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化理论论文范文

2023-09-16

现代文化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我国优质文化的历史源头,一直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它不仅是我国文化的灵魂所在,更是优质思想政治理论的重要基础。它不仅具备着关于思想政治的基础理论,在其内在文化中还涵盖着较多的思想政治教学观念与方法。那么,通过这些理论与方法在我国高校教育中的有效融合,合理的规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质思想政治理论与观念,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能够更好的指导我国高校进行深度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够对实际的教学方法起到合理的优化作用。进而全面提升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让其变得更加具有实效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具体措施

前言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经受历史的洗礼与积累过程后,不仅蕴含着众多的优质性文化理念,还涵盖着许多的教学方法。那么,在我国教育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政治日益被社会所关注,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愈加关注。但以往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枯燥,且教学形式过于陈旧,无法适应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环境。那么,为了提高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的教育质量,就需要在高校深度分析传统文化的特征与现实价值。并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治理论与方法,运用到高校的思政教育中来优化现实中的高校思政教学观念与方法。

一、在高校思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一)综合分析中华传统文化

在我国众多的语言化系统中,“文化”这一词汇最早就出现在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中。其中的“文”字,通常是说纹理的错综各色;而“化”字,则是生成或者造化的意思。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沉淀文明产物,更是一种人类文明实践所累计的重要财富。从狭义的角度上讲,文化可以反映出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主要的形态意识,表明该段历史时期所应用实施的体制;从广义的角度上讲,文化是反映所有人类文明发展时期的综合性文化,是体现人类文明先进的重要表现形式。那么,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者层面分析文化,它都是具有独立性的个性特征与丰富的内涵,它的内容囊括着众多的知识文化与精神文化,不仅是一种形态,更是人类群体的一种活动。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华夏祖先与传统文化的鼻祖所创造,再通过华夏儿女在经历了我国特色民族文化的历史变迁后,不断增添新的文化色彩与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我国的中国传统文化,共具有四种基本特色。其一,是代代相传的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到现今时代还能够延续的传承,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代代相传的特色。它能够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中断地被延续与发展,不断的被每个文化发展时期所运用;其二,是浓厚民族色彩的特色。这种特色是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之处。基于这种浓厚民族色彩的特色,它能夠切实地反映出我国民族文化的特色内涵与底蕴,让每个时期的人们对我国的民族风俗风情、民族习性、民族传统品德、民族特色语言、民族特色的精神形态等都有深刻的了解,从而充分彰显出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族特色的真实魅力与民族特色文化价值;其三,是悠久的历史特色。在众多的历史文明创始地中,中国是最重要的创始地。它不仅有着五千年之久的人类历史文明,还有着空前的文化融合性,它是中华华夏祖先与儿女共同缔造的历史文化成果。我国的传统文化并非是历史陈列品,而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果实,是华夏子孙流淌在身体里的新鲜血液。因此,传统文化不仅具有历史性,还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我国属于双重性的传统文化,主要是由于这种文化既包含着传统的文化理论,又蕴含着每个人类文明发展时期的文化内容。而传统的文化理论又具有着永久性,而每个人类文明发展时期的文化内容又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因此,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双重性的文化特征。而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双重性特征,我国为了实现新时代的传统文化变革,就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效的转变,留下积极有教化寓意的文化理论内容,把封建保守的文化理论内容剔除出去,并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的融入先进的文化理论内容。以此,来丰富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

(二)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首先,它是建设中华文化思政教育的关键因素。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坎坷磨难后,才取得了如今辉煌成就,造就了当下一直被人们所传承与弘扬的中华文化。那么,通过把传统文化与高校的思政教育融合到一起,不仅能够更好的教化我们的高校学生拥有最高尚的思政品德,还能够让高校学生切实领略我国华夏文明的思政精神。让传统文化的三观与现实的三观相融合,给予高校学生最客观而真实的三观理念。让传统文化与现实思政文化中的核心内容相互磨合,让高校学生对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与理解,并通过传统文化精神与客观实践的并行发展,建设出最有现实价值的传统思政教育大环境,培养出高素质的高校人才,切实的满足国家对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的综合性文化人才的强烈需要。

其次,为培养我国高校学生高贵的品格铺下坚实根基。高贵的品格,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培养学生最为基本的教育原则之一。那么,通过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让高校学生的文化精神與思政品德和谐统一的发展。通过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让传统思想内的高尚品德汇入高校学生的内心深处,让他们体味这种高尚节操的独特之处。再加之现实的思政教育理念,让一切高尚的思维理念包裹着高校学生,让学生提高对自己的品格追求,升华自己的道德与品德修养。这种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理论,以现代化教育形式的新型思政教育方法,不仅实现了传统文化理论与现代化教学形式的结合,还能够提高理论与实践的现实作用。切实的满足如今高校的思政教育需求,培养高校学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高贵的中华品格。

最后,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应对全球文化发展的时效性。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各种错综复杂的文化不断的融合发展,这对于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那么,通过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今的高校思政教育中,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全球文化的强烈冲击,还能够提高其在应对全球文化发展的时效性,设防于西方不利于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理念与文化,并将我国古典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通过利用传统文化的优质文化资源,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文化底蕴,为其内在的文化资源增添更多的色彩。

二、探究制约高校思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问题因素

(一)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被削弱

当今是科学技术兴盛的时代,为西方文化的传入提供了契机。西方文化日益传入我国的文化领域,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影响力被日益削弱,很难再发挥出原有的影响力。据相关数据统计,针对于节日的话题上,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忽略了我国传统的节日,却日益崇尚西方的洋节日,这种节日文化的走向十分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的继承发扬,导致我国许多传统节日被人们所淡忘。

多元化的社会文化,是如今社会观念发展的动态表现。基于这种文化现状,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被不断的压缩,很多优质的文化内容与观念变得模糊不清,很难再发挥出原有的教化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日益盛行,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迷恋于网络交流,而忽视了最传统的交流方式,导致我国传统的交流文化被忽视殆尽。而传统文化交流中所崇尚的互帮互助,友好精神被高校学生所淡忘,在高校学生实际的人际交往中存在着严重的缺乏集体意识与观念的现象,不利于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缺失。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传统资源文化存在比例失调情况

多数的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时,并没有联系到传统资源文化。在具体的高校思政教育环节中,并没有增设传统资源文化的内容,并没有把传统文化的教化观念与高校的思政课题教育相结合。因此,传统资源文化中所包含的优秀思政内容与观念,并没有融入到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这也就无法使传统资源文化,在现实的思政教育中发挥出优势作用,更无法让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变得更具有现实意义。虽然,目前有些高校增设了关于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但往往都是形式化,并没有实际的主旨内容与鲜明的主题观念,因而并没有实际意义。

(三)严重缺乏专业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

据相关数据分析,多数的高校并没有设置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而少数的高校虽然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但却存在着教师队伍严重不足的现象,很难做好对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而这些在岗的传统文化教师,多数都不是传统文化专业的教师,而是临时接受这项工作的其他学科教师。这些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时,往往认准传统文化的死板教学理念,却忽视了传统文化教学也具备时代性。因此,在进行教学时,还是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中,严重缺乏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更缺乏更多的实践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目前的传统文化教学,出现根基不稳定的状况,很难可持续的发展。

三、分析高校思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一)协调好社会文化价值观与传统文化

其一,把优质的传统文化内容与观念发扬与继承下去。在众多的传统文化内容与观念中,既有优质的,又有封建的。因而这就需要我国的高校针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综合性研究分析,要坚持取其精华原则,对传统文化进行分类整理。最后,把优质的传统文化内容与观念融合到思政教育中。从而协调好社会文化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让二者互相融合,互相发展,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时效性与可持续发展性。

其二,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思想文化内容。要以除其糟粕为原则,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文化内容与思想理念,进行合理的剔除。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健康向上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与思想理念。协调好社会文化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让高校的思政教育不受封建文化的影响,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变得更具有现实意义,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二)调和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的比例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应该增设关于传统文化教学的课程,加强对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大力推行选修与必修的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大纲,在整体的文化教学结构上要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政教学比例的一致性,一定要不偏不重,讓高校学生深刻认识学习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政文化有着同等的重要性。针对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上,要深度挖掘涉及到思政教学的内容,并结合实际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教授给高校学生。这种教学不仅具有更高的实效性,还充满了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不仅提高了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知,还强化了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

(三)重视建设专业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

对于没有设传统文化教学的高校,要进行传统教学教师队伍的组建工作。聘用具备专业化素质与能力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定期组织专业教学能力考核评估,以不断的提高传统文化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而对于已经开设传统文化教学的高校,要对其实际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进行有效的完善工作。对于并不具备专业化素质与能力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要进行全方位的专业培训,让传统文化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来进行后续的教学工作。此外,还要吸纳更多的传统文化教学专业化教师人才,定期组织高校的传统文化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大比拼。以此,来提高传统文化教师的竞争力,让他们在自己的教学领域中不断的探索研究,促进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后发挥更大的优势性作用,从而培养出具备良好传统思政品德的高素质高校学生。

四、结束语

对于我国的高校学生教育来说,不仅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要进行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的做到文化教育不忘本的基本原则。通过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让我国的传统文化为如今的思政教育增添优秀的文化内容与观念,让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精神传承下去。高校学生在接收思政教育的同时,更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高校学生构建起优秀的思政品德与精神,充分迎合当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高校学生充满了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从而让良好的思政教育文化,在高校学生的内心世界根深蒂固。

参考文献:

[1]李小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解析[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75-79.

