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精品课建设论文范文

2024-07-30

计算机技术精品课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引导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是我国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1992年以来,国家不断引导和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企业技术中心提出背景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科技发展体制,导致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国防科研相互独立,国家通过计划来部署科技项目和任务,通过行政指令形式推动技术转移。当时,我国科研和生产活动分离,优秀人才、高端创新平台、研发资金等创新资源,大都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实际上就是生产工厂,几乎没有研发和创新力量。改革开放之后,部分技术开发型科技机构进入了企业,大型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开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都有所提高。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1990年,企业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仅占全国的14%,研发经费只占全国的27.4%,获得授权的专利仅占全国的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大背景下,企业转变成为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的主体,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显得尤为迫切。推动企业持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根本是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研发机构建设。1992年,国务院生产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局、海关总署等部门为落实中央的部署,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联合发布了《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就包括“在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建立技术中心”。

1993年,国家经贸委、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印发《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暂行办法》,共同启动了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此后,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受到了中央和地方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上海、浙江等一批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为了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率先启动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

二、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历程

(一)探索起步阶段:1993年至1998年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市场、科研、生产一体化的技术进步机制”。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原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在借鉴工业化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提出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的举措,旨在推进科研与生产结合,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主体。

从1993年到1998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总数达到了203家。在这一时期,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主要围绕“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个提高”展开。一个“中心”就是以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高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两个“结合”就是推进产学研结合、引进智力与利用国外科技力量相结合,“三个提高”就是提高研究开发水平、提高人才素质、提高经费投入强度。

在探索起步阶段,国家基本摸索出了一条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方式方法,在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建立起多部门共同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有效工作机制,结合自身职能,从不同方面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二是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深得企业重视,大型企业纷纷加大了技术中心建设投入。三是企业技术中心对人才的吸引力初步显现。四是部分具备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开始迈出国际化步伐,利用国外智力资源开展高水平研发活动。

探索起步阶段,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起到了示范和导向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7年底,上海和陕西等15个省市制定了鼓励和支持企业集团和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的意见,启动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部分省市还给予企业技术中心以资金支持。

通过探索和实践,企业和社会各界逐步对技术创新形成共识。技术创新作为从一种新的思想的产生,到研究、发展、试制、生产制造再到商业化的全过程,是技术、信息、人才、物质与企业家才能等经济要素的有机结合,是在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流动和应用的过程中创造财富,实现价值增值,这一重大意义开始得到重视。通过技术创新的实践,成功的企业技术中心开始不再是单纯的研发机构,而成为根据创新的理念设立和运行的技术创新组织,成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又进一步提出要求,大中型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技术中心,加速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迅速转化的有效运行机制,从而确立了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战略。

(二)优化提升阶段:1999年至2005年

在探索起步阶段,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和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企业技术中心宏观管理还不够规范,认定程序和标准不够清晰,也没有建立起优胜劣汰的机制。二是部分国家重点企业对技术中心建设重视还不够,一些较大的企业(集团)还没有建立研发机构或技术中心。三是全国对企业技术中心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技术中心与企业研发机构之间的关系还存在不同的认识,技术中心组织机构不清晰,运行管理不规范。

1999年至2005年间,国家采取了以下3项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一是先后颁布《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明确了企业技术中心的定位,建立起技术中心认定和管理规范。二是制定和两次修订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引导企业技术中心发展方向,并通过评价建立起优胜劣汰的机制。三是发布《关于加强国家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的意见》,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和落实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精神,引导和支持全国520户重点企业全部建立技术中心。

截至2005年底,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总数达到了361家。与此同时,各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普遍建立起企业技术中心工作体系。

(三)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

2006年1月,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在这次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该决定中,再次明确要鼓励大型企业加快研究开发机构建设和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形成一批集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

为了在国家层面形成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合力,2006年科技部加入到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工作之中,形成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五部门共同推进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工作局面。2007年,上述五部门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修订并发布了《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截至2012年底,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到887家。

三、企业技术中心发展成效

目前,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002家,虽数量仅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的9.4%,但多项创新指标均占半数以上。全国省(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已达8608家,已经成为区域产业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

(一)技术中心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

经过20年的不断探索,企业技术中心已经不是一般的企业研究所,而是按照创新的理念设立和运行的技术创新组织,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技术中心除了具备一般研究所的研究开发职能之外,还具有其他一些企业创新活动需要的职能,包括决策辅助、人才培养、合作创新、公共平台、技术资本运作,以及创新信息搜集与分析等职能。

时至今日,企业技术中心的职能基本上覆盖到了企业的决策层、经营层和生产层三个层次,从事着长远性的研究和重大综合开发活动,一些大型企业集团还形成了多层次、跨区域甚至跨国的技术中心组织架构。

在实践中,企业技术中心勇于探索,形成了多种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模式,为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行业内起到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二)企业技术中心的创新投入高速增长

2012年,全国887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投入科技活动经费6384亿元,企均投入7.2亿元。按照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的50%用于研发计算,2012年企业投入研发经费总计约为3192亿元,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总和的71.7%。2012年,研发经费投入超过10亿元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已经达到82家,这是10年前的8倍。欧盟产业记分牌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研发投入1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有52家入围,其中有48家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重视并不断加大研发条件投资。2012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高达2407亿元,企均仪器设备原值高达2.7亿元,比10年前平均增加了7000万元。

(三)企业技术中心的创新活动规模不断扩大

2012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研科技项目总数达到9.8万项,平均每个企业在研项目达到110项,是全国大型工业企业在研项目数的4.9倍。同期,全国9610家国家和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研科技项目总数达到33.6万项,企均在研科技项目数是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值的6倍。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已经成为我国专利申请活动和技术标准研制活动的核心力量。截至2012年底,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近10万项,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的71.4%。2012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总计10.8万项,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的22.1%;其中发明专利4.8万项,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的27.3%。2010至2012年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主持和参与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达到6858项,约为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的四分之一。

