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范文

2023-09-22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范文第1篇

笔者通过在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基础教育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输入研究性学习检索词,共筛选、查阅电子期刊33篇文献,通过阅读、合并、整理形成此文。

本文对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且对我国现阶段的研究性学习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现状分析

一、国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渊源和发展历程

世界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叶。德国现代教育 制度奠基人洪堡的教育改革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强调科学研究的自由性与独立性;强调教学和科研是统一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发展科学的合作关系。他主持创办的柏林大学的教学理念就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1]

1909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批判了单纯教受学生大量科学知识和理论的教育方法,提出重视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的思想。[2]1916年,杜威发表了教育哲学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在该书中,他从理论上论证了科学探究的必要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问题教学法”理论。杜威把教学理解为儿童通过亲身实践探取经验的过程,几乎同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一样。他注重引导学生的兴趣,从而发挥自身的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他的这些积极的教育理论观点,在今天看来,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思想雏形。

20世纪中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发现教学理论。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儿童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寻找答案,从而学会“如何学习”。[3]布鲁纳发扬了杜威教学理论中的积极因素,提出了“发现法”,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学生自身的发现、探索活动来掌握知识、发展智慧,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有利的,对今天的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起着指导作用。

196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教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会上作了题为《作为探究的科学教育》(Teaching of Science as Inquiry)的报告,提出了与发现法相似,但更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Inquiry Learning)方法。

[1]这一过程要求学生在客观事物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发展他们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从而形成一定的科学概念,这是他们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前提。他的这一观点对我们今天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此外,探究式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还有美国教育学家撒奇曼和加涅。他们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教学过程中“探究教学”的重要性。萨奇曼(J.R.Suchman)注重实践,主张“探究方法的训练”模式;加涅在“探究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构成学习的前提条件。[4]

在教育国际化的竞争面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围绕学习方式的转变,大胆进行了课程改革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实验与研究。尽管各国对研究性学习的提法不同,而且,课程本身也是完全相同的,但研究、探索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如,美国教育界就学生个体的特点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展开研究。在大、中、小学创设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等多种模式。[5]无论哪种模式都是让学生参与真实世界相关的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包括学会与人合作、自主决策、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等技能,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此外,在美国学者对“平行课程”的研究中,也表明了类似的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

其他发达国家以及亚洲各国也把类似于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与能力。如法国的“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TPE);日本的“综合学习”课程;澳大利亚的“在解决问题辅导课中的合作学习”课程等。[5]

西方教育家在儿童的发展、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策略等方面所做的论述,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可谓是独领风骚,开辟了探究教学的新纪元,为当今世界倡导研究性学习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

二、我国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历程

1.萌芽阶段

我国的研究性学习理念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主张学习是一个反复实践并获得真知的过程,即“学”、“思”、“行”三个环节;在教学中,孔子还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即“思”、“辨”、“行”三个方面。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思想源泉。[6]

2.发展阶段

自建国以来,国家基础教育始终强调课外活动,各地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索学习的研究和实验。在学术理论方面,《教育研究》杂志于1987年第11期发表了题为《论中学物理的“研究式教学方法”》的论文,《课程·教材·教法》杂志也于1989年第1期发表了题为《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文章,这就说明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被我国一些教师所接受并实施运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陕西省于1981年开始并持续至今的“诱思探究教学”试验;广东顺德于1982年开始的“以试验为基础的引导探索”研究等等。[2]

3.独立阶段

1998年,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实验课程开始普及,全国各地都在实践上对研究性学习进行积极的探索。在第一期课程改革中,一些学校不约而同地在活动课板块中增加了引导学生通过课题研究自主探究学习的内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

上海大同中学的“STS”和“知识论”课程

上海市西中学的“告中自研式活动课程”

华东师大二附中的“高中小课题研究”

华东师大一附中的“跨学科研究活动辅导”

同时,一些学校还在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设计与生活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研究型课程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如:

上海市七宝中学开发了“角色体验”研究型课程;

上海市大同中学开发了“专题研究”的研究型课程;

浙江省瑞安中学开发的“社会调查”研究型课程等。

目前我国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仍然围绕在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特征、价值及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其中在研究性学习的特征、价值、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均基本达成共识,并且与国外的相关研究比较一致。但在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定位等方面却观点不一。即对研究性学习概念的界定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及含义的解释出现了不同的观点。[1]