[2]孔宪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05:10-11.

[3]苏珍梅.关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06):118-119+125.

[4]杜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87-95.

[5]何文婷,任一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6(22):226-227.

[6]黄青青,陈武耕.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7(06):165-166.

[7]崔文君,韩丽娜,吴倩.儒家君子理想人格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价值探寻[J].高教学刊,2016(10):215-216.

现代文化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字:生态设计 现代景观设计 以人为本 自然 资源

现代景观设计的含义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Architecture)(我国现称风景园林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历史悠久的造园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景观也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是人类的爱和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观设计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途径。

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因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双重破坏而兴起,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己任。与以往的造园相比,最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创作对象是人类的家,即整体人类生态系统;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包括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宗行为心理三个方面的内容:

1、视觉景观形象是大家所熟悉的主要从人类视觉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实体景观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

2、环境生态绿化是随着现代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而深入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生态感受要求出发,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创造令人舒服的良好的物理环境。

3、大众行为心理是随着人口增长、现代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而注入景观环境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是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活动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

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元素对于人们景观环境感受所起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密不可分的。通过以视觉为主的感受通道借助于物化的景观环境形态,在人们的行为心理上引起反应,即所谓:鸟语花香、心旷神怡、触景生情、心驰神往。这也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三境一体——物境、情境、意境的综合作用。

生态设计的含义“设计”是有意识地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来满足预想的需要或欲望,设计是通过物质能流及土地使用来联系自然与文化的纽带。参照西蒙·范·迪·瑞恩和斯图亚特·考恩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它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而日益清晰,从社会主义运动先驱欧文的新和谐工业村,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生态城市以及可持续城市。这个梦想就是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让公园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生态设计不是某个职业或学科所特有的,它是一种与自然相作用和相协调的方式,其范围非常之广,包括建筑师对其设计及材料选择的考虑;水利工程师对洪水控制途径的重新认识;工业产品设计者对有害物的节制使用;工业流程设计者对节能和减少废弃物的考虑。生态设计为我们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对景观、城市、建筑的设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简单地说,生态设计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及结合,它需要对设计途径给环境带来的冲击进行全面的衡量。对于每一个设计,我们需要问:它是有利于改善或恢复生命世界还是破坏生命世界,它是保护相关的生态结构和过程呢?还是有害于它们?

景观设计与生态景观的生态性并不是新鲜的概念。无沦在怎样的环境中建造,景观都与自然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就必然涉及到景观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只是因为今天的环境问题更为突出,更受到关注,所以生态似乎成为最时髦的话题之一。如果我们把景观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有关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间及土地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过程,而景观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那么,景观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土地和户外空间的生态设计,生态原理是景观设计学的核心。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景观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即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而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其所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

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促使人们站在科学的视角上重新审视景观行业,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现在,在景观行业发达的一些国家,生态主义的设计早已不是停留在沦文和图纸上的空谈,也不再是少数设计师的实验,生态主义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师内在的和本质的考虑。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在设计中对生态的追求已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了后两者,占据了首要位置。

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景观的形象。景观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对场地生态发展过程的尊重、对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对场地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

现实中存在的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谈到生态设计人们往往进入一个误区,只要一提起它,人们就会想到绿化:大片大片的绿地、树木。仅此而已,别的想什么生态系统观了,全面的价值观,人与自然的和谐谈得很少。设计方在介绍自己的作品以及我们在评图中也往往只看重绿化率,其他相关的生态设计思想很少关注!这就导致了在我国的当今城市景观设计中我们见得最多的是大片大片的城市广场绿地,千篇一律。也没有考虑到各地的土壤、气候条件。

从大连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就挂起了一股“大草坪”风。现行的从国外引进草中的草地,既不耐踏只能看,失去了在其上边进行活动的功能,又消耗大量的浇灌用水。尤其是干旱少雨和水资源紧缺的地区问题更严重。而且草地的生态效应很少甚至是负面的。近几年出现的这个热那个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普遍特征,那就是种植的都是单一品种,强调的都是景观效果。为此,专家指出,要防止盲目跟风、重走弯路,首先要在观念上走出误区。植物的作用具有多功能性,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有造氧、遮阳、除尘、降噪以及吸收废气、保持水土、增加湿度等功效。各地在制定绿化方案时,除了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土壤环境的树种,提高造林成活率外,还应该根据各地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突出某一方面的功能。比如,南京素有“火炉”之称,绿化时就应有针对性地选择遮阳效果好的阔叶树种,而不是赶时髦大种草坪。同时,南京还是有名的化工城市,化工污染严重,这就应该多种吸收有害气体能力较强的绿化品种如夹竹桃、银桦树等。同时还应多种吸附灰尘能力强的树种。

重人工造林绿化,轻天然植被保护,这也是当前造林绿化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我国绿化造林中,我们常看到有些地方嫌天然生长的林子不好看或者树种经济价值不高,毁掉后种上人工林,专家们认为,从生态保护角度看,这样做完全是舍本逐末。例如,我们在公路绿化时,常常是每隔十多米种一棵树,看起来整整齐齐的。而在英国,他们的做法与我们有很大差别。那里的公路两边混合生长着各种植物,不讲究整齐划一,完全是一副自然生长的状态,透出一种浓浓的野趣。

在绿化管护方面,我们的日常做法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更新的观念误区。我们常看到勤劳的园林管理人员在认真地打扫落叶,清除杂草,其实,这完全是多此一举。落叶看起来是无用的废物,掉在地上还影响美观,实际不然。生态环境专家认为,落叶对环境有多种益处,它覆盖在泥土上,晴天可以减少灰尘扬起,雨天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还可为一些昆虫提供庇护场所甚至可成为蚯蚓等的食物,落叶腐烂后还可成为树木等的肥料。冬天,金黄色的各种形状的落叶还成为一种景观。国外专家早就提出过“勿扫落叶”的呼吁,如今这一做法已成惯例,他们只打扫掉落在人们常行走的硬质路面上的落叶。不提倡清除杂草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人认为树下的杂草有碍观瞻,把它们拔得光光的。殊不知这样一来,泥土裸露在外弊端更多,晴天容易起灰,雨天容易产生泥浆。人们常说西方发达国家环境干净,一个月不用擦皮鞋,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去过国外的人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那就是国外城市任何地方都看不到裸露在外的泥土,各种各样的草把每一小块土地都覆盖得严严实实的,不起眼的小草起到了大树起不到的作用。还有一个需要更新的观念就是如何看待践踏草坪。在我们国家不少城市草坪旁都竖有“禁止践踏草坪”的告示,不能踩踏草坪似乎成了一种常识和社会公德。这一点,国外的做法与我们完全相反,他们认为草坪就是给人踩踏的,人们在草坪上活动、休闲,可以放松心情,还能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激发起一种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专家们认为,观念差距的背后是技术上的差距,国内的草坪品种和管护水平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造成我们的草坪不耐踩踏,这方面急待提高

景观规划中应遵循的生态设计原则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这些原则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但具体到每个设计,可能只体现了一个或几个方面。通常,只要一个设计或多或少地应用于这些原则,都有可能被称作“生态设计”。