(四)企业技术中心产出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2012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的新产品产值高达6.6万亿元,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的60%;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32.1%,比10年前提高了1.2个百分点。同期,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的新产品销售利润占企业利润总额的39.1%,比10年前提高了7.6个百分点;企均实现新产品销售利润7.6亿元,是2006年的2.4倍;新产品利润率长期保持在10%以上,为企业盈利提供了有力保证。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一大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项。2011年和2012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超过200项,已经成为了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产出的主体。

技术中心成为带动产业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布局在行业龙头企业之中,它们的技术水平往往代表了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它们的技术进步直接带动着产业技术水平整体提升。

(五)企业技术中心的布局不断优化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针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每年新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之前,对外发布行业指南,优化企业技术中心行业布局,初步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体向建筑业、服务业、农业等其他领域拓展的格局,并带动了相关行业技术创新。

从行业分布看,2012年全国887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非制造领域技术中心数量达到130家,占总数的15%;与“十五”末的9%相比,提高了7个百分点。

从地区分布看,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12年,全国887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有514家、226家和147家。其中,中部地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增长最为迅速,2012年中部地区占25.5%,比10年前提高了2.5个百分点。

从所有制来看,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布局在民营企业的比例越来越高。目前,全国887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民营企业约占一半;还有一些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布局在中外合资企业之中。

(六)形成了多方支持技术中心建设的局面

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行为。国家和地方开展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目的是引导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过20年的探索,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合、政企互动的工作局面。

在国家层面,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五个部门各司其职,围绕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发展目标,共同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自2004年起,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累计支持27亿元用于企业研究实验条件建设,带动地方和企业投资207亿元。科技部利用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财政部、海关总署和税务总局给予企业技术中心以政策支持,2012年887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得到各级政府直接经费支持共计116亿元,享受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减免税96亿元,免除科技开发用品进口税约5.8亿元。

在地方层面,各省市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作为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工作。目前,除西藏之外,其余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作体系,其中有5个省份的省级认定技术中心数量超过400家,地市级技术中心也加快建立,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区、市)、地市三级“金字塔”形企业技术中心工作体系。

在行业部门层面,一些行业部门也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财政部在安排“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重大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资金项目”时,将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作为申报的基本条件之一,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给予重点支持。

(七)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

经过20年的持续建设,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创新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技术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一是部分技术中心的研发活动正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向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为主转变,积极开展超前技术开发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下一代产业技术储备。总体来看,大量企业技术中心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持续提高创新水平,部分技术中心已经形成了原始创新能力。

二是创新组织形态发生巨大变化,部分技术中心积极布局中央研究院和海外研发中心建设,打造网络化的研发组织,形成支撑“前沿技术—工程技术—产品技术”于一体的研发组织体系。

三是企业技术中心凝聚了一大批优秀创新人才。2012年,全国大型工业企业有9448家,研发人员总计164万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拥有研发人员110万人,约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的67.2%。研发人员数超1000人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已经达到213家,这是10年前3倍。技术中心长期保持着较高的人才投入,去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员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0.8万元,是同期企业员工年平均工资的1.7倍。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还吸引了一批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全国有11061名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的67.8%。

四是技术中心创新平台建设高端化,依托部分企业技术中心布局建设了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形成了比较先进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据不完全统计,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布局建设的国家工程实验室39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58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39家。

五是产学研合作不断升级,大量技术中心由委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发为主,逐渐转向共同研发、长期合作、战略合作,部分技术中心成为产学研合作中的组织者。

四、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展望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和各部门、各地方和全社会一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中心的引导和支持,更好地发挥其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引导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部门,针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进一步研究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宏观政策导向,修订《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完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引导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探索企业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新模式

一是要进一步突出重点,优化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布局,研究信息服务、物流服务、建筑业、文化产业等领域技术中心建设模式,引领带动更多的产业向创新驱动转变。二是要引导一批具有较好基础的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全球化创新网络建设,开放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探索企业创新国际化道路。

(三)探索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新机制

一是要坚持坚持市场导向完善国家科技计划决策机制,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向企业倾斜,改革科技评审与评估制度,推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二是加强协同创新,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技术研发平台和人才联合培养基地,促进优秀人才向企业流动,健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三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顺畅流动到企业,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企业主导重大科技成果应用。

(四)大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五部门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推进现有政策工具向企业技术中心倾斜,如依托企业技术中心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引导高层次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力度,指导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五)着力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领军企业

“十二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要实施“自主创新百强企业工程”,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研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中,选择一批企业开展“企业创新百强工程”试点。指导试点企业探索创新发展新机制,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活动,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领军企业,引领带动产业走创新发展道路,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计算机技术精品课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1 多媒体的优势可以推进《解析几何》精品课程建设

1.1 变静态为动态

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研究空间几何问题, 数学专业的《解析几何》中经常出现了一些比较复杂的图形, 如:马鞍面及其直母线、单叶双曲面及其直母线、双叶双曲面等。神经生物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对知识的接受, 一般约70%来自视觉的信息, 30%来自听觉信息[1]。传统教法主要采用讲授法, 教与学的方法比较单一, 以教师、教材为中心, 教学手段依旧比较落后;黑板上的静态图示难以形象、生动地再现出曲线和曲面的形成及变换过程, 从而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效果。多媒体技术恰好可以实现清晰、动态的视觉效果。因此多媒体教学容易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 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2 变被动为主动