三、我国研究性学习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国内外学者对研究性学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对我国的教学改革起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总体上看,我国对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尚属起步阶段,各方面还不成熟。许多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在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对研究性学习含义理解混乱

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与“正常学习”相对的一种“另类”学习,是外加的,从属的,非正式的,应该在课外进行,忽视了“研究性学习”向其它课程渗透其课程理念的使命;此外,有的老师将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科学研究,使其成为少数尖子生的“阳春白雪”,挫伤了大批学生的积极性。

2.研究性学习缺乏本土理论指导

研究性学习这一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在各个学校的初期改革中对教学实践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但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由于打破了原有课堂教学的固定模式,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依托,最重要的是没有适应本校特点的校本教材,这样就使得教师在实践中表示茫然,学校也缺乏有效的管理,没有形成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师讲课内容随意性大,每个人依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来授课,以致教学效果良莠不齐。

3.缺乏对研究性学习现状的分析与策略思考

虽然我国已有研究者对研究性学习现存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如杨明生的《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但只提出了少数几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挖掘、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7]

总之,我国对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层面阶段,仅有少数学校进行了实践探索,就课程实施模式及教师在选题、课题的实施和结题中的作用做了经验总结和论述。还有一些教师利用学科特点,提出了学科基础上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和流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性。但这些研究仍然无法将教学改革深入和微观,这给各学校在具体操作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参考文献

1.张荣.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现状研究与对策分析.10,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2.刘金雄.信息技术与研究性性学习课程整合的研究.13,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年11月。

3.丁浩.研究性学习中问题解决操作模式的研究.5,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11月。

4.丁卫东.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10,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5.刘云贵.研究性学习的探究与实践,1-3,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3月。

6.卢贵元.金昌市普通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现状问题与对策.3,西 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11月。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范文第2篇

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1。因此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保持乡村性,即小规模经营、本地人所有、社区参与、文化与环境可持续2。农户是乡村旅游过程中重要的主体之一,但是,这一群体通常会被忽视:他们出让自己的土地,提供自己的房屋,付出自己的劳动力,得到的却是微薄的利益分配。台湾乡村旅游的教训是乡村旅游目的地充斥着“以客为尊”的商业性经营思维,以往居民与游客的社会性的主客(host-guest)关系转变为商业性的仆主(servant-master)关系3。这一切都导致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的消失。

伴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步伐的稳步迈进,农民的利益必将不容忽视,而学者也正在更多地关注农户,从不同角度阐述乡村旅游地农户如何适应我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从而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邱云美(2004)在“社区参与是实现旅游扶贫目标的有效途径”一文中指出,建立社区参与的保障机制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旅游参与能力等,是保证社区参与旅游的重要措施4。但是农户的定位却未被提及,缺乏明确角色定位的农户想要在现实中融入到这股发展大潮中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问题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而对于乡村旅游而言,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本地化。有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业只是它的阶段性产业,但对于那些遗产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占据重要地位的乡村,长期保持乡村1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邹统钎:“乡村旅游发展的围城效应与对策”,《旅游学刊》,2006年第3期。 2

3黄昭瑾:“休闲农业园区之理念与营造”,《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论文集(下)》,2002年。

4邱云美:“社区参与是实现旅游扶贫目标的有效途径”,《农村经济》,2004年第12期。

性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但什么力量能够鼓励乡村居民维持乡村性呢?那就是村民必须能够从乡村旅游发展中受益。保证当地居民受益的机制是旅游产业链的本土化与经营者的共生化(Sharpley,2003)。

(本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更多“乡村旅游”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范文格式请浏览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范文第3篇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直接组织者和主要实施者,承担着协调师生关系、学生关系、学校和学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任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都少不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而这就需要我们采用一套科学的沟通方法切合实际、可行又与时俱进的沟通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科技信息迅速发展,良好有效的沟通的能力有助于高校辅导员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支持和拥护,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又随着学生对象的不同,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进入90后时代,以往的沟通方式在张扬个性、独立性差的90后身上已逐渐失效。本项目在一定的理论及研究应用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通过对目前辅导员在工作当中,尤其是在与90后大学生交流沟通过程所使用的一些沟通方式方法及碰到的困难的调查研究,对高校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沟通方法展开研究,使得本文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

