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银行资源论文范文

2024-07-28

科学规划银行资源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农民健康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薄弱环节,突出表现为保障层次低、范围小、覆盖面窄以及农村医疗机构萎缩等,农民群众存在“看病贵”和“看病难”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对济南市建立农民健康保障体系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卫生; 健康保障体系; 实践; 探索

[

农民健康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目前农民健康保障仍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薄弱环节,突出表现为保障层次低、范围小、覆盖面窄以及农村医疗机构萎缩等,农民群众存在“看病贵”和“看病难”问题。这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背道而驰。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课题之下,济南市卫生局结合实际,就如何建立农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健全农民健康保障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构建农民健康保障体系面临的困难

1.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不健全。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只有整体协调运作,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县乡村三级的卫生组织关系松散,协调性差,综合性服务功能和网络功能减弱,影响了农村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的提供。作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乡镇卫生院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据调查,济南市75所乡镇卫生院中,卫生技术人员人均业务收入在5万元以上,房产、设备、人员状况、服务功能能满足农民就医需求,承担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任务,医疗工作能够正常运转的(一类)仅有18所(占24%)。

2.基础设施条件差,高素质卫生人员匮乏。全市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面积18.6万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1.8万平方米。在17所三类乡镇卫生院中,平均危房面积占业务用房面积的37.48%。相当一部分乡镇卫生院缺乏基本设备,无法开展检查和简单手术。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水平较低,全市乡镇卫生院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96人,只占卫生技术人员的2.9%;而初级职称的2422人,占72.3%。从学历构成上看,具有大本学历的只占3.2%;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占了73.2%,难以承担繁重的医疗卫生服务任务。

3.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合作医疗曾惠及多数农村居民,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誉为“以最少投入获得了最大健康收益”的“中国模式”,但在经济体制改革后,合作医疗几尽瘫痪。2003年1月,我国政府再次推出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试点情况表明,新农合制度对于缓解农民医疗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医疗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和进一步完善。

4.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存在“剪刀差”。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由此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二元社会结构”。在医疗保障体系方式上,表现为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实行内容有别的两套制度。有资料表明,我国目前20%的人口享受着80%的卫生资源,其余80%的人口享受着20%的卫生资源,绝大多数人口主要是农民被排除在正常的基本医疗服务以外。这种保障权利分配的地域不平衡性导致了广大农民陷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恶性循环中。

5.人们在观念上还存在一定障碍。农民或农户作为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需求主体,其需求状况,即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是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农村居民不同收入群体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还需进一步增强;农民就医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小病扛、大病拖”的现象还广泛存在,影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顺利开展。政府主导公共卫生的观念亟待确立,政府的诚信度还须强化。

二、构建农民健康保障体系的主要实践

为着力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济南市委、市政府提出开展“十大惠民行动”,其中惠民医疗行动就是根据济南市实际提出的切实可行的举措。济南市卫生局本着全面奔小康,健康是关键,卫生应先行,农村是重点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准确把握,着力实干;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卫生先行,健康保障”的农村卫生工作思路,以牢牢地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推动农村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一)加强供方组织建设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先后投资3.3亿元,建成市县两级疾病控制中心7个,新建传染病医院3个,传染病区20处。其中市财政投资6657万元建成现代化疾控中心和“120”调度指挥中心,投资2.3亿元迁建市传染病医院。全市设立511个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强化疫情报告网络化建设,提高了预警能力。

2.大力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构筑农民健康保障体系平台。本着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方针,济南市开始了乡镇卫生院建设改造工程。2006年,在全面规划75个乡镇卫生院建设的基础上,选择了经济条件较好的章丘市和条件较差的商河县进行乡镇卫生院建设试点,取得经验后,2007年将全面完成其他县区30个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和改造任务。

在加强乡、村卫生机构硬件建设的同时,明确和规范县、乡、村卫生机构的功能,在强化县级医疗机构建设的基础上,理顺管理体制,尽快完成乡镇卫生院的人员、业务、经费上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工作。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和改造,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构建起以村卫生室为网底、乡镇卫生院为枢纽、县医院为网头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担负起保障农民群众健康的职责。

3.加大卫生支农力度,实现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制定了《关于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严格执行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在晋升副主任医师之前到农村卫生机构累计服务一年的政策规定。实施“万名城市医生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开展集中对口支援活动,促进城市卫生资源向农村转移,提高受援单位综合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城市卫生反哺农村的做法,创新性地提出由城市医疗机构承办乡镇卫生院试点,市中心医院、市三院、市中医医院分别与商河县政府签订协议,承办了三所卫生院。商河县政府无偿划拨土地,市政府投入200万元,三家承办医院共投入350万元,进行基础建设、设备更新和人员培训。另外,还与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联合发起“百名拔尖人才支援农村”活动,引领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自觉学习和掌握先进技术,提升服务技能,进一步提高农民对卫生技术人员的可信度。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是实现城市卫生资源向农村快速转移的重要方式,是新时期卫生支农的有效举措。

(二)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持续发展。

济南市把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保障农民健康,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举措。自2003年11月开始在平阴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认真贯彻“统一规划、分级负责,整合资源、技术事宜,统一标准、分步实施,规范管理、确保安全”的四项原则,推动了试点工作迅速开展。到目前为止,参合农民达到309.92万人,参合率为96.27%。试点情况表明,新农合制度对于缓解农民医疗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医疗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济南市政府将推进新农合制度纳入了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制定措施,各县(市)区积极落实配套资金,规范运作程序。2003—2005年,各级财政每年为每位参合农民补助10元,2006年为30元,2007年增加到40元。而农民个人缴费10元标准保持不变,让参合农民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参合农民对新农合补偿以及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费用满意率达到85%以上。