数学教育家玻利亚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 一方面是亚里士多德的严谨科学。从这个角度看, 解析几何是一门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 创造过程中的解析几何看起来像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解析几何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解析几何教育中既要讲演绎又要讲归纳。不仅要求学生们掌握基本推理, 而且要初步培养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归纳出其规律的能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引入, 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主动的知识攫取者”[2]。这样使得提升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能力变得更容易。如在屏幕显示过不在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的球面。通过显示一个个不同的球面, 引导学生观察球心的位置, 学生们可以发现这些球心位于一条垂直于三角形所在平面的垂线上。在学生对这个知识的发现后, 引导学生考虑更简单的情形, 平面上过两个点的圆的圆心的轨迹。通过这些简单实例的讲解, 让学生们通过观察, 发现答案, 可以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1.3 加深学生对概念、性质的理解

图形教学是解析几何教学的重要环节, 空间概念的建立, 各种曲面的研究, 各种方程的建立都离不开图形, 图形为学习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提供了直观模型。

例如通过课件的展示, 学生们观察到柱面、锥面与旋转曲面的几何特征, 这三种曲面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它们都是一族曲线的轨迹, 从而理解了为什么它们的方程推导基本上也是相同的。通过课件展示单叶双曲面与双曲抛物面的生成过程, 可以看出它们都可以由直线族生成。通过这些可以使学生明白, 许多曲面可以认为是曲线的运动而产生的, 自然地使学生理解到平面解析几何中的许多曲线是点的运动而产生的。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性质的理解。

1.4 提高学生对CAI课件的学习热情

大学中的解析几何课程从某种意义上可看作是高中阶段《平面解析几何》在空间中的延伸。利用《平面解析几何》中的相关知识可以对平面几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的处理。类似地, 解析几何课程将对高中的立体几何具有指导作用。考虑到高师生中的大多数学生是未来的中学教师, 解析几何的授课也与其未来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对于中学教师也是很重要的。因此, 如果借助于利用多媒体授课的契机, 激起学生们对常用多媒体CAI课件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这也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避免过度依赖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有其优势。但“过犹不及”, 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来授课, 也有其不足之处。因此, 要对多媒体的使用有所选择, 不能盲目的使用, 把以前的传统方法全部抛开。

解析几何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解析几何教育中既要讲演绎, 又要讲归纳。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研究空间的几何问题。仅从此就可以看出, 几何与代数是不可分割的。“数学是一个统一体,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的改革不能孤立进行, 也不可能孤立进行”[3]。正因为如此, 南开大学在建设国家精品课程——“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的过程中, 将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这两门课程融合为一门课程[3]。过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 有可能养成学生对几何直观的过分依赖, 不利于接受较为抽象的后续知识。虽然不可能每所学校都学习南开大学将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这两门课程融合为一门课程的做法, 但是在教学中也要注意两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在讲解析几何时, 在借助几何直观学习知识的同时, 也要向学生们讲授它与较抽象的高等代数知识之间的联系。而讲解有关的定理的推导和与较抽象的高等代数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传统的讲授方法就比较合适, 所以需有所选择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传统的教法、教具对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作图能力等也仍是有作用的。多媒体课件中的图形虽然逼真, 但仍是投影在幕布上的一个平面图形。“纸上得来终觉浅”, 相信传统的实物模型教具在加深学生对这些空间图形印象上所起的作用不会比课件所起的作用小。正像无论计算机有多么普及, 打字有多么方便, 也不能完全取代手工书写一样, 无论各种作图软件有多么方便、快捷, 一些最基本的作图能力仍是不能抛弃的。而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 不利用学生作图能力的培养。因此, 传统的使用黑板、粉笔的教学方法仍然需要一定的保留。

教学手段的改革必将对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积极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挖掘传统教学手段的潜力, 综合各种教学方法之所长, 相信一定能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摘要:本文对于多媒体技术在《解析几何》精品课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指出其优点与注意事项, 以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精品课,解析几何

参考文献

[1] 张荣锋.解析几何的多媒体教学与实践[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27 (5) :110~112.

[2] 樊真美.解析几何课程改革方案与实践[J].数学通报, 2001 (6) :20~22.

计算机技术精品课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1 精品课程的建设现状

1.1 精品课程的概念

2003年颁布的《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 (征求意见稿) 》中指出,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通规律, 具有鲜明特色, 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 教学效果显著, 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于2004年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更加详细具体地对精品课程的概念做了解释: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1.2 国内建设现状

为体现精品课程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国内各所高校都是以网络为平台建设精品课程的, 建设的结果一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精品课程申报材料网站, 另一部分是精品课程学习网站的建设。在精品课程申报材料网站中, 一般都设计了课程负责人情况、教学队伍情况、课程描述、申请书等模块, 在精品课程学习网站中, 大都包含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授课教案、讲课录相、作业等模块。精品课程的建设中之所以出现如此相似的模型, 是由精品课程的评估标准决定的。评估标准要求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教学效果、特色及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建设精品课程, 并要体现现代教育思路, 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 具有鲜明特色, 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 教学效果显著, 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所以才会出现这些相似的状况。具体评估标准参见附录。

下面以2004年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为例, 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状况作简要说明。

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是由广州华南师范大学谢幼如教授于2004年主持建设的。在这个精品课程中, 主要由“课程简介”、“教师队伍”、“教学大纲”、“授课教案”、“课程网站”、“专家讲座”、“教改试验”、“测试实践”、“参考文献”、“教学录像”、“教学评价”11个模块组成, 其中:

“教学大纲”中介绍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各章具体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建议;

“授课教案”中全部以Powerpoint形式链接出教师的授课教案;

