地域的文化景观产生了极大的改变,全球化文化的普及导致城市和乡村的景观趋于一致,传统文化特色日渐式微,乡村地域文化的传承和景观的保护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二节 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展现

2.1地域文化的概念及意义

地域文化,就是在一定的地域条件下,由该地域的社会组织结构、经济状态、宗教信仰、传统民俗等决定,在历史上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并在该区域不断的发展进程中遗传与积淀下来。[3]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和知识体系的背景差异下,展现出来的就是地域文化景观,是历史活动的记录、文化传承的载体。

研究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意义是改变传统村落在单方面追求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由于无规划的建设导致传统文化逐渐流失的状况。有利于发掘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优秀的乡村独特地域文化,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提升居民的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有条不紊地指挥引导乡村地域景观的的规划建设,对中国传统文脉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特殊的指导意见。

2.2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表达方式

2.2.1开展地域文化的发展与研究

(1)地域文化的类型

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世代相传,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之久。传统地域文化按地域、地理和自然气候等因素,可分为关东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燕京文化、三秦文化、淮河流域文化、巴蜀文化、荆湘文化、岭南文化等等,中国是一个地域文化多元化的综合体,不同的地域文化在不同的地域存在、互不排斥,并彼此间相互借鉴地域性文化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很高的艺术价值与独特的表现力,可以充分利用地域元素并将其应用到景观设计中,弘扬地域文化并不是固步自封,摒弃外来文化,而是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有利因素,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地域文化。[4]

(2)地域文化的表达

地域文化的表达手法有原样保留、情景再现、抽象要素等,经过多样化的表达手法,使得乡村景观处理得更加丰富。

原样保留,一种保留历史原有形态的表达手法,通过保留历史元素来加强人们对地域文化的感知程度;情景再现,运用科技手段和建筑手法将历史事件场景再表达,根据史料记载来高度还原、修复、重建乡村景观风貌,使人们更加具有代入感和体验感,更快速地感知地域文化和历史信息;抽象要素,整理地域文化构成要素,提取最具有特色的部分进行重组创作,使复杂景观识变从宜。

(3)地域文化的修正与继承

一个地区的传统民俗习惯及生活生产模式决定了地域文化的形态,首先需要对地域文化保留,保留强调对历史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传统予以保留和恢复,以再现地域传统风貌特色,在对乡村文化进行有效利用的同时,需要结合与时俱进的原则,对原有的不足进行修正和改进,在继承和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发扬地域文化的特色。[5]

2.2.2景观节点的文化性改造

(1)地域文化的保护

全球性文化和周边地域性文化在演变过程中不断侵蚀本土文化景观,文化景观叠合着不同时代的烙印,是不同时代记忆的载体。

但是随着乡村生活的发展变迁,居民容易擅自维修、加建和拆除建筑导致与乡村传统风貌不相协调。面临此状况,地域文化保护的首要任务就是不失真地保护具有历史价值且风貌较好的居民建筑与庭院村落,保留原汁原味的乡土风貌,打造独树一帜的文化体验感。建筑群保留乡土气息和乡村风貌,塑造区别其他乡村的具有地域文化的体验感。保村建筑布局形态,留存建筑肌理的延续性与适应性,尽量使用当地穿透材料和建造工艺,有利于乡土性和地域特色的保存。

(2)地域文化的提取与利用

早期的文化延续都是用符号得以实现,在当代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常运用提取、抽象等方法对原有符号进行处理。地域文化继承文化符号运用新技术、新理论对场地进行再现式的营造,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展现传统村落的内在文化逻辑。

传统建筑符号加以提取和整理,即使新建建筑也不会产生历史隔阂感,有助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延续。乡村绿地系统的设计要把握好设计的地域性,运用乡土树种,使植物以自然的生长状态存在于乡村绿地景观之中。标志性景观应提炼当地的景观特色,将其用在节点的营造中,使每个节点具有地域独特性,提高居民的文化认同感。

(3)地域文化的整合

地域文化涵盖了当地的传统民俗特色和日常行为生活方式,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当地特有的模式。基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对人居环境、社会制度进行有效地梳理融合,才能使地域文化发挥当地本土特色,依托于居民的日常生活才能避免地域文化区域重复或脱离历史脉络。

第三节  实例研究

3.1规划对象概况

旧街位于武汉市新洲区大广高速(G45)以东、沙河以南,县道033穿越其间;所谓 “一河两岸景观”系指三庙河局部河段,即向北汇入邻近境内沙河;以花朝大桥(X033)与东环大桥(033县道)两桥之间再外扩150米的局部三庙河道空间,即两岸河道景观为承载界面展开。

3.2现状问题

3.2.1景观形态现状问题

1.两岸边的视觉形态较为杂乱;即现有临水房屋立面较为单一,缺乏环境特色;

2.河道内线杆散落其间,线网凌乱,影响观景体验;

3.河面景观单一,缺失层次,人工痕迹较重,建筑与河道形成约1/4的高宽比,较为空旷失去了围合感;

4.建筑质量较好,但是群体立面缺失变化和韵律,亲水缺乏过度。

3.2.2 文化表达现状问题

1.文化形态尚未形成

新洲旧街虽然有问津文化、花朝文化、感恩文化、红色文化、耕读文化、茶文化、山水文化等丰富的文化类型,但空间落位上呈散点分布,未得到系统地梳理,未形成完善的文化结构。