从国外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队伍即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朝着专家型、职业化的道路发展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也已经明确指出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梯度,就是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而我国目前高校的辅导员制度和国外先进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一、国内外辅导员制度对比国外辅导员职业是从不同的边缘性、辅助性、补充性工作而发展成为一种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职业。以美国高校学生管理为例,其管理制度是基于SLI(Student Learning Imperative)理论,强调“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促发展”,在具体操作上,管理高度专业化,分工精致明确。美国辅导员协会将辅导员的角色确定为心理辅导师、职业辅导师和社会化辅导师,将辅导员的工作具体划分为日常事务管理专业化和学生服务专业化。日常事务管理近似于我国目前的宿舍管理、日常行政管理、资助管理等,学生服务主要等同于心理健康指导、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等。

2、 国内研究

建立有效沟通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实质所在,在邮电大学在建立与学生有效沟通机制的实证研究中指出有效沟通, 就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高, 实际上还表示组织对内外噪音的抵抗能力强, 因而和组织的智能是连在一起的[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90 后”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受到了强烈冲击,在沟通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来说是一次严峻考验,传统的思想教育手段似乎显得苍白无力。国内很多高校学者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也提出了很多新颖的方法,如:建立学生个人档案,进行分类管理,以帮助辅导员比较清晰、有条理的掌握学生的性格、家庭情况等基本信息;建立多渠道的沟通方式,通过网络、QQ、邮箱等多种网络工具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满足不同学生的沟通需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主动找学生交流,打开学生的心扉,解开他们心中的疙瘩,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理解,善于做倾听者;辅导员用真心,诚心,良心来对待我们的学生,做好自我反思,及时发现工作中的疏漏,反思在工作上的长处、短处,反思是否了解自己的学生,反思是否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沟通的平台等等。尽管研究的方法很多,也很适用。但是这些研究大部分都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而且针对性比较广泛,但在90后身上并不一定适用。因此,本项目将从学院的实际出发,研究一套专门针对90后大学生的沟通方法,在全院范围内试运行,满足辅导员需要且又易被学生认可和接受的沟通方法,使得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校园生活更加和谐。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范文第4篇

到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

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 GDP 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

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1低碳设计的运行

2国内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

3中国低碳经济怎么走

4低碳之路没有“样本,面对的困难,发展低碳经济措施

5全球主要国家低碳路径选择

6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

7低碳经济概念的发展

8主要发达国家的低碳发展思路

9中国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0中国特色低碳道路的战略取向

11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可能途径与潜力

12低碳经济怎样发展?

13为什么发展低碳经济

14低碳产业发展重要的方面。

15发达国家的行动

16中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17中国多举措发展低碳经济

18低碳经济:升华新一种文明

——专家解读世界经济新趋势

19机遇与挑战:中国的竞争力在此一搏

20生存与发展:世界经济在探索中转型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范文第5篇

1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现状

农村学前教育是城乡教育均衡的起点,是教育公平的晴雨表。虽然在近几年获得长足发展,但农村与城市始终存在的客观差距导致其学前教育发展难以均衡,有很大一部分农村孩子无法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这严重背离目前我们所遵循的教育公平价值取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明确政府职责 、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但据统计,2009年全国学前年毛入园率仅为50.8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且 ,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距显著 ,2007年全国城 镇学前3年毛入园 率为55.6%, 农村仅有35.6%。[2]分布稀少的农村幼儿园无法保障大多数农村儿童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农村学前教育问题已然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民生问题。

2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幼儿园条件差和数量少

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是指幼儿园办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实力,主要受到当地历史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低和办园经费短缺的制约, 同样也受到政府相关部门对农村学前教育重视程度、政府举措是否得当的影响。普遍而言,农村由于经济实力整体落后,办园条件均十分落后。

数量方面,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办园数量稳步上升,就某省的数据来看,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共有5743个,其中乡镇中心幼儿园834所, 占乡镇总数的76.9%; 村幼儿园2925所 , 覆盖率为29%; 小学附设的学前班3710个 , 非正规的学前教育点1527处,基本满足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不过,仍有23.1%的乡镇无中心幼儿园,村幼儿园(班)的布局和数量远不能满足幼儿就近入园的需要。[3]