一、以人为本体现博爱

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社会、经济、艺术、科技、政治等综合手段,来满足人在城市环境中的存在与发展需求。它使城市环境充分容纳人们的各种活动,而更重要的是使处于该环境中的人感受到人类的高度气质,在美好而愉快的生活中鼓励人们的博爱和进取精神。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任何空间环境设计都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出对人的关怀,根据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创造出满足其各自需要的空间,如运动场地、交往空间、无障碍通道等。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也在随着发生变化,城市景观设计应适应变化的需求。

西蒙兹自称是尝试着把所看到的精彩的景观规则设计作品提炼为基本的规则理论。如中国的天坛、圆明园;日本的龙安寺:法国的香榭丽舍大道等。作者以精炼而富有诗情画意的文笔描绘了人们置身其中的体验。结论是“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人们规划的是体验——首先是确定的用途或体验,其次才是随形式和质量的有意识的设计,以实现希望达到的效果。场所、空间或物体都根据最终目的来设计,以最好的服务并表达功能,最好的产生所欲规划的体验。”这里所说的人们,是指景观设计的主体服务对象。规划的是他们在景观中所欲得到的体验,而不是外来者如旅游者,设计师和开发商的体验。但这一点很容易被忽略。设计师和开发商会将自己认为“好“的景观体验放在设计中强加给景观真正的使用者。例如,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所强调的生活真实性就是指当地人而言的。

在景观规则设计中,设计师对主体服务对象-使用者-的充分理解是很必要的。西蒙兹认为,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人首先具有动物性,通常保留着自然的本能并受其驱使。要合理规划,就必须了解并适应这些本能,同时,人又有动物所不具备的特质,他们渴望美和秩序,这在动物中是独一无二的。人在依赖于自然的同时,还可以认识自然的规律,改造自然,所以,理解人类自身,理解特定景观服务对象的多重需求和体验要求,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

人是可以被规划、被设计的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人是可以被认识的,所以,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景观中的体验是可以预测的,什么样的体验是受欢迎的也是可以知道的。人的体验是可以被规划的。如果设计师所设计的景观使人们在其中所得到的体验正是他们想要的,那么就可以说,这是一个成功的设计。

二、尊重自然显露自然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化植被等要素构成城市的宝贵景观资源,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古代人们利用风水学说在城址选择,房屋建造,使人与自然达成“天人合一”的境界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参考榜样。今天在钢筋混凝土大楼林立的都市中积极组织和引入自然景观要素,不仅对达成城市生态平衡,维持城市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以其自然的柔性特征“软化”城市的硬体空间,为城市景观注入生气与活力

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日趋隐形,远山的天际线、脚下的地平线和水平线,都快成为抽象的名词了。儿童只知水从铁管里流出,又从水槽或抽水马桶里消失,不知从何处来又流往何处;在全空调的办公室中工作的人们,就连呼吸一下带有自然温度和湿度的空气都是一件难得的事,更不用说他对脚下的土地的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和植物种类有所了解。

如同自然过程在传统设计中从大众眼中消失一样,城市生活的支持系统也往往被遮隐。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发电厂及变电站都被作为丑陋的对象而有意识地加以掩藏。自然景观及过程以及城市生活支持系统结构与过程的消隐,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因此,要让人人参与设计、关怀环境,必须重新显露自然过程,让城市居民重新感到雨后溪流的暴涨、地表径流汇于池塘;通过枝叶的摇动,感到自然风的存在;从花开花落,看到四季的变化;从自然的叶枯叶荣,看到自然的腐烂和降解过程。

显露自然作为生态设计的一个重要原理和生态美学原理,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越来越得到重视。景观设计师不单设计景观的形式和功能,他们还可以给自然现象加上着重号,突显其特征引导人们的视野和运动,设计人们的体验。在这里,雨水的导流、收集和再利用的过程,通过城市雨水生态设计可以成为城市的一种独特景观。在这里,设计挖地三尺,把脚下土层和基岩变化作为景观设计的对象,以唤起大城市居民对摩天大楼与水泥铺装下的自然的意识。在自然景观中的水和火不再被当作灾害,而是一种维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所必需的生态过程

自然生态系统生生不息,不知疲倦,为维持人类生存和满足其需要提供各种条件和过程,这就是所谓的生态系统的服务。自然提供给人类的服务是全方位的。让自然做功这一设计原理强调人与自然过程的共生和合作关系,通过与生命所遵循的过程和格局的合作,我们可以显著减少设计的生态影响。

三、保护资源、节约资源

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且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德国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砖瓦厂的废弃材料,砾石作为道路的基层或挡土墙的材料,或成为增加土壤中渗水性的添加剂,石材可以砌成挡土墙,旧铁路的铁轨作为路缘,所有这些废旧物在利用中都获得了新的表现,从而也保留了上百年的砖厂的生态的和视觉的特点。

充分利用场地上原有的建筑和设施,赋予新的使用功能。德国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中众多的原有工业设施被改造成了展览馆、音乐厅、画廊、博物馆、办公、运动健身与娱乐建筑,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公园中还设置了一个完整的230km长的自行车游览系统,在这条系统中可以最充分地了解、欣赏区域的文化和工业景观,利用该系统进行游览,可以有效地减少对机动车的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高效率地用水,减少水资源消耗是生态原则的重要体现。一些景观设计项目,能够通过雨水利用,解决大部分的景观用水,有的甚至能够完全自给自足,从而实现对城市洁净水资源的零消耗。在这些设计中,回收的雨水不仅用于水景的营造、绿地的灌溉,还用作周边建筑的内部清洁。拉茨设计的德国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钢铁厂的历史信息,原工厂的旧排水渠改造成水景公园,利用新建的风力设施带动净水系统,特收集的雨水输送到各个花园,用来灌溉。柏林波茨坦广场的水景为都市带来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形成充满活力的适合各种人需要的城市开放空间,这些水都来自于雨水的收集。地块内的建筑都设置了专门的系统,收集约5万平方米的屋顶和场地上接纳的雨水,用于建筑内部卫生洁具的冲洗、室外植物的浇灌及补充室外水面的用水。水的流动、水生植物的生长都与水质的净化相关联,景观被理性地融合于生态的原则之中。

尽管从外在表象来看,大多数的景观或多或少地体现了绿色,但绿色的不一定是生态的,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形成和保持效果的景观,并不是生态意义上的“绿色”的。设计中应该多运用乡土的植物,尊重场地上的自然再生植被。自然有它的演变和更新的规律,从生态的角度看,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健康,更有生命力。一些设计师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在设计中或者充分利用基址上原有的自然植被,或者建立一个框架,为自然再生过程提供条件,这也是发挥自然系统能动性的一种体现。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 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 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现代文化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高校校园创业文化是社会创业文化的校园形态,是高校校园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延展,是青年学生社会化的新载体和新形态。高校校园创业文化蕴含了青年学生社会化的主体期望,体现了青年学生社会化的主体内容,提供了青年学生社会化的必要条件,优化了青年学生社会化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高校校园;创业文化;青年学生社会化;主体期望;主体内容

社会化是社会以其特有的文化将新的成员不断教化,使之成为符合要求的“社会人”的过程。青年学生社会化是在其初级社会化基础上的继续社会化,是以校园文化为依托,深入学习、吸收和创造社会文化,学习和掌握社会所需要的技能、规范和行为方式,逐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能自觉担任一定社会角色的过程。青年学生社会化与青年学生进行职业准备和走向职业生活直接相连。高校校园创业文化是社会创业文化的校园形态,是人们在创业实践和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形成的关于创业的观念形态、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精神面貌等的总和。校园创业文化根据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帮助他们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选择和设计自己的价值目标、生活样式,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与情感,完成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变。从社会化理论的视角,深入研究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升华青年学生社会化的主体期望,拓展青年学生社会化的主题内容,优化青年学生社会化的条件和途径,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HJ*4〗

一、校园创业文化蕴含了青年学生社会化的主体期望

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创新人才,而这种创新型人才必须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行,学问修养与人格修养并举,知识、能力与素质并重的复合型人才。青年学生作为当前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具备创新能力,敢于责任担当,集体主义观念强,品格坚毅,心理素质优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毫无疑问是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主题期望。“文化是一个大学赖于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1\]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富含创业特征属性,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人们在追求财富、创造价值、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特定的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心理意识和行为方式,不断地传承结晶为自信乐观、勇于竞争、敢于承担、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团结奉献的创业精神,并融入校园文化,形成校园创业文化中具有独立形态和功能的最基本要素,与大学教育的特定功能呼应贯通,蕴含着对青年学生社会化的主题期望,也是青年学生社会化的主体要求。