“网络课程”模块就是精品课程的学习网站, 其中设计了“课程学习”、“相关资源”、“设计天地”、“典型案例”、“专题研讨”、“学生作品”、“在线评价”部分;“课程学习”全部以章、节、目的形式将印刷教材呈现出来, 教案、视频等也以单独模块链接呈现出来, 这种资源的呈现让学习者一眼就能看出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具体位置, 方便学生教材内容的查找;“相关资源”以WORD文本形式链接了几种相关的资源;

“教学录像”中也单独地放置了教师部分课堂的教学录像。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发现, 国内的精品课程材料申报网站基本都是以链接的方式引入课程学习网站的, 这说明精品课程的建设要以课程学习网站的建设为主, 课程学习网站的建设值得进一步的关注。

国内目前大都采用以上的模式来建设精品课程, 肯定有其优点:将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教材内容、授课录相等作为独立的模块单独呈现, 有利于专家的评审, 方便去寻找并检查相关内容的建设问题, 有利于学习者直接查找相关的资源。

但是不可否认, 这种模式的建设也存在着一些缺陷。

(1) 教学内容分散, 教学过程割离, 教学是一个整体的教与学的互动过程, 将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教学视频、授课教案等内容分门别类地呈现在不同的模块中, 造成教学资源的分散, 导致教学效果的割离, 不能构成一个整体的教学氛围;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 由于受分散的教学内容的影响, 不容易发现教师的授课过程和授课思路, 影响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2) 网站基本模块资源缺少必要的补充和延伸, 不能满足网络学习的需要, 精品课程的基本模块大都由课程概述、教材内容、练习作业、教学课件 (大都是Powerpoint形式) 和参考资料组成, 很少有必选模块之外的课程论坛、案例库、教学实践、网站群等模块;即使有拥有论坛模块的, 由于学习者的参与性低, 互动性不强, 导致访问量很低, 这样的精品课程在教学资源上缺少了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

(3) 教材内容的呈现单调枯燥, 缺少相应音频、视频、教学活动、拓展资源的配合, 大多数的精品课程教材内容按照章、节、目的形式组织内容的, 相当于教材的电子版本, 再配合相应的Powerpoint课件, 很少有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提取重新组织、教师同步教学视频和类似于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学习者置身于这样的学习环境里学习犹如在读单调晦涩的文字, 根本体会不到传统课堂上教师鲜活的互动的教学效果;

(4) 精品课程内容更新慢, 大多数的精品课程制作好后, 就当作制作课程的结束很少再对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关注和更新, 这是不可取的;精品课程的建设要在制作者和学习者之间不断切磋磨合, 教学资源要随着社会和学习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不断更新陈旧的不合时宜的内容, 及时补充反映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动态;

(5) 课程相关资源的欠缺, 不同的精品课程之间资源的丰富程度存在差异, 大多数的精品课程简单链接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源, 没有对本学科体系不同深度的内容和与别的学科领域相关的内容进行链接, 这样就没有考虑到网络教学中学习者的不同层次和水平;应对教材内容进行不同程度的拓展, 扩大课程覆盖的学科领域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2《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课程的地位、特色

2.1 课程的地位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是教育技术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它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的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 学生可以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典型方法及基本技能、明确自身应当具备的素养, 从而培养与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也有利于其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提高。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是一门面向应用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是面向直接服务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的教育, 其宗旨是为让有志投身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在校大学生掌握和了解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的相关知识, 同时教材内容也面向在一线教学的教师们。

2.2 课程的特色

南京师范大学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在全国重点大学的同类课程中享有毋庸置疑的声誉, 无论是在教学质量还是教学水平都名列前茅。

师资队伍上,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课程的负责人李艺教授是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 另有张舒予教授、张义兵、沈书生、朱彩兰等副教授、博士组成的学科梯队, 有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与, 周围还有一大批活跃在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

理论研究上,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教材的建设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拥有丰厚的资源, 与其他课程相比, 体现了作者队伍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如“信息技术教育的双本体观分析”、“信息素养详解”、“信息素养新界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化问题”等, 是“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同时为了响应新课改的要求,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设立了大量的数字教学资源:如“大路论坛”、“信息技术课程网”、“信息技术课程影音站”、“李艺信息技术课程志”等组成的信息技术课程网站群, 这些资源备受全国信息技术教育领域人员的关注。

在教学内容上, 课程与教学并重。在构建适应新世纪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指导下, 关注课程建设, 从课程的目标、内容, 到实施评价, 都体现出与国家中小学同步;同时关注教学, 对教学方法、教案设计、教学艺术的注重, 使课程更接近教学实践。在《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教材中, 教材的体系结构和内容组织也很好地体现了新的教学设计思想,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融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为一体, 如新加入的“双本体”、“文化内化三阶段”、“信息素养新界说”、“信息素养详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章节。

在教学方法上, 理论与实践并举。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技术系将教师的讲述、学生讨论、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一线教学实践等融合在一起, 使得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的课程提高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能力和理论理解能力。为了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我们在广州、福建、山东、哈尔滨、江苏等地开辟了专门的实验教学基地, 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获得来自一线的反馈, 进一步完善理论知识,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

在教学手段上,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南京师范大学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将传统的文本教学和现代的网络媒介教学融为一体, 充分利用电视录像教材进行教学, 效率高、形象生动;在网络课程的论坛中, 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在校学生、一线教师都可以畅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这样在校学生既可以获得专家的理论指点, 又可以获得来自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 同时一线教师也可以获得他们所没有大量时间去获得的理论知识, 促进了信息技术领域职前与职后的沟通和发展, 实现从高校到中学的系统化建设, 双方都获得了全面的发展。

摘要: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 推动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实施, 结合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于2006年4月申报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

关键词:精品课程,网络平台,资源统整

参考文献

[1] 教育研究[Z].2002 (23) :11.