2.2 学前教育质量堪忧

农村学前教育由于教育观念落后、教师整体素质差,加之多以小学附设学前班为主,教学理念与内容深受小学教育思想影响,造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周棘在《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儿童早期发展与学前教育质量思考》一文中尖锐指出:大多附设在小学里的学前班并没有为农村儿童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学前教育,未围绕学前儿童发展的核心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将学前班简单地视为小学预科班,或者让一群学前儿童在小学一年级里混读三年,这样的“学前教育”危害甚大。[4]

2.3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低

农村学前教育师资是影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集中在教师数量、教师待遇、教师专业素质等方面。据调查,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仍以中专及高中学历为主, 占总数的56.3%,大专及以上学历有33.6%, 初中以下学历有10.1%。其中,52.88%的园长和教师没有取得任职资格证书。[3]究其原因,一是有限资金仅供显性硬件的投入;二是教师工资待遇差,教师流动性大。

3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对策

3.1 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

学前教育较其他各类教育具有更强的公益性, 而资金匮乏是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5]所以,政府一方面应不断投入资金扩大公办幼儿园的规模, 增加农村适龄儿童的入学机会;另一方面应通过各种奖励形式鼓励、扶持公民个人举办幼儿园(班),多渠道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让更多的适龄儿童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3.2 加强政府部门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管理

以目前政府对农村学前教育管理的形式来看,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要以遵循政府为主导,法律为后盾的方针。首先政府要增强主管意识,因地制宜制定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计划,其次要对学前教育要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有序化管理。

3.3 合理规划和建设农村学前教育机构

首先,在学前儿童比较集中,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乡(镇)至少建设一所标准化中心幼儿园。一是满足当地居民子女入园的需求;二是依托中心幼儿园对所辖地区各类幼儿园进行管理、指导和业务培训,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以弥补农村学前教育管理力量的不足。其次,充分利用周边可用资源,鼓励以村落为单位开设幼儿园(班),以方便广大适龄幼儿就近接受学前教育。三是部分比较偏远、适龄幼儿少的乡村应结合新农村建设,在村公共场所设立学前活动室,由乡(镇)中心幼儿园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同时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

3.4 建设高素质农村幼儿教师队伍

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高低是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与质量的瓶颈所在。因此要想保障和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应着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方面要给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生活条件,建立幼儿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由县(区 )或乡镇统筹 ,保证城乡教师待遇同等 ,并积极解决农村幼儿教师社会保障问题, 避免教师流失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政府应坚持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幼教理论与农村实际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健全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加强在职培训,以满足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摘要:农村学前教育普及是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均衡城乡教育发展的国家教育战略举措。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研究现状,发现其中问题,试图阐述问题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范文第6篇

1 国外农产品溯源系统的建立及发展

1.1 欧盟的农产品溯源系统

1997年欧盟遭受疯牛病以来, 对牛、牛肉以及牛肉制品建立起一个验证和注册体系, 该体系包括对牛耳标签、电子数据库、动物护照、企业注册[1], 从而保障消费者能够通过系统追踪到该牛肉产品从饲养到销售全过程中的信息, 也达到及时抓住疫情信息的作用。欧盟作为食品溯源系统的先驱,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对食品信息追踪系统的开发和完善, 在溯源系统的发展史中已建立起较成熟和有规律的体制。通过利用信息管理技术将产品的相关固定和流动信息进行记录和保存, 确保通过该系统能最终追查到某产品的来源、质量和周边管理的记录。目前, 欧盟已建立的农产品溯源系统主要包括:畜禽动物及其制品、转基因生物及含转基因生物的食品与饲料。

1.2 日本的农产品溯源系统

自2001年以来, 日本开始试行并推广农产品与食品的追踪系统。2003年开始对牛肉实行追溯制度。2005年底以前已建立粮农产品认证制度。目前, 日本已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农产品溯源系统, 它通过对农产品绑定“身份证”, 将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农药、以及各流通环节和生产地、加工地、相关日期等记录在“身份证”上, 并能通过追踪终端追踪到以上信息, 保障了食品全程的信息得到覆盖。日本多地的各大超市都安装了追踪终端方便市民对食品信息进行查询, 普及较广。