(三)完善大病医疗救助体系。

依靠政府拨款、福彩公益金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渠道筹资,对患大病的农村五保对象、低保对象和困难优抚对象等农村贫困家庭实行医疗救助制度。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由参合农民享受相关待遇,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医疗负担仍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给予适当的救助。未开展新农合的,由所在县(市)区按照救助标准给予救助。积极探索引入商业保险进行农村大病救助工作,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逐步建立政府主导与社会互助相结合的社会救助机制。为进一步拓宽救助渠道,市卫生局与济南慈善总会等单位还在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联合建立了慈善医院,对贫困群众开展医疗救助,解决其基本医疗问题。

济南市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农民健康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良性运行,以及医疗救助体系的完善促进了农民健康保障体系的健全。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初步得到改观。

三、问题思考

建立农村卫生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建立农民健康保障体系的关键是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投入比重,切实扭转城乡卫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通过重点卫生院建设以及乡村一体化管理,农村基层卫生组织的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但还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农村卫生的基础条件还相对比较薄弱,应当继续实行倾斜的财政政策,切实加强农村卫生机构的基础建设,改善农村卫生机构服务条件。

2.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乡村医生管理条例》,严格执行农村卫生从业人员准入制度,鼓励乡村医生通过考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或者执业医师资格,制定农村卫生人才培养规划,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全科医学教育,定向为农村培养适用的全科医学人才。有计划地选派医务人员到城市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

3.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未来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初级形态,目前,试点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但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应认真总结经验,完善规范管理办法,探索稳定的筹资机制,制定科学的补偿方案。要加快立法,改变目前新农合制度建设中无法可依的局面。

4.坚持城市卫生反哺农村。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总结推广城市医疗机构承办乡镇卫生院的做法,促进城市卫生资源向农村快速转移,实现双赢效果。建立城市支援农村卫生的互动机制,使城市支援的成果需要转化为农村受援单位的发展能力。每年安排一定数量城市医院的专业人员下乡驻点、巡回医疗、义诊咨询,解决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具体问题,提高乡镇卫生院防病治病能力,缩小城乡医疗服务差距。

(本文作者:山东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山东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刘学侠

科学规划银行资源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给排水设计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用水需求,需要强化对于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的精力投入,完善设计方案的同时也要在其中融入环保节能的理念,用以有效实现水资源节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打下夯实的前提基础。所以在本次论文研究中细致探讨了该项工作的作用以及必要性,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举措,用以共同探讨交流。

关键词:环保节能理念;建筑给排水设计;应用

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阶段,给排水设计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建筑给排水设计可以有效满足社会在建设与发展期间的工作需求,促进社会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质量,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在建筑给排水设计当中将环保节能的理念融入其中,从而取得良好的建筑给排水设计效果,同样也能够将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融入建筑行业之中,促进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能够降低我国社会建设与发展对于大自然资源所造成的污染,提高我国社会建设与发展质量,

一、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融入节能环保理念的作用

伴随着我国社会建设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发展趋势,而在社会当中仍然存在一部分粗犷型经济增长形式,所以给大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与破坏,因此在社会当中也出现一部分资源紧张的局面。所以,在社会建设与发展期间积极融入节能环保理念也成为一项重要的发展趋势,不但可以节约大自然界中的不可再生资源,同样也能降低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因此,在建筑给排水设计当中融入节能环保理念便显得至关重要,通过该项举措不但可以降低建筑给排水设计所产生的能耗,同样也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给排水设计质量,保障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实效性,从而保障我国逐步建设起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我国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质量,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彰显出良好的发展潜力与空间。

二、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融入节能环保理念的必要性

在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中,节能环保是发展的主题,为了有效实现节能与环保,我国也制定了双碳事业,力求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这不但有助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同样也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起更加优良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各个领域建设与发展水平的不断优化,提高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质量。所以,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社会当中的重要行业类型,积极在其中融入节能环保理念便显得极为必要,通过在建筑给排水设计当中融入节能环保理念不但可以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同样也能够一改传统模式下的粗犷式行业发展形势,使建筑行业逐步在发展过程中降低对于大自然界中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有效实现节能,同时也降低碳排放,助力我国双碳事业井然有序的向前迈进[1]。与此同时,在建筑给排水设计当中融入节能环保理念的必要性也体现在对于大自然界当中水资源的节约也,就是说通过建筑给排水设计融入节能环保理念可以有效降低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对于大自然界当中水资源所产生的消耗,实现对于水资源的多层次、多维度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能够形成对于水资源的有效保护,促进我国社会建设与发展水平的不断优化,提高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优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水平。

三、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为了全面促进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推动建筑行业发展的改革创新,需要在建筑给排水设计当中积极融入环保节能的理念,以此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同时也降低大自然环境污染,真正的实现低碳环保、绿色节能。所以,在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中可以适当性从以下角度思考融入环保节能理念:

(一)强化新型节水设备的推广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展开期间,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加强对于自身工作的思考以及分析,充分明确在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当中各项设备的使用情况,注重在其中融入节能环保理念,以节能环保理念作为展开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第一原则,致力于强化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水平,有效实现节能环保。所以,需要充分注重对于新型节水设备的推广与应用,并且能够在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当中综合运用各种新型节水设备,有效降低水资源消耗。

(二)合理设置水泵运行参数

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质量,强化供水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样也需要针对于水泵的运行参数进行合理设置,该项工作的质量直接与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之间产生密切的关联,所以需要针对于当前建筑给排水系统中水泵的运行参数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与持续性改进水泵運行参数,在满足用户用水需求的前提之下降低供水压力,这样不但可以减轻由于供电而产生的电能消耗,同样也能够保障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科学合理运营,从而有效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实现节能环保,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高速发展[2]。在实际当中,需要设计人员加强对于建筑给排水系统水泵运行的调研,充分根据各个居民小区的居住人数以及供水需求情况,分时段、分地区设置水泵运行参数,参照各个用水时段需求量的不同而设置相应的水泵运行参数,这样不但能够实现供水过程的智能化与科学化,同样也可以降低供水过程所产生的电能消耗,有效实现环保节能。