[2] 课程教材教法[Z].2003.

[3] 教育研究[Z].2003.

计算机技术精品课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1 深刻解读指标体系

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申报中,首先应深刻解读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1]。评审指标体系对课程建设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2008年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来看,评审指标发生了较大变换,其中两项重大变化分别为:一是增加课程整体设计录像,即说课录像,要求在40分钟内就本门课程的设计理念思路、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团队及教学资源等以立体的影像资料形式展现。二是增加课程设置的一级指标。要求说明课程性质、目标、作用、地位及课程设计的理念及思路。指标总体上要求课程建设要体现出“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的理念。

从指标中可以明显看出,在精品课程评审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教学队伍,再次是课程设置,实践条件及教学效果。虽然课程设置的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其所包含的课程设计理念却是课程的灵魂,决定着课程的内容安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式,乃至课程体系的构建。高素质的师资,合适的教材、仿真优质的校内外实训环境、网络等教学资源是课程设计得以实现的资源保障,由此可见课程设计在课程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

2《康复治疗技术》精品课程建设

2.1 明确课程建设目标

按康复治疗师岗位要求培养“一专多能”的专业康复治疗人才。即PT为重,O T、S T次之。

2.2 更新课程设计理念,进行课程设计

本门课程的设计理念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康复治疗师人才准入标准为根据,确定本课程的能力目标。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将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2]。教学中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教学辅导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学生走上职业岗位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

(1) 首先根据康复治疗师人才准入标准,确定本课程的能力目标。

(2) 教学内容的整合、序化及项目设计

根据临床康复治疗的过程,设计了运动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四个模块教学内容。每个模块的教学打破原有的以知识逻辑线索为依据的传授模式,而是以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将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序化,并设计相应的训练项目,如运动治疗技术的教学,我们“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将我国临床常用的Bobath疗法、Brunnstrom疗法及康复发达国家常用的PNF疗法、运动再学习疗法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脑卒中)的康复治疗设计为综合项目。将增强和改善肺功能训练和有氧运动训练整合为一综合项目: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将关节松动术、牵引设计为单项项目,以训练学生单项技能。

(3) 教、学、做一体化设计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子项目的展开,都是以“做“为起点的,教、学、做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如我们在Bobath弛缓期康复训练的这一子项目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病例引导学生根据脑卒中患者评定结果及Bobath疗法治疗规律,制订(做出)康复训练计划,按照训练计划进行训练,训练计划中涉及到的单项技术,教师讲解示范、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然后角色扮演,进行模拟练习,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成子项目。

(4) 课程单元设计

将课程内容按照实施的时间划分为单元。教师的所有观念都体现在此项设计中。首先确定每单元课程能力目标,然后通过病例等形式引入任务,如何完成本次任务,最后以学生为主,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5) 课程考核设计

突出能力考核,考核方式包括过程考核(论文、出勤等)、综合项目考核、模拟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其中理论考核着重考核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教学模式设计

我们根据课程设计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两种教学模式

1)综合项目与教、学、做一体化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综合项目,并将综合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教学过程中分别完成子项目,最终完成此综合项目。教学中教、学、做紧密结合,项目完成后进行有关知识和技术的总结。

2)子项目串行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设计的子项目难度由简到繁,学生独立完成的内容逐步增加,简单的项目用较多的时间学习和练习,越往后越快,最后的子项目是大型复杂的实用项目。最后子项目的完成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学生为完成这一任务,在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分析思考的过程中,获得属于自己的能灵活运用综合性知识的能力,将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彼此支持帮助,培养团结协作能力。通过讲解示范培养其教学辅导能力,为将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7) 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我们在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能将病例分析、分组讨论、启发引导、示范、角色扮演、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

2.3 构建专兼职结合,学历、年龄、素质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设计的实现者,教师的素质决定着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注重建立教师自我导向型的学习习惯,引导教师学习新的职业教育理念,研究和创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和进修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双师型教师比例100%。聘请临床一线的具有一定威望的康复医师及康复治疗师承担实训任务,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4 建立仿真的校内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的运动疗法实训室、作业疗法实训室、物理因子疗法实训室、言语疗法实训室均模拟临床康复治疗的环境建设,校内实训室全天开放,以满足学生模拟练习的需要。校外实训基地均是行业中有较高声誉,技术较为先进,管理水平较高的康复机构。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可全面学习专业技术和技能,了解康复机构的实际,体验行业文化。

2.5 编写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及配套辅助教学资料

本门课程开设之初,因无适合高职的统编教材,我们专门针对于高职教育特色和职业岗位群需求自编特色教材,并在教学中不断跟新,完善。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具有很高集成性,还将教材中的平面、静态图形用立体、运动的图形或影音文件来代替,化抽象为形象,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2.6 合力打造精品课程网站

精品课程网站是展示、共享课程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评审专家了解课程的重要途径。此项工作需由课程的主讲教师及网站建设教师分工协作来完成,主讲教师提出建设方案,网站建设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并负责完成。精品课程网站界面应美观、样式新颖、富有动感、浏览便捷[3]。网站资源材料(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需经过精心整理,视觉效果好,佐证材料有实物作支撑,评价书、证书、论文等需扫描原件加入。同时应确保网络畅通,如网站无法正常访问,将严重影响精品课程的评审。

3 申报材料的撰写

精品课程在申报时提供的最重要的两项材料就是申报表与课程网站,专家依据此两项进行评审。要想获得较高的评价,一是对评审指标体系中相关的项目都要进行描述并提供佐证,不能缺项。二是申报表与课程网站的内容一定要一致、有特色。“一致”体现两者在内容上与表述上的统一。“有特色”体现在申报材料一定要能将课程的特色表现出来,体现“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的建设思路,如在课程设计、单元设计、教学模式、说课录像等资料中一定要将“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的理念有很好的描述与体现。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 对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建设以项目为导向, 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 必将凸显高职教育特色, 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关键词:高职,精品课程,康复治疗技术

参考文献

[1] 杨登新, 王恩军, 闫华.对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7 (20) :132-133.