从本质上讲,校园创业文化体现了当代大学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其包容独立个性,容纳不同观点和思想,鼓励独创性,尊重多样化,促进青年学生的思想解放,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使其内在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主体性得以张扬。高校校园创业文化作为校园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融入其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崇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敬业、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等价值理念。高校校园创业文化的这些特质,有利于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化实践过程中,不断获得价值认同,满足成就感、归属感等心理需求,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与此同时,高校校园创业文化所蕴含和传承的科学文化知识,可有效地优化青年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青年学生的创业过程是立足创新,不断超越的过程,也是艺术化地处理各种关系的过程,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超脱狭隘的情感世界和创新创造的自由天地。“社会化机制是将文化模式(价值观、信仰、语言和其他符号)内化到人格系统,进而制约其需求结构。”\[2\]青年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社会化过程中,受校园创业文化的影响,不断了解自己与社会期望或他人的差异,正确认识社会对自己的期望,不断进行社会认同,学习和内化创业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态度目标和行为方式,逐渐塑造正确的自我意识,不断培养创业社会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社会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为集体、国家和社会不断创新、敢于担当、勇于开拓、艰苦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宏伟志向,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校园创业文化体现了青年学生社会化的主体内容

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高,青年学生的社会化任务也更艰巨,水平要求也更高。当前青年学生社会化的主体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思想政治社会化,即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认同和接受主流的政治思想、政治原则、政治制度,使其成长为遵守政府规定、服从国家法律、行使正当权利、承担应尽义务、具备一定政治能力、促进社会稳定的合格公民;二是道德社会化,即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步内化为个人道德品质,使青年学生形成文明的举止和良好的个人品德;三是法制观念社会化,即使青年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形成较强的法制观念,养成自觉的守法意识;四是知识技能社会化,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发展成果,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水平,建构较为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培养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五是心理水平社会化,即培养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优良心理品质、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向上的心理行为。具而言之,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建设体现了以下主体内容:

(一)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创业不仅仅是一味追求经济财富,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开创、发展、引领、主动的态度,是识别、形成、实现生活愿景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想法,或者只是更好的做事的方式”\[3\]。高校校园创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时代的理性呼唤,必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核心,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扰,杜绝有违国家、社会和人民利益的成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行为规范,使社会规范通过教育或舆论氛围影响等方式,内化为青年学生自身的信念、习惯或行为准则。这一内涵必然使青年学生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奉献国家、贡献社会的崇高精神,引导他们崇尚爱国、诚信、公正、法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

(二)强化了青年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

高校创业教育不是单纯地培养企业家、商人,更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怎样把财富或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是通过创业带动学业,促进就业,引导学生崇尚科学,学会学习。创业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创业者不断学习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以提高综合能力的过程。创业者要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活动,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和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如科学技术知识,管理学、经济学、法律方面的知识等;必须具备综合能力素质,如创新能力、技术运用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高校校园创业文化本身就蕴含并传承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也是必要的教育途径。创业教育、培训等显性课程,可以直接向青年学生传授多学科知识和技能,优化知识结构;创业精神文化氛围等隐性课程,又能够激发他们的创业和成就动机,深度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创业实践等创业行为文化,是青年学生切身体验和实践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提高综合技能的现实平台,能有效利用“创业的拉力效应”促进他们知识的内化和技能的外化。

(三)促进了青年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

心理素质是创业者的基础心理条件,反映了创业者的意志、情感、态度和动机等。一方面,创业过程充满曲折、艰险、竞争和矛盾,但“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一过程磨练和造就了创业者处变不惊的心态、愈挫愈勇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拼搏进取的品质。另一方面,成功创业者的经历和创业成功后的体验,会激发正在创业和有创业意向者强烈的成就需要和成就动机。“98%的人把‘个人成就感’列为第一重要推动力,其中70%的人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4\]个体一旦确立强烈的成就需要,就会期望自己能做得更好,渴望更卓越的标准,也会经常通过评价自己来衡量自己取得的进步,从而引导其形成较强自尊和充分自信,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认同。

三、校园创业文化提供了青年学生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从一定意义上讲,高等学校是为青年学生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专门学习机构,给学生提供了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化受教育条件及物质资源基础,营造了丰富的精神文化氛围,提供了有效的制度规范保障及和谐的群体环境等。“社会的文化提供了个人赖以生存创造的原材料。如果文化贫乏,个人便会受害;如果它丰富灿烂,个人便可能得到大大发展的机会。”\[5\]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具有倡导并富于开拓、创新、兼容、与时俱进的特质,把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业精神、创业成果等融为一体,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高校校园创业文化根据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按照高等教育的目的,确立新的价值目标体系,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成长、成才、发展、〖JP4〗创造所需的丰厚的“原材料”,为青年学生的全面社会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一)提供了青年学生社会化必需的正规教育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的必要基础和平台,其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和渠道,有利于帮助青年学生系统地掌握并切身实践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系统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仅包括创业学、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财务、计算机管理软件、政策法律等课程知识,还坚持人文素质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实现多学科、多层面的知识融合,有效地拓宽了青年学生的知识视野,优化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创业教育课程还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培训和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和培养实践能力。教学中多采用探究式、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此外,高校创业教育中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态度和兴趣不同、创业起点和创业领域不同等因素,因材施教,满足青年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奠定了青年学生社会化必需的物质基础

物质文化是高校校园创业文化的重要形态,主要是指学校开展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的场所、设备、资金、成果等教育教学资源,为青年学生实践专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提供了物质条件。首先,高校丰富的图书和信息资源,是满足学生知识学习、信息获取的优越条件;第二,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不同专业领域的实验室、实验平台、实验器材等,能充分满足学生进行科技试验或产品开发,实现科技创新和创业的需求;第三,特定的素质教育场馆、创业园区、创业基地等,为学生提供了创业和发展所需的实践或办公场所;第四,通过举办科技创新赛事、课题项目申报和直接资助等方式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和鼓励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强化了更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鼓舞了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激发了他们创新创业的动机,培养提高了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构建了青年学生社会化必要的制度规范体系

校园创业文化的制度文化一方面包括创业实践相关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既保护了创业过程中创业者的权益,也指导和约束着他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包括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相关的规章制度等,保障创业教育的大力实施和有效推进。青年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和文化熏陶时,也在学习这些制度文化的内容。在他们的创新创业行为和热情得到激发和保护的同时,也受到制度规范的约束,并能不断地将其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因为“既然社会成员的需要由文化提供满足的机会,那么同一文化下的社会成员实现需要的方式也就受到文化的制约和规定。”\[6\]相关制度条例的制定和完善是高校推行创业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从办学理念到组织领导,从教学管理到学生管理,从文化实践到资金保障等各个方面,形成有利于创业教育、有利于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科学机制。

(四)营造了青年学生社会化必要的精神文化氛围

创业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创业文化的灵魂,蕴含在学校校训、标识、教风、学风等校园精神文化中,物化为标志性的人文景观、创新创业成果展示或创业成功人士宣传画廊等物化形态,体现在各种创业文化实践活动中及优秀创业社团、优秀创业团队与个人身上。高校校园创业文化氛围是把具有灌输性特征的创业教育,转化为教育目标明确的校园氛围,具有隐性教育的特征和功能,通过其中的符号、语言、蕴含的价值观念、规范和行为方式,能自然地把创业文化的精神特质内化为青年学生内在的心理品质和文化精神,是其社会化的重要条件。

(五)提供了青年学生社会化的和谐群体环境

同辈群体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在现代社会中,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大到改变传统的文化传递方式的地步。”\[7\]校园创业团队是以特定的相互关系和方式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同辈群体,团队成员具有共同志趣、需求和目标,以及特定的结构形式和约定俗成的规范。校园中学生组建的各种创业社团、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团体组织,在学习和创业实践活动中,能够彼此相互鼓励,相互促进,增强对创业的信心,成为青年学生促进学习、培养创业意识和技能教育的有效载体,也为其社会化提供了和谐的群体环境。