(三)建设科学的水循环处理系统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规模也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所以居民小区的数量也逐年增加,在此过程中便会产生大量的水资源消耗,因此需要加大力度展开给排水系统设计,致力于建设绿色生态型居民区。所所以需要在居民区内部建立起科学且完善的水循环处理系统,通过对于水系统的回收利用来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同时也落实低碳环保的理念[3]。例如:可以在小区当中安装雨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中水回用系统等,通过该项举措可以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并且在居民生活当中实现对于水资源的综合性利用,既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样也有助于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有效实现环保节能。

(四)防控二次供水污染

在给排水系统设计工作中,加大力度防止二次供水污染是其中最为关键性的问题,同时也是时间节能环保的最为关键性一环。在实际当中,往往一些居民小区受到市政供水水压的影响会涉及二次供水,也就是说在小区内部会运用储水设备以及供水设备,而这种情况的存在便导致二次供水设施产生污染的概率增大[4]。所以,在展开建筑给排水设计期间需要着重针对于二次供水污染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治理,优先选用新型管道材料来保障水体清洁,同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方面材料来建设水箱,优先选用玻璃钢作为二次供水材料,避免苔藓以及细菌滋生,同时也促进给排水系统设计质量的不断优化,切实实现环保节能的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质量、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加强对于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的思考以及分析,着重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之中融入环保节能的理念,从而有效降低城市化发展对于大自然水资源所产生的消耗与浪费,合理节约水资源,有效实现节能环保的要求,同时切实推进我国城市化建设与发展水平的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 李晓敏.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建筑与装饰,2021(6):1.

[2] 任永志.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2019(5):2.

[3] 张磊.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用研究[J]. 房地产导刊,2019,000(005):238.

[4] 王琳. 节能环保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 建材发展导向,2020,18(5):1.

科学规划银行资源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十二五”期间,潞安集团要实现转型跨越的目标任务,建设既强又大国际化新潞安,离不开科学优化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潞安具体实际,阐述了人力资源规划和实施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源 规划 现状 对策措施

人力资源规划强调人力资源对组织目标的支撑作用,既包括了人力资源数量、质量与结构的系统规划与安排,也包括实现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的策略与相应职能的系统安排。人力资源规划的实质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它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提供了指导。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和作用

1.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人力资源规划是以组织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为依据,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将组织确定的人力资源战略转化为必要的人力资源政策措施,使组织得到长期的利益,注意实现员工的目标。

2.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不仅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它还能不断地调整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可以保证企业目标完成、使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序化、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计划、使个人行为与企业目标相吻合。

二、我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外大中型企业都普遍重视人力资源规划。我国还处于新旧体制的过度时期,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技术现状是总体水平还不高,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只注重于招聘、员工合同管理、考勤、绩效评估、薪金制度、调动、培训等与公司内部员工有关的事项,人力资源规划的工作却往往被忽视,甚至没有考虑到,造成了招聘工作的随意性,普遍存在任人唯亲,忌闲妒能的现象。特别是近几年,国内外有关人力资源规划技术的研究处于不断改进和创新的阶段,我国还停留在直接引入国外成果的阶段。同时,我国的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技术的应用方面还普遍缺乏相关政策,甚至还是一片空白。这就无法保证企业拥有合理的人员结构,企业很难预测潜在的人员过剩或人力不足,特别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人力资源数量过剩,质量偏低的现象。因此,为了适应企业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必须完善人力资源规划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这对正在走向市场的企业来说尤其重要。但是有了人力资源规划,不等于解决问题。如果规划不适合于企业,就会发生用人急迫或大量裁员的现象。现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越来越多的管理层也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规划对企业的重要性,但对于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中的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规划不清晰、目标不明确。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而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恰恰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从而在具体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缺乏足够的重视,不知道企业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核心人才。一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走一步看一步,目标不明确,导致人力资源规划缺乏方向和目的。

2.人力资源规划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快速调整。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比较快,企业战略在调整,人力资源规划往往不能及时调整。先前制订出的人力资源规划就失去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造成企业所需的人才不能得到及时的供应。

3.忽视了人力资源规划的价值。由于人力资源规划不是直接和企业的效益挂钩的,使管理者往往忽视了人力资源规划的价值性。

4.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人才,在制订人力资源规划中无章可循。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专业技能不够;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职业培训。他们虽然有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但往往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凭所谓的经验或感觉办事。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没有管理咨询的前提下,很难作出专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三、制订和有效实施人力资源规划的对策措施

能否制定并有效实施人力资源规划并不取决于公司规模的大小,最关键的是依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特点制定出适合的政策。针对我国当前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工作当中面临的问题,我们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措施:

1.明确企业核心人力资源,规划要立足于实际。人力资源规划的起点是明确界定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核心人力资源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需要激励机制、教育培训、设计合适的职业生涯计划、不断的招聘才能确保核心人力资源群体量的扩充、质的提高,并能长期的驻留于企业。

2.明确人力资源规划战略目标。人力资源规划的前提是首先要明晰企业战略,然后分解到人力资源方面,制订人员需求计划、招聘计划、薪资福利计划等与之相配套。人力资源部门要搞清企业未来的行业定位、经营策略、经营规模和产值目标等。这就决定了选择什么样的人才,人力资源规划才能有的放矢。

拿潞安来讲,“十二五”期间,人力资源规划战略目标就非常明确,一是要特别加强各个层级的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队伍建设,为潞安培养好、储备好高素质、专业化的安全管理干部。二是要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要在做好煤炭产业技能鉴定,进一步壮大煤炭产业技能人才队伍的同时,还要在新兴产业的技能鉴定上下功夫,尽快培养出省级的、国家级的煤化工、硅产业高技能人才。三是要在源头上提升员工的素质。要把招优秀的高考落榜生和有煤炭、煤化工、电力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制度化,从源头上确保新进的每一名员工,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发展潜质。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员工队伍。像整合矿井里边的优秀班组长、井下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像成熟的煤化工、硅产业方面的技工人才等,可以直接调进来,成为潞安的员工。