[2]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计算机技术精品课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课程建设;精品课程;高等教育

文献标识码:A

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每门课程的教学状况。课程建设搞得好,教学质量就有保障。笔者自20世纪70年代起在西南政法大学从事诉讼法学的教学工作,80年代中期起担任诉讼法学科学术带头人。2004年度笔者负责的“刑事诉讼法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课程建设的初步成绩得到学界的充分肯定,谨将粗略情况介绍如下,以就教于同仁。

一、秉承优良教学传统,注重优良作风传承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是我国最早开设的法学课程之一,自老一辈教学集体起,就很重视该课程的建设,形成了优良的教学传统和教学作风。早在1980年,我校就编写了全国第一部刑事诉讼法教材及相关案例集、习题集。当时的任课教师教学都非常认真,一个主讲教师至少有三至五个辅助教师协助其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当时就已经很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任课教师每年都要亲自带领学生到法庭观摩审判,不少教师还亲自担任辩护人,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增强学生对刑事庭审的感性认识。教师每年还通过带领学生走上街头进行义务法律咨询,亲自组织、导演模拟法庭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精编教材、认真施教、注重实践”等优良的教学传统和作风一直为本课程的教学集体所传承,成为推动本课程建设不断发展最为宝贵的原动力。经过几代教学集体的辛勤耕耘和不懈探索,本课程才形成了一套具有西南政法大学特色、享有较高声誉的教学模式,并为某些法律院校借鉴和推广。如1998年5月,参加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教材与教学方法改革师资讲习班”的全国26个法律院校45名专家学者就认为: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代表了一种改革方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读书热情,提高学生的思辨、演讲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课程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成为“精品”,与几代教学集体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

二、及时总结教学经验,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注意及时总结教师们的教学心得和经验,并且无保留地相互进行交流,共同切磋,取长补短,从而推动了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我们

还就本课程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积极展开研究,其基本方式包括召开专题研讨会、撰写教学改革方面的专题论文,及时就教学中需要调整、改革的问题向教务管理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等。此外,对于教学中一些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重大问题,我们还采取自立课题等方式积极主动地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组成专门的课题组进行攻关。例如,1989年,本课程自主进行的重点研究课题《观摩、模拟、案例教学法》对法学本科教育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法庭观摩、组织模拟法庭、开展案例教学等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其最终成果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评价,获得了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年,本课程建设中我们针对研究生教育中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进行的专题研究《诉讼法专业研究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获得了四川省普通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自1995年起,本课程建设中我们设立了《刑事诉讼法学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课题,在总结教学经验和研究心得的基础上,通过编写一套新的教材,为本课程构建了新的理论体系,设计了新的教学方法。《刑事诉讼法学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课题于2001年12月获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年6月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依据该课题研究成果而编写的教材《刑事诉讼法学》(上、下)先后被国内数十所大学采用,受到法学界普通好评,被誉为“新中国第三代教材的首创之作”,先后获得“司法部优秀教材一等奖”、“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对教学研究的一贯重视,使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能够及时找到解决的对策,而且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教学思路和方法,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培养一流师资队伍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检验一个学科、一门课程建设成效的决定性因素。没有高素质的人才,是无法创精品、出精品的。本课程建设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高度重视梯队建设,着力培养一流的师资队伍,为此采取了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长期以来,本课程一直重视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为教师的进修、求学尽量创造有利的条件。目前教师队伍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大多数教师具有高级职称,一半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多数教师曾经到欧美、日本等国家进修或攻读学位。在学术领域,教师队伍除专攻刑事诉讼法外,不少人还对古代诉讼制度史、律师学、检察学、外国刑事诉讼法学、证据学等学科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使得整体知识结构更为合理。在年龄结构上,本课程教师队伍一直保持了老、中、青合理搭配的良好态势,在不同年龄段均培养了骨干力量,承前启后,相得益彰。

其次,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教师是引导学生走入知识殿堂的引路人,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自身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应当注重教学方式方法。如果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古板,教学水平落后低下,就无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就会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本课程建设中我们一直强调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探索革新,教学水平不能踯躅不前,为此建立了一系列激励机制。如本课程近几年来一直推行的“学生选老师”的“选课制”就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基本运作方式是:在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学生可以自由选听任一教师的“刑事诉讼法学”课程。然后,根据自己听课的情况,在教务部门的组织下,按照一定的程序,挑选自己喜欢的教师,选定后即在该教师授课时听课。学生选课的情况则与教师的自身利益挂钩。如果选该教师授课的学生人数超过基数的一定比例,则在计算教师课时报酬时其报酬相应提高;如果选听该教师的课的学生达不到规定人数,则该教师在本学期不能开课,当然也就没有课时报酬。“选课制”打破了以前教学上“计划分配”的体制,实现了学生和老师的“双赢”:对学生而言,通过选课,可以听到自己喜欢的教师授课,从而更加激发了学习兴趣;对教师而言,选课的压力迫使其必须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吸引学生来听课。有的教师还“发明”了“师生互评”的新教学方式,即教师讲授完一段课程后,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点评,或者课程的某些章节由学生来进行讲授,教师对其讲授情况进行点评。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受到了有关媒体的关注。本课程通过“选课制”等一系列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使一些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教学水平有了极大地提高,受到了师生的广泛欢迎。