四、校园创业文化优化了青年学生社会化的具体途径

青年学生社会化的目标是帮助青年学生以社会建设者的身份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高校创业教育是青年学生专业教育、思想教育等新的维度。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形态和载体,是传统校园文化的有益补充,从系统到单一、从正规到俗成、从课堂到课外、从显性到隐性,使青年学生把“现实的或想象中的他、所处环境间有规则的相互联系、现实的或想象的环境特性转化为内在的规则和特性”\[8\],潜移默化地实现创业文化精神的内化,很大程度上创新和优化了青年学生社会化的现实途径。

(一)系统正规的创业课程教育拓宽了青年学生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

课堂教学是学校正规系统的教育方式,是增长学生知识的主渠道,是青年学生大学期间继续社会化的主要途径。科学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厘清和完善与其他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其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拓宽了青年学生社会化的途径,也丰富了社会化的内涵。创业教育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教育,除创业学本身外,还涉及到经济、管理、法律、心理等学科,有时也会兼顾人文学科和美学等,同时提倡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在专业课程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从而形成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其全面发展。另外,创业课程教育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多采用探究式、讨论式,特别是在创业实习和技能培训中,可以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时空里,围绕自己确立的创业目标自主学习,掌握技能。

(二)创新创业实践拓展了青年学生技能培养的现实平台

“身体的实际嵌入,是维持连贯的自我认同感的基本途径。”\[9\]创业实践活动,如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论坛、模拟创业和实际创业等,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加实践的机会,给他们提供了实际嵌入创业实践的途径,使他们以创业者的角色体验创业的过程,实践锻炼自身的专业和创业技能,培养创业者的优良品质,学习了解相关制度和规范,促进社会化的进程。为支持和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高校提供资金、场所、硬件设备、制度保障等,使他们更多、更广、更深地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直观地体验和理解创业,提高自身科学技术知识及技能水平,提升综合能力,特别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因此,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了多样化的技能培养平台,为增强学生创业者角色扮演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三)校园创业文化活动丰富了青年学生素质培养的直接方式

“校园文化作为影响青年学生社会化的因素,其范围已超出学校的常规教育,影响广度和深度都非常大,具有整体引导、点滴渗透的效果。”\[10\]校园创业文化活动渗透着创业教育的内容,蕴含着创业精神,是学生对创业文化最直接的体验,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渠道,是学生素质培养的最直接方式之一。校园创业文化活动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比如创业文化节、创业事迹报告会、创业论坛、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培训班、职业规划大赛等。学生在特色鲜明的创业文化活动中,自然地接受创业文化的熏陶,不断明确创业者角色期望,体验创业者角色情感,强化创业者角色认知,实践创业者角色扮演,积极培养自身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

青年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高校校园创业文化穿透校园围墙,与社会文化尤其是创业文化紧密相联,为青年学生社会化提供了更丰富的环境、更便捷的条件、更有效的途径,增强了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和参与能力,便于他们日后进入社会的角色的适应和扮演,对他们的社会化过程起到重要的引导、教育及服务作用。“事实上,社会化是人类可以施加作用的过程。人类并非只是等着接受指导或安排的被动对象。个体通过不断推进的社会互动过程逐步理解并接受社会角色。”\[11\]青年学生作为社会化的主体与客体,既是社会化的对象,又以自己的社会化行为影响社会化过程,推动社会发展。加强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建立政府主导、高校实施、师生参与、社会支持的全员参与机制;需要不断完善创业文化理论、创业教育教学、创业实践应用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高校特点、时代特征的高校校园创业文化体系。总之,只有多方并举,形成合〖JP4〗力,才能真正实现以高校创业文化建设为依托的促进青年学生全面社会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15.

\[2\]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 邱泽奇,张茂元,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18.

\[3\]弗雷德里克,库洛特克,霍杰茨.创业学\[M\].蒋春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

\[4\]贺尊.创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7.

\[5\]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40.

\[6\]风笑天.社会学导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47.

\[7\]米德.文化与承诺\[M\].周晓虹,周怡,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217.

\[8\]李维.心理学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1875.

\[9\]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 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28.

\[10\]路瑞峰.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8):4344.

\[12\]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7.

现代文化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内容摘要:本文从文化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对于中国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方面对何卫华撰写的《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与“希望的资源”》(2017)一书进行了评析。该著作分析了文化研究作为政治事件出现了历史语境,探讨了文化中蕴藏的政治和革命要素和大众传播的政治潜能,揭示了文学表征和权力以及意识形态间的关联,运用威廉斯的观点论述分析了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本文认为,通过文化研究理论的比较和对比,该著作清晰地阐明了威廉斯理论的独到之处和现实意义;以威廉斯的文化批评为视角,对一些经典文学文本进行了重新解读;引介了威廉斯的独特的文化研究术语,加深和拓展了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大众文化;意识形态;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希望的资源”

作者简介:桂宏军,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文化是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超级大国的地位依靠的不仅仅是其经济和军事力量,也是由于其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文化影响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凝聚力,中华文明几千年生生不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代代相传的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中就有文化自信。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的内涵和作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此背景下,何卫华的《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与“希望的资源”》可以说是应时之作。正如人类生活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一样,文化一词的内涵和外延非常广泛和多样,文化理论的兴起与当代社会转型以及相关知识生产有紧密联系,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和观察角度的改变,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變化(王逢振 1)。在当前全球化趋势和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原有的界定不足以解释这些新的文化现象,而互联网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众性,而威廉斯的文化理论的重要观点就是文化的大众性,因此威廉斯的文化理论对于评判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下的文化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与“希望的资源”》包括导论和结语共七章,该书分析了文化研究作为政治事件出现了历史语境,探讨了文化中蕴藏的政治和革命要素;探析了大众传播的政治潜能;论述了文学评论中“文化批评”方法,从“情感结构”、“惯例”和“可知共同体”的角度揭示了文学表征和权力以及意识形态间的关联;运用威廉斯的观点论述了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分析了中国的大众文化,指出大众文化具有颠覆性、民主性、娱乐性、介入性的特点,中国的文化研究可以从威廉斯的思想中汲取养分,成为威廉斯意义上的“希望的资源”,从而推动中国的文化民主化及和谐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何卫华 229)。在当今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如何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如何让大众传播不受资本逻辑的控制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潜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威廉斯的理念对以上问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主要在这几个方面。

一、文化研究使命的再省思

“文化研究”的定义犹如“文化”一样,也是难以简单确定的,因为文化研究的兴起是多重文化背景交织的结果。通俗文化各种新形式、青年文化、反传统、新媒体等,加之由于移民和散居现象出现的跨文化特征,这一切使得文化固有的边界和传统的定义被不断打破,因此文化研究理论随着时代在不断继承和发展中。本书作者立足当前的历史语境,研究了雷蒙·威廉斯的文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探索了威廉斯的思想渊源,既有和马克思、阿诺德、艾略特、利维斯思想、福柯、鲍德里亚的比较和对比,既有纵向的追溯,也有横向的梳理,作者通过这些比较和对比论述了威廉斯的文化理论。

作者首先论述了对文化内涵的政治和革命的重构,威廉斯对他所认为的教条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进行了重新建构,重新阐释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二者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而是不可分的、相对的(229),这为文化的政治介入提供了理论依据。威廉斯将文化重新定义“一整套生活方式”,这一定义将利维斯的精英文化所忽略的大众文化和大众传播引入到学术殿堂内,从而强调了文化的能动性和介入性,威廉斯将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实现部分地寄托在包括大众文化的“文化”上。这里作者用“霸权”、“主导文化”、“残存文化”和“新兴文化”(85)等概念清楚地论述了威廉斯的文化观,威廉斯用类似解构主义的方法,消解了文化的霸权表象,取而代之的是普通大众都参与的“共同文化”,“共同文化”是由差异性的个体共同参与建构的,这与以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者对“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的反抗类似。作者通过与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比较论述了威廉斯所认为的大众传播的政治潜能。威廉斯认为当时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一方面会成为利益阶层的新的、强有力的和高效的操控手段,在鲍德里亚所描绘的后现代社会中,媒体制造的各种影像逐渐取代了现实,能指和所指已脱节,“真实”的内容已不复存在,人们接触到的只是各种“漂移”的符号。另一方面,新的传播技术不仅可以将信息更高效传播给更多人,也能让更多人更便捷地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决策之中,促进了民主的实现。