3.建立奖罚分明的薪酬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制度是企业对员工进行物质激励的一项主要内容,关系到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和企业生产效率的高低。良好的薪酬管理模式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企业薪酬体系必须要有激励性;其次,薪酬体系的建立,必须以岗位设计和岗位评价为基础;最后,员工的薪酬必须要结合绩效考评,与业绩挂钩,使每个员工的收入与他们的工作业绩好坏、对企业贡献大小紧密联系在一起,达到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发展多做贡献的目的。潞安集团先后有多名同志被授予“全省高技能人才”和“三晋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享受省政府岗位津贴。这是潞安的光荣,也是潞安的宝贵财富。集团公司为他们给予了荣记一等功等荣誉,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

4.建立三维立体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规划一定是建立在内部充分沟通、相互协作基础之上的,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企业全员上下协同,上至企业董事长下至普通员工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都应为人力资源规划建言献策。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建立一个在决策层、一线经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之间分工协作的三维立体管理模式,将有助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5.尽快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是组织进行有关人及人的工作方面的信息收集、保存、分析和报告的过程。管理者在决策时需要准确、及时和相关的信息资料,如果没有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效率低下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因此,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有利于决策者和管理者在编制和调整人力资源规划时能准确、及时获得相关的有用信息,提高人力资源信息的有效性。

6.提高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素质。人力资源规划是独特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领导能力和学习能力要求都很高。企业要通过对人力资源规划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要培养他们的研究、预测、分析和沟通的管理技能,提高他们的工作预见性。

总之,人力资源规划服务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十二五期间,潞安集团要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步伐,全面建成既强又大国际化新潞安,就应当把人力资源规划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有针对性地解决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出科学的、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规划,为全面实现“中国潞安”战略目标打好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冬云.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现状与制定对策措施[J]. 经营管理者. 2011(11)

[2] 刘伟.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力资源规划[J]. 科技信息. 2011(07)

[3] 刘艳文.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现状与制定对策措施[J]. 现代农业. 2011(07)

[4] 梁凤菲.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现状与必要性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1(08)

[5] 赵秋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现状与制定对策措施[J]. 中国市场. 2011(01)

[6] 赵春英.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现状与制定对策措施[J]. 才智. 2011(12)

[7] 张刚.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7(05)

[8] 李昊.论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向[J]. 价值工程. 2011(06)

[9] 李志远.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善[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7(07)

[10] 张志红.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探论[J]. 经济前沿. 2008(09)

科学规划银行资源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始于2011年的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试点,主要定位于增加耕地,保障全省耕地占补平衡。但由于受区位、土地性质等的制约,单一性的开发未能充分发挥未利用地的功能价值。基于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要求,在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况下,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应充分考量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因素,把实现和增加生态价值贯穿于开发全过程,强化用途管制,推进机制创新,科学利用黄河水,宜农则农,宜水则水,宜渔则渔,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荒则荒,实现未利用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保护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未利用地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功能日益得到重视,生态价值日益显现。黄河三角洲地区未利用地资源丰富,未利用地开发管理改革于2011年2月纳入国土资源部与山东省政府签署的《关于创新国土资源管理机制体制共同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及地质找矿合作协议》;2011年9月,山东省政府出台《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的意见》,确定在东营和滨州两市开展未利用地开发试点工作,经过三年试点现已初见成效。但是,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的开发,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必须不断与发展的新要求相适应。当前,从生态角度审视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正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黄蓝经济区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从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的基本特征出发,分析开发试点的利与弊,论证未利用地的多元价值,旨在探索更加科学的开发模式,实现生态与高效的有机统一。

一、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的特征及价值

(一)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的概念

《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2001年8月21日国土资源部印发试行的《土地分类》将未利用地分为未利用土地和其他土地,未利用土地又分为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和其他未利用土地。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主要是受黄河淤积、海水东退、地下水位上升等多方作用而形成的未利用地,主要包括:一是黄河淤积成陆较晚的草地和沼泽地,主要位于黄河入海口地区;二是黄河高悬带动地下水位上升形成的盐碱地,以及早期退海之地;三是泥质平缓海岸的浅海滩涂;四是因农业价值低而先垦后荒的撂荒地,主要是原胜利油田农垦点和原国营农场垦区。黄河三角洲现有未利用地总面积792万亩,主要位于东营、滨州两市,按土地权属分,国有549万亩,村集体所有243万亩。按土地类型划分,水域72万亩,滩涂沼泽295万亩,荒草地151万亩,盐碱地248万亩,其他未利用地26万亩。

(二)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的特征

从其形成与现状来分析,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盐碱化程度高。成方连片的未利用地主要集中在地势低于25米的沿海地区,土壤含盐量高,地下水矿化度高,特别是在近海的沼泽地和滩涂,土壤含盐量大于2g/L。[1]二是地下水埋藏浅。地下水埋藏约为0~5米,滨海及河间洼地为地下水浅埋区。[2]浅层地下水以咸水为主,加之气候变化呈干旱趋势,蒸降比高达35∶1,土壤极易返盐。三是草甸形成时间短。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植被与土地形成相伴而生,多则百余年,少则十几年。自然植被多为耐盐的草本植物和灌木,尤其是滨海盐生或耐盐生草甸植被占显著地位,占天然植被的565%。受气候和盐碱影响,自然植被多为一年一生的草本植被,而柽柳等耐盐灌木生长则极其缓慢。四是土壤沙性化严重。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由泥沙淤积而成,成陆时间短,土地仍以沙性为主,再受黄河水量减少、气候干旱、过度开发等因素影响,荒漠化趋势愈加明显。

(三)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的价值

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的价值自建国初期就得以显现,当时主要以垦荒兴农为主,建设国营农牧场。作为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的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其主要目的就是服务山东北部滨海荒地开垦,后来的开发也多以农业垦殖为主。而在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下,随着黄河三角洲开发的不断深入,未利用地的价值日益多元化。