四、教学科研立足前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本课程建设过程中,特别重视教学科研的前瞻性,强调教学科研必须立足前沿,力争在国内外同领域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做到及时把握时代脉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教学方面,本课程建设中我们要求教师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学习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于教学科研。例如,本课程抽选了一些优秀青年教师进行攻关,专门制作了配套的教学课件,每一章节不仅有文字说明,还附有结构图等辅助材料,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授课时播放,使教学内容更为生动形象,得到了学生的好评。再如,本课程建设中我们利用部分中青年教师曾经到国外进修,外语基础好的优势,在讲授“外国刑事诉讼法学”时推行用中英文授课的“双语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又如,本课程建设中我们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网络教学,并筹建了专门的刑事诉讼法教学网站,教师将自己的授课教案、教学要求、教学案例等信息发布到网上,使学生知悉并征求学生意见,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和教师进行交流。利用网络这一高科技渠道在网上授课和辅导,网上答疑解惑,极大地拓展了本课程的教学空间。

在科研方面,本课程建设中我们创建科研机构和刊物,时刻关注国内外刑事诉讼法学的最新发展,不断推出具有较高水平的最新科研成果,在同类问题的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比较重大的举措有:(一)2003年本课程设立了“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心”。该中心是我国目前唯一专门以刑事诉讼法学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为推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构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二)创办了《刑事诉讼前沿研究》系列论丛,建立了自己的学术阵地。该系列论丛由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主要发表刑事诉讼法学方面高水平、有创见的学术论文和介绍国外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最新情况。目前该系列论丛已经出版了5卷,在学术界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已经成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刊物。(三)积极倡导刑事司法改革,参加重大的刑事诉讼立法科研活动。2003年8月,由本课程骨干成员撰著的《21世纪中国刑事程序改革研究》一书由法律出版社出版,该书积极倡导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并率先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学者建议稿),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并引起了立法部门的高度重视,推动了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正的进程。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正列入立法规划后,本学科骨干成员又承担了国家重大立法项目“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研究,并于2005年12月出版了《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学者拟制稿及立法理由》一书,提交全国人大立法参考。(四)撰写大量高质量的刑事诉讼法学论文,不断追求理论创新。近年来,本课程建设中我们的教师队伍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一直在本校科研成果评比中名列前茅。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从实践来看,本课程建设中我们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斐然成绩反过来又极大地带动了教学工作的发展,教师在授课时能够结合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向学生介绍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效果,形成了教学科研工作的良性互动。

本文责任编辑:李郁平

计算机技术精品课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在信息化教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和教师都在思考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来构建知识资源库,通过不断收集存储与教学相关的资料,进行高质量的课程设计,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经济数学的课程当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运算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经济融合意识,其中包含的抽象推理内容学习难度较大。文章介绍当前经济数学课程教学当中存在的不足,并详细讨论在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帮助之下如何有效构建教学资源库。

[关键词]网络技术;经济数学;资源库建设

[DOI]10.13939/j.cnki.zgsc.2021.33.191

1引言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革新和相应的技术发展,优秀的课堂设计对于丰富的教学资源应用需求逐渐迫切,也使得更多的教师在课堂当中融入了网络资源,运用高质量的课件来提升課堂有效性。在经济数学的范畴当中,对教师的课堂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掌握基本的数理运算和技巧后,还需要和经济理论知识相结合,形成更加综合化和全局化的学习,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新意识得到提高,教师必须要针对这一现象加以关注,并灵活利用网络技术来优化课堂的呈现。

2当前经济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2.1基础教学不足

在具有一定基础数学知识积累之后,学生才能较好的理解部分经济管理的相关概念,但一些教师在经济数学专业授课时没有抓清重点,导致学生的数学核心基础构建不够完善。在经济数学课程内需要涉及微积分、概率论和部分线性代数与统计学知识,这些数理知识是帮助学生理解经济管理概念、解决经济金融问题和培养抽象概括与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基础。造成基础教学不足的问题一部分原因是课时分配不合理和总课时不足,要求教师提前根据课程内容和学期安排对教学进度进行合理规划,使学生在扎实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得到一定的实践锻炼。

2.2抽象推理偏弱

在数学基础的学习当中不仅会涉及抽象概念和逻辑推理,部分经济管理领域当中的基础知识也存在这种现象,这对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抽象推理的能力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部分教师很容易忽视在经济数学课堂当中逐步渗透这一学习理念,而是通过强行灌输或填鸭式教育方式使学生背诵记忆公式,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灵活运用水平。对于工科学生而言,抽象推理是一项较为基础的能力,学生要有意识地强化概念理解和知识点总结,不断完善经济数学的知识体系。

2.3经济融合性差

经济数学专业具有一定的融合性,数学知识技术工具也是基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管理概念,也能够在一些特殊经济条件下实现问题的解决。因此,在实际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重视两种知识体系的融合构建,以数理知识作为贯穿的主线,在夯实运算知识的基础之上加入经济管理的理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经济数学专业的特点。一些教师在实际授课当中的侧重点存在偏差,过分关注经济与数学的某一方向,导致学生的学习重点较为混乱,不能有效提升课堂有效性和学生兴趣,导致教学内容千篇一律。

3信息化技术对教学资源库的构建影响

3.1深化知识概念

根据经济数学的学习特征,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到微积分、概率论等基础的数理知识,还需要有意识地融合进金融经济方面的理论知识,暑期对学生形成更综合化的刺激。在利用网络技术构建经济数学的教学资源库时,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学当中的辐射作用,在知识的相互融合和以点带面当中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帮助学生深化部分难以理解的概念性知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且合理的运用数据库资源能够从一些基础的数学概念上进行抽象和提取,加强数字信息的结果分析与反馈,更好地从中寻找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的知识内容。[1]以网络技术作为支撑的经济数学教育集成性更高,不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翻阅过多的书籍,而是直接利用信息交流的方式实现跨越,更好的展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