从威廉斯的文化理论的大众性和介入性的特点对于当前中国文化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底层文化和各种非主流文化不断走向前台,冲击着传统的精英文化,这一进程可以被认为是威廉斯意义上的“文化民主化”。当今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政治更加开明,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传播手段更加多样便捷,这些使得文化生产、文化需求和消费有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当今整个社会的结构性转型中,大众文化的崛起有其必然性。从威廉斯文化理论的大众性和介入性的视角看,中国的大众文化中有以下特征:大众文化的颠覆性,文化民主性不断增强,受众的主体性,政治性。

在威廉斯那里,作为“介入性”知识,文化研究承载着重新激活英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任;在当下中国语境中,文化研究不仅仅是以理论话语的形式存在,也能够不断介入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中(213)。在威廉斯那里,文化研究的目标是为底层代言,在关注边缘人群文化形式的同时,还必须深入分析其中的政治潜能,通过对边缘群体文化的关注,可以更好地让整个社会关注到这些群体。同样,在当下中国,通过各种新型文化媒体对一些弱势群体的曝光,引发社会和政府关注,从而有可能使他们的生活改善。

二、经典文学作品的重新解读

文学作品的解读有多种理论,有的聚焦于文学作品本身的内容或形式,如新批评理论和结构主义理论;有的强调作者一方,如现象学批评文本的本质是作者写作时头脑中的纯粹的意识,与作者的生平无关;有的关注的是读者一方,如英伽登认为读者在阅读中确定作品中的未定点和填补其中的空白;有的关注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如解构主义。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文本的含义发生了蔓延,新的文本尤其是纸质文本以各种形式出现,新的历史语境下文学研究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研究的兴起使人们不再拘泥于对传统定义的文本进行单一的内部研究,即那种依据文学文本中的语言层面,从语言结构、语义、修辞方法等角度对文本内部的构成性因素逐层加以分析的方法,而是将研究的范围扩大,对文本的生产机制、传播、移植、旅行和接受的全过程进行扫描,从中透视出问题所在(王逢振 105)。这种从社会发展的动态角度观察文本的演化的文学评论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原有研究方式的不足。

作为一种文学评论方法,“文化批评”探索文学表征和权力以及意识形态间的关联(何卫华 27),这种批评有特定的政治使命和现世关怀,这种发掘文本的字里行间的权力和意识形态暗流的方法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野和新的角度,很多经典作品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重新解读。《傲慢与偏见》描写的是作者生活的乡村的绅士的日常爱情婚姻故事,没有提及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但小说中的悠闲宁静温文尔雅的乡村生活是建立在作者所忽略的对社会底层的剥削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的基礎之上的,小说中描写的“可知共同体”实际上是作者有意选择建构的结果。 亨利·詹姆斯的“国际题材”小说将美国人的“天真”和“纯洁”与欧洲人的世故和颓废进行了对比,但实际上去欧洲的美国人都是百万富翁,他们的“纯真”是建立在以不纯真的手段获取的金钱上面的,因此詹姆斯笔下的人物缺乏现实基础,是作者有意选择和建构的。同样,简·奥斯丁小说中呈现的田园风光和悠闲的乡绅生活所掩盖的是社会底层生活,《简·爱》中的爱情故事中罗彻斯特的财产也来自于他在牙买加的殖民产业。《呼啸山庄》讲的是炽烈的追求平等自由独立的爱情故事,并不涉及政治经济制度,从威廉斯的“文化批评”的角度看,作品中对强烈的情感的描写的表征下面是对“可知共同体”所体现的压制性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反叛。《远大前程》描写了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心理发展,揭示了主人公对进入上流社会的期望以及幻想破灭后的道德感受和精神反思过程,然而故事中主人公的成长是以海外殖民为背景和基础的,小说中的殖民被赋予了魔力,为现实矛盾提供了一种想象性的解决方式;殖民地可以神奇地改变人的经济社会地位,借助这一戏剧性因素,小说中的各种矛盾和现实社会问题得以解决。在诗歌中,田园诗将乡村理想化,呈现的是虚饰的、被扭曲的和充满着意识形态的乡村图景,“反田园诗”展示的则是对抗性的想象乡村的方式,通过描写乡村生活中的苦难、剥削和压榨,揭露和批判田园诗所传达的虚假意识形态。

三、关键理论术语的重新探析

本书的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对威廉斯的一些文化研究术语进行了重新探析,术语是理论的凝练和现象的抽象,这些术语对于提高文化批评的理论深度和视野广度具有很大意义。上面提到的“可知共同体”是文本呈现给读者的社会空间,对读者而言,这一空间中的人物、情景和事件是真切的、实在的和可知可感的存在。实际上,“可知共同体”往往不能反映碎片化的现代社会,“可知共同体”受到作者主观因素的限制,是作者有意的选择和建构(178)。“可知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弗里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的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中的辩证性、整体性和历史性的观点。詹姆逊认为作为认识对象的客体(例如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对象)是不可分割地同一个更大的整体(如更为广阔社会背景)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也是和作者的思想意识联系的,而作者的思想意识又是历史语境的一部分(Selden 113)。因此作品的内容必然有主观的和历史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威廉斯的“可知共同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观点。

“情感结构”和“惯例”等文化研究术语的引介也为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通常研究文学作品往往是把作品放在政治经济的背景下考查,而威廉斯的“情感结构”不同于这种政治经济背景,政治经济背景的角度是一种简单机械的决定论,即文学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也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威廉斯的“情感结构”也是作品的时代背景,但它强调的是通常所用的分析概念所不能传达出的那种独特的对时代的感受、情感和切身体验,其中有“客观的”整体生活方式,也有个体的现实体验,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是林林总总的生活整体(何卫华 152)。“情感结构”比经济基础的内涵更丰富细腻,而经济基础角度的文学作品研究所看到的往往是一种被动的简单的粗线条的反映。“情感结构”和文学作品的意义能更好地契合,例如埃德蒙·斯宾塞的《仙后》中表现的勇敢忠诚的骑士精神和《爱情小唱》中用色彩绚丽的形象对真挚热烈爱情的描绘与伊丽莎白一世的太平盛世文化繁荣的“情感结构”有很好的契合,而马修·阿诺德的诗“多佛海滩”的景物描写中流露出的低沉忧郁的心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与当时社会的市侩风气的“情感结构”有紧密的联系。

在威廉斯的文化理论中,“惯例”是指“艺术和文学中某种也已确定的关系或这种关系的背景”,例如在戏剧中,观众和演员的类型、戏剧中人物的打扮装束、人物对话、角色出场和介绍都有章可循,威廉斯用“惯例”来剖析文学形式中隐藏的意识形态的操控(158)。例如萧伯纳的戏剧把握各种社会问题,描写各种社会腐败堕落现象,其内容的中心是社会批判,但由于其中的机智俏皮风趣的对话和传统的戏剧形式等“惯例”,读者往往不一定能充分感受到作者的社会批判性,而荒诞派戏剧的内容所揭露的社会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虽然不及萧伯纳的戏剧,但因其戏剧形式对“惯例”的突破,给读者的社会批判性感觉更强烈。弗里德里克·詹姆逊在《政治无意识》中研究了形式与社会现实的关系,称之为“形式的内容”或形式的意识形态分析,即文学作品的形式中隐含着意识形态的内容(马新国 569),威廉斯的“惯例”体现了这种观点。

此外“城市”和“乡村”也被威廉斯作为文化研究术语,用来阐释当下世界格局中的等级秩序,这是威廉斯最富创新的分析之一(何卫华 172),随着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似乎城市和乡村的二元对立已经消失。但威廉斯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全新阶段,各种压制和剥削表现得更为赤裸和强烈,这种本质同样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为了攫取市场、原材料和势力范围,通过政治、文化和军事干预,遥远的异国他乡演化为工业化了的英国的“乡村”,例如爱·摩·福斯特(E. M. Forster)的《印度之行》中的印度。这一理解新型殖民关系的视角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更为广阔的视角。

在威廉斯的思想中,威廉斯不断将目光转向现实社会,将大众文化的民主化和各种现代传播手段视为“希望的资源”。正是对文化研究精髓的精准把握,何卫华因此在这本著作中始终强调,文化研究不应该仅仅描叙文化现状,还应该介入社会,烛照未来(217)。对代表大众文化和蕴含意识形态的“希望的资源”的研究对于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这也是本评论所選取标题之意义所在。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何卫华:《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与“希望的资源”》。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He, Weihua. Raymond Williams: Cultural Studies and “Resources of Hope”.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7.]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Ma, Xingu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Literature Theory.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2.]