一是经济价值。这主要体现为未利用地向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转换。采用“有机质含量、灌溉保证率、土壤酸碱度、地下水埋深”等四项主要因素并赋予相应权重进行综合评价,适宜开发为农用地208万亩(其中耕地145万亩);采用“交通通达度、供水能力、产业集聚度、地基承载力、距离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的远近”等五项主要因素并赋予相应权重进行综合评价,适宜开发为建设用地274万亩。

二是社会价值。这主要强调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功能。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无法复制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景观资源,[3]既可以给人们以体验和享受自然的乐趣,拓展人们的生活空间,是度假旅游、休闲观光的最佳去处,同时也具有海陆演变、土质改良、治水治沙等研究价值。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8月

第31卷第4期种效博:生态视阈下的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与保护

三是文化价值。这主要指对文化的培育和承载能力。黄河三角洲不仅有长河落日、草原秋色、芦花飞雪、天鹅起舞等独有的自然景观,更因黄河入海口的地域特性,象征着黄河文化的归结,是海内外所有炎黄子孙的“家”、“祖”、“根”,承载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明。

四是生态价值。黄河三角洲是新生的陆地,未利用地具有保持原生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位于黄河入海口两侧新淤地带的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江豚和野大豆等众多濒危动植物的繁衍基地,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地。[4]黄河流路和海岸防护林是重要的生态用地,对防护河水泛滥和海潮侵扰等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一些较大的湿地区域在洪水调蓄、保护水土资源、调节区域气候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5]

二、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自山东省开展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管理试点工作以来,东营市启动实施未利用地开发项目7个,总规模27万亩,新增耕地103万亩,改造提升耕地10万亩,总投资15亿元,项目区主要位于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市农高区、河口区新户镇等辖区范围内;滨州市启动实施未利用地开发项目4个,总规模 2054万亩,新增耕地364万亩,改造提升耕地1758万亩,总投资443亿元,项目区主要位于无棣县、沾化县辖区范围内。

(一)开发与保护的模式和经验

东营和滨州两市按照省部合作协议和省政府《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的意见》要求,坚持“先易后难、分期分批、稳步推进、高效开发未利用地”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在探索中推进,在实践中创新,确定了新的开发模式。一是政府主导。政府成立未利用地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未利用地开发的政策措施研究、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协调解决区域内未利用地开发的重大问题,明确责任,确保共同开发、互利共赢;专门成立土地综合整治服务机构,具体负责开发计划制订、项目申报、指标交易等工作。二是市场运作。组建国有性质的未利用地开发有限公司,具体负责未利用地开发项目实施工作。严格按照先调研、后评估、再预算的程序确定开发项目,对确定的开发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施工招标制、工程质量监理制、项目合同管理制、项目监督公告制、项目管护责任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确保实现预期效益。三是资源整合。按照“渠道不变、管理不乱、集中投入、各计其效”的原则,统筹安排各类涉农涉地资金用于未利用地开发,使用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建设项目区的水源干渠及水库,使用交通建设资金建设项目区部分高标准田间路,通过各项资金的有效整合,弥补投资范围限制带来的缺陷,确保项目资金效益最大化。四是综合利用。按照未利用地的性质和分布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统筹发展农林牧草渔游等生态产业。对宜农开发用地,实行土地综合整治,将未利用地开发为耕地,为占补平衡提供保障;划定建设用地备用区,实行规划指标“先行使用,年底核销”,引导建设项目优先使用未利用地。五是服务全省。建立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异地交易平台,实行占补平衡指标省内市场化交易,突破用地指标制约,促进全省协调发展。2011年以来,东营和滨州两市已向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交易耕地指标323万亩,总交易额103亿元。

东营和滨州两市在未利用地开发试点工作中,形成了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的经验和做法。一是规划先行,为科学开发提供了保障。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了《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规划》,对区域功能、产业布局进行了明确界定划分,合理确定了用地规模和开发时序。在具体实施中,东营市还制定了《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方案》,编制了《2011—2013年未利用地开发计划》和《全市未利用地重点开发区域详细规划》,以保障未利用地开发科学有序地进行。二是科技支撑,奠定了高效开发的基础。东营市历时三年完成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暗管改碱工程技术提升与示范”,开发方式由原来的简单整理复垦转变为暗管改碱与大型水利设施和灌排沟相配套。目前,东营市实施的未利用地开发项目全部采用暗管改碱技术,配套完善沟、渠、路、林、桥、涵、闸等农田水利设施,亩均投资都高于5000元。项目区内沟、渠、路、林、村标准化统筹开发,较传统模式土壤脱盐改良周期、节地率、节水率分别提高50%、12%和30%。三是利益统筹,凝聚了实施开发的合力。对农民,分类实行对外承包、地块转包、地块互换、土地入股等模式,引导村民“离农务工”, 实现了土地有序流转和规模化开发,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项目责任单位,纳入收益分配范围,负责项目区迁占、地上附着物补偿等工作,形成利益共同体;对引进企业,合理确定用地限期和价格,合理划分水利设施养护责任,提前规划配套设施,支持其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四是机制创新,抓住了推进开发的关键。创新了经营管理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工程化管理,确保实现预期效益;创新了土地流转机制,由村委会与村民先行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委托书,然后由村委会与企业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最终将土地交付企业运营,既消除了村民顾虑,又化解了企业协调难度;建立了风险防范机制,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和风险保障金制度,对经营主体的农业经营能力进行资格审查和资信评估,降低土地流转风险;创建了未利用地统筹利用机制,通过跨区使用、差别管理、易地交易等,实现了省、市统筹和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二)开发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试点情况看,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主要是通过增加耕地和建设用地,缓解山东省用地供需矛盾。而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审视,未利用地开发已经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

1.配套措施缺失,难免退化

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已开发的部分地块地势较低,属地下水埋藏浅、土壤盐渍化严重区块,需要足量的黄河水浇灌才能保持土壤改良效果。但多数开发地块处于引黄灌溉的最下端,黄河水供给缺乏制度性保障,土壤再盐碱化难以根绝。盐碱化湿地已成为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面积最大、最具代表性同时也是最难恢复的湿地类型。[6]再者,配套的水利设施产权不清,难以避免流转企业的短期行为,必然导致生产经营过程中重用轻管的现象,水利设施一旦破损,修复不及时,就难免造成土地退化。未利用地开发对黄河水的依赖性较强,项目区外缺乏淡水输送、排涝、防潮等骨干水利工程的有力支撑,如果黄河水量出现异常,开发成果将难以保障。