2.文化元素联系较弱

新洲旧街虽依据文化类型打造了相关特色景点,但文化与景观的实际联系较弱,文化元素并未完全贯穿于景点之中,景点也不能良好地反映文化特点,未形成文景融合的独特标志。

3.文化品牌效应不强

新洲旧街的文化品牌及相关产业主要面向武汉本地及周边城市人群,品牌效应不强,影响范围有限,受众人群较少,从而得到的經济效益有限,通过文旅产业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难度。

3.3旧街文化类型分析

3.3.1主导文化

①《问津文化》

武汉新洲曾留下“孔子周游列国,使子路问津”的千古佳话,问津书院已有2000多年历史;问津文化所倡导的“诚实、守信、忠诚、宽恕、仁爱、勇敢、担当”等美德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民俗文化--花朝节》

武汉市新洲区旧街街花朝节,起源于南宋淳熙年间的庆福寺(又称大庙),时间为农历二月十四至十六,迄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是鄂东一带最大的民间赶集大会,被列为湖北省、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3.3.2 从属文化

①感恩文化

旧街流传着“行孝的儿媳妇”、“谢裁缝割肉救娘”等故事,报恩禅寺受人们敬仰,旧街人民孝敬长辈、懂得感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红色文化

新洲红色旅游公路连接贯通问津书院、道观河、将军山等多处红色遗迹和绿色生态、禅宗文化旅游景点景区,惠及整个东部地区人民群众。

③耕读文化

耕田可以低头看见的是生活,长期生活于此的旧街居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开山拓荒,打造出宜居的生活环境给予村庄独一无二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耕读文化。[6]

④茶文化

旧街茶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茶业品种多样,品牌特色鲜明,以刀楼寨白茶、通禅茶、城楼寨茶等为代表的特色产品多次获奖,深受消费者好评。

⑤山水文化

新洲旧街有五云山、烽火山、大雾山等山峦;少潭河、孔子河、道观河水库、三庙河等淙淙流水,山青水秀,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文化。

3.4以文化为重点的规划对策

3.4.1 构建系统文化体系

旧街文化发展片区分为四个片区,将地域文化与滨水景观相融合,自南至北以花朝文化、问津文化、生态农耕文化、感恩文化构建文化体系,打造以地域文化为重点的特色乡村滨水景观。

①花朝文化片区

位于花朝大桥、半边街沿岸,打造以花朝文化景观为依托,结合花朝节传统活动,配置商业设施,活力花朝文化片区。

②问津文化片区

位于问津广场附近,以幽静宜人的自然环境为依托,借助已有的问津文化建设为基础,打造具有底蕴的问津文化片区。

③生态农耕文化片区

位于武玫路边,以现有田园景观为依托,结合农耕文化,配置服务设施,塑造以农业景观与体验为一体的休闲片区。

④感恩文化片区

位于庆福禅寺附近,以现状感恩文化建筑为依托,打造历史及文化为一体的沉淀历史旅游板块。

3.4.2 加强文化节点的联系

充分提炼文化元素,对文化进行全方位解读,结合旧街当地文化特色对景观进行针对性设计与改造,融情于景,无论是在整体把握还是细节处理等方面都突出文化独有的标志。

游憩规划节点:大节点分为:问津文化广场、花海、标志塔亲水桥、水上戏台以及茶文化村,小节点分为:儿童活动中心、湿地净化基地,水上田园、湿地浮岛、滚水坝改造、三庙河探源,相互关联,交相映衬,营造出一片人与自然滨水和谐相处的画面感。

3.4.3植入文化表达

东文化:东岸花朝文化街区、茶文化村和感恩文化

西生态:西岸湿地净化研学区、湿地农耕展示区和生态探源区

游憩交通规划体系:泛舟三庙河,穿越时空零距离亲近清澈河中快乐的鱼群与生机盎然湿地植被。

3.4推广品牌效应策略

互联网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文化产业必须走出传统经营模式,迅速适应网络经济大潮的发展繁荣,才能在危局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广播性、高效率和低成本优势,把潜力巨大的文化产品供方市场加以整合并与需求力日渐旺盛的买方市场精准对接,走出一条运用\"互联网+地域文化\"產业发展的新路径。

提升文化品质、增加宣传力度、丰富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由内而外对文化品牌进行包装升级,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通过文旅产业的发展来带动旧街其他产业的全面发展,旧街未来还需找准定位、提升高度,结合实际、扬长避短,利用互联网时代将优势最大化、效益最强化。

结语:

乡村是人类历史上最基本的生活形态,漫长的地域文化孕育出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最珍贵的文化景观遗产。随着全球化进程,传统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问题。本文从地域文化保护发展为切入点,综合地域文化的内涵研究、景观设计的研究,以湖北省新洲区旧街街道一河两岸景观改造项目为基石,从景观设计细部分析入手发现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景观设计手法解决问题,旨在使乡村文化健康和谐有序的发展。

参考资料

[1]肖莹颖;毕操,基于湖北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有机更新探究——以武汉市蔡甸区侏儒山街榨房村为例,,现代园艺,2021,94-96,94-96

[2]刘凤娇,基于“三重生态”下的乡村景观改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undefined

[3]支怡恬.基于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02)

[4] 刘杰.地域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表达研究【D】.西南大学.2014(10)

[5] 郭栋桦.传统乡村文化景观传承保护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03)

[6] 洪清萍.乡村振兴背景下耕读文化创新性景观设计研究——以景德镇市进坑村为例【J】.美与时代(上).2021(11):78-80

上一篇:生活化教学与小学德育论文范文下一篇:潍坊市寒亭区休闲农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