Selden, Ramen.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王逢振:《文化研究选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Wang, Fengzhen. Cultural Studies: A Selected Reader.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责任编辑:刘晓燕

现代文化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土木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任务。目前, 我土木工程的安全形式有所好转, 但与国外先进国家比较, 还存和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安全文化方面。本文从安全文化理论入手, 剖析我国目前土木工程事故原因, 分析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现状, 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为土木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设;安全现状;风险监控对策

土木工程建设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项目依然较多,由于施工环境、施工管理、安全监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同时也没有建立起健全、完善的风险监控系统,从而造成建筑事故频发。因此,要推动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持续发展,就要从风险监控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入手,提高对于工程建设的安全现状分析,从而全面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一、安全文化与土木工程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观念、制度、行为与物态的总和。在文化观方面既包含精神、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内容,也包括行为、环境、物态等实践和物质的内容,其根本的目的是事故预防,即保护企业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降低企业的财产损失。

安全生产一直都是土木工程建筑业所追求的目标。资源是任何一个建筑企业的主要资产。土木工程建筑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施工管理的重点是在不牺牲工人的健康和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人的生产力,同时工人需要用正确的心态、信念、价值和态度来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强大的土木工程安全文化既需要有效的管理制度,又需要组织内人员的行为的提升。塑造这样的文化需要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的协调一致、共同努力,也需要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在建设供应链上所有成员的参与。

二、木工程建设的安全现状

我国在土木工程安全文化反面的研究还处起步阶段, 近年来,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 建筑市场非常活跃,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的进步, 并且建立了一些相关模型, 知道安全管理, 总的来讲, 土木工程安全文化建设已成为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方式。结合我国国情, 运用安全文化的思想来构建安全管理系统, 科学系统的解决土木工程安全问题, 促进建筑业安全文化建设与项目管理工作的进步。

三、中国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土木建筑行业的技术人员素质较差,由于工程建设数量的增多,从而拉动了对于建筑人才和人力资源的需求,同时也造成了工程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低,从而容易引发相应的安全事故。再者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着赶工期的现象,部分施工方为了加快工程进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土木建设的客观规律,在地质勘查、施工方案设计、施工安全管理方面都存在着较多的漏洞,从而酿成了安全事故。最后是土木工程的层层转包, 造成了工程转包给没有安全资质的施工单位,同时也造成了对于安全监控的责任归属不明确,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部分施工单位甚至存在着恶意偷工减料的现象,给工程的安全施工留下了一定的隐患。

在风险监控研究和应用方面研究较少,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对于辨识和评价,没有对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研究,同时风险监控工作和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工作脱节,造成了土木工程建设风险监控缺乏针对性。此外对于风险监控系统中的预警和控制等关键参数缺乏科学证明和理论推测,安全风险的控制参数设置不能满足工程安全性的需求。

在法律法规和管理标准方面,虽然我国针对建筑行业的风险监控工作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施工标准,但是对于细节方面的约束依然力度不足,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督监管机制,造成了土木建筑行业的管理不规范。在当前的施工建设中,往往存在重视项目建设,而忽视施工过程中安全性的控制,对于一些风险等级高的施工工程,没有采用严格的控制参数,从而造成安全事故频发。此外我国的安全风险监控的相关法律较多,对于监控责任主体的规划不清晰,施工单位往往要承担几乎全部的风险监控任务,从而造成了工程建设风险的转移,这也增加了工程安全事故在施工阶段爆发的概率。

四、加强土木工程建设风险监控的相关对策

1.建立科学有效白勺土木工程安全文化模型。结合我国目前土木工程安全现状, 将人、组织、环境作为安全文化模型的三个层面, 进行安全行为、安全意识、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来指导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2.完善工程风险监控体系可以对工程勘查阶段、设施阶段、施工阶段进行全面的控制,降低安全风险的潜在爆发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在风险监控中广泛应用,例如WEB、GPS 和GIS 等监控系统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监控工作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风险监控体系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加强对于风险的识别能力,同时结合相应的工程数据设置来对风险安全等级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在整个工程过程中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动态监控, 分析各种参数的变化状况,及时发出预警情报,实现了工程建设风险控制的信息化和科学化。

3.提高施工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与安全理念。施工过程中, 应该根据岗位需要, 有针对性的进行关专业技能的培训与安全王里念的灌输, 使管理者与施工者能够形成正确的安全文化价值观, 提高管理能力与施工技术水平, 增强处理安全隐患与事故的能力。

4.提高监理队伍的专业素养。安全管理素质对于监理人员非常重要。具备充足的安全知识与专业知识, 能够使监理人员在工作时, 很好的履行监督职责, 及时发现并扫除安全隐患。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安全文化以及土木工程安全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针对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现状分析, 指出目前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首先要建肯话用的安全文化模型来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 然后需要建立健全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管理体系, 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与安全理念, 推动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简军.基于中国国情的建筑安全文化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08.

[2] 方东平陈扬.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内涵表现评价与建设山.建筑经济,2005.

[3] 张仕廉等编著.建筑安全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 刘芳.施工企业安全文化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技术经济2010.

[5] 赵丽艳.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06.

[6] 郝东灵.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08.

现代文化理论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不可逆转的数字化时代及数字信息技术的支持使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成为必然。其变革主要表现在课堂的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在数字信息技术之于课堂教学的阔步改革中,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精神性,不断加强人文关怀;要增强课堂教学的社会性,恪守化育成人旨归;要重视教与学的依存性,固守教学交互品性。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中小学课堂教学 数字信息技术

一、数字化时代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必然性

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研究的经久话题。而今蓬勃的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更是推动并使其变革成为必然。20世纪90年代以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及其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化成为现实。而社会各行业在新技术应用上更是紧跟时代步伐,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数字政务、商务,凸显着数字信息技术魅力;聊天、购物、报刊、书籍、电视、电影,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等等。课堂作为制度化时期的主要教学形式,面对时代变化和要求以及所要培养“社会实践主人”的育人目的,必然要进行变革。

数字信息技术的支持与嵌入使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成为必然。数字信息技术本质上是一种传播媒介技术,而“媒介技术是一类支持人类表达、交流与沟通的技术,它包含表达符号、载体种类、复制方式以及传播特征等四个子属性”[1]。回眸教学的发展史,可发现传播媒介技术发展是推动变革的主力。口耳相传,师徒传授,使练习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符号-文字”出现,但记录载体有限,教学依然靠讲授和背诵方式进行;印刷媒体技术出现,使教学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如讲授、讨论等,也使班级授课制得以确立并不断完善;电子信息技术使视听教学走入课堂,但单向传输的局限,并没有给课堂教学带来实质性的变革;人类进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时代,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支持双向传播,能够使教学在多个空间开展。随着数字信息技术被不断嵌入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必然越来越深刻。

二、数字化时代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的表现

“在‘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对网络、对数字化给出态度,或许你热烈地欢迎它、享受它,或许你排斥它、拒绝它,或许你听之任之、安之若素,却唯独不能闭眼不见、充耳不闻,当它不存在。”[2]数字化时代,我们必须正视数字信息技术带给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变革。

1.课堂教学观念:植根于教学实践由内到外的自然转变

数字化时代的中小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课堂教学观念来指导当下的教学实践。当然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基于教师的现实课堂教学实践与其先有的教学观念发生矛盾,并在相互斗争中逐渐发生改变。而今数字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虚拟课堂空间的存在、教学资源的可复制性与通达性、信息表征形式的丰富性,知识多渠道的获得打破了专有、学习方式线上线下的共存、不能“装回”纸书的全新知识组织结构以及教学电子产品的操作,等等,必使教师先有的课堂教学观念与新的教学要求发生冲突。技术的不断创新给予课堂教学的挑战,我们无法抵制,也不可能去抵制,唯有适应才是最佳选择。因此,教师要保持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现实的清醒,并发自内心地去改变不合时宜的课堂教学观念,以形成新的教学观念并在课堂中实践之,以实现由内而外即从课堂教学观念到课堂教学行为的自然改变。