2.新增耕地减少,效益降低

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已完成或正在开发的地块多是成方连片,基础条件好,开发难度小,新增耕地多;而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难度将逐步增加,效益将逐步降低。如东营市已启动实施的7个未利用地开发项目,亩均投资5760元,增地率为369%。而正在规划的开发地块,有的增地率仅为222%,呈逐步降低趋势。开发未利用地发展园区经济,不仅受建设用地指标限制,且基础设施投资大,周期长,成本更高。如何保持未利用地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实施“黄”“蓝”国家战略拓展空间,需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

3.土地流转困难,制约经营

黄河三角洲先期开发的地块以国有土地为主,多为原国有农场的闲置和撂荒地,权属统一,便于流转;而后期开发地块,转向农村集体土地,既有村与村之间的权属争议,又有村民承包地流转的协调困难,面临确权难、迁占难、流转难等问题,增加了开发难度。未利用地开发必须以规模化经营保证水利设施的统一管理使用,而农民浓重的土地情结和失地后的生活担忧,都会制约土地的顺畅流转,特别是年迈的农村老人是土地流转的最大阻力,使规模化经营难以实现。有合作意向的农业龙头企业也会因面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望而却步。

4.生态环境脆弱,风险增加

农业开垦会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演化规律遭到破坏。[7]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多是临河近海的盐碱地、荒草地,本为脆弱的湿地生态系统,不适宜的开发一旦对区域环境和生态链造成破坏,在短时间内就难以恢复。未利用地开发逐步向近海推移,由撂荒地转向盐碱地甚至滩涂湿地,生态风险必将加大。如果开发后维护不力或未能达到预期效果,那么,生态恢复将异常困难。由黄河於积而成的沙性土地,一旦失去植被保护,表层裸露,荒漠化趋势就将难以遏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5.资源用途管制,约束强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或因其较高的生态价值而严格保护,这必然对其开发利用形成刚性约束。在用途管制前提下的未利用地开发,必须重新确定其开发方向,由以利用为主转向以保护为主,探索创建新的开发利用模式。

三、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与保护的应然路径

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优势将长期存在,且因黄河淤积新生土地而有不断扩大之势,但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其开发利用应当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把着眼点放在筑牢生态防线和奠定生态基础上,探索创建生态高效、可持续的未利用地开发模式,更好地服务于黄蓝经济区建设。就当前而言,在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况下,未利用地开发应充分考量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因素,把实现和增加生态价值贯穿于开发全过程,以开发促保护,使其价值功能得以充分体现。

(一)在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实行未利用地用途管制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具有国际意义的重要河口湿地,兼受海洋、陆地和河流的多重影响,湿地类型多样,生态环境特殊,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8]未利用地的开发必须符合用途管制,而用途管制的基础应当是生态价值的评估。黄河三角洲定位为高效生态经济区,未利用地的生态价值尤为重要。未利用地不仅仅可以通过开发转化为农用地或建设用地,其“提供野生生物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降解污染”的生态功能更不可忽视。未利用地必须在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确定其用途,宜农则农,宜水则水,宜渔则渔,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荒则荒,明确开发和保护方向,实现未利用地综合效益最大化。在此基础上,要按照海陆统筹、城乡协调、水土平衡、对接重大设施的要求,整体规划未利用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二)把生态保护作为未利用地开发的主攻方向

要把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的着力点从满足耕地占补平衡转变为全方位的开发保护,从注重经济效益转变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重。因未利用地开发新增耕地异地交易获得的利润,应主要用于其他未利用地的生态保护,实现未利用地开发与保护的良性互补。开发宜农未利用地应把着力点从增加耕地转到水土保持和防止退化上来,其他未利用地开发应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以产业多元化、经营市场化、评估社会化提高综合利用效益。从先期开发收益中按比例提取资金,设立未利用地开发保护专项基金,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9]加大对重要水利设施管护、耕地退化修复、湿地修复等的投入,保障开发效益和生态安全。

(三)探索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的开发模式

黄河三角洲地区不仅有成方连片的未利用地,而且传统农业区内零星的未利用地也较多,如东营市约有这类土地6万公顷,占全市未利用地总面积的225%。这些未利用地因受土地流转的制约实施开发难度较大,但由于多数可以直接开发为耕地,开发利用价值较高。破解土地流转难题,就要把未利用地开发与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调动起政府、村集体、合作社、农民等各方面的积极性。要把土地整理与配套农田水利设施结合起来,与土地规模经营结合起来,与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结合起来,政府要指标,农民得实惠。土地整理项目可以直接委托村集体或合作社实施,与专业化、产业化、现代化经营结合起来。要以未利用地的置换流转促进村庄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引导农民向小城镇集聚。要有条件、按比例地开发未利用地,适度控制,集约利用,为农村未来发展留下足够空间。

(四)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未利用地开发和保护

要探索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保障未利用地的高效开发和科学保护。一要用活市场机制,推进监管和开发相分离。国土资源部门定规划、管用途、列项目,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开发主体,政府设立的未利用地开发有限公司应以独立法人身份参与竞标,委托社会中介评估验收开发项目,形成制约监督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要完善耕地占补平衡交易制度。要建立交易平台,在年度计划内推行自主交易,鼓励实行协议开发、合作开发等方式,解决开发后续资金不足等问题。三要建立涉农资金统筹使用制度。农业、交通、水利等部门所列涉农资金要由财政部门统筹,与未利用地开发专项资金配套使用,完善骨干水利设施和交通框架。四要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探索以承包地入股、经营权转让、合作化生产等方式,引导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为未利用地开发创造条件。五要坚持权责利相统一,推进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强化养护责任,提高使用效益。