3.2革新编述方式

在对目前经济数学学科教学的教材分析中发现,许多知识内容过于零散,没有较好的将数学基础知识和金融经济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导致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能从两方面着手形成更有全局观念的学习状态。通过构建教学资源库能够更好的对教材进行革新,在充分积累丰富教学资源与经验的同时,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运用更加有效的编述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数学知识作为贯穿经济数学理论的主线,合理穿插经济管理科学内容,使教材的内容更加丰富全面。[2]如在微积分知识当中可以以经济函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取极限、求连续和解方程的方式判断经济复利、边际效应和交叉弹性等,使知识体系和教材编写更加深入浅出,灵活融合一些现代数学的教育思想。

3.3灵活补充课堂

由于网络化教学的方式灵活程度更高,通过构建资源库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对课堂教学形成补充,有效拉长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并帮助学生及时解决课程当中的难点问题。这些教学资源库教师经过筛选和编纂之后可以和学生共享,学生能够更好的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课堂当中的难点问题反复点播,这是一种符合素质教育当中个性化要求的教学方式,更好地尊重了每一位学生。由于电子教材的学习能够更好的利用学生的零碎时间,使学习的方式与过程更加简便,减少了部分学生因为不能进行系统化学习而导致对经济数学课程兴趣度偏低的问题。[3]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过程当中,教师也可根据其反馈情况下学生提供具有个性化的教学规划,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促进经济数学的教育教学。

3.4提高创新能力

经济数学课程的学习并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上,而是要切合根据一些实际的经济和金融的管理案例进行分析评述,充分锻炼学生的灵活运用和创新创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资源库当中,收录了许多经典的经济学案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共同分析,通过构建经济模型和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开展实际对比,使学生在推理演练的过程当中获得能力的提升。这种具有实战化的教学模式对于自然库的依赖程度较高,每一种经济上的决策决案都需要通过资源库的分析来预判结果,不同的条件和方式都有可能造成结果的变化,这也是网络信息化教学所带来的独特性和优势性。[4]创新和运用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很大影响,而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对经济数学的兴趣度,从而实现教学双赢。

3.5分化知识板块

在经济数学的知识体系当中,尽管可以宏观分为数学与经济两个模块,但其实在内里的知识体系构建当中存在着相互融合的暗线关系,教师在授课时要有意识地进行规划设计。同时,在根据数学基础知识部件,教育处实现也可以设计不同的内容模块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明晰不同数学知识对经济管理产生的影响。如在微积分内容的学习当中就可以分为稳定性教学、不动点的求解、运筹学和经济控制理论等。[5]这样帮助学生规划分析好模块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建立知识体系,也避免了因部分知识学习不到位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教师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库当中不同的知识版块开展课后练习和知识复习,也可由学生自主筛选,通过分级学习的方式逐步实现提升。

3.6丰富教学形式

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讲授时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多吸收其他教师的优秀经验和先进的教育思想,提前对课程开展高质量的设计。如教师可以在课件当中引入链接的形式,当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或名词概念不清晰时可以直接点击,通过网络链接对其进行解释,使学生能够快速理清知识点的联系,更好的对经济数学科目形成全局规划。这样库内有十分丰富的学习资料,教师可以结合动画视频的方式对一些抽象问题进行直观讲解,充分考虑到学生理解力的差异性,在注重基础知识讲解的普适性同时,更好的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6]教师也可以提前将教学资源发给学生,由学生自主预习后进行翻转课堂的讲解,这种方式更符合寓教于乐的观点,也能够更好的开发学生的主动性。

3.7收录参考文献

教育教学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经济数学专业当中涉及了许多公式、定理等,积极构建学习资源库能够将这些重要的参考文献和理论知识等进行归类和存储,当学生遇到困惑时可以直接在资源库中进行关键词搜索,避免因为网络资源信息过于庞杂而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在教学资源库当中还输入了一些和经济数学理论发展相关的数学科学家的有趣故事,教师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作为课外的拓展阅读,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学生开展课外学习和搜索知识,也是师生互动、教师备课等重要的资源来源,高校应该重视对这些科学研究体系的构建,并通过与计算机网络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结合,使教学资源库能够成为校园内网的公共资源,使不同专业对经济数学感兴趣的学生作为学习参考。

4结论

总之,在教学资源库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利用网络技术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教师也要结合当前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情况合理运用,使课堂知识得到有效的拓展和补充,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经济数学的知识要点。通过动态化或视频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特别是一些抽象化或偏推理的内容也可以更好的掌握。在信息化技术的加持下,教学方式更加灵活丰富,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可按照不同的学习模块和学习水平反复进行查阅。

参考文献:

[1]王晓华,孙立伟,崔桂芳.大学数学教学开发网络信息资源的价值与方法[J].产学研经济,2019(7):207-208.

[2]颜有祥.依托网络平台、资源共建共享——《经济数学》精品资源课程建设的几点认识[J].高校领导智慧,2015(4):47-48.

[3]罗媛媛,罗小明.远程开放教育研究——以《經济数学基础》为例[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88-90.

[4]吴传生,李艳馥.经济数学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4):15-17.

[5]罗敏娜.网络环境下经济数学学习资源库的建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377-349.

[6]余梦涛,吴润民.高职学生基于网络的《经济数学基础》课程学习探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4):41-43.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经济数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H20460)。

[作者简介]刘诗淼(1982—),女,吉林长春人,在读博士,讲师,长春财经学院,研究方向:数学教育、应用数学。

上一篇:结构调整实现生态文明论文范文下一篇:综合能力物理课程设计论文范文