2.课堂教学主体:从一元的消解到多元的实现

数字化时代,随着互联网和数字信息技术被运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主体间的相依性发生了变化。从师生角色上看,对于教师,除了在现实课堂进行教学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网上学习指导,其角色随技术不断被运用于课堂教学而融入新意义和内涵;对于学生,不仅要和教师一起面对课堂上共同的活动,还要独自面对“线上”学习活动。从师生的课堂交往形式看,面对面直接交流是自教学以来最为基本的交往形式,尽管电媒体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些许改观,但这种交往形式并没受到大的影响。今天的数字传播媒介技术以及互联网走入中小学课堂,使教师的课堂交往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走向了面对面和不受时空限制的多种交往形式的共存,即“教师-学生”“教师-机器-学生”“教师-机器-学生-机器-教师”交往等形式。不过,数字化时代课堂教学活动的真正发生仍需师生的“共场”,师生作为共生体,不管师生的课堂教学交往形式怎样变,师生课堂交往的本质都没变。

3.课堂教学方式:现实的在场与虚拟空间的牵绊

数字化时代,数字传播媒介跨入纸媒体与电煤体共撑的课堂,使其教学成为现实与虚拟共谋下的在场与不在场的存在。即使是在教室,由于互联网、电脑、手机媒体的融入,原初的课堂教学方式已不在是原初,直接对话介入虚拟场景、在线学习和咨询可即时发生、屏幕录像课件(包含教师授课语音、板书、教学材料、教学过程的微视频课件)教学使知识点更具针对性,课堂教学方式成为现实的在场与虚拟空间的牵绊。在场的课堂因不在场的映衬,教学的个体性更加凸显;虚拟的教学,因有现实的支撑显得更具有生命性和活力。但教学既要揭示文字符号背后所隐含的深刻道理及知识所内蕴的人类发现知识的活动方式,也要在教学中以平等的态度去“讲理”,教唯一的存在价值就是引起学[3]。因此,数字化时代的课堂教学依然要秉持“讲理”要旨,在现实与虚拟中建构起好的课堂生活。

4.课堂教学内容:物化形态表征与数字化表达的联袂

数字化使教学内容的表征发生了变化,凭借互联网媒体传播技術,只要有移动终端,便可随时学习。中小学课堂教学内容因有数字化媒体表征及其与纸媒体、电媒体之间的相互叠加、融合,使其呈现样态更加丰富多样,可平面、线性,也可立体集中,可静可动;呈现通道由口头言语转为口头言语加媒体,而微课、慕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上传的微视频、课件仅是可能的课堂教学内容;集纸质教科书、音像制品、电子课件、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虚拟媒介等于一身的慕课,以一种全新的信息表达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服务。数字化时代,课堂教学内容的物化形态表征与数字化表达的联袂,使中小学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传输、呈示等,不断地扩展,但能够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材料必定是师生相互作用的材料。

三、数字化时代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中的坚守

在数字信息技术给中小学课堂教学带来诸多变革、发挥其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应关注其负面效应,因为中小学课堂教学不仅是让知识传输更快、信息呈现更迅速、过程更加高效、多感官认知配合与协作得到满足,它应有更丰富的内涵。

1.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精神性,不断加强人文关怀

数字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可以使课内与课外相通、多重对话关系即时形成、纵横讨论交流随时发起、需要资源立等可取;可将宏观世界微缩,微观世界放大,瞬间化漫长,缓慢转快速,不可视为可视;键盘和手指滑动代替手写,仿真的虚拟代替真实的体验。这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课堂,的确能带来教学信息的丰富多样,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理论、把握过程,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但运用不当很容易使教学成为操作程序。当课堂交往被物理构件和技术取代,相互探讨用文本语言表达,交流时间被课堂教学信息挤占,课堂因人的存在而具有的精神性情愫也很容易被滤掉。

课堂教学变革需要技术,但技术的为人服务性没变,虽然课堂教学具有工具理性,但作为“人为”存在的活动,因人存在而具有的精神性不能忽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价值和浓厚的人文情怀不能小觑。课堂教学不仅关注传递知识、发展智力,更关注精神、意志、情感、道德的培养;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思维的形成,更注重学生内在品性、社会责任感、价值观的形成。既要看到课堂教学传承文化、学生获得生活技能的工具性价值,更要看到其实现师生人性和滋养心灵的本体价值。课堂教学是“成人”“成己”的活动,在用技术使其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其精神性,坚守人文关怀品性,使学生在其中成长、发展、成人,教师获得发展和生命意义。

2.要增强课堂教学的社会性,恪守化育成人旨归

数字化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学生个性化学习成为常态,并因可有弹性地选择时间而受到重视。作为学习资源的教学视频、微课程以及在线课程,确实能实现学生自主自愿自由地学习。强大的技术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学习性向进行判断。但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一是他们的心智不健全,自我意识还不完善,自制力和自控力还不强,当面对网络强大的海量信息,他们能否真正地进行自主学习;二是他们社会性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的涵养,“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有个人的自由”[4]。

“人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5],因而课堂教学不仅要展现个体性,还要彰显社会性。学生个体在课堂社会中体验公共逻辑、理解遵守规则的必要、掌握达成共识的方法、明晰承担责任的价值和意义,并学会如何把握自己,控制其行为及滋生的情绪情感,使其成为个体性与公共性的统一体。尽管自主学习能够养成学生独立判断、自主抉择能力,但集体熔炉能够培育学生的公共道德和做人品质。况且“人在社会中存在不是因为‘许多’个别的人相互‘联合’,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最适合自己,而是因为人就其自身本质而言只可能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6]。由此课堂社会对于学生成长关系重大。在利用技术促进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中,要秉持学生的发展特性,增强课堂教学的社会性,恪守化育成人旨归,不能让数字信息技术窄化课堂教学的“育人”内涵,要让它成为培养完整人的得力工具。

3.要重视教与学的依存性,固守教学交互品性

数字化技术将物化媒介信息转化为数字媒介信息,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呈现、传播,快捷地分享,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根据网络评价系统评估学习结果,学生可以完成学业要求,但未必“成人”。因为单维知识目标达到并不代表“人之完成”,还需能力、智慧、德性和品格的养成。另外,海量和碎片化信息易使学生养成惰性思维,“信息的疯狂侵蚀了我们对于意义的容纳能力。把思维的弦绷在信息上之后,我们注意力的音符便短促起来。收集的是支离破碎的断简残篇。我们逐渐习惯于抱住知识的碎片而丧失了对知识后面那智慧的感悟”[7]。面对互联网中真实与假象、真实学业上的困难与网络世界中的成功,很容易使一些学生沉溺并习惯虚拟世界,而失掉对真正情感和意义的判断。让学生具有鉴别能力并在海量信息中把握有用信息,需要教与学的交互。

尽管学可以离开教而存在,但离开了学,教也就不存在了。“教师的教承担着使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精神财富世代相继和发展的重任,不是学生学习能代替的任务;双方及其活动关系的性质,也不是主次和谁依附谁。……即使是在课堂内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不等同于教学活动。”[8]学习与教学是具有明显区别的概念,前者有内容和个体就可开展,而后者必有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方可进行。数字信息技術的运用能够实现自主学习,但代替不了教师的教。技术手段使用的高明在于恰当、有度,计算机充其量只是承担部分教的任务,更何况预设的程序不可能处理唯有处在情境中面对面的人才可能读懂的眼神、表情、肢体等非语言式的海量信息[8]。课堂上教与学的交互,不仅使学生能够探幽发微,而且能使其养成良好道德品性,具有社会责任感。由此,数字化时代的课堂更要重视教与学的依存性,固守教学交互品性。

总之,数字化时代,在利用技术助推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的过程中,我们要站在教学的出发点——“人的发展”上,使教学技术为课堂改革服务,为人的生命成长和发展而设计。

参考文献

[1] 郭文革.教育的“技术”发展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3).

[2] 郭华.新媒体时代的教学及教学变革[J].中小学管理,2014(12).

[3] 郭华.教学即“讲理”——兼论变异教学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学报,2013(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 徐继存.个人主义教学及其批判[J].课程·教材·教法,2007(8).

[6] 费兰克.社会的精神基础[M].王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7] 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金吾伦,刘刚,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8] 叶澜.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J].课程·教材·教法,2013(5).

[作者:邢思珍(1970-),女,河南唐河人,信阳师范学院教科院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

上一篇:卫生检验论文范文下一篇:法学博士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