(五)以黄河水的高效利用保障开发成果

黄河水作为黄河三角洲地区主要的淡水来源,对未利用地开发和保护起着决定性作用,而黄河水量减少与用水量增长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必须把黄河水的开发利用与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统一起来,增强水资源的保障功能。要遵循黄河口淤积演变规律,适度保持黄河尾闾摆动的频率和幅度,以多口或宽幅入海维持入海口的湿地生态。要在近海区域规划建设农田灌溉、生态保障、淤海造地等各功能相统一的大型水利设施,增强蓄水能力,以应对黄河水量突变的风险。要适当增加黄河取水总量中生态环境取水的比重,并向黄河三角洲地区重点倾斜,保障湿地生态系统用水蓄水。要改变基本农田大灌大排的灌溉模式,把土壤改良与以灌压碱有机结合起来,既要防止耕地退化,又要厉行节约用水。

总之,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必须以生态保护为主线,突出生态价值,严格用途管制,集约开发,重在保护,以强大的生态保障功能拓展黄河三角洲开发的空间,从而实现生态与高效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 韦仕川,吴次芳.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的资源开发模式——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3(1):57.

[2] 荣丽杉,刘高焕,束龙仓,等.黄河三角洲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0(6):92.

[3] 江华.现代旅游视域下东营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5.

[4] 张晓龙,李萍,刘乐军,等.黄河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J].海岸工程,2009(3):35.

[5] 韦仕川,刘勇,栾乔林,等.基于生态安全的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垦潜力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3(22):245.

[6] 李新华,王素娟,李鹏飞,等.黄河三角洲湿地农业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272.

[7] 杨利琼,韩广轩,于君宝,等.开垦对黄河三角洲湿地净生态系统CO2交换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13(6):504.

[8] 李琳,张杰,马毅.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J].城市勘测,2013(4):98.

[9] 刘清志.黄河三角洲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39.

[责任编辑:赵玲]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Unused Land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from the Ecological Perspective

CHONG  Xiaobo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Teaching, the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Dongying Municipal Committee,

Dongying, Shandong 257091, China)

Key words: the Yellow River Delta; unused land; development; protection

[收稿日期] 2015-04-01

科学规划银行资源论文范文第5篇

注的话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城乡各类幼儿园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的一生打好基础”因此,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为儿童一生学习的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延边州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的支持力度

虽然学前教育是非义务教育,为了改善幼儿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严峻形势,延边州教育主管部门应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加强培训和建立共享平台等方式,推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工作进程。

(一)教育主管部门应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为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顺利进行,教育主管部门需要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上来,从根本上引起幼儿园管理者、教师等幼儿教育相关主体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幵发利用的关注和重视。

(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培训的适切性

如何对延边州幼儿教师进行有效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持续有效地多层次、多形式的乡土资源开发方面的培训,增强其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能力。

(三)教育主管部门可建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共享平台

教育主管部门在延边州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所以,幼儿园间在开发利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方面不可避免地将会出现重复层叠,这势必将浪费原本就紧缺的劳动力资源。

二、延边州幼儿园要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开发利用创设良好的环境

幼儿园作为实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单位,对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开发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创设良好的环境,幼儿园将发挥必不可少的作用。

(一)幼儿园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开发利用作为办园特色的切入点

办园特色是每个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管理者特别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延边州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应适应幼儿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以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为切入点,开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

(二)幼儿园可尝试建立适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开发的教师团队

“团结就是力量”可见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幼儿园可以建立有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教师团队,促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开展,使在园幼儿获得积极有益的发展。

(三) 幼儿园可以建设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数据库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数据库,就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的集合体,可理解为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汇集起来,进行统一管理,实施共享。延边州幼儿园管理者可充分发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开发利用教师团队的力量,综合成实际可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库,继而建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数据库。

三、幼儿园教师要发挥主体作用,合理开发利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乡土资源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幼儿园的支持,还需要教师自身的参与。

(一)教师要具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

认知是行动的动力,幼儿教师只有在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来。笔者认为,延边州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最重要的开发利用主体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理论知识,加强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认识,

(二)教师要努力提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

延边州幼儿教师可通过如下途径提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第一,积极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的活动。第二,积极参加园外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培训。第三,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

(三)教师可依据延边州地方特色合理开发利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乡土资源

延边州位于我国吉林省的东部地区,有其独特的历史风貌,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利用地方特色,积极开发利用乡土资源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服务。

第一,教师可以利用自然地理资源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教师可以利用自然景观,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师可以引领幼儿走进自然景观,观察植物的生长。

第二,教师可以利用人文历史资源开发与利用乡土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特色建筑,丰富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材料。

第三,教师可以根据社会发展资源开发与利用乡土资源。教师可以利用民俗饮食文化,增强幼儿对民族特色的认知,也可以通过民俗文化,培养幼儿勇于探索精神,尝试的勇气。

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崭新课题,本文通过对延边州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阐述,旨在豐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完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这些内容可以作为延边州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关教材的有力补充。需要长期实践才能应用好延边州的乡土资源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进行更好地融合,从而促进延边州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幼儿的全面发展。

科学规划银行资源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人力资源规划与人力资源战略相结合,根据明确的人力资源战略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标志着企业成熟的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管理职能的形成。将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根据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制定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实现人力资源战略的内部和外部一致性”,是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人力资源规划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核心区别

古典管理理论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在管理理论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人事管理学派就产生于这一时期。其显著特点是追求“人”与“事”的配合。在人事管理阶段,企业更关注对生产、设备、销售等的管理,员工被看作机器一样的存在,并没有被当成重要的资源。直到20世纪初出现了测试和面谈等技术,人事管理才开始发挥其在员工选拔、培训和晋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企业战略决策仍没有将其纳入范畴,也就没有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与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