1.3 美国的农产品溯源系统

美国的食品溯源分布于从国家安全到食品安全和食品市场管理等各方面的法律法规中。9·11后, 美国对食品溯源的重视上升至国家安全的高度[2]。该国的农产品溯源系统主要依靠各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自愿性。尤其是他们自行组织的家畜开发标识小组, 共同制定并建立了家畜标识与可追溯工作计划, 其目的是在发现有外来疫病威胁的情况下, 能够至少在48小时内确定所有涉及与其有直接接触的企业[3]。

2 我国农产品溯源系统存在的问题

2.1 推广起步晚、影响范围较小

我国溯源系统的研究始于2002年[4], 而此时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溯源系统已开始发挥作用, 并且目前已建立起相对比较完善、涵盖面广、具有统一性的农产品溯源系统体系。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农产品溯源系统在仍处于试点阶段, 各省各市起步时间和系统体制不完全相同, 并且农产品溯源系统基本只普及到各试点的超市范围。

2.2 农产品溯源系统平台不统一

目前, 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农产品溯源系统平台主要有五个:上海食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查询系统、北京市农业局食用食品 (蔬菜) 质量安全追溯、世纪三农“食品安全溯源管理系统”、中国肉牛全程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国家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5]。它们从识别码、存储信息、到网络查询系统等各方面都不完全统一, 其针对的食品对象也不尽相同。因此由于开发商不同, 其溯源信息的存储未能贯通也不能达到共享, 系统软件多不能兼容, 并且无法进行跨系统查询, 终端查询多为超市内的触摸操作屏, 模式单一, 不够便捷, 这些对于向全国推广农产品溯源系统是一个局限。这与国外在记录管理、查询管理、标识管理以及责任管理上都已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制度还有较大差距。

2.3 农产品溯源相关法规及制度不完善

食品质量安全在我国已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但对于农产品溯源制度的法制要求仅仅在《食品安全法》等少数法律中涉及到农产品溯源的要求, 因此没有法律作为支撑, 在各地的溯源执行上缺乏有效的保障, 也阻碍了溯源系统的推进。另外, 我国溯源系统各环节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如我国在食品生产环节虽已建立召回制度, 但在流通环节召回制度仍是空白。

2.4 消费者缺乏对农产品溯源的监督平台

现在的溯源途径虽提供了消费者查询、反映的权利, 但在监管部门介入处理的过程前后没有一个有效的平台公布信息, 缺乏群众监督的力度, 致使溯源过程的情况得不到真实的反映。

3 措施及建议

3.1 健全农产品溯源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

以政府统筹监管为基础, 进一步细化各职能部门的执法章程, 为企业和执法者提供了实施食品溯源的技术和执法依据, 增强生产者、经营者的责任感, 自觉提供食品实效信息的义务。

3.2 加快完善溯源系统平台建设

学习先进的溯源管理技术, 尽快建立统一溯源系统软件平台, 完善溯源各环节具体制度, 完善全覆盖的数据库, 搭建互通的网络平台, 开发多元化便捷的追溯终端, 力求达到跨区域、跨系统、跨数据库的信息查询, 将我国的食品安全系统进一步整合。

3.3 设立公众监督平台

为加强群众的监督作用, 应设立一个公开透明的信息反馈平台, 由相关监管部门应及时更新问题食品召回和惩处的信息, 真正落实溯源系统在食品质量安全中发挥的监督和管理作用, 建立起良好的信誉机制。

我国目前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力度薄弱, 主要在于食品生产行业具有复杂性、分散性、流动性, 所以仅靠单纯的人力对其进行监管就显得非常不到位。因此加快农产品溯源系统的建设和完善, 普及溯源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的使用就极为紧迫。借助科技信息管理, 实现食品物流和信息物流的同步化, 可溯化, 透明化是解决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

摘要:农产品溯源系统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国外农产品溯源系统的建立和发展进行了简介, 分析我国农产品溯源系统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根据比较分析为我国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农产品

参考文献

[1] [2]刘俊华, 金海水.国外农产品质量快速溯源的现状和启示[J].物流技术, 2009, 28 (11) :251.

[3] 李春艳, 周德翼.可追溯系统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运作机制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 2010, 49 (4) :1005.

上一篇:诺言背叛诺言范文下一篇:系统工作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