“人力资源”的概念由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于上世纪50年代提出,人事管理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部分企业已经根据企业战略环境的变化而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但是,多数企业还是注重于针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专门、功用性的规划,如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配置、管理人员的接替和开发、人员管理等方面。这个阶段还没有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战略,也没有将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人力资源规划在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它涵盖了更加全面的内容,其组成职能也被更为详细地划分,基本实现了全面、科学、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在这一时期,虽然部分企业认识到员工是一种资源,但并不认为有多么重要,也没有提升到战略高度,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中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所做的工作往往缺乏有力的支持。在这一阶段,保证人员的供需平衡,尤其是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和技能岗位的供需平衡是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重点。1977年美国成立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学会,标志着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的产生。

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走向成熟。企业外部经营环境不再是缓慢变化,竞争对手往往以很快的速度在企业不知情的时候冒出来,环境的动荡不安日益凸显了企业战略在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人力资源战略被纳入企业战略的范畴,并越来越得到重视。很多企业开始寻求适当的方法和技术来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并将人力资源规划与人力资源战略相结合,从而在不同的人力资源战略框架下使用不同的规划工具,以及执行不同的规划活动。将人力资源规划与人力资源战略相结合,根据明确的人力资源战略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标志着企业成熟的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管理职能的形成。

一、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20世纪末我国部分学者已经在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中强调了其对企业战略的支持作用,并指出人力资源规划应适应企业内外环境变化,在职能方面除了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预测,还包括培训、薪酬等内容。中国学者赵曙明(2002),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概念,指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目标是帮助企业识别其战略发展目标,提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方面的保证。汪华林(2004)、胡丽红(2007)等也在其关于人力资源规划的研究中融入了战略的思想,我国的人力资源规划理论开始进入战略化阶段。

在企业管理实践方面,有学者在调查了部分中国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后发现:其中67.7%的公司建立了以工作分析为基础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54.8%的企业将销售计划订单作为依据,然而也有很多公司仅依赖于估计或保持现有员工比率等简单的方法。总之,我国现阶段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仍有许多待改善之处,企业缺乏对人力资源规划的足够了解和认识,并在管理实践中难以发挥其作用。

二、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

战略人力资源规划被定义为“将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根据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制定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实现人力资源战略的内部和外部一致性”,是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人力资源规划。

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和步骤主要包括:

1.企业战略及人力资源需求分析。首先对企业进行战略分析,确定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据此进行人力资源需求分析,确定在战略阶段内所需要不同结构员工的数量要求,以及所需员工要具备何种素质,具体什么时间需要等等。

2.人力资源盘点。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进行,内容包括对人员结构进行分析和调查现有人员的素质。结构分析包含人力资源的职务、年龄、文化教育、技能和业务等;素质调查的内容包括现有员工的价值观、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员工是否能够适应现有岗位的工作以及轮岗和晋升的可能性等。

3.进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包括企业内部供给和外部供给预测。内部供给预测结合人力资源盘点结果,预测企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其内部可自行供给的人才类型和总量,包括稳定供应情况和人员流动带来的结构变化,如离职、轮岗、晋升与降职等预测;外部预测主要预测企业在当前人事政策、宏观经济环境、社会各类人才供需状况等条件下可能从外部获得的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所能获得人力资源的结构类型、素质、数量等要素。

4.人力资源规划策略的制订。将人力资源需求分析、盘点分析及人才供应预测结果相结合,分析需求与供应之间差距,制订出科学的人力资源应对策略。

5.制定执行和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配套措施,以保证人力资源规划能够得到落实,切实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科学全面地认识人力资源规划,就必须明确现代企业的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人力资源计划,其主要目标和任务是为了获得和保持企业在未来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市场竞争优势。

三、与传统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区别

1.传统的人力资源规划

传统人力资源规划认为,对企业因环境变化而引起的人力资源需求以及供给状况进行科学预测和分析,保证企业对人员在质量、数量等方面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基于预测的人力资源规划思路,其所面临的问题是相对程序化的。由人力资源部门全权负责编制人力资源规划或年度人力资源年计划,结果导致与不能有效支持公司战略,人力资源规划发挥的作用并不大。

传统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关注三个核心命题:人员总量、人员质量和人员结构。而事实上,企业面对的很多问题都是非程序化的,管理者只能依靠自己的直觉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传统的人力资源规划思路及其所采用的数量方法,要想发挥重大作用,需要在四个方面条件的满足:首先,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是清晰和明确的,而非模糊和不确定的;其次,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完善的,能够有效支持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实施;第三,企业的信息平台足够大,积累的历史数据足够丰富,相关资料能够被用来进行有效地预测;第四,企业保持渐进式的发展,没有大起大落,其发展轨迹基本保持平滑。只有这样,预测结果才是准确的,预测工作才有价值。因此,用这种传统的人力资源规划思路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很难制定出效果理想的方案。

2.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

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定位于通过能力建设和机制创新,来保证人力资源满足企业战略要求,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内容是对企业个性人力资源规划问题的把握和界定。在方法方面,强调围绕问题寻找方法,不再片面强调预测方法本身的重要性。

与其他企业资源相比,人力资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企业要拥有优质的人力资源需要一段较长的等待时间,因为新招聘的人员需要一个适应企业并在企业中成长的过程,企业招进新人并不等于能够马上为自身创造价值,越是处于重要位置的人越是如此。这一点和资金、设备等资源差别很大。因此,企业要想在将来的竞争中处变不惊,随时能够获得所需的人才,就必须在人力资源方面早做打算。这也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原因。

因此,相对于传统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三个核心命题——总量、质量和结构,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也可以说有三个核心命题,即数量、能力和素质、工作状态。当今企业不应仅仅关注人力资源“硬”的方面,更要关注“软”的方面,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就是提供了这样一条途径。

参考文献:

[1]汪华林.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 经济师,2004(10):146.

[2]胡丽红.战略导向的人力资源规划[J]. 人力资源, 2007(6): 42-43.

[3]王芳. 国内外人力资源规划研究综述[J]. 管理观察,2010(1): 40.

[4]钟武勇. 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理论综述[J]. 企业家天地,2010(1): 52-55.

上一篇:企业物流模式试析论文范文下一篇:民营企业发展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